CN116940646A - 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及粘合剂 - Google Patents

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及粘合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40646A
CN116940646A CN202280017384.0A CN202280017384A CN116940646A CN 116940646 A CN116940646 A CN 116940646A CN 202280017384 A CN202280017384 A CN 202280017384A CN 116940646 A CN116940646 A CN 1169406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ltraviolet
adhesive composition
meth
curable adhesive
acry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173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河田晋治
户田智基
鹿毛崇至
奥原千春
根本开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940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406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specially treated, e.g. irradi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4Polymeris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e.g. plasticisers, dyestuffs, fill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6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C08F2/48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ultraviolet or visible light
    • C08F2/50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ultraviolet or visible light with sensitis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20/16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F220/18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with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s
    • C08F220/1811C10or C11-(Meth)acrylate, e.g. isodecyl (meth)acrylate, isobornyl (meth)acrylate or 2-naphthyl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20Esters of poly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e.g. 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 or glycerol mono-(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26Esters containing oxygen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 C08F220/28Esters containing oxygen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containing no aromatic rings in the alcohol moiety
    • C08F220/283Esters containing oxygen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containing no aromatic rings in the alcohol moiety and containing one or more carboxylic moiety in the chain, e.g. acetoacetoxyethyl(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52Amides or imides
    • C08F220/54Amides, e.g. N,N-dimethylacrylamide or N-isopropylacrylam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52Amides or imides
    • C08F220/54Amides, e.g. N,N-dimethylacrylamide or N-isopropylacrylamide
    • C08F220/58Amides, e.g. N,N-dimethylacrylamide or N-isopropylacrylamide containing oxygen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namido oxygen, e.g. N-methylolacrylamide, N-(meth)acryloylmorpholi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6/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single or double bond to nitrogen or by a heterocyclic ring containing nitrogen
    • C08F226/02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single or double bond to nitrogen or by a heterocyclic ring containing nitrogen by a single or double bond to nit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6/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single or double bond to nitrogen or by a heterocyclic ring containing nitrogen
    • C08F226/06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single or double bond to nitrogen or by a heterocyclic ring containing nitrogen by a heterocyclic ring containing nit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8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01/00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4/00Adhesive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adhesive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J183/00 - C09J183/16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5/00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relating to pri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印刷性、氧存在下的紫外线反应性、与各种基材的密合性优异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另外,目的在于,提供使用该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而成的粘合剂。本发明涉及一种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其含有:(A)含氮单体、(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C)交联成分、(D)光聚合引发剂、(E)对所述(A)含氮单体及所述(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不具有反应性的热塑性树脂,将所述组合物以150μm的厚度涂敷于基材上,在大气环境下以辐照度90mW/cm2、照射量1350mJ/cm2的条件照射波长315nm~480nm的紫外线,由此得到的固化物的大气侧的面及所述基材侧的面的反应率均为80%以上。

