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57776A - 控制方法和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控制方法和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57776A
CN116857776A CN202310715920.0A CN202310715920A CN116857776A CN 116857776 A CN116857776 A CN 116857776A CN 202310715920 A CN202310715920 A CN 202310715920A CN 116857776 A CN116857776 A CN 1168577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emperature
air outlet
side plate
in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1592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世强
徐来福
周珩骏
韩彦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ICA Climate Solu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ICA Climate Solu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ICA Climate Solu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ICA Climate Solu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1592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577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57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577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和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用于控制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风阀。壳体形成有出风口。风阀连通壳体外部与出风口。控制方法包括在室内环境的露点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或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第二阈值时获取出风温度;在出风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第三阈值时,调大风阀的开度。上述控制方法,在室内环境的露点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或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出风口可能存在凝露的风险,再结合出风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第三阈值,可判断出风口会出现凝露,此时调大风阀的开度,增加出风口的回风量,可以提高出风温度,从而避免出风口出现凝露。

Description

控制方法和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和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的普及,人们对空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空调进行降温、除湿时,由于出风口的温度偏低,出风口容易出现凝露,进而容易产生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和空调室内机。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控制方法,用于控制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出风口,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风阀,所述风阀连通所述壳体外部与所述出风口,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室内环境的露点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或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第二阈值时获取出风温度;
在所述出风温度与所述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第三阈值时,调大所述风阀的开度。
上述控制方法,在室内环境的露点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或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出风口可能存在凝露的风险,再结合出风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第三阈值,可判断出风口会出现凝露,此时调大风阀的开度,增加出风口的回风量,可以提高出风温度,从而避免出风口出现凝露。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湿度;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室内环境湿度确定所述露点温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露点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关闭所述风阀。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风阀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的回风风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风阀打开时,开启所述回风风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出风温度与所述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等于第四阈值时,调小所述风阀的开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出风温度与所述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所述第四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时,维持所述风阀的开度。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出风口,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风阀,所述风阀连通所述壳体外部与所述出风口,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实现上述任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控制方法。
上述空调室内机,在室内环境的露点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或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出风口可能存在凝露的风险,再结合出风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第三阈值,可判断出风口会出现凝露,此时调大风阀的开度,增加出风口的回风量,可以提高出风温度,从而避免出风口出现凝露。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第一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出风口形成在所述第一侧板,所述风阀靠近所述第一侧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侧板形成有回风口,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混风风机和换热器,所述混风风机设置在所述回风口与所述换热器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第一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出风口形成在所述第一侧板,所述壳体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壳体内的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侧板间隔设置,所述风阀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中心并靠近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背的一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侧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所述第二侧板形成有回风口,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混风风机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靠近所述回风口设置并和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隔板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回风风机,所述回风风机设置在所述隔板上,所述回风风机的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方向相同。