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71212B - 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及机动车 - Google Patents

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及机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71212B
CN116771212B CN202311056432.XA CN202311056432A CN116771212B CN 116771212 B CN116771212 B CN 116771212B CN 202311056432 A CN202311056432 A CN 202311056432A CN 116771212 B CN116771212 B CN 1167712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ature
central
mechanical unlocking
unlocking device
centra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564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71212A (zh
Inventor
李磊
张小辰
李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gin Aut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gin Aut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gin Aut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gin Aut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999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66697A/zh
Priority to CN202311056432.XA priority patent/CN1167712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71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712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712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712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0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ctuators used
    • E05B81/04Electrical
    • E05B81/06Electrical using rotary 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22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 E05B77/24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preventing use of an inner door handle, sill button, lock knob or the like
    • E05B77/26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preventing use of an inner door handle, sill button, lock knob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 safet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1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 E05B79/12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using connecting ro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1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 E05B81/1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operating on bolt detents, e.g. for unlatching the bol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2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actuator or the power transmission
    • E05B81/32Details of the actuator transmission
    • E05B81/34Details of the actuator transmission of geared transmiss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2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actuator or the power transmission
    • E05B81/32Details of the actuator transmission
    • E05B81/46Clutch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90Manual override in case of power fail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及机动车,本公开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包括:锁定装置,包括锁舌部件、棘爪部件和底板;锁舌部件和棘爪部件均可转动地安装在底板上;机械解锁装置,能够通过接收的操作力驱动棘爪部件脱离与锁舌部件的啮合;电动解锁装置,包括电动解锁装置电机,电动解锁装置能够通过电动解锁装置电机的驱动力致动棘爪部件脱离与锁舌部件的啮合;电动解锁装置还包括中枢装置,能够基于不同的结构特征接收电动解锁装置电机的驱动力及机械解锁装置的驱动力以传递给棘爪部件,实现电动解锁或机械解锁;中控装置,能够被操作以连接或者断开中枢装置与机械解锁装置之间的驱动力传递。

Description

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及机动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机动车锁技术领域,本公开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电动门盖系统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对汽车电动门盖系统(包括汽车电动侧门系统、汽车电动尾门系统)的安全性、便利性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不断地对汽车电动门盖系统的锁装置的机电结构等进行改进、优化,提高锁装置的操作性能、安全性能。
例如中国专利CN202222661624.0中描述了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可以用于汽车罩盖(尾门或后备箱)、汽车侧门,其具有内开紧急解锁装置、儿童安全装置、外开紧急解锁装置(外操作杆),当汽车电动门盖系统电动上锁后或者在汽车电动门盖系统的电动解锁装置失去作用(例如断电等情况)后,车内人员可以通过操作内开紧急解锁装置执行锁装置的紧急解锁。儿童安全装置的设置可以使得内开紧急解锁装置在能够执行紧急解锁和不能够执行紧急解锁两种状态之间切换,避免车内儿童对内开紧急解锁装置的误操作。但是,该专利中描述的机械解锁装置的外操作杆经由过渡操作杆驱动操作杆从而推动第一棘爪实现锁定装置的车外解锁,外操作杆和第一棘爪之间始终是传动连接的,始终可以通过外操作杆对第一棘爪进行推动从而强制解锁,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中国专利CN202222661624.0中的内开紧急解锁装置、外开紧急解锁装置的功能能够被进一步改进、优化。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电动门盖系统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及机动车。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锁舌部件、棘爪部件和底板;所述锁舌部件具有主锁止位和预锁止位;所述棘爪部件能够与所述锁舌部件的主锁止位及预锁止位啮合;所述锁舌部件和所述棘爪部件均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机械解锁装置,所述机械解锁装置能够通过接收的操作力驱动所述棘爪部件脱离与所述锁舌部件的啮合,实现机械解锁;电动解锁装置,所述电动解锁装置包括电动解锁装置电机,所述电动解锁装置能够通过所述电动解锁装置电机的驱动力致动所述棘爪部件脱离与所述锁舌部件的啮合,实现电动解锁;所述电动解锁装置还包括中枢装置,所述中枢装置能够基于不同的结构特征接收所述电动解锁装置电机的驱动力及所述机械解锁装置的驱动力以传递给所述棘爪部件,实现所述电动解锁或所述机械解锁;以及中控装置,所述中控装置能够被操作以连接或者断开所述中枢装置与所述机械解锁装置之间的驱动力传递。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所述机械解锁装置包括:内开机械解锁装置,所述内开机械解锁装置基于车内操作机构输入的操作力驱动所述中枢装置以使得所述棘爪部件脱离与所述锁舌部件的啮合;以及外开机械解锁装置,所述外开机械解锁装置基于车外操作机构输入的操作力驱动所述中枢装置以使得所述棘爪部件脱离与所述锁舌部件的啮合。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所述中枢装置包括:中枢装置第一特征,所述中枢装置第一特征用于接收所述外开机械解锁装置的驱动力;中枢装置第二特征,所述中枢装置第二特征用于接收所述电动解锁装置电机的驱动力;以及中枢装置第三特征,所述中枢装置第三特征用于接收所述内开机械解锁装置的驱动力。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所述中枢装置为能够转动的部件,所述中枢装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棘爪部件的转动轴线不重合。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所述中枢装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棘爪部件的转动轴线不平行,且与所述锁舌部件的转动轴线不平行。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所述中枢装置第一特征在垂直于所述中枢装置的转动平面的方向上具有延伸尺寸。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所述中枢装置基于弹性力具有向脱离所述棘爪部件的位置即初始位置转动的趋势。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所述中控装置包括中控离合杆,所述中控离合杆的第一端部形成有离合杆第一特征;当所述中控装置被操作以使得当所述离合杆第一特征与所述中枢装置第一特征传动连接时,所述外开机械解锁装置能够经由所述中控离合杆将驱动力传递给所述中枢装置;当所述中控装置被操作以使得所述离合杆第一特征脱离与所述中枢装置第一特征的传动连接时,所述外开机械解锁装置不能够经由所述中控离合杆将驱动力传递给所述中枢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所述离合杆第一特征为内凹形状,所述中枢装置第一特征为圆柱体,所述中枢装置第一特征基于圆柱体的侧面与所述离合杆第一特征啮合以进行传动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所述中控装置还包括机械解锁装置复位弹簧,所述机械解锁装置复位弹簧能够同时向所述外开机械解锁装置和所述外开机械解锁装置施加弹性力,以使得所述外开机械解锁装置和所述外开机械解锁装置均具有向初始位置转动的趋势。