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76277A - 一种深渊盐单胞菌溶原性噬菌体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深渊盐单胞菌溶原性噬菌体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76277A
CN116676277A CN202310934245.0A CN202310934245A CN116676277A CN 116676277 A CN116676277 A CN 116676277A CN 202310934245 A CN202310934245 A CN 202310934245A CN 116676277 A CN116676277 A CN 1166762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ge
deep
lysogenic
halomonas
prote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342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76277B (zh
Inventor
汪岷
纪彦
梁彦韬
邵红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31093424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762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76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762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762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762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7/00Viruses; Bacteriophag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95/00Bacteriophages
    • C12N2795/00011Details
    • C12N2795/10011Details dsDNA Bacteriophages
    • C12N2795/10111Myoviridae
    • C12N2795/10121Viruses as such, e.g. new isolates, mutants or their genomic seque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95/00Bacteriophages
    • C12N2795/00011Details
    • C12N2795/10011Details dsDNA Bacteriophages
    • C12N2795/10111Myoviridae
    • C12N2795/10151Methods of production or purification of viral materia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渊盐单胞菌溶原性噬菌体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属于海洋生命科学技术领域。该噬菌体是第一株深渊溶原性噬菌体,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45080,保藏日期为:2022年02月09日,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类命名为噬菌体Halomonas phage。本发明分离鉴定了一株来源于深渊马里亚纳海沟8900米处的新型深渊温和性盐单胞菌噬菌体,是深渊中第一株盐单胞菌溶原性噬菌体,本噬菌体未来可用于研究深渊中的细菌与病毒的相互作用,为研究深渊噬菌体及其应用提供了新的实验材料。

Description

一种深渊盐单胞菌溶原性噬菌体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生命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深海深渊以盐单胞菌作为宿主的溶原性噬菌体。
背景技术
深海病毒最早报道是1968年Johnson在国际印度洋航次中从3000 m深海沉积物中分离的弧菌噬菌体(Vibrio phage), 由于没有后续的研究, 对该噬菌体的特性了解得很少。在经过了将近40年的停滞之后, 深海病毒的分离工作开始陆续报道。目前只有少量病毒从深海(深度1500~7000 m)中被分离鉴定, 而深海深渊病毒的研究十分稀少,仅有唯一的1株属于深渊病毒(PstS-1),分离自日本海沟7000米的海水,是感染假单胞菌(Pseudomonas)的。深海(水深>1000 m) 是海洋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的65%), 有着高压、低温、黑暗、寡营养等多种极端环境条件, 在全球的生物量产生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深海中深度大于6000米的海域被称为‘深渊’,只占海洋总面积的1.2%。深渊区主要有海沟和海槽两种地形。目前,由于深渊噬菌体的分离十分稀有,对深渊噬菌体的研究,以及深渊中的病毒和细菌的相互作用的了解知之甚少。因此,深渊噬菌体的分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马里亚纳海沟是全球最深的海沟,它是板块俯冲地带,海底地质运动非常活跃,这里是海洋的最深处,水压高,完全黑暗,温度低,含氧量低,且食物资源匮乏,因此成为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之一。