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08693B - 基于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08693B
CN116708693B CN202310769006.4A CN202310769006A CN116708693B CN 116708693 B CN116708693 B CN 116708693B CN 202310769006 A CN202310769006 A CN 202310769006A CN 116708693 B CN116708693 B CN 1167086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deo
audio
video data
recording
parameter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690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08693A (zh
Inventor
李德成
李彦武
刘少军
吴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chengw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chengw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chengw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chengw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6900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086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08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086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086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086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5Mi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目标记录仪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目标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现场工作人员使用目标记录仪进行第一实时音视频录制,远端采集终端的工作人员录制第二实时音视频,并将其实时传输在目标记录仪的显示屏上,能够使得被人员看到工作人员在进行合作,在第一实时音视频、第二实时音视频录制结束后,建立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这样能够在远程采集终端与多个目标记录仪之间建立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减少远程工作人员对两个视频的核对难度,提高合作的工作效率;将第一视频数据和第二音视频数据进行融合,从而使得融合后的总音频数据具有完整性。

Description

基于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记录仪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记录仪又称单警视音频记录仪。集数码摄像、数码照相、对讲送话器功能于一身,能够对过程中进行动态、静态的现场情况数字化记录,便于人员在各种环境中使用。然而现有的记录仪在使用过程中,仅能进行本地应用,无法与远端记录仪或者调度平台建立通讯连接,这导致跨地区进行合作的难度增加,不利于提高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两人实施困难度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方法,应用于远端采集终端,包括:
接收目标记录仪发送的请求连接指令;
根据所述请求连接指令与所述目标记录仪建立远程连接,并向所述目标记录仪发送连接成功信号,其中,所述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连接成功信号录制第一实时音视频;
在所述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连接成功信号录制第一实时音视频的同时,录制第二实时音视频;
将所述第二实时音视频实时传输至所述目标记录仪,其中,所述目标记录仪上设有电子显示屏,所述电子显示屏用于显示第二实时音视频;
接收所述目标记录仪发送的完成录制指令,并停止第二实时音视频的录制,对所述第二实时音视频进行本地存储,得到第二音视频数据,其中,所述目标记录仪发送完成录制指令之后,停止第一实时音视频的录制,得到第一视频数据;
根据所述完成录制指令向所述目标记录仪发送远程采集指令;
接收所述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远程采集指令发送的所述第一实时音视频数据所对应的第一参数信息,其中,第一参数信息包括目标记录仪编号,第一类别,第一录制地点以及第一音视频录制时间;
按照预设次数,重复所述接收目标记录仪发送的请求连接指令至接收所述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远程采集指令发送的所述第一实时音视频数据所对应的参数信息的步骤,得到多个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和多个第二音视频数据;
获取每一个所述第二音视频数据对应的第二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参数信息包括第二地点、第二类别以及第二音视频录制时间;
根据多个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和多个所述第二参信息建立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其中,所述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中的每个第一参数信息均对应有第二参数信息;
根据所述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中的第一参数信息向目标记录仪发送目标信息采集指令,并接收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目标信息采集指令反馈的第一视频数据;
获取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中第一参数信息与第二参数信息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对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视频数据和第二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二音视频数据进行视频融合,得到总音视频数据。
作为优选,所述目标记录仪发送完成录制指令之后,停止第一实时音视频的录制,得到第一视频数据的步骤,包括:
所述目标记录仪停止第一实时音视频的录制,得到第一原始音视频数据;
所述目标记录仪对第一原始音频数据进行解析,得到音频数据和无声视频数据;
所述目标记录仪将音频数据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行存储,并对无声视频数据进行压缩,得到第一视频数据;
其中,所述对无声视频数据进行压缩,得到第一视频数据的步骤,包括:
将无声视频数据的视频信号划分为多个区域,得到多个区域视频帧;
获取每一个区域视频帧中的原始帧,并根据原始帧对每一个区域视频帧进行编码,得到重建视频帧;
将所述重建视频帧与所述原始帧发送至云端服务器,并接收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重建视频帧与所述原始帧计算的压缩参数;
根据所述压缩参数对所述无声视频数据进行压缩,得到第一视频数据。
作为优选,所述目标记录仪将音频数据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行存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从云端服务器获取音频数据;
获取所述音频数据中的音频频域数据;
将所述音频频域数据输入自适应滤波器函数中,输出第一输出结果信号,其中,自适应滤波器函数为:
J(t)=Jn(t)*W(t);
其中,J(t)表示第一输出结果信号,Jn(t)表示音频频域数据,W(t)表示自适应滤波器的原始参数;
