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70907A - 一种深基坑施工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深基坑施工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70907A
CN116770907A CN202310738607.9A CN202310738607A CN116770907A CN 116770907 A CN116770907 A CN 116770907A CN 202310738607 A CN202310738607 A CN 202310738607A CN 116770907 A CN116770907 A CN 1167709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change data
module
construction
foundation p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386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伟
张斌
张亮远
梁强
许贝
刘万亿
徐建
彭大为
梁昌城
王显标
王讯
乔长伟
汤中南
陈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Lu'an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Lu'an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Lu'an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3860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709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70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709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3/00Testing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深基坑施工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其属于基坑监测技术领域,其中,深基坑施工监测系统包括包括监测模块、智能采集终端和云平台,所述监测模块通信连接于智能采集终端,所述智能采集终端通信连接于云平台;所述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基坑施工时的环境变化数据,其中,所述环境变化数据至少包括水位数据、倾斜数据、位移数据:所述智能采集终端用于获取所述环境变化数据,并将所述环境变化数据传送至云平台;所述云平台用于获取并存储所述环境变化数据,还用于在所述环境变化数据异常时发出警示信息,以使得施工人员获知所述警示信息。本申请具有提高监测效率,减少监测过程中的人力耗费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深基坑施工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基坑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深基坑施工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深基坑开挖方法包括放坡开挖、中心岛式开挖、盆式挖土和逆作法挖土。基坑开挖现场环境通常较为复杂,地质条件、周边环境隐藏着各种风险因素,在施工设计中无法准确预判,随着施工开挖进程而显现。基坑开挖是开挖面和周边土体不断卸载的过程,土体具有流变性,当土体不断卸载的过程中,这种特性会使得基坑内外土体产生失衡的土压力,最终引起基坑底部隆起或者基坑水平方向的位移。
由上可知,基坑监测是基坑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指在基坑开挖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岩土性状、支护结构变位和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进行各种观察及分析工作,进而便于根据上述监测结果适应性地调整施工方案;具体的,现有基坑监测方式一般为第三方监测人员不定期通过传感器(如水位计、水准仪等)实地勘测基坑环境数据,再手动记录上述勘测数据,用于后续的基坑环境状态分析。
针对上述技术可知,目前基坑的监测过程中的人为操作过多,人工勘测的人力耗费程度将随着所需开挖的基坑尺寸的增大而增大,且勘测效率也将随着所需开挖的基坑尺寸的增大而降低,故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基坑监测过程中人力耗费大,且勘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深基坑施工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深基坑施工监测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深基坑施工监测系统,包括监测模块、智能采集终端和云平台,所述监测模块通信连接于智能采集终端,所述智能采集终端通信连接于云平台;
