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22175B - 一种复合储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储能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722175B CN116722175B CN202310979935.8A CN202310979935A CN116722175B CN 116722175 B CN116722175 B CN 116722175B CN 202310979935 A CN202310979935 A CN 202310979935A CN 116722175 B CN116722175 B CN 11672217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dium
- module
- electrolyte
- pipeline
- h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8
- 238000005338 heat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7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0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Ethylene glycol Chemical compound OCCO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74 insula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4113 dietary fatty acid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87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30195729 fatty acid Natural produ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94 fatty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665 fatty aci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WGCNASOHLSPBMP-UHFFFAOYSA-N hydroxyacetaldehyde Natural products OCC=O WGCNASOHLSPBM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4 liqu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88 paraffin wax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53 sens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545 silicone oi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7 uniform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07—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related to heat exchange
- H01M8/04037—Electrical heat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07—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related to heat exchange
- H01M8/04014—Heat exchange using gaseous fluids; Heat exchange by combustion of reactan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07—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related to heat exchange
- H01M8/04029—Heat exchange using liquid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07—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related to heat exchange
- H01M8/04067—Heat exchange or temperature measuring elements, thermal insulation, e.g. heat pipes, heat pumps, fins
- H01M8/04074—Heat exchange unit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uel cel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32—Temperature; Ambient temperature
- H01M8/04358—Temperature; Ambient temperature of the coola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38—Pressure; Ambient pressure; Flow
- H01M8/04417—Pressure; Ambient pressure; Flow of the coola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746—Pressure; Flow
- H01M8/04753—Pressure; Flow of fuel cell reactan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8—Regenerative fuel cells, e.g. redox flow batteries or secondary fuel cells
- H01M8/184—Regeneration by electrochemical means
