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44461A - 半静态调度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半静态调度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44461A
CN116744461A CN202210196172.5A CN202210196172A CN116744461A CN 116744461 A CN116744461 A CN 116744461A CN 202210196172 A CN202210196172 A CN 202210196172A CN 116744461 A CN116744461 A CN 1167444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s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period
index number
config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961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961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4446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43540 priority patent/WO202316524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744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444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layers above the physical layer, e.g. RRC or MAC-CE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2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physical layer, e.g. DCI signa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半静态调度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通信系统,该方法中,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包括一个或多个SPS周期,以及与每一个SPS周期对应的索引号的SPS配置池的第一配置信息,以及指示了SPS配置池中的至少一个索引号,以及至少一个索引号的顺序第二配置信息,从而能够根据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确定与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这样便可以重复按照第二配置信息指示的顺序使用与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接收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使半静态调度的周期与具有周期性特点的业务的周期相匹配。

Description

半静态调度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静态调度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半静态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又称半持续调度或半永久调度。动态调度可以是基站(gNB)在每个调度周期(例如TTI)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分配一次无线资源(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DCCH))。SPS与动态调度不同,SPS允许半静态配置无线资源,并将配置的资源周期性地分配给某个特定的UE,即一次分配,多次使用的特点,不需要gNB在每个TTI都为UE配置无线资源,从而降低了PDCCH开销。因此,SPS能够很好的适应于具有周期性特点的业务,例如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XR)业务。
但是由于现有配置SPS的TTI时需要依据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e,SCS)来设置,而通常情况下,SCS的最小粒度是0.5ms,这就使得SPS的周期与XR业务的周期会存在不匹配的问题。SPS的周期与XR业务的周期不匹配会导致UE的功耗、基站的系统容量等资源的浪费,还会因为时延造成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半静态调度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通信系统,旨在使半静态调度的周期与具有周期性特点的业务的周期相匹配,以降低时延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减少用户设备功耗和避免降低基站的系统容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半静态调度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包括:从基站接收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半静态调度SPS配置池,SPS配置池包括一个或多个SPS周期,以及与每一个SPS周期对应的索引号;从基站接收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指示了SPS配置池中的至少一个索引号,以及至少一个索引号的顺序;根据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确定与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按照顺序依次使用与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接收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在使用与至少一个索引号中的最后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接收数据之后,重复按照顺序依次使用与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接收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由此,用户设备便可以重复按照第二配置信息指示的顺序使用与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接收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使半静态调度的周期与具有周期性特点的业务的周期相匹配,从而降低了时延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减少了用户设备功耗,并能够避免降低基站的系统容量。
根据第一方面,第二配置信息承载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
示例性的,第二配置信息承载在DCI中的方式适用于下行SPS和上行CG type2。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二配置信息承载在DCI的混合字段重传请求确认HARQ字段中。由此,通过复用DCI中闲置的HARQ字段,从而无需定义新的字段。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二配置信息承载在新定义的媒体介入控制层的控制单元MAC CE字段中。
示例性的,第二配置信息承载在新定义的MAC CE字段中的方式适用于上行CGtype1。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从基站接收第一配置信息之后,方法还包括:从基站接收第三配置信息,第三配置信息指示了用户设备接收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的初始循环周期;其中,初始循环周期指示了SPS配置池中的至少一个索引号,以及至少一个索引号的顺序。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三配置信息承载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中。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半静态调度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半静态调度SPS配置池,SPS配置池包括一个或多个SPS周期,以及与每一个SPS周期对应的索引号;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指示了SPS配置池中的至少一个索引号,以及至少一个索引号的顺序。
根据第二方面,第二配置信息承载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
根据第二方面,或者以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二配置信息承载在DCI的混合字段重传请求确认HARQ字段中。
根据第二方面,或者以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二配置信息承载在新定义的媒体介入控制层的控制单元MAC CE字段中。
根据第二方面,或者以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之后,方法还包括: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息,第三配置信息指示了用户设备接收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的初始循环周期;其中,初始循环周期指示了SPS配置池中的至少一个索引号,以及至少一个索引号的顺序。
根据第二方面,或者以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三配置信息承载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中。
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分别与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相对应。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半静态调度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包括:从基站接收第四配置信息,第四配置信息包括半静态调度SPS配置池,SPS配置池包括一个或多个SPS周期,以及与每一个SPS周期对应的索引号;从基站接收第五配置信息,第五配置信息包括SPS激活池,SPS激活池包括一个或多个SPS周期队列,以及与每一个SPS周期队列对应的索引号,每一个SPS周期队列指示了SPS配置池中的至少一个索引号,以及至少一个索引号的顺序;从基站接收第六配置信息,第六配置信息指示了SPS激活池中的一个SPS周期队列对应的索引号;根据第四配置信息、第五配置信息和第六配置信息确定与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按照顺序依次使用与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接收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在使用与至少一个索引号中的最后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接收数据之后,重复按照顺序依次使用与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接收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由此,通过引入SPS激活池,将SPS配置池中的至少一个索引号,以及至少一个索引号的顺序配置到SP激活池中的SPS周期队列中,从而根据一个SPS周期队列的索引号就可以确定SPS配置池中的至少一个索引号,以及至少一个索引号的顺序,进而能够适用于更多的业务场景。
另外,用户设备在既接收到第四配置信息,又接收到第五配置信息的情况下,基站发送的第六配置信息指示的内容可以是SPS激活池中的一个SPS周期队列对应的索引号,这样利用相同的字段可以实现更多SPS周期的循环使用,从而能够适用于更多的业务场景。
根据第三方面,根据第四配置信息、第五配置信息和第六配置信息确定与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包括:根据第五配置信息和第六配置信息确定SPS激活池中与第六配置信息所指示的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队列;根据第四配置信息和所确定的SPS周期队列确定与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
根据第三方面,或者以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六配置信息承载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
根据第三方面,或者以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六配置信息承载在DCI的混合字段重传请求确认HARQ字段中。
根据第三方面,或者以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六配置信息承载在新定义的媒体介入控制层的控制单元MAC CE字段中。
根据第三方面,或者以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方法还包括:从基站接收第七配置信息,第七配置信息指示了用户设备接收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的初始循环周期;其中,初始循环周期指示了SPS激活池中的一个SPS周期队列对应的索引号。
根据第三方面,或者以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四配置信息、第五配置信息和第七配置信息承载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中。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半静态调度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向用户设备发送第四配置信息,第四配置信息包括半静态调度SPS配置池,SPS配置池包括一个或多个SPS周期,以及与每一个SPS周期对应的索引号;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五配置信息,第五配置信息包括SPS激活池,SPS激活池包括一个或多个SPS周期队列,以及与每一个SPS周期队列对应的索引号,每一个SPS周期队列指示了SPS配置池中的至少一个索引号,以及至少一个索引号的顺序;向用户设备发送第六配置信息,第六配置信息指示了SPS激活池中的一个SPS周期队列对应的索引号。
