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82383A - 显示面板及其背光补偿方法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背光补偿方法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82383A
CN116682383A CN202310627238.6A CN202310627238A CN116682383A CN 116682383 A CN116682383 A CN 116682383A CN 202310627238 A CN202310627238 A CN 202310627238A CN 116682383 A CN116682383 A CN 1166823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ntensity
partition
parameter
ambient light
intensity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272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82383B (zh
Inventor
王洪松
叶利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2723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823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82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82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82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823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2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 G09G3/342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the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being distributed in two dimensions, e.g. matrix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6Electronic inspection or testing of displays and display drivers, e.g. of LED or LCD displ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背光补偿方法和显示装置,背光补偿方法包括步骤:检测显示面板的环境光参数,得到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根据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以及预设模型调整第一预设参数和分区参数;根据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第一预设参数和分区参数得出多个分区的分区补偿表;根据分区补偿表对不同分区的背光源进行驱动;其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显示面板相对的两侧,第一预设参数为相邻分区之间的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一个分区至少包括一个灯珠。通过上述方案提高显示面板在不同角度强光下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背光补偿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背光补偿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设备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LCD面板和用于驱动LCD面板的面板驱动电路。LCD面板通常包括一阵列基板,在其上设置有:开关元件、将栅极电压信号传输到开关元件的扫描线和将数据电压信号传输到开关元件的数据线。其中LCD面板需要通过背光模组来实现显示效果。背光模组是位于LCD面板背后为其提供光源的一种装置,它的发光效果和性能参数直接影响LCD面板的视觉效果。随着LED的逐渐发展,mini LED背光产品顺势而生,其应用特定主要体现在尺寸与模组结构上,即“迷你”微型化光源,其小尺寸特点可使背光模组的间距做的更加密集,从而减小混光距离和模组厚度。
对于车载显示面板或其它户外使用的显示面板来说,由于环境光线射入的角度不同,且不同的环境光对显示面板的影响不同,导致显示效果不佳。对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一种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背光补偿方法和显示装置,提高显示面板在不同角度强光下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背光补偿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背光源,所述背光源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光源;所述背光补偿方法包括步骤:
检测显示面板的环境光参数,--得到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
计算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根据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以及预设模型调整第一预设参数和分区参数;
根据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第一预设参数和分区参数得出多个分区的分区补偿表;
根据所述分区补偿表对不同分区的背光源进行驱动;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为显示面板相对的两侧,第一预设参数为相邻分区之间的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一个所述分区至少包括一个灯珠。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参数小于等于1.007,大于等于0.993。
可选的,在所述检测显示面板的环境光参数,得到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识别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若是,则执行所述计算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根据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调整第一预设参数和分区参数的步骤;
若否,则直接以第一驱动值驱动背光源。
可选的,由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所述分区参数设置有n个,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乘以第一预设参数的(n-1)次方与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小于等于1.2,大于等于0.8;
其中,一个所述分区内设置有一个灯珠,第一预设参数等于1.007或0.993;所述第一驱动值为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或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中较大的一个,n为大于0的自然数。
