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47149A - 一种茶皂素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皂素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47149A
CN116747149A CN202310819221.0A CN202310819221A CN116747149A CN 116747149 A CN116747149 A CN 116747149A CN 202310819221 A CN202310819221 A CN 202310819221A CN 116747149 A CN116747149 A CN 1167471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cent
tea saponin
tea
hand sanitizer
h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192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必琼
张浩宇
徐国梅
潘攀
凌敏
李克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Xinli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Technology Co ltd
West Anhu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Xinli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Technology Co ltd
West Anhu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Xinli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Technology Co ltd, West Anhu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hui Xinli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1922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471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47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471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63Steroids;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7/00Barrier preparations; Preparations brought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skin for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external influences, e.g. sunlight, X-rays or other harmful rays, corrosive materials, bacteria or insect stings
    • A61Q17/005Antimicrobial prepa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61Q19/10Washing or bathing prepa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80Process related aspects concerning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osmetic composition or the storage or application thereof
    • A61K2800/805Corresponding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codes A61K2800/81 - A61K2800/95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Detergent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皂素洗手液以及制备方法,洗手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十二烷基醇醚硫酸钠10.0%‑1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0%‑12.0%,无水乙醇5.0%‑10.0%,甘油5.0%‑10.0%,茶皂素0.1%‑0.5%,氯化钠1.0%‑4.0%,EDTA二钠0.1%‑1.0%,茶树香精0.1%‑0.2%,去离子水50.0%‑60.0%。