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空调室内机;10、壳体;12、第一侧板;13、出风口;14、第二侧板;15、回风口;16、底板;17、隔板;18、进风区;19、混风区;20、围板;22、回风腔;24、出风温度传感器;30、风阀;40、控制器;50、回风风机;60、混风风机;70、换热器;80、风管;90、出风装置;92、出风面板;94、出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本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图1和图3,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控制方法用于控制空调室内机100。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0和风阀30。壳体10形成有出风口13。风阀30连通壳体10外部与出风口13。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001:在室内环境的露点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或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第二阈值时获取出风温度;
步骤002:在出风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第三阈值时,调大风阀30的开度。
上述控制方法,在室内环境的露点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或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出风口13可能存在凝露的风险,再结合出风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第三阈值,可判断出风口13会出现凝露,此时调大风阀30的开度,增加出风口13的回风量,可以提高出风温度,从而避免出风口13出现凝露。
具体地,空调室内机100主要设置在室内环境,空调室内机100可与空调室外机(图未示)连接,从而可用于调节室内的温度以达到降温和升温的目的。
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0和风阀30。壳体10可呈矩形状。壳体10的一侧可形成有多个出风口13,多个出风口13在壳体10上排列设置。风阀30为通风系统中调节风量的调节阀。风阀30可实现开度调节,通过调节风阀30的开度,可调节出风口13的回风量。风阀30可包括对开多叶调节阀、蝶阀和顺开调节阀。风阀30可设置在壳体10的侧壁上。通过风阀30可连通壳体10外部与出风口13,壳体10外部的空气可通过风阀30进入到壳体10内混合,最终可从出风口13吹出。
露点温度为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也就是水蒸气与水达到平衡状态的温度。通过检测采集数据可得到室内环境温度,再经过计算可确定室内环境的露点温度。露点温度可通过饱和水汽压公式直接反算得到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室内环境的露点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或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出风口13可能存在凝露的风险。空调室内机100可包括出风温度传感器24。出风温度传感器24可检测出风口13处的出风温度,空调室内机100可获取到出风温度。再结合出风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第三阈值的情况,可判断出风口13会出现凝露,此时调大风阀30的开度,增加出风口13的回风量,可以提高出风温度,从而避免出风口13出现凝露。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出风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第三阈值时,此时可存在凝露风险,可将风阀30的开度调大5%,也就是在风阀30的当前开度上调大5%,直至调到风阀30的最大开度,最大开度可将风阀30完全开启。例如,第三阈值可为6℃,露点温度可为18℃,出风温度为12℃,此时出风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可为6℃,出风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为6℃等于第三阈值6℃,此时存在凝露风险,需要提高出风温度,避免凝露。另外,风阀30调大的幅度不仅可以为5%,也可以为6%或者其他的百分比,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等可通过实验数据检验得出。另外,空调室内机100可多次间断周期检测出风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是否大于第三阈值,然后可根据每次检测到的结果对应调大一次风阀30的开度。
请结合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003: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湿度;
步骤004: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湿度确定露点温度。
如此,可通过检测采集到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湿度,计算出室内环境的露点温度,进而可为出风口13处是否可能存在凝露提供判断依据。
具体地,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湿度的测量较为普遍,可采用水银或酒精温度计测量空气温度及最低、最高温度,以及利用毛发湿度计测量相对湿度。露点温度一般也可使用露点温度计来测量,但操作难度大,易于对测量结果带来较大误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由于露点温度没有直接计算公式,可通过检测采集到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湿度,进而通过饱和水汽压公式直接反算得到露点温度,从而可为出风口13处是否可能存在凝露提供判断依据。
请结合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005:在露点温度小于第一阈值且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等于第二阈值时,关闭风阀30。
如此,可判断出无凝露风险,室内降温为主要需求,关闭风阀30,无混风,可尽快降低室内温度。
具体地,将露点温度和第一阈值进行对比。在满足露点温度小于第一阈值且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此时可判断出无凝露风险,室内降温为主要需求,关闭风阀30,无混风,可尽快降低室内温度。另外,设定温度为用户设定的空调室内机100的温度。
请结合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设置在风阀30和出风口13之间的回风风机50。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006:在风阀30打开时,开启回风风机50。
如此,可通过回风风机50和风阀30联动控制,当风阀30开启时,回风风机50启动运行,可快速调节出风温度,避免出现凝露,提高混风效率。
具体地,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回风风机50。回风风机50可设在靠近壳体10的底部,并设置在风阀30和出风口13之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回风风机50和风阀30联动控制,当风阀30开启时,风阀30可连通壳体10外部。回风风机50启动运行,可将壳体10外部的空气吸入,进而吹向壳体10内靠近出风口13处,出风口13处经过混风混合,从而可快速调节出风温度,避免出现凝露,提高混风效率。
请结合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007:在出风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等于第四阈值时,调小风阀30的开度。
如此,可判断出无凝露风险,可适当减小回风量,降低出风温度,保证出风的凉感。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获取到的出风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等于第四阈值时,此时可判断出无凝露风险,可调小风阀30的开度,可选择将风阀30开度调小5%,也就是说在风阀30的当前开度上调小当前开度的5%,直至调到风阀30的最小开度,最小开度可将风阀30完全关闭,从而可适当减小回风量,降低出风温度,保证出风的凉感。例如,第四阈值可为3℃,露点温度可为18℃,出风温度可为16℃,此时出风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可为2℃,出风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为2℃小于第四阈值3℃,此时无凝露风险,则可以适当减小混风量,降低出风温度,保证凉爽感。另外,风阀30调小的幅度不仅可以为5%,也可以为6%或者其他的百分比,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另外,空调室内机100可多次间断周期检测出风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是否小于等于第四阈值,然后可根据每次检测到的结果对应调小一次风阀30的开度。
