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69202A - 终端、基站、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终端、基站、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69202A
CN116669202A CN202310673109.0A CN202310673109A CN116669202A CN 116669202 A CN116669202 A CN 116669202A CN 202310673109 A CN202310673109 A CN 202310673109A CN 116669202 A CN116669202 A CN 116669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k
harq
uplink control
sequenc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731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本哲矢
铃木秀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ublication of CN116669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92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04L1/000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6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payload signals; piggyb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14Peak power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终端包括:电路,基于序列选择而生成包含对于下行数据的HARQ‑ACK的上行控制信息;以及发送机,使用1码元的上行控制信道即PUCCH来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与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及调度请求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不同。

Description

终端、基站、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4月17日、申请号为201880033607.6、发明名称为“终端及通信方法”、申请人为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基站、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背景技术
伴随近年来利用移动带宽的服务的普及,移动通信中的数据业务指数函数性地持续增加,面向将来数据传输容量的扩大成为当务之急。此外,期待今后所有的“物品”通过因特网连接的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的飞跃式的发展。为了支持IoT的服务的多样化,不仅数据传输容量,对于低延迟性及通信区域(覆盖)等各种各样的必要条件,被要求飞跃性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在推进与第4代移动通信系统(4G:4th Generation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比较大幅度地提高性能及功能的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G)的技术开发和标准化。
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中,在5G的标准化中,在推进未必与高级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具有后向兼容性的新无线访问技术(NR:New Radio;RAT)的技术开发。
在NR中,在研究终端(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使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向基站(eNG或gNB)发送表示下行链路数据的错误检测结果的响应信号(ACK/NACK:Acknowledgement/NegativeAcknowledgment;确认/否定确认或HARQ-ACK)、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State Information)、以及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SR:Scheduling Request)等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此外,在NR中,在研究将1~2比特的UCI包含在PUCCH中发送。
此外,在NR中,支持使用1时隙内的1码元或2码元发送PUCCH的“短PUCCH”和使用3码元以上(例如,也可以将最小码元数设为4码元)的码元发送PUCCH的“长PUCCH”。以下,将使用1码元发送PUCCH的短PUCCH表述为“1-symbol PUCCH”。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211V13.4.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Release 13),"December2016.
非专利文献2:3GPP TS 36.212V13.4.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E-UTRA);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Release 13),"December2016.
非专利文献3:3GPP TS 36.213V13.4.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Release 13),"December 2016.
发明内容
然而,并未充分研究在1-symbol PUCCH中发送SR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方式,有助于提供可以在1-symbol PUCCH中适当地发送SR的终端及通信方法。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终端包括:电路,基于序列选择而生成包含对于下行数据的HARQ-ACK的上行控制信息;以及发送机,使用1码元的上行控制信道即PUCCH来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与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及调度请求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不同。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基站包括:发送单元,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以及接收机,接收从所述终端使用1码元的上行控制信道即PUCCH被发送的、包含对于所述下行数据的HARQ-ACK的上行控制信息,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基于序列选择。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与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及调度请求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不同。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通信方法包括:基于序列选择而生成包含对于下行数据的HARQ-ACK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以及使用1码元的上行控制信道即PUCCH来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与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及调度请求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不同。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通信方法包括: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的步骤;以及接收从所述终端使用1码元的上行控制信道即PUCCH被发送的、包含对于所述下行数据的HARQ-ACK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基于序列选择,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与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及调度请求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不同。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集成电路控制如下处理:基于序列选择而生成包含对于下行数据的HARQ-ACK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处理;以及使用1码元的上行控制信道即PUCCH来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处理。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与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及调度请求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不同。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集成电路控制如下处理: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的处理;以及接收从所述终端使用1码元的上行控制信道即PUCCH被发送的、包含对于所述下行数据的HARQ-ACK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处理。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基于序列选择,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与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及调度请求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不同。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终端包括:在有关上行控制信道的信道结构的多个模式之中,基于根据终端的工作环境选择的一个模式,将含有对下行链路数据的响应信号及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号的至少一个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分配给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的电路;以及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机。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终端包括:在同时发生了发送对下行链路数据的响应信号、以及发送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在有关上行控制信道的信道结构的多个模式之中,基于根据终端的工作环境选择的一个模式,将含有所述响应信号及所述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号的至少一个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分配给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的电路;以及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机。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终端包括:将含有对下行链路数据的响应信号及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号的至少一个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分配给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的电路;以及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机,对于终端,被分配用于发送所述响应信号的第1资源、用于发送所述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号的第2资源、以及用于发送与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频率复用的参考信号的第3资源,所述发送机使用所述第1资源及所述第2资源的其中一个、以及所述第3资源,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及所述参考信号,所述第1资源及所述第2资源被分配给同一资源块。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有关上行控制信道的信道结构的多个模式之中,基于根据终端的工作环境选择的一个模式,将含有对下行链路数据的响应信号及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号的至少一个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分配给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同时发生了发送对下行链路数据的响应信号、以及发送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在有关上行控制信道的信道结构的多个模式之中,基于根据终端的工作环境选择的一个模式,将含有所述响应信号及所述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号的至少一个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分配给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对下行链路数据的响应信号及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号的至少一个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分配给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道,对于终端,被分配用于发送所述响应信号的第1资源、用于发送所述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号的第2资源、以及用于发送与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频率复用的参考信号的第3资源,使用所述第1资源及所述第2资源的其中一个、以及所述第3资源,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及所述参考信号,所述第1资源及所述第2资源被分配给同一资源块。
