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24264A - 摄像头组件、拍摄装置和可移动平台 - Google Patents

摄像头组件、拍摄装置和可移动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24264A
CN116724264A CN202180087695.XA CN202180087695A CN116724264A CN 116724264 A CN116724264 A CN 116724264A CN 202180087695 A CN202180087695 A CN 202180087695A CN 116724264 A CN116724264 A CN 1167242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head assembly
camera head
camera
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769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新明
张树汉
何引刚
刘静
杨松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uoy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724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242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头组件,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所述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设有光圈;所述的第一透镜组沿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非球面的第一透镜;以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沿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组合成具有正光焦度的胶合透镜;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非球面的第六透镜。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拍摄装置和可移动平台。本申请提供的摄像头组件不仅减小了整个摄像头组件的外径(实现小型化),并且满足了对高像素的要求(实现高精度/分辨率)。

Description

摄像头组件、拍摄装置和可移动平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成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广角高像素摄像头组件,以及采用该摄像头组件的拍摄装置和可移动平台。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无人机开始向自动驾驶方向发展。以汽车为例,如果要实现辅助驾驶、自动驾驶,那么采用基于高像素的车载成像镜头的目标识别和障碍物识别系统就必不可少。自动驾驶通过车载高像素成像镜头等获取外界信息,经过图像算法处理后感知汽车周围环境,从而能够安全的自动驾驶。
目前,市面上的车载成像镜头大多数都是具有较大视场的广角镜头或超广角镜头,这类镜头像素较低,其能够对车身周边附近的物体可以有精准的识别,但对远距离和小障碍物目标的识别精确度较差,无法及时对远距离和小障碍物目标提出预警,不能保障自动驾驶在高速行驶下的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头组件,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所述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设有光圈;
其中,所述的第一透镜组沿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具有负光焦度的非球面的第一透镜;以及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
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组沿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组合成具有正 光焦度的胶合透镜;以及
具有正光焦度的非球面的第六透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二透镜组和像面之间设有滤光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头组件的有效焦距为f,所述摄像头组件的成像面最大像圆直径为IMH,所述摄像头组件的入瞳直径为EPD,所述摄像头组件满足f/IMH≥0.6,且f/EPD≤1.8。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头组件的光学总长TTL≤30m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头组件的成像面最大像圆直径为8.64m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组的光学焦距为f 1,且-12mm≤f 1≤-7m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光学焦距为f 2,7mm≤f 2≤9mm且-1.3≤f 1/f 1≤-0.9。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且像侧面为凹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的光折射率1.80≤Nd 1≤2;所述第一透镜的光色散系数40≤Vd 1≤9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的通光直径为D 1,所述摄像头组件的成像面最大像圆直径为IMH,D 1/IMH≤1.2。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摄像头组件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且IMH/TTL≥0.28。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透镜呈物侧面为凹面且像侧面为凸面的弯月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透镜的光折射率1.65≤Nd 2≤1.75;所述第二透镜的光色散系数45≤Vd 2≤65。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且像侧面为凸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透镜的光折射率1.55≤Nd 3≤1.7;所述第三透镜的光色散系数45≤Vd 3≤65。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且像侧面为凸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透镜的光折射率1.45≤Nd 4≤1.6; 所述第四透镜的光色散系数65≤Vd 4≤9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透镜呈物侧面为凹面且像侧面为凸面的弯月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透镜的光折射率1.8≤Nd 5≤1.96;所述第五透镜的光色散系数15≤Vd 5≤3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的光折射率满足Vd 4-Vd 5≥4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六透镜呈物侧面为凸面且像侧面为凹面的弯月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六透镜的光折射率1.7≤Nd 6≤1.8;所述第六透镜的光色散系数45≤Vd 6≤60。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拍摄装置,包括:
壳体;
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如上所述的任一种摄像头组件。
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平台,包括:
本体;
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如上所述的拍摄装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可移动平台为车辆或飞行器。
本申请提供的摄像头组件、拍摄装置和可移动平台采用四个透镜和两个非球面透镜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减小了整个摄像头组件的外径(实现小型化),并且满足了对高像素的要求(实现高精度/分辨率)。通过四个透镜和两个非球面透镜光焦度的合理搭配,使得该摄像头组件能有效识别远距离和小障碍物目标,为自动驾驶提供更精确的路况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摄像头组件的光学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摄像头组件的光学像差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摄像头组件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摄像头组件的MTF曲线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摄像头组件的光学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摄像头组件的光学像差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摄像头组件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摄像头组件的MTF曲线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摄像头组件的光学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的摄像头组件的光学像差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的摄像头组件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的摄像头组件的MTF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便于透彻的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构思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人员。
