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29932A - 电解质测定装置及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的异常判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解质测定装置及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的异常判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29932A
CN116829932A CN202180092129.8A CN202180092129A CN116829932A CN 116829932 A CN116829932 A CN 116829932A CN 202180092129 A CN202180092129 A CN 202180092129A CN 116829932 A CN116829932 A CN 116829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electrolyte
sample
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21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矢美树
牛久惠美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High Te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filed Critical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829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299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416Systems
    • G01N27/4163Systems checking the operation of, or calibrating, the measuring apparatu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7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 G01N21/78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producing a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27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measuring systems or cells, each measuring a different parameter, where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may be either used independently, the systems or cells being physically associated, or combined to produce a value for a further paramet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28Electrolytic cell components
    • G01N27/30Electrodes, e.g. test electrodes; Half-cells
    • G01N27/333Ion-selective electrodes or membra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包括:电解质测定部(11)、进行与电解质测定部(11)不同测定项目的测定的第二测定部、对电解质测定部(11)或第二测定部进行试样的分注的采样机构(5)、以及控制各设备的动作的控制部(13),控制部(13)在通过采样机构(5)向第二测定部分注试样时或者在第二测定部测定试样时,在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中填充有内部标准液的状态下测定电位,根据测定数据判定电解质测定部(11)有无异常。由此,提供一种能够早期察觉不稳定状态的电解质分析装置及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的异常判定方法。

Description

电解质测定装置及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的异常判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质测定装置,特别涉及使用多个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血液、尿等试样的电解质的测定的电解质测定装置、以及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的异常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能够抑制测定迅速性的降低并提高可靠性的电解质分析装置的一个示例,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使用离子选择电极来测定试样中的特定离子的浓度的电解质分析装置中,在试样的测定前及测定后分别测定预先调整到已知离子浓度的内部标准液的离子浓度,在试样的测定前后的内部标准液的离子浓度的测定结果的差超过预先确定的基准值的情况下,将试样的测定结果判定为异常。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1888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电解质测定装置是将血液、尿等作为试样,测定试样中的特定的离子浓度的装置。电解质测定装置已知有各种结构的装置,特别是在临床检查领域广泛使用利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来测定离子浓度的结构。
在使用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解质测定装置中,测定具有已知的离子浓度的标准液,预先生成校准曲线。接着,通过离子选择性电极求出内部标准液与试样之间的电动势差,使用预先生成的校准曲线测定试样中的离子浓度。
这样的电解质测定装置例如记载在专利文献1中。另外,在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解质测定装置,在试样的测定前及测定后分别测定预先调整为已知的离子浓度的内部标准液的离子浓度,在试样的测定前后的内部标准液的离子浓度的测定结果之差超过预先确定的基准值的情况下,将试样的测定结果判定为异常。
在临床检查中,为了进行生物体试样中含有的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使用组合了电解质测定部和比色分析部的电解质测定装置。
