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32749A - 减振器及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减振器及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32749A
CN116732749A CN202210214414.9A CN202210214414A CN116732749A CN 116732749 A CN116732749 A CN 116732749A CN 202210214414 A CN202210214414 A CN 202210214414A CN 116732749 A CN116732749 A CN 1167327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friction
moving block
shock absorber
out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144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乾
许梁
梁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Chongqing Haier Front Loading Washing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Chongqing Haier Front Loading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Chongqing Haier Front Loading Wash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1441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327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32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327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20Mountings, e.g. resilient mountings, for the rotary receptacle, motor, tub or casing;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属于洗衣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振器及洗衣机。本发明实施例旨在解决洗衣机的内筒转动的偏心程度较大时,外筒会与箱体发生碰撞而导致箱体移位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洗衣机,减振器的一端与外筒铰接,减振器的另一端与箱体铰接,支撑筒上设置有活动孔,摩擦组件穿设在活动孔内,压力调节机构设置在支撑筒上,压力调节机构与摩擦组件连接,压力调节机构用于根据外筒的振动幅度调节摩擦组件对摩擦筒的预设压力。通过上述设置,在外筒的振动幅度较大时,增大预设压力以有效地降低外筒的振动;在外筒的振动幅度较小时降低预设压力,既可以降低外筒的振动幅度,又可以降低由于摩擦组件与摩擦筒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而产生的噪音。

Description

减振器及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属于洗衣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振器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洗衣机是利用电能产生机械作用来洗涤衣物的清洁电器,可对衣物进行洗涤、漂洗及脱水等,是现代家庭必备的电器产品。
相关技术中,洗衣机包括箱体、内筒、外筒、减振器及电机,内筒、外筒及电机均设置在箱体内,外筒套设在内筒外,外筒的轴线与内筒的轴线共线。电机与内筒传动连接,以带动内筒转动。内筒和外筒均穿设在转动轴上,转动轴的轴线与内筒的轴线共线,内筒和转动轴同步转动,外筒不发生转动。洗衣机在运行脱水程序时,内筒高速旋转,内筒内的衣物会使内筒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偏心,进而使转动轴偏心转动,转动轴偏心转动时会导致外筒发生振动,内筒转动时的偏心程度较大时,外筒的振幅也随之增大。减振器设置在外筒和箱体之间,以降低外筒的振动。
然而,由于减振器阻尼力恒定,在外筒的振动幅度较大时,减振器所提供的阻尼力不能有效地降低振动,导致外筒的振幅较大,外筒与箱体发生碰撞而使箱体移位,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减振器及洗衣机,以解决洗衣机的内筒转动的偏心程度较大时,外筒会与箱体发生碰撞而导致箱体移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振器,包括:摩擦筒、支撑筒、摩擦组件及压力调节机构,部分所述支撑筒穿设在所述摩擦筒内,所述支撑筒的筒壁上设置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与所述摩擦筒正对;所述摩擦组件穿设在所述活动孔内,所述摩擦组件可沿所述活动孔的轴线移动;所述压力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筒上,所述压力调节机构与所述摩擦组件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机构用于根据外筒的振动幅度调节所述摩擦组件对所述摩擦筒的预设压力。
在上述减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摩擦组件包括支撑块、止挡板和摩擦片,所述支撑块可活动的穿设在所述活动孔内,所述止挡板设置在所述支撑块朝向所述摩擦筒的一侧,且所述止挡板位于所述支撑筒的外侧,所述活动孔在所述止挡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止挡板内;所述摩擦片设置在所述止挡板朝向所述摩擦筒的一侧,所述摩擦片与所述止挡板贴合。
