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26316B - 定量注射笔,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定量注射笔,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26316B
CN116726316B CN202310634919.5A CN202310634919A CN116726316B CN 116726316 B CN116726316 B CN 116726316B CN 202310634919 A CN202310634919 A CN 202310634919A CN 116726316 B CN116726316 B CN 1167263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ratchet
pen according
reset
distal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349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26316A (zh
Inventor
王义俊
郭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nyaopaik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nyaopaik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nyaopaik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nyaopaik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3491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263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26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263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263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263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属于给药设备技术,用于实现液体药物的精密输注和定量注射,尤其涉及定量注射笔,及其使用方法。定量注射笔包括内含药品的卡式瓶并用于安装注射针的下外壳,远端用于推动卡式瓶内的活塞的推杆,接合推杆的循环轮,接合循环轮的上外壳,以及接合上外壳的复位杆。复位转杆通过向复位旋转方向转动至待注射角度以切换至注射状态,然后沿注射旋转方向旋转以定量注射药品,注射笔内设有定量系统以保证每次注射特定量的药品,特别的,当复位转杆未完全旋转至待注射角度时,其还能够反向旋转,沿注射旋转方向旋转回退至收纳状态,并且该过程不会注射药品,以提供放弃本次注射过程的机会。

Description

定量注射笔,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属于给药设备技术,用于实现液体药物的精密输注和定量注射,尤其涉及定量注射笔,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定量注射笔是一种精确注射液体药物的医疗设备,它通常由注射器、针头和活塞等部件组成,定量注射笔可以减少可能产生的注射错误,提高给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例如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定量注射笔可以用于给药治疗、控制病情。具体来说,根据医生处方,选择含有抗骨质疏松药物,例如特立帕肽(Teriparatide)等的预填充针剂或药瓶,将预填充针剂或从药瓶抽取的药物装入定量注射笔的药筒内。然后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医生会严格计算和控制注射的药物剂量,通常为一次注射20微克左右。注射的步骤具体为,将定量注射笔的针头插入患者的皮下组织或肌肉内,并按下注射按钮缓慢注入药物。这种按下按钮注射的方式,设计上就考虑到了防止过量给药,它设置有最大注射容量限制,当达到预设上限时,会自动停止注射,这可以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的过量注射。
现有技术中,例如CN106999664B公开了一种定量注射笔,包含:壳体;在开始位置和配定位置之间相对于壳体可移动的定量元件;联接到定量元件的传动系统,其可操作来开启或执行分配操作;和亚剂量防止系统,当定量元件未到达配定位置时其防止或阻止传动系统的分配操作,当定量元件到达配定位置时或之后其允许或解锁传动系统的分配操作,其中当防止或阻止传动系统的分配操作时,亚剂量防止系统可操作来阻止沿对应于分配方向或下拨方向的传动系统的传动元件的药物分配器具的周向方向的旋转运动。具体的,通过锁环实现,即在预设剂量还未被完全上拨上时,锁环允许旋转套筒的上拨操作或旋转并防止旋转套筒的下拨操作或旋转。
然而上述申请中亚剂量防止系统的缺点在于,定量元件未到达配定位置时,操作人员意图放弃本次注射过程,则不可实现。所以目前需要一种既能满足既能在未到达配定位置时回退,又能够起到注射过程中亚剂量防止作用的定量注射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定量注射笔,及其使用方法,复位转杆通过向复位旋转方向转动至待注射角度以切换至注射状态,然后沿注射旋转方向旋转以定量注射药品,注射笔内设有定量系统以保证每次注射特定量的药品,特别的,当复位转杆未完全旋转至待注射角度时,其还能够反向旋转,沿注射旋转方向旋转回退至收纳状态,并且该过程不会注射药品,以提供放弃本次注射过程的机会。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定量注射笔,用于释放确定剂量的药品,包括:
下外壳,用于安装内含药品的卡式瓶,所述下外壳远端用于安装注射针;
推杆,其远端用于推动卡式瓶内的活塞以注射药品,所述推杆上同轴设有推动螺纹,所述推杆轴向延伸的方向设有贯穿各个所述推动螺纹的转动槽;
循环轮,所述循环轮远端内侧设有卡合所述转动槽的转动筋;
上外壳,所述上外壳设有用于接合所述推动螺纹的螺纹孔,位于所述上外壳内的固定棘轮;所述循环轮远端侧设有与所述固定棘轮接合,并用于带动所述循环轮沿注射旋转方向旋转的远端棘齿;
