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91217B - 一种闪蒸纺丝用的双螺杆进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闪蒸纺丝用的双螺杆进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91217B
CN116791217B CN202311048906.6A CN202311048906A CN116791217B CN 116791217 B CN116791217 B CN 116791217B CN 202311048906 A CN202311048906 A CN 202311048906A CN 116791217 B CN116791217 B CN 1167912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screw
width
columns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489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91217A (zh
Inventor
徐力博
杨嘉帅
叶孔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Qingyun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Qingyun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Qingyun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Qingyun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489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912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91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1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91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12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闪蒸纺丝用的双螺杆进料系统,涉及闪蒸纺丝的技术领域,包括挤出单元,包括:筒体,双螺杆设置在容纳空间内,第一螺杆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切割结构,第一切割结构围绕第一本体表面形成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的宽度逐渐变小;第二螺杆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切割结构,第二通道的宽度逐渐变小;位于加料段的第一通道的宽度小于第二通道的宽度,位于熔融段的第一通道的宽度小于第二通道的宽度,位于自密封段的第一通道的宽度等于第二通道的宽度,位于高效混合段的第一通道的宽度等于第二通道的宽度;加热单元至少设置在第一本体内或是第二本体中的至少一个;加料单元,加料单元与挤出单元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闪蒸纺丝用的双螺杆进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闪蒸纺丝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闪蒸纺丝用的双螺杆进料系统。
背景技术
闪蒸纺丝具有高效、快速和灵活的特点,可以生产出细丝、微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它在纺织、过滤、医疗、电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闪蒸纺丝工艺是将高分子聚合物溶液通过进料系统和闪蒸系统的方式制备纤维的工艺。在这个过程中,进料系统主要负责将高分子聚合物溶液加热、混合和压缩。
闪蒸纺丝是一种纺丝工艺,它使用高速气流将熔融的聚合物喷射到冷却室中,使其迅速凝固并形成纤维。这种工艺通常用于生产细丝或微纤维,具有高强度、高表面积和高过滤性能等特点。由此熔融的聚合物的均匀性,对后期的纺丝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进料系统在闪蒸纺丝中起到了输送、加热、混合、均质化、压缩和挤出的作用,为高分子聚合物溶液的闪蒸纺丝提供了关键的工艺条件。因此如何确保进料系统的工作效率就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闪蒸纺丝用的双螺杆进料系统,使得出料更加均匀,纺丝效果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闪蒸纺丝用的双螺杆进料系统,包括:
