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69129A -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69129A
CN116669129A CN202310956951.5A CN202310956951A CN116669129A CN 116669129 A CN116669129 A CN 116669129A CN 202310956951 A CN202310956951 A CN 202310956951A CN 116669129 A CN116669129 A CN 1166691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point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signal strength
mobile 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569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69129B (zh
Inventor
聂大伟
陈志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569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691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69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91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691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91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能够检测到用户远离组网移动,从而预测出终端设备连接的组网内的AP出现Wi‑Fi网络信号质量将要变差、网络业务将要出现卡顿现象,并在出现Wi‑Fi网络信号质量将要变差、网络业务将要出现卡顿现象之前,将Wi‑Fi网络切换至移动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流畅的网络环境,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终端设备可与目标场所中的无线接入点连接,以实现接入Wi-Fi(WirelessFidelity)网络,通过Wi-Fi网络传输数据和/或信息。用户离开目标场所时,其持有的终端设备所连接的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会逐步降低,直至断开终端设备与Wi-Fi网络的连接,影响终端设备正常通信。
相关技术中,在终端设备使用的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降低至预设值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确定网络质量将要变差,因此提前对终端设备使用的网络进行切换。但是,在终端设备接入的是组网内的无线接入点的情况下,上述方式存在对网络质量将要变差的误判,从而导致在不必对终端设备使用的网络进行切换的场景下错误地切换了网络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流量消耗。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能在终端设备连接的是组网内的第一无线接入连接点的场景下减少对网络质量将要变差的误判,从而避免在误判情况下错误地切换了网络造成不必要的流量消耗,提高了用户的联网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中,终端设备接入目标场所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点,目标场所的组网中包括多个无线接入点,第一无线接入点是多个无线接入点中的一个。终端设备处于第一位置,第一无线接入点的第一信号强度等于或小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终端设备显示第一网络标识。其中,第一网络标识表示终端设备使用Wi-Fi网络进行通信。终端设备处于第二位置,获取的第一Wi-Fi强度信息满足第一条件,且检测到终端设备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远离组网,显示第二网络标识,第二网络标识表示终端设备使用移动网络进行通信。
使用移动网络进行通信也就是下文中切换到移动通信网络。
其中,第一Wi-Fi强度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在第二位置扫描到多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点标识和信号强度。第一Wi-Fi强度信息满足第一条件,包括:第一Wi-Fi强度信息中第一接入点标识的数量小于第一阈值,第一Wi-Fi强度信息中第一接入点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与第二Wi-Fi强度信息中第二接入点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第二信号强度阈值的数量小于第二阈值。第二Wi-Fi强度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在目标场所内扫描到、满足第二条件的多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点标识和信号强度。第一接入点标识与第二接入点标识相同。
本方案中,通过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为远离组网移动预测出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会逐步降低直至断开,预测准确性更高,避免了对信号强度实际不会变差的情况的误判,从而避免在误判情况下错误地切换了网络造成不必要的流量消耗,提高了用户的联网体验。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检测到终端设备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远离组网,包括:检测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呈下降趋势,和/或第三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呈上升趋势。其中,第二无线接入点是在第二位置扫描到的多个无线接入点中与第一无线接入点在同一组网内的接入点,第三无线接入点是在第二位置扫描到的多个无线接入点中与第一无线接入点在不同组网内的接入点。
该设计方式下,能在终端设备连接的是组网内的第一无线接入点的情况下,通过判断与第一无线接入点在同一组网内的第二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呈下降趋势、与第一无线接入点在不同组网内的第三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呈上升趋势,确定网络质量将要变差。相比于仅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点上报的第一信号强度下降至一定程度便确定网络质量将要变差来说,本方案考虑了终端设备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移动方向未向组网外移动(即远离组网移动),信号强度将会变差,所以预测准确性更高,避免了对信号强度实际不会变差的情况的误判,从而避免在误判情况下错误地切换了网络造成不必要的流量消耗,提高了用户的联网体验。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二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呈下降趋势,包括:第一时刻扫描到的第一Wi-Fi强度信息中第二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二时刻扫描到的第一Wi-Fi强度信息中第二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
第三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呈上升趋势,包括:
第一时刻扫描到的第一Wi-Fi强度信息中第三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时刻扫描到的第一Wi-Fi强度信息中第三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
第一时刻小于第二时刻。
该设计方式下,通过不同时刻扫描到的Wi-Fi强度的大小确定Wi-Fi强度的变化趋势,比如,先扫描到的第一Wi-Fi强度信息中第二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大于后扫描到的第二Wi-Fi强度信息中第二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表示Wi-Fi强度呈下降趋势,反之,先扫描到的第一Wi-Fi强度信息中第二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小于后扫描到的第二Wi-Fi强度信息中第二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表示Wi-Fi强度呈上升趋势。可理解,两个扫描的时刻中,第一时刻小于第二时刻,表示第一时刻是先扫描的时刻,第二时刻是后扫描的时刻。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检测到终端设备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远离组网,包括:
