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82701A -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82701A
CN116782701A CN202310745019.8A CN202310745019A CN116782701A CN 116782701 A CN116782701 A CN 116782701A CN 202310745019 A CN202310745019 A CN 202310745019A CN 116782701 A CN116782701 A CN 116782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t
connection line
reset signal
repeating unit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450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铭志
谢涛峰
徐元杰
张竞文
徐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4501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827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82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827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10K59/1213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the pixel elements being TF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基板,其中,包括:基底,多个第一像素电路、多个第二像素电路、多个第三像素电路和多个第四像素电路,还包括多条第一复位连接线、多条第二复位连接线和多条第三复位连接线,各复位连接线与各像素电路分别电连接,第一复位连接线和第二复位连接线上输入的复位信号电压小于第三复位连接线上输入的复位信号电压,第一复位连接线和第二复位连接线上输入的复位信号电压的差值小于设定值,第一复位连接线和第二复位连接线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不同重复单元内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之间,第三复位连接线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重复单元内第三像素电路与第四像素电路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Description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致发光显示产品在显示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由于其高色域、可弯折、快的响应时间等优点,在近些年获得了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其中,包括:基底,
多个第一像素电路、多个第二像素电路、多个第三像素电路和多个第四像素电路,位于所述基底一侧,且排布呈阵列;
所述第一像素电路、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和所述第三像素电路分别配置为驱动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和所述第四像素电路分别配置为驱动相同颜色的子像素,
所述第一像素电路、所述第二像素电路、所述第三像素电路和所述第四像素电路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并构成一个重复单元,
多个所述重复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还包括多条第一复位连接线、多条第二复位连接线和多条第三复位连接线,
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所述第二像素电路、所述第三像素电路和所述第四像素电路中的任意一个分别电连接,
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分别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上输入的复位信号电压小于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上输入的复位信号电压,
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上输入的复位信号电压的差值小于设定值,
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不同所述重复单元内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和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重复单元内所述第三像素电路与所述第四像素电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重复单元内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和所述第二像素电路以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为对称轴镜像对称,
和/或,所述重复单元内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和所述第二像素电路以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为对称轴镜像对称,
和/或,所述重复单元内所述第三像素电路与所述第四像素电路以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为对称轴镜像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重复单元包括第一重复单元、第二重复单元和第三重复单元,
所述第一重复单元、所述第三重复单元和所述第二重复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一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二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三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均未分布,
所述第一重复单元和所述第二重复单元之间至少间隔一个所述第三重复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重复单元包括第一重复单元、第二重复单元和第三重复单元,
所述第一重复单元、所述第三重复单元和所述第二重复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一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二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三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均未分布,
所述第一重复单元和所述第二重复单元之间至少间隔一个所述第三重复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重复单元包括第一重复单元、第二重复单元和第三重复单元,
所述第一重复单元、所述第三重复单元和所述第二重复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一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二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三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均未分布,
所述第一重复单元和所述第二重复单元之间至少间隔一个所述第三重复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重复单元包括第一重复单元、第二重复单元和第三重复单元,
所述第一重复单元、所述第三重复单元和所述第二重复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一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二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三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均未分布,
所述第一重复单元和所述第二重复单元之间至少间隔一个所述第三重复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多条第一复位信号线、多条第二复位信号线和多条第三复位信号线,