挤出单元,其中,所述挤出单元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具有容纳空间,所述筒体包括沿预设方向依次排布的加料段、熔融段、自密封段和高效混合段,所述预设方向为物料的运动方向;沿所述预设方向排布的双螺杆,所述双螺杆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双螺杆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二螺杆啮合,所述第一螺杆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切割结构,所述第一切割结构围绕所述第一本体设置,所述第一切割结构围绕所述第一本体表面形成有第一通道,沿预设方向,所述第一通道的宽度逐渐变小;所述第二螺杆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切割结构,所述第二切割结构围绕所述第二本体表面形成有第二通道,沿预设方向,所述第二通道的宽度逐渐变小;位于所述加料段的所述第一通道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宽度,位于所述熔融段的所述第一通道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宽度,位于所述自密封段的所述第一通道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宽度,位于所述高效混合段的所述第一通道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宽度;
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内或是所述第二本体中的至少一个;
加料单元,所述加料单元与所述挤出单元连接,所述加料单元包括溶质进料组件和溶剂进料组件,所述溶质进料组件与所述筒体的加料段连通,所述溶剂进料组件与所述筒体的高效混合段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闪蒸纺丝用的双螺杆进料系统包括挤出单元、加热单元和加料单元;其中,加料单元包括溶质进料组件和溶剂进料组件,溶质进料组件主要是将对纺丝原料(如聚合物颗粒)加入筒体的加料段,例如聚合物颗粒可以为聚丙烯(PP,Polypropylene)或是聚乙烯(PE,Polyethylene),聚丙烯是一种常见的合成纤维材料。聚丙烯是一种热塑性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酸碱性和耐高温性能。它具有轻质、柔软、透气、吸湿性差等特点,常用于制作服装、家居用品、工业用品等。聚丙烯纤维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也具有较低的吸湿性和柔软性,适合用于制作耐磨、耐腐蚀的纺织品。聚乙烯,是一种由乙烯单体(C2H4)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它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化学性和机械性能。纺丝原料经过加料段、熔融段和自密封段后进入高效混合段,之后溶剂进料组件将热溶剂完全加入至高效混合段中,例如溶剂一般为有机溶剂,至此混合完全的纺丝液将从出料口流出。具体的在筒体中,为了保证纺丝原料即聚合物颗粒和最终热溶质混合更加均匀,在筒体中安装有双螺杆结构,双螺杆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可以理解的,当纺丝原料加入加料段时,这时的纺丝原料主要处于固体输送阶段,为了降低纺丝原料对于双螺杆转动产生的阻力,将处于加料段的第一通道宽度设置的相较于熔融段、自密封段和高效混合段较宽,同样,处于加料段的第二通道宽度设置的相较于熔融段、自密封段和高效混合段较宽;之后纺丝原料进入熔融段,熔融段是纺丝原料处于存在部分颗粒和熔融状态的纺丝原料混合的阶段,之后进入自密封段,此时的纺丝原料完全处于熔融状态,为了保证熔融状态的纺丝原料的挤出力,将处于自密封段的第一通道的宽度相较于加料段和熔融段变窄,同样,将处于自密封段的第二通道的宽度相较于加料段和熔融段变窄;之后在高效混合段内加入热溶质,将纺丝原料与热溶质完全混合,为了使得两者混合更加均匀,将处于高效混合段的第一通道的宽度相较于前面三个阶段的宽度变得更窄,同理,处于高效混合段的第二通道的宽度相较于前面三个阶段的宽度变得更小窄。为了提高挤出单元的工作效率,还配合有加热单元使用,加热单元至少设置在双螺杆中的其中一个螺杆中的本体内,以对螺杆进行加热,从而提高了纺丝原料变成熔融状态下的效果,同时还提高了纺丝原料与热溶质混合的均匀性。采用双螺杆结构,双螺杆挤出机中双螺杆的转速高,因此混合效果好,使得从出料口流出的闪蒸纺丝液更均匀,之后闪蒸纺丝液进入闪蒸系统,由于闪蒸纺丝液更均匀,使得在闪蒸系统中纺丝更好,之后纺丝热压后形成的产品也会更加均匀,也就是产品的整体厚度更加均匀,从而提高最终产品的整体性能。
可选地,所述第一切割结构包括多个刀片,所述多个刀片间隔蛇形排布;
所述第二切割结构包括多个刀片,所述多个刀片间隔蛇形排布。
可选地,所述第一切割结构包括多组柱形条,所述多组柱形条中的每组柱形条沿蛇形排布,所述多组柱形条中的每组柱形条包括多个柱形条,所述多个柱形条间隔排布;
所述第二切割结构包括多组柱形条,所述多组柱形条中的每组柱形条沿蛇形排布,所述多组柱形条中的每组柱形条包括多个柱形条,所述多个柱形条间隔排布。
可选地,在所述加料段和所述熔融段,所述第一通道的宽度与所述第二通道的宽度之比不同。
可选地,在所述加料段,所述第一通道的宽度与所述第二通道的宽度之比为1:2-1:3;
在所述熔融段,所述第一通道的宽度与所述第二通道的宽度之比为1:2-1:3。
可选地,所述第一螺杆的转速与所述第二螺杆的转速不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螺杆的转速大于所述第二螺杆的转速。
可选地,所述第一螺杆的转速与所述第二螺杆的转速的比值范围为1.1-1.2。