可选的,由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所述分区参数设置有n个,所述预设模型为:所述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等于第一预设参数的n-1次方;所述分区补偿表中,第x个分区的环境光强度参数L(x)=a1*q1^(x-1),1≤x≤n,其中,a1为所述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q1为第一预设参数,x和n为大于0的自然数。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分区补偿表对不同分区的背光源进行驱动的步骤中,包括:
根据分区补偿表,控制每个分区的背光电路的电流输出至所述分区的灯珠发光。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分区补偿表对不同分区的背光源进行驱动的步骤中,包括:
根据标准第一预设参数和标准分区个数生成标准分区补偿表;
根据标准分区补偿表固定每个分区的电流放大倍数,形成根据标准分区补偿表进行补偿的背光电路;
根据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或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以及修正系数输出初始化电流至所述背光电路;
其中,修正系数根据所述标准分区补偿表与所述分区补偿表得出。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设置在显示基板下方的背光源、设置在显示基板出光面两侧的环境光传感器和驱动控制模块;所述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显示面板的环境光参数,得到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所述驱动控制模块计算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根据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以及预设模型调整第一预设参数和分区参数;根据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第一预设参数和分区参数得出多个分区的分区补偿表;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并根据所述分区补偿表控制所述背光源对不同分区的背光进行驱动。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背光电路,所述背光电路用于根据标准分区补偿表固定每个分区的电流放大倍数,形成标准分区补偿表进行补偿的背光电路;
所述驱动控制模块根据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或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以及修正系数输出初始化电流至所述背光电路;
其中,根据标准第一预设参数和标准分区个数生成的标准分区补偿表,修正系数根据所述标准分区补偿表与所述分区补偿表得出。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中,通过对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的环境光进行检测,并根据两个位置检测到的环境光强度参数确定分区个数和第一预设参数,得出分区补偿表。最后参照分区补偿表调整各个分区的背光参数,使得不同分区的亮度不同,趋近于分区补偿表中各个分区的环境光强度分布。本申请通过依照环境光的分布调整背光源的光强,使得各个位置即使环境光强度不同,但是每个位置都能够显示的非常清晰,提高观看效果。本申请的另一优势在于,仅通过设置两个位置的环境光传感器,即可计算出整个显示面板的环境光分布情况。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背光补偿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分区补偿表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种标准分区补偿表;
图4是本申请一种背光电路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100、显示面板;101、显示基板;102、光线传感器;103、放大单元;AA、显示区;A、第一位置;B、第二位置;C、第三位置;D、第四位置;200、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上”、“下”、“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相对位置关系描述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背光补偿方法的步骤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背光补偿方法,
S100:检测显示面板的环境光参数,得到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为显示面板相对的两侧,以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来说,该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位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任意两个对侧,进而可以检测到覆盖显示面板出光面的环境光线,例如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对角侧,或设置在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两对侧的边线的中点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通过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设置有环境光传感器来检测该位置的环境光强度。而例如环境光为太阳光,该太阳光可视作均匀平行的光线。但是在太阳光以不同的角度照射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时,对显示面板影响不同,例如,当太阳光垂直照射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时,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环境光强度参数接近一致或完全一致。例如,当太阳光以一定倾斜角度照射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时,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环境光强度参数差异较大,进而造成显示面板各个位置的显示亮度出现视觉差异。
S200:计算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根据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以及预设模型调整第一预设参数和分区参数。
其中,太阳光斜照场景中,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中的光线强度变化应为一定弧度的曲线变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分析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中的光线强度变化的曲线关系得出预设模型。其中,预设模型主要是第一预设参数、分区参数、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的三者关系。其中,第一预设参数为相邻分区之间的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分区参数为分区的个数,分区主要以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等面积排列的多个分区,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对角侧的情况,其各分区面积可能不相等,但保持分区宽度相等即可。
