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78649A - 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78649A
CN116678649A CN202310674348.8A CN202310674348A CN116678649A CN 116678649 A CN116678649 A CN 116678649A CN 202310674348 A CN202310674348 A CN 202310674348A CN 116678649 A CN116678649 A CN 1166786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air cylinder
air
test platform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7434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巧银
谢磊
张�杰
高恒
杨发先
杨清帆
徐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shan CRRC Br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shan CRRC Br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shan CRRC Br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shan CRRC Br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7434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786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78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786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8Railway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涉及铁路货车制动系统试验平台领域。旨在改善制动系统试验平台适用范围有限的问题。其包括副风缸组、控制阀、中继阀、调整阀、第十一阀门、第十二阀门、第十三阀门、第十四阀门以及第十五阀门;副风缸组包括多个并联连接且不同规格的副风缸,副风缸组用于择一选择至少一个副风缸与控制阀和/或中继阀连接;调整阀与制动缸连接;第十一阀门、第十二阀门、第十三阀门、第十四阀门以及第十五阀门用于在开启或者关闭的状态下,使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在非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或者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扩大了试验平台适用范围,提高试验平台利用率。

Description

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货车制动系统试验平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货车制动技术的不断发展,制动系统的种类与功能也不断地增加、提升。试验平台作为检验产品功能与性能的重要工具,其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兼容性需不断地适应产品的升级发展。
现在不同类型的制动系统所使用的试验平台不同,试验平台适用范围有限,大大降低了试验平台的利用率,也增加了设备管理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其能够改善制动系统试验平台适用范围有限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包括副风缸组、控制阀、中继阀、调整阀、第十一阀门、第十二阀门、第十三阀门、第十四阀门以及第十五阀门;所述副风缸组包括多个并联连接且不同规格的副风缸,所述副风缸组用于择一选择至少一个所述副风缸与所述控制阀或者所述中继阀连接;所述调整阀用于与制动缸连接;
所述第十一阀门连接在所述控制阀与所述调整阀之间;所述第十二阀门连接在所述中继阀与所述调整阀之间;所述第十三阀门连接在所述控制阀与所述中继阀之间;所述第十四阀门连接在所述副风缸组中的第一部分副风缸与第二部分副风缸的并联支路上;所述第十五阀门连接在所述副风缸组与所述中继阀之间;
所述第十一阀门、所述第十二阀门、所述第十三阀门、所述第十四阀门以及所述第十五阀门用于在开启或者关闭的状态下,使所述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在非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或者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在所述第十一阀门开启、所述第十四阀门开启、所述第十二阀门关闭、所述第十三阀门关闭、所述第十五阀门关闭的情况下,所述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切换到非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所述副风缸组中被选择的副凤缸的压力空气通过所述控制阀进入所述调整阀,然后进入制动缸;