可选地,所述筒体具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出料流量的范围为0.8T/h-1T/h。
可选地,所述加热单元包括沿所述预设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和第三加热管和第四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的温度T1, 所述第二加热管的温度T2, 所述第三加热管的温度T3, 所述第四加热管的温度T4,T1<T2<T3<T4。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闪蒸纺丝用的双螺杆进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挤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螺杆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螺杆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挤出单元;11-筒体;11a-加料段;11b-熔融段;11c-自密封段;11d-高效混合段;111-出料口;12-双螺杆;121-第一螺杆;1211-第一本体;1212-第一切割结构;12121-刀片;12122-柱形条;1213-第一通道;122-第二螺杆;1221-第二本体;1222-第二切割结构;1223-第二通道;2-加热单元;21-第一加热管;22-第二加热管;23-第三加热管;24-第四加热管;3-加料单元;31-溶质进料组件;32-溶剂进料组件。
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闪蒸纺丝是一种将高分子聚合物溶液通过挤压和闪蒸的方式制备纤维的工艺。在这个过程中,双螺杆12挤压机主要负责将高分子聚合物溶液从料斗中输送到挤出机的螺杆腔中,并通过螺杆的旋转将溶液加热、混合和压缩。
具体来说,双螺杆12挤压机在闪蒸纺丝中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输送和加热:双螺杆12挤压机通过螺杆的旋转将高分子聚合物溶液从料斗中输送到挤出机的螺杆腔中,并通过外加的加热系统将溶液加热到适当的温度。这样可以使溶液变得更加流动和粘度降低,便于后续的挤出和闪蒸。
混合和均质化:双螺杆12挤压机通过螺杆的旋转将溶液进行混合和均质化。螺杆的螺距和转速的设计可以使溶液在螺杆腔中充分混合,确保高分子聚合物的均匀分散和溶解。
压缩和挤出:双螺杆12挤压机通过螺杆的旋转将溶液进行压缩和挤出。螺杆的设计可以使溶液在螺杆腔中逐渐增加压力,并将溶液挤出出料口111。这样可以使溶液在出料口111处形成细丝状的流动状态,为后续的闪蒸提供条件。
双螺杆12挤压机在闪蒸纺丝中起到了输送、加热、混合、均质化、压缩和挤出的作用,为高分子聚合物溶液的闪蒸纺丝提供了关键的工艺条件。
为方便理解,上述挤出机即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挤出单元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闪蒸纺丝用的双螺杆12进料系统,包括:
挤出单元1,其中,挤出单元1包括:筒体11,筒体11具有容纳空间,筒体11包括沿预设方向依次排布的加料段11a、熔融段11b、自密封段11c和高效混合段11d,预设方向为物料的运动方向;沿预设方向排布的双螺杆12,双螺杆12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双螺杆12包括第一螺杆121和第二螺杆122,第一螺杆121与第二螺杆122啮合,第一螺杆121包括第一本体1211和第一切割结构1212,第一切割结构1212围绕第一本体1211设置,第一切割结构1212围绕第一本体1211表面形成有第一通道1213,沿预设方向,第一通道1213的宽度逐渐变小;第二螺杆122包括第二本体1221和第二切割结构1222,第二切割结构1222围绕第二本体1221表面形成有第二通道1223,沿预设方向,第二通道1223的宽度逐渐变小;位于加料段11a的第一通道1213的宽度小于第二通道1223的宽度,位于熔融段11b的第一通道1213的宽度小于第二通道1223的宽度,位于自密封段11c的第一通道1213的宽度等于第二通道1223的宽度,位于高效混合段11d的第一通道1213的宽度等于第二通道1223的宽度;
加热单元2,加热单元2至少设置在第一本体1211内或是第二本体1221中的至少一个;
加料单元3,加料单元3与挤出单元1连接,加料单元3包括溶质进料组件31和溶剂进料组件32,溶质进料组件31与筒体11的加料段11a连通,溶剂进料组件32与筒体11的高效混合段11d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闪蒸纺丝用的双螺杆12进料系统包括挤出单元1、加热单元2和加料单元3;其中,加料单元3包括溶质进料组件31和溶剂进料组件32,溶质进料组件31主要是将对纺丝原料(如聚合物颗粒)加入筒体11的加料段11a,例如聚合物颗粒可以为聚丙烯(PP,Polypropylene)或是聚乙烯(PE,Polyethylene),聚丙烯是一种常见的合成纤维材料。聚丙烯是一种热塑性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酸碱性和耐高温性能。它具有轻质、柔软、透气、吸湿性差等特点,常用于制作服装、家居用品、工业用品等。聚丙烯纤维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也具有较低的吸湿性和柔软性,适合用于制作耐磨、耐腐蚀的纺织品。