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和所述第三复位信号线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多条第一复位信号线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多条第二复位信号线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多条第三复位信号线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和所述第三复位信号线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位于同一行的所述第一像素电路、所述第二像素电路、所述第三像素电路和所述第四像素电路对应电连接一条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一条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和一条所述第三复位信号线;
所述多条第一复位信号线与所述多条第一复位连接线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交叉,且在交叉位置电连接,
所述多条第二复位信号线与所述多条第二复位连接线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交叉,且在交叉位置电连接,
所述多条第三复位信号线与所述多条第三复位连接线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交叉,且在交叉位置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条第一复位信号线位于同一层,
所述多条第二复位信号线位于同一层,
所述多条第三复位信号线位于同一层,
所述多条第一复位连接线、所述多条第二复位连接线和所述多条第三复位连接线位于同一层,且与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和所述第三复位信号线不同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条第一复位信号线与所述多条第一复位连接线空间交叉,且在空间交叉位置通过开设在二者之间的绝缘层中的第一过孔电连接,
所述多条第二复位信号线与所述多条第二复位连接线空间交叉,且在空间交叉位置通过开设在二者之间的绝缘层中的第二过孔电连接,
所述多条第三复位信号线与所述多条第三复位连接线空间交叉,且在空间交叉位置通过开设在二者之间的绝缘层中的第三过孔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和所述第三复位信号线中至少两者位于不同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
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三导电层和所述第四导电层依次远离所述基底叠置,
所述第四导电层包括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的图形,
所述第三导电层包括所述第三复位信号线的图形;
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的图形;
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的图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摄像孔,所述摄像孔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区,
延伸经过所述摄像孔的部分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部分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和部分所述第三复位信号线在所述摄像孔位置断开,且延伸经过所述摄像孔的部分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部分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和部分所述第三复位信号线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摄像孔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经过所述摄像孔的部分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部分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和部分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在所述摄像孔位置断开,且延伸经过所述摄像孔的部分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部分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和部分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摄像孔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和所述第三复位信号线分别由所述显示区延伸至第一侧边框区和第二侧边框区,
所述第一侧边框区和所述第二侧边框区相对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
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第一复位信号源、第二复位信号源和第三复位信号源,均位于所述第一侧边框区和所述第二侧边框区;
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的位于所述第一侧边框区和所述第二侧边框区的两端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信号源,
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的位于所述第一侧边框区和所述第二侧边框区的两端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信号源,
所述第三复位信号线的位于所述第一侧边框区和所述第二侧边框区的两端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三复位信号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分别由所述显示区延伸至第三侧边框区和/或第四侧边框区,
所述第三侧边框区和所述第四侧边框区相对且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
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第一复位信号源、第二复位信号源和第三复位信号源,均位于所述第三侧边框区和/或所述第四侧边框区;
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的位于所述第三侧边框区和/或所述第四侧边框区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信号源,
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的位于所述第三侧边框区和/或所述第四侧边框区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信号源,
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的位于所述第三侧边框区和/或所述第四侧边框区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复位信号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像素电路被配置为驱动红色子像素或者蓝色子像素,
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和所述第四像素电路被配置为驱动绿色子像素,
所述第三像素电路被配置为驱动蓝色子像素或者红色子像素。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上述显示基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通过参考附图对详细示例实施例进行描述,以上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a为相关技术中OLED显示面板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1b为相关技术中Vinit3复位信号线在显示面板中的分布俯视示意图。
图1c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发生发亮的孔Mura不良的示意图。
图1d为相关技术中对应摄像孔右侧断开的Vinit3复位信号线延伸区域的发光元件发光亮度存在渐变的示意图。
图1e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发生暗孔Mura不良的示意图。