检测到终端设备与第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距离变小,和/或终端设备与第三无线接入点之间的距离变大。
第二无线接入点是在第二位置扫描到的多个无线接入点中与第一无线接入点在同一组网内的接入点,第二无线接入点是在第二位置扫描到的多个无线接入点中与第一无线接入点在不同组网内的接入点。
该设计方式下,根据终端设备与第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距离变大,与第三无线接入点之间的距离越小,确定网络质量将要变差。相比于仅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点上报的第一信号强度下降至一定程度便确定网络质量将要变差来说,本方案考虑了终端设备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移动方向为向组网外移动,故终端设备与各无线接入点的距离关系为:终端设备与组网内各个无线接入点的距离变大,与组网外各个无线接入点的距离变小,所以考虑了终端设备移动方向得到的预测准确性更高,避免了对信号强度实际不会变差的情况的误判,从而避免在误判情况下错误地切换了网络造成不必要的流量消耗,提高了用户的联网体验。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终端设备与第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距离变小,包括:
由第一时刻扫描到的第一Wi-Fi强度信息中第二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转换得到的信号强度距离,大于由第二时刻扫描到的第一Wi-Fi强度信息中第二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转换得到的信号强度距离。
终端设备与第三无线接入点之间的距离变大,包括:
由第一时刻扫描到的第一Wi-Fi强度信息中第三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转换得到的信号强度距离,小于由第二时刻扫描到的第二Wi-Fi强度信息中第三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转换得到的信号强度距离。
第一时刻小于第二时刻。
该设计方式下,将信号强度转换为信号强度距离,信号强度距离与信号强度呈负相关,可理解,信号强度越大,信号强度距离越小。信号强度距离反映的是基于信号强度确定的终端设备与无线接入点的距离,信号强度距离越大,则说明终端设备与无线接入点的距离越大,所以通过不同时刻对应的信号强度距离能较为直观地显示出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比如,先扫描到的信号强度转换得到的信号强度距离大于后扫描到的信号强度转换得到的信号强度距离,表示终端设备与该信号强度对应的无线接入点的距离变小,终端设备靠近该无线接入点移动,反之,先扫描到的信号强度转换得到的信号强度距离小于后扫描到的信号强度转换得到的信号强度距离,表示终端设备与该信号强度对应的无线接入点的距离变大,终端设备远离该无线接入点移动。
可理解,通过信号强度距离(或信号强度)虽然不能定位出用户的具体位置,但可以根据多个(如两个)时刻对应的信号强度距离(或信号强度)之间的大小确定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用户持有终端设备,那么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即为用户的移动方向。如果用户远离组网移动,便预测出终端设备所连Wi-Fi网络的网络质量将要变差,从而切换网络,使用户对网络质量变差无感知。如果用户靠近组网移动,便预测出终端设备所连Wi-Fi网络的网络质量不会变差,即终端设备会从接入组网中的一个无线接入点变为接入组网中的另一个无线接入点,便不主动切断终端设备与第一无线接入点的连接,从而避免在误判情况下错误地切换了网络造成不必要的流量消耗。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二Wi-Fi强度信息还包括组网标识。
其中,组网标识用于标识第二Wi-Fi强度信息中与第一无线接入点在同一组网内的无线接入点,或者
组网标识用于标识第二Wi-Fi强度信息中与第一无线接入点在不同组网内的无线接入点。
组网标识包括“同组网”或“不同组网”,如果无线接入点的标识(即下文BSSID)携带“同组网”,标识该无线接入点与第一无线接入点在同一组网内,那么未携带“同组网”的无线接入点与第一无线接入点在不同组网内。组网标识具有用于终端设备确定无线接入点是否在组网内的指示作用。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方法还包括:针对在第二位置扫描到的多个无线接入点中的任一无线接入点,若无线接入点的标识与第二Wi-Fi强度信息中任一无线接入点的标识相同,则检测第二Wi-Fi强度信息中标识是否携带组网标识。
在组网标识用于标识第二Wi-Fi强度信息中与第一无线接入点在同一组网内的无线接入点的情况下,若标识携带组网标识,则识别出无线接入点是第二无线接入点,若标识不携带组网标识,则识别出无线接入点是第三无线接入点。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设备在目标场所中接收到的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的波动范围小于预设波动范围。
终端设备在目标场所中接收到的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三信号强度阈值。或者
终端设备在目标场所中的多个位置均扫描到的一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转换得到的信号强度距离小于第三阈值。
第二Wi-Fi强度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在目标场所内扫描到、第一组网中满足第二条件的多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标识和信号强度。作为一种示例,信号强度可由信号强度距离表示。
又因为第二Wi-Fi信息用于标识第一无线接入点的地理围栏,所以第二Wi-Fi强度信息中的无线接入点的Wi-Fi信号强度需要稳定、且起到标识组网内的第一无线接入点对应的区域的作用。所以第二条件中,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的波动范围小于预设波动范围,可认为无线接入点的Wi-Fi信号强度较稳定。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三信号强度阈值,可认为无线接入点的Wi-Fi信号强度较稳定。以及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转换得到的信号强度距离小于第三阈值,可认为无线接入点的Wi-Fi信号强度较稳定。其中,第三信号强度阈值为经验值或实验值,关于第三信号强度阈值的说明可参考下文第一信号强度阈值的介绍。第三阈值可以是第三信号强度阈值经转换得到的值。第三阈值(信号强度距离)转换表达式包括:d = 10^((abs(rssi) - 35)/21)。该表达式中,d表示信号强度距离,abs(rssi)表示第三信号强度阈值的绝对值。d和abs(rssi)呈反比,即abs(rssi)的值越小,d越大,abs(rssi)的值越大,d越小。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终端设备在目标场所内扫描到、满足第二条件的多个无线接入点的标识和信号强度,包括:终端设备在目标场所内的不同位置扫描到、满足第二条件的无线接入点的标识,以及对应标识的信号强度。
采集不同位置扫描到的标识目的是尽可能覆盖较多位置的数据,使得基于扫描到的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转换得到的信号强度距离的平均值(第一信号强度距离)作为判断终端设备是否离开第一无线接入点对应的地理围栏更为合理。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行设计方式中,除了第一信号强度等于或小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之外,在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启动Wi-Fi扫描。第三条件还包括终端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满足预设运行条件,终端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满足预设运行条件包括以下多项中的至少一项:
终端设备处于亮屏状态;
终端设备已开启网络加速功能;
终端设备运行目标应用并且当前显示目标应用的应用界面;
终端设备已开启分布式实现功能;
终端设备已开启后台数据传输功能。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行设计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终端设备运行目标应用并且接收到的第一无线接入点的Wi-Fi信号强度为第一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的Wi-Fi网络传输性能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要求。那么终端设备所连第一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下降至第一信号强度阈值时,终端设备的网络传输性能仍能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也即终端设备上运行的目标应用未出现网络卡顿等情况。
