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45444A -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45444A
CN116845444A CN202311096262.8A CN202311096262A CN116845444A CN 116845444 A CN116845444 A CN 116845444A CN 202311096262 A CN202311096262 A CN 202311096262A CN 116845444 A CN116845444 A CN 1168454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losion
end cap
cap assembly
energy storage
protective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962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45444B (zh
Inventor
李茂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9626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454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45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454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454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454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48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15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42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 H01M50/3425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in the form of rupturable membranes or weakened parts, e.g. pierced with the aid of a sharp memb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端盖组件包括顶盖、防爆阀片以及保护膜。顶盖开设有防爆孔。顶盖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防爆阀片连接于第二表面上防爆孔的外周缘处且封闭防爆孔。保护膜、防爆阀片以及顶盖形成一泄压空间。保护膜包括防护部和绕设于防护部四周的连接部,防护部覆盖防爆孔,连接部贴设于第一表面上,防护部邻近连接部的位置开设有连通泄压空间的走气口,防护部在走气口处包括相对邻近连接部的第一侧部和相对远离连接部的第二侧部。第一侧部设置有朝向防爆阀片倾斜的倾斜结构,从而通过倾斜结构可以避免走气口边缘位置处在刀具回退时因塑料的延展性、塑料回弹力导致的走气口被缩小甚至于被封闭的缺陷。

Description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保证储能装置的安全性,储能装置的顶盖上设置有防爆阀片,在储能装置出现意外情况(如过充、热失控、壳体破损等)时,储能装置的内部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并使储能装置的内部压力升高,在储能装置的内部压力大于预定值时,内部的气体会冲开防爆阀片,从而使储能装置的内部压力下降,进而确保储能装置的安全。为了避免防爆阀片被尖锐物体划伤或划破,或者避免外界的灰尘、杂物等落在防爆阀片上,影响防爆阀片的开阀可靠性和稳定性,通常在顶盖上设置保护膜。保护膜、顶盖和防爆阀片之间围合形成容腔,保护膜上需要开设走气口,以平衡容腔和外界的气压。然而,现有的保护膜上的走气口在成型后,走气口容易因塑料的延展性和弹性恢复能力而导致开口程度缩小,甚至会产生闭合,使得走气口的泄压能力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以解决走气口容易因塑料的延展性和弹性恢复能力而导致开口程度减小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包括顶盖、防爆阀片以及保护膜。顶盖,包括沿所述端盖组件的厚度方向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顶盖开设有沿所述端盖组件的厚度方向贯通的防爆孔;所述防爆阀片连接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防爆孔的外周缘处且封闭所述防爆孔;所述保护膜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并遮盖所述防爆阀片,所述保护膜、所述防爆阀片以及所述顶盖形成一泄压空间,所述保护膜包括防护部和绕设于所述防护部四周的连接部,所述防护部覆盖所述防爆孔,所述连接部贴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防爆孔的外周缘处,所述防护部邻近所述连接部的位置开设有连通所述泄压空间的走气口,所述防护部在所述走气口处包括相对邻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一侧部和相对远离所述连接部的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设置有朝向所述防爆阀片倾斜的倾斜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端盖组件中,基于第一侧部设置有朝向靠近防爆阀片的方向倾斜的倾斜结构,一方面,为了避免储能装置生产、搬运以及使用过程中杂质颗粒或者注液时的电解液污染防爆阀片,影响其开阀稳定性,以保证储能装置安全性,在防爆阀片上方覆盖一保护膜,为了进一步的保证防爆阀片爆开阈值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保护膜上开设走气口以保证外部环境与泄压空间之间的气压维持平衡,以及在防爆阀片爆开时能够快速的顶开保护膜以进行泄压排气,走气口的成型可以通过带切割刃的模具(例如刀具)进行切割,由于保护膜为塑料,在刀具回退时,因塑料的延展性,走气口边缘处的塑料会因刀具退回被拉伸,以及塑料本身存在的一定回弹力,在本申请中的走气口的成型时,走气口一侧的倾斜结构可以避免走气口边缘位置处在刀具回退时因塑料延展性、塑料回弹力导致的走气口被缩小甚至于被封闭的缺陷,使走气口的开口大小可以维持在合适的间隙范围,提高防爆阀片的开阀稳定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在储能装置发生膨胀时,壳体内的电解液发生分解,并产生大量气体,壳体内的压力升高,气体冲开防爆阀片,从防爆孔流出至壳体外,在气体从防爆阀片上流出时,保护膜的中心受到的气体压力大,防护部的中心朝向背离防爆阀片的方向鼓起,第二侧部相对第一侧部朝远离防爆阀片的方向移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之间的距离变大,进一步扩大走气口的开口大小,从而有利于快速排气并顶开保护膜,综上所述,倾斜结构可以使得走气口始终保持通畅,有利于保证储能装置的安全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倾斜结构相对所述第一侧部朝向所述防爆阀片倾斜的第一倾斜角度范围为15°-35°。