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28772A - 一种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28772A
CN116928772A CN202311202209.1A CN202311202209A CN116928772A CN 116928772 A CN116928772 A CN 116928772A CN 202311202209 A CN202311202209 A CN 202311202209A CN 116928772 A CN116928772 A CN 116928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water
cavity
humidifier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022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28772B (zh
Inventor
李建惠
李建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feng Xiangzhiyun Handicraf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feng Xiangzhiyun Handicraf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feng Xiangzhiyun Handicraf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feng Xiangzhiyun Handicraf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0220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287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28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28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28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287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0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 F24F6/08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using heated wet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1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包括加湿器主体,加湿器主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加湿器主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设置有超声波式加湿组件,第二腔室内设置有蒸发式加湿组件,加湿器主体内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隔板上设置有连通组件,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设置,使得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雾化的水雾经过排风通道时,一部分水雾形成水滴回流至第二腔室内,为第二腔室补充少部分的水源,通过连通组件的设置,第一腔室内的水源消耗完毕后,连通组件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以使得第二腔室向第一腔室内补水,增加了补水的时间间隔增加,进而降低了补水的频率。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
背景技术
加湿器是一种能够增加室内空气湿度的家用电器,通常分为超声波雾化加湿器和蒸发式雾化加湿器两种,其中蒸发式雾化加湿器通过将加热组件将水分蒸发,将水分扩散到空气中以达到加湿的作用,超声波雾化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利用超声波发射器,对水进行振动,将水振动成为十分微小的液滴,并将液滴吹入空气中,形成水雾,起到对空气加湿的效果。
目前,有的加湿器集成了超声波雾化加湿器和蒸发式雾化加湿器的功能,既能采用超声式雾化,也能采用蒸发式雾化,功能多样。例如中国专利CN216522151U公开了一种双模式加湿器,该方案提供了两种加湿模式,一种通过蒸发加湿组件工作,另一种是通过超声波加湿组件工作,通过湿度传感器的检测机构进行两种模式的选择与调节,进而使得空气的湿度能够快速达到需求的湿度,并且节能。
但是上述方案中的两种模式对水的要求是不同的,超声波加湿组件对水质要求较高,所需要的水为蒸馏水或纯净水,而蒸发式加湿组件所需要的水是自来水即可,二者采用单独的供水,当其中一个缺水,而另一个不缺水时,需要对缺水的进行补水,补水的时间间隔较短,补水较为频繁,具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双模式加湿器单独供水,补水较为频繁,具有局限性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包括:
加湿器主体,所述加湿器主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加湿器主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加湿器主体上开设有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蒸发式加湿组件,所述蒸发式加湿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蒸发式加湿组件将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液体雾化后通过所述排风通道排出;
超声波式加湿组件,所述超声波式加湿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超声波式加湿组件将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液体雾化后通过所述排风通道排出;
