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99911B -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邦定方法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邦定方法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99911B
CN116699911B CN202310968801.6A CN202310968801A CN116699911B CN 116699911 B CN116699911 B CN 116699911B CN 202310968801 A CN202310968801 A CN 202310968801A CN 116699911 B CN116699911 B CN 1166999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cles
circuit board
display panel
lead layer
flexibl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688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99911A (zh
Inventor
范胜才
谢俊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6880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999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99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999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999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999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2Encapsulations
    • H01L33/54Encapsulations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e.g. lead-frames, wire-bonds or solder bal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7Bendability or stretchability details
    • H05K1/028Bending or folding regions of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33/00Details relating to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33/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subgroups
    • H01L2933/0008Processes
    • H01L2933/0033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33/00Details relating to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33/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subgroups
    • H01L2933/0008Processes
    • H01L2933/0033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2933/005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relating to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33/00Details relating to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33/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subgroups
    • H01L2933/0008Processes
    • H01L2933/0033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2933/0066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relating to 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至少一个邦定区,显示面板还包括引线层、柔性线路板、绝缘层与保护胶,部分柔性线路板与绝缘层设置于引线层的一侧,部分引线层、部分柔性线路板以及部分绝缘层位于邦定区,且柔性线路板与引线层电连接。绝缘层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粒子,保护胶内分散有多个第二粒子,其中,在保护胶涂布于邦定区后,保护胶内形成至少一个气泡,第一粒子与第二粒子之间相互吸引,多个第二粒子朝向绝缘层的方向移动,以将气泡内的至少部分气体从保护胶内排出,防止引线层与空气接触,进而避免了空气中的水汽进入引线层导致的引线层被腐蚀。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邦定方法以及一种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邦定方法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一种显示面板的邦定方法以及一种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
上述电子设备的显示面板通常包括引线层,引线层一般通过柔性线路板与电路板电连接,引线层与柔性线路板的连接处通常会涂布保护胶,以保护柔性线路板。然而,在保护胶的涂布过程中,保护胶内容易产生气泡,使得空气进入引线层与柔性线路板的连接处,导致引线层接触到空气中的水汽,进而腐蚀引线层,致使显示面板出现显示不良。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显示面板的引线层与柔性线路板的连接处与空气接触导致的引线层腐蚀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一种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显示面板与柔性线路板的连接处与空气接触导致的金属引线腐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至少一个邦定区,至少一个所述邦定区设置于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引线层、柔性线路板以及绝缘层,部分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引线层的一侧,部分所述引线层、部分所述柔性线路板以及部分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邦定区,且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引线层电连接,用于向所述引线层传输电信号,所述绝缘层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粒子。