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78237A - 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干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干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78237A
CN116878237A CN202311151412.0A CN202311151412A CN116878237A CN 116878237 A CN116878237 A CN 116878237A CN 202311151412 A CN202311151412 A CN 202311151412A CN 116878237 A CN116878237 A CN 116878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body
fixedly connected
baffle
round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514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78237B (zh
Inventor
黄燕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de Ruiyu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de Ruiyu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de Ruiyu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de Ruiyu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5141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782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78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782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782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782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1/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with movement which is non-progressive
    • F26B11/12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with movement which is non-progressive in stationary drums or other mainly-closed receptacles with moving stirring devices
    • F26B11/14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with movement which is non-progressive in stationary drums or other mainly-closed receptacles with moving stirring devices the stirring device moving in a horizontal or slightly-inclined pla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1Drying-air generating units, e.g. movable, independent of drying enclo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3Supply-air or gas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4Nozzle assemblies; Air knives; Air distributors; Blow box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4Agitating, stirring, or scrap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6Chambers,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200/00Drying processes and machines for solid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drying good
    • F26B2200/20Teas, i.e. drying, conditioning, withering of tea lea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9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ood processing or handling, e.g. food conserv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干燥设备,涉及到干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部的上半段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桶体的顶部之间形成顶腔,所述桶体的底部穿设有转管,所述转管与桶体转动连接,所述桶体内部的下半段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桶体的底部之间形成底腔。该白茶茶叶加工用干燥设备,转管转动带动扇板转动,使得处于其覆盖面积内的第二圆孔处于闭合状态,上方的茶叶会由于自身重力向下掉落,而处于其覆盖面积外的第二圆孔处于连通状态,茶叶在风力吹动下向上翻动,随着扇板在底腔内部的持续转动,实现茶叶在桶体内部的上下翻动,避免茶叶出现堆积,提高茶叶烘干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干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茶叶主要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其中白茶又主要分为白芽茶和白叶茶,白芽茶主要是银针等,而白叶茶主要是指牡丹、贡眉等。白茶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四步:首先是采摘,白茶根据气温采摘一芽一叶玉白色的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其次是萎凋,将采摘的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使白茶中的水分降至到四成左右;然后是烘干,烘干分为初烘、复烘和低温长烘;最后是保存,白茶含水量控制在5%以内,放入1-5摄氏度的冰库,然后取出放置三个小时后包装。其中,白茶的干燥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现有用于烘干白茶的干燥设备大多都是先将茶叶放置在相应的容器中,然后再通入热风,对其内部的茶叶进行烘干处理,但是茶叶放置进容器之后容易出现堆积,并且在其烘干的时候,通常都是作用于上方的茶叶,而堆积在下方的茶叶无法受到良好的烘干,造成烘干不均匀的现象,从而影响白茶的品质。
因此,提出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干燥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干燥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用于烘干白茶的干燥设备大多都是先将茶叶放置在相应的容器中,然后再通入热风,对其内部的茶叶进行烘干处理,但是茶叶放置进容器之后容易出现堆积,并且在其烘干的时候,通常都是作用于上方的茶叶,而堆积在下方的茶叶无法受到良好的烘干,造成烘干不均匀的现象,从而影响白茶的品质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干燥设备,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部的上半段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桶体的顶部之间形成顶腔,所述桶体的底部穿设有转管,所述转管与桶体转动连接,所述桶体内部的下半段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内部开设有供转管穿过的通槽,所述第二隔板与桶体的底部之间形成底腔,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圆孔,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形成干燥室,所述底腔的内部设置有扇板,所述扇板固定连接在转管的外部,所述转管的内部设置有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呈L型结构,所述第四隔板固定连接在转管的内壁上,所述第四隔板将转管分隔成出气腔和抽吸腔,所述转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三圆孔,所述出气腔通过第三圆孔与底腔连通,所述转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方口和第二方口,所述第一方口和第二方口均位于桶体的下方,所述第一方口和第二方口上下交错分布,所述桶体的底部设置有与转管配合的连通组件,所述桶体的底部设置有送风组件,所述桶体的内部设置有抽吸组件,所述桶体的底部设置有带动转管转动的驱动组件;
所述连通组件包括圆盒、第三隔板、第一通仓和第二通仓,所述圆盒固定连接在桶体底部的下表面,所述转管穿设在圆盒上,所述转管与圆盒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隔板固定连接在圆盒的内部,所述第三隔板与转管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隔板将圆盒分隔成第一通仓和第二通仓,所述第一通仓位于第二通仓的上方,所述第一通仓与出气腔通过第一方口连通,所述第二通仓与抽吸腔通过第二方口连通;
所述送风组件包括第一风管和泵体,所述泵体固定连接在桶体底部的下表面,所述第一风管的一端与第一通仓连通,所述第一风管的另一端与泵体出风端连通;
所述桶体底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处理盒,所述泵体的进风端上连通有第二风管,所述第二风管远离泵体的一端与处理盒连通,所述处理盒远离第二风管的一端连通有第四风管,所述第四风管远离处理盒的一端与第二通仓连通,所述第四风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
所述处理盒远离第二风管的一端还连通有第三风管,所述第三风管远离处理盒的一端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第三风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
