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37929B - 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37929B
CN116837929B CN202311034744.0A CN202311034744A CN116837929B CN 116837929 B CN116837929 B CN 116837929B CN 202311034744 A CN202311034744 A CN 202311034744A CN 116837929 B CN116837929 B CN 1168379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r
sludge
communicated
collecting box
transf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347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37929A (zh
Inventor
李艳
黄军
侯极
张春泽
马倩
米家杉
邓丽华
谢灵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103474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379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37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37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37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37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5/00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for special purposes
    • E02F5/28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for special purposes for cleaning watercourses or other wa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21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8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arrangements acting by a sucking or forcing effect, e.g. suction dredgers
    • E02F3/90Component parts, e.g. 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pum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7/00Equipment for conveying or separating excavated material
    • E02F7/04Loading devices mounted on a dredger or an excavator hopper dredgers, also equipment for unloading the hopp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7/00Equipment for conveying or separating excavated material
    • E02F7/06Delivery chutes or screening plants or mixing plants mounted on dredgers or excavators
    • E02F7/065Delivery chutes or screening plants or mixing plants mounted on dredgers or excavators mounted on a floating dredg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7/00Equipment for conveying or separating excavated material
    • E02F7/10Pipelines for conveying excavated material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道清淤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设备,包括可水下吸泥的清淤吸头、与清淤吸头连通的吸管、与吸管连通的若干支管、若干可与支管一一对应连通的淤泥收集箱和若干与淤泥收集箱可拆卸连接的织网袋,支管上均安装有开关阀;淤泥收集箱位于支管和吸管下侧,淤泥收集箱的底部上连通设置有排水料斗;与排水料斗连通的排水泵,排水泵上连通有出水管。本方案中织网袋、淤泥收集箱和排水泵配合,使得淤泥和杂物中混合的水能够快速排出,使得留存在船体上的淤泥和杂物含水量较低,能够减少船体靠岸转移淤泥和杂物的频次,同时提高清淤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道清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设备。