在所述第十四阀门关闭、所述第十一阀门关闭、所述第十三阀门开启、所述第十五阀门开启、所述第十二阀门开启的情况下,所述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切换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使所述副风缸组中的所述第一部分副风缸的压力空气通过所述控制阀进入所述中继阀的信号压力室,所述副风缸组中的所述第二部分副风缸的压力空气通过所述第十五阀门进入所述中继阀的供风室,并通过所述第十二阀门进入所述调整阀,然后进入制动缸。
可选地,所述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列车管以及列车管充气支管,所述控制阀与所述列车管连接,所述列车管充气支管与所述列车管连接;
所述第一部分副风缸包括第一风缸,所述第二部分副风缸包括第二风缸以及第三风缸,所述第一风缸、所述第二风缸以及所述第三风缸并联连接在所述控制阀与列车管充气支管之间,所述第十四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风缸与所述第二风缸的并联支路上;所述第十五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风缸、所述第二风缸以及所述第三风缸并联后与所述中继阀的供风室连接的总支路上。
可选地,所述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第二三阀门、第三二阀门以及第三五阀门;
所述第二三阀门连接在所述第一风缸与所述列车管充气支管之间,所述第三二阀门连接在所述第二风缸与所述列车管充气支管之间,所述第三五阀门连接在所述第三风缸与所述列车管充气支管之间。
可选地,所述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第十八阀门;所述第十八阀门连接在所述中继阀与所述列车管充气支管之间;所述第十二阀门连接在所述第十八阀门与所述调整阀之间。
可选地,所述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第六阀门以及第二十阀门,所述第六阀门以及所述第二十阀门设置在所述列车管充气支管上,所述第六阀门连接在所述列车管与所述列车管充气支管之间,所述第二十阀门连接在所述副风缸组与所述中继阀之间。
可选地,所述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连接所述控制阀与所述中继阀的信号压力室;所述第二管路连接所述控制阀与所述调整阀,所述第三管路连接所述中继阀的出口与所述调整阀;
所述第十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所述第十三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所述第十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三管路上。
可选地,所述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制动缸组,所述制动缸组包括多个并联连接且不同规格的所述制动缸,所述制动缸组与所述调整阀连接;所述制动缸组用于择一选择至少一个所述制动缸与所述调整阀连接。
可选地,所述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降压风缸组以及传感器;所述降压风缸组包括多个并联连接且不同规格的降压风缸,所述传感器连接所述降压风缸组以及所述调整阀,所述降压风缸组用于择一选择至少一个所述降压风缸与所述传感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加强缓解风缸组,所述加强缓解风缸组包括多个并联连接且规格不同的缓解风缸;所述加强缓解风缸组与所述列车管连接,所述加强缓解风缸组用于择一选择至少一个所述缓解风缸与所述列车管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包括副风缸组、控制阀、中继阀、调整阀、第十一阀门、第十二阀门、第十三阀门、第十四阀门以及第十五阀门;副风缸组包括多个并联连接且不同规格的副风缸,副风缸组用于择一选择至少一个副风缸与控制阀和/或中继阀连接;调整阀用于与制动缸连接;第十一阀门连接在控制阀与调整阀之间;第十二阀门连接在中继阀与调整阀之间;第十三阀门连接在控制阀与中继阀之间;第十四阀门连接在副风缸组中的第一部分副风缸与第二部分副风缸的并联支路上;第十五阀门连接在副风缸组与中继阀之间;第十一阀门、第十二阀门、第十三阀门、第十四阀门以及第十五阀门用于在开启或者关闭的状态下,使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在非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或者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副风缸组、控制阀、中继阀、调整阀以及制动缸之间通过第十一阀门、第十二阀门、第十三阀门、第十四阀门以及第十五阀门的开启或者关闭切换连接方式,从而在非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或者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扩大了试验平台的适用范围,改善制动系统试验平台适用范围有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的框图。
