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92303A - 一种古建筑裂缝修复固定装置以及固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古建筑裂缝修复固定装置以及固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92303A
CN116892303A CN202310770985.5A CN202310770985A CN116892303A CN 116892303 A CN116892303 A CN 116892303A CN 202310770985 A CN202310770985 A CN 202310770985A CN 116892303 A CN116892303 A CN 1168923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arm
pairs
fork
side wall
lim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7098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姬东
蒋军军
赵冰鑫
李民天
王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ifeng Ancien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Zhongyife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ifeng Ancien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Zhongyife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ifeng Ancien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Zhongyife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ifeng Ancien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7098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923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92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923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4Propping of endangered or damaged buildings or building parts, e.g. with respect to air-raid a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古建筑裂缝修复固定装置以及固定方法,包括支撑结构、调高结构以及承梁结构,所述调高结构活动安置于支撑结构底部,所述成梁结构活动安置于支撑结构顶部,所述支撑结构上还可拆卸安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下壁中部设置有插杆,本发明通过支撑结构可以便于根据房梁高度进行调节使用,且具有承重力强的支撑;通过调高结构可以辅助调整一定高度,使设备能够位于房梁下方后进行顶起支撑受力;通过承梁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梁体大小进行调整限位支撑,也可进行通过顶板进行水平支撑使用,便于梁体下方的支柱更换。

Description

一种古建筑裂缝修复固定装置以及固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古建筑裂缝修复固定装置以及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古建筑多为木质构造,因此在时间的摧残下,有不少古建筑房屋受损;其中古建筑房屋除了青砖墙体,就是整个房屋的称重房梁,并且古代的木质房梁也都通过木质立柱进行支撑,若是支撑的立柱破损,则会导致整个房屋崩塌;因此在古建筑维修中,多会也采用多个木质立柱对梁体支撑,然后将原来立柱拆取进行更换,且为了保证多个木桩稳定支撑,多会采用钢钉倾斜打入与房梁连接,因此也会对房梁具有一定的损坏,进而现设计一种古建筑裂缝修复固定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古建筑裂缝修复固定装置以及固定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古建筑裂缝修复固定装置,包括支撑结构、调高结构以及承梁结构,所述调高结构活动安置于支撑结构底部,所述承梁结构活动安置于支撑结构顶部,所述支撑结构上还可拆卸安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下壁中部设置有插杆。
