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66581A - 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66581A
CN116766581A CN202310334805.9A CN202310334805A CN116766581A CN 116766581 A CN116766581 A CN 116766581A CN 202310334805 A CN202310334805 A CN 202310334805A CN 116766581 A CN116766581 A CN 1167665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parameters
determining
materials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3480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世权
吴世清
辛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Warton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Wart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Wart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Wart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3480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665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66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665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1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106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 B29C64/124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using layers of liquid which are selectively solidifi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3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9C64/386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10/0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50/00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50/00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33Y50/02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8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mproved quality of the output result, e.g. print layout, colours, workflows, print preview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10Additive manufacturing, e.g. 3D pri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待印刷目标的目标信息;根据目标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确定当前与目标信息相匹配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根据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模拟印刷得到待印刷目标的模拟结果;若模拟结果不符合预设印刷效果,则调整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并在调整后重复模拟,直至模拟结果符合预设印刷效果,输出最后一次模拟时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并将其作为UV立体印刷的工艺参数。本申请实现了根据待印刷目标的目标信息,选取对应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并在印刷前通过模拟的方式,将印刷过程所需要用到的印刷参数进行细致优化,从而提高印刷效果。

Description

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视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印刷包装的精致程度、印刷效果的优良,从侧面体现出一个产品的质量好坏,人们也更愿意购买包装精良的产品。
传统印刷均为普通平面印刷,其印刷效果与立体印刷仍然存在一些差距,通过立体印刷的方式,能够在图案结构、视觉感官上提供与传统平面印刷不同的效果。
但立体印刷同样存在相应的问题,由于立体印刷的复杂性,在印刷过程中若不工艺参数进行实时掌控,尤其是通常制定出的印刷工艺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不同的印刷用料,若不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会造成印刷效果较差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提高UV立体印刷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所述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待印刷目标的目标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确定当前与所述目标信息相匹配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