Description

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及粘合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性、氧存在下的紫外线反应性、与各种基材的密合性优异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另外,本发明涉及使用该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而成的粘合剂。
背景技术
在智能电话、PC等电子设备的内部,在电子部件的贴合中使用粘合剂。在利用粘合剂的贴合的一般方法中,首先,制作在粘合剂的两面分别配置有的隔膜的粘合片,接下来,将粘合片裁切成期望的形状。然后,从裁切的粘合片将一个隔膜剥离,进行将露出的粘合剂的一面与第一被粘物的贴合,接着将另一个隔膜剥离,进行露出的粘合剂的另一面与第二被粘物的贴合。在该方法的情况下,裁切后将粘合片的一部分废弃,因此会产生废弃物。另外,有时气泡会进入贴合面。
与此相对,对不制作粘合片,而将粘合剂组合物印刷成期望的形状后进行与被粘物的贴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该方法,也能够抑制废弃物的产生,防止气泡进入贴合面。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用于提供属于放射线固化型的粘合剂组合物的、能够进行微细的图案化并且相对于金属、塑料等各种被粘物发挥高的粘接性的组合物的发明,记载了一种放射线固化性粘合组合物,其含有不含芳香环的烯属不饱和单体10~70重量%、光聚合引发剂1~10重量%及交联剂10~55重量%,作为上述不含芳香环的烯属不饱和单体,含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8~18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10~45重量%,作为上述交联剂,含有重均分子量为20000~100000的氨基甲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10~50重量%。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作为用于提供即使在氧存在下照射光的情况下、也会提供具有与不存在氧的情况同等的粘接强度的层叠体的光固化型粘接组合物的发明,记载了一种光固化型粘接组合物,其包含(A)(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B)单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C)2~4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D)光反应引发剂、(E)软化点为70~150℃的增粘剂及(F)液态增塑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167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6/163152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根据不制作粘合片、而将粘合剂组合物印刷成期望的形状后进行与被粘物的贴合的方法,也能够抑制废弃物的产生,防止气泡进入贴合面。另一方面,作为使粘合剂组合物固化的方法,为了避免被粘物的加热,优选紫外线固化,但如果在固化时粘合剂组合物不被隔膜被覆而露出,则有时无法得到充分的紫外线反应性,无法充分地得到与基材的密合性。因此,对于提供印刷性、紫外线反应性、与各种基材的密合性优异的印刷用紫外线固化性组合物而言,仍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印刷性、氧存在下的紫外线反应性、与各种基材的密合性优异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用该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而成的粘合剂。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申请1涉及一种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其含有:
(A)含氮单体、
(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C)交联成分、
(D)光聚合引发剂、以及
(E)对上述(A)含氮单体及上述(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不具有反应性的热塑性树脂,
将上述组合物以150μm的厚度涂敷于基材上,在大气环境下以辐照度90mW/cm2、照射量1350mJ/cm2的条件照射波长315nm~480nm的紫外线,由此得到的固化物的大气侧的面及上述基材侧的面的反应率均为80%以上。
本申请2涉及本申请1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其中,
上述(A)含氮单体的含量为10~35重量%。
本申请3涉及本申请1或2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其还含有消泡剂。
本申请4涉及本申请1、2或3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其中,
上述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0℃~-30℃。
本申请5涉及本申请1、2、3或4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其被用于丝网印刷。
本申请6涉及一种粘合剂,其通过对本申请1、2、3、4或5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进行印刷并照射紫外线而得到。
本申请7涉及一种粘合片,其具备:基材;和粘合层,其设置于上述基材的至少一面,且由本申请1、2、3、4或5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形成。
本申请8涉及本申请7的粘合片,其中,
上述粘合层部分地配置于上述基材上。
本申请9涉及一种层叠体,其经由本申请7或8的粘合片所含的上述粘合层将第一被粘物与第二被粘物贴合。
本申请10涉及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通过在第一被粘物上涂布本申请1、2、3、4或5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并进行曝光而形成粘合层,通过在上述粘合层上贴附第二被粘物而制作层叠体。
本申请11涉及本申请10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涂布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的方法为喷墨印刷、丝网印刷、喷涂法、旋涂法、凹版胶印或反转胶印印刷,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部分地涂布于上述第一被粘物上。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叙述。
本发明人等发现,关于现有的粘合剂组合物,如果在固化时不被隔膜被覆而露出,则难以得到充分的紫外线反应性。因此,反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A)含氮单体,从而能够提高氧存在下的紫外线反应性。另外发现:通过在使用(A)含氮单体的同时使用(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C)交联成分、以及(E)对上述(A)含氮单体及上述(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不具有反应性的热塑性树脂,从而还能够确保印刷性和与各种基材的密合性。此外发现:如果调整至固化物的大气侧的面及基材侧的面的反应率均达到80%以上,则氧存在下的紫外线反应性及与各种基材的密合性变得优异,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含有(A)含氮单体。上述含氮单体只要在分子内具有氮原子、并且具有聚合性基团,则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具有乙烯基的酰胺化合物,更优选具有乙烯基的环状酰胺化合物,进一步优选具有内酰胺结构的化合物。
作为上述具有乙烯基的酰胺化合物,例如可举出:N-乙烯基乙酰胺、(甲基)丙烯酰胺化合物等。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酰胺化合物,例如可举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甲基)丙烯酰基吗啉、N-羟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作为上述具有乙烯基的环状酰胺化合物,例如可举出: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等。
[化学式1]
式(1)中,n表示2~6的整数。
作为上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例如可举出:N-乙烯基-2-吡咯烷酮、N-乙烯基-ε-己内酰胺等。其中,优选为N-乙烯基-ε-己内酰胺。
