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74957A - 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74957A
CN116674957A CN202310675578.6A CN202310675578A CN116674957A CN 116674957 A CN116674957 A CN 116674957A CN 202310675578 A CN202310675578 A CN 202310675578A CN 116674957 A CN116674957 A CN 116674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coal
conveyor belt
time
convey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7557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鹭
薛晓丹
陈蔡辉
陈兵
徐敏
周雷
潘宸
刘绮里
王院生
陈大庆
韦利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International Power Jiangsu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Nantong Power Plant of Huaneng International Power Jiangsu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International Power Jiangsu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Nantong Power Plant of Huaneng International Power Jiangsu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International Power Jiangsu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Nantong Power Plant of Huaneng International Power Jiangsu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International Power Jiangsu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7557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749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74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749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30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4Bulk
    • B65G2201/045Sand, soil and mineral o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2Control or detection
    • B65G2203/0208Control or detection relating to the transported articles
    • B65G2203/0258Weight of the art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的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传送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的方案是对传感器获取的信号进行分析,生成实时煤料重量信息,并根据实时煤料重量信息,确定第一输送强度组,基于时效性要求确定的最低功率要求边界以及对不同传送带的驱动功率的转化效率分析,对第一输送强度组进行修正,得到第二输送强度组,上述方案的优点在于,不仅实现了根据实时煤料重量来对传送带进行调控,还实现了将传送带向更高转化效率的方向的调整,使传送带运转的更加高效和节能。

Description

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送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输煤传送带是矿山、电厂等工业领域中常见的设备之一,用于将煤炭等物料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其驱动功率策略是指如何控制传送带的电机,以实现高效、稳定、节能的输送过程。
传送带的驱动系统通常由电机、减速器、联轴器、滚筒等组成,电机是其核心部件。在传统的传送带驱动系统中,电机的启动和停止控制是通过手动操作实现的,这种方式不能保证电机处于更加高效节能的运行状态,且不能自动适应物料的变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亟需一种能够优化传送带的驱动方式的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煤料体量对传送带驱动方式进行高效节能优化的方法及系统。
所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方法,包括:
获取传感器信号,并生成实时煤料重量信息;
根据实时煤料重量信息确定第一输送强度组,所述第一输送强度组包括不同的传送带的输送起点时间、输送结束时间和驱动功率;
获取时效性要求,并对时效性要求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所述第一输送强度组中的不同的传送带设定最低功率要求边界;
针对第一输送强度组中的不同传送带的驱动功率进行转化效率分析,根据转化效率分析结果且在满足所述最低功率要求边界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输送强度组进行修正,以得到第二输送强度组;