复位杆,所述复位杆远端侧设有棘齿槽;所述循环轮近端侧设有与所述棘齿槽接合的近端棘齿,所述近端棘齿用于带动所述棘齿槽沿注射旋转方向旋转。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定量注射笔还包括用于转动所述复位杆的激发筒体,所述激发筒体内环面设有导向螺纹;所述复位杆外环面设有与所述导向螺纹结合的导向螺纹槽。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激发筒体外环面轴向设有导向凸起;所述上外壳内环面轴向设有用于卡合所述导向凸起的导向凹槽。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外壳远端侧设有循环轮卡扣;所述循环轮远端侧设有用于卡合所述循环轮卡扣的外壳环形筋。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循环轮卡扣远端具有陡面,近端具有缓面。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外壳远端侧还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循环轮卡扣,且具有径向弹性的上外壳悬臂。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复位杆远端侧外环面设有复位杆环向筋;所述循环轮近端侧设有用于卡合所述复位杆环向筋的复位杆卡扣。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复位杆卡扣远端具有陡面,近端具有缓面。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循环轮位于复位杆卡扣远端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复位杆环向筋的环向筋回退口。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外壳远端侧还设有下外壳卡扣;所述下外壳设有用于卡合所述下外壳卡扣的上孔位。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下外壳卡扣远端具有缓面,近端具有陡面。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复位杆远端侧设有半环向筋;所述上外壳内设有用于环向卡合所述半环向筋的环向限位块。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外壳近端侧设有指示窗;所述激发筒体内环面设有与所述指示窗同侧的标识块。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推杆近端侧设有向远端收缩的锥形台阶;所述复位杆内设有向远端收缩并用于卡合所述锥形台阶的锥形面。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下外壳内设有用于固定卡式瓶的瓶卡;所述瓶卡包括环体,设置在所述环体上并用于固定卡式瓶的下压卡扣,以及设置在所述环体上并用于抵住所述上外壳远端面的拱形筋。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瓶卡设有用于卡合所述上孔位的孔位卡扣。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孔位卡扣远端具有缓面,近端具有陡面。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下外壳还设有用于允许所述下压卡扣径向向外活动的回退槽。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下外壳还设有位于上孔位远端侧且用于卡合所述孔位卡扣的下孔位;当所述孔位卡扣卡合所述上孔位时,所述下压卡扣与回退槽位于相同高度,当所述孔位卡扣卡合所述下孔位时,所述下压卡扣脱离所述回退槽。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推杆远端具有卡合台阶,以及安装在所述卡合台阶上,并用于顶起活塞的定轮部。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定轮部包括鼓形块,设置在所述鼓形块上并用于安装所述卡合台阶的台阶口,用于卡合所述推杆远端侧的杆口,以及设置在所述杆口末端且与所述推杆同轴设置的旋转孔。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杆口径向向内收缩。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鼓形块远端侧设有若干个用于抵住活塞近端侧的摩擦凸起。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下外壳还设有位于卡式瓶一侧的观察窗。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定量注射笔还包括笔帽;所述下外壳外环面还设有用于卡合所述笔帽的笔帽卡扣。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下外壳远端侧还设有用于安装注射针的接口。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激发筒体近端侧还设有激发按钮。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固定棘轮沿所述螺纹孔周围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固定棘轮包括大棘齿,以及小棘齿。
定量注射笔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1.注射针刺入待注射处之后,沿复位旋转方向旋转所述复位杆,直到无法再旋转;
S02.沿注射旋转方向旋转所述复位杆,直到无法再旋转。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具有激发筒体的定量注射笔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注射针刺入待注射处之后,沿近端方向提起所述激发筒体,直到无法再提起;
S12.沿远端方向按下所述激发筒体,直到无法再按下。
综上所述,本发明还具有下列优点:
1.人员在上拉激发筒体过程中,例如上拉至注射位的70%处,能够将激发筒体直接按回上外壳中放弃注射,而并不必须完成该次注射,这给予了人员注射过程中反悔的机会,也提高了定量注射笔的使用友好性以及高容错性。
2.激发筒体的推拉操作单手就可以完成,进一步方便注射过程;
3.瓶卡的设计使得卡式瓶能够牢固的安装在下外壳中,保证每次注射的剂量一定;
4.推杆远端设有定轮,定轮具有类似轴承的作用,能够在推动卡式瓶活塞的过程中更加丝滑,避免推杆直接接触活塞之后因摩擦力的作用而卡死;
5.固定棘轮的大小齿设计能够给予提醒患者注射完毕的声音提示;
6.推杆近端设有锥形台阶,使得在卡式瓶内药液即将用尽时,阻止推杆继续向远端移动,能够保留卡式瓶内有冗余的药液,不至于在最后一次注射过程中药液不足而导致注射了亚剂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定量注射笔的爆炸示意图。