作为上述含氮单体,优选包含e值为负的单体。作为e值为负的含氮单体,例如可举出:N-乙烯基乙酰胺(e值=-1.57)、N-乙烯基-ε-己内酰胺(e值=-1.18)、N-乙烯基-2-吡咯烷酮(e值=-1.62)、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e值=-0.26)等。
上述含氮单体的含量以使固化物的大气侧的面及基材侧的面的反应率均达到80%以上的方式进行调整即可,具体而言,相对于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100重量%,含氮单体的含量优选为10~35重量%。通过使上述含氮单体的含量为10重量%以上,从而能够提高氧存在下的紫外线反应性,容易使固化物的大气侧的面及基材侧的面的反应率均为80%以上。通过使上述含氮单体的含量为35重量%以下,得到的粘合剂与各种基材的密合性变得优异。上述含氮单体的含量的更优选的上限为25重量%。
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含有(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是指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上述“(甲基)丙烯酰基”是指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上述“单官能”是指单体1分子中所含的(甲基)丙烯酰基为1个。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具有(甲基)丙烯酰基和氮的单体,不作为上述(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对待,而作为上述(A)含氮单体对待。
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上述“(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上述“环氧(甲基)丙烯酸酯”表示使环氧化合物中的全部环氧基与(甲基)丙烯酸进行反应而得到的化合物。
作为单官能的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庚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异肉豆蔻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双环戊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丁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甲氧基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四氢糠醇丙烯酸多聚体酯(日文:テトラヒドロフルフリルアルコールアクリル酸多量体エステル)、乙基卡必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2,2,3,3-四氟丙酯、(甲基)丙烯酸1H,1H,5H-八氟戊酯、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琥珀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2-羟基丙基邻苯二甲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酯、(甲基)丙烯酸(3-乙基氧杂环丁烷-3-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丁基氨基)羰基)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丙基氧杂环丁烷-3-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丁基氧杂环丁烷-3-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乙基氧杂环丁烷-3-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乙基氧杂环丁烷-3-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乙基氧杂环丁烷-3-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乙基氧杂环丁烷-3-基)戊酯、(甲基)丙烯酸(3-乙基氧杂环丁烷-3-基)己酯、γ-丁内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2-二甲基-1,3-二氧戊环-4-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2-乙基-1,3-二氧戊环-4-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2-异丁基-1,3-二氧戊环-4-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环己基-1,3-二氧戊环-4-基)甲酯、环状三羟甲基丙烷缩甲醛丙烯酸酯等。
作为上述环氧(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举出:双酚A型环氧(甲基)丙烯酸酯、双酚F型环氧(甲基)丙烯酸酯、双酚E型环氧(甲基)丙烯酸酯及它们的己内酯改性体等。
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100重量份中的上述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含量的优选的下限为20重量份,优选的上限为70重量份。通过使上述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含量为20重量份以上,从而得到的粘合剂与各种基材的密合性变得优异。通过使上述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含量为70重量份以下,也能够使除粘合剂的密合性以外的特性优异。上述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含量的更优选的下限为28重量份,更优选的上限为60重量份。
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含有(C)交联成分。上述交联成分只要是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键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就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对上述(A)含氮单体及上述(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具有反应性的化合物;或者对上述(A)含氮单体、上述(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及(E)热塑性树脂具有反应性的化合物。
上述(C)交联成分优选具有选自异氰酸酯基、环氧基、醛基、羟基、氨基、(甲基)丙烯酸酯基、乙烯基中的至少1种键合性官能团。只要具有这些键合性官能团,就能够在固化时以充分的密度形成交联键。
上述(C)交联成分优选包含制成均聚物时的凝胶分率成为80%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如果使用这样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则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的凝聚力提高,该组合物的印刷性、得到的粘合剂的密合性提高。
上述(C)交联成分优选包含25℃下的粘度为10000cps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另外,上述(C)交联成分优选包含2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如果使用这样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则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的凝聚力提高,该组合物的印刷性、得到的粘合剂的密合性提高。
作为上述(C)交联成分的具体例,例如可以使用自由基聚合性的多官能低聚物或单体、具有交联性官能团的聚合物等。
作为上述自由基聚合性的多官能低聚物或单体,例如可举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四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单羟基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或上述同样的甲基丙烯酸酯类等。此外,可举出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市售的低聚酯丙烯酸酯、上述同样的甲基丙烯酸酯类等。这些自由基聚合性的多官能低聚物或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在上述(A)含氮单体、上述(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及上述(C)交联成分的合计量100重量%中,上述(C)交联成分的含量优选为0.1~25重量%。通过使上述(C)交联成分的含量为该范围,从而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的凝聚力适度提高,该组合物的印刷性、得到的粘合剂的密合性提高。上述(C)交联成分的含量的更优选的下限为2重量%,更优选的上限为15重量%。