所述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基坑的环境变化数据,其中,所述环境变化数据至少包括水位数据、倾斜数据、位移数据:
所述智能采集终端用于获取所述环境变化数据,并将所述环境变化数据传送至云平台;
所述云平台用于获取并存储所述环境变化数据,还用于在所述环境变化数据异常时发出警示信息,以使得施工人员获知所述警示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监测模块自动监测基坑附近的环境变化数据,如水位数据、竖直位移数据、水平位移数据、倾斜数据等,再通过智能采集终端获取上述环境变化数据,并将环境变化数据传送至云平台,通过云平台对环境变化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并自动在异常时发出可供施工人员获知的警示信息,减少人为干预而导致的人力耗费,实现自动化监测和数据异常的智能警示,提高监测效率。
可选的,深基坑施工场地预设有若干个监测点,每一所述监测点均对应至少一个监测模块,以用于监测对应监测点处的环境变化数据;
所述云平台还包括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环境变化数据的获取时间,绘制并显示所述环境变化数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环境变化数据所对应的监测点位置信息,以地图形式标记显示所有监测点,以及每一所述监测点的监测结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云平台提供了多种用于展示环境变化数据的方式,如以曲线图或地图的形式显示,通过曲线图可更为直观地获知环境变化数据随时间的变化,通过地图形式可以更为直观地获知各监测点位置以及对应监测点是否异常的情况,便于在存在异常时,更为快速的定位对应的异常的监测点,以便后续进行异常排查和维护工作。
可选的,所述云平台还包括展示模块,所述展示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触发的查阅指令,基于所述查阅指令中的关键词和查阅内容,以所述关键词为索引,调取并显示与所述查阅内容相对应的数据;其中所述查阅指令包括查阅关键词和查阅内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云平台还提供了集中展示用户想要查阅的内容的功能,用于可预先选择好关键词和想要查阅的查阅内容,即可触发查阅指令,此时云平台将可以以查阅指令中的关键词为检索词,从存储的数据中调取出与查阅内容相一致的数据,并进行显示。
可选的,所述智能采集终端用于基于预设的采集频率,获取所述环境变化数据;所述云平台包括调节模块;
所述调节模块用于在所述环境变化数据与预设警戒阈值的差值落入指定差值范围时,提高并更新所述采集频率;所述频率调节模块还用于每隔指定时长确定施工量,若当前施工量大于前一所述指定时长的施工量,则提高并更新所述采集频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监测模块可实时监测环境变化数据,智能采集终端可按照预设的采集频率,获取监测模块监测所得的环境变化数据,并将其传送至云平台,以减少云平台的数据处理量,减轻数据处理负担,而对于采集频率,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节,如当环境变化数据逼近预设警戒阈值时,说明此时环境变化数据波动大且极有可能变为异常数据,为此需要提高采集频率;此外,当施工量加快时,对应会造成的基坑环境事故风险也将增大,为此需要提高采集频率。
可选的,深基坑施工场地预设有若干个监测点,每一所述监测点均对应至少一个监测模块,以用于监测对应监测点处的环境变化数据;
所述智能采集终端用于在目标监测点的施工时段时,根据预设采集频率,获取所述目标监测点所对应的监测模块所监测的环境变化数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于施工时段的深基坑,相较于不处于施工时段的深基坑来说,其产生位移、变形等事故的风险程度更高,因此,智能采集终端将重点突出对施工时段时的深基坑的环境监测,以加强施工时段的监测强度和风险防范力度。
可选的,所述云平台还包括施工时段确定模块,所述施工时段确定模块用于为每一所述监测点划分监测区域,还用于实时获取每一监测区域内的施工人员分布情况和施工设备通电运行情况,还用于当目标监测区域内存在施工人员时,或施工设备通电运行时所对应的时间,确定为所述目标监测区域的施工时间,其中,所述监测点施工时段即为所述监测点所对应的施工时间的集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监测点个数,为每一监测点划分监测区域,一旦施工人员进入任一监测区域或在该监测区域内存在正在通电运行的施工设备,则说明该监测区域及对应的监测点处于施工时段。
可选的,所述云平台还包括避险模块,所述避险模块用于在出现异常的环境变化数据时,确定所述异常的环境变化数据所处的监测区域、对应监测区域内的施工人员,向所述施工人员终端发送避险路径,以使得施工人员可沿避险路径移动至安全地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境变化数据出现异常,说明存在即将发生事故的风险,现有技术中面对此种情况的举措一般仅仅只是发出可让施工人员获知的警示信息,但是对于仍处于施工场地的施工人员来说,其仍然存在因未及时避险而受伤的情况,为此,本申请在发出警示的同时,将对处于风险地区的施工人员发送避险路径,以起到指引施工人员脱离风险位置并移动至安全位置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智能采集终端包括主设采集终端和从设采集终端;所述主设采集终端和从设采集终端分别通信连接于监测模块,所述主设采集终端和从设采集终端均用于顺次交替获取监测模块所采集的环境变化数据;