根据所述印刷参数和所述印刷用料,模拟印刷得到所述待印刷目标的模拟结果;
若所述模拟结果不符合预设印刷效果,则调整所述印刷参数和所述印刷用料,并在调整后重复模拟,直至所述模拟结果符合所述预设印刷效果,输出最后一次模拟时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并将其作为UV立体印刷的工艺参数。
示例性的,所述若所述模拟结果不符合预设印刷效果,则调整所述印刷参数和所述印刷用料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模拟结果不符合预设印刷效果时,则对所述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并确定当前影响印刷效果的影响因素;
若所述影响因素为用料因素,则确定所述印刷用料的当前质量参数和标定物理参数,并计算所述当前质量参数和所述标定物理参数之间的影响程度;
根据所述标定物理参数和所述影响程度,调整所述印刷参数的大小。
示例性的,所述根据所述标定物理参数和所述影响程度,调整所述印刷参数的大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标定物理参数和所述影响程度,确定所述印刷用料当前的物理特性参数与所述标定物理参数之间的偏差值;
根据所述偏差值,设定相应的调整值,并根据所述调整值,调整所述印刷参数的大小。
示例性的,所述若所述影响因素为用料因素,则确定所述印刷用料的当前质量参数和标定物理参数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影响因素为用料因素,则确定所述印刷用料的使用记录,以及确定所述印刷用料的贮藏条件;
若所述使用记录中最近一次使用时间与当前时间的间隔时长超过预设时长,则根据所述贮藏条件,对所述印刷用料的当前质量进行预测,得到当前质量参数,并确定所述印刷用料的标定物理参数;
在预测得到所述当前质量参数之后,将预测得到的结果更新至所述使用记录。
示例性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确定当前与所述目标信息相匹配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信息,确定所述待印刷目标的构图结构、颜色深度和立体需求;
根据所述构图结构和所述立体需求,以逐层分解的方式,确定所述待印刷目标的整体印刷顺序;
根据所述整体印刷顺序和所述颜色深度,从预设数据库中确定与当前所述目标信息相匹配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
示例性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确定当前与所述目标信息相匹配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的步骤之前,包括:
获取印刷用料的标定物理参数;
根据所述标定物理参数和预设工艺流程,确定对应不同印刷用料所需的印刷参数;
建立所述印刷参数与所述印刷用料的映射关系,并将其存储至预设数据库。
示例性的,所述根据所述标定物理参数和预设工艺流程,确定对应不同印刷用料所需的印刷参数的步骤,包括:
在所使用的印刷用料为同一种时,通过多次模拟仿真的方式,调整所述印刷参数中的一种参数并确定当前参数调整后对印刷效果的影响情况,直至将所述印刷参数中的全部参数模拟完成;
根据所述影响情况,以每次调整预设固定值大小的方式,多次优化所述印刷参数的大小,直至两组不同的印刷参数达成相近印刷效果;
根据所述印刷参数和所述印刷效果,拟合得到所述印刷参数和所述印刷效果之间的影响曲线,并根据所述影响曲线,确定与所述印刷用料对应的印刷参数,并确定对应不同印刷用料所需的印刷参数。
示例性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UV立体印刷优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印刷目标的目标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确定当前与所述目标信息相匹配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
模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印刷参数和所述印刷用料,模拟印刷得到所述待印刷目标的模拟结果;
调整模块,用于若所述模拟结果不符合预设印刷效果,则调整所述印刷参数和所述印刷用料,并在调整后重复模拟,直至所述模拟结果符合所述预设印刷效果,输出最后一次模拟时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并将其作为UV立体印刷的工艺参数。
示例性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UV立体印刷优化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UV立体印刷优化程序,所述UV立体印刷优化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所述的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的步骤。
示例性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UV立体印刷优化程序,所述UV立体印刷优化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的步骤。
与相关技术中,由于立体印刷的复杂性,在印刷过程中若不工艺参数进行实时掌控,尤其是通常制定出的印刷工艺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不同的印刷用料,若不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会造成印刷效果较差的情况相比,在本申请中,获取待印刷目标的目标信息;根据所述目标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确定当前与所述目标信息相匹配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根据所述印刷参数和所述印刷用料,模拟印刷得到所述待印刷目标的模拟结果;若所述模拟结果不符合预设印刷效果,则调整所述印刷参数和所述印刷用料,并在调整后重复模拟,直至所述模拟结果符合所述预设印刷效果,输出最后一次模拟时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并将其作为UV立体印刷的工