目标应用包括网络直播应用、视频播放应用、游戏应用中的至少一种;并且网络传输性能包括传输时延、传输速率、信号接收质量、以及信号接收功率中的至少一种。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行设计方式中,第三条件还包括:终端设备与第一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长。目的是检验终端设备是否与第一无线接入点稳定连接,如果连接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长,说明连接较稳定,那么为第一无线接入点设置卡顿检测功能。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行设计方式中,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大于QoE BAD信号强度值,其中,终端设备从第一无线接入点接收到的Wi-Fi信号发生QoE BAD事件时的信号强度为QoE BAD信号强度值。也即,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必然要比电子设备所连接的Wi-Fi信号发生QoE BAD事件时的信号强度要大,这样才能在Wi-Fi网络出现卡顿前将Wi-Fi网络切换至移动通信网络。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行设计方式中,终端设备确定不同位置扫描到的实时Wi-Fi指纹中,信号强度距离在各自BSSID对应的预设范围内的BSSID的数量,得到不同位置对于的第二统计数量值。第二阈值为:多个第二统计数量值中的最小值;或者第二阈值为:多个第二统计数量值从小到大排序的统计数量值序列中的第P个第二统计数量值,其中,P=(多个第二统计数量值的数量/10)+1。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方向识别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中,终端设备与目标场所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点连接,第一无线接入点是设于目标场所中的组网包括的多个无线接入点的其中一个,该方法中,终端设备启动Wi-Fi扫描,得到第一时刻扫描到的无线接入点的标识和对应标识的信号强度,以及第二时刻扫描到的无线接入点的标识和对应标识的信号强度。若第一时刻扫描到的无线接入点的标识和第二时刻扫描到的无线接入点的标识相同,且第一时刻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二时刻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则识别出终端设备远离标识对应的无线接入点移动。
该方法不必借助定位装置检测用户位置,通过终端设备扫描到多组信号强度,若先扫描到的信号强度比后扫描到的信号强度大,则识别出终端设备远离该信号强度对应的无线接入点移动。该方法通过信号强度的变化趋势辅助判断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
若先扫描到的信号强度比后扫描到的信号强度小,则识别出终端设备靠近该信号强度对应的无线接入点移动。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方法还包括:若第一时刻扫描到的无线接入点的标识和第二时刻扫描到的无线接入点的标识相同,且由第一时刻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转换得到的信号强度距离小于由第二时刻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转换得到的信号强度距离,则识别出终端设备远离标识对应的无线接入点移动。
其中,信号强度距离与信号强度呈负相关。
该设计方式下,将信号强度转换为信号强度距离,信号强度距离与信号强度呈负相关,可理解,信号强度越大,信号强度距离越小。信号强度距离反映的是基于信号强度确定的终端设备与无线接入点的距离,信号强度距离越大,则说明终端设备与无线接入点的距离越大,所以通过不同时刻对应的信号强度距离能较为直观地显示出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即手持终端设备的用户的移动方向,所以直观地显示出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便能够识别出用户的移动方向。所以该方法可以辅助判断用户的移动方向。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无线通信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处理器,和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实现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可读取终端设备中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将该指令发送给处理器。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终端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可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三方面的终端设备,第四方面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第无方面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第六方面的芯片系统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切换网络的一种示意图;
图2为切换网络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3为组网的示意图;
图4为切换网络的又一种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网络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在组网内移动时切换网络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远离组网移动时切换网络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的硬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的软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集原始数据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映手机信号强度变差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示信号强度与距离关系的曲线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地理围栏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第二Wi-Fi指纹和地理围栏的流程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信息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网络的流程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网络前后手机所示的一组界面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网络前后手机所示的另一组界面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方向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系统的一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仅用于描述目的,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之前,先对本申请涉及的技术术语做简单介绍。
无线路由器,是提供无线网络覆盖的设备,可以实现宽带路由器功能。如无线路由器向终端设备提供Wi-Fi网络服务。可理解,无线路由器提供的Wi-Fi网络服务的信号强度随终端设备与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距离变小而上升,随终端设备与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距离变大而下降。
无线接入点(wireless Access Point,无线AP),是用于扩展无线路由器提供的Wi-Fi网络服务的覆盖区域的设备,通过将有线网络信号转换为无线网络信号,使得终端设备能够基于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以进行Wi-Fi网络传输。同样的,无线接入点提供的Wi-Fi网络服务的信号强度随终端设备与无线接入点之间的距离变小而上升,随终端设备与无线接入点之间的距离变大而下降。
无线接入点的标识,或称无线接入点的基础服务集标识(Basic Service SetIdentifier,BSSID),用于表示无线接入点的地址,不同无线接入点对应不同标识,所以通过标识的数量可确定无线接入点的数量。
Wi-Fi名称,或称服务集标识(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用于表示包括多个无线接入点的组网的名称。不同组网对应不同的Wi-Fi名称,若第一无线接入点对应的Wi-Fi名称与第二无线接入点对应的Wi-Fi名称相同,则称第一无线接入点与第二无线接入点在同一组网内;若第一无线接入点对应的Wi-Fi名称与第二无线接入点对应的Wi-Fi名称不同,则称第一无线接入点与第二无线接入点在不同组网内。
信号强度,或称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单位为dB。信号强度的取值为负值,信号强度的取值越小或者取值的绝对值越大表示信号强度越弱,例如-70dB的信号强度要弱于-35dB的信号强度,信号强度从-70dB到-35dB可称信号强度呈下降趋势。