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臂、翻转座、两对稳固架、第二支臂、若干调位环、第三支臂、两对卡脚、若干安装螺栓、两对限位螺杆以及两对限位螺母;
所述第一支臂为矩形结构,且顶端前侧壁中部贯通开设有升降口,所述第一支臂左右两侧壁中部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翻转座固定焊接于第一支臂底端,且翻转座下壁开设有贯通的十字型翻转槽,两对所述稳固架均为凹型结构,两对所述稳固架两端分别固定焊接于第一支臂的升降口左右两侧壁沿上,且分别位于靠近升降口两端相对应,所述第二支臂为矩形管体结构,且前后两侧壁中部均开设有于第一限位槽相同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支臂一端活动插装于第一支臂顶端内,且第二限位槽分别与稳固架相对,若干所述调位环分别等距固定焊接于第一限位槽前后两侧以及第二限位座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臂上的调位环能够活动嵌装于升降口内,所述第三支臂为矩形管体结构,且顶端前后两侧壁中部均设置有轴管,所述第三支臂底端活动插装于第二支臂另一端内,两对所述卡脚一端分别通过若干所述安装螺栓可拆卸安置于第三支臂底端的前后两侧壁以及第二支臂一端的左右两侧壁上,且分别活动贯穿于第二限位槽以及第一限位槽,所述卡脚均为L型结构,两对所述限位螺杆一端分别水平活动贯穿于其中一对调位环,且分别位于第一支臂左右两侧壁以及第二支臂前后两侧壁相对称,两对所述限位螺杆分别位于卡脚下方,两对所述限位螺母分别活动旋接于限位螺杆上。
优选的,所述顶板通过插杆可拆卸插装于第三支臂顶端上。
优选的,所述调高结构包括两对轮架、两对第一调节块、两对橡胶轮以及两对第一调节螺杆;
两对所述轮架一端均为L型结构,且另一端中部均开设有轮槽,所述轮架一端分别通过销轴活动安置于翻转座的十字型翻转槽内,且分别位于前后两端以及左右两端相对称,其中一对所述轮架中部均开设有第一摆动槽,其中另一对所述轮架靠近一端中部均开设有第二摆动槽,两对所述第一调节块分别通过销轴活动嵌装于第一摆动槽以及第二摆动槽内,两对所述第一调节块中部均开设有方向相反的第一螺旋通孔,且分别位于翻转座的左右两侧以及前后两侧相互对应,所述第二摆动槽内第一调节块的第一螺旋孔位于第一摆动槽内第一调节块的第一螺旋孔上方,两对所述橡胶轮分别活动安置于轮架另一端的轮槽内,两对所述第一调节螺杆分别活动贯穿于第一调节块的第一螺旋孔内,且分别位于上下两侧相对交错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承梁结构由两组承载组件组成,其中两组所述承载组件分别可拆卸安置于第三支臂的轴管上,且相互对称;
所述承载组件包括第一叉架、第二叉架、固定螺栓、挡片、一对第二调节块、第二调节螺杆以及一对橡胶条;
所述第一叉架为矩形结构,且中部贯通开设有第一套孔,所述第一叉架一端上壁中部开设有第三摆动槽,且另一端上壁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叉架活动套装于其中一个轴管上,所述第二叉架为L型结构,且中部贯通开设有第二套孔,所述第二叉架活动套装于其中一个轴管上,且位于第一叉架前侧,所述第二叉架一端侧壁开设有与第三摆动槽相对应的第四摆动槽,且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一安装槽相同的第二安装槽,所述固定螺栓活动旋接于轴管内,且位于第二叉架前侧,所述挡片活动套装于固定螺栓上,且位于第二叉架前侧,一对所述第二调节块分别活动嵌装于第三摆动槽以及第四摆动槽内,且相对应,所述第二调节块中部均开设有方向相反的第二螺旋孔,所述第二调节螺杆分别活动贯穿于第二螺旋孔内,且分别活动贯穿于第三摆动槽以及第四摆动槽,一对所述橡胶条分别可拆卸插装于第一安装槽以及第二安装槽内。
优选的,所述顶板能够位于第一叉架以及第二叉架上方。
优选的,所述轮架使用支撑中,调高时,先调节高处的所述第一调节螺杆再调节低处的第二调节螺杆,调低时,先调节低处的所述第二调节螺杆再调节高处的第一调节螺杆。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古建筑裂缝修复固定装置以及固定方法,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支撑结构可以便于根据房梁高度进行调节使用,且具有承重力强的支撑;
2、本发明通过调高结构可以辅助调整一定高度,使设备能够位于房梁下方后进行顶起支撑受力;