一方面,倾斜结构可以对走气口的侧壁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避免走气口在成型时由于塑料的延展性和弹性恢复能力而导致开口程度不足;另一方面,第一侧部相对第二侧部靠近连接部,在防护部受气体推动朝向远离防爆阀片的方向鼓起时,第二侧部会相对第一侧部朝向背离防爆阀片的方向弯折倾斜,第二侧部与倾斜结构的倾斜方向相反,从而可以增大走气口的开口大小,使得走气口保持畅通,有利于气体从走气口流出至储能装置外。第一倾斜角度小于15°时,倾斜结构相对第一侧部朝向防爆阀片的倾斜程度不足,在走气口成型时,由于受到塑料延展性和回弹力的影响,走气口容易被缩小甚至于被封闭,导致走气口的间隙过小,走气口的泄压排气能力弱;第一倾斜角度大于35°时,走气口成型之后的间隙过大,外界的杂质颗粒或电解液容易通过走气口污染防爆阀片,影响防爆阀的开阀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倾斜结构远离所述第一侧部的端部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相对所述倾斜结构朝向所述防爆阀片倾斜设置,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倾斜结构之间的第二倾斜角度的范围为45°-90°。第二倾斜角度在45°-90°时,延伸部可以在走气口有足够的开口间隙用于在防爆阀片爆开时进行泄压排气的基础上,对意外掉入到走气口中的杂质进行拦截,避免杂质掉落在防爆阀片上,影响开阀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储能装置的安全性。其中,第二倾斜角度小于45°时,延伸部与倾斜结构之间的夹角过小,延伸部大于杂质的拦截效果差,杂质在掉落时不容易落在延伸部和倾斜结构之间;第二倾斜角度大于90°时,由于倾斜结构相对第一侧部倾斜设置,延伸部又相对倾斜结构倾斜设置,因此延伸部容易对走气口造成遮挡,导致走气口的间隙过小,不利于走气口的泄压排气。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倾斜结构沿所述端盖组件的宽度方向的第一宽度与所述走气口沿所述端盖组件的宽度方向的第二宽度的比值为0.4-0.8,避免走气口在成型之后因塑料的弹性恢复作用而被封闭。第一宽度和第二宽度的比值小于0.4时,倾斜结构的成型难度大,保护膜的制备成本高。第一宽度和第二宽度的比值大于0.8时,倾斜结构相对第一侧部的变形程度不足,在走气口成型后,倾斜结构受到塑料的延展性和弹性恢复能力的影响,倾斜结构发生回弹,导致走气口缩小,使得走气口的间隙过小,不利于走气口的排气。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走气口沿所述端盖组件的长度方向的延伸长度为2mm-6mm,沿所述端盖组件的宽度方向的延伸宽度为0.05mm-2mm,以保证走气口具有足够大的开口大小,具有足够的通流能力,以便于气体从走气口中流出,以及方便走气口的加工。在走气口沿端盖组件的长度方向的延伸长度小于2mm,沿端盖组件的宽度方向的第二宽度小于0.05mm时,走气口的加工难度高,且走气口的开口程度较小,走气口容易应塑料的回弹恢复作用而被封闭,且走气口的流通能力差,不利于气体的泄压;在走气口沿端盖组件的长度方向的延伸长度大于6mm,沿端盖组件的宽度方向的第二宽度大于2mm时,走气口的开口程度过大,走气口无法有效地对外界的灰尘、杂物进行止挡。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走气口设置为多个,提高保护膜的泄压能力,避免气体集聚在泄压空间中,提高储能装置的安全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走气口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走气口位于所述保护膜沿所述端盖组件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且沿所述端盖组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保护膜在实现防护功能的同时希望在防爆阀片爆开时能够快速的顶开保护膜以保证储能装置能够快速泄压排气,避免储能装置泄压排气较慢发生爆炸,本申请中走气口设置为两个,两个走气口位于保护膜沿端盖组件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且沿端盖组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走气口位于保护膜上最易变形的位置,能够在防爆阀片爆开时快速可靠地被气体向上顶起,实现快速均匀撑开保护膜的两侧的走气口,使得保护膜两侧受向上的力是均匀的,保护膜两侧被同时且快速地向上顶起,进一步快速掀开整个保护膜,便于防爆阀在最短时间内泄压排气,而一侧设置走气口的方案中,防爆阀片泄压排气时,气体从保护膜的一侧的走气口处泄压排气,未设置走气口的一侧与顶盖之间连接在一起,保护膜的一侧张开泄压排气之后另外一侧不再有足够的向上的作用力,因此保护膜只有一侧被掀开,最终开口较小,无法在防爆阀片爆开时快速的进行泄压排气,储能装置存在因泄压排气较慢而发生爆炸的危险,影响储能装置的安全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两个所述走气口沿所述端盖组件的宽度方向的第一距离与所述保护膜沿所述端盖组件的宽度方向的第二距离的比值范围为4/5-5/6。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的比值在4/5至5/6之间时,可以确保保护膜对应两个走气口之间的位置在受气体冲击后容易变形,向上鼓起,能够快速的拉开连接部与顶盖的连接,掀开保护膜,方便储能装置快速进行泄压排气。在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的比值小于4/5时,保护膜对应两个走气口之间的位置在受气体冲击后向上的拉力不足以将保护膜的连接部与顶盖拉开;在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的比值大于5/6时,导致连接部与顶盖的连接宽度过窄,不利于保护膜与顶盖的连接,且容易导致保护膜与顶盖的连接强度不足,保护膜容易掉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设置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顶盖之间。粘接层用于将保护膜与顶盖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粘接层将保护膜和顶盖粘接在一起具有安装方便,结构简单,经济高效等优点。