获取参考输出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结果信号和所述参考输出信号计算误差信号,其中,计算公式为:
W(t)=J(t)-C(t);
其中,W(t)表示误差信号,C(t)表示参考输出信号;
根据所述误差信号计算最小均方误差,其中,计算公式为:
J(n)=/W(t)/2
其中,J(n)表示最小均方误差;
根据所述最小均方误差对自适应滤波器的原始参数进行更新,并将音频频域数据再次输入到原始参数更新后的自适应滤波器函数中,输出滤波数据,其中,自适应滤波器函数为:
J(t1)=Jn(t)*J(n);
其中,J(t1)表示滤波数据。
作为优选,所述根据多个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和多个所述第二参信息建立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的步骤,包括:
获取每个所述第一参数信息中的第一录制地点以及每个所述第二参数信息中的第二地点;
判断每个第一录制地点与每个第二地点的地点名名称是否相同;
若其中任意一个第一录制地点与任意一个第二地点的地点名称相同,将地点名称相同的第一录制地点对应的第一参数信息与第二地点对应的第二参数信息进行绑定,并建立至少一个匹配关联表;
在所述匹配关联表中获取与第一录制地点所对应的多个第一类别以及第二地点所对应的多个第二类别;
判断每个第一类别与每个第二类别的类别名称是否相同;
若其中任意一个第一类别与任意一个第二类别的类别名称相同,在匹配关系表中将类别名称相同的第一类别对应的第一参数信息与第二类别对应的第二参数信息进行绑定;
在绑定完成的所述匹配关系表中获取第一录制地点所对应的多个第一音视频录制时间,并按时间顺序对多个第一音视频录制时间排序,得到第一排序结果;
在所述匹配关系表中获取第二地点所对应的多个第二音视频录制时间,并按时间顺序对多个第二音视频录制时间排序,得到第二排序结果;
将第一排序结果与第二排序结果写入所述匹配关联表中,得到至少一个基于录制地点的录制信息结构表;
判断所述录制信息结构表的数量是否大于一个;
若所述录制信息结构表的数量不大于一个,则将所述录制信息结构表作为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进行存储;
若所述录制信息结构表的数量大于一个,则获取所述录制信息结构表的表总数,并对与表总数对应的多个录制信息结构表进行汇总,得到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
作为优选,所述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对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视频数据和第二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二音视频数据进行视频融合,得到总音视频数据的步骤,包括:
获取缩放比例,并按照缩放比例对第二音视频数据进行缩放,得到缩放视频数据;
获取缩放视频的缩放尺寸,并根据所述缩放尺寸在第一视频数据中构建多个边缘框;
获取多个边缘框内每个视频像素点所对应的颜色值;
根据所述颜色值计算每个边缘框的颜色总数;
将颜色总数最少的边缘框作为目标区域,并将所述缩放视频数据融合进目标区域中,以生成总音视频数据。
作为优选,所述根据所述最小均方误差对自适应滤波器的原始参数进行更新,并将音频频域数据再次输入到原始参数更新后的自适应滤波器函数中,输出滤波数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总音视频数据的第一声音信息;
获取滤波数据的第二声音信息;
检测所述第一声音信息和所述第二声音信息之间是否出现时间延迟;
若所述第一声音信息和所述第二声音信息之间出现时间延迟,根据延迟的时间对第二声音信息进行调整,以使所述第一声音信息和所述第二声音信息对齐;
对所述总音视频数据进行消声处理,并将对齐后的第二声音信息所对应的滤波数据与消声处理后的总音频数据进行叠加,得到第二总音视频数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于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记录仪发送的请求连接指令;
远程连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请求连接指令与所述目标记录仪建立远程连接,并向所述目标记录仪发送连接成功信号,其中,所述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连接成功信号录制第一实时音视频;
录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连接成功信号录制第一实时音视频的同时,录制第二实时音视频;
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实时音视频实时传输至所述目标记录仪,其中,所述目标记录仪上设有电子显示屏,所述电子显示屏用于显示第二实时音视频;
存储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记录仪发送的完成录制指令,并停止第二实时音视频的录制,对所述第二实时音视频进行本地存储,得到第二音视频数据,其中,所述目标记录仪发送完成录制指令之后,停止第一实时音视频的录制,得到第一视频数据;
远程采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完成录制指令向所述目标记录仪发送远程采集指令;
还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远程采集指令发送的所述第一实时音视频数据所对应的第一参数信息,其中,第一参数信息包括目标记录仪编号,第一类别,第一录制地点以及第一音视频录制时间;
重复模块,用于按照预设次数,重复所述接收目标记录仪发送的请求连接指令至接收所述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远程采集指令发送的所述第一实时音视频数据所对应的参数信息的步骤,得到多个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和多个第二音视频数据;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一个所述第二音视频数据对应的第二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参数信息包括第二地点、第二类别以及第二音视频录制时间;
构建模块,用于根据多个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和多个所述第二参信息建立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其中,所述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中的每个第一参数信息均对应有第二参数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中的第一参数信息向目标记录仪发送目标信息采集指令,并接收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目标信息采集指令反馈的第一视频数据;
获取对应关系模块,用于获取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中第一参数信息与第二参数信息的对应关系;
视频融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对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视频数据和第二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二音视频数据进行视频融合,得到总音视频数据。
作为优选,所述存储模块,包括:
停止单元,用于所述目标记录仪停止第一实时音视频的录制,得到第一原始音视频数据;
解析单元,用于所述目标记录仪对第一原始音频数据进行解析,得到音频数据和无声视频数据;
存储压缩单元,用于所述目标记录仪将音频数据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行存储,并对无声视频数据进行压缩,得到第一视频数据;
其中,所述存储压缩单元,包括:
划分子单元,用于无声视频数据的视频信号划分为多个区域,得到多个区域视频帧;
获取原始帧子单元,用于获取每一个区域视频帧中的原始帧,并根据原始帧对每一个区域视频帧进行编码,得到重建视频帧;
发送子接收单元,用于将所述重建视频帧与所述原始帧发送至云端服务器,并接收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重建视频帧与所述原始帧计算的压缩参数;