马里亚纳海沟具有独特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预示着其未知的浮游病毒群落组成。被誉为“地球第四极”的马里亚纳海沟对人类来说仍然是神秘之地,对其中各种生命现象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地球极端环境下的生物适应机制及其驱动的元素循环。马里亚纳海沟未知的神秘微生物种群的生存除了需面对极端环境(如高压、寒冷、有机物贫瘠)胁迫外,同时还会受到各种病毒侵染的威胁。据报道即使在万米深渊底部的沉积物中,仍然有着较高的病毒生产力。然而目前对于马里亚纳海沟沉积物中底栖病毒的物种组成、生存策略及其生态功能的了解十分有限。因此,深渊噬菌体的分离和研究对于增进马里亚纳海沟及深海环境中底栖病毒的了解至关重要,并将为底栖生态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等领域提供宝贵的信息。
深海微生物有着极高的丰度, 占据了所有水体微生物总量的55%。据推算,仅深海沉积物表层10 cm中的原核生物量就高达160 Pg, 相当于地球上微生物总量的30%~45%,因此在整个地球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特殊的生存环境造就了深海微生物独特的基因形式、遗传背景及调控机制。近30年来对深海环境中病毒(主要为噬菌体)的研究揭示了其极高的丰度和多样性, 对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全水深海水样品的分析表明, 2000 m以下海水中病毒丰度相对稳定, 保持在(2.2~3.6)×105 VLP/mL的范围内。而深海沉积物中的病毒丰度显著高于深海海水。挑战者深渊底部表层(水深10325 m)沉积物中病毒丰度为2.4×106~5.3×107 VLP/cm3。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深海细菌和古菌的生命活动, 从而对深海生态系统的运转和平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对深海深渊病毒的研究仍然非常稀少。深渊噬菌体的分离对深海及深渊病毒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创新价值,对于理解深海生态系统的运转和平衡,以及深渊微生物的适应策略和进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深海深渊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由于长期适应环境,因此形成了极为特殊的生理机制,并产生多种特殊的物质等,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海洋螺菌目(oceanospirillales)是马里亚纳海沟丰度最高的细菌类群。据报道,它能够降解多种石油烃,应用于石油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
在深海病毒群落研究中,深度被认为是造成深海病毒群落丰度及组成显著性差异的重要原。然而,尚需要进一步研究造成这种差异的内在机制。在近海和浅海环境中,已知病毒受到温度、盐度、辐射、营养物、有机/无机颗粒物等环境因子的影响,但在深海环境中,这些因素是否与病毒相关,以及他们的影响程度如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深海深渊病毒的功能主要包含两大方面:一是由病毒裂解所介导的对物质能量循环的调节(病毒回路)以及对生态系统组成的平衡(种群调节);二是病毒中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辅助代谢) 以及病毒对宿主生理活动的影响(环境适应)。然而,目前关于深渊病毒的研究还非常有限。
深渊病毒的研究离不开深海环境与极端生命过程两个关键点。高压与寡营养(深部)是深海两个关键环境因子,它们与深海病毒的关系目前还了解极少, 需要尽快建立深海病毒-宿主模式系统, 以深入探讨不同极端环境条件下深海病毒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及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关系等问题。
总之,深渊病毒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由于深渊噬菌体的分离十分有限,我们对深海深渊环境中的病毒知之甚少。因此,深渊噬菌体的分离对研究深海病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创新价值。
海洋病毒通过调节微生物群落结构,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如能将深渊中细菌与病毒的相互作用充分挖掘出来,展示出它们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调节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特性,然后加以综合利用,将有望改善海洋生态系统的治理效率,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至关重要。
深渊噬菌体特殊的特性在遗传工程、基因治疗和转基因动物等领域极也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渊盐单胞菌溶原性噬菌体,并提供该噬菌体的分离方法,以及提供该噬菌体的应用,以弥补现有技术和研究的不足,从而用以推动深渊病毒、深渊中细菌与病毒相互作用的研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深渊盐单胞菌溶原性噬菌体,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号为:CGMCC NO. 45080,保藏日期为:2022年02月09日,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分类命名为噬菌体 Halomonas phage,命名为噬菌体 Halomonas phage 4908。