所述云平台还包括故障判定模块,所述故障判定模块用于获取并计算主设采集终端和从设采集终端所获取的环境变化数据的第一差值,且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时,向维护人员终端推送维护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设采集终端和从设采集终端先后获取监测模块所采集的环境变化数据,相应的,主设采集终端和从设采集终端所获取的环境变化数据所对应的采集时间不同,且具有先后顺序,通过设置上述两个采集终端来分别获取环境变化数据,能够起到互相比对的作用,以避免因未发现采集终端故障或连接线路故障而导致所获取的环境变化数据有误的情况,如若主设采集终端和从设采集终端先后获取的环境变化数据的第一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则向维护人员终端推送维护信息。
可选的,所述故障判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时,提高采集频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若主设采集终端所获取的环境变化数据,与从设采集终端紧接着获取的环境变化数据,两者做差所得的第一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那么此时可能存在两种情况,情况1为设备或线路故障,情况2为环境变化数据在此期间陡然出现波动,因此,为了避免遗漏情况2的可能性,本申请的故障判定模块特在推送维护信息的同时,可进一步提高采集频率,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力度的效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深基坑施工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监测模块监测基坑施工时的环境变化数据,其中,所述环境变化数据至少包括水位数据、倾斜数据、位移数据;
智能采集终端获取所述监测模块所采集的环境变化数据,并将所述环境变化数据传送至云平台;
所述云平台接收并存储所述环境变化数据,并判定所述环境变化数据是否异常,且在所述环境变化数据存在异常时,发出警示信息,以使得施工人员获知所述警示信息。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监测模块自动监测基坑附近的环境变化数据,如水位数据、竖直位移数据、水平位移数据、倾斜数据等,再通过智能采集终端获取上述环境变化数据,并将环境变化数据传送至云平台,通过云平台对环境变化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并自动确定环境变化数据是否异常,且在异常时发出可供施工人员获知的警示信息,减少人为干预而导致的人力耗费,实现自动化监测和数据异常的智能判定和警示,提高监测效率;
2.进一步的,云平台提供了多种用于展示环境变化数据的方式,如以曲线图或地图的形式显示,通过曲线图可更为直观地获知环境变化数据随时间的变化,通过地图形式可以更为直观地获知各监测点位置以及对应监测点是否异常的情况,便于在存在异常时,更为快速的定位对应的异常的监测点,以便后续进行异常排查和维护工作;
3.更进一步的,云平台还提供了集中展示用户想要查阅的内容的功能,用于可预先选择好关键词和想要查阅的查阅内容,即可触发查阅指令,此时云平台将可以以查阅指令中的关键词为检索词,从存储的数据中调取出与查阅内容相一致的数据,并进行显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深基坑施工监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深基坑施工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监测模块;2、智能采集终端;21、主设采集终端;22、从设采集终端;3、云平台;31、存储模块;32、处理模块;33、展示模块;34、预警模块;35、避险模块;36、调节模块;37、施工时段确定模块;38、故障判定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深基坑施工监测系统,其适用于实时监测在基坑开挖阶段、支护施工阶段、地下建筑施工阶段及竣工后周边相邻建筑物、附属设施的稳定情况,包括地下水位监测、支撑应力监测、水平位移监测,承担着对现场监测数据采集、复核、汇总、整理、分析与数据传送的职责,并对超警戒数据进行报警,为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具体的,参照图1,深基坑施工监测系统包括监测模块1、智能采集终端2和云平台3,其中,深基坑施工场地上预设有若干个监测点,每一监测点均对应有监测模块1,监测模块1用于实时监测并采集基坑的环境变化数据,环境变化数据具体可以包括水位数据、倾斜数据、竖向位移数据、水平位移数据、支撑轴力数据等;相应的,监测模块1可以为用于检测支护边坡的水平位移的双轴倾角计、或用于检测支护边坡竖向位移的静力水准仪,或用于检测深层水平位移的固定式测斜仪,或用于进行水位检测的投入式水位计,或用于检测支撑轴力的轴力计,或上述所有仪器的任意组合。
