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99733A - 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99733A
CN116899733A CN202310929245.1A CN202310929245A CN116899733A CN 116899733 A CN116899733 A CN 116899733A CN 202310929245 A CN202310929245 A CN 202310929245A CN 116899733 A CN116899733 A CN 116899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wind
wear
arc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292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刚
李大正
董天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ash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as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ash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as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2924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997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99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997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23/00Auxiliary methods or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not provided for in preceding groups or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pparatus covered by a single preceding group
    • B02C23/18Adding fluid, other than for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by fluid energy
    • B02C23/20Adding fluid, other than for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by fluid energy after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 B02C23/22Adding fluid, other than for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by fluid energy after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with recirculation of material to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zo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23/00Auxiliary methods or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not provided for in preceding groups or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pparatus covered by a single preceding group
    • B02C23/18Adding fluid, other than for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by fluid energy
    • B02C23/24Passing gas through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zone
    • B02C23/30Passing gas through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zone the applied gas acting to effect material sepa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属于制粉碾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动风环和静风环,静风环为多个同一圆周同心布置的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交替布置,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外侧壁均固定在筒体内壁上且其下端均与动风环之间形成有转动间隙,第一弧形块对应磨辊布置;第二弧形块对应相邻两个磨辊间隙布置;第一弧形块远离筒体内壁面的一侧面从上至下为第一导料面和第一导风面,第一导料面下端向靠近磨盘的方向倾斜,第一导风面大致平行筒体轴线布置,其下端延伸至对应出风通道的外周侧。本发明通过交替连接的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有效解决了筒体内壁、动风环和磨辊处易磨损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粉碾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