再者,这些概括性的或具体的方式,可通过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存储介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和存储介质的任意组合来实现。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可以在1-symbol PUCCH中适当地发送SR。
从说明书和附图中将清楚本发明的一方式中的更多的优点和效果。这些优点和/或效果可以由几个实施方式及说明书和附图记载的特征来分别提供,不需要为了获得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同一特征而提供全部特征。
附图说明
图1表示选择1的1-symbol PUCCH的信道结构的一例子。
图2表示选择4的1-symbol PUCCH的信道结构的一例子。
图3表示选择1-1的1-symbol PUCCH的信道结构的一例子。
图4表示选择1-2的1-symbol PUCCH的信道结构的一例子。
图5表示选择4-1的1-symbol PUCCH的信道结构的一例子。
图6表示选择4-2的1-symbol PUCCH的信道结构的一例子。
图7表示被同时发送的序列数及分配给每个UE的序列数的一例子。
图8表示实施方式1的终端的一部分结构。
图9表示实施方式1的基站的结构。
图10表示实施方式1的终端的结构。
图11表示实施方式1的终端的处理。
图12表示实施方式1的有关1-symbol PUCCH的信道结构的模式切换的一例子。
图13表示实施方式2的有关1-symbol PUCCH的信道结构的模式切换的一例子。
图14表示实施方式3的1-symbol PUCCH的信道结构的一例子。
图15表示实施方式3的有关1-symbol PUCCH的信道结构的模式的一例子。
图16表示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的有关1-symbol PUCCH的信道结构的模式切换的一例子。
图17表示实施方式4的序列群的一例子。
图18表示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的PUCCH的信道结构的一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symbol PUCCH的信道结构]
在1-symbol PUCCH中,在研究以下2个信道结构。
如图1所示,第一信道结构是将UCI和参考信号(RS:Reference Signal)进行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方法(以下,表述为“选择1”)。在选择1中,基于1比特或2比特的UCI,进行BPSK或QPSK调制。调制后的信号(UCI)和参考信号通过FDM被映射到子载波(RE:Resource Element;资源元素)上。
选择1中,资源的利用效率不取决于UCI的比特数。例如,在使用CAZAC码序列作为发送UCI的序列(以下,称为“UCI序列”),以及发送参考信号的序列(以下,称为“RS序列”),使用循环移位进行用户(UE)间的正交复用的情况下,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1PRB(12RE)中最大可以复用6UE。另一方面,选择1是将UCI和RS进行FDM的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所以最大发送功率与平均功率比(PAPR: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变大。
如图2所示,第二信道结构是,基于1比特或2比特的UCI,选择要发送的序列的方法(sequence selection)(以下,表述为“选择4”)。在选择4中,例如,图2所示,可以将CAZAC(Constant Amplitude Zero Auto Correlation;恒定振幅零自相关)码序列的循环移位(CS:Cyclic Shift)用于序列选择。
选择4中,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决于UCI比特数而改变。例如,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发送1比特的UCI的情况下,每1UE需要分配2序列,所以在选择4中,在1PRB(12RE)中最大可以复用6UE。另一方面,在发送2比特的UCI的情况下,每1UE需要分配4序列,所以在1PRB中可以复用的UE数最大为3,与发送1比特的UCI的情况比较,资源利用效率劣化。另一方面,选择4为1序列的发送,可以实现单载波传输,所以可以降低PAPR。
对于发送1比特或2比特的UCI的1-symbol PUCCH,在研究上述2个信道结构(选择1及选择4),但这些信道结构作为UCI主要以HARQ-ACK为对象,没有考虑SR的发送。
此外,在终端中有时同时发生SR的发送和HARQ-ACK的发送。这种情况下,还考虑终端不发送HARQ-ACK或SR的任何一方(丢弃),但延迟会增大。在NR中,1-symbol PUCCH本来是以降低延迟为目的而导入的功能,所以若进行HARQ-ACK或SR的丢弃处理,则有未充分地发挥NR的低延迟性的顾虑。因此,NR中SR和HARQ-ACK的同时发送是必需的功能,在发送1比特或2比特的UCI的1-symbol PUCCH中,需要充分研究SR和HARQ-ACK的同时发送。
因此,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说明在1-symbol PUCCH中,除了HARQ-ACK的发送,还适当地进行SR的发送、以及SR和HARQ-ACK的同时发送的方法。
[1-symbol PUCCH中的SR及HARQ-ACK的发送时的信道结构]
在发送1比特或2比特的UCI的1-symbol PUCCH中,同时地发生SR的发送和HARQ-ACK的发送,终端同时地发送HARQ-ACK和SR的情况下,可以对于上述的选择1及选择4的信道结构的每一个,使用以下2个方法。
第一方法是,在同时发生了SR的发送和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使用为了SR及HARQ-ACK的各自的发送而分配的资源的双方,同时发送SR及HARQ-ACK的方法。
第二方法是,在同时发生了SR的发送和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通过使用为了SR的发送而分配的资源发送HARQ-ACK,同时发送SR及HARQ-ACK的方法。
以下,具体地说明对选择1及选择4各自应用了上述2个方法的情况。再者,以下,将对选择1应用了上述第一方法的情况表述为“选择1-1”,将对选择1应用了上述第二方法的情况表述为“选择1-2”。同样,将对选择4应用了上述第一方法的情况表述为“选择4-1”,将对选择4应用了上述第二方法的情况表述为“选择4-2”。
[选择1-1(图3)]
在选择1-1中,终端用于分别发送HARQ-ACK及SR的PUCCH资源被确保。以下,将用于HARQ-ACK的PUCCH资源称为“HARQ-ACK资源”,将用于SR的PUCCH资源称为“SR资源”。
在无SR的发送,有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使用HARQ-ACK资源发送HARQ-ACK。此外,在有SR的发送,无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使用SR资源发送SR。此外,在同时发生了SR的发送和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使用SR资源及HARQ-ACK资源双方,同时地发送SR及HARQ-ACK。此时,使用HARQ-ACK资源发送HARQ-ACK,使用SR资源发送SR。
图3表示在选择1-1中,将PUCCH资源大小设为1PRB,使用CAZAC码序列作为UCI序列及RS序列,使用循环移位进行PUCCH资源间的正交复用的情况下的PUCCH资源(#0~#23)的一例子。
在图3中,对于终端,被分配PUCCH资源#0(PRB#0,循环移位#0)作为SR资源,被分配PUCCH资源#12(PRB#2,循环移位#0)作为HARQ-ACK资源。因此,终端在无SR的发送、有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使用PUCCH资源#12(HARQ-ACK资源)发送HARQ-ACK,在有SR的发送、无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使用PUCCH资源#0(SR资源)发送SR,在SR和HARQ-ACK的同时发送时使用PUCCH资源#0(SR资源)及PUCCH资源#12(HARQ-ACK资源),分别发送SR及HARQ-ACK。
在选择1-1中,分配给每个UE的PUCCH资源数为2个(例如,图3中为PUCCH资源#0,#12)。但是,在SR为“有SR”及“无SR”的2状态的情况下,通过通/断键控(On/Off keying),可进行SR的发送,可将2UE在同一PUCCH资源的实轴和虚轴上分别复用。这种情况下,分配给每个UE的PUCCH资源数可以看作1.5个。
此外,预想选择1-1中,在SR和HARQ-ACK被同时发送的情况下,终端需要用2个PUCCH资源同时地发送信号,所以PAPR非常大。
[选择1-2(图4)]
在选择1-2中,与选择1-1同样,对于终端,HARQ-ACK资源和SR资源被确保。
在无SR的发送、有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使用HARQ-ACK资源发送HARQ-ACK。此外,在有SR的发送、无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使用SR资源发送SR。另一方面,在同时发生了SR的发送和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与选择1-1不同,终端使用SR资源发送HARQ-ACK。
基站通过功率判定等的盲检测判定发送了HARQ-ACK的资源。在判定为使用SR资源发送了HARQ-ACK的情况下,基站判定为“有SR”,并且使用SR资源的信号进行HARQ-ACK的解码。另一方面,在判定为使用HARQ-ACK资源发送了HARQ-ACK的情况下,基站判定为“无SR”,并且使用HARQ-ACK资源进行HARQ-ACK的解码。
图4表示在选择1-2中,将PUCCH资源大小设为1PRB,使用CAZAC码序列作为UCI序列及RS序列,使用循环移位进行PUCCH资源间的正交复用的情况下的PUCCH资源(#0~#23)的一例子。
在图4中,与图3同样,对于终端,被分配PUCCH资源#0(PRB#0,循环移位#0)作为SR资源,被分配PUCCH资源#12(PRB#2,循环移位#0)作为HARQ-ACK资源。终端在无SR的发送、有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使用PUCCH资源#12(HARQ-ACK资源)发送HARQ-ACK,在有SR的发送、无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使用PUCCH资源#0(SR资源)发送SR,在SR和HARQ-ACK的同时发送时使用PUCCH资源#0(SR资源),发送HARQ-ACK。
在选择1-2中,分配给每个UE的PUCCH资源数为2个(例如,图4中为PUCCH资源#0,#12)。
[选择4-1(图5)]
在选择4-1中,在1比特UCI的情况下,终端用于分别发送ACK、NACK、以及SR的PUCCH资源被确保。以下,将用于ACK的PUCCH资源称为“ACK资源”,将用于NACK的PUCCH资源称为“NACK资源”,将用于SR的PUCCH资源称为“SR资源”。
在无SR的发送、有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使用ACK资源或NACK资源发送HARQ-ACK(ACK或NACK)。此外,在有SR的发送、无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使用SR资源发送SR。此外,在同时发生了SR的发送和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使用ACK资源及NACK资源的任何一方和SR资源的2个PUCCH资源,同时地发送HARQ-ACK(ACK或NACK)和SR。此时,使用ACK资源或NACK资源发送HARQ-ACK,使用SR资源发送SR。
基站通过功率判定等的盲检测判定发送了HARQ-ACK(ACK或NACK)的资源。具体而言,基站在判定为使用ACK资源发送了信号的情况下判定为ACK,在判定为使用NACK资源发送了信号的情况下判定为NACK。此外,基站在通过功率判定等的盲检测判定SR资源,判定为使用SR资源发送了信号的情况下判定为“有SR”。
图5表示在选择4-1中,将PUCCH资源大小设为1PRB,使用CAZAC码序列,使用循环移位进行PUCCH资源间的正交复用的情况下的PUCCH资源(#0~#47)的一例子。
在图5中,对于终端,被分配PUCCH资源#0(PRB#0,循环移位#0)作为SR资源,被分配PUCCH资源#24(PRB#2,循环移位#0)作为ACK资源,被分配PUCCH资源#30(PRB#2,循环移位#6)作为NACK资源。因此,终端在无SR的发送、有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使用PUCCH资源#24(ACK资源)或PUCCH资源#30(NACK资源)发送HARQ-ACK(ACK或NACK),在有SR的发送、无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使用PUCCH资源#0(SR资源)发送SR,在SR和HARQ-ACK的同时发送时,使用PUCCH资源#24及PUCCH资源#30的任何一方和PUCCH资源#0(SR资源),分别发送HARQ-ACK(ACK或NACK)及SR。
此外,在选择4-1中,在2比特UCI的情况下,在终端中用于发送ACK/ACK、ACK/NACK、NACK/ACK、NACK/NACK、以及SR的PUCCH资源被分别确保(未图示)。
也就是说,在选择4-1中,分配给每个UE的PUCCH资源数在1比特UCI的情况下为3个(例如,图5中为PUCCH资源#0,#24,#30),2比特UCI的情况下为5个。
此外,预想选择4-1中,在SR和HARQ-ACK被同时发送的情况下,需要终端用2个PUCCH资源同时地发送信号,所以PAPR变大。
[选择4-2(图6)]
在选择4-2中,在1比特UCI的情况下,终端用于分别发送无SR的ACK、无SR的NACK、有SR的ACK、以及有SR的NACK的PUCCH资源被确保。以下,将用于无SR的ACK的PUCCH资源称为“无SR的ACK资源”,将用于无SR的NACK的PUCCH资源称为“无SR的NACK资源”,将用于有SR的ACK的PUCCH资源称为“有SR的ACK资源”,将用于有SR的NACK的PUCCH资源称为“有SR的NACK资源”。
在无SR的发送、有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使用无SR的ACK资源或无SR的NACK资源发送HARQ-ACK(ACK或NACK)。此外,在有SR的发送、无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使用有SR的NACK资源(或也可以是有SR的ACK资源)发送SR。另一方面,在同时发生了SR的发送和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使用有SR的ACK资源以及有SR的NACK资源的任何一方发送HARQ-ACK。
基站通过功率判定等的盲检测判定无SR的ACK资源、无SR的NACK资源、有SR的ACK资源、以及有SR的NACK资源。具体而言,在判定为使用无SR的ACK资源发送信号的情况下,基站判定为ACK,进而判定为“无SR”。此外,在判定为使用无SR的NACK资源发送信号的情况下,基站判定为NACK,进而判定为“无SR”。此外,在判定为使用有SR的ACK资源发送信号的情况下,基站判定为ACK,进而判定为“有SR”。此外,在判定为使用有SR的NACK资源发送信号的情况下,基站判定为NACK,进而判定为“有SR”。
图6表示在选择4-2中,将PUCCH资源大小设为1PRB,使用CAZAC码序列,使用循环移位进行PUCCH资源间的正交的情况下的PUCCH资源(#0~#47)的一例子。
在图6中,对于终端,被分配PUCCH资源#0(PRB#0,循环移位#0)作为有SR的ACK资源,被分配PUCCH资源#6(PRB#0,循环移位#6)作为有SR的NACK资源,被分配PUCCH资源#24(PRB#2,循环移位#0)作为无SR的ACK资源,被分配PUCCH资源#30(PRB#2,循环移位#6)作为无SR的NACK资源。