图标:100-控制阀安装座;101-中继阀安装座;102-调整阀安装座;200-列车管;210-列车管充气支管;300-第一风缸;310-第二风缸;320-第三风缸;400-集尘器;500-第一制动缸;510-第二制动缸;520-第三制动缸;600-传感器安装座;700-第一降压风缸;710-第二降压风缸;800-第一缓解风缸;810-第二缓解风缸;900-容积气缸;S11-第十一阀门;S12-第十二阀门;S13-第十三阀门;S14-第十四阀门;S15-第十五阀门;S23-第二三阀门;S32-第三二阀门;S35-第三五阀门;S5-第五阀门;S16-第十六阀门;S30-第三十阀门;S33-第三三阀门;S17-第十七阀门;S31-第三一阀门;S34-第三四阀门;S18-第十八阀门;S6-第六阀门;S20-第二十阀门;S28-第二八阀门;S21-第二一阀门;S29-第二九阀门;S22-第二二阀门;S9-第九阀门;S26-第二六阀门;S10-第十阀门;S27-第二七阀门;S7-第七阀门;S24-第二四阀门;S8第八阀门;S25-第二五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施例提供的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包括副风缸组、控制阀、中继阀、调整阀、第十一阀门S11、第十二阀门S12、第十三阀门S13、第十四阀门S14以及第十五阀门S15;
副风缸组包括多个并联连接且不同规格的副风缸,副风缸组用于择一选择至少一个副风缸与控制阀和/或中继阀连接;调整阀用于与制动缸连接;第十一阀门S11连接在控制阀与调整阀之间;第十二阀门S12连接在中继阀与调整阀之间;第十三阀门S13连接在控制阀与中继阀之间;第十四阀门S14连接在副风缸组中的第一部分副风缸与第二部分副风缸的并联支路上;第十五阀门S15连接在副风缸组与中继阀之间;
第十一阀门S11、第十二阀门S12、第十三阀门S13、第十四阀门S14以及第十五阀门S15用于在开启或者关闭的状态下,使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在非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或者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是指采用中继阀的制动模式,“非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则是未采用中继阀的制动模式。“择一选择至少一个”是指选择至少一个的意思。“副风缸组用于择一选择至少一个副风缸与控制阀和/或中继阀连接”是指选择至少一个副风缸与控制阀连接,或者选择至少一个副风缸与中继阀连接,或者副风缸分为两个部分,选择至少一个副风缸与控制阀连接,同时选择至少一个副风缸与中继阀连接。“不同规格的副风缸”是指不同容积的副风缸。
图1分别示出了控制阀安装座100,中继阀安装座101、调整阀安装座102以及传感器安装座600。控制阀安装座100用于安装控制阀,中继阀安装座101用于安装中继阀、调整阀安装座102用于安装调整阀,传感器安装座600用于安装传感器。
副风缸组、控制阀、中继阀、调整阀以及制动缸之间通过第十一阀门S11、第十二阀门S12、第十三阀门S13、第十四阀门S14以及第十五阀门S15的开启或者关闭切换连接方式,从而在非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或者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扩大了试验平台的适用范围,改善制动系统试验平台适用范围有限的问题。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在第十一阀门S11开启、第十四阀门S14开启、第十二阀门S12关闭、第十三阀门S13关闭、第十五阀门S15关闭的情况下,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切换到非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副风缸组中被选择的副凤缸的压力空气通过控制阀进入调整阀,然后进入制动缸;
在第十四阀门S14关闭、第十一阀门S11关闭、第十三阀门S13开启、第十五阀门S15开启、第十二阀门S12开启的情况下,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切换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使副风缸组中的第一部分副风缸的压力空气通过控制阀进入中继阀的信号压力室,副风缸组中的第二部分副风缸的压力空气通过第十五阀门S15进入中继阀的供风室,并通过第十二阀门S12进入调整阀,然后进入制动缸。
“副风缸组中被选择的副凤缸”,是指副风缸组包括的多个副风缸,可以分别选择一种规格与控制阀连接,也可以两种规格、三种规格或者三种规格以上的副风缸进行叠加后与控制阀连接。
在非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下,第十四阀门S14开启,副风缸组被选择的副风缸与控制阀的连通;第十一阀门S11开启,控制阀与调整阀连通;被选择的副风缸的压力空气通过控制阀进入调整阀,然后进入制动缸。在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下,第十四阀门S14关闭,第一部分副风缸与控制阀依然连通,第二部分副风缸与控制阀不连通;第十五阀门S15开启,第二部分副风缸与中继阀连通;第十一阀门S11关闭,第十三阀门S13开启,第一部分副风缸通过控制阀以及第十三阀门S13进入中继阀;最后通过第十二阀门S12进入调整阀,然后进入制动缸。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列车管200以及列车管充气支管210,控制阀与列车管200连接,列车管充气支管210与列车管200连接;第一部分副风缸包括第一风缸300,第二部分副风缸包括第二风缸310以及第三风缸320,第一风缸300、第二风缸310以及第三风缸320并联连接在控制阀与列车管充气支管210之间,第十四阀门S14设置在第一风缸300与第二风缸310的并联支路上;第十五阀门S15设置在第一风缸300、第二风缸310以及第三风缸320并联后与中继阀的供风室连接的总支路上。
第一风缸300、第二风缸310以及第三风缸320并联后,第一风缸300的一端与控制阀连接,第三风缸320的一端与中继阀连接,第十四阀门S14开启、第十五阀门S15关闭时,第一风缸300、第二风缸310以及第三风缸320均能够与控制阀连接,选择需要规格的风缸与控制阀接通。第十四阀门S14关闭,第十五阀门S15开启时,第一风缸300依然能够与控制阀连通,第二风缸310以及第三风缸320与控制阀不连通,第二风缸310以及第三风缸320通过第十五阀门S15与中继阀连通。