背景技术
港口航道的保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具体包含定期清淤、维护导航标志、维护码头设施、监测海洋环境、安全管理、卫生保洁管理等等。随着港口的长时间运作,港口航道底部的淤泥、泥沙、杂草等杂物不断堆积,港口航道深度逐渐变浅,航道通行能力降低,导致船只无法正常通行;同时若不及时清理,船只在航行过程中还经常会因为水深不够或者水底障碍物而受损或者发生事故,所以定期清淤是保证航道的通畅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维护保养工程。
常见的清淤方式有以下三种:
1、机械清淤:机械清淤是利用挖掘机、铲车等机械设备对港口航道进行淤泥清理;机械清淤工作效率高,可以快速清除航道淤泥,但可能对海底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2、水下吸泥:水下吸泥是通过水下吸沙泵将航道淤泥吸入船舶内,然后运至岸上进行处理;水下吸泥对海底生态环境影响比较小,但需要较高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3、爆破清淤:爆破清淤是利用爆破技术将航道淤泥进行破碎,然后由机械设备进行清理;但爆破的方式容易造成水质污染和环境破坏,且对于淤泥的处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避免环境被破坏的问题,一般会优先选择水下吸泥的方式对淤泥进行清理,从方式2的清淤方式可以看出,在采用水下吸泥设备对淤泥进行抽吸后,水和淤泥会同步进入到清淤船的船舱内,淤泥内混合的水难以快速排出,导致船舱会快速被水和淤泥灌满,整个清淤船需要将水和淤泥高频次的运输至岸边,导致清淤船的运输成本增高,且清淤船的多次往返也会导致清淤效率降低;同时,在岸边转移淤泥和水的混合物时,淤泥和水被同步排出,混合在水内的淤泥也难以被及时地包装收集,导致淤泥难以被及时搬运和再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设备,以解决现有的水下吸泥清淤方式中,水和淤泥会同步进入到清淤船的船舱内,淤泥内混合的水难以快速排出,导致船舱会快速被水和淤泥灌满,清淤船需要将水和淤泥更高频次的运输至岸上,导致清淤船的运输成本增高,且清淤船的多次往返也会导致清淤效率降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设备,包括可水下吸泥的清淤吸头,还包括:
与清淤吸头连通的吸管;
与吸管连通的若干支管,支管上均安装有开关阀;
若干可与支管一一对应连通的淤泥收集箱,淤泥收集箱位于支管和吸管下侧,淤泥收集箱的底部上连通设置有排水料斗;
若干与淤泥收集箱可拆卸连接的织网袋;
与排水料斗连通的排水泵,排水泵上连通有出水管。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为:在对港口航道进行清淤时,将港口航道清淤设备安装到船体上,船体运行至港口的待清淤处,将清淤吸头放置到港口航道底部,出水管的自由端也探入水中;然后开启清淤吸头对淤泥和杂物进行吸附,吸附后的淤泥和杂物混合着水通过吸管进入到支管中,打开支管上的开关阀,淤泥和杂物混合着水即可进入到淤泥收集箱中的织网袋中,织网袋具有孔隙,便于水排出,排出的水通过排水料斗排出,与此同时排水泵同步启动,排水泵能对排水料斗和淤泥收集箱处的水进行负压吸附,使得水能够通过出水管快速排出。
待织网袋中装入足够量的淤泥和杂物后,暂时关闭开关阀,取出装有淤泥和杂物的织网袋,然后对织网袋进行捆扎;将新的织网袋再次安装至淤泥收集箱上,对下一批次的淤泥和杂物进行收集即可。
在以上过程中,织网袋、淤泥收集箱和排水泵配合,使得淤泥和杂物中混合的水能够快速排出,使得留存在船体上的淤泥和杂物含水量较低,能够减少船体靠岸转移淤泥和杂物的频次,同时提高清淤的效率;同时最终收集得到成袋的淤泥和杂物,便于对成袋的淤泥和杂物进行搬运和转移,成袋的淤泥和杂物也便于应用至植物的种植施肥中,提高对淤泥和杂物的利用率,降低对淤泥和杂物的再利用成本,也更加环保。
进一步,淤泥收集箱的底面上设有若干与排水料斗连通的连通孔。
通过上述设置,淤泥收集箱的底面处能够对织网袋内的淤泥和杂物进行支撑,连通孔的设置,能够确保淤泥和杂物内的混合的水通过织网袋后能够从连通孔处顺利快速排出。
进一步,支管呈竖直设置的“z”字型,且支管的中部水平设置,支管的两端均竖直设置,支管的上端处设有沿支管的上端竖直轴线转动的转动部,支管的上端位于淤泥收集箱最大横截面的轮廓外。
通过上述设置,吸管和支管的上端均位于淤泥收集箱的竖直范围外,当在取出或放入淤泥收集箱内的织网袋时,织网袋更不易受到支管和吸管的阻挡,使得装有淤泥和杂物的织网袋搬运更方便省力。
进一步,支管的上端处设有转动安装间隙,转动安装间隙将支管的上端分隔为与吸管固定连通的固定部以及与支管的水平设置处固定连通的转动部,固定部的下端上设有第一密封圈,转动部包括转动环、固定设置在转动环内壁上的第二密封圈以及控制转动环转动的电动机,第二密封圈与第一密封圈同轴贴合,转动环的一侧端面同轴固定安装在转动部的上端上,转动环的另一侧端面与固定部的下端同轴转动连接,电动机固定安装在固定部或吸管远离淤泥收集箱的一侧处。
通过上述设置,当需要取出装有淤泥和杂物的织网袋时,关闭开关阀,启动电动机,转动环带动转动部相对固定部转动,使得转动部移出淤泥收集箱的竖直范围外,更便于取放织网袋,搬运淤泥和杂物更省力;此过程中,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稳定贴合,使得转动部与固定部之间配合紧密,避免转动环与固定部之间的转动配合被泥沙阻挡。
进一步,淤泥收集箱的上端外侧边缘处固定设置有若干与织网袋边缘处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挂钩。