本发明以茶皂素为主要成分,通过较为系统方法对各组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到最优配方,其起泡性能好、去污能力强、稳定性好、黏度适中、抑菌性能强,经实验验证,其起泡性能和肤感均优于市售洗手液,且为皖西油茶加工废弃物提供消纳途径,兼具经济价值和环保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茶皂素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护日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皂素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手部卫生的清洁不仅是医院防控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防止细菌侵染的主要方式。因此,有抑菌效果的洗手液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洗手液正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市售抑菌洗手液主要是通过添加化学杀菌剂来实现抑菌功能,但这类添加物不仅危害生态环境,而且对手部皮肤也有一定的伤害,消费者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不适。因此,利用天然产物作为有效抑菌成分的抑菌洗手液备受关注。
茶皂素是茶籽饼粕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表面活性剂,其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同时兼具抑制霉菌生长、去痰消炎、止咳镇痛、杀菌杀虫、溶血和鱼毒等诸多生物活性,这些特性使其被广泛应用于农药、日化、建材、食品、医药和水产养殖等诸多领域。而且茶皂素比其他的起泡剂有更好的起泡能力以及更便宜的价格。通过对合成表面活性剂的替代,也降低了对化石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但针对洗护用品的起泡能力,并非仅仅是一种高泡表面活性剂就完全能够保证,还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洗护用品均需要考虑如何提高起泡性能和起泡稳定性,但现有洗护用品配方各异,对于现有技术对洗护用品的起泡能力并无统一标准,故需要在配方范围内充分论证调整,以得到最佳性能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茶皂素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皂素洗手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以产品总量计)的成分:
十二烷基醇醚硫酸钠10.0%-1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0%-12.0%,无水乙醇5.0%-10.0%,甘油5.0%-10.0%,茶皂素0.1%-0.5%,氯化钠1.0%-4.0%,EDTA二钠0.1%-1.0%,茶树香精0.1%-0.2%,去离子水50.0%-60.0%。
以上体系都为中性,无需调节pH值,其中茶皂素为抑菌剂,茶树香精为增香剂。
更为优选的配方是,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以产品总量计)的成分:十二烷基醇醚硫酸钠10.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0%、无水乙醇10.0%、甘油10.0%、茶皂素0.1%、氯化钠2.0%、EDTA二钠0.5%、茶树香精0.1%、去离子水57.3%。
优选地,茶皂素由油茶果壳或茶籽饼粕提取所得。
优选地,茶皂素的提取过程如下:将油茶(具体是皖西油茶)果壳洗净干燥,再将其粉碎并用石油醚脱脂,得到的果壳粉末通过乙醇萃取、抽滤真空干燥脱色后用丙酮沉淀真空干燥得到。
优选地,去离子水是由自来水经过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离子交换器制备而得。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茶皂素洗手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油茶果壳洗净晾干后进行粉粹,用100%的乙醇溶液进行回流提取5小时,得到提取物;再将提取物真空干燥脱色后溶于丙酮中沉淀,然后将其提取真空干燥即得茶皂素提取物;
(2)向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十二烷基醇醚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EDTA二钠,设定温度为60℃,在转速为300-400r/min下搅拌15-20min;
(3)待体系完全溶解,降温至40-50℃时,加入无水乙醇、甘油、氯化钠在转速为300-400r/min下搅拌15-20min;
(4)待体系完全溶解时,加入茶皂素在转速为300-400r/min下搅拌10-15min;
(5)待体系完全溶解时,加入茶树香精,在转速为300-400r/min下搅拌5-10min,冷却至室温即得茶皂素洗手液。
优选地,当(2)的反应釜在20min仍内有不溶物时,则过滤器过滤不溶物重新返回至反应釜继续溶解。避免物料浪费。