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含有(D)光聚合引发剂。
作为上述光聚合引发剂,适合使用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及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作为上述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举出:二苯甲酮化合物、烷基苯酮化合物、酰基氧化膦化合物、二茂钛化合物、肟酯化合物、苯偶姻醚化合物、噻吨酮化合物等。作为烷基苯酮化合物,可举出苯乙酮化合物等。在将2种以上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组合使用的情况下,所得到的粘合剂的密合性提高,因此,优选将烷基苯酮化合物与酰基氧化膦化合物组合使用。
作为上述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具体可举出例如: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苯偶酰-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1-丁酮、2-(二甲基氨基)-2-((4-甲基苯基)甲基)-1-(4-(4-吗啉基)苯基)-1-丁酮、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烷-1-酮、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烷-1-酮、1-(4-(苯硫基)苯基)-1,2-辛二酮2-(O-苯甲酰基肟)、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乙基醚、苯偶姻异丙基醚等。在将2种以上上述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组合使用的情况下,所得到的粘合剂的密合性提高,因此,优选使用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作为烷基苯酮化合物,使用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和/或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作为酰基氧化膦化合物。
相对于上述(A)含氮单体及上述(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合计量100重量份,上述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的优选的下限为0.2重量份,优选的上限为10重量份。通过使上述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该范围,从而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可保持优异的保存稳定性,并且紫外线固化性变得更优异。另外,上述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0.2重量份以上时,得到的粘合剂的密合性更进一步提高。上述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的更优选的下限为0.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的下限为1.0重量份,特别优选的下限为1.5重量份,更优选的上限为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的上限为3重量份,特别优选的上限为2.5重量份、最优选的上限为2重量份。需要说明的是,在含有2种以上光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是指所含的全部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的合计。
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含有(E)对上述(A)含氮单体及上述(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不具有反应性的热塑性树脂。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可以使用在化合物中不含反应性双键、或者即使具有反应性双键、实质上也不显示出光聚合反应性的化合物。上述热塑性树脂可以是在使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进行光聚合后对热、湿气等触发条件显示出反应性的物质,例如,可以含有环氧树脂并通过热而固化,或者含有异氰酸酯化合物并通过湿气、醇等而固化。
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具体可举出例如:无溶剂系丙烯酸类聚合物等。
作为上述无溶剂系丙烯酸类聚合物,例如可举出:选自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中的至少一种单体的聚合物、或该单体与其他可共聚的单体的共聚物等。
作为上述无溶剂系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市售品,例如可举出:东亚合成公司制造的ARUFON-UP1000系列、UH2000系列、UC3000系列、可乐丽公司制造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Kurarity LA系列、LK系列等。
相对于上述(A)含氮单体及上述(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合计量100重量份,上述热塑性树脂的含量优选为0.1~140重量份的比率。通过使上述热塑性树脂的含量为该范围,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的粘度提高,能够形成厚的涂膜,印刷性变得优异,还能够抑制高温下的粘合性的降低。上述热塑性树脂的含量的更优选的下限为10重量份,更优选的上限为90重量份。
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含有有机酸酯、有机磷酸酯、有机亚磷酸酯等增塑剂。
作为上述增塑剂,例如可举出:一元有机酸酯、多元有机酸酯等有机酸酯增塑剂、有机磷酸增塑剂、有机亚磷酸增塑剂等磷酸增塑剂等。其中,优选有机酸酯增塑剂。这些增塑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
作为上述有机酸酯,例如可举出:一元有机酸酯、多元有机酸酯等。
上述一元有机酸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通过丁酸、异丁酸、己酸、2-乙基丁酸、庚酸、正辛酸、2-乙基己酸、壬酸(正壬酸)、癸酸等一元有机酸与三乙二醇、四乙二醇、三丙二醇等二醇的反应而得到的二醇酯等。
上述多元有机酸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通过己二酸、癸二酸、壬二酸等多元有机酸、与碳原子数4~8的具有直链或支链结构的醇的反应而得到的酯化合物等。
上述有机酸酯具体可举出例如: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3GH)、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3GO)、三乙二醇二辛酸酯、三乙二醇二正辛酸酯、三乙二醇二正庚酸酯(3G7)等。另外,可举出四乙二醇二正庚酸酯(4G7)、四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癸二酸二丁酯、壬二酸二辛酯、二丁基卡必醇己二酸酯、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1,3-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等。此外,可举出1,4-丁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二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二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二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等。另外,可举出三乙二醇二-2-乙基戊酸酯、四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4GH)、二乙二醇二辛酸酯、己二酸二己酯(DHA)、己二酸二辛酯、己二酸己基环己酯、己二酸二异壬酯、己二酸庚基壬酯等。此外,可举出油改性癸二酸醇酸(日文:油変性セバシン酸アルキド)、磷酸酯与己二酸酯的混合物、由碳原子数4~9的烷基醇及碳原子数4~9的环状醇制作的混合型己二酸酯等。
作为上述有机磷酸酯或有机亚磷酸酯,可举出通过磷酸或亚磷酸与醇的缩合反应得到的化合物。其中,适合为通过碳原子数1~12的醇、与磷酸或亚磷酸的缩合反应而得到的化合物。作为上述碳原子数1~12的醇,例如可举出:甲醇、乙醇、丁醇、己醇、2-乙基丁醇、庚醇、辛醇、2-乙基己醇、癸醇、十二烷醇、丁氧基乙醇、丁氧基乙氧基乙醇、苄醇等。