参照图1,智能采集终端2通信连接于监测模块1,且智能采集终端2终端通信连接于云平台3,智能采集终端2用于按照预设的采集频率,将监测模块1所采集的环境变化数据传送至云平台3。智能采集终端2具体包括主设采集终端21和从设采集终端22,主设采集终端21和从设采集终端22均通信连接于所有监测模块1,以用于按照预设的采集频率,获取监测模块1所监测采集的环境变化数据,而区别在于,主设采集终端21和从设采集终端22以先后顺序交替获取环境变化数据,主设采集终端21先获取,从设采集终端22后获取,然后进行往复交替,且需要说明的是,主设采集终端21和从设采集终端22所获取的是不同监测采集时间所对应的环境变化数据。
参照图1,用户可通过网址访问或移动端APP形式访问云平台3,云平台3用于存储环境变化数据、以不同形式展示环境变化数据,还可以用于在环境变化数据异常时,向施工人员或其他人员的通信终端推送消息。
参照图1,具体的,云平台3包括存储模块31、处理模块32、展示模块33和预警模块34;其中,存储模块31用于获取并存储智能采集终端2所传送的所有环境变化数据,并将环境变化数据以获取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存储,同时还可以存储该环境变化数据所对应的项目信息、工程信息、施工机构、施工人员信息、设备信息等。其中,项目信息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地点等;工程信息包括工程类型、警情通知、现场施工图片等,设备信息包括各监测模块1对应的监测传感器、智能采集终端2信息、各施工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
参照图1,处理模块32用于定期(如7天)从存储模块31中调取环境变化数据,并以获取时间为横坐标,绘制出所调取的环境变化数据随获取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并显示曲线图。
参照图1,处理模块32还用于在预设的地图上标记所有监测点位置,在每一监测点处显示对应的环境变化数据,并对所显示的环境变化数据进行实时更新;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智能采集终端2预先存储有与各监测模块1的通信地址,以及监测模块1的通信地址与对应的监测点地理位置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相应的,智能采集终端2在向云平台3传送环境变化数据时,还将附带对应的监测点地理位置信息,以便处理模块32根据地理位置信息对应更新监测点的环境变化数据。
参照图1,展示模块33用于基于用户触发的查阅指令,以查阅指令中的关键词为索引,从存储模块31中调取处于查阅指令中的查阅内容相一致的数据,并进行显示;具体的,当用户访问云平台3时,云平台3预设显示页面上可预设索引按钮和索引框,以用于供用户触发查阅指令并输入关键词和查阅内容和展示方式;如,关键词为水平位移数据,查阅内容为:xx工程3月-4月的水平位移数据,展示方式为曲线图。
参照图1,预警模块34用于实时调取存储模块31中的环境变化数据,将每一环境变化数据分别与预设警戒阈值进行比对,如将监测所得的水平位移数据与预设的水平位移警戒阈值进行比对,若环境变化数据高于预设的警戒阈值,则认为该环境变化数据异常,处于异常状态,若环境变化数据低于预设警戒阈值,但两者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固定差值,即环境变化数据逼近预设警戒阈值警戒阈值,则说明该环境变化数据为预警状态,若环境变化数据低于预设警戒阈值,且两者差值大于固定差值,则说明该环境变化数据处于正常状态。预警模块34用于在环境变化数据异常时,生成并发出警示信息,以使得施工人员获知警示信息,其中,警示信息的发出形式可以为直接显示于访问页面上,或将警示信息发送至施工人员的智能终端;警示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异常的环境变化数据、对应的监测点位置信息。
参照图1,云平台3还包括避险模块35,避险模块35用于在出现异常的环境变化数据时,确定异常的环境变化数据所处的监测区域、对应监测区域内的施工人员,并向施工人员终端发送避险路径,以使得施工人员可沿避险路径移动至安全地带。具体的,避险模块35将根据施工场地的整体大小、位置,以及预设的监测点的位置,为每一监测点划分监测区域,如将以监测点为中心,指定长度为半径形成的圆心区域确定为监测区域,相邻监测点的检测区域可以为外切的关系。
参照图1,在施工前,可以为每一施工人员的安全帽上分别安装GPS定位器,通过将GPS定位器通信连接于云平台3,进而使得避险模块35获知每一监测区域内的施工人员分布情况;在避险模块35获知存在异常的环境变化数据时,避险模块35可确定对应的监测点位置以及对应的监测区域,进而通过GPS定位器来获知该存在风险的监测区域内的施工人员,并向前述施工人员单独发送避险路径,避险路径为使得施工人员离开前述监测区域的路径,避险路径的确定方式具体可以为以施工人员所处位置为起点,结合施工场地地形,可以使得施工人员离开存在风险的监测区域的最短路线。
参照图1,可选的,如若同一时间内存在多个有风险的监测区域,那么避险路径将优选不经过所有有风险的监测区域的路径,如若势必会经过有风险的监测区域,则将所有存在风险的检测区域,按照风险有小到大的顺序排序,在确定避险路径时,优选风险小的监测区域进行经过。风险大小的判定方式为对应监测区域的监测点的环境变化数据与预设的警戒阈值的差值,差值越小,风险越小。