图2a为定量注射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去掉笔帽后的示意图。
图2c为图2b中去掉下外壳后的示意图。
图2d为图2c中去掉上外壳后的示意图。
图2e为图2d中去掉激发筒体后的示意图。
图2f为图2e中去掉卡式瓶后的示意图。
图2g为图2f中去掉瓶卡以及循环轮后的示意图。
图3a为下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中向左倾斜视角的示意图。
图3c为图3a中向右倾斜视角的示意图。
图4a为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定轮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c为图4b向上倾斜视角的示意图。
图5a为循环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图5a中沿轴向剖面的示意图。
图5c为图5a中向左倾斜视角的示意图。
图5d为图5a中向右倾斜视角的示意图。
图5e为自远端向近端观察循环轮的示意图。
图5f为自近端向远端观察循环轮的示意图。
图6a为上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图6a向右倾斜视角的示意图。
图6c为自近端向远端观察上外壳的示意图。
图7a为复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图7a中沿轴向剖面的示意图。
图7c为图7a中向右倾斜视角的示意图。
图7d为自远端向近端观察复位杆的示意图。
图7e为自近端向远端观察复位杆的示意图。
图8a为激发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b为图8a中倾斜视角的示意图。
图8c为自远端向近端观察激发筒体的示意图。
图9为瓶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为定量注射笔自导向螺纹槽与导向螺纹接触处径向剖面的示意图。
图10b为图10a中剖面处的示意图。
图11a为定量注射笔自棘齿槽与近端棘齿接触处径向剖面的示意图。
图11b为图11a中剖面处的示意图。
图12a为定量注射笔自固定棘轮与远端棘齿接触处径向剖面的示意图。
图12b为图12a中剖面处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与定量笔配套的装置包括:卡式瓶A,活塞A1;
下外壳1,推杆2,循环轮3,上外壳4,复位杆5,激发筒体6,瓶卡7,笔帽8;
下外壳1上设有:上孔位101,回退槽102,下孔位103,观察窗104,笔帽卡扣105,接口106;
推杆2上设有:推动螺纹201,转动槽202,卡合台阶203,定轮部204,锥形台阶205;
循环轮3上设有:转动筋301,远端棘齿302,近端棘齿303,外壳环形筋304,复位杆卡扣305,环向筋回退口306;
上外壳4上设有:螺纹孔401,固定棘轮402,导向凹槽403,循环轮卡扣404,上外壳悬臂405,下外壳卡扣406,环向限位块407,指示窗408;
复位杆5上设有:棘齿槽501,导向螺纹槽502,复位杆环向筋503,半环向筋504,锥形面505;
激发筒体6上设有:导向螺纹601,导向凸起602,标识块603,激发按钮604;
瓶卡7包括:环体701,下压卡扣702,拱形筋703,孔位卡扣704;
定轮部204包括:鼓形块204a,台阶口204b,杆口204c,旋转孔204d,摩擦凸起204e;
固定棘轮402包括:大棘齿402a,小棘齿402b。
具体实施方式
<定义>
“远端”和“近端”:当人员操作定量注射笔时,定量注射笔位于人员与待注射处之间,其中定量注射笔或其中部件靠近晶片一端为远端,靠近人员一端为近端。需要注意的是,近端和远端为相对概念。
“注射旋转方向”:当部件朝注射方向旋转,驱动卡式瓶的活塞向远端移位,从而开始进行药液的注射过程,这一旋转方向会使注射器处于注射状态。
“复位旋转方向”:当部件朝复位方向旋转,不会进行注射行为,并起到复位作用。这一旋转方向会使注射器从注射状态退出,处于准备下一次注射的状态。复位旋转方向与注射旋转方向相反。
“陡面”和“缓面”:在一般机械设计中,例如棘齿结构,常用于限制机械部件的单向移动或实现阶级移动。棘齿的一侧形状陡峻,以限制该方向的移动,这一侧称为陡面。而另一侧形状缓慢,以允许该方向的滑动,这一侧称为缓面。同样,类似棘齿结构的卡扣,也具有上述的陡面以及缓面。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展示了定量注射笔拆解后的示意图,包括下外壳1,推杆2,循环轮3,上外壳4,复位杆5,激发筒体6,瓶卡7以及笔帽8;
定量注射笔的生产过程在流水线上进行,其安装过程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S21.将循环轮3与复位杆5组装,形成工件一;
S22.将工件一与激发筒体6组装,形成工件二;
S23.将工件二与上外壳4组装,形成工件三;
S24.将工件三与推杆2组装,形成工件四;
S25.将笔帽8、瓶卡7以及下外壳1组装,形成工件五;
S26.将工件四与工件五组装,形成定量注射笔;
S27.将定量注射笔进行小包装、大包装,并且每个包装粘贴标贴,经合格检测后入库。
一般来说,上述定量注射笔安装后为一次性产品,用完即弃,但不排除其非一次性的用途。
参考图2a,展示了安装后的定量注射笔,从左至右依次为笔帽8、下外壳1以及上外壳4,其中笔帽8套接了下外壳1远端侧部分,下外壳1套接了上外壳4远端侧部分。图中还可见,在下外壳1套接了上外壳4之处,下外壳卡扣406卡在上孔位101中,以实现下外壳1与上外壳4的轴向固定以及环向固定作用。
参考图2b,展示了定量注射笔拆除笔帽8,露出了下外壳1远端侧部分的示意图。下外壳1远端侧具有观察窗104以及接口106。其中,观察窗104能够观察到下外壳1内卡式瓶A中药液还剩余多少,从而及时判断能否继续使用或者报废处理;接口106外侧具有与注射针适配的螺纹,以用于在两次注射过程之间更换注射针,具体步骤如下:
S31.确保注射笔已复位,以避免更换针头过程中药液外泄;
S32.找到注射笔外壳尾部的针头接口106,选择与该定量注射笔匹配的针头规格,确保选择的针头与注射笔接口的连接口兼容;
S33.卸下原装的针头,一般为顺时针旋转拧出;
S34.将新针头与注射笔接口106对齐,并旋转固定牢固,最后确保连接完全严密。
参考图2c,展示了定量注射笔拆除激发筒体6后,露出了套接的复位杆5的示意图,图中可见,下外壳1与上外壳4轴向固定后,上外壳4的远端面压在瓶卡7上的拱形筋703上,使得瓶卡7具有向远端移动的弹性力,这个弹性力作用在卡式瓶A的近端侧面上,使得卡式瓶A能够更牢固地固定在下外壳1内,即在注射过程中不会移动,保证注射时剂量稳定在指定值。