图1f为通过图1a中的像素驱动电路驱动的OLED显示面板显示区显示亮度的效果图。
图2a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2c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另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d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再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e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a为本公开实施例显示基板中子像素位置处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b为本公开实施例显示基板中有源层图形的俯视示意图。
图3c为本公开实施例显示基板中第一导电层图形的俯视示意图。
图3d为本公开实施例显示基板中第二导电层图形的俯视示意图。
图3e为本公开实施例显示基板中第三导电层图形的俯视示意图。
图3f为本公开实施例显示基板中第四导电层图形的俯视示意图。
图3g为本公开实施例显示基板中第五导电层图形的俯视示意图。
图3h为本公开实施例显示基板中第四导电层和阳极图形的俯视示意图。
图4a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b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c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d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但是所示的实施例可以以不同形式来体现,且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本公开阐述的实施例。反之,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本公开透彻和完整,并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公开的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而是包括基于制造工艺而形成的配置的修改。因此,附图中例示的区具有示意性属性,并且图中所示区的形状例示了区的具体形状,但并不是旨在限制性的。
为了更好做到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刷新频率切换不闪烁,提升终端用户使用OLED面板的体验感,参照图1a,为相关技术中OLED显示面板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电路图,图1a中的8T1C像素驱动电路为LTPO(LowTemperature Polycrystalline Oxide,低温多晶氧化物)电路,LTPO技术结合了传统LTPSTFT和氧化物TFT两项技术的优点,具有高迁移率、低漏电流、可靠性极佳等优势,其最低刷新率可以做到1Hz,而且适配性极强。
图1a中的8T1C(8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像素驱动电路是在7T1C(7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像素驱动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晶体管(即T8),同时,图1a中的8T1C像素驱动电路在7T1C像素驱动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发光元件D阳极(Anode)的复位功能,从而有效减弱了显示面板切换的闪烁。8T1C像素驱动电路中一共有三组Vinit复位电压。其中,Vinit1为负电压,用于复位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Vinit2为负电压,用于复位发光元件D的阳极;Vinit3为正电压,用于复位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和N3节点。三组Vinit复位电压由复位电源芯片(IC)提供给显示面板。
参照图1b,为相关技术中Vinit3复位信号线在显示面板中的分布俯视示意图,显示面板中开设有摄像孔21(即摄像头安装孔),由于摄像孔21需要被切割成通孔,因此摄像孔21所在区域没有设置像素。部分延伸经过摄像孔21位置处的Vinit3复位信号线在摄像孔21位置处断开。如此,靠近摄像孔21的像素处于Vinit3复位信号线的末端,而靠近摄像孔21位置处的Vinit3复位信号线远离Vinit3复位电源芯片(IC)且由双边复位电源驱动变为单边复位电源驱动,从而靠近摄像孔21位置处的Vinit3复位信号线上的Vinit3复位信号容易受到其他电压跳变的影响;而未延伸经过摄像孔21位置处的Vinit3复位信号线未断开,因此未延伸经过摄像孔21位置处的Vinit3复位信号线仍然为双边复位电源驱动,这部分Vinit3复位信号线上的Vinit3复位信号不易受到其他电压跳变的影响,造成显示面板上摄像孔21位置处的显示亮度提升,形成发亮的孔Mura不良,参照图1c,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发生发亮的孔Mura不良的示意图。
相关技术中,参照图1a,靠近摄像孔位置处的Vinit3复位信号线上的Vinit3复位信号的变化,认为是受到了栅极移位寄存器电路(即GOA电路)中的复位信号Reset H在关闭过程中的电压拉动,复位信号Reset H在关闭过程中瞬间将Vinit3复位信号拉高,被拉高的Vinit3复位信号在晶体管T8关闭过程中将更高的电压写入了N2和N3节点。在点亮控制信号EM开启过程中,N3节点存储的电荷流向N4节点,N3节点电压越高,N4节点在点亮控制信号EM开启的初始状态电压越高,发光元件D(即像素)的启亮过程越快。
另外,参照图1b和图1c,当摄像孔21是偏置孔(即摄像头安装孔不在显示区的中间位置)时,摄像孔21右侧因断开的Vinit3复位信号线延伸的长度较长,Vinit3复位信号线本身的负载更大,在复位信号Reset H关闭过程中被拉高得更多,故对应摄像孔21右侧断开的Vinit3复位信号线延伸区域的发光元件(即像素)发光相对偏亮,且距离显示区右侧边缘越近的位置,摄像孔21右侧断开的Vint3复位信号线的负载与显示区内其他区域Vint3复位信号线的负载差异越小,故对应摄像孔21右侧断开的Vinit3复位信号线延伸区域的发光元件(即像素)发光亮度存在渐变,从Vinit3断开位置处至显示区右侧边缘发光元件的发光亮度逐渐降低,摄像孔21区域的Vinit3复位信号线的负载与显示区内其他区域Vint3复位信号线的负载有明显差异造成发光元件(即像素)的启亮速度有明显差异,参照图1c和图1d,图1d为相关技术中对应摄像孔右侧断开的Vinit3复位信号线延伸区域的发光元件发光亮度存在渐变的示意图。这种摄像孔Mura亮度的不均一,通过驱动电路中的算法补偿来解决很难实现。
相关技术中,为了解决显示面板上摄像头安装孔位置处发亮的孔Mura不良,使延伸经过摄像孔位置处的各Vinit复位信号线不再断开,而是将延伸经过摄像孔位置处的各Vinit复位信号线通过围绕摄像孔的一圈金属走线分别连通在一起,但如此设置在摄像孔位置处又出现了发暗孔Mura不良,参照图1e,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发生暗孔Mura不良的示意图。
另外,相关技术中,参照图1f,为通过图1a中的像素驱动电路驱动的OLED显示面板显示区显示亮度的效果图;可见,显示面板显示区BB左右相对两侧边缘区域BB1(即沿Vinit复位信号线延伸方向依次排布的显示区相对两侧)显示亮度明显比显示区中间区域BB2的显示亮度低,低灰阶状态下尤为明显,例如在2nitL32(即2nit显示亮度下的32灰阶亮度)下,显示区左右相对两侧边缘区域BB1显示亮度明显低于显示区中间区域BB2显示亮度的现象更为明显;其发生机理与孔Mura不良发生机理一致:即发亮区域处于显示区的中间区域BB2,相对于显示区左右两侧边缘区域BB1的Vinit3复位信号线更加远离其复位电源芯片(IC),使位于显示区中间区域BB2的Vinit3复位信号线上的Vinit3复位信号更容易被栅极移位寄存器电路(即GOA电路)中的复位信号Reset H在关闭过程中的电压拉高,从而使位于显示区中间区域BB2的发光元件(即像素)发亮,而位于显示区左右两侧边缘区域BB1的发光元件相对发暗,且从显示区中间区域BB2至显示区左右两侧边缘区域BB1发光元件的发光亮度逐渐降低。这种显示区中间和边缘区域亮度不均的不良,通过驱动电路中的算法补偿无法解决。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显示区内不同区域显示亮度不均一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参照图2a和图2b,图2a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2b为图2a中A部分的放大图;其中,显示基板包括:基底,多个第一像素电路1、多个第二像素电路2、多个第三像素电路3和多个第四像素电路4,位于基底一侧,且排布呈阵列;第一像素电路1、第二像素电路2和第三像素电路3分别配置为驱动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第二像素电路2和第四像素电路4分别配置为驱动相同颜色的子像素,第一像素电路1、第二像素电路2、第三像素电路3和第四像素电路4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布并构成一个重复单元100,多个重复单元100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布。
