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30565A - 制革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革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30565A
CN116730565A CN202311006377.3A CN202311006377A CN116730565A CN 116730565 A CN116730565 A CN 116730565A CN 202311006377 A CN202311006377 A CN 202311006377A CN 116730565 A CN116730565 A CN 1167305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wastewater
sludge
wastewater treatment
sedimentation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063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30565B (zh
Inventor
庄晓楠
庄汉珍
蒋永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Yongjian Leath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Yongjian Leath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Yongjian Leath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Yongjian Leath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0637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305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30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305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305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305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3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inorgan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81Installations for water purification using chemical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6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neutralisation; pH adjus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02Biological treatment
    • C02F11/04Anaerobic treatment; Production of methane by such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21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 C02F11/12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using filter pr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20Heavy metals or heavy metal compounds
    • C02F2101/22Chromium or chromium compounds, e.g. chrom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22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the processing of animals, e.g. poultry, fish, or parts thereof
    • C02F2103/24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the processing of animals, e.g. poultry, fish, or parts thereof from tanner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2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革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综合废水处理主路、含铬废水处理支路、脱毛废水处理支路、脱脂废水处理支路及其他废水处理支路,综合废水处理主路采用格栅、调节池、混凝沉淀池、缺氧池、好氧池、污泥消化池和二沉池,其中污泥消化池的进水来自脱毛废水处理支路的含有小分子降解蛋白质的废液以及脱脂废水处理支路的含有残留脂肪酸的废液,污泥消化池中的污泥发酵产酸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进行水解与酸化反应得到乙酸,一方面达到污泥减量和回流污泥改性目的,另一方面乙酸回流引入混凝沉淀池作为pH调节剂和回流引入好氧池作为无机碳源,降低外加剂成本,并保证回流污泥的微生物活性,有助于降低出水pH值。