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所述中控装置能够被操作以连接或者断开所述中枢装置与所述外开机械解锁装置之间的驱动力传递;所述中控装置能够被操作以连接或者断开所述中枢装置与所述外开机械解锁装置之间的驱动力传递。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所述中控装置还包括中控齿轮,所述中控装置的所述中控离合杆能够被所述中控齿轮直接驱动以使得所述离合杆第一特征脱离与所述中枢装置第一特征的传动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所述机械解锁装置复位弹簧能够驱动所述中控离合杆复位至与所述中枢装置第一特征传动连接的状态。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所述中控装置还包括中控电机,所述中控电机能够经由所述中控齿轮驱动所述中控离合杆至脱离与所述中枢装置第一特征传动连接的状态,以断开所述外开机械解锁装置的动力传递。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还包括儿童安全装置,所述儿童安全装置能够被操作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所述儿童安全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外开机械解锁装置能够经由所述儿童安全装置驱动所述中枢装置实现机械解锁,所述儿童安全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外开机械解锁装置不能驱动所述中枢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所述中控装置还包括内开连接机构,所述中控齿轮的驱动动作能够经由所述内开连接机构传递至所述儿童安全装置以使得所述儿童安全装置动作至所述第二状态。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所述内开连接机构包括内开连杆以及内开驱动杆,所述内开驱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中控齿轮枢转连接,所述内开驱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内开连杆枢转连接,所述内开连杆能够基于所述内开驱动杆传递的驱动动作对所述儿童安全装置进行驱动以使其动作至所述第二状态。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当所述中控离合杆被所述中控齿轮直接驱动以脱离与所述中枢装置第一特征的传动连接时,所述儿童安全装置被所述内开驱动杆驱动至所述第二状态。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所述外开机械解锁装置能够被操作以致动所述内开驱动杆,所述内开驱动杆的动作经由所述内开连杆传递至所述中控齿轮,以使得所述中控齿轮复位至初始位置,从而所述外开机械解锁装置与所述中枢装置之间的传动链能够重新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所述中控装置还包括紧急拨杆,所述紧急拨杆能够被操作以直接驱动所述内开连杆,所述内开连杆带动所述中控齿轮对所述中控离合杆进行驱动以使得所述中控离合杆脱离与所述中枢装置第一特征传动连接,从而断开所述中枢装置与所述外开机械解锁装置之间的传动链。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所述中控装置还包括锁芯连杆,所述锁芯连杆能够与锁芯机构连接以将锁芯机构的运动传递至所述中控齿轮,使得所述中控齿轮能够驱动所述中控离合杆脱离与所述中枢装置的传动连接,或者使得所述中控齿轮复位至初始位置以使得所述外开机械解锁装置与所述中枢装置之间的传动链能够重新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机动车,包括:车身;车门和/或罩盖;以及本公开任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所述锁装置用于执行所述车身与所述车门和/或罩盖之间的锁功能。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配置中控装置,能够对机械解锁装置与棘爪部件之间的驱动力传递链路的连接与断开进行控制,从而对外部机械解锁的动作进行有效控制。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对中枢装置的结构进行了改进,通过配置中枢装置第一特征,实现与中控装置的有效配合。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中控装置中配置中控齿轮、中控离合杆、中控驱动杆、中控齿轮弹簧、机械解锁装置复位弹簧等部件,完善了中控装置的功能,使得中控装置能够对机械解锁装置与棘爪部件之间的驱动力传递链路的通断进行有效控制。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对锁芯驱动杆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以能够与中枢装置的中控齿轮进行有效配合。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在中控装置中配置了中控电机、内开连杆、内开驱动杆、紧急拨杆等部件,通过中控电机的正向和反向运动,能够控制中控齿轮处于解保险位置或者上保险位置,通过内开连杆能够使得中控齿轮复位至初始位置(解保险位置),从而外开机械解锁装置与中枢装置之间的传动链能够重新连接,通过紧急拨杆能够直接驱动内开连杆,内开连杆带动中控齿轮对中控离合杆进行驱动使得中控离合杆能够脱离与中枢装置的传动连接,从而断开中枢装置与外开机械解锁装置之间的传动链。
