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35246A - 一种空调系统动态性能的标定台架及标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系统动态性能的标定台架及标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35246A
CN116735246A CN202310780072.1A CN202310780072A CN116735246A CN 116735246 A CN116735246 A CN 116735246A CN 202310780072 A CN202310780072 A CN 202310780072A CN 116735246 A CN116735246 A CN 1167352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enger cabin
control system
simulation chamber
air
out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800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侍守闯
李�杰
李衡
苏振兴
孙志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07800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352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35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352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M99/002Thermal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动态性能的标定台架及标定方法,涉及空调测试技术领域,其包括:室外模拟室,其内设置用于模拟整车空调的外环境温度的室外温控系统,室外换热器位于室外模拟室;乘员舱模拟室;乘员舱模拟室内设置乘员舱温控系统和加湿器;乘员舱温控系统包含设定的热负荷曲线;所述空调本体位于乘员舱模拟室内;缓冲模拟室,乘员舱模拟室位于缓冲模拟室内,缓冲模拟室内设置缓冲温控系统;主控系统,连接并控制空调本体、室外温控系统、乘员舱温控系统、缓冲温控系统和加湿器。本申请的标定台架及标定方法,将空调动态性能的测试工作前移到空调系统台架上。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系统动态性能的标定台架及标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动态性能的标定台架及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动车的实践应用过程中,电动车的冬季续航问题无疑是困扰电动车市场最大障碍之一。在此背景下,能够提高空调制热效率、降低采暖能耗的空调系统——热泵空调逐渐成为新能源车空调主流技术。热泵空调指的是可以通过压缩机将环境中的热量转换到乘员舱中进行取暖的一种空调系统,通常系统采暖功率大于压缩机功率,从而实现节能目的。热泵空调在不同低温区间的采暖策略往往不同,且由于加热能力的限制,常需要引入更多内循环空气,以保证加热速度;这也意味着热泵空调更加关注空调动态性能。
相关技术中,汽车空调开发过程中,一般是在开发早期搭建空调台架,并在焓差室(指的是以空气焓差法为原理建造的测定空调机制冷、制热能力的试验室)中进行空调系统的静态性能(如最大制冷能力等)的测试及标定。而空调系统的动态性能一般需要在整车上进行,但整车出车较晚,且整车环模试验成本高,因而若能在台架上完成动态性能的测试,将有利于压缩整车开发周期和成本。具体地,空调系统的动态性能指的是空调在制冷或取暖的过程中其输入条件,如乘员舱温度,在达到稳定之前会处于持续变化中,动态性能就是从启动空调到乘员舱到达稳定状态之间的性能表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动态性能的标定台架及标定方法,将空调动态性能的测试工作前移到空调系统台架上。
为达到以上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系统动态性能的标定台架,待测空调系统包含空调本体和室外换热器,所述标定台架包含:
室外模拟室,其内设置用于模拟整车空调的外环境温度的室外温控系统,所述室外换热器位于室外模拟室;
乘员舱模拟室,其空间体积等同于在研车型的乘员舱空间体积;所述乘员舱模拟室内设置乘员舱温控系统和加湿器,所述加湿器用于模拟乘员呼出的水汽;所述乘员舱温控系统包含设定的热负荷曲线;所述设定的热负荷曲线通过过往同类型、同级别车的整车空调升、降温试验数据获得;所述空调本体位于乘员舱模拟室内;