Description

制革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革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革废水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制革废水是制革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皮革废水的特点是S2-、Cr3+、COD、BOD5、氨氮和总氮浓度高,并含有大量的氯化物和硫酸盐等,且各工段废水水量和水质差异极大。针对制革废水的排放特点,目前常用的是“分类预处理,综合废水物化+生化处理”的工艺路线,即先将脱毛浸灰废水、铬鞣废水、脱脂废水分别进行预处理,然后与其它废水混合后进行物理处理,使废水的环境适合微生物生存,再进行生化处理使废水符合国家标准。
关于综合废水,中国公开专利文献(CN104710087A)公开了综合废水A0生化处理方法,综合废水经格栅和调节池处理后进入混凝沉淀池进行混凝沉淀,然后引水至选择反应区/缺氧区/好氧区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反应,之后进入二沉池沉淀出水,二沉池的污泥回流至选择反应区。本发明能够充分均衡进入后续处理单元的水质和水量,有效降低生化系统的处理负荷,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快速提升系统的硝化和反硝化效率,防止污泥流失,稳定处理效果,确保上清液出水水质。
但是,上述制革废水处理方法存在以下几个缺陷:1、综合废水的pH值一般在8-10,而混凝沉淀池采用混凝剂适宜pH范围一般在6-8,需要额外加酸调节;2、好氧区的自养型微生物利用废水中的氨氮硝化反应生成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过程中,需要额外加入无机碳源例如甲醇或葡萄糖等;3、污泥作为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附属物,现在处理污泥应用最多的两种方式:焚烧和填埋,这两种处置方式极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因此,从源头出发,进行污泥的原位减量,使污水厂在运营过程中降低污泥的产量,不仅很大程度上节约运营成本,而且能防治污泥处理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革废水的处理系统,它能够降低剩余污泥量、减少外加剂成本并达到达标排放。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制革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
综合废水处理主路,包括依次设置的格栅、调节池、混凝沉淀池、缺氧池、好氧池、污泥消化池、二沉池和曝气生物滤池,所述好氧池与缺氧池之间连通设置有混合液回流线,所述好氧池的出水端通过并联式出水线接至二沉池和污泥消化池,所述二沉池的出水端接至曝气生物滤池通过并联式乙酸回流线接至混凝沉淀池和好氧池,且所述二沉池的出泥端与缺氧池之间连通设置有污泥回流线,所述污泥消化池的出水端接至二沉池;
含铬废水处理支路,含铬废水处理支路的废液出水汇入综合废水处理主路的格栅;
脱毛废水处理支路,脱毛废水处理支路通过第一并联式废液出水线接至综合废水处理主路,第一并联式废液出水线的一端接至格栅而第一并联式废液出水线的另一端接至污泥消化池;
脱脂废水处理支路,脱脂废水处理支路通过第二并联式废液出水线接至综合废水处理主路,第二并联式废液出水线的一端接至格栅而第二并联式废液出水线的另一端接至污泥消化池。
优选地,所述好氧池内设有曝气装置。
优选地,所述缺氧池和污泥消化池内分别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污泥消化池内还设有超声波发生装置。
优选地,所述二沉池采用周边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沉淀池。
优选地,所述含铬废水处理支路采用碱沉淀法与板框压滤法处理得到废液并汇入格栅。
优选地,所述脱毛废水处理支路采用超滤法回收蛋白质和催化氧化法处理得到含有小分子降解蛋白质的废液并接至综合废水处理主路。
优选地,所述脱脂废水处理支路采用酸提取法处理得到含有残留脂肪酸的废液并接至综合废水处理主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革废水的处理方法,采用上述处理系统完成如下步骤:
S1、含铬废水、脱毛废水、脱脂废水及其他废水分别在各处理支路中处理后汇入综合废水处理主路形成综合废水;
S2、综合废水在综合废水处理主路中处理后达标排放,具体为:
S21、综合废水通过格栅筛出大颗粒杂物和调节池调节水量及均衡水质;
S22、经步骤S21处理后的废水引入混凝沉淀池进行沉淀和脱水,混凝剂采用硫酸铝和石灰,通过并联式乙酸回流线引入的乙酸调节pH值在6.5-7.5;
S23、经步骤S22处理后的废水引入缺氧池,与从好氧池回流的混合液以及从二沉池引入的回流污泥混合搅拌,使废水中基质与回流污泥充分反硝化反应和氨化反应,为后续的好氧硝化反应提供氨态氮以及将好氧硝化产生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成气态氮排放;