根据第二输送强度组,对不同的传送带进行驱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根据实时煤料重量信息确定第一输送强度组的方法,根据实时煤料重量信息确定第一输送强度组的方法包括:
基于输煤任务信息,确定应用的传送带、传送带特征以及传送带连接顺序,并针对不同的传送带的集合建立第一输送强度组;
针对每个传送带预设有输煤重量-转速对应规则;
基于实时煤料重量信息确定实时煤料重量,并根据输煤重量-转速对应规则,确定不同传送带的标准电机转速;
当传送带落煤后,驱动传送带的电机达到标准电机转速,并获取传送带的驱动功率,将获取的传送带的驱动功率以对应传送带的方式存档于第一输送强度组;
根据不同传送带的传送带长度以及所述传送带确定的标准电机转速,确定每份煤料走完每个传送带消耗的第一时间长度,并基于第一个传送带的起点时间以及每份煤料分别走完每个传送带所消耗的第一时间长度,确定每个传送带的输送起点时间;
基于输煤任务信息,确定需要转运的总输煤量,并根据传送带的标准电机转速,确定传送带的输煤速度,并根据传送带的输煤速度,确定清空总输煤量所消耗的第二时间长度;
根据所有传送带对应的输送起点时间、所有传送带对应的第一时间长度以及清空总输煤量所消耗的第二时间长度,确定每个传送带的输送结束时间;
将确定的每个传送带的输送起点时间和输送结束时间存储于第一输送强度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设定最低功率要求边界的方法,根据时效性要求分析结果,对第一输送强度组中的不同的传送带设定最低功率要求边界的方法包括:
根据时效性要求,将所述第一输送强度组中每个传送带对应的输送结束时间向前推移;
将向前推移的输送结束时间和输送起点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值认定为第三时间长度;
根据输煤任务信息,确定需要转运的总输煤量;
根据需要当下转运的总煤量以及第三时间长度,确定传送带的输煤速度,并根据输煤速度确定不同传送带的第二电机转速;
驱动不同的传送带分别达到第二电机转速,并分别实时获取不同传送带的驱动功率,并将此时不同传送带的驱动功率确定为最低功率要求边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对第一输送强度组进行修正的方法,针对第一输送强度组中的不同传送带的驱动功率进行转化效率分析,并根据转化效率分析结果,对第一输送强度组进行修正的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的电机转速提升比同步提升不同的传送带的电机转速,并保持不同传送带的输煤速度相同;
每次的电机转速的提升,均对不同的传送带的驱动功率进行获取,并予以记录,并计算所有传送带的驱动功率的总和;
针对每次对所有传送带的电机转速的提升,计算输煤速度与驱动功率总和的正比结果,并将对应正比结果最高的传送带的功率驱动方式确定为最优驱动功率策略;
根据最优驱动功率策略,对第一输送强度组中的驱动功率进行修正,并根据不同传送带的电机转速的变化,对第一输送强度组中的输送结束时间进行修正。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确定正比结果的表达式,计算输煤速度与驱动功率总和的正比结果的表达式为:
其中,y为输煤速度与驱动功率综合的正比值,v为输煤速度,pn为第n个传送带的驱动功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方法进行了改进,还包括:
根据第二输送强度组对不同的传送带进行驱动后,对从传送带上掉落的煤量进行统计分析;
根据从传送带上掉落的煤量的统计分析结果,确定第二输送强度组的输送质量,并根据第二输送强度组的输送质量,对第二输送强度组进行修正。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对第二输送强度组进行改进的方法,根据第二输送强度组的输送质量,对第二输送强度组进行修正的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传送带上掉落的煤量,并根据预设时间段内掉落的煤量构建针对第二输送强度组的质量评价算子;
根据质量评价算子,对第二输送强度组内的所有传送带的驱动功率进行比例修正,并根据修正后的驱动功率驱动每一个传送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对驱动功率进行比例修正的表达式,对驱动功率进行比例修正的表达式为:
其中,Δpn为比例修正后的第n个传送带的驱动功率,ki为质量评价调整系数,eu为质量评价算子,u为预设时间段内的传送带上掉落的煤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确定质量评价调整系数的方法,确定质量评价调整系数的方法包括:
针对从传送带上掉落的煤量设定有若干预设煤量区间,且每一预设煤量区间均对应有特定的质量评价调整系数;
确定从传送带上掉落的煤量的所属的预设煤量区间,并根据确定的预设煤量区间,确定出对应的质量评价调整系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系统,包括:
实时煤料重量分析模块,用于根据传感器的信号,生成实时煤料重量信息,并基于实时煤料重量信息,生成第一输送强度组,所述第一输送强度组包括不同的传送带的输送起点时间、输送结束时间和驱动功率;
时效性分析模块,用于获取时效性要求,并针对时效性要求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所述第一输送强度组中的不同传送带的设定最低功率要求边界;
转化效率分析模块,用于针对第一输送强度组中的不同传送带的驱动功率进行转化效率分析,并根据转化效率分析结果且在满足最低功率要求边界的情况下,对第一输送强度组进行修正,以得到第二输送强度组;
驱动模块,用于根据第二输送强度组,对不同的传送带进行驱动。