在这样的电解质测定装置中,根据测定原理的特性,按照先实施电解质测定然后进行比色分析的顺序实施试样分注。针对一个试样的测定项目,比色项目通常比电解质项目多,若在电解质测定后到分注下一试样为止时间是开放的,则由于环境温度、电极膜的变化、电噪声的条件变化等,测定重新开始时的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动势有时变得不稳定。
这里,上述的专利文献1是根据试样的测定前后的内部标准液的离子浓度的测定结果之差来判定异常的文献,由于在试样的测定后显示判定结果,因此如果是异常判定,则必须在这之后重新测定该试样。
在临床检查的领域,除了测定的迅速性之外,还需要更高的可靠性。电解质测定一般使用流通电极,一边使液体流动一边进行测定,测定时间在毫秒单位的一瞬间进行。另外,电解质测定根据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动势求出成分浓度。因此,监视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动势稳定成为用于准确测定的指标。
在上述以往的电解质测定装置中,可知并无在试样测定时以外的待机时间内确认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动势的稳定性的手段,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早期察觉不稳定状态的电解质分析装置及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的异常判定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包含多个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但举其一个示例,一种电解质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该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具有被提供试样或内部标准液的离子选择性电极、作为电位的基准的比较电极、以及测定所述离子选择性电极与所述比较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的测定部;进行与所述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不同的测定项目的测定的第二测定部;对所述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或所述第二测定部进行所述试样的分注的分注部;以及控制各设备的动作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通过所述分注部向所述第二测定部分注所述试样时、或者在所述第二测定部测定所述试样时,在所述离子选择性电极中填充了所述内部标准液状态下测定电位,根据测定数据判定所述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有无异常。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早期察觉不稳定状态。上述以外的问题、结构及效果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将变得更为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质测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一个示例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质测定装置中包含的电解质测定部及其周边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简要结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质测定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图3中A区间的内部标准液的电动势收集及分析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图3中B区间的内部标准液的电动势收集及分析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质测定装置中待机时的电动势监视器的画面显示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质测定装置中待机时的电动势监视结果的画面显示的一个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至图7说明本发明的电解质测定装置及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的异常判定方法的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所使用的附图中,对相同或对应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针对这些构成要素有时省略重复说明。
<<电解质测定装置的整体结构及动作>>
首先,使用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质测定装置的整体结构及动作。图1是表示该电解质测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一个示例的简要结构图。这里,以生化电解质测定装置为例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电解质测定装置100是能够测定电解质项目及比色项目的装置,包括:载置有多个试样容器16的样品盘1、载置有多个试剂瓶18的试剂盘2、载置有多个反应容器21的反应盘3、反应槽4、设置在样品盘1和反应盘3附近的采样机构5、设置在试剂盘2和反应盘3附近的试剂分注机构6、设置在反应盘3附近的搅拌机构7、测光机构8、清洗机构9、计算机(PC)10、电解质测定部11、存储装置12、控制部13、压电元件驱动器14、搅拌机构控制器15、圆形样品盘17、圆形试剂盘19、保冷库20、反应容器21、反应容器托架22、驱动机构23、样品探针24、样品探针支承轴25、样品探针臂26、试剂探针27、试剂探针支承轴28、试剂探针臂29、固定部31、喷嘴33、上下驱动机构34等。
样品盘1将用于容纳分析对象试样(也称为样品)的多个试样容器16沿圆周排列地载放在圆形样品盘17上。
在样品盘1的附近设置有采样机构5。该采样机构5中,从相应的试样容器16吸入试样并将该试样排出到相应的反应容器21或电解质测定部11的样品探针24安装在固定于样品探针支承轴25上的样品探针臂26上。
试剂盘2将用于容纳试剂的多个试剂瓶18沿圆周排列地载放在圆形试剂盘19上。在该试剂盘2上设置有保冷库20。
在试剂盘2的附近设置有试剂分注机构6。该试剂分注机构6中,从相应的试剂瓶18吸入试剂并将该试剂排出到相应的反应容器21的试剂探针27安装在固定于试剂探针支承轴28上的试剂探针臂29上。
反应盘3将保持有多个反应容器21的多个反应容器托架22沿圆周排列地载放。在该反应盘3上设置有反应槽4。反应盘3能够通过驱动机构23间歇旋转。另外,在该反应盘3的附近设置有搅拌机构7、测光机构8、清洗机构9、电解质测定部11等。