S24、经步骤S23处理后的废水引入好氧池,通过并联式乙酸回流线输入的乙酸为无机碳源,通过曝气提供充足氧气,污泥中的好氧自养型微生物进行硝化反应;
S25、经步骤S24处理后的废水通过并联式出水线分流至污泥消化池,并联式出水线分流至污泥消化池和二沉池的分流比控制在1.5-2.4∶1,污泥消化池内的污泥中的发酵产酸微生物利用从脱毛废水处理支路引入的小分子降解蛋白质和从脱脂废水处理支路引入的残留脂肪酸为有机基质,协同超声波振动进行厌氧消化产生乙酸,降低废水pH值并达到污泥减量和回流污泥改性目的;
S26、经步骤S25处理后的废水引入二沉池,与从好氧池引入二沉池的废水混合,在二沉池内沉淀得到上清液和沉淀污泥,沉淀污泥一部分作为回流污泥引入缺氧池而余下进行浓缩与压滤处理,上清液一部分回流引入混凝沉淀池作为pH调节剂和引入好氧池作为无机碳源而余下引入曝气生物滤池;
S27、废水在曝气生物滤池中再进行生物处理,进一步降低BODs和COD,达标排放。
优选地,从二沉池引入缺氧池的回流污泥的污泥回流比为100%-150%,从好氧池引入缺氧池的混合液回流比为100%~200%。
优选地,所述缺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h~8h;所述好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2h~15h;所述二沉池的表面负荷率为1-1.2m3/(m2·h),水力停留时间3-5小时;所述混凝沉淀池的表面负荷为0.4-0.8m3/(m2·h),水力停留时间4-6小时。
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革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综合废水处理主路,综合废水处理主路采用格栅、调节池、混凝沉淀池、缺氧池、好氧池、污泥消化池和二沉池,其中污泥消化池的进水来自脱毛废水处理支路的含有小分子降解蛋白质的废液以及脱脂废水处理支路的含有残留脂肪酸的废液,污泥消化池中的污泥发酵产酸微生物例如蛋白质分解菌和脂肪分解菌在厌氧条件下进行水解与酸化反应得到乙酸,一方面乙酸能够使得污泥表面的胞外聚合物被崩解,部分细胞发生胞溶现象,大分子有机物质分解成为小分子物质,达到污泥减量和回流污泥改性目的,另一方面乙酸回流引入混凝沉淀池作为pH调节剂和回流引入好氧池作为无机碳源,且回流液基本不含污泥,达到降低外加剂成本和减少工序目的。另,本发明控制好氧池出水分流至污泥消化池和二沉池的分流比,保证回流污泥的微生物活性,同时有助于降低出水pH值。故本申请在综合废水处理主路中增加设置污泥消化池具有一物多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革废水的处理系统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并联式出水线和乙酸回流线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混合液回流线和污泥回流线分布示意图。
图中标记:100、综合废水处理主路;101、混合液回流线;102、并联式出水线;103、乙酸回流线;104、污泥回流线;11、格栅;12、调节池;13、混凝沉淀池;14、缺氧池;15、好氧池;16、污泥消化池;17、二沉池;18、曝气生物滤池;200、含铬废水处理支路;21、加碱反应池;22、板框压滤机;300、脱毛废水处理支路;301、第一并联式废液出水线;31、超滤膜设备;32、脱硫反应池;400、脱脂废水处理支路;401、第二并联式废液出水线;41、第二格栅;42、酸化罐;43、皂化罐;44、酸化水洗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制革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综合废水处理主路100、含铬废水处理支路200、脱毛废水处理支路300、脱脂废水处理支路400及其他废水处理支路。
本实施例的所述含铬废水处理支路200采用碱沉淀法与板框压滤法处理得到废液并汇入格栅11,其中碱沉淀法在加碱反应池21内进行,板框压滤法在板框压滤机22上进行,废液从板框压滤机22压滤出而铬泥另做他用,含铬废水处理支路200的废液出水汇入综合废水处理主路100的格栅11。
本实施例的所述脱毛废水处理支路300采用超滤法回收蛋白质和催化氧化法处理得到含有小分子降解蛋白质的废液并通过第一并联式废液出水线301接至综合废水处理主路100,第一并联式废液出水线301的一端接至格栅11而第一并联式废液出水线301的另一端接至污泥消化池16,第一并联式废液出水线301在格栅11和污泥消化池16的分流比控制在4-6∶1。超滤法回收蛋白质在超滤膜设备31进行,催化氧化法在脱硫反应池32内进行,采用纳米二氧化锰负载型催化剂,为常规技术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所述脱脂废水处理支路400采用酸提取法处理得到含有残留脂肪酸的废液并通过第二并联式废液出水线401接至综合废水处理主路100,第二并联式废液出水线401的一端接至格栅11而第二并联式废液出水线401的另一端接至污泥消化池16,第二并联式废液出水线401在格栅11和污泥消化池16的分流比控制在4-6∶1。酸提取法依次在第二格栅41、酸化罐42、皂化罐43、酸化水洗罐44加工处理,为常规技术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综合废水处理主路包括依次设置的格栅11、调节池12、混凝沉淀池13、缺氧池14、好氧池15、污泥消化池16、二沉池17和曝气生物滤池18,所述好氧池15内设有曝气装置,所述缺氧池14和污泥消化池16内分别设有搅拌装置,所述二沉池17采用周边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沉淀池。所述污泥消化池内还设有超声波发生装置,频率为20MHz~35MHz,功率为2500W~4000W,每次振动15min~20min停1小时。