缓冲模拟室,所述乘员舱模拟室位于缓冲模拟室内,所述缓冲模拟室内设置缓冲温控系统,所述缓冲温控系统位于乘员舱模拟室外;所述乘员舱温控系统在工作时与缓冲模拟室进行换热;
主控系统,连接并控制空调本体、室外温控系统、乘员舱温控系统、缓冲温控系统和加湿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室外模拟室和缓冲模拟室形成日字形保温墙壁结构,且室外模拟室和缓冲模拟室通过隔断保温墙隔开。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标定台架还包含风量机,所述风量机连接于主控系统;所述风量机位于室外模拟室内,且风量机的风口对准室外换热器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乘员舱模拟室的侧壁成矩形,其包含三面乘员舱固定保温墙和一面乘员舱移动保温墙,所述乘员舱移动保温墙能够相对两面乘员舱固定保温墙密封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乘员舱移动保温墙和乘员舱固定保温墙均采用双层钣金加涤纶材料加工而成。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述标定台架的标定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获取待测空调系统的热负荷曲线,并将热负荷曲线导入乘员舱温控系统中;
主控系统通过室外温控系统控制调整室外模拟室的温度达到设定低温,还通过乘员舱温控系统控制调整乘员舱模拟室的温度同样达到设定低温,还通过缓冲温控系统控制调整缓冲模拟室的温度达到设定适宜温度;
主控系统控制待测空调系统开启设定制热模式,主控系统还控制加湿器8按照设定排湿量开始工作;乘员舱温控系统通过设置于乘员舱模拟室内的热敏电阻实时获取乘员舱模拟室内的温度,并反馈给主控系统;主控系统绘制乘员舱模拟室的温度随之间的变化曲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乘员舱温控系统带有风量测试系统,其能结合进出风温度、湿度测量、计算所得的空气焓值差计算得到实时的空气换热功率,并将其反馈至主控系统,与热负荷曲线对标并自动调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标定台架还包含风量机,所述风量机连接于主控系统;所述风量机位于室外模拟室内,且风量机的风口对准室外换热器设置;
所述主控系统控制空调系统开启设定制热模式时,还包含
主控系统控制风量机产生车辆设定速度下的设定模拟风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室外模拟室和缓冲模拟室形成日字形保温墙壁结构,且室外模拟室和缓冲模拟室通过隔断保温墙隔开;
所述乘员舱模拟室的侧壁成矩形,其包含三面乘员舱固定保温墙和一面乘员舱移动保温墙,所述乘员舱移动保温墙能够相对两面乘员舱固定保温墙密封移动;
所述乘员舱移动保温墙和乘员舱固定保温墙均采用双层钣金加涤纶材料加工而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得到待测空调系统的温度时间曲线后,将待测空调系统安装至在研车型的整车中运行,得到整车中的待测空调系统的温度时间曲线,进行对比。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申请的标定台架,包含室外模拟室、乘员舱模拟室、缓冲模拟室和主控系统,主控系统,连接并控制空调本体、室外温控系统、乘员舱温控系统、缓冲温控系统和加湿器;本申请的标定台架,设计巧妙,通过室外模拟室的室外温控系统模拟车辆外的环境低温,通过缓冲温控系统和乘员舱温控系统组合,能够更加精准按照设定的热负荷曲线进行工作,精准模拟车辆行驶时的乘员舱的环境温度;加湿器进一步提升了模拟真实性,更加接近于行驶中的车辆;本申请的标定台架,能够将空调动态性能的测试工作前移到空调系统台架上,无需等到空调系统安装到整车后再进行测试,能够提前识别设计风险,减少反复拆装空调系统的工作量,大大缩短新车的研发周期。
2.本申请的标定台架的风量机,能够对室外换热器进行吹风,模拟车辆行驶过程中自然风吹室外换热器的情形,风量机的风速通过主控系统进行设定,风量机进一步提升了标定台架的真实性和准确度。
3.本申请的乘员舱模拟室,可以通过乘员舱移动保温墙调节乘员舱的空间大小,也使得标定台架可以覆盖从微型车到全尺寸SUV/MPV等多种车型的开发,适用面广,实用性强。
4.本申请的标定方法,通过缓冲模拟室的缓冲温控系统先达到设定适宜温度,然后通过乘员舱模拟室的乘员舱温控系统与缓冲模拟室进行换热,能够更加精准按照设定的热负荷曲线执行,精准模拟车辆行驶时的乘员舱的环境温度,为空调系统提供整体的环境基础,使得空调系统在标定台架能够高精度完成空调系统的动态性能的测试,设计巧妙,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标定台架的布局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标定台架的布局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热负荷曲线图;