通过上述设置,在将织网袋安装至淤泥收集箱上时,织网袋的边缘处可挂扣至第一挂钩上,使得织网袋在收集淤泥和杂物时,织网袋保持开口状态,便于淤泥和杂物稳定进入到织网袋中。
进一步,还包括按压转移单元,按压转移单元包括:
沿若干淤泥收集箱排布方向平行安装的滑轨;
滑动控制安装在滑轨上的滑块;
固定安装在滑块上的固定板;
转动且竖直移动安装在固定板上的按压转移板,按压转移板的下表面可与淤泥收集箱的上表面相抵,且按压转移板侧壁的边缘处固定设置有可与织网袋边缘处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挂钩,按压转移板的下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可嵌入淤泥收集箱内的按压块。
通过上述设置,当织网袋内的淤泥和杂物含水量较高或者织网袋过滤水效率较低时,按压转移板在滑块和滑轨的配合下水平移动,使得按压转移板移动至与相应的淤泥收集箱相对,然后让按压转移板下表面上的按压块压紧至淤泥收集箱内,进而对织网袋内的淤泥、杂物和水进行按压,使得水在压力作用下开始从织网袋内排出,提高对淤泥和杂物的收集效率;按压转移板和按压块在滑块与滑轨的配合下,能够对若干淤泥收集箱内的淤泥和杂物进行按压处理,能够进一步提升过滤效率;当织网袋内收集相应量的淤泥和杂物后,拆卸织网袋与第一挂钩之间的配合,将织网袋边缘挂扣至按压转移板的第二挂钩处,按压转移板对装有淤泥和杂物的织网袋进行转移,淤泥和杂物的转移更省力且高效。
进一步,按压转移板与固定板之间设有转动升降部,转动升降部包括:
固定壳;
转动设置在固定壳内的转动轴,转动轴的下端上设有从动齿轮,转动轴的轴线与固定板的上表面垂直;
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上同轴固定设置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
竖直设置的升降杆以及控制升降杆升降的升降缸,转动轴的上端穿过固定壳与升降缸固定连接,且转动轴与升降杆同轴设置,升降杆上端与按压转移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转动电机能够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控制转动轴的转动角度和转动方向,进而控制升降缸、升降杆和按压转移板的转动方向,便于控制按压转移板是否与淤泥收集箱相对;同时升降杆在升降缸的控制下伸长或缩短,进而控制按压转移板的竖直高度,与滑轨和滑块的移动控制结合后,即可实现对按压转移板三个方向的控制,使得织网袋的转移方向和位置选择更多样,也更省力,也便于对淤泥收集箱内的淤泥和杂物进行按压过滤处理。
进一步,出水管包括内层软管和外层软管,内层软管同轴设置于外层软管内,且内层软管的一端与外层软管的一端封闭,内层软管的另一端与外层软管的另一端封闭,内层软管的外壁与外层软管的内壁之间形成气腔,外层软管的外壁上设有与气腔连通的充气开关阀。
通过上述设置,出水管在使用前,先打开充气开关阀,向内层软管和外层软管内的气腔内充入空气,使得内层软管和外层软管之间膨胀呈管状,然后将膨胀后的出水管放置到水面上,由于内层软管和外层软管之间形成气腔,然后关闭充气开关阀,鼓胀的出水管呈较为硬质的状态,所以出水管呈较为硬质的漂浮管状,便于让其延伸至港口航道的边缘处,便于将带有少量泥沙的水导流至港口航道的边缘处,避免泥沙再次淤积在港口航道处;当出水管使用完成后,打开外层软管上的充气开关阀,对出水管泄气和收折,便于对出水管进行收纳。
进一步,还包括自动控制单元,自动控制单元包括PLC控制器、控制滑块移动的第一控制器、控制转动电机上主动齿轮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的第二控制器、控制电动机带动转动环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的第三控制器、通过升降缸控制升降杆升降的第四控制器、控制排水泵开启或关闭的第五控制器;开关阀为电磁阀,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第四控制器、第五控制器和电磁阀均与PLC控制器电联接;PLC控制器内预设有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第四控制器、第五控制器和电磁阀响应程序,当在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和第四控制器控制按压转移板与淤泥收集箱相对,按压转移板下移时,相应第三控制器控制转动环转动,转动环带动相对支管的下端与淤泥收集箱错位,且电磁阀关闭。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在PLC控制器内预设控制程序,通过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第四控制器、第五控制器和电磁阀对各个用电器进行控制实施,便于在淤泥和杂物收集过程中进行收集、排水、压滤和转移的操作,能够有效减少人力参与,提高对淤泥和杂物的回收效率。