S300:根据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第一预设参数和分区参数得出多个分区的分区补偿表。
其中,分区补偿表主要记录了各个分区的环境光强度参数,由于各个分区的环境光强度参数各不相同,因此,在相同强度的背光驱动下,不同分区的显示清晰度也各不相同,造成了部分显示画面无法看清的问题。
S400:根据所述分区补偿表对不同分区的背光源进行驱动。
本实施例中,主要根据不同分区的环境光强度参数,通过调整各个分区的背光源的电流或其它参数,来实现根据不同分区的环境光调整亮度。
本申请中,通过对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的环境光进行检测,并根据两个位置检测到的环境光强度参数确定分区个数和第一预设参数,得出分区补偿表。最后参照分区补偿表调整各个分区的背光参数,使得不同分区的亮度不同,趋近于分区补偿表中各个分区的环境光强度分布。本申请通过依照环境光的分布调整背光源的光强,使得各个位置即使环境光强度不同,但是每个位置都能够显示的非常清晰,提高观看效果。本申请的另一优势在于,仅通过设置两个位置的环境光传感器,即可计算出整个显示面板的环境光分布情况。
其中,一个分区内至少设置有一个LED灯珠。即屏幕上各分区尺寸最小不能小于LED的大小。如果小于LED大小,那么就需要两个LED对同一个分区进行调节,两光存在交汇,可能会存在品味问题。
具体地,所述第一预设参数小于等于1.007,大于等于0.993。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分区补偿表示意图,参见图2所示,本申请限定第一预设参数为相邻分区的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例如相邻分区中的一个分区为a1,相邻分区另一个分区为a2,相邻分区的亮度差为(a1-a2)/a1,在a1大于a2,且a2/a1等于0.993的情况下,可算出相邻分区的亮度差为0.7%。即相邻分区的亮度差需小于等于0.7%,人眼则无法察觉到相邻分区的亮度差异。在本实施例中,即使调整各个分区,使得不同分区具有不同的亮度,但是相邻的分区之间的亮度差不能过大。如果差异过大,则人眼能明显识别出,造成显示画面明显差异,造成显示品味降低。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屏幕上相邻两分区人眼不会识别出明暗亮度差异,进而避免视觉效果不良以及人眼疲劳。
具体地,由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所述分区参数设置有n个,所述预设模型为:所述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等于第一预设参数的n-1次方;即q1^(n-1)=c/b。其中,b为所述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c为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
所述分区补偿表中,参照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b=a1来计算不同分区的环境光强度参数,例如第x个分区的环境光强度参数L(x)=ax=a1*q1^(x-1),1≤x≤n,其中,a1为所述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q1为第一预设参数,x和n为大于0的自然数。其中,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c=L(n)=an=a1*q1^(n-1),可通过a1根据分区q1和n计算得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模型为等比函数模型,即q1^(n-1)=c/a1,可根据不同的q1值来确定n值,或者根据不同的n值来确定q1。一般来说,分区越多越精细,实现分区控制的成本更高,但是画面调节更细致。而分区越少,实现分区控制的成本更低,但是画面相对来说较为不细致,但整体上看亮度也是跟随环境光强度分布来变化的。
对于本申请来说,其等比函数模型,是通过计算太阳光以不同角度照射到显示面板的强度分布,可近视看做为等比函数。而当太阳光以垂直角度照射到显示面时,则使q1=1即可实现对垂直光线的补偿。
具体分区方案中,以一个灯珠作为一个最小分区单元,例如同一显示面板,若以50分区来分,则50分区中每分区设置有两个最小分区单元。若以100分区来分,则100分区中每分区设置有一个最小分区单元。若以25分区来分,则25分区中每分区设置有四个最小分区单元。可以理解的是,最小分区单元为最小可控单元,即每一个灯珠都可以单独控制,单独驱动。若四个灯珠为一组可单独控制,则该四个灯珠为一个最小分区单元。
例如,在本案例中,以两个最小分区单元作为一个分区,且相邻分区之间的亮度比以1.007或0.993为例,当从左至右,亮度逐渐提升时,则以1.007来计算。例如a1=300nit,则a2=302.1nit。
例如,以一个最小分区单元作为一个分区,在从左至右,亮度逐渐提升时,则以1.0035来计算,例如a1=300nit,a2=300*1.0035=301.5nit,a3=300*1.0035*1.0035=302.1nit,……,an=300*1.0035^(n-1)。
可以看出上述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以两个最小分区单元为一个分区,此时分区数量为第二个例子的一半,但是画面精细度也随之下降。
对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亮度差异较小的情况来看,可通过选择多分区控制或少分区控制的方案,来达到提升显示精细度或节省功耗的效果。
具体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但是一般来说,可以优先确认q1为1.007或0.993的端点值后,来确定分区,该情况下,能确定最少的分区方案。
在另一方案中,可先根据显示面板的尺寸来设计分区,先设计好分区之后,再根据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来选择具体的q1值。
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以为显示面板水平的两侧,也可以为显示面板垂直方向的两侧。具体光线传感器可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水平中轴线上或垂直中轴线上。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方案主要适用于车载显示屏、户外显示屏。在这些显示屏中主要在户外使用,其强光影响主要来源于太阳光,而其它光线由于强度交底,对太阳光干扰较弱,因此可直接将环境光看做为平行均匀的光线,极少有杂乱无序的光线影响情况。
具体地,在S100之后还包括:
S101:识别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S102:若是,则执行S200的步骤;
S103:若否,则直接以第一驱动值驱动背光源。
其中,预设条件分为多种情况,例如,当设置一个最小分区单元为一个分区的情况下,相邻分区的亮度差仍然大于1.007或小于0.993,即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与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大于q1^(n-1),以n为最大值、q1为最大值计算。或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与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小于q1^(n-1),以n为最大值、q1为最小值0.993计算。则说明该角度的太阳光造成显示面板两侧的光强度差异过大,无法通过本申请的补偿方案来解决。