所述噬菌体的全基因组测序序列见序列表中SEQ NO.1(包括SEQ NO.1-1、SEQNO.1-2、SEQ NO.1-3顺次接续,总计基因组大小为38,630bp)。
所述深渊盐单胞菌溶原性噬菌体4908来源于马里亚纳海沟8900米深海沉积物,从深渊盐单胞菌(Halomonas Boliviensis)中诱导分离得到的一株噬菌体;由于8900米的深渊环境特性是低温,高压,无光,那么该噬菌体具有与其生存环境相匹配的特性,即该噬菌体具有耐低温、耐高压、无光环境下生存等特性;另外该噬菌体与表层海水分离的噬菌体不同,推测其具有特殊代谢通路。
进一步的,所述噬菌体为一株温和性噬菌体(temperate phage),属于溶源性噬菌体(lysogenic phage),能够与宿主共生共存,即该噬菌体与宿主菌共生在硫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
所述噬菌体属于耐盐耐压的海洋螺杆菌目,盐单胞菌科,盐单胞菌属作为宿主的噬菌体,具体为玻利维亚盐单胞菌。
所述噬菌体4908宿主细菌属于海洋螺杆菌目Oceanospirillales,盐单胞菌科Halomonadaceae,盐单胞菌属Halomonas,玻利维亚盐单胞菌种Halomonas Boliviensis。盐单胞菌属Halomonas,是革兰氏阴性菌群,大多为杆状,是一类能在绝对盐度(NaCl)为0~32%条件下生长的耐盐细菌。菌落形态为圆形,乳白色,凸透镜状,边缘完整,菌落直径较大,需NaCl才能生长,最适NaCl浓度为3%,产淀粉酶、过氧化氢酶,不能水解明胶,硝酸盐还原阳性,不能发酵果糖、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蔗糖产酸。
一种深渊盐单胞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号为:CGMCC NO. 24386,保藏日期为:2022年02月09日,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分类命名为盐单胞菌Halomonas sp. 命名为玻利维亚盐单胞菌Halomonas Bolivenasis
所述噬菌体的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活化的盐单胞菌种以5%的接种量接入2216E液体培养基冻存管中,27℃培养过夜。
(2)添加丝裂霉素C使其浓度达到1.0 µg/mL,静置培养过夜。
(3)上述经丝裂霉素C诱导的变澄清的细菌裂解液5mL,4000 × g离心30min,上清液用0.22µm滤膜过滤,得到不含宿主菌的噬菌体原液,4℃保存。
进一步的,所述2216E培养基包括:蒸馏水:1L;海盐:30g;蛋白胨:5g;酵母: 1g;琼脂: 15g;121℃高压灭菌15分钟,冷却后备用。
所述噬菌体的基因组测序:
更进一步,将上述不含属宿主菌的噬菌体原液,经核酸提取及病毒文库构建,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具体是经OMEGA病毒DNA核酸提取试剂盒进行核酸提取,送生工测序使用Illumina平台进行全基因组测序, 通过Trimmomatic进行质控SPAdes进行拼接,确定了噬菌体4908基因组DNA的全部核苷酸序列。最终得到噬菌体的全基因组测序序列为:SEQ NO.1(包括SEQ NO.1-1、SEQ NO.1-2、SEQ NO.1-3)。
经鉴定,所述噬菌体4908为盐单胞菌噬菌体,拟定为有尾噬菌体目肌尾噬菌体科。所述噬菌体4908基因组大小为38,630bp, G+C含量54.4%,由49个开放阅读框(ORFs)编码;因此,基因序列中共有49个开放阅读框(ORF1到ORF49),其中有 16种蛋白质无法匹配到数据库中的任何蛋白质,并被注释为假定蛋白。大量的假定蛋白证明许多的功能有待后续研究,我们猜测这与深渊噬菌体与已知的表层海水病毒具有不同的代谢通路以及基因表达有关,因此极具研究价值性。
噬菌体4908整个基因组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复制和调节,结构,包装,整合,溶菌以及辅助代谢基因AMG:
复制和调节模块:(1)ORF2 DNA甲基化酶(Methyl-directed repair DNA adeninemethylase (EC 2.1.1.72)) 起始位点为2136终止位点为1378,该基因组的存在证明了噬菌体4908携带DNA甲基化修饰酶,帮助免疫宿主的非特异性识别系统,促进溶原性感染。(2)ORF37为噬菌体阻遏蛋白cI(Phage repressor protein cI),起始位点为31565终止位点为30900,特殊的转录调控因子,调控特定的基因表达,可以帮助病毒保持潜伏,保持溶原性感染。在控制噬菌体的溶源裂解途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病毒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以及控制裂解过程。阻遏蛋白cI的应用也很广泛,它可以用于粒细胞(比如说骨髓细胞、T细胞等)、巨噬细胞以及B细胞等微生物细胞的调控,也可以用于肿瘤相关的基因表达调控。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新药开发及抗病毒治疗中,为病毒治疗及新药开发提供有用的信息。(3)ORF29为基因D蛋白,它通过结合到特定的DNA序列来调节其表达,从而实现对基因的调控,改变基因的表达。(4)DNA聚合酶V。(5)ORF45为噬菌体TraR/YbiI家族蛋白(Phage TraR/YbiI family protein),起始位点为36115终止位点为36330,具有抑制rRNA和r蛋白启动子的机制。可以作为转录因子,调控基因转录,将细胞资源转移到噬菌体,以减缓宿主生长并增加噬菌体繁殖增长。
组装模块:门户蛋白GpQ,噬菌体衣壳支架蛋白GpO,噬菌体主要衣壳蛋白GpN,噬菌体末端酶( 核酸内切亚基GpM),噬菌体头部完成/稳定蛋白GpL,噬菌体尾卷尺蛋白TMP。尾卷尺蛋白是一种组成噬菌体尾巴的组分,它在吸附时可以帮助噬菌体吸附细菌,并控制尾巴的长度或者是尾巴蛋白亚体的形成,其功能类似于噬菌体的尾巴装配蛋白。这些蛋白可能包括尾巴长度控制蛋白质,尾巴纤维蛋白,尾巴组分蛋白和尾巴亚结构蛋白。控制噬菌体尾巴的形成、装配以及构建整个噬菌体尾巴的部件,如尾丝和尾板。