如图1、5、9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头组件,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1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2,所述的第一透镜组1和第二透镜组2之间设有光圈。其中,第一透镜组1沿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非球面的第一透镜11和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12。第二透镜组2沿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21、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22、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23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非球面的第六透镜24。所述第四透镜22与所述第五透镜23组合成具有正光焦度的胶合透镜。
示例性的,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可以为球面透镜。
基于上述结构,本申请提供的摄像头组件采用四个球面透镜和两个非球面透镜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减小了整个摄像头组件的外径(实现小型化),并且满足了对高像素的要求(实现高精度/分辨率)。通过四个透镜和两个非球面透镜光焦度的合理搭配,使得该摄像头组件能有效识别远距离和小障碍物目标,为自动驾驶提供更精确的路况信息。考虑到摄像头组件的使用环境,特别是车载时对温度、可靠性要求较高,第一透镜11至第六透镜23可以采用玻璃材质。
进一步地,第二透镜组2和像面之间设有滤光片IR。滤光片IR可以过 滤掉可见光以外的杂波段,进而提升摄像头组件的光学品质,实现最佳的成像效果,更好地满足高像素的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组件的有效焦距为f,成像面最大像圆直径为IMH,入瞳直径为EPD,所述摄像头组件满足f/IMH≥0.6,且f/EPD≤1.8。所述摄像头组件的光学总长TTL≤30mm。例如,所述摄像头组件的成像面最大像圆直径为8.64mm。
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组的光学焦距为f 1,且-12mm≤f 1≤-7mm。第二透镜组的光学焦距为f 2,7mm≤f 2≤9mm且-1.3≤f 1/f 1≤-0.9。
在本申请中,第一透镜11呈物侧面为凸面且像侧面为凹面的弯月形负光焦度非球面玻璃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不存在反曲点。这样设置可以有效的收集大角度的入射光线,增大摄像头组件的视场角。
第一透镜11的光折射率1.80≤Nd 1≤2,光色散系数40≤Vd 1≤90。其中Nd 1表示透镜材质的d光折射率,Vd 1表示透镜材质的d光色散系数。例如Nd 1为1.80,Vd 1为40,可以有效的减小摄像头组件的外径,并减少摄像头组件的色散。
进一步地,第一透镜11的通光直径为D 1,所述摄像头组件的成像面最大像圆直径为IMH,D 1/IMH≤1.2。
进一步地,第一透镜11的物侧面至摄像头组件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且IMH/TTL≥0.28。
控制D 1/IMH的比值和IMH/TTL的比值满足上述条件,有利于减小摄像头组件的外径,进而减少摄像头组件所需的安装空间,有利于实现小型化。
在本申请中,第二透镜12呈物侧面为凹面且像侧面为凸面的弯月形负光焦度玻璃透镜(形状朝向与第一透镜11刚好相反),第二透镜12的光折射率1.65≤Nd 2≤1.75,所光色散系数45≤Vd 2≤65。Nd 2表示透镜材质的d光折射率,Vd 2表示透镜材质的d光色散系数。第二透镜12可以进一步收集第一透镜11折射过来的大角度光线,大角度光线经过第二透镜12出射后光路变得平缓,可以减小整个摄像头组件的像差、提高像素。
在本申请中,第三透镜21呈物侧面和像侧面都是凸面的正光焦度玻璃透镜,第三透镜21的光折射率1.55≤Nd 3≤1.7,光色散系数45≤Vd 3≤65。Nd 3表示透镜材质的d光折射率,Vd 3表示透镜材质的d光色散系数。第三透镜21可以使全视场的光线得到加快会聚,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有效的减少整个摄像头组件的后焦温度漂移。
在本申请中,第四透镜22呈物侧面和像侧面都是凸面的正光焦度玻璃透镜,第四透镜22的光折射率1.45≤Nd 4≤1.6,光色散系数65≤Vd 4≤90。Nd 4表示透镜材质的d光折射率,Vd 4表示透镜材质的d光色散系数。
在本申请中,第五透镜23呈物侧面为凹面且像侧面为凸面的弯月形。第五透镜23的光折射率1.8≤Nd 5≤1.96,光色散系数15≤Vd 5≤30。Nd 5表示透镜材质的d光折射率,Vd 5表示透镜材质的d光色散系数。第四透镜22和第五透镜23组合成胶合透镜(即第四透镜22的像侧面贴合第五透镜23的物侧面),并且满足Vd 4-Vd 5≥40。采用胶合透镜可以进一步减小整个摄像头组件的色散,有效提高成像质量,实现高像素。
在本申请中,第六透镜24呈物侧面为凸面且像侧面为凹面的弯月形负光焦度非球面玻璃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不存在反曲点。第六透镜24的光折射率1.7≤Nd 6≤1.8,光色散系数45≤Vd 6≤60。Nd 6表示透镜材质的d光折射率,Vd 6表示透镜材质的d光色散系数。第六透镜24有效地减小了整个摄像头组件的像散,使光线比较平顺的会聚到像面,大大提升了整个摄像头组件的分辨能力,使得其具有超广角和高像素的优点。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拍摄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上(内)的上述的任意一种摄像头组件。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平台,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本体上(内)的上述的拍摄装置。
所述的可移动平台为车辆或飞行器。
实施例一
图1显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组件的光学结构示意图,其中摄像头组件的具体光学参数见表1:
表1
本实施例中,非球面的第一透镜、第六透镜的表面形状满足下列方程:
其中,z为曲面与曲面顶点在光轴方向的距离,h为光轴到曲面的距离,c为曲面顶点的曲率,K为二次曲面系数,B、C、D、E、F分别为四阶、六阶、八阶、十阶、十二阶曲面系数。
本实施例中,非球面的第一透镜、第六透镜的非球面参数见表2:
表2
本实施例中,摄像头组件的相关光学设计参数见表3:
表3
f(mm) TTL(mm) 光圈数 视场角(度) f 1(mm) f 2(mm) IMH(mm) D 1(mm)
5.26 29.97 1.80 120.00 -8.54 8.69 8.64 10.49
图2显示本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的光学像差示意图,图3显示了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图4显示了本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的MTF曲线示意图。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组件具体非常好的光学品质,其采用不同的透镜组合以及合理的光焦度分配实现了超广角、高像素等光学性能。
实施例二
图5显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组件的光学结构示意图,其中,摄像头组件的具体光学参数见表4:
表4
本实施例中,非球面的第一透镜、第六透镜的表面形状满足下列方程:
其中,z为曲面与曲面顶点在光轴方向的距离,h为光轴到曲面的距离,c为曲面顶点的曲率,K为二次曲面系数,B、C、D、E、F分别为四阶、六阶、八阶、十阶、十二阶曲面系数。
本实施例中,非球面的第一透镜、第六透镜的非球面参数见表5:
表5
本实施例中,摄像头组件的相关光学设计参数见表6:
表6
f(mm) TTL(mm) 光圈数 视场角(度) f 1(mm) f 2(mm) IMH(mm) D 1(mm)
5.20 28.83 1.80 120.00 -11.70 9.00 8.64 10.55
图6显示本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的光学像差示意图,图7显示了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图8显示了本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的MTF曲线示意图。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组件具体非常好的光学品质,其采用不同的透镜组合以及合理的光焦度分配实现了超广角、高像素等光学性能。
实施例三
图9显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组件的光学结构示意图,其中,摄像头组件的具体光学参数见表7:
表7
本实施例中,非球面的第一透镜、第六透镜的表面形状满足下列方程:
其中,z为曲面与曲面顶点在光轴方向的距离,h为光轴到曲面的距离,c为曲面顶点的曲率,K为二次曲面系数,B、C、D、E、F分别为四阶、六阶、八阶、十阶、十二阶曲面系数。
本实施例中,非球面的第一透镜、第六透镜的非球面参数见表8:
表8
本实施例中,摄像头组件的相关光学设计参数见表9:
表9
f(mm) TTL(mm) 光圈数 视场角(度) f 1(mm) f 2(mm) IMH(mm) D 1(mm)
5.21 29.73 1.80 120.00 -7.00 7.78 8.64 10.03
图10显示本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的光学像差示意图,图11显示了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图12显示了本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的MTF曲线示意图。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组件具体非常好的光学品质,其采用不同的透镜组合以及合理的光焦度分配实现了超广角、高像素等光学性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性的。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25)