背景技术
中速磨煤机的结构见附图1和图2,动静风环位于磨煤机下部,动风环安装在磨盘上,随磨盘一起旋转,静风环安装在磨煤机筒体101内壁上。一次风经一次风入口102进入一次风室103,再通过动静风环的一次风通道吹向磨盘104上方的筒体101内腔中,其中动静风环具有以下作用:
1、合理分配入磨的热风;
2、有效输送煤粉到分离器;
3、对磨盘上溢出的煤粉进行第一级分离(初步分离),合格的煤粉被输送到分离器继续分离,将不合格的煤粉和沿磨煤机筒体101内壁内侧返回煤粉的吹回到磨盘重新研磨;
4、排出无法研磨的石子煤,同时防止原煤排出;
现有的动静风环的结构有很多种。图3和图4是图1中ZGM磨煤机通常采用的动静风环结构,静风环A107位于动风环A108的外周侧,其动风环A108的一次风通道是敞开的,需要与静风环A107配合形成完整的一次风通道,动风环A108与静风环A107之间存在一个宽度约5mm的环形动静结合间隙。使用上述动静风环结构,一次风经过动风环A108的导向后,倾斜向上吹入磨内,一次风通道使入磨一次风所形成的风柱是向外散开的,大约距离动风环出口0.5米的高度时,就冲刷到磨煤机筒体101内壁了,这与实际中筒体101内壁被磨损的位置相吻合。这种情况下,磨盘上溢出的煤粉没有被吹向磨煤机的中心,而是被一次风携带吹向磨煤机筒体101内壁,一方面对筒体101内壁造成冲刷磨损,另一方面无法被一次风携带的大颗粒煤粉和沿筒体101内壁返回的煤粉聚集在动风环A108上方,环形的沸腾区,见附图5。由于沸腾区内煤粉浓度很大,进一步加剧了对筒体101内壁的磨损,同时由于煤粉量过大,还导致一部分煤粉进入到动风环A108的一次风通道内,造成动风环A108出风口处磨损。
图6和图7是图2中MPS磨煤机通常采用的动静风环结构,动风环B202的一次风通道是完整的,并且在竖直剖切面上看,一次风通道有向磨煤机中心15°的倾斜,动风环B202与静风环B201之间的动静结合间隙是水平的。由于MPS动风环B202的一次风通道有向磨煤机中心15°的倾斜,所以一次风经过动风环B202的导向后,向外散开的程度比ZGM的小一些,不过风柱在比ZGM稍高一点的位置还是冲刷到筒体101内壁。MPS动风环B的一次风通道向磨煤机中心倾斜了15°,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将磨盘上溢出的煤粉吹向磨煤机的中心,实现一级分离作用,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为磨盘上还均匀分布着3个磨辊106,在没有磨辊106的区域,MPS的动风环B202确实比ZGM的动风环A108有更好的一级分离作用。但是在磨辊106区域,MPS磨煤机的磨辊106对入磨一次风的阻挡效果比ZGM要大得多,参见附图8。此时一次风携带的煤粉会对磨辊106及磨辊架105造成严重的冲刷磨损,同时,大颗粒煤粉撞到磨辊106后,被反弹回来,重新堆积在动风环B202上方。
总而言之,MPS动静风环与ZGM动静风环没有本质区别,还是会形成沸腾区,还是会造成筒体内壁及动风环的严重磨损。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减少磨煤机筒体内壁、磨辊及动风环磨损的动静风环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设置在磨煤机的筒体内,所述筒体上部固定有磨辊架,其内侧壁下部转动安装有磨盘,多个磨辊转动连接在磨辊架上且沿磨盘周向均布,其滚动面与所述磨盘位置对应,包括:
动风环,所述动风环连接在所述磨盘的外侧壁,所述动风环上均布有多个贯通其上下环面且连通一次风室与筒体内腔的出风通道;
静风环,所述静风环为多个同一圆周同心布置的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所述第一弧形块和所述第二弧形块交替布置,所述第一弧形块和所述第二弧形块外侧壁均固定在所述筒体内壁上且其底端均与所述动风环之间形成有转动间隙,所述第一弧形块对应所述磨辊布置;所述第二弧形块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磨辊间隙布置;
所述第一弧形块远离所述筒体内壁面的一侧面从上至下为第一导料面和第一导风面,所述第一导料面下端向靠近所述磨盘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一导风面大致平行筒体轴线布置,其下端延伸至对应所述出风通道的外周侧;
所述第二弧形块远离所述筒体内壁面的一侧面从上至下为第二导料面和第二导风面,所述第二导料面下端向靠近所述磨盘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导风面上端与所述第二导料面下端固定连接,下端向远离所述磨盘的方向倾斜且延伸至对应所述出风通道的外周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第一弧形块设置在对应磨辊的位置,通过第一导风面可引导一次风将煤粉颗粒吹向动风环上方,防止一次风将煤粉颗粒直接吹向磨辊,造成磨辊架和磨辊的磨损。第二弧形块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磨辊的间隙处,有利于引导一次风将煤粉颗粒吹向磨盘,防止在筒体内壁及动风环顶端聚集。