结构模块:噬菌体尾部蛋白X,噬菌体尾部蛋白,噬菌体尾部完成蛋白,基板组装蛋白GpV,噬菌体基板组装蛋白GpW,基板组装蛋白GpJ,噬菌体尾部纤维,噬菌体尾丝蛋白,尾丝组装蛋白P37,噬菌体尾鞘单体GpFI,噬菌体主尾管蛋白GpFII,尾蛋白,噬菌体P2 GpE蛋白,噬菌体尾部蛋白GpU。
辅助代谢基因AMG:(1)ORF21为DMT药物/代谢物转运蛋白超家族通透酶(Permeaseof the drug/metabolite transporter (DMT) superfamily),起始位点为15692终止位点为16792,负责药物进出细胞的功能,转运DMT及其药物底物,从而实现对DMT代谢物的调控。它介导的氨基酸、多糖、 多肽、神经递质、金属离子、 代谢产物、内外源性毒素和各种药物等物质,以主动方式完成细胞内外的跨膜转运。DMT药物/代谢转运蛋白是其可能的毒力因子。
噬菌体溶菌酶,整合酶的蛋白是:(1)ORF11为溶菌酶(Phage lysozyme R (EC3.2.1.17)),起始位点为8868终止位点为9365,能够帮助核酸进入宿主。(2)ORF49为噬菌体整合酶(Phage integrase),起始位点为37364终止位点为38530,帮助病毒DNA整合到宿主。它是整合位点序列特异性的酶类。由于这一特性,它可用于向染色体定位特异性地导入目的基因,在遗传工程、基因治疗和转基因动物等领域极具应用前景。编码整合酶和溶菌酶说明在深渊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噬菌体4908可根据宿主的生存状态以及环境的影响,选择性的表达不同的蛋白从而切换不同的生活策略,整合在宿主的基因组中或者裂解宿主。这种特殊的机制,我们猜测与深渊高压、低温、黑暗、寡营养等多种极端环境条件有关。
所述噬菌体4908能够用以研究深渊中细菌与病毒的相互作用,也可用于向染色体定位特异性地导入目的基因,在遗传工程、基因治疗和转基因动物等领域极具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渊盐单胞菌噬菌体,噬菌体4908是第一株来源于马里亚纳海沟8900米的深渊溶原性噬菌体。根据目前报道,深渊噬菌体非常稀少溶原性噬菌体也很少。本噬菌体即是深渊噬菌体又是溶原性噬菌体。因此,本噬菌体对未来可用于研究深渊病毒、深渊中细菌与病毒的相互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噬菌体属于耐盐耐压的海洋螺杆菌目,海洋螺杆菌噬菌体目前为止只报道了10株。深海深渊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由于长期适应环境,因此形成了极为特殊的生理机制,并产生多种特殊的物质等,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深海病毒在深海生态系统中有极高的丰度和多样性,并且其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扮演着关键的生态调节者的角色。
且根据基因组编码基因分析,本发明分离得到的噬菌体在遗传工程、基因治疗和转基因动物等领域极具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噬菌体4908的全基因组系统发育树图谱。
图2是噬菌体4908基因组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以及附件对本发明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深渊盐单胞菌噬菌体的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活化的盐单胞菌种以5%的接种量接入2216E液体培养基冻存管中,27℃培养过夜;所述2216E培养基包括:蒸馏水:1L;海盐:30g;蛋白胨:5g;酵母: 1g;琼脂: 15g;121℃高压灭菌15分钟,冷却后备用。
(2)添加丝裂霉素C使其浓度达到1.0 µg/mL,静置培养过夜,得到变澄清的细菌裂解液5mL。
(3)上述经丝裂霉素 C诱导的变澄清的细菌裂解液5mL,4000 × g离心30min,上清液用0.22µm滤膜过滤,得到不含宿主菌的噬菌体原液,4℃保存。
本实施例利用丝裂霉素C作为溶源性状态噬菌体的诱导剂,利用分离自马里亚纳海沟沉积物中的一株盐单胞菌Halomonas ,诱导分离出一株新的溶源性噬菌体4908,并对其进行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分析,深入探究其基因组组成与功能特征。
实施例2:对实施例1分离得到的噬菌体进行基因组测序
将实施例1中不含属宿主菌的噬菌体原液,经核酸提取及病毒文库构建,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具体是经OMEGA病毒DNA核酸提取试剂盒进行核酸提取,送生工测序使用Illumina平台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通过Trimmomatic进行质控SPAdes进行拼接,确定了噬菌体4908基因组DNA的全部核苷酸序列。最终得到噬菌体的全基因组测序序列为:SEQ NO.1(包括SEQ NO.1-1、SEQ NO.1-2、SEQ NO.1-3)。
实施例3: 基因功能预测和注释
通过RAST (Rapid Annotation using Subsystem Technology) 在线注释对该噬菌体全基因测序的序列进行预测与注释,分析结果见表1。
表1噬菌体4908的ORF基因注释表一
表2噬菌体4908的ORF基因注释表二