作为上述有机磷酸酯或有机亚磷酸酯,例如可举出: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丙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2-乙基己基)酯、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亚磷酸三(2-乙基己基)酯、磷酸异癸基苯酯、磷酸三异丙酯等。
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含有松香系树脂、萜烯系树脂等增粘剂。
作为上述松香系树脂,例如可举出:松香二醇等。
上述松香二醇只要是在分子内具有松香骨架和羟基各2个的松香改性二醇,就没有特别限定。在分子内具有松香成分的二醇虽被称为松香多元醇,但其中包括除松香成分以外的骨架为聚丙二醇(PPG)这样的聚醚型、以及缩合系聚酯多元醇、内酯系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二醇这样的聚酯型。
作为上述松香二醇,例如可举出:使松香与多元醇进行反应而得到的松香酯、使松香与环氧化合物进行反应而得到的环氧改性松香酯、具有松香骨架的聚醚等具有羟基的改性松香等。它们可以通过现有公知的方法来制造。
作为上述松香成分,例如可举出:松香酸及作为其衍生物的脱氢松香酸、二氢松香酸、四氢松香酸、二松香酸、新松香酸、左旋海松酸等海松酸型树脂酸、将它们氢化而得到的氢化松香、将它们歧化而得到的歧化松香等。
作为上述松香系树脂的市售品,例如可举出: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造的PINECRYSTAL D-6011、KE-615-3、KR-614、KE-100、KE-311、KE-359、KE-604、D-6250等。
作为上述萜烯系树脂,例如可举出:萜烯酚系树脂等。
上述萜烯酚系树脂是指作为由松脂、橘子皮等天然物得到的精油成分的萜烯系树脂与酚的共聚物,也包括该共聚物的至少一部分氢化而得到的部分氢化萜烯酚系树脂或完全氢化而得到的完全氢化萜烯酚系树脂。
这里,完全氢化萜烯酚系树脂是通过将萜烯酚系树脂实质上完全氢化而得到的萜烯系树脂(增粘树脂),部分氢化萜烯酚系树脂是通过将萜烯酚系树脂部分氢化而得到的萜烯系树脂(增粘树脂)。而且,萜烯酚系树脂具有来自萜烯的双键和来自酚类的芳香环双键。因此,完全氢化萜烯酚系树脂是指:萜烯部位及酚部位这两种部位完全、或几乎完全被氢化的增粘树脂,部分氢化萜烯酚系树脂是指:这些部位的氢化程度不完全而是一部分的萜烯酚系树脂。作为上述进行氢化的方法、反应形式,没有特别限定。
作为上述萜烯酚系树脂的市售品,例如可举出:Yasuhara化学公司制造的YSPOLYSTER NH(完全氢化萜烯酚系树脂)等。
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含有消泡剂。作为消泡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有机硅系消泡剂、丙烯酸类聚合物系消泡剂、乙烯基醚聚合物系消泡剂、烯烃聚合物系消泡剂等。
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在不阻碍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还含有粘度调整剂、硅烷偶联剂、敏化剂、热固化剂、固化延迟剂、抗氧剂、储存稳定化剂、分散剂、填充剂等公知的各种添加剂。另外,从防止紫外线反应性的降低的观点考虑,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优选实质上不包含机溶剂,具体而言,相对于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100重量%,有机溶剂的含量优选为1.5重量%以下。
在本发明中,将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以150μm的厚度涂敷于基材上,在大气环境下以辐照度90mW/cm2、照射量1350mJ/cm2的条件照射波长315nm~480nm的紫外线,由此得到的固化物的大气侧的面(表面)及上述基材侧的面(背面)的反应率均为80%以上。此时,如果合计的辐照度成为90mW/cm2且照射量成为1350mJ/cm2,则可以在波长315nm~480nm的范围内用多个波长进行照射。作为上述基材,适合使用对表面实施了脱模处理的PET膜。上述条件是:在基材上涂敷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后,不用隔膜覆盖涂敷上表面,在氧存在下进行紫外线照射。因此,大气侧的面(表面)的反应率(在本说明书中也称为“表面反应率”)反映了氧存在下的紫外线反应性。另一方面,由于涂膜具有150μm的厚度,所以基材侧的面(背面)的反应率(在本说明书中也称为“背面反应率”)反映了氧不存在的条件下的紫外线反应性。如果在大气侧的面(表面)及基材侧的面(背面)这两面中得到80%以上的反应率,则可以说氧存在下的紫外线反应性足够高,能够应用将粘合剂组合物印刷成期望的形状后进行与被粘物的贴合的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表面反应率可以通过从大气侧(表面)对固化物中的来自单体的结构或来自聚合物的结构进行光学测定而求出。上述背面反应率可以通过从基材侧(背面)对固化物中的来自单体的结构或来自聚合物的结构进行光学测定而求出。作为光学测定,例如可以使用如下方法:由通过ATR法(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全反射测定法)得到的IR光谱中的810cm-1的吸光度的值求出固化物中的乙烯基的量的方法。
具体而言,上述表面反应率及背面反应率的测定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
(固化物的制作)
通过敷料器将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涂布于作为基材的经单面脱模处理的PET片上,使得厚度达到150μm。然后,不将涂敷上表面密封,在大气环境下,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设定为波长365nm的UV照度30mW/cm2、波长405nm的UV照度60mW/cm2,照射照射能量1350mJ/cm2的紫外线,由此使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固化,得到固化物。
(表面反应率及背面反应率的测定)
图1及2是用于对表面反应率及背面反应率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的图,图1对样品的制作方法及测定对象进行说明,图2对根据所得到的IR光谱计算出表面反应率及背面反应率的方法进行说明。将如上所述地制作的固化物的样品(不将涂敷上表面密封、在大气环境下固化而成的样品。参照图1(a)。)作为“固化物A”,用PET片20将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10夹入,除此以外,与固化物A同样地照射紫外线(UV),将由此制作的样品(参照图1(b)。)作为“固化物B”。
首先,将0.3g左右的固化物A取至铝盘上,以固化物的样品不会飞散的方式静静地添加以8:1:1的重量比包含THF:丙酮:乙醇的混合溶剂,溶胀约2小时。然后,进行110℃下30分钟、170℃下1小时、190℃下30分钟的干燥。需要说明的是,干燥后,确认混合溶剂完全蒸发。然后,称量干燥后的铝盘和干燥的样品的重量,通过以下的式计算出整体反应率。
整体反应率[%]=100-(干燥后的铝盘与样品的合计重量-干燥前的铝盘重量)/(干燥前的铝盘与样品的合计重量-干燥前的铝盘重量)×100
接下来,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装置,通过ATR法对固化物A的表背面测定图2中示出的IR光谱(红外吸收光谱),得到810cm-1的吸光度的值。将所得到的值分别作为“无PET吸光度(表面)”及“无PET吸光度(背面)”。
进一步地,对于固化物B的固化时的照射面(表面),将PET片剥离后,同样地通过ATR法测定图2中示出的IR光谱,得到810cm-1的吸光度的值。将所得到的值作为“有PET吸光度(表面)”。
根据这些值和上述整体反应率,通过下述式计算出表面反应率及背面反应率。
表面反应率[%]=无PET吸光度(表面)/有PET吸光度(表面)
背面反应率[%]=无PET吸光度(背面)/有PET吸光度(表面)
这里,“无PET吸光度(表面)/有PET吸光度(表面)”及“无PET吸光度(背面)/有PET吸光度(表面)”是指,将对固化前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进行测定而得到的810cm-1的吸光度设为0%(最小值)、并将“有PET吸光度(表面)”设为100%(最大值)时的“无PET吸光度(表面)”及“无PET吸光度(背面)”的大小,例如“无PET吸光度(表面)/有PET吸光度(表面)”是指图2中的反应率X,由下述式表示。
反应率X=B/A×100
A=|ABS.M-ABS.0|
B=|ABS.D-ABS.0|
为了将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的表面反应率及背面反应率调整至上述范围,以提高表面反应率的方式提高氧存在下的紫外线反应性即可。作为提高表面反应率的方法,例如可举出:增多上述(A)含氮单体的配合量的方法;增多上述(C)交联成分的配合量的方法;使用制成均聚物时的凝胶分率高的交联成分(制成均聚物时的凝胶分率高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方法;大量使用上述(D)光聚合引发剂的方法;增多上述(E)热塑性树脂(非反应性成分)的配合量的方法等。
