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99915A -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99915A
CN116699915A CN202210182183.8A CN202210182183A CN116699915A CN 116699915 A CN116699915 A CN 116699915A CN 202210182183 A CN202210182183 A CN 202210182183A CN 116699915 A CN116699915 A CN 1166999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ayer
color
electrochromic device
buff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821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兰兰
赵康
樊聪聪
达仕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8218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9991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2547 priority patent/WO202308780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699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999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5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1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chromic material, e.g. by the electrodeposited material
    • G02F1/1516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chromic material, e.g. by the electrodeposited material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
    • G02F1/15165Polym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1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chromic material, e.g. by the electrodeposited material
    • G02F1/152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chromic material, e.g. by the electrodeposited material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 G02F1/152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chromic material, e.g. by the electrodeposited material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ion transporting layer, e.g. electrolyt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电致变色技术领域,以延长电致变色器件的使用寿命。本申请的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变色功能层和缓冲层。第二电极设置于第一电极的一侧,且与第一电极相对设置。变色功能层设置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缓冲层设置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其中,缓冲层被配置为,捕获从变色功能层向第一电极传输的至少部分电子电荷;或,捕获从变色功能层向第二电极传输的至少部分电子电荷。本申请可用于制备电致变色器件。

Description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致变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是指材料在外电场的作用下,通过注入或抽取电荷(离子或电子),从而在着色态和漂白态之间产生可逆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其中,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材料称为电致变色材料,用电致变色材料组装的器件称为电致变色器件。
电致变色器件一般采用典型的三明治结构,即在两个电极层之间分别组装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和离子存储层。但是,传统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电极层易损坏,电致变色器件的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能够延长电致变色器件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该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变色功能层和缓冲层。
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设置。所述变色功能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所述缓冲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其中,所述缓冲层被配置为,捕获从所述变色功能层向所述第一电极传输的至少部分电子电荷;或,捕获从所述变色功能层向所述第二电极传输的至少部分电子电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还被配置为,在第一条件下,存储从所述变色功能层传输至所述缓冲层的电子电荷;在第二条件下,所述缓冲层存储的电子电荷从所述缓冲层传输至所述变色功能层。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为所述变色功能层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中的一者,所述第二条件为所述变色功能层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中的另一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两个缓冲层,所述两个缓冲层包括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其中,所述第一缓冲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变色功能层之间,且被配置为捕获从所述变色功能层向所述第一电极传输的至少部分电子电荷。