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保护胶,所述保护胶内分散有多个第二粒子,其中,在所述保护胶涂布于所述邦定区后,所述保护胶内形成至少一个气泡,所述第一粒子与所述第二粒子之间相互吸引,多个所述第二粒子朝向所述绝缘层的方向移动,以将所述气泡内的至少部分气体从所述保护胶内排出。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所述绝缘层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粒子,所述保护胶内分散有多个第二粒子,通过所述第一粒子与所述第二粒子之间相互吸引,多个所述第二粒子朝向所述绝缘层的方向移动,以将所述气泡内的至少部分气体从所述保护胶内排出,防止所述引线层与空气接触,进而避免了空气中的水汽进入所述引线层导致的所述引线层被腐蚀。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基板,部分所述第一基板位于所述邦定区,所述引线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部分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引线层背对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位于所述邦定区外,且所述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绝缘层背对所述引线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侧面与所述邦定区相邻接,所述保护胶与所述第二基板邻接所述邦定区的侧面相连接。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倒角端,所述倒角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邻接所述邦定区的侧面,部分所述保护胶填充至所述倒角端。在所述第二基板在指向所述引线层的方向上,所述倒角端的斜面朝向所述邦定区所在的方向倾斜;或者,在所述引线层指向所述第二基板的方向上,所述倒角端的斜面朝向所述邦定区所在的方向倾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倒角端的斜面的高度为0.1mm至0.4mm;所述倒角端的斜面与所述第二基板厚度方向的夹角为30度至60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邦定区的导电胶膜,所述导电胶膜设置于所述引线层背对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部分所述柔性线路板设置于所述导电胶膜背对所述引线层的一侧,所述导电胶膜将所述引线层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电连接。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粒子与所述第二粒子之间形成有电场力,所述第二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所述绝缘层移动。其中,所述第一粒子带有正电荷,所述第二粒子带有负电荷;或者,所述第一粒子带有负电荷,所述第二粒子带有正电荷。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粒子与所述第二粒子之间形成磁力,所述第二粒子在磁力的作用下向所述绝缘层移动。其中,所述第一粒子为磁体,所述第二粒子为磁性材料。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电路板以及上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柔性线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用于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电信号。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电路板与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绝缘层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粒子,所述保护胶内分散有多个第二粒子,通过所述第一粒子与所述第二粒子之间相互吸引,多个所述第二粒子朝向所述绝缘层的方向移动,以将所述气泡内的至少部分气体从所述保护胶内排出,防止所述引线层与空气接触,进而避免了空气中的水汽进入所述引线层导致的所述引线层被腐蚀。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邦定方法,用于邦定上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邦定方法包括:
提供引线层组件、柔性线路板与保护胶,所述引线层组件包括引线层与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于部分所述引线层的一侧,所述绝缘层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粒子,所述保护胶内具有与所述第一粒子相吸引的多个第二粒子;
将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一端安装至部分所述引线层上;
涂布所述保护胶使得所述保护胶遮盖部分所述柔性线路板以及部分所述绝缘层,且在所述保护胶内形成至少一个气泡,所述第一粒子与所述第二粒子之间相互吸引,多个所述第二粒子朝向所述绝缘层移动,以将所述气泡内的至少部分气体从所述保护胶内排出,其中,所述引线层组件、所述保护胶与所述柔性线路板构成了显示面板。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一端安装至部分所述引线层上,包括:
提供一导电胶膜;
将所述导电胶膜安装至部分所述引线层上;
在所述导电胶膜背对所述引线层的一侧安装所述柔性线路板,其中,所述引线层通过所述导电胶膜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电连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邦定方法通过所述第一粒子与所述第二粒子之间相互吸引,多个所述第二粒子朝向所述绝缘层的方向移动,以将所述气泡内的至少部分气体从所述保护胶内排出,防止所述引线层与空气接触,进而避免了空气中的水汽进入所述引线层导致的所述引线层被腐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邦定区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保护胶处于未排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处于排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处于排气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邦定区的第一种层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邦定区的第二种层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公开的显示装置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邦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邦定方法的步骤S20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引线层;20-柔性线路板;30-绝缘层;31-第一粒子;40-保护胶;41-第二粒子;42-气泡;50-导电胶膜;60-第一基板;80-第二基板;80a-倒角端;100-显示面板;100a-显示面板;101-显示区;102-非显示区;102a-邦定区;300-电路板;400-显示装置;S10-S30-显示面板的邦定方法的步骤;S21-S23-步骤S20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可以包括”、“包含”、或“可以包含”表示公开的相应功能、操作、元件等的存在,并不限制其他的一个或多个更多功能、操作、元件等。