在本发明中,将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以150μm的厚度涂敷于基材上,在大气环境下以辐照度90mW/cm2、照射量1350mJ/cm2的条件照射波长315nm~480nm的紫外线,由此得到的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20℃~-30℃。通过使玻璃化转变温度为该范围,能够使与各种基材的密合性优异。玻璃化转变温度更优选为1℃以下。
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的用途没有限定,适合用于印刷。如果通过印刷在被粘物(基材)上以期望的图案进行涂布而形成散热性粘合层,则与通过将片状的粘合剂在刚要进行贴合前进行裁切而得到期望形状的粘合剂的情况相比,具有能够省略裁切操作的优点。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废弃物的产生,减轻环境负荷。作为印刷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丝网印刷、喷墨印刷、凹版印刷等,其中,适合使用丝网印刷。
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的粘度没有限定,优选为使用E型粘度计在25℃下的粘度为5~500Pa·s的糊。上述粘度的更优选的下限为10Pa·s,更优选的上限为100Pa·s。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粘度例如可以通过使用VISCOMETER TV-22(东机产业公司制)作为E型粘度计,利用CP1的锥板,从各粘度区域中的最适当的转矩数适当选择1~100rpm的转速而进行测定。
作为制备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使用混合机将(A)含氮单体、(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C)交联成分、(D)光聚合引发剂、(E)热塑性树脂、以及根据需要添加的添加剂等混合的方法等。作为上述混合机,例如可举出:均质分散器、均质混合器、万能混合机、行星混合机、捏合机、三辊机等。
另外,通过对本发明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进行印刷并照射紫外线而得到的粘合剂也是本发明之一。本发明的粘合剂能够通过丝网印刷等印刷而制成期望的形状,与各种基材的密合性优异,因此,能够应用于各种用途,可以在电子设备的内部用于电子部件的贴合。
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是通过进行紫外线照射使其固化而形成粘合层的组合物,作为其使用方法,可以是:在基材(隔膜)上形成粘合层而制作能够转印至被粘物的粘合片的方法;也可以是在被粘物上直接形成粘合层的方法。对于直接在被粘物上形成粘合层的方法而言,能够使贴合的次数为最低限度,并且能够防止在贴合时气泡进入界面。另一方面,对于在基材(隔膜)上形成粘合层的方法而言,粘合层通过转印而被配置于被粘物上,因此,具有施工上的限制少的优点。
以下,对使用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而成的粘合片、层叠体及层叠体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另外,粘合片也是本发明之一,上述粘合片具备基材和粘合层,该粘合层设置于上述基材的至少一面,且由本发明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形成。
作为上述基材,没有特别限定,适合使用树脂膜。作为树脂膜的材料,例如可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聚合物、二乙酰纤维素、三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系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系聚合物、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树脂)等苯乙烯系聚合物、聚碳酸酯系聚合物等。另外,作为上述透明保护膜的材料,还可以举出:聚乙烯、聚丙烯、环系或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聚烯烃、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烯烃系聚合物、氯乙烯系聚合物、尼龙、芳香族聚酰胺等酰胺系聚合物、酰亚胺系聚合物、砜系聚合物、聚醚砜系聚合物、聚醚醚酮系聚合物、聚苯硫醚系聚合物、乙烯醇系聚合物、偏氯乙烯系聚合物、乙烯醇缩丁醛系聚合物、丙烯酸酯系聚合物、聚甲醛系聚合物、环氧系聚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上述基材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1~500μm左右。
为了在将粘合层粘贴于被粘物后容易剥离,上述基材优选为实施了脱模处理后的基材,例如适合使用经脱模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片。
上述粘合层可以通过在涂布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后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而形成。上述粘合层优选通过印刷等方法部分地配置于上述基材上。
上述粘合层的厚度优选为30μm以上,更优选为50μm以上。通过使粘合层的厚度为30μm以上,能够得到充分的密合性。另外,上述粘合层的厚度的上限为没有特别限定,从应对电子设备的薄型化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000μm以下,更优选为500μm以下。
上述粘合片在将上述粘合层的一面(不与上述基材接触的那一侧)与第一被粘物贴合后,将上述基材剥离,将露出的上述粘合层的另一面与第二被粘物贴合,由此可以制作层叠体。作为第一被粘物及第二被粘物的材质,例如可举出:不锈钢、铝等金属、树脂等。另外,层叠体也是本发明之一,上述层叠体经由本发明的粘合片所含的上述粘合层将第一被粘物与第二被粘物贴合而成。
另外,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也是本发明之一,该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为通过在第一被粘物上涂布本发明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并进行曝光而形成粘合层,通过在上述粘合层上贴附第二被粘物而制作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作为涂布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的方法,适合使用喷墨印刷、丝网印刷、喷涂法、旋涂法、凹版胶印或反转胶印印刷。另外,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优选部分地涂布于上述第一被粘物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印刷性、氧存在下的紫外线反应性、与各种基材的密合性优异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使用该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而成的粘合剂。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对表面反应率及背面反应率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的图,其对样品的制作方法及测定对象进行说明。
图2是用于对表面反应率及背面反应率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的图,其对根据所得到的IR光谱计算出表面反应率及背面反应率的方法进行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举出实施例对本发明更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仅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12、比较例1~8>
按照表1及2中记载的配合比,通过行星式搅拌机(THINKY公司制“AwatoriRentaro”)将各材料混合,得到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
表中以简略符号记载的材料的详细情况如下所述。
NVC:N-乙烯基-ε-己内酰胺(东京化成工业公司制)
ACMO:丙烯酰基吗啉(KJ化学公司制)
DMAA:二甲基丙烯酰胺(KJ化学公司制)
NVA:N-乙烯基乙酰胺(昭和电工公司制)
150D:四氢糠醇丙烯酸多聚体酯(大阪有机化学工业公司制、“Viscoat
#150D”)
IDAA:丙烯酸异癸酯(大阪有机化学工业公司制)
4HBA:丙烯酸4-羟基丁酯(三菱化学公司制)
CN9004:氨基甲酸酯(2官能、Sartomer Japan公司制、“CN9004”)
EB3700: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2官能、DAICEL ALLNEX公司制、“EBECRYL 3700”)
DPHA: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6官能、DAICEL ALLNEX公司制)
TPO:Omnirad TPO H(IGM Resins B.V公司制)
819:Omnirad 819(IGM Resins B.V公司制)
184:Omnirad 184(IGM Resins B.V公司制)
