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68408A - 海水淡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海水淡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68408A
CN116768408A CN202310855898.XA CN202310855898A CN116768408A CN 116768408 A CN116768408 A CN 116768408A CN 202310855898 A CN202310855898 A CN 202310855898A CN 116768408 A CN116768408 A CN 1167684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water
pressure pump
booster pump
salt content
treatm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558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秀萍
潘丛丛
赵鹏
张贤
宿伟成
李良浩
仲新宜
陈长智
江润霞
王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dian Investment Laiyang Nuclear Energy Co ltd
State Nuclear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dian Investment Laiyang Nuclear Energy Co ltd
State Nuclear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dian Investment Laiyang Nuclear Energy Co ltd, State Nuclear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dian Investment Laiyang Nuclea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5589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684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68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684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海水淡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其中,系统包括:处理装置、高压泵、旁路阀、第一增压泵、海水反渗透膜组件和控制装置;处理装置的一端为原料海水进水口,处理装置的另一端与高压泵的一端连接;高压泵的另一端分别与旁路阀的一端和第一增压泵的一端连接;旁路阀的另一端和第一增压泵的另一端分别与海水反渗透膜组件的进水口连接;控制装置分别与高压泵、旁路阀和第一增压泵连接,用于控制高压泵和/或第一增压泵对经过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以将经过加压处理后的海水流入海水反渗透膜组件。本申请可在海水含盐量变化幅度较大时,使得高压泵在高效率区间运行,提高海水淡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海水淡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水淡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常用的海水淡化技术包括膜法和蒸馏法。其中,膜法主要为海水反渗透法(SWRO),可应用于电力、市政等各个场景的海水淡化。海水反渗透法所使用的薄膜称为“半透膜”,其作用是只让淡水通过,不让盐分通过,其基本原理是:用一张只透过水而不能透过盐的半透膜将淡水和盐水隔开,淡水会自然地透过半透膜至盐水一侧,这种现象称为渗透。当渗透到盐水一侧的液面达到某一高度时,渗透的自然趋势被这一压力所抵消从而达到平衡。这一平衡压力即为该体系的渗透压,如在盐水一侧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盐水中的水会透过半透膜到淡水处。这种与自然渗透相反的水迁移过程称为反渗透。
反渗透膜是一种用特殊材料和加工方法制成的、具有半透性能的薄膜,可在外加压力作用下使水溶液中的某些组分选择性透过,从而达到淡化、净化或浓缩分离的目的。
相关技术中,海水淡化流程包括对进料海水进行预处理,去除悬浮固体及其它有害物,经高压泵增压后,进入海水反渗透膜组件,以脱除海水中的大部分盐类,产出淡水,使处理后的海水达到生活和生产用水标准,浓盐水自海水反渗透膜组件排出。然而,当取用海水水质的含盐量不稳定时,常规的高压泵无法满足高低含盐量的变化幅度要求,影响高压泵效率且海水淡化系统运行,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海水淡化系统,包括:处理装置、高压泵、旁路阀、第一增压泵、海水反渗透膜组件和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装置的一端为原料海水进水口,所述处理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高压泵的一端连接;
所述高压泵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旁路阀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增压泵的一端连接;
所述旁路阀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增压泵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海水反渗透膜组件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高压泵、所述旁路阀和所述第一增压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高压泵和/或所述第一增压泵对经过所述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以将经过加压处理后的海水流入所述海水反渗透膜组件。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单元,用于去除流入所述处理装置的原料海水中的悬浮固体及其它有害物质;SWRO保安过滤器,用于截留所述预处理单元输出的海水中的颗粒性杂质。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位于所述原料海水进水口处,用于检测原料海水的含盐量。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能量回收装置和第二增压泵;所述能量回收装置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所述能量回收装置的第一进水口与所述处理装置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能量回收装置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增压泵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增压泵的另一端与所述海水反渗透膜组件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海水反渗透膜组件的浓海水出口与所述能量回收装置的第二进水口连接,所述能量回收装置的第二出水口用于排放低压浓海水;