显示基板还包括多条第一复位连接线V1、多条第二复位连接线V2和多条第三复位连接线V3,第一复位连接线V1、第二复位连接线V2和第三复位连接线V3与第一像素电路1、第二像素电路2、第三像素电路3和第四像素电路4中的任意一个分别电连接,第一复位连接线V1、第二复位连接线V2和第三复位连接线V3分别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交叉,第一复位连接线V1和第二复位连接线V2上输入的复位信号电压小于第三复位连接线V3上输入的复位信号电压,第一复位连接线V1和第二复位连接线V2上输入的复位信号电压的差值小于设定值。
第一复位连接线V1和第二复位连接线V2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不同重复单元100内第一像素电路1和第二像素电路2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之间,第三复位连接线V3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重复单元100内第三像素电路3与第四像素电路4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a,为本公开实施例显示基板中子像素位置处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子像素5为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即OLED元件)。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包括沿远离基底6的方向依次叠置的阳极51、发光功能层52和阴极53。参照图3a、图3b、图3c、图3d、图3e、图3f和图3g,图3b为本公开实施例显示基板中有源层图形的俯视示意图;图3c为本公开实施例显示基板中第一导电层图形的俯视示意图;图3d为本公开实施例显示基板中第二导电层图形的俯视示意图;图3e为本公开实施例显示基板中第三导电层图形的俯视示意图;图3f为本公开实施例显示基板中第四导电层图形的俯视示意图;
图3g为本公开实施例显示基板中第五导电层图形的俯视示意图;显示基板还包括位于基底6与阳极51之间且沿远离基底6方向依次叠置的有源层7、第一导电层8、第二导电层9、第三导电层10、第四导电层11和第五导电层12,有源层7与基底6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层13,有源层7与第一导电层8之间设置有第一栅绝缘层14,第一导电层8与第二导电层9之间设置有第二栅绝缘层15,第二导电层9与第三导电层10之间设置有第三栅绝缘层16,第三导电层10与第四导电层11之间设置有中间介电层17,第四导电层11与第五导电层12之间设置有第一平坦层18,第五导电层12与阳极51之间设置有第二平坦层19,阳极51的背离基底6的一侧还设置有像素界定层20,像素界定层20中开设有开口,阳极51在开口处裸露,发光功能层52和阴极53至少部分位于开口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b、图3c、图3d、图3e、图3f和图3g,第一像素电路、第二像素电路、第三像素电路和第四像素电路分别是由晶体管和电容连接形成的电路。有源层7包括第一像素电路、第二像素电路、第三像素电路和第四像素电路中晶体管的有源层图形;第一导电层8包括第一像素电路、第二像素电路、第三像素电路和第四像素电路中部分晶体管的栅极Gate和栅线Gate Line的图形以及电容的下极板的图形;第二导电层9包括第一像素电路、第二像素电路、第三像素电路和第四像素电路中部分晶体管的栅极Gate和栅线GateLine的图形以及电容的上极板的图形;第三导电层10包括第一像素电路、第二像素电路、第三像素电路和第四像素电路中部分晶体管的栅极Gate和栅线Gate Line的图形;第四导电层11包括第一像素电路、第二像素电路、第三像素电路和第四像素电路中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以及一些过孔的图形;第五导电层12包括分别电连接第一像素电路、第二像素电路、第三像素电路和第四像素电路的数据线Data和一些电源线(如VDD,VSS,Vgh,Vgl等)的图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h,为本公开实施例显示基板中第四导电层和阳极图形的俯视示意图;第一像素电路1被配置为驱动红色子像素501或者蓝色子像素503,第三像素电路3被配置为驱动蓝色子像素503或者红色子像素501,第二像素电路2和第四像素电路4都被配置为驱动绿色子像素502。参照图3h、图2a和图2b,由多个第一像素电路1、多个第二像素电路2、多个第三像素电路3和多个第四像素电路4排布形成的阵列中,由沿行方向(即第一方向X)相邻且沿列方向(即第二方向Y)也相邻的一个第一像素电路1、一个第二像素电路2、一个第三像素电路3和一个第四像素电路4驱动的一个红色子像素501、一个蓝色子像素503和两个绿色子像素502构成一个像素单元50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复位连接线V1和第二复位连接线V2上输入的复位信号电压均为负电压,第一复位连接线V1和第二复位连接线V2上输入的复位信号电压接近-3V±1v;第一复位连接线V1和第二复位连接线V2上输入的复位信号电压的差值小于2V;第一复位连接线V1和第二复位连接线V2上输入的复位信号电压的差值可以为0V;第三复位连接线V3上输入的复位信号电压为+7V。
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第一复位连接线V1和第二复位连接线V2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不同重复单元100内第一像素电路1和第二像素电路2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之间,第三复位连接线V3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重复单元100内第三像素电路3与第四像素电路4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之间,能够确保重复单元100内第一像素电路1和第二像素电路2负载的均一性,同时确保重复单元100内第三像素电路3和第四像素电路4负载的均一性,从而确保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同一行重复单元100内第一像素电路1和第二像素电路2负载的均一性,以及确保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同一行重复单元100内第三像素电路3和第四像素电路4负载的均一性,进而确保显示基板显示亮度的均一性,提升显示基板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a和图2b,重复单元100内第一像素电路1和第二像素电路2以第一复位连接线V1为对称轴镜像对称,和/或,重复单元100内第一像素电路1和第二像素电路2以第二复位连接线V2为对称轴镜像对称,和/或,重复单元100内第三像素电路3与第四像素电路4以第三复位连接线V3为对称轴镜像对称。
如此设置,能够确保重复单元100内第一像素电路1和第二像素电路2负载的对称性,同时确保重复单元100内第三像素电路3和第四像素电路4负载的对称性,从而确保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同一行重复单元100内第一像素电路1和第二像素电路2负载的均一性,以及确保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同一行重复单元100内第三像素电路3和第四像素电路4负载的均一性,避免由多个第一像素电路1、多个第二像素电路2、多个第三像素电路3和多个第四像素电路4排布形成的像素电路阵列中,由不同像素电路驱动的不同颜色的子像素5构成的子像素5阵列在显示时不会出现竖条纹不良,进而确保显示基板显示亮度的均一性,提升显示基板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a,任意相邻的两个重复单元100中,第一复位连接线V1、第三复位连接线V3、第二复位连接线V2和第三复位连接线V3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布。即沿第一方向X,第一复位连接线V1、第二复位连接线V2和第三复位连接线V3的排布周期为V1-V3-V2-V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c,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另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俯视示意图;任意相邻的两个重复单元100中,第三复位连接线V3、第一复位连接线V1、第三复位连接线V3和第二复位连接线V2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布。