该噬菌体4908基因组大小为38,630bp, G+C含量54.4%,由49个开放阅读框(ORFs)编码。该噬菌体的基因序列中共有49个开放阅读框(ORF1到ORF49);其中, ORF2 DNA甲基化修饰酶 (Methyl-directed repair DNA adenine methylase (EC 2.1.1.72))起始位点为2136终止位点为1378; ORF21为DMT药物/代谢物转运蛋白超家族通透酶(Permease of thedrug/metabolite transporter (DMT) superfamily),起始位点为15692终止位点为16792;ORF37为噬菌体阻遏蛋白cI(Phage repressor protein cI),起始位点为31565终止位点为30900,在控制噬菌体的溶源裂解途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病毒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以及控制裂解过程。阻遏蛋白cI的应用也很广泛,它可以用于粒细胞(比如说骨髓细胞、T细胞等)、巨噬细胞以及B细胞等微生物细胞的调控,也可以用于肿瘤相关的基因表达调控。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新药开发及抗病毒治疗中,为病毒治疗及新药开发提供有用的信息。ORF45为噬菌体TraR/YbiI家族蛋白(Phage TraR/YbiI family protein),起始位点为36115终止位点为36330; ORF29为基因D蛋白;ORF11为溶菌酶(Phage lysozyme R (EC3.2.1.17)),起始位点为8868终止位点为9365; ORF4噬菌体ATP酶亚基,起始位点为5094终止位点为3313,与转座相关。ORF49为噬菌体整合酶(Phage integrase)。
ORF7 末端酶(核内切亚基),ORF24噬菌体主尾管蛋白、ORF25尾部蛋白和ORF27噬菌体尾部卷尺蛋白均显示表明该噬菌体4908与有尾噬菌体的特性相似。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有大量的假定蛋白(hypothetical protein)占比约30%,在49个蛋白中,有 16种蛋白质无法匹配到数据库中的任何蛋白质,并被注释为假定蛋白。其存在已经被预测(基因组DNA测序),但是缺乏体内表达的实验证据。因此大量的假定蛋白证明许多的功能有待后续研究,极具研究价值性。
其中,ORF转录的功能蛋白包括:(1)DNA甲基化酶(Methyl-directed repair DNAadenine methylase (EC 2.1.1.72)) 帮助免疫宿主的非特异性识别系统,促进溶原性感染。(2)噬菌体阻遏蛋白cI(Phage repressor protein cI),特殊的转录调控因子,调控特定的基因表达,可以帮助病毒保持潜伏,保持溶原性感染。(3)基因D蛋白,它通过结合到特定的DNA序列来调节其表达,从而实现对基因的调控,改变基因的表达。(4)DNA聚合酶V。(5)噬菌体TraR/YbiI家族蛋白(Phage TraR/YbiI family protein),具有抑制rRNA和r蛋白启动子的机制。可以作为转录因子,调控基因转录,将细胞资源转移到噬菌体,以减缓宿主生长并增加噬菌体繁殖增长。
实施例4: 进化分析
所述噬菌体4908的宿主菌盐单胞菌经生工测序使用Illumina平台进行测序并与NCBI数据库进行BLASTn比对为玻利维亚盐单胞菌(Halomonas Bolivenasis)。
再将噬菌体4908的基因组测序序列通过ViPTree(https://www.genome.jp/viptree)进行全基因组的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噬菌体4908与肌尾噬菌体病毒科相似,如图1所示。
结果分析:同源性及进化分析表明,噬菌体4908与肌尾噬菌体病毒科相似,拟定其为有尾噬菌体目肌尾噬菌体科成员,确定该噬菌体为盐单胞菌噬菌体的新成员。
实施例5: 基因图谱
通过CLC Main Workbench 23.0.4对噬菌体4908进行基因组图谱的绘制。根据注释基因的功能,噬菌体4908整个基因组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复制和调节,结构,包装,整合,溶菌,转座,辅助代谢基因AMG,分析结果见图2:
复制和调节模块:(1)DNA甲基化酶(Methyl-directed repair DNA adeninemethylase (EC 2.1.1.72))帮助免疫宿主的非特异性识别系统,促进溶原性感染。(2)噬菌体阻遏蛋白cI(Phage repressor protein cI),特殊的转录调控因子,调控特定的基因表达,可以帮助病毒保持潜伏,保持溶原性感染。从分子水平来看,是因为各种外因,引起了噬菌体CI蛋白质的破坏,使其失去了阻遏作用而进入烈性反应,如果CI蛋白质含量高时,则进入温和反应。(3)基因D蛋白,它通过结合到特定的DNA序列来调节其表达,从而实现对基因的调控,改变基因的表达。(4)DNA聚合酶V。(5)噬菌体TraR/YbiI家族蛋白(Phage TraR/YbiI family protein),具有抑制rRNA和r蛋白启动子的机制。可以作为转录因子,调控基因转录,将细胞资源转移到噬菌体,以减缓宿主生长并增加噬菌体繁殖增长。
组装模块:门户蛋白GpQ,噬菌体衣壳支架蛋白GpO,噬菌体主要衣壳蛋白GpN,噬菌体末端酶( 核酸内切亚基GpM),噬菌体头部完成/稳定蛋白GpL,噬菌体尾卷尺蛋白TMP。尾卷尺蛋白是一种组成噬菌体尾巴的组分,它在吸附时可以帮助噬菌体吸附细菌,并控制尾巴的长度或者是尾巴蛋白亚体的形成,其功能类似于噬菌体的尾巴装配蛋白。这些蛋白可能包括尾巴长度控制蛋白质,尾巴纤维蛋白,尾巴组分蛋白和尾巴亚结构蛋白。控制噬菌体尾巴的形成、装配以及构建整个噬菌体尾巴的部件,如尾丝和尾板。
结构模块:噬菌体尾部蛋白X,噬菌体尾部蛋白,噬菌体尾部完成蛋白,基板组装蛋白GpV,噬菌体基板组装蛋白GpW,基板组装蛋白GpJ,噬菌体尾部纤维,噬菌体尾丝蛋白,尾丝组装蛋白P37,噬菌体尾鞘单体GpFI,噬菌体主尾管蛋白GpFII,尾蛋白,噬菌体P2 GpE蛋白,噬菌体尾部蛋白GpU。
辅助代谢基因AMG:(1)DMT药物/代谢物转运蛋白(Permease of the drug/metabolite transporter (DMT) superfamily),特别药物/代谢物输出者(DME)家族,由100多个测序成员组成,与代谢物输出有关。负责药物进出细胞的功能,转运DMT及其药物底物,从而实现对DMT代谢物的调控。它介导的氨基酸、多糖、 多肽、神经递质、 金属离子、 代谢产物、内外源性毒素和各种药物等物质,以主动方式完成细胞内外的跨膜转运;DMT药物/代谢转运蛋白是其可能的毒力因子。