参照图1,由于智能采集终端2是基于预设的采集频率,来获取监测模块1所监测的环境变化数据的,为此,云平台3还包括调节模块36,调节模块36用于在满足如下任一条件时,调节并更新采集频率。具体条件如下:
1.在环境变化数据预约预设的警戒阈值的差值落入指定差值范围时,提高并更新采集频率。其中,指定差值范围可以为(0,固定差值)所对应的差值区间,该条件实际指的是环境变化数据出现波动且逼近警戒阈值,或已经超过警戒阈值。
2.施工量加快。其中,施工人员在每日完成施工之后将上传以日志或其他形式上传当天的施工内容,施工内容中将集中写明开挖深度、开挖面积等,调节模块36将定期(如每24小时)比对当天相较于前一天施工量,施工量具体可以以:当天相较于前一天进一步开挖的深度和面积来进行表示,若施工量大于指定进度值(如指定深度、指定面积),则说明施工量加快。
参照图1,当满足上述任一条件时,则将当前采集频率增加指定频率值,即提高采集频率,采集频率最高可达1次/分钟;反之,则将采集频率重置为预设的初始频率。
参照图1,可选的,由于过于繁杂的环境变化数据的处理将给系统带来较重的运算负担,且占用较大的存储空间,因此,为了能够减轻上述负担,腾出存储空间,可对监测模块1实时监测的环境变化数据进行选择性的获取;选择性的获取依据如下:由于基坑出现的变形、位移等现象一般是由施工导致的,因此,可针对性地获取每一监测模块1在对应监测点的施工时段所监测到的环境变化数据。相应的,智能采集终端2用于在目标监测点的施工时段时,根据预设采集频率,获取目标监测点所对应的监测模块1所监测的环境变化数据,其中,目标监测点特指任意监测点。
参照图1,而对于施工时段的确定方式,本申请的云平台3还包括施工时段确定模块37,施工时段确定模块37用于实时获取每一监测区域内的施工人员分布情况和施工设备通电运行情况,还用于当目标监测区域内存在施工人员时,或施工设备通电运行时,则判定目标监测区域处于施工时段;施工时段即为施工人员停留在目标检测区域内时的停留时间段,以及施工设备在目标检测区域内的通电运行时间段的并集。
参照图1,云平台3还包括故障判定模块38,故障判定模块38用于获取并计算主设采集终端21和从设采集终端22所获取的环境变化数据的第一差值,且在第一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时,提高采集频率,并向维护人员终端推送维护信息。具体的,若第一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则说明两种情况,情况1为主(或从)设采集终端故障,或其与监测模块1通信连接的连接线路故障,情况2为环境变化数据在此期间陡然出现突变,为了方便对上述两种情况进行排查规避,故障判定模块38将同时进行采集频率的提高(增加指定频率值),并向维护人员终端推送维护信息,以使得维护人员对主设采集终端21和从设采集终端22及其通信线路进行维护排查。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公开的一种深基坑施工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为:预先规划监测点,在每一监测点位置安装监测模块1,将所有监测模块1同时通信连接于智能采集终端2,并将智能采集终端2无线通信连接于云平台3,通过监测模块1实时监测对应监测点处的环境变化数据,包括水位数据、倾斜数据、支撑轴力数据、水平位移、竖向位移数据等,通过智能采集终端2按照预设的采集频率,获取上述环境变化数据,并传送至云平台3,通过云平台3存储环境变化数据,并对环境变化数据进行处理之后,以图表或地图等形式进行展示,同时,云平台3将在环境变化数据异常时,向施工人员终端发送警示信息,以最终实现自动施工监测,和异常风险的智能判断、预警。
参照图2,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深基坑施工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监测模块1监测基坑施工时的环境变化数据,其中,环境变化数据至少包括水位数据、倾斜数据、位移数据;
S102,智能采集终端2获取监测模块1所采集的环境变化数据,并将环境变化数据传送至云平台3;
S103,云平台3接收并存储环境变化数据,并判定环境变化数据是否异常,且在环境变化数据存在异常时,发出警示信息,以使得施工人员获知警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申请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所要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深基坑施工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模块(1)、智能采集终端(2)和云平台(3),所述监测模块(1)通信连接于智能采集终端(2),所述智能采集终端(2)通信连接于云平台(3);
所述监测模块(1)用于监测基坑的环境变化数据,其中,所述环境变化数据至少包括水位数据、倾斜数据、位移数据:
所述智能采集终端(2)用于获取所述环境变化数据,并将所述环境变化数据传送至云平台(3);
所述云平台(3)用于获取并存储所述环境变化数据,还用于在所述环境变化数据异常时发出警示信息,以使得施工人员获知所述警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施工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深基坑施工场地预设有若干个监测点,每一所述监测点均对应至少一个监测模块(1),以用于监测对应监测点处的环境变化数据;