  1. 一种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所述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设有光圈;
    其中,所述的第一透镜组沿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具有负光焦度的非球面的第一透镜;以及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
    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组沿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组合成具有正光焦度的胶合透镜;以及
    具有正光焦度的非球面的第六透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二透镜组和像面之间设有滤光片。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头组件的有效焦距为f,所述摄像头组件的成像面最大像圆直径为IMH,所述摄像头组件的入瞳直径为EPD,所述摄像头组件满足f/IMH≥0.6,且f/EPD≤1.8。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头组件的光学总长TTL≤30mm。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头组件的成像面最大像圆直径为8.64mm。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组的光学焦距为f 1,且-12mm≤f 1≤-7mm。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光学焦距为f 2,7mm≤f 2≤9mm且-1.3≤f 1/f 1≤-0.9。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且像侧面为凹面。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的光折射率1.80≤Nd 1≤2;
    所述第一透镜的光色散系数40≤Vd 1≤90。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的通光直径为D 1,所述摄像头组件的成像面最大像圆直径为IMH,D 1/IMH≤1.2。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摄像头组件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且IMH/TTL≥0.28。
  12.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透镜呈物侧面为凹面且像侧面为凸面的弯月形。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透镜的光折射率1.65≤Nd 2≤1.75;
    所述第二透镜的光色散系数45≤Vd 2≤65。
  1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且像侧面为凸面。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透镜的光折射率1.55≤Nd 3≤1.7;
    所述第三透镜的光色散系数45≤Vd 3≤65。
  1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且像侧面为凸面。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透镜的光折射率1.45≤Nd 4≤1.6;
    所述第四透镜的光色散系数65≤Vd 4≤90。
  1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透镜呈物侧面为凹面且像侧面为凸面的弯月形。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透镜的光折射率1.8≤Nd 5≤1.96;
    所述第五透镜的光色散系数15≤Vd 5≤30。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的光折射率满足Vd 4-Vd 5≥40。
  21.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六透镜呈物侧面为凸面且像侧面为凹面的弯月形。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六透镜的光折射率1.7≤Nd 6≤1.8;
    所述第六透镜的光色散系数45≤Vd 6≤60。
  23. 一种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如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组件。
  24. 一种可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
    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拍摄装置。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可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移动平台为车辆或飞行器。
CN202180087695.XA 2021-04-01 2021-04-01 摄像头组件、拍摄装置和可移动平台 Pending CN1167242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84874 WO2022205289A1 (zh) 2021-04-01 2021-04-01 摄像头组件、拍摄装置和可移动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24264A true CN116724264A (zh) 2023-09-08