所述抽吸组件包括方盒和第四圆孔,所述第四圆孔设置为多个,所述方盒固定连接在转管的顶部,所述方盒位于扇板的上方,所述方盒与抽吸腔连通,所述第四圆孔开设在方盒的顶部,多个第四圆孔等距离分布。
优选的,所述桶体侧壁的内部开设有环腔,所述桶体侧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环腔连通,所述桶体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顶腔与环腔通过第一圆孔连通,所述第一隔板的内部开设有圆口,所述圆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所述顶腔的内部设置有与圆口配合的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伸缩杆、弹簧和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圆口对应分布,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板上,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桶体顶部,所述弹簧套装在伸缩杆的外部,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板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桶体顶部。
优选的,所述处理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将处理盒分隔成堆积仓和加热仓,所述加热仓位于处理盒靠近第二风管的一侧,所述加热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加热板。
优选的,所述转管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位于桶体的内部,所述搅拌叶与扇板交错分布。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桶体底部的下表面,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在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转管上,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在泵体作用下,升温后的气体由第一风管进入第一通仓内部,再由第一方口进入出气腔,进而由第三圆孔进入底腔内部,最后由第二圆孔吹向茶叶,使得干燥室内部的温度升高,实现对茶叶的烘干处理,同时转管转动带动扇板转动,使得处于其覆盖面积内的第二圆孔处于闭合状态,上方的茶叶会由于自身重力向下掉落,而处于其覆盖面积外的第二圆孔处于连通状态,茶叶在风力吹动下向上翻动,随着扇板在底腔内部的持续转动,实现茶叶在桶体内部的上下翻动,避免茶叶出现堆积,提高茶叶烘干的均匀性;
2、转管转动会带动搅拌叶转动,由于搅拌叶与扇板交错分布,使得茶叶在向上翻动的过程中,搅拌叶会对茶叶施加水平方向的力,提高茶叶翻动的效果,进一步提高茶叶烘干的均匀性;
3、转管转动带动搅拌叶转动,而搅拌叶在转动过程中推动茶叶,使得茶叶平铺在第二隔板上,避免茶叶出现堆积,便于茶叶均匀的上下翻动,提高茶叶烘干的效率;
4、泵体和加热板配合,通过第二圆孔向干燥室的内部持续输送高温气体,使得干燥室内部的气体压强升高,且茶叶会在受热过程中产生水汽。当干燥室内部的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的阈值后,会挤压密封板向上移动,并压缩伸缩杆和弹簧,而带有高温水汽的气体由密封板和圆口之间的缝隙进入顶腔的内部,使得顶腔的温度升高。同时,顶腔内部的高温气体由第一圆孔进入环腔,使得桶体侧壁的温度升高,实现对干燥室进行保温的效果,提高茶叶烘干的效率,同时对热量能源进行充分利用;
5、通过密封组件和圆口配合,使得在茶叶烘干处理的过程中,干燥室内部始终保持稳定的气压,提高茶叶加工的质量;
6、干燥室顶部的灰尘随气体由第四圆孔进入方盒,并依次通过通过抽吸腔、第二方口、第二通仓和第四风管进入处理盒,在第二过滤板的过滤下,灰尘堆积在堆积仓内部,同时,过滤后的气体由第一风管进入第一通仓内部,再由第一方口进入出气腔,进而由第三圆孔进入底腔内部,最后由第二圆孔吹向茶叶,茶叶向上翻动,使得黏附在茶叶外表面的灰尘充分脱落;
7、转管转动带动扇板在底腔的内部转动,使得茶叶上下翻动,而在茶叶上下翻动的过程中,灰尘由于质量较轻,向上飘动的速度较快,且向下降落的速度较慢,大多处于干燥室的顶部,被泵体由第四圆孔抽吸走,在茶叶上下翻动的过程中达到除尘的目的,进一步提高茶叶加工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白茶茶叶加工用干燥设备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白茶茶叶加工用干燥设备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桶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转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3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3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转管、第二隔板、第三圆孔和第二方口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转管、第二隔板、第二圆孔和扇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桶体;2、环腔;3、第一隔板;4、顶腔;5、第一圆孔