3、本发明通过承梁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梁体大小进行调整限位支撑,也可进行通过顶板进行水平支撑使用,便于梁体下方的支柱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支撑结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调高结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承梁结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顶板展示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3中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3中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5中的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图1中的D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图1中的E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图1中的F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结构;10、第一支臂;11、翻转座;12、稳固架;13、第二支臂;14、调位环;15、第三支臂;16、卡脚;17、安装螺栓;18、限位螺杆;19、限位螺母;2、调高结构;21、轮架;22、第一调节块;23、橡胶轮;24、第一调节螺杆;3、承梁结构;31、第一叉架;32、第二叉架;33、固定螺栓;34、挡片;35、第二调节块;36、第二调节螺杆;37、橡胶条;4、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古建筑裂缝修复固定装置,包括支撑结构1、调高结构2以及承梁结构3,调高结构2活动安置于支撑结构1底部,承梁结构3活动安置于支撑结构1顶部,支撑结构1上还可拆卸安置有顶板4,顶板4下壁中部设置有插杆。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支撑结构1包括第一支臂10、翻转座11、两对稳固架12、第二支臂13、若干调位环14、第三支臂15、两对卡脚16、若干安装螺栓17、两对限位螺杆18以及两对限位螺母19;
第一支臂10为矩形结构,且顶端前侧壁中部贯通开设有升降口,第一支臂10左右两侧壁中部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翻转座11固定焊接于第一支臂10底端,且翻转座11下壁开设有贯通的十字型翻转槽,两对稳固架12均为凹型结构,两对稳固架12两端分别固定焊接于第一支臂10的升降口左右两侧壁沿上,且分别位于靠近升降口两端相对应,第二支臂13为矩形管体结构,且前后两侧壁中部均开设有于第一限位槽相同的第二限位槽,第二支臂13一端活动插装于第一支臂10顶端内,且第二限位槽分别与稳固架12相对,若干调位环14分别等距固定焊接于第一限位槽前后两侧以及第二限位座左右两侧,第二支臂13上的调位环14能够活动嵌装于升降口内,第三支臂15为矩形管体结构,且顶端前后两侧壁中部均设置有轴管,第三支臂15底端活动插装于第二支臂13另一端内,两对卡脚16一端分别通过若干安装螺栓17可拆卸安置于第三支臂15底端的前后两侧壁以及第二支臂13一端的左右两侧壁上,且分别活动贯穿于第二限位槽以及第一限位槽,卡脚16均为L型结构,两对限位螺杆18一端分别水平活动贯穿于其中一对调位环14,且分别位于第一支臂10左右两侧壁以及第二支臂13前后两侧壁相对称,两对限位螺杆18分别位于卡脚16下方,两对限位螺母19分别活动旋接于限位螺杆18上。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顶板4通过插杆可拆卸插装于第三支臂15顶端上,用于设计安装对接需求。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调高结构2包括两对轮架21、两对第一调节块22、两对橡胶轮23以及两对第一调节螺杆24;
两对轮架21一端均为L型结构,且另一端中部均开设有轮槽,轮架21一端分别通过销轴活动安置于翻转座11的十字型翻转槽内,且分别位于前后两端以及左右两端相对称,其中一对轮架21中部均开设有第一摆动槽,其中另一对轮架21靠近一端中部均开设有第二摆动槽,两对第一调节块22分别通过销轴活动嵌装于第一摆动槽以及第二摆动槽内,两对第一调节块22中部均开设有方向相反的第一螺旋通孔,且分别位于翻转座11的左右两侧以及前后两侧相互对应,第二摆动槽内第一调节块22的第一螺旋孔位于第一摆动槽内第一调节块22的第一螺旋孔上方,两对橡胶轮23分别活动安置于轮架21另一端的轮槽内,两对第一调节螺杆24分别活动贯穿于第一调节块22的第一螺旋孔内,且分别位于上下两侧相对交错垂直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承梁结构3由两组承载组件组成,其中两组承载组件分别可拆卸安置于第三支臂15的轴管上,且相互对称;
承载组件包括第一叉架31、第二叉架32、固定螺栓33、挡片34、一对第二调节块35、第二调节螺杆36以及一对橡胶条37;
