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12649A - 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12649A
CN116812649A CN202310089603.2A CN202310089603A CN116812649A CN 116812649 A CN116812649 A CN 116812649A CN 202310089603 A CN202310089603 A CN 202310089603A CN 116812649 A CN116812649 A CN 1168126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anchoring
tool
sea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896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东
朱金猛
孙波振
王涛
魏汉峰
杨名杨
王伟
潘家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31008960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126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12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126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属于输电线路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包括底座、工装传送组件、工装转动组件及导线压接组件,工装传送组件包括两组传送轨道件以及滑动设置在传送轨道件上的用于运输放线工装的传送件,放线工装轴心穿设有转动轴,转动轴架设在两组传送件上,工装转动组件设置在传送轨道件指向输电导线展放方向的前端,工装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支架、转动电机及转动驱动件,转动驱动件可拆卸连接转动轴的端部,转动电机驱动转动驱动件带动转动轴转动,导线压接组件设置在两组传送轨道件之间,用于进行输电导线的接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降低了输电导线接续的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指的是由发电厂向电力负荷中心输送电能的电力线路以及联络各电力系统的电力线路,输电线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线路。其中架空输电线路是利用杆塔和绝缘材料将输电导线架离地面的输电线路,架空输电线路主要由杆塔、杆塔基础、输电导线、绝缘子及金具串、接地装置及防雷设备等组成。在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输电导线进行放线作业,便于输电导线横跨设置在杆塔之间,放线作业是输电线路施工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施工环节,输电导线一般按照顺序规律缠绕在放线工装上,在架设或铺设输电导线时一般都是沿着放线工装的盘线方向对输电导线进行放线。在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常常采用放线工装来完成放线作业,一般将放线工装安装在传统放线设备上,利用传统放线设备对放线工装进行支撑,放线工装在传统放线设备上转动,进行输电导线的施放,但是传统放线设备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稳定性较差,环境适用性较差,在传统放线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施工人员将放线工装安装在传统放线设备上,需要施工人员进行手动放线,在放线过程中,不易对放线速度进行精准的控制。在放线作业中,当输电导线展放长度较长,需要使用多组放线工装,前一组放线工装上的输电导线施放完毕后,需要接续下一组放线工装上的输电导线,此时需要手工将输电导线自前一组放线工装取下,将输电导线的端部引至下一组放线工装处,对前后两组输电导线进行接续,再将下一组放线工装安装在传统放线设备上,需要多人同时作业,完成放线工装的拆卸安装、输电导线的接续,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旨在解决放线作业过程中输电导线接续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包括:底座、工装传送组件、工装转动组件及导线压接组件,所述底座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工装传送组件、所述工装转动组件及所述导线压接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工装传送组件包括沿着输电导线展放方向设置的两组传送轨道件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传送轨道件上的用于运输放线工装的传送件,放线工装的轴心穿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架设在两组所述传送件上,所述工装转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传送轨道件指向输电导线展放方向的前端,所述工装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支架、转动电机以及转