在上述减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孔为多个,多个所述活动孔沿所述支撑筒的周向间隔的设置;所述摩擦组件为多个,每个所述摩擦组件穿设在对应的一个所述活动孔内;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轴线为弧线,所述连接通道的轴线上的各点与所述支撑筒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多个所述支撑块上的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支撑筒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摩擦组件还包括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穿设在多个所述连接通道内,所述第一复位件延伸方向的两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复位组件用于使所述支撑块背离所述摩擦筒移动。
在上述减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复位件包括第一复位弹簧。
在上述减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移动块、第二复位件及牵引装置,所述移动块的轴线与所述支撑筒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二复位件设置在所述移动块轴向的一端,所述牵引装置设置在所述移动块轴向的另一端,所述牵引装置用于对所述移动块施加背离所述第二复位件的方向的拉力,以使所述移动块对所述支撑块施加朝向所述摩擦筒的压力;所述第二复位件用于对所述移动块施加背离所述牵引装置的方向的拉力,以解除所述移动块对所述支撑块的压力。
在上述减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块呈圆台形,所述移动块朝向所述牵引装置的底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移动块朝向所述第二复位件的底面的面积;所述支撑块背离所述摩擦筒的一侧具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用于与所述移动块的侧面贴合。
在上述减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复位件包括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延伸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移动块背离所述牵引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延伸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筒的端部连接。
在上述减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筒背离所述牵引装置的一端的内侧设置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的轴线与所述支撑筒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穿设在所述限位管内,所述限位管朝向所述移动块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块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移动块轴向上的高度。
在上述减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电机和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移动块背离所述第二复位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牵引电机连接,所述牵引电机用于使所述移动块背离所述第二复位件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洗衣机,包括外筒、箱体以及上述的减振器,所述减振器的一端与所述外筒铰接,所述减振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铰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洗衣机包括外筒、箱体以及减振器,减振器的一端与外筒铰接,减振器的另一端与箱体铰接,减振器包括摩擦筒、支撑筒、摩擦组件及压力调节机构,支撑筒上设置有活动孔,摩擦组件穿设在活动孔内,压力调节机构设置在支撑筒上,压力调节机构与摩擦组件连接,压力调节机构用于根据外筒的振动幅度调节摩擦组件对摩擦筒的预设压力。通过上述设置,在外筒的振动幅度较大时,增大摩擦组件对摩擦筒的预设压力,以增加摩擦组件与摩擦筒之间的摩擦力;而在外筒的振动幅度较小时,减小摩擦组件对摩擦筒的预设压力,以减小摩擦组件与摩擦筒之间的摩擦力。这样减振器的阻尼力便可根据外筒的振动幅度而改变,在外筒的振动幅度较大时,减振器提供较大的阻尼力以有效地降低外筒的振动;在外筒的振动幅度较小时,减振器提供较小的阻尼力,既可以降低外筒的振动幅度,又可以降低由于摩擦组件与摩擦筒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而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减振器及洗衣机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为: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减振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减振器中支撑筒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洗衣机中外筒和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P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减振器中支撑筒和摩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减振器中摩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00、减振器; 200、外筒;
110、摩擦筒; 111、第二连接板;
120、支撑筒; 121、活动孔;
122、限位管; 123、第三连接板;