其中,所述能量回收装置用于回收流入所述能量回收装置的海水能量。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如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海水淡化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由所述控制装置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原料海水的含盐量;
根据所述含盐量控制所述旁路阀的工作状态,以利用所述高压泵和/或所述第一增压泵对经过所述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含盐量,控制所述旁路阀的工作状态,以利用所述高压泵和/或所述第一增压泵对经过所述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包括:当所述含盐量小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旁路阀为开启状态,以利用所述高压泵对经过所述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或者,当所述含盐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旁路阀为关闭状态,以利用所述高压泵和所述第一增压泵对经过所述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利用所述高压泵对经过所述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包括:根据所述含盐量调整所述高压泵的扬程;利用所述高压泵对经过所述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利用所述高压泵和所述第一增压泵对经过所述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包括:控制所述高压泵以第一扬程运行,并根据所述含盐量调整所述第一增压泵的扬程;利用所述高压泵和所述第一增压泵对经过所述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如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海水淡化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原料海水的含盐量;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含盐量控制所述旁路阀的工作状态,以利用所述高压泵和/或所述第一增压泵对经过所述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如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海水淡化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指令以使得所述控制装置执行前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申请提出的海水淡化系统,可适用于海水含盐量变化幅度较大的场景。在海水含盐量不同的情况下,该海水淡化系统可基于控制装置选择对应设备对海水进行加压处理,在保证进海水反渗透膜组件的进水压力合理稳定的同时,使得高压泵按设计出力或设计出水水质运行,提高海水淡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保证海水淡化系统连续制取淡水。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海水淡化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海水淡化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海水淡化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质分析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海水淡化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高压泵是膜法海水淡化系统的心脏,它提供了克服海水渗透压的动力,正确选择高压泵是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关键。电耗是膜法海水淡化制水成本的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影响海水淡化的经济性,而高压泵是膜法海水淡化的耗电量最大的设备。高压泵的电机功率主要取决于海水的含盐量、海水温度以及海水反渗透膜组件的回收率,在海水温度和海水反渗透装置的回收率确定的条件下,含盐量即为影响高压泵扬程的关键因素。
在取用海水时,海水含盐量并不是始终稳定的,比如入海口处的海水,其高潮位与低潮位含盐量相差近1倍。而不同含盐量的海水所需高压泵的扬程不同,在海水淡化过程中选定高压泵后,只能在其特有的性能曲线(压力和流量)范围内运行,高压泵才能做到节能和安全。当海水含盐量变化幅度较大时,运行工况会偏离该高压泵允许的性能曲线,含盐量变化幅度更大时,高压泵的流量或压力甚至无法满足后续海水反渗透膜组件的进水要求,无法按设计出力或设计出水水质运行。
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海水淡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可提高高压泵效率,且满足不同海水含盐量情况下海水反渗透膜组件的进水要求。具体地,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海水淡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海水淡化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海水淡化系统包括:处理装置101、高压泵102、旁路阀103、第一增压泵104、海水反渗透膜组件105和控制装置。
其中,处理装置101的一端为原料海水进水口,处理装置101的另一端与高压泵102的一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装置101用于对原料海水进行预处理,以过滤水中杂质。可选地,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处理装置101可以包括:预处理单元107和SWRO保安过滤器108。其中,预处理单元107用于去除流入处理装置101的原料海水中的悬浮固体及其它有害物质。SWRO保安过滤器108用于截留预处理单元107输出的海水中的颗粒性杂质。