动驱动件,所述转动支架支撑所述转动电机,所述转动驱动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轴的端部,所述转动电机驱动所述转动驱动件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导线压接组件设置在两组所述传送轨道件之间,用于进行输电导线的接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送轨道件包括传送座、传送链条、传送轮以及传送电机,所述传送座包括第一传送侧板、第二传送侧板以及中间连接板,所述第一传送侧板以及所述第二传送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连接板的两侧,所述第一传送侧板远离放线工装设置,所述传送链条环绕设置在所述中间连接板周向上,两组所述传送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连接板的前端与后端,所述传送轮与所述传送链条相内侧啮合,所述传送件一端与所述传送链条外侧相啮合,所述传送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侧板的外侧,所述传送轮上设置有传送驱动轴,所述传送驱动轴贯穿所述第一传送侧板设置,所述传送电机通过驱动所述传送驱动轴带动所述传送轮转动,所述传送轮驱动所述传送链条带动所述传送件运动,两组所述传送轨道件对称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送件包括外传送板以及内传送板,所述外传送板外端面设置有放置凹槽,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放置在所述放置凹槽内,所述内传送板一端连接所述外传送板,所述内传送板另一端与所述传送链条外侧相啮合,垂直于所述内传送板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滑动轴,所述第一传送侧板与所述第二传送侧板上设置有适于所述滑动轴滑动的滑动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组所述传送轨道件上设置有多组所述传送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工装转动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工装转动组件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工装传送组件的两侧,所述转动轴的端部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沿着所述转动轴的轴向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侧壁上,所述转动驱动件包括转动驱动轴、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所述转动驱动轴一端设置在所述转动电机的驱动端,所述第一限位板设置在所述转动驱动轴远离所述转动电机的端面上,所述第二限位板可拆卸设置在所述转动驱动轴远离所述转动电机的端面上,所述第二限位板将所述定位板限制在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还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贯穿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临时锚固组件,所述临时锚固组件设置在所述工装传送组件的正前方,所述临时锚固组件包括锚固支架、上锚固座、下锚固座、上锚固工装以及下锚固工装,所述锚固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下锚固座设置在所述锚固支架的上端,所述上锚固座扣设在所述下锚固座上,且所述上锚固座与所述下锚固座铰接,所述上锚固座内部设置有上锚固空间,所述下锚固座内部设置有下锚固空间,所述上锚固空间与所述下锚固空间连通,所述上锚固工装滑动设置在所述上锚固空间内,所述下锚固工装固定设置在所述下锚固空间内,所述上锚固工装的下端面设置有用于压紧输电导线的上锚固槽,所述下锚固工装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压紧输电导线的下锚固槽,所述上锚固槽与所述下锚固槽闭合用于临时锚固输电导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锚固工装的上顶壁设置有锚固螺杆,所述锚固螺杆与所述上锚固工装转动连接,所述锚固螺杆贯穿所述上锚固座的上顶壁,且与所述上锚固座的上顶壁螺纹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临时锚固组件与所述工装传送组件之间,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支柱以及限位滚柱,所述限位滚柱滚动设置在两组所述限位支柱之间,所述限位滚柱垂直于输电导线展放方向设置,两组所述限位滚柱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线压接组件的后方设置有导线校直组件,所述导线校直组件设置在两组所述传送轨道件之间,所述导线校直组件包括上校直座与下校直座,所述下校直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上校直座扣设在所述下校直座上,且所述上校直座与所述下校直座铰接,所述上校直座内部设置有上校直槽,所述下校直座内部设置有下校直槽,所述上校直槽与所述下校直槽闭合,形成用于校直输电导线的校直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空闲工装放置区,所述空闲工装放置区用于放