搅拌机构7是用于搅拌反应容器21内的内容物(试样和试剂)的机构,由压电元件驱动器14、搅拌机构控制器15等构成。
测光机构8是用于测定透过了反应容器21内的内容物的透射光以及被内容物散射的散射光的机构,由光源、检测器(图示的情况下均省略)等构成。清洗机构9是用于清洗反应容器21内的机构,由喷嘴33、上下驱动机构34等构成。该测光机构8是比色测定单元,成为本实施方式中进行与电解质测定部11不同的测定项目的测定的第二测定部。
电解质测定部11是用于进行试样的电解质测定的装置,由图2中后述的离子选择性电极、比较电极等构成。
这些样品盘1、试剂盘2、反应盘3、采样机构5、试剂分注机构6、搅拌机构7、测光机构8、清洗机构9、电解质测定部11分别与控制部13连接,进而与计算机10连接,各自的动作受其控制。另外,控制部13连接有存储装置12。
计算机10例如由包含运算处理功能、存储功能等的主体、键盘、鼠标等输入部、液晶、CRT等显示部10a构成,设定测定试样的信息、测定项目的登记、分析参数等。
存储装置12存储并保持分析参数、各试剂瓶的可分析次数、最大可分析次数、校准结果、分析结果等、评价分注动作的判定过程、以及预先保持的判定所需的数据等。存储保持在存储装置12中的信息可以存储在附属于计算机10的存储介质中,也可以作为单独的存储数据库如存储装置12那样单独存在。
控制部13是根据如上所述从计算机10输入的测定项目的登记、分析参数等控制各设备的动作而执行分析动作的主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3在通过采样机构5分注用于在测光机构8中分析的试样时、或者在测光机构8测定试样时,在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中填充有内部标准液的状态下测定电位,根据测定数据判定电解质测定部11有无异常。详情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3中,能够根据在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中填充有内部标准液的状态下连续测定2次以上电位时的测定数据,判定电解质测定部11有无异常;能够根据各个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测定的电位的状态、优选为测定电位的经时变化的斜率的组合来判别异常;能够根据所有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所测定的电位是否在基准范围外来确定异常原因;当所有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和106的测定电位都在基准范围内时,能够根据测定电位的经时变化的斜率来判别异常。在后面阐述它们的详细情况。
在如上构成的电解质测定装置100中,试样的比色分析如下按照采样、试剂分注、搅拌、测光、反应容器的清洗、浓度换算等数据处理的顺序实施。
样品盘1、试剂盘2、反应盘3、采样机构5、试剂分注机构6、搅拌机构7、测光机构8、清洗机构9、电解质测定部11由控制部13通过计算机10控制。
首先,在样品盘1上,容纳被分析的试样的多个试样容器16沿圆周排列设置,按照该被分析的试样的顺序移动到采样机构5的样品探针24的下方。试样容器16中的试样通过与采样机构5连结的试样用泵(未图示),按照先到电解质测定部11、接着到反应盘3上的反应容器21中的顺序分注规定量。
进而,分注了试样的反应容器21在反应槽4中移动到第一试剂添加位置。在移动后的反应容器21中,通过与试剂分注机构6的试剂探针27连结的试剂用泵(未图示),加入从试剂盘2上的试剂瓶18吸引的规定量的试剂。添加第一试剂后的反应容器21移动到搅拌机构7的位置,进行最初的搅拌。这样的试剂的添加-搅拌的一系列动作例如对第一试剂~第四试剂进行。
接着,搅拌了内容物的反应容器21在测光机构8中被光源发出的光束穿过,此时的吸光度由多波长光度计检测。检测到的所述吸光度的信号输入控制部13,转换为试样的浓度。另外,控制部13同时进行基于吸光度的异常的判定。
另外,试样的电解质测定是将试样通过采样机构5分注到电解质测定部11进行的。向电解质测定部11的分注也可以作为电解质测定用而另外设置采样机构。
然后,转换为浓度后的数据被存储在存储装置12中,并显示在附属于计算机10的显示装置上。测光结束后的所述反应容器21移动到清洗机构9的位置,进行清洗,供下一次分析。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质测定装置中,可以依次实施采样、试剂分注、搅拌、测光、反应容器的清洗、浓度换算等数据处理,进行试样的比色分析。
在图1中示出了与电解质测定部11一起设置的测定部(第二测定部)是测定比色项目的测光机构8的情况,但同时设置的测定部不限于比色项目用,可以设置用于测定其他项目例如免疫项目的测定部。
另外,电解质测定装置100不限于图1所示的单一的分析模块结构的方式,可以采用通过传送装置连接两个以上能够测定各种相同或不同的分析项目的分析模块或进行预处理的预处理模块的结构。
<<电解质测定装置的结构及动作>>
接着,使用图2,对上述电解质测定装置100所包含的电解质测定部11及其周边的包含电磁阀、注射器等机构部的部分的结构及动作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解质测定部的周围结构的一个示例的简要结构图。
在图2中,电解质测定部11没有特别限制,但大致而言具备:具备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等的电解质测定机构、与电解质测定部连接的控制部(控制装置)和显示部(显示装置)。
电解质测定机构没有特别限制,如图2所示,具备:试样用容器101、样品探针24、稀释槽103、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比较电极107、吸管注射器108、内部标准液注射器109、稀释液注射器110、夹管阀111、比较电极用二通电磁阀112、吸管注射器吸引用二通电磁阀113、废液排出用二通电磁阀114、以及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和比较电极107之间的电位差的电压计129。
此外,在电解质测定部11中设有内部标准液排出用二通电磁阀115、内部标准液吸引用二通电磁阀116、稀释液排出用二通电磁阀117、稀释液吸引用二通电磁阀118。
在该实施方式中,离子选择性电极104是Na(钠)离子选择性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105是K(钾)离子选择性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106是Cl(氯)离子选择性电极。
构成电解质测定部11的存储部对应于图1所示的存储装置12(或者计算机10内的存储区域或附属的存储介质)的一部分,另外,控制部对应于图1所示的控制部13(或者也包含计算机10)的一部分。该控制部13控制在图3至图5中后述的收集离子选择性电极电动势的流程、电动势分析处理流程等。
使用图2说明如上构成的电解质测定部11的动作。该电解质测定部11的动作由控制部13通过计算机10控制。
在图2中,试样用容器101内的试样被样品探针24吸引设定量,向稀释槽103排出。另外,稀释液瓶121内的稀释液通过稀释液吸引用二通电磁阀118、稀释液注射器110、稀释液排出用二通电磁阀117的动作向稀释槽103排出。由此,从试样用容器101排出到稀释槽103的试样被稀释液稀释。