聚乙烯,是一种由乙烯单体(C2H4)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它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化学性和机械性能。纺丝原料经过加料段11a、熔融段11b和自密封段11c后进入高效混合段11d,之后溶剂进料组件32将热溶剂完全加入至高效混合段11d中,例如溶剂一般为有机溶剂,至此混合完全的纺丝液将从出料口111流出。具体的在筒体11中,为了保证纺丝原料即聚合物颗粒和最终热溶质混合更加均匀,在筒体11中安装有双螺杆12结构,双螺杆12包括第一螺杆121和第二螺杆122,可以理解的,当纺丝原料加入加料段11a时,这时的纺丝原料主要处于固体输送阶段,为了降低纺丝原料对于双螺杆12转动产生的阻力,将处于加料段11a的第一通道1213宽度设置的相较于熔融段11b、自密封段11c和高效混合段11d较宽,同样,处于加料段11a的第二通道1223宽度设置的相较于熔融段11b、自密封段11c和高效混合段11d较宽;之后纺丝原料进入熔融段11b,熔融段11b是纺丝原料处于存在部分颗粒和熔融状态的纺丝原料混合的阶段,之后进入自密封段11c,此时的纺丝原料完全处于熔融状态,为了保证熔融状态的纺丝原料的挤出力,将处于自密封段11c的第一通道1213的宽度相较于加料段11a和熔融段11b变窄,同样,将处于自密封段11c的第二通道1223的宽度相较于加料段11a和熔融段11b变窄;之后在高效混合段11d内加入热溶质,将纺丝原料与热溶质完全混合,为了使得两者混合更加均匀,将处于高效混合段11d的第一通道1213的宽度相较于前面三个阶段的宽度变得更窄,同理,处于高效混合段11d的第二通道1223的宽度相较于前面三个阶段的宽度变得更小窄。为了提高挤出单元1的工作效率,还配合有加热单元2使用,加热单元2至少设置在双螺杆12中的其中一个螺杆中的本体内,以对螺杆进行加热,从而提高了纺丝原料变成熔融状态下的效果,同时还提高了纺丝原料与热溶质混合的均匀性。采用双螺杆12结构,双螺杆12挤出机中双螺杆12的转速高,因此混合效果好,使得从出料口111流出的闪蒸纺丝液更均匀,之后闪蒸纺丝液进入闪蒸系统,由于闪蒸纺丝液更均匀,使得在闪蒸系统中纺丝更好,之后纺丝热压后形成的产品也会更加均匀,也就是产品的整体厚度更加均匀,从而提高最终产品的整体性能。
而螺杆是挤出机的关键部件,决定了挤出制品的质量和产量,直接影响到挤出机的应用范围和生产效率。为了提高挤出机的工作效率,则采用双螺杆12结构,双螺杆12挤出机中双螺杆12的转速高,因此混合效果好,使得从出料口111流出的闪蒸纺丝液更均匀,之后闪蒸纺丝液进入闪蒸系统,由于闪蒸纺丝液更均匀,使得在闪蒸系统中纺丝更好,之后纺丝热压后形成的产品也会更加均匀,也就是产品的整体厚度更加均匀,从而提高最终产品的整体性能。例如,关于产品的整体厚度经过连续检测100个点,测得厚度为0.15μm-0.2μm,由此可以确定,经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闪蒸纺丝用的双螺杆12进料系统生产出闪蒸纺丝液的纺丝效果更好,采用该闪蒸纺丝液生产出的产品均匀性更好。
如图3,第一切割结构1212包括多个刀片12121,多个刀片12121间隔蛇形排布;第二切割结构1222包括多个刀片12121,多个刀片12121间隔蛇形排布。当然第一切割结构1212也可以为图2中的连续环绕的刀片12121。采用图3中的间隔蛇形排布的刀片12121可以降低对纺丝原料处理过程中的阻力。
如图4,第一切割结构1212包括多组柱形条12122,多组柱形条12122中的每组柱形条12122沿蛇形排布,多组柱形条12122中的每组柱形条12122包括多个柱形条12122,多个柱形条12122间隔排布;第二切割结构1222包括多组柱形条12122,多组柱形条12122中的每组柱形条12122沿蛇形排布,多组柱形条12122中的每组柱形条12122包括多个柱形条12122,多个柱形条12122间隔排布。采用图4中的间隔排布的柱形条12122可以降低对纺丝原料处理过程中的阻力。
继续参考图2,在加料段11a和熔融段11b,第一通道1213的宽度与第二通道1223的宽度之比不同。由于在加料段11a和熔融段11b此时的纺丝原料均有部分为固体,为了减小两者过度过程的阻力。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加料段11a,第一通道1213的宽度与第二通道1223的宽度之比为1:2-1:3;在熔融段11b,第一通道1213的宽度与第二通道1223的宽度之比为1:2-1:3。也就是,第一通道1213的宽度与第二通道1223的宽度之比为1:2,或是第一通道1213的宽度与第二通道1223的宽度之比为1:2.5,或是第一通道1213的宽度与第二通道1223的宽度之比为1:3。这里具体选择的比例,以第一螺杆121和第二螺杆122转动中不会干涉为前提。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螺杆121的转速与第二螺杆122的转速不同;当然由于第一螺杆121的转速和第二螺杆122的转速不同,可以通过两个控制单元,即电机分别对第一螺杆121和第二螺杆122控制,当然为了保证第一螺杆121和第二螺杆122的配合转动,第一螺杆121和第二螺杆122的速度差不能太大, 例如,第一螺杆121的转速大于第二螺杆122的转速。第一螺杆121的转速与第二螺杆122的转速的比值范围为1.1-1.2,这里第一螺杆121的转速为25r/min,即第二螺杆122的转速为27.5 r/min 、28r/min,29r/min或是30r/min。