此外,术语“包括”或“包含”表示存在说明书中公开的相应特征、数目、步骤、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而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目、步骤、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还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描述的“至少一个”的含义是一个及其以上,例如一个、两个或三个等,而“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或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101与非显示区102,所述非显示区102围设于所述显示区101的周侧,所述显示区101用于执行图像显示,所述非显示区102用于设置其他辅助显示的部件或功能单元以及信号线。所述非显示区102包括至少一个邦定区102a,所述邦定区102a设置于所述显示区101的一侧。多个所述邦定区102a可相间隔设置,即多个所述邦定区102a间隔设置于所述显示区101的一侧。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邦定区的层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引线层10、柔性线路板20以及绝缘层30,部分所述柔性线路板20与所述绝缘层30设置于所述引线层10的一侧,部分所述引线层10、部分所述柔性线路板20以及部分所述绝缘层30位于所述邦定区102a,且所述引线层10与所述柔性线路板20在所述邦定区102a实现电连接,所述柔性线路板20用于向所述引线层10传输电信号,所述绝缘层30使得所述引线层10与所述绝缘层30接触的表面与其他层结构绝缘。其中,所述引线层10包括多个金属引线,图2所示的所述柔性线路板20只是所述柔性线路板20的一部分。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和图3,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保护胶处于未排气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绝缘层30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粒子31,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保护胶40,所述保护胶40内分散有多个第二粒子41。请参阅图4和图5,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处于排气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处于排气后的结构示意图。在所述保护胶40涂布于所述邦定区102a后,所述保护胶40内形成至少一个气泡42,所述第一粒子31与所述第二粒子41之间相互吸引,多个所述第二粒子41朝向所述绝缘层30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保护胶40占据所述气泡42的位置,进而将所述气泡42内的部分或全部气体从所述保护胶40的周侧排出。所述保护胶40用于固定、保护、密封所述柔性线路板20以及使得所述柔性线路板20与所述保护胶40接触的部分绝缘。
可以理解的是,现有技术中,保护胶具有一定流动性,其在涂布于邦定区后,所述保护胶内会形成气泡,所述气泡容易与外界相连通,进而造成空气中的水汽进入引线层,导致水汽腐蚀所述引线层。本申请的所述绝缘层30内具有可以固定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粒子31,未固化的所述保护胶40内具有可以流动的多个所述第二粒子41,多个所述第一粒子31与多个所述第二粒子41通过电场力或磁力相互吸引,进而所述第二粒子41朝向所述绝缘层30的方向移动,多个所述第二粒子41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具有流动性的保护胶40逐渐占据所述气泡42的位置,多个所述第二粒子41可以将所述气泡42挤成多个小气泡,部分小气泡在所述第二粒子41的挤压下从所述保护胶40的周侧排出,部分所述小气泡仍位于所述保护胶40内,位于所述保护胶40内的所述小气泡被所述保护胶包裹,不与外界连通。当所述气泡42位于所述保护胶40的周缘时,或者,对于位于所述保护胶40周缘处的所述气泡42,多个所述第二粒子41也可以将所述气泡42内的全部气体从所述保护胶40内排出。实现了将所述气泡42内的至少部分气体从所述保护胶40内挤出,避免了所述引线层10与空气接触,进而避免了空气中的水汽进入所述引线层10导致的所述引线层10被腐蚀。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胶40的厚度可为0.1mm至0.3mm,例如,0.1mm、0.13mm、0.17mm、0.2mm、0.25mm、0.3mm,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粒子31带有正电荷,所述第二粒子41带有负电荷;或者,所述第一粒子31带有负电荷,所述第二粒子41带有正电荷。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粒子31与所述第二粒子41之间形成有电场力,所述第二粒子41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所述绝缘层30内的所述第一粒子31移动,所述第一粒子31的表面与所述第二粒子41的表面可以设置有绝缘材料,避免所述第一粒子31带有的电荷与所述第二粒子41的带有的电荷消失。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粒子31的材料可包括硫酸化多糖、聚丙烯酸或硫化聚苯乙烯等,所述第二粒子41的材料可包括壳聚糖、聚乙烯亚胺或聚酰胺-胺等;或者,所述第一粒子31的材料可包括壳聚糖、聚乙烯亚胺或聚酰胺-胺等,所述第二粒子41的材料可包括硫酸化多糖、聚丙烯酸或硫化聚苯乙烯等,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其中,硫酸化多糖、聚丙烯酸、硫化聚苯乙烯带有负电荷,壳聚糖、聚乙烯亚胺、聚酰胺-胺带有正电荷。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粒子31可为磁体,所述第二粒子41可为磁性材料,所述第一粒子31与所述第二粒子41之间形成磁力,所述第二粒子41在磁力的作用下向所述绝缘层30移动;所述第二粒子41在磁力的作用下向所述绝缘层30内的所述第一粒子31移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磁体本身就具有磁性,其能够吸引铁制用品等,所述磁性材料本身不具有磁性,其可以被磁化,进而被所述磁体吸引。