第一叉架31为矩形结构,且中部贯通开设有第一套孔,第一叉架31一端上壁中部开设有第三摆动槽,且另一端上壁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叉架31活动套装于其中一个轴管上,第二叉架32为L型结构,且中部贯通开设有第二套孔,第二叉架32活动套装于其中一个轴管上,且位于第一叉架31前侧,第二叉架32一端侧壁开设有与第三摆动槽相对应的第四摆动槽,且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一安装槽相同的第二安装槽,固定螺栓33活动旋接于轴管内,且位于第二叉架32前侧,挡片34活动套装于固定螺栓33上,且位于第二叉架32前侧,一对第二调节块35分别活动嵌装于第三摆动槽以及第四摆动槽内,且相对应,第二调节块35中部均开设有方向相反的第二螺旋孔,第二调节螺杆36分别活动贯穿于第二螺旋孔内,且分别活动贯穿于第三摆动槽以及第四摆动槽,一对橡胶条37分别可拆卸插装于第一安装槽以及第二安装槽内。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顶板4能够位于第一叉架31以及第二叉架32上方,用于设计方便安装使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轮架21使用支撑中调高以及调低时第一调节螺杆24操作相反,即调高时率先调节高处的第一调节螺杆24再调节低处的第二调节螺杆36。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实施例:根据说明书附图1-12可知一种古建筑裂缝修复固定装置的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根据支撑房梁的高度,进行调整支撑结构1中的第二支臂13在第一支臂10内的伸出长度以及第三支臂15在第二支臂13内的伸出长度,且调位环14以及支脚能够位于稳固架12内移动;S2、然后将相应的限位螺杆18贯穿相应位置相对应的调位环14后,位于第一支臂10以及第二支臂13两侧,并借助限位螺母19进行旋接限位;S3、安装限位螺杆18时,需要将通过安装螺栓17固定的卡脚16位于限位螺杆18上方,进而将其竖直立起摆放时,第二支臂13以及第三支臂15即可借助卡脚16卡装在限位螺杆18上进行受力支撑;S4、预先根据木质梁的直径需求,可着力于其中一个承梁结构3中的第一叉架31或第二叉架32,即可转动第二调节螺杆36,使两个相对应的第二调节块35受力相对或相向移动,即可带动第一叉架31以及第二叉架32通过固定螺栓33上的挡片34遮挡,在轴管上翻转一定角度,调整第一叉架31与第二叉架32之间的夹角,即可根据梁体直径的不同进行交叉支撑;S5、在承梁结构3调节后,此时承梁结构3借助支撑结构1还不能直接顶起梁体支撑,只能差些高度并位于梁体正下方;进而即可通过率先转动位于上方的调高结构2中的第一调节螺杆24,使其转动相应的两个第一调节块22相对运动,即可将相应的两个轮架21借助橡胶轮23滚动,使轮架21在翻转座11上相对翻转进行支起一定高度,使第一叉架31与第二叉架32与梁体接触进行支撑,最后再将下方的第一调节螺杆24转动,相同原理将另外两个轮架21上的橡胶轮23与地面接触,通过四个轮架21进行在底部进行支撑;S6、最后还可将第一叉架31与第二叉架32调节至最大夹角状态,即可将顶板4插入第三支臂15中位于上方进行平面支撑使用,也可将承梁结构3拆卸在使用顶板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古建筑裂缝修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结构(1)、调高结构(2)以及承梁结构(3),所述调高结构(2)活动安置于支撑结构(1)底部,所述承梁结构(3)活动安置于支撑结构(1)顶部,所述支撑结构(1)上还可拆卸安置有顶板(4),所述顶板(4)下壁中部设置有插杆;
所述支撑结构(1)包括第一支臂(10)、翻转座(11)、两对稳固架(12)、第二支臂(13)、若干调位环(14)、第三支臂(15)、两对卡脚(16)、若干安装螺栓(17)、两对限位螺杆(18)以及两对限位螺母(19);
所述第一支臂(10)为矩形结构,且顶端前侧壁中部贯通开设有升降口,所述第一支臂(10)左右两侧壁中部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翻转座(11)固定焊接于第一支臂(10)底端,且翻转座(11)下壁开设有贯通的十字型翻转槽,两对所述稳固架(12)均为凹型结构,两对所述稳固架(12)两端分别固定焊接于第一支臂(10)的升降口左右两侧壁沿上,且分别位于靠近升降口两端相对应,所述第二支臂(13)为矩形管体结构,且前后两侧壁中部均开设有于第一限位槽相同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支臂(13)一端活动插装于第一支臂(10)顶端内,且第二限位槽分别与稳固架(12)相对,若干所述调位环(14)分别等距固定焊接于第一限位槽前后两侧以及第二限位座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臂(13)上的调位环(14)能够活动嵌装于升降口内,所述第三支臂(15)为矩形管体结构,且顶端前后两侧壁中部均设置有轴管,所述第三支臂(15)底端活动插装于第二支臂(13)另一端内,两对所述卡脚(16)一端分别通过若干所述安装螺栓(17)可拆卸安置于第三支臂(15)底端的前后两侧壁以及第二支臂(13)一端的左右两侧壁上,且分别活动贯穿于第二限位槽以及第一限位槽,所述卡脚(16)均为L型结构,两对所述限位螺杆(18)一端分别水平活动贯穿于其中一对调位环(14),且分别位于第一支臂(10)左右两侧壁以及第二支臂(13)前后两侧壁相对称,两对所述限位螺杆(18)分别位于卡脚(16)下方,两对所述限位螺母(19)分别活动旋接于限位螺杆(1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裂缝修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通过插杆可拆卸插装于第三支臂(15)顶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古建筑裂缝修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高结构(2)包括两对轮架(21)、两对第一调节块(22)、两对橡胶轮(23)以及两对第一调节螺杆(24);