从另一方案来说,可以通过智能学习不同强度的太阳光多种角度对显示面板所造成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无法补偿的方案。例如在300nit的光强时,45度至90度的光线都符合情况。在小于300nit时,其角度范围可扩大到20度至90度。但相对来说,光强越大时,光线照射角度范围较大时,导致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光强差异较大,因此,需要缩小角度范围至50度至90度的范围。
本实施中,在不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则以固定的第一驱动值驱动背光源,不再对背光源进行补偿驱动。
具体地,由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所述分区参数设置有n个,所述预设条件包括: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乘以第一预设参数的(n-1)次方与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小于等于1.2,大于等于0.8;其中,一个所述分区内设置有一个灯珠,第一预设参数等于1.007或0.993;所述第一驱动值为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或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中较大的一个,n为大于0的自然数。
本实施例中,以最大分区个数和最大第一预设参数为极限值,在极限值情况下,计算出的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等于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乘以第一预设参数的(n-1)次方,即第二位置的计算值与第二位置的实际值的比值范围需要0.8-1.2之间。即第二位置的计算值与第二位置的实际值的偏差在±20%以上(不含端点值),则认定外界光为杂乱光,不符合预设条件,则以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中较大环境光强度参数为整个屏幕调节值,反馈背光调节。
本申请的背光补偿方法主要以MINI-LED显示面板为例,该MIN-LED的背光更容易实现分区控制,而对于其它类型的显示面板,在背光可实现分区控制的情况下,同样适用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背光补偿方法并不仅限于LCD类型的显示面板,其中OLED显示面板同样适用。
具体地,在S400的步骤中,本实施例提供了第一种实施方案。通过控制输出每一分区的背光电路的电流,进而实现根据分区补偿表来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案。
在S400的步骤中,包括:
S401:根据分区补偿表,控制每个分区的背光电路的电流输出至所述分区的灯珠发光。
本实施例适用于每个灯珠可单独控制的方案,通过控制每个分区的灯珠输入的电流大小,实现依照分区补偿表的方式。
在另一实施例中,对于每个分区的灯珠无法单独控制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实现每个灯珠的输入电流不同。
具体包括根据分区补偿表,对每个分区的背光电路的电流放大倍数进行调整。其中,每个分区的背光电路的电流放大倍数可调节,本实施例中,该背光电路的电路放大倍数可通过程序进行调节,可参考分区补偿表的排布情况,为不同分区设置不同的放大倍数。
根据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调整输入电流,并输入至每个分区的背光电路中,通过不同的电流放大倍数,结合输入的初始化电流,实现不同分区输入不同的电流值。其中,也可以根据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调整输入标准值电流。一般来说,可选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较低的环境光强度参数来调整输入标准值电流。将标准值电流输入至设置好预设放大倍数的背光电路中,进而实现每个分区的背光驱动电流不同,并且与分区补偿表相对应。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根据预设情况的分区补偿表来固定背光电路中各个灯珠的电阻或放大倍数。例如以q1等于1.007或者是0.993,n为一个最小单元作为一个分区。形成标准分区补偿表,根据标准分区补偿表计算各个分区的背光电路所需的电阻或放大倍数。从而将各个分区的背光电路调整为固定的。当然这种方案对目前来说,也是成本较低的方案。
具体地,S400的步骤中,包括:
S411:根据标准第一预设参数和标准分区个数生成标准分区补偿表;
S412:根据标准分区补偿表固定每个分区的电流放大倍数,形成根据标准分区补偿表进行补偿的背光电路;
S413:根据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或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以及修正系数输出初始化电流至所述背光电路;
其中,修正系数根据所述标准分区补偿表与所述分区补偿表得出。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标准分区补偿表,根据该标准分区补偿表来设计背光电路,即固定每个分区对应的放大倍数,该放大倍数根据标准第一预设参数和标准分区参数来确认。参见图3所示,图3是本申请一种标准分区补偿表,其中q1为标准第一预设参数,分区个数为n个。本方案中,背光电路中的每一灯珠不需要单独控制,仅需按照图3中的标准分区补偿表设置每一灯珠对应的放大倍数,采用固定放大倍数的方式,后续通过修正参数K来补偿实际分区补偿表与标准分区补偿表的差异。
图4是本申请一种背光电路的示意图,参见图4所示,阵列设置有多行LED灯珠,每一灯珠连接有一放大单元,形成一个LED分区。在一行分区中,多个LED分区分别串联,其中,每个分区的背光电路的电流放大倍数根据图3一致,其中,控制IC输出电流为I=a1*K*I1,其中,I1为某一已知环境亮度下屏幕清楚可见时背光电路输入的电流大小,K为修正系数。本实施例中的背光电路不需要每一颗灯珠都可以单独控制,仅仅通过设置不同的放大倍数,可实现同一个初始化电流输入后,不同分区的灯珠接收到不同的电流,且该电流与分区补偿表的排布相关。
可以理解的是,该标准分区补偿表可进行机器学习,在针对多种太阳光不同角度的光线,分别学习分区补偿方案后,选取其中最佳的分区补偿表作为标准分区补偿表。而本申请的补偿方案可在出厂前就设置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显示面板根据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的环境光强度参数来选择对应的分区补偿方案。
而且本实施例中,可设置修正系数K,在一实施例中,使得实际方案中的分区补偿表等于标准分区补偿表乘以K值,进而实现准确的补偿。
具体地,当所述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等于第二环境光参数时,所述第一预设参数为1。当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大于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时,第一预设参数小于1。当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小于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时,第一预设参数大于1。
参见图5所示,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基板101、设置在显示基板下方的背光源(未示意)、设置在显示基板出光面两侧的环境光传感器102和驱动控制模块(未示意);其中,A、B、C、D分别代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AA代表显示区。环境光传感器102设置在显示区外。本申请的两个环境光传感器可以设置在A-B或C-D位置。