进一步,自动控制单元还包括位于淤泥收集箱的底部和排水料斗上表面之间的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电联接,当重量传感器测定的重量大于50kg时,触发PLC控制器通过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和第四控制器控制按压转移板与淤泥收集箱相对,按压块按压淤泥排水;按压块按压后在第四控制器的控制下上移;若重量传感器测定的重量依然大于50kg,则按压转移板在第四控制器的控制下下移,按压块压紧至淤泥上暂停,织网袋与第一挂钩分离并且安装至第二挂钩上,触发PLC控制器通过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和第四控制器控制按压转移板上移且与淤泥收集箱错位。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淤泥收集箱中淤泥、杂物和水的重量变化触发PLC控制器控制按压转移板下移压水时机以及装有淤泥和杂物织网袋的取出时机,让整个港口航道清淤设备的运作更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设备轴测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设备的左侧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自动控制单元的控制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淤泥收集箱和排水料斗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自动控制单元的控制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吸管10、支管101、固定部111、开关阀121、转动部131、第一密封圈141、转动环151、啮合齿1511、第二密封圈161、电动机102、传动齿轮112、固定环122、支撑板132、淤泥收集箱20、凹槽201、第一挂钩202、连通孔203、排水料斗30、排水管301、排水泵302、出水管303、内层软管313、外层软管323、气腔333、充气开关阀343、滑轨401、滑块402、固定板403、按压转移板404、按压块405、第二挂钩406、固定壳407、转动电机408、转动轴409、升降杆410、升降缸411、重量传感器501、密封条502、固定架503、微动滑移轨504、滑动头505、排水腔506、排水孔50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基本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设备,包括可水下吸泥的清淤吸头(未画出)、与清淤吸头连通的吸管10、与吸管10连通的若干支管101、若干可与支管101一一对应连通的淤泥收集箱20、若干与淤泥收集箱20可拆卸连接的织网袋(未画出)、按压转移单元、自动控制单元以及排水泵302,淤泥收集箱20位于支管101和吸管10下侧,淤泥收集箱20的底部上连通设置有排水料斗30,排水料斗30呈漏斗状,淤泥收集箱20的底面上设有若干与排水料斗30连通的连通孔203;排水泵302与排水料斗30底部之间连通有排水管301,排水泵302的右端上连通有出水管303。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支管101呈竖直设置的“z”字型,且支管101的中部水平设置,支管101的两端均竖直设置,支管101的上端位于淤泥收集箱20最大横截面的轮廓外;支管101的上端处设有沿支管101的上端竖直轴线转动的转动部131,支管101的上端处设有供转动部131安装的转动安装间隙,转动安装间隙将支管101的上端分隔为与吸管10固定连通的固定部111以及与支管101的水平设置处固定连通的转动部131,固定部111下端的内壁上固定卡嵌安装有第一密封圈141,转动部131包括转动环151、固定设置在转动环151内壁上的第二密封圈161以及控制转动环151转动的电动机102,第二密封圈161与第一密封圈141同轴贴合,转动环151的下侧端面卡嵌同轴焊接在转动部131的上端上,转动环151的上侧端面与固定部111的下端卡嵌同轴转动连接,电动机102的动力输出端上固定装配有传动齿轮112,转动环151的外壁上一体成型有与传动齿轮112啮合的啮合齿1511;同时,电动机102固定安装在吸管10远离淤泥收集箱20的一侧处,吸管10上焊接有固定环122,固定环122上焊接有支撑板132,电动机102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板132上。
与此同时,如图3所示,支管101的固定部111处均安装有开关阀121,且开关阀121为电磁阀。
如图1所示,淤泥收集箱20的上端外侧边缘处设有环状的凹槽201,淤泥收集箱20凹槽201的竖直侧壁处焊接有若干与织网袋边缘处挂扣的第一挂钩202,第一挂钩202朝下。
如图1所示,按压转移单元包括沿若干淤泥收集箱20排布方向平行安装的滑轨401、滑动控制安装在滑轨401上的滑块402、固定安装在滑块402上的固定板403、按压转移板404以及控制按压转移板404转动且竖直移动的转动升降部,转动升降部包括固定壳407、转动设置在固定壳407内的转动轴409、竖直设置的升降杆410以及控制升降杆410升降的升降缸411,升降缸411为液压升降缸411;如图1和图2所示,转动轴409的下端上设有从动齿轮,转动轴409的轴线与固定板403的上表面垂直;固定板403上固定设置有转动电机408;转动电机408的动力输出端上同轴固定设置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转动轴409的上端穿过固定壳407与升降缸411固定连接,且转动轴409与升降杆410同轴设置,升降杆410上端与按压转移板404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同时,按压转移板404的下表面可与淤泥收集箱20的上表面相抵,且按压转移板404侧壁的边缘处固定设置有可与织网袋边缘处可挂扣连接的第二挂钩406,第二挂钩406朝上设置;按压转移板404的下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可嵌入淤泥收集箱20内的按压块405,按压块405呈四棱锥状。