为了保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闪蒸纺丝用的双螺杆12进料系统的出料效率,筒体11具有出料口111,出料口111的出料流量的范围为0.8T/h-1T/h,例如出料口111的出料流量为0.8 T/h、0.9 T/h或是1 T/h,T为吨,h为小时。当然挤出速度可以为100m/min -500m/min,m为米,min为分钟。
如图5所示,加热单元2包括沿预设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加热管21、第二加热管22和第三加热管23和第四加热管24,第一加热管21的温度T1, 第二加热管22的温度T2, 第三加热管23的温度T3, 第四加热管24的温度T4,T1<T2<T3<T4,例如,T1=135℃、T2为155℃、T3为175℃、T4为185℃。为了保证挤出单元1的工作效率,在挤出单元1的加料段11a、熔融段11b、自密封段11c和高效混合段11d分别依次对应加热单元2中的第一加热管21、第二加热管22和第三加热管23和第四加热管24,其中第一加热管21的外表面面积小于第二加热管22的外表面面积,第二加热管22的外表面面积小于第三加热管23的外表面面积,第三加热管23的外表面面积小于第四加热管24的外表面面积。由此可以保证T1<T2<T3<T4。当然图5中的加热单元2中的第一加热管21、第二加热管22和第三加热管23和第四加热管24的长短和直径仅作为示例。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闪蒸纺丝用的双螺杆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挤出单元,其中,所述挤出单元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具有容纳空间,所述筒体包括沿预设方向依次排布的加料段、熔融段、自密封段和高效混合段,所述预设方向为物料的运动方向;沿所述预设方向排布的双螺杆,所述双螺杆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双螺杆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二螺杆啮合,所述第一螺杆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切割结构,所述第一切割结构围绕所述第一本体设置,所述第一切割结构围绕所述第一本体表面形成有第一通道,沿预设方向,所述第一通道的宽度逐渐变小;所述第二螺杆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切割结构,所述第二切割结构围绕所述第二本体表面形成有第二通道,沿预设方向,所述第二通道的宽度逐渐变小;位于所述加料段的所述第一通道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宽度,位于所述熔融段的所述第一通道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宽度,位于所述自密封段的所述第一通道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宽度,位于所述高效混合段的所述第一通道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宽度;
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内或是所述第二本体中的至少一个;
加料单元,所述加料单元与所述挤出单元连接,所述加料单元包括溶质进料组件和溶剂进料组件,所述溶质进料组件与所述筒体的加料段连通,所述溶剂进料组件与所述筒体的高效混合段连通;
在所述加料段,所述第一通道的宽度与所述第二通道的宽度之比为1:2-1:3;在所述熔融段,所述第一通道的宽度与所述第二通道的宽度之比为1:2-1:3;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转动不干涉;
所述加热单元包括沿所述预设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和第三加热管和第四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的温度T1,所述第二加热管的温度T2,所述第三加热管的温度T3,所述第四加热管的温度T4,T1<T2<T3<T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蒸纺丝用的双螺杆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结构包括多个刀片,所述多个刀片间隔蛇形排布;
所述第二切割结构包括多个刀片,所述多个刀片间隔蛇形排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蒸纺丝用的双螺杆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结构包括多组柱形条,所述多组柱形条中的每组柱形条沿蛇形排布,所述多组柱形条中的每组柱形条包括多个柱形条,所述多个柱形条间隔排布;