第一弧形块与第二弧形块交替布置有效解决了筒体内壁、动风环和磨辊处易磨损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动风环包括导风环和耐磨环,所述导风环连接在所述磨盘的外周侧,多个所述出风通道环形分布且贯通所述导风环上下环面;所述导风环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弧形块及所述第二弧形块之间均形成有所述转动间隙;所述耐磨环可拆卸连接在靠近所述磨盘一侧的所述导风环顶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导风环起到导风的作用,耐磨环起到抗磨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环包括内风环、外风环和多个导风叶片,所述内风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磨盘的外侧壁,所述耐磨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内风环的顶端;所述外风环置于所述内风环的外周侧,且其顶壁与所述第一弧形块的底壁及所述第二弧形块的底壁之间均形成有所述转动间隙;多个所述导风叶片环形均布在所述内风环外周侧,每个所述导风叶片的上端均沿所述内风环的转动方向倾斜并与所述耐磨环下端抵接,每个所述导风叶片均一侧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内风环的外侧壁下部,另一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外风环的内壁,以使相邻两个所述导风叶片之间形成一个所述出风通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导风环内倾斜的出风通道,可以引导一次风均匀吹出,将煤粉颗粒吹起,落到磨盘上。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间隙为平面间隙,其高度为10~15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减少漏风率,提高一次风的输送能力和返粉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耐磨环为多个同一圆周且同心布置的耐磨块,每个所述耐磨块与所述导风叶片一一对应且其上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内风环顶端,其底端与所述导风叶片顶端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多个耐磨块连接形成整体的环形耐磨环,只需更换磨损严重的耐磨块,无需整体更换,减少成本支出。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耐磨块均包括耐磨板和耐磨叶片,所述耐磨板截面呈L型,其一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内风环的顶端,另一端与所述内风环的外侧壁抵接,所述耐磨叶片沿所述导风叶片上端倾斜方向布置且其一侧端固定连接所述耐磨板远离所述内风环的侧壁,另一侧端与所述外风环的内侧壁抵接,所述耐磨叶片底端与所述导风叶片顶端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动风环上方易磨损部位常发生在内风环顶部和导风叶片顶部,因此采用耐磨板与耐磨叶片形成的耐磨块加强抗磨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耐磨板与所述耐磨叶片均采用高铬铸铁或耐磨钢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提高耐磨性。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叶片的上端还固定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平行所述导风叶片布置,其一端的上板面固定连接所述导风叶片上端的下叶面,另一端上板面与所述耐磨叶片下端的下叶面抵接以使所述导风叶片与所述耐磨叶片连接处实现密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耐磨叶片与导风叶片连接处具有间隙,因此用密封板进一步密封,防止漏风影响一次风吹起煤粉时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料面及所述第二导料面与水平面之间夹角均为45°~50°,所述第二导风面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15°~3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更有效的引导煤粉落到磨盘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料面及所述第二导料面的底端均低于所述磨辊架的底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使第一弧形块与第二弧形块与磨辊架之间保持安全距离,防止磨辊架与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发生碰撞,造成损坏。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结合,更有利地引导煤粉落到磨盘上,防止煤粉颗粒被吹至筒体内壁、动风环上方和磨辊处造成相应部位的磨损。
2、动风环采用导风环和耐磨环结合的分体式结构,提高了动风环的耐磨性,延长动风环的使用寿命。
3、耐磨块的设置便于拆装,并且可以根据磨损程度更换相应部位的耐磨块,减少成本支出。
4、密封板可以实现耐磨叶片与导风叶片的密封,防止漏风造成通过动风环的一次风偏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ZGM磨煤机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MPS磨煤机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ZGM磨煤机的动静风环立体结构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ZGM磨煤机的动静风环剖面结构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ZGM磨煤机中返料轨迹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MPS磨煤机的动静风环立体结构图。