如图1所示,出水管303包括内层软管313和外层软管323,内层软管313和外层软管323均由塑料膜制成;内层软管313同轴设置于外层软管323内,且内层软管313的左端与外层软管323的左端封闭,内层软管313的右端也与外层软管323的右端封闭,图1中内层软管313和外层软管323的右端为局部剖视图,同时,内层软管313的外壁与外层软管323的内壁之间形成气腔333,外层软管323的外壁上设有与气腔333连通的充气开关阀343,充气开关阀343处可与气泵(未画出)连通。
如图4所示,自动控制单元包括PLC控制器、控制滑块402移动的第一控制器、控制转动电机408上主动齿轮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的第二控制器、控制电动机102带动转动环151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的第三控制器、通过升降缸411控制升降杆410升降的第四控制器、控制排水泵302开启或关闭的第五控制器、控制清淤吸头开启或关闭的第六控制器;开关阀121为电磁阀,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第四控制器、第五控制器、第六控制器和电磁阀均与PLC控制器电联接;PLC控制器内预设有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第四控制器、第五控制器、第六控制器和电磁阀响应程序,当在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和第四控制器控制按压转移板404与淤泥收集箱20相对,固定板403下移时,相应第三控制器控制转动环151转动,转动环151带动相对支管101的下端与淤泥收集箱20错位,且电磁阀关闭。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设备在使用时,将整个港口航道清淤设备安装至船体上,先将织网袋依次安装到若干淤泥收集箱20内,织网袋的边缘处翻折至凹槽201的内并且挂扣至第一挂钩202上,实现对织网袋的位置固定,为淤泥的收集做准备;同时打开充气开关阀343,采用气泵对气腔333内进行充气,使得内层软管313和外层软管323之间膨胀呈管状,然后将膨胀后的出水管303放置到水面上,由于内层软管313和外层软管323之间形成气腔333,所以出水管303呈较为硬质的漂浮管状,便于让其延伸至港口的边缘处。
然后PLC控制器通过第六控制器控制清淤吸头开启,与此同时PLC控制器通过第三控制器控制转动环151转动,转动环151分别带动若干转动部131转动至与淤泥收集箱20相对状态;当清淤吸头吸入港口航道底部的淤泥后,淤泥能够通过吸管10依次传递到各个支管101中,通过开关阀121的控制,能够单独控制各个支管101内淤泥的排出时机;当开关阀121在PLC控制器开启时,淤泥能够进入到织网袋中,织网袋能对淤泥和杂物进行过滤,淤泥和杂物中的水能够穿过织网袋和淤泥收集箱20底部上的连通孔203排入到排水料斗30中;此时PLC控制器通过第五控制器控制排水泵302持续开启,进而过滤后的水能够快速通过排水管301和出水管303处排出,水排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有些许泥沙,此时浮动的出水管303能将水和些许泥沙排至港口航道的范围外,浮动且较为硬质的出水管303能够对带有些许泥沙的水进行持续性的导引,避免泥沙再次淤积在港口航道处。
在以上过程中,PLC控制器通过开关阀121控制支管101的暂时关闭,再通过第三控制器控制转动环151转动,使得支管101的转动部131转动至与淤泥收集箱20错位状态,然后PLC控制器再通过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和第四控制器间歇控制按压转移板404沿滑轨401的水平移动、按压转移板404相对转动轴409的周向转动以及按压转移板404在升降杆410的带动下上下移动,使得按压转移板404可按压至织网袋的淤泥上,对织网袋内的水进行挤压,水能够更快的通过织网袋和连通孔203快速排入到排水料斗30中,使得织网袋内留存淤泥和杂物;当按压转移板404下移对织网袋的淤泥进行按压时,呈四棱锥状的按压块405能够方便地探入到淤泥收集箱20内对淤泥和杂物进行按压,提高对淤泥和杂物的按压效率以及挤压力,提高排水效率。
当织网袋内还有容纳淤泥和杂物的空间时,PLC控制器再通过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和第四控制器间歇控制按压转移板404移出淤泥收集箱20外,PLC控制器控制转动部131转动至与淤泥收集箱20相对状态,继续收集淤泥和杂物;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织网袋内容纳足够的淤泥和杂物时,PLC控制器再通过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和第四控制器间歇控制按压转移板404移入淤泥收集箱20的范围内,拆卸织网袋边缘与第一挂钩202的挂扣处,将织网袋边缘挂扣至按压转移板404的第二挂钩406处;PLC控制器再通过第四控制器控制液压升降缸411启动且控制升降杆410伸长,按压转移板404带动装有淤泥和杂物的织网袋上移,使得织网袋脱离淤泥收集箱20;然后PLC控制器再通过第二控制器控制转动电机408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和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织网袋和按压转移板404移出淤泥收集箱20范围外;然后再通过控制转轴转动角度、滑块402在滑轨401上的位置以及升降杆410让织网袋水平移动、周向转动和下降,将装有淤泥和杂物的织网袋移动至船体的堆放处,再对织网袋的开口处进行捆扎,即可完成对单袋淤泥和杂物的收集和初步转运。