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粘接层自所述连接部延伸至所述防护部,以使得在将保护膜粘接于顶盖上时,即使存在一定的对齐误差,保护膜与顶盖也可以粘接在一起,降低保护膜的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和操作的便利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粘接层在所述防护部的延伸距离为0.5mm-1.5mm,以使得在装配保护膜时具有足够的误差空间,便于保护膜的装配。在粘接层在防护部的延伸距离小于0.5mm时,保护膜的装配误差范围过小,不利于保护膜与顶盖的装配,导致装配效率降低;在粘接层在防护部的延伸距离大于1.5mm时,容易造成粘接层的材料浪费,使得储能装置的生产成本增加。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顶贴片,所述顶贴片设置于所述顶盖朝向所述保护膜的一侧,所述顶贴片对应所述保护膜的位置开设有避让孔,所述保护膜设置于所述避让孔内;沿所述端盖组件的高度方向,所述顶贴片背离所述顶盖的一侧表面凸出于所述保护膜背离所述顶盖的一侧表面。顶贴片可以对保护膜起到保护作用,以避免保护膜在储能装置的使用及运输过程中因外力作用而被刮落,从而提高保护膜与顶盖的连接稳定性,提高储能装置的安全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防爆孔的边缘与所述顶盖朝向所述保护膜的一侧表面平齐,所述防爆孔的边缘设置有圆角。顶盖朝向保护膜的一侧可以设置为平面,以简化顶盖的结构,降低成产成本。圆角可以避免毛刺对保护膜造成损伤。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包括如任一项所述的端盖组件。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为所述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户用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的爆炸图。
图4是图3中的端盖组件沿A-A线的剖面图。
图5是图4中I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膜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申请在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倾斜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膜的俯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用电设备 1;电能转换装置 2;第一用户负载 3;第二用户负载 4;高压电缆 51;第一电能转换装置 52;第二电能转换装置 53;储能装置 100;壳体10;开口 101;收容腔 102;端盖组件 20;泄压空间 201;顶盖 21;第一表面 21a;第二表面21b;防爆孔 211;圆角 212;安装槽 214;第一槽壁 2141;第二槽壁 2142;防爆阀片 22;刻痕槽 221;主体部 222;凸台部 223;保护膜 23;第一保护面 2311;第二保护面 2312;倾斜面 2313;防护部 231;连接部 232;走气口 233;第一侧部 2331;倾斜结构 2332;延伸部2333;第二侧部 2341;粘接层 24;顶贴片 25;避让孔 251;电极组件 3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中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并非要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由于人们所需要的能源都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为了合理利用能源并提高能量的利用率,需要通过一种介质或者设备,把一种能量形式用同一种或者转换成另外一种能量形式存储起来,基于未来应用需要再以特定能量形式释放出来。目前绿色电能的产生普遍依赖于光伏、风电、水势等,而风能和太阳能等普遍存在间歇性强、波动性大的问题,会造成电网不稳定,用电高峰电不够,用电低谷电太多,不稳定的电压还会对电力造成损害,因此可能因为用电需求不足或电网接纳能力不足,引发“弃风弃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须依赖储能。即将电能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手段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将能量转化为电能释放出来,简单来说,储能就类似一个大型“充电宝”,在光伏、风能充足时,将电能储存起来,在需要时释放储能的电力。
以电化学储能为例,本方案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储能装置内设有化学电池,主要是利用化学电池内的化学元素做储能介质,充放电过程伴随储能介质的化学反应或者变化,简单说就是把风能和太阳能产生的电能存在化学电池中,在外部电能的使用达到高峰时再将存储的电量释放出来使用,或者转移给电量紧缺的地方再使用。
目前的储能(即能量存储)应用场景较为广泛,包括(风、光)发电侧储能、电网侧储能、基站侧储能以及用户侧储能等方面,对应的储能装置的种类包括有:
(1)应用在电网侧储能场景的大型储能集装箱,其可作为电网中优质的有功无功调节电源,实现电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负荷匹配,增强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并在电网系统备用、缓解高峰负荷供电压力和调峰调频方面意义重大;
(2)应用在用户侧的工商业储能场景(银行、商场等)的中小型储能电柜,主要运行模式为“削峰填谷”。由于根据用电量需求在峰谷位置的电费存在较大的价格差异,用户有储能装置后,为了减少成本,通常在电价低谷期,对储能柜/箱进行充电处理;电价高峰期,再将储能装置中的电放出来进行使用,以达到节省电费的目的。另外,在边远地区,以及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高发的地区,家用储能装置的存在,相当于用户为自己和电网提供了备用电源,免除由于灾害或其他原因导致的频繁断电带来的不便。
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户用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且本申请图1实施例以用户侧储能中的家用储能场景为例进行说明,本申请储能装置并不限定于家用储能场景。
本申请提供一种户用储能系统,该户用储能系统包括电能转换装置2(光伏板)、用电设备1以及储能装置100,所述储能装置100为小型储能箱,可通过壁挂方式安装于室外墙壁。用电设备1包括第一用户负载3(路灯)、第二用户负载4(例如空调等家用电器)等。具体的,光伏板可以在电价低谷时期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所述储能装置100用于储存该电能并在电价高峰时供给路灯和家用电器进行使用,或者在电网断电/停电时进行供电。