即沿第一方向X,第一复位连接线V1、第二复位连接线V2和第三复位连接线V3的排布周期为V3-V1-V3-V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d,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再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俯视示意图;任意相邻的两个重复单元100中,第三复位连接线V3、第二复位连接线V2、第三复位连接线V3和第一复位连接线V1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布。即沿第一方向X,第一复位连接线V1、第二复位连接线V2和第三复位连接线V3的排布周期为V3-V2-V3-V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e,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俯视示意图;任意相邻的两个重复单元100中,第二复位连接线V2、第三复位连接线V3、第一复位连接线V1和第三复位连接线V3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布。即沿第一方向X,第一复位连接线V1、第二复位连接线V2和第三复位连接线V3的排布周期为V2-V3-V1-V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a,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俯视示意图;重复单元100包括第一重复单元101、第二重复单元102和第三重复单元103,第一重复单元101、第三重复单元103和第二重复单元102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布,第一重复单元101中第三复位连接线V3和第一复位连接线V1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布,第二重复单元102中第三复位连接线V3和第二复位连接线V2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布,第三重复单元103中第一复位连接线、第二复位连接线和第三复位连接线均未分布,第一重复单元101和第二重复单元102之间至少间隔一个第三重复单元10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a,第一重复单元101和第二重复单元102之间间隔一个第三重复单元103,即沿第一方向X,第一复位连接线V1、第二复位连接线V2和第三复位连接线V3的排布周期为V3-V1-无-无-V3-V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b,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俯视示意图;重复单元100包括第一重复单元101、第二重复单元102和第三重复单元103,第一重复单元101、第三重复单元103和第二重复单元102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布,第一重复单元101中第三复位连接线V3和第二复位连接线V2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布,第二重复单元102中第三复位连接线V3和第一复位连接线V1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布,第三重复单元103中第一复位连接线、第二复位连接线和第三复位连接线均未分布,第一重复单元101和第二重复单元102之间至少间隔一个第三重复单元10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b,第一重复单元101和第二重复单元102之间间隔一个第三重复单元103,即沿第一方向X,第一复位连接线V1、第二复位连接线V2和第三复位连接线V3的排布周期为V3-V2-无-无-V3-V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c,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俯视示意图;重复单元100包括第一重复单元101、第二重复单元102和第三重复单元103,第一重复单元101、第三重复单元103和第二重复单元102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布,第一重复单元101中第一复位连接线V1和第三复位连接线V3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布,第二重复单元102中第二复位连接线V2和第三复位连接线V3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布,第三重复单元103中第一复位连接线、第二复位连接线和第三复位连接线均未分布,第一重复单元101和第二重复单元102之间至少间隔一个第三重复单元10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c,第一重复单元101和第二重复单元102之间间隔一个第三重复单元103,即沿第一方向X,第一复位连接线V1、第二复位连接线V2和第三复位连接线V3的排布周期为V1-V3-无-无-V2-V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d,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俯视示意图;重复单元100包括第一重复单元101、第二重复单元102和第三重复单元103,第一重复单元101、第三重复单元103和第二重复单元102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布,第一重复单元101中第二复位连接线V2和第三复位连接线V3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布,第二重复单元102中第一复位连接线V1和第三复位连接线V3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布,第三重复单元103中第一复位连接线、第二复位连接线和第三复位连接线均未分布,第一重复单元101和第二重复单元102之间至少间隔一个第三重复单元10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d,第一重复单元101和第二重复单元102之间间隔一个第三重复单元103,即沿第一方向X,第一复位连接线V1、第二复位连接线V2和第三复位连接线V3的排布周期为V2-V3-无-无-V1-V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a-图2e以及图4a-图4d,显示基板还包括多条第一复位信号线V1'、多条第二复位信号线V2'和多条第三复位信号线V3',第一复位信号线V1'、第二复位信号线V2和第三复位信号线V3'分别沿第一方向X延伸,多条第一复位信号线V1'沿第二方向Y依次排布,多条第二复位信号线V2'沿第二方向Y依次排布,多条第三复位信号线V3'沿第二方向Y依次排布,第一复位信号线V1'、第二复位信号线V2'和第三复位信号线V3'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位于同一行的第一像素电路1、第二像素电路2、第三像素电路3和第四像素电路4对应电连接一条第一复位信号线V1'、一条第二复位信号线V2'和一条第三复位信号线V3';多条第一复位信号线V1'与多条第一复位连接线V1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交叉,且在交叉位置电连接,多条第二复位信号线V2'与多条第二复位连接线V2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交叉,且在交叉位置电连接,多条第三复位信号线V3'与多条第三复位连接线V3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交叉,且在交叉位置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条第一复位信号线V1'位于同一层,多条第二复位信号线V2'位于同一层,多条第三复位信号线V3'位于同一层,多条第一复位连接线V1、多条第二复位连接线V2和多条第三复位连接线V3位于同一层,且与第一复位信号线V1'、第二复位信号线V2'和第三复位信号线V3'不同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a-图2e、图3h以及图4a-图4d,多条第一复位信号线V1'与多条第一复位连接线V1空间交叉,且在空间交叉位置通过开设在二者之间的绝缘层中的第一过孔P1电连接;多条第二复位信号线V2'与多条第二复位连接线V2空间交叉,且在空间交叉位置通过开设在二者之间的绝缘层中的第二过孔P2电连接;多条第三复位信号线V3'与多条第三复位连接线V3空间交叉,且在空间交叉位置通过开设在二者之间的绝缘层中的第三过孔P3电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多条第一复位信号线V1'与多条第一复位连接线V1连接形成网状;多条第二复位信号线V2'与多条第二复位连接线V2连接形成网状;多条第三复位信号线V3'与多条第三复位连接线V3连接形成网状,如此设置,使显示基板显示区内任意位置任意复位信号线或者复位连接线上的复位信号更趋于均一,从而改善或避免显示基板显示区内任意位置任意复位信号线或者复位连接线上的复位信号受到其他跳变电压信号的拉动影响,即能提升显示基板显示区内个任意位置任意复位信号线或者复位连接线抗拉动能力的均一性,进而提升了显示基板显示区内不同位置发光亮度的均一性,提升了显