参考图2d,展示了定量注射笔拆除上外壳4后,露出其套接的循环轮3以及激发筒体6的示意图。其中激发筒体6侧面上设有标识块603,标识块603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一个指向远端的下箭头,以及指向近端的上箭头,当激发筒体6处于未注射状态时,上箭头出现在指示窗408中,如图2c所示,表示此时应向近端拉出激发筒体6以准备注射;可以想到的是,当激发筒体6拉至最近端时,下箭头出现在指示窗408中,表示此时应向远端下压激发筒体6以进行注射。
参考图2e,展示了定量注射笔拆除激发筒体6后,露出复位杆5的示意图,其中还保留了激发筒体6上方的激发按钮604,激发按钮604嵌入安装在激发筒体6近端侧,以供人员按压助力用。复位杆5外环面上设有沿着轴向旋转延伸的导向螺纹槽502,与激发筒体6内部的导向螺纹601配合。
参考图2f,展示了定量注射笔拆除卡式瓶A,露出推杆2远端部分的示意图,可见推杆2远端设置了一个定轮部204,以用于顶起卡式瓶A内的活塞A1,当活塞A1向远端移动时,会挤出等同于其移动体积的药液以注射。
参考图2g,展示了定量注射笔拆除瓶卡7以及循环轮3之后,露出推杆2近端部分的示意图,可见复位杆5通过复位杆环向筋503与循环轮3进行轴向卡合固定作用。
参考图3a,展示了下外壳1的具体结构,下外壳1远端具有用于安装注射针的接口106,接口106近端侧具有长度与卡式瓶A相仿的观察窗104,通常观察窗104在下外壳1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观察窗104远端具有用于卡合笔帽8的笔帽卡扣105,笔帽卡扣105近端侧依次设置下孔位103以及上孔位101,通常下孔位103以及上孔位101在下外壳1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
参考图3b,展示了下外壳1倾斜一定角度的示意图,可观察到下外壳1内侧设置了回退槽102,通常回退槽102在下外壳1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
参考图3c,展示了下外壳1向另外一个方向倾斜一定角度的示意图,可观察到接口具有与内部贯通的孔隙,孔隙之间可采用密封性材料填充,以保证注射针安装至卡式瓶A上之后,药液不会流出。
参考图4a,展示了推杆2的结构示意图,可见在推杆2最远端一侧设置了用于安装定轮部204的卡合台阶203,在推杆2的外环面上沿着轴向旋转延伸的推动螺纹201,转动槽202同样沿着轴向延伸,并且贯穿了各个推动螺纹201,在推杆2最近端一侧设置了锥形台阶205,锥形台阶205朝向远端收缩。
参考图4b,展示了定轮部204的具体结构,定轮部204整体为具有中部空腔的鼓形块204a,在鼓形块204a上端中部开设有一个用于安装推杆2远端侧的旋转孔204d,鼓形块204a上端还沿径向延伸开设,并与旋转孔204d连通的杆口204c,在鼓形块204a侧端开设有一个用于安装卡合台阶203,且与杆口204c连通的台阶口204b。
参考图4c,展示了定轮部204向上倾斜后的示意图,可见鼓形块204a下端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摩擦凸起204e,以使得鼓形块204a下端与卡式瓶A内活塞A1接触后,通过摩擦力实现相对静止。并且推杆2远端侧还能在旋转孔204d内自由旋转。
推杆2远端侧安装定轮部204的具体方法为,将卡合台阶203对准台阶口204b,沿径向向内推动,从而使得推杆2远端侧通过杆口204c滑入旋转孔204d,并能够在旋转孔204d中自由旋转。杆口204c沿径向向内收缩,以使得推杆2远端侧固定在旋转孔204d内,而不会轻易从杆口204c滑出。
参考图5a,展示了循环轮3的具体结构,图中可见处由下至上包括了外壳环形筋304,设置在循环轮3上的环向筋回退口306,一般在循环轮3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在循环轮3内侧的环向筋回退口306上方还设置了复位杆卡扣305。
参考图5b,展示了循环轮3竖向剖面的示意图,以展示其内部结构,图中可见处由下至上包括远端棘齿302,远端棘齿302一般在循环轮3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位于远端棘齿302上方的转动筋301,转动筋301位于循环轮3内用于安装推杆2的预留孔内侧面上,用于卡合推杆2上的转动槽202,即当转动筋301与转动槽202卡合后,循环轮3与推杆2实现了环向限位作用,即循环轮3能够带动推杆2沿着任意方向转动。转动筋301上方设有近端棘齿303,近端棘齿303一般在循环轮3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两个近端棘齿303的缓面和陡面朝向一致。近端棘齿303上方设有环向筋回退口306,环向筋回退口306上方设有复位杆卡扣305。
参考图5c,展示了循环轮3倾斜视角下的示意图,可见远端棘齿302在循环轮3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且两个远端棘齿302缓面和陡面朝向一致,与两个远端棘齿302相连设置有外壳环形筋304。
参考图5d,展示了循环轮3沿另一个方向倾斜视角下的示意图,可见近端棘齿303在循环轮3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且两个近端棘齿303缓面和陡面朝向一致。
参考图5e,展示了循环轮3从远端向近端观察的示意图,可见两个远端棘齿302沿180°设置,两个转动筋301也沿180°设置,分别用于卡合两个转动槽202。
参考图5f,展示了循环轮3从近端向远端观察的示意图,可见两个近端棘齿303沿180°设置,两个复位杆卡扣305也沿180°设置。
参考图6a,展示了上外壳4的结构示意图,上外壳4设有上外壳悬臂405,一般在上外壳4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位于每个上外壳悬臂405近端均设有一个下外壳卡扣406,下外壳卡扣406远端具有缓面,近端具有陡面,以用于在远端侧卡合下外壳1的上孔位101,以实现下外壳1与上外壳4的轴向固定作用,同时也实现了下外壳1与上外壳4之间的环向固定作用。下外壳卡扣406的近端侧设有指示窗408,上外壳4内侧设有导向凹槽403,导向凹槽403在上外壳4内侧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
参考图6b,展示了另一侧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可见在上外壳4远端侧设置了一个螺纹孔401,以用于螺接安装推动螺纹201。
参考图6c,展示了从近端向远端观察上外壳4的结构示意图,可见在螺纹孔401周围设置了与其具有共同圆心的固定棘轮402,上外壳4还设有循环轮卡扣404,用于卡合循环轮3的外壳环形筋304,以使得循环轮3与上外壳4轴向固定,循环轮卡扣404上外壳4内侧上下两侧各设置一个,并呈180°角度。上外壳4内还设有导向凹槽403,导向凹槽403上外壳4内侧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并呈180°角度。