QoE,是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的简称,是指用户对设备、网络和系统、应用或业务的质量和性能的主观感受。当终端设备执行的任务无法达到用户要求时,出现QoE BAD事件(或称网络卡顿事件)。例如,当Wi-Fi信号强度变差之后,数据传输质量下降,导致终端设备所执行的一些任务,如音视频播放、文件传输的执行速率或者执行效果变差,用户感受到音视频卡顿、视频画面模糊等情况,此时可以认为出现了Wi-Fi网络传输的QoE BAD事件。
目标场所,一般指限制活动界限的地方,如办公场所,家,商城,医疗建筑等固定场所。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目标场所是指设有组网的固定场所。
本申请实施例适用于预测出终端设备离开无线接入点且终端设备接入的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逐渐下降至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将终端设备接入的Wi-Fi网络切换为移动通信网络(或称蜂窝网络、移动网络)。其中,切换网络可以指切换终端设备当前通信的网络,比如,终端设备同时与Wi-Fi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保持连接,在终端设备接入的是Wi-Fi网络时,其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连接不会断开,但其使用Wi-Fi网络进行通信,而不是使用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图1-图2为一种方案中,终端设备将接入的网络从Wi-Fi网络切换为移动通信网络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第一时刻,持有终端设备的用户位于第三位置,第三位置指示用户在固定场所内,终端设备接入的是固定场所内第一无线接入点(对应图1所示的AP)提供的Wi-Fi网络,此时终端设备显示第一界面101,可看到,第一界面101中Wi-Fi网络的信号栏旁边显示网络使用指示符102,表示使用的是Wi-Fi网络,Wi-Fi网络的信号栏显示的信号格数有四格,表示信号强度高,网络质量好。持有终端设备的用户离开固定场所,随着用户与固定场所的距离增大,信号强度逐渐下降,直至第二时刻,持有终端设备的用户位于第四位置时,终端设备显示第二界面103,第二界面103中Wi-Fi网络的信号栏旁边显示网络使用指示符102,表示使用的是Wi-Fi网络,Wi-Fi网络的信号栏显示的信号格数有两格,表示信号强度较低,网络质量较差。第三时刻,持有终端设备的用户位于第五位置,终端设备显示第三界面104,第三界面104中Wi-Fi网络的信号栏旁边显示网络使用指示符102,表示使用的是Wi-Fi网络,Wi-Fi网络的信号栏显示的信号格数有一格,表示信号强度低,网络质量差。
如果在用户位于第五位置时才将Wi-Fi网络切换为移动通信网络,在成功切换到移动通信网络之前的时长内终端设备使用的是网络质量差的Wi-Fi网络,无法正常通信(如发送消息、播放视频)。基于此,相关技术为固定场所中的无线接入点设置地理围栏,终端设备离开地理围栏会逐渐进入卡顿区域,如第三位置在地理围栏内,第四位置不在地理围栏内也不在卡顿区域内,第五位置在卡顿区域内。通过检测到终端设备离开地理围栏、还未进入卡顿区域,预测出网络质量将要变差,再在终端设备进入卡顿区域前将终端设备接入的Wi-Fi网络切换为移动通信网络,也即提前切换为移动通信网络。
图2描述的便是上文所说的提前切换为移动通信网络的场景。如图2所示,以无线接入点(对应图2所示的AP)的位置为中心设有地理围栏,地理围栏内的位置(如第三位置)信号强度高,网络质量好,而在地理围栏外,随着持有终端设备的用户的位置逐渐远离地理围栏,信号强度逐渐下降至无法正常提供Wi-Fi网络服务。设地理围栏后,第二时刻,终端设备在用户位于第四位置的情况下检测到终端设备离开地理围栏(即进入卡顿区域),那么终端设备确定网络质量将要变差,在第四位置终端设备将其接入的Wi-Fi网络提前切换为移动通信网络。第三时刻,持有终端设备的用户位于第五位置,终端设备显示第四界面201,第四界面201中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号栏旁边显示网络使用指示符102,表示使用的是移动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号栏显示的信号格数有4格,表示信号强度高,网络质量好。说明通过设地理围栏预测终端设备使用的网络质量将要变差并提前切换网络能够提高用户的联网体验。
然而,上述方案存在误判的情况,即在网络质量不会变差的场景下将Wi-Fi网络提前切换为移动通信网络,导致终端设备产生了流量消耗。具体的,上述方案仅适用于Wi-Fi网络仅由一个无线接入点提供的场景,而实际使用场景中,固定场所大多设有组网,图3给出了一个组网的示例。如图3所示,组网包含多个无线接入点(对应图3所示的AP1~AP6),终端设备与组网内的任一无线接入点连接可进行Wi-Fi网络传输。所以在持有终端设备的用户在多个无线接入点所在位置之间移动(对应图3所示的由AP1所在位置向AP4所在位置移动)的情况下,虽然终端设备连接的无线接入点(对应图3所示的AP1)上报的信号强度会变化(在图3所示的移动方向的情况下,信号强度变化为信号强度降低),但终端设备会将与AP1的连接切换为与AP4的连接,所以实际该场景下终端设备使用的Wi-Fi网络的网络质量不会变差。而采用上述方案会在检测到终端设备离开了与其连接的无线接入点对应的地理围栏并且信号强度逐渐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预测终端设备使用的网络质量将要变差并提前切换网络,从而造成了误判,影响用户的联网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这里通过具体案例,说明仅通过检测到信号强度逐渐下降到一定程度以及终端设备离开地理围栏,便切换Wi-Fi网络可能存在的影响。
图4描述的是终端设备在组网内移动,其连接的Wi-Fi网络切换为移动通信网络的场景。如图4所示,第四时刻,持有终端设备的用户位于第一位置,终端设备连接的是AP1,此时终端设备显示第五界面401,第五界面401中Wi-Fi网络的信号栏旁边显示网络使用指示符102,表示使用的是Wi-Fi网络,Wi-Fi网络的信号栏显示的信号格数有四格,表示信号强度高,网络质量好。第五时刻,持有终端设备的用户移动至第六位置,终端设备连接的是AP1,此时终端设备显示第六界面402,第六界面402中Wi-Fi网络的信号栏旁边显示网络使用指示符102,表示使用的是Wi-Fi网络,Wi-Fi网络的信号栏显示的信号格数有两格,表示信号强度较低,网络质量较差。且第六位置在AP1对应的地理围栏403外,所以在第六位置终端设备切换网络。第六时刻,持有终端设备的用户移动至第七位置,此时终端设备显示第七界面404,第七界面404中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号栏旁边显示网络使用指示符102,说明终端设备已断开与Wi-Fi网络的连接,切换为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连接。但从第七界面404中Wi-Fi网络的信号栏显示的信号格数有四格可以看出,此时Wi-Fi网络的网络质量相比第五时刻Wi-Fi网络的网络质量并没有变差,反而变的更好,说明检测结果有误,即发生了误判,在该场景下因误判Wi-Fi网络的网络质量将要变差而提前切换网络导致了流量消耗。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如图5所示,终端设备接入组网内的第一无线接入点(对应图5所示的AP1),终端设备采集多次扫描到的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对应图5所示的采集RSSI 1~RSSI 8)。根据多次扫描到的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检测到与终端设备接入的第一无线接入点同一组网内的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第二信号强度呈下降趋势(对应图5所示的检测到RSSI 2~RSSI 6下降)、与第一无线接入点在不同组网内的第三无线接入点的第三信号强度呈上升趋势(对应图5所示的检测到RSSI 7~RSSI 8上升),识别出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为远离组网移动,故确定网络质量将要变差以及对Wi-Fi网络进行切换。可理解,若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无线接入点上报的第一信号强度下降,以及接收到第一无线接入点上报的与第一无线接入点在同一组网内的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第二信号强度上升,说明终端设备在组网内各个无线接入点所在位置之间移动,故确定信号强度不会变差,便不对Wi-Fi网络进行切换。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预测准确性更高,避免了对信号强度实际不会变差的情况的误判,从而避免在误判情况下错误地切换了网络造成不必要的流量消耗,提高了用户的联网体验。
下面通过具体案例,说明在检测到信号强度逐渐下降到一定程度、终端设备离开地理围栏以及终端设备远离组网移动的情况下,切换Wi-Fi网络的好处。
图6描述的是终端设备在组网内移动,其连接的Wi-Fi网络不切换的场景。如图6所示,第五时刻,持有终端设备的用户位于第六位置,终端设备连接的是AP1,此时终端设备在AP1对应的地理围栏403外,也符合用户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六位置的过程中终端设备的信号强度逐渐下降的条件。但通过AP1上报的AP4的信号强度检测出:用户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六位置的过程中AP4的信号强度逐渐上升,说明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为在组网内各个无线接入点所在位置之间移动,故确定信号强度不会变差,便不对Wi-Fi网络进行切换。第六时刻,持有终端设备的用户移动到第七位置,终端设备显示第八界面601,不同于第七界面404中网络使用指示符102显示在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号栏旁边,第八界面601中网络使用指示符102显示在Wi-Fi网络的信号栏旁边,说明终端设备并未断开与Wi-Fi网络的连接,那么不会造成流量消耗。另外,第八界面601中Wi-Fi网络的信号栏显示的信号格数有四格,表示信号强度高,网络质量好,说明终端设备的网络质量并不会影响正常通信。