艺参数,即通过确定待印刷目标的目标信息,针对不同的待印刷目标,选用不同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并在印刷前,通过模拟仿真的方式,对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进行微调优化,从而使得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能够更加贴和当前待印刷目标的印刷任务,进而通过提前仿真优化的方式,保证在印刷时的效果能够与预期效果重合,即通过预先优化的方式,提高UV立体印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一种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为了便于描述,以下省略执行主体描述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的各个步骤,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包括:
步骤S110:获取待印刷目标的目标信息;
待印刷目标可为具体的形状、图案或文字等,其中,待印刷目标可为立体或平面结构,其中,待印刷目标可由多种颜色组成,其中,待印刷目标可由多种材料组成。
目标信息即为包括上述提及的待印刷目标的相关信息,该信息可由人工输入的方式转化为具体数据,也可通过扫描识别的方式,生成相关数据组。
步骤S120:根据所述目标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确定当前与所述目标信息相匹配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
目标信息中包含了待印刷目标的相关数据,因此,可通过对该目标信息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当前印刷待印刷目标时所需的印刷用料和印刷参数。
示例性的,以目标信息中的颜色为例进行阐述,根据目标信息的颜色,可确定当前印刷时所需的印刷用料中油墨的具体颜色。
示例性的,以目标信息中的立体结构为例进行阐述,根据目标信息的立体结构,需要选取对应的印刷工艺,即微调工艺流程步骤,需要结合目标信息具体制定先印刷某种油墨的图案,其次再印刷另一种颜色的图案等步骤,从而使得印刷工艺能够满足立体印刷的要求,其中,立体印刷与平面印刷存在流程和工艺参数上的不同,立体印刷的工艺步骤相比于平面印刷的工艺步骤要复杂。
预设数据库即为预先设定的数据库,在该数据库中存在对应不同类型印刷目标的印刷工艺流程和相应工艺参数和使用的工艺用料等,通过目标信息与预设数据库中的数据匹配的过程,即可确定当前印刷待印刷目标所需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
印刷参数为UV印刷过程中相关的控制参数,例如,油墨输出量、油墨厚度、油墨印刷温度、UV灯功率和照射时长、印刷工序(多层图案或多颜色油墨图案)、转印压力等。
示例性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确定当前与所述目标信息相匹配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的步骤,包括:
步骤a:根据所述目标信息,确定所述待印刷目标的构图结构、颜色深度和立体需求;
目标信息可拆分成至少三大类型数据,构图结构、颜色深度和立体需求。
其中,该构图结构主要包括待印刷目标的整体结构特征,例如,曲线图案、背景画图案等小尺寸、大尺寸、特殊形状结构等。
其中,颜色深度主要包括待印刷目标的整体颜色取值,例如,在一张待印刷图案中存在三种颜色,红蓝绿,其中,三种颜色存在一定的重叠,部分位置的颜色明暗度存在变化等。
其中,该立体需求主要在待印刷目标为立体印刷目标时,需要针对其立体结构所需的用料进行确定,例如,需要在印刷成型的图案外侧再印刷一层闪片等。
步骤b:根据所述构图结构和所述立体需求,以逐层分解的方式,确定所述待印刷目标的整体印刷顺序;
根据构图结构和立体需求,可对待印刷目标的印刷层次进行逐层分析,例如,通常在印刷过程中,若为多层、颜色不同的待印刷目标,则会采用逐层印刷,每次印刷层均为不同颜色的油墨,从而达到印刷成具体目标的效果,其中,逐层印刷时也需要考虑图案的完整性,大面积的图案作为背景底图,会产生重叠部分的图案需要在中间次序印刷,而小面积、且不与其他图案重叠的部分随意次序印刷,因此,可分析确定得到一个具体印刷顺序。
其中,该印刷顺序需要结合构图结构确定整体图案的复杂程度,例如,先确定整体图案中各颜色不同的图案所占面积比例,该面积比例通过各颜色不同的图案面积在整体图案的面积之比得到,面积比例越大,则证明其印刷次序越在前列。
其中,该印刷顺序需要结合立体需求确定最终完成立体印刷效果时,最后能够体现立体效果的印刷步骤需要在整个工艺流程的后序。
此外,通过该逐层分解的方式,可将每种颜色不同的图案分别作为一层,以便于后续印刷过程,尽量简化多层印刷时的印刷次数。
步骤c:根据所述整体印刷顺序和所述颜色深度,从预设数据库中确定与当前所述目标信息相匹配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
通过整体印刷顺序,可确定出印刷过程中所需的部分材料,例如,需要立体印刷效果时的用料与平面印刷时的用料存在区别,同时,根据颜色深度,可适应性选择对应颜色的印刷用料。
步骤S130:根据所述印刷参数和所述印刷用料,模拟印刷得到所述待印刷目标的模拟结果;
根据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进行模拟仿真,模拟印刷过程,即主要模拟油墨印刷和通过UV灯对其进行烘干的效果,其中,在UV灯输出的功率为固定值时,油墨的质量和其物理特性参数影响着成型效果,例如,油墨的生产厂家不同,其具体参数存在差异,其状态存在差异,例如,不同厂家的油墨颜色深度不同,油墨烘干成型时间存在长短差异。
因此,在模拟过程中,即便使用的印刷参数固定不变,采用的印刷用料不同,即可产生不同的印刷效果。
同理,若印刷用料为相同的,改变印刷参数,例如,加热温度、干燥时间、印刷次序等印刷参数改变时,当前印刷效果同样会产生变化。
即,在模拟仿真的过程中,会不断调整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最终得到的模拟结果即印刷成型的效果,其最终体现在图案的完整性(避免不同层图案印刷时的重叠影响)、油墨的颜色深度(采用印刷用料不同、干燥时间不同,得到的颜色深度存在偏差)、立体效果等方面。
步骤S140:若所述模拟结果不符合预设印刷效果,则调整所述印刷参数和所述印刷用料,并在调整后重复模拟,直至所述模拟结果符合所述预设印刷效果,输出最后一次模拟时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并将其作为UV立体印刷的工艺参数。