根据第四方面,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七配置信息,第七配置信息指示了用户设备接收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的初始循环周期;其中,初始循环周期指示了SPS激活池中的一个SPS周期队列对应的索引号。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户设备,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涉及的半静态调度方法;或者用于执行第三方面,或者以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涉及的半静态调度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站,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者以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涉及的半静态调度方法;或者用于执行第四方面,或者以上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涉及的半静态调度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五方面中涉及的用户设备和第六方面中涉及的基站。
附图说明
图1为示例性示出的一种通信网络架构;
图2为示例性示出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示例性示出的SPS周期和XR业务周期不匹配的示意图之一;
图4为示例性示出的SPS周期和XR业务周期不匹配的示意图之二;
图5为示例性示出的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半静态调度方法采用DCI方式激活SPS的时序图之一;
图6为示例性示出的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半静态调度方法采用DCI方式激活SPS的时序图之二;
图7为示例性示出的SPS周期和XR业务周期匹配的示意图;
图8为示例性示出的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半静态调度方法采用RRC方式激活上行SPS的时序图之一;
图9为示例性示出的约定的周期配置标识示意图;
图10为示例性示出的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半静态调度方法采用RRC方式激活上行SPS的时序图之二;
图11为示例性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半静态调度方法的时序图之一;
图12为示例性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半静态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13为示例性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半静态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14为示例性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半静态调度方法的时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目标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目标对象的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处理单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处理单元;多个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说明之前,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于的通信系统进行例举。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但不限于以下通信系统: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Internet Of Things,NB-IoT)系统、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ccess Network,WLAN)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车用无线通信系统(vehicle toX,V2X)、第五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Or 5th GenerationWireless Systems,5G)也称为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或者5G之后的通信系统,例如6G系统、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系统等。
为了便于理解上述通信系统的通信网络架构,以下结合图1对本申请实施例适用于的通信系统的信网络架构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图1以5G系统的网络服务架构为例展示了网络功能和实体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对应的接口,该5G系统的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The 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基于服务的网络架构(Service-Based Architecture,SBA)包含的网络功能和实体主要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或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接入管理功能(Access Management Function,AMF)、会话管理功能SMF、认证服务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网络切片选择功能(Network Slice Selection Function,NSSF)、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Management,UDM)、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和网络存储功能(Network Repository Function,NRF)。
其中,UE、AN/RAN、UPF和DN一般被称为用户面网络功能和实体(或者用户面网元),其它的部分则一般被称为控制面网络功能和实体(或者控制面网元)。控制面网元由3GPP定义了在一个网络里的处理功能,控制面网元具有3GPP定义的功能行为和3GPP定义的接口,网络功能能够作为一个运行在专有硬件上的网络元素,或者运行在专有硬件上的软件实例,或者在一个合适平台上进行实例化的虚拟功能,比如在一个云基础设备被实施。
下面对各个网元的主要功能做具体介绍。
AN/RAN:AN/RAN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分散单元-控制单元(Distribute Unit-Control Unit,DU-CU)等。另外,上述基站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AN/RAN也可以是宽带网络业务网关(BroadbandNetwork Gateway,BNG),汇聚交换机,非3GPP接入设备等。AN/RAN主要负责空口侧的无线资源管理、上下行数据分类、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管理、数据压缩和加密、与控制面网元完成信令处理或与用户面功能网元完成数据转发等功能。本申请实施例对AN/RAN的具体形态和结构不做限定。如,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基站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设备,如演进型节点B(Evolutional NodeB,eNB或e-NodeB),也可以是5G系统中的下一代无线接入网(Next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NG-RAN)设备(如gNB)等。
UPF:主要负责分组路由和转发,以及用户面数据的QoS处理或计费信息统计等。UPF中为UE提供服务的传输资源和调度功能由SMF管理和控制。
DN:DN是用于传输数据的网络。例如:DN可以是运营商服务网络、互联网接入或第三方服务网络等。
AMF:主要负责控制面消息的处理,例如:接入控制、移动性管理、合法监听、接入鉴权/授权等。具体的,AMF的功能主要有:1)对接入网控制面进行处理;2)对NAS消息进行处理,负责NAS加密保护和完整性保护;3)注册管理;4)连接管理;5)接入性管理;6)移动性管理;7)合法信息截获;8)在UE与SMF之间提供会话管理消息;9)对于路由的会话管理(SM)消息实现透传,类似透传代理;10)接入鉴权;11)接入授权;12)在UE与短消息服务功能SMSF之间转发SMS消息(短消息);13)与AUSF和UE交互,获得UE鉴权中间密钥;14)计算接入网络的特定密钥。
SMF:主要用于会话管理,UE的网络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分配和管理,选择可管理用户平面功能,策略控制和收费功能接口的终结点,下行数据通知等。
PCF:主要用于向UE,AMF或SMF分别提供UE策略规则,AM策略规则以及SM策略规则相关的参数,管理用户订阅信息,对接UDM以访问与策略决策相关的订阅用户信息等。
NRF:主要用于提供内部/外部寻址功能,接收其它网元对某类网元的查询请求并返回相关网元的信息等。
AUSF:主要负责网络安全,用于产生密钥,实现对于UE的双向鉴权,支持统一的鉴权框架。
AF:用于提供服务,主要用于:1)对于业务路由的应用影响;2)访问网络能力曝光;3)与策略框架交互进行策略管控。
NSSF:主要用于网络切片实例(Network Slice Instance,NSI)的选择和管理,确定允许的网络切片信息与使用的网络切片信息的映射,以及确定已配置的网络切片信息与已订阅的网络切片信息的映射。
NEF:是网络内部与外部实体进行信息双向交互的接口网元,同时也是内部信息分发汇总的逻辑单元,主要包含三种能力:监控能力、供给能力、策略/计费能力。
UDM: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叫应用前端(FE),另一部分叫用户数据仓库(UDR)。
其中,待传输数据可以通过UE和DN之间建立的PDU会话(即说明书中所述的通信承载)进行传输,传输会经过(R)AN和UPF这两个网络功能实体,UE和(R)AN之间采用某种空口技术相互通信,N1为UE和AMF之间的接口,N2为(R)AN和AMF之间的接口,N3为(R)AN和UPF之间的接口,N4为SMF和UPF之间的接口,N6为UPF为DN之间的接口;Namf为AMF展现的基于服务的接口,Nsmf为SMF展现的基于服务的接口,Nausf为AUSF展现的基于服务的接口,Nnssf为NSSF展现的基于服务的接口,Nnef为NEF展现的基于服务的接口,Nnrf为NRF展现的基于服务的接口,Npcf为PCF展现的基于服务的接口,Nudm为UDM展现的基于服务的接口,Naf为AF展现的基于服务的接口。
对于UPF、DN、AUSF、NSSF、NEF、NRF和UDM等网元的功能等的介绍,可以参考常规技术中的解释和说明,这里不做赘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系统”和“网络”这样的用语可以互换使用。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UE可以是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桌面型设备、膝上型设备、手持型设备、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计算设备等。例如,上网本、平板电脑、AR/VR设备等,此次不再一一列举。
另,本申请实施例对UE的具体类型和结构等不作限定。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涉及的UE,以下结合图2对一种UE的硬件结构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在一些实施例中,UE的结构可以如图2所示,如包括:处理器210,外部存储器接口220,内部存储器2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230,充电管理模块240,电源管理模块241,电池2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250,无线通信模块260,音频模块270,扬声器270A,受话器270B,麦克风270C,耳机接口270D,传感器模块280,按键290,马达291,指示器292,摄像头293,显示屏2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2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2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280A,陀螺仪传感器280B,气压传感器280C,磁传感器280D,加速度传感器280E,距离传感器280F,接近光传感器280G,指纹传感器280H,温度传感器280J,触摸传感器280K,环境光传感器280L,骨传导传感器280M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UE的具体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UE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2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Modem,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充电管理模块2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
电源管理模块241用于连接电池242,充电管理模块240与处理器210。电源管理模块241接收电池2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240的输入,为处理器210,内部存储器221,显示屏294,摄像头293,和无线通信模块260等供电。
UE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250,无线通信模块260,调制解调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UE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
移动通信模块250可以提供应用在UE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无线通信模块260可以提供应用在UE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2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2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210。无线通信模块260还可以从处理器2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260可用于UE向网络节点发送当前业务的数据帧,以及接收网络节点发送的数据帧。
UE通过GPU,显示屏2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294和应用处理器。
显示屏2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UE的显示屏294上可以显示一系列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