- H01M8/188—Regeneration by electrochemical means by recharging of redox couples containing fluids; Redox flow type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ybrid Cel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复合储能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固体电储热单元、管路单元、储能单元、控制单元,其中,所述固体电储热单元和所述储能单元通过所述管路单元连接;所述固体电储热单元用于,获取谷底电能,将所述谷底电能转化为热能,通过能量转换将所述热能传递到第三介质,将被加热的第三介质向管路单元传输;所述管路单元用于,将所述被加热的第三介质向储能单元传输;所述储能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管路单元传输的被加热的第三介质对所述储能单元中的电解液进行加热,使得液流电池的系统效率提升;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基于电解液的温度信息发送第一控制指令,驱动并调节所述管路单元中第三介质的流速和流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液流电池储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液流电池是由电堆单元、电解液、电解液存储供给单元以及管理控制单元等部分组成的一种大规模高效储能装置,其中,电解液的温度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且电解液的温度保持对电堆内的电化学反应程度至关重要。液流电池系统需要通过电加热系统对电解液进行加温和控温,并通过保温隔热材料来维持电解液的温度范围。尤其在高海拔、高寒地区使用的液流电池系统,保温隔热材料效果有限,这部分系统损耗较大,此时的电池系统效率将明显下降。
目前,液流电池系统的阴、阳极电解液存储在相应的储液罐中,需要通过沉浸在电极液中的电加热器对其进行加热,由于电加热器沉浸在电解液中的表面积有限,电加热器只能对电解液局部进行加热,并通过储液罐内的液流循环管路输出端对整体电解液的扰动和搅拌,将该部分高温电解液与其余部分低温电解液进行混合,完成电解液之间的温度传递和均衡。该过程中,电加热器表面附近的电解液需加热到较高温度,对于电解液的稳定性有影响;电解液的搅拌和混合往往需要额外能量来支撑,进一步提高了系统损耗。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复合储能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储能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固体电储热单元、管路单元、储能单元、控制单元,其中,所述固体电储热单元和所述储能单元通过所述管路单元连接;
所述固体电储热单元中包含气液换热模块,所述固体电储热单元用于,获取谷底电能,将所述谷底电能转化为热能,基于第一换热方式将所述热能向第一介质传导,所述第一介质基于热能,并通过第二换热方式对第二介质进行能量传导;赋能后的所述第二介质基于赋能能量以第三换热方式与气液换热模块中的第三介质进行能量传递,将能量传递后被加热的第三介质向管路单元传输;
所述管路单元用于,将所述被加热的第三介质向储能单元传输;
所述储能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管路单元传输的被加热的第三介质对所述储能单元中的电解液进行加热,使得液流电池的系统效率提升;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储能单元中的电解液的温度信息,基于所述电解液的温度信息发送第一控制指令,驱动并调节所述管路单元中第三介质的流速和流量。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固体电储热单元还包括:
风循环控制模块、第三介质循环供热模块、第一温度传感器模块;
所述风循环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赋能后的第二介质向所述气液换热模块输送,并将与所述气液换热模块中向第三介质能量传递后的第二介质向所述第一介质输送;
所述第三介质循环供热模块用于,将所述气液换热模块中被加热的第三介质向所述管路单元输送,并将所述管路单元中回流后冷却的第三介质向所述气液换热模块中输送;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模块用于,监测能量传导后第二介质的温度和所述回流后冷却的第三介质的温度,并获取对应的温度信息。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储能单元中的电解液的温度信息,基于所述电解液的温度信息发出第二控制指令,调节所述气液换热模块、风循环控制模块、第三介质循环供热模块的功率。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管路单元包括:
第三介质输水管道和第三介质回流管道;
所述第三介质回流管道包括至少两条并联的回流子管道,用于增加管路中冷却的第三介质的流速和流量;
所述第三介质输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流量计、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介质回流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二流量计、第一变频循环泵,所述第一变频循环泵基于所述控制单元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冷却的第三介质的流速和流量;
所述管路单元中还设置有热量表,所述热量表基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监测信息计算所述管路单元中液流的热量值信息。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管路单元还包括补充箱管道模块;
所述补充箱管道模块包括:第三介质补充箱、补充箱管道、第二变频循环泵;
所述补充箱管道包括至少两条并联的补充箱子管道,用于增加所述第三介质的流量;
所述补充箱管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介质回流管道中段位置相连,所述补充箱管道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介质补充箱相连;
