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11449A - 用于多链路对等通信的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多链路对等通信的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11449A
CN116711449A CN202180083285.8A CN202180083285A CN116711449A CN 116711449 A CN116711449 A CN 116711449A CN 202180083285 A CN202180083285 A CN 202180083285A CN 116711449 A CN116711449 A CN 1167114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ld
tdls
link
field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32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佳·兹特拉卡
浦部嘉夫
R·普什卡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ublication of CN116711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114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4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 H04W12/041Key generation or deriv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多链路对等通信的通信装置和方法,该通信装置是附属于第一多链路设备(MLD)的多个通信装置中的通信装置,该多个通信装置中的每一个在第一MLD的对应链路中操作,该通信装置包括:电路,其生成请求帧,该请求帧是用于发现另一通信装置的对等通信能力的发现请求帧或用于请求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的设立的设立请求帧中的一个,该请求帧携载标识该通信装置附属于第一MLD的多链路(ML)指示;以及发送器,在链路中发送该请求帧。

Description

用于多链路对等通信的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施例一般涉及通信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多链路对等(peer topeer)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今世界,期望通信设备能够以与有线计算设备相同的能力进行无线操作。例如,用户希望能够无缝地观看流式传输到用户无线通信设备的高清电影。这对通信设备以及通信设备无线连接到的接入点提出了挑战。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组最近成立了802.11任务组(TG)来解决这些挑战。在2.4GHz、5GHz和6GHz频段中的多链路操作已被标识为这种通信的关键候选技术。在多链路上的多信道聚合是创造通信数据吞吐量多倍增加的自然方式。
为了在接入点(AP)多链路设备(MLD)和非AP MLD之间实现这种多链路操作,可以在所支持的链路之一上执行多链路设立(setup),以在一个或多个链路中为附属站(STA)建立关联。
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非AP MLD STA之间或非AP MLD与传统STA之间的多链路对等通信的讨论。
因此存在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的需要。并且,从随后的详细描述和未决权利要求,结合本公开的附图和此背景,其他期望的特征和特性将变得明显。
发明内容
非限制性和示例性实施例有助于提供用于多链路对等通信的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在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附属于第一多链路设备(MLD)的多个通信装置中的通信装置,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每一个在所述第一MLD的对应链路中操作,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电路,其生成请求帧,所述请求帧是用于发现另一通信装置的对等通信能力的发现请求帧或用于请求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的设立的设立请求帧中的一个,所述请求帧携载标识所述通信装置附属于第一MLD的多链路(ML)指示;以及发送器,其在链路中发送所述请求帧。
在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附属于AP MLD的多个接入点(AP)中的AP,所述多个AP中的每一个在AP MLD的对应链路中操作,所述AP包括:接收器,其在链路中从附属于MLD的关联通信装置接收数据帧,所述数据帧的目的地址(DA)字段被设置为不附属于MLD的另一关联通信装置;电路,其将数据帧的源地址(SA)字段设置为关联通信装置的MAC地址;以及发送器,其向所述另一关联通信装置发送数据帧。
在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生成请求帧,所述请求帧是用于发现通信装置的对等通信能力的发现请求帧或用于请求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的设立的设立请求帧中的一个,所述请求帧携载标识发送所述请求帧的另一通信装置附属于MLD的ML指示,以及在链路中发送所述请求帧。
根据说明书和附图,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益处和优点将变得明显。可以通过说明书和附图的各种实施例和特征分别获得这些益处和/或优点,而无需为了获得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益处和/或优点而提供所有这些实施例和特征。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说明各种实施例并解释根据本实施例的各种原理和优点,附图中类似的参考标记指的是整个独立视图中相同或功能相似的元素,并且附图与下面的详细描述一起被纳入说明书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描绘了与基本服务集(BSS)中的AP(接入点)相关联的两个非AP站(STA)之间的隧道式直接链路设立。
图2A描绘了使用隧道式直接链路设立(TDLS)发现帧来执行的TDLS发现的方法。
图2B描绘了通过在两个STA之间的直接路径上交换接入网络查询协议(ANQP)请求/响应帧来执行TDLS发现的另一种方法。
图3描绘了图示出在6GHz频段中在离线信道(off-channel)中的TDLS设立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接入点(AP)多链路设备(MLD)的配置。
图5示出了图示出附属于AP-MLD的AP与非MLD STA以及附属于非AP MLD的STA之间的通信的示意图。
图6A描绘了图示出与非MLD AP相关联的两个非AP MLD之间的通信的示意图。
图6B描绘了图示出与AP MLD相关联的两个非AP MLD之间的通信的示意图。
图6C描绘了图示出与非MLD AP相关联的非AP MLD和非MLD STA之间的通信的示意图。
图6D描绘了图示出与AP MLD相关联的非AP MLD和非MLD STA之间的通信的示意图。
图7描绘了图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过使用经由关联的AP或AP MLD的单链路在两个非AP MLD之间设立直接链路的流程图。
图8描绘了通过使用另一链路在一个链路中设立直接链路以用于使用移动电话和TV进行家庭视频会议的示例用例。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通信装置的示例配置。
图10示出了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描绘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示例TDLS多链路(ML)元素。
图12示出了用于携载TDLS发现请求帧的Ethertype 89-0d数据帧的示例格式以及TDLS发现请求帧的链路标识符元素。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TDLS发现响应帧的示例格式。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携载TDLS设立帧的Ethertype 89-0d数据帧的示例格式。
图15描绘了图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经由非MLD AP进行两个非AP MLD之间的通信以用于多链路对等通信的流程图。
图16描绘了图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经由非MLD AP进行两个非AP MLD之间的通信以用于多链路对等通信的流程图。
图17描绘了图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经由非MLD AP进行非AP MLD和非MLD STA(STA3)之间的通信以用于多链路对等通信的流程图。
图18描绘了图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经由非MLD AP的非AP MLD与非MLDSTA(STA3)之间通信以用于多链路对等通信的流程图。
图19描绘了图示出根据本公开又一实施例的经由非MLD AP的非AP MLD与非MLDSTA(STA3)之间通信以用于多链路对等通信的流程图。
图20描绘了图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MLD的地址设置过程的流程图。
图21描绘了图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经由非MLD AP的两个非AP MLD之间的通信以用于多链路对等通信的流程图。
图22A描绘了快速BSS转换(FTE)元素的示例格式。
图22B描绘了链路标识符元素的示例格式。
图23A描绘了通过两个非AP MLD之间的直接链路发送的数据帧的示例格式。
图23B描绘了用于在用密码块链消息验证码协议(CCMP)或伽罗瓦/计数器模式协议(GCMP)在计数器模式下的帧的封装或解封装的基于MLD MAC地址的ADD构造的示例。
图23C描绘了用于在用CCMP或GCMP在计数器模式下的帧的封装或解封装的基于MLD MAC地址的Nonce构造2340的示例。
图24描绘了图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与AP MLD相关联的两个非AP MLD之间的多链路对等通信的流程图。
图2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携载TDLS信道切换请求帧的Ethertype 89-0d数据帧的示例格式。
图26描绘了图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为与AP/AP MLD相关联的两个非AP MLD之间的多链路对等通信设立静默时间段的流程图。
图27示出了静默时间段(QTP)请求/响应帧的示例格式。
图28描绘了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为与AP/AP MLD相关联的两个非AP MLD之间的多链路对等通信设立目标唤醒时间段的流程图。
图29示出了目标唤醒时间(TWT)设立帧的示例格式和TWT设立帧的TWT元素。
图30A示出了ANQP请求帧的示例格式。
图30B示出了ANQP响应帧的示例格式。
图30C示出了用于携载多链路TDLS能力的TDLS能力ANQP元素的示例格式。
图31示出了被包括在TDLS发现请求帧中作为ML指示的链路标识符元素的示例格式。
图32示出了通信设备和附属于该通信设备的两个通信装置的示例配置。该通信设备被实施为非AP MLD,并且每个附属的通信装置可以被实施为根据本公开的被配置用于多链路对等通信的STA。
图33示出了通信设备和附属于该通信设备的两个通信装置的示例配置。该通信设备被实施为AP MLD,并且每个附属的通信装置可以被实施为根据本公开的被配置用于多链路对等通信的AP。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图中的元素是为了简便和清楚而例示的,并且不一定是按比例描绘的。例如,示图、框图或流程图中的一些元素的尺寸相对于其他元素可能被夸大,以帮助准确理解本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详细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意图限制实施例或实施例的应用和使用。此外,不存在受前述背景或本详细描述中存在的任何理论的约束的意图。此外,从随后详细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结合本公开的附图和背景,其他期望的特征和特性将变得明显。
在IEEE 802.11(Wi-Fi)技术的背景下,可互换地称为STA的站是具有使用802.11协议的能力的通信装置。基于IEEE 802.11-2016的定义,STA可以是包含符合IEEE 802.11的到无线介质(WM)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和物理层(PHY)接口的任何设备。
例如,STA可以是笔记本电脑、桌上型个人计算机(PC)、个人数字助理(PDA)、接入点或无线局域网(WLAN)环境中的Wi-Fi电话。STA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在WLAN环境中,术语“STA”、“无线客户端”、“用户”、“用户设备”和“节点”通常可互换使用。
同样,在IEEE 802.11(Wi-Fi)技术的背景下,可互换地称为无线接入点(WAP)的AP是允许WLAN中的STA连接到有线网络的通信装置。AP通常作为独立的设备连接到路由器(经由有线网络),但其也可以与路由器集成或在路由器中采用。
如上所述,WLAN中的STA可以在不同场合作为AP工作,反之亦然。这是因为在IEEE802.11(Wi-Fi)技术的背景下的通信装置可以包括STA硬件组件和AP硬件组件。以这种方式,通信装置可以基于实际的WLAN条件和/或要求在STA模式和AP模式之间切换。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多链路设备(MLD)可以指在两个或更多个频段或链路(2.4GHz、5GHz或6GHz)中操作的设备。MLD可以包括与两个或更多个链路相对应的两个或更多个通信装置,每个通信装置在特定频段或链路中操作。为简单起见,本公开中所示的MLD的每个链路涉及附属于MLD的许多通信装置中的一个,该通信装置主要在特定频段(2.4GHz、5GHz或6GHz)中操作,以向同样在该特定频段中操作的不附属于MLD的另一通信装置发送信号或从该另一通信装置接收信号。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非MLD STA可以指不附属于非AP MLD的传统(HE/VHT/HT)STA或EHT STA。类似地,非MLD AP可以指不附属于AP MLD的EHT AP。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术语“L2 MAC地址”是指发送/接收STA或AP的MAC地址;而术语“MLD MAC地址”是指表示MLD的MAC地址。为简单起见,可以在设备名称(例如,STA、AP或MLD)后附加字母“M”,以表示设备的MAC地址。例如,AP MLD和非AP MLD的MLD MAC地址被分别表示为“AP-MLD-M”和“STA-MLD-M”。当有两个非AP MLD被命名为“非AP MLD1”和“非APMLD2”时,它们的MLD MAC地址将分别表示为“STA-MLD1-M”和“STA-MLD2-M”。类似地,AP和STA的MAC地址分别表示为“AP-M”和“STA-M”。当有两个AP和两个STA被命名为“AP1”、“AP2”、“STA1”和“STA2”时,它们的MAC地址将分别表示为“AP1-M”、“AP2-M”、“STA1-M”和“STA2-M”。
在本公开中,类似的表示法应用于IP地址。特别是,字母“IP”被附加到设备名称(例如,STA、AP或MLD)以表示为该设备的IP地址。例如,AP MLD和非AP MLD的IP地址分别表示为“AP-MLD-IP”和“STA-MLD-IP”。当有两个非AP MLD被命名为“非AP MLD1”和“非APMLD2”时,它们的IP地址将分别表示为“STA-MLD1-IP”和“STA-MLD2-IP”。类似地,AP和STA(无论是否附属于MLD)的IP地址分别表示为“AP-IP”和“STA-IP”。当有两个AP和两个STA被命名为“AP1”、“AP2”、“STA1"和“STA2”时,它们的IP地址将分别表示为“AP1-IP”、“AP2-IP”、“STA1-IP"和“STA2-IP”。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可以在STA和AP之间使用和交换数据帧以解决ARP/ND查询。数据帧可以包括接收方地址(RA)字段、发送方地址(TA)字段、目的地地址(DA)字段和/或源地址(SA)字段。RA字段说明数据帧正被传送到的下一个即时接收方的MAC地址。TA字段说明发送数据帧的即时传送方的MAC地址。DA字段说明数据帧的目的地的MAC地址。SA字段说明数据帧的原始传送方的MAC地址。