UE可以通过ISP,摄像头2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2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摄像头29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
外部存储器接口2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UE的存储能力。
内部存储器2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2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221的指令,从而执行UE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UE可以通过音频模块270,扬声器270A,受话器270B,麦克风270C,耳机接口2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UE还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280A,气压传感器280C,陀螺仪传感器280B,磁传传感器280D,加速度传感器280E,距离传感器280F,接近光传感器280G,环境光传感器280L,指纹传感器280H,温度传感器280J,触摸传感器280K,骨传导传感器280M,按键290,马达291,指示器292等。
SIM卡接口29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295,或从SIM卡接口295拔出,实现和UE的接触和分离。UE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SIM卡接口295可以支持Nano SIM卡,Micro SIM卡,SIM卡等。同一个SIM卡接口295可以同时插入多张卡。SIM卡接口295也可以兼容外部存储卡。UE通过SIM卡和网络交互,实现通话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
另外,在上述部件之上,运行有操作系统,例如鸿蒙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等。在该操作系统上可以安装运行应用程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UE内运行的操作系统可以有多个。
应当理解的是,图2所示UE包括的硬件模块只是示例性地描述,并不对UE的具体结构做出限定。事实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UE中还可以包含其它与图中示意的硬件模块具有交互关系的其它硬件模块,这里不作具体限定。例如,UE还可以包括闪光灯、微型投影装置等。又如,若UE是PC,那么UE还可以包括键盘、鼠标等部件。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基于SPS的周期性特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上述系统中具有周期性的业务,例如XR业务。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有实施例中针对的业务场景的描述均是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并不作为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适应于的业务场景的限定。
此外,可理解的,所谓XR是指由计算机技术和可穿戴设备生成的所有真实和虚拟组合环境以及人机交互。代表性的形式有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以及在他们之间的交叉场景。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图3和图4对目前SPS周期和XR业务周期不匹配的问题进行具体说明。
以XR业务中的VR业务场景为例,可供用户在UE的应用层中选择的业务帧率包括但不限于表1中例举出的30fps、60fps、120fps,例如还可以包括240fps、480fps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表1业务帧率和业务周期对应表
业务帧率(fps) 30 60 120
业务周期(ms) 33.33 16.67 8.33
示例性的,参见表1可知,对于30fps的业务帧率,对应的业务周期为33.33ms,即每33.33ms会有一帧数据需要通过SPS资源从基站发送给UE,或者从UE发送到基站。
相应地,对于60fps的业务帧率,对应的业务周期为16.67ms,即每16.67ms会有一帧数据需要通过SPS资源从基站发送给UE,或者从UE发送到基站。
相应地,对于120fps的业务帧率,对应的业务周期为8.33ms,即每8.33ms会有一帧数据需要通过SPS资源从基站发送给UE,或者从UE发送到基站。
即,数据的接收或发送周期取决于选择的业务帧率。
根据现有的通信标准,不论是上行SPS的周期,还是下行SPS的周期,均是由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配置的。并且,根据现有的通信标准,不论是上行SPS的周期,还是下行SPS的周期,均与SCS有关,且对于不同的SCS,SPS周期的粒度不同。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分别以SCS为15KHz和30KHz为例,对上行SPS支持的周期和下行SPS支持的周期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在SCS为15KHz时,下行SPS周期粒度为1ms。因此,在SCS为15KHz时,下行SPS支持的周期可以为{1ms,2ms,…,640ms}中的任意一种。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SCS为15KHz时,上行SPS支持的周期与上述下行SPS支持的周期不同。
具体的,在SCS为15KHz时,可供上行SPS选择的周期粒度有1/7ms、0.5ms和1ms这三种。其中,当上行SPS周期大于1ms时,通常选择的周期粒度为1ms。
也就是说,在SCS为15KHz时,上行SPS支持的周期可以为{1/7ms,0.5ms,1ms,…,640ms}中的任意一种。
示例性的,在SCS为30KHz时,下行SPS周期粒度为0.5ms。因此,在SCS为30KHz时,下行SPS支持的周期可以为{1/2ms,1ms,3/2ms,…,640ms}中的任意一种。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SCS为30KHz时,上行SPS支持的周期与上述下行SPS支持的周期也不同。
具体的,在SCS为30KHz时,可供上行SPS选择的周期粒度有1/14ms、0.25ms和0.5ms这三种,其中,当上行SPS周期大于1/2ms时,通常选择的周期粒度为0.5ms。
也就是说,在SCS为30KHz时,上行SPS支持的周期可以为{2symbols(1/14ms),7symbols(0.25ms),1/2ms,1ms,3/2ms,…,640ms}中的任意一种。
以选择的业务帧率为120fps,即业务周期为8.33ms为例,则基于上述例举的上行SPS支持的周期和下行SPS支持的周期可知,在SCS为15KHz时,与8.33ms的业务周期比较匹配的上行SPS周期和下行SPS周期例如可以为8ms,或者9ms。
相应地,在SCS为30KHz时,与8.33ms的业务周期比较匹配的上行SPS周期和下行SPS周期例如可以为8ms,或者8.5ms。
基于此,在实际应用中,一旦将上行SPS和下行SPS配置为某一周期后,后续数据帧的接收和发送就会按照配置的周期去调度SPS对应的资源。由于业务的周期与上行SPS的周期、下行SPS的周期之间存在一定的时差,短时间内二者可以匹配,但是长期下去就会无法匹配。
示例性的,参见图3,如果为SPS(不论是上行,还是下行)配置的周期为8ms,当XR帧按照120pfs的业务帧率,即每8.33ms传输(接收/发送)一次时,与对应的SPS的调度时间之间的对照表如表2所示。
表2 SPS的周期为8ms时,XR帧的传输时间与SPS的调度时间对照表
/>
示例性的,参见图4,如果为SPS(不论是上行,还是下行)配置的周期为8.5ms,当XR帧按照120pfs的业务帧率,即每8.33ms传输(接收/发送)一次时,与对应的SPS的调度时间之间的对照表如表3所示。
表3 SPS的周期为8.5ms时,XR帧的传输时间与SPS的调度时间对照表
/>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不论是8ms的SPS周期,还是8.5ms的SPS周期,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存在到达SPS的调度周期时,没有可以传输的XR帧,这样就会导致UE的功耗增加,进而影响UE的待机时长。
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存在有XR帧需要传输时,但是却没有到SPS的调度周期,进而导致时延变大,影响用户体验。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用户对画面的清晰度要求越来越高,而清晰度越高,每一帧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就越大,因此对资源的占用也越大,这就导致一个基站的系统容量(支持的UE)越来越少。故而,对于现有SPS周期与XR业务周期不匹配导致资源被浪费的情况,不仅会导致UE的功耗增加,影响用户体验,同时还会使基站的系统容量下降。
基于此,为了解决SPS周期与具有周期性特点的业务的周期不匹配造成的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静态调度方法,该方法通过为SPS配置双周期或多周期,使得SPS能够按照配置的双周期或多周期循环调度预先分配的无线资源,使半静态调度的周期与具有周期性特点的业务的周期相匹配,从而降低了用户设备功耗和业务处理过程的时延,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通过让SPS调度周期与业务周期匹配,能够有效避免降低基站的系统容量。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说明之前,首先对现有半静态调度中对上行SPS和下行SPS的方式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对于下行SPS,网络侧,如基站(gNB)会先通过RRC信令给UE配置数据传输的周期,然后使用配置调度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Configured Scheduling-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S-RNTI)加扰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激活下行SPS,并指定针对下行SPS的无线资源(后续简称为下行SPS资源)。然后每个周期,UE就可以使用该下行SPS资源来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gNB无需重新发送PDCCH来指定分配的下行SPS资源。
应当理解的是,所谓CS-RNTI是用于SPS调度,通过RRC信令携带给UE。具体的,当UE接收到gNB发送的PDCCH后,如果PDCCH是通过CS-RNTI加扰的,则表明当前需要使用SPS适配业务。
接着,在确定当前需要使用SPS适配业务时,通过解码PDCCH可以确定SPS的启动/激活,或者释放。
示例性的,如果根据解码结果确定激活SPS,对于这种情况,UE对第一个下行数据帧对应的PDCCH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解码,确定gNB发送业务数据的PDSCH的具体时频资源信息(为了便于区分后续称为下行资源信息);接着,UE根据得到的下行资源信息解码PDSCH便可以得到gNB发送的业务数据。
相应地,在下行SPS激活后,对于后续的下行数据帧,gNB便无需再占用PDCCH发送DCI为gNB发送的业务数据分配下行SPS资源,而UE则会按照RRC信令中配置的SPS周期使用相同的下行资源信息(激活SPS时的下行资源信息)解码PDSCH得到后续的下行数据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说的“相同的下行资源信息”是指下行资源信息对应的频域资源大小和时域资源大小相同,并不限定起始位置相同。
此外,可理解的,如果在实际应用中,PDCCH是通过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Cell-RadioNetworkTemporaryIdentifier,C-RNTI)加扰的,则说明本次调度是正常调度,即动态调度,而非SPS调度。
示例性的,对于上行SPS,存在两种方式,其主要区别在于激活方式不同。
对于方式1,后续称为类型1(Configured grant type 1,CG type1)。此方式中,通过RRC信令配置所有参数并激活上行传输。只要RRC配置成功无需DCI激活,UE就可以在配置的周期性上行资源上发送PUSCH。
对于方式2,后续称为类型2(Configured grant type 2,CG type2)。此方式中,网络侧会先通过RRC信令给UE配置数据传输的周期,然后使用CS-RNTI加扰的PDCCH激活上行SPS,并指定针对上行SPS的无线资源(后续简称为上行SPS资源)。然后每个周期,UE就可以使用该上行SPS资源来发送PUSCH。
具体的,对于类型2,gNB会先通过CS-RNTI加扰的PDCCH发送DCI。相应地,UE对PDCCH中的DCI解码,确定gNB规定UE发送业务数据的PUSCH中的具体时频资源信息(为了便于区分后续称为上行资源信息);接着,UE在需要向gNB发送业务数据时,根据得到的上行资源信息,通过PUSCH将业务数据发送到gNB。
相应地,在上行SPS激活后,对于后续的上行数据帧,gNB便无需再占用PDCCH发送DCI为UE发送的业务数据分配上行SPS资源,而UE则会按照RRC信令中配置的SPS周期使用相同的上行资源信息(激活SPS时的上行资源信息),将后续需要发送的上行数据帧通过PUSCH发送给gNB。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说的“相同的上行资源信息”是指上行资源信息对应的频域资源大小和时域资源大小相同,并不限定起始位置相同。
基于上述描述可知,SPS的激活可以分为通过DCI方式激活和通过RRC信令激活。本申请分别提出了针对这两种激活方式的技术方案。
方案1:针对下行SPS和上行SPS(上行CG type2)均通过DCI方式激活的场景。
示例性的,参见图5,方案1的实现可以包括:
S101,UE在与网络侧的gNB建立通信连接后,在需要进行SPS配置时,gNB向UE发送携带了SPS配置池的RRC信令。
示例性的,以SPS适配的业务为XR业务为例,则gNB可以根据SCS和现有XR业务的业务帧率为SPS配置相关参数。
也就是说,在实际应用中,SPS配置池中可以包括多组针对不同业务帧率的SPS配置参数,而每一组SPS配置参数又可以根据SCS设置多个可供选择的周期。
可理解的,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主要针对周期而言,故而以下举例中主要针对周期进行说明。
例如,对于业务帧率是120fps,SCS为30KHz的业务场景,SPS配置池中的SPS配置可以如下:
Sps-config{index0,周期8.5ms,…};
Sps-config{index1,周期8.5ms,…};
Sps-config{index2,周期8ms,…}。
还例如,对于业务帧率是120fps,SCS为15KHz的业务场景,SPS配置池中的SPS配置可以如下:
Sps-config{index0,周期8ms,…};
Sps-config{index1,周期8ms,…};
Sps-config{index2,周期9ms,…}。
还例如,对于业务帧率是60fps,SCS为30KHz的业务场景,SPS配置池中的SPS配置可以如下:
Sps-config{index0,周期16.5ms,…};
Sps-config{index1,周期16.5ms,…};
Sps-config{index2,周期17ms,…}。