优选地,当(4)的体系在10min内仍有不溶物时,则过滤器过滤不溶物重新返回至体系继续溶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针对现有洗护用品起泡能力及其起泡稳定性无统一标准的缺陷,本发明以茶皂素为主要成分,通过各个组分的单因素分析,得到茶皂素洗手液的最优配方,该最优配方得到的洗手液起泡性能好、去污能力强、稳定性好、黏度适中、抑菌性能强,经实验验证,其起泡性能和肤感均优于市售洗手液,符合大众需求,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
2.按照标准对本发明产品的活性物含量、起泡性能、肤感、pH值、稳定性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评价,结果显示此款洗手液性能优异。
3.本发明具有废物回收利用特效,通过这种方法为皖西油茶加工的副产品茶皂素提供一种新的使用途径,提高皖西地区油茶茶农的经济收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皂素洗手液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皂素洗手液的制备方法的管线设备图;
图3为本发明中含有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洗手液的起泡高度对比图;
图4为本发明中含有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洗手液的起泡稳定性对比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不同氯化钠含量对洗手液粘度的影响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皂素洗手液与竞品起泡能力对比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皂素洗手液与竞品去污能力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一、皖西油茶简介: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六安市全国首批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也是安徽省油茶种植面积最大的市,近年来油茶产业高速发展,并在业内逐渐形成“皖西油茶”的地标性商品。
但遵照近十年本地生产的现状,茶油的资源利用率较高,但目前对于油茶资源的利用仍不够充分,相关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果壳废弃物和油茶籽饼粕,果壳废弃物和油茶籽饼粕还尚有提取残油、提取茶皂素、制作肥料、制作抛光粉以及其他用途,亟待回收利用。
因此发明人团队根据“产学研”结合的产业发展新要求,对“皖西油茶”进行以下两方面的研究:
一方面是研究气候、土壤及种植方法对“皖西油茶”成分含量的影响,得到油茶成分的“指纹”识别特征;
另一方面是研究各种与油茶副产品相关生产工艺及产品配方,尤其研究各产品中某一种或各种性能,例如本发明就专门针对茶皂素洗手液的起泡能力和起泡稳定性做出具体的研究。
二、配方验证方法:
1.仪器与设备,如表1所示:
表1.仪器与设备表
仪器名称 仪器生产厂家 仪器型号
数显集热式磁力搅拌器 金坛市杰瑞尔电器有限公司 DF-101S
数显电动搅拌器 金坛市杰瑞尔电器有限公司 JJ-1A
电子天平 天津天马衡基仪器有限公司 TD30001C
粘度计 上海方瑞仪器有限公司 SNB-2
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 河南省予华仪器有限公司 SHZ-D(III)
电热鼓风干燥箱 上海-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DHG-9070(A)
冷藏箱 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 BC/BD-426HA
雷磁pH计 仪电科学仪器 pHS-3C
\2.材料与试剂,如表2所示:
表2.材料与试剂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单因素试验采用现有商品茶皂素和茶树香精,待最优配方确定后,再用本地生产“皖西油茶”的油茶果壳提取的茶皂素以及由茶树叶蒸馏生产的茶树香精进行等量替代,即本发明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各种配方试验,以消纳本地农业废弃物的同时还可以得到高质量品质的产品。
3.实验目的
利用皖西油茶茶皂素的清洁、护肤和杀菌效果,制作一种含有茶皂素的优良洗手液,并对其洗护效果进行测试和评价。为皖西油茶加工的副产品茶皂素提供一种新的使用途径。
4.实验方法
4.1工艺流程
加入蒸馏水、十二烷基醇醚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EDTA二钠加热搅拌→加入无水乙醇、甘油、茶皂素、茶树香精、氯化钠拌匀→成品。
具体步骤:用电子天平称取AES 10.0g、AEO 10.0g、EDTA二钠0.5g、去离子水适量加入250mL烧杯中,在烧杯中加入磁子,把烧饼放入数显集热式磁力搅拌器中设定温度60℃,当溶解完成时取出烧杯,加入氯化钠1.0g、无水乙醇10.0g、甘油10.0g、茶皂素0.1g、茶树香精0.1g等药品,将烧饼放入数显集热式磁力搅拌器中,直至物质溶解完全后取出,冷却至室温。
4.2初始配方