高压泵102的另一端分别与旁路阀103的一端和第一增压泵104的一端连接。
旁路阀103的另一端和第一增压泵104的另一端分别与海水反渗透膜组件105的进水口连接。
控制装置(图1中未示出)分别与高压泵102、旁路阀103和第一增压泵104连接,用于控制高压泵102和/或第一增压泵104对经过处理装置101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以将经过加压处理后的海水流入海水反渗透膜组件105。
作为一种示例,当原料海水含盐量较低时,可开启旁路阀103,仅投运高压泵102,即通过高压泵102对海水进行加压,使其流经海水反渗透膜组件105,可提高高压泵效率,显著降低海水淡化制水成本。当原料海水含盐量较高时,可关闭旁路阀103,通过高压泵102和第一增压泵104共同对海水进行加压,提高进海水反渗透膜组件105的压力,使其流经海水反渗透膜组件105,达到淡水量产。由此,通过控制装置可在海水含盐量不同的情况下选择对应的设备对海水进行加压,在满足海水反渗透膜组件的进水要求的同时,还可在海水含盐量变化幅度较大的情况下,高压泵均能在其性能曲线范围内运行,保证高压泵的节能和安全,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保证淡水产水的可靠性。
可选地,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海水淡化系统还可以包括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位于原料海水进水口处,用于检测原料海水的含盐量。
可选地,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增压泵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海水淡化系统,可适用于海水含盐量变化幅度较大的场景。在海水含盐量不同的情况下,该海水淡化系统可基于控制装置选择对应设备对海水进行加压处理,在保证进海水反渗透膜组件的进水压力合理稳定的同时,使得高压泵按设计出力或设计出水水质运行,提高海水淡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保证海水淡化系统连续制取淡水。
需要说明的是,海水淡化系统通过海水反渗透膜组件可将淡水和浓盐水分离,其中,浓盐水只是克服了反渗透膜的水阻(即段间压差),其中蕴含了巨大的能量。因此,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海水淡化系统还可设置能量回收装置,以回收浓盐水的能量,以进一步降低海水淡化制水成本。
作为一种示例,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海水淡化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海水淡化系统在如图1所示的基础上,还可包括能量回收装置209和第二增压泵210。
其中,能量回收装置209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能量回收装置209的第一进水口与处理装置201的另一端连接。
能量回收装置209的第一出水口与第二增压泵210的一端连接。
第二增压泵210的另一端与海水反渗透膜组件205的进水口连接。
海水反渗透膜组件205的浓海水出口与能量回收装置209的第二进水口连接,能量回收装置209的第二出水口用于排放低压浓海水。
其中,能量回收装置209配置有第二增压泵210,可对浓水驱动的进水进一步升压,以与反渗透进水压力匹配,使得能量回收装置209可回收利用浓水中的能量。
根据本申请提出的海水淡化系统,适用于海水含盐量变化幅度较大的场景。在海水含盐量不同的情况下,该海水淡化系统可基于控制装置选择对应设备对海水进行加压处理,在保证进海水反渗透膜组件的进水压力合理稳定的同时,使得高压泵按设计出力或设计出水水质运行,提高海水淡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该海水淡化系统还设有能量回收系统,用于回收浓盐水的能量,可降低海水淡化制水成本。
本申请提出一种海水淡化系统的控制方法,可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海水淡化系统,该方法由海水淡化系统中的控制装置执行。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海水淡化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海水淡化系统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确定原料海水的含盐量。
可选地,可通过检测原料海水导电度确定原料海水的含盐量。或者,还可采集取水点的历史海水数据,根据历史数据确定当前时间原料海水的含盐量。
步骤302,根据含盐量控制旁路阀的工作状态,以利用高压泵和/或第一增压泵对经过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
也就是说,根据含盐量控制旁路阀的开启或关闭,可选择对应的设备对海水进行加压处理。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当含盐量小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旁路阀为开启状态,以利用高压泵对经过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高压泵效率高,可显著降低海水淡化制水成本。作为一种示例,可根据含盐量调整高压泵的扬程,或者还可根据含盐量、海水反渗透膜的回收率、海水反渗透膜的出水水质综合调整高压泵扬程,以保证进海水反渗透膜组件的进水压力合理稳定。
当含盐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旁路阀为关闭状态,以利用高压泵和第一增压泵对经过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提高进海水反渗透膜组件的海水压力。在保证进海水反渗透膜组件的进水压力合理稳定的同时,使得高压泵按设计出力或设计出水水质运行,提高高压泵效率,提高海水淡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海水淡化系统连续制取淡水。作为一种示例,当含盐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可控制高压泵以第一扬程运行,并根据含盐量调整第一增压泵的扬程,利用高压泵和第一增压泵对经过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其中,第一扬程可以是根据高压泵设备型号确定的预设值。也就是说,当海水含盐量较高时,可固定高压泵的扬程,仅调节调整第一增压泵的扬程,即可提高高压泵效率,还可满足海水高含盐量时海水反渗透膜组件的进水要求。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海水淡化系统的控制方法,本申请提出一海水淡化场景示例。以某核电厂海水淡化为例,取水点位于淡水海水的交界处,每天高潮位、低潮位交替往复,高潮位时海水含盐量在2.76万毫克/升~3.53万毫克/升左右,低潮位时海水含盐量在1.30万毫克/升~1.91万毫克/升之间,每天的高潮位含盐量基本是低潮位含盐量的2倍左右,水质分析如图4所示。