两对所述轮架(21)一端均为L型结构,且另一端中部均开设有轮槽,所述轮架(21)一端分别通过销轴活动安置于翻转座(11)的十字型翻转槽内,其中一对所述轮架(21)中部均开设有第一摆动槽,其中另一对所述轮架(21)靠近一端中部均开设有第二摆动槽,两对所述第一调节块(22)分别通过销轴活动嵌装于第一摆动槽以及第二摆动槽内,两对所述第一调节块(22)中部均开设有方向相反的第一螺旋通孔,且分别位于翻转座(11)的左右两侧以及前后两侧相互对应,所述第二摆动槽内第一调节块(22)的第一螺旋孔位于第一摆动槽内第一调节块(22)的第一螺旋孔上方,两对所述橡胶轮(23)分别活动安置于轮架(21)另一端的轮槽内,两对所述第一调节螺杆(24)分别活动贯穿于第一调节块(22)的第一螺旋孔内,且分别位于上下两侧相对交错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古建筑裂缝修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梁结构(3)由两组承载组件组成,其中两组所述承载组件分别可拆卸安置于第三支臂(15)的轴管上;
所述承载组件包括第一叉架(31)、第二叉架(32)、固定螺栓(33)、挡片(34)、一对第二调节块(35)、第二调节螺杆(36)以及一对橡胶条(37);
所述第一叉架(31)为矩形结构,且中部贯通开设有第一套孔,所述第一叉架(31)一端上壁中部开设有第三摆动槽,且另一端上壁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叉架(31)活动套装于其中一个轴管上,所述第二叉架(32)为L型结构,且中部贯通开设有第二套孔,所述第二叉架(32)活动套装于其中一个轴管上,且位于第一叉架(31)前侧,所述第二叉架(32)一端侧壁开设有与第三摆动槽相对应的第四摆动槽,且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一安装槽相同的第二安装槽,所述固定螺栓(33)活动旋接于轴管内,且位于第二叉架(32)前侧,所述挡片(34)活动套装于固定螺栓(33)上,且位于第二叉架(32)前侧,一对所述第二调节块(35)分别活动嵌装于第三摆动槽以及第四摆动槽内,所述第二调节块(35)中部均开设有方向相反的第二螺旋孔,所述第二调节螺杆(36)分别活动贯穿于第二螺旋孔内,且分别活动贯穿于第三摆动槽以及第四摆动槽,一对所述橡胶条(37)分别可拆卸插装于第一安装槽以及第二安装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古建筑裂缝修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能够位于第一叉架(31)以及第二叉架(32)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古建筑裂缝修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21)使用支撑中,调高时,先调节高处的所述第一调节螺杆(24)再调节低处的第二调节螺杆(36),调低时,先调节低处的所述第二调节螺杆(36)再调节高处的第一调节螺杆(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古建筑裂缝修复固定装置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根据支撑房梁的高度,进行调整支撑结构(1)中的第二支臂(13)在第一支臂(10)内的伸出长度以及第三支臂(15)在第二支臂(13)内的伸出长度,且调位环(14)以及支脚能够位于稳固架(12)内移动;
S2、然后将相应的限位螺杆(18)贯穿相应位置相对应的调位环(14)后,位于第一支臂(10)以及第二支臂(13)两侧,并借助限位螺母(19)进行旋接限位;
S3、安装限位螺杆(18)时,需要将通过安装螺栓(17)固定的卡脚(16)位于限位螺杆(18)上方,进而将其竖直立起摆放时,第二支臂(13)以及第三支臂(15)即可借助卡脚(16)卡装在限位螺杆(18)上进行受力支撑;
S4、预先根据木质梁的直径需求,可着力于其中一个承梁结构(3)中的第一叉架(31)或第二叉架(32),即可转动第二调节螺杆(36),使两个相对应的第二调节块(35)受力相对或相向移动,即可带动第一叉架(31)以及第二叉架(32)通过固定螺栓(33)上的挡片(34)遮挡,在轴管上翻转一定角度,调整第一叉架(31)与第二叉架(32)之间的夹角,即可根据梁体直径的不同进行交叉支撑;