请结合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008:在出风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三阈值时,维持风阀30的开度。
如此,可判断此时既无凝露风险,出风温度也不会过低,维持风阀30当前开度不改变,可保证混风回风量。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出风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可判断此时既无凝露风险,出风温度也不会过低,维持风阀30当前开度不改变,可保证混风回风量。
请参图3,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0、风阀30和控制器40。壳体10形成有出风口13。风阀30连通壳体10外部与出风口13。控制器40用于实现上述任一个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
上述空调室内机100,在室内环境的露点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或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出风口13可能存在凝露的风险,再结合出风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第三阈值,可判断出风口13会出现凝露,此时调大风阀30的开度,增加出风口13的回风量,可以提高出风温度,从而避免出风口13出现凝露。
具体地,空调室内机100可包括立式室内机和挂壁式室内机等。壳体10可呈矩形状。壳体10的一侧可形成有多个出风口13,多个出风口13在壳体10上排列设置。风阀30为通风系统中调节风量的调节阀。风阀30可实现开度调节,通过调节风阀30的开度,可调节回风量。风阀30可包括对开多叶调节阀、蝶阀和顺开调节阀。风阀30可设置在壳体10的侧壁上。通过风阀30可连通壳体10外部与出风口13,壳体10外部的空气可通过风阀30进入到壳体10内混合,最终可从出风口13吹出。控制器40可设置在壳体10上。在一个是实施方式中,在出风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第三阈值时,控制器40可控制调大风阀30的开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露点温度小于第一阈值且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等于第二阈值时,控制器40可控制风阀30关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出风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等于第四阈值时,控制器40可控制调小风阀30的开度。
请结合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0包括底板16和第一侧板12。底板16和第一侧板12连接。出风口13形成在第一侧板12。风阀30靠近第一侧板12设置在底板16上。
如此,风阀30靠近出风口13设置,提高混风在出风口13处混合的速率,快速调节出风温度。
具体地,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侧板12可垂直连接底板16,第一侧板12设置在底板16的上方。第一侧板12上可形成有三个出风口13。三个出风口13在第一侧板12上排列设置。壳体10内还可形成有围板20。围板20连接第一侧板12和底板16,并可与第一侧板12和底板16围合形成回风腔22。风阀30可设置在回风腔22的内壁上靠近第一侧板12的位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打开风阀30,壳体10外部的空气可进入到回风腔22内,回风风机50可将回风腔22内的空气吹入到出风口13处,也就是说,风阀30靠近出风口13设置,可提高混风在出风口13处混合的速率,快速调节出风温度。
另外,第一侧板12上出风口13的数量不仅可以为三个,也可以为四个、五个或其他数量,同时不仅可以沿第一侧板12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也可以沿第一侧板12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请结合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0还包括第二侧板14。第二侧板14与第一侧板12间隔设置。第二侧板14形成有回风口15。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0内的混风风机60和换热器70。混风风机60设置在回风口15与换热器70之间。
如此,混风风机60靠近回风口15设置,加快室内的风或者室外引进的新风进到壳体10的速率,提高出风效率。
具体地,在图3中,第二侧板14在壳体10上与第一侧板12间隔设置,并平行于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4上可形成有回风口15,室内的风或者室外引进的新风可通过回风口15进入到壳体10内。回风口15的开口方向可对应出风口13的开口方向。回风口15的口径大于出风口13的口径。空调室内机100还设置有混风风机60和换热器70。混风风机60可设置有两个。换热器70的两端可靠近壳体10的顶部和底部设置,从而尽可能将混风风机60吹向换热器70的风均匀换热。换热器70可设置在混风风机60与出风口13之间。混风风机60可设置在回风口15与换热器70之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混风风机60靠近回风口15设置,可加快室内的风或者室外引进的新风进到壳体10的速率,提高出风效率。
另外,混风风机60的数量不仅可以设置为两个,也可设置为三个、四个或其他数量,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结合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0包括底板16和第一侧板12。底板16和第一侧板12连接。出风口13形成在第一侧板12。壳体10还包括形成在壳体10内的隔板17。隔板17与第一侧板12间隔设置。风阀30设置在底板16的中心并靠近隔板17与第一侧板12相背的一侧。
如此,可通过隔板17将壳体10分隔成两个区域,可防止混合区的风回流,同时可使的混合区的风均匀混合,进一步快速调节出风温度。
具体地,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侧板12可垂直连接底板16,第一侧板12设置在底板16的上方。第一侧板12上可形成有三个出风口13。三个出风口13在第一侧板12上排列设置。壳体10内还形成有隔板17。隔板17可与第一侧板12间隔设置,并平行于第一侧板12。围板20可与隔板17和底板16连接,并围合形成回风腔22。风阀30可设在回风腔22的内壁上,并位于底板16的中心位置靠近隔板17与第一侧板12相背的一侧,从而可通过隔板17将壳体10分隔成两个区域,可防止混合区的风回流,同时可使的混合区的风均匀混合,进一步快速调节出风温度。
请结合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0还包括第二侧板14。隔板17设置在第二侧板14与第一侧板12之间。第二侧板14形成有回风口15。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0内的混风风机60和换热器70。换热器70靠近回风口15设置并和换热器70设置在第二侧板14与隔板17之间。
如此,换热器70靠近回风口15设置,并与混风风机60处于一个区域内,混风风机60可将从回风口15进来的风经过换热器70充分换热后,再吹向隔板17的另一侧,提高换热效率。
具体地,在图4中,第二侧板14在壳体10上与第一侧板12间隔设置,并平行于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4上可形成有回风口15,室内的风或者室外引进的新风可通过回风口15进入到壳体10内。回风口15的开口方向可对应出风口13的开口方向。隔板17可设置在第二侧板14与第一侧板12之间,并平行于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4。隔板17可将壳体10内分隔成进风区18和混风区19。混风风机60和换热器70可设置在进风区18。混风风机60可排列设置在隔板17上。进风区18内的空气可通过混风风机60吹入到混风区19。混风风机60可设置在换热器70与出风口13之间。换热器70可靠近回风口15设置并设置在回风口15与混风风机60之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换热器70靠近回风口15设置,并与混风风机60处于一个区域内,混风风机60可将从回风口15进来的风经过换热器70充分换热后,再吹向隔板17的另一侧,提高换热效率。
请结合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回风风机50。回风风机50设置在隔板17上。回风风机50的风口与出风口13的方向相同。
如此,回风风机50的风口与出风口13的方向相同,便于在混合,使得混合后的风快速从出风口13吹出。
具体地,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回风风机50可设置在隔板17上靠近底板16的位置。回风风机50的风口方向可用F表示,出风口13的方向可用V表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风阀30打开后,回风风机50可将回风腔22内的空气吹向混风区19,回风风机50的风口F与出风口13的方向V相同,便于在混合,使得混合后的风快速从出风口13吹出。