示基板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条第一复位连接线V1、多条第二复位连接线V2和多条第三复位连接线V3也可以位于不同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复位连接线V1与第一复位信号线V1'可以位于同一层,第二复位连接线V2与第二复位信号线V2'可以位于同一层,第三复位连接线V3与第三复位信号线V3'可以位于同一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复位信号线V1'、第二复位信号线V2'和第三复位信号线V3'中至少两者位于不同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c、图3d、图3e、图3f和图3h,显示基板还包括第一导电层8、第二导电层9、第三导电层10和第四导电层11,第一导电层8、第二导电层9、第三导电层10和第四导电层11依次远离基底6叠置,第四导电层11包括第一复位连接线V1、第二复位连接线V2和第三复位连接线V3的图形,第三导电层10包括第三复位信号线V3'的图形;第二导电层9包括第二复位信号线V2'的图形;第一导电层8包括第一复位信号线V1'的图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层9包括第二复位信号线V2'和第一复位信号线V1'的图形(图中未示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俯视示意图;显示基板还包括摄像孔21,摄像孔21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区BB,延伸经过摄像孔21的部分第一复位信号线V1'、部分第二复位信号线V2'和部分第三复位信号线V3'在摄像孔21位置断开,且延伸经过摄像孔21的部分第一复位信号线V1'、部分第二复位信号线V2'和部分第三复位信号线V3'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摄像孔21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孔21内用于安装摄像头,摄像孔21贯穿整个显示基板,在摄像孔21区域未设置子像素,所以延伸经过摄像孔21的部分第一复位信号线V1'、部分第二复位信号线V2'和部分第三复位信号线V3'在摄像孔21位置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延伸经过摄像孔21的部分第一复位连接线V1、部分第二复位连接线V2和部分第三复位连接线V3在摄像孔21位置断开,且延伸经过摄像孔21的部分第一复位连接线V1、部分第二复位连接线V2和部分第三复位连接线V3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摄像孔21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本实施例中,通过使多条第一复位信号线V1'与多条第一复位连接线V1连接形成网状;多条第二复位信号线V2'与多条第二复位连接线V2连接形成网状;多条第三复位信号线V3'与多条第三复位连接线V3连接形成网状,使显示基板显示区BB内在摄像孔21位置处断开的复位信号线或者复位连接线上的复位信号受到其他跳变电压信号拉动的影响分散到整个网状的复位信号线和复位连接线上,从而使显示基板显示区BB内任意位置任意复位信号线或者复位连接线上的复位信号更趋于均一,进而改善或避免显示基板显示区内任意位置任意复位信号线或者复位连接线上的复位信号受到其他跳变电压信号的拉动影响,即能提升显示基板显示区内个任意位置任意复位信号线或者复位连接线抗拉动能力的均一性,最终提升了显示基板显示区内不同位置发光亮度的均一性,提升了显示基板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第一复位信号线V1'、第二复位信号线V2'和第三复位信号线V3'分别由显示区BB延伸至第一侧边框区BK1和第二侧边框区BK2,第一侧边框区BK1和第二侧边框区BK2相对且沿第一方向X排布;显示基板还包括第一复位信号源22、第二复位信号源23和第三复位信号源24,均位于第一侧边框区BK1和第二侧边框区BK2;第一复位信号线V1'的位于第一侧边框区BK1和第二侧边框区BK2的两端分别电连接第一复位信号源22,第二复位信号线V2'的位于第一侧边框区BK1和第二侧边框区BK2的两端分别电连接第二复位信号源23,第三复位信号线V3'的位于第一侧边框区BK1和第二侧边框区BK2的两端分别电连接第三复位信号源24。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第一复位连接线V1、第二复位连接线V2和第三复位连接线V3分别由显示区BB延伸至第三侧边框区BK3和/或第四侧边框区BK4,第三侧边框区BK3和第四侧边框区BK4相对且沿第二方向Y排布;显示基板还包括第一复位信号源22、第二复位信号源23和第三复位信号源24,均位于第三侧边框区BK3和/或第四侧边框区BK4;第一复位连接线V1的位于第三侧边框区BK3和/或第四侧边框区BK4的一端电连接第一复位信号源22,第二复位连接线V2的位于第三侧边框区BK3和/或第四侧边框区BK4的一端电连接第二复位信号源23,第三复位连接线V3的位于第三侧边框区BK3和/或第四侧边框区BK4的一端电连接第三复位信号源24。
本实施例中,通过使各复位信号线和复位连接线分别电连接位于第一侧边框区BK1、第二侧边框区BK2、第三侧边框区BK3和第四侧边框区BK4的不同复位信号源;能够从四周边框区同时向各复位信号线和复位连接线提供复位信号源,从而使在摄像孔21位置处断开的复位信号线或者复位连接线的负载与显示区BB内其他区域的复位信号线或者复位连接线的负载差异大大减小,进而改善或消除摄像孔21位置处发光元件发光亮度与显示区BB内其他区域发光元件发光亮度之间的差异,同时改善或消除显示区BB中间区域和边缘区域发光元件发光亮度之间的差异,提升了显示基板显示区BB内不同位置发光亮度的均一性,提升了显示基板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复位信号源可以仅分布在第一侧边框区BK1和第二侧边框区BK2,从而提升第三侧边框区BK3和第四侧边框区BK4的布线空间,或者减小第三侧边框区BK3和第四侧边框区BK4的宽度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复位信号源可以仅分布在第三侧边框区BK3或第四侧边框区BK4,从而提升其他三侧边框区的布线空间,或者减小其他三侧边框区的宽度尺寸。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基板,通过使第一复位连接线V1和第二复位连接线V2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不同重复单元100内第一像素电路1和第二像素电路2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之间,第三复位连接线V3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重复单元100内第三像素电路3与第四像素电路4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之间,能够确保重复单元100内第一像素电路1和第二像素电路2负载的均一性,同时确保重复单元100内第三像素电路3和第四像素电路4负载的均一性,从而确保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同一行重复单元100内第一像素电路1和第二像素电路2负载的均一性,以及确保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同一行重复单元100内第三像素电路3和第四像素电路4负载的均一性,进而确保显示基板显示亮度的均一性,提升显示基板的显示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基板。
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基板,能够确保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同一行重复单元内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负载的均一性,以及确保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同一行重复单元内第三像素电路和第四像素电路负载的均一性,进而确保显示装置显示亮度的均一性,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为OLED面板、OLED电视、OLED广告牌、显示器、手机、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公开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21)

1.一种显示基板,其中,包括:基底,
多个第一像素电路、多个第二像素电路、多个第三像素电路和多个第四像素电路,位于所述基底一侧,且排布呈阵列;
所述第一像素电路、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和所述第三像素电路分别配置为驱动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和所述第四像素电路分别配置为驱动相同颜色的子像素,
所述第一像素电路、所述第二像素电路、所述第三像素电路和所述第四像素电路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并构成一个重复单元,