也就是说,在图6中,终端在无SR的发送、有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使用PUCCH资源#24(无SR的ACK资源)或PUCCH资源#30(无SR的NACK资源)发送HARQ-ACK(ACK或NACK),在有SR的发送、无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使用PUCCH资源#6(有SR的NACK资源)(或也可以是PUCCH资源#0)发送SR,在SR和HARQ-ACK的同时发送时,使用PUCCH资源#0(有SR的ACK资源)或PUCCH资源#6(有SR的NACK资源),发送HARQ-ACK(ACK或NACK)。
此外,在选择4-2中,在2比特UCI的情况下,在终端帧用于分别发送ACK/无SR的ACK、ACK/无SR的NACK、NACK/无SR的ACK、NACK/无SR的NACK、以及ACK/有SR的ACK、ACK/有SR的NACK、NACK/有SR的ACK、NACK/有SR的NACK的PUCCH资源被确保(未图示)。
也就是说,在选择4-2中,分配给每个UE的PUCCH资源数在1比特UCI的情况下为4个(图6中为PUCCH资源#0,#6,#24,#30),在2比特UCI的情况下为8个。
此外,选择4-2中,同时发送SR和HARQ-ACK的情况下用1个PUCCH资源发送信号,所以无PAPR的增加。
以上,分别说明了选择1-1、选择1-2、选择4-1、选择4-2。
[噪声功率限制环境及干扰功率限制环境]
一般地,在蜂窝系统中,假定在“噪声功率限制环境”及“干扰功率限制环境”2个方案下的运用。
在小区边缘等为代表的噪声功率限制环境下中,发送功率的限制严格,所以需要避免PAPR变大的发送方法。
另一方面,干扰功率限制环境是资源利用效率比发送功率限制优先的方案。
[PAPR和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
在上述的选择1(包含选择1-1、选择1-2)中,分别使用CAZAC码序列作为UCI序列及RS序列,若考虑UCI序列通过UCI被BPSK或QPSK调制,则可以视为在1个PUCCH资源中被分配2个序列。即,可以对于选择1及选择4双方以序列选择、序列发送的观点统一考虑。
若将选择1和选择4以序列选择和序列发送的观点统一考虑,则上述选择1-1、选择1-2、选择4-1及选择4-2的发送序列数、分配给每个UE的序列数分别如图7所示被汇总。
如上述,在选择1-1中,HARQ-ACK资源和SR资源被确保。此时,HARQ-ACK资源及SR资源的各个资源中包含UCI序列及RS序列的2个序列。因此,在选择1-1中,分配给每个UE的序列数(required number of sequence per UE)为4(参照图7)。但是,在SR为“有SR”以及为“无SR”的2状态的情况下,使用通/断键控(On/Off keying),可进行SR的发送,可将2UE在同一SR序列的实轴和虚轴上分别复用。这种情况下,在选择1-1中,分配给每个UE的序列数可以视为3.5个(参照图7)。
此外,在选择1-1中,在无SR的发送、有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仅HARQ-ACK),终端使用HARQ-ACK资源发送HARQ-ACK,所以同时地发送UCI序列及RS序列的2个序列(参照图7)。此外,在有SR的发送、无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仅SR),终端使用SR资源发送SR,所以同时地发送SR序列及RS序列的2个序列(参照图7)。此外,在同时发生了SR的发送和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HARQ+SR),终端使用HARQ-ACK资源及SR资源双方分别发送HARQ-ACK及SR,所以同时地发送UCI序列、HARQ-ACK用的RS序列、SR序列、以及SR用的RS序列的合计4个序列(参照图7)。
在选择1-2中,HARQ-ACK资源和SR资源被确保。此时,在HARQ-ACK资源及SR资源的每一个中包含UCI序列及RS序列的2个序列。因此,在选择1-2中,分配给每个UE的序列数为4(参照图7)。
此外,在选择1-2中,在无SR的发送、有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使用HARQ-ACK资源发送HARQ-ACK,所以同时地发送UCI序列及RS序列的2个序列(参照图7)。此外,在有SR的发送、无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使用SR资源发送SR,所以同时地发送SR序列及RS序列的2个序列(参照图7)。此外,在同时发生了SR的发送和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使用SR资源发送HARQ-ACK,所以同时地发送UCI序列及RS序列的2个序列(参照图7)。
在选择4-1中,在1比特UCI的情况下,ACK资源、NACK资源及SR资源被确保。此外,在2比特UCI的情况下,ACK/ACK、ACK/NACK、NACK/ACK、NACK/NACK及用于发送SR的PUCCH资源被确保。此时,在各资源中包含1个序列。因此,在选择4-1中,在1比特UCI的情况下,分配给每个UE的序列数为3,在2比特UCI的情况下,分配给每个UE的序列数为5(参照图7)。
此外,在选择4-1中,在无SR的发送、有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使用ACK资源或NACK资源发送HARQ-ACK,所以发送1个序列(参照图7)。此外,在有SR的发送、无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使用SR资源发送SR,所以发送1个序列(参照图7)。此外,在同时发生了SR的发送和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使用ACK资源及NACK资源的任何一方和SR资源的2个PUCCH资源,同时地发送HARQ-ACK及SR,所以发送ACK或NACK序列和SR序列的2个序列(参照图7)。
在选择4-2中,在1比特UCI的情况下,无SR的ACK资源、无SR的NACK资源、有SR的ACK资源以及有SR的NACK资源被确保。此外,在2比特UCI的情况下,在终端中用于分别发送ACK/无SR的ACK、ACK/无SR的NACK、NACK/无SR的ACK、NACK/无SR的NACK、以及ACK/有SR的ACK、ACK/有SR的NACK、NACK/有SR的ACK、NACK/有SR的NACK的PUCCH资源被确保。因此,在选择4-2中,在1比特UCI的情况下,分配给每个UE的序列数为4,在2比特UCI的情况下,分配给每个UE的序列数为8(参照图7)。
此外,在选择4-2中,在无SR的发送、有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使用无SR的ACK资源或无SR的NACK资源发送HARQ-ACK,所以发送1个序列(参照图7)。此外,在有SR的发送、无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使用有SR的NACK资源(或也可以是有SR的ACK资源)发送SR,所以发送1个序列(参照图7)。此外,在同时发生了SR的发送和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使用有SR的ACK资源以及有SR的NACK资源的任何一方发送HARQ-ACK,所以发送1个序列(参照图7)。
在图7中,若将选择1-1、选择1-2、选择4-1及选择4-2进行比较,可以说同时发送的序列数越多,PAPR越增加。另一方面,在资源利用效率(1分配给每个UE的序列数)的方面,可以说同时发送的序列数越多,资源利用效率越好。例如,在选择1-1中,与其他的选择比较,尽管资源利用效率良好,但PAPR升高。另一方面,在选择4-2中,与其他选择比较,尽管PARA变低,但资源利用效率变差。
这样,从同时发送的序列数的观点出发,在PAPR和资源利用效率之间有折衷的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鉴于上述蜂窝系统中的方案(噪声功率限制环境或干扰功率限制环境)中应优先的特征(PAPR或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图7所示的PAPR和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折衷的关系,设定1-symbol PUCCH的信道结构。
以下,详细地说明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通信系统的概要]
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包括基站100及终端200。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终端200的一部分的结构的框图。在图8所示的终端200中,信号分配单元215在有关上行控制信道(1-symbol PUCCH)的信道结构的多个模式(选择)之中,基于根据终端200的工作环境选择的一个模式,将含有对下行数据的响应信号(HARQ-ACK)及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号(SR)的至少一个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分配给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PUCCH资源),发送单元217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基站的结构]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的结构的框图。在图9中,基站100具有:控制单元101,数据生成单元102,编码单元103,重发控制单元104,调制单元105,高位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6,编码单元107,调制单元108,下行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9,编码单元110,调制单元111,信号分配单元112,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单元113,发送单元114,天线115,接收单元116,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单元117,提取单元118,SR检测单元119,PUCCH解调和解码单元120,以及判定单元121。
控制单元101确定对下行链路信号(例如,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的无线资源分配,将指示下行链路信号的资源分配的下行资源分配信息输出到下行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9及信号分配单元112。
此外,控制单元101确定发送对下行链路信号的HARQ-ACK信号的PUCCH资源(时间、频率、序列等)分配,将指示对HARQ-ACK的PUCCH资源分配的PUCCH资源分配信息输出到下行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9及提取单元118。
此外,控制单元101确定发送SR的PUCCH资源(时间(也有包含周期的情况),频率、序列等)分配,将指示对SR的PUCCH资源分配的PUCCH资源分配信息输出到高位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6及提取单元118。
此时,在使用上述PUCCH信道结构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分别确定发送RS的PUCCH资源(序列)、发送HARQ-ACK信号的PUCCH资源(序列)、或发送SR的PUCCH资源(序列),将确定的PUCCH资源信息输出到高位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6或下行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9。
此外,控制单元101确定有关PUCCH信道结构的模式(例如,选择1-1,1-2,4-1,4-2)的信息,将确定的PUCCH模式信息输出到高位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6或下行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9。再者,在将有关PUCCH模式的信息没有显式地通知给终端200的情况下,确定的PUCCH模式信息没有被输出到高位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6或下行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9。
数据生成单元102生成对终端200的下行链路数据,并输出到编码单元103。
编码单元103对从数据生成单元102输入的下行链路数据进行纠错编码,将编码后的数据信号输出到重发控制单元104。
重发控制单元104在首次发送时,保持从编码单元103输入的编码后的数据信号,并且输出到调制单元105。此外,若从后述的判定单元121输入了对发送的数据信号的NACK,则重发控制单元104将对应的保持数据输出到调制单元105。另一方面,若从判定单元121输入了对发送的数据信号的ACK,则重发控制单元104删除对应的保持数据。
调制单元105将从重发控制单元104输入的数据信号进行调制,将数据调制信号输出到信号分配单元112。
高位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6使用从控制单元101输入的控制信息(PUCCH资源分配信息或PUCCH模式信息等),生成控制信息比特串,将生成的控制信息比特串输出到编码单元107。
编码单元107对从高位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6输入的控制信息比特串进行纠错编码,将编码后的控制信号输出到调制单元108。
调制单元108将从编码单元107输入的控制信号进行调制,将调制后的控制信号输出到信号分配单元112。
下行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9使用从控制单元101输入的控制信息(下行资源分配信息、PUCCH资源分配信息或PUCCH模式信息等),生成下行控制信息比特串,将生成的控制信息比特串输出到编码单元110。再者,控制信息有时还被发送到多个终端,所以下行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9在对各终端的控制信息中,也可以包含各终端的终端ID并生成比特串。
编码单元110对于从下行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9输入的控制信息比特串进行纠错编码,将编码后的控制信号输出到调制单元111。
调制单元111将从编码单元110输入的控制信号进行调制,将调制后的控制信号输出到信号分配单元112。
信号分配单元112将从调制单元105输入的数据信号映射到从控制单元101输入的下行资源分配信息所示的无线资源中。此外,信号分配单元112将从调制单元108或调制单元111输入的控制信号映射到无线资源中。信号分配单元112将被映射了信号的下行链路的信号输出到IFFT单元113。
IFFT单元113对从信号分配单元112输入的信号,施以OFDM等的发送波形生成处理。在附加CP(Cyclic Prefix)的OFDM传输的情况下,IFFT单元113附加CP(未图示)。IFFT单元113将生成的发送波形输出到发送单元114。
发送单元114对从IFFT单元113输入的信号进行D/A(Digital-to-Analog)转换、上变频等的RF(Radio Frequency)处理,通过天线115对终端200发送无线信号。
接收单元116对通过天线115接收到的来自终端200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进行下变频或A/D(Analog-to-Digital)转换等的RF处理,将接收处理后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输出到FFT单元117。
FFT单元117对从接收单元116输入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施以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的FFT处理。FFT单元117将通过FFT处理得到的频域信号输出到提取单元118。