请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且本申请图2实施例以发/配电侧共享储能场景为例进行说明,本申请储能装置100并不限定于其发/配电侧储能场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储能系统包括高压电缆51、第一电能转换装置52、第二电能转换装置53及本申请提供的储能装置100。在发电情况下,第一电能转换装置52及第二电能转换装置53用于将其它形式的能源转换为电能,与高压电缆51连接并供给配网用电侧使用。当用电负荷较低,第一电能转换装置52、第二电能转换装置53发电过剩时,将多发的电量储存至储能装置100,减少弃风、弃光率,改善新能源发电消纳问题;在用电负荷高位时,电网下达指令,将储能装置100储存的电量协同高压电缆51采用并网模式传输电能供给用电侧使用,为电网运行提供调峰、调频、备用等多种服务,充分发挥电网调峰的作用,促进电网削峰填谷,缓解电网供电压力。
可选地,第一电能转换装置52及第二电能转换装置53可将太阳能、光能、风能、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及机械能等中的至少一种转换为电能。
储能装置10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储能装置100相互串联或并联,多个储能装置100采用隔离板(图未示)进行支撑及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多个”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储能装置100外部还可以设有储能箱,用于收容储能装置100。
可选地,储能装置100可包括但不限于单体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电池系统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100的实际应用形态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所列举产品,还可以是其他应用形态,本申请实施例不对储能装置100的应用形态做严格限制。本申请实施例仅以储能装置100为多芯电池为例进行说明。当该储能装置100为单体电池时,储能装置100可以为圆柱电池、方形电池等中的至少一种。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100的爆炸图。储能装置100包括壳体10、端盖组件20和电极组件30。电极组件30设置于壳体10内,壳体10与端盖组件20密封固定连接,以实现对电极组件30的封装。具体地,壳体10具有开口101和与开口101相连通的收容腔102。电极组件30容置于收容腔102内。收容腔102还用于存储电解液,以使得电解液能够浸润电极组件3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储能装置100呈长方体状结构。为了方便描述,以图3为参照,本文中的术语“长度方向X”是指与储能装置100的中轴线垂直的储能装置100的横截面的长边方向,即为左右方向(其中X轴正向为右)。术语“宽度方向Y”是指与储能装置100的中轴线垂直的储能装置100的横截面的短边方向,即为前后方向(其中Y轴正向为前)。术语“高度方向Z”是指平行于储能装置100的中轴线的方向,即为上下方向(其中Z轴正向为上)。其中,长度方向X、宽度方向Y及高度方向Z共同构成储能装置100的三个正交方向。为了描述方便,本申请中的上下、左右、前后方位为相对位置,不构成限制实现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装置100还可以呈正方体状结构、圆柱状结构等。储能装置100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及高度方向可以根据产品的具体结构和附图呈现视角自定义,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端盖组件20的长度方向和储能装置100的长度方向对应,端盖组件20的宽度方向和储能装置100的宽度方向对应,端盖组件20的厚度方向和储能装置100的高度方向对应。
请一并参阅图4、图5、图6及图7,图4是图3中的端盖组件20沿A-A线的剖面图;图5是图4中I处的放大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膜23的局部剖视图。端盖组件20包括顶盖21、防爆阀片22以及保护膜23。顶盖21包括沿端盖组件20的厚度方向Z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21a和第二表面21b。顶盖21上开设有沿端盖组件20的厚度方向Z贯通的防爆孔211。防爆孔211贯穿顶盖21设置。防爆阀片22连接于第二表面21b上的防爆孔211的外周缘处,且封闭防爆孔211。保护膜23设置于第一表面21a上,并遮盖防爆阀片22。顶盖21、防爆阀片22以及保护膜23围合形成泄压空间201。保护膜23包括防护部231和绕设于防护部231四周的连接部232。防护部231覆盖防爆孔211设置。连接部232贴设于第一表面21a上防爆孔211的外周缘处。防护部231邻近连接部232的位置处开设有连通泄压空间201的走气口233。防护部231在走气口233处包括相对邻近连接部232的第一侧部2331和相对远离连接部232的第二侧部2341。第一侧部2331设置有朝向防爆阀片22倾斜的倾斜结构2332。
本申请中基于在防护部231靠近连接部232的位置处开设连通泄压空间201的走气口233,防护部231在走气口233处的第一侧部2331设置有朝向靠近防爆阀片22的方向倾斜的倾斜结构2332,一方面,为了避免储能装置100生产、搬运以及使用过程中杂质颗粒或者注液时的电解液污染防爆阀片22,影响其开阀稳定性,以保证储能装置100安全性,在防爆阀片22上方覆盖一保护膜23,为了进一步的保证防爆阀片22爆开阈值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保护膜23上开设走气口233以保证外部环境与泄压空间201之间的气压维持平衡,以及在防爆阀片22爆开时能够快速的顶开保护膜23以进行泄压排气。走气口233的成型可以通过带切割刃的模具(例如刀具)进行切割,由于保护膜23为塑料,在刀具回退时,因塑料的延展性,走气口233边缘处的塑料会因刀具退回被拉伸,以及塑料本身存在的一定回弹力,在本申请中的走气口233的成型时,走气口233一侧的倾斜结构2332可以避免走气口233边缘位置处在刀具回退时因塑料延展性、塑料回弹力导致的走气口233被缩小甚至于被封闭的缺陷,使走气口233的开口大小可以维持在合适的间隙范围,提高防爆阀片22的开阀稳定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在储能装置100发生膨胀时,壳体10内的电解液发生分解,并产生大量气体,壳体10内的压力升高,气体冲开防爆阀片22,从防爆孔211流出至壳体10外,在气体从防爆阀片22上流出时,保护膜23的中心受到的气体压力大,防护部231的中心朝向背离防爆阀片22的方向鼓起,第二侧部2341相对第一侧部2331朝远离防爆阀片22的方向移动,第一侧部2331和第二侧部2341之间的距离变大,进一步扩大走气口233的开口大小,从而有利于快速排气并顶开保护膜23,综上所述,倾斜结构2332可以使得走气口233始终保持通畅,有利于保证储能装置100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倾斜结构2332穿过走气口233并伸入至泄压空间201内,保护膜23相对顶盖21的凸出高度并未增加,可以有效地利用泄压空间201,且在储能装置100的生产、搬运过程中,保护膜23不易被其他部件刮蹭导致掉落。