所述第二变频循环泵基于所述控制单元发出的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补充箱管道中第三介质的流速和流量。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储能单元包括:
电解液储液罐模块、储液罐第三介质循环管路模块;
所述管路单元传输被加热的第三介质流入所述储能单元中的储液罐第三介质循环管路模块,对所述电解液储液罐模块中的电解液进行加热后流回所述管路单元;
所述电解液储液罐模块中设置有热电偶温度计模块用于监测所述电解液储液罐模块中的电解液温度;
所述电解液储液罐模块外设置有储液罐外围保温模块,用于减少所述电解液的热量损耗。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液罐第三介质循环管路模块包括:
储液罐第三介质内循环管路或储液罐第三介质外循环管路;
所述储液罐第三介质内循环管路采用不与所述电解液发生化学反应的高分子塑料材质,均匀的设置在所述电解液储液罐模块内;或,所述储液罐第三介质外循环管路采用传热系数较高的金属管路铺设在所述电解液储液罐模块外壁,所述第三介质外循环管路与所述储液罐外围保温模块之间设置有相变储热层模块。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储能单元包括:
电解液储液罐模块、相变储热层模块;
所述电解液储液罐模块包括采用双层罐体结构的电解液储液罐,所述双层罐体结构的内层用于存放电解液,所述双层罐体结构的外层用于放置与所述电解液进行能量传递的所述被加热的第三介质,并设置有第三介质输入口和第三介质输出口;
所述管路单元中的被加热的第三介质通过所述第三介质输入口流入,对所述电解液储液罐内层的电解液进行能量传递后通过所述第三介质输出口流向所述管路单元;
所述电解液储液罐模块中设置有热电偶温度计模块用于监测所述电解液储液罐模块中的电解液温度;
所述电解液储液罐模块外设置有储液罐外围保温模块,用于减少所述电解液的热量损耗;
所述相变储热层模块设置在所述储液罐外围保温模块和所述电解液储液罐模块之间。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固体电储热单元中的第二介质的温度信息和第三介质的温度信息,所述储能单元中的电解液的温度信息,所述管路单元中第三介质的热量值信息,基于所述第二介质、第三介质和电解液的温度信息,所述第三介质的热量值信息对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参数进行优化,使得所述电解液温度在预设范围内波动的情况下降低所述复合储能装置的综合能耗。
本公开的一种复合储能装置,将固体电储热单元和液流电池有效集成为复合储能装置,通过合理利用固体电储热装置的热量输出和调节功能,通过控制储液罐电解液加热,水循环供热系统能保障液流电池系统顺利运行,并提高液流电池的系统效率。特别适用于对电解液工作温度有一定要求的液流电池系统,例如高海拔、高寒地区使用的液流电池系统。考虑到固体电储热单元的规格和容量,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特别适用于大型(兆瓦级)和超大型(千兆瓦级)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电解液集中供热、控温的需求。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一种复合储能装置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固体电储热单元101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管路单元102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储能单元103示意图一;
图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储能单元103示意图二;
图6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固体电储热单元101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管路单元102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储能单元103与液流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储能单元103与液流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储能单元103与液流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中,6-1电阻、6-2第一介质、6-3外围绝缘保温层、6-4第一介质绝缘基础结构、气液换热模块201、风循环控制模块202、7-2温度传感器;
图7中,固体电储热单元101、7-2温度传感器、7-3压力传感器、7-4阀门、7-5热量表、7-6止回阀、7-7第一变频循环泵、7-8第三介质补充箱、7-9第二变频循环泵、7-10过滤器、储能单元103;
图8中,8-1阴极电解液储液罐、8-2阳极电解液储液罐、8-3储液罐第三介质内循环管路、8-4热电偶温度计、8-5储液罐外围保温模块;
图9中,8-1阴极电解液储液罐、8-2阳极电解液储液罐、9-1储液罐第三介质外循环管路、相变储热层模块403;
图10中,8-4热电偶温度计、8-5储液罐外围保温模块、第二电解液储液罐模块50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一种复合储能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一种复合储能装置包括:
固体电储热单元101,管路单元102,储能单元103,控制单元104。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固体电储热单元101用于为液流电池电解液,即储能单元103中的电解液持续供热并控温,是一种经济节能、可靠的系统集成方式,既能更加充分利用电网的低谷电力,又能很好地满足液流电池电解液的加热需求,从而综合提高液流电池系统效率。
