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72903A - 一种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672903A CN116672903A CN202310696081.2A CN202310696081A CN116672903A CN 116672903 A CN116672903 A CN 116672903A CN 202310696081 A CN202310696081 A CN 202310696081A CN 116672903 A CN116672903 A CN 1166729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queous solution
- diclofenac sodium
- mofs
- film
- organic frame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71/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71/06—Organic material
- B01D71/40—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salts, amides, imides, nitriles, anhydrides, esters
- B01D71/42—Polymers of nitriles, e.g. polyacrylonitrile
- B01D71/421—Polyacrylonitri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7/00—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B01D67/0002—Organic membrane manufacture
- B01D67/0009—Organic membrane manufacture by phase separation, sol-gel transition, evaporation or solvent quenching
- B01D67/0013—Casting process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71/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71/06—Organic material
- B01D71/76—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B01D71/08 - B01D71/74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34—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36—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aloge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包括以下组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聚丙烯腈,所述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的厚度为8~12μm。本申请的MOFs膜材料表面呈现致密的多孔结构,结构稳定,可以高效去除水溶液中90%的双氯芬酸钠分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双氯芬酸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抗炎镇痛类药物,在医药领域应用广泛。然而,该类药物的大量排放也对地表水和饮用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研究表明,长期接触该类药物可能会引起甲状腺肿瘤等疾病。因此,如何从水溶液中高效去除双氯芬酸钠是关乎人类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目前,用于水中双氯芬酸钠的去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光降解,即通过紫外-可见光的照射实现双氯芬酸钠的去除,有时需借助光催化材料实现;2)物理方法,采取絮凝剂使得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凝固和沉降;3)生物降解,依靠微生物释放特殊的生物酶进行降解和去除;4)高级氧化和臭氧化,通过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双氯芬酸钠的氧化降解。相比之下,多孔材料吸附法较为简单、条件温和且较易实现。因此,近年来,利用多孔材料去除水溶液中的双氯芬酸钠备受关注。然而,目前大多采取粉体直接分散在水体中的方法来实现该类物质的吸附与分离,不利于材料的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提供一种结构稳定、高效的吸附材料用于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吸附与分离。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包括以下组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聚丙烯腈,所述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的厚度为8~12μm。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与聚丙烯腈的质量比为(1~3):5。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锆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850~1950m2·g-1,孔体积为0.60~0.70cm3·g-1,孔尺寸约为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由以下步骤制得:
将1,3,5-均苯三甲酸与二甲基甲酰胺超声混合,后加入ZrOCl2和甲酸再次超声混合,后进行加热密闭反应,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取底部白色沉淀进行离心,后用于N,N-二甲基甲酰胺清洗、离心,离心后用二甲基甲酰胺进行第一次浸泡,后用丙酮清洗、离心,离心后用丙酮进行第二次浸泡,第二次浸泡后干燥,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密闭反应的工艺参数包括:加热温度为120~140℃,反应时间为2.5~3.5天;和/或
所述第一次浸泡的工艺参数包括:浸泡时间为2.5~3.5天,每天更换3次二甲基甲酰胺;和/或
所述第二次浸泡的工艺参数包括:浸泡时间为2.5~3.5天,每天更换3次丙酮。
进一步地,所述1,3,5-均苯三甲酸与ZrOCl2的质量比为1:2。
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聚丙烯腈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得混合液;
将所述混合液铺于玻璃板上,于室温下干燥成膜,后将工业酒精喷于所述膜上,待所述膜自动脱离玻璃板,取下所述膜室温干燥。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聚丙烯腈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用量比为(0.1~0.3)g:5g:5ml。