本公开通过对锁装置进行基于中控装置的结构设计,使得外部机械解锁装置与棘爪部件之间的驱动力传递链路的通断能够被有效控制,且中控装置能够被电机驱动力和机械驱动力控制,增强了锁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的锁定装置、吸合装置和破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至图5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的电动解锁装置、中枢装置、锁舌、棘爪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至图12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的中控装置、中枢装置等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的儿童安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至图16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的机械解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和图18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的不同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可以在实践中实施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一些方式的各种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各种实施方式/实施例的特征可以另外地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
在附图中使用交叉影线和/或阴影通常用于使相邻部件之间的边界变得清晰。如此,除非说明,否则交叉影线或阴影的存在与否均不传达或表示对部件的具体材料、材料性质、尺寸、比例、示出的部件之间的共性和/或部件的任何其它特性、属性、性质等的任何偏好或者要求。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或描述性的目的,可以夸大部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当可以不同地实施示例性实施例时,可以以不同于所描述的顺序来执行具体的工艺顺序。例如,可以基本同时执行或者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执行两个连续描述的工艺。此外,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部件。
下文参考图1至图18对本公开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1,本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1000,包括:锁定装置100、吸合装置200、破冰装置300、电动解锁装置400、中控装置500、儿童安全装置600和机械解锁装置700。
图2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的锁定装置100、吸合装置200和破冰装置300的结构。锁定装置100、吸合装置200和破冰装置300的详细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参考本申请人的在先中国专利CN202222661624.0,本公开不再赘述。
图3至图5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1000的电动解锁装置400结构示意图。电动解锁装置400可以包括电动解锁装置电机4001、电动解锁装置蜗杆4002、电动解锁装置齿轮4003、中枢装置4004。电动解锁装置400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参考本申请人的在先中国专利CN202222661624.0,本公开不再赘述。
参考图3和图4,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解锁装置400包括了中枢装置4004,中枢装置4004上设计了中枢装置第一特征40041、中枢装置第二特征40042、中枢装置第三特征40043和中枢装置第四特征40044。
其中,中枢装置第一特征40041和中控装置500的啮合,实现机械解锁装置700的外开机械解锁装置的传动链的啮合和断开。
中枢装置第二特征40042与电动解锁装置400的电动解锁装置齿轮4003的配合,接受电动解锁装置400的驱动力的输入,并经由中枢装置第四特征40044传递给锁定装置100的棘爪部件102,实现电动解锁。
通过中枢装置第三特征40043与机械解锁装置700的内开机械解锁装置的配合,接受机械解锁装置700的内开机械解锁装置的动力输入,并经由中枢装置第四特征40044传递给锁定装置100的棘爪部件102,实现机械解锁。
通过中枢装置第一特征40041与机械解锁装置700的外开机械解锁装置的配合,接受机械解锁装置700的外开机械解锁装置的动力输入,并经由中枢装置第四特征40044传递给锁定装置100的棘爪部件102,实现机械解锁。
本公开的电动解锁装置400的中枢装置4004能够同时接受电动解锁装置400和机械解锁装置700的动力,并传递给锁定装置100的棘爪部件102,实现解锁。
本公开对中枢装置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得中枢装置4004分别通过不同的结构特征(中枢装置第一特征40041、中枢装置第二特征40042、中枢装置第三特征40043)接受电动解锁装置400和机械解锁装置700的动力输入。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技术方案的启示下对电动解锁装置400的结构进行调整或改动,均落入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继续参考图4,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动解锁装置400还包含中枢装置弹簧4005。中枢装置弹簧4005用于向中枢装置4004施加弹性力,以使得中枢装置4004具有向初始位置(即脱离棘爪部件的位置)转动的趋势。