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连接所述隔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另一端悬空在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一挡板连接的一端位置高于悬空一端的位置;
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隔板上方,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挡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一端位置高于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一端;
连通组件,所述连通组件能够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
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水雾能够与所述第一挡板接触,一部分水雾附着在所述第一挡板上后回流到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水雾通过所述排风通道时与所述第二挡板接触,一部分水雾附着在所述第二挡板后进入到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水较少时,所述连通组件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水进入所述第一腔室内。
进一步的,所述加湿器主体内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转动使得外界空气从所述进风通道进入所述加湿器主体再从所述排风通道排出所述加湿器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超声波式加湿组件包括超声波雾化器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超声波雾化器位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超声波雾化器能够在所述支撑架上移动以使得所述超声波雾化器与第二腔室内的水接触,所述超声波雾化器启动后将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水振荡产生水雾。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式加湿组件包括滚筒和加热器,所述滚筒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滚筒的外表面上包覆有吸水滤棉,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滚筒内部,所述滚筒在所述第一腔室内转动时,所述吸水滤棉吸附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水,所述加热器加热以将所述吸水滤棉上的水蒸发进而形成水雾。
进一步的,所述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滚筒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源、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传动轴和传动套筒,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滚筒的转轴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传动套筒同轴设置,所述传动套筒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动套筒与所述传动轴能够相对轴向滑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以使所述滚筒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浮板,所述浮板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水面上,所述浮板能够将所述第一腔室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所述浮板上开设有通槽,所述吸水滤棉转动时经过所述通槽与水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滤棉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腔室内壁始终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组件包括单向阀门和浮力开关,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所述单向阀门位于所述通孔内使得所述通孔只能使得第二腔室内的水进入到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单向阀门上设置有浮力开关,所述浮力开关能够控制所述单向阀门的启闭,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水减少至设定值后,所述浮力开关打开。
进一步的,所述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还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加湿器主体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设置,使得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雾化的水雾经过排风通道时,一部分水雾能够附着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以形成水滴回流至第二腔室内,为第二腔室补充少部分的水源,通过连通组件的设置,第一腔室内的水源消耗完毕后,连通组件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以使得第二腔室向第一腔室内补水,直至所有水源消耗完毕后,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停止工作,再对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补水,相较于双模式加湿器的单独供水,单独补水来说,本申请的补水的时间间隔增加,进而降低了补水的频率,减少了使用者的劳动量。
本发明通过设置浮板,使得滚筒转动时,减少水面波动,吸水滤棉能够均匀的吸水,进而使得加热器加热时,吸水滤棉上的水能够均匀的挥发,保证室内的湿度均匀。