然后再向该淤泥收集箱20内安装织网袋,继续对港口航道内的淤泥和杂物进行收集;当清淤完毕或船体上堆放较多装有淤泥和杂物的织网袋时,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整个港口航道清淤设备关闭,然后打开外层软管323上的充气开关阀343,对出水管303泄气和收折,使得出水管303收回至船体上,然后船体移动至岸边,对装有淤泥和杂物的织网袋进行转运,织网袋内的淤泥和杂物便于转运和拆装后作为植物肥料。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基本如附图5和图6所示,自动控制单元还包括位于淤泥收集箱20的底部和排水料斗30上表面之间的重量传感器501,重量传感器501与PLC控制器电联接,当重量传感器501测定的重量大于50kg时,触发PLC控制器通过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和第四控制器控制按压转移板404与淤泥收集箱20相对,按压块405按压淤泥排水;按压块405按压后在第四控制器的控制下上移;若重量传感器501测定的重量依然大于50kg,则按压转移板404在第四控制器的控制下下移,按压块405压紧至淤泥上暂停,织网袋与第一挂钩202分离并且安装至第二挂钩406上,触发PLC控制器通过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和第四控制器控制按压转移板404上移且与淤泥收集箱20错位。
如图5所示,重量传感器501固定安装在排水料斗30的下表面和淤泥收集箱20的上端面之间,排水料斗30与淤泥收集箱20之间形成容纳重量传感器501的间隙,淤泥收集箱20的边缘处与排水料斗30的边缘处之间设有柔性的密封条502;淤泥收集箱20的侧壁上竖直焊接安装有微动滑移轨504,竖直滑动设置有固定架503,固定架503的下端与船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架503的上端上一体成型有与微动滑移轨504竖直滑动配合的滑动头505。
同时如图5所示,淤泥收集箱20的侧壁内设有与排水料斗30连通的排水腔506,排水腔506呈与淤泥收集箱20同轴的环状,排水腔506的竖直高度为淤泥收集箱20竖直高度的0.7-0.9倍;淤泥收集箱20的竖直内壁上设有若干与排水腔506连通的排水孔507。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设备在使用时,淤泥收集箱20内有淤泥和杂物进入时,固定架503上的滑动头505可相对微动滑移轨504发生轻微滑动,使得淤泥收集箱20的整体重量均作用至重量传感器501上,重量传感器501能够将重量信息传递至PLC控制器中,PLC控制器对该重量数据进行判断,当重量传感器501测定的重量大于50kg时,且保持2min以上时,则说明织网袋和淤泥收集箱20排水不畅或者织网袋内装有的淤泥和杂物量达到取出标准,此时PLC控制器通过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和第四控制器控制按压转移板404与淤泥收集箱20相对,按压块405按压淤泥排水,此时从淤泥和杂物内挤压的水混合有些许泥沙从淤泥收集箱20侧壁处的排水孔507和排水腔506快速排出,使得水能够及时排出,若重量传感器501测定数值小于50kg内,则织网袋和淤泥收集箱20内继续收集淤泥和杂物;当按压排水后,重量传感器501测定的重量大于50kg,则说明织网袋内装有的淤泥和杂物量达到取出标准,此时PLC控制器控制按压转移板404贴合至淤泥收集箱20上,将织网袋的边缘处转移卡扣至第二挂钩406上,对装有淤泥和杂物的织网袋取出转移即可。
通过上述过程能够触发PLC控制器控制按压转移板404下移压水时机以及装有淤泥和杂物织网袋的取出时机,让整个港口航道清淤设备的运作更自动化;同时通过排水腔506和排水孔507的设置,能够使得按压转移板404和按压块405在对淤泥和杂物进行挤压的过程中,压出的水无需被导流至淤泥收集箱20的底部才可排出,提升水的排出效率,提高对淤泥和杂物的收集效率。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设备,包括可水下吸泥的清淤吸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清淤吸头连通的吸管;
与吸管连通的若干支管;
若干可与支管一一对应连通的淤泥收集箱,所述淤泥收集箱位于支管和吸管下侧,淤泥收集箱的底部上连通设置有排水料斗;所述淤泥收集箱的底面上设有若干与排水料斗连通的连通孔;
若干与淤泥收集箱可拆卸连接的织网袋;
与排水料斗连通的排水泵,所述排水泵上连通有出水管;
所述支管呈竖直设置的“z”字型,且支管的中部水平设置,支管的两端均竖直设置,支管的上端处设有沿支管的上端竖直轴线转动的转动部,支管的上端位于淤泥收集箱最大横截面的轮廓外;
所述支管的上端处设有转动安装间隙,转动安装间隙将支管的上端分隔为与吸管固定连通的固定部以及与支管的水平设置处固定连通的转动部,支管的固定部处均安装有开关阀;
所述淤泥收集箱的上端外侧边缘处固定设置有若干与织网袋边缘处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挂钩;
还包括按压转移单元,所述按压转移单元包括:
沿若干淤泥收集箱排布方向平行安装的滑轨;
滑动控制安装在滑轨上的滑块;
固定安装在滑块上的固定板;
转动且竖直移动安装在固定板上的按压转移板,所述按压转移板的下表面可与淤泥收集箱的上表面相抵,且按压转移板侧壁的边缘处固定设置有可与织网袋边缘处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挂钩,按压转移板的下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可嵌入淤泥收集箱内的按压块;
所述出水管包括内层软管和外层软管,内层软管同轴设置于外层软管内,且内层软管的一端与外层软管的一端封闭,内层软管的另一端与外层软管的另一端封闭,内层软管的外壁与外层软管的内壁之间形成气腔,外层软管的外壁上设有与气腔连通的充气开关阀;