KS-66:在硅油中配合有微粉末二氧化硅的Oil Compound(日文:オイルコンパウンド)型消泡剂(信越有机硅公司制、“KS-66”)
BYK-052:聚合物类型的无硅消泡剂(BYK Chemie Japan公司制、“BYK-052N”)
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的作为热塑性树脂的丙烯酸类聚合物通过以下的方法来制备。
在具备温度计、搅拌机、氮气导入管、冷凝管的2L可分离烧瓶中添加丙烯酸2-乙基己酯100重量份、丙烯酸3重量份、丙烯酸-2-羟基乙酯0.1重量份、作为聚合溶剂的乙酸乙酯300重量份。接下来,吹入氮气30分钟,对反应容器内进行了氮气置换后,一边对反应容器内进行搅拌一边加热至80℃。30分钟后,用5重量份的乙酸乙酯对0.5重量份的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1小时半衰期温度:92.1℃、10小时半衰期温度:72.1℃)进行稀释,用6小时在反应容器内滴加所得到的聚合引发剂溶液。然后,进一步在80℃下进行6小时的反应后,将反应液冷却,由此得到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
通过稀释溶剂(甲醇与甲苯的混合溶剂、甲醇与甲苯的重量比率为1:2)对所得到的溶液进行稀释,制成固体成分为20重量%的溶液。接下来,使用涂布机将本溶液以干燥后的厚度达到100μm的方式涂布于经脱模处理的PET膜上,在80℃下干燥1小时,在110℃下干燥1小时,得到丙烯酸类聚合物。
<评价>
对实施例1~12、比较例1~8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及该组合物的固化物进行以下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及2。
需要说明的是,评价中使用的上述固化物如下所述地制作。
(固化物的制作)
通过敷料器将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涂布于作为基材的经单面脱模处理的PET片(NIPPA公司制“1-E”、厚度50μm)上,使得厚度达到150μm。然后,不将涂敷上表面密封而在大气环境下,使用间歇式UV LED固化装置(AITEC株式会社制“M UVBA”),设定为波长365nm的UV照度30mW/cm2、波长405nm的UV照度60mW/cm2,照射照射能量为1350mJ/cm2的紫外线,由此使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固化而得到固化物。
(表面反应率及背面反应率)
图1及2是用于对表面反应率及背面反应率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的图,图1对样品的制作方法及测定对象进行说明,图2对根据所得到的IR光谱计算出表面反应率及背面反应率的方法进行说明。将如上所述地制作的固化物的样品(不将涂敷上表面密封、在大气环境下固化而成的样品。参照图1(a)。)作为“固化物A”,用PET片20将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10夹入,除此以外,与固化物A同样地照射紫外线(UV),将由此制作的样品(参照图1(b)。)作为“固化物B”。
首先,将0.3g左右的固化物A取至铝盘上,以固化物的样品不会飞散的方式静静地添加以8:1:1的重量比包含THF:丙酮:乙醇的混合溶剂,溶胀约2小时。然后,进行110℃下30分钟、170℃下1小时、190℃下30分钟的干燥。需要说明的是,干燥后,确认混合溶剂完全蒸发。然后,称量干燥后的铝盘和干燥的样品的重量,通过以下的式计算出整体反应率。
整体反应率[%]=100-(干燥后的铝盘与样品的合计重量-干燥前的铝盘重量)/(干燥前的铝盘与样品的合计重量-干燥前的铝盘重量)×100
接下来,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装置(Nicolet iS5 FT-IR),通过ATR法对固化物A的表背面测定图2中示出的IR光谱,得到810cm-1的吸光度的值。将所得到的值分别作为“无PET吸光度(表面)”及“无PET吸光度(背面)”。
进一步地,对于固化物B的固化时的照射面(表面),将PET片剥离后,同样地通过ATR法测定图2中示出的IR光谱,得到810cm-1的吸光度的值。将所得到的值作为“有PET吸光度(表面)”。
根据这些值,通过下述式计算出表面反应率及背面反应率。
表面反应率[%]=无PET吸光度(表面)/有PET吸光度(表面)
背面反应率[%]=无PET吸光度(背面)/有PET吸光度(表面)
这里,“无PET吸光度(表面)/有PET吸光度(表面)”及“无PET吸光度(背面)/有PET吸光度(表面)”是指,将对固化前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进行测定而得到的810cm-1的吸光度设为0%(最小值)、并将“有PET吸光度(表面)”设为100%(最大值)时的“无PET吸光度(表面)”及“无PET吸光度(背面)”的大小。例如“无PET吸光度(表面)/有PET吸光度(表面)”是指图2中的反应率X,由下述式表示。
反应率X=B/A×100
A=|ABS.M-ABS.0|
B=|ABS.D-ABS.0|
(Tg)
将通过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IT计测控制公司制“DVA-200”)在以下的条件下对如上所述制作的固化物进行测定而得到的tanδ峰值温度作为Tg。
[测定条件]
剪切法
测定温度:-100~200℃
升温速度:3℃/分钟
应变量:0.8%
频率:1Hz
(丝网印刷性)
对于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使用丝网印刷机(“SSA-PC560E”、SERIA公司制)对丝网印刷性进行评价。使用经图案处理的70目的印刷版,在PET片(NIPPA公司制“1-E”、厚度为50μm)上将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图案涂敷成厚度100μm、宽度1mm的22mm方形(日文:幅1mmの22mm□)的口字型,观察涂膜的状态。按照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气泡]
〇:在涂膜中没产生气泡。
×:在涂膜中产生了气泡。
[膜厚]
〇:发生了液体垂挂(日文:液だれ),涂膜未从图案溢出。
×:涂膜从图案溢出。
(粘度)
作为E型粘度计,使用VISCOMETER TV-22(东机产业公司制),利用CP1的锥板以10rpm的转速采集0.4mL的样品并进行测定。仅比较例5以100rpm进行测定。
(常温粘合力及高温粘合力:剥离试验)
通过敷料器将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涂布成易粘接性聚酯膜(“COSMOSHINEA4100”、东洋纺公司制)的内侧处理面状,使得厚度达到150μm。然后,不将涂敷上表面密封而在大气环境下,使用间歇式UV LED固化装置(AITEC公司制“M UVBA”),设定为波长365nm的UV照度30mW/cm2、波长405nm的UV照度60mW/cm2,照射照射能量为1350mJ/cm2的紫外线,由此使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固化而得到固化物。利用经单面脱模处理的PET片(NIPPA公司制“1-E”、厚度50μm)将大气面密封,裁切成宽度25mm、长度200mm(被粘面125mm),准备5片如此得到的试验片。接下来,将密封的经单面脱模处理的PET片剥离,在露出的面贴合被粘物,通过2kg辊往复一次,由此进行压接。使用万能试验机(A AND D公司制、“TENSILONRTI-1310”)以300mm/min的速度对压接后的试验片进行180°剥离。使用调节至25℃的试验片对常温粘合力进行测定,60℃下的高温评价使用恒温槽(三田产业公司制)在腔室内实施。对于玻璃、ABS、Cu、Al这4种材质的被粘物,分别测定常温粘合力及高温粘合力,按照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常温粘合力]
◎:20N/inch以上
〇:10N/inch以上且小于20N/inch
△:5N/inch以上且小于10N/inch
×:小于5N/inch
[高温粘合力]
〇:5N/inch以上
×:小于5N/inch
/>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印刷性、氧存在下的紫外线反应性、与各种基材的密合性优异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使用该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而成的粘合剂。
附图标记说明
10: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
20:PET片

Claims (11)

1.一种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
含氮单体(A)、
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B)、
交联成分(C)、
光聚合引发剂(D)、以及
对所述含氮单体(A)及所述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B)不具有反应性的热塑性树脂(E),
将所述组合物以150μm的厚度涂敷于基材上,在大气环境下以辐照度90mW/cm2、照射量1350mJ/cm2的条件照射波长315nm~480nm的紫外线,由此得到的固化物的大气侧的面及所述基材侧的面的反应率均为8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其中,