提取单元118基于从控制单元101接受的信息(PUCCH资源分配信息等),从FFT单元117输入的信号中,提取相对SR或HARQ-ACK的PUCCH的无线资源部分,将提取的无线资源的成分分别输出到SR检测单元119及PUCCH解调和解码单元120。
SR检测单元119对从提取单元118输入的信号进行功率检测,检测有无SR。此外,SR检测单元119在检测出有SR、并且HARQ-ACK由SR资源发送的情况下,将从提取单元118输入的信号输出到PUCCH解调和解码单元120。
PUCCH解调和解码单元120对从提取单元118或SR检测单元119输入的PUCCH信号,进行均衡、解调、解码或功率检测,将解码后的比特序列或功率检测后的信号输出到判定单元121。
判定单元121基于从PUCCH解调和解码单元120输入的比特序列或功率检测后的信号,判定从终端200发送的HARQ-ACK信号相对发送的数据信号表示ACK或NACK的哪一个。判定单元121将判定结果输出到重发控制单元104。
[终端的结构]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终端200的结构的框图。在图10中,终端200具有:天线201,接收单元202,FFT单元203,提取单元204,下行控制信号解调单元205,高位控制信号解调单元206,下行数据信号解调单元207,错误检测单元208,控制单元209,SR生成单元210,调制单元211,HARQ-ACK生成单元212,编码单元213,调制单元214,信号分配单元215,IFFT单元216,以及发送单元217。
接收单元202对通过天线201接收到的来自基站100的下行链路信号(数据信号及控制信号)的信号波形,进行下变频或A/D(Analog-to-Digital)转换等的RF处理,将得到的接收信号(基带信号)输出到FFT单元203。
FFT单元203对从接收单元202输入的信号(时域信号),施以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的FFT处理。FFT单元203将通过FFT处理得到的频域信号输出到提取单元204。
提取单元204基于从控制单元209输入的控制信息,从FFT单元203输入的信号中,提取下行控制信号,输出到下行控制信号解调单元205。此外,提取单元204基于从控制单元209输入的控制信息,提取高位控制信号及下行数据信号,将高位控制信号输出到高位控制信号解调单元206,将下行数据信号输出到下行数据信号解调单元207。
下行控制信号解调单元205将从提取单元204输入的下行控制信号进行盲解码,在判断为是发往本机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将该控制信号解调并输出到控制单元209。
高位控制信号解调单元206将从提取单元204输入的高位控制信号解调,将解调后的高位控制信号输出到控制单元209。
下行数据信号解调单元207将从提取单元204输入的下行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将解码后的下行链路数据输出到错误检测单元208。
错误检测单元208对从下行数据信号解调单元207输入的下行链路数据进行错误检测,将错误检测结果输出到HARQ-ACK生成单元212。此外,错误检测单元208将错误检测的结果判定为无错误的下行链路数据作为接收数据输出。
控制单元209基于从下行控制信号解调单元205输入的控制信号所示的下行资源分配信息,计算对下行数据信号的无线资源分配,将表示算出的无线资源分配的信息输出到提取单元204。
此外,控制单元209使用从高位控制信号解调单元206输入的高位控制信号、以及从下行控制信号解调单元205输入的控制信号,基于有关对SR及HARQ-ACK的PUCCH的资源分配的PUCCH资源分配信息,分别计算发送SR的PUCCH资源(SR资源)、以及发送HARQ-ACKPU的CCH资源(HARQ-ACK资源)。然后,控制单元209将有关算出的PUCCH资源的信息输出到信号分配单元215。
此外,控制单元209根据后述的方法,确定终端200实际对SR及发送HARQ-ACK的PUCCH的模式、时间和频率资源以及序列,将确定的信息输出到信号分配单元215及发送单元217。
SR生成单元210在终端200对基站100请求对上行链路传输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情况下生成SR,将生成的SR信号输出到调制单元211。
调制单元211将从SR生成单元210输入的SR信号进行调制,将调制后的SR信号输出到信号分配单元215。再者,调制单元211也可以在仅发送1序列的情况下不进行调制处理。
HARQ-ACK生成单元212基于从错误检测单元208输入的错误检测结果,生成对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数据的HARQ-ACK信号(ACK或NACK)。HARQ-ACK生成单元212将生成的HARQ-ACK信号(比特序列)输出到编码单元213。
编码单元213将从HARQ-ACK生成单元212输入的比特序列进行纠错编码,将编码后的比特序列(HARQ-ACK信号)输出的调制单元214。
调制单元214将从编码单元213输入的HARQ-ACK信号进行调制,将调制后的HARQ-ACK信号输出到信号分配单元215。再者,调制单元214也可以在仅发送1序列的情况下不进行调制处理。
信号分配单元215将从调制单元211输入的SR信号、或出调制单元214输入的HARQ-ACK信号映射到由控制单元209指示的无线资源上。信号分配单元215将被映射了信号的上行链路信号(例如,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输出到IFFT单元216。
IFFT单元216对从信号分配单元215输入的信号,施以OFDM等的发送波形生成处理。在附加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的OFDM传输的情况下,IFFT单元216附加CP(未图示)。或者,在IFFT单元216生成单载波波形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信号分配单元215的前级追加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离散傅里叶变换)单元(未图示)。IFFT单元216将生成的发送波形输出到发送单元217。
发送单元217对从IFFT单元216输入的信号,基于从控制单元209输入的信息进行发送功率控制、D/A(Digital-to-Analog;数模)转换、上变频等的RF(Radio Frequency;无线频率)处理,通过天线201对基站100发送无线信号。
[基站100及终端200的动作]
详细地说明具有以上结构的基站100及终端200中的动作。
图1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200的处理的流程。
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200基于在有关发送1比特或2比特的UCI的1-symbol PUCCH的信道结构的多个模式(选择)之中、根据终端200的工作环境选择的一个模式,指定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的PUCCH资源(ST101)。
以下,作为有关1-symbol PUCCH的信道结构的多个模式(选择),说明终端200可设定2个模式的情况。例如,如图12所示,作为2个模式的一例子,终端200也可以可设定选择1-1和选择4-2。如上述,选择4-2是PAPR比选择1-1低的模式。另一方面,选择1-1是PUCCH资源的利用效率比选择4-2高的模式。
这种情况下,例如,基站100从有关1-symbol PUCCH的信道结构的多个模式(选择1-1及选择4-2)之中,根据终端200的工作环境选择一个模式。例如,在假定终端200为干扰功率限制环境下(例如,小区中心附近)的情况下,选择资源利用效率最好的(即,适合干扰功率限制环境的)选择1-1。另一方面,在假定终端200为噪声功率限制环境下(例如,小区边缘附近)的情况下,选择最能够降低PAPR的(即,适合噪声功率限制环境的)选择4-2。
再者,终端200为干扰功率限制环境下、还是为噪声功率限制环境下,例如,基站也可以基于从终端200报告的参数(接收质量、接收功率)等进行判断。此外,终端200使用的模式,可以如上述那样由基站100选择,也可以由终端200选择。
终端200基于本机中设定的信道结构的模式,将对下行链路数据的含有HARQ-ACK及SR的至少一个的UCI分配给对终端200分配的PUCCH资源(ST102)。也就是说,在本机为干扰限制环境下的情况下,终端200基于选择1-1,将UCI(包含HARQ-ACK及SR的至少一个)分配给PUCCH资源(例如,参照图3)。另一方面,在本机的工作环境为噪声功率限制环境下的情况下,终端200基于选择4-2,将UCI分配给PUCCH资源(例如,参照图6)。
然后,终端200用1-symbol PUCCH发送UCI(ST103)。
这样,终端200通过根据小区内的终端200的工作环境设定模式,可设定适合终端的工作环境的PUCCH信道结构。因此,可以提高终端200的发送功率效率、或者网络的资源利用效率。
[终端的模式确定方法]
作为终端200确定使用2个模式之中哪个模式的方法的一例子,说明以下方法1~方法4。
<方法1>
也可以通过来自基站100的信令(例如,群固有的高层通知、群固有的动态信令(群共用PDCCH)、终端固有的高层通知或终端固有的动态信令(DCI: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等)向终端200通知模式。终端200基于从基站100通知的有关模式的信息,指定以2个模式之中哪个模式进行动作。
<方法2>
或者,终端200也可以不依赖于来自基站200的显式的信令,确定使用2个模式的哪个模式。例如,在可设定选择1-1及选择4-2的2个模式的情况下,终端200根据有无要发送的RS而确定模式。这是因为,例如,如图1及图2所示,在1-symbol PUCCH发送中,相对于在选择1-1(选择1)中有RS的发送,在选择4-2(选择4)中无RS的发送。即,终端200在有RS的情况下基于选择1-1进行动作,在无RS的情况下基于选择4-2进行动作。
<方法3>
此外,在被设定多个随机访问信道(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资源的情况下,终端200基于RACH资源,也可以确定使用2个模式的哪个模式。基站100通过小区固有或群固有的高层通知,将多个RACH资源通知给终端200。
这里,各RACH资源关联着终端200测量的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此外,终端200可设定的2个模式与RACH资源关联。即,终端200可设定的2个模式还与关联着RACH资源的RSRP/RSRQ相关联。
因此,终端200测量本机的RSRP/RSRQ,选择与测量的RSRP/RSRQ对应的RACH资源,基于选择出的RACH资源,确定有关发送终端200使用的1比特或2比特的UCI的1-symbolPUCCH信道结构的模式。
<方法4>
在NR中,支持基于多个子载波间隔(例如,15kHz,30kHz,60kHz等)的动作。例如,在可设定选择1-1和选择4-2的2个模式的情况下,终端200也可以根据PUCCH发送时的子载波间隔确定模式。
例如,在可设定选择1-1及选择4-2的2个模式的情况下,终端200也可以在15kHz子载波间隔中设定选择1-1,在30kHz或60kHz子载波间隔中设定选择4-2。这是因为,随着子载波间隔变大,码元长度变短,覆盖范围减少。因此,在子载波间隔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设定PAPR较小、更可以确保覆盖范围的模式(这里,为选择4-2)。
如上述方法2~方法4,根据不依赖于显式的信令的模式的确定方法,具有可以削减信令的开销的优点。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200从多个模式(图12中为2个模式)之中,根据终端200的工作环境(假定的环境(方案))设定适当的模式,基于设定的模式进行1-symbolPUCCH发送。
由此,可以根据终端200的状况(例如,噪声功率限制环境或干扰功率限制环境)优先实现PAPR的降低或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所以可以适当地进行1-symbol PUCCH中HARQ-ACK的发送、SR的发送、或者SR和HARQ-ACK的同时发送。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方式,在1-symbol PUCCH中,除了HARQ-ACK以外,可以适当地发送SR。
[模式的数]
再者,作为发送1比特或2比特的UCI的1-symbol PUCCH信道结构可设定的模式的数,不限定于图12所示的2个,也可以设定3个以上的模式。因增加可设定的模式数,可进行适合终端200的工作环境的更细致的PUCCH信道结构的设定。
[模式的组合]
此外,终端200中可设定的PUCCH信道结构的模式,不现定于图12所示的选择1-1和选择4-2的组合,也可以是选择1-1、1-2、4-1、4-2之中的任何一个组合。也就是说,被设定PAPR或资源利用效率的不同的模式的组合即可。
例如,如选择1-1和选择4-1、选择1-2和选择4-1、选择1-2和选择4-2等,也可以使用与选择1(选择1-1、1-2)的任何一个、与选择4(选择4-1、4-2)的任何一个的组合。具体而言,可以说选择1-1和选择4-1的组合、以及选择1-2和选择4-1的组合是更注重资源利用效率的组合。另一方面,可以说选择1-2和选择4-1的组合是更注重PAPR的降低的组合。
或者,也可以选择1-1和选择1-2的组合、或者选择4-1和选择4-2的组合。可以说选择1-1和选择1-2的组合是更注重资源利用效率的组合,可以说选择4-1和选择4-2的组合是更注重PAPR的降低的组合。
[选择1-1的变形例]
此外,在选择1-1中,HARQ-ACK用的RS序列和SR用的RS序列也可以是共同的序列。这种情况下,在同时发生了SR的发送和HARQ的发送的情况下,从终端200同时地发送HARQ-ACK序列、SR序列、以及共同的RS序列的合计3个序列。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HARQ资源和SR资源被分配给同一PRB。这样,1-symbol PUCCH发送中使用的RS是共同的,所以可以简化基站100中的接收信号处理。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的基站及终端,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及终端200是共同的,所以引用图9及图10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同时发生了HARQ-ACK的发送和SR的发送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1同样,终端200在有关1-symbol PUCCH的信道结构的多个模式(选择)之中,基于根据终端200的工作环境选择的一个模式,将含有HARQ-ACK及SR的至少一个的UCI分配给PUCCH资源,并发送。
另一方面,在发生了HARQ-ACK的发送及SR的发送的任何一方的情况下,终端200基于在终端200的任何的工作环境都共同的模式,将UCI分配给PUCCH资源,并发送。
以下,如图13所示,作为在同时发生了HARQ-ACK的发送和SR的发送的情况下被设定的模式(选择),与实施方式1(图12)同样,说明设定选择1-1及选择4-2的2个模式,作为上述共同的模式被设定选择4(例如选择4-1、4-2的任何一个)的情况。
也就是说,如图13所示,在同时发生了SR的发送和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在假定终端200为干扰功率限制环境下的情况下,终端200基于资源效率最好的选择1-1进行1-symbol PUCCH发送,在假定终端200为噪声功率限制环境下的情况下,基于最能够降低PAPR的选择4-2进行1-symbol PUCCH发送。
这样一来,在同时发送SR和HARQ-ACK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1,终端200通过根据小区内的终端200的工作环境设定模式,可设定适合终端的工作环境的PUCCH信道结构。因此,可以提高终端200的发送功率效率、或者网络的资源利用效率。
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在发生了HARQ-ACK的发送及SR的发送的任何一方的情况下,终端200将选择4设定作为共同模式,进行1-symbol PUCCH发送。