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在水净化中的应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的MOFs膜材料表面呈现致密的多孔结构,结构稳定,可以高效去除水溶液中90%的双氯芬酸钠分子。通过对比纯聚合物膜(PAN膜)对双氯芬酸钠的吸附效果可知,该MOFs膜材料去除水溶液中的双氯芬酸钠主要是通过MOFs的吸附作用来实现的。然而纯的MOFs无法形成自支撑的膜材料,需要借助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腈的交联作用才能形成稳定的膜材料。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粉体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SEM);
图3、4分别为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粉体的氮气吸附图和孔径分布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经历不同pH溶液浸泡后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0~120min对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吸附效果图;
图7为通过收集不同浓度双氯芬酸钠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模拟得到的标准曲线;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MOFs膜的照片;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MOFs膜的粉末衍射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MOFs膜表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MOFs膜截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3提供的MOFs膜对不同体积的双氯芬酸钠水溶液的净化效果(去除效率);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及不同比例所得膜对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吸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申请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1)取105mg的1,3,5-均苯三甲酸于100mL的水热反应釜中,随后加入22.5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并超声混合10min,然后放入385mg ZrOCl2·8H2O、12.5mL的甲酸,再超声混合15min,之后将反应釜置于在130℃烘箱中密闭反应3天,待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后,收集底部生成的白色沉淀并离心,再用DMF清洗并离心3次后,再用DMF浸泡3天,并且每天更换3次DMF,接着用丙酮清洗并离心3次后,再用丙酮浸泡3天,并每天更换3次丙酮,其后,先常温干燥,再置于真空干燥箱内干燥12h,得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2)取0.1g金属-有机框架材料、0.5g聚丙烯腈于10ml玻璃瓶中,再加入5ml DMF,搅拌过夜,得混合液,用3ml吸管吸取0.5ml混合液于玻璃板上,用刮刀将其均匀刮开,在室温条件下干燥挥发半个小时后,生成膜,将工业酒精喷在涂有膜的玻璃板上,待膜自动脱离玻璃板,取下膜于室温晾干5min,即可。
将由上述步骤制备得到的样品标记为MOF-PAN-1,厚度为10μm。
实施例2
一种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1)取105mg的1,3,5-均苯三甲酸于100mL的水热反应釜中,随后加入22.5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并超声混合10min,然后放入385mg ZrOCl2·8H2O、12.5mL的甲酸,再超声混合15min,之后将反应釜置于在120℃烘箱中密闭反应3.5天,待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后,收集底部生成的白色沉淀并离心,再用DMF清洗并离心3次后,再用DMF浸泡2.5天,并且每天更换3次DMF,接着用丙酮清洗并离心3次后,再用丙酮浸泡2.5天,并每天更换3次丙酮,其后,先常温干燥,再置于真空干燥箱内干燥12h,得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2)取0.2g金属-有机框架材料、0.5g聚丙烯腈于10ml玻璃瓶中,再加入5ml DMF,搅拌过夜,得混合液,用3ml吸管吸取0.5ml混合液于玻璃板上,用刮刀将其均匀刮开,在室温条件下干燥挥发半个小时后,生成膜,将工业酒精喷在涂有膜的玻璃板上,待膜自动脱离玻璃板,取下膜于室温晾干5min,即可。
将由上述步骤制备得到的样品标记为MOF-PAN-2,厚度为9μm。
实施例3
一种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1)取105mg的1,3,5-均苯三甲酸于100mL的水热反应釜中,随后加入22.5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并超声混合10min,然后放入385mg ZrOCl2·8H2O、12.5mL的甲酸,再超声混合15min,之后将反应釜置于在140℃烘箱中密闭反应2.5天,待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后,收集底部生成的白色沉淀并离心,再用DMF清洗并离心3次后,再用DMF浸泡3.5天,并且每天更换3次DMF,接着用丙酮清洗并离心3次后,再用丙酮浸泡3.5天,并每天更换3次丙酮,其后,先常温干燥,再置于真空干燥箱内干燥12h,得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2)取0.3g金属-有机框架材料、0.5g聚丙烯腈于10ml玻璃瓶中,再加入5ml DMF,搅拌过夜,得混合液,用3ml吸管吸取0.5ml混合液于玻璃板上,用刮刀将其均匀刮开,在室温条件下干燥挥发半个小时后,生成膜,将工业酒精喷在涂有膜的玻璃板上,待膜自动脱离玻璃板,取下膜于室温晾干5min,即可。
将由上述步骤制备得到的样品标记为MOF-PAN-3,厚度为10μm。
对比例1
一种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1)取105mg的1,3,5-均苯三甲酸于100mL的高压反应釜中,随后加入22.5mL的二甲基甲酰胺(DMF)并超声混合10min,然后放入385mg ZrOCl2·8H2O、12.5mL的甲酸,再超声混合15min,之后将反应釜置于在130℃烘箱中密闭反应3天,待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后,收集底部生成的白色沉淀并离心,再用DMF清洗并离心3次后,再用DMF浸泡3天,并且每天更换3次DMF,接着用丙酮清洗并离心3次后,再用丙酮浸泡3天,并每天更换3次丙酮,其后,先常温干燥,再置于真空干燥箱内干燥12h,得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2)取0.4g金属-有机框架材料、0.5g聚丙烯腈于10ml玻璃瓶中,再加入5ml DMF,搅拌过夜,得混合液,用3ml吸管吸取0.5ml混合液于玻璃板上,用刮刀将其均匀刮开,在室温条件下干燥挥发半个小时后,生成膜,将工业酒精喷在涂有膜的玻璃板上,待膜自动脱离玻璃板,取下膜于室温晾干5min,即可。