图7为现有技术中MPS磨煤机的动静风环剖面结构图。
图8为现有技术中MPS磨煤机中返料轨迹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安装在磨辊外周侧时的立体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立体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剖面结构图。
图12为图11中A部分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弧形块立体结构图。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弧形块立体结构图。
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导风环立体结构图。
图16为本发明提供的耐磨块立体结构图。
图17为本发明提供的耐磨叶片与导风叶片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返料轨迹示意图。
图中:101、筒体,102、一次风入口,103、一次风室,104、磨盘,105磨辊架,106、磨辊,107、静风环A,108、动风环A;201、静风环B,202、动风环B;
11、导风环,110、出风通道,111、内风环,112、外风环、113、导风叶片,12、耐磨环,121、耐磨板,1211、水平板,1212、弧形板,122耐磨叶片,123安装孔,13、密封板,14、螺栓;
21、第一弧形块,211、第一导料面,212、第一导风面,22、第二弧形块,221、第二导料面,222、第二导风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9-图18,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设置在磨煤机的筒体101内,筒体101上部固定有磨辊架105,其内侧壁下部转动安装有磨盘104,多个磨辊106转动连接在磨辊架105上,且沿磨盘104周向均布,其滚动面与磨盘104位置对应,包括:
动风环,动风环通过螺栓连接在磨盘104的外周侧,动风环上均布有多个贯通其上下环面且连通一次风室103与筒体101内腔的出风通道110;
静风环,静风环为多个同一圆周同心布置的第一弧形块21和第二弧形块22,第一弧形块21和第二弧形块22交替布置,第一弧形块21与第二弧形块22高度相同,第一弧形块21和第二弧形块22外侧壁均固定在筒体101内壁上且其底端均与动风环之间形成有转动间隙,第一弧形块21对应磨辊106布置;第二弧形块22对应相邻两个磨辊106间隙布置。
第一弧形块21远离筒体101内壁面的一侧面从上至下为第一导料面211和第一导风面212,第一导料面211下端向靠近磨盘104的方向倾斜,第一导风面212大致平行筒体轴线布置,其下端延伸至对应出风通道的外周侧。
优选的,第一导风面212可平行筒体的轴向方向布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风面212下端也可向远离磨盘104的方向微小倾斜,第一导风面211与筒体轴线方向夹角不超过2°。
第二弧形块22远离筒体101内壁面的一侧面从上至下为第二导料面221和第二导风面222,第二导料面221下端向靠近磨盘104的方向倾斜,第二导风面222下端向远离磨盘104的方向倾斜且延伸至对应所述出风通道的外周侧。
第一弧形块21设置在一次风吹向磨辊106的位置,通过第一导风面引导一次风将煤粉颗粒吹向动风环上方,能有效防止煤粉颗粒聚集在筒体101内壁及动风环顶端,同时还能防止一次风将煤粉颗粒直接吹向磨辊106,造成磨辊106和磨辊106架的磨损。第二弧形块22设置相邻两磨辊106的间隙处,利用倾斜的第二导风面有利于加强一级分离效果,引导一次风将煤粉颗粒吹向磨盘104,防止在筒体101内壁及动风环顶端聚集。第一导料面211和第二导料面221倾斜设置可引导回落的煤粉颗粒落入磨盘104内进行研磨。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弧形块21与第二弧形块22交替布置,有效解决了筒体101内壁、动风环和磨辊106处易磨损的问题。
如图11和图12,动风环包括导风环11和耐磨环12,导风环11通过螺栓连接在磨盘104的外周侧,多个出风通道110环形分布且贯通导风环11上下环面;导风环11的顶端与第一弧形块21及第二弧形块22之间均形成有转动间隙;耐磨环12可拆卸连接在靠近磨盘104一侧的导风环11顶端。导风环11起到导风的作用,耐磨环12起到抗磨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5所示,导风环11包括内风环111、外风环112和多个导风叶片113,内风环111位于磨盘104的外周侧且与所述磨盘104外侧壁通过螺栓连接,耐磨环12可拆卸连接在内风环111的顶端;外风环112置于内风环111的外周侧,且其顶壁与第一弧形块21的底壁及第二弧形块22的底壁之间均形成有转动间隙;多个导风叶片113环形均布在内风环111外周侧,每个导风叶片113的上端均沿内风环111的转动方向倾斜,并且每个导风叶片113与水平面的夹角均相同。导风叶片113的上端与耐磨环12下端抵接,每个导风叶片113均一侧端固定连接在内风环111的外侧壁下部,另一侧端固定连接外风环112的内壁,以使相邻两个导风叶片113之间形成一个出风通道110。导风环11倾斜的出风通道110,可以引导一次风均匀吹出,将煤粉吹起,落到磨盘104上。
第一弧形块21与动风环之间形成的转动间隙及第二弧形块22与动风环之间形成的转动间隙高度相同,且均为平面间隙。磨煤机运行中会产生一定的振动,并且受到温度条件影响,还会产生一定的热膨胀,因此转动间隙的高度范围最佳为10~15mm,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漏风率,提高一次风的输送能力和返粉能力。
优选的,参见图15-18,多个同一圆周且同心布置的耐磨块拼接成完整的环形耐磨环12,每个耐磨块与导风叶片113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在内风环111顶端且其底端与导风叶片113抵接。动风环易磨损的位置使用耐磨块组成的耐磨环12,在磨损后只需更换磨损严重的相应耐磨块,动风环无需整体更换,减少成本支出。