130、摩擦组件; 131、支撑块;
132、止挡板; 133、摩擦片;
134、连接通道; 135、第一复位弹簧;
136、抵接面; 140、压力调节机构;
141、移动块; 142、第二复位弹簧;
143、牵引装置; 144、牵引电机;
145、牵引绳; 201、第一连接板;
202、第一铰接柱; 203、第五连接板;
204、第五连接孔; 301、固定板;
302、固定孔; 303、第四连接板;
304、第二铰接柱; 305、挂接板;
306、缓冲弹簧; 307、第一挂钩;
308、第二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洗衣机包括箱体、内筒、外筒及电机,内筒、外筒及电机均设置在箱体内,外筒套设在内筒外,外筒的轴线与内筒的轴线共线。电机与内筒传动连接,以带动内筒转动。内筒和外筒均穿设在转动轴上,转动轴的轴线与内筒的轴线共线,内筒和转动轴同步转动,外筒不发生转动。
洗衣机在运行脱水程序时,内筒高速旋转,内筒内的衣物会使内筒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偏心,进而使转动轴偏心转动,转动轴偏心转动时会导致外筒发生振动。内筒转动时的偏心程度较大时,外筒的振幅也随之增大,导致外筒与箱体发生碰撞而使箱体移位。
相关技术中常在外筒与箱体之间设置减振器以降低外筒的振动,但由于减振器阻尼力恒定,在外筒的振动幅度较大时,减振器所提供的阻尼力较小而不能有效地降低振动;在外筒的振动幅度较小时,减振器仍提供相对较大的阻尼力而导致减振器产生较大的噪音。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减振器及洗衣机,通过压力调节机构来调节摩擦组件与摩擦筒之间的预设压力,进而调节摩擦组件与摩擦筒之间的摩擦力,以使减振器的阻尼力随着外筒的振动幅度而改变,从而有效降低外筒的振动幅度。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洗衣机包括箱体及设置在箱体内的内筒、外筒200、电机和减振器100,外筒200套设在内筒外,外筒200的轴线与内筒的轴线共线。电机与内筒传动连接,以带动内筒转动。箱体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转动轴,内筒和外筒200均穿设在转动轴上,转动轴的轴线与内筒的轴线共线,内筒和转动轴同步转动,内筒在转动时,外筒200不随内筒转动。
洗衣机在运行脱水程序时,内筒高速旋转,内筒内的衣物会使内筒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偏心,进而使转动轴偏心转动,转动轴偏心转动时会导致外筒200发生振动。内筒转动时的偏心程度较大时,外筒200的振幅也随之增大。
洗衣机还可以包括控制板,控制板与电机电连接,控制板用于获取电机的电流,并根据电流确定内筒转动时的偏心程度。
外筒200上可以设置有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用于检测外筒200的振动幅度,振动传感器与控制板电连接,控制板还用于获取外筒200的振动幅度。外筒200的振动幅度与内筒转动时的偏心程度呈正相关,内筒转动时的偏心程度大时,外筒200的振动幅度也随之增大。
减振器100设置在外筒200和箱体之间,减振器100包括摩擦筒110、支撑筒120、摩擦组件130及压力调节机构140。如图1和图2所示,摩擦筒110和支撑筒120可以均为圆柱筒,支撑筒120的半径小于摩擦筒110的半径,部分支撑筒120穿设在摩擦筒110内。如图3所示,支撑筒120的筒壁上设置有活动孔121,活动孔121的轴线可以与支撑筒120的轴线垂直,活动孔121与摩擦筒110正对。
活动孔121在摩擦筒110上的投影可以为圆形、正方形或长方形等,本实施例对活动孔121的形状不作限制。支撑筒120可以具有固定端和活动端,活动端位于摩擦筒110内,固定端位于摩擦筒110外,活动孔121可以靠近活动端设置,以避免在外筒200的振动幅度较大时,活动孔121移动到摩擦筒110外。摩擦组件130可活动的穿设在活动孔121内,摩擦组件130可沿活动孔121的轴线移动。
继续参照图2,压力调节机构140设置在支撑筒120内,压力调节机构140用于根据外筒200的振动幅度调节摩擦组件130对摩擦筒110的预设压力。
压力调节机构140与控制板电连接,控制板根据内筒转动时的偏心程度和/或外筒200的振动幅度控制压力调节机构140,在外筒200的振动幅度较大时,增大摩擦组件130对摩擦筒110的预设压力,以增加摩擦组件130与摩擦筒110之间的摩擦力;而在外筒200的振动幅度较小时,减小摩擦组件130对摩擦筒110的预设压力,以减小摩擦组件130与摩擦筒110之间的摩擦力。这样减振器100的阻尼力便可根据外筒200的振动幅度而改变,在外筒200的振动幅度较大时,减振器100提供较大的阻尼力以有效地降低外筒200的振动幅度;在外筒200的振动幅度较小时,减振器100提供较小的阻尼力,以降低由于摩擦组件130与摩擦筒110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而产生的噪音。
如图4所示,摩擦筒110远离支撑筒120的一端可以与外筒200铰接,支撑筒120远离摩擦筒110的一端可以与箱体的内壁铰接。示例性的,外筒200的侧壁上可以设置有第一连接板201,第一连接板201与外筒200的轴线垂直,第一连接板20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摩擦筒110远离支撑筒120的一端可以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11,第二连接板111与摩擦筒110的轴线平行,第二连接板111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一铰接柱202穿设在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
支撑筒120远离摩擦筒110的一端可以设置有第三连接板123,第三连接板123与支撑筒120的轴线平行,第三连接板123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箱体的内侧可以设置有固定板301,固定板301上可以设置有固定孔302,紧固螺栓穿过固定孔302后与箱体连接。固定板301背离箱体的一侧可以设置有第四连接板303,第四连接板303与固定板301垂直,第四连接板303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第二铰接柱304穿设在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内。
当然,也可以使支撑筒120远离摩擦筒110的一端与外筒200铰接,使摩擦筒110远离支撑筒120的一端与箱体的内壁铰接。
