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19469A - 腔内探头及超声设备 - Google Patents

腔内探头及超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19469A
CN116919469A CN202210356105.5A CN202210356105A CN116919469A CN 116919469 A CN116919469 A CN 116919469A CN 202210356105 A CN202210356105 A CN 202210356105A CN 116919469 A CN116919469 A CN 1169194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ducer
probe
intracavity probe
intracavity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561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艳华
宋瑞
符多喜
林穆清
朱子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5610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194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19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194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12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in body cavities or body tracts, e.g. by using 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 A61B8/44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related to the prob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腔内探头和超声设备。该腔内探头包括手柄、探测杆、第一换能器和第二换能器。探测杆具有相对的头端和尾端,尾端与手柄连接,探测杆还限定有内腔。第一换能器设置于内腔,能够绕探测杆的轴线旋转,第一换能器能够向探测杆的径向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用于形成环绕探测杆外周面径向区域的超声图像。第二换能器设置于头端,能够向头端方向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用于形成头端前方区域的超声图像。在腔内探头插入人体器官的腔体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插入方向前端区域的超声图像,从而方便操作人员操作腔内探头避开其中的病变组织,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Description

腔内探头及超声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腔内探头及超声设备。
背景技术
超声探头是超声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临床用途的不同,超声探头具有多种不同类型,其中,腔内探头是一种能够插入到人体器官的腔体内的超声探头,其可以做例如经肛肠、经阴道或经食管的检查。相关技术中,腔内探头包括手柄和探测杆,该腔内探头在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操作手柄将探测杆插入的人体器官的腔体内,其中,探测杆的内部设置有换能器阵列,该换能器阵列能够侧向发射超声波,从而能够对腔体的内壁以及与之接近的组织进行探测,以获得需要部位的超声图像。然而,探测部在插入腔体的过程中,可能会触碰到腔体内壁上的病变组织,从而给患者造成痛苦,同时,其探测部能够探测的范围较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腔内探头,其在使用时,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且,具有探测范围大的特点。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腔内探头的超声设备。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腔内探头,包括:
手柄;
探测杆,具有相对的头端和尾端,所述尾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探测杆还限定有内腔;
第一换能器,设置于所述内腔,能够绕所述探测杆的轴线旋转,所述第一换能器能够向所述探测杆的径向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用于形成环绕所述探测杆外周面径向区域的超声图像;
第二换能器,设置于所述头端,能够向所述头端方向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用于形成所述头端前方区域的超声图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腔内探头,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在腔内探头的探测杆内设置有能够朝向其头端方向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第二换能器,在腔内探头插入到人体腔体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插入方向的前端区域的超声图像,从而方便操作人员操作腔内探头避开其中的病变组织,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通过第二换能器对该前端区域的探测,也进一步提高了腔内探头的探测范围,检查效果更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换能器阵元所在平面与所述轴线平行,所述第二换能器阵元所在平面与所述轴线垂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探测杆包括声窗部,至少所述第一换能器设置于所述声窗部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腔内探头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转轴能够绕所述轴线旋转,所述第一换能器安装于所述转轴的外周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轴具有轴向贯穿的管腔,所述转轴在所述外周壁设置有连通所述管腔的安装槽,所述第一换能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换能器设置于所述声窗部内,所述第二换能器安装于所述转轴靠近所述头端一侧的端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设置为一体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换能器铰接于所述端部,能够绕铰接轴摆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换能器固定于所述声窗部的内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声窗部的端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二换能器嵌设在所述开口。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换能器的外表面与所述声窗部的外表面平齐。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腔内探头还包括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固定于所述声窗部的内壁,所述第二换能器安装于所述安装基座靠近所述头端一侧的端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手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有安装腔,所述腔内探头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腔,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换能器绕所述轴线旋转,或,驱动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绕所述轴线旋转。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驱动电机;