将由上述步骤制备得到的样品标记为MOF-PAN-1,厚度为5μm。
对比例2
取0.5g聚丙烯腈于10ml玻璃瓶中,再加入5ml DMF,搅拌过夜,得混合液,用3ml吸管吸取0.5ml混合液于玻璃板上,用刮刀将其均匀刮开,在室温条件下干燥挥发半个小时后,生成膜,将工业酒精喷在涂有膜的玻璃板上,待膜自动脱离玻璃板,取下膜于室温晾干5min,即可。
将由上述步骤制备得到的样品标记为PAN membrane,厚度为10μm。
对本申请实施例1所制备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孔道结构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如图3-5所示,材料的氮气吸附量约为569cm3·g-1,BET和孔体积分别为1910m2·g-1、0.654cm3·g-1,孔尺寸约为较高的比表面积以及多孔的结构有利于双氯芬酸钠的扩散和吸附,从而去除水中的双氯芬酸钠分子。
对本申请实施例1所制备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不同pH水溶液中的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分别称取30mg干燥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固体粉末于12个5ml离心管中,然后各加入2ml pH=1,2,3,4,5,6,7,8,9,10,11,12的溶液,浸泡36h。然后,离心并用超纯水洗涤3次后,用丙酮离心洗涤3次后置于真空干燥箱内干燥。干燥结束后,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监测其结构是否发生变化,结果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MOFs在pH=1~12的范围内,粉末X射线衍射图未发生明显变化,即该MOFs在酸性、中性和碱性的水溶液中均能稳定存在,说明其框架结构具有较高的水温定性,从而应用于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本申请实施例3制得的MOFs膜材料结构如图10所示,其表面是含有孔隙率的膜材料,从图11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图9)的测试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其表面和侧面均分布有大量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808),从而充分发挥MOFs对双氯芬酸钠的吸附能力。
以实施例1~3及对比例1~2制备的膜材料为滤膜,利用砂芯过滤装置测试所制备的膜材料对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吸附性能,结果如图12-13所示。图中横坐标表示过滤次数,纵坐标表示每次过滤后双氯芬酸钠的残余浓度与初始浓度的比值(Ct/C0)。从图12可以看出,实施例3所制备的膜材料对不同体积的双氯芬酸钠溶液均具有一定的去除能力。从图13可以看出,实施例1-3所得膜材料均对水溶液中的双氯芬酸钠有明显的吸附和过滤性能,而且去除效果随着过滤次数的增加而提高。此外,对比实施例1-3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随着膜材料中MOFs含量的增加,其去除双氯芬酸钠的性能逐渐增加,其中实施案例3性能最佳。相比之下,纯的PAN膜对双氯芬酸钠是没有吸附和过滤性能的,这说明膜材料中的MOFs是去除和吸附双氯芬酸钠的主要部分。此外,对比实施案例3和对比例1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膜材料的厚度也会影响材料对双氯芬酸钠的去除能力,膜厚度增加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聚丙烯腈,所述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的厚度为8~12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与聚丙烯腈的质量比为(1~3):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锆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850~1950m2·g-1,孔体积为0.60~0.70cm3·g-1,孔尺寸约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由以下步骤制得:
将1,3,5-均苯三甲酸与N,N-二甲基甲酰胺超声混合,后加入ZrOCl2和甲酸再次超声混合,后进行加热密闭反应,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取底部白色沉淀进行离心,后用N,N-二甲基甲酰胺清洗、离心,离心后用N,N-二甲基甲酰胺进行第一次浸泡,后用丙酮清洗、离心,离心后用丙酮进行第二次浸泡,第二次浸泡后干燥,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密闭反应的工艺参数包括:加热温度为120~140℃,反应时间为2.5~3.5天;和/或
所述第一次浸泡的工艺参数包括:浸泡时间为2.5~3.5天,每天更换3次二甲基甲酰胺;和/或
所述第二次浸泡的工艺参数包括:浸泡时间为2.5~3.5天,每天更换3次丙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1,3,5-均苯三甲酸与ZrOCl2的质量比为1:2。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聚丙烯腈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得混合液;
将所述混合液铺于玻璃板上,于室温下干燥成膜,后将工业酒精喷于所述膜上,待所述膜自动脱离玻璃板,取下所述膜室温干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聚丙烯腈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用量比为(0.1~0.3)g:5g:5ml。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在水净化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96081.2A CN116672903A (zh) | 2023-06-13 | 2023-06-13 | 一种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96081.2A CN116672903A (zh) | 2023-06-13 | 2023-06-13 | 一种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672903A true CN116672903A (zh) | 2023-09-01 |
Family