图4为本申请的标定台架测量得到的温度时间曲线图、以及整车试验测量得到的温度时间曲线图;
附图标记:100、室外模拟室;101、乘员舱模拟室;102、缓冲模拟室;1、外层保温墙壁;2、室外温控系统;3、隔断保温墙;4、缓冲温控系统;5、乘员舱固定保温墙;6、乘员舱移动保温墙;7、乘员舱温控系统;8、加湿器;9、空调本体;10、室外换热器;11、空调系统;12、风量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动态性能的标定台架的实施例,标定台架用于对待测空调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模拟测试,即要得到车辆行驶状态下的待测空调系统的温度时间曲线。待测空调系统11包含空调本体9和室外换热器10。
标定台架包含室外模拟室100、乘员舱模拟室101、缓冲模拟室102和主控系统,
室外模拟室100内设置室外温控系统2,室外温控系统2用于模拟整车空调的外环境温度,室外换热器10位于室外模拟室100。
乘员舱模拟室101的空间体积等同于在研车型的乘员舱空间体积。乘员舱模拟室101内设置乘员舱温控系统7和加湿器8,加湿器8用于模拟乘员呼出的水汽,且加湿器8能够模拟一人或多人的水汽数据。乘员舱温控系统7包含设定的热负荷曲线,设定的热负荷曲线通过过往同类型、同级别车的整车空调升、降温试验数据获得;空调本体9位于乘员舱模拟室101内。
缓冲模拟室102,乘员舱模拟室101位于缓冲模拟室102内,缓冲模拟室102内设置缓冲温控系统4,缓冲温控系统4位于乘员舱模拟室101外。缓冲模拟室102用于提供一个恒温的基础环境,便于乘员舱温控系统7实现精准的控制。缓冲温控系统4和乘员舱温控系统组合,能够更加精准按照设定的热负荷曲线进行工作。
主控系统,连接并控制空调本体9、室外温控系统2、乘员舱温控系统7、缓冲温控系统4和加湿器8。
优选地,设定的热负荷曲线还可以通过在研车型的仿真数据分析计算获得。具体地,仿真出整个整车,并输入整车的所有零件的材质数据,输入车辆运行时能够产生热量的所有部件(如发动机)的功率和/或热量转化等参数,进而仿真计算分析得到设定的热负荷曲线。
本申请的标定台架,设计巧妙,通过室外模拟室100的室外温控系统2模拟车辆外的环境低温,通过缓冲温控系统4和乘员舱温控系统组合,能够更加精准按照设定的热负荷曲线进行工作,精准模拟车辆行驶时的乘员舱的环境温度;加湿器8进一步提升了模拟真实性,更加接近于行驶中的车辆;本申请的标定台架,能够将空调动态性能的测试工作前移到空调系统台架上,无需等到空调系统安装到整车后再进行测试,能够提前识别设计风险,减少反复拆装空调系统的工作量,大大缩短新车的研发周期。
进一步地,室外模拟室100和缓冲模拟室102形成日字形保温墙壁结构,且室外模拟室100和缓冲模拟室102通过一个隔断保温墙3隔开。日字形保温墙壁结构的最外层由四面外层保温墙壁围成。
如图2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标定台架还包含风量机12,风量机12连接于主控系统;风量机12位于室外模拟室100内,且风量机12的风口对准室外换热器10设置。
本申请的标定台架的风量机12,能够对室外换热器10进行吹风,模拟车辆行驶过程中自然风吹室外换热器10的情形,风量机12的风速通过主控系统进行设定,风量机12进一步提升了标定台架的真实性和准确度。
进一步地,乘员舱模拟室101的侧壁成矩形,其包含三面乘员舱固定保温墙5和一面乘员舱移动保温墙6,乘员舱移动保温墙6能够相对两面乘员舱固定保温墙5密封移动。
本申请的乘员舱模拟室101,可以通过乘员舱移动保温墙6调节乘员舱的空间大小,也使得标定台架可以覆盖从微型车到全尺寸SUV/MPV等多种车型的开发,适用面广,实用性强。
进一步地,乘员舱移动保温墙6与乘员舱固定保温墙5之间具有良好的柔性密封,乘员舱固定保温墙5和乘员舱移动保温墙6均为刚性壁面,通过保证加工精度。具体地,使得乘员舱固定保温墙5和乘员舱移动保温墙6之间的间隙小于2mm,容积调节好后,使用玻璃胶对缝隙内外进行密封,并使用泡棉胶带增加密封效果。
优选地,乘员舱移动保温墙6和乘员舱固定保温墙5均采用双层钣金加涤纶材料加工而成。双层钣金加涤纶材料能够更准确的模拟乘员舱对环境的传热,以被动方式增加模拟的准确性。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述标定台架的标定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获取待测空调系统11的热负荷曲线,并将热负荷曲线导入乘员舱温控系统7中;乘员舱温控系统7包含设定的热负荷曲线,设定的热负荷曲线通过过往同类型、同级别车的整车空调升、降温试验数据获得,或者通过在研车型的仿真数据分析计算获得。