根据查阅相关文献得知洗手液一般包括表面活性剂、加脂剂、增稠剂、抗氧化剂、着色剂、保湿剂、赋香剂等组分,故初步选择表3药品作为初始配方,如表3所示(以100g洗手液计量):
表3.洗手液初始配方表
组分 质量含量/g 来源 试剂纯度
十二烷基醇醚硫酸钠 10.0 阿拉丁 分析纯,25%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10.0 阿拉丁 分析纯。99%
无水乙醇 10.0 阿拉丁 分析纯,99.5%
EDTA二钠 0.5 阿拉丁 分析纯,95%
氯化钠 1.0 阿拉丁 分析纯,99%
茶皂素 0.3 阿拉丁 分析纯,70%
去离子水 68.2 --- ---
4.3茶皂素洗手液的配方设计
以茶皂素含量、有无甘油,无水乙醇、氯化钠含量、香精种类、表面活性剂种类作为试验因素,以去离子水、EDTA二钠为洗手液的基础配方原料,运用单因素试验对洗手液的配方进行优化。
4.4单因素试验
每次试验配制100g洗手液,将所需物质加入250mL烧杯中,设置基本单因素实验条件:EDTA二钠0.5g的基础配方不改变,分别改变茶皂素添加量(0.1%、0.2%、0.3%、0.4%),表面活性剂添加种类(十二烷基醇醚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添加量10.0%,氯化钠添加量(1.0%、5%、2.0%、2.5%、3.0%)、(茶树香精、山茶香精)香精添加种类等条件,再加水定容至100mL。探究茶皂素含量、氯化钠含量、有无甘油和无水乙醇、表面活性剂种类、香精种类等5个因素对洗手液感官品质的影响。
5洗手液性能测定
(洗手液的各项理化性质按照国家标准《GB/T34855—2017》中的方法检测)
5.1洗手液有效活性物的测定
参考国家标准《GB/T13173—2008》的定量乙醇溶液和氯化钠含量测定活性物含量A法进行测定。
(1)乙醇溶解物的萃取
称取5g洗手液,放入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无水乙醇加热溶解,冷却至室温后过滤,用吸滤瓶吸滤,将清液排干,不溶物留在烧杯中,再以同样方法,用95%热乙醇25mL萃取过滤,重复操作四次。将上述得到的所以乙醇溶液移至300mL烧杯中并称量,用95%热乙醇冲洗吸滤瓶,将洗液倒入300mL烧杯中,即可得到乙醇萃取液。
将盛有乙醇萃取液的烧杯放置于水浴锅中加热,待乙醇完全蒸发后擦干烧杯外壁,并将其放置于100℃烘箱内干燥1h,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重,得出萃取物质量m1。
(2)氯化钠含量的测定
按照配方中氯化钠含量及洗手液总质量可以算出乙醇溶解物中氯化钠质量m2。
总活性物含量X计算:X=(m1-m2)/m*100%
5.2pH值
按照国家标准《GB/T13173—2008》中规定的的方法进行测定。按质量比1:10取1.0g洗手液,10.0g去离子水配置溶液搅拌均匀,用雷磁pH计进行检测,待仪器示数稳定时读数。
5.3起泡性能
参考国家标准《GB/T34855—2017洗手液》测定洗手液起泡性能。称取1.0g洗手液、49.0g自来水倒入250mL的烧杯,使用JJ-1A型数显电动搅拌器设定转速为800r/min,搅拌溶液60s后停止搅拌,倒入500mL量筒中读数。
5.4稳定性
(1)耐寒性
参考《GB/T34855—2017》中表2所描述的方法。在-5℃的冰箱中放置24h后取出,恢复至室温后,观察产品有无浑浊,絮凝现象。
(2)耐热性
参考《GB/T34855—2017》中表2所描述的方法。在40℃的条件下放置于恒温干燥箱24h,将其取出与原样品进行参照对比是否分层、透明、变色,产品是否存在异味。若均合格则可判断其稳定性达到要求。
5.5黏度
使用SNB-2黏度计在室温的条件下测量其黏度。称取50mL的洗手液样品,选用3号转子,设置转速为60r/min,通过黏度计进行测定,重复测定3次,记录读数。
6洗手液的感官评价及抑菌性能测定
6.1感官评价标准
邀请5名现场同学,参考标准对洗手液进行感官评价,标准见表4:
表4.感官评价标准表
分项 优(5分) 良(4分) 中(3分) 差(2分) 极差(1分)
气味 芳香 良好 无异味 不悦人 有异味
肤感 润湿 较润湿 一般 略干燥 干燥
颜色 透亮 较透亮 适中 较暗沉 暗沉
冲洗程度 易冲洗 较易冲洗 难度适中 较难冲洗 极难冲洗
6.2抑菌活性测定实验
(1)活化菌种:将接种环用酒精灯外焰灼烧灭菌,待接种环冷却后,挑取金黄色葡萄球菌转接到MH肉汤中并将其放入37℃培养箱中24h。
(2)制备药敏纸片:将滤纸裁剪为直径6mm的圆纸片,经高压灭菌后置于茶皂素洗手液中,1h后用干净无菌镊子夹取纸片放入37℃干燥箱烘干。
(3)涂菌:用无菌棉签蘸取菌液并将其均匀的涂在平板上,
(4)贴纸片:用干燥无菌的镊子夹取烘干后的纸片贴在已涂抹菌种的平板上轻压,盖好培养皿,将其放在入37℃培养箱中倒置培养24h。
(5)测抑菌圈直径:取出培养皿,用刻度尺测量抑菌圈直径。测量3次,取平均值。
三、配方验证结论:
制备例1:以表3洗手液初始配方,制备洗手液样品,逐步调整各种成分对洗手液的影响因素,验证单因素试验结果。
1.茶皂素添加量对洗手液性能的影响
首先只改变制备例1中的茶皂素含量,即为制备例2、3和4,随机挑选五位同学按照表4的评分标准做出评价,所得结果如表5所示:
表5.茶皂素含量对感官(颜色)评分结果表
由表5知,当茶皂素添加量为0.1%时,洗手液的感官评分为24;当添加量为0.2%时,洗手液的感官评分为19;当添加量为0.3%时,洗手液的感官评分为12;当添加量为0.4%时,洗手液的感官评分为11。由此可得茶皂素在添加量为0.1%时为颜色最佳状态,因为茶皂素是有颜色的,所以加入的茶皂素越多,溶液颜色就越深,因此茶皂素最佳添加量选择0.1%。
2.无水乙醇、甘油对洗手液性能的影响