所述第二缓冲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变色功能层之间,且被配置为捕获从所述变色功能层向所述第二电极传输的至少部分电子电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的材料包括共轭聚合物,所述共轭聚合物的基态为中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共轭聚合物包括聚吡咯、聚苯胺、聚噻吩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0.5μm~5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色功能层包括依次叠置的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和离子存储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层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或导电聚合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器件还包括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其中,所述第一衬底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变色功能层的一侧,所述第二衬底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远离所述变色功能层的一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缓冲层,且缓冲层能够捕获从变色功能层向第一电极传输的至少部分电子电荷,或捕获从变色功能层向第二电极传输的至少部分电子电荷。基于此,当缓冲层被配置为捕获从变色功能层向第一电极传输的至少部分电子电荷时,在电致变色器件工作时,缓冲层能够减少到达第一电极的电子电荷的数量。这样一来,能够降低第一电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风险,延长第一电极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电致变色器件的使用寿命。当缓冲层被配置为捕获从变色功能层向第二电极传输的至少部分电子电荷时,在电致变色器件工作时,缓冲层能够减少到达第二电极的电子电荷的数量。这样一来,能够降低第二电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风险,延长第二电极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电致变色器件的使用寿命。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该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衬底、第一电极、第一缓冲层、电致变色层和电解质层。其中,所述第一缓冲层被配置为,捕获从所述电致变色层向所述第一电极传输的至少部分电子电荷。制备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二衬底、第二电极、第二缓冲层和离子存储层。其中,所述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电解质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且所述电解质层与所述离子存储层贴合。所述第二缓冲层被配置为,捕获从所述离子存储层向所述第二电极传输的至少部分电子电荷。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PEDOT:PSS的分子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PProDOT的分子结构图;
图9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一;
图1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二;
图1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三;
图1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四。
附图标记:
100-电致变色器件;1-第一电极;2-第二电极;3-变色功能层;31-电致变色层;32-电解质层;33-离子存储层;4-缓冲层;41-第一缓冲层;42-第二缓冲层;5-第一衬底;6-第二衬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随着电致变色技术的发展,电致变色器件以无视盲角、制造成本底、工作温度范围宽、驱动电压低、色彩丰富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玻璃、车用变色智能窗、飞机舷窗、汽车防眩目后视镜、变色眼镜盒显示器等领域。
其中,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两个电极层、和在两个电极层之间依次设置的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和离子存储层。当给电致变色器件施加正向电压后,电致变色层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引起颜色的变化;当给电致变色器件施加负向电压后,电致变色层发生还原或氧化反应,电致变色器件变化自身颜色。需要说明的是,正向电压和负向电压的方向相反。
在变色和褪色过程中,电极层所使用的基材起支撑作用,且电极层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以对电致变色器件提供正向电压或负向电压。电解质层用于实现电致变色器件内部离子的传输,同时也为电致变色层提供阴阳离子,以维持电致变色层的电中性。离子存储层的作用是储存反离子,实现器件的记忆效应。
目前,电致变色器件的电极在工作时易发生电化学腐蚀,从而导致电致变色器件的使用寿命较短。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针对上述问题,参见图1和图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100,能够降低电致变色器件100的电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风险,从而延长电致变色器件100的使用寿命。
上述电致变色器件100包括第一电极1、第二电极2、变色功能层3和缓冲层4。第二电极2设置于第一电极1的一侧,且与第一电极1相对设置。变色功能层3设置于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之间。
其中,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用于连接电源。并且,当第一电极1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时,第二电极2与电源的负极连接;当第一电极1与电源的负极连接时,第二电极2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变色功能层3能够在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连通电源时,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实现颜色的变化。
示例性地,参见图1,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的材料均可以是ITO、IZO、TCO、FTO、金属或碳黑电极中的任意一种,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此基础上,缓冲层4设置于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之间,且被配置为捕获从变色功能层3向第一电极1传输的至少部分电子电荷,或捕获从变色功能层3向第二电极2传输的至少部分电子电荷。