主控系统通过室外温控系统2控制调整室外模拟室100的温度达到设定低温,主控系统还通过乘员舱温控系统7控制调整乘员舱模拟室101的温度同样达到设定低温,相当于车辆在低温环境完全侵温至设定低温。主控系统还通过缓冲温控系统4控制调整缓冲模拟室的温度达到设定适宜温度;
主控系统控制空调系统开始运行,开启设定制热模式,主控系统还控制加湿器8按照设定排湿量开始工作。乘员舱温控系统7与缓冲模拟室开始换热,通过设置于乘员舱模拟室101内的热敏电阻实时获取乘员舱模拟室101内的温度,并反馈给主控系统;主控系统绘制乘员舱模拟室101的温度随之间的变化曲线,即得到了在行驶状态下的乘员舱内的空调系统的动态性能。
优选地,标定台架还可以亦可测量空调系统的各位置压力、过热度、过冷度、COP等参数作为监控项。
本申请的标定方法,通过缓冲模拟室102的缓冲温控系统4先达到设定适宜温度,然后通过乘员舱模拟室101的乘员舱温控系统7与缓冲模拟室102进行换热,能够更加精准按照设定的热负荷曲线执行,精准模拟车辆行驶时的乘员舱的环境温度,为空调系统提供整体的环境基础,使得空调系统在标定台架能够高精度完成空调系统的动态性能的测试,设计巧妙,适用性强。
进一步地,乘员舱温控系统7带有风量测试系统,其能结合进出风温度、湿度测量和空气焓值差计算得到实时的空气换热功率,并将其反馈至主控系统,与热负荷曲线对标并自动调节,提高乘员舱温控系统7的控制精度。
具体地,低温密闭的乘员舱的热负荷曲线导入乘员舱温控系统7中,即可使得乘员舱模拟室101与缓冲模拟室102之间的换热功率在各个温度点实时地与热负荷曲线相一致,即台架上的乘员舱区域的动态热负荷与整车试验一致。
如图2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标定台架还包含风量机12,风量机12连接于主控系统;风量机12位于室外模拟室100内,且风量机12的风口对准室外换热器10设置。
主控系统控制空调系统开启设定制热模式时,还包含
主控系统控制风量机12产生车辆设定速度下的设定模拟风速。
进一步地,室外模拟室100和缓冲模拟室102形成日字形保温墙壁结构,且室外模拟室100和缓冲模拟室102通过一个隔断保温墙3隔开。
进一步地,乘员舱模拟室101的侧壁成矩形,其包含三面乘员舱固定保温墙5和一面乘员舱移动保温墙6,乘员舱移动保温墙6能够相对两面乘员舱固定保温墙5密封移动。
乘员舱移动保温墙6和乘员舱固定保温墙5均采用双层钣金加涤纶材料加工而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含校验的步骤:
在得到待测空调系统11的温度时间曲线后,将待测空调系统11安装至在研车型的整车中运行,得到整车中的待测空调系统11的温度时间曲线,进行对比。
针对某一款车型的空调系统动态性能的标定方法,传统的整车试验方法如下:
整车环模采暖试验工况,环境温度-10℃,浸车使得车内温度达到环境温度-10℃,然后启动车辆,车辆以40km/h匀速行驶,空调开启最大制热,经过60min左右的试验后,获得车内温度-时间的曲线(见图4中实线),即整车试验结果,整个试验在带转毂的环境仓中进行。
采用本申请的标定方法如下:
通过室外温控系统将室外模拟室100的温度调节至-10℃,通过缓冲温控系统4将缓冲模拟室102的温度调整为25℃,通过乘员舱温控系统7将乘员舱模拟室101的温度调整到-10℃;
乘员舱温控系统7的风量测试系统结合进出风温度、湿度测量、计算所得的空气焓值差计算得到实时的空气换热功率,并将其反馈至主控系统,与设定的热负荷曲线对标,主控系统自动调节乘员舱温控系统7的功率,从而能够实现始终热负荷曲线(见图3)相吻合。
开始试验前,低温密闭的乘员舱在不同内部温度-10℃环境温度下的热负荷曲线如图3,将其导入乘员舱温控系统7。
试验开始时,台架给待测量空调系统11上电,开启空调热泵模式最大制热工况(空调本体风量最大、温度最高、吹脚模式),通过室外模拟室的风量机给出相当于车辆40km/h行驶时的风速(可通过仿真计算或实车试验实测获取)。持续测量记录乘员舱模拟室101的温度。在试验进行60min后关闭空调箱以及风量、温度控制系统结束试验。主控系统制作乘员舱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此即台架模拟整车试验所测得的试验结果。
后续验证:在该车型上台架试验与整车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见图4),结果显示本台架所测试的车内温度与整车试验的车内温度偏差小于2℃,精度高,代表性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系统动态性能的标定台架,其特征在于,待测空调系统(11)包含空调本体(9)和室外换热器(10),所述标定台架包含:
室外模拟室(100),其内设置用于模拟整车空调的外环境温度的室外温控系统(2),所述室外换热器(10)位于室外模拟室(100);
乘员舱模拟室(101),其空间体积等同于在研车型的乘员舱空间体积;所述乘员舱模拟室(101)内设置乘员舱温控系统(7)和加湿器(8),所述加湿器(8)用于模拟乘员呼出的水汽;所述乘员舱温控系统(7)包含设定的热负荷曲线;所述设定的热负荷曲线通过过往同类型、同级别车的整车空调升、降温试验数据获得;所述空调本体(9)位于乘员舱模拟室(101)内;