图7描述的是终端设备远离组网移动,其连接的Wi-Fi网络切换为移动通信网络的场景。如图7所示,第七时刻,持有终端设备的用户位于第八位置,终端设备连接的是AP1,此时终端设备在AP1对应的地理围栏403外,也符合用户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八位置的过程中终端设备的信号强度逐渐下降的条件,并且通过AP1上报的AP2~AP6的信号强度检测出,用户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八位置的过程中AP2~AP6的信号强度逐渐下降。说明终端设备远离组网移动,故信号强度将会变差,所以在第八位置终端设备切换网络。第八时刻,持有终端设备的用户位于第二位置,终端设备显示第九界面701,第九界面701中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号栏旁边显示网络使用指示符102,说明终端设备已断开与Wi-Fi网络的连接,切换为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连接。从第九界面701中Wi-Fi网络的信号栏显示的信号格数有一格可以看出,此时Wi-Fi网络的网络质量相比第五时刻Wi-Fi网络的网络质量变差了,所以在该场景下正确预测了Wi-Fi网络的网络质量将要变差并提前切换网络,使用户感受不到音视频卡顿、视频画面模糊等情况,用户的联网体验较好。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是各种形式,例如,手机、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车载终端设备、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可穿戴终端设备等等。终端设备有时也可以称为电子设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设备、车载终端、工业控制终端、UE 单元、UE 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UE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无线终端设备、UE 代理或UE 装置等。
以上述通信设备是手机为例,请参考图8,其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的硬件结构的示意图。手机包括处理器810,外部存储器接口820,内部存储器8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830,充电管理模块840,电源管理模块841,电池8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850,无线通信模块860,音频模块870,扬声器870A,受话器870B,麦克风870C,耳机接口870D,传感器模块880,按键890,显示屏894,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接口8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8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880A,陀螺仪传感器880B、气压传感器880C、磁传感器880D、加速度传感器880E、距离传感器880F、接近光传感器880G、指纹传感器880H、温度传感器880J、触摸传感器880K、环境光传感器880L、骨导传感器880M等。
可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8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8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8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8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8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外部存储器接口8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器,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手机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器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820与处理器8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第二Wi-Fi指纹(对应上文第二Wi-Fi强度信息)包括的无线接入点的BSSID、RSSI等数据保存在外部存储器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存储器中也可以存储下图9中所示的感知数据库920b中的数据,例如手机生成的某个无线接入点对应的Wi-Fi指纹以及该无线接入点对应的BSSID,或者手机扫描到其他无线接入点的信息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存储器可以是云端(例如智慧云)、服务器等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内部存储器8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内部存储器8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以存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对应的程序代码,以在该程序代码执行时,手机能够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存储数据区可以存储目标场所中的无线接入点的BSSID,以及手机接收到的这些无线接入点对应的Wi-Fi的RSSI。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数据区可以划分为若干逻辑分区,以存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所涉及到的一些数据,例如,第二Wi-Fi指纹以及或者手机在进行卡顿预测时扫描到的Wi-Fi指纹等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部存储器中也可以存储下图9中所述的感知数据库920b中的数据。
手机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850,无线通信模块8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移动通信模块85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850为手机提供网络切换后的移动通信网络。无线通信模块86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Wi-Fi网络),蓝牙(Blue 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860来确定手机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的RSSI,以及获取手机实时扫描到的第一Wi-Fi指纹(对应上文的第一Wi-Fi强度信息)。
上文以通信设备为手机为例,对通信设备的硬件结构进行了说明,下面继续以通信设备为手机为例,结合图9对通信设备的软件结构进行说明。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的软件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9所示,该分层架构将安卓(AndroidTM) 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910,应用程序框架层920,系统层930,以及内核层940。
其中,应用程序层910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例如日历910a、地图910b、WLAN910c、日历910d、短消息910e、蓝牙910f、视频910g等系统应用或者其他应用程序的程序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程序层910通过WLAN 910c的应用程序包为手机提供WLAN服务,使手机能接入Wi-Fi网络。
应用程序框架层920可以包括感知模块920a、感知数据库920b、Wi-Fi通信模块920c以及网络管理模块920d。
其中,感知模块920a用于获取手机上各个传感器或者其他模块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感知模块920a进行的数据处理可以由图8中的处理器810来执行。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感知模块920a用于获取Wi-Fi通信模块920c中关于手机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的信息,例如手机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的RSSI、BSSID等数据,并且感知模块920a还可以通过Wi-Fi通模块920c提供的Wi-Fi扫描服务获取手机能够扫描到的Wi-Fi指纹(即第一Wi-Fi指纹)。