所述好氧池15的出水端与缺氧池14的进水端之间连通设置有混合液回流线101,所述好氧池15的出水端通过并联式出水线102接至二沉池17和污泥消化池16,所述二沉池17的出水端接至曝气生物滤池18通过并联式乙酸回流线103接至混凝沉淀池13和好氧池15,且所述二沉池17的出泥端与缺氧池14之间连通设置有污泥回流线104,所述污泥消化池16的出水端接至二沉池17。并联式出水线102分流至污泥消化池16和二沉池的分流比控制在1.5-2.4∶1,二沉池17的上清液流入曝气生物滤池18与经乙酸回流线103回流的体积比为1.5-2.4∶1,乙酸回流线103分流至混凝沉淀池13和好氧池15的分流比控制在0.6-1.5∶1。
实施例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革废水的处理方法,采用上述处理系统完成如下步骤:S1、含铬废水、脱毛废水、脱脂废水及其他废水分别在各处理支路中处理后汇入综合废水处理主路100形成综合废水;S2、综合废水在综合废水处理主路100中处理后达标排放。
具体为:S21、综合废水通过格栅11筛出大颗粒杂物和调节池12调节水量及均衡水质,调节池12内的曝气量不小于1.5m3/(m2·h)。
S22、经步骤S21处理后的废水引入混凝沉淀池13进行沉淀和脱水,混凝剂采用硫酸铝和石灰,通过并联式乙酸回流线103引入的乙酸调节pH值在7.5,表面负荷为0.5m3/(m2·h),水力停留时间5小时。
S23、经步骤S22处理后的上清液和脱水产生的滤液作为废水引入缺氧池14,与从好氧池15回流的混合液以及从二沉池17引入的回流污泥混合搅拌,使废水中基质与回流污泥充分反硝化反应和氨化反应,混合液回流比为150%,水力停留时间为6h,使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为后续的好氧硝化反应提供氨态氮以及将好氧硝化产生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成气态氮排放。
S24、经步骤S23处理后的废水引入好氧池15,通过并联式乙酸回流线103输入的乙酸为无机碳源,通过曝气提供充足氧气,污泥中的好氧自养型微生物进行硝化反应,水力停留时间为15h。
S25、经步骤S24处理后的废水通过并联式出水线102分流至污泥消化池16,并联式出水线102分流至污泥消化池16和二沉池的分流比控制在7∶3,污泥消化池16内的污泥中的发酵产酸微生物利用从脱毛废水处理支路300引入的小分子降解蛋白质和从脱脂废水处理支路400引入的残留脂肪酸为有机基质,协同超声波振动进行厌氧消化产生乙酸,频率为35MHz,功率为3000W,每次振动20min停1小时,降低废水pH值,并使得污泥表面的胞外聚合物被崩解,部分细胞发生胞溶现象,大分子有机物质分解成为小分子物质,达到污泥减量和回流污泥改性目的。
S26、经步骤S25处理后的废水引入二沉池17,与从好氧池15引入二沉池17的废水混合,在二沉池17内沉淀得到上清液和剩余污泥,二沉池17的表面负荷率为1.2m3/(m2·h),水力停留时间4小时。剩余污泥一部分作为回流污泥引入缺氧池14而余下进行浓缩与压滤处理,污泥回流比为150%,采用较高的污泥回流比,能够有效防止或减缓因二沉池17内废水反硝化导致的污泥上浮现象,确保上清液出水水质。上清液一部分通过乙酸回流线103回流引入混凝沉淀池13作为pH调节剂和回流引入好氧池15作为无机碳源而余下引入曝气生物滤池18,二沉池17的上清液流入曝气生物滤池18与经乙酸回流线103回流的体积比为7∶3,乙酸回流线103引入混凝沉淀池13和好氧池15的分流比控制为5∶5。
S27、废水在曝气生物滤池18中再进行生物处理,进一步降低BODs和COD,达标排放。本实施例出水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实施例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革废水的处理方法,采用上述处理系统完成如下步骤:S1、含铬废水、脱毛废水、脱脂废水及其他废水分别在各处理支路中处理后汇入综合废水处理主路100形成综合废水;S2、综合废水在综合废水处理主路100中处理后达标排放。
具体为:S21、综合废水通过格栅11筛出大颗粒杂物和调节池12调节水量及均衡水质,调节池12内的曝气量不小于1.5m3/(m2·h)。
S22、经步骤S21处理后的废水引入混凝沉淀池13进行沉淀和脱水,混凝剂采用硫酸铝和石灰,通过并联式乙酸回流线103引入的乙酸调节pH值在7,表面负荷为0.65m3/(m2·h),水力停留时间5小时。
S23、经步骤S22处理后的上清液和脱水产生的滤液作为废水引入缺氧池14,与从好氧池15回流的混合液以及从二沉池17引入的回流污泥混合搅拌,使废水中基质与回流污泥充分反硝化反应和氨化反应,混合液回流比为180%,水力停留时间为8h,使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为后续的好氧硝化反应提供氨态氮以及将好氧硝化产生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成气态氮排放。
S24、经步骤S23处理后的废水引入好氧池15,通过并联式乙酸回流线103输入的乙酸为无机碳源,通过曝气提供充足氧气,污泥中的好氧自养型微生物进行硝化反应,水力停留时间为13h。
S25、经步骤S24处理后的废水通过并联式出水线102分流至污泥消化池16,并联式出水线102分流至污泥消化池16和二沉池的分流比控制在6∶4,污泥消化池16内的污泥中的发酵产酸微生物利用从脱毛废水处理支路300引入的小分子降解蛋白质和从脱脂废水处理支路400引入的残留脂肪酸为有机基质,协同超声波振动进行厌氧消化产生乙酸,频率为30MHz,功率为4000W,每次振动15min停1小时,降低废水pH值,并使得污泥表面的胞外聚合物被崩解,部分细胞发生胞溶现象,大分子有机物质分解成为小分子物质,达到污泥减量和回流污泥改性目的。