这里,通过基站100中的调度可某种程度避免发生终端200中的HARQ-ACK和SR的同时发送。也就是说,可将终端200中发生HARQ-ACK和SR的同时发送的频度抑制得低。换言之,在终端200中,发生HARQ-ACK的发送及SR的发送的任何一方的频度升高。因此,通过将发生HARQ-ACK的发送及SR的发送的任何一方的情况下的模式不依赖于终端200的工作环境而设为共同,终端200可以尽可能使用共同模式的PUCCH信道结构,所以可以简化终端200的处理。
[终端的模式确定方法]
在同时发送SR和HARQ-ACK的情况下,作为确定终端200使用2个模式之中哪个模式的方法的一例子,说明以下的方法1~方法3。
<方法1>
也可以根据来自基站100的信令(例如,群固有的高层通知、群固有的动态信令(群共用PDCCH)、终端固有的高层通知或终端固有的动态信令(DCI)等)向终端200通知模式。终端200基于由基站100通知的有关模式的信息,指定在2个模式之中以哪个模式进行动作。
<方法2>
或者,终端200也可以不依赖于来自基站200的显式的信令,确定使用2个模式的哪个模式。例如,在可设定选择1-1及选择4-2的2个模式的情况下,终端200根据有无应发送的RS确定模式。这是因为,例如,如图1及图2所示,在1-symbol PUCCH发送中,相对于在选择1-1(选择1)中有RS的发送,而在选择4-2(选择4)中无RS的发送。即,终端200在有RS的情况下基于选择1-1进行动作,在无RS的情况下基于选择4-2进行动作。
<方法3>
此外,在被设定多个RACH资源的情况下,终端200也可以基于RACH资源,确定使用2个模式的哪个模式。基站100通过小区固有或群固有的高层通知,将多个RACH资源通知给终端200。
这里,各RACH资源关联着终端200测量的RSRP/RSRQ。此外,终端200可设定的2个模式与RACH资源相关联。即,终端200可设定的2个模式还与关联着RACH资源的RSRP/RSRQ相关联。
因此,终端200测量本机的RSRP/RSRQ,选择与测量出的RSRP/RSRQ对应的RACH资源,基于选择出的RACH资源,确定有关终端200使用的发送1比特或2比特的UCI的1-symbolPUCCH信道结构的模式。
<方法4>
在NR中,支持基于多个子载波间隔(例如,15kHz,30kHz,60kHz等)的动作。例如,在可设定选择1-1和选择4-2的2个模式的情况下,终端200也可以根据PUCCH发送时的子载波间隔确定模式。
如上述方法2~方法4,根据不依赖于显式的信令的模式的确定方法,具有可以削减信令的开销的优点。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同时发送HARQ-ACK和SR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1同样,终端200在多个模式(图13中为2个模式)之中,根据终端200的工作环境(假定的环境(方案))设定适当的模式,基于设定的模式进行1-symbol PUCCH发送。由此,与实施方式1同样,可以根据终端200的状况优先实现PAPR的降低或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所以可以在1-symbolPUCCH中适当地进行SR和HARQ-ACK的同时发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发生HARQ-ACK的发送及SR的发送的任何一方的情况下,终端200在终端200的任何的工作环境中都设定共同的模式。由此,可以将终端200中的1-symbol PUCCH的信道结构尽可能共同化,所以可以简化1-symbol PUCCH的发送处理。
[模式的数]
再者,在同时发送SR和HARQ-ACK的情况下,作为发送1比特或2比特的UCI的1-symbol PUCCH信道结构可设定的模式的数,不限定于图13所示的2个,也可以设定3つ以上的模式。通过增加可设定的模式数,可进行适合终端200的工作环境的更细致的PUCCH信道结构的设定。
[模式的组合]
此外,在同时发送SR和HARQ-ACK的情况下,终端200中可设定的PUCCH信道结构的模式,不限定于图13所示的选择1-1和选择4-2的组合,也可以是选择1-1、1-2、4-1、4-2之中的任何一个的组合。也就是说,只要设定PAPR或资源利用效率的不同的模式的组合即可。
例如,如选择1-1和选择4-1、选择1-2和选择4-1、选择1-2和选择4-2等那样,也可以使用选择1(选择1-1,1-2)的任何一个、选择4(选择4-1,4-2)的任何一个的组合。具体而言,可以说选择1-1和选择4-1的组合、以及选择1-2和选择4-1的组合是更注重资源利用效率的组合。另一方面,可以说选择1-2和选择4-1的组合是更注重PAPR的降低的组合。
或者,也可以是选择1-1和选择1-2的组合、或者选择4-1和选择4-2的组合。可以说选择1-1和选择1-2的组合是更注重资源利用效率的组合,可以说选择4-1和选择4-2的组合是更注重PAPR的降低的组合。
[共同模式]
此外,在仅发送HARQ-ACK或SR的情况下设定的共同模式,不现定于图13所示的选择4,例如,可以是选择1,也可以是实施方式3中说明的方法(提议3)。在将选择1设为共同模式的情况下,可以说说更注重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另一方面,在将选择4设为共同模式的情况下,可以说是更注重PAPR的降低的方法。
(实施方式3)
本实施方式的基站及终端,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及终端200是共同的,所以引用图9及图10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200支持1一个模式,作为发送1比特或2比特的UCI的1-symbol PUCCH的信道结构。这一个模式中的1-symbol PUCCH信道结构,假设为考虑了资源利用效率和PAPR的折衷,与选择1-1、1-2、4-1、4-2比较,可以兼顾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及PAPR的降低两者的信道结构。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1UE(终端200),用于RS的序列(RS序列)、用于调制HARQ-ACK并发送的序列(HARQ-ACK序列)、以及用于发送SR的序列(SR序列)的3个序列被确保。也就是说,对于终端200,被分配RS资源、HARQ-ACK资源和SR资源。
在无SR的发送、有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200使用RS序列(RS资源)及HARQ-ACK序列(HARQ-ACK资源)发送HARQ-ACK。此时,HARQ-ACK序列通过UCI进行BPSK或QPSK调制。即,终端200同时地发送UCI序列及RS序列的2个序列。
此外,在有SR的发送、无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200使用RS序列(RS资源)及SR序列(SR资源)发送SR。即,终端200同时地发送SR序列及RS序列的2个序列。
此外,在同时发生了SR的发送和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200使用RS序列(RS资源)及SR序列(SR资源)发送HARQ-ACK。此时,SR序列通过HARQ-ACK进行BPSK或QPSK调制。即,终端200同时地发送SR序列及RS序列的2个序列。
也就是说,终端200根据SR及HARQ-ACK的发送状况,使用HARQ-ACK资源及SR资源的其中一个和RS资源,发送UCI(HARQ-ACK或SR)及RS。
图14表示将PUCCH资源大小设为1PRB,使用CAZAC码序列,使用循环移位进行序列间的正交复用的情况下的PUCCH资源的一例子。
在图14中,对于终端200(UE),分别分配PUCCH资源#0(PRB#0,循环移位#0)作为RS资源,分配PUCCH资源#4(PRB#0,循环移位#4)作为SR资源,分配PUCCH资源#8(PRB#0,循环移位#8)作为HARQ-ACK资源。
也就是说,在图14中,在无SR的发送、有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200使用PUCCH资源#0(RS资源)及PUCCH资源#8(HARQ-ACK资源)发送HARQ-ACK(ACK或NACK)及RS,在有SR的发送、无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使用PUCCH资源#0(RS资源)及PUCCH资源#4(SR资源)发送SR及RS,在SR和HARQ-ACK的同时发送时,使用PUCCH资源#0(RS资源)及PUCCH资源#4(SR资源),发送HARQ-ACK(ACK或NACK)及RS。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HARQ-ACK的发送、SR的发送、以及HARQ-ACK和SR的同时发送的任何一个中,HARQ-ACK序列或SR序列和被同时发送的RS序列是共同的。也就是说,在LTE中,相对于在仅发送HARQ-ACK时和同时发送HARQ-ACK和SR时使用不同的RS序列,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无SR的发送、有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和同时地发生SR的发送和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都使用共同的RS序列。因此,如图14所示,SR资源和HARQ-ACK资源被分配给同一PRB。
若分别比较实施方式3的上述信道结构(表示为提议3)、选择1-1、选择1-2、选择4-1及选择4-2中的发送序列数、分配给每个UE的序列数,则可以如图15那样汇总。
在提议3中,对各UE,HARQ-ACK资源、SR资源和RS资源被确保。因此,在提议3中,分配给每个UE的序列数为3(参照图15)。
此外,在提议3中,在无SR的发送、有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200使用HARQ-ACK资源及RS资源发送HARQ-ACK及RS,所以同时地发送UCI序列及RS序列的2个序列(参照图15)。此外,在有SR的发送、无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200使用SR资源及RS资源发送SR及RS,所以同时地发送SR序列及RS序列的2个序列(参照图15)。此外,在同时发生了SR的发送和HARQ-ACK的发送的情况下,终端200使用SR资源及RS资源发送HARQ-ACK,所以同时地发送SR序列及RS序列的2个序列(参照图15)。
因此,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信道结构(提议3)中,与选择1-1(4个序列)比较,可以说减少了同时地被发送的序列数(2个序列),减少了PAPR。另一方面,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信道结构(提议3)中,与选择4-1(1个或2个序列)或选择4-2(1个序列)比较,可以说同时地被发送的序列数(2个序列)增加,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此外,如图15所示,在选择1-2中,相对于对每1UE需要确保4个序列,在本实施方式的信道结构(提议3)中,SR和HARQ-ACK中RS序列被共同化,所以可以说确保3个序列即可,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不依赖于终端200的工作环境(方案)、或者HARQ-ACK及SR的发送状况,而使PUCCH信道结构为共同。因此,可以避免复杂的PUCCH设计(资源分配或信令方法)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依赖于HARQ-ACK的发送、SR的发送、以及SR和HARQ-ACK的同时发送的任何一个的发送状况,在1-symbol PUCCH发送中使用的RS是共同的,所以还具有可以简化基站100中的接收信号处理的优点。而且,通过在HARQ-ACK及SR的任何一个的发送状况中也将同时地被发送的序列数抑制为2,与选择1-1比较,可以抑制PAPR的增加,并且实现较高的资源利用效率。
[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3中,作为1-symbol PUCCH的信道结构,支持一个模式(提议3)。此外,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了在一个模式中,1-symbol PUCCH的信道结构考虑资源利用效率和PAPR之间的折衷,即使在HARQ-ACK及SR的任何的发送状况中2序列都被发送的情况,使得可以某种程度兼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降低PAPR两者。
另一方面,在上述模式中,即使在HARQ-ACK及SR的任何的发送状况中2序列都被发送,所以与发送1序列的情况比较,PAPR增加。因此,在发送功率的限制非常严格的环境中有覆盖范围劣化的危险。
因此,在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中,终端200在发送功率的限制非常严格的环境中,在1-symbol PUCCH的发送时仅发送1序列,抑制PAPR的增加。也就是说,在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中,如图16所示,除了上述一个模式(提议3)以外,可设定仅发送为了在发送功率的限制非常严格的环境时使用的1序列的选择4-2的模式(追加模式)。
但是,选择4-2中,特别是在发送2比特的UCI的情况下,资源利用效率的劣化变得非常大(例如,参照图15),所以可以使用选择4-2的模式仅限定为发送1比特UCI的情况。
再者,对于终端200确定在2个模式(提议3及选择4-2)之中使用哪个模式的方法,例如,也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1~方法3。
<方法1>
也可以通过来自基站100的信令(例如,群固有的高层通知、群固有的动态信令(群共用PDCCH),终端固有的高层通知或终端固有的动态信令(DCI)等)向终端200通知模式。终端200基于从基站100通知的有关模式的信息,在2个模式之中指定以哪个模式进行动作。
<方法2>
或者,终端200也可以不依赖于来自基站200的显式的信令而确定使用2个模式的哪个模式。例如,在可设定提议3及选择4-2的2个模式的情况下,终端200根据有无应发送的RS确定模式。这是因为,例如,如图14所示,在1-symbol PUCCH发送中,相对于提议3中有RS的发送,而在选择4-2中无RS的发送。即,终端200在有RS的情况下基于提议3进行动作,而在无RS的情况下基于选择4-2进行动作。
<方法3>
此外,终端200在多个RACH资源被设定的情况下,基于RACH资源,也可以确定使用2个模式的哪个模式。基站100通过小区固有或群固有的高层通知,将多个RACH资源通知给终端200。
这里,各RACH资源关联着终端200测量的RSRP/RSRQ。此外,终端200可设定的2个模式与RACH资源相关联。即,终端200可设定的2个模式还与关联着RACH资源的RSRP/RSRQ相关联。
因此,终端200测量本机的RSRP/RSRQ,选择与测量出的RSRP/RSRQ对应的RACH资源,基于选择出的RACH资源,确定与终端200使用的发送1比特或2比特的UCI的1-symbolPUCCH信道结构有关的模式。
<方法4>
在NR中,支持多个子载波间隔(例如,15kHz,30kHz,60kHz等)的动作。例如,在可设定选择1-1和选择4-2的2个模式的情况下,终端200也可以根据PUCCH发送时的子载波间隔确定模式。
如上述方法2~方法4,根据不依赖于显式的信令的模式的确定方法,有可以削减信令的开销的优点。
(实施方式4)
本实施方式的基站及终端,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及终端200是共同的,所以引用图9及图10说明。
在实施方式1~3中,在终端200同时地发送多个序列的情况下,因同时发送的序列的组合,有时PAPR的值变大或变小。例如,在多个序列通过同一CAZAC序列的循环移位而生成的情况下,有在连续的循环移位的序列的组合中PAPR的值容易变大,在不连续的循环移位的序列的组合中PAPR的值容易变小的倾向。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1-symbol PUCCH的发送中使用的序列分割为多个群。也就是说,PUCCH资源中使用的多个序列,根据同一群内的序列的组合中的PAPR,被分为多个群。然后,多个群之中、同一群内的序列被分配给同一UE。
例如,多个群也可以分为含有同时地发送的情况下PAPR变小的序列的序列群(即,适合干扰功率限制环境的群)、以及含有PAPR变大的序列的序列群(即,即使噪声功率限制环境也可以使用的群)等。