其次只改变制备例2中的甘油、乙醇含量,即为对比制备例1、2和3,随机挑选五位同学按照表4的评分标准对不同甘油、无水乙醇的洗手液做出评价,所得结果如表6:
表6.甘油、无水乙醇对感官(颜色)评分结果表
由表6可知选择有甘油有无水乙醇的配方为最优。
3.不同表面活性剂对洗手液性能的影响
表面活性剂是洗手液配方中的主要成分,其功能是去除油污,产生泡沫。所以在设计配方时,要选择去油污能力强的表面活性剂,以便快速、彻底地清除油污,保持手部洁净。
再次只改变制备例2中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醇醚硫酸钠(AE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的含量,用其他表面活性剂替代此二者中的一种或两种,即为对比制备例4-8,如表7所示:
表7.表面活性剂对洗手液性能影响
洗衣液制备例 表面活性剂 颜色深度 起泡高度/ml 热稳定性
制备例2 AO(AES、AEO) 最深 160(158.3) 受热无变化
对比制备例4 AC(AES、CAB) 较深 157.3(155.3) 颜色变深
对比制备例5 AB(AES、6501) 较深 156.2(154.3) 溶液略浑浊
对比制备例6 BO(6501、AEO) 较浅 142.1(-) -
对比制备例7 BC(6501、CAB) 较浅 144.4(-) -
对比制备例8 OC(AEO、CAB) 较浅 137.6(-) -
由现场观察可知,AO、AB、AC的颜色相较与BO、BC、OC的颜色偏深,其中AO的颜色最深,AB次之,AC再次之,不含表面活性剂AES的洗手液颜色偏透明,含有表面活性剂AES的洗手液色泽深厚,故选择含有AES的配方更加合适。
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洗衣液起泡高度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不含AES表面活性剂的洗手液起泡性能比含有AES表面活性剂的洗手液气泡高度要低20mL左右,故优先排除不含AES表面活性剂的三组洗手液配方。
起泡稳定性的测试:将制备例2、对比制备例4-5起泡后的溶液倒入量筒中,每5min读一次起泡高度以此测定泡沫稳定性,测量30min,含AES的三组洗手液的起泡高度随时间变化如图4所示,可知配方为AES、AEO的洗手液起泡性能与泡沫稳定性最好。
不同表面活性剂配制的洗手液热稳定性对比:
参考《GB/T 34855—2017》中所描述的方法,将制备例2、对比制备例4-5的洗手液分别在(40±1)℃的条件下放置24h,将其取出与原样品进行参照对比是否分层、透明、变色,产品是否存在异味;AO溶液无明显变化,AB溶液颜色变深,AC溶液略显浑浊,即含有AES,AEO表面活性剂的洗手液配方最稳定,故表面活性剂选择AES,AEO为最优。
4.氯化钠含量对洗手液粘度的影响
在使用洗手液时,如果洗手液黏度太小则不易在皮肤表面停留,洗手液的去污能力必然会下降。因此在配置洗手液时应添加适量的增稠剂。日用化工中最常用的增稠剂是无机盐,例如NaCl,它的价格便宜、增稠效果好、使用方便。在溶液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氯化钠,并将配置好的洗手液用SNB-2粘度计测试洗手液的粘度。最终得出数据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在氯化钠含量为2.0g(100g洗衣液总量计)之前,加入氯化钠会使溶液粘度上升,在2.0g之后加入氯化钠会使溶液粘度下降,在氯化钠含量为2.0g时溶液粘度达到最大值,又因为如果黏度太小,不易在手中滞留,则去污能力会受到影响,故洗手液中氯化钠的添加量为2.0g为最优。
制备例5:将制备例2中氯化钠的添加量改为2.0g。
5.不同香精对洗手液性能的影响
茶皂素溶液的气味并不是很理想,故选择了两种不同种类的香精添加从而优化洗手液的气味,分别为制备例6和对比制备例9,随机挑选五位同学按照表4的评分标准对不同香精的洗手液做出评价,所得结果如表8所示:
表8.不同香精对洗手液感官(气味)评分的影响
由表8可知,选择茶树香精为最优。
6.本发明产品性能与市场售卖洗手液的比较
6.1最优配方由以上单因素实验推测的最优配方即制备例6,如表9所示:
表9.洗手液的最优配方表
6.2最优配方与竞品性能比较部分性能对比如表10所示:
表10.自制洗手液与市售洗手液对比情况表
参照表10且参考图6,本发明自制洗手有的起泡性能优于市场售卖的洗手液,且肤感优于市售洗手液,pH偏中性,即自制洗手液的性能良好。
去污能力对比,如图7所示:
(1)制作污布:把泥土、食用油、自来水按照质量比1:1:3混合并搅拌均匀,把一块洁白的白布剪成大小相等的九块,放入搅拌均匀的污液中浸泡30min后取出,晾晒30min。
(2)溶液的制备:取洗手液5.0g,自来水50.0g放入250mL烧杯中搅拌均匀,将九块大小相等的布料均等分成三份,分别放入取同样克重AO、AB、AC配置的溶液中浸泡30分钟后取出并用自来水冲洗。
(3)洗涤:将晾干后的污布放入配置好的溶液中,浸泡30min后取出,用自来水冲洗,并拍照记录,比较自制茶皂素洗手液和市售洗手液洗涤后布料的白净程度,重复3次。
图7中:A部分代表自制洗手液污布清洗前;B部分代表小苏打抑菌洗手液清洗前;C部分代表洁肤柔免洗消毒凝清洗前;D部分代表自制洗手液污布清洗后;E部分代表小苏打抑菌洗手液清洗后;F部分代表洁肤柔免洗消毒凝清洗后;由7可知自制茶皂素洗手液比市售洗手液的洗涤效果略优。
抑菌性能测定:
(1)菌种的活化:将接种环置于酒精灯外焰灼烧后放置冷却,挑取少许金黄色葡萄球菌转接到MH肉汤中,放入培养箱中调节温度至37℃培养24h。