置输电导线展放完毕的放线工装,所述空闲工装放置区设置在所述工装转动组件的一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包括底座、工装传送组件、工装转动组件及导线压接组件,底座的设置增加装置的稳定性,便于装置的运输使用,工装传送组件包括传送轨道件以及传送件,两组传送轨道件相对设置,且沿着输电导线展放方向设置,传送件滑动设置在传送轨道件上,放线工装的轴心穿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两端架设在两组传送轨道件上的传送件上,传送件将放线工装自传送轨道件的后端运输至传送轨道件的前端,工装转动组件设置在传送轨道件的前端,工装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支架、转动电机以及转动驱动件,转动电机设置在转动支架上,转动驱动件设置在转动电机的驱动端,转动驱动件朝向传送轨道件设置,转动驱动件与转动轴的端部可拆卸连接,转动驱动件带动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放线工装转动,便于进行放线操作,导线压接组件设置在两组传送轨道件之间,用于将第一个放线工装上的输电导线的尾端与第二个放线工装上的输电导线的首端进行压接,完成输电导线的接续,输电导线的接续之后,将输电导线展放完毕的第一个放线工装与工装转动组件拆卸分离,将第一个放线工装吊装至空闲工装放置区,传送件将第二个放线工装自传送轨道件的后端运输至传送轨道件的前端,第二个放线工装与转动驱动件组装,启动转动电机,转动驱动件带动转动轴逆向转动,将多余的输电导线缠绕在第二个放线工装上,转动驱动件带动转动轴正向转动,进行放线操作,降低了输电导线接续的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放线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放线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导线压接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放线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工装传送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工装传送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临时锚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临时锚固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导线校直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导线校直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第二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转动支架;3、转动电机;4、定位板;5、转动驱动轴;6、第一限位板;7、第二限位板;8、限位螺栓;9、安装板;10、定位柱;11、上压接座;12、下压接座;13、活动压块;14、上压接工装;15、下压接工装;16、压接螺杆;17、上压接槽;18、下压接槽;19、传送链条;20、传送轮;21、传送电机;22、第一传送侧板;23、第二传送侧板;24、中间连接板;25、传送驱动轴;26、外传送板;27、内传送板;28、滑动轴;29、滑动槽;30、锚固支架;31、上锚固座;32、下锚固座;33、上锚固工装;34、下锚固工装;35、上锚固槽;36、下锚固槽;37、锚固螺杆;38、限位支柱;39、限位滚柱;40、上校直座;41、下校直座;42、锁定杆;43、上直槽;44、上锥槽;45、下直槽;46、下锥槽;47、空闲工装放置区;48、转动轴;49、放线工装;50、输电导线;51、放置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照图1至图8、图13,现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包括底座1、工装传送组件、工装转动组件及导线压接组件,底座1设置在地面上,工装传送组件、工装转动组件及导线压接组件设置在底座1上,工装传送组件包括沿着输电导线50展放方向设置的两组传送轨道件以及滑动设置在传送轨道件上的用于运输放线工装49的传送件,放线工装49的轴心穿设有转动轴48,转动轴48架设在两组传送件上,工装转动组件设置在传送轨道件指向输电导线50展放方向的前端,工装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支架2、转动电机3以及转动驱动件,转动支架2支撑转动电机3,转动驱动件可拆卸连接转动轴48的端部,转动电机3驱动转动驱动件带动转动轴48转动,导线压接组件设置在两组传送轨道件之间,用于进行输电导线50的接续。