本公开实施例中,固体电储热单元101利用电网的谷底电力,采用加热的方式将电能转换为热能,通过第一换热方式将所述热能向6-2第一介质传导,其中,所述第一换热方式为辐射换热和/或对流换热方式,所述6-2第一介质为储热体,用于存储所述热能,其中,储热体可选用石蜡类、脂酸类、熔融盐及合金等材料,具体可根据成本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当需要利用储热体中存储的热量时,通过第二换热方式对第二介质进行能量传递,其中,所述第二换热方式为对流换热方式,所述第二介质为气态介质,其中,所述气态介质可采用空气作为常用介质,实际应用时,为了实现更好的能量传递,可对空气进行处理,例如向空气中混入固体颗粒或采用其他气体吸热系数较大的气态材质,优选的,通过对流换热的方式将空气加热,赋能后的第二介质以第三换热方式与第三介质进行能量传递,其中,所述第三介质为液态介质,其中,所述液态介质可采用水作为常用材质,实际应用时,可出于传热效率、沸点、分解温度、成本等因素考虑,选取其他液态材质,例如乙二醇溶液、硅油等,所述第三换热方式为热传导,将被加热的第三介质向管路单元102传输。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固体电储热单元101中,还设置有6-3外围绝热保温层和6-4第一介质绝缘基础结构,所述6-3外围绝热保温层用于减少上述能量传递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所述6-4第一介质绝缘基础结构用于为所述固体电储热单元101中6-2第一介质提供绝缘、安全的安装结构。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固体电储热单元101的工作实例,具体为:固体电储热单元101将10—110kv电网高电压直接接入储热体,采用电阻放热原理产生热量,再通过辐射换热、对流换热的方式将热量传递并存储于储热体中,当储热体温度达到200—800℃时,储热体开始放热,主要通过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等方式将空气加热,热空气再通入气液换热器与水循环供热系统中的冷水进行热交换,换热速率由循环热风的流量和流速决定。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管路单元102用于,将所述固体电储热单元101中的被加热的第三介质输送至储能单元103中,同时,将所述储能单元103中回流的第三介质通过管路单元102输送至固体电储热单元101,用于循环使用。
本公开实施例中,管路单元102外围还设置有保温层,该保温层包覆在管路外围,以减少能量损耗,起到节能的作用。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储能单元103用于,利用所述管路单元102传输的被加热的第三介质对储能单元103中的电解液进行加热,使得液流电池的系统效率提升。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104用于,获取储能单元103中的电解液的温度信息,基于电解液的温度信息发送第一控制指令,驱动并调节管路单元102中第三介质的流速和流量。其中,电解液的温度信息通过设置在储能单元103中第一电解液储液罐模块401或第二电解液储液罐模块501中的8-4热电偶温度计获取,控制单元104基于获取的电解液的温度信息和预期的电解液温度区间,判断当前管路单元102中向储能单元103输送的被加热的第三介质的流量和流速是否满足需求,当需要对复合储能装置的功率进行调整时,可以根据获取的电解液的温度信息计算并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控制管路单元102中的7-7第一变频循环泵和7-9第二变频循环泵,7-7第一变频循环泵和7-9第二变频循环泵用于调节第三介质的流速和流量,以此来控制整个装置的功率。
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固体电储热单元101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固体电储热单元101包括:
气液换热模块201,风循环控制模块202,第三介质循环供热模块203,第一温度传感器模块204。
本公开实施例中,气液换热模块201用于,赋能后的第二介质基于赋能能量以第三换热方式与气液换热模块201中的第三介质进行能量传递,其中,所述气液换热模块201与第三介质循环供热模块203相连。
本公开实施例中,风循环控制模块202用于,将赋能后的第二介质向所述气液换热模块201传输,并将与所述气液换热模块201中第三介质能量传递后的第二介质向6-2第一介质输送,用于再次通过第一换热方式对所述第二介质进行能量传递。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三介质循环供热模块203用于,与所述气液换热模块201和所述管路单元102相连,所述第三介质循环供热模块203中设置有热水循环泵,用于将所述气液换热模块201中被加热的第三介质向所述管路单元102中输送,同时,接收所述管路单元102中回流的冷却的第三介质,并将所述冷却的第三介质输送到所述气液换热模块201中,用于再次与所述赋能后的第二介质进行能量交换。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温度传感器模块204用于,通过设置在所述固体电储热单元101中不同位置的温度传感器,监测所述能量传导后的第二介质的温度和所述回流冷却的第三介质的温度,并获取对应的温度信息。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还用于监测所述6-2第一介质的温度,获取对应的温度信息并记录。
本公开实施例中,风循环控制模块202、气液换热模块201和第三介质循环供热模块203的功率可以由上述控制单元104发出的第二控制指令调节,具体为,控制单元104根据储能单元103中获取的电解液的温度信息,根据获取的电解液温度信息生成第二控制指令,第二控制指令用于调节风循环控制模块202中风机的转速,由此调节气液换热模块201中得到的被加热的第三介质的温度,并对第三介质循环供热模块203中的热水循环泵的输出功率进行调节,实现对固体电储热单元101输出的被加热的第三介质的温度、流速、流量的全面控制。
本公开实施例中,图6提供了一种固体电储热单元10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固体电储热单元101将10—110kv电网高电压直接接入6-2第一介质中,采用电阻放热原理使得6-1电阻产生热量,再通过辐射换热、对流换热的方式将热量传递并存储于6-2第一介质中,当6-2第一介质温度达到200—800℃时,6-2第一介质开始放热,主要通过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等方式将第二介质加热,第二介质形成热风(即赋能后的第二介质),赋能后的第二介质通入气液换热模块201中,以第三换热方式与第三介质进行能量传递,得到被加热的第三介质和冷风(即加热前的第二介质),被加热的第三介质经第三介质循环供热模块203向管路单元102输送,同时第三介质循环供热模块203接收管路单元102回流的冷却的第三介质,设置在固体电储热单元101中的7-2温度传感器组成了第一温度传感器模块204。