压缩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压缩参数对所述无声视频数据进行压缩,得到第一视频数据。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远端采集终端接收目标记录仪发送的请求连接指令,现场工作人员现场使用目标记录仪进行第一实时音视频录制,远端采集终端的工作人员录制第二实时音视频,并将第二实时音视频实时传输在目标记录仪的显示屏上,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与远端目标记录仪建立通讯连接,减小跨地区进行合作的难度,在第一实时音视频、第二实时音视频录制结束后,并不直接进行视频数据的传输,而是建立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这样能够在远程采集终端与多个目标记录仪之间建立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减少远程工作人员对两个视频的核对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将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视频数据和第二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二音视频数据进行融合,从而使得融合后的总音频数据既包括第一视频数据也包括第二音视频数据,这样能够使得过程的视频具有完整性,提高合作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内部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如图1-3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方法,应用于远端采集终端,包括:
S1、接收目标记录仪发送的请求连接指令;
S2、根据所述请求连接指令与所述目标记录仪建立远程连接,并向所述目标记录仪发送连接成功信号,其中,所述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连接成功信号录制第一实时音视频;
S3、在所述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连接成功信号录制第一实时音视频的同时,录制第二实时音视频;
S4、将所述第二实时音视频实时传输至所述目标记录仪,其中,所述目标记录仪上设有电子显示屏,所述电子显示屏用于显示第二实时音视频;
S5、接收所述目标记录仪发送的完成录制指令,并停止第二实时音视频的录制,对所述第二实时音视频进行本地存储,得到第二音视频数据,其中,所述目标记录仪发送完成录制指令之后,停止第一实时音视频的录制,得到第一视频数据;
S6、根据所述完成录制指令向所述目标记录仪发送远程采集指令;
S7、接收所述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远程采集指令发送的所述第一实时音视频数据所对应的第一参数信息,其中,第一参数信息包括目标记录仪编号,第一类别,第一录制地点以及第一音视频录制时间;
S8、按照预设条件重复所述接收目标记录仪发送的请求连接指令至接收所述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远程采集指令发送的所述第一实时音视频数据所对应的参数信息的步骤,得到多个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和多个第二音视频数据;
S9、获取每一个所述第二音视频数据对应的第二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参数信息包括第二地点、第二类别以及第二音视频录制时间;
S10、根据多个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和多个所述第二参信息建立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其中,所述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中的每个第一参数信息均对应有第二参数信息;
S11、根据所述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中的第一参数信息向目标记录仪发送目标信息采集指令,并接收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目标信息采集指令反馈的第一视频数据;
S12、获取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中第一参数信息与第二参数信息的对应关系;
S13、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对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视频数据和第二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二音视频数据进行视频融合,得到总音视频数据。
如上述步骤S1-S13所述,首先远端采集终端接收目标记录仪发送的请求连接指令,此时,可通过远端采集终端上的摄像头与目标记录仪建立起远程通讯连接,目标记录仪接收到通讯连接信号后,可开启第一实时音视频的录制,具体的,第一实时音视频可以是在执行行政处罚的过程中进行视频录制,即现场工作人员现场使用目标记录仪进行第一实时音视频录制,远端采集终端的工作人员通过摄像头远程与现场工作人员一起工作,即远端采集终端录制第二实时音视频,并将第二实时音视频实时传输在目标记录仪的显示屏上,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得被人员能够看到是两名工作人员一起进行,当结束后,远端采集终端停止第二实时音视频的录制,并对其进行存储,与此同时,目标记录仪也停止第一实时音视频的录制,并对其进行本地存储,得到第一视频数据;由于视频数据的容量通常都比较大,若将每个第一视频数据都直接发送至远端采集终端,这对目标记录仪、远端采集终端的硬件要求、通信网络要求都比较高,且传输速度较慢,且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远端采集终端的工作人员与现场工作人员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远程采集终端的工作人员可能会在一天之内与多个现场人员的目标记录仪建立远程连接,共同合作,因此,若每个目标记录仪在录制结束后,直接向远端采集终端发送第一视频数据,这会容易造成远端采集终端难以同时对多个第一视频数据进行接收,且接收后,还需要对每个第一视频数据的类别、内容进行核对,这无疑加大了远程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基于此,本申请在第一实时音视频、第二实时音视频录制结束后,并不直接进行视频数据的传输,而是向目标记录仪发送第一实时音视频数据所对应的第一参数信息,第一参数信息包括目标记录仪的编号、第一类别、第一录制地点以及第一音视频录制时长,这样能够通过获取第一参数信息就了解到目标记录仪的大概的信息,且远端采集终端接收到第一参数信息后,再与下一个目标记录仪建立远程通讯连接,即按照预设条件重复步骤S1-S7,可得到多个目标记录仪的第一参数信息,远程采集终端对存储的第二音视频的第二参数信息也进行提取,并根据第一参数信息与第二参数信息建立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这样能够在远程采集终端与多个目标记录仪之间建立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减少远程工作人员对两个视频的核对难度,提高工作效率;且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远程采集终端一般也不是唯一的,即远程采集终端与目标记录仪的关系为多对多,因此为了能够清晰明了、快速的对所有远程设备终端、目标记录仪进行全局把握以及调度,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时是两个设备同时进行视频录制的,且无论将其中哪一个视频作为依据都会造成过程中视频的不完整性,因此,在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建立之后,当需要收集某个过程的视频数据时,可根据自身需求向目标仪发送目标信息采集指令,从而仅传输与目标信息采集指令对应的第一视频数据即可,再将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视频数据和第二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二音视频数据进行融合,从而使得融合后的总音频数据既包括第一视频数据也包括第二音视频数据,这样能够使得过程的视频具有完整性,提高的工作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记录仪发送完成录制指令之后,停止第一实时音视频的录制,得到第一视频数据的步骤S5,包括:
S51、所述目标记录仪停止第一实时音视频的录制,得到第一原始音视频数据;
S52、所述目标记录仪对第一原始音频数据进行解析,得到音频数据和无声视频数据;
S53、所述目标记录仪将音频数据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行存储,并对无声视频数据进行压缩,得到第一视频数据;
其中,所述对无声视频数据进行压缩,得到第一视频数据的步骤S53,包括:
S531、将无声视频数据的视频信号划分为多个区域,得到多个区域视频帧;
S532、获取每一个区域视频帧中的原始帧,并根据原始帧对每一个区域视频帧进行编码,得到重建视频帧;
S533、将所述重建视频帧与所述原始帧发送至云端服务器,并接收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重建视频帧与所述原始帧计算的压缩参数;
S534、根据所述压缩参数对所述无声视频数据进行压缩,得到第一视频数据。
如上述步骤S51-S53所述,现有技术中的视频编码技术可以有效的压缩视频的数据量,但是由于压缩参数为通用值,并不能根据实际视频数据调整到最适合的压缩参数,因此压缩后的视频容易出现压缩伪影,这样容易造成解压后的视频清晰度较低,因此,本实施例在生成第一视频数据时,首先将其中的音频数据单独提取出来,进行存储,从而可降低第一视频数据的内存容量,其次对无声视频数据进行压缩,在压缩时,可将其的视频信号划分为多个区域,再获取多个区域视频帧的原始帧,并对每一个区域视频帧进行编码,得到重建视频帧,为了不降低目标记录仪的计算损耗,可将重建视频帧与原始帧发送至云端服务器,借助云端服务器的运算能力对压缩参数进行计算,具体的,云端服务器可将其输入修复神经网络模型中,从而输出压缩参数,这样能够找到最适合的压缩参数,目标记录仪再根据压缩参数对其进行压缩,这样使得得到的第一视频数据在后续解压时,能够减少压缩伪影,提高解压后视频的清晰度。更优的,为了降低本地存储难度,也可将第一视频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进行存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记录仪将音频数据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行存储的步骤S53之后,还包括:
S54、从云端服务器获取音频数据;
S55、获取所述音频数据中的音频频域数据;
S56、将所述音频频域数据输入自适应滤波器函数中,输出第一输出结果信号,其中,自适应滤波器函数为:
J(t)=Jn(t)*W(t);
其中,J(t)表示第一输出结果信号,Jn(t)表示音频频域数据,W(t)表示自适应滤波器的原始参数;
S57、获取参考输出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结果信号和所述参考输出信号计算误差信号,其中,计算公式为:
W(t)=J(t)-C(t);
其中,W(t)表示误差信号,C(t)表示参考输出信号;
S58、根据所述误差信号计算最小均方误差,其中,计算公式为:
J(n)=/W(t)/2
其中,J(n)表示最小均方误差;
S59、根据所述最小均方误差对自适应滤波器的原始参数进行更新,并将音频频域数据再次输入到原始参数更新后的自适应滤波器函数中,输出滤波数据,其中,自适应滤波器函数为:
J(t1)=Jn(t)*J(n);
其中,J(t1)表示滤波数据。
如上述步骤S54-S59所述,现场时,通常处于比较嘈杂的环境,因此录制的音频数据,人的声音会被周遭的声音掩盖,这使得录制过程中声音不清晰的情况,因此,在对音频数据进行处理时,可通过获取音频数据中的音频频域数据,再将音频频域数据输入自适应滤波器函数中,输出第一输出结果信号,由于自适应滤波器无法知道输入信号的特性,因此,为了使得降噪效果达到最优,需要对自适应滤波器的原始参数进行不断的调整,为了得到最优的调整参数,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参考输出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结果信号和所述参考输出信号计算误差信号,这样能够使得输入信号经过自适应滤波器变换后,与参考信号的误差最小,再根据误差信号计算最小均方误差,并将最小均方误差作为自适应滤波器的原始参数,将音频频域数据再次输入到自适应滤波器函数中,这样能够使得输出的滤波数据降噪效果达到最优,声音清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多个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和多个所述第二参信息建立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的步骤S10,包括:
S101、获取每个所述第一参数信息中的第一录制地点以及每个所述第二参数信息中的第二地点;
S102、判断每个第一录制地点与每个第二地点的地点名名称是否相同;
S103、若其中任意一个第一录制地点与任意一个第二地点的地点名称相同,将地点名称相同的第一录制地点对应的第一参数信息与第二地点对应的第二参数信息进行绑定,并建立至少一个匹配关联表;
S104、在所述匹配关联表中获取与第一录制地点所对应的多个第一类别以及第二地点所对应的多个第二类别;
S105、判断每个第一类别与每个第二类别的类别名称是否相同;
S106、若其中任意一个第一类别与任意一个第二类别的类别名称相同,在匹配关系表中将类别名称相同的第一类别对应的第一参数信息与第二类别对应的第二参数信息进行绑定;
S107、在绑定完成的所述匹配关系表中获取第一录制地点所对应的多个第一音视频录制时间,并按时间顺序对多个第一音视频录制时间排序,得到第一排序结果;
S108、在所述匹配关系表中获取第二地点所对应的多个第二音视频录制时间,并按时间顺序对多个第二音视频录制时间排序,得到第二排序结果;
S109、将第一排序结果与第二排序结果写入所述匹配关联表中,得到至少一个基于录制地点的录制信息结构表;
S110、判断所述录制信息结构表的数量是否大于一个;
S111、若所述录制信息结构表的数量不大于一个,则将所述录制信息结构表作为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进行存储;
S112、若所述录制信息结构表的数量大于一个,则获取所述录制信息结构表的表总数,并对与表总数对应的多个录制信息结构表进行汇总,得到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
如上述步骤S101-S112所述,通过将第一录制地方与第二地点进行匹配,这样能够对满足相同地点条件的第一视频数据和第二音视频数据进行快速筛选,由于地点一般定位到某个道路或者街道,因比该地点可能存在多起视频数据,因此,将相同地点对应的视频数据筛选出来后,可根据类别进一步细分,从而能够保证第一视频数据与第二音视频之间的绑定具有准确性,最后按照时间顺序对第一视频数据和第二音视频数据进行排序,并根据排序结果生成录制信息结构表,将多个录制信息结构表进行汇总,得到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这样便于根据时间顺序对某个第一视频或第二音视频进行查找和统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对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视频数据和第二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二音视频数据进行视频融合,得到总音视频数据的步骤S13,包括:
S131、获取缩放比例,并按照缩放比例对第二音视频数据进行缩放,得到缩放视频数据;
S132、获取缩放视频的缩放尺寸,并根据所述缩放尺寸在第一视频数据中构建多个边缘框;
S133、获取多个边缘框内每个视频像素点所对应的颜色值;
S134、根据所述颜色值计算每个边缘框的颜色总数;
S135、将颜色总数最少的边缘框作为目标区域,并将所述缩放视频数据融合进目标区域中,以生成总音视频数据。
如上述步骤S131-S135所述,将第一视频数据和第二数据视频进行整合时,为了使人能够直端的了解到合作的全过程,首先对第二音视频数据进行缩放,并根据缩放尺寸在第一视频中构建多个边缘框,通过计算每个边缘框的颜色总数,这样能够使得目标区域尽量为空白区域,从而避免播放总音视频数据其中的第二音视频数据对第一视频中的信息造成遮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最小均方误差对自适应滤波器的原始参数进行更新,并将音频频域数据再次输入到原始参数更新后的自适应滤波器函数中,输出滤波数据的步骤S59之后,还包括:
S591、获取所述总音视频数据的第一声音信息;
S592、获取滤波数据的第二声音信息;
S593、检测所述第一声音信息和所述第二声音信息之间是否出现时间延迟;
S594、若所述第一声音信息和所述第二声音信息之间出现时间延迟,根据延迟的时间对第二声音信息进行调整,以使所述第一声音信息和所述第二声音信息对齐;
S595、对所述总音视频数据进行消声处理,并将对齐后的第二声音信息所对应的滤波数据与消声处理后的总音频数据进行叠加,得到第二总音视频数据。
如上述步骤S591-S595所述,由于总音频数据中的第一声音信息为现场采集的声音,且并未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因此得到的总音频数据声音容易出现嘈杂不清的情况,基于此,本实施例可获取滤波数据,并将滤波数据添加入总音频数据中,从而使得得到的第二总音视频数据的声音上具有清晰的效果。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于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1,用于接收目标记录仪发送的请求连接指令;