若模拟结果不符合预设印刷效果,则调整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并在调整后重复模拟,直至模拟结果符合预设印刷效果,输出最后一次模拟时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并将其作为UV立体印刷的工艺参数。
预设印刷效果可为实际图案信息,将模拟结果和实际图案信息进行比对,计算两者像素区域的汉明距离等手段,确定两者的相似度,若高度相似(相似度大于90),则确定符合预设印刷效果,反之则不符合。
与相关技术中,由于立体印刷的复杂性,在印刷过程中若不工艺参数进行实时掌控,尤其是通常制定出的印刷工艺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不同的印刷用料,若不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会造成印刷效果较差的情况相比,在本申请中,获取待印刷目标的目标信息;根据所述目标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确定当前与所述目标信息相匹配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根据所述印刷参数和所述印刷用料,模拟印刷得到所述待印刷目标的模拟结果;若所述模拟结果不符合预设印刷效果,则调整所述印刷参数和所述印刷用料,并在调整后重复模拟,直至所述模拟结果符合所述预设印刷效果,输出最后一次模拟时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并将其作为UV立体印刷的工艺参数,即通过确定待印刷目标的目标信息,针对不同的待印刷目标,选用不同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并在印刷前,通过模拟仿真的方式,对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进行微调优化,从而使得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能够更加贴和当前待印刷目标的印刷任务,进而通过提前仿真优化的方式,保证在印刷时的效果能够与预期效果重合,即通过预先优化的方式,提高UV立体印刷的效果。
示例性的,参照图2,图2是本申请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本申请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第一实施例,提出第二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10:若所述模拟结果不符合预设印刷效果时,则对所述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并确定当前影响印刷效果的影响因素;
在模拟结果不符合预设印刷效果时,则对该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并确定当前影响印刷效果的影响因素,其中,该影响因素包括两方面,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均可作为影响因素。
其中,印刷参数至少包括印刷工艺流程的顺序、印刷时的设备参数或工艺参数,例如,温度、时长等通常印刷过程中控制的参数。
其中,印刷用料的影响主要在于印刷用料的当前质量情况,例如,印刷用料的质量高,该质量与其标定的工艺参数匹配,则可直接按照其标定的工艺参数据(印刷时的使用参数)使用该印刷用料进行印刷,但是通常情况下,印刷加工会使用同一种印刷用料,且印刷用料存在开封后保存不当或受到外界环境或某些材料影响,导致其质量产生变化,使用此类印刷用料时,需要更改相应的印刷参数,从而使得印刷参数能够迎合当前印刷用料的具体质量情况。
步骤S220:若所述影响因素为用料因素,则确定所述印刷用料的当前质量参数和标定物理参数,并计算所述当前质量参数和所述标定物理参数之间的影响程度;
在影响因素为用料因素时,则需要结合印刷用料的当前质量参数和标定物理参数,去断定当前印刷用料和刚开封时的印刷用料之间的差距,从而根据该差距,适应性调整印刷参数,其中,印刷参数均为与印刷用料处于最佳状态时对应的工艺参数。
印刷用料的当前质量参数包括印刷用料的当前密度,印刷用料当前的沉淀和分离现象、油墨的光泽度和纯净度等参数。
标定物理参数即包括其出厂时的标定参数,例如,会标定贮藏条件参数、标定最佳使用参数,包括油墨和其他溶剂调和时的比例参数等。
质量参数和标定物理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影响程度,例如,油墨的光泽度影响其印刷后的印刷效果,其颜色深度并不一会如标定物理参数的标定效果一样。
示例性的,所述若所述影响因素为用料因素,则确定所述印刷用料的当前质量参数和标定物理参数的步骤,包括:
步骤d:若所述影响因素为用料因素,则确定所述印刷用料的使用记录,以及确定所述印刷用料的贮藏条件;
在影响因素为用料因素时,需要确定当前待使用的印刷用料的当前质量参数,该当前质量参数可通过印刷用料的使用记录去确定,从使用记录中直接调取上一次使用该印刷用料时的质量参数,并确定印刷用料的贮藏条件,该贮藏条件的优良影响着印刷用料的当前质量参数。
若贮藏条件为预设贮藏条件,且使用记录中上一次使用对应印刷用料的时长间隔不超过预设时长,则直接使用记录中印刷用料的上一次质量参数,并将其更新至使用记录中,作为当前质量参数。
步骤e:若所述使用记录中最近一次使用时间与当前时间的间隔时长超过预设时长,则根据所述贮藏条件,对所述印刷用料的当前质量进行预测,得到当前质量参数,并确定所述印刷用料的标定物理参数;
若使用记录中最近一次使用时间与当前时间的间隔时长超过预设时长,则根据所述贮藏条件,对所述印刷用料的当前质量进行预测,得到当前质量参数,并确定所述印刷用料的标定物理参数。
其中,主要影响当前质量参数包括贮藏条件和使用时间的间隔时长,贮藏条件包括温度、密封度、无尘度等条件,间隔时长则会影响印刷用料的整体粘稠度和沉淀情况。
综合贮藏条件和使用的间隔时长,则会综合确定当前印刷用料的当前质量参数,并可进一步确定印刷用料的标定物理参数(可直接通过确定印刷用料的出厂参数,确定出其标定物理参数)。
步骤f:在预测得到所述当前质量参数之后,将预测得到的结果更新至所述使用记录。
在预测得到当前质量参数之后,需要将预测得到的结果更新至使用记录中。
步骤S230:根据所述标定物理参数和所述影响程度,调整所述印刷参数的大小。
根据标定物理参数和影响程度,即可调整与当前印刷用料对应的印刷参数,从而使得当前的印刷参数为与当前印刷用料组成得到的印刷效果最佳。
示例性的,所述根据所述标定物理参数和所述影响程度,调整所述印刷参数的大小的步骤,包括:
步骤g:根据所述标定物理参数和所述影响程度,确定所述印刷用料当前的物理特性参数与所述标定物理参数之间的偏差值;