;6、伸缩杆;7、弹簧;8、圆口;9、第一过滤板;10、密封板;11、排气管;12、第二隔板;13、第二圆孔;14、底腔;15、转管;16、圆盒;17、第三隔板;18、第一通仓;19、第二通仓;20、第三圆孔;21、第四隔板;22、出气腔;23、第一方口;24、抽吸腔;25、第二方口;26、扇板;27、第一风管;28、泵体;29、第二风管;30、处理盒;31、第二过滤板;32、堆积仓;33、加热仓;34、加热板;35、第三风管;36、第一电磁阀;37、第四风管;38、第二电磁阀;39、方盒;40、第四圆孔;41、搅拌叶;42、电机;43、第一齿轮;44、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图9所示的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干燥设备,包括桶体1,桶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支撑柱,多个支撑柱对桶体1进行支撑。桶体1内部的上半段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3,第一隔板3与桶体1的顶部之间形成顶腔4。桶体1的底部穿设有转管15,转管15与桶体1转动连接。桶体1内部的下半段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12,第二隔板12的内部开设有供转管15穿过的通槽。第二隔板12与桶体1的底部之间形成底腔14,第二隔板12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圆孔13,底腔14内部的气体由第二圆孔13自下向上吹向茶叶。具体使用时,第二圆孔13的内部安装有单向阀,防止茶叶和灰尘进入底腔14的内部。
第一隔板3与第二隔板12之间形成干燥室,且桶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以及对应的门板,打开门板,将茶叶由开口倒入干燥室的内部,然后关闭门板,在干燥室内部对茶叶进行烘干处理。
为实现转管15的转动,桶体1的底部设置有带动转管15转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电机42、第一齿轮43和第二齿轮44。电机42固定连接在桶体1底部的下表面,第一齿轮43固定连接在电机42的驱动轴上。第二齿轮44固定连接在转管15上,第二齿轮44与第一齿轮43啮合连接。
工作时,启动电机42,电机42转动带动第一齿轮43转动,由于第二齿轮44与第一齿轮43啮合连接,第一齿轮43转动带动第二齿轮44转动,第二齿轮44转动带动转管15转动。
为实现茶叶在桶体1内部的上下翻动,底腔14的内部设置有扇板26,扇板26固定连接在转管15的外部,扇板26的弧长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调整。转管15转动带动扇板26转动,使得处于其覆盖面积内的第二圆孔13处于闭合状态,上方的茶叶会由于自身重力向下掉落;而处于其覆盖面积外的第二圆孔13处于连通状态,茶叶在风力吹动下向上翻动。随着扇板26在底腔14内部的持续转动,实现茶叶在桶体1内部的上下翻动,避免茶叶出现堆积,提高茶叶烘干的均匀性。
为实现在烘干处理前对茶叶的平铺,转管15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41,搅拌叶41位于桶体1的内部。由于处于扇板26覆盖面积外的第二圆孔13处于连通状态,因此搅拌叶41与扇板26交错分布。转管15转动带动搅拌叶41转动,而搅拌叶41在转动过程中推动茶叶,使得茶叶平铺在第二隔板12上,避免茶叶出现堆积,便于茶叶均匀的上下翻动,提高烘干的效率。
进一步的,转管15转动会带动搅拌叶41转动,由于搅拌叶41与扇板26交错分布,使得茶叶在向上翻动的过程中,搅拌叶41会对茶叶施加水平方向的力,提高茶叶翻动的效果,进一步提高茶叶烘干的均匀性。
具体使用时,搅拌叶41的外部设置有橡胶套等缓冲结构,避免造成茶叶的破碎。同时,可根据具体时使用情况调整搅拌叶41的高度。
转管15的内部设置有第四隔板21,第四隔板21呈L型结构,第四隔板21固定连接在转管15的内壁上。第四隔板21将转管15分隔成出气腔22和抽吸腔24。转管15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三圆孔20,出气腔22通过第三圆孔20与底腔14连通。转管15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方口23和第二方口25,第一方口23和第二方口25均位于桶体1的下方,第一方口23和第二方口25上下交错分布。
桶体1的底部设置有与转管15配合的连通组件,连通组件包括圆盒16、第三隔板17、第一通仓18和第二通仓19。圆盒16固定连接在桶体1底部的下表面,转管15穿设在圆盒16上,转管15与圆盒16转动连接。第三隔板17固定连接在圆盒16的内部,第三隔板17与转管15转动连接。第三隔板17将圆盒16分隔成第一通仓18和第二通仓19,第一通仓18位于第二通仓19的上方。第一通仓18与出气腔22通过第一方口23连通,第二通仓19与抽吸腔24通过第二方口25连通。
设置圆盒16,且第三隔板17将圆盒16分隔成第一通仓18和第二通仓19,即使转管15处于转动状态下,第一通仓18与出气腔22始终能够通过第一方口23连通,保证送风的稳定性;同时,第二通仓19与抽吸腔24始终能够通过第二方口25连通,保证抽吸的稳定性。
为实现向干燥室的内部输送气体,桶体1的底部设置有送风组件,送风组件包括第一风管27和泵体28。泵体28固定连接在桶体1底部的下表面。第一风管27的一端与第一通仓18连通,第一风管27的另一端与泵体28出风端连通。泵体28通过第一风管27向第一通仓18内部送风。
桶体1底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处理盒30。泵体28的进风端上连通有第二风管29,第二风管29远离泵体28的一端与处理盒30连通。处理盒30远离第二风管29的一端连通有第四风管37,第四风管37远离处理盒30的一端与第二通仓19连通。第四风管37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38,第二电磁阀38用于控制第四风管37的连通状态。