S5、在承梁结构(3)调节后,此时承梁结构(3)借助支撑结构(1)还不能直接顶起梁体支撑,只能差些高度并位于梁体正下方;进而即可通过率先转动位于上方的调高结构(2)中的第一调节螺杆(24),使其转动相应的两个第一调节块(22)相对运动,即可将相应的两个轮架(21)借助橡胶轮(23)滚动,使轮架(21)在翻转座(11)上相对翻转进行支起一定高度,使第一叉架(31)与第二叉架(32)与梁体接触进行支撑,最后再将下方的第一调节螺杆(24)转动,相同原理将另外两个轮架(21)上的橡胶轮(23)与地面接触,通过四个轮架(21)进行在底部进行支撑;
S6、最后还可将第一叉架(31)与第二叉架(32)调节至最大夹角状态,即可将顶板(4)插入第三支臂(15)中位于上方进行平面支撑使用。
CN202310770985.5A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古建筑裂缝修复固定装置以及固定方法 Pending CN1168923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70985.5A CN116892303A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古建筑裂缝修复固定装置以及固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70985.5A CN116892303A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古建筑裂缝修复固定装置以及固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92303A true CN116892303A (zh) 2023-10-17

Family

ID=88311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70985.5A Pending CN116892303A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古建筑裂缝修复固定装置以及固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9230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46531A (zh) * 2024-01-29 2024-03-05 中亿丰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古建筑瓦片屋顶检修机器人以及检修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46531A (zh) * 2024-01-29 2024-03-05 中亿丰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古建筑瓦片屋顶检修机器人以及检修方法
CN117646531B (zh) * 2024-01-29 2024-04-02 中亿丰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古建筑瓦片屋顶检修机器人以及检修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892303A (zh) 一种古建筑裂缝修复固定装置以及固定方法
CN210483097U (zh) 一种钢立柱调垂监控装置
CN110550318A (zh) 一种钢管移动装置
CN215671184U (zh) 梯形钢屋架用可调移动拼装平台
CN219809022U (zh) 一种隧道工程钢拱架定位辅助装置
CN212801243U (zh) 一种高强便捷式的落架支座装置
CN213876832U (zh) 一种古建筑智能保护系统
CN220953023U (zh) 一种危桥改造用桥梁支撑装置
CN217399430U (zh) 一种免堆载预压拱桥支架原位拼装装置
CN218990825U (zh) 一种异形悬挑结构用外挂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撑脚手架
CN219731666U (zh) 一种工程建筑施工架
CN214272987U (zh) 一种用于调整建筑结构的水平度的装置
CN215629459U (zh) 一种市政用双半定向匝道钢箱梁连接支座
CN215673912U (zh) 一种架空管道坡度调节装置
CN220886812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基础预埋支腿的可调马凳结构
CN220990913U (zh) 一种实验室检测用试验台
CN215218424U (zh) 半面桩室内模拟试验加载校准装置
CN212008084U (zh) 一种原位土压力测试多规格调整平台
CN220336423U (zh) 一种适用于坡面搭设的脚手架底座
CN214384040U (zh) 一种可升降的建筑工程用脚手架
CN220014404U (zh) 一种三角支座安装结构
CN111546298B (zh) 一种多功能的agc缸维修平台
CN220133489U (zh) 悬挑脚手架立杆固定装置
CN210086887U (zh) 混凝土梁柱支顶装置
CN219929581U (zh) 一种易于操作的施工提取井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