ID=87785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696081.2A Pending CN116672903A (zh) | 2023-06-13 | 2023-06-13 | 一种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672903A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63333A (zh) * | 2018-12-12 | 2019-05-17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通过改性载体制备金属有机骨架的方法 |
CN112691553A (zh) * | 2019-10-23 | 2021-04-23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制备多巴胺交联MOFs分离膜的方法 |
US11254691B1 (en) * | 2021-02-22 | 2022-02-22 | Kuwait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 Method for making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and thin film nanocomposite membranes using the same |
-
2023
- 2023-06-13 CN CN202310696081.2A patent/CN11667290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63333A (zh) * | 2018-12-12 | 2019-05-17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通过改性载体制备金属有机骨架的方法 |
CN112691553A (zh) * | 2019-10-23 | 2021-04-23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制备多巴胺交联MOFs分离膜的方法 |
US11254691B1 (en) * | 2021-02-22 | 2022-02-22 | Kuwait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 Method for making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and thin film nanocomposite membranes using the same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QI GUO等: ""Electrospun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hybrid nanofiber membrane for efficient removal of As(III) and As(V) from water"",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vol. 228, 25 December 2021 (2021-12-25), pages 112990 - 112997 * |
黄维菊等: "《膜分离技术概论》", 31 March 2008, 国防工业出版社, pages: 19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94369B (zh) | 一种除氨气、甲醛及杀菌、消毒的组合物 | |
Liu et al. | Removal of antibiotics from black water by a membrane filtration-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system | |
CN110237820A (zh) | 微波辅助磁性中空Zn/Co沸石咪唑纳米笼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04117291A (zh) | TiO2/C杂化气凝胶改性聚偏氟乙烯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647483A (zh) | 一种硼氮共掺杂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11672335A (zh) | 一种CuO@CuS/PVDF水处理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4045110A (zh) | 二氧化钛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2357323A (zh) | 一种纳米氧化铁改性石英砂滤材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000126B (zh) | 基于纳米氧化锌的抑菌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2974236A (zh) | 一种掺杂活性炭和纳米氧化锌的复合平板聚砜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538642B (zh) | 一种吸附甲醛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6672903A (zh) | 一种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MOFs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Liu et al. | Fabrication of CFOx-PVDF catalytic membrane for removal of dyes in water and its mechanism | |
WO2022041925A1 (zh) | 一种污水站用负载光催化剂的氟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 |
Ma et al. | Preparation of renewable porous TiO2/PVA composite sphere as photocatalyst for methyl orange degradation | |
CN110813099B (zh) | 一种CdS/MIL-101(Cr)光催化剂改性的PVDF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14890495B (zh) | 水中影响微污染物活性炭吸附的竞争性有机物的确定方法 | |
CN114950358B (zh) | 一种锰钛氧化物-生物质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4950160A (zh) | 一种纳米粒子改性pvdf超滤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4907057A (zh) | 一种纺丝固定化羟基铁材料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
CN109468709A (zh) | 一种石墨烯掺杂Co3O4空心纤维的制备方法 | |
CN108654404A (zh) | 一种亲水性染料吸附分离植物纤维共混膜的制备方法 | |
CN110090491B (zh) | 一种用于水处理净化的过滤介质 | |
CN116273183B (zh) | 一种单宁酸改性mof/水凝胶复合多孔结构光催化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134393B (zh) | 一种光催化双氯芬酸净化膜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