每个耐磨块均包括耐磨板121和耐磨叶片122,耐磨板121包括水平板1211和弧形板1212,水平板1211上开设有多个周向垂直其板面布置的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均螺纹连接有螺栓14,水平板1211通过多个螺栓14固定在内风环111的顶端。弧形板1212垂直水平板1211布置且其顶端与水平板1211靠近外风环112的一端固定连接,弧形板1212靠近内风环111的内侧壁与内风环111的外侧壁紧密贴合。
耐磨叶片122平行导风叶片113布置且其一侧端固定连接弧形板1212远离内风环111的侧壁,另一侧端与外风环112的内侧壁抵接,耐磨叶片122底端与导风叶片113的顶端抵接。动风环上方易磨损部位发生在内风环111顶部和导风叶片113顶部,因此采用耐磨板121与耐磨叶片122形成的耐磨块加强抗磨效果。
水平板1211、弧形板1212与耐磨叶片122均采用高铬铸铁或耐磨钢制成,提高耐磨性。
导风叶片113的上端还固定有密封板13,密封板13平行导风叶片113布置,其一端的上板面固定连接导风叶片113上端的下叶面,另一端上板面与耐磨叶片下端的下叶面抵接以使导风叶片113与耐磨叶片122连接处实现密封。耐磨叶片122与导风叶片113连接处具有间隙,因此用密封板13进一步密封,防止漏风。
第一导料面211及第二导料面221与水平面之间夹角均为45°~50°,第二导风面222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15°~30°,能够更有效地引导煤粉落到磨盘104上。
由于磨煤机内部空间狭小,运行时,磨辊106除了绕自身轴线转动外,还不可避免地上下窜动,使其在磨盘104的径向方向也会有摆动,因此第一导料面211底端及第二导料面221的底端均应低于磨辊架105的底壁面,使第一弧形块21与第二弧形块22与磨辊106及磨辊架105之间保持安全距离,防止磨辊106或磨辊架105与第一弧形块21或第二弧形块22发生碰撞,造成损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设置在磨煤机的筒体(101)内,所述筒体(101)上部固定有磨辊架(105),其内侧壁下部转动安装有磨盘(104),多个磨辊(106)转动连接在磨辊架(105)上且沿磨盘(104)周向均布,其滚动面与所述磨盘(104)位置对应,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风环,所述动风环连接在所述磨盘(104)的外侧壁,所述动风环上均布有多个贯通其上下环面且连通一次风室(103)与筒体(101)内腔的出风通道(110);
静风环,所述静风环为多个同一圆周同心布置的第一弧形块(21)和第二弧形块(22),所述第一弧形块(21)和所述第二弧形块(22)交替布置,所述第一弧形块(21)和所述第二弧形块(22)外侧壁均固定在所述筒体(101)内壁上且其底端均与所述动风环之间形成有转动间隙,所述第一弧形块(21)对应所述磨辊(106)布置;所述第二弧形块(22)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磨辊(106)间隙布置;
所述第一弧形块(21)远离所述筒体(101)内壁面的一侧面从上至下为第一导料面(211)和第一导风面(212),所述第一导料面(211)下端向靠近所述磨盘(104)的方向倾斜,第一导风面(212)大致平行筒体轴线布置,其下端延伸至对应所述出风通道(110)的外周侧;
所述第二弧形块(22)远离所述筒体(101)内壁面的一侧面从上至下为第二导料面(221)和第二导风面(222),所述第二导料面(221)下端向靠近所述磨盘(104)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导风面(222)下端向远离所述磨盘(104)的方向倾斜且延伸至对应所述出风通道(110)的外周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风环包括导风环(11)和耐磨环(12),所述导风环(11)连接在所述磨盘(104)的外周侧,多个所述出风通道(110)环形分布且贯通所述导风环(11)上下环面;所述导风环(11)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弧形块(21)及所述第二弧形块(22)之间均形成有所述转动间隙;所述耐磨环(12)可拆卸连接在靠近所述磨盘(104)一侧的所述导风环(11)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环(11)包括内风环(111)、外风环(112)和多个导风叶片(113),所述内风环(111)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磨盘(104)的外侧壁,所述耐磨环(12)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内风环(111)的顶端;所述外风环(112)置于所述内风环(111)的外周侧,且其顶壁与所述第一弧形块(21)的底壁及所述第二弧形块(22)的底壁之间均形成有所述转动间隙;多个所述导风叶片(113)环形均布在所述内风环(111)外周侧,每个所述导风叶片的上端均沿所述内风环(111)的转动方向倾斜并与所述耐磨环(12)下端抵接,每个所述导风叶片(113)均一侧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内风环(111)的外侧壁下部,另一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外风环(112)的内壁,以使相邻两个所述导风叶片(113)之间形成一个所述出风通道(1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间隙为平面间隙,其高度为10~1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环(12)为多个同一圆周且同心布置的耐磨块,每