根据标定物理参数和影响程度,可确定印刷用料当前的物理特性参数和标定物理参数之间的偏差值,该偏差值主要用于区分当前质量参数的条件下的印刷用料与其标定物理参数之间对应的印刷效果的偏差。
即,综合了印刷用料的当前质量参数,确定当前印刷用料的印刷效果与该印刷用料在最佳状态(出厂状态或刚开封状态)之间的差距。
步骤h:根据所述偏差值,设定相应的调整值,并根据所述调整值,调整所述印刷参数的大小。
根据该偏差值,设定相应的调整值,并根据该调整值,调整印刷参数的大小,其中,例如,综合偏差值和调整值的大小,设计相应的折合公式,将偏差值对应转化为调整值,该折合公式需要根据所使用的印刷用料的标定物理参数,以及印刷用料的不同印刷效果之间的比例去估计,将偏差值转化为调整值,例如,偏差值可由颜色明暗度大小取代,根据该明暗度大小,综合印刷用料的颜色深度和其本身的密度和纯度和相应溶剂之间的配合情况,从而将偏差值转化为调整值。
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模拟结果不符合预设印刷效果时,则对所述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并确定当前影响印刷效果的影响因素;若所述影响因素为用料因素,则确定所述印刷用料的当前质量参数和标定物理参数,并计算所述当前质量参数和所述标定物理参数之间的影响程度;根据所述标定物理参数和所述影响程度,调整所述印刷参数的大小,即在优化印刷工艺时,重点根据该影响印刷效果的影响因素,对应调整印刷参数的大小,从而实现针对不同的待印刷目标,结合不同的印刷用料的当前质量,优化得到最佳的印刷参数,进而提高印刷效果。
示例性的,参照图3,图3是本申请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本申请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提出第三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310:获取印刷用料的标定物理参数;
在构建预设数据库中,需要先获取印刷用料的标定物理参数,并以该标定物理参数作为基准,确定配合当前标定物理参数的印刷参数,并将其对应存储至预设数据库中。
步骤S320:根据所述标定物理参数和预设工艺流程,确定对应不同印刷用料所需的印刷参数;
预设工艺流程即为应用最广泛的工艺流程,该流程主要包括将不同印刷用料印刷、成型的过程,主要包括印刷时的温度、印刷时油墨厚度、印刷时的UV灯干燥时长等相关参数。
根据标定物理参数和预设工艺流程,主要确定出不同印刷用料在正常完整印刷且呈现与标定物理参数相同的印刷效果时的印刷参数,其中,该标定物理参数在此时主要指的是印刷用料在正常印刷时的整体效果参数,例如,印刷后的颜色效果、印刷后的立体效果等。
示例性的,所述根据所述标定物理参数和预设工艺流程,确定对应不同印刷用料所需的印刷参数的步骤,包括:
步骤i:在所使用的印刷用料为同一种时,通过多次模拟仿真的方式,调整所述印刷参数中的一种参数并确定当前参数调整后对印刷效果的影响情况,直至将所述印刷参数中的全部参数模拟完成;
而在模拟时,模拟效果会出现波动,在印刷用料为同一种时,即在印刷用料固定不变时,每次微调印刷参数时,均会产生不同的模拟效果,而印刷参数中又包括多种参数,因此,在模拟过程中,需要控制变量的方式,将每一种参数均单独调整一次,并确定各参数对印刷过程的影响情况,直至将全部的参数均模拟完成,因此,可确定出不同的印刷参数对印刷效果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效果,例如,调整印刷参数中的印刷温度,会导致油墨产生一定量的气化现象,相应成型效果。
步骤j:根据所述影响情况,以每次调整预设固定值大小的方式,多次优化所述印刷参数的大小,直至两组不同的印刷参数达成相近印刷效果;
根据该影响情况,以每次调整预设固定值大小的方式,多次优化印刷参数的大小,每次优化后均会得到一组对应印刷参数和模拟结果的数据,而每次优化的参数大小均为预设固定值,即每次优化过程均为一种间隔式模拟,而非精准模拟,因此,存在下述情况:
在调整印刷参数时,印刷效果会出现变好和变差的情况,而此时无法直接锁定最佳印刷效果的情况,因此,在出现两组不同的印刷参数达成相近印刷效果时,即停止模拟仿真。
其中,该两组不同的印刷参数指的是参数不断调整过程中,印刷效果逐渐变好和逐渐变差时,分别对应的两组不同印刷参数,即在这两组不同印刷参数对应的模拟效果之间必然存在最佳印刷效果的印刷参数的情况。
步骤k:根据所述印刷参数和所述印刷效果,拟合得到所述印刷参数和所述印刷效果之间的影响曲线,并根据所述影响曲线,确定与所述印刷用料对应的印刷参数,并确定对应不同印刷用料所需的印刷参数。
根据印刷参数和印刷效果之间的对应关系,拟合得到所述印刷参数和所述印刷效果之间的影响曲线,从而可根据该影响曲线,确定不同印刷用料对应所需的印刷参数,其中,该印刷参数即可通过影响曲线预测得到印刷参数对应的最佳印刷效果。
步骤S330:建立所述印刷参数与所述印刷用料的映射关系,并将其存储至预设数据库。
因此,综上,可建立起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将其对应存储至预设数据库中,从而可从预设数据库中,直接确定印刷用料为刚开封状态时,最佳印刷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印刷用料的标定物理参数;根据所述标定物理参数和预设工艺流程,确定对应不同印刷用料所需的印刷参数;建立所述印刷参数与所述印刷用料的映射关系,并将其存储至预设数据库,即通过印刷用料和印刷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起预设数据库,从而以供后续直接从预设数据库中调取相应的数据。
示例性的,基于上述本申请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提出第四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UV立体印刷中所需使用的印刷参数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印刷效果,而调整印刷参数的基础为保证印刷工艺的完整性和精确性,即当前的印刷工艺可实现良好的印刷效果,仅存在由于印刷参数不同而产生印刷质量高低的情况。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针对印刷工艺进行相应阐述,具体的UV转印工艺的大体流程如下:
1、开模:模具上要做出UV转印时的效果以及定位柱和印刷油墨时的定位孔;
2、转印:将UV胶水通过丝印的方式印到转印模具上;
3、压合:将PC片材放到转印模具上,再用胶棍将片材紧压到转印模具上;
4、光固:将片材和转印模具放到光固机中进行光固;
5、脱模;将转印好的产品从模具上取出放到指定位置。