为解决ARP查询,数据帧还可以携载ARP消息(ARP请求或ARP回复),包括源硬件(Src.Hw.)字段、源IP(Src.IP)字段、目标硬件(Hw)字段和目标IP字段。源硬件字段说明发送消息的传送方的MAC地址。源IP字段说明发送信息的传送方的IP地址。目标硬件字段说明消息正被传送到的接收方的MAC地址。目标IP字段说明消息正被传送到的接收方的IP地址。
隧道式直接链路设立(TDLS)允许在802.11基本服务集(BSS)中的两个非AP STA之间进行直接的对等通信。图1描绘了与BSS 100中的AP 102相关联的两个非AP STA(即STA-1104和STA-2 106)之间的隧道式直接链路设立。箭头1a和1b描绘了第一管理帧经由AP路径从STA-1 104到STA-2 106的传输,诸如TDLS设立请求帧,箭头2a和2b描绘了响应于第一管理帧的经由AP路径从STA-2 106到STA-1 104的管理帧的随后传输,诸如TDLS设立响应帧。所有参与设立TDLS的管理帧(除了TDLS发现响应)都被封装在数据帧中,所以TDLS的设立对AP 102来说是完全透明的,不管AP 102是否具有TDLS能力。一旦TDLS被设立,两个TDLS对等STA,即STA-1104和STA-2 106,可以经由直接路径彼此直接通信,如两个箭头108所示。直接路径也可以切换到与BSS(基础信道)的操作信道不同的信道,甚至可以在不同的频段上。这样的直接路径信道被称为“离线信道”。
目前,AP对TDLS的设立或使用没有任何控制。然而,在6GHz频段中,客户设备仅在AP的控制下被允许在6GHz频段中操作。当在5GHz动态频率选择(DFS)频段中操作时,TDLS发起方STA作为DFS所有者(DO);然而,在6GHZ频段中,TDLS STA可能不具有这种能力。
已经提出了增强的直接链路通信程序,该程序允许AP对特定频段/信道中的直接链路通信进行更多控制。如果没有这样的增强,诸如TDLS的直接链路可能在6GHz频带中不被允许。
当在6GHz频带的一些子频段(例如,U-NII-5和U-NII-7)中操作时,AP可能被要求参考AFC数据库(自动频率控制数据库)来确定允许的操作频率和传输参数。这种AP可以称为依赖于AFC数据库(ADD)使能STA,而与这种AP相关联的非AP STA可以被称为依赖于ADD的STA。非AP STA只有在被使能STA“使能”时才能在这些子频段的信道上通信,并且这种非APSTA可以说是在AP的“控制”之下。AP可以通过在信道上周期性地发送使能信号,例如,通过在信标帧中包括这种使能信号,来指示其在需要使能的信道上的存在。
当两个依赖于ADD的STA在基础信道上协商TDLS直接链路时,它们可以在TDLS直接链路上使用用于AP链路的相同传输参数来进行传输。
图2A和图2B描绘了图示出被执行用于TDLS发现的方法的两个示意图200、210。图2A描绘了使用TDLS发现帧执行的用于TDLS发现的方法。具体地,TDLS发起方STA(在这种情况下是STA1 202)经由AP路径向另一STA 204发送TDLS发现请求帧。如果另一STA 204支持TDLS,则其经由直接路径发送TDLS发现响应帧。图2B描绘了通过在STA1 212和STA2 214之间的直接路径上通过交换接入网络查询协议(ANQP)请求/响应帧(组地址通用广告服务(GAS)请求/响应帧的类型)来执行的用于TDLS发现的另一种方法。具体地,TDLS发起方STA(在这种情况下是STA1 212)经由直接路径向另一STA 214发送ANQP请求帧。如果另一STA214支持TDLS,则其经由直接路径发送ANQP响应帧。
在6GHz频段中设立TDLS链路的问题由新加坡申请号1020196255Q中公开的解决方案或方法来解决。具体地,图3描绘了图示出在6GHz频段中的离线信道中设立TDLS的流程图300。AP 302可以是ADD使能STA。在6GHz频段中的信道中,非AP STA 304和非AP STA 306与AP 302相关联。由于各种原因,非AP STA 304和非AP STA 306可以选择在与BSS的操作信道不同的信道中通过直接链路进行通信。由于6GHz频段的监管要求,在信道上进行任何传输之前,可能必须确保来自AFC系统的信道的可用性。非AP STA 304,作为TDLS发起方STA,可以通过向AP 302发送TDLS信道使用许可请求帧308来寻求AP 302的许可,以使用6GHz频段中的不同信道与非AP STA 306进行直接链路通信。该信道例如可以是6GHz频段的U-NII-5或U-NII-7子频段中的不同于用于AP 302与STA 304和306之间通信的6GHz频段中的基本信道的信道。
在从STA 204接收到TDLS信道使用准许请求帧208之后,AP 202就所请求的信道的可用性,检查AFC数据库(例如,经由AFC系统)。在成功的情况下,AP 202可以向STA 204发送状态为SUCCESS的TDLS信道使用许可响应帧210以指示所请求的信道可用于直接链路通信。然后,STA 204可以经由AP 202向STA 206发送TDLS设立请求帧212来发起所请求信道上的与STA 204的直接链路的设立。然后,STA 206可以通过经由AP 202向STA 204发送TDLS设立响应帧214来做出响应。此后,STA 204经由AP 202向STA 206发送TDLS设立确认帧216,并且TDLS直接链路在6GHz频段的所请求信道上设立。在不成功情况下,即基于AFC数据库检查所请求信道不可用,AP 202可以向STA 204发送具有不成功状态(例如TDLS_CHANNEL_USE_DENIED)的TDLS信道使用准许响应帧210,以指示使用所请求信道进行直接链路通信的许可被拒绝。
然而,不清楚在MLD的背景下如何在6GHz频段中发现和设立多链路TDLS以及直接链路通信。
此外,由于关于MLD上的地址解析协议(ARP)和邻居发现(ND)操作的假设,在TDLS和TDLS直接链路通信期间存在地址不匹配问题。根据IEEE 802.11提交文件(IEEE 802.11-2/1692r2),为了解决TDLS设立和TDLS直接路径通信期间的地址不匹配问题,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对于直接传送到TDLS对等STA的帧,将发送方地址(TA)字段设立为非AP MLD的MAC地址;
·在链路标识符元素中使用MLD MAC地址;以及
·在TDLS对等密钥(TPK)握手期间使用MLD MAC地址。
图4示出了MLD 400的配置。根据802.11be文档0.3(D0.3)规范,其说明多链路设备(MLD)(例如,AP MLD 400)是具有一个以上附属AP(或STA)并且具有单个用于逻辑链路控制(LLC)的MAC SAP 406的设备,MAC SAP 406包括一个MAC数据服务。AP在空中传送的帧的MAC标头中的地址2(所发送的地址(TA))字段的值应当是与该链路(例如,链路1 408、链路2410)相对应的附属于MLD 400的发送AP的MAC地址,但Individual/Group(单个/组)比特除外,当TA字段值是带宽信令TA时,该比特被设置为1,否则被设置为0。类似地,通过空中传送到AP的单独寻址的帧的MAC标头中的地址1(接收方地址(RA))字段的值应当是附属于与该链路(例如,链路1 408、链路2 410)相对应的MLD的接收AP的MAC地址。
然而,上述定义/寻址规则是针对EHT MLD的。然而,EHT AP也是高效率(HE)/非常高吞吐量(VHT)/高吞吐量(HT)AP,并且需要支持传统STA(HE/VHT/HT STA)。传统STA不理解MLD MAC地址的概念。相反,它们将只知道与之相关联的AP的BSSID(即L2 MAC地址)。这对于作为不附属于MLD的EHT STA的非MLD EHT STA也可能是真实的。
图5示出了图示出附属于AP-MLD 502的AP 504、506和非MLD STA 542以及附属于非AP MLD 522的STA 524、526之间的通信的示意性图500。每个MLD,即AP MLD 502或非APMLD 522,分别具有单个MAC SAP 508、528。如果MAC SAP 508、528与它们各自的MLD MAC地址510、530绑定,则它们的IP地址将相应地被映射到该MLD MAC地址。这里,假定非AP MLD522与AP MLD 502相关联,并且非MLD STA 542与AP 506相关联。
换句话说,AP MLD 502的AP504、506可以分别经由链路1 550和链路2 552直接与非AP MLD 522的STA 524、526通信,其中AP2 506也可以经由链路2 552直接与传统STA 542通信。
不清楚的是,当(多个)非AP MLD和传统STA与传统(pre-EHT)AP或AP MLD相关联时,如何在两个非AP MLD之间或在非AP MLD与传统STA之间发现和设立多链路TDLS。
因此,因此需要为多链路对等通信提供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的通信装置和方法,以解决上述一个或多个挑战。
在下面的各种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和方法示出了在(a)经由关联的非MLD AP的两个非AP MLD、(b)经由关联的MLD AP的两个非AP MLD、(c)经由关联的非MLD AP的非AP MLD和非MLD STA、以及(d)经由关联的AP-MLD的非AP MLD和非MLD STA的背景下的多链路对等通信的发现和设立,如图6A-图6D分别描绘的。
根据下面的各种实施例,MLD通过在单个链路上交换发现和设立帧(例如,TDLS发现请求/响应帧或ANQP请求/响应帧)来发现并设立与另一MLD或非MLD STA的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在一个实施例中,多链路(ML)指示被包括在请求帧(例如,TDLS发现请求帧或ANQP请求帧)中,以标识发送STA附属于MLD。在另一实施例中,ML元素/字段被包括在响应于从MLD的STA接收到的请求帧而发送的响应帧(例如,TDLS发现响应帧或ANQP响应帧)中,ML元素/字段携载关于MLD的信息和MLD所支持的至少一个其他链路的信息。在另一实施例中,ML元素被包括在TDLS设立请求/响应/确认帧中,该帧携载将在两个MLD之间设立的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的信息。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设立链路上执行的3-way TPK握手协议用于导出安全密钥(TPK),该安全密钥用于提供在所有直接链路上交换的帧的保密性和认证。
根据各种实施例,在非AP MLD和AP MLD之间启用的所有多链路功能(例如,ML块确认、ML重传、ML封装/解封装等,以及ML功率节省)在直接链路中也可用。TDLS信道切换协议被重新用于ML-TDLS链路切换。静默时间协议(QTP)机制被增强,以为多个直接链路提供QTP。目标唤醒时间(TWT)机制被增强,以为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提供TWT服务时段(SP)。基本上,一个效果是,通过启用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上的通信,EHT多链路功能的益处被扩展到对等通信。
图7描绘了图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过经由关联的AP/AP-MLD 702使用单个链路1在两个非AP MLD(非AP MLD-1 704和非AP MLD-2 706)之间在链路1和链路2中设立直接链路的流程图700。在本实施例中,非AP MLD-1 704打算(intend to)与非AP MLD-2 706设立直接链路。非AP MLD-1 704的STA可以通过经由AP/AP-MLD 702在链路1中向非AP MLD-2 706发送携载TDLS发现请求的数据帧来发起TDLS发现,该TDLS发现请求包括标识发送STA附属于非AP MLD-1 704的ML指示。
接收数据帧的AP MLD 702基于数据帧的DA字段中携载的MAC地址识别数据帧中携载的TDLS发现请求指向非AP MLD-2 706,并且将数据帧从非AP MLD-1 704中继到非APMLD-2 706。
接收TDLS发现请求的在链路1中操作的非AP MLD-2 706的STA可以在直接链路(链路1)上将TDLS发现响应动作帧发送回非AP MLD-1 704,该TDLS发现响应动作帧携载链路1的信息并且还包括携载链路2的信息的ML元素。
利用非AP MLD-2 706的操作链路的信息,非AP MLD-1 704可以经由AP/AP-MLD702在链路1中向非AP MLD-2 706发送携载TDLS设立请求的数据帧来请求在链路1和链路2中设立TDLS,该TDLS设立请求包括携载链路1和链路2的信息的ML元素,以与非AP MLD2 706设立。接收数据帧的AP MLD 702基于数据帧的DA字段中携载的MAC地址识别数据帧中携载的TDLS设立请求指向非AP MLD-2 706,并且将数据帧从非AP MLD-1704中继到非AP MLD-2706。
接收TDLS设立请求的在链路1中操作的非AP MLD-2 706的STA可以同意在链路1和链路2中与非AP MLD-1 704设立直接链路,并且经由AP/AP MLD 702在链路1中将TDLS设立响应动作帧发送回非AP MLD-1 704。接收数据帧的AP MLD 702基于数据帧的DA字段中携载的MAC地址识别数据帧中携载的TDLS设立响应指向非AP MLD-1 704,并且将数据帧从非APMLD-2 706中继到非AP MLD-1 704。
接收TDLS设立响应的在链路1中操作的非AP MLD-1 704的STA将通过经由AP/APMLD 702在链路1中向非AP MLD-2 706发送携载TDLS设立确认的数据帧来确认在链路1和链路2中设立TDLS,TDLS设立确认包括ML元素,该ML元素携载已经与非AP MLD-2 706成功设立的操作链路(链路1和链路2)的信息。接收数据帧的AP MLD 702基于数据帧的DA字段中携载的MAC地址识别数据帧中携载的TDLS设立确认指向非AP MLD-2 706,并且将数据帧从非APMLD-1 704中继到非AP MLD-2 706。在链路1中操作的非AP MLD-2 706的STA接收TDLS设立确认。现在,两个非AP MLD 704、706之间的多链路TDLS设立已经完成,并且两个非AP MLD704、706可以在链路1和链路2两者上执行TDLS直接链路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非AP MLD 704、706之间的所有直接链路可以通过在任何一个链路上传输单个TDL拆卸(Teardown)帧而被拆卸,在此情况下,非AP MLD-1 704在链路1上向非AP MLD-2 706发送TDL拆卸帧。
图8描绘了通过使用链路1(例如,5GHz链路)在链路2(例如,6GHz链路)中设立直接链路以用于使用移动电话和TV进行家庭视频会议的示例用例。移动电话804和智能电视806都是MLD,并且在5GHz和6GHz链路上连接到AP MLD 802。用户在移动电话804上发起视频通话,并且想要使用电视806来获得更大的显示屏/更响亮的声音,同时手机的麦克风和前置摄像头被用作输入。经由AP MLD 802的AP1 808在5GHz链路上发起ML-TDLS设立,并且在6GHz链路上在移动电话804和电视806之间设立直接链路,并且该直接链路用于向电视806中继视频/音频输出,同时5GHz链路用于实际视频通话。当6GHz链路中的直接链路处于活动状态时,6GHz中的移动电话804和电视806两者的STA在AP MLD 802的省电模式下操作,或者甚至可能被禁用(例如,使用TID到链路的映射)。可替换地,ML-TDLS设立可以通过在6GHz链路本身上交换TDLS设立帧来设立。
通过使用链路1在链路2中设立直接链路的另一示例用例是从智能电话804向联网TV 806投射视频。智能电话用户想要将视频和/或音频投射到同一网络中的联网TV 806(即,智能电话804和TV 806都关联到同一AP/AP-MLD 802)。这里,假定TV 806已经在上层发现协议中或使用例如NFC/蓝牙等带外(out-of-band)方法被发现。用户操作视频投射应用,将视频投射到TV 806上。响应于智能电话804的用户在应用用户界面(UI)中选择TV 806作为投射目的地的操作,WLAN中间件(诸如wpa_supplicant)被指示通过API发起TDLS发现。智能电话804中的STA在链路1中发送TDLS发现请求(经由公共的关联AP)以发现TV 806的TDLS能力。TV 806经由直接路径(例如,链路2)发送回指示其ML-TDLS能力的TDLS发现响应。智能电话804中的STA继续使用链路1中的ML-TDLS设立程序与TV 806设立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连接(链路1和链路2)。一旦设立完成,视频投射应用开始通过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将视频从智能手机804投射到TV 806。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通信装置的示例配置。该通信装置可以被实施为AP和STA并且被配置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多链路对等通信。如图9所示,通信装置900可以包括电路914、至少一个无线电发送器902、至少一个无线电接收器904和至少一个天线912(为简单起见,在图9中仅描绘了一个天线以示说明)。电路914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器906,用于以软件和硬件方式辅助执行至少一个控制器906被设计为执行的任务,包括控制与多输入和多输出(MIMO)无线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他通信装置的通信。电路914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发送信号生成器908和至少一个接收信号处理器910。至少一个控制器906可以控制至少一个发送信号生成器908以用于生成要通过至少一个无线电发送器902传送的MAC帧(例如,数据帧、管理帧和动作帧),以及可以控制至少一个接收信号处理器910以用于处理通过至少一个无线电接收器904从一个或多个其他通信装置接收的处理MAC帧(例如,数据帧、管理帧和动作帧)。如图9所示,至少一个发送信号生成器908和至少一个接收信号处理器910可以是通信装置900的独立模块,其与至少一个控制器906通信以实现上述功能。可替换地,至少一个发送信号生成器908和至少一个接收信号处理器910可以被包括在至少一个控制器906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些功能模块的安排是灵活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或要求而变化。数据处理、存储和其他相关的控制装置可以被提供在适当的电路板和/或芯片组中。在各种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无线电发送器902、至少一个无线电接收器904和至少一个天线912可以由至少一个控制器906控制。