本发明通过使得吸水滤棉与第一腔室内壁始终接触,使得第一腔室内壁上凝结的水滴对吸水滤棉具有一定的清洁作用,能够适当延长吸水滤棉的使用寿命,降低吸水滤棉的更换频率。
本发明通过设置行走机构,使得加湿器主体移动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的右视图;
图3为图2中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的分解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1、加湿器主体;102、端盖;103、第一挡板;104、第二挡板;105、第一腔室;106、第二腔室;107、浮力开关;108、单向阀门;109、进风口;110、排风口;111、隔板;
201、浮板;202、滚筒;203、吸水滤棉;204、第一齿轮;205、第二齿轮;206、传动套筒;207、传动轴;208、加热器;
301、超声波雾化器;302、支撑架;
401、风扇;
501、行走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文中为组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图1-图6来描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
一种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适用于室内空气湿度的调整,当室内较为干燥时,可以采用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将室内空气的湿度调整为合适的湿度。一种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包括加湿器主体101,加湿器主体101内设置有隔板111,隔板111将加湿器主体101分隔为第一腔室105和第二腔室106,加湿器主体101上开设有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连通第一腔室105和第二腔室106,外界空气通过进风通道进入到第一腔室105和第二腔室106内,再通过排风通道排出加湿器主体101,加湿器主体101上设置有端盖102,打开端盖102后可以往第一腔室105和第二腔室106内注水。
第一腔室105内设置有蒸发式加湿组件,蒸发式加湿组件能够将第一腔室105内的水雾化后通过排风管道排出。第二腔室106内设置有超声波式加湿组件,超声波式加湿组件能够将第二腔室106内的水雾化后通过排风通道排出加湿器主体101。
需要说明的是,超声波式加湿组件能够快速将第二腔室106内的水雾化,进而形成大量的水雾,因此可以迅速提高室内的湿度,当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启动时,首先采用超声波加湿组件进行加湿;而蒸发式加湿组件加湿的速度较慢,但是蒸发式加湿组件能够均匀的散发湿气,以使得整个室内的湿度均匀,因此当超声波式加湿组件快速加湿后转用蒸发式加湿组件进行加湿,以确保室内的湿度均匀,并且保持室内的湿度。
第二腔室106内设置有第一挡板103,第一挡板103的一端连接隔板111,第一挡板103的另一端悬空在第二腔室106内,第一挡板103连接的一端位置高于第一挡板103悬空的一端,即第一挡板103倾斜,当第二腔室106内的超声波式加湿组件工作时,产生的水雾会与第一挡板103接触,其中一部分水雾会附着在第一挡板103上,随着时间的增加,第一挡板103上形成水滴,在第一挡板103倾斜的作用下,水滴回流至第二腔室106内。
加湿器主体101内还设置有第二挡板104,第二挡板104位于隔板111上方,第二挡板104的一端位于第一腔室105内,第二挡板104的另一端位于第二腔室106内,第二挡板104也是倾斜设置,第二挡板104位于第一腔室105的一端位置高于第二挡板104位于第二腔室106的一端。当第二腔室106内的超声波式加湿器工作产生的水雾经过排风通道排出时,水雾与第二挡板104接触,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二挡板104上也会形成水滴,在第二挡板104倾斜的作用下,水流能够回流至第二腔室106内;当第一腔室105内的蒸发式加湿组件工作产生的水雾经过排风通道排出时,水雾也与第二挡板104接触,水雾附着在第二挡板104上形成水滴后落到第二腔室106内。
隔板111上设置有连通组件,连通组件用于连通第一腔室105和第二腔室106,当第一腔室105内的水量减少至设定值后(设定值为蒸发式加湿组件工作时所需要的最少水量),连通组件连通第一腔室105和第二腔室106,使得第二腔室106内的水进入第一腔室105内以对第一腔室105补水。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腔室106内的超声波式加湿组件对水质要求较高,一般采用纯净水或蒸馏水,而第二腔室106内的蒸发式加湿组件则对水质要求较低,一般的家用自来水即可,第一腔室105内的水雾是由蒸发式加湿组件产生的,水雾凝结在第二挡板104上的水滴为蒸馏水,水质较高,能够落到第二腔室106内为第一腔室105补水(当然,补水量甚微,但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第二腔室106内的水雾化后附着在第一挡板103也能回流至第二腔室106内。由于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启动时先采用的是超声波式加湿组件,则第二腔室106内的水先被消耗,但是使用时间较短,并不能全部消耗,超声波式加湿组件关闭后则不消耗第二腔室106内的水。而后关闭超声波式加湿组件,采用蒸发式加湿组件,则开始消耗第一腔室105内的水,后续一直采用的是蒸发式加湿组件,所以第一腔室105内的水消耗的较多,同时,第一腔室105内的水雾附着在第二挡板104上,水雾在第二挡板104上形成水滴后落入第二腔室106内储存,当第一腔室105内的水消耗直设定值后,连通组件打开,使得第二腔室106内的水进入第一腔室105以补充水源。
通过上述第一挡板103和第二挡板104的设置,使得第一腔室105内和第二腔室106内一部分水雾形成水滴重新回流至第二腔室106,在保证加湿效果的前提下能够节省水源,通过连通组件的设置,使得第一腔室105内的水源消耗至设定值时,连通组件则连通第一腔室105和第二腔室106,以补充第一腔室105的水源,直至所有水源消耗完毕后,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停止工作,再对第一腔室105和第二腔室106补水,相较于双模式加湿器的单独供水,单独补水来说,本申请的补水的时间间隔增加,进而降低了补水的频率,减少了使用者的劳动量。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加湿器主体101上开设有进风口109和排风口110,隔板111上与进风口109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加湿器主体101上的进风口109和隔板111上的通孔形成进风通道。