处理盒3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31,第二过滤板31将处理盒30分隔成堆积仓32和加热仓33。堆积仓32用于堆积过滤处理后的灰尘,并由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处理。加热仓33位于处理盒30靠近第二风管29的一侧,加热仓33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加热板34,加热板34使用电加热,当其运行工作时,能够对过滤后的气体进行快速加热。
处理盒30远离第二风管29的一端还连通有第三风管35,第三风管35远离处理盒30的一端与外部环境连通,实现对外部空气的抽吸。第三风管35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36。
工作时,打开第一电磁阀36,启动泵体28和加热板34,外部空气由第三风管35进入处理盒30内部,并由第二过滤板31对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进行过滤处理。而加热板34对过滤后的气体进行快速加热,升温后的气体由第一风管27进入第一通仓18内部,再由第一方口23进入出气腔22,进而由第三圆孔20进入底腔14内部,最后由第二圆孔13吹向茶叶,使得干燥室内部的温度升高,实现对茶叶的烘干处理。
电机42转动带动第一齿轮43转动,由于第二齿轮44与第一齿轮43啮合连接,第一齿轮43转动带动第二齿轮44转动,第二齿轮44转动带动转管15转动。转管15转动带动扇板26在底腔14的内部转动,使得处于其覆盖面积内的第二圆孔13处于闭合状态,上方的茶叶由于自身重力向下掉落;而处于其覆盖面积外的第二圆孔13处于连通状态,在风力吹动下茶叶向上翻动。随着扇板26在底腔14内部的持续转动,实现茶叶在桶体1内部的上下翻动,避免茶叶出现堆积,提高茶叶烘干的均匀性。
茶叶烘干处理结束后,黏附在茶叶外表面的灰尘脱落,为实现对灰尘的清理,提高茶叶的品质。桶体1的内部设置有抽吸组件,抽吸组件包括方盒39和第四圆孔40,第四圆孔40设置为多个。方盒39固定连接在转管15的顶部。由于处于扇板26覆盖面积内的第二圆孔13处于闭合状态,上方的茶叶因自身重力向下掉落,灰尘由于质量较轻,向下降落的速度较慢,方盒39位于扇板26的上方,可提高灰尘抽吸的效果。方盒39与抽吸腔24连通,第四圆孔40开设在方盒39的顶部,多个第四圆孔40等距离分布。
工作时,关闭第一电磁阀36和加热板34,打开第二电磁阀38。在泵体28抽吸的作用下,干燥室顶部的灰尘随气体由第四圆孔40进入方盒39,并依次通过通过抽吸腔24、第二方口25、第二通仓19和第四风管37进入处理盒30,在第二过滤板31的过滤下,灰尘堆积在堆积仓32内部;同时,过滤后的气体由第一风管27进入第一通仓18内部,再由第一方口23进入出气腔22,进而由第三圆孔20进入底腔14内部,最后由第二圆孔13吹向茶叶,茶叶向上翻动,使得黏附在茶叶外表面的灰尘充分脱落。
转管15转动带动扇板26在底腔14的内部转动,使得茶叶上下翻动。而在茶叶上下翻动的过程中,灰尘由于质量较轻,向上飘动的速度较快,且向下降落的速度较慢,大多处于干燥室的顶部,被泵体28由第四圆孔40抽吸走,在茶叶上下翻动的过程中达到除尘的目的,提高茶叶加工的质量。
为对热量能源进行充分利用,实现干燥室保温的效果,桶体1侧壁的内部开设有环腔2。为保证环腔2内部气体的排出,桶体1侧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管11,排气管11与环腔2连通。桶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孔5,顶腔4与环腔2通过第一圆孔5连通。第一隔板3的内部开设有圆口8。为防止茶叶进入顶腔4的内部,圆口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9。具体使用时,在第一隔板3上表面设置有限位圈,限位圈围绕在圆口8的外侧,防止水汽由圆口8滴落到干燥室的内部。
顶腔4的内部设置有与圆口8配合的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伸缩杆6、弹簧7和密封板10。密封板10与圆口8对应分布。伸缩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板10上,伸缩杆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桶体1顶部。弹簧7套装在伸缩杆6的外部,弹簧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板10上,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桶体1顶部。
由于泵体28和加热板34配合,通过第二圆孔13向干燥室的内部持续输送高温气体,使得干燥室内部的气体压强升高,且茶叶会在受热过程中产生水汽。当干燥室内部的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的阈值后,会挤压密封板10向上移动,并压缩伸缩杆6和弹簧7,而带有高温水汽的气体由密封板10和圆口8之间的缝隙进入顶腔4的内部,使得顶腔4的温度升高。同时,顶腔4内部的高温气体由第一圆孔5进入环腔2,使得桶体1侧壁的温度升高,实现对干燥室进行保温的效果,提高茶叶烘干的效率,同时对热量能源进行充分利用。
且通过密封组件和圆口8配合,使得在茶叶烘干处理的过程中,干燥室内部始终保持稳定的气压,提高茶叶加工的质量。
同时,干燥室内部的气体压强阈值可通过选取合适弹力的弹簧7进行设定。