需要说明的是,图3的目的仅在于示意性地描述壳体10、端盖组件20和电极组件30之间的设置方式,并非对各个元件的连接位置、连接关系及具体构造等做具体限定。图3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储能装置1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储能装置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储能装置100可以包括比图3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储能装置100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应激件、转接片、连接线束等等。
请参阅图5和图6,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倾斜结构2332相对第一侧部2331朝向防爆阀片22倾斜的第一倾斜角度A1范围为15°35°,一方面,倾斜结构2332可以对走气口233的侧壁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避免走气口233在成型时由于塑料的延展性和弹性恢复能力而导致走气口233的开口程度不足;另一方面,第一侧部2331相对第二侧部2341靠近连接部232,在防护部231受气体推动朝向远离防爆阀片22的方向鼓起时,第二侧部2341会相对第一侧部2331朝向背离防爆阀片22的方向弯折倾斜,第二侧部2341与倾斜结构2332的倾斜方向相反,从而可以增大走气口233的开口大小,使得走气口233保持畅通,有利于气体从走气口233流出至储能装置100外。其中,走气口233的开口大小可以是指沿端盖组件20的宽度方向Y倾斜结构2332靠近第二侧部2341的一端与第二侧部2341之间的距离。
保护膜23包括背离顶盖21一侧的第一保护面2311和朝向顶盖21一侧的第二保护面2312。倾斜结构2332背离顶盖21的一侧为倾斜面2313,倾斜面2313可以对气体进行导向,以加快气体从走气口233流出。倾斜结构2332相对第一侧部2331朝向防爆阀片22的第一倾斜角度A1为第一保护面2311与倾斜面2313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角度。第一倾斜角度A1可以为但不限于10°、15°、20°、25°、30°、35°等等。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倾斜角度A1仅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其中,在第一倾斜角度A1小于10°时,倾斜结构2332相对第一侧部2331朝向防爆阀片22的倾斜程度不足,在走气口233成型时,由于受到塑料延展性和回弹力的影响,走气口233容易被缩小甚至于被封闭,导致走气口233的间隙过小,走气口233的泄压排气能力弱;在第一倾斜角度A1大于35°时,走气口233成型之后的间隙过大,外界的杂质颗粒或电解液容易通过走气口233污染防爆阀片22,影响防爆阀片22的开阀准确性和可靠性。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在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倾斜结构2332的局部剖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倾斜结构2332远离第一侧部2331的端部设置有延伸部2333。延伸部2333相对倾斜结构2332朝向防爆阀片22倾斜设置。延伸部2333相对倾斜结构2332朝向远离第一侧部2331的方向倾斜设置。延伸部2333与倾斜结构2332之间的第二倾斜角度A2的范围为45°-90°。第二倾斜角度A2可以为延伸部2333朝向防爆阀片22一侧的表面与倾斜面2313之间的夹角。第二倾斜角度A2在45°-90°时,延伸部2333可以在走气口233有足够的开口间隙用于在防爆阀片22爆开时进行泄压排气的基础上,对意外掉入到走气口233中的杂质进行拦截,避免杂质掉落在防爆阀片22上,影响开阀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储能装置100的安全性。其中,第二倾斜角度A2小于45°时,延伸部2333与倾斜结构2332之间的夹角过小,延伸部2333大于杂质的拦截效果差,杂质在掉落时不容易落在延伸部2333和倾斜结构2332之间;第二倾斜角度A2大于90°时,由于倾斜结构2332相对第一侧部2331倾斜设置,延伸部2333又相对倾斜结构2332倾斜设置,因此延伸部2333容易对走气口233造成遮挡,导致走气口233的间隙过小,不利于走气口233的泄压排气。示例性地,第二倾斜角度A2可以为45°、50°、60°、75°、90°等等。
倾斜结构2332沿端盖组件20的宽度方向Y的第一宽度W1与走气口233沿端盖组件20的宽度方向Y的第二宽度W2的比值为0.4-0.8。其中,塑料的弹性恢复程度与塑料受到的挤压变形的程度相关,在塑料受到的挤压变形的程度越大时,塑料的弹性恢复程度越小,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第一宽度W1与第二宽度W2的比值为0.4-0.8可以避免走气口233在成型之后因塑料的弹性恢复作用而被封闭。示例性地,第一宽度W1和第二宽度W2的比值可以为但不限于0.4、0.5、0.6、0.7、0.8等等。
第一宽度W1和第二宽度W2的比值小于0.4时,倾斜结构2332的成型难度大,保护膜23的制备成本高。第一宽度W1和第二宽度W2的比值大于0.8时,倾斜结构2332相对第一侧部2331的变形程度不足,在走气口233成型后,倾斜结构2332受到塑料的延展性和弹性恢复能力的影响,倾斜结构2332发生回弹,导致走气口233缩小,使得走气口233的间隙过小,不利于走气口233的排气。在一些实施例中,倾斜结构2332的延伸长度可以小于走气口233的第二宽度W2,以避免倾斜结构2332受到外力作用而对走气口233造成封堵。在一些实施例中,倾斜结构2332的延伸长度还可以与走气口233的第二宽度W2相等,以简化保护膜23的成型工艺,提高保护膜23的生产效率。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膜23的俯视图。走气口233沿端盖组件20的长度方向X的延伸长度L1为2mm-6mm,走气口233沿端盖组件20的宽度方向Y的延伸宽度为第二宽度W2,第二宽度W2为0.05mm-2mm,以保证走气口233具有足够大的开口大小,具有足够的通流能力,以便于气体从走气口233中流出,以及方便走气口233的加工。走气口233沿端盖组件20的长度方向X的延伸长度L1可以为但不限于2mm、3mm、4mm、5mm、6mm等等,走气口233沿端盖组件20的宽度方向Y的第二宽度W2可以为但不限于0.05mm、0.1mm、0.2mm、0.5mm、0.8mm、1mm、1.5mm、2mm等等。在走气口233沿端盖组件20的长度方向X的延伸长度L1小于2mm,沿端盖组件20的宽度方向Y的第二宽度W2小于0.05mm时,走气口233的加工难度高,且走气口233的开口程度较小,走气口233容易应塑料的回弹恢复作用而被封闭,走气口233的流通能力差,不利于气体的泄压;在走气口233沿端盖组件20的长度方向X的延伸长度L1大于6mm,沿端盖组件20的宽度方向Y的第二宽度W2大于2mm时,走气口233的开口程度过大,走气口233无法有效地对外界的灰尘、杂物进行止挡。其中,图8中的虚线可以示意为防护部231与连接部232的交界线。示例性地,防护部231与连接部232的交界线可以为防爆孔211沿储能装置100的高度方向Z在保护膜23上的正投影。