隔板111的高度并未超过排风口110在加湿器主体101上的高度,使得排风口110与隔板111顶部与加湿器主体101之间形成排风通道。加湿器主体101内设置有风扇401,风扇401将外界的空气通过进风通道吸入加湿器主体101,再通过排风通道排出,形成循环。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二腔室106有两个,两个第二腔室106对称设置,第一腔室105位于两个第二腔室106中间,加湿器主体101上具有两个进风通道和两个排风通道,分别连接两个第二腔室106。通过设置两个第二腔室106,进一步提高了超声波式加湿器的加湿效率,使得室内的空气湿度迅速上升。同时,两个进风通道和两个排风通道的设置,使得第一腔室105内的空气流通量增加,提高了蒸发式加湿组件的工作效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超声波加湿组件包括超声波雾化器301和支撑架302,支撑架302设置在第二腔室106内,支撑架302上设置有容纳超声波雾化器301的滑槽,超声波雾化器301位于滑槽内,且能够在滑槽内移动,以适应第二腔室106内水位的变化,随着工作时间增加,第二腔室106内的水变少,超声波雾化器301在支撑架302上的高度逐渐降低,以使得超声波雾化器301能够始终与水接触。超声波雾化器301与水接触后通过高频超声波振动产生微小的液滴或雾化粒子,通过风扇401将水雾排出。超声波雾化器301的振动结构一般是雾化片,雾化片由陶瓷材料制成,这种陶瓷材料在施加电压时会振动。工作原理是,当电压施加到雾化片上时,它开始振动,产生高频的超声波振动以将水雾化。
具体的,蒸发式加湿组件包括滚筒202和加热器208,滚筒202转动设置在第一腔室105内,滚筒202的外周面上包覆有吸水滤棉203,加热器208设置在滚筒202内部,滚筒202在第一腔室105内转动时,吸水滤棉203吸附第一腔室105内的水,加热器208加热,使得吸水滤棉203上的水蒸发以形成水雾,通过风扇401将水雾通过排风通道排出。
为便于连接,在第一腔室105内设置有滑动架,滚筒202转动设置在滑动架上,滑动架能够在第一腔室105内移动,具体是随着第一腔室105内的液面高度移动,使得滚筒202上的吸水滤棉203能够与水接触。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滚筒202转动。
具体的,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源(图中未示出)、第一齿轮204、第二齿轮205、传动轴207和传动套筒206,第一齿轮204固定设置在滚筒202的转轴上,第二齿轮205与传动套筒206同轴设置,传动套筒206套设在传动轴207上,传动轴207带动传动套筒206转动,传动套筒206和传动轴207能够相对轴向滑动,以适应滚筒202在第一腔室105内的移动。第一齿轮204的齿牙在端面上,第二齿轮205为斜齿轮,第一齿轮204的轴线和第二齿轮205的轴线垂直,第一齿轮204与第二齿轮205啮合,驱动源设置在加湿器主体101内,驱动源驱动传动轴207转动,传动轴207带动传动套筒206转动,进而使得第二齿轮205带动第一齿轮204转动以使滚筒202转动,驱动源的转动速度较慢,以使得吸水滤棉203能够充分吸收第一腔室105内的水。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组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结构,还可以是其它结构,例如,滑动架上固定设置电机,电机的转轴直接与滚筒202的转轴连接,电机直接驱动滚筒202转动。当然,驱动组件还可以是以是其它结构,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腔室105内设置有浮板201,浮板201位于第一腔室105内的水面上,浮板201将第一腔室105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浮板201上开设有通槽,吸水滤棉203通过通槽与水接触。具体的,浮板201设置在滑动架下方与滑动架连接,浮板201使得滑动架皮漂浮在水面上,使得滑动架能够在第一腔室105内随着水面的高度变化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浮板201上设置通槽,使得滚筒202上的吸水滤棉203能够与水接触,同隔板111将水面遮挡,使得滚筒202转动时,水面不发生波动,吸水滤棉203能够均匀的吸水,进而使得加热器208加热时,吸水滤棉203上的水能够均匀的挥发,保证室内的湿度均匀。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吸水滤棉203的外周面始终与第一腔室105内壁接触。需要说明的是,滚筒202转动时,吸水滤棉203与第一腔室105内壁接触能够起到清洁吸水滤棉203的作用,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吸水滤棉203上会残留一些水垢等杂质,通过吸水滤棉203与第一腔室105内壁的接触,使得吸水滤棉203能够被挤压清洁,同时,第一腔室105内壁上也会附着蒸发后的水滴,当吸水滤棉203与第一腔室105内壁抵接时,水滴能够起到清洁作用,虽然清洁作用甚微,但是能够适当延长吸水滤棉203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吸水滤棉203的更换频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连通组件包括单向阀门108和浮力开关107,隔板111上设置开设有通孔,单向阀门108设置在通孔内,浮力开关107设置在单向阀门108上,浮力开关107能够控制单向阀门108的启闭。单向阀门108只能使得第二腔室106内的水进入到第一腔室105内,而第一腔室105内的水则不能进入到第二腔室106内,这是由于第一腔室105内的水是自来水,而第二腔室106内的水为纯净水或蒸馏水,当第一腔室105内的水进入到第二腔室106后会影响第二腔室106的水质,所以只能使得第二腔室106内的水进入到第一腔室105内。同时,第一腔室105水的消耗量大,当第一腔室105内的水消耗至设定值后,浮力开关107打开单向阀门108使得第二腔室106的水进入到第一腔室105内以补充水量。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浮力开关107为普通的开关机构,卡关机构上设置有扭簧,扭簧使得开关机构处于常闭状态,使得单向阀门108关闭,以阻挡第一腔室105和第二腔室106的连通,当浮板201下降到预设位置(预设位置为水量到达设定值时的浮板201位置)时浮板201推动开关机构以克服扭簧的作用力打开单向阀门108,使得第二腔室106内的水进入到第一腔室105,当浮板201脱离后,开关机构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继续封堵单向阀门108,直到第一腔室105内的水量再次减少到设定值时,单向阀门108再次打开,继续补水,直到第二腔室106内的水消耗完毕。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还包括行走机构501,行走机构501设置在加湿器主体101的底部,行走机构501能够带动加湿器主体101移动,需要说明的是,行走机构501的移动速度较低,能够使得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平稳的移动。