(2)制备药敏纸片:选用纸质均匀的滤纸,将滤纸裁剪为直径6mm的圆纸片,经高压灭菌后置于不同浓度(0%,2%,4%,6%,8%,10%)茶皂素洗手液中浸泡30min后用经过酒精消毒并干燥的镊子夹取纸片放入37℃干燥箱烘干。
(3)涂菌:用无菌棉签蘸菌液均匀涂在平板上,
(4)贴纸片:用镊子夹取烘干的纸片贴在已涂抹菌种的平板上并轻压,盖好培养皿,将其放在入37℃培养箱中倒置培养24h。
(5)测抑菌圈直径:将培养皿取出,用刻度尺测量抑菌圈的直径并记录测量数据。测量3次,取平均值。
清水清洗的抑菌圈直径为15mm,由表10可得,自制洗手液抑菌性能优于市售洗手液。
按照国家标准《GB/T 34855—2017》中的方法检测洗手液的各项理化性质,最终得出洗手液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四、制备工艺:
1.放大工艺流程
如图1所示,由上述实验可得洗手液最优配方进行放大试验,根据配方设计制备洗手液工艺流程如下:
以制备1000.0㎏洗手液为例,由自来水经过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离子交换器制备去离子水,通过泵输送进去去离子水储存装置。然后将去离子水573.0㎏、十二烷基醇醚硫酸钠100.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0.0㎏、EDTA二钠5.0㎏通过泵传输到反应釜1,加热搅拌30min,待物质完全溶解,将其输送到反应釜2,并在反应釜2中加入茶树香精1.0㎏、无水乙醇100.0㎏、甘油100.0㎏、茶皂素1.0㎏、氯化钠20.0㎏,加热搅拌,待物质完全溶解后停止搅拌,通过泵将其输送到洗手液储存器中,冷却至室温后,即可得成品茶皂素洗手液。
2.制备设备及其管线
参照图2,采用两组反应釜,反应釜1用于混合表面活性剂,反应釜2用于溶解其他成分,并对水进行去离子化处理,使洗手液最终具有优异性能且稳定性较佳。
3.最优配方的拓展
虽然制备例6为测试最佳效果的最优配方,但在实际制备时,适当改变部分成分的含量,在前述制备工艺及其设备等加工条件的优化下,仍然可以取得起泡性能、抑菌性能与最优配方产品接近的商品,经过各组分的端值判断实验,故最终确定本发明洗衣液的配方范围为:
十二烷基醇醚硫酸钠10.0%-1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0%-12.0%,无水乙醇5.0%-10.0%,甘油5.0%-10.0%,茶皂素0.1%-0.5%,氯化钠1.0%-4.0%,EDTA二钠0.1%-1.0%,茶树香精0.1%-0.2%,去离子水50.0%-6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茶皂素洗手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
十二烷基醇醚硫酸钠10.0%-1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0%-12.0%,无水乙醇5.0%-10.0%,甘油5.0%-10.0%,茶皂素0.1%-0.5%,氯化钠1.0%-4.0%,EDTA二钠0.1%-1.0%,茶树香精0.1%-0.2%,去离子水50.0%-6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皂素洗手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十二烷基醇醚硫酸钠10.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0%、无水乙醇10.0%、甘油10.0%、茶皂素0.1%、氯化钠2.0%、EDTA二钠0.5%、茶树香精0.1%、去离子水57.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皂素洗手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皂素由油茶果壳或茶籽饼粕提取所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皂素洗手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皂素的提取过程如下:将油茶果壳洗净干燥,再将其粉碎并用石油醚脱脂,得到的果壳粉末通过乙醇萃取、抽滤真空干燥脱色后用丙酮沉淀真空干燥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皂素洗手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离子水是由自来水经过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离子交换器制备而得。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茶皂素洗手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油茶果壳洗净晾干后进行粉粹,用100%的乙醇溶液进行回流提取5小时,得到提取物;再将提取物真空干燥脱色后溶于丙酮中沉淀,然后将其提取真空干燥即得茶皂素提取物;
(2)向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十二烷基醇醚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EDTA二钠,设定温度为60℃,在转速为300-400r/min下搅拌15-20min;