具体地,第一风缸300容积40L,第二风缸310容积50L以及第三风缸320容积60L。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第二三阀门S23、第三二阀门S32以及第三五阀门S35;第二三阀门S23连接在第一风缸300与列车管充气支管210之间,第三二阀门S32连接在第二风缸310与列车管充气支管210之间,第三五阀门S35连接在第三风缸320与列车管充气支管210之间。
可通过打开第二三阀门S23、第三二阀门S32以及第三五阀门S35,直接向副风缸中充入压力空气。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第十五阀门S15,第十五阀门S15连接在列车管200与副风缸组之间,通过控制第十五阀门S15打开,控制列车管200直接向副风缸组充气。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集尘器400,集尘器400连接在列车管200与控制阀以及第十五阀门S15之间,集尘器400用于过滤列车管200输出的气体。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第五阀门S5,第五阀门S5连接在列车管200与集尘器400之间。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第十六阀门S16、第三十阀门S30以及第三三阀门S33,第十六阀门S16连接在第一风缸300与控制阀之间,第三十阀门S30连接在第二风缸310与第十四阀门S14之间,第三三阀门S33连接在第三风缸320与第十四阀门S14之间。通过控制第十六阀门S16、第三十阀门S30以及第三三阀门S33的通断选择接入制动系统的副风缸容积。同时这三种风缸可叠加使用以获得更大的副风缸容积。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第十七阀门S17、第三一阀门S31以及第三四阀门S34,第十七阀门S17控制第一风缸300与外部大气连通,第三一阀门S31控制第二风缸310与外部大气连通,第三四阀门S34控制第三风缸320与外部大气连通。通过打开第十七阀门S17、第三一阀门S31以及第三四阀门S34,使第一风缸300、第二风缸310以及第三风缸320与大气相通直接排出副风缸中压力空气。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第十八阀门S18;第十八阀门S18连接在中继阀与列车管充气支管210之间;第十二阀门S12连接在第十八阀门S18与调整阀之间。当采用中继阀时,需打开第十八阀门S18以及第十二阀门S12。第十八阀门S18以及第十二阀门S12用于控制中继阀与调整阀的通断。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第六阀门S6以及第二十阀门S20,第六阀门S6以及第二十阀门S20设置在列车管充气支管210上,第六阀门S6连接在列车管200与列车管充气支管210之间,第二十阀门S20连接在副风缸组与中继阀之间。
第六阀门S6打开,列车管充气支管210可以向副风缸组充气。第六阀门S6以及第二十阀门S20打开,列车管充气支管210可以向中继阀的容积气缸900充气。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第十九阀门,第十九阀门用于控制容积气缸900与外部大气相通。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第三管路;第一管路连接控制阀与中继阀的信号压力室;第二管路连接控制阀与调整阀,第三管路连接中继阀的出口与调整阀;第十一阀门S11设置在第二管路上,第十三阀门S13设置在第一管路上,第十二阀门S12设置在第三管路上。
在非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下,第十一阀门S11开启,控制阀通过第二管路与调整阀连接。在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下,第十一阀门S11关闭,第十三阀门S13以及第十二阀门S12开启,第一部分风缸通过控制阀以及第一管路与中继阀连通,第十二阀门S12开启,中继阀流出的空气压力通过第十二阀门S12进入调整阀。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制动缸组,制动缸组包括多个并联连接且不同规格的制动缸,制动缸组与调整阀连接;制动缸组用于择一选择至少一个制动缸与调整阀连接。
制动缸组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制动缸500、第二制动缸510以及第三制动缸520。“不同规格的制动缸”是指不同直径的制动缸。具体地,第一制动缸500直径10寸,第二制动缸510直径12寸,第三制动缸520直径14寸。三种规格可供选择。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第二八阀门S28、第二一阀门S21以及第二九阀门S29,第二八阀门S28连接在第一制动缸500与调整阀连接,第二一阀门S21连接第二制动缸510与调整阀,第二九阀门S29连接第三制动缸520与调整阀。通过控制第二八阀门S28、第二一阀门S21以及第二九阀门S29的通断选择接入制动系统的制动缸。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第二二阀门S22,第二二阀门S22用于控制并联连接的第一制动缸500、第二制动缸510以及第三制动缸520与外部大气相通。通过打开第二二阀门S22使制动缸与大气相通直接排出制动缸中压力空气。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降压风缸组以及传感器;降压风缸组包括多个并联连接且不同规格的降压风缸,传感器连接降压风缸组以及调整阀,降压风缸组用于择一选择至少一个降压风缸与传感器连接。