具体的,行走机构501类似于扫地机器人的行走装置,能够带动加湿器主体101在室内移动,以便于将室内的空气均匀加湿。
需要说明的是,行走机构501还可以是万向轮,万向轮不具有主动力,使用人员能够在万向轮的作用下更加方便的移动加湿器主体101,方便快捷。
下面结合上述实施例来描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的具体工作过程:
使用人员将加湿器主体101上的端盖102打开,往第一腔室105内注入自来水即可,往第二腔室106内注入纯净水或蒸馏水,水量达到要求后,将端盖102复位。
接通电源,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启动时能够根据室内的空气湿度来判断启用哪种模式,当室内的空气较为干燥时,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启动时先使超声波式加湿组件工作,雾化片接通电源后高频振动以将第二腔室106内的水雾化,水雾经过排风通道排出加湿器主体101以迅速将室内的空气加湿,第二腔室106内的水雾会经过第一挡板103,部分水雾在第一挡板103上形成水滴,由于第一挡板103倾斜设置,使得水滴回流至第二腔室106。当室内的空气湿度快速达到要求的湿度后,超声波式加湿组件停止工作,蒸发式加湿组件启动,加热器208和驱动源接通电源,驱动源驱动滚筒202转动,滚筒202外周面上的吸水滤棉203吸附第一腔室105内的水,加热器208将吸水滤棉203上的水蒸发形成水雾,水雾经过排风通道排出加湿器主体101以维持室内空气的湿度。水雾经过第二挡板104后,部分水雾附着在第二挡板104上形成水滴,由于第二挡板104倾斜设置,使得第二挡板104上的水滴落入第二腔室106内,能够为第二腔室106补充少部分水源。
若室内的空气并不特别干燥时,则直接采用蒸发式加湿组件加湿,由于超声波式加湿组件使用的时间小于蒸发组件使用的时间,所以第一腔室105的水量需求较大,第一腔室105内的水消耗至设定值后,浮板201会移动到预设位置,进而触碰到浮力开关107以将单向阀门108打开,此时第二腔室106内的水则会进入到第一腔室105内以补充第一腔室105的水源。只有当第二腔室106内的水全部消耗完,第一腔室105内的水也全部消耗完后,就可以进行补水操作,相较于单独供水的双模式加湿器来说,补水的时间间隔更长,降低了补水的频率。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湿器主体,所述加湿器主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加湿器主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加湿器主体上开设有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蒸发式加湿组件,所述蒸发式加湿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蒸发式加湿组件将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液体雾化后通过所述排风通道排出;
超声波式加湿组件,所述超声波式加湿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超声波式加湿组件将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液体雾化后通过所述排风通道排出;
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连接所述隔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另一端悬空在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一挡板连接的一端位置高于悬空一端的位置;
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隔板上方,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挡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一端位置高于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一端;
连通组件,所述连通组件能够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
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水雾能够与所述第一挡板接触,一部分水雾附着在所述第一挡板上后回流到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水雾通过所述排风通道时与所述第二挡板接触,一部分水雾附着在所述第二挡板后进入到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水较少时,所述连通组件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水进入所述第一腔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主体内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转动使得外界空气从所述进风通道进入所述加湿器主体再从所述排风通道排出所述加湿器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式加湿组件包括超声波雾化器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超声波雾化器位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超声波雾化器能够在所述支撑架上移动以使得所述超声波雾化器与第二腔室内的水接触,所述超声波雾化器启动后将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水振荡产生水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式加湿组件包括滚筒和加热器,所述滚筒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滚筒的外表面上包覆有吸水滤棉,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滚筒内部,所述滚筒在所述第一腔室内转动时,所述吸水滤棉吸附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