(3)待体系完全溶解,降温至40-50℃时,加入无水乙醇、甘油、氯化钠在转速为300-400r/min下搅拌15-20min;
(4)待体系完全溶解时,加入茶皂素在转速为300-400r/min下搅拌10-15min;
(5)待体系完全溶解时,加入茶树香精,在转速为300-400r/min下搅拌5-10min,冷却至室温即得茶皂素洗手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茶皂素洗手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2)的反应釜在20min仍内有不溶物时,则过滤器过滤不溶物重新返回至反应釜继续溶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茶皂素洗手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4)的体系在10min内仍有不溶物时,则过滤器过滤不溶物重新返回至体系继续溶解。
CN202310819221.0A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茶皂素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67471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19221.0A CN116747149A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茶皂素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19221.0A CN116747149A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茶皂素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47149A true CN116747149A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57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19221.0A Pending CN116747149A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茶皂素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4714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47615B (zh) 一种洗洁精
CN107937171A (zh) 一种低泡绿色cip杀菌浓缩型清洗剂
CN104194953B (zh) 一种用于清洗实验室玻璃器皿的洗涤剂
CN103305352A (zh) 一种中药环保餐具洗涤剂
CN102002444B (zh) 冰箱除菌祛味清洁液以及冰箱除菌祛味清洁布
CN105326706A (zh) 一种含有茶枯提取物的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41827A (zh) 洗衣机超净杀菌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34019A (zh) 一种可用于内衣灭菌的洗衣片
CN112175751A (zh) 一种固体洁厕剂及制备方法
CN107496189A (zh) 抑菌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28564A (zh) 一种能够驱蚊杀菌的肥皂及其制备方法
JP5314219B1 (ja) 水溶液
CN110819472A (zh) 一种防冻及环保易降解型玻璃清洁剂的制备方法
CN110373284A (zh) 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香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02667B (zh) 一种抑菌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6747149A (zh) 一种茶皂素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77240A (zh) 一种洗涤组合物及含有该洗涤组合物的洗衣液
US20020193277A1 (en) Cleaning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CN110157553A (zh) 一种高强硬水适用型洗碗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12174A (zh) 一种杀菌防霉洗衣液
CN110194995A (zh) 纤维柔顺剂组合物
CN107854370A (zh) 一种抑菌清香型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5700A (zh) 一种蒙旦蜡香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99323A (zh) 一种含有皂荚皂素的沐浴露配方及其配制方法
CN113599322A (zh) 一种含有皂荚皂素的洗发露配方及其配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