例如,在终端200中,被分配多个序列群(例如,图17所示的群0及群1)之中、适合终端200的工作环境的序列群。然后,终端200同时地发送同一序列群中包含的多个序列。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根据同时地发送了多个序列的情况下的PAPR的值,设定多个序列群,适合小区内的终端200的工作环境的序列的分配是可能的,可以提高终端200的发送功率效率。
此外,将随机产生小区间的序列间干扰作为目的,可以应用在规定的时间间隔使序列号不同的序列跳变。这种情况下,在相同的序列群内的序列间进行序列跳变。由此,例如,即使在含有同时地发送的情况下PAPR变小的序列的序列群中进行序列跳变,也可以防止同时地发送的序列中PAPR的值变大。
再者,进行序列跳变的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也可以是码元、小时隙、时隙、子帧、帧等的时间单位。
(实施方式5)
本实施方式的基站及终端,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及终端200是共同的,所以引用图9及图10说明。
在实施方式5中,假设实施方式1~3中被分配给同一UE的序列在同一PRB或相干带宽内。
此外,在实施方式5中,假设已知序列间的发送功率差。例如,各序列的发送功率也可以相同(即,各序列的发送功率差为0)。
假如对同一UE的2个序列被分配在相干带宽外。这种情况下,受到基站中进行的功率检测中信道的频率选择性的影响,功率检测性能会劣化。此外,在序列间的发送功率差不是已知的情况下,同样也会引起基站中进行的功率检测性能的劣化。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PUCCH资源中使用的多个序列之中、同一PRB内的序列、或相干带宽内的序列被分配给同一UE(终端200)。由此,可以不受基站100中进行的功率检测中信道的频率选择性的影响而高精度地进行功率检测。此外,由于已知序列间的发送功率差,所以可以高精度地进行基站100中进行的功率检测。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同一PRB或相干带宽内的序列分配、或序列间的发送功率差设为已知,可以防止作为实施方式1~3的任何一个中必需的功率检测特性劣化。
再者,相干带宽也可以改称为邻近带宽(PRB)或邻接带宽(PRB)。
[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中,说明在同一UE中被分配不同的PRB的序列的情况。
在同一UE中被分配不同的PRB的序列时,分别对于SR资源和ACK/NACK资源,例如在分配系统带宽内的任何一个的PRB的方法中,尽管可以使资源分配的灵活性最大,但用于分配PRB的信令的开销增加。
因此,在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中,在同一UE中被分配不同的PRB的序列(这里为2个序列的序列)的情况下,假设2个序列为邻近PRB或邻接PRB。邻近PRB或邻接PRB的序列例如也可以是相干带宽内的序列。
例如,通过被分配给同一UE的邻近PRB或邻接PRB被设定,分别对于相对同一UE的SR资源和ACK/NACK资源,不需要独立地分配系统带宽内的任何一个的PRB。此外,作为SR资源或ACK/NACAK资源的任何一方的资源,通知与其他的资源的相对的PRB位置即可。例如,基站100也可以使用来自分配ACK/NACK资源的PRB的偏移,将分配SR资源的PRB通知给终端200。相反,基站100使用来自分配SR资源的PRB的偏移,也可以将分配ACK/NACK资源的PRB通知给终端200。此外,为了将分配给同一UE的不同的PRB的序列作为邻近PRB或邻接PRB,偏移的值的范围也可以最大为几PRB左右。
这样,在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中,在PUCCH资源中使用的多个序列之中、不同的PRB的序列被分配给同一UE的情况下,在与被分配给同一UE的序列对应的不同的PRB中,至少一个的PRB的位置通过表示与其他PRB的位置的相对位置的偏移值来表示。由此,对于PRB的偏移值的通知,与从系统带宽所有的PRB通知1个PRB的情况比较,可以降低信令的开销。
例如,在系统带宽由100PRB构成的情况下,在分配系统带宽内的任何一个的PRB的情况下,信令的开销为ceil(log2(100))=7bit。相对于此,在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中,在将偏移设为图18所示4模式(-2,-1,0,1)的情况下,信令的开销可以为2bit。
再者,图18表示将SR资源的PRB作为基准,以偏移通知ACK/NACK资源的PRB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基站100也可以将ACK/NACK资源的PRB作为基准,以偏移通知SR资源的PRB。此外,图18所示的偏移值(-2,-1,0,1)是一例子,偏移值不限于这些。
此外,偏移的值可以是标准上确定的值,或也可以是RRC信令中设定的值。此外,在同一PRB的序列被分配在同一UR中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上述PRB的偏移的值设为循环移位的偏移。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同一CAZAC序列的循环移位生成多个序列的情况。但是,多个序列的生成方法不限于上述方法。例如,多个序列也可以由序列号不同的CAZAC序列生成。此外,多个序列也可以由不同的PRB的同一序列生成。而且,多个序列也可以由同一PRB内的Comb生成。此外,也可以通过这些方法的组合而定义多个序列。
例如,在PUCCH资源大小为X[RE]的情况下,基于序列长度X的CAZAC序列的循环移位的多个序列的生成方法中,可以生成循环移位的值不同的X个序列。此外,在由同一PRB内的Comb生成多个序列的情况下,通过序列长度X/2的CAZAC序列的循环移位,可以通过循环移位的不同的X/2个序列和2个Comb,生成合计X个序列。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终端200发送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说明了SR及HARQ-ACK。但是,终端200发送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不限于SR及HARQ-ACK,也可以是其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例如,CSI等)。
(3)本发明可通过软件、硬件、或与硬件协同的软件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各功能块可部分地或全体地作为集成电路即LSI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的各过程也可以部分地或全体地由一个LSI或LSI的组合来控制。LSI可以由各个芯片构成,也可以由一个芯片构成,使得包含功能块的一部分或全部。LSI也可以包括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因集成度的不同,LSI有时也被称为IC、系统LSI、超大LSI(Super LSI)、特大LSI(Ultra LSI)。集成电路的方法不限于LSI,也可以用专用电路、通用处理器或专用处理器来实现。此外,也可以使用可在LSI制造后可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使用可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Reconfigurable Processor)。本发明也可以作为数字处理或模拟处理实现。而且,随着半导体的技术进步或随之派生的其它技术,如果出现能够替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当然可利用该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还存在着适用生物技术等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终端包括:电路,基于序列选择而生成包含对于下行数据的HARQ-ACK的上行控制信息;以及发送机,使用1码元的上行控制信道即PUCCH来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与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及调度请求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不同。
在本发明的终端中,所述HARQ-ACK是1比特或2比特。
在本发明的终端中,对于1比特的所述HARQ-ACK,在同一物理资源块中能够复用的最大终端数为6。
在本发明的终端中,所述序列是包含循环移位的序列、或由循环移位定义的序列。
在本发明的终端中,对于包含ACK作为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与对于包含NACK作为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不同。
在本发明的终端中,被发送包含所述HARQ-ACK及调度请求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块、与被发送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块相同。
在本发明的终端中,对于1比特的所述HARQ-ACK,被分配给一个终端的序列数为4,对于2比特的所述HARQ-ACK,被分配给一个终端的序列数为8。
在本发明的终端中,在发送HARQ-ACK及调度请求的情况下,通过以下模式中的一个模式来生成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使用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及所述调度请求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所述序列的模式;以及使用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所述序列、和对于包含所述调度请求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的模式。
在本发明的终端中,还包括:接收机,接收与所述PUCCH的资源相关的信息,所述终端基于所述信息,生成并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息。
在本发明的终端中,与所述PUCCH的资源相关的信息包含与用于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相关的信息。
本发明的基站包括:发送单元,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以及接收机,接收从所述终端使用1码元的上行控制信道即PUCCH被发送的、包含对于所述下行数据的HARQ-ACK的上行控制信息,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基于序列选择,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与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及调度请求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不同。
在本发明的基站中,所述HARQ-ACK是1比特或2比特。
在本发明的基站中,对于1比特的所述HARQ-ACK,在同一物理资源块中能够复用的最大终端数为6。
在本发明的基站中,所述序列是包含循环移位的序列、或由循环移位定义的序列。
在本发明的基站中,对于包含ACK作为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与对于包含NACK作为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不同。
在本发明的基站中,被发送包含所述HARQ-ACK及调度请求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块、与被发送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块相同。
在本发明的基站中,对于1比特的所述HARQ-ACK,被分配给一个终端的序列数为4,对于2比特的所述HARQ-ACK,被分配给一个终端的序列数为8。
在本发明的基站中,在从所述终端同时被发送HARQ-ACK及调度请求的情况下,通过以下模式中的一个模式来接收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使用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及所述调度请求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所述序列的模式;以及使用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所述序列、和对于包含所述调度请求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的模式。
在本发明的基站中,所述发送机向所述终端发送与所述PUCCH的资源相关的信息,所述接收机接收基于所述信息而生成并被发送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
在本发明的基站中,与所述PUCCH的资源相关的信息包含与用于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相关的信息。
本发明的通信方法包括:基于序列选择而生成包含对于下行数据的HARQ-ACK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以及使用1码元的上行控制信道即PUCCH来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与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及调度请求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不同。
本发明的通信方法包括: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的步骤;以及接收从所述终端使用1码元的上行控制信道即PUCCH被发送的、包含对于所述下行数据的HARQ-ACK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基于序列选择,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与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及调度请求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不同。
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控制如下处理:基于序列选择而生成包含对于下行数据的HARQ-ACK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处理;以及使用1码元的上行控制信道即PUCCH来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处理,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与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及调度请求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不同。
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控制如下处理: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的处理;以及接收从所述终端使用1码元的上行控制信道即PUCCH被发送的、包含对于所述下行数据的HARQ-ACK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处理,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基于序列选择,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与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及调度请求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不同。