所述含氮单体(A)的含量为10重量%~35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其还含有消泡剂。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其中,
所述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0℃~-30℃。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其被用于丝网印刷。
6.一种粘合剂,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进行印刷并照射紫外线而得到。
7.一种粘合片,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材;和
粘合层,其设置于所述基材的至少一面,且由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粘合片,其中,
所述粘合层部分地配置于所述基材上。
9.一种层叠体,其特征在于,经由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粘合片所含的所述粘合层将第一被粘物与第二被粘物贴合。
10.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在第一被粘物上涂布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并进行曝光而形成粘合层,通过在所述粘合层上贴附第二被粘物而制作层叠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涂布所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的方法为喷墨印刷、丝网印刷、喷涂法、旋涂法、凹版胶印或反转胶印印刷,所述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部分地涂布于所述第一被粘物上。
CN202280017384.0A 2021-06-02 2022-05-30 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及粘合剂 Pending CN1169406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93189 2021-06-02
JP2021-093189 2021-06-02
PCT/JP2022/021952 WO2022255308A1 (ja) 2021-06-02 2022-05-30 紫外線硬化型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40646A true CN116940646A (zh) 2023-10-24

Family

ID=84323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17384.0A Pending CN116940646A (zh) 2021-06-02 2022-05-30 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及粘合剂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2255308A1 (zh)
KR (1) KR20240017331A (zh)
CN (1) CN116940646A (zh)
TW (1) TW202313879A (zh)
WO (1) WO202225530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33027A (ko) * 2011-09-26 2013-04-03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광학용 점착제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점착제층 및 점착 시트
KR20130068779A (ko) * 2011-12-16 2013-06-26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광학용 점착제 조성물
JP5989381B2 (ja) 2012-04-05 2016-09-07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放射線硬化性粘着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積層体
JP6528103B2 (ja) 2015-04-06 2019-06-12 協立化学産業株式会社 光硬化型接着組成物
JP6634556B2 (ja) * 2015-04-28 2020-01-22 Kj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N−置換(メタ)アクリルアミドを用いた重合性組成物、その重合物及びそれらからなる成形品
JP6868343B2 (ja) * 2016-04-20 2021-05-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WO2019073978A1 (ja) * 2017-10-11 2020-11-19 セメダイン株式会社 接着方法、及び光硬化性粘着剤組成物
JP2020164840A (ja) * 2019-03-27 2020-10-08 荒川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保護フィルム用紫外線硬化型粘着剤組成物、硬化物、保護シ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40017331A (ko) 2024-02-07
TW202313879A (zh) 2023-04-01
WO2022255308A1 (ja) 2022-12-08
JPWO2022255308A1 (zh) 2022-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45132B1 (en) Cationic uv-crosslinkable acrylic polymers for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s
TWI596181B (zh) 黏著劑組成物
CN107207914B (zh) 粘着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粘着片的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
KR102422066B1 (ko) 감압 접착제
CN111465668B (zh) 带脱模膜的粘合片及其制造方法
US11390782B2 (en) Cationic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UV cured by medium mercury bulbs
JP6134448B2 (ja) タッチパネル用層間充填材料及びタッチパネル積層体
JP5370811B2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粘着剤組成物
KR20140119635A (ko) 자외선 경화형 아크릴계 점착제층을 갖는 점착 시트의 제조 방법
JP2014025056A (ja) 光硬化型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した光学部材
CN110930864B (zh) 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6940646A (zh) 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及粘合剂
JP2018084905A (ja) タッチパネル用層間充填材料及びタッチパネル積層体
CN117083308A (zh) 紫外线固化性组合物
EP3902888A1 (en) Curable adhesive, and adhesive tape, laminate, and laminated mirror button including layer including the adhesive
JP7463101B2 (ja) 接着剤
WO2024117222A1 (ja) 印刷用紫外線硬化性組成物、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16917344A (zh) 紫外线固化型散热性树脂组合物、散热性粘合片、层叠体及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WO2024117223A1 (ja) 粘着シート、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WO2024117224A1 (ja) 紫外線硬化型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WO2022045131A1 (ja) 粘着剤組成物、光硬化性粘着剤層、及び光硬化性粘着シート
WO2024117226A1 (ja) 紫外線硬化型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2022039946A (ja) 粘着剤組成物、光硬化性粘着剤層、及び光硬化性粘着シート
TW202407073A (zh) 紫外線可固化之丙烯酸系壓敏性黏著劑
JP2020117695A (ja) 粘接着性組成物、硬化物、光学部品、及び、電子部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