多个所述重复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还包括多条第一复位连接线、多条第二复位连接线和多条第三复位连接线,
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所述第二像素电路、所述第三像素电路和所述第四像素电路中的任意一个分别电连接,
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分别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上输入的复位信号电压小于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上输入的复位信号电压,
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上输入的复位信号电压的差值小于设定值,
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不同所述重复单元内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和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重复单元内所述第三像素电路与所述第四像素电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重复单元内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和所述第二像素电路以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为对称轴镜像对称,
和/或,所述重复单元内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和所述第二像素电路以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为对称轴镜像对称,
和/或,所述重复单元内所述第三像素电路与所述第四像素电路以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为对称轴镜像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重复单元包括第一重复单元、第二重复单元和第三重复单元,
所述第一重复单元、所述第三重复单元和所述第二重复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一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二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三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均未分布,
所述第一重复单元和所述第二重复单元之间至少间隔一个所述第三重复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重复单元包括第一重复单元、第二重复单元和第三重复单元,
所述第一重复单元、所述第三重复单元和所述第二重复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一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二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三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均未分布,
所述第一重复单元和所述第二重复单元之间至少间隔一个所述第三重复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重复单元包括第一重复单元、第二重复单元和第三重复单元,
所述第一重复单元、所述第三重复单元和所述第二重复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一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二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三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均未分布,
所述第一重复单元和所述第二重复单元之间至少间隔一个所述第三重复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重复单元包括第一重复单元、第二重复单元和第三重复单元,
所述第一重复单元、所述第三重复单元和所述第二重复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一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二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三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均未分布,
所述第一重复单元和所述第二重复单元之间至少间隔一个所述第三重复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还包括多条第一复位信号线、多条第二复位信号线和多条第三复位信号线,
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和所述第三复位信号线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多条第一复位信号线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多条第二复位信号线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多条第三复位信号线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和所述第三复位信号线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位于同一行的所述第一像素电路、所述第二像素电路、所述第三像素电路和所述第四像素电路对应电连接一条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一条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和一条所述第三复位信号线;
所述多条第一复位信号线与所述多条第一复位连接线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交叉,且在交叉位置电连接,
所述多条第二复位信号线与所述多条第二复位连接线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交叉,且在交叉位置电连接,
所述多条第三复位信号线与所述多条第三复位连接线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交叉,且在交叉位置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多条第一复位信号线位于同一层,
所述多条第二复位信号线位于同一层,
所述多条第三复位信号线位于同一层,
所述多条第一复位连接线、所述多条第二复位连接线和所述多条第三复位连接线位于同一层,且与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和所述第三复位信号线不同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多条第一复位信号线与所述多条第一复位连接线空间交叉,且在空间交叉位置通过开设在二者之间的绝缘层中的第一过孔电连接,
所述多条第二复位信号线与所述多条第二复位连接线空间交叉,且在空间交叉位置通过开设在二者之间的绝缘层中的第二过孔电连接,
所述多条第三复位信号线与所述多条第三复位连接线空间交叉,且在空间交叉位置通过开设在二者之间的绝缘层中的第三过孔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和所述第三复位信号线中至少两者位于不同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还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
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三导电层和所述第四导电层依次远离所述基底叠置,
所述第四导电层包括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的图形,
所述第三导电层包括所述第三复位信号线的图形;
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的图形;
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的图形。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还包括摄像孔,所述摄像孔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区,