水,所述加热器加热以将所述吸水滤棉上的水蒸发进而形成水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滚筒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源、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传动轴和传动套筒,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滚筒的转轴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传动套筒同轴设置,所述传动套筒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动套筒与所述传动轴能够相对轴向滑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以使所述滚筒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浮板,所述浮板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水面上,所述浮板能够将所述第一腔室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所述浮板上开设有通槽,所述吸水滤棉转动时经过所述通槽与水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滤棉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腔室内壁始终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组件包括单向阀门和浮力开关,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所述单向阀门位于所述通孔内使得所述通孔只能使得第二腔室内的水进入到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单向阀门上设置有浮力开关,所述浮力开关能够控制所述单向阀门的启闭,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水减少至设定值后,所述浮力开关打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还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加湿器主体移动。
CN202311202209.1A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 Active CN1169287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02209.1A CN116928772B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02209.1A CN116928772B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28772A true CN116928772A (zh) 2023-10-24
CN116928772B CN116928772B (zh) 2023-12-08

Family

ID=88388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02209.1A Active CN116928772B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2877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18439A (ja) * 1987-06-23 1988-12-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水蒸気発生器
CN102095235A (zh) * 2011-02-16 2011-06-15 贺发民 加湿器
CN113983592A (zh) * 2021-11-26 2022-01-28 宁波小乎科技有限公司 双腔加湿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18439A (ja) * 1987-06-23 1988-12-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水蒸気発生器
CN102095235A (zh) * 2011-02-16 2011-06-15 贺发民 加湿器
CN113983592A (zh) * 2021-11-26 2022-01-28 宁波小乎科技有限公司 双腔加湿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28772B (zh) 2023-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93266A (en) Heating-type ultrasonic humidifier
US5688446A (en) Evaporative humidifier
US20140145355A1 (en) Humidification device
KR102340052B1 (ko) 가습기
US20020163090A1 (en) Humidifier
CN113983592B (zh) 双腔加湿器
CN116928772B (zh) 一种多功能自调式加湿器
KR200263133Y1 (ko) 필터 기화식 가습기
CN218469220U (zh) 加湿器
JP3973391B2 (ja) 加湿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気暖房機器
CN219103210U (zh) 一种复合蒸发式加湿器
JP3926600B2 (ja) 加湿装置
CN209978198U (zh) 恒湿机
CN211084332U (zh) 一种高加湿量的加湿结构及加湿设备
CN212408965U (zh) 一种可调节出雾大小的加湿器
CN210772622U (zh) 一种提高加湿量的蒸发式加湿结构及加湿设备
CN113983593A (zh) 一种高效加湿器
CN2580336Y (zh) 换能器自浮式超声波空调扇
CN214223307U (zh) 超声波雾化器、雾化加湿装置、空调器
CN220379875U (zh) 一种纯净型加湿器
KR100423261B1 (ko) 복합식 가습기
CN213454028U (zh) 一种微孔加湿器
CN112254243B (zh) 一种微孔加湿装置
JP2005291625A (ja) 空気調和機
JPS63207930A (ja) 加湿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