在本实施例中,走气口233可以呈长条状设置,走气口233的开口形状为长方形,以减小走气口233的加工难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走气口233还可以呈波浪状、锯齿状、圆弧状设置等等,本申请中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走气口233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以提高保护膜23的泄压能力,避免气体集聚在泄压空间201中,提高储能装置100的安全性。在一些实施例中,走气口233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一个,以减少保护膜23的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其中,走气口233可以设置为两个,两个走气口233位于保护膜23沿端盖组件20的长度方向X的中部,且沿端盖组件20的宽度方向Y间隔设置。保护膜23在实现防护功能的同时希望在防爆阀片22爆开时能够快速的顶开保护膜23以保证储能装置100能够快速泄压排气,避免储能装置100泄压排气较慢发生爆炸,本申请中走气口233设置为两个,两个走气口233位于保护膜23沿端盖组件20的长度方向X的中部,且沿端盖组件20的宽度方向Y间隔设置,两个走气口233位于保护膜23上最易变形的位置,能够在防爆阀片22爆开时快速可靠地被气体向上顶起,实现快速均匀撑开保护膜23的两侧的走气口233,使得保护膜23两侧受向上的力是均匀的,保护膜23两侧被同时且快速地向上顶起,进一步快速掀开整个保护膜23,便于防爆阀在最短时间内泄压排气,而一侧设置走气口233的方案中,防爆阀片22泄压排气时,气体从保护膜23的一侧的走气口233处泄压排气,未设置走气口233的一侧与顶盖21之间连接在一起,保护膜23的一侧张开泄压排气之后另外一侧不再有足够的向上的作用力,因此保护膜23只有一侧被掀开,最终开口较小,无法在防爆阀片22爆开时快速的进行泄压排气,储能装置100存在因泄压排气较慢而发生爆炸的危险,影响储能装置100的安全性。
两个走气口233沿端盖组件20的宽度方向Y的第一距离D2与保护膜23沿端盖组件20的宽度方向Y的第二距离D3的比值范围为4/5-5/6。第一距离D2和第二距离D3的比值在4/5至5/6之间时,可以确保保护膜23对应两个走气口233之间的位置在受气体冲击后容易变形,向上鼓起,能够快速的拉开连接部232与顶盖21的连接,掀开保护膜23,方便储能装置100快速进行泄压排气。在第一距离D2和第二距离D3的比值小于4/5时,保护膜23对应两个走气口233之间的位置在受气体冲击后向上的拉力不足以将保护膜23的连接部232与顶盖21拉开;在第一距离D2和第二距离D3的比值大于5/6时,导致连接部232与顶盖21的连接宽度过窄,不利于保护膜23与顶盖21的连接,且容易导致保护膜23与顶盖21的连接强度不足,保护膜23容易掉落。
请参阅图5,端盖组件20还包括用于将保护膜23与顶盖21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粘接层24,通过粘接层24将保护膜23和顶盖21粘接在一起具有安装方便,结构简单,经济高效等优点。粘接层24设置于连接部232与顶盖21之间。在保护膜23与顶盖21粘接在一起后,沿储能装置100的高度方向Z的正投影,连接部232与顶盖21重叠,防护部231与防爆孔211重叠。其中,粘接层24与保护膜23可以分体设置或一体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膜23可以与顶盖21熔接设置,粘接层24构造为保护膜23的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粘接层24可以自连接部232延伸至防护部231内,以使得在将保护膜23粘接于顶盖21上时,即使存在一定的对齐误差,保护膜23与顶盖21也可以粘接在一起,降低保护膜23的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和操作的便利性。其中,粘接层24在防护部231的延伸距离D1可以为0.5mm-1.5mm,以使得在装配保护膜23时具有足够的误差空间,便于保护膜23的装配。例如,粘接层24自连接部232朝向防护部231的延伸距离D1可以为但不限于0.5mm、0.75mm、1mm、1.25mm、1.5mm等等。在粘接层24自连接部232朝向防护部231的延伸距离D1小于0.5mm时,保护膜23的装配误差范围过小,不利于保护膜23与顶盖21的装配,导致装配效率降低;在粘接层24自连接部232朝向防护部231的延伸距离D1大于1.5mm时,容易造成粘接层24的材料浪费,使得储能装置100的生产成本增加。
端盖组件20还包括顶贴片25。顶贴片25设置于顶盖21朝向保护膜23的一侧。顶贴片25对应保护膜23的位置开设有避让孔251。保护膜23设置于避让孔251内。沿端盖组件20的高度方向,顶贴片25背离顶盖21的一侧表面凸出于保护膜23背离顶盖21的一侧表面,即顶贴片25背离顶盖21的一侧到顶盖21的距离大于保护膜23背离顶盖21的一侧到顶盖21的距离,顶贴片25可以对保护膜23起到保护作用,以避免保护膜23在储能装置100的使用及运输过程中因外力作用而被刮落,从而提高保护膜23与顶盖21的连接稳定性,提高储能装置100的安全性。
防爆孔211的边缘与顶盖21朝向保护膜23的一侧表面平齐设置。其中,顶盖21朝向保护膜23的一侧可以设置为平面,以简化顶盖21的结构,降低成产成本。防爆孔211的边缘可以设置有圆角212,以避免毛刺对保护膜23造成损伤。防爆孔211可以通过冲压设备沿保护膜23朝向防爆阀片22的方向冲压形成,在防爆孔211冲压成型之后,防爆孔211的边缘位置处自然形成圆角2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圆角212还可以在防爆孔211冲压成型之后,通过打磨形成。其中,圆角212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中不作具体限定。
防爆阀片22朝向保护膜23的一侧开设有刻痕槽221。在储能装置100内部的压力大于防爆阀片22的开启压力时,防爆阀片22对应刻痕槽221的位置被冲开,气体从刻痕槽221的位置流出至泄压空间201内,并从走气口233流出至储能装置100的外部。其中,刻痕槽221的横截面可以梯形、矩形、半圆形等等。刻痕槽221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