本申请公开的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方法及系统,具体公开的方案是对传感器获取的信号进行分析,生成实时煤料重量信息,并根据实时煤料重量信息,确定第一输送强度组,基于时效性要求确定的最低功率要求边界以及对不同传送带的驱动功率的转化效率分析,对第一输送强度组进行修正,得到第二输送强度组,上述方案的优点在于,不仅实现了根据实时煤料重量来对传送带进行调控,还实现了将传送带向更高转化效率的方向的调整,使传送带运转的更加高效和节能。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方法的方法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可以根据下述本发明的内容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述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术语“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者“上方”或者“上面”等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或“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诸如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外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实施例: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煤料体量对传送带驱动方式进行高效节能优化的方法及系统。
所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方法,参阅图1,包括:
步骤1,获取传感器信号,并生成实时煤料重量信息。
需要理解的是,传感器指的是称重传感器,用于测量需要转运煤料的重量,并根据需要转运煤料的重量,确定不同煤料传送带的运行状态,进而保证煤料传送带能够更加高效节能的运行。
步骤2,根据实时煤料重量信息确定第一输送强度组,所述第一输送强度组包括不同的传送带的输送起点时间、输送结束时间和驱动功率。
需要理解的是,实时煤料重量信息可以理解为实时煤料的重量,根据实时煤料的重量,确定不同传送带的驱动功率,以达到传送带的初步高效运转;所述第一输送强度组的表达形式为{An,en,dn,pn},其中An代表了第n个传送带,en代表了第n个传送带的输送起点时间,dn代表了第n个传送带的输送节点时间,pn代表了第n个传送带的驱动功率。
步骤3,获取时效性要求,并对时效性要求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所述第一输送强度组中的不同的传送带设定最低功率要求边界。
需要理解的是,时效性要求可以理解为对输煤任务的时间限制,比如,多长时间输送完多少体量的煤料,通过上述时效性要求的分析,可以确定,完成本次输煤任务需要的最长时间,并根据完成本次输煤任务需要的最长时间,对原有确定的第一输送强度组进行修正,而其中由于输煤任务时间的缩短,需要对不同的传送带的驱动功率进行调高,而经调高后的若干个驱动功率组成最低功率要求边界。
步骤4,针对第一输送强度组中的不同传送带的驱动功率进行转化效率分析,根据转化效率分析结果且在满足所述最低功率要求边界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输送强度组进行修正,以得到第二输送强度组。
需要了解的是,对不同的传送带的驱动功率的转化效率分析可以理解为,在特定驱动功率下,传送带的单位驱动功率所转移的煤料,之所以对不同的传送带进行转化效率分析,是因为执行输煤任务的传送带并非一个,不同的传送带的规格不同,其应用的传送电机的规格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尽可能的对使所有的传送带的驱动功率的总和达到最低的状态,需要对第一输送强度组进行修正。
步骤5,根据第二输送强度组,对不同的传送带进行驱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根据实时煤料重量信息确定第一输送强度组的方法,根据实时煤料重量信息确定第一输送强度组的方法包括:
第一步,基于输煤任务信息,确定应用的传送带、传送带特征以及传送带连接顺序,并针对不同的传送带的集合建立第一输送强度组。
第二步,针对每个传送带预设有输煤重量-转速对应规则。
需要理解的是,所述输煤重量-转速对应规则是预先制定的,制定原则在于根据实时煤料的重量确定不同传送带的运转效效率,并保证每个传送带的输煤速度,对应于每个传送带的输煤速度,有特定的标准电机转速。
第三步,基于实时煤料重量信息确定实时煤料重量,并根据输煤重量-转速对应规则,确定不同传送带的标准电机转速。
第四步,当传送带落煤后,驱动传送带的电机达到标准电机转速,并获取传送带的驱动功率,将获取的传送带的驱动功率以对应传送带的方式存档于第一输送强度组。
第五步,根据不同传送带的传送带长度以及所述传送带确定的标准电机转速,确定每份煤料走完每个传送带消耗的第一时间长度,并基于第一个传送带的起点时间以及每份煤料分别走完每个传送带所消耗的第一时间长度,确定每个传送带的输送起点时间。
第六步,基于输煤任务信息,确定需要转运的总输煤量,并根据传送带的标准电机转速,确定传送带的输煤速度,并根据传送带的输煤速度,确定清空总输煤量所消耗的第二时间长度。
第七步,根据所有传送带对应的输送起点时间、所有传送带对应的第一时间长度以及清空总输煤量所消耗的第二时间长度,确定每个传送带的输送结束时间。
第八步,将确定的每个传送带的输送起点时间和输送结束时间存储于第一输送强度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设定最低功率要求边界的方法,根据时效性要求分析结果,对第一输送强度组中的不同的传送带设定最低功率要求边界的方法包括:
第一步,根据时效性要求,将所述第一输送强度组中每个传送带对应的输送结束时间向前推移。
第二步,将向前推移的输送结束时间和输送起点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值认定为第三时间长度。
第三步,根据输煤任务信息,确定需要转运的总输煤量。
第四步,根据需要当下转运的总煤量以及第三时间长度,确定传送带的输煤速度,并根据输煤速度确定不同传送带的第二电机转速。
第五步,驱动不同的传送带分别达到第二电机转速,并分别实时获取不同传送带的驱动功率,并将此时不同传送带的驱动功率确定为最低功率要求边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对第一输送强度组进行修正的方法,针对第一输送强度组中的不同传送带的驱动功率进行转化效率分析,并根据转化效率分析结果,对第一输送强度组进行修正的方法包括:
第一步,按照预设的电机转速提升比同步提升不同的传送带的电机转速,并保持不同传送带的输煤速度相同。