所述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显示面板的环境光参数,得到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所述驱动控制模块计算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根据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以及预设模型调整第一预设参数和分区参数;根据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第一预设参数和分区参数得出多个分区的分区补偿表;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并根据所述分区补偿表控制所述背光源对不同分区的背光进行驱动。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可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背光补偿方法。
本申请中,通过对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的环境光进行检测,并根据两个相对的位置(A-B,C-D)检测到的环境光强度参数确定分区个数、第一预设参数得出分区补偿表。最后参照分区补偿表调整各个分区的背光参数,使得不同分区的亮度不同,趋近于分区补偿表中各个分区的环境光强度分布。本申请通过依照环境光的分布调整背光源的光强,使得各个位置即使环境光强度不同,但是每个位置都能够显示的非常清晰,提高观看效果。
参见图6所示,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200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100。其中显示装置包括车载显示屏、户外显示屏。本申请的方案主要适用于车载显示屏、户外显示屏。在这些显示屏中主要在户外使用,其强光影响主要来源于太阳光,而其它光线由于强度较低,对太阳光干扰较弱,因此可直接将环境光看做为平行均匀的光线,极少有杂乱无序的光线影响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发明构思可以形成非常多的实施例,但是申请文件的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出,因而,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上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各实施例或技术特征组合之后,将会增强原有的技术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的背光补偿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背光源,所述背光源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检测显示面板的环境光参数,得到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
计算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根据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以及预设模型调整第一预设参数和分区参数;
根据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第一预设参数和分区参数得出多个分区的分区补偿表;
根据所述分区补偿表对不同分区的背光源进行驱动;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为显示面板相对的两侧,第一预设参数为相邻分区之间的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一个所述分区至少包括一个灯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背光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参数小于等于1.007,大于等于0.99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背光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显示面板的环境光参数,得到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识别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若是,则执行所述计算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根据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调整第一预设参数和分区参数的步骤;
若否,则直接以第一驱动值驱动背光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背光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所述分区参数设置有n个,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乘以第一预设参数的(n-1)次方与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小于等于1.2,大于等于0.8;
其中,一个所述分区内设置有一个灯珠,第一预设参数等于1.007或0.993;
所述第一驱动值为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或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中较大的一个,n为大于0的自然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背光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所述分区参数设置有n个,所述预设模型为:所述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等于第一预设参数的n-1次方;
所述分区补偿表中,第x个分区的环境光强度参数L(x)=a1*q1^(x-1),1≤x≤n,其中,a1为所述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q1为第一预设参数,x和n为大于0的自然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背光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分区补偿表对不同分区的背光源进行驱动的步骤中,包括:
根据分区补偿表,控制每个分区的背光电路的电流输出至所述分区的灯珠发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背光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分区补偿表对不同分区的背光源进行驱动的步骤中,包括:
根据标准第一预设参数和标准分区个数生成标准分区补偿表;
根据标准分区补偿表固定每个分区的电流放大倍数,形成根据标准分区补偿表进行补偿的背光电路;
根据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或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以及修正系数输出初始化电流至所述背光电路;
其中,修正系数根据所述标准分区补偿表与所述分区补偿表得出。
8.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基板、设置在显示基板下方的背光源、设置在显示基板出光面两侧的环境光传感器和驱动控制模块;
所述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显示面板的环境光参数,得到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