感知数据库920b,用于接收感知模块920a获取到的数据,并将其存储至上述图8所述的内部存储器821或者外部存储器中。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感知数据库920b可以接收感知模块920a发送的某个无线接入点对应的地理围栏以及该无线接入点对应的BSSID,还可以接收感知模块920a通过Wi-Fi通信模块920c扫描到的第一Wi-Fi指纹。
Wi-Fi通信模块920c,用于为手机提供Wi-Fi感知服务(Wi-Fi Aware Service)、Wi-Fi服务(Wi-Fi Service)、Wi-Fi扫描服务(Wi-Fi Scanner Service)等等。手机能够感知到处于同一局域网内的设备、通过Wi-Fi网络进行上网活动或者扫描附近的Wi-Fi网络,都是通过Wi-Fi通信模块920c实现的。在一些实施例中,Wi-Fi通信模块920c可以通过图8中的无线通信模块860实现各功能。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Wi-Fi通信模块920c主要用于向感知模块920a发送手机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的RSSI以及其扫描到的Wi-Fi指纹。
网络管理模块920d为手机提供网络加速或者网络切换功能,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感知模块920a确定终端设备接入的Wi-Fi网络的网络质量将要变差时,感知模块920a向网络管理模块920d发送状态信息,以指示网络管理模块920d将手机与Wi-Fi网络的连接切换至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感知模块920a向网络管理模块920d发送的状态信息可以是类似于“0”、“1”的标记信息,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状态信息,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系统层930包括核心库和安卓运行时(AndroidTM runtime)虚拟机,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其中,应用程序层910和应用程序框架层920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层930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930a,媒体库(Media Libraries)930b,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930c,二维图形引擎(例如:SGL)930d等。
其中,表面管理器930a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图层的融合。
媒体库930b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像文件等。媒体库930b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MPEG4,H .264,MP3,AAC,AMR,JPG,PNG等。
三维图形处理库930c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像渲染,合成,和图层处理等。
二维图形引擎930d是2D绘图的绘图引擎。
内核层940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940至少包含显示驱动940a,摄像头驱动940b,音频驱动940c,传感器驱动940d。
应理解,上述软件架构所包括的各个功能模块仅为示例性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手机软件架构的具体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软件架构所包括的各个功能模块可以更多也可以更少,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这里通过介绍生成地理围栏的过程以及切换网络的过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过程一、生成地理围栏。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地理围栏是指以第一无线接入点为中心的虚拟区域,设置地理围栏的目的是实现场景触发,比如,手机检测到离开地理围栏,便触发对持有手机的用户的移动方向进行判断。
地理围栏包括预设的Wi-Fi指纹(对应上文第二Wi-Fi指纹)。预设的Wi-Fi指纹用于标识地理围栏。示例性的,手机开启扫描后,每次扫描得到一个Wi-Fi指纹(对应上文第一Wi-Fi指纹)。若第一Wi-Fi指纹和第二Wi-Fi指纹的匹配度满足第一条件,可以确定手机离开了地理围栏(或称在地理围栏外),反之,若第一Wi-Fi指纹和第二Wi-Fi指纹的匹配度不满足第一条件,可以确定手机未离开地理围栏(或称在地理围栏内)。其中,关于第一条件的介绍在下文详细说明,下面先介绍如何得到用于生成预设的Wi-Fi指纹的数据。
首先,手机与目标场所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点连接,第一无线接入点是目标场所中的组网包括的多个无线接入点的其中一个,如第一无线接入点为图5所示的AP1。
从手机与第一无线接入点连接开始的预设时长后,手机启动Wi-Fi扫描。每次扫描得到一个数据样本,数据样本用于构建预设的Wi-Fi指纹。数据样本包括无线接入点的标识以及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为了更方便地从多次Wi-Fi扫描得到的采样数据中检测出Wi-Fi强度的变化趋势,采样数据还可以包括标识对应的时间戳。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采集位置区码(Location Area Code,LAC)、小区标识(Cell-ID)、手机的型号、手机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版本、感知版本等。下面通过具体的数据样本示例说明数据样本中各数据的含义。
在手机与Wi-Fi网络保持连接的过程中扫描到的一个数据样本如下文的第一结构体所示。
Wi-Fi信息:
{
"event_type": "fixed_place",
"lac": 1234,
"cellid": 12345678,
"timestamp": 1623402342,
"model": "Hon*r 50",
"os_version": "2.1.0.108",
"awareness_version": "6.0.5.201",
"rssi": -51,
"ssid": "Hihonor-Guest",
"bssid": "6c:16:32:17:3c:95",
"bssid_list": [
{
"bssid": "6c:16:32:17:3c:95",
"rssi": -52
},
{
"bssid": "6c:16:32:17:3c:95",
"rssi": -51
}
]
}
第一结构体中:
"event_type": "fixed_place"表示事件类型是固定场所内连接有Wi-Fi网络。
"lac": 1234表示LAC码是1234。
"cellid": 12345678表示Cell-ID是123456。
"timestamp": 1623402342表示生成该数据样本的时间戳是1623402342。
"model": "Hon*r 50"表示手机的型号是Hon*r 50。
"os_version": "2.1.0.108"表示手机的OS版本是2.1.0.108。
"awareness_version": "6.0.5.201"表示手机中采集该数据样本的感知模块920a的感知版本。
"ssid": "Hihonor-Guest"表示手机接入的无线接入点所在组网的Wi-Fi名称。
"rssi": -51表示手机接入的无线接入点(即第一无线接入点)的标识。
"bssid": "6c:16:32:17:3c:95"表示第一无线接入点的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
"bssid_list"表示手机所连的第一无线接入点的RSSI序列。
在手机与Wi-Fi网络断开连接后扫描到的一个数据样本如下文的第二结构体所示。
Wi-Fi断开信息:
{
"envet_type": "Wi-Fi_disconnected",
"lac": 1234,
"cellid": 12345678,
"timestamp": 1623402342,
"model": "Hon*r 50",
"os_version": "2.1.0.108",
"awareness_version": "6.0.5.201",
"bssid": "6c:16:32:17:3c:95",
"rssi_record": [
{
"timestamp": 1623424239,
"rssi": -23
},
{
"timestamp": 1623424923,
"rssi": -35
}
],
"qoe_bad": [
1623424239,
1623425239,
1623426239
]
}
第二结构体中:
"envet_type": "Wi-Fi_disconnected"表示事件类型是断开Wi-Fi网络。
"rssi_record"表示以回调方式获得的信号强度。
"rssi_record"中,"timestamp": 1623424239,"rssi": -23表示在时间戳为1623424239时,标识为6c:16:32:17:3c:95的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为-23。
"rssi_record"中,"timestamp": 1623424923,"rssi": -35表示在时间戳为1623424923时,标识为6c:16:32:17:3c:95的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为-35。