图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管路单元102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管路单元102包括:
第三介质输水管道301,第三介质回流管道302,补充箱管道模块303。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三介质输水管道301用于,将所述固体电储热单元101中的被加热的第三介质输送至储能单元103中,其中,所述第三介质输水管道301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流量计、7-3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被加热的第三介质在第三介质输水管道301中的温度信息、流量信息、压力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三介质回流管道302用于,将储能单元103中回流的冷却的第三介质向固体电储热单元101中输送,其中,第三介质回流管道302包括至少两条并联的回流子管道,用于增加所述冷却的第三介质的流速和流量。所述第三介质回流管道302上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二流量计,用于监测回流的第三介质的温度和流量信息,第三介质回流管道302上还设置有7-7第一变频循环泵,用于根据控制单元104的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冷却的第三介质的流量和流速。
本公开实施例中,管路单元102中还设置有7-5热量表,7-5热量表用于根据第三介质输水管道301中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和第一流量计的流量信息,第三介质回流管道302中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和第二流量计的流量信息计算管路单元102中的第三介质液流的热量值信息,得到第三介质输水管道301和第三介质回流管道302中液流的热量值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补充箱管道模块303用于,补充第三介质在管路单元102中的损耗,以及控制第三介质在管路单元102中的流量。其中,补充箱管道模块303包括:7-8第三介质补充箱、补充箱管道、7-9第二变频循环泵,补充箱管道将7-8第三介质补充箱与第三介质回流管道302中段位置相连,补充箱管道包括至少两条并联的补充箱子管道,用于增加第三介质在补充箱管道中的流量,7-9第二变频循环泵设置在补充箱管道上,用于根据控制单元104发出的第一控制指令,调节第三介质在补充箱管道中的流速和流量。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三介质输水管道301、第三介质回流管道302、补充箱管道303中分别设置有7-4阀门和7-6止回阀,所述7-4阀门可根据实际工况采用电磁阀,第三介质回流管道302中还设置有7-10过滤器,设置在第三介质回流管道302的起始端。其中,7-4阀门和7-6止回阀的数量和位置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同时,可在管路单元102中设置软化水设备用于水质软化,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本公开实施例中,对于大型(兆瓦级)和超大型(千兆瓦级)液流电池系统的电解液集中供热、控温的需求,可在管路单元102串联有效扬程和流量的循环泵作为供液的中继。
本公开实施例中,图7提供了一种管路单元102的结构示意图实例,如图7所示,固体电储热单元101中被加热的第三介质以图7中的箭头方向经第三介质输水管道301向储能单元103输送,储能单元103中回流的第三介质以箭头方向经第三介质回流管道302向固体电储热单元101输送。其中,设置在管路单元102中的7-2温度传感器分为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与7-5热量表相连接。
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储能单元103示意图一,如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储能单元103包括:
第一电解液储液罐模块401,储液罐第三介质循环管路模块402,相变储热层模块403。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电解液储液罐模块401分为8-1阴极电解液储液罐和8-2阳极电解液储液罐模块,所述储液罐第三介质循环管路模块402分别设置在所述8-2阳极电解液储液罐和8-1阴极电解液储液罐的内部或外层,被加热的第三介质经上述管路单元102流入所述第三介质循环管路模块402,对第一电解液储液罐模块401中的电解液进行加热和保温,然后经上述第三介质回流管道302向固体电储热单元101中输送。其中,第一电解液储液罐模块401中设置有热电偶温度计模块,用于监测所述8-2阳极电解液储液罐和8-1阴极电解液储液罐内的电解液的温度,第一电解液储液罐模块401外设置有8-5储液罐外围保温模块,用于减少所述电解液的热量损耗。
本公开实施例中,上述第三介质循环管路模块402设置在第一电解液储液罐模块401内部时作为8-3储液罐第三介质内循环管路,其中,8-3储液罐第三介质内循环管路采用不与电解液发生化学反应(耐腐蚀)的高分子塑料材质,均匀的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解液储液罐模块401内;上述第三介质循环管路模块402设置在第一电解液储液罐模块401外层时作为9-1储液罐第三介质外循环管路,其中,9-1储液罐第三介质外循环管路采用传热系数较高的金属管路铺设在上述8-2阳极电解液储液罐和8-1阴极电解液储液罐的外壁,并保证均匀分布,上述相变储热层模块403设置在所述第三介质外循环管路与所述8-5储液罐外围保温模块之间,该物理层能充分吸收所述第三介质外循环管路传递的热量,并能在液流电池系统进行充放电过程中,储液罐内温度下降的时候,将存储于相变储热层模块403中的热量通过储液罐外壁传递给电解液,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负荷,进一步起到节能的作用,同时相变储热层模块403也可以设置在放置8-3储液罐第三介质内循环管路的方案中,起到的作用相同。