以海水温度3℃为例,反渗透膜淡水回收率按45%设计,膜通量按12L/(m2·h),经过计算可知:含盐量较高时(高潮位)反渗透膜装置进水压力为5.8MPa~6.7MPa,含盐量较低时(低潮位)反渗透膜装置进水压力为4.1MPa~4.8MPa,故高压泵扬程可按4.5MPa,第一增压泵按1.7MPa进行设计选型。
当含盐量较低时(低潮位),可根据入口导电度C值确定海水含盐量,控制旁路阀为开启状态,以利用高压泵对经过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其中,高压泵压力波动范围为4.1MPa~4.8MPa。
当含盐量较高时(高潮位),控制旁路阀为关闭状态,以利用高压泵和第一增压泵对经过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其中,高压泵压力固定为4.5MPa,第一增压泵压力波动范围为1.3MPa~2.2MPa。
由上述示例可以看出,在海水含盐量变化幅度较大时,无论海水含盐量如何变化,高压泵始终在高效率区间运行,且波动较小,可降低海水淡化系统运行能耗。从而提高海水淡化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保证海水淡化系统连续制取淡水。
根据本申请提出的海水淡化系统的控制方法,适用于海水含盐量变化幅度较大的场景。根据海水含盐量控制海水淡化系统中的旁路阀的工作状态,可在海水含盐量不同的情况下,选择对应设备对海水进行加压处理,在保证进海水反渗透膜组件的进水压力合理稳定的同时,使得高压泵按设计出力或设计出水水质运行,提高海水淡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保证海水淡化系统连续制取淡水,保证淡水产水的可靠性。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海水淡化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该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海水淡化系统。如图5所示,该海水淡化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确定模块501和控制模块502。
其中,确定模块501,用于确定原料海水的含盐量。
控制模块502,用于根据含盐量控制旁路阀的工作状态,以利用高压泵和/或第一增压泵对经过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502具体用于:当含盐量小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旁路阀为开启状态,以利用高压泵对经过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或者,当含盐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旁路阀为关闭状态,以利用高压泵和第一增压泵对经过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502具体用于:当含盐量小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旁路阀为开启状态;根据含盐量调整高压泵的扬程;
利用高压泵对经过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502具体用于:当含盐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旁路阀为关闭状态;控制高压泵以第一扬程运行,并根据含盐量调整第一增压泵的扬程;利用高压泵和第一增压泵对经过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申请还提出另一种海水淡化系统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海水淡化系统。该海水淡化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中,该处理器用于调用指令以使得该海水淡化系统的控制装置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装置、高压泵、旁路阀、第一增压泵、海水反渗透膜组件和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装置的一端为原料海水进水口,所述处理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高压泵的一端连接;
所述高压泵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旁路阀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增压泵的一端连接;
所述旁路阀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增压泵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海水反渗透膜组件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高压泵、所述旁路阀和所述第一增压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高压泵和/或所述第一增压泵对经过所述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以将经过加压处理后的海水流入所述海水反渗透膜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包括:
预处理单元,用于去除流入所述处理装置的原料海水中的悬浮固体及其它有害物质;
SWRO保安过滤器,用于截留所述预处理单元输出的海水中的颗粒性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位于所述原料海水进水口处,用于检测原料海水的含盐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能量回收装置和第二增压泵;所述能量回收装置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所述能量回收装置的第一进水口与所述处理装置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能量回收装置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增压泵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增压泵的另一端与所述海水反渗透膜组件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海水反渗透膜组件的浓海水出口与所述能量回收装置的第二进水口连接,所述能量回收装置的第二出水口用于排放低压浓海水;
其中,所述能量回收装置用于回收流入所述能量回收装置的海水能量。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海水淡化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所述控制装置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原料海水的含盐量;