"qoe_bad"表示获得的Wi-Fi网络传输的QoE BAD事件的列表。
"qoe_bad"列表中,“1623424239,1623425239,1623426239”表示出现QoE BAD事件的时间戳。
图10给出了一种采集原始数据的示例。下面结合感知模块920a、Wi-Fi通信模块920c以及感知数据库920b间的交互过程,详细介绍采集原始数据的过程。
S1001、感知模块920a检测手机是否连接Wi-Fi网络。
若检测到手机连接Wi-Fi网络,则执行S1002,若检测到手机未连接Wi-Fi网络,则重复执行S1001,即感知模块920a继续检测手机是否连接Wi-Fi网络。
S1002、感知模块920a记录手机所连的第一无线接入点在第一时长内的RSSI序列信息。
RSSI序列信息相当于第一结构体中的bssid_list,RSSI序列信息反映第一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的趋势,如第一结构体的示例中bssid_list内的数据反映的是第一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从-52下降至-51。手机的Wi-Fi网络断开或者发生QoE BAD事件之前,手机所连的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会下降至第一信号强度阈值,所以该步骤获取RSSI序列信息,以便后续根据RSSI序列信息预设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本步骤中,设置第一时长的意义在于减少用于存储记录的RSSI序列信息的存储空间,具体的,手机与第一无线接入点建立连接后,手机可持续获取RSSI序列信息,RSSI序列信息中越早获取RSSI序列信息对用于当前时刻网络质量评估提供的参考价值越小,所以设置第一时长使手机可只存储最近获取的RSSI序列信息,以降低参考价值较小的RSSI序列信息对存储空间的占用率。作为一种示例,第一时长为30s,或者,第一时长为10s、20s、40s、60s、或300s等。
S1003、感知模块920a检测手机与第一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长。
可理解,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可认为手机在目标场所稳定连接的无线接入点为用户的常用AP,并给这些常用AP设置地理围栏。而不给那些不能与手机建立稳定连接的无线接入点设置地理围栏。故设置第二时长(对于上文预设时长)以检验手机是否与第一无线接入点稳定连接,从而确定是否给第一无线接入点设置地理围栏。作为一种示例,第二时长为10min,或者,第二时长为5min、15min、20min或60min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手机与第一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长的过程中,即使手机与第一无线接入点保持连接,但出现第一无线接入点信号不稳定或者手机发生灭屏等情况,则重新开始计时。
若连接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长,说明手机与第一无线接入点稳定连接,需要给第一无线接入点设置地理围栏,则执行S1004,若连接时长小于第二时长,说明还不能确定手机与第一无线接入点稳定连接,则重复执行S1003以持续检测。
S1004、感知模块920a触发Wi-Fi通信模块920c启动Wi-Fi扫描。
为了获取生成第二Wi-Fi指纹所需的无线接入点的信息,感知模块920a需要触发手机启动Wi-Fi扫描。作为一种示例,感知模块920a向Wi-Fi通信模块920c发送请求,以触发Wi-Fi通信模块920c启动Wi-Fi扫描服务。
S1005、感知模块920a获取Wi-Fi通信模块920c扫描到的无线接入点的信息。
该步骤中,无线接入点的信息包括手机连接的第一无线接入点的RSSI、BSSID等数据以及手机周围的无线接入点的RSSI、BSSID等数据。其中,RSSI和BSSID相对应。
S1006、感知模块920a检测手机连接的Wi-Fi网络是否发生Wi-Fi连接断开或QoEBAD事件。
如第二结构体的示例中, "envet_type": "Wi-Fi_disconnected"反映的是Wi-Fi网络发生了Wi-Fi连接断开,"qoe_bad"列表反映的是QoE BAD事件。
若发生Wi-Fi连接断开和/或发生QoE BAD事件,则执行S1007,若未发生Wi-Fi连接断开和QoE BAD事件,则重复执行S1006以持续检测。
S1007、感知模块920a获取发生Wi-Fi连接断开或QoE BAD事件前第三时长内的RSSI序列。
如第一结构体的示例中bssid_list相对应本步骤中第三时长内的RSSI序列。作为一种示例,第三时长为30s,或者为10s、20s、60s、300s等。
S1008、感知模块920a从RSSI序列中确定第一无线接入点对应的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本步骤中,第一信号强度阈值是根据RSSI序列确定的,可理解,针对每个第一无线接入点,可获取其RSSI序列,从而为该第一无线接入点设置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即每个第一无线接入点对应一个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RSSI序列中确定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包括:从RSSI序列中选取满足预设条件的信号强度作为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例如,满足预设条件的信号强度包括:发生Wi-Fi连接断开或QoE BAD事件前的时刻对应信号强度,其中,该时刻与发生Wi-Fi连接断开或QoE BAD事件间隔第四时长,第四时长可以通过实验得到的经验值来设定,第四时长小于第三时长。作为一种示例,第四时长为5s。
再例如,满足预设条件的信号强度包括:RSSI序列中各RSSI的平均值(或中位数)。
下面介绍一种设定上文提到的第四时长的方式。
图11示出了信号强度和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11所示,在持有手机的用户离开家的过程中,随着手机与AP1之间的距离变大(对应图11中手机与AP1的距离为m米移动至手机与AP1的距离为n米),手机的信号强度逐渐降低,直至手机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出现手机的Wi-Fi连接断开和/或发生QoE BAD事件。
其中,手机是否出现卡顿现象可根据手机所运行的应用程序在流畅运行的情况下所需的Wi-Fi网络的传输时延、网络传输速率、参考信号接收指令(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Quality,RSRQ)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等参数的一种或多种来判断。比如,当手机与AP1之间的网络的传输时延大于时延预设值,如300ms时,手机上进行的网络直播出现网络卡顿。再如,手机与AP1之间的网络的传输速率小于速率预设值时手机上进行的网络直播出现网络卡顿。其中,速率预设值可以为5Mbs、2Mbs、1Mbps、或50Kbs等值。又如,假设速率预设值为5Mbs,手机的传输速率小于5Mbs时,可以认为手机出现网络卡顿。可理解,时延预设值、速率预设值等阈值的设置,可以通过实验得到的经验值来设定,也可以在手机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对各应用程序出现卡顿时的各网络参数值进行分析确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也可以在其接收的RSRP小于功率预设值时,确定手机出现网络卡顿。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还可以在其RSRQ小于质量预设值时,确定出现网络卡顿。可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手机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判断是否出现网络卡顿,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图12示出了信号强度随距离变化而变化的变化曲线。从图12中的曲线s1可以看出,在手机与AP1的距离为m米时,手机的Wi-Fi信号强度降低到A值,在手机与AP1的距离大于或等于n米以后,手机已经接收不到AP1的Wi-Fi信号,也即手机Wi-Fi在此时或之后发生Wi-Fi连接断开(或者QoE BAD事件)。所以在Wi-Fi信号强度持续变差至A值时,距离手机的Wi-Fi连接断开或者发生QoE BAD事件之间还有一定的时间,故手机可以将上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设置为A,那么手机从与AP1距离为m米移动至与AP1距离为n米所需的时长即为上文提到的第四时长。以A为-70dB为例,在手机Wi-Fi信号强度降低到-70dB时,触发手机的主动Wi-Fi扫描服务,进行卡顿预测。其中,卡顿预测是指检测手机是否离开地理围栏以及在手机离开地理围栏的情况下检测手机是否远离组网移动。关于卡顿检测的部分将在下文介绍网络切换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可理解,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应该为Wi-Fi连接断开或者Wi-Fi QoE BAD事件之前的信号强度,否则无法实现在手机出现卡顿现象前断开Wi-Fi连接并切换至移动通信网络的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变化的情况不同(例如曲线s2所示的缓降),那么对应的第四时长也可以不同,故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也可以不同,例如对应于曲线s2的变化情况,由于Wi-Fi信号强度刚开始下降的比较缓慢但后来下降的比较快,所以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可以较小,例如-75dB。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可以是手机根据Wi-Fi连接断开或发生QoEBAD事件之前若干秒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变化情况设定的值。