通信装置900提供多链路对等通信所需的功能。例如,通信装置900可以是附属于第一MLD的多个STA中的STA,该STA在第一MLD的对应链路中操作,并且电路(例如,电路914的至少一个发送信号生成器908)可以生成请求帧,该请求帧是用于发现另一通信设备(非MLD STA或非AP MLD的STA)的对等通信能力的发现请求帧或用于请求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的设立的设立请求帧中的一个,该请求帧携载标识该通信装置附属于第一MLD的多链路(ML)指示。无线电发送器902可以在链路中发送请求帧。
通信装置900的无线电接收器904还可以从另一通信装置接收携载ML元素的响应帧或携载关于另一通信设备所附属的第二MLD的信息以及第二MLD所支持的至少一个链路的信息的ML字段。
可替换地或附加地,无线电接收器904可以从另一通信装置接收请求帧,该请求帧是用于发现通信装置900的对等通信能力的发现请求帧或用于请求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的设立的设立请求帧中的一个。电路914(例如,电路914的接收信号处理器910)可以确定接收到的请求帧是否携载标识其他通信装置附属于第二MLD的ML指示,并且响应于确定接收到的请求帧携载标识另一通信装置附属于第二MLD的ML指示而将通过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之一发送的帧的发送器地址(TA)字段设置为接收到的请求帧的链路标识符元素的TDLS响应站(STA)地址字段中携载的地址,并且响应于确定接收到的请求帧不携载标识其他通信装置附属于第二MLD的ML指示而将通过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之一发送的帧的TA字段设置为通过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之一发送帧的第二MLD的附属通信装置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
电路914(例如,电路917的发送信号生成器908)还可以生成携载ML元素或ML字段的响应帧,该ML元素或ML字段携载关于另一通信装置所附属的第一MLD的信息以及第一MLD支持的至少一个链路的信息。无线电发送器902可以在链路中发送响应帧。
例如,通信装置900可以是在AP MLD的对应链路中操作的附属于AP MLD的多个AP中的AP,并且无线电接收器904可以通过链路从附属于MLD的关联通信装置接收具有设置不附属于MLD的另一关联通信装置的目的地址字段的数据帧。电路914可以将数据帧的源地址字段设置为关联通信装置的MAC地址。无线电发送器902可以将具有所设置的源地址字段的数据帧发送到该另一关联通信装置。
图10示出了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1000。在步骤1002中,执行生成请求帧的步骤。该请求帧是用于发现通信装置的对等通信能力的发现请求帧或用于请求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的设立的设立请求帧中的一个,该请求帧携载标识发送该请求帧的另一通信装置附属于MLD的多链路指示。在步骤1004中,在链路中执行发送请求帧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ML元素的新变体,称为TDLS ML元素,被用作指示发送STA附属于MLD且还携载与MLD和MLD的链路相关的信息的ML指示。图11描绘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TDLS ML元素1100。TDLS ML元素1100包括元素ID字段、长度字段、元素ID扩展字段、多链路控制字段、公共信息字段1104以及一个或多个链路信息字段1106,该多链路控制字段包括被设置为对应于TDLS的类型子字段1102和存在比特图子字段。
公共信息字段1104携载关于MLD的信息和所有链路的其他公共信息。一个或多个链路信息字段1106携载关于ML-TDLS所涉及的其他链路的信息。有利的是,多链路操作信令可以重新用于对等信令。
经封装的数据帧(例如,携载TDLS有效载荷的Ethertype 89-0d数据帧)可以用作TDLS发现请求帧。图12示出了Ethertype 89-0d数据帧1200的示例格式和数据帧1200的链路标识符元素1212。
Ethertype 89-0d数据帧包括帧控制字段、持续时间字段、地址1字段、地址2字段、地址3字段、序列控制字段、服务质量(QoS)控制字段、HT字段、逻辑链路控制(LLC)字段、子网络接入协议(SNAP)字段1202、有效载荷类型字段1204、有效载荷字段1206和帧检查序列(FCS)。帧控制字段、持续时间字段、地址1字段、地址2字段、地址3字段、序列控制、QOS控制字段和HT控制字段可以被分组为MAC标头;并且LLC字段、SNAP字段1202、有效载荷类型字段1204和有效载荷字段1206可以被分组为帧主体。SNAP字段1202被设置为Ethertype 89-0d,并且有效载荷类型字段1204被设置为对应于TDLS。有效载荷字段1206包括类别字段1208、TDLS动作字段1210、对话标记字段、链路标识符元素1212以及ML元素1214。类别字段1208被设置为对应于TDLS。TDLS动作字段1210被设置为对应于TLDS发现请求。链路标识符元素1212包括元素ID子字段、长度子字段、BSSID子字段、被设置为对应于发起TDLS发现请求的STA的MAC地址的TDLS发起方STA地址子字段、被设置为对应于响应于TDLS发现请求的STA的MAC地址的TDLS响应方STA地址子字段。ML元素1214包括元素ID子字段、长度子字段、元素ID扩展子字段、包括类型字段1216和存在比特图字段的多链路控制子字段。
在本实施例中,被包括在TDLS发现请求帧1200中的ML元素可以是TDLS ML元素,并且作为标识发送STA附属于非AP MLD(经由AP路径发送)的ML指示。与图11中描绘的TDLS ML元素1100不同,被包括在TDLS发现请求帧1200中的TDLS ML元素1214可以不携载如图10中描绘的公共信息字段和一个或多个链路信息字段。可替换地,探测请求ML元素可以用作TDLS发现请求帧1200中的ML指示符。
在接收到携载ML指示的TDLS发现请求帧时,如果接收STA也附属于MLD,则其经由直接路径发送携载TDLS ML元素的TDLS响应帧,该TDLS ML元素携载MLD的信息以及在MLD的其他链路(不包括在链路标识符元素中指示的链路)上的STA的能力、MAC地址等。
图13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TDLS发现响应帧1300的示例格式。TDLS发现响应帧1300包括帧控制字段、持续时间字段、地址1字段、地址2字段、地址3字段、序列控制字段、HT字段、类别字段、公共动作字段、对话标记字段、链路标识符元素、ML元素和FCS。帧控制字段、持续时间字段、地址1字段、地址2字段、地址3字段、序列控制、HT控制字段可以被分组为MAC标头;并且类别字段、公共动作字段、对话标记字段、链路标识符元素、ML元素可以被分组为帧主体。公共动作字段1302被设置为对应于TDLS发现响应。链路标识符元素1304与图12中描绘的TDLS发现请求帧中的元素相同。
被包括在TDLS发现响应帧1300中的ML元素1306可以是TDLS ML元素,并且作为标识发送STA附属于非AP MLD(经由AP路径发送)的ML指示。类似于图11中描绘的TDLS ML元素,ML元素1306包括元素ID字段、长度字段、元素ID扩展字段、包括类型字段1308和存在比特图字段的多链路控制字段、公共信息字段1310以及一个或多个链路信息字段1312,其中公共信息字段1310携载关于MLD的信息和所有链路公共的其他信息。一个或多个链路信息字段1312携载关于ML-TDLS所涉及的其他链路(不包括链路标识符元素中指示的链路)的信息。
具体地,公共信息字段1310包括被设置为对应于发送非AP MLD的MLD MAC地址的MLD MAC地址子字段1314、被设置为对应于发送STA的MAC地址的STA MAC地址子字段1316、被设置为对应于分配给在其中发送TDLS响应帧的链路的链路ID的发送链路ID子字段1318、被设置为指示由MLD支持的直接链路的数量的支持直接链路数量子字段1320、以及被设置为指示MLD是否支持TDLS链路的切换的支持TDLS链路切换子字段1322。每个链路信息字段1312包括被设置为对应于分配给MLD的另一链路的链路ID的链路ID子字段1324、能力子字段、以及被设置为另一链路的对应MAC地址的MAC地址子字段1326。
为了更容易标识,TDLS响应MLD还可以为其链路分配链路ID,该链路ID可以与由关联的AP MLD分配给链路的链路ID相同。如果接收TDLS发现请求的STA不附属于MLD,则其发送回常规的TLD发现响应帧而无需ML元素1306。
按照传统规则,携载发现响应帧的数据帧的TA字段和TDLS响应方字段应当携载相同的地址,然而,当TDLS响应方是MLD时,TDLS响应方字段可以被设置为TDLS响应方的MLDMAC地址。在这种情况下,被包括在TDLS发现响应帧1300中的ML元素1306的公共信息字段1310中的STA MAC地址可以被TDLS发起方STA用来验证发现响应帧的TA字段。ML元素的链路信息字段中的(多个)MAC地址指示在其他链路上附属于对等MLD的STA的(多个)MAC地址,并且可以用于通过其他直接链路与STA通信。
为了在两个MLD之间设立多个直接链路,两个MLD可以经由AP路径交换携载TDLSML元素的TDLS设立(请求/响应/确认)帧。经封装的数据帧(例如,携载TDLS有效载荷的Ethertype 89-0d数据帧)可以用作TDLS设立帧。图14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作TDLS设立帧的Ethertype 89-0d数据帧1400的示例格式。
Ethertype89-0d数据帧包括帧控制字段、持续时间字段、地址1字段、地址2字段、地址3字段、序列控制字段、QoS控制字段、HT字段、LLC字段、SNAP字段1402、有效载荷类型字段1404、有效载荷字段1406和FCS。帧控制字段、持续时间字段、地址1字段、地址2字段、地址3字段、序列控制、QOS控制字段和HT控制字段可以被分组为MAC标头;并且LLC字段、SNAP字段1402、有效载荷类型字段1404和有效载荷字段1406可以被分组为帧主体。SNAP字段1402被设置为Ethertype 89-0d,并且有效载荷类型字段1404被设置为对应于TDLS。有效载荷字段1406包括类别字段1408、TDLS动作字段1410、对话标记字段、链路标识符元素1412和ML元素1414。类别字段1408被设置为对应于TDLS。TDLS动作字段1410被设置为对应于TLDS设立请求/响应/确认。
链路标识符元素1412被用于TPK生成。被包括在TDLS设立帧1400中的ML元素1414可以是TDLS ML元素,并且作为标识发送STA附属于非AP MLD(经由AP路径发送)的ML指示。类似于图11中描绘的TDLS ML元素,ML元素1414包括元素ID字段、长度字段、元素ID扩展字段、包括类型字段1416和存在比特图字段的多链路控制字段、公共信息字段1418以及一个或多个链路信息字段1420。公共信息字段1418包括被设置为对应于发送非AP MLD的MLDMAC地址的MLD MAC地址子字段。每个链路信息字段1420包括链路ID子字段、链路标识符元素1422以及能力/操作子字段1424。链路标识符元素1422对应于一个其他链路的链路ID,该链路ID包括在一个或多个其他链路上操作的发送MLD的(多个)STA的(多个)MAC地址。可替换地,包括发送STA的MAC地址而不包括链路标识符元素。能力/操作子字段1424包括一个或多个其它链路的参数。
TDLS设立请求/响应可以携载HT/VHT/HE/EHT能力元素,而TDLS设立确认帧在能力/操作字段1424中携载HT/VHT/HE/EHT操作元素等。如果在发送链路本身上仅设立直接链路,则ML元素1412仅包括携载发送MLD的MLD MAC地址的公共信息字段1418。诸如发送STA的STA MAC地址、分配给发送链路的链路ID、ML-TDLS能力等的其他字段也可以被包括在公共信息字段1412中。MLD MAC地址可以用于生成用于保护通过直接链路交换的帧的AAD和Nonce字段。
在以下段落中,参照经由非MLD(传统)AP在两个非AP MLD之间设立ML-TDLS以用于多链路对等通信来解释实施例。
图15描绘了图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经由非MLD AP 1504在两个非AP MLD1512、1522之间的通信以用于多链路对等通信的流程图1500。该通信可以分为发现阶段1501、设立阶段1502和直接链路通信1503。这里,非AP MLD 1512、1522与链路2(在5GHz频段)上的AP 1504相关联。
在发现阶段1501,非AP MLD1 1512的STA2 1514可以通过将携载TDLS发现请求1534的数据帧1532经由AP 1504发送到非AP MLD2 1522的STA41524来发起TDLS发现。TDLS发现请求1534包括被设置为STA2的MAC地址(STA2-M)的TDLS发起方字段和被设置为STA4的MAC地址(STA4-M)的TDLS响应方字段以及用于指示STA2 1514附属于非AP MLD1 1512的ML元素。
接收数据帧1532的AP 1504基于DA字段中的STA4的MAC地址识别数据帧1532中携载的TDLS发现请求1534指向其关联的非AP MLD2 1522的STA4 1524,并且将从非AP MLD11512接收的携载SA字段中的STA2的MAC地址(STA2-M)的数据帧1532'和TDLS发现请求1534'转发到STA41524。AP 1502在将数据帧1532'转发到STA4 1524时还将STA4的MAC地址(STA4-M)设置在RA字段中。这样,数据帧将被STA4 1524正确接收。
接收TDLS发现请求1534'的STA4 1524可以在直接链路上将TDLS发现响应动作帧1542发送回STA2 1514,即,STA2的操作链路(链路2)携载包括非AP MLD2 1522的信息以及附属于非AP MLD2 1522的其他STA(STA31523)的信息的ML元素。STA4 1524能够基于TDLS发起方字段将TDLS发现响应动作帧1542的RA字段设置为STA2的MAC地址(STA2-M)。这样,这导致由STA4 1524在直接链路上向非AP MLD 1512发送的诸如TDLS发现响应动作帧1542的帧经由STA2 1514被正确接收。
在随后的设立阶段1502中,非AP MLD1 1512可以通过经由AP 1504将携载TDLS设立请求1554的进一步的数据帧1552从STA2 1514发送到STA41524来经由AP 1504发起与非AP MLD2 1522的TDLS设立。数据帧1552包括被设置为STA4的MAC地址(STA4-M)的DA字段。TDLS设立请求1534包括被设置为STA4的MAC地址(STA4-M)的TDLS响应方字段和被设置为STA2的MAC地址(STA2-M)的TDLS发起方字段以及指示STA2附属于非AP MLD1 1512的ML元素。该ML元素包括非AP MLD1 1512的信息以及附属于非AP MLD1 1512的其他STA(即,STA11513)的信息。
AP 1504基于DA字段中的STA MAC地址识别进一步的数据帧1552指向其关联的非AP MLD2 1522的STA4 1524,并且将进一步的数据帧1552转发到STA4 1524。AP 1504在将数据帧1552转发到STA4 1524时还将RA字段设置为STA4的MAC地址(STA4-M)。这样,数据帧1552被STA4 1524正确接收。
作为响应,接收TDLS设立请求1554的STA4 1524可以经由AP 1504在链路2中将携载TDLS设立响应1564的另一数据帧1562发送回STA2 1514。TDLS设立响应1562包括被设置为STA2的MAC地址(STA2-M)的DA字段、以及分别都被设置为与TDLS设立请求1554的MAC地址相同的TDLS发起方字段和TDLS响应方字段、以及包括非AP MLD2 1522的信息和附属于非APMLD2 1522的其他STA(即,STA3 1523)的信息的ML元素。
接收数据帧1562的AP 1504基于DA字段中的STA2的MAC地址识别数据帧1562指向其关联的非AP MLD1 1512的STA2 1514,并且将数据帧1562转发到STA2 1514。AP 1504在将数据帧1562转发到STA2 1514时还在RA字段中设置STA2的MAC地址(STA2-M)。这样,数据帧将被STA2 1514正确接收。
随后,STA2 1514经由AP 1504向STA4 1524发送包括TDLS设立确认1574的数据帧1572。TDLS设立确认1574包括被设置为STA4的MAC地址(STA4-M)的DA字段、以及分别都被设置为与TDLS设立请求1554的MAC地址相同的TDLS发起方字段和TDLS响应方字段、以及包括非AP MLD11512的信息和附属于非AP MLD1 1512的其他STA(即,STA1 1513)的信息的ML元素。
AP 1504基于DA字段中的STA MAC地址识别数据帧1572指向其关联的非AP MLD21522的STA4 1524,并且将数据帧1572转发到STA4 1524。AP 1504在将数据帧1572转发到STA4 1524时还将RA字段设置为STA4的MAC地址(STA4-M)。这样,数据帧1572被STA4 1524正确接收,并且多链路TDLS设立阶段完成。