基于此,当缓冲层4被配置为捕获从变色功能层3向第一电极1传输的至少部分电子电荷时,在电致变色器件100工作时,缓冲层4能够减少到达第一电极1的电子电荷的数量。这样一来,能够降低第一电极1发生电化学腐蚀的风险,延长第一电极1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电致变色器件100的使用寿命。当缓冲层4被配置为捕获从变色功能层3向第二电极2传输的至少部分电子电荷时,在电致变色器件100工作时,缓冲层4能够减少到达第二电极2的电子电荷的数量。这样一来,能够降低第二电极2发生电化学腐蚀的风险,延长第二电极2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电致变色器件100的使用寿命。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电致变色器件100包括两个缓冲层4,两个缓冲层4包括第一缓冲层41和第二缓冲层42。其中,第一缓冲层4设置于第一电极1和变色功能层3之间,且被配置为捕获从变色功能层3向第一电极1传输的至少部分电子电荷。第二缓冲层4设置于第二电极2和变色功能层3之间,且被配置为捕获从变色功能层3向第二电极2传输的至少部分电子电荷。
这样一来,在电致变色器件100工作时,第一缓冲层41能够减少到达第一电极1的电子电荷的数量,从而降低第一电极1发生电化学腐蚀的风险,延长第一电极1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电致变色器件100的使用寿命。第二缓冲层42能够减少到达第二电极2的电子电荷的数量,从而降低第二电极2发生电化学腐蚀的风险,延长第二电极2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电致变色器件100的使用寿命。
综上,通过设置两个缓冲层4,既能够保护第一电极1,降低第一电极1发生电化学腐蚀的风险;也能够保护第二电极2,降低第二电极2发生电化学腐蚀的风险。如此,可进一步延长电致变色器件10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缓冲层4还被配置为,在第一条件下,存储从变色功能层3传输至缓冲层4的电子电荷;在第二条件下,缓冲层4存储的电子电荷从缓冲层4传输至变色功能层3。其中,第一条件为变色功能层3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中的一者,第二条件为变色功能层3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中的另一者。
示例性地,参见图1,第一条件为变色功能层3发生还原反应,第一电极1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二电极2与电源的负极连接,变色功能层3逐渐褪色。第二条件为变色功能层3发生氧化反应,第一电极1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二电极2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变色功能层3逐渐着色。
需要说明的是,变色功能层3包括电致变色层31,上文所提到的变色功能层3的着色与褪色均为电致变色层31的着色与褪色。
在变色功能层3褪色的过程中,电子电荷能够从变色功能层3进入到缓冲层4中发生掺杂;在变色功能层3着色的过程中,掺杂在缓冲层4中的电子电荷能够从缓冲层4进入到变色功能层3中去掺杂。这样的话,一方面能够使电流正常传输至变色功能层3,使变色功能层3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实现颜色的改变;另一方面,还能够防止电子电荷传输至电极,从而降低电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风险,延长电致变色器件100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条件还可以为变色功能层3发生氧化反应,第一电极1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二电极2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变色功能层3逐渐着色。第二条件为变色功能层3发生还原反应,且第一电极1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二电极2与电源的负极连接,变色功能层3逐渐褪色。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缓冲层4的材料包括共轭聚合物,共轭聚合物的基态为中性。需要说明的是,共轭聚合物的基态为中性是指,共轭聚合物本身不带电且不导电。也就是说,缓冲层4的材料可以选择在自然状态下不带电且不导电的共轭聚合物。
示例性地,共轭聚合物包括聚吡咯、聚苯胺、聚噻吩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共轭聚合物既可以是聚吡咯、聚苯胺、聚噻吩及其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也可以是聚吡咯、聚苯胺、聚噻吩及其衍生物中任意多种的组合。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缓冲层4的厚度为0.5μm~5μm。这样的话,一方面,可以避免缓冲层4的厚度过小,电子电荷冲破缓冲层4的阻挡,传输至第一电极1或第二电极2处,导致第一电极1或第二电极2发生电化学腐蚀,缩短第一电极1或第二电极2的使用寿命,进而缩短电致变色器件100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缓冲层4的厚度过大,影响电致变色器件100的导电性,降低电致变色器件100的性能;同时,还能够避免造成材料的浪费。
示例性地,参见图3,缓冲层4的厚度为0.5μm、1μm、1.5μm、2μm、2.5μm、3μm、3.5μm、4μm、4.5μm和5μm中的任意一者。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图5和图6,变色功能层3包括依次叠置的电致变色层31、电解质层32和离子存储层33。
其中,电致变色层31用于发生还原或氧化反应,以实现电致变色器件100颜色的改变。电解质层32用于实现电致变色器件100内部离子的传输。离子存储层33用于储存反离子,以实现电致变色器件100的记忆效应。
示例性地,参见图6,电致变色层31的材料包括变色材料,示例性地,电致变色层31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或导电聚合物。例如,电致变色层31的材料可以是过渡金属氧化物、聚合物聚吡咯、聚噻吩、聚苯胺、紫罗精、普鲁士蓝及其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也可以是过渡金属氧化物、聚合物聚吡咯、聚噻吩、聚苯胺、紫罗精、普鲁士蓝及其衍生物中多种的组合。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PEDOT:PSS的分子结构图,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PProDOT的分子结构图。
需要说明的是,归属于同一类的两种聚合物,由于聚合方式的不同,会具有不同的性质。示例性地,电致变色层31和缓冲层4均采用聚噻吩类聚合物,但是电致变色层31所采用的聚噻吩类聚合物具有导电性,例如,电致变色层31采用的是PEDOT:PSS,其中,PEDOT:PSS的分子结构如图7所示。而缓冲层4所采用的聚噻吩类聚合物不具有导电性,例如,缓冲层4所采用的是PProDOT,其中,PProDOT的分子结构如图8所示,图中的R是指2-乙基己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6,电离子存储层33的材料可以是过渡金属氧化物、聚合物聚吡咯、聚噻吩、聚苯胺、紫罗精、普鲁士蓝及其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也可以是过渡金属氧化物、聚合物聚吡咯、聚噻吩、聚苯胺、紫罗精、普鲁士蓝及其衍生物中多种的组合,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图9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9、图10和图11,电致变色器件100还包括第一衬底5和第二衬底6。其中,第一衬底5设置于第一电极1远离变色功能层3的一侧,第二衬底6设置于第二电极2远离变色功能层3的一侧。