继续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的洗衣机可以为滚筒洗衣机,外筒200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箱体可以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位于底板的上方,且顶板与底板均与水平面平行,顶板的底部可以设置有挂接板305,外筒200朝向顶板的一侧与挂接板305可以通过缓冲弹簧306连接,具体的,外筒200朝向顶板的一侧可以设置有第五连接板203,第五连接板203与外筒200的轴线垂直,第五连接板203上可以设置有第五连接孔204,缓冲弹簧306的底端具有第一挂钩307,第一挂钩307穿设在第五连接孔204内。缓冲弹簧306的顶端具有第二挂钩308,第二挂钩308挂接在挂接板305上。减振器100可以设置在外筒200朝向底板的一侧,固定板301与底板连接。
外筒200的上方可以设置有多个缓冲弹簧306,示例性的,缓冲弹簧306可以设置有两个,两个缓冲弹簧306可以关于过外筒200轴线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平面对称,以保持外筒200的平衡。
外筒200的下方可以设置有多个减振器100,示例性的,减振器100可以设置有两个,两个减振器100可以关于过外筒200轴线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平面对称,以保持外筒200的平衡。
减振器100可以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设置,且减振器100靠近外筒200的一端较远离外筒的一端更靠近过外筒200轴线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平面。
如图5所示,上述摩擦组件130可以包括支撑块131、止挡板132和摩擦片133,支撑块131可活动的穿设在活动孔121内,止挡板132设置在支撑块131朝向摩擦筒110的一侧,且止挡板132位于支撑筒120的外侧,活动孔121在止挡板132上的投影位于止挡板132内,止挡板132用于与支撑筒120贴合,以避免支撑块131从活动孔121内移出。
如图6所示,摩擦片133设置在止挡板132朝向摩擦筒110的一侧,摩擦片133与止挡板132贴合,摩擦片133用于与摩擦筒110的内壁贴合。
在活动孔121在摩擦筒110上的投影为正方形的实现方式中,止挡板132和摩擦片133在摩擦筒110上的投影可以均与正方形,止挡板132朝向支撑块131的一侧可与支撑筒120的筒壁贴合,以对支撑块131进行限位,避免支撑块131继续朝向支撑筒120的轴线移动而从活动孔121内移出。摩擦片133朝向止挡板132的一侧可以与止挡板132贴合,摩擦片133背离止挡板132的一侧用于与摩擦筒110的内侧贴合。
继续参照图3,进一步地,活动孔121可以为多个,多个活动孔121沿支撑筒120的周向间隔的设置;相应的,摩擦组件130也为多个,每个摩擦组件130穿设在对应的一个活动孔121内。
如图7所示,支撑块131上可以设置有连接通道134,连接通道134的轴线为弧线,连接通道134的轴线上的各点与支撑筒12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多个支撑块131上的连接通道134与支撑筒12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也相等。
摩擦组件130还可以包括第一复位件,第一复位件穿设在多个连接通道134内,第一复位件延伸方向的两端相连接,第一复位件具有弹性,第一复位组件用于使支撑块131背离摩擦筒110移动,在压力调节机构140对摩擦组件130的外力解除后,第一复位件使支撑块131朝向支撑筒120的轴线移动,以使摩擦片133与摩擦筒110分离,并使止挡板132与支撑筒120的筒壁抵接,此时摩擦组件130复位至初始状态。
继续参照图7,上述第一复位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复位弹簧135,第一复位弹簧135穿设在多个连接通道134内,通过第一复位弹簧135将多个支撑块131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
可替代的,第一复位组件还可以包括橡皮筋,橡皮筋穿设在多个连接通道134内,同样可以将多个支撑块131连接在一起,且在压力调节机构140对摩擦组件130的外力解除后,可以使摩擦组件130复位至初始状态。
继续参照图2,上述压力调节机构140可以包括移动块141、第二复位件及牵引装置143,移动块141的轴线与支撑筒120的轴线共线,移动块141和支撑块131在垂直于支撑筒120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中,移动块141的外边缘较支撑块131的内边缘更远离支撑筒120的轴线。
第二复位件设置在移动块141轴向的一端,牵引装置143设置在移动块141轴向的另一端,牵引装置143用于对移动块141施加背离第二复位件的方向的拉力,以使移动块141对支撑块131施加朝向摩擦筒110的压力;第二复位件用于对移动块141施加背离牵引装置143的方向的拉力,以解除移动块141对支撑块131的压力。
在外筒200的振动幅度不同时,牵引装置143对移动块141所施加的拉力的大小不同,在外筒200的振动幅度较大时,牵引装置143对移动块141的拉力较大,移动块141朝向牵引装置143移动的过程中,移动块141与支撑块131抵接并朝向摩擦筒110推挤支撑块131,至摩擦片133与摩擦筒110抵接并挤压摩擦筒110,此时摩擦片133对摩擦筒110的压力较大,因此摩擦片133与摩擦筒110之间的摩擦力也较大,减振器100可提供较大的阻尼力,以减弱外筒200的振动。而在外筒200的振动幅度较小时,摩擦片133对摩擦筒110的压力较小,此时摩擦片133与摩擦筒110之间的摩擦力也较小,这样既可以降低外筒200的振动幅度,又可以降低由于摩擦片133与摩擦筒110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而产生的噪音。
继续参照图2,上述移动块141可以呈圆台形,移动块141朝向牵引装置143的底面的面积小于移动块141朝向第二复位件的底面的面积;支撑块131背离摩擦筒110的一侧具有抵接面136,抵接面136用于与移动块141的侧面贴合,也就是说,在过支撑筒120轴线的截面中,抵接面136与移动块141的侧壁平行,这样移动块141在沿支撑筒120的轴线移动的过程中,可以确保抵接面136始终与移动块141的侧壁贴合。
当然,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移动块141也可以呈棱台形,移动块141具有多个侧面,相应的,抵接面136也可以为斜面,每个抵接面136用于与对应的一个移动块141的侧面贴合。