另外,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风管80和出风装置90。风管80和出风装置90可对应各设置有三个。出风口13可通过风管80连接出风装置90。出风装置90可包括出风面板92。出风面板92上可开设有多个出风孔9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从出风口13吹出的风经过风管80进入到出风装置90中,进入到出风装置90中可降低出风的速度,最终可通过出风面板92进一步将风分散到面板的平面上,然后通过出风孔94将风吹出,使得用户可感受到凉感而无风感。
需要说明的是,出风管80和出风装置90的数量不仅可以设置为三个,也可以设置为四个或多个,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者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控制方法,用于控制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出风口,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风阀,所述风阀连通所述壳体外部与所述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室内环境的露点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或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第二阈值时获取出风温度;
在所述出风温度与所述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第三阈值时,调大所述风阀的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湿度;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室内环境湿度确定所述露点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露点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关闭所述风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风阀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的回风风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风阀打开时,开启所述回风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出风温度与所述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等于第四阈值时,调小所述风阀的开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出风温度与所述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所述第四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时,维持所述风阀的开度。
7.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出风口,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风阀,所述风阀连通所述壳体外部与所述出风口,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第一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出风口形成在所述第一侧板,所述风阀靠近所述第一侧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侧板形成有回风口,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混风风机和换热器,所述混风风机设置在所述回风口与所述换热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第一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出风口形成在所述第一侧板,所述壳体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壳体内的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侧板间隔设置,所述风阀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中心并靠近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背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侧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所述第二侧板形成有回风口,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混风风机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靠近所述回风口设置并和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隔板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回风风机,所述回风风机设置在所述隔板上,所述回风风机的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方向相同。
CN202310715920.0A 2023-06-14 2023-06-14 控制方法和空调室内机 Pending CN1168577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15920.0A CN116857776A (zh) 2023-06-14 2023-06-14 控制方法和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15920.0A CN116857776A (zh) 2023-06-14 2023-06-14 控制方法和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57776A true CN116857776A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27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15920.0A Pending CN116857776A (zh) 2023-06-14 2023-06-14 控制方法和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5777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524687A (zh) * 2024-07-24 2024-08-20 浙江普林艾尔电器工业有限公司 服务器机房的散热控制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524687A (zh) * 2024-07-24 2024-08-20 浙江普林艾尔电器工业有限公司 服务器机房的散热控制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33951B2 (ja) 空気式放射パネル装置
KR20170048365A (ko) 제습 장치
CN215295146U (zh) 一种全热交换器
CN210663090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CN116857776A (zh) 控制方法和空调室内机
CN112013465A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CN207486957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1503737B (zh) 空调设备和运行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7094911U (zh) 加湿空调
JP6848956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KR200353071Y1 (ko) 항온,항습용 공조기
CN218295968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8302714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215765407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7687676B (zh) 室内机
JPH0413612B2 (zh)
JP2021116998A (ja) 空調機
JPH0828902A (ja) 空気調和機
JP4675075B2 (ja)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の制御方法
KR102522061B1 (ko) 공조 유닛
JPH05196280A (ja) ダクト式空気調和機
CN220355565U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852366U (zh) 空调器
JPH05740Y2 (zh)
JP2020067203A (ja) 室内空調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