其中,第一衬底5能够为第一电极1提供支撑和保护,从而延长第一电极1的使用寿命;第二衬底6能够为第二电极2提供支撑和保护,从而延长第二电极2的使用寿命。如此,可进一步延长电致变色器件100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衬底5和第二衬底6中至少一者的材质是透明的。其中,既可以是第一衬底5的材质是透明的,第二衬底6的材质是非透明的;也可以是第一衬底5的材质是非透明的,第二衬底6的材质是透明的;还可以是第一衬底5和第二衬底6的材质均是透明的。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示例性地,参见图11,第一衬底5的材质为PET、PI、PEN、玻璃和蓝宝石中的任意一种,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相同的,第二衬底6的材质为PET、PI、PEN、玻璃和蓝宝石中的任意一种,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其中,第一衬底5的材质可以与第二衬底6的材质相同,也可以与第二衬底6的材质不同,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100的制备方法,参见图11和图12,该电致变色器件100的制备方法包括S100~S200。其中,图1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一。
S100:制备第一基板。
上述步骤中,第一基板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衬底5、第一电极1、第一缓冲层41、电致变色层31和电解质层32。其中,第一缓冲层41被配置为,捕获从电致变色层31向第一电极1传输的至少部分电子电荷。
其中,第一基板的制备方式并不唯一。图1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二。示例性地,参见图13,上述S100包括S110~S150。
S110:提供第一衬底5。
上述步骤中,第一衬底5用于支撑和保护第一电极1。
需要说明的,第一衬底5的材料可参考上文,在此不做赘述。
S120:在第一衬底5上制作第一电极1。
上述步骤中,第一电极1用于连接电源的正极或负极,示例性地,第一电极1层用于连接电源的正极。
需要说明的,第一电极1的材料可参考上文,在此不做赘述。
S130:在第一电极1远离第一衬底5的一侧制作第一缓冲层4。
上述步骤中,第一缓冲层41用于阻挡电子电荷从电致变色层31传输至第一电极1。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缓冲层41的制作方式并不唯一。示例性地,可以采用旋涂、刮涂、丝网印刷、喷墨打印等溶液法来制作第一缓冲层41。如此,可在第一电极1上制作出厚度均匀的第一缓冲层41,从而更好地保护第一电极1。
S140:在第一缓冲层41远离第一电极1的一侧制作电致变色层31。
上述步骤中,电致变色层31用于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实现电致变色器件100颜色的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电致变色层31的材料可以参考上文,在此不做赘述。
S150:在电致变色层31远离第一缓冲层41的一侧制作电解质层32。
上述步骤中,电解质层32用于实现电致变色器件100内部离子的传输。
示例性地,电解质层32既可以是凝胶电解质,也可以是固体电解质,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S200:制备第二基板,第二基板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二衬底6、第二电极2、第二缓冲层42和离子存储层33。其中,第二基板位于电解质层32远离第一基板的一侧,且电解质层32与离子存储层33贴合。第二缓冲层42被配置为,捕获从离子存储层33向第二电极2传输的至少部分电子电荷。
其中,第二基板的制备方式并不唯一。图1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三,图1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四。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4和图15,上述S200包括S210或S220。
S210:在第一基板的电解质层32上沿远离电致变色层31的方向依次制作离子存储层33、第二缓冲层42、第二电极2和第二衬底6。
上述步骤中,离子存储层33、第二缓冲层42、第二电极2和第二衬底6的作用和材料可以参考上文,在此不做赘述。
其中,第二缓冲层42的制作方式并不唯一。示例性地,可以采用旋涂、刮涂、丝网印刷、喷墨打印等溶液法来制作第二缓冲层42。如此,可在第二电极2与离子存储层33之间制作出厚度均匀的第二缓冲层42,从而更好地保护第二电极2。
S220:在第二衬底6上依次叠加制作第二电极2、第二缓冲层42和离子存储层33,并将离子存储层33与第一基板的电解质层32贴合。
上述步骤中,离子存储层33、第二缓冲层42、第二电极2和第二衬底6的作用和材料可以参考上文,在此不做赘述。
其中,第二缓冲层42的制作方式并不唯一。示例性地,可以采用旋涂、刮涂、丝网印刷、喷墨打印等溶液法来制作第二缓冲层42。如此,可在第二电极2上制作出厚度均匀的第二缓冲层42,从而更好地保护第二电极2。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100的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100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极;
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设置;
变色功能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缓冲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所述缓冲层被配置为,捕获从所述变色功能层向所述第一电极传输的至少部分电子电荷;或,捕获从所述变色功能层向所述第二电极传输的至少部分电子电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还被配置为,在第一条件下,存储从所述变色功能层传输至所述缓冲层的电子电荷;在第二条件下,所述缓冲层存储的电子电荷从所述缓冲层传输至所述变色功能层;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为所述变色功能层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中的一者,所述第二条件为所述变色功能层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中的另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缓冲层,所述两个缓冲层包括:
第一缓冲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变色功能层之间;所述第一缓冲层被配置为,捕获从所述变色功能层向所述第一电极传输的至少部分电子电荷;