参考图5,本公开的中枢装置4004为一个可旋转的部件。中枢装置4004的转动轴线S1和锁定装置100的棘爪部件102的转动轴线S2(第一棘爪)和转动轴线S3(第二棘爪)不重合。
优选地,中枢装置4004的转动轴线S1和锁定装置100的棘爪部件102的转动轴线S2、S3以及锁舌部件101的转动轴线S4不平行。
下文参考图6至图11对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1000的中控装置500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6和图7,本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1000的中控装置500包含中控齿轮5001、中控离合杆5002、中控驱动杆5003、中控齿轮弹簧5004、机械解锁装置复位弹簧5005和中控缓冲块50018。
中控齿轮5001上设计了中控齿轮第一特征50011、中控齿轮第二特征50012、中控齿轮第三特征50013、中控齿轮第四特征50014、中控齿轮第五特征50015(即中控齿轮齿部,扇形)、中控齿轮第六特征50016和中控齿轮第七特征50017。
参考图6和图7,中控齿轮第一特征50011用于和锁芯机构(下文描述)配合,用以传递锁芯机构的运动,以控制中控齿轮5001的位置;中控齿轮第二特征50012用于和内开机械解锁装置配合,用以传递内开机械解锁装置的运动;中控齿轮第三特征50013用于和中控离合杆5002配合,用以驱动中控离合杆5002运动;中控齿轮第四特征50014用于挂接中控齿轮弹簧5004;中控齿轮第五特征50015即中控齿轮齿部用于和中控装置的中控电机5006、中控蜗杆5007配合,传递中控电机5006的动作;中控齿轮第六特征50016和中控齿轮第七特征50017用以和中控缓冲块50018配合,用以缓冲中控齿轮齿部的运动,以改善声音品质。
继续参考图6,中控离合杆5002上设计了离合杆第一特征50021和离合杆轴50022。
离合杆第一特征50021用以和中枢装置4004的中枢装置第一特征40041配合,中控离合杆5002通过中枢装置第一特征40041推动中枢装置4004运动。
中控离合杆5002通过离合杆轴50022可旋转地固定在中控驱动杆5003上。当中控齿轮5001处于如图6所示的解保险位置时,中控驱动杆5003能够和外开机械解锁装置配合,在外开机械解锁装置的推动下运动(图6中的逆时针方向),带动中控离合杆5002通过中枢装置第一特征40041推动中枢装置4004运动(图6中的顺时针方向)。
在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参考图6,离合杆轴50022为半圆或近似半圆形状,且具有卡槽结构,以能够使得机械解锁装置复位弹簧5005能够挂接于离合杆轴50022。
其中,本公开的机械解锁装置复位弹簧5005能够给中控齿轮5001和中控离合杆5002加载弹性力,使得中控齿轮5001和中控离合杆5002具有向初始位置运动的趋势。
图6和图7示例性地示出了机械解锁装置复位弹簧5005的安装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技术方案的启示下,可以对机械解锁装置复位弹簧5005的安装方式、类型等进行调整,均落入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参考图8,当中控齿轮5001处于上保险位置时,中控齿轮5001通过中控齿轮第三特征50013推动中控离合杆5002运动,使得中控离合杆5002的离合杆第一特征50021脱离和中枢装置第一特征40041的啮合。
继续参考图9,此时,如果外开机械解锁装置推动中控驱动杆5003运动(图9中的逆时针方向),中控驱动杆5003将带动中控离合杆5002沿着中控齿轮第三特征50013的导向滑动,不会和中枢装置第一特征40041啮合,从而不能推动中枢装置4004运动,也即不能通过中枢装置4004实现机械解锁。
参考图10、图11和图12,本公开的中控装置500还包括中控电机5006、中控蜗杆5007、锁芯连杆5008、锁芯驱动杆5009、内开连杆5010、内开驱动杆5011、中控开关5012和紧急拨杆5013。
参考图10,中控电机5006上固定连接了中控蜗杆5007,中控蜗杆5007和中控齿轮第五特征50015即中控齿轮齿部啮合,将中控电机5006的驱动动作传递给中控齿轮5001,通过中控电机5006的正向和反向运动,控制中控齿轮5001处于如图6所示的解保险位置或者图8所示的上保险位置。
继续参考图10,锁芯连杆5008设计了锁芯连杆第一孔50081,用以和车辆外部的锁芯机构(图10未示出)相连,以传递锁芯机构的运动。锁芯机构和锁芯连杆的配合属于现有技术,本公开不对锁芯机构的结构进行特别限定。
继续参考图10,锁芯连杆5008卡接在锁芯驱动杆5009上。锁芯连杆5008的延伸方向垂直于锁芯驱动杆5009的转动轴线。
优选地,锁芯驱动杆5009上设计了锁芯驱动杆第一特征50091和锁芯驱动杆第二特征50092。锁芯驱动杆第一特征50091和锁芯驱动杆第二特征50092用以和中控齿轮第一特征50011配合,通过中控齿轮第一特征50011推动中控齿轮5001在如图6所示的解保险位置和图8所示的上保险位置之间运动。优选地,中控齿轮第一特征50011在垂直于中控齿轮5001的动作平面的方向上具有延伸尺寸,其优选为圆柱体。
参考图10和图12,在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内开驱动杆5011上设计了内开驱动杆第一特征50111、内开驱动杆第二特征50112和内开驱动杆第三特征50113。
其中,内开驱动杆第一特征50111用以和中控开关5012配合,用以识别中控装置500的位置。当中控齿轮5001处于图10所示的解保险位置时,内开驱动杆第一特征50111触发中控开关5012;当中控齿轮5001处于图12所示的上保险位置时,内开驱动杆第一特征50111释放中控开关5012。
其中,内开驱动杆第二特征50112用于与儿童安全装置600配合(下文描述),以推动儿童安全装置600运动。
其中,内开驱动杆第三特征50113用以和内开连杆5010连接,内开连杆5010通过中控齿轮第二特征50012和中控齿轮5001连接,中控齿轮5001通过中控齿轮第二特征50012将中控齿轮5001的运动传递给内开驱动杆5011。