所述第二粒子41本身不具有磁性,避免了多个所述第二粒子41在所述保护胶40内聚集,所述第二粒子41被所述第一粒子31磁化,进而所述第二粒子41在磁力的作用下向所述第一粒子31移动。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磁体的材料可包括钕铁硼磁铁、钐钴、铁铬钴或铁氧体等,所述磁性材料可包括铁、钴、镍、四氧化三铁等,本申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粒子31与所述第二粒子41的整体形状可为球形,所述第一粒子31与所述第二粒子41的直径均可为1um至10um,例如,1um、3um、3.5um、5um、6.1um、8.8um、9um、10um、或其他数值,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通过设置所述第二粒子41的形状为球形,可以减小所述第二粒子41在所述保护胶40内移动时的阻力。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所述保护胶40设置于所述绝缘层30背对所述引线层10的一侧,且覆盖部分所述柔性线路板20。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线路板20可为覆晶薄膜(Chip On Film,COF),所述绝缘层30的材料可包括可溶性聚四氟乙烯(Polyfluoroalkoxy,PFA),所述保护胶40可为塔菲(Tuffy)胶或紫外(Ultra Violet,UV)光固化胶,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所述引线层10与所述柔性线路板20部分重叠,即所述引线层10在所述邦定区102a内的正投影与所述柔性线路板20在所述邦定区102a内的正投影部分重合,且所述引线层10与所述柔性线路板20重叠的部分相间隔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导电胶膜50,所述导电胶膜50位于所述邦定区102a,且连接于所述引线层10与所述柔性线路板20之间,即所述导电胶膜50设置于所述引线层10背对所述第一基板60的一侧,部分所述柔性线路板20设置于所述导电胶膜50背对所述引线层10的一侧,以将所述引线层10与所述柔性线路板20电连接。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胶膜50可为异方性导电胶膜(AnisotropicConductive Film,ACF)。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部分所述绝缘层30设置于所述邦定区102a,也即是,位于所述邦定区102a的所述引线层10的一部分被所述导电胶膜50遮盖,位于所述邦定区102a的所述引线层10的另一部分被所述绝缘层30遮盖,所述导电胶膜50的厚度大于所述绝缘层30的厚度。由于所述柔性线路板20与所述引线层10的压合作用,会使得位于所述引线层10与所述柔性线路板20之间的所述导电胶膜50溢胶,即所述导电胶膜50也可以覆盖部分所述绝缘层30。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胶40涂布于所述邦定区102a,且所述保护胶40设置于所述绝缘层30背对所述引线层10的一侧,并遮盖部分所述柔性线路板20背对所述导电胶膜50的一侧,也即为,所述保护胶40涂布于所述邦定区102a,并遮盖部分所述绝缘层30、部分所述柔性线路板20以及所述柔性线路板20、所述导电胶膜50和所述绝缘层30的邻接处。
可以理解的是,现有技术中,保护胶的所述气泡可形成于绝缘层上,且导电胶膜溢胶的部分可露出在气泡内,由于所述导电胶膜50溢胶的部分与所述绝缘层30直接接触不均匀,可空气中的水汽通过导电胶膜溢胶的位置处进入引线层。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一基板60,所述第一基板60设置于所述引线层10背对所述绝缘层30以及所述引线层10背对所述导电胶膜50的一侧,且部分所述第一基板60位于所述邦定区102a,部分所述柔性线路板20与所述绝缘层30设置于所述引线层10背对所述第一基板60的一侧。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二基板80,所述第二基板80设置于所述绝缘层30背对所述引线层10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基板80位于所述邦定区102a外。所述第二基板80朝向所述柔性线路板20的侧面与所述邦定区102a相邻接,所述保护胶40与所述第二基板80邻接所述邦定区102a的侧面相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保护胶40与所述第二基板80邻接所述邦定区102a的侧面相连接,增大了所述保护胶40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所述保护胶40的固定以及所述柔性线路板20的固定。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以所述第二基板80面对所述绝缘层30的表面为基准面,所述第二基板80的高度高于所述保护胶40的高度。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显示面板100还需要设置壳体内,若所述保护胶40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基板80会使得所述显示面板100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不贴合。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100可为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所述第一基板60可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二基板80可为彩膜基板。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可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或微米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EmittingDiode,Micro LED)显示面板,所述第一基板60内设置有驱动电路,所述第二基板80内设置多个发光元件,所述驱动电路与多个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以驱动多个所述发光元件发光。其中,所述发光元件可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或微米发光二极管。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101以及至少一个邦定区102a,所述邦定区102a设置于所述显示区101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引线层10、柔性线路板20、绝缘层30以及保护胶40,部分所述柔性线路板20与所述绝缘层30设置于所述引线层10的一侧,部分所述引线层10、部分所述柔性线路板20以及部分所述绝缘层30位于所述邦定区102a,所述绝缘层30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粒子31,所述保护胶40内分散有多个第二粒子41,在所述保护胶40涂布于所述邦定区102a后,所述保护胶40内具有至少一个气泡42,所述第一粒子31与所述第二粒子41因为电场力而相互吸引,使得多个所述第二粒子41朝向所述绝缘层30的方向移动,多个所述第二粒子41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具有流动性的保护胶40逐渐占据所述气泡42的位置,以将所述气泡42的至少部分从所述保护胶40内排出,避免了所述引线层10与空气接触,进而避免了空气中的水汽进入所述引线层10导致的所述引线层10被腐蚀。