减速器组件,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减速器组件包括第一输出轴;
光电传感器组件,连接于所述减速器组件;
第一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一输出轴;
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
第二输出轴,固定于所述第二齿轮;
其中,所述腔内探头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一换能器安装于所述转轴,或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安装于所述转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换能器为线阵,所述第二换能器为凸阵。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腔内探头还包括:
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
插座,与所述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插座适于与超声设备的主机连接。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超声设备,包括:
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腔内探头,用于采集超声图像数据;
主机,与所述腔内探头连接,用于接收和处理所述超声图像数据,并生成超声图像;
显示装置,连接于所述主机,用于显示所述超声图像。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超声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在腔内探头的探测杆内设置有能够朝向其头端方向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第二换能器,在腔内探头插入到人体腔体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插入方向的前端区域的超声图像,从而方便操作人员操作腔内探头避开其中的病变组织,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通过第二换能器对该前端区域的探测,也进一步提高了腔内探头的探测范围,检查效果更好。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腔内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腔内探头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腔内探头的第一换能器和第二换能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腔内探头的第一换能器和第二换能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腔内探头的第一换能器和第二换能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腔内探头的第一换能器和第二换能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第二换能器绕铰接轴摆动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腔内探头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驱动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3至图6中,部分地隐去了声窗部。
附图标记:
腔内探头100、手柄101、探测杆102、第一换能器103、第二换能器104、内腔105、声窗部106、转轴108、管腔109、安装槽110、安装基座111、壳体112、驱动电机113、减速器组件114、光电传感器组件115、第一齿轮116、第二齿轮117、第二输出轴118、电机基座119、第一输出轴120、手柄基座121、锁紧螺钉122、导线123、插座1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申请的腔内探头及超声设备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中,腔内探头作为超声设备的组件,其与超声设备的主机通信连接,以将采集到的超声图像数据传输给主机。通常而言,腔内探头包括手柄和探测杆,该腔内探头在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操作手柄将探测杆插入到人体器官的腔体内,其中,探测杆的内部设置有换能器阵列,该换能器阵列能够侧向发射超声波,从而能够对腔体的内壁以及与之接近的组织进行探测,以获得需要部位的超声图像。
然而,上述的超声设备在使用时,由于操作者例如医生无法得知待检查的腔体的情况,因此,探测部在插入腔体的过程中可能会触碰到腔体内壁上的病变组织,从而给患者造成痛苦,同时,腔内探头仅能获取探测杆周围环形区域的超声图像数据,其探测部能够探测的范围较小。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腔内探头及超声设备,其在使用时,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探测的范围。
以下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腔内探头。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腔内探头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该腔内探头100包括手柄101、探测杆102、第一换能器103(参考图3至图6)和第二换能器104。其中,探测杆102具有相对的头端(图1中前向)和尾端(图1中后向),尾端与手柄101连接,探测杆102还限定有内腔105。第一换能器103设置于内腔105,能够绕探测杆102的轴线L1旋转,第一换能器103能够向探测杆102的径向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用于形成环绕探测杆102外周面径向区域的超声图像。第二换能器104设置于头端,能够向头端方向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用于形成头端前方区域的超声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腔内探头100的探测杆102内设置有能够朝向其头端方向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第二换能器104,在腔内探头100插入人体器官的腔体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插入方向前端区域的超声图像,从而方便操作人员操作腔内探头100避开其中的病变组织,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也即,通过第二换能器104获取的超声图像数据,可以对操作者的插入动作进行引导,能够避免盲插。