参考图11,在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紧急拨杆5013设计了紧急拨杆第一特征50131和紧急拨杆第二特征50132。内开连杆5010上设计有内开连杆第一特征50101。紧急拨杆5013可以在操作工具(图11未示出,例如各种机械工具)的作用下转动,此时,紧急拨杆第一特征50131推动内开连杆第一特征50101运动,通过内开连杆第一特征50101带动内开连杆5010运动(图11中由左向右),从而带动中控齿轮5001运动到图12所示的上保险位置,即中控离合杆5002脱离与中枢装置第一特征40041的啮合,即中控齿轮5001基于中控齿轮第三特征50013推动中控离合杆5002断开外开机械解锁装置7001的传动链,从而实现在紧急情况下给车辆上保险锁车。
继续参考图11,紧急拨杆第二特征50132用以给紧急拨杆5013提供弹性力,其优选为弹性臂,其弹性力使得紧急拨杆5013具有向初始位置动作的趋势。优选地,紧急拨杆第二特征50132为曲型弹性臂,其通过其外臂面与内开连杆5010接触而产生弹性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技术方案的启示下对紧急拨杆5013及紧急拨杆第二特征50132等的结构和类型进行适当调整,均落入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图13示出了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1000的儿童安全装置600的结构。
参考图13,儿童安全装置600包含儿保电机6001、儿保蜗杆6002、儿保齿轮6003、儿保连杆6004、儿保开关6005、儿保连杆弹簧6006和儿保齿轮弹簧6007。儿童安全装置600的详细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参考本申请人的在先中国专利CN202222661624.0。本公开不再赘述。
图14至图16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1000的机械解锁装置700的结构。
参考图14,优选地,本公开的机械解锁装置700包括外开机械解锁装置7001。外开机械解锁装置7001上设计有外开机械解锁装置第一孔70011。外开机械解锁装置7001通过外开机械解锁装置第一孔70011和车外操作机构(例如:外把手、锁芯机构等)连接,将车外操作机构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外开机械解锁装置7001,使得外开机械解锁装置7001驱动中控装置500的中控驱动杆5003运动(绕转动轴线转动),中控驱动杆5003带动中控离合杆5002运动,中控离合杆5002推动中枢装置4004运动(图14中逆时针方向转动),中枢装置4004推动锁定装置100的棘爪部件102运动,从而实现锁定装置100的车外机械解锁。
参考图15,本公开的机械解锁装置700还包括内开机械解锁装置7002。内开机械解锁装置7002上设计有内开机械解锁装置第一孔70021,通过内开机械解锁装置第一孔70021和车内操作机构(例如内把手等)连接,用以传递车内操作机构的运动和动力。在内开机械解锁装置7002上设计了内开机械解锁装置第二特征70022(凸起特征),在内开驱动杆5011上设计了内开驱动杆第四特征50114,当内开机械解锁装置7002在车内操作机构的致动下向上运动时,通过内开机械解锁装置第二特征70022致动内开驱动杆第四特征50114(使得内开驱动杆5011顺时针转动,如图15),内开驱动杆5011将推动中控齿轮5001回到初始位置,从而使得外开机械解锁装置7001的传动链能够重新连接。
继续参考图15,在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内开机械解锁装置7002上设计了内开机械解锁装置第三特征70023,用以挂接机械解锁装置复位弹簧5005的另一端。通过这一结构设计,本公开的机械解锁装置复位弹簧5005能够给内开机械解锁装置7002加载弹性力,使得内开机械解锁装置7002具有向初始位置运动的趋势。
图15示例性地示出了机械解锁装置复位弹簧5005的安装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技术方案的启示下,可以对机械解锁装置复位弹簧5005的安装方式、具体类型等进行调整,均落入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参考图16,儿童安全装置600的儿保齿轮6003设计有儿保齿轮滑槽60031。儿保连杆6004上设计有儿保连杆第一特征60041和儿保连杆第二特征60042。内开机械解锁装置7002上设计了内开机械解锁装置滑槽70024。儿保连杆第一特征60041可在儿保齿轮滑槽60031中运动。儿保连杆第二特征60042可在内开机械解锁装置滑槽70024中运动。
当中控齿轮5001从图6所示的解保险位置运动到图8所示的上保险位置时,中控齿轮5001通过内开连杆5010驱动内开驱动杆5011运动,内开驱动杆5011通过内开驱动杆第二特征50112推动儿保连杆第一特征60041运动,使得儿保连杆第二特征60042在内开机械解锁装置滑槽70024中滑动,使得儿保连杆第二特征60042脱离和中枢装置第三特征40043的啮合,从而使得内开机械解锁装置7002不能驱动中枢装置4004。使得内开机械解锁装置7002的传动链断开,实现内开机械解锁装置7002的上保险。
图17和图18示出了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1000的不同角度的外部整体结构。图18中还示出了锁装置1000的底板103,上文描述的锁舌部件101和棘爪部件102均可转动地安装在底板103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技术方案的启示下,为了布置空间和防护的需要而对图17和图18中的装配关系以及布局进行的调整,或者对本公开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1000的外部表面结构进行的调整均落入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图1至图18所示出的结构是为了对本公开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进行详细说明,不应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锁装置的技术方案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锁舌部件、棘爪部件和底板;所述锁舌部件具有主锁止位和预锁止位;所述棘爪部件能够与所述锁舌部件的主锁止位及预锁止位啮合;所述锁舌部件和所述棘爪部件均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板上;