淤泥收集箱的侧壁内设有与排水料斗连通的排水腔,排水腔呈与淤泥收集箱同轴的环状,排水腔的竖直高度为淤泥收集箱竖直高度的0.7-0.9倍;淤泥收集箱的竖直内壁上设有若干与排水腔连通的排水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设备,其特征在于,固定部的下端上设有第一密封圈,转动部包括转动环、固定设置在转动环内壁上的第二密封圈以及控制转动环转动的电动机,第二密封圈与第一密封圈同轴贴合,转动环的一侧端面同轴固定安装在转动部的上端上,转动环的另一侧端面与固定部的下端同轴转动连接,电动机固定安装在固定部或吸管远离淤泥收集箱的一侧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转移板与固定板之间设有转动升降部,所述转动升降部包括:
固定壳;
转动设置在固定壳内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下端上设有从动齿轮,转动轴的轴线与固定板的上表面垂直;
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上同轴固定设置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
竖直设置的升降杆以及控制升降杆升降的升降缸,所述转动轴的上端穿过固定壳与升降缸固定连接,且转动轴与升降杆同轴设置,升降杆上端与按压转移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控制单元,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包括PLC控制器、控制滑块移动的第一控制器、控制转动电机上主动齿轮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的第二控制器、控制电动机带动转动环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的第三控制器、通过升降缸控制升降杆升降的第四控制器、控制排水泵开启或关闭的第五控制器;所述开关阀为电磁阀,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第四控制器、第五控制器和电磁阀均与PLC控制器电联接;所述PLC控制器内预设有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第四控制器、第五控制器和电磁阀响应程序,当在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和第四控制器控制按压转移板与淤泥收集箱相对,按压转移板下移时,相应第三控制器控制转动环转动,转动环带动相对支管的下端与淤泥收集箱错位,且电磁阀关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单元还包括位于淤泥收集箱的底部和排水料斗上表面之间的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电联接,当重量传感器测定的重量大于50kg时,触发PLC控制器通过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和第四控制器控制按压转移板与淤泥收集箱相对,按压块按压淤泥排水;按压块按压后在第四控制器的控制下上移;若重量传感器测定的重量依然大于50kg,则按压转移板在第四控制器的控制下下移,按压块压紧至淤泥上暂停,织网袋与第一挂钩分离并且安装至第二挂钩上,触发PLC控制器通过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和第四控制器控制按压转移板上移且与淤泥收集箱错位。
CN202311034744.0A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设备 Active CN1168379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34744.0A CN116837929B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34744.0A CN116837929B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37929A CN116837929A (zh) 2023-10-03
CN116837929B true CN116837929B (zh) 2024-04-26

Family

ID=88172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34744.0A Active CN116837929B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37929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9943A (zh) * 2008-03-31 2009-10-07 杨学君 污泥脱水设备及脱水方法
KR20130052889A (ko) * 2011-11-14 2013-05-23 (주)신명건설기술공사 복합 준설선 및 이를 이용한 준설공법
CN112681431A (zh) * 2020-12-22 2021-04-20 深圳市华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河道连续清淤设备
CN113279448A (zh) * 2021-05-25 2021-08-20 贺鲲鹏 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清淤装置