本公开实施例中,储液罐第三介质循环管路模块402中的8-3储液罐第三介质内循环管路在储液罐内的部分为一根长管,需要没有任何焊缝连接或机械式接头连接,并通过支架组进行空间绕制、定型,保证其在第一电解液储液罐模块401内均匀分布,被加热的第三介质透过塑料管壁将热量传递至电解液,起到加热作用。8-5储液罐外围保温模块一定程度上隔绝储液罐内电解液与外界的热量传递,使得系统处于节能状态,该方案比较直接,加热效果较好。
本公开实施例中,图8提供了一种储能单元103与液流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8所示,设置在8-2阳极电解液储液罐和8-1阴极电解液储液罐中的8-4热电偶温度计组成热电偶温度计模块,管路单元102输送的被加热的第三介质经箭头方向流入8-3储液罐第三介质内循环管路,并经箭头方向流出。
本公开实施例中,图9提供了一种储能单元103与液流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9所示,管路单元102输送的被加热的第三介质经箭头方向流入9-1储液罐第三介质外循环管路,并经箭头方向流出。
本公开实施例中,储液罐第三介质循环管路模块402中的9-1储液罐第三介质外循环管路采用传热系数较高的金属管路,在储液罐外壁的部分为一根长管,采用尽量无任何焊缝连接或机械式接头连接,并通过支架组进行空间绕制、定型,保证其在储液罐外均匀分布,该盘管管路尽量与储液罐外壁贴合,透过金属管将热量传递至储液罐外壁,并传递至电解液,起到加热作用;进一步的,用于传热的金属管盘管可与储液罐外壁结构配合、嵌套,增强储液罐的整体结构强度,降低储液罐因注入电解液后产生罐体形变的风险。由于热水需要通过管壁和储液罐壁传递至电解液,该方案的热传递形式比较间接,加热效果相较于罐内铺设的热水循环管路差,但能完全规避相关管路在电解液中泄漏的风险。
图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储能单元103示意图二,如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储能单元103包括:
第二电解液储液罐模块501,相变储热层模块403。
本公开实施例中,将图4中示出的储能单元103示意图一中的第一电解液储液罐模块401和第三介质循环管路模块402进行整合,得到第二电解液储液罐模块501,具体为:第二电解液储液罐模块501分为双层阳极电解液储液罐和双层阴极电解液储液罐,其中,电解液储液罐采用双层罐体结构,包括储液罐内层和外层,内层用于存放所述电解液,所述双层罐体结构的外层用于放置与所述电解液进行能量传递的被加热的第三介质,同时,储液罐外层设置有第三介质输入口和第三介质输出口,管路单元102中输送的被加热的第三介质经第三介质输入口进入储液罐外层,形成对电解液进行水浴加热,被加热的第三介质在储液罐外层与储液罐内层的电解液进行能量交换后,经第三介质输出口流向所述管路单元102。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电解液储液罐模块501中设置有8-4热电偶温度计,用于监测所述第二电解液储液罐模块501中的阳极电解液温度和阴极电解液温度,同时,第二电解液储液罐模块501外层设置有8-5储液罐外围保温模块,用于减少电解液的热量损耗,其中,相变储热层模块403设置在所述电解液储液罐外侧与8-5储液罐外围保温模块之间,该物理层能充分吸收所述第三介质通过电解液储液罐外层传递的热量,并能在液流电池系统进行充放电过程中,储液罐内温度下降的时候,将存储于相变储热层模块403中的热量通过储液罐外壁传递给电解液,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负荷,进一步起到节能的作用。
本公开实施例中,图10提供了一种储能单元103与液流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三,如图10所示,管路单元102输送的被加热的第三介质经箭头方向流入第二电解液储液罐模块501的外层,并经箭头方向流出,即所述被加热的第三介质下进上出,形成对第二电解液储液罐模块501内层的水浴加热,同时,还设置有8-4热电偶温度计和8-5储液罐外围保温模块。
本公开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04通过获取固体电储热单元101中的第二介质的温度信息和第三介质的温度信息,储能单元103中的电解液的温度信息,管路单元102中的第三介质的热量值信息,基于所述第二介质、第三介质和电解液的温度信息,所述第三介质的热量值信息对控制单元104的控制参数进行优化,其中,具体优化方法可根据现代控制理论和优化控制理论等进行调整,本方案中不进行具体的限定,可实现在保证储能单元103中的电解液温度在预设范围内波动的情况下降低复合储能装置的综合能耗。具体的,控制单元104可根据液流电池和复合储能装置的系统规模的需要,对管路单元102中的7-7第一变频循环泵、7-9第二变频循环泵,固体电储热单元101中的风循环控制模块202中的变频风机进行优化控制,得到符合要求的,更加节能的用于电解液加热、控温的第三介质的流量、流速和温度值。通过安装在管路单元102中的7-5热量表收集第三介质输水管道301和第三介质回流管道302中液体的温度和流量信息,7-3压力传感器收集管路单元102中的第三介质的压力信息,可进一步监控并保证设备的正常、安全使用,例如:当储能单元103侧发生第三介质泄漏时,通过7-5热量表实时反馈的数据可第一时间发现。
本公开实施例中,固体电储热单元101和储能单元103能够在夜间将低价电能转换为热能和化学能进行存储,其中部分热能可用于维持液流电池系统顺利运行。固体电储热单元101能发挥热力系统大惯性的特点,进一步协调新能源发电的波动,与储能单元103配合使用,可有效提高复合系统的电网调节峰能力,增加对太阳能和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消纳能力。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大型或超大型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内电堆组和管路结构复杂,可采用多个泵形成的循环泵组,具体来说,如系统需要较大的扬程,则考虑将多个循环泵进行串联;如系统需要较大的流量,则考虑将多个循环泵进行并联;如系统同时需要较大的扬程和流量,则考虑将多个循环泵进行串、并联组合。根据需求灵活调整,以满足系统内液流循环对泵组扬程和流量的各种需求。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负载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程序代码当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也可以为分布式系统的服务器,或者是结合了区块链的服务器。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公开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复合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固体电储热单元、管路单元、储能单元、控制单元,其中,所述固体电储热单元和所述储能单元通过所述管路单元连接;