接着,在夹管阀111关闭的状态下,通过吸管注射器108、吸管注射器吸引用二通电磁阀113的动作,比较电极液瓶119内的比较电极液经由比较电极用二通电磁阀112被吸引到比较电极107。
接着,在稀释槽103内被稀释的试样通过吸管注射器108、吸管注射器吸引用二通电磁阀113、夹管阀111被吸引到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
通过稀释的试样与各个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接触,在各个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中的每一个产生对应于各个离子浓度的电动势。例如,离子选择性电极104产生与Na离子的浓度对应的电动势。
在该实施方式中,将比较电极107的电压作为基准电压,在电压计129中测量在各个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中分别产生的电动势。
此外,内部标准液瓶120内的内部标准液通过内部标准液吸引用二通电磁阀116、内部标准液注射器109、内部标准液排出用二通电磁阀115的动作向稀释槽103排出。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被稀释的试样和内部标准液交替地转移到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通过被稀释的样品和内部标准液交替地与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接触,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分别产生基于被稀释的试样的电动势和基于内部标准液的电动势。将比较电极107的电压作为基准电压来测定该产生的电动势。
测定结束后的试样或内部标准液通过打开废液排出用二通电磁阀114而从废液流路向电解质测定部11的外部排出。然后,重新向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移送内部标准液,直到用于下一次试样测定的内部标准液之前为待机状态。
由电压计129测定的电动势分别从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经由信号布线128提供给控制部13。经由信号布线128提供的电动势(测定的电动势)被提供给放大器并被放大。
放大后,A/D转换器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其发送到计算机10。
在图1中,省略了控制部13内的放大器和A/D转换器。
使用预先判明浓度的标准液来生成校准曲线。生成的校准曲线使用例如计算机10的键盘那样的输入装置,预先存储在存储装置12中。计算机10基于预先存储在存储装置12中的校准曲线,对从A/D转换器提供的数字信号进行运算。即,计算机10根据校准曲线进行测定的试样的电解质的浓度计算,将该浓度计算的结果显示在计算机10的监视器那样的显示部10a上。
接着,使用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质测定装置的动作。图3是表示本实施的电解质测定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校准曲线是预先生成的。
当开始电解质测定装置100的测定(步骤S201)时,首先,控制部13判定对最初的试样是否有电解质项目的分析委托(步骤S202)。在判定为存在电解质项目的委托时,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203,进行电解质项目用的试样的分注(步骤S203)。与此相对,在判定为没有电解质项目的委托时,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207。
在步骤S203中的电解质项目用的试样的分注处理结束(步骤S204)后,接着,控制部13判定是否有对该试样的比色项目的分析委托(步骤S205)。在判定为存在比色项目的委托时,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207,在判定为没有比色项目的委托时,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206。
在判定为没有比色项目的委托时,接着,控制部13判定此时是否有下一个试样的测定委托(步骤S206)。在该步骤S206中,假设不判断测定项目。在判定为有委托时,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202的判断,在判定为没有委托时,在步骤S216中测定结束。
在步骤S205中判定为存在比色项目的委托时,或者在步骤S202中判定为没有电解质项目的委托时,接着,控制部13开始比色项目用的试样的分注(步骤S207)。
之后,控制部13判定是否存在比色项目的委托数在测定开始前预先设定的比色项目用试样分注的时间内能够收集到判定所需的电动势点的规定项目数以上的委托(步骤S208)。该规定项目数例如可以为5项以上,但可以根据装置结构适当变更,并不限定。
当判定为存在项目数以上的委托时,在各个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中进行A区间的内部标准液的电动势收集及分析(步骤S209)。其详细内容将使用图4在后文中阐述。与此相对,在判定为没有项目数以上的委托时,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210,恰当地完成所有项目数所需的试样的分注(步骤S210)。
在比色项目用试样分注时间内能够收集判定所需的电动势点的项目数是预先设定的,考虑到电解质测定装置100的比色项目的分析所需的测光机构8等各机构的动作,通过设定能够在产生噪声较少的定时获取电动势的点或收集间隔,在各机型、追求的精度方面有不同的设定。
另外,所谓步骤S209中“A区间”,是指在该试样的电解质测定结束后,从电解质测定装置100的待机状态开始,到步骤S210中的全部的比色项目用试样分注结束后为了连续测定的下一个试样而将新的内部标准液移送到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为止的时间。在连续测定委托的试样组的比色项目数较多、试样数也有多个的情况下,A区间能够连续收集多个。
接着,控制部13判定在该时刻是否有连续测定的下一个试样的委托(步骤S211)。在该步骤S211中,假设不判断测定项目。在判定为有委托时,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202的判断,在判定为没有委托时,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212。
接着,控制部13判定在比色项目的测定结束之前是否有能够收集判定所需的电动势点的规定时间(步骤S212)。该规定时间例如可以为“距比色项目的测定结束30秒”,但该项目也可以根据装置结构适当变更,并不限定。
当判定为存在能够收集的时间时,在各个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中进行步骤S213的B区间中的内部标准液的电动势收集及分析(步骤S213)。其详细内容将使用图5在后文中阐述。与此相对,在判定为没有能够收集的时间时,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214。