根据上述工艺流程可知,主要通过模具的转印,将其对应图案转印至对应位置,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印刷参数影响印刷质量之外,印刷时所采用的模具质量同样影响着印刷质量和印刷效果,因此,反之,在印刷模具质量固定时,则需要对工艺过程中的相关工艺参数进行调整,即根据现有的工艺流程,最大限度调整印刷参数,从而实现提高印刷效果的效果,进而在保持印刷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印刷效果。
其中,现有印刷设备中针对油墨供给量、转印压力、UV功率控制均可实现相应的自动控制。
示例性的,UV转印工艺又称UV灌注工艺或UV披覆工艺,可利用UV转印胶水与金属不粘的特性,将各类超薄按键效果通过UV转印工艺转移到PET、PC或PMMA片材上,得到相应产品,其中,至少包括CD纹、拉丝纹、太阳纹、批花纹、编织纹、喷砂纹、皮纹、3D面、幻彩效果、鼓包效果、猫眼效果、哑面、亮面、高亮面效果等效果超薄按键以及key型等印刷效果。
此外,在施行UV印刷转印工艺时,可使用相关光固设备,例如平面UV光固机,该UV光固机主要用于UV油墨印刷后的物件表面光固和批量物件的表面烘干,例如,对印刷后的标签、卡片、名片的UV油墨的光固。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UV立体印刷优化装置,所述一种UV立体印刷优化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印刷目标的目标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确定当前与所述目标信息相匹配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
模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印刷参数和所述印刷用料,模拟印刷得到所述待印刷目标的模拟结果;
调整模块,用于若所述模拟结果不符合预设印刷效果,则调整所述印刷参数和所述印刷用料,并在调整后重复模拟,直至所述模拟结果符合所述预设印刷效果,输出最后一次模拟时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并将其作为UV立体印刷的工艺参数。
示例性的,所述调整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模拟结果不符合预设印刷效果时,则对所述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并确定当前影响印刷效果的影响因素;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影响因素为用料因素,则确定所述印刷用料的当前质量参数和标定物理参数,并计算所述当前质量参数和所述标定物理参数之间的影响程度;
第一调整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定物理参数和所述影响程度,调整所述印刷参数的大小。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调整子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标定物理参数和所述影响程度,确定所述印刷用料当前的物理特性参数与所述标定物理参数之间的偏差值;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偏差值,设定相应的调整值,并根据所述调整值,调整所述印刷参数的大小。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影响因素为用料因素,则确定所述印刷用料的使用记录,以及确定所述印刷用料的贮藏条件;
预测单元,用于若所述使用记录中最近一次使用时间与当前时间的间隔时长超过预设时长,则根据所述贮藏条件,对所述印刷用料的当前质量进行预测,得到当前质量参数,并确定所述印刷用料的标定物理参数;
更新单元,用于在预测得到所述当前质量参数之后,将预测得到的结果更新至所述使用记录。
示例性的,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信息,确定所述待印刷目标的构图结构、颜色深度和立体需求;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构图结构和所述立体需求,以逐层分解的方式,确定所述待印刷目标的整体印刷顺序;
第五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整体印刷顺序和所述颜色深度,从预设数据库中确定与当前所述目标信息相匹配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
示例性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印刷用料的标定物理参数;
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定物理参数和预设工艺流程,确定对应不同印刷用料所需的印刷参数;
映射模块,用于建立所述印刷参数与所述印刷用料的映射关系,并将其存储至预设数据库。
示例性的,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调整子模块,用于在所使用的印刷用料为同一种时,通过多次模拟仿真的方式,调整所述印刷参数中的一种参数并确定当前参数调整后对印刷效果的影响情况,直至将所述印刷参数中的全部参数模拟完成;
优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影响情况,以每次调整预设固定值大小的方式,多次优化所述印刷参数的大小,直至两组不同的印刷参数达成相近印刷效果;
拟合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印刷参数和所述印刷效果,拟合得到所述印刷参数和所述印刷效果之间的影响曲线,并根据所述影响曲线,确定与所述印刷用料对应的印刷参数,并确定对应不同印刷用料所需的印刷参数。
本申请UV立体印刷优化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UV立体印刷优化设备。如图4所示,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的,图4即可为UV立体印刷优化设备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UV立体印刷优化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401、通信接口402、存储器403和通信总线404,其中,处理器401、通信接口402和存储器403通过通信总线4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4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处理器4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的步骤。