Family

ID=83457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7695.XA Pending CN116724264A (zh) 2021-04-01 2021-04-01 摄像头组件、拍摄装置和可移动平台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24264A (zh)
WO (1) WO20222052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08307B (zh) * 2023-10-08 2023-12-12 毫末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系统、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47450C (zh) * 2006-11-20 2009-10-07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变焦镜头
JP5718351B2 (ja) * 2010-10-08 2015-05-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9324397B (zh) * 2017-07-31 2021-07-09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CN109445068B (zh) * 2018-12-05 2020-02-18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车载摄像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1352222B (zh) * 2020-05-25 2020-08-11 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清小型车载广角成像系统
CN212781468U (zh) * 2020-08-19 2021-03-2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拍摄装置及可移动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05289A1 (zh)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74313B2 (en) Wide-angle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08363160B (zh) 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CN113156627A (zh) 光学成像系统、成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2014960A (zh) 一种高分辨率大视角车载鱼眼光学镜头及环视车载镜头
CN112835184A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汽车
CN108663785B (zh) 光学镜头和成像设备
CN114815149A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4002818B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589486B (zh) 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3189750A (zh) 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电子设备和汽车
CN113156621B (zh) 光学成像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2965204B (zh) 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电子设备和汽车
CN112285883B (zh) 一种超广角光学系统及其成像方法
CN116724264A (zh) 摄像头组件、拍摄装置和可移动平台
CN114624854A (zh)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4859528B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216870932U (zh) 用于车辆或飞行器的摄像头组件、拍摄装置和可移动平台
CN113985578B (zh)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电子设备及汽车
CN113484988B (zh) 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电子设备和汽车
CN113985581B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车载系统
CN117751313A (zh) 摄像头组件、拍摄装置和可移动平台
CN212410951U (zh) 一种高分辨率大视角车载鱼眼光学镜头及环视车载镜头
CN214751064U (zh) 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电子设备和汽车
CN116224535A (zh)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2014962A (zh) 一种高分辨率大视角的车载光学镜头及汽车后视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5

Address after: Building 3, Xunm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za, No. 8 Keyuan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7, 1634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Zhuoyu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57 Shenzhen Nanshan High-tech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6/F, Shenzhen Industr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Building,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 9 Yuexingdao, South Distric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Z DJI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