一旦非AP MLD1 1512和非AP MLD2 1522之间的TDLS设立完成,来自非AP MLD11512和非AP MLD2 1522的任何两个STA分别能够彼此执行直接的多链路对等通信并且经由直接路径在链路1和链路2中发送数据帧。例如,STA2和STA4可以分别经由直接路径在链路1和链路2上交换数据帧1582、1592。
当非AP MLD 1512、1522与传统AP 1504相关联时,各自的MLD MAC地址可以被STA11513和STA3 1523用作链路MAC地址。在这种情况下,帧中的寻址(在AP路径和直接路径上)以及链路ID元素中的寻址是直接的,因为STA MAC地址在所有情况下都被使用。当另一链路设立在DFS信道或6GHz频段的信道上时,由于STA与另一链路上的任何AP没有关联,STA应当仅在它们能在其中监听的至少一个AP的信道上操作,并且可以使用AP BSS的BSSID。接收方可以基于设立阶段的被包括在ML元素中的MAC地址来验证TA字段。当另一链路在正常信道(即,不是DFS信道或不在6GHz频段)上设立时,可以放弃监听信道中的至少一个AP的要求,并且BSSID字段可以被设置为对等STA MAC地址之一,或者甚至被设置为STA所关联的BSS的BSSID。
在以下段落中,参照经由AP MLD在两个非AP MLD之间设立ML-TDLS以用于多链路对等通信来解释实施例。
图16描绘了图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经由非MLD AP 1604在两个非AP MLD1612、1622之间的通信以进行多链路对等通信的流程图1600。该通信可以分为发现阶段1601、设立阶段1602和直接链路通信1603。
在发现阶段1601中,非AP MLD1 1612的STA2 1614可以通过经由AP MLD 1604将携载TDLS发现请求1634的数据帧1632发送到非AP MLD21622来发起TDLS发现。数据帧1632包括被设置为非AP MLD2的MAC地址(STA-ML2-M)的DA字段。TDLS发现请求1634包括被设置为STA2的MAC地址(STA2-M)的TDLS发起方字段和被设置为非AP MLD2的MLD MAC地址(STA-ML2-M)的TDLS响应方字段、以及指示STA2 1614附属于非AP MLD1 1612的ML元素。
接收数据帧1632的AP MLD 1604基于DA字段中的非AP MLD2的MLD MAC地址识别数据帧1632中携载的TDLS发现请求1634指向非AP MLD2 1622,并且将从非AP MLD1 1612接收的数据帧1632'转发到非AP MLD2 1622的附属STA之一,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转发到STA41624。AP MLD 1604在将数据帧1632'转发到STA4 1624时还在RA字段中设置STA4的MAC地址(STA4-M)。这样,数据帧将被STA4 1624正确接收。
接收TDLS发现请求1634'的STA4 1624可以在直接链路(即,STA2的操作链路(链路2))上将携载包括非AP MLD2 1622的信息和附属于非AP MLD2 1622的其他STA(STA3 1623)的信息的ML元素的TDLS发现响应动作帧1642发送回STA2 1614。STA4 1624能够基于TDLS发现请求1634'的TDLS发起方字段,将TDLS发现响应动作帧1642的RA字段设置为STA2的MAC地址(STA2-M)。这样,这导致由STA4 1624在直接链路上向非AP MLD 1612发送的诸如TDLS发现响应动作帧1642的帧经由STA2 1614被正确接收。
在随后的设立阶段1602中,非AP MLD1 1612可以通过经由AP MLD 1604将携载TDLS设立请求1654的进一步的数据帧1652从STA2 1614发送到非AP MLD2 1622来经由APMLD 1604发起与非AP MLD2 1622的TDLS设立。数据帧1652包括被设置为非AP MLD2的MAC地址(STA-ML2-M)的DA字段。TDLS设立请求1654包括被设置为非AP MLD2的MLD MAC地址的TDLS响应方字段、以及被设置为STA2的MAC地址(STA2-M)的TDLS发起方字段、以及指示STA2隶属于非AP MLD1 1612的ML元素。该ML元素包括非AP MLD1 1612的信息以及附属于非APMLD1 1612的其他STA(即,STA1 1613)的信息。
AP MLD 1604基于DA字段中的非AP MLD2的MLD MAC地址识别进一步的数据帧1652指向其关联的非AP MLD2 1622,并且将进一步的数据帧1652转发到非AP MLD2 1622的附属STA之一,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转发到STA3 1623。AP MLD 1604在将数据帧1652转发到STA31623时还将RA字段设置为STA3的MAC地址(STA3-M)。这样,数据帧1652被STA3 1623正确接收。
由于TDLS帧指示DA为MLD MAC地址,所以当AP MLD中继TDLS帧时可能发生交叉(即,该帧在不同的链路上被中继,例如,上面的TDLS设立请求帧1652)。然而,接收非AP MLD可以通过参考TDLS帧中(不在ML元素中)携载的链路标识符元素的TDLS发起方地址和BSSID字段来正确识别发送STA和其链路并相应地作出响应。
对此,即使发生了从链路2到链路1的交叉,作为响应,接收TDLS设立请求1654的非AP MLD2 1622也可以经由AP MLD 1604将携载TDLS设立响应1664的另一数据帧1662从STA41624发送回STA2 1614,即,TDLS发起方。数据帧1662包括被设置为非AP MLD1的MLD MAC地址(STA-ML1-M)的DA字段。TDLS设立响应1664包括分别都被设置为与TDLS设立请求1654的MAC地址相同的TDLS发起方字段和TDLS响应方字段、以及包括非AP MLD2 1622的信息和附属于非AP MLD2 1622的其他STA(即,STA3 1623)的信息的ML元素。
接收数据帧1662的AP MLD 1604基于DA字段中的MAC地址识别数据帧1662指向非AP MLD1 1612,并且将数据帧1662转发到非AP MLD11612的附属STA之一(例如,STA21614)。AP MLD 1604在将数据帧1662转发到STA2 1614时还在RA字段中设立STA2的MAC地址(STA2-M)。这样,该数据帧将被STA2 1614正确接收。
随后,STA2 1614经由AP MLD 1604向STA4 1624发送包括TDLS设立确认1674的数据帧1672。TDLS设立确认1674包括被设置为非AP MLD2的MLD MAC地址(STA-ML2-M)的DA字段、以及分别都被设置与TDLS设立请求1654的MAC地址相同的TDLS响应方字段和TDLS发起方字段、以及包括非AP MLD1 1612的信息和附属于非AP MLD1 1612的其他STA(即,STA11613)的信息的ML元素。
AP MLD 1604基于DA字段中的MAC地址识别数据帧1672指向非AP MLD2 1622,并且将数据帧1672转发到非AP MLD2 1622的附属STA之一,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转发到STA41624。AP MLD 1604在将数据帧1672转发到STA4 1624时还将RA字段设置为STA4的MAC地址(STA4-M)。这样,数据帧1672被STA4 1624正确接收并且设立阶段完成。
一旦非AP MLD1 1612和非AP MLD2 1622之间的TDLS设立已经完成,来自非APMLD1 1612和非AP MLD2 1622的任何两个STA分别能够彼此执行直接的多链路对等通信并且经由直接路径在链路1和链路2中发送数据帧。例如,STA2和STA4可以经由直接路径分别在链路1和链路2上交换数据帧1682、1692。在这种情况下,直接链路上发送的数据帧的BSSID字段被设置为各自关联的BSSID。下面是关于流程图1600的一些细微之处。
由于IP地址与MLD MAC地址(由ARP返回)绑定,所以最初的STA11613将仅知道非APMLD2 MLD MAC地址。TDLS发起方STA地址和链路标识符元素中的BSSID字段标识发起方STA和TDLS发现响应帧1642应当在其中被发送的链路。
即使接收方是非MLD,TDLS发现请求帧1632的内容也是相同的(因为发送器不会知道它是否是MLD),只是在这种情况下,TDLS响应方STA地址将是STA2的MAC地址。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在TDLS发现响应帧1642中,TA字段被设置为发送STA的MAC地址(STA4-M),并且与链路标识符元素中的TDLS响应方STA地址字段不同。这种行为与基线TDLS行为不同,然而由于接收方也是MLD,并且其已经通过ML元素知道STA MAC地址(被包括在ML元素的公共信息字段中),因此它可以验证发现响应帧的TA字段,即使TDLS响应方STA地址字段被设置为MLD MAC地址。
在以下段落中,参照经由AP MLD在非AP MLD和非MLD STA之间设立ML-TDLS以用于多链路对等通信来解释实施例,其中该设立是由非AP MLD发起的。
图17描绘了图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经由非MLD AP 1704的非AP MLD 1712和非MLD STA(STA3)1722之间的通信以用于多链路对等通信的流程图1700。该通信可以分为发现阶段1701、设立阶段1702和直接链路通信1703。
在发现阶段1701,非AP MLD1 1712的STA2 1714可以通过经由AP MLD 1704将携载TDLS发现请求1734的数据帧1732发送到STA3 1722来发起TDLS发现。该数据帧包括被设置为STA3的MAC地址的DA字段。TDLS发现请求1734包括被设置为STA2的MAC地址(STA2-M)的TDLS发起方字段和被设置为STA3的MAC地址的TDLS响应方字段以及指示STA2 1714附属于非AP MLD1 1712的ML元素。
接收数据帧1732的AP MLD 1704基于DA字段中的STA3的MAC地址识别数据帧1732中携载的TDLS发现请求1734指向STA3 1722,并且将携载从非AP MLD1 1712接收到的TDLS发现请求1734的数据帧1732'转发到STA3 1722。
AP MLD 1704通常可以将转发的数据帧的SA字段设置为非AP MLD的MLD MAC地址,但是当其向非MLD STA(例如,传统STA STA3 1722)转发时,SA字段被设置为非AP MLD11712的发送STA的MAC地址,在这种情况下,被设置为STA2的MAC地址(STA2-M)。TDLS响应方(STA3 1722)可以基于SA和/或携载发现请求帧的接收到的数据帧的TDLS发起方MAC地址来正确设置通过直接路径传送的后续发现响应动作帧的RA。这避免了非AP MLD的STA不得不基于MLD MAC地址来过滤接收到的帧。
当转发数据帧1732'时,AP MLD 1704在将数据帧1732'转发到STA3 1722时还在RA字段中设立STA3的MAC地址(STA3-M)。这样,该数据帧将被STA3 1722正确接收。
接收TDLS发现请求1734'的STA3 1722可以在直接链路(链路2)上将TDLS发现响应动作帧1742发送回STA2 1714。STA3 1722能够将TDLS发现响应动作帧1742的RA字段设置为STA2的MAC地址(STA2-M)。这样,这导致由STA3 1722在直接链路上向非AP MLD 1612传送的诸如TDLS发现响应动作帧1742的帧经由STA2 1714被正确接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STA31722不是MLD,所以TDLS发现响应帧1742不携载ML元素。
在随后的设立阶段1702中,非AP MLD1 1712可以通过经由AP MLD 1704将携载TDLS设立请求1754的进一步的数据帧1752从STA2 1714发送到STA3 1722来经由AP MLD1704发起与STA3的TDLS设立。该数据帧包括被设置为STA3的MAC地址的DA字段。TDLS设立请求1754包括被设置为STA3的MAC地址的TDLS响应方字段,以及被设置为STA2的MAC地址(STA2-M)的TDLS发起方字段。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现在非AP MLD11712知道STA3 1722不是MLD(由于TDLS发现响应帧中缺少ML元素),所以TDLS设立请求1752不携载ML元素。
AP MLD 1704基于DA字段中的STA3的MAC地址识别进一步的数据帧1752指向STA31722,并且将进一步的数据帧1752转发给STA3 1722。AP MLD 1704在将数据帧1752转发到STA3 1723时,还将RA字段设置为STA3的MAC地址(STA3-M)。这样,数据帧1752被STA3 1722正确接收。
作为响应,接收TDLS设立请求1754的STA3 1722可以经由AP MLD 1704将携载TDLS设立响应1764的另一数据帧1762发送回STA2 1714,即,TDLS发起方。该数据帧包括被设置为非AP MLD1的MLD MAC地址的DA字段。TDLS设立响应1764包括分别都被设置为与TDLS设立请求1754的MAC地址相同的TDLS发起方字段和TDLS响应方字段。
接收数据帧1762的AP MLD 1704基于DA字段中的非AP MLD1的MLD MAC地址识别数据帧1762中携载的TDLS设立响应1764指向非AP MLD1 1712,并且将数据帧1762转发到非APMLD 1712的附属STA之一,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转发到STA2 1714。AP MLD 1704在将数据帧1762转发到STA2 1714时还在RA字段中设置STA2的MAC地址(STA2-M)。这样,该数据帧将被STA2 1714正确接收。
随后,STA2 1714经由AP MLD 1704向STA3 1722发送包括TDLS设立确认1774的数据帧1772。该数据帧1772包括被设置为STA3的MAC地址(STA3-M)的DA字段。TDLS设立确认1774包括分别都被设置为与TDLS设立请求1754的MAC地址相同的TDLS发起方字段和TDLS响应方字段。需要注意的是,TDLS设立确认1772不携载ML元素。
AP MLD 1704基于DA字段中的MAC地址识别数据帧1772指向STA31772,并且将数据帧1772转发到STA3 1722。AP MLD 1704在将数据帧1772转发到STA3 1722时还将RA字段设置为STA3的MAC地址(STA3-M)。这样,数据帧1772被STA3 1722正确接收,并且设立阶段完成。
一旦非AP MLD1 1712和STA3 1722之间的TDLS设立已经完成,非AP MLD1 1712的STA2 1714和STA3能够彼此执行直接的多链路对等通信,并且经由直接路径在公共操作链路(链路2)中发送数据帧。
在以下段落中,参照经由AP MLD在非AP MLD和非MLD STA之间设立ML-TDLS以用于多链路对等通信来解释实施例,其中该设立是由非MLD STA发起的。
有两种可能的选项来执行经由AP MLD发起的非MLD STA与非AP MLD的TDLS设立。在选项1中,不管链路标识符元素中的TDLS响应方STA地址字段如何,非AP MLD都将TDLS发现响应帧的TA设置为发送STA的MAC地址(STA2-M)。基于此,在直接链路通信期间,相同的MAC地址(STA的)被用在RA字段中。然而,在这个选项中,由于TA字段与链路标识符元素中的TDLS响应方STA地址字段不匹配,存在传统STA(STA3)可能拒绝TDLS发现响应帧的风险。
在选项2中,在接收到传统格式(缺少ML指示来标识)的TDLS发现请求帧时,TDLS响应方仅使用在TDLS发现请求帧的链路标识符元素中的TDLS响应方STA地址字段中使用的任何地址(MLD MAC地址或STA MAC地址)作为TDLS发现响应帧中的TA字段。对在TDLS帧的链路标识符元素中的TDLS响应方字段中以及在传统设备在直接链路中发送的帧中的RA字段中设置的地址的选择,取决于其对TDLS应答STA的MAC地址的了解,这可能受到例如ARP协议返回MLD的MAC地址的方式的影响。或者,传统STA可能经由其过去与STA的通信或者通过在无线介质上监听等来了解STA的MAC地址。调整TDLS发现响应帧(或通过直接路径发送的数据帧)的TA字段,确保传统STA不会因为TA字段和TDLS响应方STA地址字段之间的不匹配而拒绝TDLS发现响应帧。相同的地址也被用作在直接链路上发送的所有帧的TA。
在上文描述了选项1之后,图18描绘了图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经由非MLDAP 1804的非AP MLD 1812和非MLD STA(STA3)1822之间的通信以用于多链路对等通信的流程图1800。该通信可以分为发现阶段1801、设立阶段1802和直接链路通信1803。
在发现阶段1801中,STA3 1822可以通过经由AP MLD 1804将携载TDLS发现请求1834的数据帧1832发送到非AP MLD1 1812来发起TDLS发现。数据帧1832包括被设置为非APMLD1的MAC地址(STA-ML1-M)的DA字段。由于IP地址与MLD MAC地址(由ARP返回)绑定,最初的STA3 1822可能仅知道非AP MLD1的MLD MAC地址。TDLS发现请求1834包括被设置为STA3的MAC地址(STA3-M)的TDLS发起方字段和被设置为非AP MLD1的MLD MAC地址(STA-ML1-M)的TDLS响应方字段。TDLS发起方STA地址和链路标识符元素中的BSSID字段标识发起方STA1822和TDLS发现响应帧1832应当在其中被发送的链路。即使接收方是非MLD,TDLS发现请求帧的内容也是一样的(因为STA3 1822不会知道接收方是否是MLD)。