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包括底座1、工装传送组件、工装转动组件及导线压接组件,底座1的设置增加装置的稳定性,便于装置的运输使用,工装传送组件包括传送轨道件以及传送件,两组传送轨道件相对设置,且沿着输电导线50展放方向设置,传送件滑动设置在传送轨道件上,放线工装49的轴心穿设有转动轴48,转动轴48的两端架设在两组传送轨道件上的传送件上,传送件将放线工装49自传送轨道件的后端运输至传送轨道件的前端,工装转动组件设置在传送轨道件的前端,工装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支架2、转动电机3以及转动驱动件,转动电机3设置在转动支架2上,转动驱动件设置在转动电机3的驱动端,转动驱动件朝向传送轨道件设置,转动驱动件与转动轴48的端部可拆卸连接,转动驱动件带动转动轴48转动,进而带动放线工装49转动,便于进行放线操作,导线压接组件设置在两组传送轨道件之间,用于将第一个放线工装49上的输电导线50的尾端与第二个放线工装49上的输电导线50的首端进行压接,完成输电导线50的接续,输电导线50的接续之后,将输电导线50展放完毕的第一个放线工装49与工装转动组件拆卸分离,将第一个放线工装49吊装至空闲工装放置区47,传送件将第二个放线工装49自传送轨道件的后端运输至传送轨道件的前端,第二个放线工装49与转动驱动件组装,启动转动电机3,转动驱动件带动转动轴48逆向转动,将多余的输电导线50缠绕在第二个放线工装49上,转动驱动件带动转动轴48正向转动,进行放线操作,降低了输电导线50接续的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具体的,请参照图1至图8、图13,包括底座1、工装传送组件、工装转动组件及导线压接组件,底座1设置在地面上,工装传送组件、工装转动组件及导线压接组件均设置在底座1的上端面,工装传送组件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传送轨道件以及传送件,传送轨道件平行于输电导线50展放方向设置,传送件滑动设置在传送轨道上,沿着传送轨道的长度方向滑动,两组传送轨道件上的传送件相对设置,放线工装49的轴心穿设有转动轴48,转动轴48架设在两组相对的传送件上,放线工装49随着传送件在传送轨道件上滑动,传送轨道件的两端分别定义为前端与后端,传送轨道件的后端指向传送轨道件的前端的方向与输电导线50展放方向重合,工装转动组件设置在传送轨道件的前端,工装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支架2、转动电机3以及转动驱动件,转动支架2将转动电机3支撑在底座1上,转动电机3的驱动端连接转动驱动件,转动驱动件与转动轴48可拆卸连接,转动驱动件与转动轴48固定时,转动电机3驱动转动驱动件带动转动轴48转动,带动放线工装49转动,进行输电导线50的展放,导线压接组件设置在两组传送轨道件之间,导线压接组件将第一个放线工装49上的输电导线50的尾端与第二个放线工装49上的输电导线50的首端进行压接,完成输电导线50的接续。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4,导线压接组件设置在底座1上,导线压接组件设置在传送轨道件的中部,导线压接组件包括上压接座11、下压接座12、活动压块13、上压接工装14以及下压接工装15,下压接座12设置在底座1上,上压接座11扣设在下压接座12上,且上压接座11与下压接座12铰接,上压接座11内部设置有上压接空间,下压接座12内部设置有下压接空间,上压接空间与下压接空间连通,活动压块13滑动设置在上压接空间内,上压接工装14的上端面设置有压接螺杆16,压接螺杆16与上压接工装14转动连接,压接螺杆16贯穿上压接座11的上顶壁,且与上压接座11的上顶壁螺纹连接,压接螺杆16设置有两组,分别设置在上压接工装14的两侧,活动压块13的下端面设置有上工装槽,上压接工装14卡装在上工装槽内,下压接工装15卡装在在下压接空间内,上压接工装14的下端面设置有用于压紧输电导线50的上压接槽17,下压接工装15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压紧输电导线50的下压接槽18,上压接槽17与下压接槽18闭合用于压接输电导线50,上压接工装14与下压接工装15可根据输电导线50的直径进行选取更换。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3、图6至图8,传送轨道件包括传送座、传送链条19、传送轮20以及传送电机21,传送座包括第一传送侧板22、第二传送侧板23以及中间连接板24,第一传送侧板22以及第二传送侧板23分别设置在中间连接板24的两侧,第一传送侧板22远离放线工装49设置,传送链条19环绕设置在中间连接板24周向上,两组传送轮20分别设置在中间连接板24的前端与后端,传送轮20与传送链条19相内侧啮合,传送件一端与传送链条19外侧相啮合,传送电机21设置在第一传送侧板22的外侧,传送轮20上设置有传送驱动轴25,传送驱动轴25贯穿第一传送侧板22设置,传送电机21通过驱动传送驱动轴25带动传送轮20转动,传送轮20驱动传送链条19带动传送件运动,两组传送轨道件对称设置。
具体的,请参照图1至图3、图6至图8,传送轨道件包括传送座、传送链条19、传送轮20以及传送电机21,传送座设置在底座1上,传送座包括第一传送侧板22、第二传送侧板23以及中间连接板24,第一传送侧板22、第二传送侧板23与中间连接板24均沿着输电导线50展放方向设置,中间连接板24设置在第一传送侧板22与第二传送侧板23之间,中间连接板24的周向侧壁与第一传送侧板22、第二传送侧板23之间形成传送空间,第一传送侧板22位于中间连接板24远离另一组传送座的外侧,传送链条19环绕设置在中间连接板24周向上,传送链条19位于第一传送侧板22与第二传送侧板23之间,传送轮20用于驱动传送链条19移动,传送轮20设置有两组,传送轮20分别设置在中间连接板24的前端与后端,传送电机21设置在第一传送侧板22的外侧,传送电机21驱动传送轮20转动,传送件与传送链条19外侧相啮合,传送链条19带动传送件在第一传送侧板22与第二传送侧板23之间的传送空间内移动,实现放线工装49的移动。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3、图6至图8,传送件包括外传送板26以及内传送板27,外传送板26外端面设置有放置凹槽51,转动轴48的两端分别放置在放置凹槽51内,内传送板27一端连接外传送板26,内传送板27另一端与传送链条19外侧相啮合,垂直于内传送板27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滑动轴28,第一传送侧板22与第二传送侧板23上设置有适于滑动轴28滑动的滑动槽29。