根据所述含盐量控制所述旁路阀的工作状态,以利用所述高压泵和/或所述第一增压泵对经过所述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含盐量,控制所述旁路阀的工作状态,以利用所述高压泵和/或所述第一增压泵对经过所述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包括:
当所述含盐量小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旁路阀为开启状态,以利用所述高压泵对经过所述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或者,
当所述含盐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旁路阀为关闭状态,以利用所述高压泵和所述第一增压泵对经过所述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高压泵对经过所述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含盐量调整所述高压泵的扬程;
利用所述高压泵对经过所述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高压泵和所述第一增压泵对经过所述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包括:
控制所述高压泵以第一扬程运行,并根据所述含盐量调整所述第一增压泵的扬程;
利用所述高压泵和所述第一增压泵对经过所述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
9.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海水淡化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原料海水的含盐量;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含盐量控制所述旁路阀的工作状态,以利用所述高压泵和/或所述第一增压泵对经过所述处理装置处理的海水进行加压处理。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海水淡化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指令以使得所述控制装置执行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CN202310855898.XA 2023-07-12 2023-07-12 海水淡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67684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55898.XA CN116768408A (zh) 2023-07-12 2023-07-12 海水淡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55898.XA CN116768408A (zh) 2023-07-12 2023-07-12 海水淡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68408A true CN116768408A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87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55898.XA Pending CN116768408A (zh) 2023-07-12 2023-07-12 海水淡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6840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63375B2 (en) Direct osmosis cleaning
Zhu et al. Reverse osmosis desalination with high permeability membranes—cost optimization and research needs
KR100204608B1 (ko) 역침투 분리장치 및 역침투 분리방법
CA3033688C (en) Fluid purification using forward osmosis, ion exchange and re-concentration
KR101560698B1 (ko) 삼투 에너지 회수가 가능한 멤브레인 기반의 담수화 장치 및 방법
JP2000093751A (ja) 逆浸透分離装置及び逆浸透分離方法
Stover et al. Low-energy consumption with closed-circuit desalination
CN101948201A (zh) 采油污水配聚回用组合处理工艺
JP2017012985A (ja) 水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水処理方法
JP2002085941A (ja) 造水方法および造水装置
KR101926057B1 (ko) 삼투압 평형을 이용한 담수화 장치 및 방법
CN116768408A (zh) 海水淡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095562A (zh) 反渗透海水淡化方法及系统
CN104211206A (zh) 一种船用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及装置
CN207552029U (zh) 一种同时适用于苦咸水和海水淡化压力能回收的净水设备
JP2000051663A (ja) 逆浸透膜分離装置および逆浸透膜分離方法
JP2014133189A (ja) 淡水化システム
CN106045098A (zh) 一种节能型超高压反渗透系统
WO201200055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posal of brine solution
KR101489853B1 (ko) 초고염도수의 삼투 에너지 회수가 가능한 담수화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13052349A (ja) 造水方法
CN205687675U (zh) 反渗透膜苦咸水淡化系统
CN112456685A (zh) 一种海水淡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16106339U (zh) 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的海水淡化处理系统
US20240165562A1 (en) Reverse osmosis or nanofiltration process for cleaning wa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