还例如,对于业务帧率是60fps,SCS为15KHz的业务场景,SPS配置池中的SPS配置可以如下:
Sps-config{index0,周期16ms,…};
Sps-config{index1,周期17ms,…}。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此外,关于上述示例中省去的配置信息,即“…”指示的内容,例如可以是半静态调度时使用的频域资源信息、时域资源信息、调制编码方式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S102,UE将RRC信令中携带的SPS配置池存储。
S103,gNB根据SPS配置池中的索引号,利用DCI中的HARQ字段配置SPS激活后循环使用的SPS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DCI中有很多字段,例如用于配置频域资源信息的频域资源配置字段(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assgnment,FDRA),用于配置时域资源信息的时域资源配置字段(Time domain resource assignment,TDRA),用于配置调制编码方式的调制配置编码字段(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用于配置重传进程的HARQ字段,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其中,采用DCI的方式对上行CG type2、下行SPS配置激活时,根据现有通信标准,HARQ字段是不使用的,参见表4可知。
表4现有利用DCI方式激活上行CG type2、下行SPS时HARQ字段的设置
也就是说,采用DCI的方式对上行CG type2、下行SPS配置激活时,根据现有通信标准,HARQ字段的4个比特位,每一位都会被设置为“0”。
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HARQ字段中的4个比特位来配置循环使用的SPS配置(本实施例中具体为SPS调度周期)。
例如,约定每两个比特位对应一种SPS配置,即对应SPS配置池中一个index的SPS配置。那么,利用HARQ字段便可以配置两个周期循环使用。基于此,将修改后的HARQ字段的设置信息添加到对应的通信标准中,后续SPS激活时便可以根据修改后的HARQ字段和SPS配置池选择可供循环的周期使用。
关于修改后的HARQ字段对应的设置信息,例如可以如表5所示。
表5本实施例中利用DCI方式激活上行CG type2、下行SPS时HARQ字段的设置
参见表5,“HARQ process number 4 bits”表示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的进程号,其对应的“4”表示占4个比特位;“set to(sps-configindexA:2bits,sps-configindexB:2bits)”是指对于HARQ字段的4个比特位,设置前两个比特位的取值对应索引号sps-configindexA,后两个比特位的取值对应索引号sps-configindexB。而sps-configindexA和sps-configindexB是gNB发送给UE的SPS配置池中的任意两个索引号。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现有通信标准的规定可知,在DCI中标识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的type不同,其中用“0_”表示上行,如上表中的“0_0”,“0_1”和“0_2”;用“1_”表示下行,如上表中的“1_0”,“1_1”和“1_2”。
示例性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如表5的设置,将上行CG type2和下行SPS的周期均设置为双周期,即每两个比特位对应一个SPS配置信息的索引号。
示例性的,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设置上行CG type2采用双周期,下行SPS采用固定的单周期。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通过复用HARQ字段的方式来实现SPS双周期或多周期的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复用DCI中其他字段来实现SPS双周期或多周期的配置。
S104,gNB将DCI通过CS-RNTI加扰的PDCCH发送给UE。
S105,UE从SPS配置池中选择DCI中HARQ字段配置的循环使用的SPS周期,接收gNB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
以表5给出的约定为例,基于上述约定,如果DCI中HARQ字段为“0001”,则表示后续SPS的资源调度按照SPS配置池中适合当前业务帧率和频率的index0对应的周期(以下称为配置1)和index1(以下称为配置2)对应的周期循环调度,即配置1、配置2、配置1、配置2、配置1、配置2、…。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由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gNB预先配置SPS配置池,并利用DCI中的HARQ字段,为上行CG type2和下行SPS配置双周期,使得上行CG type2和下行SPS能够按照配置的双周期循环调度预先分配的无线资源,使半静态调度的周期与具有周期性特点的业务的周期相匹配,从而降低了用户设备功耗和业务处理过程的时延,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通过让SPS调度周期与业务周期匹配,能够有效避免降低基站的系统容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同样可以适用于单周期的业务场景。具体的,针对需要为上行CG type2和下行SPS配置单周期的场景,HARQ字段中前后两个bit上的内容可以相同。
例如,在HARQ字段为“0000”时,表示始终以index0对应的周期,即配置1接收gNB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
还例如,在HARQ字段为“0101”时,表示始终以index1对应的周期,即配置2接收gNB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
还例如,在HARQ字段为“1010”时,表示始终以index2对应的周期,即配置3接收gNB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
还例如,在HARQ字段为“1111”时,表示始终以index3对应的周期,即配置4接收gNB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
示例性的,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还可以约定“00”为无效配置。
相应地,如果约定“00”为无效配置,则上述列举的对应配置1的索引号需要变更为index1(对应“01”),对应配置2的索引号需要变更为index2(对应“10”),对应配置3的索引号需要变更为index3(对应“11”)。
此外,约定“00”为无效配置的场景中,可供选择的配置只能有index1~index3对应的这三种。
此外,对于约定“00”为无效配置的场景中,如果需要使用index1对应的配置1进行单周期调度,则HAQR字段的内容可以是“0001”;如果需要使用index2对应的配置2进行单周期调度,则HAQR字段的内容可以是“0010”;如果需要使用index3对应的配置3进行单周期调度,则HAQR字段的内容可以是“0011”。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由于HARQ字段只有4个比特位,因此可供循环使用的周期一次只能选择两个,即只能采用双周期的方式。为了使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适用于更多的业务场景,实现多周期的循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另一种实现方式。
参见图6,本实施例包括:
S201,UE在与网络侧的gNB建立通信连接后,在需要进行SPS配置时,gNB向UE发送携带了SPS配置池和SPS激活池的RRC信令。
S202,UE将RRC信令中携带的SPS配置池和SPS激活池存储。
S203,gNB根据SPS激活池中的索引号,利用DCI中的HARQ字段配置SPS激活后循环使用的SPS周期。
具体的说,本实施例中gNB利用DCI中的HARQ字段配置SPS激活后循环使用的SPS周期,具体是将SPS激活池中的索引号配置到HARQ字段中,而非将SPS配置池中的索引号配置到HARQ字段中。
S204,gNB将DCI通过CS-RNTI加扰的PDCCH发送给UE。
S205,UE根据DCI中HARQ字段设置的信息,从SPS激活池和SPS配置池中选择循环使用的SPS周期,接收gNB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gNB向UE发送的RRC信令中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配置的SPS配置池,还包括SPS激活池,以下着重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参见图5所示的实施例,此处不在赘述。
示例性的,关于上述所说的SPS激活池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SPS激活信息。其中,对于每一SPS激活信息,例如可以包括标识该SPS激活信息的索引号,以及该索引号对应的可供循环的SPS配置信息的索引号。
示例性的,以SPS激活池中包括多个SPS激活信息为例,则SPS激活池的形式例如可以是:sps-ConfigActivationList{0:{0,1},1:{0,1,2},2:{3,1},3:{3,2},…}。
其中,“:”前的参数为标识该SPS激活信息的索引号,“:”后“{}”中的参数为该索引号对应的可供循环的SPS配置信息对应的索引号,在实际应用中可供循环的SPS配置信息可以根据业务需要,从SPS配置池中选择多个,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以SPS配置池为“Sps-config{0,周期1}、Sps-config{1,周期2}、Sps-config{2,周期3}、Sps-config{3,周期4}”,SPS激活池为“sps-ConfigActivationList{0:{0,1},1:{0,1,2},2:{3,1},3:{3,2},…}”为例,则“0:{0,1}”表示SPS激活池中索引号“0”(index0)对应的可供循环的SPS配置信息为SPS配置池中索引号“0”对应的周期1和SPS配置池中索引号“1”对应的周期2。
相应地,“1:{0,1,2}”表示SPS激活池中索引号“1”(index1)对应的可供循环的SPS配置信息为SPS配置池中索引号“0”对应的周期1、SPS配置池中索引号“1”对应的周期2和SPS配置池中索引号“2”对应的周期3。
相应地,“2:{3,1}”表示SPS激活池中索引号“2”(index2)对应的可供循环的SPS配置信息为SPS配置池中索引号“3”对应的周期4和SPS配置池中索引号“1”对应的周期2。
相应地,“3:{3,2}”表示SPS激活池中索引号“3”(index3)对应的可供循环的SPS配置信息为SPS配置池中索引号“3”对应的周期4和SPS配置池中索引号“2”对应的周期3。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此外,对于设置了SPS激活池的方案,可以约定HARQ字段的4个比特位对应一个SPS激活池中SPS激活信息的索引号,那么根据“0000”至“1111”便可以对应16个SPS激活信息的索引号,而每一个SPS激活信息的索引号对应的可供循环的SPS配置信息又可以根据业务需求配置多个,这样就可以支持更多的配置方式,使得SPS的循环周期更多,即实现多周期循环。
基于此,将修改后的HARQ字段的设置信息添加到对应的通信标准中,后续SPS激活时便可以根据修改后的HARQ字段、SPS激活池、SPS配置池选择可供循环的周期使用。
关于修改后的HARQ字段对应的设置信息,例如可以如表6所示。
表6本实施例中利用DCI方式激活上行CG type2、下行SPS时HARQ字段的设置
以表6给出的约定为例,基于上述约定,以SPS配置池为“Sps-config{0,周期1}、Sps-config{1,周期2}、Sps-config{2,周期3}、Sps-config{3,周期4}”,SPS激活池为“sps-ConfigActivationList{0:{0,1},1:{0,1,2},2:{3,1},3:{3,2},…}”为例如果DCI中HARQ字段的内容为“0000”,则表示后续SPS的资源调度按照SPS激活池中索引号“0”的SPS激活信息对应的SPS配置信息{0,1}的周期循环调度,即周期1、周期2、周期1、周期2、…的调度周期接收gNB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
相应地,如果DCI中HARQ字段的内容为“0001”,则表示后续SPS的资源调度按照SPS激活池中索引号“1”的SPS激活信息对应的SPS配置信息{0,1,2}的周期循环调度,即周期1、周期2、周期3、周期1、周期2、周期3、…的调度周期接收gNB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
示例性的,参见图7,如果为SPS(不论是上行,还是下行)配置的循环周期为上述SPS激活池中索引号“1”对应的循环周期,如果索引号“1”对应的循环周期为8.5ms,8.5ms,8ms,当XR帧按照120pfs的业务帧率,即每8.33ms传输(接收/发送)一次时,与对应的SPS的调度时间之间的对照表如表7所示。
表7SPS的周期为8.5ms,8.5ms,8ms的循环周期时,XR帧的传输时间与SPS的调度时间对照表
XR帧的传输时间(ms) SPS的调度时间(ms) 为SPS配置的周期(ms)
0 0
8.33 8.5 8.5
16.66 17 8.5
24.99 25 8
33.32 33.5 8.5
41.65 42 8.5
49.98 50 8
58.31 58.5 8.5
66.64 67 8.5
74.97 75 8
83.3 83.5 8.5
91.68 92 8.5
99.96 100 8
108.29 108.5 8.5
116.62 117 8.5
124.95 125 8
133.28 133.5 8.5
141.61 142 8.5
149.94 150 8
158.27 158.5 8.5
166.6 167 8.5
174.93 175 8
183.26 183.5 8.5
191.59 192 8.5
199.92 200 8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由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gNB预先配置SPS配置池和SPS激活池,并利用DCI中的HARQ字段,为上行CG type2和下行SPS配置多周期,使得上行CG type2和下行SPS能够按照配置的多周期循环调度预先分配的无线资源,使半静态调度的周期与具有周期性特点的业务的周期相匹配,从而降低了用户设备功耗和业务处理过程的时延,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通过让SPS调度周期与业务周期匹配,能够有效避免降低基站的系统容量。
通过上述两个实施例的描述可知,对于采用DCI的方式激活上行CG type2和下行SPS的方式,具体是通过利用DCI方式激活时使用的HARQ字段和SPS配置池,或者HARQ字段、SPS配置池和SPS激活池的配合,从而实现为上行CG type2和下行SPS配置双周期或多周期,进而使得上行CG type2和下行SPS能够按照配置的双周期或多周期循环调度预先分配的无线资源,使半静态调度的周期与具有周期性特点的业务的周期相匹配,从而降低了用户设备功耗和业务处理过程的时延,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通过让SPS调度周期与业务周期匹配,能够有效避免降低基站的系统容量。