远程连接模块2,用于根据所述请求连接指令与所述目标记录仪建立远程连接,并向所述目标记录仪发送连接成功信号,其中,所述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连接成功信号录制第一实时音视频;
录制模块3,用于在所述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连接成功信号录制第一实时音视频的同时,录制第二实时音视频;
传输模块4,用于将所述第二实时音视频实时传输至所述目标记录仪,其中,所述目标记录仪上设有电子显示屏,所述电子显示屏用于显示第二实时音视频;
存储模块5,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记录仪发送的完成录制指令,并停止第二实时音视频的录制,对所述第二实时音视频进行本地存储,得到第二音视频数据,其中,所述目标记录仪发送完成录制指令之后,停止第一实时音视频的录制,得到第一视频数据;
远程采集模块6,用于根据所述完成录制指令向所述目标记录仪发送远程采集指令;
还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远程采集指令发送的所述第一实时音视频数据所对应的第一参数信息,其中,第一参数信息包括目标记录仪编号,第一类别,第一录制地点以及第一音视频录制时间;
重复模块7,用于按照预设次数,重复所述接收目标记录仪发送的请求连接指令至接收所述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远程采集指令发送的所述第一实时音视频数据所对应的参数信息的步骤,得到多个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和多个第二音视频数据;
获取模块8,用于获取每一个所述第二音视频数据对应的第二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参数信息包括第二地点、第二类别以及第二音视频录制时间;
构建模块9,用于根据多个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和多个所述第二参信息建立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其中,所述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中的每个第一参数信息均对应有第二参数信息;
接收模块10,用于根据所述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中的第一参数信息向目标记录仪发送目标信息采集指令,并接收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目标信息采集指令反馈的第一视频数据;
获取对应关系模块11,用于获取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中第一参数信息与第二参数信息的对应关系;
视频融合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对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视频数据和第二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二音视频数据进行视频融合,得到总音视频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储模块5,包括:
停止单元,用于所述目标记录仪停止第一实时音视频的录制,得到第一原始音视频数据;
解析单元,用于所述目标记录仪对第一原始音频数据进行解析,得到音频数据和无声视频数据;
存储压缩单元,用于所述目标记录仪将音频数据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行存储,并对无声视频数据进行压缩,得到第一视频数据;
其中,所述存储压缩单元,包括:
划分子单元,用于无声视频数据的视频信号划分为多个区域,得到多个区域视频帧;
获取原始帧子单元,用于获取每一个区域视频帧中的原始帧,并根据原始帧对每一个区域视频帧进行编码,得到重建视频帧;
发送子接收单元,用于将所述重建视频帧与所述原始帧发送至云端服务器,并接收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重建视频帧与所述原始帧计算的压缩参数;
压缩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压缩参数对所述无声视频数据进行压缩,得到第一视频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目标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装置,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云端服务器获取音频数据;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音频数据中的音频频域数据;
输入模块,用于将所述音频频域数据输入自适应滤波器函数中,输出第一输出结果信号,其中,自适应滤波器函数为:
J(t)=Jn(t)*W(t);
其中,J(t)表示第一输出结果信号,Jn(t)表示音频频域数据,W(t)表示自适应滤波器的原始参数;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参考输出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结果信号和所述参考输出信号计算误差信号,其中,计算公式为:
W(t)=J(t)-C(t);
其中,W(t)表示误差信号,C(t)表示参考输出信号;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误差信号计算最小均方误差,其中,计算公式为:
J(n)=/W(t)/2
其中,J(n)表示最小均方误差;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小均方误差对自适应滤波器的原始参数进行更新,并将音频频域数据再次输入到原始参数更新后的自适应滤波器函数中,输出滤波数据,其中,自适应滤波器函数为:
J(t1)=Jn(t)*J(n);
其中,J(t1)表示滤波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构建模块9,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每个所述第一参数信息中的第一录制地点以及每个所述第二参数信息中的第二地点;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每个第一录制地点与每个第二地点的地点名名称是否相同;
第一绑定子单元,用于若其中任意一个第一录制地点与任意一个第二地点的地点名称相同,将地点名称相同的第一录制地点对应的第一参数信息与第二地点对应的第二参数信息进行绑定,并建立至少一个匹配关联表;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匹配关联表中获取与第一录制地点所对应的多个第一类别以及第二地点所对应的多个第二类别;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每个第一类别与每个第二类别的类别名称是否相同;
第二绑定子单元,用于若其中任意一个第一类别与任意一个第二类别的类别名称相同,在匹配关系表中将类别名称相同的第一类别对应的第一参数信息与第二类别对应的第二参数信息进行绑定;
第一排序子单元,用于在绑定完成的所述匹配关系表中获取第一录制地点所对应的多个第一音视频录制时间,并按时间顺序对多个第一音视频录制时间排序,得到第一排序结果;
第二排序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匹配关系表中获取第二地点所对应的多个第二音视频录制时间,并按时间顺序对多个第二音视频录制时间排序,得到第二排序结果;
写入单元,用于将第一排序结果与第二排序结果写入所述匹配关联表中,得到至少一个基于录制地点的录制信息结构表;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录制信息结构表的数量是否大于一个;
存储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录制信息结构表的数量不大于一个,则将所述录制信息结构表作为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进行存储;
汇总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录制信息结构表的数量大于一个,则获取所述录制信息结构表的表总数,并对与表总数对应的多个录制信息结构表进行汇总,得到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视频融合模块12,包括:
获取缩放比例单元,用于获取缩放比例,并按照缩放比例对第二音视频数据进行缩放,得到缩放视频数据;
获取缩放尺寸子单元,用于获取缩放视频的缩放尺寸,并根据所述缩放尺寸在第一视频数据中构建多个边缘框;
获取颜色值单元,用于获取多个边缘框内每个视频像素点所对应的颜色值;