传感器用于检测降压风缸组中的空气压力,调整阀根据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制动缸组的压力。
具体地,降压风缸组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降压风缸700以及第二降压风缸710。具体地,第一降压风缸700,第二降压风缸710。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第九阀门S9以及第二六阀门S26,第九阀门S9连接第一降压风缸700与传感器,第二六阀门S26连接第二降压风缸710与传感器。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第十阀门S10以及第二七阀门S27,第十阀门S10控制第一降压风缸700与外部大气连通,第二七阀门S27控制第二降压风缸710与外部大气连通。
通过控制第九阀门S9以及第二六阀门S26的通断选择接入制动系统的降压风缸,同时这两种风缸可叠加使用以获得更大的降压风缸容积。可通过打开第十阀门S10以及第二七阀门S27,使降压风缸与大气相通直接排出降压风缸中压力空气。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加强缓解风缸组,加强缓解风缸组包括多个并联连接且规格不同的缓解风缸;加强缓解风缸组与列车管200连接,加强缓解风缸组用于择一选择至少一个缓解风缸与列车管200连接。加强缓解风缸组用于调节平衡列车管200中的压力。
加强缓解风缸组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缓解风缸800以及第二缓解风缸810。第一缓解风缸800,第二缓解风缸810。加速缓解风缸有11L、50L两种规格可供选择。
本实施例中,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第七阀门S7以及第二四阀门S24,第七阀门S7连接在第一缓解风缸800与列车管200,第二四阀门S24连接第二缓解风缸810与列车管200。通过控制第七阀门S7以及第二四阀门S24的通断选择接入制动系统的加速缓解风缸容积,同时这两种风缸可叠加使用以获得更大的加速缓解风缸容积。
本实施例中,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第八阀门以及第二五阀门S25,第八阀门用于连通第一缓解风缸800与外部大气,第二五阀门S25用于连通第二缓解风缸810与外部大气。可通过打开第八阀门以及第二五阀门S25,使风缸与大气相通直接排出加速缓解风缸中压力空气。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
打开第五阀门S5、第十一阀门S11、第十四阀门S14,关闭第六阀门S6、第十二阀门S12、第十三阀门S13、第十五阀门S15、第二十阀门S20,形成非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通过开闭第十六阀门S16、第三十阀门S30、第三三阀门S33选择副风缸容积,通过开闭第七阀门S7、第二四阀门S24选择加速缓解风缸容积,通过开闭第九阀门S9、第二六阀门S26选择降压风缸容积,通过开闭第二八阀门S28、第二一阀门S21、第二九阀门S29选择制动缸尺寸,形成制动系统不同配置组合。制动时,被选择的副风缸压力空气经控制阀和第十一进入调整阀,通过空重车转换后进入被选择的制动缸,也就是通过传感器与调整阀检测调整后进入被选择的制动缸。
打开第五阀门S5、第六阀门S6、第十二阀门S12、第十三阀门S13、第十五阀门S15、第十六阀门S16、第十八阀门S18、第三十阀门S30、第三三阀门S33,关闭第十一阀门S11、第十四阀门S14、第二十阀门S20、第二十三阀门,形成中继式作用制动系统,通过开闭第七阀门S7、第二四阀门S24选择加速缓解风缸容积,通过开闭第九阀门S9、第二六阀门S26选择降压风缸容积,通过开闭第二八阀门S28、第二一阀门S21、第二九阀门S29选择制动缸尺寸,形成制动系统不同配置组合。制动时,50L+60L的第二风缸310以及第三风缸320的压力空气经第十五阀门S15进入中继阀的供风室,40L的第一风缸300压力空气经控制阀和第十三阀门S13进入中继阀信号的压力室,使50L+60L的第二风缸310以及第三风缸320的压力空气经第十五阀门S15、中继阀供风室、第十八阀门S18、第十二阀门S12进入调整阀,通过空重车转换后进入被选择的制动缸,同理,也就是通过传感器以及调整阀调整后进入被选择的制动缸。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开闭阀门实现非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或者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的转换。通过开闭阀门实现副风缸组、加速缓解风缸组以及制动缸租的配置选择。扩大了试验平台的适用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副风缸组、控制阀、中继阀、调整阀、第十一阀门(S11)、第十二阀门(S12)、第十三阀门(S13)、第十四阀门(S14)以及第十五阀门(S15);所述副风缸组包括多个并联连接且不同规格的副风缸,所述副风缸组用于择一选择至少一个所述副风缸与所述控制阀或者所述中继阀连接;所述调整阀用于与制动缸连接;
所述第十一阀门(S11)连接在所述控制阀与所述调整阀之间;所述第十二阀门(S12)连接在所述中继阀与所述调整阀之间;所述第十三阀门(S13)连接在所述控制阀与所述中继阀之间;所述第十四阀门(S14)连接在所述副风缸组中的第一部分副风缸与第二部分副风缸的并联支路上;所述第十五阀门(S15)连接在所述副风缸组与所述中继阀之间;