同理,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同样可以适用于单周期的业务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业务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通过复用HARQ字段的方式来实现SPS双周期或多周期的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复用DCI中其他字段来实现SPS双周期或多周期的配置。
方案2:针对上行CG type1方式激活的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CG type1的方式是由RRC信令配置SPS的相关参数后直接激活的,即不存在通过CS-RNTI加扰的PDCCH发送的DCI。故而,没有办法使用DCI中的HARQ字段或者其他约定字段从SPS配置池或SPS激活池选择循环周期。为了使上行CG type1同样能够实现双周期或多周期的循环调度,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上行CG type1的循环周期配置方式。
参见图8,本实施例包括:
S301,UE在与网络侧的gNB建立通信连接后,在需要进行SPS配置时,gNB向UE发送携带了SPS配置池,并指定了初始循环周期的索引号的RRC信令。
仍以SPS适配的业务为XR业务为例,则gNB可以根据SCS和现有XR业务的业务帧率为SPS配置相关参数。
也就是说,在实际应用中,SPS配置池中可以包括多组针对不同业务帧率的SPS配置参数,而每一组SPS配置参数又可以根据SCS设置多个可供选择的周期。
可理解的,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主要针对周期而言,故而以下举例中主要针对周期进行说明。
为了区分下行SPS、上行CG type2方式对应的SPS配置池与上行CG type1对应的SPS配置池,本实施例将上行CG type1对应的SPS配置池中的上行SPS配置信息命名为CG-config。
示例性的,对于业务帧率是120fps,SCS为30KHz的业务场景,SPS配置池中的SPS配置可以如下:
CG-config{index1,周期8.5ms,…};
CG-config{index2,周期8.5ms,…};
CG-config{index3,周期8ms,…}。
示例性的,对于业务帧率是120fps,SCS为15KHz的业务场景,SPS配置池中的SPS配置可以如下:
CG-config{index1,周期8ms,…};
CG-config{index2,周期8ms,…};
CG-config{index3,周期9ms,…}。
示例性的,对于业务帧率是60fps,SCS为30KHz的业务场景,SPS配置池中的SPS配置可以如下:
CG-config{index1,周期16.5ms,…};
CG-config{index2,周期16.5ms,…};
CG-config{index3,周期17ms,…}。
示例性的,对于业务帧率是60fps,SCS为15KHz的业务场景,SPS配置池中的SPS配置可以如下:
CG-config{index1,周期16ms,…};
CG-config{index2,周期17ms,…}。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此外,关于上述示例中省去的配置信息,即“…”指示的内容,例如可以是半静态调度时使用的频域资源信息、时域资源信息、调制编码方式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gNB通过RRC信令指定的初始循环周期的索引号,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SPS配置池中SPS周期对应的索引号。
可理解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gNB指定的初始循环周期的索引号,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设置,例如对于业务帧率是120fps,SCS为30KHz的业务场景,指定的初始循环周期的索引号可以是上述示例中的index1和index2,还可以是index1和index3,还有是index3、index1和index2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在具体实现时根据业务需求指定SPS周期对应的索引号和顺序即可。
此外,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gNB指定的初始循环周期的索引号可以是固定的,在后续对SPS资源调度时再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修改调度周期。
S302,UE根据携带了SPS配置池,并指定了初始循环周期的索引号的RRC信令,配置上行CG type1的初始循环周期。
示例性的,以业务帧率是120fps,SCS为30KHz的业务场景为例,在gNB通过RRC信令指定的初始循环周期的索引号为SPS配置池(例如CG-config{index1,周期8.5ms,…};CG-config{index2,周期8.5ms,…};CG-config{index3,周期8ms,…})中的索引号index1和index3时,gNB指定的初始循环周期的索引号可以通过CG-ConfigActivation这一参数配置,例如可以是RRC信令:CG-ConfigActivation{index1,index3}。
示例性的,UE接收到上述RRC信令:CG-ConfigActivation{index1,index3}后,根据索引号index1从SPS配置池中选择8.5ms的SPS周期,根据索引号index3从SPS配置池中选择8ms的SPS周期,并根据gNB指定初始循环周期的索引号时设置的循环顺序,按照8.5ms、8ms、8.5ms、8ms、…的调度周期接收gNB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即,将“8.5ms、8ms”作为初始循环周期。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S303,gNB定义用来修改调度周期的MAC CE,在需要修改初始循环周期时,根据SPS配置池中的索引号,在用来修改调度周期的MAC CE中指示不同调度周期的配置标识。
可理解的,MAC CE即MAC层的控制单元。在实际应用中,每一个MAC CE都有一个用来标识其唯一性的LCID(区域设置ID),而每个MAC CE里填写的内容则用来标识当前需要执行的操作。
例如,目前约定LCID为“111101”的MAC CE中填写的内容是用来标识UE需要采用“Short BSR”的数据格式传输上行数据帧。
还例如,目前约定LCID为“111110”的MAC CE中填写的内容是用来标识UE需要采用“Long BSR”的数据格式传输上行数据帧。
基于这一特性,本实施例中定义了一个新的MAC CE(大小例如为8bits),并为这个新定义的MAC CE分配了一个新的LCID,约定基站通过改变这个新定义的MAC CE里填写的内容来改变上行CG type1的循环调度周期。
示例性的,参见图9,本实施例以每两个比特位对应一个SPS配置池中SPS配置信息的索引号(index)。例如,约定“00”表示无效配置,“01”对应索引号为index1的SPS配置信息,“10”对应索引号为index2的SPS配置信息,“11”对应索引号为index3的SPS配置信息。
继续参见图9,如果gNB想要将初始循环周期修改为按照“index1的SPS配置信息,index2的SPS配置信息,index3的SPS配置信息”进行循环调度,则gNB在新约定的MAC CE中指示不同调度周期的配置标识为“01101100”。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gNB在新约定的MAC CE中指示不同调度周期的配置标识对应的是SPS配置池中的索引号。
S304,gNB将用来修改调度周期的MAC CE通过PDSCH发送给UE。
S305,UE根据用来修改调度周期的MAC CE中指示不同调度周期的配置标识,从SPS配置池中选择循环使用的SPS周期,对上行CG type1的周期进行重配置。
示例性的,以业务帧率是120fps,SCS为30KHz的业务场景为例,基于图9示出的MACCE里填写的内容“01101100”和上述约定可知,重置后的上行CG type1的循环周期为index1对应的周期,index2对应的周期,index3对应的周期,即UE按照8.5ms、8.5ms、8ms、8.5ms、8.5ms、8ms、…的调度周期接收gNB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
由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gNB预先配置SPS配置池,并通过新增LCID来约定MAC CE用来修改上行CG type1的循环周期,从而使得UE能够对上行CG type1的循环周期进行动态修改,进而使半静态调度的周期与具有周期性特点的业务的周期相匹配,从而降低了用户设备功耗和业务处理过程的时延,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通过让SPS调度周期与业务周期匹配,能够有效避免降低基站的系统容量。
同理,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同样可以适用于单周期的业务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业务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此外,由于8个比特位的MAC CE,每两个比特位对应一个index的方式,因此只能对应4个不同的索引号,故而对应的SPS配置信息最多4种。为了使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适用于更多的业务场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另一种实现方式。
参见图10,本实施例包括:
S401,UE在与网络侧的gNB建立通信连接后,在需要进行SPS配置时,gNB向UE发送携带了SPS配置池和SPS激活池,并指定了初始循环周期的索引号的RRC信令。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gNB通过RRC信令指定的初始循环周期的索引号,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SPS激活池中SPS周期队列对应的索引号。例如,对于SPS激活池为“CG-ConfigActivationList{0:{1,2},1:{1,2,3},2:{3,1},3:{3,2},…}”的场景,gNB通过RRC信令指定的初始循环周期的索引号为“:”前的索引号。
可理解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gNB指定的初始循环周期的索引号,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设置,例如对于业务帧率是120fps,SCS为30KHz的业务场景,如果要设置UE按照SPS配置池中index1对应的SPS周期和index3对应的SPS周期循环接收gNB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那么指定的索引号为上述SPS激活池中的“0”。
此外,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gNB指定的初始循环周期的索引号可以是固定的,在后续对SPS资源调度时再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修改调度周期。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S402,UE根据携带了SPS配置池和SPS激活池,并指定了初始循环周期的索引号的RRC信令,配置上行CG type1的初始循环周期。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gNB设置的初始循环周期是与SPS激活池中的索引号相对应的。
S403,gNB定义用来修改调度周期的MAC CE,在需要修改初始循环周期时,根据SPS激活池中的索引号,在用来修改调度周期的MAC CE中指示不同调度周期的配置标识。
具体的说,本实施例中在用来修改调度周期的MAC CE中指示不同调度周期的配置标识,具体是SPS激活池中的索引号,而非SPS配置池中的索引号。
S404,gNB将用来修改调度周期的MAC CE通过PDSCH发送给UE。
S405,UE根据用来修改调度周期的MAC CE中指示不同调度周期的配置标识,从SPS激活池和SPS配置池中选择循环使用的SPS周期,对上行CG type1的周期进行重配置。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gNB向UE发送的RRC信令中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配置的SPS配置池,还包括SPS激活池,以下着重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参见图8所示的实施例,此处不在赘述。
示例性的,关于上述所说的SPS激活池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SPS激活信息。其中,对于每一SPS激活信息,例如可以包括标识该SPS激活信息的索引号,以及该索引号对应的可供循环的SPS配置信息的索引号。
为了与方案1中提到的SPS激活池区分,本实施例中将上行CG type1对应的SPS激活池命名为“CG-ConfigActivationList”。
示例性的,以上行CG type1对应的SPS激活池中包括多个SPS激活信息(后续称为上行CG type1激活信息)为例,则上行CG type1对应的SPS激活池的形式例如可以是:CG-ConfigActivationList{0:{1,2},1:{1,2,3},2:{3,1},3:{3,2},…}。
其中,“:”前的参数为标识该上行CG type1激活信息的索引号,“:”后“{}”中的参数为该索引号对应的可供循环的上行CG type1配置信息对应的索引号,在实际应用中可供循环的上行CG type1配置信息可以根据业务需要,从上行CG type1对应的SPS配置池中选择多个,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以上行CG type1对应的SPS配置池为“CG-config{0,周期1}、CG-config{1,周期2}、CG-config{2,周期3}、CG-config{3,周期4}”,上行CG type1对应的SPS激活池为“CG-ConfigActivationList{0:{1,2},1:{1,2,3},2:{3,1},3:{3,2},…}”为例,则“0:{1,2}”表示上行CG type1对应的SPS激活池中索引号“0”(index0)对应的可供循环的上行CG type1配置信息为上行CG type1对应的SPS配置池中索引号“1”对应的周期2和上行CG type1对应的SPS配置池中索引号“2”对应的周期3。
相应地,“1:{1,2,3}”表示上行CG type1对应的SPS激活池中索引号“1”(index1)对应的可供循环的上行CG type1配置信息为上行CG type1对应的SPS配置池中索引号“1”对应的周期2、上行CG type1对应的SPS配置池中索引号“2”对应的周期3和上行CG type1对应的SPS配置池中索引号“3”对应的周期4。
相应地,“2:{3,1}”表示上行CG type1对应的SPS激活池中索引号“2”(index2)对应的可供循环的上行CG type1配置信息为上行CG type1对应的SPS配置池中索引号“3”对应的周期4和SPS配置池中索引号“1”对应的周期2。
相应地,“3:{3,2}”表示上行CG type1对应的SPS激活池中索引号“3”(index3)对应的可供循环的上行CG type1配置信息为上行CG type1对应的SPS配置池中索引号“3”对应的周期4和上行CG type1对应的SPS配置池中索引号“2”对应的周期3。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此外,对于设置了SPS激活池的方案,可以约定新定义的用来修改调度周期的MACCE的8个比特位对应一个上行CG type1对应的SPS激活池中上行CG type1激活信息的索引号,那么根据“00000000”至“11111111”便可以对应256个上行CG type1激活信息的索引号,而每一个上行CG type1激活信息的索引号对应的可供循环的上行CG type1配置信息又可以根据业务需求配置多个,这样就可以支持更多的配置方式,使得上行CG type1的循环周期更多,即实现多周期循环。