延伸经过所述摄像孔的部分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部分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和部分所述第三复位信号线在所述摄像孔位置断开,且延伸经过所述摄像孔的部分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部分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和部分所述第三复位信号线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摄像孔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延伸经过所述摄像孔的部分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部分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和部分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在所述摄像孔位置断开,且延伸经过所述摄像孔的部分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部分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和部分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摄像孔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18.根据权利要求16-1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和所述第三复位信号线分别由所述显示区延伸至第一侧边框区和第二侧边框区,
所述第一侧边框区和所述第二侧边框区相对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
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第一复位信号源、第二复位信号源和第三复位信号源,均位于所述第一侧边框区和所述第二侧边框区;
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的位于所述第一侧边框区和所述第二侧边框区的两端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信号源,
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的位于所述第一侧边框区和所述第二侧边框区的两端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信号源,
所述第三复位信号线的位于所述第一侧边框区和所述第二侧边框区的两端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三复位信号源。
19.根据权利要求16-1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和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分别由所述显示区延伸至第三侧边框区和/或第四侧边框区,
所述第三侧边框区和所述第四侧边框区相对且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
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第一复位信号源、第二复位信号源和第三复位信号源,均位于所述第三侧边框区和/或所述第四侧边框区;
所述第一复位连接线的位于所述第三侧边框区和/或所述第四侧边框区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信号源,
所述第二复位连接线的位于所述第三侧边框区和/或所述第四侧边框区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信号源,
所述第三复位连接线的位于所述第三侧边框区和/或所述第四侧边框区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复位信号源。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路被配置为驱动红色子像素或者蓝色子像素,
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和所述第四像素电路被配置为驱动绿色子像素,
所述第三像素电路被配置为驱动蓝色子像素或者红色子像素。
21.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权利要求1-20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CN202310745019.8A 2023-06-21 2023-06-21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67827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45019.8A CN116782701A (zh) 2023-06-21 2023-06-21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45019.8A CN116782701A (zh) 2023-06-21 2023-06-21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82701A true CN116782701A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07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45019.8A Pending CN116782701A (zh) 2023-06-21 2023-06-21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8270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9036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78241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265458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379356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810507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3078174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68631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720102B2 (en) Driving method for display device
US7710023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317853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02040961A (ja) 表示装置
CN110085646A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492775A (zh) 阵列基板、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1109177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540200A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KR20100119653A (ko)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와 그 구동방법 및 제조방법
US7903051B2 (en)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14627758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972725B2 (e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circuit to obtain residual voltage of light emitting element
CN111583793B (zh) 柔性显示屏
CN116782701A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329923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488283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69698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05651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