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邦定区的第一种层结构示意图。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a与第一种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的区别点在于:所述显示面板100a的所述第二基板80包括倒角端80a。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a与第一种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相同之处的描述,请参阅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倒角端80a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80邻接所述邦定区102a的侧面,部分所述保护胶40填充至所述倒角端80a。在所述第二基板80指向所述引线层10的方向上,所述倒角端80a的斜面朝向所述邦定区102a所在的方向倾斜。也即是,所述第二基板80邻接所述邦定区102a的侧面的部分为斜面,且所述斜面与所述第二基板80背对所述绝缘层30的表面相连接。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邦定区的第二种层结构示意图。在所述引线层10指向所述第二基板80的方向上,部分所述倒角端80a的斜面朝向所述邦定区102a所在的方向倾斜,填充至所述倒角端80a的部分所述保护胶40位于所述邦定区102a外。也即是,所述第二基板80邻接所述邦定区102a的侧面的部分为斜面,且所述斜面与所述第二基板80面对所述绝缘层30的表面相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倒角端80a增大了所述保护胶40与所述第二基板80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所述保护胶40的固定以及所述柔性线路板20的固定。而且,现有技术中,由于保护胶是涂布于第二基板与邦定区相邻接的侧面,保护胶与第二基板之间会形成间隙,间隙也容易导致空气中的水汽进入引线层。因此,本申请的所述倒角端80a会更有利于所述保护胶40流动,使得所述保护胶40与所述第二基板80接触效果更紧密,避免所述保护胶40与所述第二基板80之间会形成间隙。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6,所述倒角端80a的斜面的高度H可为0.1mm至0.4mm,例如,0.1mm、0.13mm、0.19mm、0.22mm、0.3mm、0.35mm、0.4mm、或其他数值,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所述斜面的高度方向也即是所述第二基板80的厚度方向。在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倒角端80a的斜面的高度H可为所述第一基板60厚度的0.25倍至0.75倍,或可为所述第二基板80厚度的0.25倍至0.75倍,例如,0.25倍、0.35倍、0.42倍、0.5倍、0.6倍、0.75倍、或其他数值,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板60与所述第二基板80的厚度均可为0.5mm。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7,所述倒角端80a的斜面与所述第二基板80厚度方向的夹角α可为30度至60度,例如,30度、35度、40度、47度、50度、56度、60度、或其他数值,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以对所述第二基板80进行磨边处理以形成所述倒角端80a。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a包括显示区101以及至少一个邦定区102a,所述邦定区102a设置于所述显示区101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引线层10、柔性线路板20、绝缘层30以及保护胶40,部分所述柔性线路板20与所述绝缘层30设置于所述引线层10的一侧,部分所述引线层10、部分所述柔性线路板20以及部分所述绝缘层30位于所述邦定区102a,所述绝缘层30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粒子31,所述保护胶40内分散有多个第二粒子41,在所述保护胶40涂布于所述邦定区102a后,所述保护胶40内具有至少一个气泡42,所述第一粒子31与所述第二粒子41因为电场力或磁力而相互吸引,使得多个所述第二粒子41朝向所述绝缘层30的方向移动,多个所述第二粒子41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具有流动性的保护胶40逐渐占据所述气泡42的位置,以将所述气泡42的至少部分从所述保护胶40内排出,避免了所述引线层10与空气接触,进而避免了空气中的水汽进入引线层导致的所述引线层10腐蚀。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公开的显示装置的层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装置400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与电路板300,所述电路板300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柔性线路板20电连接,所述电路板300用于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电信号。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可以是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或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a。由于图1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已对显示面板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更清楚、方便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在下文的描述中,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400以包括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为例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可以理解的是,下文关于所述显示装置400的描述,也同样适用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a。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300可为印制电路板装配(Printed CircuitBoard Assembly,PCBA)。