由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gNB预先配置SPS配置池和SPS激活池,并通过新定义的MAC CE来修改上行CG type1的循环周期,从而使得UE能够对上行CG type1的循环周期进行动态修改,进而使半静态调度的周期与具有周期性特点的业务的周期相匹配,从而降低了用户设备功耗和业务处理过程的时延,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通过让SPS调度周期与业务周期匹配,能够有效避免降低基站的系统容量。
同理,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同样可以适用于单周期的业务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业务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通过上述两个实施例的描述可知,对于上行CG type1,具体是通过利用新增标识重新配置SPS周期的MAC CE和SPS配置池,或者重新配置SPS周期的MAC CE、SPS配置池和SPS激活池的配合,从而实现为上行CG type1动态修改循环周期,进而使得上行CG type1能够根据实际的业务动态修改循环周期,并按照重新配置的多周期循环调度预先分配的无线资源,使半静态调度的周期与具有周期性特点的业务的周期相匹配,从而降低了用户设备功耗和业务处理过程的时延,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通过让SPS调度周期与业务周期匹配,能够有效避免降低基站的系统容量。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上述方案1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和方案2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具体实现中,上述半静态调度方法可以通过图11所示的流程实现。
示例性的,参见图11,用户设备和基站实现半静态调度的流程包括:
S501,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半静态调度SPS配置池,SPS配置池包括一个或多个SPS周期,以及与每一个SPS周期对应的索引号。
示例性的,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后,用户设备会从基站接收到第一配置信息。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承载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中,即基站通过RRC信令将第一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而用户设备则可以从接收到的RRC信令中解析出第一配置信息。
可理解的,本实施例中所说的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的SPS配置池即图5和图8对应的实施例中提及的SPS配置池。以业务帧率是120fps,SCS为30KHz的业务场景为例,第一配置信息包括SPS配置池中包括一个或多个SPS周期,以及与每一个SPS周期对应的索引号可以如下:
Sps-config{index0,周期8.5ms,…};
Sps-config{index1,周期8.5ms,…};
Sps-config{index2,周期8ms,…}。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S502,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指示了SPS配置池中的至少一个索引号,以及至少一个索引号的顺序。
示例性的,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后,用户设备会从基站接收到第二配置信息。
示例性的,第二配置信息承载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或新定义的媒体介入控制层的控制单元MAC CE字段中(后续称为用来修改SPS周期的MAC CE字段)。
示例性的,在第二配置信息承载在DCI中时,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具体承载在DCI中的混合字段重传请求确认HARQ字段,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具体承载在激活阶段不使用的其他闲置字段,此处不再一一列举,本实施例对此也不做限制。
可理解的,通过上述对下行SPS、上行CG type1和上行CG type2激活方式的描述可知,对于下行SPS和上行CG type2,第二配置信息是承载在DCI中的HARQ字段中的;对于上行CG type1,第二配置信息是承载在新定义的用来修改SPS周期的MAC CE字段中。
此外,通过上述实施例中对业务帧率、SCS和SPS周期之间关联关系的描述可知,向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具体是根据与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业务帧率,从SPS配置池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SPS周期中选择与业务频率匹配的SPS周期。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通过MAC CE字段承载第二配置信息,实现为用户设备配置循环使用的SPS周期的方式,基站还需要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息。其中,第三配置信息指示了用户设备接收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的初始循环周期。
示例性的,关于第三配置信息的形式,例如可以是图8对应的实施例中所列举的初始循环周期的形式,CG-ConfigActivation{index1,index3}。
具体的说,对于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了第一配置信息,即SPS配置池的场景,第三配置信息指示了每一个循环使用的SPS周期对应的索引号,即上述index1和index3分别对应的是SPS配置池中的索引号。
示例性的,在实际应用中,第三配置信息同样可以承载在RRC信令中,即基站通过RRC信令将第三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而用户设备可以从RRC信令中解析出第三配置信息。
可理解的,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基站仅向用户设备发送了第一配置信息的场景,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三配置信息可以通过同一RRC信令发送给用户设备。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二配置信息承载在MAC CE字段的场景,即对于上行CGtype1,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之前,需要定义用来修改SPS周期的MAC CE字段。关于定义用来修改SPS周期的MAC CE字段的方式,详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503,用户设备根据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确定与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
具体是根据第二配置信息中指示的SPS配置池中的至少一个索引号从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的SPS配置池中确定与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
例如,第二配置信息指示的内容为SPS配置池中的index0、index2,则确定的SPS周期为index0对应的SPS周期,例如上述示例中的8.5ms,以及index2对应的SPS周期,例如上述示例中的8ms。
S504,用户设备按照顺序依次使用与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接收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
示例性的,仍以步骤S503给出的示例进行说明,在第二配置信息中指示的至少一个索引号的顺序为index0、index2时,用户设备按照8.5ms、8ms的顺序接收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
S505,用户设备在使用与至少一个索引号中的最后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接收数据之后,重复按照顺序依次使用与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接收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
示例性的,仍以步骤S504给出的示例进行说明,在用户设备使用8ms的SPS周期接收数据之后,会重复按照上述顺序依次使用与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接收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即循环使用8.5ms、8ms、8.5ms、8ms...的顺序接收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
由此,用户设备便可以重复按照第二配置信息指示的顺序使用与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接收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使半静态调度的周期与具有周期性特点的业务的周期相匹配,从而降低了时延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减少了用户设备功耗,并能够避免降低基站的系统容量。
此外,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半静态调度方法,以下结合图12和图13,从基站的角度分别针对上述方案1的两种实现方式和上述方案2的两种实现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针对上述方案1的两种实现方式,在具体实现中,为实现上述半静态调度方法,具体是由基站完成的。
示例性的,参见图12,应用于基站的半静态调度方法包括:
S601,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携带了多个半静态调度SPS周期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每一SPS周期对应一个索引号。
示例性的,参见上述方案1的两种实现方式可知,基站通过RRC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的多个SPS周期可以是单独以SPS配置池的形式,也可以是SPS配置池和SPS激活池结合的形式。
对于单独以SPS配置池的形式实现发送多个SPS周期,例如可以是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携带了SPS配置池的RRC信令。其中,SPS配置池包括N条半静态资源配置信息,每一条半静态资源配置信息对应一个索引号,且包括一个SPS周期,N为大于0的整数。
关于SPS配置池的配置,以及SPS配置池中SPS周期与索引号的关系可以参见图5对应的实施例,此处不在赘述。
对于以SPS配置池和SPS激活池结合的形式实现发送多个SPS周期,例如可以是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携带了SPS配置池和SPS激活池的RRC信令。其中,SPS配置池包括N条半静态资源配置信息,每一条半静态资源配置信息对应一个索引号,且包括一个SPS周期,SPS激活池包括M个键值对,每一个键对应的值包括SPS配置池中的至少一个索引号,N为大于0的整数,M为大于0的整数。
关于SPS配置池的配置、SPS激活池的配置,以及SPS配置池中SPS周期与索引号的关系,SPS激活池中键与对应的值(SPS配置池中SPS周期的索引号)可以参见图5和图6对应的实施例,此处不在赘述。
S602,基站根据与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业务帧率,从多个SPS周期中选择与业务频率匹配的SPS周期。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多个SPS周期是配置在SPS配置池中的,故而在选择与业务帧率匹配的SPS周期时,基站具体是根据与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业务帧率,从SPS配置池中选择与业务频率匹配的SPS周期。
关于如何根据业务帧率选择匹配的SPS周期,可以参见图5和图6对应的实施例,此处不在赘述。
S603,基站将选择的SPS周期对应的索引号配置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的混合字段重传请求确认HARQ字段。
示例性的,对于基站通过RRC信令仅向用户设备发送了SPS配置池的场景,基站具体是将选择的SPS周期对应的索引号的二进制码配置到DCI中的HARQ字段。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直接通过HARQ字段配置SPS周期对应的索引号的实现场景,需要预先约定HAQR字段中每两个比特位对应一个SPS周期的索引号,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5对应的实施例,此处不在赘述。
示例性的,对于基站发给用户设备的RRC信令中既携带了SPS配置池,又携带了SPS激活池的场景,基站需要先根据选择的SPS周期对应的索引号,确定索引号对应SPS激活池的键;然后基站再将确定的键配置到DCI中的HARQ字段。
相应地,基站再将确定的键配置到DCI中的HARQ字段时,具体是将确定的键对应的二进制码配置到DCI中的HARQ字段。
可理解的,对于这种实现方式,同样需要预先对HARQ字段的比特位对应的内容进行约定,具体可以是约定HAQR字段的4个比特位对应SPS激活池中的一个键。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6对应的实施例,此处不在赘述。
S604,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承载DCI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供用户设备从多个SPS周期中选择HARQ字段中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并按照选择的SPS周期接收gNB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
由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现了为上行CG type2和下行SPS配置双周期或多周期(单周期也可以适用),进而使得上行CG type2和下行SPS能够按照配置的双周期或多周期循环调度预先分配的无线资源,使半静态调度的周期与具有周期性特点的业务的周期相匹配,从而降低了用户设备功耗和业务处理过程的时延,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通过让SPS调度周期与业务周期匹配,能够有效避免降低基站的系统容量。
针对上述方案2的两种实现方式,在具体实现中,为实现上述半静态调度方法,同样是由基站完成的。
示例性的,参见图13,应用于基站的半静态调度方法包括:
S701,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携带了多个半静态调度SPS周期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每一SPS周期对应一个索引号。
示例性的,参见上述方案2的两种实现方式可知,基站通过RRC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的多个SPS周期可以是单独以SPS配置池的形式,也可以是SPS配置和SPS激活池结合的形式。
对于单独以SPS配置池的形式实现发送多个SPS周期,例如可以是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携带了SPS配置池的RRC信令。其中,SPS配置池包括N条半静态资源配置信息,每一条半静态资源配置信息对应一个索引号,且包括一个SPS周期,N为大于0的整数。
关于SPS配置池的配置,以及SPS配置池中SPS周期与索引号的关系可以参见图8对应的实施例,此处不在赘述。
对于以SPS配置和SPS激活池结合的形式实现发送多个SPS周期,例如可以是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携带了SPS配置池和SPS激活池的RRC信令。其中,SPS配置池包括N条半静态资源配置信息,每一条半静态资源配置信息对应一个索引号,且包括一个SPS周期,SPS激活池包括M个键值对,每一个键对应的值包括SPS配置池中的至少一个索引号,N为大于0的整数,M为大于0的整数。
关于SPS配置池的配置、SPS激活池的配置,以及SPS配置池中SPS周期与索引号的关系,SPS激活池中键与对应的值(SPS配置池中SPS周期的索引号)可以参见图8和图10对应的实施例,此处不在赘述。
S702,基站通过RRC信令为用户设备配置初始循环周期,供用户设备按照初始循环周期中配置的SPS周期接收gNB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
关于集中通过RRC信令为用户设备配置初始循环周期的方式可以参见图8对应的实施例,此处不在赘述。
S703,基站根据与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业务帧率,从多个SPS周期中选择与业务频率匹配的SPS周期。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多个SPS周期是配置在SPS配置池中的,故而在选择与业务帧率匹配的SPS周期时,基站具体是根据与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业务帧率,从SPS配置池中选择与业务频率匹配的SPS周期。
关于如何根据业务帧率选择匹配的SPS周期,可以参见图8和图10对应的实施例,此处不在赘述。
S704,基站将选择的SPS周期对应的索引号配置到媒体介入控制层的控制单元MACCE。
示例性的,对于基站通过RRC信令仅向用户设备发送了SPS配置池的场景,基站具体是将选择的SPS周期对应的索引号的二进制码配置到MAC CE。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直接通过MAC CE配置SPS周期对应的索引号的实现场景,需要预先约定MAC CE的比特位大小,以及比特位对应的内容。
示例性的,在一些实现场景中可以约定MAC CE为8bits,然后约定每2个比特位对应一个SPS周期的索引号,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8对应的实施例,此处不在赘述。
示例性的,对于基站发给用户设备的RRC信令中既携带了SPS配置池,又携带了SPS激活池的场景,基站需要先根据选择的SPS周期对应的索引号,确定索引号对应SPS激活池的键;然后基站再将确定的键配置到MAC CE。
相应地,基站再将确定的键配置到MAC CE时,具体是将确定的键对应的二进制码配置到MAC CE。
可理解的,对于这种实现方式,同样需要预先预定MAC CE的比特位大小,以及比特位对应的内容。
示例性的,在一些实现场景中可以约定MAC CE为8bits,然后约定这8个比特位的值对应SPS激活池中的一个键,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8和图10对应的实施例,此处不在赘述。
S705,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承载MAC CE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CSH,供用户设备从多个SPS周期中选择MAC CE中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并按照选择的SPS周期接收gNB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
由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现了为上行CG type1动态修改循环周期,进而使得上行CG type1能够根据实际的业务动态修改循环周期,并按照重新配置的多周期循环调度预先分配的无线资源,使半静态调度的周期与具有周期性特点的业务的周期相匹配,从而降低了用户设备功耗和业务处理过程的时延,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通过让SPS调度周期与业务周期匹配,能够有效避免降低基站的系统容量。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上述方案1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和方案2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在具体实现中,上述半静态调度方法可以通过图14所示的流程实现。
示例性的,参见图14,用户设备和基站实现半静态调度的流程包括:
S801,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四配置信息,所述第四配置信息包括半静态调度SPS配置池,所述SPS配置池包括一个或多个SPS周期,以及与每一个SPS周期对应的索引号。
示例性的,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四配置信息后,用户设备会从基站接收到第四配置信息。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配置信息承载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中,即基站通过RRC信令将第四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而用户设备则可以从接收到的RRC信令中解析出第四配置信息。
可理解的,本实施例中所说的第四配置信息包括的SPS配置池即图6和图10对应的实施例中提及的SPS配置池。以业务帧率是120fps,SCS为30KHz的业务场景为例,第四配置信息包括SPS配置池中包括一个或多个SPS周期,以及与每一个SPS周期对应的索引号可以如下:
Sps-config{index0,周期8.5ms,…};
Sps-config{index1,周期8.5ms,…};
Sps-config{index2,周期8ms,…}。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S802,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五配置信息,所述第五配置信息包括SPS激活池,所述SPS激活池包括一个或多个SPS周期队列,以及与每一个SPS周期队列对应的索引号,每一个SPS周期队列指示了所述SPS配置池中的至少一个索引号,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索引号的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能够使配置的循环使用的SPS周期与多样化的业务场景相匹配,基站还需要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五配置信息。其中,第五配置信息包括SPS激活池,SPS激活池包括一个或多个SPS周期队列,以及与每一个SPS周期队列对应的索引号。并且,对于每一个SPS周期队列指示了SPS配置池中的至少一个索引号,以及至少一个索引号的顺序。
示例性的,在实际应用中,第五配置信息包括的SPS激活池即图6和图10对应的实施例中提及的SPS激活池。关于SPS激活池的形式,例如可以是图6对应的实施例中所列举的:sps-ConfigActivationList{0:{0,1},1:{0,1,2},2:{3,1},3:{3,2},…}。
可理解的,对于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了第五配置信息的场景,用户设备不仅从基站接收第四配置信息,还会从基站接收第五配置信息。
示例性的,在实际应用中,第五配置信息同样可以承载在RRC信令中,即基站通过RRC信令将第五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而用户设备则可以从接收到的RRC信令中解析出第五配置信息。
可理解的,在实际应用中,第四配置信息和第五配置信息可以通过同一RRC信令发送给用户设备。
S803,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六配置信息,所述第六配置信息指示了所述SPS激活池中的一个SPS周期队列对应的索引号。
示例性的,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六配置信息后,用户设备会从基站接收到第六配置信息。
示例性的,第六配置信息承载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或新定义的媒体介入控制层的控制单元MAC CE字段中(后续称为用来修改SPS周期的MAC CE字段)。
示例性的,在第六配置信息承载在DCI中时,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具体承载在DCI中的混合字段重传请求确认HARQ字段,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具体承载在激活阶段不使用的其他闲置字段,此处不再一一列举,本实施例对此也不做限制。
可理解的,通过上述对下行SPS、上行CG type1和上行CG type2激活方式的描述可知,对于下行SPS和上行CG type2,第六配置信息是承载在DCI中的HARQ字段中的;对于上行CG type1,第六配置信息是承载在新定义的用来修改SPS周期的MAC CE字段中。
此外,通过上述实施例中对业务帧率、SCS和SPS周期之间关联关系的描述可知,向用户设备发送的第六配置信息具体是根据与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业务帧率,从SPS配置池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SPS周期中选择与业务频率匹配的SPS周期。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通过MAC CE字段承载第六配置信息,实现为用户设备配置循环使用的SPS周期的方式,基站还需要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七配置信息。其中,第七配置信息指示了用户设备接收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的初始循环周期。
示例性的,关于第七配置信息的形式,例如可以是图8对应的实施例中所列举的初始循环周期的形式,CG-ConfigActivation{index1,index3}。
具体的说,对于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了了第四配置信息和第五配置信息,即SPS配置池和SPS激活池的场景,第五配置信息指示了一个循环使用的SPS周期队列对应的索引号,即上述index1和index3分别对应的是SPS激活池中的索引号。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初始循环周期中指示的内容是第六配置信息中一个SPS周期队列对应的索引号时,SPS周期队列中包括的具体内容为第四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SPS周期对应的索引号。
示例性的,在实际应用中,第七配置信息同样可以承载在RRC信令中,即基站通过RRC信令将第七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而用户设备可以从RRC信令中解析出第七配置信息。
可理解的,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了第四配置信息、第五配置信息的场景,第四配置信息、第五配置信息和第七配置信息可以通过同一RRC信令发送给用户设备。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六配置信息承载在MAC CE字段的场景,即对于上行CGtype1,向用户设备发送第六配置信息之前,需要定义用来修改SPS周期的MAC CE字段。关于定义用来修改SPS周期的MAC CE字段的方式,详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804,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四配置信息、所述第五配置信息和所述第六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
具体是根据所述第五配置信息和所述第六配置信息确定所述SPS激活池中与所述第六配置信息所指示的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队列;根据所述第四配置信息和所确定的SPS周期队列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
S805,用户设备按照所述顺序依次使用与所述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接收所述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
S806,用户设备在使用与所述至少一个索引号中的最后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接收数据之后,重复按照所述顺序依次使用与所述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接收所述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
关于步骤S805和步骤S806的实现,可以参见图11对应的实施例中步骤S504和步骤S505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用于执行上述应用于用户设备的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半静态调度方法。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用于执行上述应用于基站的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半静态调度方法。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通信系统包括用户设备(UE)和基站。其中,用户设备用于执行上述应用于用户设备的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半静态调度方法,基站用于执行上述应用于基站的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半静态调度方法。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实施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快闪存储器、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半静态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从基站接收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半静态调度SPS配置池,所述SPS配置池包括一个或多个SPS周期,以及与每一个SPS周期对应的索引号;