个所述耐磨块与所述导风叶片(113)一一对应且其上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内风环(111)顶端,其底端与所述导风叶片(113)顶端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耐磨块均包括耐磨板(121)和耐磨叶片(122),所述耐磨板(121)截面呈L型,其一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内风环(111)的顶端,另一端与所述内风环(111)的外侧壁抵接,所述耐磨叶片(122)沿所述导风叶片(113)上端倾斜方向布置且其一侧端固定连接所述耐磨板(121)远离所述内风环(111)的侧壁,另一侧端与所述外风环(112)的内侧壁抵接,所述耐磨叶片(122)底端与所述导风叶片(113)顶端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板(121)与所述耐磨叶片(122)均采用高铬铸铁或耐磨钢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叶片(113)的上端还固定有密封板(13),所述密封板(13)平行所述导风叶片(113)布置,其一端的上板面固定连接所述导风叶片(113)上端的下叶面,另一端上板面与所述耐磨叶片(122)下端的下叶面抵接以使所述导风叶片(113)与所述耐磨叶片(122)连接处实现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料面(211)及所述第二导料面(221)与水平面之间夹角均为45°~50°,所述第二导风面(222)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15°~3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料面(211)及所述第二导料面(221)的底端均低于所述磨辊架(105)的底壁。
CN202310929245.1A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 Pending CN1168997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29245.1A CN116899733A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29245.1A CN116899733A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99733A true CN116899733A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59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29245.1A Pending CN116899733A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9973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53515A (zh) * 2024-02-22 2024-03-26 航天氢能新乡气体有限公司 一种煤块的自动磨煤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53515A (zh) * 2024-02-22 2024-03-26 航天氢能新乡气体有限公司 一种煤块的自动磨煤机
CN117753515B (zh) * 2024-02-22 2024-04-30 航天氢能新乡气体有限公司 一种煤块的自动磨煤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899733A (zh) 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
CN108339655B (zh) 一种中速磨煤机旋转喷嘴结构
CN101905183A (zh) 高硬度矿物超微粉碎加工机
CN220479054U (zh) 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
US5020734A (en) Pulverizer having rotatable table with replaceable air port segments
CN213494057U (zh) 一种辊式磨煤机筒体防磨装置
JPH0824852B2 (ja) 粉砕機のための交換自在の通路構成体
CN105435932A (zh) 一种制砂机
CA1311232C (en) Pulverizer having rotatable grinding table with replaceable air port segments
CN211026687U (zh) 一种立磨磨辊防护装置
CN211436554U (zh) 一种降低通风阻力的中速磨煤机旋转喷嘴环
CN213726794U (zh) 中速立式磨煤机一次风环装置
CN210449380U (zh) 一种hp碗式磨煤机叶轮装置
JPH0122019B2 (zh)
CN113908930B (zh) Hp型磨煤机
CN217189937U (zh) 一种可高效运行的磨煤机
CN220444062U (zh) 一种低阻力动静风环及磨辊装置
CN220590328U (zh) 一种中速轮式磨煤机均流式喷嘴环
CN216368237U (zh) 一种用于锅炉磨煤机设备的静动环
KR102392240B1 (ko) 분리형 분쇄 롤러 조립체
CN215507069U (zh) 一种立磨组合式导风装置
CN209205422U (zh) 一种机械粉碎机用粉碎盘
CN220460965U (zh) 磨煤机旋转风环
CN218690019U (zh) 一种磨煤机高效碾磨耦合装置
CN219702227U (zh) 一种减少中速磨煤机风环动静间隙磨损漏风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