在比色分析部的测定结束之前能够收集判定所需的电动势点的时间与步骤S207同样地,根据各机型、追求的精度而有不同的设定。另外,所谓步骤S213中的“B区间”,是指一次测定委托的试样组的最后的试样在电解质测定结束后电解质测定装置100开始待机状态起,到比色分析结束从而电解质测定装置100开始进行结束动作为止的时间,或者在结束动作前委托下一个试样组,为其第一个试样而将新的内部标准液移送到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和106之前为止的时间。
在上述步骤S209或步骤S213中收集和分析的结果存储在存储装置12中。
然后,控制部13将在步骤S209或步骤S213中测定、收集的结果作为待机时电动势监视信息画面600(图7)显示在计算机10的显示部10a上(步骤S214)。
该图7所示待机时电动势监视信息画面600的画面显示的重要之处在于在用户开始新的试样组的委托之前能够进行确认的定时来显示,因此在步骤S209和S213中,优选在能够收集到判定所需的点数的时刻进行判定并显示。
另外,用户能够在计算机10的显示部10a中作为待机时电动势监视器画面500(图6)实时确认在步骤S209或步骤S213中收集到的电动势。
图6所示的该待机时电动势监视器画面500可以由用户在任意的定时观看,但不限于该情况,优选在装置电源断开时也显示。
之后,控制部13判定此时是否有下一个试样的测定委托(步骤S215)。在该步骤S215中,也假设不判断测定项目的限定。在判定为有委托时,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202的判断,在判定为没有委托时,在步骤S216中测定结束。
接着,使用图4对步骤S209中的内部标准液的电动势收集、分析(A)进行详细说明。图4是表示A区间的内部标准液的电动势收集及分析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首先,控制部13按照规定定时收集A区间中的一个区间的电动势(步骤S302)。规定区间例如可以是4秒等,但不限于此。
接着,控制部13在A区间的一个区间内,判定各个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的电动势差作为电动势变动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即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规定基准(步骤S303)。规定基准例如可以设为前后±0.2[mV]以内,但可以适当变更。
如果在步骤S303中判定为满足规定基准,则判断为判定1(步骤S304)。该步骤S304中的判定1是判定为没有异常。
与此相对,在步骤S303中判定为不满足基准值时,接着,控制部13在接下来的A区间连续收集多个区间的各个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的电动势(步骤S305)。
之后,控制部13根据在步骤S305中收集到的信息,判定电动势范围超过基准值的区间是否持续多个(步骤S306)。例如,判定电动势的范围是否超过了为了判别噪声或异常的尖峰而预先设定的基准值。在判定为电动势的范围超过了为了判别噪声或异常的尖峰而预先设定的基准值时,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307,在判定为基准值以下时,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310。
不限于根据是否持续多个来进行判定的期待,也可以根据在规定期间内超过基准值的区间是否在规定比例以上等进行判定。
在步骤S306中判定为超过了基准值时,接着,控制部13判定能够看到该现象的电极数为几个(步骤S307)。在判定为是3个电极时,将处理前进至步骤S308,在判定为是2个电极或1个电极时,将处理前进至步骤S309。
在判定为3个电极的情况下,作为不稳定状态的原因,判断为推定比较电极107的电位发生变动或产生了电噪声的判定2(步骤S308)。另外,在判定为2个电极以下的情况下,作为不稳定状态的原因,判断为推定该电极发生异常的判定3(步骤S309)。
与此相对,在步骤S306中判定为基准值以下时,接着,控制部13判定获取到的多个区间合计的电动势变动的斜率是否超过为了判别漂移而预先设定的基准值(步骤S310)。该步骤S310中的电动势的斜率可以作为多个区间的测定结果排列得到的近似线的斜率来求出。
在步骤S310中判定为超过了基准值时,接着,控制部13判定观察到该现象的电极数以及倾斜的方向(步骤S311)。
在3个电极被观察到同一方向的倾斜的情况下,作为不稳定状态的原因,判定为推定比较电极电位发生变动的判定4(步骤S312)。
另外,在观察到3个电极但不是同一方向的倾斜的情况下,特别是假设只有Cl为反方向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作为不稳定状态的原因,判定为推定温度漂移的判定5(步骤S313)。
与此相对,在观察到2个电极的倾斜的情况下,特别假设是K和Cl,在该情况下,作为不稳定状态的原因,判定为推定比较电极液发生泄漏的判定6(步骤S314)。另外,在仅为1个电极的情况下,作为不稳定状态的原因,与判定3同样地判定为推定相应的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发生异常的判定7(步骤S315)。
与此相对,在步骤S310中判定为基准值以下时,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316,判定为推定流路内有气泡的判定8(步骤S316)。
接着,使用图5对步骤S213中的内部标准液的电动势收集、分析(B)进行详细说明。图5是表示B区间的内部标准液的电动势收集及分析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5所示的B区间是比A区间要长的时间,优选在某一范围内进行划分,因此根据一个区间内的信息进行判定。
判定步骤与图4所示的A区间中的各处理大致相同,步骤S402对应于步骤S302,步骤S403对应于步骤S303,步骤S405对应于步骤S306,步骤S406对应于步骤S307,步骤S409对应于步骤S310,步骤S410对应于步骤S311,步骤S404对应于步骤S304,步骤S407对应于步骤S308,步骤S408对应于步骤S309,步骤S411对应于步骤S312,步骤S412对应于步骤S313,步骤S413对应于步骤S314,步骤S414对应于步骤S315,步骤S415对应于步骤S316,省略相当于图4所示流程的步骤S305的步骤。
上述的步骤S302、步骤S305、步骤S402相当于在向第二测定部分注试样时、或者在第二测定部测定试样时,在离子选择性电极中填充有内部标准液的状态下测定电位的测定步骤。另外,步骤S303或步骤S304、步骤S306至S316、步骤S403至S415相当于根据测定步骤中的测定结果判定电解质测定部11中有无异常的判定步骤。
在图4所示的A区间的步骤S306中,根据超过基准值的区间持续多个来判别,与此相对,在图5所示的B区间的步骤S405中,根据超过基准值的范围有多个来进行判别。B区间中的范围是预先设定例如10秒钟等能够收集到判定所需的电动势点的时间,根据其中收集到的电动势进行判定。
此外,在作为在图4或图5中分析的结果的判定1至判定8中,优选预先设定与该推定原因对应的推荐的维护项目。