噬菌体溶菌酶,整合酶的蛋白是:(1)ORF11溶菌酶(Lysozyme (EC 3.2.1.17))能够帮助核酸进入宿主。(2)ORF49噬菌体整合酶(phage integrase),噬菌体整合酶是整合位点序列特异性的酶类。由于这一特性,它可用于向染色体定位特异性地导入目的基因,在遗传工程、基因治疗和转基因动物等领域极具应用前景。编码整合酶和溶菌酶说明在深渊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噬菌体4908可根据宿主的生存状态以及环境的影响,选择性的表达不同的蛋白从而切换不同的生活策略,整合在宿主的基因组中或者裂解宿主。这种特殊的机制,我们猜测与深渊高压、低温、黑暗、寡营养等多种极端环境条件有关。
本发明分离鉴定了一株新型深渊盐单胞菌溶原性噬菌体,并拟定其为盐单胞菌噬菌体新成员,是第一株深渊溶原性噬菌体,也是深渊中第一株玻利维亚盐单胞菌噬菌体,为研究深渊中噬菌体及其与细菌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实验材料。
已有研究结果显示,溶源噬菌体或其基因组片段广泛存在于各类微生物基因组中。但其敏感菌株筛选非常难得到,因此溶源噬菌体的存在经常在研究中被忽视。溶源状态是一种十分稳定的存在状态,在宿主菌中可持续存在多代,但在某些条件如紫外线、致癌剂、突变剂、X线等作用下,可打破其原有的溶源周期,使噬菌体进入溶菌性周期,这种现象称为前噬菌体的诱导与切离,发生率约为10-2-10- 5。但仍存在另一种奇特现象,有少数溶源性细菌中的前噬菌体,它们在利用细菌的系统合成自身的基因组后,并不立刻组装成成熟噬菌体对宿主菌进行攻击,这个现象即称为"治愈" 。溶源性细菌是一种较顽强存在,相比于同种细菌,它对同种或有亲缘关系较近的噬菌体的抵抗力更强,从而使宿主菌获得某种噬菌体免疫性。噬菌体4908的分离使我们猜测深渊噬菌体由于特殊的环境以溶原性噬菌体为主。
本发明揭示了迄今为止鲜有报道的,深渊马里亚纳海沟8900米大洋螺菌盐单胞菌溶原性噬菌体,猜测深海深渊浮游病毒可能倾向于溶原性感染和参与水平基因转移。然而,深海和深渊区病毒的生存策略仍然是一个谜,尽管对深海的病毒研究显示,在深海区溶源性病毒的生存策略普遍存在。这是基于对深海样品的宏基因组分析的裂解性和溶源性病毒生产和溶源性感染的标志基因(如整合酶)的垂直分布分析。
该噬菌体中的噬菌体整合酶(Phage_integrase)是一种参与溶原性重组并介导噬菌体与宿主之间序列重组的酶,是温和型噬菌体的显著标记基因。
这些结果都表明,深渊病毒可能更倾向溶源性生存策略,以适应一个不稳定的营养贫乏的低宿主丰度的恶劣环境。
深海及深渊病毒相关的研究正在成为关注点, 考虑到深海环境的广泛分布性及其中病毒的极高遗传多样性, 预期将有更多新的科学发现被报道, 如新的病毒种类的分离和鉴定、新的病毒诱导和调控机制、环境因子对病毒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病毒的起源及其与宿主的协同演化、病毒在深海碳储库形成与稳定发展中的作用等。在此基础上,人们对病毒在深海尤其深渊这一重要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学意义和作用机理将会有新的认识。

Claims (8)

1.一种深渊盐单胞菌溶原性噬菌体,其特征在于,该噬菌体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号为:CGMCC No. 45080,保藏日期为:2022年02月09日,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分类命名为噬菌体 Halomonas phage,命名为噬菌体 Halomonas phage 4908;所述噬菌体的全基因组测序序列见序列表中SEQ NO.1-1、SEQ NO.1-2、SEQ NO.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渊盐单胞菌溶原性噬菌体,其特征在于,该噬菌体来源于马里亚纳海沟8900米深海沉积物,从深渊盐单胞菌Halomonas Boliviensis中分离而得;所述噬菌体4908为温和性噬菌体,属于溶源性噬菌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渊盐单胞菌溶原性噬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渊盐单胞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号为:CGMCC No.24386,保藏日期为:2022年02月09日,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分类命名为盐单胞菌 Halomonas sp. 命名为玻利维亚盐单胞菌Halomonas Bolivenasi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渊盐单胞菌溶原性噬菌体,其特征在于,该噬菌体的基因组大小为38,630bp, G+C含量54.4%,由49个开放阅读框ORFs编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渊盐单胞菌溶原性噬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49个开放阅读框ORFs编码包括:ORF2 DNA甲基化修饰酶起始位点为2136终止位点为137;ORF21为DMT药物/代谢物转运蛋白超家族通透酶,起始位点为15692终止位点为16792;ORF37为噬菌体阻遏蛋白cI,起始位点为31565终止位点为30900;ORF43噬菌体蛋白;ORF45为噬菌体TraR/YbiI家族蛋白,起始位点为36115终止位点为36330;ORF29为基因D蛋白;ORF11为溶菌酶,起始位点为8868终止位点为9365;ORF49为噬菌体整合酶,起始位点为37364终止位点为3853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渊盐单胞菌溶原性噬菌体,其特征在于,该噬菌体的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活化的盐单细胞菌种接入液体培养基冻存管中,培养过夜;