S26、经步骤S25处理后的废水引入二沉池17,与从好氧池15引入二沉池17的废水混合,在二沉池17内沉淀得到上清液和剩余污泥,二沉池17的表面负荷率为1.2m3/(m2·h),水力停留时间5小时。剩余污泥一部分作为回流污泥引入缺氧池14而余下进行浓缩与压滤处理,污泥回流比为120%,采用较高的污泥回流比,能够有效防止或减缓因二沉池17内废水反硝化导致的污泥上浮现象,确保上清液出水水质。上清液一部分通过乙酸回流线103回流引入混凝沉淀池13作为pH调节剂和回流引入好氧池15作为无机碳源而余下引入曝气生物滤池18,二沉池17的上清液流入曝气生物滤池18与经乙酸回流线103回流的体积比为6∶4,乙酸回流线103引入混凝沉淀池13和好氧池15的分流比控制为5∶5。
S27、废水在曝气生物滤池18中再进行生物处理,进一步降低BODs和COD,达标排放。本实施例出水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制革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综合废水处理主路,包括依次设置的格栅、调节池、混凝沉淀池、缺氧池、好氧池、污泥消化池、二沉池和曝气生物滤池,所述好氧池与缺氧池之间连通设置有混合液回流线,所述好氧池的出水端通过并联式出水线接至二沉池和污泥消化池,所述二沉池的出水端接至曝气生物滤池通过并联式乙酸回流线接至混凝沉淀池和好氧池,且所述二沉池的出泥端与缺氧池之间连通设置有污泥回流线,所述污泥消化池的出水端接至二沉池;
含铬废水处理支路,含铬废水处理支路的废液出水汇入综合废水处理主路的格栅;
脱毛废水处理支路,脱毛废水处理支路通过第一并联式废液出水线接至综合废水处理主路,第一并联式废液出水线的一端接至格栅而第一并联式废液出水线的另一端接至污泥消化池;
脱脂废水处理支路,脱脂废水处理支路通过第二并联式废液出水线接至综合废水处理主路,第二并联式废液出水线的一端接至格栅而第二并联式废液出水线的另一端接至污泥消化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革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内设有曝气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革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和污泥消化池内分别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污泥消化池内还设有超声波发生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革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采用周边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沉淀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革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铬废水处理支路采用碱沉淀法与板框压滤法处理得到废液并汇入格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革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毛废水处理支路采用超滤法回收蛋白质和催化氧化法处理得到含有小分子降解蛋白质的废液并接至综合废水处理主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革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脂废水处理支路采用酸提取法处理得到含有残留脂肪酸的废液并接至综合废水处理主路。
8.制革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系统完成如下步骤:
S1、含铬废水、脱毛废水、脱脂废水及其他废水分别在各处理支路中处理后汇入综合废水处理主路形成综合废水;
S2、综合废水在综合废水处理主路中处理后达标排放,具体为:
S21、综合废水通过格栅筛出大颗粒杂物和调节池调节水量及均衡水质;
S22、经步骤S21处理后的废水引入混凝沉淀池进行沉淀和脱水,混凝剂采用硫酸铝和石灰,通过并联式乙酸回流线引入的乙酸调节pH值在6.5-7.5;
S23、经步骤S22处理后的废水引入缺氧池,与从好氧池回流的混合液以及从二沉池引入的回流污泥混合搅拌,使废水中基质与回流污泥充分反硝化反应和氨化反应,为后续的好氧硝化反应提供氨态氮以及将好氧硝化产生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成气态氮排放;
S24、经步骤S23处理后的废水引入好氧池,通过并联式乙酸回流线输入的乙酸为无机碳源,通过曝气提供充足氧气,污泥中的好氧自养型微生物进行硝化反应;
S25、经步骤S24处理后的废水通过并联式出水线分流至污泥消化池,并联式出水线分流至污泥消化池和二沉池的分流比控制在1.5-2.4∶1,污泥消化池内的污泥中的发酵产酸微生物利用从脱毛废水处理支路引入的小分子降解蛋白质和从脱脂废水处理支路引入的残留脂肪酸为有机基质,协同超声波振动进行厌氧消化产生乙酸,降低废水pH值并达到污泥减量和回流污泥改性目的;
S26、经步骤S25处理后的废水引入二沉池,与从好氧池引入二沉池的废水混合,在二沉池内沉淀得到上清液和沉淀污泥,沉淀污泥一部分作为回流污泥引入缺氧池而余下进行浓缩与压滤处理,上清液一部分回流引入混凝沉淀池作为pH调节剂和引入好氧池作为无机碳源而余下引入曝气生物滤池;