继续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复位件可以包括第二复位弹簧142,第二复位弹簧142延伸方向的一端与移动块141背离牵引装置143的一端连接,第二复位弹簧142延伸方向的另一端与支撑筒120的端部连接。
在牵引装置143对移动块141的拉力解除后,第二复位弹簧142向背离牵引装置143的方向拉动移动块141,以使移动块141朝向第二复位弹簧142移动至初始位置,移动块141处于初始位置时,移动块141与支撑块131之间没有作用力。
第二复位弹簧142可以设置在支撑筒120的活动端,牵引装置143可以设置在支撑筒120的固定端。当然也可以将第二复位弹簧142设置在支撑筒120的固定端,将牵引装置143设置在支撑筒120的活动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复位件还可以包括弹力带,弹力带的一端与移动块141背离牵引装置143的一端连接,弹力带的另一端可以与支撑筒120的活动端连接。
继续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筒120背离牵引装置143的一端的内侧设置有限位管122,限位管122的轴线与支撑筒120的轴线共线,第二复位弹簧142穿设在限位管122内,限位管122朝向移动块141的一端与支撑块131之间的距离小于移动块141轴向上的高度,在牵引装置143对移动块141的外力解除后,第二复位弹簧142拉动移动块141,至移动块141与限位管122抵接时,移动块141朝向牵引电机144的一端仍然位于支撑块131所围成的空间内,以避免移动块141完全脱离支撑块131。
上述牵引装置143可以包括牵引电机144和牵引绳145,牵引绳145可以为尼龙绳、橡胶绳、或者其他柔性绳,牵引绳145的一端与移动块141背离第二复位件的一端连接,牵引绳145的另一端与牵引电机144连接,牵引电机144用于使移动块141背离第二复位件移动。
牵引电机144与控制板可以电连接,控制板根据外筒200的振动幅度控制牵引电机144,以调整牵引电机144对牵引绳145的拉力。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牵引装置143还可以包括电动推杆或者其他可以带动移动块141沿支撑筒120的轴线移动的装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洗衣机包括外筒200、箱体以及减振器100,减振器100的一端与外筒200铰接,减振器100的另一端与箱体铰接,减振器100包括摩擦筒110、支撑筒120、摩擦组件130及压力调节机构140,支撑筒120上设置有活动孔121,摩擦组件130穿设在活动孔121内,压力调节机构140设置在支撑筒120内,压力调节机构140用于对摩擦组件130施加朝向摩擦筒110的压力,以使摩擦组件130与摩擦筒110抵接,并对摩擦筒110施加预设压力。通过上述设置,在外筒200的振动幅度较大时,增大摩擦组件130对摩擦筒110的预设压力,以增加摩擦组件130与摩擦筒110之间的摩擦力;而在外筒200的振动幅度较小时,减小摩擦组件130对摩擦筒110的预设压力,以减小摩擦组件130与摩擦筒110之间的摩擦力。这样减振器100的阻尼力便可根据外筒200的振动幅度而改变,在外筒200的振动幅度较大时,减振器100提供较大的阻尼力以有效地降低外筒200的振动;在外筒200的振动幅度较小时,减振器100提供较小的阻尼力,既可以降低外筒200的振动幅度,又可以降低由于摩擦组件130与摩擦筒110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而产生的噪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筒、支撑筒、摩擦组件及压力调节机构,部分所述支撑筒穿设在所述摩擦筒内,所述支撑筒的筒壁上设置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与所述摩擦筒正对;
所述摩擦组件穿设在所述活动孔内,所述摩擦组件可沿所述活动孔的轴线移动;
所述压力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筒上,所述压力调节机构与所述摩擦组件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机构用于根据外筒的振动幅度调节所述摩擦组件对所述摩擦筒的预设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组件包括支撑块、止挡板和摩擦片,所述支撑块可活动的穿设在所述活动孔内,所述止挡板设置在所述支撑块朝向所述摩擦筒的一侧,且所述止挡板位于所述支撑筒的外侧,所述活动孔在所述止挡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止挡板内;所述摩擦片设置在所述止挡板朝向所述摩擦筒的一侧,所述摩擦片与所述止挡板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孔为多个,多个所述活动孔沿所述支撑筒的周向间隔的设置;所述摩擦组件为多个,每个所述摩擦组件穿设在对应的一个所述活动孔内;
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轴线为弧线,所述连接通道的轴线上的各点与所述支撑筒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多个所述支撑块上的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支撑筒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所述摩擦组件还包括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穿设在多个所述连接通道内,所述第一复位件延伸方向的两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复位组件用于使所述支撑块背离所述摩擦筒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件包括第一复位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移动块、第二复位件及牵引装置,所述移动块的轴线与所述支撑筒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二复位件设置在所述移动块轴向的一端,所述牵引装置设置在所述移动块轴向的另一端,所述牵引装置用于对所述移动块施加背离所述第二复位件的方向的拉力,以使所述移动块对所述支撑块施加朝向所述摩擦筒的压力;所述第二复位件用于对所述移动块施加背离所述牵引装置的方向的拉力,以解除所述移动块对所述支撑块的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呈圆台形,所述移动块朝向所述牵引装置的底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移动块朝向所述第二复位件的底面的面积;