(2)添加丝裂霉素C,静置培养过夜变澄清的细菌裂解液;
(3)经丝裂霉素C诱导后的细菌裂解液进行离心,上清液进行滤膜过滤,得到不含宿主菌的噬菌体原液,保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深渊盐单胞菌溶原性噬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培养基为2216E培养基,包括:蒸馏水:1L;海盐:30g;蛋白胨:5g;酵母: 1g;琼脂: 15g。
8.一种深渊盐单胞菌溶原性噬菌体在遗传工程、基因治疗和转基因动物中的应用。
CN202310934245.0A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深渊盐单胞菌溶原性噬菌体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66762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34245.0A CN116676277B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深渊盐单胞菌溶原性噬菌体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34245.0A CN116676277B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深渊盐单胞菌溶原性噬菌体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76277A true CN116676277A (zh) 2023-09-01
CN116676277B CN116676277B (zh) 2023-11-03

Family

ID=87791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34245.0A Active CN116676277B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深渊盐单胞菌溶原性噬菌体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7627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3469A (zh) * 2014-05-20 2014-10-01 天津科技大学 裂解水产致病菌噬菌体的分离与筛选方法
CN109022370A (zh) * 2018-08-06 2018-12-18 浙江大学 一种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噬菌体的应用及生防制剂
CN113423824A (zh) * 2018-11-27 2021-09-21 艾力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细菌递送媒介物中的嵌合受体结合蛋白
WO2022238552A1 (en) * 2021-05-12 2022-11-17 Eligo Bioscience Production bacterial cells and use thereof in production methods
CN116478936A (zh) * 2023-05-23 2023-07-25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株高效裂解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噬菌体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3469A (zh) * 2014-05-20 2014-10-01 天津科技大学 裂解水产致病菌噬菌体的分离与筛选方法
CN109022370A (zh) * 2018-08-06 2018-12-18 浙江大学 一种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噬菌体的应用及生防制剂
CN113423824A (zh) * 2018-11-27 2021-09-21 艾力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细菌递送媒介物中的嵌合受体结合蛋白
WO2022238552A1 (en) * 2021-05-12 2022-11-17 Eligo Bioscience Production bacterial cells and use thereof in production methods
CN116478936A (zh) * 2023-05-23 2023-07-25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株高效裂解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噬菌体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ENNIFER M. MOBBERLEY ET AL.: "The Temperate Marine Phage HAP-1 of Halomonas aquamarina Possesses a Linear Plasmid-Like Prophage Genome", JOURNAL OF VIROLOGY, vol. 82, no. 13, pages 6618 - 6630 *