同时,还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二换能器104还可以用来做通过第二换能器104对该前端区域的探测,从而可以获取到腔内探头100插入方向前端的超声图像,可以满足临床检查需求,拓展了腔内探头100的应用场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的腔内探头100可以做探测杆102外周面径向区域的探测,或做探测杆102前端区域的探测,或同时做探测杆102外周面径向区域和探测杆102前端区域的探测,适用性较强。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换能器103阵元所在平面设置为与轴线L1平行,将第二换能器104阵元所在平面设置为与轴线L1垂直,以实现在平行于轴线L1和垂直于轴线L1的两个方向获取超声图像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腔内探头100适于各类自然的人体器官的腔内探测,例如,经食道、经阴道及经肛门的检查,当然,并不限于此,还可以在人体上形成的非自然的腔体进行探测,例如,对形成于身体上的切口进行检查,在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腔内探头100对人体器官的腔体做探测时,需要将探测杆102插入到腔体内,因此,为了提高检查的舒适度,减轻患者的痛苦,例如将探测杆102的外形设置为圆柱状,并且,头端的端面设计为圆弧状,与探测杆102的杆体平滑过渡。由此,由于探测杆102的外表面不存在棱角等尖锐的结构,在插入的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较高。
此外,探测杆102应当被设置为适于插入到腔体内,由此,探测杆102的长度、直径等参数可以设置为与待检查的腔体相匹配。
继续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第一换能器103和第二换能器104发射的超声波声束进行聚焦,探测杆102包括一声窗部106,第一换能器103和第二换能器104设置于声窗部106内。该声窗部106可以为各种适于制作声透镜的材料制成,例如聚乙烯合成树脂等。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换能器103能够向探测杆102的径向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由第一换能器103接收到的超声波被超声设备的主机接收和处理后,可以形成环绕探测杆102外周面径向区域的超声图像,超声图像由超声设备的显示装置显示,从而实现对腔体内壁及接近组织的超声检查。具体而言,第一换能器103设置于内腔105,能够绕探测杆102的轴线L1旋转,由此,能够采集到环绕探测杆102外周面径向区域的超声图像数据,以形成环绕探测杆102外周面径向区域的超声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换能器103可以是各种已知形式的换能器,例如,其可以是单阵元换能器,也可以是多阵元换能器,其只要能够径向发射和接收超声波,以形成环绕探测杆102外周面径向区域的超声图像即可。并且,第一换能器103的具体形状也不作任何限制,只要其能够在探测杆102内能够可被驱动地安装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能器103采用线阵,以便于安装,并且获得的超声图像更细腻,分辨率更高。当然,并不限于此,第一换能器103还可以采用相控阵、方阵或者凸阵等。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换能器104能够向探测杆102的头端方向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由第二换能器104接收到的超声波被超声设备的主机接收和处理后,可以形成头端前方区域的超声图像,该超声图像由超声设备的显示装置显示,从而实现对探测杆102前方区域的人体组织的超声检查。具体而言,第二换能器104设置于头端,由此,能够采集到插入方向前端区域的超声图像数据,以形成该区域的超声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探测杆102的头端和尾端,仅仅指的是在探测杆10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相对位置,并不意味着头端仅仅指探测杆102的端沿,例如,头端还可以包括位于探测杆102端沿附近的部分,对于头端的具体长度或者位置,本申请不做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换能器104可以是各种已知形式的换能器,例如,其可以是单阵元换能器,也可以是多阵元换能器,其只要能够向头端前方区域发射和接收超声波,以形成头端前方区域的超声图像即可。并且,第二换能器104的具体形状也不作任何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换能器104采用凸阵,以提高探测的角度范围,并且提高获得的超声图像的质量。当然,并不限于此,第二换能器104还可以采用相控阵、方阵等。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对环绕探测杆102外周面径向区域的探测,第一换能器103被设置为能够绕探测杆102的轴线L1旋转,由此,无需旋转探测杆102,通过控制第一换能器103旋转,可以使得第一换能器103的工作面的朝向特定的方向,例如,医生感兴趣的病变组织位置,以获取该处的超声图像数据,以形成超声图像。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换能器103旋转的角度可以是任意的角度,例如360°,在此不做限制。
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第一换能器103绕探测杆102的轴线L1旋转,腔内探头100还包括转轴108,转轴108设置于内腔105,转轴108能够绕轴线L1旋转,第一换能器103安装于转轴108的外周壁。由此,当转轴108受驱绕轴线L1旋转时,可以带动第一换能器103同步地绕轴线L1旋转,以实现对环绕探测杆102外周面径向区域的探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能器103采用线阵,第一换能器103纵向安装于转轴108的外周壁,二者长度方向一致,由此,能够扩大探测的范围以及提高声束的密度,以提高获得超声图像的质量。
进一步地,由于探测杆102的内部空间有限,为了有效利用空间,转轴108具有轴向贯穿的管腔109,转轴108在外周壁设置有连通管腔109的安装槽110,第一换能器103安装于安装槽110。由此,第一换能器103能够由安装槽110容纳,可以有效减少其对径向方向空间的占用,有利于实现探测杆102的小型化,满足对各类腔体的插入式超声检查。还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转轴108具有管腔109,第一换能器103以及第二换能器104的线缆均可以通过该管腔109布置,避免线缆出现打结,缠绕等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换能器104可以以各种方式安装于头端,以能够向头端的前方区域发射和接收超声波。例如,第二换能器104还可以固定于头端的方式进行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换能器104固定于头端的内壁,具体而言,例如固定于声窗部106的内壁,如此,对第二换能器104进行固定,并且,其工作面直接紧贴头端的前端,能够有效地沿头端的前端方向发射和接收超声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换能器104还可以以嵌设于头端的方式固定,参考图3,具体而言,在头端例如声窗部106的端部设置开口,将第二换能器104嵌设在该开口处,使得第二换能器104的外表面(例如第二换能器104包括声透镜层)和声窗部106的外表面平齐,并对接缝进行密封处理。