所述固体电储热单元中包含气液换热模块,所述固体电储热单元用于,获取谷底电能,将所述谷底电能转化为热能,基于第一换热方式将所述热能向第一介质传导,所述第一介质基于热能,并通过第二换热方式对第二介质进行能量传导;赋能后的所述第二介质基于赋能能量以第三换热方式与气液换热模块中的第三介质进行能量传递,将能量传递后被加热的第三介质向管路单元传输;
所述管路单元用于,将所述被加热的第三介质向储能单元传输;
所述储能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管路单元传输的被加热的第三介质对所述储能单元中的电解液进行加热,使得液流电池的系统效率提升;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储能单元中的电解液的温度信息,基于所述电解液的温度信息发送第一控制指令,驱动并调节所述管路单元中第三介质的流速和流量;
其中,所述固体电储热单元还包括:
风循环控制模块、第三介质循环供热模块、第一温度传感器模块;
所述风循环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赋能后的第二介质向所述气液换热模块输送,并将与所述气液换热模块中向第三介质能量传递后的第二介质向所述第一介质输送;
所述第三介质循环供热模块用于,将所述气液换热模块中被加热的第三介质向所述管路单元输送,并将所述管路单元中回流后冷却的第三介质向所述气液换热模块中输送;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模块用于,监测能量传导后第二介质的温度和所述回流后冷却的第三介质的温度,并获取对应的温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储能单元中的电解液的温度信息,基于所述电解液的温度信息发出第二控制指令,调节所述气液换热模块、风循环控制模块、第三介质循环供热模块的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单元包括:
第三介质输水管道和第三介质回流管道;
所述第三介质回流管道包括至少两条并联的回流子管道,用于增加管路中冷却的第三介质的流速和流量;
所述第三介质输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流量计、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介质回流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二流量计、第一变频循环泵,所述第一变频循环泵基于所述控制单元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冷却的第三介质的流速和流量;
所述管路单元中还设置有热量表,所述热量表基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监测信息计算所述管路单元中液流的热量值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单元还包括补充箱管道模块;
所述补充箱管道模块包括:第三介质补充箱、补充箱管道、第二变频循环泵;
所述补充箱管道包括至少两条并联的补充箱子管道,用于增加所述第三介质的流量;
所述补充箱管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介质回流管道中段位置相连,所述补充箱管道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介质补充箱相连;
所述第二变频循环泵基于所述控制单元发出的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补充箱管道中第三介质的流速和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元包括:
电解液储液罐模块、储液罐第三介质循环管路模块;
所述管路单元传输被加热的第三介质流入所述储能单元中的储液罐第三介质循环管路模块,对所述电解液储液罐模块中的电解液进行加热后流回所述管路单元;
所述电解液储液罐模块中设置有热电偶温度计模块用于监测所述电解液储液罐模块中的电解液温度;
所述电解液储液罐模块外设置有储液罐外围保温模块,用于减少所述电解液的热量损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第三介质循环管路模块包括:
储液罐第三介质内循环管路或储液罐第三介质外循环管路;
所述储液罐第三介质内循环管路采用不与所述电解液发生化学反应的高分子塑料材质,均匀的设置在所述电解液储液罐模块内;或,所述储液罐第三介质外循环管路采用传热系数较高的金属管路铺设在所述电解液储液罐模块外壁,所述第三介质外循环管路与所述储液罐外围保温模块之间设置有相变储热层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元包括:
电解液储液罐模块、相变储热层模块;
所述电解液储液罐模块包括采用双层罐体结构的电解液储液罐,所述双层罐体结构的内层用于存放电解液,所述双层罐体结构的外层用于放置与所述电解液进行能量传递的所述被加热的第三介质,并设置有第三介质输入口和第三介质输出口;
所述管路单元中的被加热的第三介质通过所述第三介质输入口流入,对所述电解液储液罐内层的电解液进行能量传递后通过所述第三介质输出口流向所述管路单元;
所述电解液储液罐模块中设置有热电偶温度计模块用于监测所述电解液储液罐模块中的电解液温度;
所述电解液储液罐模块外设置有储液罐外围保温模块,用于减少所述电解液的热量损耗;
所述相变储热层模块设置在所述储液罐外围保温模块和所述电解液储液罐模块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固体电储热单元中的第二介质的温度信息和第三介质的温度信息,所述储能单元中的电解液的温度信息,所述管路单元中第三介质的热量值信息,基于所述第二介质、第三介质和电解液的温度信息,所述第三介质的热量值信息对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参数进行优化,使得所述电解液温度在预设范围内波动的情况下降低所述复合储能装置的综合能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979935.8A CN116722175B (zh) | 2023-08-04 | 2023-08-04 | 一种复合储能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979935.8A CN116722175B (zh) | 2023-08-04 | 2023-08-04 | 一种复合储能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722175A CN116722175A (zh) | 2023-09-08 |