从所述基站接收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指示了所述SPS配置池中的至少一个索引号,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索引号的顺序;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
按照所述顺序依次使用与所述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接收所述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
在使用与所述至少一个索引号中的最后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接收数据之后,重复按照所述顺序依次使用与所述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接收所述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承载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承载在DCI的混合字段重传请求确认HARQ字段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承载在新定义的媒体介入控制层的控制单元MAC CE字段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基站接收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指示了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的初始循环周期;
其中,所述初始循环周期指示了所述SPS配置池中的至少一个索引号,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索引号的顺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配置信息承载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中。
7.一种半静态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半静态调度SPS配置池,所述SPS配置池包括一个或多个SPS周期,以及与每一个SPS周期对应的索引号;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指示了所述SPS配置池中的至少一个索引号,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索引号的顺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指示了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的初始循环周期;
其中,所述初始循环周期指示了所述SPS配置池中的至少一个索引号,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索引号的顺序。
9.一种半静态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从基站接收第四配置信息,所述第四配置信息包括半静态调度SPS配置池,所述SPS配置池包括一个或多个SPS周期,以及与每一个SPS周期对应的索引号;
从所述基站接收第五配置信息,所述第五配置信息包括SPS激活池,所述SPS激活池包括一个或多个SPS周期队列,以及与每一个SPS周期队列对应的索引号,每一个SPS周期队列指示了所述SPS配置池中的至少一个索引号,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索引号的顺序;
从所述基站接收第六配置信息,所述第六配置信息指示了所述SPS激活池中的一个SPS周期队列对应的索引号;
根据所述第四配置信息、所述第五配置信息和所述第六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
按照所述顺序依次使用与所述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接收所述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
在使用与所述至少一个索引号中的最后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接收数据之后,重复按照所述顺序依次使用与所述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接收所述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四配置信息、所述第五配置信息和所述第六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包括:
根据所述第五配置信息和所述第六配置信息确定所述SPS激活池中与所述第六配置信息所指示的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队列;
根据所述第四配置信息和所确定的SPS周期队列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索引号对应的SPS周期。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配置信息承载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配置信息承载在DCI的混合字段重传请求确认HARQ字段中。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配置信息承载在新定义的媒体介入控制层的控制单元MAC CE字段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基站接收第七配置信息,所述第七配置信息指示了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的初始循环周期;
其中,所述初始循环周期指示了所述SPS激活池中的一个SPS周期队列对应的索引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配置信息、第五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七配置信息承载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中。
16.一种半静态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向用户设备发送第四配置信息,所述第四配置信息包括半静态调度SPS配置池,所述SPS配置池包括一个或多个SPS周期,以及与每一个SPS周期对应的索引号;
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五配置信息,所述第五配置信息包括SPS激活池,所述SPS激活池包括一个或多个SPS周期队列,以及与每一个SPS周期队列对应的索引号,每一个SPS周期队列指示了所述SPS配置池中的至少一个索引号,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索引号的顺序;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六配置信息,所述第六配置信息指示了所述SPS激活池中的一个SPS周期队列对应的索引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七配置信息,所述第七配置信息指示了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通过SPS资源调度的数据的初始循环周期;
其中,所述初始循环周期指示了所述SPS激活池中的一个SPS周期队列对应的索引号。
18.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半静态调度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9至15任一项所述的半静态调度方法。
1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半静态调度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半静态调度方法。
20.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户设备和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
CN202210196172.5A 2022-03-01 2022-03-01 半静态调度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通信系统 Pending CN1167444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96172.5A CN116744461A (zh) 2022-03-01 2022-03-01 半静态调度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通信系统
PCT/CN2022/143540 WO2023165247A1 (zh) 2022-03-01 2022-12-29 半静态调度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96172.5A CN116744461A (zh) 2022-03-01 2022-03-01 半静态调度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44461A true CN116744461A (zh) 2023-09-12

Family

ID=87883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96172.5A Pending CN116744461A (zh) 2022-03-01 2022-03-01 半静态调度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44461A (zh)
WO (1) WO202316524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3334B (zh) * 2016-04-29 2020-01-31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副链路半持续调度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HUE054202T2 (hu) * 2016-08-12 2021-08-30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Idõszakos erõforrás-lefoglalás vezeték nélküli hálózatban és eszközben
WO2018126359A1 (en) * 2017-01-04 2018-07-12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Ltd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for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EP3949607A4 (en) * 2019-03-29 2022-1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US20210360653A1 (en) * 2020-05-15 2021-1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reception configurations for multiple downlink shared channe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65247A1 (zh) 2023-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1153B (zh) 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基地台及裝置對裝置使用者裝置
KR102564327B1 (ko) 통신 장치 및 단말 장치
CN111586643B (zh) 单播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JP2023521568A (ja) 能力削減型nr(新無線)デバイスのための制御リソースセット0
WO2020029997A1 (zh) 侧行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3641434B1 (en) Method, device,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channel carrier configuration
US20220256557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s for dci for v2x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CN115428558A (zh) 移动台、基站、接收方法及发送方法
WO2021244299A1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WO2018170845A1 (zh)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747367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165247A1 (zh) 半静态调度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通信系统
WO2023165235A1 (zh) 半静态调度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通信系统
JP2023529445A (ja) Nwdafの機能を改善してsmfが重複送信を効果的に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10546914A (zh) 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02517A1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88912A1 (ja) 基地局、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202509A1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133068B (zh) 上行资源分配方法、用户设备、存储介质及通信系统
WO2022209097A1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22209044A1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23044812A1 (zh) 一种组播调度mbs业务的指示方法、装置
WO2023013548A1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WO2023188913A1 (ja) 基地局、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WO2024034198A1 (ja) 端末、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