进一步的,由于茶叶湿度较高导致干燥室内部的湿气过大时,可在茶叶烘干过程中,关闭第一电磁阀36,打开第二电磁阀38,且加热板34处于工作状态。在泵体28抽吸的作用下,干燥室顶部的水汽由第四圆孔40进入方盒39,并依次通过通过抽吸腔24、第二方口25、第二通仓19和第四风管37进入处理盒30,实现对干燥室内部湿气的抽吸,且水汽在加热板34的加热作用下快速烘干,提高茶叶烘干的效率。具体的,可在第一隔板3的下表面设置有湿度传感器,对湿气进行监测,湿度监测为现有常见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工作原理:打开门板,将茶叶倒入干燥室的内部,然后关闭门板。
启动电机42,电机42转动带动第一齿轮43转动,由于第二齿轮44与第一齿轮43啮合连接,第一齿轮43转动带动第二齿轮44转动,第二齿轮44转动带动转管15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41转动。处于最下方的搅拌叶41在转动过程中推动茶叶,使得茶叶平铺在第二隔板12上,避免茶叶出现堆积,便于茶叶均匀的上下翻动,提高茶叶烘干的效率。
接着打开第一电磁阀36,启动泵体28和加热板34,外部空气由第三风管35进入处理盒30内部,并由第二过滤板31对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过滤处理。而加热板34对过滤后的气体进行快速加热,升温后的气体由第一风管27进入第一通仓18内部,再由第一方口23进入出气腔22,进而由第三圆孔20进入底腔14内部,最后由第二圆孔13吹向茶叶,使得干燥室内部的温度升高,实现对茶叶的烘干处理。
转管15转动带动扇板26在底腔14的内部转动。参照图3,当扇板26转动至底腔14的左侧时,第二隔板12上右侧的第二圆孔13处于无遮挡状态,升温后的气体由处于右侧的第二圆孔13吹向茶叶,使得干燥室内部右侧的茶叶向上翻动;而随着转管15的继续转动,扇板26转动至底腔14的右侧时,第二隔板12上右侧的第二圆孔13处于遮挡状态,气体无法由处于右侧的第二圆孔13吹向茶叶,使得干燥室内部右侧的茶叶向下掉落。与此同时,干燥室内部左侧的茶叶向上翻动。随着扇板26在底腔14内部的持续转动,实现茶叶在桶体1内部的上下翻动,避免茶叶出现堆积,提高茶叶烘干的均匀性。
且转管15转动会带动搅拌叶41转动,由于搅拌叶41与扇板26交错分布,使得茶叶在向上翻动的过程中,搅拌叶41会对茶叶施加水平方向的力,提高茶叶翻动的效果,进一步提高茶叶烘干的均匀性。
由于泵体28和加热板34配合,通过第二圆孔13向干燥室的内部持续输送高温气体,使得干燥室内部的气体压强升高,且茶叶会在受热过程中产生水汽。当干燥室内部的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的阈值后,会挤压密封板10向上移动,并压缩伸缩杆6和弹簧7,而带有高温水汽的气体由密封板10和圆口8之间的缝隙进入顶腔4的内部,使得顶腔4的温度升高。同时,顶腔4内部的高温气体由第一圆孔5进入环腔2,使得桶体1侧壁的温度升高,实现对干燥室进行保温的效果,提高茶叶烘干的效率,同时对热量能源进行充分利用。
且通过密封组件和圆口8配合,使得在茶叶烘干处理的过程中,干燥室内部始终保持稳定的气压,提高茶叶加工的质量。
茶叶烘干结束后,黏附在茶叶外表面的灰尘脱落,为实现对灰尘的清理,提高茶叶的品质。关闭第一电磁阀36和加热板34,打开第二电磁阀38,在泵体28抽吸的作用下,干燥室顶部的灰尘随气体由第四圆孔40进入方盒39,并依次通过通过抽吸腔24、第二方口25、第二通仓19和第四风管37进入处理盒30,在第二过滤板31的过滤下,灰尘堆积在堆积仓32内部;同时,过滤后的气体由第一风管27进入第一通仓18内部,再由第一方口23进入出气腔22,进而由第三圆孔20进入底腔14内部,最后由第二圆孔13吹向茶叶,茶叶向上翻动,使得黏附在茶叶外表面的灰尘充分脱落。
而灰尘由于质量较轻,向下降落的速度较慢,处于干燥室的顶部,灰尘随气体由第四圆孔40被泵体28抽吸走。随着扇板26在底腔14内部的持续转动,实现茶叶在桶体1内部的上下翻动,并在茶叶上下翻动的过程中达到除尘的目的。

Claims (5)

1.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干燥设备,包括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内部的上半段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3)与桶体(1)的顶部之间形成顶腔(4),所述桶体(1)的底部穿设有转管(15),所述转管(15)与桶体(1)转动连接,所述桶体(1)内部的下半段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12),所述第二隔板(12)的内部开设有供转管(15)穿过的通槽,所述第二隔板(12)与桶体(1)的底部之间形成底腔(14),所述第二隔板(12)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圆孔(13),所述第一隔板(3)与第二隔板(12)之间形成干燥室,所述底腔(14)的内部设置有扇板(26),所述扇板(26)固定连接在转管(15)的外部,所述转管(15)的内部设置有第四隔板(21),所述第四隔板(21)呈L型结构,所述第四隔板(21)固定连接在转管(15)的内壁上,所述第四隔板(21)将转管(15)分隔成出气腔(22)和抽吸腔(24),所述转管(15)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三圆孔(20),所述出气腔(22)通过第三圆孔(20)与底腔(14)连通,所述转管(15)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方口(23)和第二方口(25),所述第一方口(23)和第二方口(25)均位于桶体(1)的下方,所述第一方口(23)和第二方口(25)上下交错分布,所述桶体(1)的底部设置有与转管(15)配合的连通组件,所述桶体(1)的底部设置有送风组件,所述桶体(1)的内部设置有抽吸组件,所述桶体(1)的底部设置有带动转管(15)转动的驱动组件;