计算颜色总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颜色值计算每个边缘框的颜色总数;
生成单元,用于将颜色总数最少的边缘框作为目标区域,并将所述缩放视频数据融合进目标区域中,以生成总音视频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装置还包括:
获取第一声音信息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总音视频数据的第一声音信息;
获取第二声音信息单元,用于获取滤波数据的第二声音信息;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声音信息和所述第二声音信息之间是否出现时间延迟;
调整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声音信息和所述第二声音信息之间出现时间延迟,根据延迟的时间对第二声音信息进行调整,以使所述第一声音信息和所述第二声音信息对齐;
叠加单元,用于对所述总音视频数据进行消声处理,并将对齐后的第二声音信息所对应的滤波数据与消声处理后的总音频数据进行叠加,得到第二总音视频数据。
上述各模块、单元、子单元均是用于对应执行上述基于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方法中的各个步骤,其具体实现方式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如图3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可以如图3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计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基于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方法的过程需要的所有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基于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基于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和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通过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速据率SDRAM(SS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方法,应用于远端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目标记录仪发送的请求连接指令;
根据所述请求连接指令与所述目标记录仪建立远程连接,并向所述目标记录仪发送连接成功信号,其中,所述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连接成功信号录制第一实时音视频;
在所述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连接成功信号录制第一实时音视频的同时,录制第二实时音视频;
将所述第二实时音视频实时传输至所述目标记录仪,其中,所述目标记录仪上设有电子显示屏,所述电子显示屏用于显示第二实时音视频;
接收所述目标记录仪发送的完成录制指令,并停止第二实时音视频的录制,对所述第二实时音视频进行本地存储,得到第二音视频数据,其中,所述目标记录仪发送完成录制指令之后,停止第一实时音视频的录制,得到第一视频数据;
根据所述完成录制指令向所述目标记录仪发送远程采集指令;
接收所述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远程采集指令发送的所述第一实时音视频数据所对应的第一参数信息,其中,第一参数信息包括目标记录仪编号,第一类别,第一录制地点以及第一音视频录制时间;
按照预设次数,重复所述接收目标记录仪发送的请求连接指令至接收所述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远程采集指令发送的所述第一实时音视频数据所对应的参数信息的步骤,得到多个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和多个第二音视频数据;
获取每一个所述第二音视频数据对应的第二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参数信息包括第二地点、第二类别以及第二音视频录制时间;
根据多个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和多个所述第二参信息建立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其中,所述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中的每个第一参数信息均对应有第二参数信息;
根据所述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中的第一参数信息向目标记录仪发送目标信息采集指令,并接收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目标信息采集指令反馈的第一视频数据;
获取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中第一参数信息与第二参数信息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对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视频数据和第二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二音视频数据进行视频融合,得到总音视频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记录仪发送完成录制指令之后,停止第一实时音视频的录制,得到第一视频数据的步骤,包括:
所述目标记录仪停止第一实时音视频的录制,得到第一原始音视频数据;
所述目标记录仪对第一原始音频数据进行解析,得到音频数据和无声视频数据;
所述目标记录仪将音频数据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行存储,并对无声视频数据进行压缩,得到第一视频数据;
其中,所述对无声视频数据进行压缩,得到第一视频数据的步骤,包括:
将无声视频数据的视频信号划分为多个区域,得到多个区域视频帧;
获取每一个区域视频帧中的原始帧,并根据原始帧对每一个区域视频帧进行编码,得到重建视频帧;
将所述重建视频帧与所述原始帧发送至云端服务器,并接收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重建视频帧与所述原始帧计算的压缩参数;
根据所述压缩参数对所述无声视频数据进行压缩,得到第一视频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记录仪将音频数据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行存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从云端服务器获取音频数据;
获取所述音频数据中的音频频域数据;
将所述音频频域数据输入自适应滤波器函数中,输出第一输出结果信号,其中,自适应滤波器函数为:
J(t)=Jn(t)*W(t);
其中,J(t)表示第一输出结果信号,Jn(t)表示音频频域数据,W(t)表示自适应滤波器的原始参数;
获取参考输出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结果信号和所述参考输出信号计算误差信号,其中,计算公式为:
W(t)=J(t)C(t);
其中,W(t)表示误差信号,C(t)表示参考输出信号;
根据所述误差信号计算最小均方误差,其中,计算公式为:
J(n)=/W(t)/2
其中,J(n)表示最小均方误差;
根据所述最小均方误差对自适应滤波器的原始参数进行更新,并将音频频域数据再次输入到原始参数更新后的自适应滤波器函数中,输出滤波数据,其中,自适应滤波器函数为:
J(t1)=Jn(t)*J(n);
其中,J(t1)表示滤波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个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和多个所述第二参信息建立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的步骤,包括:
获取每个所述第一参数信息中的第一录制地点以及每个所述第二参数信息中的第二地点;
判断每个第一录制地点与每个第二地点的地点名名称是否相同;
若其中任意一个第一录制地点与任意一个第二地点的地点名称相同,将地点名称相同的第一录制地点对应的第一参数信息与第二地点对应的第二参数信息进行绑定,并建立至少一个匹配关联表;
在所述匹配关联表中获取与第一录制地点所对应的多个第一类别以及第二地点所对应的多个第二类别;