接收数据帧1832的AP MLD 1804基于DA字段中的MLD MAC地址识别数据帧1832中携载的TDLS发现请求1834指向非AP MLD,并且将携载从STA3 1822接收到的TDLS发现请求1834的数据帧1832'转发到非AP MLD1 1812的附属STA之一,例如,在这种情况下,转发到STA1 1813,因此已经发生到链路1的交叉。AP MLD 1804在将数据帧1832'转发到STA11813时,在RA字段中设置STA1的MAC地址(STA1-M)。这样,该数据帧将被STA1 1813正确接收。
接收TDLS发现请求1834'的非AP MLD 1812可以在直接链路上将TDLS发现响应动作帧1842从附属STA之一发送回STA3 1822,例如,在本实施例中,STA2 1814在与非MLDSTA3 1822相同的链路中操作。非AP MLD 1812将TDLS发现响应动作帧1842的TA字段设置为发送STA(STA2 1814)的MAC地址,并且还将TDLS发现响应动作帧1842的RA字段设置为STA3的MAC地址(STA3-M)。这样,这导致由STA2 1814在直接链路上向STA3 1822发送的诸如TDLS发现响应动作帧1842的帧经由STA3 1822被正确接收。重要的是,在选项1下,TDLS发现响应动作帧1842的TA字段中的发送STA的MAC地址可以被用于设置由STA3 1822在直接链路通信1803中发送的数据帧的RA字段。
在随后的设立阶段1802中,STA3 1822可以通过经由AP MLD 1804将携载TDLS设立请求1854的进一步的数据帧1852从STA3 1822发送到非AP MLD 1822来经由AP MLD 1804发起与非AP MLD的TDLS设立。数据帧1852包括被设置为非AP MLD的MLD MAC地址(STA-ML1-M)的DA字段。TDLS设立请求1854包括被设置为非AP MLD的MLD MAC地址的TDLS响应方字段以及被设置为STA3的MAC地址(STA3-M)的TDLS发起方字段。
AP MLD 1804基于DA字段中的MDL MAC地址识别进一步的数据帧1852指向非APMLD1 1812,并且将进一步的数据帧1852转发到非AP MLD11812的附属STA之一,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转发到STA2 1814。AP MLD 180在将数据帧1852转发到STA2 1814时也可以将RA字段设置为STA2的MAC地址(STA2-M)。这样,数据帧1852被STA2 1814正确接收。
作为响应,接收TDLS设立请求1854的非AP MLD 1812可以经由AP MLD 1804将携载TDLS设立响应1864的另一数据帧1862发送回STA3 1822,即,TDLS发起方。数据帧1862包括被设置为STA3的MAC地址的DA字段。TDLS设立响应1864包括分别都被设置为与TDLS设立请求1854的MAC地址相同的TDLS发起方字段和TDLS响应方字段。
接收数据帧1862的AP MLD 1804基于DA字段中的STA3的MAC地址识别数据帧1862中携载的TDLS设立响应1864指向STA3 1822,并且将数据帧1862转发给STA3 1822。AP MLD1804在将数据帧1862转发到STA31822时,还在RA字段中设置STA3的MAC地址(STA3-M)。这样,该数据帧将被STA3 1822正确接收。
随后,STA3 1822经由AP MLD 1804向非AP MLD1 1812发送包括TDLS设立确认1874的数据帧1872。该数据帧包括被设置为非AP MLD1的MAC地址(STA-ML1-M)的DA字段。TDLS设立确认1874包括分别都被设置为与TDLS设立请求1854的MAC地址相同的TDLS响应方字段和TDLS发起方字段。
AP MLD 1804基于DA字段中的MLD MAC地址识别数据帧1872指向非AP MLD1 1812,并且将数据帧1872转发到非AP MLD1 1812的附属STA之一,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转发到STA2 1814。AP MLD 1804在将数据帧1872转发到STA2 1814时还将RA字段设置为STA2的MAC地址(STA2-M)。这样,数据帧1872被STA2 1814正确接收,并且设立阶段完成。
一旦非AP MLD1 1812和STA3之间的TDLS设立完成,非AP MLD11812的STA2 1814和STA3 1822就能够彼此执行直接多链路对等通信并且经由直接路径在公共操作链路(链路2)中发送数据帧1882。基于发现响应动作帧1842的TA,这种数据帧1882的RA被设置为接收STA的MAC地址。然而,如前面所解释的,使用该选项存在这样的风险:传统STA(STA3)可能由于TA字段和链路标识符元素中的TDLS响应方STA地址字段不匹配而拒绝TDLS发现响应帧,并且传统STA甚至可能不继续进行TDLS设立阶段。
在上文描述了选项2之后,图19描绘了图示出根据本公开又一实施例的经由非MLDAP 1904的非AP MLD 1912和非MLD STA(STA3)1922之间的通信以用于多链路对等通信的流程图1900。该通信可以分为发现阶段1901、设立阶段1902和直接链路通信1903。注意,与本公开中所示的所有实施例不同,在图19中使用以斜线隔开的两个地址(例如,A/B)来表示的所有地址字段(特别是在TDLS响应方字段中)意味着基于传统STA对非AP MLD的MAC地址的了解,这两个地址中的任何一个(A或B)用于地址字段。如果传统STA通过其MLD MAC地址标识非AP MLD,则使用非AP MLD的MLD MAC地址,否则使用与传统STA在同一链路中操作的附属于非AP MLD的STA的MAC地址。
在发现阶段1901中,STA3 1922可以通过经由AP MLD 1904向非AP MLD1 1912发送携载TDLS发现请求1934的数据帧1932来发起TDLS发现。数据帧1932包括被设置为非APMLD1的MLD MAC地址(STA-ML1-M)或STA2的MAC地址(STA2-M)的DA字段。TDLS发现请求1934包括被设置为STA3的MAC地址(STA3-M)的TDLS发起方字段以及被设置为非AP MLD1的MLDMAC地址或STA2的MAC地址的TDLS响应方字段。
接收数据帧1932的AP MLD 1904基于DA字段中的MAC地址识别数据帧1932中携载的TDLS发现请求1934指向非AP MLD或STA2,并且,如果STA2的MAC地址被使用,则将携载从STA3 1922接收到的TDLS发现请求1934'的数据帧1932'转发到STA 1914,或者如果非APMLD的MAC地址被包括,则转发到非AP MLD1 1912的附属STA之一,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转发到STA1 1913,因此发生了到链路1的交叉。AP MLD 1904在将数据帧1932'转发到STA1 1913时,在RA字段中设置STA1的MAC地址(STA1-M)。这样,该数据帧将被STA1 1913正确接收。
接收TDLS发现请求1934'的非AP MLD 1912可以在直接链路上将TDLS发现响应动作帧1942发送回STA3 1922。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发生了交叉,非AP MLD1使用STA2 1914在由BSSID字段标识的正确链路(链路2)上经由直接路径将TDLS发现响应1942传送到TDLS发起方STA3 1922。
重要的是,非AP MLD 1912将TDLS发现响应动作帧1942的TA字段设置为与被包括在TDLS响应方字段中的字段相同。
非AP MLD 1912还将TDLS发现响应动作帧1942的RA字段设置为STA3的MAC地址(STA3-M)。这样,这导致由STA2 1914在直接链路上发送到STA3 1922的诸如TDLS发现响应动作帧1942的帧经由STA3 1922被正确接收。在TDLS发现响应动作帧1942的TA字段中的STA或MLD MAC地址(也是被包括在TDLS响应方字段中的地址)也将被用来设置在直接链路通信1903中发送的数据帧的RA字段。由于TA字段和TDLS响应方字段携载相同的地址(MLD MAC地址或STA MAC地址),TDLS响应方帧将不会被STA3 1922拒绝。
在随后的设立阶段1902中,STA3 1922可以通过经由AP MLD 1904将携载TDLS设立请求1954的进一步的数据帧1952从STA3 1922发送到非AP MLD 1922来经由AP MLD 1904发起与非AP MLD 1912的TDLS设立。数据帧1932包括被设置为非AP MLD1的MLD MAC地址(STA-ML1-M)的DA字段。TDLS设立请求1954包括被设置为STA3的MAC地址(STA3-M)的TDLS发起方字段和被设置为非AP MLD1的MLD MAC地址或STA2的MAC地址的TDLS响应方字段。
AP MLD 1904基于DA字段中的MLD MAC地址识别进一步的数据帧1952指向非APMLD1 1912,并且将进一步的数据帧1952转发到非AP MLD11912的附属STA之一,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转发到STA2 1914。AP MLD 1904在将数据帧1952转发到STA2 1914时也将RA字段设置为STA2的MAC地址(STA2-M)。这样,数据帧1952被STA2 1914正确接收。
作为响应,接收TDLS设立请求1954的非AP MLD 1912可以通过经由AP MLD 1904将携载TDLS设立响应1964的另一数据帧1962发送到STA31922,即,TDLS发起方。该数据帧包括被设置为STA3的MAC地址(STA3-M)的DA字段。TDLS设立响应1964包括分别都被设置为与TDLS设立请求1954的MAC地址相同的TDLS发起方字段和TDLS响应方字段。
接收数据帧1962的AP MLD 1904基于DA字段中的STA3的MAC地址识别数据帧1962中携载的TDLS设立响应1964指向STA3 1922,并且将数据帧1962转发到STA3 1922。AP MLD1904在将数据帧1962转发到STA31922时,还在RA字段中设置STA3的MAC地址(STA3-M)。这样,该数据帧将被STA3 1922正确接收。
随后,STA3 1922经由AP MLD 1904向非AP MLD1 1812发送包括TDLS设立确认1974的数据帧1972。数据帧1972包括被设置为非AP MLD1的MAC地址(STA-ML1-M)的DA字段。TDLS设立确认1974包括分别都被设置为与TDLS设立请求1954的MAC地址相同的TDLS发起方字段和TDLS响应方字段。
AP MLD 1904基于DA字段中的MLD MAC地址识别数据帧1972指向非AP MLD1 1912,并且将数据帧1972转发到非AP MLD1 1912的附属STA之一,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转发到STA2 1914。AP MLD 1904在将数据帧1972转发到STA2 1914时还将RA字段设置为STA2的MAC地址(STA2-M)。这样,数据帧1972被STA2 1914正确接收,并且设立阶段完成。
一旦非AP MLD1 1912和STA3之间的TDLS设置已经完成,非AP MLD11912的STA21914和STA3 1922就能够彼此执行直接对等通信并且经由直接路径在公共操作链路(链路2)中发送数据帧1982。这种数据帧1982的RA被设置为与TDLS发现响应动作帧1942的TA字段(其与被包括在TDLS响应方字段中的相同)中的MLD或STA MAC地址相同。
图20描绘了图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作为TDLS响应STA的MLD的地址设置过程的流程图2000。在步骤2002中,接收TDLS帧。在步骤2004中,确定接收到的TDLS帧是TDLS发现请求帧还是TDLS设立帧,以及TDLS发现请求帧或TDLS设立帧是否包括ML指示。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06;否则,执行步骤2008。在步骤2006中,执行将由TDLS响应STA通过直接路径发送的帧(例如,TDLS发现响应帧、数据帧)的TA设置为发送STA的MAC地址的步骤。在步骤2008中,执行将由TDLS响应STA通过直接路径发送的帧的TA设置为与TDLS帧中携载的链路标识符元素中的TDLS响应方STA地址字段中携载的地址相同的步骤。然后,地址设置过程在执行步骤2006或2008之后可以结束。可替换地,也可以是TDLS响应STA总是将由TDLS响应STA通过直接路径发送的帧的TA设置为与TDLS帧中携载的链路标识符元素中的TDLS响应方STA地址字段中携载的地址相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TLDS设立阶段执行的3-way TDLS PeerKey(TPK)握手协议被用于导出安全密钥(TPK),该安全密钥用于提供通过所有直接链路交换的帧的保密性和认证。图21描绘了图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经由非MLD AP 2104的两个非AP MLD2112、2122之间的通信以用于多链路对等通信。该实施例示出了TPK设立阶段2102和直接链路通信2103。
在TPK设立阶段2102,非AP MLD1 2112可以通过经由AP MLD 2104从STA2 2114向非AP MLD2 2122发送携载TDLS设立请求(进而(in turn)携载TDLS配对主密钥(PMK)握手消息1)的数据帧2132来经由AP MLD 2104发起与非AP MLD2 2122的TPK设立。数据帧2132包括被设置为非AP MLD2的MLD MAC地址(STA-ML2-M)的DA字段。TDLS设立请求2134包括链路标识符元素和快速BSS过渡元素(FTE)以及ML元素,该ML元素包括为ML-TDLS请求的在一个或多个链路上操作的非AP MLD1及其附属STA的信息。
AP MLD 2104基于DA字段中的非AP MLD2的MAC地址识别数据帧2132指向其关联的非AP MLD2 2122,并且将数据帧2132转发到非AP MLD22122的附属STA之一,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转发到STA3 2123。AP MLD 2104在将数据帧2132转发到STA3 2113时也将RA字段设置为STA3的MAC地址(STA3-M)。这样,数据帧2132被STA3 2123正确接收。
即使发生了从链路2到链路1的交叉,作为响应,接收TDLS设立请求2134的非APMLD2 2122也可以经由AP MLD 2104向非AP MLD1 2112发送携载TDLS设立响应(进而携载TDLS PMK握手消息2)2144的另一数据帧2142。TDLS设立响应2144包括被设置为非AP MLD1的MAC地址(STA-ML1-M)的DA字段。TDLS设立响应2144包括链路标识符元素和快速BSS过渡元素(FTE)以及ML元素,该ML元素包括同意用于ML-TDLS的在一个或多个链路上操作的非APMLD2及其附属STA的信息。
接收数据帧2142的AP MLD 1604识别数据帧2142中携载的TDLS设立响应2144指向非AP MLD12112,并且将数据帧2142转发到非AP ML12112的附属STA之一,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转发到STA22114。AP MLD 2104在将数据帧2142转发到STA22114时还在RA字段中设置STA2的MAC地址(STA2-M)。这样,数据帧将被STA22114正确接收。
随后,STA22114经由AP MLD 2104向非AP MLD22122发送包括TDLS设立确认(进而携载TDLS PMK握手消息3)2154的数据帧2152。数据帧2152包括被设置为非AP MLD2的MAC地址(STA-ML2-M)的DA字段。TDLS设立确认2154包括链路标识符元素和快速BSS转换元素(FTE)以及ML元素,该ML元素包括被确认用于ML-TDLS的在一个或多个链路上操作的非APMLD1及其附属STA的信息。
AP MLD 2104基于DA字段中的MAC地址识别数据帧2152指向非AP MLD22122,并且将数据帧2152转发到非AP MLD22122的附属STA之一,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转发到STA42124。AP MLD 2104在将数据帧2151转发到STA42124时也将RA字段设置为STA4的MAC地址(STA4-M)。这样,数据帧2152被STA42124正确接收,并且设立阶段完成。
一旦非AP MLD12112和非AP MLD22122之间的TDLS设立完成,来自非AP MLD12112和非AP MLD22122的任何两个STA就分别能够彼此执行直接多链路对等通信并且经由直接路径在链路1和链路2中发送数据帧。例如,STA2和STA4以及STA1和STA3可以经由直接路径分别在链路2和链路1两者上交换数据帧2162和2172。
图22A描绘了FTE 2202的示例格式。FTE 2202包括元素ID字段、长度字段、消息完整性代码(MIC)控制字段、MIC字段、Anonce字段和SNonce字段。TPK的导出示出在以下等式中:
TPK-Key-Input=Hash(min(SNonce,ANoncc)||max(SNoncc,ANoncc)) (等式1)
TPK-KCK=L(TPK,0,128) (等式3)
TPK-TK=L(TPK,128,Length-128) (等式4)
其中,BSSID、MAC_I和MAC_R分别是在TDLS设立帧中携载的链路标识符元素的BSSID、TDLS发起方STA地址字段和TDLS响应方STA地址字段的值。这与链路标识符元素是否携载MLD MAC地址或附属STA的MAC地址无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密钥确认密钥(KCK)被用于在TDLS设立响应帧和TDLS设立确认帧中提供数据来源真实性,而相同的TPK-TK被用于为通过所有直接链路发送的所有受保护的帧提供保密性。
图22B描绘了链路标识符元素2222的示例格式。链路标识符元素2222包括元素ID字段、长度字段、BSSID字段、TDLS发起方STA地址字段以及TDLS响应方STA地址字段。
在TPK握手消息2和3(即,设立响应和设立确认)的消息完整性代码(MIC)计算期间,TDLS设立帧中携载的链路标识符元素的TDLS发起方STA地址字段和TDLS响应方STA地址字段的值被分别用作TDLS发起方STA MAC地址和TDLS响应方STA MAC地址,而不管链路标识符元素是否携载MLD MAC地址或附属STA的MAC地址。MIC应当按以下顺序串连计算:
·TDLS发起方STA MAC地址(6个八位字节(octets))
·TDLS响应方STAMAC地址(6个八位字节)
·交易序列号(1个八位字节),其应当被设置为值2或3
·链接标识符元素
·RSNE
·超时间隔元素
·FTE,其中FTE的MIC字段被设置为0。
·ML元素(如果TDLS设立帧中包括ML元素)。
重要的是,ML元素被包括在MIC计算中。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MIC计算使用TPK-KCK和AES-128-CMAC算法来执行。
根据本公开内容,在ML-TDLS直接链路通信中,两个非AP MLD之间就流量标识符(TID)协商的BlockAck协议,在任何一条直接链路上,应适用于两个非AP MLD之间的所有直接链路。换句话说,由两个非AP MLD支持的公共多链路功能可用于所有直接链路,这样的公共多链路功能包括多链路块确认、帧的跨链路重传、基于MLD MAC地址的附加认证数据(ADD)以及在用密码块链消息认证码协议(CCMP)或伽罗瓦/计数器模式协议(GCMP)在计数器模式下的帧的封装或解封装期间的Nonce构造。
在任何直接链路上交换的TID的帧应当使用相同的序列号空间和分组号(PN)空间。失败的帧的重传也可以在任何直接链路上发生。当受保护的帧在不同的直接链路上重传时,也使用相同的PN。
图23A描绘了在两个非AP MLD之间通过直接链路发送的数据帧2300的示例格式。数据帧2300包括帧控制字段、持续时间字段、地址1字段、地址2字段、地址3字段、序列控制字段、QoS控制字段、HT字段、有效载荷字段和FCS。帧控制字段、持续时间字段、地址1字段、地址2字段、地址3字段、序列控制、QOS控制字段和HT控制字段可以被分组为MAC标头;并且有效载荷字段是帧主体。帧控制字段包括To DS字段和From DS字段,两者都被设置为0。
图23B描绘了在用CCMP或GCMP在计数器模式下用于帧的封装或解封装的基于MLDMAC地址的ADD构造2320的示例。该ADD总共包括30个八位字节。该ADD包括帧控制(FC)字段(2个八位字节)、MLD-RA字段(6个八位字节)、MLD-TA字段(6个八位字节)、地址3(A3)字段(6个八位字节)、序列控制(SC)字段(2个八位字节)、地址4(A4)字段(6个八位字节)以及QOS控制(QC)字段(2个八位字节)。重要的是,接收MLD和发送MLD的MLD MAC地址分别被用于AAD的A1、A2字段而不是帧的A1、A2字段。
图23C描绘了在用CCMP或GCMP在计数器模式下用于帧的封装或解封装的基于MLDMAC地址的Nonce构造2340的示例。Nonce总共包括13个八位字节。Nonce包括Nonce标志(1个八位字节)、MLD-TA字段(6个八位字节)和PN字段(6个八位字节)。重要的是,发送MLD的MLDMAC地址被用于Nonce的A2字段而不是帧的A2字段。
对于两个非AP MLD之间通过直接链路交换的数据帧2300的CCMP/GCMP封装/解封装期间的ADD和Nonce的计算规则如下:
a)接收方MLD的MLD MAC地址被用作AAD构造的A1字段。
b)发送MLD的MLD MAC地址被用作AAD和Nonce构造的A2字段。
c)如果非AP MLD与AP MLD相关联,则AP MLD的MLD MAC地址被用作AAD构造的A3字段。否则,受保护帧的地址3字段被用于A3。
可替换地,在TDLS设立帧中携载的TDLS发起方STA地址字段、TDLS响应方地址字段以及链路标识符元素的BSSID字段中携载的地址可以替代用于AAD和Nonce构造。
在一个实施例中,诸如ML-TDLS链路切换的多链路功能是可用的。如果对等MLD指示其支持TDLS链路切换,例如,将TDLS链路切换支持字段设置为“1”或“True”,则非AP MLD可以请求其对等非AP MLD将现有的直接链路切换到另一链路。TDLS信道切换请求/响应帧可以被重新用于(repurposed for)TDLS链路切换。这些帧被封装在数据帧中,并在当前的直接链路上被发送。可替换地,可以为此目的定义新的帧,例如,TDLS链路切换请求/响应帧。
图24描绘了图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与AP MLD 2402相关联的两个非AP MLD2412、2422之间的多链路对等通信的流程图2400。假设非AP MLD1 2412在链路1上已设立与非AP MLD2 2422的TDLS直接链路,并且数据帧2432在链路1上在两个非AP MLD 2412、2422之间被发送。非AP MLD1 2412打算通过在当前直接链路(链路1)上向非AP MLD2 2422发送TDLS信道切换请求2442来切换其与非AP MLD2 2422的直接链路(链路1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由非AP MLD2 2422发送的TDLS发现响应中的TDLS链路切换支持字段的指示,非APMLD1 2412确定非AP MLD2 2422支持TDLS链路切换。作为响应,接收这种请求2442的非APMLD2 2422可以在当前直接链路上将TDLS信道切换响应2452发送回非AP MLD2 2422。
在一种情况下,如果链路切换成功,则在切换时间之后,TDLS直接链路然后将从链路1切换到链路2,并且链路1上的直接链路将被禁用。另一方面,如果链路切换不成功,则两个非AP MLD2412、2422之间的TDLS直接链路仍在链路1上。
经封装的数据帧(例如,携载TDLS有效载荷的Ethertype 89-0d数据帧)可以被用作TDLS信道切换请求帧。图2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携载TDLS信道切换请求帧的Ethertype 89-0d数据帧2500的示例格式。
Ethertype 89-0d数据帧2500包括帧控制字段、持续时间字段、地址1字段、地址2字段、地址3字段、序列控制字段、QoS控制字段、HT字段、LLC字段、SNAP字段2502、有效载荷类型字段2504、有效载荷字段2506以及FCS。帧控制字段、持续时间字段、地址1字段、地址2字段、地址3字段、序列控制、QOS控制字段和HT控制字段可以被分组为MAC标头;并且LLC字段、SNAP字段2502、有效载荷类型字段2504和有效载荷字段2506可以被分组为帧主体。SNAP字段2502被设置为Ethertype 89-0d,并且有效载荷类型字段2504被设置为对应于TDLS。有效载荷字段2506包括类别字段2508、TDLS动作字段2510、目标信道字段、链路标识符元素2512和ML元素2514。类别字段2508被设置为对应于TDLS。TDLS动作字段2510被设置为对应于TLDS信道切换请求。链路标识符元素2512指示当前链路。ML元素2514包括元素ID子字段、长度子字段、元素ID扩展子字段、包括类型字段2516和存在比特图字段的多链路控制子字段、公共信息字段2518和链路信息字段2520。
类型字段2516被设置为对应于TDLS。公共信息字段2518包括MLD MAC地址子字段,其被设置为对应于发送非AP MLD的MLD MAC地址的MLD MAC地址。链路信息字段2520包括链路ID子字段、链路标识符元素子字段2522和能力/操作子字段。链路标识符元素子字段2522指示MLD打算切换到的目标链路。可替换地,可以缺少链路标识符元素子字段2522,并且链路ID字段指示目标链路。
根据本公开,非AP MLD可以请求AP或AP MLD经由一个链路上的单个请求在多个链路上设立静默时间段(QTP)。图26描绘了图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与AP/AP MLD 2602相关联的两个非AP MLD 2612、2622之间的多链路对等通信的流程图2600。假设非AP MLD12612在链路1和链路2上与非AP MLD2 2622已设立TDLS直接链路。非AP MLD1 2612可以通过在链路1上发送QTP请求2632来请求AP/AP MLD 2602在链路1和链路2上设立静默时间段(QTP),QTP请求2632包括ML元素。ML元素指示由MLD支持的附加链路(例如,链路2)。
作为响应,接收QTP请求2632的AP/AP MLD 2602可以发送QTP响应2642,其指示QTP请求成功。这样,QTP功能在链路1和链路2中设立。在QTP开始时,AP/AP MLD 2602可以在多个链路上发送QTP设立帧2662、2664,以保护链路进行直接通信。随后,非AP MLD1 2612现在能够在QTP 2652内在两个直接链路(链路1和链路2)上向非AP MLD2 2622发送数据帧2672、2674、2682、2684。
图27示出了静默时间段(QTP)请求/响应帧2700的示例格式。QTP请求/响应帧2700包括帧控制字段、持续时间字段、地址1字段、地址2字段、地址3字段、序列控制字段、HT字段、类别字段2702、HE动作字段2704、QTP元素、ML元素2706和FCS。帧控制字段、持续时间字段、地址1字段、地址2字段、地址3字段、序列控制和HT控制字段可以被分组为MAC标头;并且类别字段2702、HE动作字段2704、QTP元素、ML元素2706可以被分组为帧主体。类别字段2702被设置为对应于HE动作。HE动作字段2704被设置为对应于QTP。ML元素2706包括元素ID子字段、长度子字段、元素ID扩展子字段、包括类型字段2708和存在比特图字段的多链路控制子字段、公共信息字段2710以及一个或多个链路信息字段2712。
类型字段2708被设置为对应于QTP。公共信息字段2710包括被设置为对应于非APMLD的MLD MAC地址的MLD MAC地址子字段。一个或多个链路信息字段2712中的每一个包括链路ID子字段、QTP元素2714,该QTP元素2714包括由链路ID子字段中的链路ID标识的其他链路的QTP参数。
根据本公开内容,非AP MLD可以请求AP MLD在一个或多个链路上设立TDLS-目标唤醒时间(TWT)服务时段(SP),以用于在链路上的直接链路通信。图28描绘了图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与AP/AP MLD 2802相关联的两个非AP MLD 2812、2822之间的多链路对等通信的流程图2800。假定非AP MLD1 2812在链路1和链路2上与非AP MLD2 2822已设立直接链路。非AP MLD1 2612可以通过在链路1上发送TWT设立请求2832来请求AP/AP MLD 2802在链路1和链路2上设立TDLS-TWT SP,TWT设立请求2832包括ML元素。ML元素指示由MLD支持的附加链路(例如,链路2)。
作为响应,接收TWT设立请求2832的AP/AP MLD 2802可以将TWT设立响应2842发送回非AP MLD1 2812,其指示TWT设立请求成功。非经请求的TWT设立响应2844也被发送到另一STA或MLD,例如,非AP MLD22822,以请求加入用于ML-TDLS的在链路1和链路2上的TWTSP。TWT SP可以是链路1和链路2上的具有相同的参数(例如,开始时间、持续时间等)的两个单独TWT SP。
可选地,受限的广播TWT SP被用于保护用于ML-TDLS的TWT SP,并且被覆盖(由AP/AP MLD)在每个单个TWT SP上,以防止第三方STA在TDLS-TWT SP期间进行发送。受限的广播TWT SP是指只有作为TWT SP成员的STA才被允许在TWT SP期间访问信道而所有其他STA不允许在这段时间访问信道的广播TWT SP。这是通过在每个链路上发送宣告(advertising)该受限的广播TWT SP的信标帧2852、2854来实现的。除TDLS STA对以外的STA将避免在受限的广播TFT SP期间访问信道。
如果这样的TWT SP被非AP MLD(在这种情况下为非AP MLD1 2812)请求,则在广播受限的TWT SP 2862内的ML-TDLS 2864的TWT SP的开始时,AP/AP MLD 2702可以将用于对等(P2P)传输的触发帧2872发送到每个直接链路,即,链路1和链路2。用于P2P传输的触发帧可以基于11ax中定义的MU-RTS触发帧,或者也可以是11be定义的MU-RTS触发帧的新变体。随后,非AP MLD1 2812现在能够在TWT SP 2874内在两个直接链路(即,链路1和链路2)上向非AP MLD2 2822发送数据帧2882、2884、2892、2894。
图29示出了目标唤醒时间(TWT)设立帧2900和TWT设立帧2900的TWT元素2906的示例格式。TWT设立帧2900可以用于TWT请求或TWT响应,包括帧控制字段、持续时间字段、地址1字段、地址2字段、地址3字段、序列控制字段、HT字段、类别字段2902、动作字段2904、TWT元素2906、ML元素2908和FCS。帧控制字段、持续时间字段、地址1字段、地址2字段、地址3字段、序列控制和HT控制字段可以被分组为MAC标头;并且类别字段2902、动作字段2904、TWT元素2906、ML元素可以被分组为帧主体。类别字段2902被设置为对应于未受保护的S1G动作。动作字段2904被设置为对应于TWT设立。ML元素2908可以携载用于其他链路上的TWT SP的TWT元素。
TWT元素2906包括元素ID字段、长度字段、控制字段2910和TWT参数信息字段2912。控制字段2910包括协商类型子字段、TWT信息帧禁用子字段、唤醒持续时间单位子字段、多AP协调的TWT子字段和TDLS TWT 2914子字段。TDLS TWT子字段2914被用于指示用于TDLS的TWT SP。
TWT参数信息字段2912包括请求类型子字段(包括触发字段2916)、目标唤醒时间子字段、标称最小TWT唤醒持续时间子字段、TWT唤醒间隔尾数(Interval Mantissa)子字段、TWT信道子字段和对等STA MAC地址子字段2918。请求类型子字段的触发字段2916包括由非AP MLD对AP或者AP MLD的对于以下的请求:在直接链路上在TWT SP的开始时发送触发帧以提供直接链路通信的传输机会。对等STA MAC地址字段2918包括TDLS对等STA的MAC地址。
有利地,本公开示出了TWT协议的好处被扩展到直接链路通信。在TWT设立请求帧中的对等STA MAC地址字段中包括的TDLS对等STA的MAC地址可以被AP用来向对等STA发送非经请求的TWT设立响应帧以邀请它也加入相同的TWT SP。可替换地,对等STA也可以向AP请求TWT SP。
在各种实施例中,如前面在图2A和图2B中提到的,ML-TDLS发现也可以通过在直接路径上交换接入网络查询协议(ANQP)请求/响应帧(组地址通用宣告服务(GAS)请求/响应帧的类型)来执行。图30A示出了ANQP请求帧3000的示例格式。ANQP请求帧3000包括帧控制字段、持续时间字段、地址1字段、地址2字段、地址3字段、序列控制字段、HT字段、类别字段、公共动作字段3002、对话标记字段、宣告协议元素3004、查询请求字段3006和FCS。帧控制字段、持续时间字段、地址1字段、地址2字段、地址3字段、顺序控制和HT控制字段可以被分组为MAC标头;并且类别字段、公共动作字段3002、对话标记字段、宣告协议元素3004和查询请求字段3006可以被分组帧主体。公共动作字段3002被设置为对应于GAS请求,并且宣告协议元素3004被设置为对应于ANQP。查询请求字段3006包括TDLS能力ANQP元素,其将在图30C中阐述。
图30B示出了ANQP响应帧3020的示例格式。ANQP响应帧3020包括帧控制字段、持续时间字段、地址1字段、地址2字段、地址3字段、序列控制字段、HT字段、类别字段、公共动作字段3022、对话标记字段、状态代码字段、宣告协议元素3024、查询响应字段3026和FCS。帧控制字段、持续时间字段、地址1字段、地址2字段、地址3字段、序列控制和HT控制字段可以被分组为MAC标头;并且类别字段、公共动作字段3022、对话标记字段、状态代码字段、宣告协议元素3024和查询响应字段3026可以被分组为帧主体。类似地,公共动作字段3022被设置为对应于GAS请求,并且宣告协议元素3024被设置为对应于ANQP。查询响应字段3026包括TDLS能力ANQP元素,其将在图30C中阐述。
图30C示出TDLS能力ANQP元素3040的示例格式。TDLS能力ANQP元素3040被携载在查询请求字段3006和查询响应字段3026中,并且携载MLD以及所支持的直接链路的信息。TDLS能力ANQP元素3040包括信息ID字段3042、长度字段、对等信息字段3044。信息ID字段3042被设置为对应于TDLS能力。对等信息字段3044包括模式字段、表示在发送ANQP帧的链路上操作的MLD的BSSID和MAC地址的BSSID字段和MAC字段、网络信息字段3046、携载关于MLD的信息的MLD信息字段3048、以及携载MLD的其他链路的信息的其他链路信息,诸如在该链路上操作的STA的BSSID和MAC地址。
网络信息字段3046指示网络是DHCP、IP还是网络掩码(Netmask)。MLD信息字段3048携载支持链路数量字段和发送MLD的MLD MAC地址。TDLS能力ANQP元素304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其他链路信息字段3050,其携载关于除发送ANQP响应帧的链路以外的链路的信息。在实施例中,TDLS能力ANQP元素3040不包括ANQP请求帧中的任何其他链路信息字段3050。有利的是,本公开还能够使用ANQP进行ML-TDLS发现,并且其他链路信息字段可以携载关于ANQP响应帧中的其他链路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当非AP MLD(TDLS发起方)通过发送TDLS发现请求帧而不是携载TDLSML元素来发起ML-TDLS发现时,TDLS发现请求帧可以携载指示,例如,链路标识符元素,以标识发送STA附属于非AP MLD。接收带有链路标识符元素的TDLS发现请求帧的非AP MLD能够识别TDLS发起方是MLD,并且将相应地做出响应。
图31示出了包括在TDLS发现请求帧中的作为ML指示的链路标识符元素3100的示例格式。链路标识符元素3100包括元素ID字段、长度字段、BSSID字段、TDLS发起方STA地址字段、TDLS响应方STA地址字段、包括支持链路数量字段和MLD MAC字段的MLD信息字段。有利的是,这减少了使用TDLS发现请求帧的ML-TDLS发现的信令开销。