可以理解地,所述显示装置400可用于包括但不限于电视、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移动电话、车载显示器、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电子设备。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400的具体种类不受特别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所述显示装置400的具体使用要求进行相应地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400还可以包括驱动板、电源板、高压板以及按键控制板等其他必要的部件和组成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所述显示装置400的具体类型和实际功能进行相应地补充,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400包括显示面板100与电路板300,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101以及至少一个邦定区102a,所述邦定区102a设置于所述显示区101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引线层10、柔性线路板20、绝缘层30以及保护胶40,部分所述柔性线路板20与所述绝缘层30设置于所述引线层10的一侧,部分所述引线层10、部分所述柔性线路板20以及部分所述绝缘层30位于所述邦定区102a,所述绝缘层30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粒子31,所述保护胶40内分散有多个第二粒子41,在所述保护胶40涂布于所述邦定区102a后,所述保护胶40内具有至少一个气泡42,所述第一粒子31与所述第二粒子41因为电场力或磁力而相互吸引,使得多个所述第二粒子41朝向所述绝缘层30的方向移动,多个所述第二粒子41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具有流动性的保护胶40逐渐占据所述气泡42的位置,以将所述气泡42的至少部分从所述保护胶40内排出,避免了所述引线层10与空气接触,进而避免了空气中的水汽进入所述引线层10导致的所述引线层10被腐蚀。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邦定方法,所述显示面板的邦定方法用于图1至图7所示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邦定方法与所述显示面板相同之处的描述,请参阅上述图1至图7所示实施例关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邦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的邦定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提供引线层组件、柔性线路板20与保护胶40,所述引线层组件包括引线层10与绝缘层30,所述绝缘层30设置于部分所述引线层10的一侧,所述绝缘层30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粒子31,所述保护胶40内具有与所述第一粒子31相吸引的多个第二粒子41。
具体地,提供引线层组件、柔性线路板20与保护胶40,所述引线层组件具有邦定区102a,所述引线层组件包括引线层10与绝缘层30,部分所述引线层10与部分所述绝缘层30位于所述邦定区102a,所述绝缘层30设置于所述引线层10的一侧,且位于所述邦定区102a的所述引线层10的部分未被所述引线层10遮盖,所述绝缘层30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粒子31,所述保护胶40内具有多个第二粒子41,所述第一粒子31与所述第二粒子41之间产生电场力或磁力,使得所述第一粒子31与所述第二粒子41之间相互吸引。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引线层组件还包括导电胶膜50、第一基板60以及第二基板80,所述导电胶膜50、所述第一基板60以及所述第二基板80的相关描述请参阅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以及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a的相关描述。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粒子31在所述绝缘层30内均匀分布,多个所述第二粒子41在所述保护胶40内均匀分布。
S20、将所述柔性线路板20的一端安装至部分所述引线层10上。
S30、涂布所述保护胶40使得所述保护胶40遮盖部分所述柔性线路板20以及部分所述绝缘层30,且在所述保护胶40内形成至少一个气泡42,所述第一粒子31与所述第二粒子41之间相互吸引,多个所述第二粒子41朝向所述绝缘层30移动,以将所述气泡42内的至少部分气体从所述保护胶40内排出,其中,所述引线层组件、所述保护胶40与所述柔性线路板20构成了显示面板。
具体地,通过使用点胶机在所述邦定区102a涂布所述保护胶40,所述保护胶40与所述引线层组件相连接并覆盖部分所述柔性线路板20,所述保护胶40内形成至少一个气泡42。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邦定方法步骤S20的流程示意图,步骤S2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1、提供一导电胶膜50。
S22、将所述导电胶膜50安装至部分所述引线层10上。
S23、在所述导电胶膜50背对所述引线层10的一侧安装所述柔性线路板20,其中,所述引线层10通过所述导电胶膜50与所述柔性线路板20电连接。
具体地,在所述导电胶膜50背对所述引线层10的一侧安装所述柔性线路板20,并按压所述柔性线路板20,使得所述导电胶膜50可以实现所述引线层10与所述导电胶膜50电连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邦定方法包括:提供引线层组件、柔性线路板20与保护胶40,所述引线层组件包括引线层10与绝缘层30,所述绝缘层30设置于部分所述引线层10的一侧,所述绝缘层30设置有多个第一粒子31,所述保护胶40内具有多个第二粒子41;将所述柔性线路板20的一端安装至部分所述引线层10上;涂布所述保护胶40,所述保护胶40遮盖部分所述柔性线路板20,且所述保护胶40内具有至少一个气泡42,多个所述第二粒子41朝向所述绝缘层30移动,以将所述气泡42的至少部分从所述保护胶40内排出。因为多个所述第二粒子41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具有流动性的保护胶40逐渐占据所述气泡42的位置,以将所述气泡42的至少部分从所述保护胶40内排出,避免了所述引线层10与空气接触,进而避免了空气中的水汽进入所述引线层10导致的所述引线层10被腐蚀。