判断每个第一类别与每个第二类别的类别名称是否相同;
若其中任意一个第一类别与任意一个第二类别的类别名称相同,在匹配关系表中将类别名称相同的第一类别对应的第一参数信息与第二类别对应的第二参数信息进行绑定;
在绑定完成的所述匹配关系表中获取第一录制地点所对应的多个第一音视频录制时间,并按时间顺序对多个第一音视频录制时间排序,得到第一排序结果;
在所述匹配关系表中获取第二地点所对应的多个第二音视频录制时间,并按时间顺序对多个第二音视频录制时间排序,得到第二排序结果;
将第一排序结果与第二排序结果写入所述匹配关联表中,得到至少一个基于录制地点的录制信息结构表;
判断所述录制信息结构表的数量是否大于一个;
若所述录制信息结构表的数量不大于一个,则将所述录制信息结构表作为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进行存储;
若所述录制信息结构表的数量大于一个,则获取所述录制信息结构表的表总数,并对与表总数对应的多个录制信息结构表进行汇总,得到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对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视频数据和第二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二音视频数据进行视频融合,得到总音视频数据的步骤,包括:
获取缩放比例,并按照缩放比例对第二音视频数据进行缩放,得到缩放视频数据;
获取缩放视频的缩放尺寸,并根据所述缩放尺寸在第一视频数据中构建多个边缘框;
获取多个边缘框内每个视频像素点所对应的颜色值;
根据所述颜色值计算每个边缘框的颜色总数;
将颜色总数最少的边缘框作为目标区域,并将所述缩放视频数据融合进目标区域中,以生成总音视频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最小均方误差对自适应滤波器的原始参数进行更新,并将音频频域数据再次输入到原始参数更新后的自适应滤波器函数中,输出滤波数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总音视频数据的第一声音信息;
获取滤波数据的第二声音信息;
检测所述第一声音信息和所述第二声音信息之间是否出现时间延迟;
若所述第一声音信息和所述第二声音信息之间出现时间延迟,根据延迟的时间对第二声音信息进行调整,以使所述第一声音信息和所述第二声音信息对齐;
对所述总音视频数据进行消声处理,并将对齐后的第二声音信息所对应的滤波数据与消声处理后的总音频数据进行叠加,得到第二总音视频数据。
7.一种基于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记录仪发送的请求连接指令;
远程连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请求连接指令与所述目标记录仪建立远程连接,并向所述目标记录仪发送连接成功信号,其中,所述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连接成功信号录制第一实时音视频;
录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连接成功信号录制第一实时音视频的同时,录制第二实时音视频;
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实时音视频实时传输至所述目标记录仪,其中,所述目标记录仪上设有电子显示屏,所述电子显示屏用于显示第二实时音视频;
存储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记录仪发送的完成录制指令,并停止第二实时音视频的录制,对所述第二实时音视频进行本地存储,得到第二音视频数据,其中,所述目标记录仪发送完成录制指令之后,停止第一实时音视频的录制,得到第一视频数据;
远程采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完成录制指令向所述目标记录仪发送远程采集指令;
还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远程采集指令发送的所述第一实时音视频数据所对应的第一参数信息,其中,第一参数信息包括目标记录仪编号,第一类别,第一录制地点以及第一音视频录制时间;
重复模块,用于按照预设次数,重复所述接收目标记录仪发送的请求连接指令至接收所述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远程采集指令发送的所述第一实时音视频数据所对应的参数信息的步骤,得到多个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和多个第二音视频数据;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一个所述第二音视频数据对应的第二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参数信息包括第二地点、第二类别以及第二音视频录制时间;
构建模块,用于根据多个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和多个所述第二参信息建立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其中,所述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中的每个第一参数信息均对应有第二参数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中的第一参数信息向目标记录仪发送目标信息采集指令,并接收目标记录仪根据所述目标信息采集指令反馈的第一视频数据;
获取对应关系模块,用于获取远程信息采集结构表中第一参数信息与第二参数信息的对应关系;
视频融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对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视频数据和第二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二音视频数据进行视频融合,得到总音视频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包括:
停止单元,用于所述目标记录仪停止第一实时音视频的录制,得到第一原始音视频数据;
解析单元,用于所述目标记录仪对第一原始音频数据进行解析,得到音频数据和无声视频数据;
存储压缩单元,用于所述目标记录仪将音频数据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行存储,并对无声视频数据进行压缩,得到第一视频数据;
其中,所述存储压缩单元,包括:
划分子单元,用于无声视频数据的视频信号划分为多个区域,得到多个区域视频帧;
获取原始帧子单元,用于获取每一个区域视频帧中的原始帧,并根据原始帧对每一个区域视频帧进行编码,得到重建视频帧;
发送子接收单元,用于将所述重建视频帧与所述原始帧发送至云端服务器,并接收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重建视频帧与所述原始帧计算的压缩参数;
压缩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压缩参数对所述无声视频数据进行压缩,得到第一视频数据。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310769006.4A 2023-06-27 2023-06-27 基于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1167086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69006.4A CN116708693B (zh) 2023-06-27 2023-06-27 基于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69006.4A CN116708693B (zh) 2023-06-27 2023-06-27 基于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08693A CN116708693A (zh) 2023-09-05
CN116708693B true CN116708693B (zh) 2023-12-26

Family

ID=87829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69006.4A Active CN116708693B (zh) 2023-06-27 2023-06-27 基于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086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28151B (zh) * 2024-01-04 2024-04-05 深圳和成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记录仪的数据加密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65819A (en) * 1988-09-22 1990-10-23 Docu-Vision, Inc. Video conferencing system for courtroom and other applications