缓冲模拟室(102),所述乘员舱模拟室(101)位于缓冲模拟室(102)内,所述缓冲模拟室(102)内设置缓冲温控系统(4),所述缓冲温控系统(4)位于乘员舱模拟室(101)外;所述乘员舱温控系统(7)在工作时与缓冲模拟室(102)进行换热;
主控系统,连接并控制空调本体(9)、室外温控系统(2)、乘员舱温控系统(7)、缓冲温控系统(4)和加湿器(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系统动态性能的标定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模拟室(100)和缓冲模拟室(102)形成日字形保温墙壁结构,且室外模拟室(100)和缓冲模拟室(102)通过隔断保温墙(3)隔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系统动态性能的标定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台架还包含风量机(12),所述风量机(12)连接于主控系统;所述风量机(12)位于室外模拟室(100)内,且风量机(12)的风口对准室外换热器(10)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系统动态性能的标定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员舱模拟室(101)的侧壁成矩形,其包含三面乘员舱固定保温墙(5)和一面乘员舱移动保温墙(6),所述乘员舱移动保温墙(6)能够相对两面乘员舱固定保温墙(5)密封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调系统动态性能的标定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员舱移动保温墙(6)和乘员舱固定保温墙(5)均采用双层钣金加涤纶材料加工而成。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标定台架的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获取待测空调系统(11)的热负荷曲线,并将热负荷曲线导入乘员舱温控系统(7)中;
主控系统通过室外温控系统(2)控制调整室外模拟室(100)的温度达到设定低温,还通过乘员舱温控系统(7)控制调整乘员舱模拟室(101)的温度同样达到设定低温,还通过缓冲温控系统(4)控制调整缓冲模拟室的温度达到设定适宜温度;
主控系统控制待测空调系统(11)开启设定制热模式,主控系统还控制加湿器8按照设定排湿量开始工作;乘员舱温控系统(7)通过设置于乘员舱模拟室(101)内的热敏电阻实时获取乘员舱模拟室(101)内的温度,并反馈给主控系统;主控系统绘制乘员舱模拟室(101)的温度随之间的变化曲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员舱温控系统(7)带有风量测试系统,其能结合进出风温度、湿度测量、计算所得的空气焓值差计算得到实时的空气换热功率,并将其反馈至主控系统,与热负荷曲线对标并自动调节。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台架还包含风量机(12),所述风量机(12)连接于主控系统;所述风量机(12)位于室外模拟室(100)内,且风量机(12)的风口对准室外换热器(10)设置;
所述主控系统控制空调系统开启设定制热模式时,还包含
主控系统控制风量机(12)产生车辆设定速度下的设定模拟风速。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模拟室(100)和缓冲模拟室(102)形成日字形保温墙壁结构,且室外模拟室(100)和缓冲模拟室(102)通过隔断保温墙(3)隔开;
所述乘员舱模拟室(101)的侧壁成矩形,其包含三面乘员舱固定保温墙(5)和一面乘员舱移动保温墙(6),所述乘员舱移动保温墙(6)能够相对两面乘员舱固定保温墙(5)密封移动;
所述乘员舱移动保温墙(6)和乘员舱固定保温墙(5)均采用双层钣金加涤纶材料加工而成。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在得到待测空调系统(11)的温度时间曲线后,将待测空调系统(11)安装至在研车型的整车中运行,得到整车中的待测空调系统(11)的温度时间曲线,进行对比。