图32示出了通信设备3200和附属于该通信设备3200的两个通信装置3202、3204的示例配置。通信设备3200被实施为非AP MLD,并且附属的通信装置3202、3204中的每一个可以被实施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被配置用于多链路对等通信和多链路TDLS发现/设立的STA。通信设备3200还包括多链路TDLS模块3212,其被配置用于根据上述实施例执行多链路TDLS发现/设立。通信设备3200还包括用于与因特网层和/或分配服务(DS)进行通信的MAC SAP 3210。附属于通信设备的通信装置3202、3204中的每一个提供链路3226、3236,以与其他外部通信装置/设备和/或DS相关联,并且能够向/其他外部通信装置/设备和/或DS发送信号或从其他外部通信装置/设备和/或DS接收信号。每个附属的通信装置3202、3204包括MAC层3222、3232和PHY(物理)层3224、3234,PHY层与用于通过对应链路3226、3236向其他通信装置/设备发送信号或从其他通信装置/设备接收信号的无线电发送器、无线电接收器和天线连接。在实施例中,MAC层3222、3232包括存储其STA MAC地址的存储模块和可选的STA MAC SAP,用于对于发往或来自传统STA的业务量与互联网层和/或DS直接通信。
图33示出了通信设备3300和附属于通信设备3300的两个通信装置3302、3304的示例配置。通信设备3300被实施为AP MLD,并且附属的通信装置3302、3304中的每一个可以被实施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被配置用于多链路对等通信和多链路TDLS发现/设立的AP。通信设备3300包括关联记录模块3316,其存储每个关联的非AP MLD的MLD MAC地址和附属于每个关联的MLD的STA的MAC地址,分配给非AP MLD的关联ID(AID)等。通信设备3300还包括数据帧转发模块3312,其用于接收来自关联STA的数据帧、确定数据帧的目的地址与另一关联STA或MLD有关、以及相应地将数据帧转发到另一关联的STA或MLD,并基于接收设备是MLD还是非MLD STA来设置转发帧的SA字段。通信设备3300还包括ML-QTP/ML-TWT处理模块3314,其用于在关联的STA和/或MLD之间在直接链路上设立QTP功能(例如,从关联STA接收QTP请求并将QTP响应和QTP设立帧发送到关联STA)和TWT功能(例如,从关联STA接收TWT设立请求并将TWT设立响应、信标帧和触发帧发送到关联STA)。
通信设备3300还包括用于与互联网层和/或DS通信的MAC SAP 3310。附属于通信设备的每个通信装置3302、3304提供链路3326、3336以与其他外部通信装置/设备和/或DS相关联,并且能够向其他外部通信装置/设备和/或DS发送信号或从其他外部通信装置/设备和/或DS接收信号。每个附属的通信装置3302、3304包括MAC层3322、3332和PHY(物理)层3324、3334,PHY层与用于通过对应的链路3326、3336向其他通信装置/设备发送信号或从其他通信装置/设备接收信号的无线电发送器、无线电接收器和天线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MAC层包括存储其AP MAC地址的存储模块和可选的AP MAC SAP,以用于对于发往或来自传统STA的业务量与互联网层直接通信。
本公开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软件与硬件合作来实现。在上述每个实施例的描述中使用的每个功能块可以部分或全部由诸如集成电路的LSI来实现,并且每个实施例中描述的每个过程可以部分或全部由同一LSI或LSI的组合来控制。LSI可以单独形成芯片,也可以形成一个芯片,以便包括部分或全部的功能块。LSI可以包括与之相连的数据输入和输出。这里的LSI可以称为IC、系统LSI、超级LSI或超LSI,这取决于集成度的不同。然而,实现集成电路的技术并不局限于LSI,可以通过使用专用电路、通用处理器或特殊用途处理器来实现。此外,还可以使用可在LSI制造之后进行编程的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可重新配置的处理器,其中可重新配置LSI内布置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立。本公开可以实现为数字处理或模拟处理。如果由于半导体技术或其他衍生技术的进步,未来的集成电路技术取代了LSI,则可以使用未来的集成电路技术来集成功能块。也可以应用生物技术。
本公开可以通过任何一种具有通信功能的装置、设备或系统来实现,其被称为通信设备。
这种通信设备的一些非限制性示例包括电话(例如,蜂窝(手机)电话、智能电话)、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PC)(例如,笔记本电脑、桌上型、上网本)、照相机(例如,数字静态/视频照相机)、数字播放器(数字音频/视频播放器)、可穿戴设备(例如、可穿戴相机、智能手表、跟踪设备)、游戏机、数字图书阅读器、远程医疗/远程医疗(远程健康和医疗)设备、以及提供通信功能的车辆(例如,汽车、飞机、船舶),以及其各种组合。
通信设备不限于是便携式或可移动的,并且还可以包括非便携式或固定的任何种类的仪器、设备或系统,诸如智能家居设备(例如,家电、照明、智能仪表、控制面板)、自动售货机以及“物联网(IoT)”网络中的任何其他“物”。
该通信可以包括通过例如蜂窝系统、无线局域网系统、卫星系统等以及其各种组合来交换数据。
通信设备可以包括诸如控制器或传感器的装置,其与执行本公开描述的通信功能的通信装置耦合。例如,通信设备可以包括生成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的控制器或传感器,这些信号被执行通信设备的通信功能的通信装置使用。
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基础设施,诸如基站、接入点,以及与诸如上述非限制性示例中的装置进行通信或控制的任何其他装置、设备或系统。
站的非限制性示例可以是被包括在附属于多链路站逻辑实体(即,诸如MLD)的第一多个站中的一个,其中作为附属于多链路站逻辑实体的第一多个站的一部分,第一多个站中的站共享到上层的公共介质访问控制(MAC)数据服务接口,其中该公共MAC数据服务接口与公共MAC地址或业务量标识符(TID)相关联。
因此,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多个链路上操作以便充分实现多链路通信的吞吐量增益,特别是对于多链路安全重传的通信设备和方法。
本公开中描述了以下示例:
1.一种附属于第一多链路设备(MLD)的多个通信装置中的通信装置,多个通信装置中的每一个在第一MLD的对应链路中操作,该通信装置包括:
电路,其生成请求帧,该请求帧是用于发现另一通信装置的对等通信能力的发现请求帧或用于请求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的设立的设立请求帧中的一个,该请求帧携载标识通信装置附属于第一MLD的多链路(ML)指示;以及
发送器,其在链路中发送请求帧。
2.根据示例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请求帧是隧道式直接链路设立(TDLS)发现请求帧、TDLS设立请求帧和接入网络查询协议(ANQP)请求帧中的一个。
3.根据示例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ML指示是ML元素,该ML元素携载关于第一MLD的信息和由第一MLD所支持的至少一个其他链路的信息。
4.根据示例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ML指示被对应地包括在TDLS发现请求帧中的链路标识符元素和ANQP请求帧中的TDLS能力ANQP-元素中的一个中。
5.根据示例1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包括:
接收器,其从另一通信装置接收携载ML元素的TDLS发现响应帧,该ML元素携载关于另一通信装置所附属的第二MLD的信息以及由第二MLD所支持的至少一个其他链路的信息。
6.根据示例1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包括:
接收器,其从另一通信装置接收携载ML字段的ANQP响应帧,该ML字段携载关于另一通信装置所附属的第二MLD的信息以及由第二MLD所支持的至少一个其他链路的信息。
7.根据示例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电路还用于生成TDLS设立请求帧和TDLS设立确认帧中的至少一个;TDLS设立请求帧和TDLS设立确认帧中的至少一个携载ML元素,该ML元素携载关于第一MLD的信息和由第一MLD所支持的至少一个其他链路的信息;并且发送器还将TDLS设立请求帧和TDLS设立确认帧中的至少一个发送到附属于另一通信装置的第二MLD。
8.根据示例1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包括:
接收器,其从另一通信装置接收携载ML元素的TDLS设立响应帧,该ML元素携载关于另一通信装置所附属的第二MLD的信息以及由第二MLD所支持的至少一个其他链路的信息。
9.根据示例7或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响应于TDLS设立请求帧、TDLS设立响应帧和TDLS设立确认帧的交换,该电路还用于:在第一MLD和第二MLD之间设立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
10.根据示例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TDLS设立请求帧、TDLS设立响应帧和TDLS设立确认帧中的至少一个包括TDLS对等密钥(TPK)握手消息,并且该电路还用于:
生成TPK,以对在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上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帧加密和/或对在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上接收的一个或多个帧解密。
11.根据示例1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TDLS设立请求帧、TDLS设立响应帧和TDLS设立确认帧中的至少一个中的每一个包括对应的ML元素,并且该电路还用于:
基于对应的ML元素,计算TDLS设立响应帧和TDLS设立确认帧中的每一个的消息完整性代码。
12.根据示例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由第一MLD和第二MLD所支持的公共多链路特征在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中可用;该公共多链路特征包括多链路块确认、帧的跨链路重传、基于MLD MAC地址的附加认证数据、以及在用密码块链消息认证码协议(CCMP)或伽罗瓦/计数器模式协议(GCMP)在计数器模式下的帧的封装或解封装期间的Nonce构造。
13.根据示例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电路还用于生成TDLS信道切换请求帧,以从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中的一个切换到另一个,该TDLS信道切换请求帧携载ML元素,该ML元素携载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中的另一个链路的信息;以及发送器还将该TDLS信道切换请求帧发送到第二MLD。
14.根据示例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电路还用于生成静默时间段(QTP)请求帧,以在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中的至少一个链路上设立静默时间段,该QTP请求帧携载ML元素,该ML元素携载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中的至少一个链路的信息;并且发送器还将该QTP请求帧发送到与第一MLD相关联的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MLD)。
15.根据示例1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包括:
接收器,其从另一通信装置接收请求帧,该请求帧是用于发现通信装置的对等通信能力的发现请求帧或用于请求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的设立的设立请求帧中的一个,其中该电路还用于:
确定接收到的请求帧是否携载标识另一通信装置附属于第二MLD的ML指示;
响应于确定接收到的请求帧携载标识另一通信装置附属于第二MLD的ML指示,将通过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中的一个发送的帧的发送器地址(TA)字段设置为接收到的请求帧的链路标识符元素的TDLS应答方站(STA)地址字段中携载的地址,以及
响应于确定接收到的请求帧不携载标识另一通信装置附属于第二MLD的ML指示,将通过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中的一个发送的帧的TA字段设置为通过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中的一个发送帧的第二MLD的附属的通信装置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
16.根据示例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电路还用于生成目标唤醒时间(TWT)设立请求帧,以在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中的至少一个链路上设立TWT服务时段(SP),该TWT设立请求帧携载TWT元素,该TWT元素携载用于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中的至少一个链路的TWT SP的信息;并且发送器还将该TWT设立请求帧发送到与第一MLD相关联的AP-MLD。
17.根据示例1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TWT设立请求帧携载ML元素,该ML元素携载一个或多个链路中的至少一个链路的信息。
18.根据示例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电路还用于:
当其他通信装置不附属于第二MLD时,将TDLS发现请求帧的发送器地址字段设置为通信装置的MAC地址。
19.一种附属于AP MLD的多个接入点(AP)中的AP,该多个AP中的每一个在AP MLD的对应链路中操作,该AP包括:
接收器,其在链路中从附属于MLD的关联通信装置接收数据帧,该数据帧的目的地址(DA)字段被设置为不附属于MLD的另一关联通信装置;
电路,其将数据帧的源地址(SA)字段设置为关联通信装置的MAC地址;以及
发送器,其将数据帧发送到另一关联通信装置。
20.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生成请求帧,该请求帧是用于发现通信装置的对等通信能力的发现请求帧或用于请求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的设立的设立请求帧中的一个,该请求帧携载标识发送所述请求帧的另一通信装置附属于MLD的ML指示;以及
在链路中发送请求帧。
虽然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前述详细描述中已经介绍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存在大量的变化。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示例性实施例是示例,并且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适用性、操作或配置。相反,上述详细描述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用于实时示范性实施例的便利路线图,可以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中规定的主题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示范性实施例中描述的步骤和操作方法的功能和布置以及示范性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的模块和结构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15)

1.一种附属于第一多链路设备MLD的多个通信装置中的通信装置,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每一个在所述第一MLD的对应链路中操作,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电路,其生成请求帧,所述请求帧是用于发现另一通信装置的对等通信能力的发现请求帧或用于请求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的设立的设立请求帧中的一个,所述请求帧携载标识所述通信装置附属于所述第一MLD的多链路ML指示;以及