所述第十一阀门(S11)、所述第十二阀门(S12)、所述第十三阀门(S13)、所述第十四阀门(S14)以及所述第十五阀门(S15)用于在开启或者关闭的状态下,使所述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在非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或者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十一阀门(S11)开启、所述第十四阀门(S14)开启、所述第十二阀门(S12)关闭、所述第十三阀门(S13)关闭、所述第十五阀门(S15)关闭的情况下,所述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切换到非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所述副风缸组中被选择的副凤缸的压力空气通过所述控制阀进入所述调整阀,然后进入制动缸;
在所述第十四阀门(S14)关闭、所述第十一阀门(S11)关闭、所述第十三阀门(S13)开启、所述第十五阀门(S15)开启、所述第十二阀门(S12)开启的情况下,所述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切换中继式作用制动模式,使所述副风缸组中的所述第一部分副风缸的压力空气通过所述控制阀进入所述中继阀的信号压力室,所述副风缸组中的所述第二部分副风缸的压力空气通过所述第十五阀门(S15)进入所述中继阀的供风室,并通过所述第十二阀门(S12)进入所述调整阀,然后进入制动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列车管(200)以及列车管充气支管(210),所述控制阀与所述列车管(200)连接,所述列车管充气支管(210)与所述列车管(200)连接;
所述第一部分副风缸包括第一风缸(300),所述第二部分副风缸包括第二风缸(310)以及第三风缸(320),所述第一风缸(300)、所述第二风缸(310)以及所述第三风缸(320)并联连接在所述控制阀与列车管充气支管(210)之间,所述第十四阀门(S14)设置在所述第一风缸(300)与所述第二风缸(310)的并联支路上;所述第十五阀门(S15)设置在所述第一风缸(300)、所述第二风缸(310)以及所述第三风缸(320)并联后与所述中继阀的供风室连接的总支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第二三阀门(S23)、第三二阀门(S32)以及第三五阀门(S35);
所述第二三阀门(S23)连接在所述第一风缸(300)与所述列车管充气支管(210)之间,所述第三二阀门(S32)连接在所述第二风缸(310)与所述列车管充气支管(210)之间,所述第三五阀门(S35)连接在所述第三风缸(320)与所述列车管充气支管(21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第十八阀门(S18);所述第十八阀门(S18)连接在所述中继阀与所述列车管充气支管(210)之间;所述第十二阀门(S12)连接在所述第十八阀门(S18)与所述调整阀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第六阀门(S6)以及第二十阀门(S20),所述第六阀门(S6)以及所述第二十阀门(S20)设置在所述列车管充气支管(210)上,所述第六阀门(S6)连接在所述列车管(200)与所述列车管充气支管(210)之间,所述第二十阀门(S20)连接在所述副风缸组与所述中继阀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连接所述控制阀与所述中继阀的信号压力室;所述第二管路连接所述控制阀与所述调整阀,所述第三管路连接所述中继阀的出口与所述调整阀;
所述第十一阀门(S11)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所述第十三阀门(S13)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所述第十二阀门(S12)设置在所述第三管路上。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制动缸组,所述制动缸组包括多个并联连接且不同规格的所述制动缸,所述制动缸组与所述调整阀连接;所述制动缸组用于择一选择至少一个所述制动缸与所述调整阀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降压风缸组以及传感器;所述降压风缸组包括多个并联连接且不同规格的降压风缸,所述传感器连接所述降压风缸组以及所述调整阀,所述降压风缸组用于择一选择至少一个所述降压风缸与所述传感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加强缓解风缸组,所述加强缓解风缸组包括多个并联连接且规格不同的缓解风缸;所述加强缓解风缸组与所述列车管(200)连接,所述加强缓解风缸组用于择一选择至少一个所述缓解风缸与所述列车管(200)连接。
CN202310674348.8A 2023-06-07 2023-06-07 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 Pending CN1166786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74348.8A CN116678649A (zh) 2023-06-07 2023-06-07 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74348.8A CN116678649A (zh) 2023-06-07 2023-06-07 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78649A true CN116678649A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86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74348.8A Pending CN116678649A (zh) 2023-06-07 2023-06-07 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78649A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5463A (zh) * 2006-10-20 2008-04-23 中国南车集团戚墅堰机车车辆厂 内燃机车重联试验台及其工作方法