参考图7a,展示了复位杆5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复位杆5远端设有棘齿槽501,棘齿槽501在复位杆5上设置4个,各个棘齿槽501呈90°角度,棘齿槽501近端侧设有复位杆环向筋503,复位杆环向筋503用于卡合循环轮3的复位杆卡扣305,以使得复位杆5与循环轮3轴向固定。复位杆环向筋503近端设有沿轴向环绕延伸的导向螺纹槽502。
参考图7b,展示了复位杆5沿竖向剖面的示意图,其中复位杆5远端侧设置了朝远端收缩的锥形面505,其作用在于,推杆3在向远端行进的过程中,快要将所有药液注射完毕时,锥形台阶205会卡在锥形面505上,从而阻止推杆3继续向远端行进,这样的好处在于,能够保留卡式瓶A内有冗余的药液,不至于在最后一次注射过程中药液不足而导致注射了亚剂量。
参考图7c,展示了另外一个角度下的复位杆5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7d,展示了由远端向近端观察复位杆5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可见棘齿槽501在复位杆5远端设置四个,且各个棘齿槽501之间呈90°角度。
参考图7e,展示了由近端向远端观察复位杆5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半环向筋504在复位杆5左右各设置一个,并呈180°角度,半环向筋504呈扇形展开,并呈接近90°角度,即在两个半环向筋504具有一个接近90°的滑动槽,环向限位块407能够在该滑动槽内滑动,即限制了复位杆5的转动角度。通过调整该滑动槽展开的角度大小,便能够实现控制复位杆5的转动最大角度的大小,从而控制了每次注射时推杆2的行进量,从而实现了对剂量的控制效果。该角度在出厂制备时进行限制。
参考图8a,展示了激发筒体6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激发筒体6外环面上设有导向凸起602,导向凸起602在激发筒体6外环面上左右各设置一个,导向凸起602通过与上外壳4内环面上的导向凹槽403,以实现在上外壳4内的环向固定。
参考图8b,展示了另一个视角下激发筒体6的结构示意图,激发筒体6内设有与导向螺纹槽502相匹配的导向螺纹601,激发筒体6通过导向螺纹601螺接在复位杆5上,并且复位杆5的转动角度受到半环向筋504的限制,所以激发筒体6在远端与近端的行进距离也受到半环向筋504的限制,即安装后,激发筒体6不会脱离上外壳4,具体的,激发筒体6在远端与近端的行进距离即为标识块603两个箭头中点连线长度的距离。
参考图8c,展示了由远端向近端观察激发筒体6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9,展示了瓶卡7的示意图,其中卡式瓶A与瓶卡7安装在下外壳1中的方法,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S41.将瓶卡7的环体701一端朝向远端并插入安装进入下外壳1中,调整瓶卡7的角度使得孔位卡扣704安装进入上孔位101中;
S42.将卡式瓶A插入安装进入下外壳1中,在卡式瓶A的挤压下,孔位卡扣704径向向外扩展并一部分进入回退槽102中;
S43.继续向远端下压瓶卡7,使得孔位卡扣704从上孔位101切换至下孔位102,此时下压卡扣702的远端陡面与卡式瓶A近端卡在一起;
S44.将上外壳4插入下外壳1中,直到下外壳卡扣406卡入上孔位101中,此时上外壳4远端端面顶起拱形筋703,使得下压卡扣702的远端陡面与卡式瓶A近端完全贴合。
具体的,拱形筋703与上外壳4远端端面具有预压力,在预压力的作用下,整个瓶卡7会有一个下压力,此时瓶卡7上的下压卡扣702会下压卡式瓶A,使得卡式瓶A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状态。
参考图10a,展示了定量注射笔自导向螺纹槽502与导向螺纹601接触处径向剖面的示意图。
参考图10b,展示了图10a中剖面处的示意图,其中可见导向螺纹槽502与导向螺纹601接合在一起,当激发筒体6向近端移动时,图中复位杆5会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即复位旋转方向旋转;当激发筒体6向远端移动时,图中复位杆5会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即注射旋转方向旋转;激发筒体6向近端以及远端移动过程中,受导向凹槽403以及导向凸起602的导向作用,只能沿着轴向移动。导向螺纹槽502与导向螺纹601的角度较缓,使得激发筒体6的拉动作用能够带动复位杆5旋转。
参考图11a,展示了定量注射笔自棘齿槽501与近端棘齿303接触处径向剖面的示意图。
参考图11b,展示了图11a中剖面处的示意图。可见当复位杆5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即注射旋转方向旋转时,棘齿槽501会带动近端棘齿303一同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即注射旋转方向旋转。当复位杆5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即复位旋转方向旋转时,棘齿槽501不会带动近端棘齿303,而是会越过当前与其卡合的近端棘齿303而来到下一个近端棘齿303处。总之,复位杆5能够带动循环轮3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即注射旋转方向旋转,而不能带动循环轮3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即复位旋转方向旋转。
特别的,棘齿槽501顺时针旋转过程中,即使得近端棘齿303位于两个齿槽501之间时,棘齿槽501能够逆时针旋转回到最初的近端棘齿303所在位置,而这个过程并不会带动近端棘齿303旋转,这样就使得,人员在上拉激发筒体6过程中,例如上拉至注射位的70%处,能够将激发筒体6直接按回上外壳4中放弃注射,而并不必须完成该次注射,这给予了人员注射过程中反悔的机会,也提高了定量注射笔的使用友好性以及高容错性。
参考图12a,展示了定量注射笔自固定棘轮402与远端棘齿302接触处径向剖面的示意图。
参考图12b,展示了图12a中剖面处的示意图。其中固定棘轮402与远端棘齿302的卡合状态下,仅允许远端棘齿302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即注射旋转方向旋转,而不能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即复位旋转方向旋转,在顺时针方向上,会被棘齿的陡面卡死,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防止了复位杆5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即复位旋转方向旋转时带动循环轮3顺时针旋转。特别的,固定棘轮402具有四组棘齿,每组棘齿包括一个大棘齿402a和五个小棘齿402b,远端棘齿302越过固定棘轮402时,经过大棘齿402a和五个小棘齿402b时发出的声音不同,大棘齿402a发出的声音更响亮的一些,于是在循环轮3注射旋转方向旋转的过程中,会听到“哒哒哒哒哒”连续五个较小的声音,和一个“踏”较大的声音,当听到“踏”的声音时,说明注射完毕,该声音也能够作为提醒患者注射完毕的声音提示。