S27、废水在曝气生物滤池中再进行生物处理,进一步降低BODs和COD,达标排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革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二沉池引入缺氧池的回流污泥的污泥回流比为100%-150%,从好氧池引入缺氧池的混合液回流比为100%~20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革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h~8h;所述好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2h~15h;所述二沉池的表面负荷率为1-1.2m3/(m2·h),水力停留时间3-5小时;所述混凝沉淀池的表面负荷为0.4-0.8m3/(m2·h),水力停留时间4-6小时。
CN202311006377.3A 2023-08-11 2023-08-11 制革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Active CN1167305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06377.3A CN116730565B (zh) 2023-08-11 2023-08-11 制革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06377.3A CN116730565B (zh) 2023-08-11 2023-08-11 制革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30565A true CN116730565A (zh) 2023-09-12
CN116730565B CN116730565B (zh) 2023-11-21

Family

ID=87906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06377.3A Active CN116730565B (zh) 2023-08-11 2023-08-11 制革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30565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58407A1 (en) * 1995-09-15 1997-03-16 Gaetan Desjardins A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waste water
JP2006305488A (ja) * 2005-04-28 2006-11-09 Kobe Steel Ltd 有機性汚泥の処理方法
CN101880115A (zh) * 2010-02-03 2010-11-10 王鹤立 一种利用剩余污泥乙醇型发酵补充反硝化碳源的方法
CN104129890A (zh) * 2014-07-29 2014-11-05 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生化工艺深度处理高氨氮工业废水装置和方法
CN104710087A (zh) * 2015-04-07 2015-06-17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一种制革废水的缺氧-好氧综合处理方法
CN104909515A (zh) * 2015-06-03 2015-09-16 宜兴市荣盛达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污泥内源消耗的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5859038A (zh) * 2016-05-17 2016-08-17 同济大学 一种高效利用污泥中碳源的污水处理工艺
AU2021106354A4 (en) * 2021-08-21 2021-11-18 Hindust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Scien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organic pollutants and heavy metal from waste water
CN214881022U (zh) * 2021-03-18 2021-11-26 联合环境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污水厂污泥资源化生成碳源的污水处理系统
US20230114714A1 (en) * 2019-09-16 2023-04-13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vance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of domestic sewage based on deamox in aoao process with sludge double-reflux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58407A1 (en) * 1995-09-15 1997-03-16 Gaetan Desjardins A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waste water
JP2006305488A (ja) * 2005-04-28 2006-11-09 Kobe Steel Ltd 有機性汚泥の処理方法
CN101880115A (zh) * 2010-02-03 2010-11-10 王鹤立 一种利用剩余污泥乙醇型发酵补充反硝化碳源的方法