安慧婷等: "单增李斯特菌溶源性噬菌体的诱导及鉴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vol. 32, no. 5, pages 39 - 4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76277B (zh) 2023-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oyd et al. Isol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ecology of sulfur-respiring Crenarchaea inhabiting acid-sulfate-chloride-containing geothermal springs in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Sørensen et 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of a hypersaline endoevaporitic microbial mat
Hamilton-Brehm et al. Caldicellulosiruptor obsidiansis sp. nov., an anaerobic, extremely thermophilic, cellulolytic bacterium isolated from Obsidian Pool,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Großkopf et al. Diversity and structure of the methanogenic community in anoxic rice paddy soil microcosms as examined by cultivation and direct 16S rRNA gene sequence retrieval
CN110055200B (zh) 一株变形假单胞菌clpV基因沉默菌株
Inoue et al. Halomarina oriensis gen. nov., sp. nov., a halophilic archaeon isolated from a seawater aquarium
CN105543193A (zh) 一种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及其编码基因和重组菌
Morimoto et al. Cooccurrence of broad-and narrow-host-range viruses infecting the bloom-forming toxic cyanobacterium Microcystis aeruginosa
Thiroux et al. The first head‐tailed virus, MFTV1, infecting hyperthermophilic methanogenic deep‐sea archaea
Carvalho et al. Occurrence and diversity of Legionellaceae in polar lakes of the Antarctic peninsula
Ohki et al. 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and genetic analysis related to exopolysaccharide (EPS) production in the fresh-water unicellular cyanobacterium Aphanothece sacrum (Suizenji Nori)
Takemura et al. PhcQ mainly contributes to the regulation of quorum sensing‐dependent genes, in which PhcR is partially involved, in Ralstonia pseudosolanacearum strain OE1‐1
CN104946552A (zh) 安全高效生产申嗪霉素的基因工程菌株及其应用
CN116676277B (zh) 一种深渊盐单胞菌溶原性噬菌体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
Li 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iezotolerant fungi from mariana trench sediment
CN108728372B (zh) 一株异氧氨同化的鞘氨醇单胞菌lpn080及其微生物制剂与应用
CN115287243B (zh) 一株变形假单胞菌flgK基因沉默菌株及其构建方法
CN116376790A (zh) 一种重组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CN113416731B (zh) 用于筛选vfm群体感应信号淬灭菌和抑制剂的报告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Khomyakova et al. Phenotypic and 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irst alkaliphilic aceticlastic methanogens and proposal of a novel genus Methanocrinis gen. nov. within the family Methanotrichaceae
CN112626046B (zh) 一种能抗b型和d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酰基转移酶gantb及其应用
Vu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phylo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cobalamin biosynthetic genes of Ensifer adhaerens
CN111662939B (zh) 一种利用信号分子促进伯克霍尔德氏菌合成毒黄素的方法
CN109112091B (zh) 一株阴沟肠杆菌fy-0701以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CN1900284A (zh) 一种烷烃降解菌的单加氧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