具体的,请参照图1至图3、图6至图8,传送件包括外传送板26以及内传送板27,内传送板27设置在外传送板26的内侧,内传送板27远离外传送板26的一端与传送链条19外侧相啮合,外传送板26远离内传送板27的外端面设置有用于放置转动轴48的放置凹槽51,避免转动轴48滑落,内传送板27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滑动轴28,滑动轴28垂直设置在内传送板27的侧壁上,第一传送侧板22与第二传送侧板23上设置有滑动槽29,滑动槽29分别设置在第一传送侧板22的内侧与第二传送侧板23的内侧,滑动轴28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传送侧板22的滑动槽29与第二传送侧板23的滑动槽29内,便于传送件在传送轨道上运动。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3、图6至图8,每组传送轨道件上设置有多组传送件。
具体的,请参照图1至图3、图6至图8,每组传送轨道件上设置有多组传送件,多组传送件沿着传送链条19的长度方向分布,控制传送链条19的运动,当第一组传送件位于工装转动组件的位置时,即放线工装49的转动轴48位于装转动组件处,此时放线工装49的转动轴48可与转动驱动件相连,在传送轨道件后端设置有另一组传送件,用于放置第二个放线工装49。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1至图3、图6至图8,每组传送轨道件上设置有三组传送件,三组传送件在传送链条19上均匀分布,其中两组传送件位于中间连接板24上方时,另一组传送件位于中间连接板24的下方。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3、图5以及图6,工装转动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工装转动组件对称的设置在工装传送组件的两侧,转动轴48的端部设置有定位板4,定位板4沿着转动轴48的轴向设置在转动轴48的侧壁上,转动驱动件包括转动驱动轴5、第一限位板6与第二限位板7,转动驱动轴5一端设置在转动电机3的驱动端,第一限位板6设置在转动驱动轴5远离转动电机3的端面上,第二限位板7可拆卸设置在转动驱动轴5远离转动电机3的端面上,第二限位板7将定位板4限制在第一限位板6与第二限位板7之间,还设置有限位螺栓8,限位螺栓8贯穿第一限位板6、定位板4与第二限位板7设置。
具体的,请参照图1至图3、图5以及图6,设置有两组工装转动组件,两组工装转动组件对称的设置在工装传送组件的两侧,转动轴48的端部设置有定位板4,定位板4设置在转动轴48的侧壁上,定位板4的长度方向与转动轴48的轴向平行,转动轴48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定位板4,且转动轴48两端的定位板4相对设置,转动驱动件包括转动驱动轴5、第一限位板6与第二限位板7,转动驱动轴5的第一端连接在转动电机3的驱动端,转动电机3驱动转动驱动轴5转动,第一限位板6与第二限位板7设置在转动驱动轴5靠近转动轴48的一端,第一限位板6固定设置在转动驱动轴5上,第二限位板7可拆卸设置在转动驱动轴5上,随着转动轴48的移动,转动轴48端面与转动驱动轴5的端面相贴合,第一限位板6顶靠在定位板4的前侧,第二限位板7靠近转动驱动轴5设置有安装板9,垂直于安装板9设置有定位柱10,定位柱10贯穿安装板9,将安装板9固定在转动驱动轴5的侧壁,安装第二限位板7,第二限位板7贴合在定位板4的后侧,限位螺栓8贯穿第一限位板6、定位板4与第二限位板7,对第一限位板6、定位板4与第二限位板7进行锁定。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3、图6、图9以及图10,底座1上设置有临时锚固组件,临时锚固组件设置在工装传送组件的正前方,临时锚固组件包括锚固支架30、上锚固座31、下锚固座32、上锚固工装33以及下锚固工装34,锚固支架30设置在底座1上,下锚固座32设置在锚固支架30的上端,上锚固座31扣设在下锚固座32上,且上锚固座31与下锚固座32铰接,上锚固座31内部设置有上锚固空间,下锚固座32内部设置有下锚固空间,上锚固空间与下锚固空间连通,上锚固工装33滑动设置在上锚固空间内,下锚固工装34固定设置在下锚固空间内,上锚固工装33的下端面设置有用于压紧输电导线50的上锚固槽35,下锚固工装34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压紧输电导线50的下锚固槽36,上锚固槽35与下锚固槽36闭合用于临时锚固输电导线50。
具体的,请参照图1至图3、图6、图9以及图10,临时锚固组件设置在底座1上,临时锚固组件设置在工装传送组件的正前方,临时锚固组件用于对输电导线50进行临时锚固,便于进行输电导线50的接续,临时锚固组件包括锚固支架30、上锚固座31、下锚固座32、上锚固工装33以及下锚固工装34,锚固支架30竖直设置在底座1上,用于支撑上锚固座31与下锚固座32,上锚固座31扣设在下锚固座32上端面,上锚固座31内设置有上锚固空间,上锚固空间的开口朝向下锚固座32设置,下锚固座32内设置有下锚固空间,下锚固空间的开口朝向上锚固座31设置,上锚固空间与下锚固空间连通,上锚固座31的侧壁与下锚固座32的侧壁铰接,上锚固座31相对下锚固座32开合设置,上锚固工装33设置在上锚固空间内,在上锚固空间内上锚固工装33具有上下滑动的自由度,下锚固工装34设置在下锚固空间内,上锚固工装33的下端面设置有上锚固槽35,下锚固工装34的上端面设置有下锚固槽36,上锚固槽35与下锚固槽36相对设置,上锚固座31与下锚固座32闭合,推动上锚固工装33向下锚固工装34移动,上锚固槽35与下锚固槽36闭合,用于实现对放置在上锚固槽35与下锚固槽36之间的输电导线50的临时锚固。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3、图6、图9以及图10,上锚固工装33的上顶壁设置有锚固螺杆37,锚固螺杆37与上锚固工装33转动连接,锚固螺杆37贯穿上锚固座31的上顶壁,且与上锚固座31的上顶壁螺纹连接。