CN101426676A (zh) * 2006-04-18 2009-05-06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在通信缺失期间自适应地确定用于通知列车的远程机车的制动施加水平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2390371A (zh) * 2011-09-28 2012-03-28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轨道车辆制动控制装置、制动系统和轨道车辆
CN103543021A (zh) * 2013-10-10 2014-01-29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地铁制动系统试验装置
CN104309602A (zh) * 2014-10-16 2015-01-28 四川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空重车制动缸压力调整功能的中继阀
KR20170119205A (ko) * 2016-04-18 2017-10-26 한국철도공사 철도차량 시험용 자동 공기압 조정 장치 및 방법
CN109002034A (zh) * 2018-10-19 2018-12-14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城轨车辆架控制动控制系统的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CN109501832A (zh) * 2018-11-01 2019-03-22 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实现转向架空重车压力调控的铁路货车制动系统
CN111323247A (zh) * 2020-04-21 2020-06-23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部件及整车实物综合试验系统
CN112596505A (zh) * 2020-12-23 2021-04-02 神华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无线电空测试系统及铁路货车
CN113060177A (zh) * 2021-03-31 2021-07-02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机车制动缸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WO2021225246A1 (ko) * 2020-05-08 2021-11-11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대륙철도차량용 제동 시뮬레이션 시스템
CN216116791U (zh) * 2021-07-27 2022-03-22 资阳晨风西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制动机智能综合试验系统
CN216467734U (zh) * 2021-12-10 2022-05-10 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关节式列车空气制动系统
CN114572174A (zh) * 2020-12-01 2022-06-03 法维莱运输铁路技术印度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轨道车的制动控制系统
CN115214583A (zh) * 2022-07-26 2022-10-21 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货车电空制动阀的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6676A (zh) * 2006-04-18 2009-05-06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在通信缺失期间自适应地确定用于通知列车的远程机车的制动施加水平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1165463A (zh) * 2006-10-20 2008-04-23 中国南车集团戚墅堰机车车辆厂 内燃机车重联试验台及其工作方法
CN102390371A (zh) * 2011-09-28 2012-03-28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轨道车辆制动控制装置、制动系统和轨道车辆
CN103543021A (zh) * 2013-10-10 2014-01-29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地铁制动系统试验装置
CN104309602A (zh) * 2014-10-16 2015-01-28 四川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空重车制动缸压力调整功能的中继阀
KR20170119205A (ko) * 2016-04-18 2017-10-26 한국철도공사 철도차량 시험용 자동 공기압 조정 장치 및 방법