综上所述,定量注射笔的使用方法为:
S01.注射针刺入待注射处之后,沿复位旋转方向旋转所述复位杆5,直到无法再旋转;
S02.沿注射旋转方向旋转所述复位杆5,直到无法再旋转。
当安装有激发筒体6后,定量注射笔的使用方法为:
S11.注射针刺入待注射处之后,沿近端方向提起所述激发筒体6,直到无法再提起;
S12.沿远端方向按下所述激发筒体6,直到无法再按下。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定量注射笔的结构包括:
与定量笔配套的装置:卡式瓶A,活塞A1;
定量笔主要装置包括:下外壳1,推杆2,循环轮3,上外壳4,复位杆5,瓶卡7,笔帽8;
下外壳1上设有:两个上孔位101,两个回退槽102,两个下孔位103,两个观察窗104,四个笔帽卡扣105,接口106;
推杆2上设有:推动螺纹201,两个转动槽202,卡合台阶203,定轮部204,锥形台阶205;
循环轮3上设有:两个转动筋301,两个远端棘齿302,两个近端棘齿303,外壳环形筋304,两个复位杆卡扣305,两个环向筋回退口306;
上外壳4上设有:螺纹孔401,固定棘轮402,两个导向凹槽403,两个循环轮卡扣404,两个上外壳悬臂405,两个下外壳卡扣406,两个环向限位块407,指示窗408;
复位杆5上设有:四个棘齿槽501,导向螺纹槽502,复位杆环向筋503,两个半环向筋504,锥形面505;
定轮部204包括:鼓形块204a,台阶口204b,杆口204c,旋转孔204d,十九个摩擦凸起204e;
固定棘轮402包括:四个大棘齿402a,二十个小棘齿402b。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定量注射笔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定量注射笔的结构还包括:
激发筒体6。
激发筒体6上设有:导向螺纹601,导向凸起602,标识块603,激发按钮604。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定量注射笔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下外壳1上还设有:两个回退槽102。
瓶卡7具体包括:环体701,两个下压卡扣702,拱形筋703,孔位卡扣704。
此外,附图和描述中尽可能使用相同或类似的元件符号来指代相同或相似部分或步骤。附图是以简化形式呈现并且没有按精确比例绘制。仅为了方便和清楚起见,可以对附图使用诸如顶部、底部、左侧、右侧、向上、上方、上面、下面、下方、后面和前面的方向术语。这些和类似方向术语不应被解释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Claims (29)

1.定量注射笔,用于释放确定剂量的药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外壳(1),用于安装内含药品的卡式瓶(A),所述下外壳(1)远端用于安装注射针;
推杆(2),其远端用于推动卡式瓶(A)内的活塞(A1)以注射药品,所述推杆(2)上同轴设有推动螺纹(201),所述推杆(2)轴向延伸的方向设有贯穿各个所述推动螺纹(201)的转动槽(202);
循环轮(3),所述循环轮(3)远端内侧设有卡合所述转动槽(202)的转动筋(301);
上外壳(4),所述上外壳(4)设有用于接合所述推动螺纹(201)的螺纹孔(401),位于所述上外壳(4)内的固定棘轮(402);所述循环轮(3)远端侧设有与所述固定棘轮(402)接合,并用于带动所述循环轮(3)沿注射旋转方向旋转的远端棘齿(302);
复位杆(5),所述复位杆(5)远端侧设有棘齿槽(501);所述循环轮(3)近端侧设有与所述棘齿槽(501)接合的近端棘齿(303),所述近端棘齿(303)用于带动所述棘齿槽(501)沿注射旋转方向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转动所述复位杆(5)的激发筒体(6),所述激发筒体(6)内环面设有导向螺纹(601);所述复位杆(5)外环面设有与所述导向螺纹(601)结合的导向螺纹槽(5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筒体(6)外环面轴向设有导向凸起(602);所述上外壳(4)内环面轴向设有用于卡合所述导向凸起(602)的导向凹槽(4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壳(4)远端侧设有循环轮卡扣(404);所述循环轮(3)远端侧设有用于卡合所述循环轮卡扣(404)的外壳环形筋(3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轮卡扣(404)远端具有陡面,近端具有缓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壳(4)远端侧还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循环轮卡扣(404),且具有径向弹性的上外壳悬臂(4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杆(5)远端侧外环面设有复位杆环向筋(503);所述循环轮(3)近端侧设有用于卡合所述复位杆环向筋(503)的复位杆卡扣(3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杆卡扣(305)远端具有陡面,近端具有缓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轮(3)位于复位杆卡扣(305)远端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复位杆环向筋(503)的环向筋回退口(30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壳(4)远端侧还设有下外壳卡扣(406);所述下外壳(1)设有用于卡合所述下外壳卡扣(406)的上孔位(10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壳卡扣(406)远端具有缓面,近端具有陡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杆(5)远端侧设有半环向筋(504);所述上外壳(4)内设有用于环向卡合所述半环向筋(504)的环向限位块(407)。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壳(4)近端侧设有指示窗(408);所述激发筒体(6)内环面设有与所述指示窗(408)同侧的标识块(603)。