本申请中所描述的流程图仅仅为一个实施例,在不偏离本申请的精神的情况下对此图示或者本申请中的步骤可以有多种修改变化。比如,可以不同次序的执行这些步骤,或者可以增加、删除或者修改某些步骤。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至少一个邦定区,至少一个所述邦定区设置于所述显示区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引线层、柔性线路板、绝缘层、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部分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引线层的一侧,部分所述引线层、部分所述柔性线路板以及部分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邦定区,且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引线层电连接,所述柔性线路板用于向所述引线层传输电信号,所述绝缘层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粒子,部分所述第一基板位于所述邦定区,所述引线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部分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引线层背对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基板位于所述邦定区外,且所述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绝缘层背对所述引线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侧面与所述邦定区相邻接;
保护胶,所述保护胶与所述第二基板邻接所述邦定区的侧面相连接,所述保护胶内分散有多个第二粒子,其中,在所述保护胶涂布于所述邦定区后,所述保护胶内形成至少一个气泡,所述第一粒子与所述第二粒子之间相互吸引,多个所述第二粒子朝向所述绝缘层的方向移动,以将所述气泡内的至少部分气体从所述保护胶内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倒角端,所述倒角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邻接所述邦定区的侧面,部分所述保护胶填充至所述倒角端;
在所述第二基板在指向所述引线层的方向上,所述倒角端的斜面朝向所述邦定区所在的方向倾斜;或者,在所述引线层指向所述第二基板的方向上,所述倒角端的斜面朝向所述邦定区所在的方向倾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端的斜面的高度为0.1mm至0.4mm;所述倒角端的斜面与所述第二基板厚度方向的夹角为30度至60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邦定区的导电胶膜,所述导电胶膜设置于所述引线层背对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部分所述柔性线路板设置于所述导电胶膜背对所述引线层的一侧,所述导电胶膜将所述引线层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粒子与所述第二粒子之间形成有电场力,所述第二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所述绝缘层移动;其中,
所述第一粒子带有正电荷,所述第二粒子带有负电荷;或者,所述第一粒子带有负电荷,所述第二粒子带有正电荷。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粒子与所述第二粒子之间形成有磁力,所述第二粒子在磁力的作用下向所述绝缘层移动;其中,
所述第一粒子为磁体,所述第二粒子为磁性材料。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柔性线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用于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电信号。
8.一种显示面板的邦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邦定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邦定方法包括:
提供引线层组件、柔性线路板与保护胶,所述引线层组件包括引线层与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于部分所述引线层的一侧,所述绝缘层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粒子,所述保护胶内具有与所述第一粒子相吸引的多个第二粒子;
将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一端安装至部分所述引线层上;
涂布所述保护胶使得所述保护胶遮盖部分所述柔性线路板以及部分所述绝缘层,且在所述保护胶内形成至少一个气泡,所述第一粒子与所述第二粒子之间相互吸引,多个所述第二粒子朝向所述绝缘层移动,以将所述气泡内的至少部分气体从所述保护胶内排出,其中,所述引线层组件、所述保护胶与所述柔性线路板构成了显示面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邦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一端安装至部分所述引线层上,包括:
提供一导电胶膜;
将所述导电胶膜安装至部分所述引线层上;
在所述导电胶膜背对所述引线层的一侧安装所述柔性线路板,其中,所述引线层通过所述导电胶膜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电连接。
CN202310968801.6A 2023-08-03 2023-08-03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邦定方法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66999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68801.6A CN116699911B (zh) 2023-08-03 2023-08-03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邦定方法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68801.6A CN116699911B (zh) 2023-08-03 2023-08-03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邦定方法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99911A CN116699911A (zh) 2023-09-05
CN116699911B true CN116699911B (zh) 2023-11-14

Family

ID=87826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68801.6A Active CN116699911B (zh) 2023-08-03 2023-08-03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邦定方法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99911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27753A (ja) * 1999-07-14 2001-01-30 Bando Chem Ind Ltd 液晶表示パネル用積層シートの作製方法及び液晶表示パネルの作製方法