第二步,每次的电机转速的提升,均对不同的传送带的驱动功率进行获取,并予以记录,并计算所有传送带的驱动功率的总和。
第三步,针对每次对所有传送带的电机转速的提升,计算输煤速度与驱动功率总和的正比结果,并将对应正比结果最高的传送带的功率驱动方式确定为最优驱动功率策略。
第四步,根据最优驱动功率策略,对第一输送强度组中的驱动功率进行修正,并根据不同传送带的电机转速的变化,对第一输送强度组中的输送结束时间进行修正。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确定正比结果的表达式,计算输煤速度与驱动功率总和的正比结果的表达式为:
其中,y为输煤速度与驱动功率综合的正比值,v为输煤速度,pn为第n个传送带的驱动功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方法进行了改进,还包括:
第一步,根据第二输送强度组对不同的传送带进行驱动后,对从传送带上掉落的煤量进行统计分析。
第二步,根据从传送带上掉落的煤量的统计分析结果,确定第二输送强度组的输送质量,并根据第二输送强度组的输送质量,对第二输送强度组进行修正。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对第二输送强度组进行改进的方法,根据第二输送强度组的输送质量,对第二输送强度组进行修正的方法包括:
第一步,获取预设时间段内传送带上掉落的煤量,并根据预设时间段内掉落的煤量构建针对第二输送强度组的质量评价算子。
第二步,根据质量评价算子,对第二输送强度组内的所有传送带的驱动功率进行比例修正,并根据修正后的驱动功率驱动每一个传送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对驱动功率进行比例修正的表达式,对驱动功率进行比例修正的表达式为:
其中,Δpn为比例修正后的第n个传送带的驱动功率,ki为质量评价调整系数,eu为质量评价算子,u为预设时间段内的传送带上掉落的煤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确定质量评价调整系数的方法,确定质量评价调整系数的方法包括:针对从传送带上掉落的煤量设定有若干预设煤量区间,且每一预设煤量区间均对应有特定的质量评价调整系数;确定从传送带上掉落的煤量的所属的预设煤量区间,并根据确定的预设煤量区间,确定出对应的质量评价调整系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系统,包括:实时煤料重量分析模块、时效性分析模块、转化效率分析模块和驱动模块。
所述实时煤料重量分析模块用于根据传感器的信号,生成实时煤料重量信息,并基于实时煤料重量信息,生成第一输送强度组,所述第一输送强度组包括不同的传送带的输送起点时间、输送结束时间和驱动功率。
所述时效性分析模块,用于获取时效性要求,并针对时效性要求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所述第一输送强度组中的不同传送带的设定最低功率要求边界。
所述转化效率分析模块,用于针对第一输送强度组中的不同传送带的驱动功率进行转化效率分析,并根据转化效率分析结果且在满足最低功率要求边界的情况下,对第一输送强度组进行修正,以得到第二输送强度组。
所述驱动模块,用于根据第二输送强度组,对不同的传送带进行驱动。
本申请公开的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方法及系统,具体公开的方案是对传感器获取的信号进行分析,生成实时煤料重量信息,并根据实时煤料重量信息,确定第一输送强度组,基于时效性要求确定的最低功率要求边界以及对不同传送带的驱动功率的转化效率分析,对第一输送强度组进行修正,得到第二输送强度组,上述方案的优点在于,不仅实现了根据实时煤料重量来对传送带进行调控,还实现了将传送带向更高转化效率的方向的调整,使传送带运转的更加高效和节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传感器信号,并生成实时煤料重量信息;
根据实时煤料重量信息确定第一输送强度组,所述第一输送强度组包括不同的传送带的输送起点时间、输送结束时间和驱动功率;
获取时效性要求,并对时效性要求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所述第一输送强度组中的不同的传送带设定最低功率要求边界;
针对第一输送强度组中的不同传送带的驱动功率进行转化效率分析,根据转化效率分析结果且在满足所述最低功率要求边界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输送强度组进行修正,以得到第二输送强度组;
根据第二输送强度组,对不同的传送带进行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实时煤料重量信息确定第一输送强度组的方法包括:
基于输煤任务信息,确定应用的传送带、传送带特征以及传送带连接顺序,并针对不同的传送带的集合建立第一输送强度组;
针对每个传送带预设有输煤重量-转速对应规则;
基于实时煤料重量信息确定实时煤料重量,并根据输煤重量-转速对应规则,确定不同传送带的标准电机转速;
当传送带落煤后,驱动传送带的电机达到标准电机转速,并获取传送带的驱动功率,将获取的传送带的驱动功率以对应传送带的方式存档于第一输送强度组;
根据不同传送带的传送带长度以及所述传送带确定的标准电机转速,确定每份煤料走完每个传送带消耗的第一时间长度,并基于第一个传送带的起点时间以及每份煤料分别走完每个传送带所消耗的第一时间长度,确定每个传送带的输送起点时间;
基于输煤任务信息,确定需要转运的总输煤量,并根据传送带的标准电机转速,确定传送带的输煤速度,并根据传送带的输煤速度,确定清空总输煤量所消耗的第二时间长度;
根据所有传送带对应的输送起点时间、所有传送带对应的第一时间长度以及清空总输煤量所消耗的第二时间长度,确定每个传送带的输送结束时间;
将确定的每个传送带的输送起点时间和输送结束时间存储于第一输送强度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时效性要求分析结果,对第一输送强度组中的不同的传送带设定最低功率要求边界的方法包括:
根据时效性要求,将所述第一输送强度组中每个传送带对应的输送结束时间向前推移;
将向前推移的输送结束时间和输送起点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值认定为第三时间长度;
根据输煤任务信息,确定需要转运的总输煤量;