本发明的终端包括:电路,在有关上行控制信道的信道结构的多个模式之中,基于根据终端的工作环境选择的一个模式,将含有对下行链路数据的响应信号及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号的至少一个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分配给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以及发送机,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本发明的终端包括:电路,在同时发生了发送对下行链路数据的响应信号和发送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在有关上行控制信道的信道结构的多个模式之中,基于根据终端的工作环境选择的一个模式,将含有所述响应信号及所述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号的至少一个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分配给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以及发送机,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本发明的终端包括:电路,将含有对下行链路数据的响应信号及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号的至少一个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分配给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以及发送机,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道,对于终端,被分配用于发送所述响应信号的第1资源、用于发送所述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号的第2资源、以及用于发送与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频率复用的参考信号的第3资源,所述发送机使用所述第1资源及所述第2资源的其中一个、以及所述第3资源,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及所述参考信号,所述第1资源及所述第2资源被分配给同一资源块。
在本发明的终端中,所述电路在发生了发送所述响应信号、以及发送所述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号的其中一方的情况下,基于与在所述终端的任何工作环境中都为共同的所述信道结构有关的模式,将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分配给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
在本发明的终端中,所述多个模式至少包含第1模式、以及最大发送功率与平均功率比(PAPR)低于所述第1模式的第2模式,所述电路在所述终端的工作环境为限制干扰的环境下的情况下,将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基于所述第1模式分配给所述上行资源,在所述终端的工作环境为限制功率的环境下的情况下,将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基于所述第2模式分配给所述上行资源。
在本发明的终端中,所述多个模式至少包含第1模式、以及上行链路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于所述第1模式的第2模式,所述电路在所述终端的工作环境为限制干扰的环境下的情况下,将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基于所述第1模式分配给所述上行资源,在所述终端的工作环境为限制功率的环境下的情况下,将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基于所述第2模式分配给所述上行资源。
在本发明的终端中,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中使用的多个序列被分为多个群,所述多个群之中、同一群内的序列被分配给同一终端。
在本发明的终端中,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中使用的多个序列之中、同一资源块内的序列、或相干带宽内的序列被分配给同一终端。
在本发明的终端中,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中使用的多个序列之中、不同的资源块的序列被分配给同一终端,在所述不同的资源块中,至少一个资源块的位置由表示与其他资源块位置的相对的位置的偏移值表示。
本发明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有关上行控制信道的信道结构的多个模式之中,基于根据终端的工作环境选择的一个模式,将含有对下行链路数据的响应信号及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号的至少一个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分配给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本发明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同时发生了发送对下行链路数据的响应信号、以及发送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在有关上行控制信道的信道结构的多个模式之中,基于根据终端的工作环境选择的一个模式,将含有所述响应信号及所述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号的至少一个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分配给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本发明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对下行链路数据的响应信号及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号的至少一个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分配给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道,对于终端,被分配用于发送所述响应信号的第1资源、用于发送所述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信号的第2资源、以及用于发送与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频率复用的参考信号的第3资源,使用所述第1资源及所述第2资源的其中一个、以及所述第3资源,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及所述参考信号,所述第1资源及所述第2资源被分配给同一资源块。
本发明的一方式,对移动通信系统是有用的。
标号说明
100基站
101,209控制单元
102数据生成单元
103,107,110,213编码单元
104重发控制单元
105,108,111,211,214调制单元
106高位控制信号生成单元
109下行控制信号生成单元
112,215信号分配单元
113,216IFFT单元
114,217发送单元
115,201天线
116,202接收单元
117,203FFT单元
118,204提取单元
119SR检测单元
120PUCCH解调和解码单元
121判定单元
200终端
205下行控制信号解调单元
206高位控制信号解调单元
207下行数据信号解调单元
208错误检测单元
210SR生成单元
212HARQ-ACK生成单元

Claims (24)

1.一种终端,包括:
电路,基于序列选择而生成包含对于下行数据的HARQ-ACK的上行控制信息;以及
发送机,使用1码元的上行控制信道即PUCCH来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息,
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与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及调度请求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中,
所述HARQ-ACK是1比特或2比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其中,
对于1比特的所述HARQ-ACK,在同一物理资源块中能够复用的最大终端数为6。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中,
所述序列是包含循环移位的序列、或由循环移位定义的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中,
对于包含ACK作为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与对于包含NACK作为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中,
被发送包含所述HARQ-ACK及调度请求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块、与被发送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块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中,
对于1比特的所述HARQ-ACK,被分配给一个终端的序列数为4,
对于2比特的所述HARQ-ACK,被分配给一个终端的序列数为8。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中,
在发送HARQ-ACK及调度请求的情况下,通过以下模式中的一个模式来生成所述上行控制信息:
使用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及所述调度请求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所述序列的模式;以及
使用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所述序列、和对于包含所述调度请求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的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中,
还包括:接收机,接收与所述PUCCH的资源相关的信息,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信息,生成并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中,
与所述PUCCH的资源相关的信息包含与用于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相关的信息。
11.一种基站,包括:
发送单元,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以及
接收机,接收从所述终端使用1码元的上行控制信道即PUCCH被发送的、包含对于所述下行数据的HARQ-ACK的上行控制信息,
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基于序列选择,
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与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及调度请求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HARQ-ACK是1比特或2比特。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基站,其中,
对于1比特的所述HARQ-ACK,在同一物理资源块中能够复用的最大终端数为6。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序列是包含循环移位的序列、或由循环移位定义的序列。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
对于包含ACK作为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与对于包含NACK作为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
被发送包含所述HARQ-ACK及调度请求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块、与被发送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块相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
对于1比特的所述HARQ-ACK,被分配给一个终端的序列数为4,
对于2比特的所述HARQ-ACK,被分配给一个终端的序列数为8。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
在从所述终端同时被发送HARQ-ACK及调度请求的情况下,
通过以下模式中的一个模式来接收所述上行控制信息:
使用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及所述调度请求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所述序列的模式;以及
使用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所述序列、和对于包含所述调度请求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的模式。
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发送机向所述终端发送与所述PUCCH的资源相关的信息,
所述接收机接收基于所述信息而生成并被发送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其中,
与所述PUCCH的资源相关的信息包含与用于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相关的信息。
21.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基于序列选择而生成包含对于下行数据的HARQ-ACK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以及
使用1码元的上行控制信道即PUCCH来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
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与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及调度请求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不同。
22.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的步骤;以及
接收从所述终端使用1码元的上行控制信道即PUCCH被发送的、包含对于所述下行数据的HARQ-ACK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