上述UV立体印刷优化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4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4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402用于上述UV立体印刷优化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403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MD),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403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401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4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本申请UV立体印刷优化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UV立体印刷优化程序,所述UV立体印刷优化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待印刷目标的目标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确定当前与所述目标信息相匹配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
根据所述印刷参数和所述印刷用料,模拟印刷得到所述待印刷目标的模拟结果;
若所述模拟结果不符合预设印刷效果,则调整所述印刷参数和所述印刷用料,并在调整后重复模拟,直至所述模拟结果符合所述预设印刷效果,输出最后一次模拟时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并将其作为UV立体印刷的工艺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模拟结果不符合预设印刷效果,则调整所述印刷参数和所述印刷用料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模拟结果不符合预设印刷效果时,则对所述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并确定当前影响印刷效果的影响因素;
若所述影响因素为用料因素,则确定所述印刷用料的当前质量参数和标定物理参数,并计算所述当前质量参数和所述标定物理参数之间的影响程度;
根据所述标定物理参数和所述影响程度,调整所述印刷参数的大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标定物理参数和所述影响程度,调整所述印刷参数的大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标定物理参数和所述影响程度,确定所述印刷用料当前的物理特性参数与所述标定物理参数之间的偏差值;
根据所述偏差值,设定相应的调整值,并根据所述调整值,调整所述印刷参数的大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影响因素为用料因素,则确定所述印刷用料的当前质量参数和标定物理参数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影响因素为用料因素,则确定所述印刷用料的使用记录,以及确定所述印刷用料的贮藏条件;
若所述使用记录中最近一次使用时间与当前时间的间隔时长超过预设时长,则根据所述贮藏条件,对所述印刷用料的当前质量进行预测,得到当前质量参数,并确定所述印刷用料的标定物理参数;
在预测得到所述当前质量参数之后,将预测得到的结果更新至所述使用记录。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确定当前与所述目标信息相匹配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信息,确定所述待印刷目标的构图结构、颜色深度和立体需求;
根据所述构图结构和所述立体需求,以逐层分解的方式,确定所述待印刷目标的整体印刷顺序;
根据所述整体印刷顺序和所述颜色深度,从预设数据库中确定与当前所述目标信息相匹配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确定当前与所述目标信息相匹配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的步骤之前,包括:
获取印刷用料的标定物理参数;
根据所述标定物理参数和预设工艺流程,确定对应不同印刷用料所需的印刷参数;
建立所述印刷参数与所述印刷用料的映射关系,并将其存储至预设数据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标定物理参数和预设工艺流程,确定对应不同印刷用料所需的印刷参数的步骤,包括:
在所使用的印刷用料为同一种时,通过多次模拟仿真的方式,调整所述印刷参数中的一种参数并确定当前参数调整后对印刷效果的影响情况,直至将所述印刷参数中的全部参数模拟完成;
根据所述影响情况,以每次调整预设固定值大小的方式,多次优化所述印刷参数的大小,直至两组不同的印刷参数达成相近印刷效果;
根据所述印刷参数和所述印刷效果,拟合得到所述印刷参数和所述印刷效果之间的影响曲线,并根据所述影响曲线,确定与所述印刷用料对应的印刷参数,并确定对应不同印刷用料所需的印刷参数。
8.一种UV立体印刷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V立体印刷优化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印刷目标的目标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确定当前与所述目标信息相匹配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
模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印刷参数和所述印刷用料,模拟印刷得到所述待印刷目标的模拟结果;
调整模块,用于若所述模拟结果不符合预设印刷效果,则调整所述印刷参数和所述印刷用料,并在调整后重复模拟,直至所述模拟结果符合所述预设印刷效果,输出最后一次模拟时的印刷参数和印刷用料,并将其作为UV立体印刷的工艺参数。