CN109002034A (zh) * 2018-10-19 2018-12-14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城轨车辆架控制动控制系统的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CN109501832A (zh) * 2018-11-01 2019-03-22 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实现转向架空重车压力调控的铁路货车制动系统
CN111323247A (zh) * 2020-04-21 2020-06-23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部件及整车实物综合试验系统
WO2021225246A1 (ko) * 2020-05-08 2021-11-11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대륙철도차량용 제동 시뮬레이션 시스템
CN114572174A (zh) * 2020-12-01 2022-06-03 法维莱运输铁路技术印度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轨道车的制动控制系统
CN112596505A (zh) * 2020-12-23 2021-04-02 神华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无线电空测试系统及铁路货车
CN113060177A (zh) * 2021-03-31 2021-07-02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机车制动缸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6116791U (zh) * 2021-07-27 2022-03-22 资阳晨风西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制动机智能综合试验系统
CN216467734U (zh) * 2021-12-10 2022-05-10 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关节式列车空气制动系统
CN115214583A (zh) * 2022-07-26 2022-10-21 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货车电空制动阀的控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辛民;张杰;: "铁路货车新型限压阀技术研究", 铁道车辆, no. 10, 10 October 2018 (2018-10-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2491B (zh) 压缩空气供应设备和用于该设备的参数测定的方法
AU718026B2 (en) Freight brake control using train net braking ratio
AU720707B2 (en) Pneumatic trainline control unit
US5294190A (en) Brake system with at least one brake circuit
CN102180159B (zh) 铁路货车制动控制系统及试验方法
CN106015926A (zh) 加氢站氢气压缩储气、充气系统
AU720584B2 (en) Brake pipe sensing unit
KR102286862B1 (ko) 수소충전용 시스템 및 수소충전방법
CN112172771A (zh) 一种铁路客车空气制动阀
KR100732566B1 (ko) 기관차의 공기제동장치
CN109501832B (zh) 一种能实现转向架空重车压力调控的铁路货车制动系统
CN105705391A (zh) 车辆用制动装置
CN116678649A (zh) 铁路货车多系统单车试验平台空气制动系统
CN101516696A (zh) 末车厢脱离保护系统
US9481350B2 (en) ECP/triple valve transition plate
CN201201491Y (zh) 轮式战车及轮式越野车辆轮胎充放气智能中央控制装置
CN210554754U (zh) 一种车人紧急制动系统及车辆
RU2006129848A (ru)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и способ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давления воздуха
CN215553102U (zh) 一种重型卡车的制动辅助用气装置
US20130019979A1 (en) Device for pressure reduction
AU742660B2 (en) Application solenoid valve for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freight train brake system
US6062653A (en) Brake valve system for dedicated freight cars
US20070278854A1 (en) Pressurized Medium Consumer Device
RU2127679C1 (ru) Способ торможения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и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ая тормоз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04723827B (zh) 一种承载桥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