所述云平台(3)包括处理模块(32),所述处理模块(32)用于基于所述环境变化数据的获取时间,绘制并显示所述环境变化数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所述处理模块(32)还用于基于所述环境变化数据所对应的监测点位置信息,以地图形式标记显示所有监测点,以及每一所述监测点的监测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施工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平台(3)包括展示模块(33),所述展示模块(33)用于获取用户触发的查阅指令,基于所述查阅指令中的关键词和查阅内容,以所述关键词为索引,调取并显示与所述查阅内容相对应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施工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采集终端(2)用于基于预设的采集频率,获取所述环境变化数据;所述云平台(3)包括调节模块(36);
所述调节模块(36)用于在所述环境变化数据与预设警戒阈值的差值落入指定差值范围时,提高并更新所述采集频率;所述调节模块(36)还用于每隔指定时长确定施工量,若当前施工量大于前一所述指定时长的施工量,则提高并更新所述采集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基坑施工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深基坑施工场地预设有若干个监测点,每一所述监测点均对应至少一个监测模块(1),以用于监测对应监测点处的环境变化数据;
所述智能采集终端(2)用于在目标监测点的施工时段时,根据预设采集频率,获取所述目标监测点所对应的监测模块(1)所监测的环境变化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深基坑施工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平台(3)还包括施工时段确定模块(37),所述施工时段确定模块(37)用于为每一所述监测点划分监测区域;还用于实时获取每一监测区域内的施工人员分布情况和施工设备通电运行情况;还用于当目标监测区域内存在施工人员时,或施工设备通电运行时所对应的时间,确定为所述目标监测区域的施工时间,其中,所述监测点施工时段即为所述监测点所对应的施工时间的集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基坑施工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平台(3)还包括避险模块(35),所述避险模块(35)用于在出现异常的环境变化数据时,确定所述异常的环境变化数据所处的监测区域、对应监测区域内的施工人员,向所述施工人员终端发送避险路径,以使得施工人员可沿避险路径移动至安全地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基坑施工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采集终端(2)包括主设采集终端(21)和从设采集终端(22);所述主设采集终端(21)和从设采集终端(22)分别通信连接于监测模块(1),所述主设采集终端(21)和从设采集终端(22)均用于顺次交替获取监测模块(1)所采集的环境变化数据;
所述云平台(3)还包括故障判定模块(38),所述故障判定模块(38)用于获取并计算主设采集终端(21)和从设采集终端(22)所获取的环境变化数据的第一差值,且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时,向维护人员终端推送维护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深基坑施工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判定模块(38)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时,提高采集频率。
10.一种深基坑施工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监测模块(1)监测基坑施工时的环境变化数据,其中,所述环境变化数据至少包括水位数据、倾斜数据、位移数据;
智能采集终端(2)获取所述监测模块(1)所采集的环境变化数据,并将所述环境变化数据传送至云平台(3);
所述云平台(3)接收并存储所述环境变化数据,并判定所述环境变化数据是否异常,且在所述环境变化数据存在异常时,发出警示信息,以使得施工人员获知所述警示信息。