第二缓冲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变色功能层之间;所述第二缓冲层被配置为,捕获从所述变色功能层向所述第二电极传输的至少部分电子电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的材料包括共轭聚合物,所述共轭聚合物的基态为中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轭聚合物包括聚吡咯、聚苯胺、聚噻吩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0.5μm~5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功能层包括依次叠置的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和离子存储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层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或导电聚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衬底,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变色功能层的一侧;
第二衬底,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远离所述变色功能层的一侧。
10.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备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衬底、第一电极、第一缓冲层、电致变色层和电解质层;所述第一缓冲层被配置为,捕获从所述电致变色层向所述第一电极传输的至少部分电子电荷;
制备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二衬底、第二电极、第二缓冲层和离子存储层;所述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电解质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且所述电解质层与所述离子存储层贴合;所述第二缓冲层被配置为,捕获从所述离子存储层向所述第二电极传输的至少部分电子电荷。
CN202210182183.8A 2021-11-18 2022-02-25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66999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82183.8A CN116699915A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PCT/CN2022/112547 WO2023087809A1 (zh) 2021-11-18 2022-08-15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82183.8A CN116699915A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99915A true CN116699915A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38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82183.8A Pending CN116699915A (zh) 2021-11-18 2022-02-25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9991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78534B2 (en) Chromatic systems
RU2420772C2 (ru) Электрохим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на пластмассовой подложке
US7301687B2 (en) Electrochemical device
US8736941B2 (en) Electrochromic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2196847B1 (en) Electrochromic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528015B1 (ko) 직렬-접속된 전지를 갖는 전기변색 글레이징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EP3079187B1 (en) Battery cell
JP2016105150A (ja) 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095914B (zh) 电致变色器件和电子设备
US20230302771A1 (en) Electrochromic films with edge protection
US20100172011A1 (en) Semi-electroactive material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positive or negative redox activity, process and kit for manufacturing this material, electrically controllable device and glazing units using such a semi-electroactive material
JP6171637B2 (ja) 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調光レンズ、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調光眼鏡、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6064761B2 (ja) 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03332B2 (ja) 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008751A (ja) 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ミラー
CN109585524B (zh) 一种照明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JPWO2009031422A1 (ja) 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3186003A (zh) 可挠式有机电致变色装置及其制程方法
CN116699915A (zh)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50795A (zh) 一种电致变色玻璃
CN111856831A (zh)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控制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US20210324261A1 (en) Electrochromic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US10955716B2 (en) Electrochromic device including capping layer
CN213122540U (zh) 一种电致变色玻璃
Zhao et al. The thin and flexible triple-layered electrochromic device based on the multifunctional hydrog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