顶盖21背离保护膜23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214。防爆阀片22设置于安装槽214内,以减小端盖组件20沿厚度方向Z的厚度,使端盖组件20的结构更加紧凑,以利于减小储能装置100的整体体积,提高储能装置100的能量密度。安装槽214包括第一槽壁2141和与第一槽壁2141连接的第二槽壁2142。第一槽壁2141位于第二槽壁2142背离保护膜23的一侧。安装槽214的槽底开设有防爆孔211,即防爆孔211开设于第二槽壁2142上。其中,沿储能装置100的高度方向Z,安装槽214的槽深可以大于防爆阀片22的厚度,以避免防爆阀片22凸出于安装槽214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爆阀片22包括主体部222和环绕主体部222周缘设置的凸台部223。凸台部223环绕主体部222周缘凸设于主体部222朝向保护膜23的一侧。沿储能装置100的高度方向Z,凸台部223的厚度大于主体部222的厚度。凸台部223可以增强防爆阀片22与顶盖21的连接强度,避免防爆阀片22出现脱落的现象,提高储能装置100的使用安全性。刻痕槽221开设于主体部222朝向保护膜23的一侧,以减小防爆阀片22在对应刻痕槽221位置处的厚度,以便于在储能装置100的内部压力过大时,气体可以从对应刻痕槽221的位置处冲开防爆阀片22。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盖,包括沿所述端盖组件的厚度方向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顶盖开设有沿所述端盖组件的厚度方向贯通的防爆孔;
防爆阀片,所述防爆阀片连接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防爆孔的外周缘处且封闭所述防爆孔;以及
保护膜,所述保护膜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并遮盖所述防爆阀片,所述保护膜、所述防爆阀片以及所述顶盖形成一泄压空间,所述保护膜包括防护部和绕设于所述防护部四周的连接部,所述防护部覆盖所述防爆孔,所述连接部贴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防爆孔的外周缘处,所述防护部邻近所述连接部的位置开设有连通所述泄压空间的走气口,所述防护部在所述走气口处包括相对邻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一侧部和相对远离所述连接部的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设置有朝向所述防爆阀片倾斜的倾斜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结构相对所述第一侧部朝向所述防爆阀片倾斜的第一倾斜角度范围为15°-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结构远离所述第一侧部的端部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相对所述倾斜结构朝向所述防爆阀片倾斜设置,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倾斜结构之间的第二倾斜角度的范围为45°-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结构沿所述端盖组件的宽度方向的第一宽度与所述走气口沿所述端盖组件的宽度方向的第二宽度的比值为0.4-0.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走气口沿所述端盖组件的长度方向的延伸长度为2mm-6mm,沿所述端盖组件的宽度方向的延伸宽度为0.05mm-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走气口设置为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走气口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走气口位于所述保护膜沿所述端盖组件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且沿所述端盖组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走气口沿所述端盖组件的宽度方向的第一距离与所述保护膜沿所述端盖组件的宽度方向的第二距离的比值范围为4/5-5/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设置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顶盖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自所述连接部延伸至所述防护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在所述防护部的延伸距离为0.5mm-1.5m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顶贴片,所述顶贴片设置于所述顶盖朝向所述保护膜的一侧,所述顶贴片对应所述保护膜的位置开设有避让孔,所述保护膜设置于所述避让孔内;沿所述端盖组件的高度方向,所述顶贴片背离所述顶盖的一侧表面凸出于所述保护膜背离所述顶盖的一侧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孔的边缘与所述顶盖朝向所述保护膜的一侧表面平齐,所述防爆孔的边缘设置有圆角。
14.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端盖组件。
15.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为所述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CN202311096262.8A 2023-08-29 2023-08-29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Active CN1168454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96262.8A CN116845444B (zh) 2023-08-29 2023-08-29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96262.8A CN116845444B (zh) 2023-08-29 2023-08-29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45444A true CN116845444A (zh) 2023-10-03
CN116845444B CN116845444B (zh) 2023-12-22

Family