当然,第二换能器104还可以间接地通过一安装基座111固定于头端,例如,参考图4,安装基座111设置于内腔105中,具体而言,安装基座111固定于声窗部106的内壁,第二换能器104则安装于安装基座111靠近头端一侧的端部,由此,使得其工作面朝向头端方向。当然,此种情况下,也可以将第二换能器104铰接于安装基座111的端部,能够绕铰接轴摆动,通过合适的方式驱动第二换能器104绕铰接轴摆动,从而,能对提高第二换能器104的探测范围。
此外,第二换能器104也可以是以合适的方式安装于头端的外侧,例如,安装于头端的前侧方向的外壁上,在此不做限制。
当然,以上虽然以第二换能器104安装于头端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第二换能器104还可以固定于转轴108的方式进行安装。
例如,参考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换能器104安装于转轴108靠近头端一侧的端部。由此,第二换能器104也能够由转轴108带动旋转,从而对头端前方区域做不同切面的探测,进一步提高其探测的范围。
进一步地,在此种情况下,可以将第一换能器103和第二换能器104设置为一体式,也即,第一换能器103和第二换能器104为同一个换能器上不同的工作区域,以实现对不同区域的扫描探测。当然,并不限于此,第一换能器103和第二换能器104也可以是分开的两个独立的换能器,分别用于对两个区域的扫描。
更进一步地,参考图6和图7,为了进一步地扩大第二换能器104的探测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换能器104铰接于端部,能够绕铰接轴L2摆动。由此,通过合适的方式驱动第二换能器104绕铰接轴L2摆动,从而,能对提高第二换能器104的探测范围。特别是,通过转轴108带动旋转以及绕铰接轴L2摆动的复合运动,第二换能器104可以实现对大角度锥形区域的探测。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的腔内探头100的手柄101适于人手握持,从而进行各种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柄101包括壳体112,壳体112限定有安装腔,腔内探头100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于安装腔,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换能器103绕轴线L1旋转,或驱动第一换能器103和第二换能器104绕轴线L1旋转。由此,将用于驱动第一换能器103,或者第一换能器103和第二换能器104旋转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手柄101中,以充分利用手柄101的内部空间。
具体而言,参考图8和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13、减速器组件114、光电传感器组件115、第一齿轮116、第二齿轮117和第二输出轴118。其中,壳体112在安装腔内设有电机基座119,驱动电机113安装在该电机基座119上,驱动电机113可以采用各种合适的类型,例如步进电机。减速器组件114连接于驱动电机113,以将驱动电机113的输出转速减小到需要的转速,减速器组件114包括第一输出轴120。光电传感器组件115与减速器组件114连接,用于检测电机转动的角度。第一齿轮116固定于第一输出轴120,能够随着第一输出轴120同步转动。而第二齿轮117与第一齿轮116相啮合,能够由第一齿轮116驱动旋转。第二输出轴118则固定于第二齿轮117,能够随第二齿轮117同步转动。此外,腔内探头100还包括转轴108,转轴108设置于内腔105,第二输出轴118与转轴108连接,如此,当驱动电机113通电后,驱动电机113能够驱动转轴108旋转。如前所述,当第一换能器103安装于转轴108时,第一换能器103能够受驱旋转,当第一换能器103和第二换能器104均安装于转轴108时,第一换能器103和第二换能器104能够受驱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柄101还包括一手柄基座121,前述的电机基座119安装于该手柄基座121的一侧,第二输出轴118则穿设于该手柄基座121,并伸入到探测杆102的内腔105中一定距离,转轴108远离头端的一端套接在第二输出轴118上,二者之间通过锁紧螺钉122固定。
继续参考图1,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腔内探头100还包括导线123和插座124,其中,导线123的一端与手柄101连接,用于与第一换能器103、第二换能器104以及驱动装置等电性连接。导线123的另一端与插座124连接,插座124适于与超声设备的主机连接。当然,并不限于此,腔内探头100还可以以无线的方式与主机连接。
以下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超声设备。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超声设备,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腔内探头100、主机和显示设备。其中,腔内探头100用于采集超声图像数据。主机与腔内探头100连接,用于接收和处理超声图像数据,并生成超声图像。显示装置连接于主机,用于显示超声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腔内探头100的探测杆102内设置有能够朝向其头端方向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第二换能器104,在腔内探头100插入人体器官的腔体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插入方向前端区域的超声图像,从而方便操作人员操作腔内探头100避开其中的病变组织,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也即,通过第二换能器104获取的超声图像数据,可以对操作者的插入动作进行引导,能够避免盲插。
同时,还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二换能器104还可以用来做通过第二换能器104对该前端区域的探测,从而可以获取到腔内探头100插入方向的前端的超声图像,可以满足临床检查需求,拓展了腔内探头100的应用场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的腔内探头100可以做探测杆102外周面径向区域的探测,或做探测杆102前端区域的探测,或同时做探测杆102外周面径向区域和探测杆102前端区域的探测,适用性较强。
除了以上提到的腔内探头100、主机和显示设备,本申请实施例的超声设备还可以其他部件,例如包括台车,这些相关部件可参考现有技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7)

1.腔内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
探测杆,具有相对的头端和尾端,所述尾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探测杆还限定有内腔;
第一换能器,设置于所述内腔,能够绕所述探测杆的轴线旋转,所述第一换能器能够向所述探测杆的径向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用于形成环绕所述探测杆外周面径向区域的超声图像;