所述驱动控制模块计算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根据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和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的比值以及预设模型调整第一预设参数和分区参数;根据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第一预设参数和分区参数得出多个分区的分区补偿表;
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并根据所述分区补偿表控制所述背光源对不同分区的背光进行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背光电路,所述背光电路用于根据标准分区补偿表固定每个分区的电流放大倍数,形成标准分区补偿表进行补偿的背光电路;
所述驱动控制模块根据第一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或第二位置环境光强度参数、以及修正系数输出初始化电流至所述背光电路;
其中,根据标准第一预设参数和标准分区个数生成的标准分区补偿表,修正系数根据所述标准分区补偿表与所述分区补偿表得出。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或9的显示面板。
CN202310627238.6A 2023-05-30 2023-05-30 显示面板及其背光补偿方法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66823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27238.6A CN116682383B (zh) 2023-05-30 2023-05-30 显示面板及其背光补偿方法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27238.6A CN116682383B (zh) 2023-05-30 2023-05-30 显示面板及其背光补偿方法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82383A true CN116682383A (zh) 2023-09-01
CN116682383B CN116682383B (zh) 2024-05-03

Family

ID=87786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27238.6A Active CN116682383B (zh) 2023-05-30 2023-05-30 显示面板及其背光补偿方法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82383B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1693A (en) * 1996-02-22 1998-11-03 Honeywell Integrated light sensor for an active matrix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US20070268241A1 (en) * 2006-05-16 2007-11-22 Hiroyuki Nitta Display Device
JP2009048335A (ja) * 2007-08-16 2009-03-05 Lg Display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887700A (zh) * 2009-05-15 2010-11-17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系统、显示装置及背光控制方法
US20120050307A1 (en) * 2010-09-01 2012-03-01 Apple Inc. Ambient light sensing technique
CN103226270A (zh) * 2013-05-03 2013-07-31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阵列基板
CN105575334A (zh) * 2015-07-10 2016-05-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用户终端
US20170061901A1 (en) * 2015-09-01 2017-03-02 Hisense Electric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brightnes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70061902A1 (en) * 2015-09-01 2017-03-02 Hisense Electric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brightnes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7298049A (zh) * 2017-05-31 2017-10-27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仪表背光亮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808641A (zh) * 2017-10-27 2018-03-16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色彩校正方法
US20190221156A1 (en) * 2017-09-12 2019-07-18 K-Tronics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adjustment method and backlight adjustment system
US20200394970A1 (en) * 2018-07-12 2020-12-17 Shenzhen Skyworth-Rgb Electronic Co., Ltd. Multi-region backlight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television,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3257195A (zh) * 2020-02-10 2021-08-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环境光检测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3887599A (zh) * 2021-09-24 2022-0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屏幕光检测模型训练方法、环境光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4187874A (zh) * 2020-09-15 2022-03-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565498A (zh) * 2022-11-09 2023-01-0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方法、驱动装置、显示面板及存储介质
WO2023050189A1 (zh) * 2021-09-29 2023-04-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亮度调节方法、调节系统、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1693A (en) * 1996-02-22 1998-11-03 Honeywell Integrated light sensor for an active matrix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US20070268241A1 (en) * 2006-05-16 2007-11-22 Hiroyuki Nitta Display Device