9.一种UV立体印刷优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UV立体印刷优化程序,所述UV立体印刷优化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UV立体印刷优化程序,所述UV立体印刷优化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的步骤。
CN202310334805.9A 2023-03-30 2023-03-30 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7665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34805.9A CN116766581A (zh) 2023-03-30 2023-03-30 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34805.9A CN116766581A (zh) 2023-03-30 2023-03-30 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66581A true CN116766581A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84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34805.9A Pending CN116766581A (zh) 2023-03-30 2023-03-30 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6658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34332A (zh) * 2024-02-19 2024-03-22 深圳坤邦标价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模内标签加工设备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34332A (zh) * 2024-02-19 2024-03-22 深圳坤邦标价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模内标签加工设备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7734332B (zh) * 2024-02-19 2024-04-23 深圳坤邦标价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模内标签加工设备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10299B2 (en) Stereolithography 3D printing method for multiple light modules
US10488846B2 (en) Adjustment of a halftoning threshold
CN116766581A (zh) Uv立体印刷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60062A (zh) 校正发票图像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93951B (zh) 用于对用于通过增材制造生产物体的设备进行校准的方法
CN101228780A (zh) 自适应印刷
JPH01314171A (ja) 印刷機のインキ制御方法
US20200298496A1 (e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JP2007223322A (ja) 印刷機の複製品の色制御をする方法
EA202092697A1 (ru) Способ контроля качества в реальном времени декоративных отпечатков на подложках
CN113304971B (zh) 3d动态引导点胶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其存储介质
CN110176042A (zh) 相机自运动参数估计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619787B (zh) 一种uv胶缺陷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2848281A (zh) 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光补偿方法
CN117571661A (zh) 一种油墨印刷品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3279965A (zh) 一种二值点画效果图片及视频的生成方法
CN110211190A (zh) 相机自运动参数估计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524910A (zh) 执行机构视觉校准方法
CN110969678B (zh) 一种平铺圆形的绘画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45489B (zh) 一种离子束入射角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789158B (zh) 用于选择物体的方位和/或位置的方法、装置和介质
JPH09193361A (ja) 印刷機のインキ着けを制御または調節するための印刷画像の走査に対する測定点を規定する方法
CN113269728B (zh) 视觉巡边方法、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US11247450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rint parameters of a printing machine and test stand
BE1030440B1 (de)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auswählen einer bemessungsfunktion und bemessen eines objek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