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近端侧设有向远端收缩的锥形台阶(205);所述复位杆(5)内设有向远端收缩并用于卡合所述锥形台阶(205)的锥形面(505)。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壳(1)内设有用于固定卡式瓶(A)的瓶卡(7);所述瓶卡(7)包括环体(701),设置在所述环体(701)上并用于固定卡式瓶(A)的下压卡扣(702),以及设置在所述环体(701)上并用于抵住所述上外壳(4)远端面的拱形筋(703)。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卡(7)设有用于卡合所述上孔位(101)的孔位卡扣(704)。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位卡扣(704)远端具有缓面,近端具有陡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壳(1)还设有用于允许所述下压卡扣(702)径向向外活动的回退槽(102)。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壳(1)还设有位于上孔位(101)远端侧且用于卡合所述孔位卡扣(704)的下孔位(103);当所述孔位卡扣(704)卡合所述上孔位(101)时,所述下压卡扣(702)与回退槽(102)位于相同高度,当所述孔位卡扣(704)卡合所述下孔位(103)时,所述下压卡扣(702)脱离所述回退槽(102)。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远端具有卡合台阶(203),以及安装在所述卡合台阶(203)上,并用于顶起活塞(A1)的定轮部(204)。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轮部(204)包括鼓形块(204a),设置在所述鼓形块(204a)上并用于安装所述卡合台阶(203)的台阶口(204b),用于卡合所述推杆(2)远端侧的杆口(204c),以及设置在所述杆口(204c)末端且与所述推杆(2)同轴设置的旋转孔(204d)。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口(204c)径向向内收缩。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鼓形块(204a)远端侧设有若干个用于抵住活塞(A1)近端侧的摩擦凸起(204e)。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壳(1)还设有位于卡式瓶(A)一侧的观察窗(104)。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笔帽(8);所述下外壳(1)外环面还设有用于卡合所述笔帽(8)的笔帽卡扣(105)。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壳(1)远端侧还设有用于安装注射针的接口(106)。
2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筒体(6)近端侧还设有激发按钮(604)。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棘轮(402)沿所述螺纹孔(401)周围设置。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棘轮(402)包括大棘齿(402a),以及小棘齿(402b)。
CN202310634919.5A 2023-05-31 2023-05-31 定量注射笔,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67263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4919.5A CN116726316B (zh) 2023-05-31 2023-05-31 定量注射笔,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4919.5A CN116726316B (zh) 2023-05-31 2023-05-31 定量注射笔,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26316A CN116726316A (zh) 2023-09-12
CN116726316B true CN116726316B (zh) 2024-05-17

Family

ID=87905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34919.5A Active CN116726316B (zh) 2023-05-31 2023-05-31 定量注射笔,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26316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80494A (en) * 1997-12-22 1999-11-09 Robert Malenchek Safety syringe
WO2016091978A1 (en) * 2014-12-10 2016-06-16 Sanofi Drug injection device with cartridge holder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clutch allowing reset of drive mechanism and drive spring re-loading upon cartridge exchange
CN105879159A (zh) * 2016-04-01 2016-08-24 圆容生物医药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注射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8392699A (zh) * 2018-04-04 2018-08-14 杨博 用于注射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9621096A (zh) * 2016-11-05 2019-04-16 王才丰 一种医用无针注射器
CN106999664B (zh) * 2014-10-09 2020-02-18 特克法马许可公司 带有亚剂量防止的药物分配器具
JP6674575B1 (ja) * 2019-04-26 2020-04-01 藤堂工業株式会社 無針注射器
CN111714725A (zh) * 2020-07-14 2020-09-29 宁波睿爱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多次定量注射的注射笔