虽然没有特别限制,但判定1没有异常,因此没有推荐的维护。判定2是比较电极交换、比较电极液交换、废出部及吸管注射器中的结晶析出确认,判定3或判定7是相应的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的交换。判定4是比较电极107的交换及比较电极液交换,判定5是装置及环境的温度稳定化。判定6是吸管的确认,判定8是试剂余量的确认以及电解质测定试剂预充。
此外,在电解质测定装置100中,在进行了测定委托的最后的试样结束比色分析后(步骤S215结束时),实施结束动作,之后将电解质测定装置100整体保持在待机状态,直到有下一个测定委托(步骤S216)。即使在该待机状态下,电解质测定装置100的流路内也充满内部标准液。
因此,在该待机状态下,也与步骤S209和步骤S213同样地,优选将待机状态开始后到下一个测定委托到来为止的时间,例如每隔10分钟划分为C区间,进行与图5中的B区间同样的电动势收集和分析。
如果一个C区间的结果为判定1,则不进行上述的内部标准液更换动作,在判定2~8的情况下,仅限于通过更换动作有望改善现象时才实施更换动作。由此,通过收集和分析待机状态下的电动势的稳定状态,能够仅在必要的情况下节省因电动势状态未可视化而定期实施的动作和动作次数。
根据电解质测定装置,在该时间内夹管阀被打开的情况下,比较电极液由于与内部标准液的浓度差而向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侧扩散,由此,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的电动势有时变得不稳定,在一定时间未实施测定的情况下,有时进行更换流路内的内部标准液的处理。
接着,使用图6详细说明显示在步骤S209或步骤S213中收集到的电动势的待机时电动势监视器画面500。图6是表示待机时的电动势监视器的画面显示的一个示例的图。
如图6所示的待机时电动势监视器画面500是显示在计算机10的显示部10a上的画面,将由多个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Na、K、Cl)分别收集的电动势汇总显示为图表501、502、503。
在各个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的图表501、502、503中,纵轴是电动势的大小,横轴是收集日期时间。定期收集的电动势按A区间或B区间的每一区间集中显示。在该示例中,虽然是显示了B区间的11个点的时刻,但优选显示为能够判别为大约30分钟前收集到的A区间的电动势数据。
用户可以随时显示该画面,目视确认当前时刻以及数分钟或数小时前的待机时电动势的稳定状态。
对于图3中的步骤S208或步骤S212的分析完成的部位,也可以在该画面中以能够一眼识别电动势是稳定状态还是不稳定状态的方式用颜色区分或追加图标等进行显示。
由此,通过在待机时电动势监视器画面500中显示当前时刻以及过去几个区间中的电动势状态,能够表示是在怎样的电动势状态下进行了该相应的区间前后的测定。
然后,用户通过在开始下一个新的试样组的测定时确认该电动势的稳定状态,可以作为就这样开始测定还是在实施维护后测定的判断材料。如果不稳定状态不明确,则有可能需要重新测定试样,因此如果在此之前进行处理的判断,则能够省略无用的重新测定,结果能够迅速地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
接着,使用图7详细说明在步骤S214中显示的待机时电动势监视信息画面600。图7是表示待机时的电动势监视结果的画面显示的一个示例的图。
待机时电动势监视信息画面600是在图3所示的步骤S214中作为在步骤S209或步骤S213中收集和分析的结果而显示在计算机10的显示部10a上的画面。
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列602是用于显示不稳定状态的种类的列,列603是显示确认了不稳定状态的电极的组合以及电极的名称的列。列601是显示与确认了不稳定状态的区间、以及列602所显示的不稳定的种类和列603所示的电极的组合以及电极名称对应的代码的列。另外,列604是显示根据现象推定的原因的列,列605是显示根据该原因推定而推荐的维护的列。
另外,在检测出不稳定状态的区间为A区间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提示用户确认在检测出的区间前后测定的试样的测定值的显示。此外,在区间是B区间的情况下,能够在用户进行下一个测定委托之前进行提示用户确认待机时电动势监视器的显示。
由此,通过在待机时电动势监视信息画面600中显示不稳定状态、推定原因以及推荐维护,能够可靠地进行之后的用户的对应,无需等待规定间隔的定期维护时期而提前进行对应,能够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在步骤S209或步骤S213的判定中判断为没有异常的情况下,优选将其结果记录在存储装置12中。用户可以在任意的定时阅览记录的结果,该结果可以用于确认电极或装置的状态。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上述本实施方式的电解质测定装置100包括:电解质测定部11,该电解质测定部11具有被提供试样或内部标准液的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作为电位的基准的比较电极107、以及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与比较电极107之间的电位差的电压计129;第二测定部,该第二测定部进行与电解质测定部11不同的测定项目的测定;对电解质测定部11或第二测定部进行试样分注的采样机构5;以及控制各设备的动作的控制部13,控制部13在通过采样机构5向第二测定部分注试样时或者在第二测定部测定试样时,在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中填充有内部标准液的状态下测定电位,根据测定数据判定电解质测定部11有无异常。
由此,能够在试样测定时以外的待机时间确认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的电动势的稳定性,电动势稳定状态可视化,从而能够早期察觉不稳定状态。
另外,第二测定部是测光机构8,控制部13在利用采样机构5对试样进行分注以供测光机构8分析时,或者在利用测光机构8测定试样时测定电位,因此,即使在电解质测定部11容易产生待机时间的装置结构中,也可以确认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的电动势的稳定性。
此外,控制部13根据在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中填充有内部标准液的状态下连续测定2次以上电位时的测定数据,判定电解质测定部11有无异常,从而能够以更高的精度判定有无异常。
另外,电解质测定部11具有多个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控制部13根据由各个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测定的电位的状态的组合来判别异常,在存在多个电极的情况下,能够以高精度进行各个电极有无异常或电极以外有无异常的判定。
此外,控制部13通过根据所有的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所测定的电位是否在基准范围外来确定异常原因,从而能够高精度地判定电极中的异常还是电极以外的异常。