具体的,请参照图1至图3、图6、图9以及图10,上锚固工装33的上设置有锚固螺杆37,锚固螺杆37贯穿上锚固工装33的远离下锚固工装34的端面,与上锚固工装33上端面垂直,锚固螺杆37的一端转动设置在上锚固工装33上,上锚固工装33上设置有锚固转动轴48承,锚固螺杆37的端部设置在锚固转动轴48承内,锚固螺杆37与上锚固座31的上顶壁螺纹连接,转动锚固螺杆37实现上锚固工装33的上下移动,便于进行输电导线50的临时锚固。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3、图6,底座1上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设置在临时锚固组件与工装传送组件之间,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支柱38以及限位滚柱39,限位滚柱39滚动设置在两组限位支柱38之间,限位滚柱39垂直于输电导线50展放方向设置,两组限位滚柱39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具体的,请参照图1至图3、图6,限位组件设置在底座1上,限位组件设置在临时锚固组件靠近工装传送组件的一侧,用于在放线过程中对输电导线50进行限位,限位组件包括两组设置在底座1上的限位支柱38以及两组限位滚柱39,两组限位滚柱39横跨设置在两组限位支柱38之间,两组限位滚柱39上下设置,输电导线50自两组限位滚柱39之间穿过,两组限位滚柱39对输电导线50进行竖直方向上的限位。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3、图11、图12,导线压接组件的后方设置有导线校直组件,导线校直组件设置在两组传送轨道件之间,导线校直组件包括上校直座40与下校直座41,下校直座41设置在底座1上,上校直座40扣设在下校直座41上,且上校直座40与下校直座41铰接,上校直座40内部设置有上校直槽,下校直座41内部设置有下校直槽,上校直槽与下校直槽闭合,形成用于校直输电导线50的校直槽。
具体的,请参照图1至图3、图11、图12,导线校直组件设置在导线压接组件的后方,导线校直组件设置在两组传送轨道件之间,导线校直组件用于对需要接续的输电导线50进行校直,校直组件包括上校直座40以及下校直座41,下校直座41设置在底座1上,上校直座40扣设在下校直座41上端面,上校直座40内设置有上校直槽,上校直槽的开口朝向下校直座41设置,下校直座41内设置有下校直槽,下校直槽的开口朝向上校直座40设置,上校直槽与下校直槽相对设置,上校直座40的侧壁与下校直座41的侧壁铰接,上校直座40相对下校直座41开合设置,还设置有锁定杆42,上校直座40上设置有锁定孔,下校直座41上相对应的设置有锁定槽,上校直座40与下校直座41闭合时,锁定杆42一端穿过锁定孔穿入锁定槽内,对上校直座40与下校直座41进行锁定,上校直座40与下校直座41闭合,上校直槽与下校直槽闭合,用于实现对放置在上校直槽与下校直槽之间的输电导线50的校直。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1至图3、图11、图12,上校直槽包括上直槽43与上锥槽44,上直槽43设置在上锥槽44靠近导线压接组件的一端,下校直槽包括下直槽45与下锥槽46,下直槽45设置在下锥槽46靠近导线压接组件的一端,上直槽43与下直槽45闭合得到圆柱形直槽,上锥槽44与下锥槽46闭合得到圆锥形槽,圆锥形槽的直径随着靠近圆柱形直槽二逐渐缩小,便于对输电导线50进行校直,避免损伤输电导线50。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3,底座1上设置有空闲工装放置区47,空闲工装放置区47用于放置输电导线50展放完毕的放线工装49,空闲工装放置区47设置在工装转动组件的一侧。
具体的,请参照图1至图3,空闲工装放置区47用于放置输电导线50展放完毕的放线工装49,设置在底座1上,位于工装传送组件的一侧,借助吊装设备将输电导线50展放完毕的放线工装49吊装至空闲工装放置区47内。
请参照图1至图13,现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的具体使用步骤进行说明,包括如下步骤:
S1、转动轴穿设在第一个放线工装的轴心上,将第一个放线工装吊装至传送轨道件后端的传送件上;
S2、启动传送电机,将第一个放线工装运至转动支架处;
S3、调整转动轴上定位板的方位,定位板贴合在第一限位板的侧壁上,第二限位板放置在定位板的另一侧,定位柱穿过安装板对第二限位板进行定位,限位螺栓穿过第一限位板、定位板与第二限位板,对第一限位板、定位板与第二限位板进行锁定,重复操作,转动轴的两端均进行锁定;
S4、输电导线穿过两组限位滚柱之间的空隙,放置在下锚固工装的下锚固槽内,进行输电导线的牵引;
S5、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驱动转动驱动件带动转动轴转动,进行输电导线的放线操作;
S6、转动轴穿设在第二个放线工装的轴心上,将第二个放线工装吊装至传送轨道件后端的传送件上;
S7、第一个放线工装上的输电导线将要展放完毕时,将上锚固座翻转至下锚固座上,转动锚固螺杆,将输电导线临时锚固在上锚固工装与下锚固工装之间;
S8、解除第一个放线工装的转动轴与工装转动组件的固定连接,将展放输电导线完毕的第一个放线工装,吊装至空闲工装放置区;
S9、将第一个放线工装的输电导线的尾端与第二个放线工装的输电导线的首端均引至导线压接组件,放置在下压接工装的下压接槽,将上压接座翻转扣设在下压接座上,转动压接螺杆,完成压接;
S10、解除对第一个放线工装的输电导线的尾端的临时锚固,驱动传送电机,将第二个放线工装运至转动支架处,将转动轴与转动驱动件连接,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驱动转动驱动件带动转动轴反向转动,将接续完毕的输电导线的缠绕在第二个放线工装上;