所述第二切割结构包括多组柱形条,所述多组柱形条中的每组柱形条沿蛇形排布,所述多组柱形条中的每组柱形条包括多个柱形条,所述多个柱形条间隔排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蒸纺丝用的双螺杆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的转速与所述第二螺杆的转速不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闪蒸纺丝用的双螺杆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的转速大于所述第二螺杆的转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闪蒸纺丝用的双螺杆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的转速与所述第二螺杆的转速的比值范围为1.1-1.2。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闪蒸纺丝用的双螺杆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具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出料流量的范围为0.8T/h-1T/h。
CN202311048906.6A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闪蒸纺丝用的双螺杆进料系统 Active CN1167912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48906.6A CN116791217B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闪蒸纺丝用的双螺杆进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48906.6A CN116791217B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闪蒸纺丝用的双螺杆进料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1217A CN116791217A (zh) 2023-09-22
CN116791217B true CN116791217B (zh) 2023-11-21

Family

ID=88050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48906.6A Active CN116791217B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闪蒸纺丝用的双螺杆进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91217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464605A (fr) * 1964-05-21 1967-01-06 Monsanto Co Procédé et appareil de fabrication de fibres synthétiques
US4933229A (en) * 1989-04-21 1990-06-12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High wet-strength polyolefin blown microfiber web
CN2141761Y (zh) * 1992-11-27 1993-09-08 王泽新 双螺杆聚酯熔融挤出机
JPH101819A (ja) * 1986-04-22 1998-01-06 Asahi Chem Ind Co Ltd フラッシュ紡糸による網状繊維の連続的な製造方法
EP1151787A2 (en) * 1996-11-01 2001-11-07 E.I. Du Pont De Nemours & Company Incorporated Forming a solution of fluids having low miscibility and large-scale differences in viscosity
CN101003174A (zh) * 2006-12-28 2007-07-25 中北大学 超临界流体辅助高分子材料挤出成型机
CN102189663A (zh) * 2011-04-06 2011-09-21 北京化工大学 螺杆三角形排列的差速三螺杆挤出机
CN203580087U (zh) * 2013-11-12 2014-05-07 上海冠旗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差速纳米材料用双螺杆挤出机
CN115195078A (zh) * 2022-09-16 2022-10-18 扬州市兴隆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pvc电力管加工用热熔设备
CN115595675A (zh) * 2022-09-27 2023-01-13 厦门当盛新材料有限公司(Cn) 闪纺溶液混合装置及闪纺设备
CN115821403A (zh) * 2022-12-05 2023-03-21 无锡真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聚烯烃非均相分散体制备闪蒸无纺布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464605A (fr) * 1964-05-21 1967-01-06 Monsanto Co Procédé et appareil de fabrication de fibres synthétiques
JPH101819A (ja) * 1986-04-22 1998-01-06 Asahi Chem Ind Co Ltd フラッシュ紡糸による網状繊維の連続的な製造方法