CN116722175B true CN116722175B (zh) | 2023-10-13 |
Family
ID=87871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979935.8A Active CN116722175B (zh) | 2023-08-04 | 2023-08-04 | 一种复合储能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722175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41056A (zh) * | 2019-12-24 | 2020-05-12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一种基于间接储冷储热的热泵储能系统 |
CN115370437A (zh) * | 2022-07-28 | 2022-11-22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压缩流体的冷热电三联产储能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16529157A (zh) * | 2020-11-30 | 2023-08-01 | 朗多能源公司 | 储能系统和应用 |
-
2023
- 2023-08-04 CN CN202310979935.8A patent/CN11672217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41056A (zh) * | 2019-12-24 | 2020-05-12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一种基于间接储冷储热的热泵储能系统 |
CN116529157A (zh) * | 2020-11-30 | 2023-08-01 | 朗多能源公司 | 储能系统和应用 |
CN115370437A (zh) * | 2022-07-28 | 2022-11-22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压缩流体的冷热电三联产储能系统及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722175A (zh) | 2023-09-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584734B2 (en) | Two material phase change energy storage system | |
EP2284382B1 (en) | Power supply system | |
CN104632311A (zh) | 蒸汽涡轮成套设备启动控制装置 | |
Vaivudh et al. | Heat transfer of high thermal energy storage with heat exchanger for solar trough power plant | |
CN109359839A (zh) |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中区域热网的节点热价计算方法 | |
CN107726427A (zh) | 一种蓄热装置的温度控制方法及供热系统 | |
US20060053794A1 (en) | Hybrid geothermal and fuel-cell system | |
Li et al. | Dynamic modeling and operations of a heat-power station system based on renewable energy | |
Lei et al. | Research on coordinated control of renewable-energy-based Heat-Power station system | |
CN116722175B (zh) | 一种复合储能装置 | |
Rastegarpour et al. | A distributed predictive control of energy resources in radiant floor buildings | |
JP2003134674A (ja) | 家庭用コージェネレーショ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
CN113921870A (zh) |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热防护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 | |
JP5375670B2 (ja) | ハイブリッドシステム | |
CN110388683A (zh) | 一种低谷电加热导热油与熔盐复合蓄热供热系统及其方法 | |
JP2016023869A (ja) | 熱利用システム | |
CN209513073U (zh) | 一种用于测量储热罐斜温层高度的系统 | |
CN115129096B (zh) | 一种储能集装箱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JP2756853B2 (ja) | 太陽熱利用深夜電気温水器 | |
JP6323388B2 (ja) | 貯湯式給湯機及び家電制御システム | |
CN108917177A (zh) | 熔盐加热装置及熔盐加热方法 | |
EP4273466A1 (en) | Integration of particulated encapsulated phase change materials in a conventional flat-plate solar collector for the production of domestic hot water | |
CN204165435U (zh) | 一种无排放无污染的液体热能储能装置 | |
CN118316041B (zh) | 一种电气互联系统的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337850B (zh) | 电解槽能量平衡控制系统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