S11、重复步骤S5~S10,进行后续放线工装的更换。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工装传送组件、工装转动组件及导线压接组件,所述底座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工装传送组件、所述工装转动组件及所述导线压接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工装传送组件包括沿着输电导线展放方向设置的两组传送轨道件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传送轨道件上的用于运输放线工装的传送件,放线工装的轴心穿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架设在两组所述传送件上,所述工装转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传送轨道件指向输电导线展放方向的前端,所述工装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支架、转动电机以及转动驱动件,所述转动支架支撑所述转动电机,所述转动驱动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轴的端部,所述转动电机驱动所述转动驱动件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导线压接组件设置在两组所述传送轨道件之间,用于进行输电导线的接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轨道件包括传送座、传送链条、传送轮以及传送电机,所述传送座包括第一传送侧板、第二传送侧板以及中间连接板,所述第一传送侧板以及所述第二传送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连接板的两侧,所述第一传送侧板远离放线工装设置,所述传送链条环绕设置在所述中间连接板周向上,两组所述传送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连接板的前端与后端,所述传送轮与所述传送链条相内侧啮合,所述传送件一端与所述传送链条外侧相啮合,所述传送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侧板的外侧,所述传送轮上设置有传送驱动轴,所述传送驱动轴贯穿所述第一传送侧板设置,所述传送电机通过驱动所述传送驱动轴带动所述传送轮转动,所述传送轮驱动所述传送链条带动所述传送件运动,两组所述传送轨道件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件包括外传送板以及内传送板,所述外传送板外端面设置有放置凹槽,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放置在所述放置凹槽内,所述内传送板一端连接所述外传送板,所述内传送板另一端与所述传送链条外侧相啮合,垂直于所述内传送板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滑动轴,所述第一传送侧板与所述第二传送侧板上设置有适于所述滑动轴滑动的滑动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传送轨道件上设置有多组所述传送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转动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工装转动组件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工装传送组件的两侧,所述转动轴的端部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沿着所述转动轴的轴向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侧壁上,所述转动驱动件包括转动驱动轴、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所述转动驱动轴一端设置在所述转动电机的驱动端,所述第一限位板设置在所述转动驱动轴远离所述转动电机的端面上,所述第二限位板可拆卸设置在所述转动驱动轴远离所述转动电机的端面上,所述第二限位板将所述定位板限制在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还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贯穿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临时锚固组件,所述临时锚固组件设置在所述工装传送组件的正前方,所述临时锚固组件包括锚固支架、上锚固座、下锚固座、上锚固工装以及下锚固工装,所述锚固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下锚固座设置在所述锚固支架的上端,所述上锚固座扣设在所述下锚固座上,且所述上锚固座与所述下锚固座铰接,所述上锚固座内部设置有上锚固空间,所述下锚固座内部设置有下锚固空间,所述上锚固空间与所述下锚固空间连通,所述上锚固工装滑动设置在所述上锚固空间内,所述下锚固工装固定设置在所述下锚固空间内,所述上锚固工装的下端面设置有用于压紧输电导线的上锚固槽,所述下锚固工装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压紧输电导线的下锚固槽,所述上锚固槽与所述下锚固槽闭合用于临时锚固输电导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锚固工装的上顶壁设置有锚固螺杆,所述锚固螺杆与所述上锚固工装转动连接,所述锚固螺杆贯穿所述上锚固座的上顶壁,且与所述上锚固座的上顶壁螺纹