第二换能器,设置于所述头端,能够向所述头端方向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用于形成所述头端前方区域的超声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能器阵元所在平面与所述轴线平行,所述第二换能器阵元所在平面与所述轴线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杆包括声窗部,至少所述第一换能器设置于所述声窗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腔内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内探头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转轴能够绕所述轴线旋转,所述第一换能器安装于所述转轴的外周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腔内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具有轴向贯穿的管腔,所述转轴在所述外周壁设置有连通所述管腔的安装槽,所述第一换能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腔内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能器设置于所述声窗部内,所述第二换能器安装于所述转轴靠近所述头端一侧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腔内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设置为一体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腔内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能器铰接于所述端部,能够绕铰接轴摆动。
9.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腔内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能器固定于所述声窗部的内壁。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腔内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声窗部的端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二换能器嵌设在所述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腔内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能器的外表面与所述声窗部的外表面平齐。
12.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腔内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内探头还包括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固定于所述声窗部的内壁,所述第二换能器安装于所述安装基座靠近所述头端一侧的端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能器为线阵,所述第二换能器为凸阵。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有安装腔,所述腔内探头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腔,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换能器绕所述轴线旋转,或,驱动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绕所述轴线旋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腔内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驱动电机;
减速器组件,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减速器组件包括第一输出轴;
光电传感器组件,连接于所述减速器组件;
第一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一输出轴;
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
第二输出轴,固定于所述第二齿轮;
其中,所述腔内探头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一换能器安装于所述转轴,或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安装于所述转轴。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内探头还包括:
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
插座,与所述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插座适于与超声设备的主机连接。
17.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腔内探头,用于采集超声图像数据;
主机,与所述腔内探头连接,用于接收和处理所述超声图像数据,并生成超声图像;
显示装置,连接于所述主机,用于显示所述超声图像。
CN202210356105.5A 2022-04-06 2022-04-06 腔内探头及超声设备 Pending CN1169194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56105.5A CN116919469A (zh) 2022-04-06 2022-04-06 腔内探头及超声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56105.5A CN116919469A (zh) 2022-04-06 2022-04-06 腔内探头及超声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19469A true CN116919469A (zh) 2023-10-24

Family

ID=88374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56105.5A Pending CN116919469A (zh) 2022-04-06 2022-04-06 腔内探头及超声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1946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54309B2 (ja) 針状超音波探触子
US5291893A (en) Endo-luminal ultrasonic instrument and method for its use
EP0061332A1 (en) Combined endoscope and ult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JPH03146044A (ja) 使捨て可能な腔内用超音波装置
US20110071398A1 (en) Three-dimensional probe apparatus
JP6563941B2 (ja) 画像診断プローブ
CN106264604B (zh) 全扫描光声双模内窥镜探头
US20050119577A1 (en) Intracoelomic mobile body, and capsule-type ultrasonic endoscope
JP3409655B2 (ja) 経内視鏡的に挿入される超音波診断装置
JPH0454949A (ja) 超音波検査装置
JPH11137555A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
JP7410955B2 (ja) 超音波撮像プローブを使用して素材をスキャニングする方法
CN116919469A (zh) 腔内探头及超声设备
CN217219063U (zh) 腔内探头及超声设备
JPS624130B2 (zh)
JP2001120550A (ja) 体腔内超音波プローブシステム
JP2004129697A (ja) 超音波探触子
JPS6137943B2 (zh)
JPH08126644A (ja) 超音波内視鏡
JP2007082629A (ja) 超音波プローブ
JP3407617B2 (ja) 経内視鏡的に挿入される超音波検査装置
JPS624979B2 (zh)
JP2008278932A (ja) 超音波プローブおよび超音波診断装置
JP3999134B2 (ja) 経直腸型超音波診断装置
JPH10272134A (ja) 超音波プロー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