所述连通组件包括圆盒(16)、第三隔板(17)、第一通仓(18)和第二通仓(19),所述圆盒(16)固定连接在桶体(1)底部的下表面,所述转管(15)穿设在圆盒(16)上,所述转管(15)与圆盒(16)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隔板(17)固定连接在圆盒(16)的内部,所述第三隔板(17)与转管(15)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隔板(17)将圆盒(16)分隔成第一通仓(18)和第二通仓(19),所述第一通仓(18)位于第二通仓(19)的上方,所述第一通仓(18)与出气腔(22)通过第一方口(23)连通,所述第二通仓(19)与抽吸腔(24)通过第二方口(25)连通;
所述送风组件包括第一风管(27)和泵体(28),所述泵体(28)固定连接在桶体(1)底部的下表面,所述第一风管(27)的一端与第一通仓(18)连通,所述第一风管(27)的另一端与泵体(28)出风端连通;
所述桶体(1)底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处理盒(30),所述泵体(28)的进风端上连通有第二风管(29),所述第二风管(29)远离泵体(28)的一端与处理盒(30)连通,所述处理盒(30)远离第二风管(29)的一端连通有第四风管(37),所述第四风管(37)远离处理盒(30)的一端与第二通仓(19)连通,所述第四风管(37)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38);
所述处理盒(30)远离第二风管(29)的一端还连通有第三风管(35),所述第三风管(35)远离处理盒(30)的一端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第三风管(35)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36);
所述抽吸组件包括方盒(39)和第四圆孔(40),所述第四圆孔(40)设置为多个,所述方盒(39)固定连接在转管(15)的顶部,所述方盒(39)位于扇板(26)的上方,所述方盒(39)与抽吸腔(24)连通,所述第四圆孔(40)开设在方盒(39)的顶部,多个第四圆孔(40)等距离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侧壁的内部开设有环腔(2),所述桶体(1)侧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管(11),所述排气管(11)与环腔(2)连通,所述桶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孔(5),所述顶腔(4)与环腔(2)通过第一圆孔(5)连通,所述第一隔板(3)的内部开设有圆口(8),所述圆口(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9),所述顶腔(4)的内部设置有与圆口(8)配合的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伸缩杆(6)、弹簧(7)和密封板(10),所述密封板(10)与圆口(8)对应分布,所述伸缩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板(10)上,所述伸缩杆(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桶体(1)顶部,所述弹簧(7)套装在伸缩杆(6)的外部,所述弹簧(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板(10)上,所述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桶体(1)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3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31),所述第二过滤板(31)将处理盒(30)分隔成堆积仓(32)和加热仓(33),所述加热仓(33)位于处理盒(30)靠近第二风管(29)的一侧,所述加热仓(33)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加热板(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管(15)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41),所述搅拌叶(41)位于桶体(1)的内部,所述搅拌叶(41)与扇板(26)交错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42)、第一齿轮(43)和第二齿轮(44),所述电机(42)固定连接在桶体(1)底部的下表面,所述第一齿轮(43)固定连接在电机(42)的驱动轴上,所述第二齿轮(44)固定连接在转管(15)上,所述第二齿轮(44)与第一齿轮(43)啮合连接。
CN202311151412.0A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干燥设备 Active CN1168782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1412.0A CN116878237B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干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1412.0A CN116878237B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干燥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78237A true CN116878237A (zh) 2023-10-13
CN116878237B CN116878237B (zh) 2023-11-10

Family