JP2009048335A (ja) * 2007-08-16 2009-03-05 Lg Display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887700A (zh) * 2009-05-15 2010-11-17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系统、显示装置及背光控制方法
US20120050307A1 (en) * 2010-09-01 2012-03-01 Apple Inc. Ambient light sensing technique
CN103226270A (zh) * 2013-05-03 2013-07-31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阵列基板
CN105575334A (zh) * 2015-07-10 2016-05-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用户终端
US20170061902A1 (en) * 2015-09-01 2017-03-02 Hisense Electric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brightnes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70061901A1 (en) * 2015-09-01 2017-03-02 Hisense Electric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brightnes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7298049A (zh) * 2017-05-31 2017-10-27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仪表背光亮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90221156A1 (en) * 2017-09-12 2019-07-18 K-Tronics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adjustment method and backlight adjustment system
CN107808641A (zh) * 2017-10-27 2018-03-16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色彩校正方法
US20200394970A1 (en) * 2018-07-12 2020-12-17 Shenzhen Skyworth-Rgb Electronic Co., Ltd. Multi-region backlight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television,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3257195A (zh) * 2020-02-10 2021-08-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环境光检测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4187874A (zh) * 2020-09-15 2022-03-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887599A (zh) * 2021-09-24 2022-0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屏幕光检测模型训练方法、环境光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23050189A1 (zh) * 2021-09-29 2023-04-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亮度调节方法、调节系统、显示装置
CN115565498A (zh) * 2022-11-09 2023-01-0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方法、驱动装置、显示面板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82383B (zh) 2024-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8136B (zh) 背光的控制設備與方法及液晶顯示器
US7438442B2 (en) Light emitting package,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5070331B2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CN100430973C (zh) 光源装置
KR101264720B1 (ko) 액정 표시장치의 구동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JP4882657B2 (ja) バックライト制御装置、バックライト制御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3354936B (zh) 多重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
US20120182275A1 (en) Background brightness compensat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play apparatus
WO2011143211A2 (en) High dynamic range displays using filterless lcd(s) for increasing contrast and resolution
WO2011052329A1 (ja) 表示装置
JP2009169196A (ja)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TW200912873A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09154736A (zh) 用于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驱动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方法
KR101781502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20130033467A1 (en) Display device, liquid crystal module, and image display system
KR101930373B1 (ko)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EP2477182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6682383B (zh) 显示面板及其背光补偿方法和显示装置
JP2000111871A (ja) 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CN116665603B (zh) 显示面板及其背光补偿方法
CN116665603A (zh) 显示面板及其背光补偿方法
KR20130065091A (ko)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8866729B2 (en) Method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502367B1 (ko) 백 라이트 유닛과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장치 및 그의구동방법
JP2007322880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