CN215309232U (zh) * 2021-02-03 2021-12-28 威海卡尔玛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胰岛素针
CN115003355A (zh) * 2020-11-03 2022-09-02 丰林医药科技株式会社 使用剂量拨盘时能够即时反馈的给药控制装置
CN115501426A (zh) * 2022-10-20 2022-12-23 江苏德尔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注射笔及其注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365807T3 (es) * 2001-05-16 2011-10-11 ELI LILLY &amp; COMPANY Aparato inyector de medicación con conjunto motriz que facilita el rearme.
JP4836947B2 (ja) * 2004-07-05 2011-12-14 ノボ・ノルデイスク・エー/エス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サイズの注入装置
EP2452711A1 (en) * 2010-11-12 2012-05-16 Sanofi-Aventis Deutschland GmbH Drive mechanism for a drug delivery device and drug deliver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80494A (en) * 1997-12-22 1999-11-09 Robert Malenchek Safety syringe
CN106999664B (zh) * 2014-10-09 2020-02-18 特克法马许可公司 带有亚剂量防止的药物分配器具
WO2016091978A1 (en) * 2014-12-10 2016-06-16 Sanofi Drug injection device with cartridge holder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clutch allowing reset of drive mechanism and drive spring re-loading upon cartridge exchange
CN105879159A (zh) * 2016-04-01 2016-08-24 圆容生物医药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注射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9621096A (zh) * 2016-11-05 2019-04-16 王才丰 一种医用无针注射器
CN108392699A (zh) * 2018-04-04 2018-08-14 杨博 用于注射的装置及其方法
JP6674575B1 (ja) * 2019-04-26 2020-04-01 藤堂工業株式会社 無針注射器
CN111714725A (zh) * 2020-07-14 2020-09-29 宁波睿爱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多次定量注射的注射笔
CN115003355A (zh) * 2020-11-03 2022-09-02 丰林医药科技株式会社 使用剂量拨盘时能够即时反馈的给药控制装置
CN215309232U (zh) * 2021-02-03 2021-12-28 威海卡尔玛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胰岛素针
CN115501426A (zh) * 2022-10-20 2022-12-23 江苏德尔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注射笔及其注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26316A (zh)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62048B2 (ja) 割り当てられた用量の液剤を注入するための装置
US10286160B2 (en) Dual chamber passive retraction needle syringe
US6966899B2 (en) Hand-piece for injection device with a retractable and rotating needle
US20230166043A1 (en) Injection pen
RU2567795C2 (ru) Защит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о заполненного шприца и инъектор
US6482186B1 (en) Reusable medication delivery device
JP5080976B2 (ja) 薬剤デリバリ装置の組み立て方法
JP3989437B2 (ja) 分配可能な製品の投与分を投与する投与装置のケーシング部分の接続
DK2544741T3 (en) DRUG ADMINISTRATIVE DEVICE
JP2689372B2 (ja) 薬液供給ペン
JP2012529322A (ja) 針アセンブリのためのキャップ機能を有する薬剤送達装置
JP2008535637A (ja) 強制ロックアウト機構及び注入速度制限機構を有する注入器装置
CN107427643B (zh) 药物输送装置
CN116726316B (zh) 定量注射笔,及其使用方法
CN204219525U (zh) 注射笔
WO2001023020A9 (en) Reusable medication delivery device
JP2023522435A (ja) 安全組立品を備えた起動可能な薬剤送達装置
RU2575549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нъекции установленной дозы жидкого лекарствен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варианты)
CN116669797A (zh) 具有护针器的医用注射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Yijun

Inventor after: Guo Rong

Inventor before: Wang Yijun

Inventor before: Huang Longxiang

Inventor before: Guo Ro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