另外,将电位的状态设为测定电位的经时变化的斜率,特别是控制部13在所有的离子选择性电极104、105、106的测定电位在基准范围内时,根据测定电位的经时变化的斜率来判别异常,从而能够确定电极中的异常要因。
<其它>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进行各种变形、应用。上述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进行的详细说明,并不限于要具备所说明的所有结构。
标号说明
1样品盘
2试剂盘
3反应盘
4反应槽
5采样机构(分注部)
6试剂分注机构
7搅拌机构
8测光机构(比色测定单元)
9清洗机构
10计算机
10a显示部
11电解质测定部(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
12存储装置
13控制部
14压电元件驱动器
15…搅拌机构控制器
16试样容器
17圆形样品盘
18试剂瓶
19圆形试剂盘
20保冷库
21反应容器
22反应容器托架
23驱动机构
24样品探针
25样品探针支承轴
26样品探针臂
27试剂探针
28试剂探针支承轴
29试剂探针臂
31固定部
33喷嘴
34上下驱动机构
100电解质测定装置
101试样用容器
103稀释槽
104、105、106离子选择性电极
107比较电极
108吸管注射器
109内部标准液注射器
110稀释液注射器
111夹管阀
112比较电极用二通电磁阀
113吸管注射器吸引用二通电磁阀
114废液排出用二通电磁阀
115内部标准液排出用二通电磁阀
116内部标准液吸引用二通电磁阀
117稀释液排出用二通电磁阀
118稀释液吸引用二通电磁阀
119比较电极液瓶
120内部标准液瓶
121稀释液瓶
128信号布线
129电压计(测定部)
500待机时电动势监视器画面
501、502、503图表
600待机时电动势监视信息画面
601、602、603、604、605列。

Claims (9)

1.一种电解质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该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具有被提供试样或内部标准液的离子选择性电极、作为电位的基准的比较电极、以及测定所述离子选择性电极与所述比较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的测定部;
进行与所述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不同的测定项目的测定的第二测定部;
对所述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或所述第二测定部进行所述试样的分注的分注部;以及
控制各设备的动作的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在通过所述分注部向所述第二测定部分注所述试样时、或者在所述第二测定部测定所述试样时,在所述离子选择性电极中填充有所述内部标准液状态下测定电位,根据测定数据判定所述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有无异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质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测定部是比色测定单元,
所述控制部在通过所述分注部向所述比色测定单元分注所述试样时、或者在所述比色测定单元测定所述试样时测定电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质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在所述离子选择性电极中填充了所述内部标准液的状态下连续测定2次以上电位时的测定数据,判定所述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有无异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质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具有多个所述离子选择性电极,
所述控制部根据在各个所述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的电位的状态的组合来判别异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解质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测定的所述电位在所有的所述离子选择性电极上是否在基准范围外来确定异常原因。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解质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电位的状态设为测定电位的经时变化的斜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解质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有的所述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定电位在基准范围内时,根据所述测定电位的经时变化的斜率来判别异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质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显示所述测定数据、所述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有无异常的判定结果中的至少任意一方。
9.一种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的异常判定方法,所述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在电解质测定装置中,所述电解质测定装置包括:
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该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具有被提供试样或内部标准液的离子选择性电极、作为电位的基准的比较电极、以及测定所述离子选择性电极与所述比较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的测定部;以及
进行与所述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不同的测定项目的测定的第二测定部,所述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的异常判定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
在向所述第二测定部分注所述试样时、或者在所述第二测定部测定所述试样时,在所述离子选择性电极中填充了所述内部标准液的状态下测定电位的测定步骤;以及