CN202310738607.9A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深基坑施工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Pending CN1167709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38607.9A CN116770907A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深基坑施工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38607.9A CN116770907A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深基坑施工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70907A true CN116770907A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90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38607.9A Pending CN116770907A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深基坑施工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7090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57912A (zh) * 2024-01-30 2024-03-08 安徽建工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地施工升降机监测系统、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57912A (zh) * 2024-01-30 2024-03-08 安徽建工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地施工升降机监测系统、方法
CN117657912B (zh) * 2024-01-30 2024-04-19 安徽建工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地施工升降机监测系统、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392326A1 (en) Multi-state trigger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automatic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of landslide mass
CN109064037B (zh) 基坑施工风险管控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16770907A (zh) 一种深基坑施工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US20080148816A1 (en) Air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6368247A (zh) 基于bim的基坑智能监测及主动预警方法和系统
CN108385691A (zh) 集成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的基坑监测、预警和施工管理d-bim平台
US7715983B2 (en) Detecting hazardous conditions in underground environments
CN108180885B (zh) 一种隧道变形自动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10130849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喷器控制系统
CN113404029A (zh)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施工现场深基坑智能监测预警系统
CN110924457A (zh) 一种基于测量机器人的基坑变形监测方法及系统
JP4027107B2 (ja) 土砂異常検出装置、土砂異常検出システム、及び土砂異常検出方法
KR102118592B1 (ko) 건설안전신호시스템
CN110390800B (zh) 网式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JP3635270B2 (ja) 地盤変動計測システム
JP2006221402A (ja) 地下水開発施設における地下水管理システム
KR101213251B1 (ko) 염소이온농도를 이용한 하수관거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111062084A (zh) 一种市政桥梁工程施工监理用系统
KR101447718B1 (ko) 강우 강도와 기간 강우량 분석을 통한 강우 경보 장치 및 강우 경보 생성 방법
CN215447745U (zh) 一种用于隧道出口边坡的监测系统
CN114215529A (zh) 多跨大断面箱涵中继间顶进施工监测系统
KR102265508B1 (ko) 굴착기 관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JP6645647B2 (ja) 報知装置、および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
JP2019041137A (ja) 観測設定管理システム及び観測設定管理方法
CN112525269A (zh) 基于北斗定位系统的用于深基坑的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