CN214301922U (zh) * 2021-01-07 2021-09-28 武汉湖振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清淤清浮疏浚装置
CN214829859U (zh) * 2021-02-05 2021-11-23 集美大学 一种污泥自动脱水压榨设备
CN115341605A (zh) * 2022-09-15 2022-11-15 齐莫日根 一种水利环保工程用河道淤泥垃圾清理装置及方法
CN218479244U (zh) * 2022-10-31 2023-02-14 福建省瑞和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河道清淤装置
CN116378135A (zh) * 2023-03-07 2023-07-04 安徽省六安恒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河道的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219298299U (zh) * 2023-01-05 2023-07-04 嘉兴市弘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清淤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9943A (zh) * 2008-03-31 2009-10-07 杨学君 污泥脱水设备及脱水方法
KR20130052889A (ko) * 2011-11-14 2013-05-23 (주)신명건설기술공사 복합 준설선 및 이를 이용한 준설공법
CN112681431A (zh) * 2020-12-22 2021-04-20 深圳市华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河道连续清淤设备
CN214301922U (zh) * 2021-01-07 2021-09-28 武汉湖振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清淤清浮疏浚装置
CN214829859U (zh) * 2021-02-05 2021-11-23 集美大学 一种污泥自动脱水压榨设备
CN113279448A (zh) * 2021-05-25 2021-08-20 贺鲲鹏 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清淤装置
CN115341605A (zh) * 2022-09-15 2022-11-15 齐莫日根 一种水利环保工程用河道淤泥垃圾清理装置及方法
CN218479244U (zh) * 2022-10-31 2023-02-14 福建省瑞和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河道清淤装置
CN219298299U (zh) * 2023-01-05 2023-07-04 嘉兴市弘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清淤设备
CN116378135A (zh) * 2023-03-07 2023-07-04 安徽省六安恒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河道的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37929A (zh) 2023-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72390B (zh) 一种河道链斗式清淤船及其清淤施工方法
CN111362323B (zh) 高浓度化学品废水高效预处理设备
CN109045781B (zh) 一种沉淀池清淤装置
CN111169612A (zh) 一种海洋环境监测用沉积物捕获设备
CN116837929B (zh) 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设备
CN113818510A (zh) 一种城市河道污泥自动清洗设备及清洗方法
CN114108586B (zh) 一种自动巡航式智能漂浮垃圾收集器及收集方法
CN113426201A (zh) 洗车池污泥废水全过程收集压滤处理绿色施工方法
CN113227502A (zh) 一种海洋漂浮垃圾处理设备
CN115977185B (zh) 一种环境治理污泥抽吸处理装置
CN218479244U (zh) 一种水利河道清淤装置
CN110904985B (zh) 一种建筑基坑全自动排水再利用系统
CN213143174U (zh) 一种水环境治理淤泥清理装置
CN208509904U (zh) 一种可潜水作业的拖铲式采贝机械
CN116927162B (zh) 一种升船机
CN110904935A (zh) 一种多功能水下垃圾打捞机器人
CN116591250B (zh) 一种用于港口的淤泥综合处理装置
CN210684840U (zh) 工地清淤设备的辅助装置
CN217204587U (zh) 一种非开挖排水管线自动式冲洗装置
CN217810871U (zh) 一种基于全自动压缩的小型两栖河道清污船
CN218810615U (zh) 一种生态修复用修复箱
CN210101941U (zh) 一种水上垃圾全自动多方位收集船
CN117104421B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面垃圾清理装置
CN216339417U (zh) 一种水草及漂浮物打捞收集装置
CN211773472U (zh) 一种多功能水下垃圾打捞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