所述支撑块背离所述摩擦筒的一侧具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用于与所述移动块的侧面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件包括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延伸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移动块背离所述牵引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延伸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筒的端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背离所述牵引装置的一端的内侧设置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的轴线与所述支撑筒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穿设在所述限位管内,所述限位管朝向所述移动块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块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移动块轴向上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电机和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移动块背离所述第二复位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牵引电机连接,所述牵引电机用于使所述移动块背离所述第二复位件移动。
10.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箱体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所述减振器的一端与所述外筒铰接,所述减振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铰接。
CN202210214414.9A 2022-03-04 2022-03-04 减振器及洗衣机 Pending CN1167327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4414.9A CN116732749A (zh) 2022-03-04 2022-03-04 减振器及洗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4414.9A CN116732749A (zh) 2022-03-04 2022-03-04 减振器及洗衣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32749A true CN116732749A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10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14414.9A Pending CN116732749A (zh) 2022-03-04 2022-03-04 减振器及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3274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256986A1 (en) Friction Damper Device for a Washing Machine
EP1477604A2 (en) Damper for washing machine
US9297434B2 (en) Shock absorber having an improved friction element
EP2011912A1 (en) 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
CA2645978A1 (en) Anti-vibration device
WO2017114036A1 (zh) 一种洗衣机变阻尼减振装置及洗衣机
JP2019505740A (ja) 洗濯機の可変減衰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及び洗濯機
WO2017114035A1 (zh) 一种洗衣机变阻尼减振装置及洗衣机
WO2018086588A1 (zh) 一种洗衣机减震装置及洗衣机
US20120011900A1 (en) Laundry machine
CN107604588B (zh) 一种滚筒洗衣机
EP3426836B1 (en) A laundry washing or washing-drying machine
CN116732749A (zh) 减振器及洗衣机
JP2016137092A (ja) 洗濯機
US9618073B2 (en) Shock absorber having an improved friction element
KR102509394B1 (ko) 세탁기
JP2017086516A (ja) 洗濯機
WO2018086578A1 (zh) 一种洗衣机减震装置及洗衣机
EP2243873B1 (en) Improved shock absorber particularly for washing and/or drying machines
CN218621468U (zh) 波轮洗衣机
CN218232845U (zh) 一种减振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CN213267176U (zh) 家用电器
CN111172713B (zh) 一种洗衣机的减震装置、洗衣机及减震装置的装配方法
JPH0824474A (ja) 全自動洗濯機
CN108978126B (zh) 洗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