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基于序列选择,
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与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及调度请求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不同。
23.一种集成电路,控制如下处理:
基于序列选择而生成包含对于下行数据的HARQ-ACK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处理;以及
使用1码元的上行控制信道即PUCCH来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处理,
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与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及调度请求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不同。
24.一种集成电路,控制如下处理:
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的处理;以及
接收从所述终端使用1码元的上行控制信道即PUCCH被发送的、包含对于所述下行数据的HARQ-ACK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处理,
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基于序列选择,
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与对于包含所述HARQ-ACK及调度请求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序列不同。
CN202310673109.0A 2017-06-15 2018-04-17 终端、基站、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Pending CN1166692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17641 2017-06-15
JP2017117641 2017-06-15
JP2017-218916 2017-11-14
JP2017218916 2017-11-14
PCT/JP2018/015791 WO2018230137A1 (ja) 2017-06-15 2018-04-17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CN201880033607.6A CN110651516B (zh) 2017-06-15 2018-04-17 终端及通信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3607.6A Division CN110651516B (zh) 2017-06-15 2018-04-17 终端及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9202A true CN116669202A (zh) 2023-08-29

Family

ID=6465862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73109.0A Pending CN116669202A (zh) 2017-06-15 2018-04-17 终端、基站、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CN201880033607.6A Active CN110651516B (zh) 2017-06-15 2018-04-17 终端及通信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3607.6A Active CN110651516B (zh) 2017-06-15 2018-04-17 终端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11665693B2 (zh)
EP (1) EP3641432A4 (zh)
JP (1) JP7449693B2 (zh)
KR (1) KR20200015513A (zh)
CN (2) CN116669202A (zh)
BR (1) BR112019024464A2 (zh)
MX (1) MX2019013948A (zh)
RU (1) RU2758703C2 (zh)
SG (1) SG11201911635RA (zh)
WO (1) WO20182301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51923B2 (en) * 2017-07-31 2022-0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ACK/NACK and SR in short durations
WO2019027995A1 (en) * 2017-08-02 2019-02-07 Intel IP Corporation SEQUENCE DESIG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PUCCH NR
EP3667961A4 (en) * 2017-08-08 2020-11-0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PROCEDURE
JP6968263B2 (ja) * 2017-08-11 2021-11-17 中▲興▼通▲訊▼股▲ふぇん▼有限公司Zte Corporation 無線通信におけるリソース配分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BR112020021167A2 (pt) * 2018-04-19 2021-01-19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de usuário e estação rádio base
WO2022222079A1 (zh) * 2021-04-21 2022-10-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82801B2 (en) * 2009-02-09 2015-03-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a wireless transmitter/receiver unit utilizing multiple carriers
CN102804868B (zh) * 2009-06-16 2016-01-20 夏普株式会社 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JP5072986B2 (ja) * 2010-02-15 2012-11-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及びユーザ端末
JP5455228B2 (ja) * 2010-04-05 2014-03-2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及びユーザ端末
CN102934404B (zh) * 2010-05-04 2015-12-16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GB2509070B (en) * 2012-12-19 2018-04-11 Sony Corp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06961744A (zh) * 2016-01-11 2017-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US10271316B2 (en) * 2016-03-21 2019-04-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BR112018071391A8 (pt) * 2016-04-27 2023-04-25 Sharp Kk Aparelho terminal, aparelho de estação-base,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usado para um aparelho terminal e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usado para um aparelho de estação base
AR108457A1 (es) * 2016-05-13 2018-08-2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Longitud adaptativa de intervalo temporal de transmisión
CN107690181B (zh) * 2016-08-05 2019-09-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短传输时间间隔传输的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8060170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of performing power control of physical channe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841904B2 (en) * 2017-02-02 2020-11-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hort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design for 5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NR)
US11159929B2 (en) 2017-03-24 2021-10-26 Apple Inc. Scheduling request for further enhanced 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feNB-IoT)
DE112018000204T5 (de) * 2017-03-24 2019-08-14 Intel IP Corporation Design für physischen Kurzdauer- und Langdauer-Neufunk-Uplink-Steuerkanal (Kurzdauer- und Langdauer-NR-PUCCH)
US10548096B2 (en) * 2017-04-21 2020-01-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formation type multiplexing and power control
WO2018204347A1 (en) * 2017-05-03 2018-11-08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EP3471489B1 (en) * 2017-05-03 2023-03-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cheduling request betwee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same
JP7021202B2 (ja) 2017-05-10 2022-02-1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10925094B2 (en) * 2017-05-12 2021-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request techniques in wireless transmissions
WO2018227208A1 (en) * 2017-06-09 2018-12-13 Intel IP Corporation Concurrent transmission of acknowledgment and scheduling request information on a control channel
CN109803393B (zh) * 2017-11-17 2024-03-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US20220070906A1 (en) * 2020-08-27 2022-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mapping for a scheduling request on a physical sidelink feedback chann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41432A1 (en) 2020-04-22
US11665693B2 (en) 2023-05-30
RU2758703C2 (ru) 2021-11-01
US20230209558A1 (en) 2023-06-29
EP3641432A4 (en) 2020-10-21
KR20200015513A (ko) 2020-02-12
CN110651516A (zh) 2020-01-03
RU2019139386A3 (zh) 2021-07-15
CN110651516B (zh) 2023-05-12
SG11201911635RA (en) 2020-01-30
MX2019013948A (es) 2020-01-30
WO2018230137A1 (ja) 2018-12-20
US20200205182A1 (en) 2020-06-25
JP7449693B2 (ja) 2024-03-14
BR112019024464A2 (pt) 2020-06-16
JPWO2018230137A1 (ja) 2020-04-16
RU2019139386A (ru) 2021-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51516B (zh) 终端及通信方法
JP7206185B2 (ja) 端末、通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CN110730061B (zh) 终端、基站、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4189262B (zh) 基站、接收方法及集成电路
KR102625490B1 (ko) 단말, 통신 방법, 집적 회로 및 기지국
WO2009035297A2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7297663B2 (ja)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JP2022009417A (ja) 基地局、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845177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signal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076537B (zh) 基站、终端及通信方法
RU2773239C1 (ru)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терминал и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JP6590267B2 (ja) 基地局、通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JP2020061778A (ja) 基地局、受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