CN202310780072.1A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空调系统动态性能的标定台架及标定方法 Pending CN1167352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0072.1A CN116735246A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空调系统动态性能的标定台架及标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0072.1A CN116735246A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空调系统动态性能的标定台架及标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35246A true CN116735246A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07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80072.1A Pending CN116735246A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空调系统动态性能的标定台架及标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3524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54111A (zh) * 2024-01-12 2024-02-13 武汉市富仁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宽能力空调生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54111A (zh) * 2024-01-12 2024-02-13 武汉市富仁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宽能力空调生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7554111B (zh) * 2024-01-12 2024-03-19 武汉市富仁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宽能力空调生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15738B (zh) 顶置式空调系统的性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7132865A (zh) 储能单元的主动冷却功率标定方法及系统
CN116735246A (zh) 一种空调系统动态性能的标定台架及标定方法
CN105938058B (zh) 一种复合测量车载空调及电池热管理性能的焓差试验装置
CN103063457A (zh) 整车空调系统模拟试验方法
CN106198043A (zh) 一种汽车空调制冷剂充注量标定方法
CN106123243A (zh) 基于多维曲线拟合算法的空调装置制冷量测试方法
CN109708909A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系统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01392275Y (zh) 一种列车空调动态气流测试台
CN202485915U (zh) 空气焓值法制冷量及制热量的校准装置
CN103063459A (zh) 整车空调系统模拟试验装置
CN109799258B (zh) 产品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4634595A (zh) 一种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8954656A (zh) 轨道客车空调能耗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06161822U (zh) 一种电池包可靠性检测系统
CN110779748A (zh) 多温区运输制冷机组性能测试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04988748U (zh) 顶置式空调系统的性能测试系统
CN110052295A (zh) 等均温快速温变试验箱
CN113702079B (zh) 车用空调的标定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09827790B (zh) 一种驻车空调五合一在线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7292030A (zh) 一种汽车乘客舱采暖模拟方法
CN201392277Y (zh) 一种高温行车空调性能试验台
CN110308003A (zh) 一种空调系统制冷循环台架试验方法
CN113686587B (zh) 一种用于纯电动乘用车热管理耦合性能测试系统
CN220289005U (zh) 水箱散热器实验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