根据所述测定步骤的测定结果判定所述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中有无异常的判定步骤。
CN202180092129.8A 2021-03-02 2021-12-08 电解质测定装置及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的异常判定方法 Pending CN1168299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32568 2021-03-02
JP2021032568 2021-03-02
PCT/JP2021/045035 WO2022185641A1 (ja) 2021-03-02 2021-12-08 電解質測定装置、および電解質濃度測定ユニットの異常判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29932A true CN116829932A (zh) 2023-09-29

Family

ID=83154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2129.8A Pending CN116829932A (zh) 2021-03-02 2021-12-08 电解质测定装置及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的异常判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25735A1 (zh)
EP (1) EP4303576A1 (zh)
JP (1) JPWO2022185641A1 (zh)
CN (1) CN116829932A (zh)
WO (1) WO202218564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65248B2 (ja) * 2012-08-22 2016-08-03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電解質分析装置
JP5279941B2 (ja) * 2012-10-01 2013-09-04 株式会社東芝 自動分析方法及び自動分析装置
JP6215044B2 (ja) * 2013-12-25 2017-10-18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電解質測定装置
US20160341692A1 (en) * 2015-05-21 2016-11-24 Jeol Ltd. Electrolyte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lyte Measuring Method
WO2019163281A1 (ja) * 2018-02-23 2019-08-29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自動分析方法
JP7330785B2 (ja) * 2018-07-10 2023-08-22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自動分析装置
JP6896684B2 (ja) * 2018-09-13 2021-06-30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電解質濃度測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185641A1 (zh) 2022-09-09
US20240125735A1 (en) 2024-04-18
EP4303576A1 (en) 2024-01-10
WO2022185641A1 (ja)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90944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EP3492913B1 (en) Device for measuring electrolyte concentration
US20140119994A1 (en) Sample analyzer
CN115112910A (zh) 自动分析装置以及自动分析方法
EP2224224A2 (en) Reagent preparing device, specimen processing system and reagent preparing method
CN109782004A (zh) 自动分析装置以及自动分析方法
WO2007119785A1 (ja) 自動分析装置の分析支援用液体の品質管理方法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
JP4786469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8175731A (ja)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その保守方法
JP7330785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WO2020121726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16829932A (zh) 电解质测定装置及电解质浓度测定单元的异常判定方法
JP5492833B2 (ja)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3287022B (zh) 自动分析装置、自动分析系统及样品的自动分析方法
US1117530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analysis
JP2008203008A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0275207A (ja) 臨床用電解質測定方法
JP3109443U (ja) 自動分析装置
WO2023106234A1 (ja)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試薬量表示方法
EP4184175A1 (en) Laboratory instrument
EP4283288A1 (en) Electrolyte analysis device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bnormality in same
EP4040158A1 (en)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and method of automatic sample analysis
US20240125810A1 (en) Automatic analysis system and sample distribution method
JP2022083293A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16930294A (zh) 电解质分析装置、样本分析仪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