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临时锚固组件与所述工装传送组件之间,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支柱以及限位滚柱,所述限位滚柱滚动设置在两组所述限位支柱之间,所述限位滚柱垂直于输电导线展放方向设置,两组所述限位滚柱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压接组件的后方设置有导线校直组件,所述导线校直组件设置在两组所述传送轨道件之间,所述导线校直组件包括上校直座与下校直座,所述下校直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上校直座扣设在所述下校直座上,且所述上校直座与所述下校直座铰接,所述上校直座内部设置有上校直槽,所述下校直座内部设置有下校直槽,所述上校直槽与所述下校直槽闭合,形成用于校直输电导线的校直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空闲工装放置区,所述空闲工装放置区用于放置输电导线展放完毕的放线工装,所述空闲工装放置区设置在所述工装转动组件的一侧。
CN202310089603.2A 2023-02-09 2023-02-09 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 Pending CN1168126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89603.2A CN116812649A (zh) 2023-02-09 2023-02-09 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89603.2A CN116812649A (zh) 2023-02-09 2023-02-09 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12649A true CN116812649A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19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89603.2A Pending CN116812649A (zh) 2023-02-09 2023-02-09 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1264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16801A (zh) * 2023-12-18 2024-01-19 山西岩石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架线施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16801A (zh) * 2023-12-18 2024-01-19 山西岩石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架线施工装置
CN117416801B (zh) * 2023-12-18 2024-04-26 山西岩石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架线施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1455B (zh) 一种高空悬式绝缘子自动更换装置
CN113937665B (zh) 一种基于电力工程的线缆架空铺设用线缆拉紧装置
CN116812649A (zh) 一种输电线路放线装置
CN105442933A (zh) 电网电线杆架设工具车及其施工方法
CN106584052A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安装机器人
CN210468597U (zh) 一种高空悬式绝缘子自动更换装置
CN116565775A (zh) 一种铝合金导体安装用架设设备
CN109038359A (zh)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损伤复原装置及方法
CN116812791B (zh) 一种建筑工程吊装设备
CN116513978B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落地摇臂抱杆提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425049A (zh) 一种电力线杆扶正喷涂一体机
CN116015188B (zh) 一种移动式光伏储能一体化装置
CN110649510A (zh) 一种不易损坏的建筑工程用弱电线路架设装置
CN111675045A (zh) 一种电缆自动盘线机
CN111453527A (zh) 一种高压电缆自动放线装置及其放线方法
CN207409933U (zh)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跨越用的夹具
CN111111041B (zh) 一种便于调节工作范围的供电公司用高空作业安全装置
CN104528478A (zh) 一种电力线缆自动收放线设备
CN211816417U (zh) 一种管廊墙体施工设备
CN113991538A (zh) 一种高空线路架设用线缆辅助牵引搭建装置
CN110329854A (zh) 一种高、低压接地线通用收放搬运车
CN113216664A (zh) 一种屋面施工临边防护装置及方法
CN208723448U (zh) 一种电缆架设用支架
CN218879025U (zh) 一种导线放线架
CN218958390U (zh) 升压站预制舱拼接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