US4933229A (en) * 1989-04-21 1990-06-12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High wet-strength polyolefin blown microfiber web
CN2141761Y (zh) * 1992-11-27 1993-09-08 王泽新 双螺杆聚酯熔融挤出机
EP1151787A2 (en) * 1996-11-01 2001-11-07 E.I. Du Pont De Nemours & Company Incorporated Forming a solution of fluids having low miscibility and large-scale differences in viscosity
CN101003174A (zh) * 2006-12-28 2007-07-25 中北大学 超临界流体辅助高分子材料挤出成型机
CN102189663A (zh) * 2011-04-06 2011-09-21 北京化工大学 螺杆三角形排列的差速三螺杆挤出机
CN203580087U (zh) * 2013-11-12 2014-05-07 上海冠旗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差速纳米材料用双螺杆挤出机
CN115195078A (zh) * 2022-09-16 2022-10-18 扬州市兴隆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pvc电力管加工用热熔设备
CN115595675A (zh) * 2022-09-27 2023-01-13 厦门当盛新材料有限公司(Cn) 闪纺溶液混合装置及闪纺设备
CN115821403A (zh) * 2022-12-05 2023-03-21 无锡真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聚烯烃非均相分散体制备闪蒸无纺布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1217A (zh) 202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1304B (zh) 高强·高模聚丙烯纤维生产方法
EP1999190B1 (en) Process for making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alpha-olefin) solutions and process for making articles
CN104404636B (zh) 聚乳酸和色母粒注入式混合纺丝系统
CN1995496A (zh)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冻胶法连续直纺细旦丝生产方法
EP0419558A1 (en) Biaxially oriented ordered polymer films
US812946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ducing a spinning solution for producing a polymer fiber
CN1060543C (zh)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连续制备方法和设备
CN116791217B (zh) 一种闪蒸纺丝用的双螺杆进料系统
CN108085771B (zh) 一种聚酯液晶纤维的纺丝工艺
US3518337A (en) Process for dispersing partially miscible polymers in melt spinnable fiber-forming polymers
CN103350497A (zh) 一种聚偏氟乙烯专用精密挤出系统
CN212128355U (zh) 一种多组份纺丝箱体
CN212826747U (zh) 生产聚乳酸淀粉颗粒的螺杆组件
CN212315991U (zh) 聚合物制造装置
CN1876708A (zh) 超高流动聚丙烯熔喷无纺布专用料
CN109228220B (zh) 一种高黏度材料的熔融挤出-流/压延成型方法及装置
DE10037030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amiden
DE3605202C2 (zh)
GB2042413A (en) Process for melt-spinning acrylonitrile polymer fibre using vertically disposed compression zone
CN110240781A (zh) 一种高流动低介电常数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6106756A (en) Preparation of high solids poly(vinyl alcohol)/water solutions in a single screw extruder
KR102545422B1 (ko) 고강도 폴리테트라플루오로에틸렌 필라멘트 섬유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214645754U (zh) 一种接枝反应挤出设备
CN106574402A (zh) 用于由复合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生产工业纱线的系统
CN116141635B (zh) 用于生产高性能热塑性树脂粒料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