ID=88165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96262.8A Active CN116845444B (zh) 2023-08-29 2023-08-29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4544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87286A1 (en) * 2010-05-20 2011-11-24 Byung-Kyu Ahn Secondary battery
KR20130010190A (ko) * 2011-07-18 2013-01-28 비나텍주식회사 벤트부가 형성된 단자판 및 그를 갖는 전기화학 에너지 저장장치
US20130209843A1 (en) * 2012-02-14 2013-08-15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Electric storage device
CN107665964A (zh) * 2016-07-29 2018-02-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防爆阀、盖板组件及电池
JP2021064519A (ja) * 2019-10-15 2021-04-22 ビークルエナジー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
CN114497877A (zh) * 2022-04-07 2022-05-13 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及电池组
CN217182295U (zh) * 2021-11-16 2022-08-12 苏州领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装置和动力电池
CN218788435U (zh) * 2022-10-27 2023-04-04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顶盖组件及单体电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87286A1 (en) * 2010-05-20 2011-11-24 Byung-Kyu Ahn Secondary battery
KR20130010190A (ko) * 2011-07-18 2013-01-28 비나텍주식회사 벤트부가 형성된 단자판 및 그를 갖는 전기화학 에너지 저장장치
US20130209843A1 (en) * 2012-02-14 2013-08-15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Electric storage device
CN107665964A (zh) * 2016-07-29 2018-02-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防爆阀、盖板组件及电池
JP2021064519A (ja) * 2019-10-15 2021-04-22 ビークルエナジー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
CN217182295U (zh) * 2021-11-16 2022-08-12 苏州领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装置和动力电池
CN114497877A (zh) * 2022-04-07 2022-05-13 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及电池组
CN218788435U (zh) * 2022-10-27 2023-04-04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顶盖组件及单体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45444B (zh) 2023-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365131B (zh) 储能装置、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
CN116759760B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CN116742225B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799388A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207432A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387654B (zh) 储能装置与用电设备
CN116544627B (zh) 端盖单元、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780067B (zh)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365125B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以及用电设备
CN116845444B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581445A (zh)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CN217405562U (zh) 一种电池上盖及电池
CN116190905A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7059979B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387714B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与用电设备
CN117525774B (zh) 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799390B (zh)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CN117525743B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387641B (zh)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417697B (zh) 储能装置与用电设备
CN116404280B (zh)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7525728B (zh) 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845497B (zh) 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CN116706439A (zh) 储能装置、储能模组及用电设备
CN116315481A (zh) 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