CN104129890A (zh) * 2014-07-29 2014-11-05 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生化工艺深度处理高氨氮工业废水装置和方法
CN104710087A (zh) * 2015-04-07 2015-06-17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一种制革废水的缺氧-好氧综合处理方法
CN104909515A (zh) * 2015-06-03 2015-09-16 宜兴市荣盛达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污泥内源消耗的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5859038A (zh) * 2016-05-17 2016-08-17 同济大学 一种高效利用污泥中碳源的污水处理工艺
US20230114714A1 (en) * 2019-09-16 2023-04-13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vance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of domestic sewage based on deamox in aoao process with sludge double-reflux
CN214881022U (zh) * 2021-03-18 2021-11-26 联合环境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污水厂污泥资源化生成碳源的污水处理系统
AU2021106354A4 (en) * 2021-08-21 2021-11-18 Hindust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Scien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organic pollutants and heavy metal from waste water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亚静等: ""制革工业水污染全过程防治技术组合方案研究"",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vol. 12, no. 3, pages 794 - 80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30565B (zh) 202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92785B (zh) 厌氧膜反应器-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组合装置及方法
CN110451721B (zh) 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除碳脱氮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3224309B (zh) 皮革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CN104710087B (zh) 一种制革废水的缺氧-好氧综合处理方法
CN100371270C (zh) 木薯淀粉生产废水生物处理组合工艺
CN102161553B (zh) 一种餐厨废物制沼气废水处理方法
CN103086576B (zh) 一种丙烯腈、腈纶生产综合废水处理工艺
CN106430563A (zh) 一种禽畜废水达标排放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0451733A (zh) 一种制革废水的处理工艺
CN104803549A (zh) 一种制革废水的预处理方法
CN104478177B (zh) 一种制革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16730565B (zh) 制革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09778572U (zh) 一种石化行业污水的处理系统
CN217202415U (zh) 一种高浓有机废水处理设备
CN112429913A (zh) 一种高浓度废水处理系统以及高浓度废水处理工艺
CN103787549B (zh) 制革废水的预处理方法
CN1318328C (zh) 三段法有机污水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212050998U (zh) 一种木薯淀粉废水处理装置
CN117088579B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非膜法全量化处理方法
CN210559934U (zh)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纯氧曝气系统
CN214400153U (zh) 一种高浓度废水处理系统
CN219991349U (zh) 一种新型造纸废水处理系统
CN219860881U (zh) 一种乳酸及聚乳酸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CN218025762U (zh) 一种肌醇生产废水的处理系统
CN216711852U (zh) 皮革废水处理工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