KR100716618B1 (ko) * 2005-12-02 2007-05-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소수성 절연층을 갖는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의제조 방법
CN104456327A (zh) * 2014-12-24 2015-03-25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6784360A (zh) * 2017-01-20 2017-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及其封装方法、封装设备
CN108470846A (zh) * 2018-04-11 2018-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封装方法、电子装置和封装设备
CN108761932A (zh) * 2018-05-18 2018-11-0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208207435U (zh) * 2018-06-08 2018-12-07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fog绑定位保护结构
CN110515501A (zh) * 2019-09-02 2019-11-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2631006A (zh) * 2019-10-08 2021-04-09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27753A (ja) * 1999-07-14 2001-01-30 Bando Chem Ind Ltd 液晶表示パネル用積層シートの作製方法及び液晶表示パネルの作製方法
KR100716618B1 (ko) * 2005-12-02 2007-05-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소수성 절연층을 갖는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의제조 방법
CN104456327A (zh) * 2014-12-24 2015-03-25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6784360A (zh) * 2017-01-20 2017-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及其封装方法、封装设备
CN108470846A (zh) * 2018-04-11 2018-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封装方法、电子装置和封装设备
CN108761932A (zh) * 2018-05-18 2018-11-0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208207435U (zh) * 2018-06-08 2018-12-07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fog绑定位保护结构
CN110515501A (zh) * 2019-09-02 2019-11-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2631006A (zh) * 2019-10-08 2021-04-09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99911A (zh) 202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44300B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structure for mounting the semiconductor device,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EP3509280A1 (en) Waterproof display device and portable terminal
US7687735B2 (en) Packaging structure for depression switches
US7929101B2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having particular 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
US10129966B2 (en)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device
US20160007478A1 (en) Display device
JP2006163408A (ja) 両面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6699911B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邦定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4049398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20120019461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3869572A (zh) 电子纸显示装置及其电子纸显示屏模组
US9258906B2 (en) Liquid-based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for grounding applications
JP2007094412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201477815U (zh) 显示屏外框及相应的显示装置
CN111668258A (zh) 显示装置
JP2012042604A (ja) 表示媒体、表示媒体の作製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CN11383527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显示设备
CN116679494B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邦定方法及显示装置
CN215581844U (zh) 柔性电路板组件及显示装置
CN210865432U (zh) 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217880696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078943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9039946U (zh) 显示装置
KR20220166406A (ko)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JP3745694B2 (ja) 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