EP0954136A1 (fr) * 1998-04-30 1999-11-03 France Telecom Procédé de télétravail coopératif et dispositif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u procédé
CN104850969A (zh) * 2015-06-15 2015-08-19 杭州诚泰科技有限公司 执法仪音视频证据警情联动管理系统
CN108597056A (zh) * 2018-04-18 2018-09-28 补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车机、行车记录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873961A (zh) * 2019-02-27 2019-06-11 北京华夏电通科技有限公司 庭审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
CN216291210U (zh) * 2021-09-01 2022-04-12 北京思必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近端组网执法记录系统
CN115499713A (zh) * 2022-09-03 2022-12-20 上海通铭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视频编解码的远程视频调度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15665353A (zh) * 2022-07-15 2023-01-31 深圳警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型双人执法记录仪及其码流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207882A1 (ja) * 2013-06-28 2014-12-31 株式会社 日立産業制御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ネットワークカメラ、ネットワークカメラ制御端末および映像記録配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65819A (en) * 1988-09-22 1990-10-23 Docu-Vision, Inc. Video conferencing system for courtroom and other applications
EP0954136A1 (fr) * 1998-04-30 1999-11-03 France Telecom Procédé de télétravail coopératif et dispositif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u procédé
CN104850969A (zh) * 2015-06-15 2015-08-19 杭州诚泰科技有限公司 执法仪音视频证据警情联动管理系统
CN108597056A (zh) * 2018-04-18 2018-09-28 补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车机、行车记录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873961A (zh) * 2019-02-27 2019-06-11 北京华夏电通科技有限公司 庭审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
CN216291210U (zh) * 2021-09-01 2022-04-12 北京思必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近端组网执法记录系统
CN115665353A (zh) * 2022-07-15 2023-01-31 深圳警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型双人执法记录仪及其码流处理方法
CN115499713A (zh) * 2022-09-03 2022-12-20 上海通铭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视频编解码的远程视频调度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防卫式巡查信息记录仪;刘军等;《科技成果》;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08693A (zh) 202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708693B (zh) 基于记录仪的远程信息采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6781436B (zh) 交通事故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080212685A1 (en) System for the Capture of Evidentiary Multimedia Data, Live/Delayed Off-Load to Secure Archival Storage and Managed Streaming Distribution
US5574500A (en) Video quality evaluating equipment for reproduced image of video signal subject to digital compression
CN107545240A (zh) 一种工控设备显示屏输出画面采集系统及方法
WO2017001607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rzeugen einer datenbank
US20120327228A1 (en) Monitoring system,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monitoring method
DE20319075U1 (de) Überwachungseinrichtung für Gebäudeeingänge
CN114973120B (zh) 一种基于多维传感数据与监控视频多模异构融合的行为识别方法及系统
DE112020000714T5 (de)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detektion von erdbeben basierend auf drahtloser kommunikation
CN110895663A (zh) 一种两轮车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监控系统
CN116939164A (zh) 一种安防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5204703A (zh) 基于5g的多源融合社区服务系统
US7725539B2 (en)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system for carrying out a project
JP3049352U (ja) 監視装置
CN113625603B (zh) 基于大数据的安防监控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10910554A (zh) 一种智慧秘书助手管理系统
CN111144248B (zh) 基于st-fhcd网络模型的人数统计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4254987B (zh) 智能远程选课方法和系统
CN115834977B (zh) 视频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212259186U (zh) 一种远程智能探访会见管理系统
CN114118933A (zh) 城市管理事件的记录方法及系统
CN109493336B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视频马赛克识别自动学习的系统及方法
KR200341998Y1 (ko) 교차로 내의 교통사고 가해자 및 피해자 선별을 위한 장치
CN113657284A (zh) 基于视频采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设备、系统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