ID=88272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51412.0A Active CN116878237B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干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7823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07849A (ja) * 2005-01-25 2006-08-10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気流乾燥機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乾燥方法
CN111288749A (zh) * 2020-02-12 2020-06-16 太湖县绿健园家庭农场 一种农产品加工干燥机
KR20210009052A (ko) * 2019-07-16 2021-01-26 최낙운 히팅코일과 열매체유를 이용하는 건조장치
CN213657363U (zh) * 2020-11-06 2021-07-09 天津华茂博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节能型聚合物干燥机
CN214767724U (zh) * 2020-12-23 2021-11-19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
CN115574572A (zh) * 2022-10-03 2023-01-06 胡述春 一种茶叶翻动干燥工艺
CN115654880A (zh) * 2022-11-16 2023-01-31 福鼎市八闽茶夫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定量烘干装置
CN219368288U (zh) * 2023-03-08 2023-07-18 恩施芭雨露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自动烘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07849A (ja) * 2005-01-25 2006-08-10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気流乾燥機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乾燥方法
KR20210009052A (ko) * 2019-07-16 2021-01-26 최낙운 히팅코일과 열매체유를 이용하는 건조장치
CN111288749A (zh) * 2020-02-12 2020-06-16 太湖县绿健园家庭农场 一种农产品加工干燥机
CN213657363U (zh) * 2020-11-06 2021-07-09 天津华茂博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节能型聚合物干燥机
CN214767724U (zh) * 2020-12-23 2021-11-19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
CN115574572A (zh) * 2022-10-03 2023-01-06 胡述春 一种茶叶翻动干燥工艺
CN115654880A (zh) * 2022-11-16 2023-01-31 福鼎市八闽茶夫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定量烘干装置
CN219368288U (zh) * 2023-03-08 2023-07-18 恩施芭雨露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自动烘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78237B (zh) 2023-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28300U (zh) 一种玉米种子干燥装置
CN206966127U (zh) 一种玫瑰花分选装置
CN111919947A (zh) 一种茉莉花茶的自动化加工生产线
CN109442875A (zh) 一种种子快速除湿设备
CN210406953U (zh) 一种茶叶振动进料烘干机
CN111919946A (zh) 一种茉莉花茶的制作方法
CN211482759U (zh) 一种可以均匀干燥茶叶的茶叶干燥机
CN116878237B (zh) 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干燥设备
CN209152216U (zh) 一种窨制花茶窖制设备
CN212971519U (zh) 一种茉莉花茶的生产系统
CN108855856B (zh) 一种农业用大豆干燥除杂设备
CN206974112U (zh) 一种利于除臭的鸡粪烘干设备
CN102132942B (zh) 一种农作物烘干设备
CN204170949U (zh) 农业种子去杂烘干循环装置
CN107281769B (zh) 一种直接收获植物提取物固体的方法
CN217556145U (zh) 油茶果处理设备
CN207084073U (zh) 一种蔬菜烘干机
CN207507421U (zh) 干法造粒机
CN215917708U (zh) 一种金鱼养殖用饲料加工磨粉装置
CN211290979U (zh) 一种卷帘闭风装置
CN107716437A (zh) 一种茶叶加工设备
CN210299318U (zh) 一种茶叶烘干机
CN207940230U (zh) 一种淡水鱼饲料投放装置
CN208581796U (zh) 一种小麦烘干装置
CN110839716A (zh) 一种嫩香型茶叶加工制作恒温杀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