机械解锁装置,所述机械解锁装置能够通过接收的操作力驱动所述棘爪部件脱离与所述锁舌部件的啮合,实现机械解锁;
电动解锁装置,所述电动解锁装置包括电动解锁装置电机,所述电动解锁装置能够通过所述电动解锁装置电机的驱动力致动所述棘爪部件脱离与所述锁舌部件的啮合,实现电动解锁;所述电动解锁装置还包括中枢装置,所述中枢装置能够基于不同的结构特征接收所述电动解锁装置电机的驱动力及所述机械解锁装置的驱动力以传递给所述棘爪部件,实现所述电动解锁或所述机械解锁;以及
中控装置,所述中控装置能够被操作以连接或者断开所述中枢装置与所述机械解锁装置之间的驱动力传递;
其中,所述机械解锁装置包括:内开机械解锁装置和外开机械解锁装置,所述内开机械解锁装置基于车内操作机构输入的操作力驱动所述中枢装置以使得所述棘爪部件脱离与所述锁舌部件的啮合;所述外开机械解锁装置基于车外操作机构输入的操作力驱动所述中枢装置以使得所述棘爪部件脱离与所述锁舌部件的啮合;
所述中枢装置包括:中枢装置第一特征、中枢装置第二特征和中枢装置第三特征;所述中枢装置第一特征用于接收所述外开机械解锁装置的驱动力;所述中枢装置第二特征用于接收所述电动解锁装置电机的驱动力;所述中枢装置第三特征用于接收所述内开机械解锁装置的驱动力
所述中控装置包括中控离合杆,所述中控离合杆的第一端部形成有离合杆第一特征;当所述中控装置被操作以使得当所述离合杆第一特征与所述中枢装置第一特征传动连接时,所述外开机械解锁装置能够经由所述中控离合杆将驱动力传递给所述中枢装置;当所述中控装置被操作以使得所述离合杆第一特征脱离与所述中枢装置第一特征的传动连接时,所述外开机械解锁装置不能够经由所述中控离合杆将驱动力传递给所述中枢装置;其中,所述离合杆第一特征为内凹形状,所述中枢装置第一特征为圆柱体,所述中枢装置第一特征基于圆柱体的侧面与所述离合杆第一特征啮合以进行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装置还包括中控齿轮,所述中控装置的所述中控离合杆能够被所述中控齿轮直接驱动以使得所述离合杆第一特征脱离与所述中枢装置第一特征的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儿童安全装置,所述儿童安全装置能够被操作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所述儿童安全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外开机械解锁装置能够经由所述儿童安全装置驱动所述中枢装置实现机械解锁,所述儿童安全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外开机械解锁装置不能驱动所述中枢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装置还包括内开连接机构,所述中控齿轮的驱动动作能够经由所述内开连接机构传递至所述儿童安全装置以使得所述儿童安全装置动作至所述第二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开连接机构包括内开连杆以及内开驱动杆,所述内开驱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中控齿轮枢转连接,所述内开驱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内开连杆枢转连接,所述内开连杆能够基于所述内开驱动杆传递的驱动动作对所述儿童安全装置进行驱动以使其动作至所述第二状态;
其中,当所述中控离合杆被所述中控齿轮直接驱动以脱离与所述中枢装置第一特征的传动连接时,所述儿童安全装置被所述内开驱动杆驱动至所述第二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开机械解锁装置能够被操作以致动所述内开驱动杆,所述内开驱动杆的动作经由所述内开连杆传递至所述中控齿轮,以使得所述中控齿轮复位至初始位置,从而所述外开机械解锁装置与所述中枢装置之间的传动链能够重新连接;
所述中控装置还包括紧急拨杆,所述紧急拨杆能够被操作以直接驱动所述内开连杆,所述内开连杆带动所述中控齿轮对所述中控离合杆进行驱动以使得所述中控离合杆脱离与所述中枢装置第一特征传动连接,从而断开所述中枢装置与所述外开机械解锁装置之间的传动链。
7.一种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
车门和/或罩盖;以及
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所述锁装置用于执行所述车身与所述车门和/或罩盖之间的锁功能。
CN202311056432.XA 2023-08-22 2023-08-22 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及机动车 Active CN1167712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99968.1A CN117266697A (zh) 2023-08-22 2023-08-22 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及机动车
CN202311056432.XA CN116771212B (zh) 2023-08-22 2023-08-22 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及机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56432.XA CN116771212B (zh) 2023-08-22 2023-08-22 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及机动车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99968.1A Division CN117266697A (zh) 2023-08-22 2023-08-22 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及机动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71212A CN116771212A (zh) 2023-09-19