根据需要当下转运的总煤量以及第三时间长度,确定传送带的输煤速度,并根据输煤速度确定不同传送带的第二电机转速;
驱动不同的传送带分别达到第二电机转速,并分别实时获取不同传送带的驱动功率,并将此时不同传送带的驱动功率确定为最低功率要求边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第一输送强度组中的不同传送带的驱动功率进行转化效率分析,并根据转化效率分析结果,对第一输送强度组进行修正的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的电机转速提升比同步提升不同的传送带的电机转速,并保持不同传送带的输煤速度相同;
每次的电机转速的提升,均对不同的传送带的驱动功率进行获取,并予以记录,并计算所有传送带的驱动功率的总和;
针对每次对所有传送带的电机转速的提升,计算输煤速度与驱动功率总和的正比结果,并将对应正比结果最高的传送带的功率驱动方式确定为最优驱动功率策略;
根据最优驱动功率策略,对第一输送强度组中的驱动功率进行修正,并根据不同传送带的电机转速的变化,对第一输送强度组中的输送结束时间进行修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输煤速度与驱动功率总和的正比结果的表达式为:
其中,y为输煤速度与驱动功率综合的正比值,v为输煤速度,pn为第n个传送带的驱动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第二输送强度组对不同的传送带进行驱动后,对从传送带上掉落的煤量进行统计分析;
根据从传送带上掉落的煤量的统计分析结果,确定第二输送强度组的输送质量,并根据第二输送强度组的输送质量,对第二输送强度组进行修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二输送强度组的输送质量,对第二输送强度组进行修正的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传送带上掉落的煤量,并根据预设时间段内掉落的煤量构建针对第二输送强度组的质量评价算子;
根据质量评价算子,对第二输送强度组内的所有传送带的驱动功率进行比例修正,并根据修正后的驱动功率驱动每一个传送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驱动功率进行比例修正的表达式为:
其中,Δpn为比例修正后的第n个传送带的驱动功率,ki为质量评价调整系数,eu为质量评价算子,u为预设时间段内的传送带上掉落的煤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质量评价调整系数的方法包括:
针对从传送带上掉落的煤量设定有若干预设煤量区间,且每一预设煤量区间均对应有特定的质量评价调整系数;
确定从传送带上掉落的煤量的所属的预设煤量区间,并根据确定的预设煤量区间,确定出对应的质量评价调整系数。
10.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煤料重量分析模块,用于根据传感器的信号,生成实时煤料重量信息,并基于实时煤料重量信息,生成第一输送强度组,所述第一输送强度组包括不同的传送带的输送起点时间、输送结束时间和驱动功率;
时效性分析模块,用于获取时效性要求,并针对时效性要求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所述第一输送强度组中的不同传送带的设定最低功率要求边界;
转化效率分析模块,用于针对第一输送强度组中的不同传送带的驱动功率进行转化效率分析,并根据转化效率分析结果且在满足最低功率要求边界的情况下,对第一输送强度组进行修正,以得到第二输送强度组;
驱动模块,用于根据第二输送强度组,对不同的传送带进行驱动。
CN202310675578.6A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66749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75578.6A CN116674957A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75578.6A CN116674957A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74957A true CN116674957A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88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75578.6A Pending CN116674957A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74957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14715A1 (de) * 1994-04-27 1995-11-02 Pfister Gmbh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der Förderstärke einer Bandwaage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CN101583548A (zh) * 2007-01-08 2009-11-18 Rwe动力股份公司 用于松散材料的处于运行中的带式输送设备在非恒定加载时的单位功率需求量的确定方法
CN106743339A (zh) * 2016-12-08 2017-05-31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胶带运输机速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50002A (zh) * 2019-10-16 2020-04-03 焦作煤业(集团)新乡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变频主煤流智能输送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
CN111086851A (zh) * 2019-12-19 2020-05-01 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煤炭运输系统