发送器,其在链路中发送所述请求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请求帧是隧道式直接链路设立TDLS发现请求帧、TDLS设立请求帧和接入网络查询协议ANQP请求帧中的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ML指示是ML元素,所述ML元素携载关于第一MLD的信息和由第一MLD所支持的至少一个其他链路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ML指示被对应地包括在所述TDLS发现请求帧中的链路标识符元素和所述ANQP请求帧中的TDLS能力ANQP元素中的一个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包括:
接收器,其从所述另一通信装置接收携载ML元素的TDLS发现响应帧,所述ML元素携载关于所述另一通信装置所附属的第二MLD的信息以及由所述第二MLD所支持的至少一个其他链路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包括:
接收器,其从所述另一通信装置接收携载ML字段的ANQP响应帧,所述ML字段携载关于所述另一通信装置所附属的第二MLD的信息以及由所述第二MLD所支持的至少一个其他链路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电路还用于生成TDLS设立请求帧和TDLS设立确认帧中的至少一个;所述TDLS设立请求帧和所述TDLS设立确认帧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携载ML元素,所述ML元素携载关于所述第一MLD的信息和由所述第一MLD所支持的至少一个其他链路的信息;以及
所述发送器还将所述TDLS设立请求帧和所述TDLS设立确认帧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发送到所述另一通信装置所附属的第二MLD。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包括:
接收器,其从所述另一通信装置接收携载ML元素的TDLS设立响应帧,所述ML元素携载关于所述另一通信装置所附属的第二MLD的信息以及由所述第二MLD所支持的至少一个其他链路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响应于所述TDLS设立请求帧、所述TDLS设立响应帧和所述TDLS设立确认帧的交换,所述电路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MLD和所述第二MLD之间设立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TDLS设立请求帧、所述TDLS设立响应帧和所述TDLS设立确认帧中的至少一个包括TDLS对等密钥TPK握手消息,并且所述电路还用于:
生成TPK,以对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上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帧加密和/或对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上接收的一个或多个帧解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TDLS设立请求帧、所述TDLS设立响应帧和所述TDLS设立确认帧中的至少一个中的每一个包括对应的ML元素,并且所述电路还用于:
基于所述对应的ML元素,计算所述TDLS设立响应帧和所述TDLS设立确认帧中的每一个的消息完整性代码。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由所述第一MLD和所述第二MLD所支持的公共多链路特征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中可用;所述公共多链路特征包括多链路块确认、帧的跨链路重传、基于MLD MAC地址的附加认证数据、以及在用密码块链消息认证码协议CCMP或伽罗瓦/计数器模式协议GCMP在计数器模式下的帧的封装或解封装期间的Nonce构造。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电路还用于生成TDLS信道切换请求帧,以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中的一个切换到另一个,所述TDLS信道切换请求帧携载ML元素,所述ML元素携载所述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中的另一个链路的信息;以及
所述发送器还将所述TDLS信道切换请求帧发送到所述第二MLD。
14.一种附属于接入点AP MLD的多个AP中的AP,所述多个AP中的每一个在所述AP MLD的对应链路中操作,所述AP包括:
接收器,其在链路中从附属于MLD的关联通信装置接收数据帧,所述数据帧的目的地址DA字段被设置为不附属于MLD的另一关联通信装置;
电路,其将所述数据帧的源地址SA字段设置为所述关联通信装置的MAC地址;以及
发送器,其将所述数据帧发送到所述另一关联通信装置。
15.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生成请求帧,所述请求帧是用于发现通信装置的对等通信能力的发现请求帧或用于请求一个或多个直接链路的设立的设立请求帧中的一个,所述请求帧携载标识发送所述请求帧的另一通信装置附属于MLD的ML指示;以及
在链路中发送所述请求帧。
CN202180083285.8A 2020-12-10 2021-03-10 用于多链路对等通信的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Pending CN1167114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G10202012386U 2020-12-10
SG10202012386U 2020-12-10
PCT/SG2021/050122 WO2022124979A1 (en) 2020-12-10 2021-03-10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multi-link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11449A true CN116711449A (zh) 2023-09-05

Family

ID=81974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3285.8A Pending CN116711449A (zh) 2020-12-10 2021-03-10 用于多链路对等通信的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40639A1 (zh)
EP (1) EP4260611A4 (zh)
JP (1) JP2023552804A (zh)
KR (1) KR20230118849A (zh)
CN (1) CN116711449A (zh)
MX (1) MX2023005944A (zh)
WO (1) WO20221249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112615A1 (en) * 2020-12-18 2021-04-15 Po-Kai Huang Multi-link device data continuity
EP4256892A4 (en) * 2021-06-30 2024-05-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UNNELED DIRECT LINK ESTABLISHMENT CHANNEL SWITCHING WITH NON-SIMULTANEOUS TRANSMIT AND RECEIVE OPERATION
GB2618074A (en) * 2022-04-22 2023-11-01 Canon Kk Improved r-TWT-based communication methods for P2P stream
GB2617856A (en) * 2022-04-22 2023-10-25 Canon Kk Improved r-TWT-based communication methods for P2P stream
US20240007918A1 (en) * 2022-06-30 2024-0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oft access point and peer to peer operation
CN117693929A (zh) * 2022-07-05 2024-03-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40015812A1 (en) * 2022-07-07 2024-01-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dls discovery process for emlsr operation
GB2620992A (en) * 2022-07-29 2024-01-31 Canon Kk P2P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with multi-link TDLS direct link
WO2024025470A1 (en) * 2022-07-29 2024-02-0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tunneled sensing by proxy
GB2622469A (en) * 2022-07-29 2024-03-20 Canon Kk Improved off-channel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link P2P stations
GB2620993A (en) * 2022-07-29 2024-01-31 Canon Kk Improved off-channel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link P2P stations
GB2621330A (en) * 2022-08-05 2024-02-14 Canon Kk Multi-link P2P communication method with TID-To-Link mapping dedicated to P2P links
CN115474293A (zh) * 2022-08-08 2022-12-13 四川华能嘉陵江水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链路设备建立直连链路的方法
US20240064834A1 (en) * 2022-08-19 2024-02-22 Mediatek Inc. UHR Multi-Link Direct Link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GB2624679A (en) * 2022-11-25 2024-05-29 Canon K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2P group communication between non-AP multi-link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42548A (zh) * 2013-03-14 2014-11-0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在機會型多rat聚合系統中賦能直接鏈路設置的方法及裝置
US11202286B2 (en) * 2018-07-11 2021-12-14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multi-link setup between a multi-link access point (AP) logical entity and a multi-link non-AP logical entity
US11134542B2 (en) * 2019-03-20 2021-09-28 Intel Corporation Multi-link discovery signaling in extremely high throughput (EHT)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60611A4 (en) 2024-06-05
US20240040639A1 (en) 2024-02-01
EP4260611A1 (en) 2023-10-18
JP2023552804A (ja) 2023-12-19
MX2023005944A (es) 2023-06-06
WO2022124979A1 (en) 2022-06-16
KR20230118849A (ko) 2023-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711449A (zh) 用于多链路对等通信的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US20230224724A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to relay packets
JP7312813B2 (ja) non-APマルチバンド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US9474094B2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to establish peer-to-peer link
US10334407B2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P3128718B1 (en) Service discovery method and device
US2015004342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on in a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6036626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0032905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igning a packet counter in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13455026B (zh) 接入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5349298A (zh) 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中继架构中侧链路通信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13597780A (zh) 通过PC5接口实现V2x单播通信的过程
US8861492B2 (en)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WLAN terminal and a human interface device
WO2023036081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115354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157239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ulti-link transmissions
CN115669051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选择通道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及其记录介质
WO2014209385A1 (en) Seamless connectivity across devices with heterogeneous transports
US2024004066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ss transition support for epcs
TWI820874B (zh) 一種應用於通道直接鏈路建立的傳輸方法及裝置
WO2024099230A1 (zh) 广播安全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205219A1 (zh) 中继方式的配置方法、中继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240147233A1 (en)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deauthentication or disassociation for a connection
EP4362522A1 (en)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deauthentication or disassociation for a connection
WO202402608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n3gpp communication between remote wtru and relay wtru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