CN116771212B true CN116771212B (zh) 2023-11-14

Family

ID=8798628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56432.XA Active CN116771212B (zh) 2023-08-22 2023-08-22 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及机动车
CN202311399968.1A Pending CN117266697A (zh) 2023-08-22 2023-08-22 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及机动车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99968.1A Pending CN117266697A (zh) 2023-08-22 2023-08-22 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及机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677121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2399A (zh) * 1997-12-16 2001-01-31 胡夫休尔斯贝克及福尔斯特公司 尤其是用于汽车的旋转锁栓式锁
CN110230441A (zh) * 2018-03-05 2019-09-13 麦格纳覆盖件有限公司 动力闩锁组件
CN110439394A (zh) * 2019-08-23 2019-11-12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门锁离合控制装置、车门及汽车
DE102018120074A1 (de) * 2018-08-17 2020-02-20 Witte Automotive Gmbh Schließsystem
CN218406997U (zh) * 2022-10-10 2023-01-31 上海恩井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释放门锁及机动车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2399A (zh) * 1997-12-16 2001-01-31 胡夫休尔斯贝克及福尔斯特公司 尤其是用于汽车的旋转锁栓式锁
CN110230441A (zh) * 2018-03-05 2019-09-13 麦格纳覆盖件有限公司 动力闩锁组件
DE102018120074A1 (de) * 2018-08-17 2020-02-20 Witte Automotive Gmbh Schließsystem
CN110439394A (zh) * 2019-08-23 2019-11-12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门锁离合控制装置、车门及汽车
CN218406997U (zh) * 2022-10-10 2023-01-31 上海恩井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释放门锁及机动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66697A (zh) 2023-12-22
CN116771212A (zh)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90018B2 (en) Double pull hood latch with interlock device
US20020119861A1 (en) Motor device for actuating vehicle door operation device
CN100532772C (zh) 用于机动车车门的解锁/锁闭记忆型锁具
CN110242126B (zh) 电动吸合锁
CN113356698B (zh) 具有电动开启、保险功能的单驱动车门锁双拨杆保险机构
CN110005283A (zh) 电动门锁机构及其超驰控制方法
CN116771212B (zh) 具有中控功能的锁装置及机动车
CN218406997U (zh) 电动释放门锁及机动车
CN217558013U (zh) 电动执行器机构及机动车
US11808305B2 (en) Shifting group, and drive train with a shifting group of this type
US20230151651A1 (en) Locking device for locking charging, fueling, or service flaps
EP1378688A2 (en) Shift locking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of vehicle
CN112900993B (zh) 一种车门锁及车门
CN211573015U (zh) 汽车侧门锁
CN112392341B (zh) 电动儿童锁装置
CN112227851A (zh) 锁装置及汽车
CN217712156U (zh) 机动车锁机构及机动车
CN111305666A (zh) 汽车侧门锁
CN114687622B (zh) 用于电动滑门的锁结构、电动滑门设备和汽车
CN214035183U (zh) 锁装置及汽车
CN210530547U (zh) 电动吸合锁
CN116856804A (zh) 侧门锁及机动车
CN115306237B (zh) 机动车锁的锁定装置、机动车锁及机动车
CN114687623B (zh) 用于电动滑门的解锁组件、电动滑门总成和汽车
CN114687621B (zh) 用于电动滑门的锁装置、电动滑门总成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