CN111169942A (zh) * 2020-01-19 2020-05-19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带式输送机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3895910A (zh) * 2021-10-27 2022-01-07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多级串联式胶带输送机运输系统的优化控制方法
CN114803382A (zh) * 2022-04-28 2022-07-29 天津美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输送控制方法、系统、装置、输送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402699A (zh) * 2022-09-22 2022-11-29 天津工业大学 数控机床自动上下料装置及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14715A1 (de) * 1994-04-27 1995-11-02 Pfister Gmbh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der Förderstärke einer Bandwaage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CN101583548A (zh) * 2007-01-08 2009-11-18 Rwe动力股份公司 用于松散材料的处于运行中的带式输送设备在非恒定加载时的单位功率需求量的确定方法
CN106743339A (zh) * 2016-12-08 2017-05-31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胶带运输机速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50002A (zh) * 2019-10-16 2020-04-03 焦作煤业(集团)新乡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变频主煤流智能输送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
CN111086851A (zh) * 2019-12-19 2020-05-01 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煤炭运输系统
CN111169942A (zh) * 2020-01-19 2020-05-19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带式输送机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3895910A (zh) * 2021-10-27 2022-01-07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多级串联式胶带输送机运输系统的优化控制方法
CN114803382A (zh) * 2022-04-28 2022-07-29 天津美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输送控制方法、系统、装置、输送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402699A (zh) * 2022-09-22 2022-11-29 天津工业大学 数控机床自动上下料装置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7748C (zh) 运送多个包裹的方法和设备
CN109941698B (zh) 一种考虑疲劳破坏的带式输送机速度调节方法
CN111791371A (zh) 卸料控制方法和装置、搅拌站、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95910B (zh) 一种多级串联式胶带输送机运输系统的优化控制方法
CN106829393A (zh) 带式输送机自动调速方法
CN107697598A (zh) 一种变频刮板输送机智能调速控制系统
CN114803314B (zh) 一种蒜酥生产线用智能化蒜片贮存容器
CN116674957A (zh) 一种输煤传送带驱动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525153A (zh) 球磨机磨矿系统溢流粒度指标软测量方法
AU740237B2 (en) Conveyor for opencast installations
CN114178184A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识别技术的物流分拣方法
CN111689171B (zh) 基于上级输送机变频输出转矩的下级输送机自动调速方法
CN111689170B (zh) 一种刮板输送机及其自适应调速方法
CN116240507A (zh) 磁控溅射镀膜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75328B (zh) 一种污泥输送控制系统及方法
JP2638742B2 (ja) 定量材料供給方法及び装置
CN209097674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单极片极耳成型设备的上料机构
CN114212460A (zh) 一种循环式供料且张紧力可控的新型高效带式斗提机
CN220333945U (zh) 蔗种传输装置及控制系统
CN205708432U (zh) 包装食品输送系统
US4779718A (en) Belt conveyor with active part of the belt supported by a gas layer
CN218931112U (zh) 一种中间出料式平房仓用刮平机
CN108016899A (zh) 一种翻车流量稳定控制方法
CN211594124U (zh) 瓷砖连接分段调距平台
CN213591131U (zh) 一种智能流水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