S1009、感知模块920a向感知数据库920b发送第一信号强度阈值、第一无线接入点的BSSID以及,手机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位于不同位置扫描到的n组扫描数据。
其中,Wi-Fi通信模块920c每扫描1次,得到1组扫描数据,扫描n次,得到n组扫描数据。
采集不同位置扫描到的扫描数据(Wi-Fi指纹)能够尽可能覆盖较多位置的数据,使得基于Wi-Fi指纹生成的第二Wi-Fi指纹更为合理。
其中,每组Wi-Fi指纹包括扫描到的无线接入点的标识和对应每个标识的信号强度。n组扫描数据可以用于生成第二WiFi指纹。
如,第一组Wi-Fi指纹包括AP2的BSSID及信号强度,AP3的BSSID及信号强度。第二组Wi-Fi指纹包括AP2的BSSID及信号强度,AP4的BSSID及信号强度,AP5的BSSID及信号强度。
其中,第二条件包括:自手机与第一无线接入点断开起的第五时长内未连接到与第一无线接入点在同一组网内的第二无线接入点。
作为一种示例,第五时长为10s,或者第五时长为5s、20s、30s等。
下面对第二条件进行说明,假如手机与第一无线接入点连接,持有手机的用户在目标场所内移动时,越远离第一无线接入点的位置,信号强度越弱,直至与第二无线接入点建立连接。所以如图13所示,在目标场所内存在临界位置1301使得手机在临界位置1301时手机与第一无线接入点(对应图13中AP1)断开连接,但未与第二无线接入点(对应图13中AP2~AP6)连接。而本申请实施例正是在该手机还未与第二无线接入点连接的情况下,提前检测出手机的位置是否处于场景触发的位置,所以多个临界位置组成了地理围栏1302的边界。超出地理围栏1302的边界,则认为手机离开了地理围栏1302,场景触发,未超出地理围栏1302的边界,则认为手机在地理围栏1302内,场景不触发。
其中,场景触发包括:触发对持有手机的用户的移动方向进行判断。
通过上文S1001-S1009,手机采集到了原始数据。如,原始数据包括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及其对应的BSSID,用于在后续检测到相同的BSSID对应的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下降至第一信号强度阈值时,触发感知模块920a向Wi-Fi通信模块920c发送请求,该请求触发Wi-Fi通信模块920c启动Wi-Fi扫描服务。原始数据还包括上文提到的n组扫描数据,用于生成第二Wi-Fi指纹。
图14给出了一种基于原始数据生成第二Wi-Fi指纹和地理围栏的示例。下面结合感知模块920a以及感知数据库920b间的交互过程,详细介绍生成第二Wi-Fi指纹、地理围栏的过程。
S1401、感知模块920a从感知数据库920b中获取n组扫描数据。
S1402、感知模块920a将n组扫描数据中的,每个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转换为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距离。
信号强度距离与信号强度负相关,即信号强度越大,信号强度距离越小,根据信号强度距离与信号强度负相关的关系可以将信号强度转换为信号强度距离。
下面以n=2为例,对S1402进行说明,可理解,n为任意正整数,S1402的实现原理都是相同的。
n=2,即扫描到两组扫描数据,第1组扫描数据包括AP2、AP3、AP4和AP7的BSSID以及RSSI,记作{BSSID 2,RSSI 2},{BSSID 3,RSSI 3},{BSSID 4,RSSI 4},{BSSID 7,RSSI 7}。第2组扫描数据包括AP2、AP3、AP4和AP6的BSSID以及RSSI,记作{BSSID 2,RSSI 2'},{BSSID3,RSSI 3'},{BSSID 4,RSSI 4'},{BSSID 6,RSSI 6}。
对第1组扫描数据进行处理:若RSSI 2 = -40dB,RSSI 3 = -35dB,RSSI 4 = -32dB,RSSI 7 = -35dB,则根据信号强度距离与信号强度负相关的关系将信号强度距离确定为distance 2 = 20,distance 3 = 25,distance 4 = 28,distance 7 = 25。
第1组扫描数据转换得到的距离指纹列表1记作:
List 2 = {BSSID 2,distance 2},
List 3 = {BSSID 3,distance 3},
List 4 = {BSSID 4,distance 4},
List 7 = {BSSID 7,distance 7}。
对第2组扫描数据的处理可参考上文对第1组扫描数据的处理,具体处理过程在此不作赘述,处理得到的距离指纹列表2记作:
List 2'= {BSSID 2,distance 2'},
List 3'= {BSSID 3,distance 3'},
List 4'= {BSSID 4,distance 4'},
List 6 = {BSSID 6,distance 6}。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信号强度距离转换表达式将信号强度转换为信号强度距离。
信号强度距离转换表达式包括:d = 10^((abs(rssi) - 35)/21)。该表达式中,d表示信号强度距离,abs(rssi)表示信号强度的绝对值。d和abs(rssi)呈反比,即abs(rssi)的值越小,d越大,abs(rssi)的值越大,d越小。
S1403、感知模块920a确定同一标识对应的多个信号强度距离的平均值,作为与标识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距离。
继续以上文提供的距离指纹列表1和距离指纹列表2为例对S1403进行说明。
以获取AP2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距离为例,AP2的标识为BSSID 2,从距离指纹列表1和距离指纹列表2中获取BSSID 2对应的信号强度距离,分别是RSSI 2转换得到的distance 2,及RSSI 2'转换得到的distance 2',确定distance 2与distance 2'的平均值,得到AP2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距离(记作distancem 2),distancem 2 =(distance 2 +distance 2')/2。
distancem 2反映的是在手机与AP1断开连接起的第五时长内未连接到与AP1在同一组网内的AP2~AP6的情况下,将Wi-Fi通信模块920c在手机处于不同位置扫描到的AP2的信号强度转换得到的平均信号强度距离。
采用相同的方式还可获得AP3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距离,AP4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距离,AP5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距离,AP6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距离以及AP7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距离,在此不作赘述。
S1404、感知模块920a将平均信号强度距离小于或等于信号强度距离阈值的标识及标识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距离作为第二Wi-Fi指纹。
信号强度距离阈值可以通过实验得到的经验值来设定,作为一种示例,信号强度距离阈值为40m。当然,信号强度距离阈值还可以为12m、20m、30m、50m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设置信号强度距离阈值的目的在于过滤RSSI较弱或者说信号强度距离较大,而无法有效标识地理围栏的AP,比如,平均信号强度距离大于信号强度距离阈值,则认为该AP是无法有效标识地理围栏的AP,则剔除该AP相关的数据(如BSSID、distance及distancem)。
例如AP2、AP3、AP4、AP6、AP7中,AP2对应的distancem 2以及AP7对应的distancem7小于信号强度距离阈值,那么将BSSID 2及对应的distancem 2,以及将BSSID 7及对应的distancem 7作为第二Wi-Fi指纹,将第二Wi-Fi指纹记作:
List = {(BSSID 2,distancem 2),(BSSID 7,distancem 7)}。
通过上文S1401-S1404,手机基于原始数据中的n组扫描数据生成了AP1对应的第二Wi-Fi指纹,第二Wi-Fi指纹用于标识地理围栏,即手机开启扫描后,每次扫描得到一个Wi-Fi指纹(对应上文第一Wi-Fi指纹)。若第一Wi-Fi指纹和第二Wi-Fi指纹的匹配度满足第一条件,可以确定手机离开了地理围栏(或称在地理围栏外),反之,若第一Wi-Fi指纹和第二Wi-Fi指纹的匹配度不满足第一条件,可以确定手机未离开地理围栏(或称在地理围栏内)。
上文S1403-S1404涉及的平均信号强度距离仅为示例性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将平均信号强度距离替换为BSSID在不同位置对应的信号强度距离的中位数、方差等能够反映BSSID的信号强度距离变化情况的值。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为每个BSSID在不同位置处的信号强度距离设置权重,然后计算该BSSID在不同位置信号强度距离的加权和,得到该BSSID的加权信号强度距离。例如,假设BSSID 4在图4所示的第一位置的信号强度距离为10,在第六位置的信号强度距离为14,在第七位置的信号强度距离为19,则可以根据三个位置距离AP1所在位置的距离远近,为各个位置采集的BSSID 4的信号强度距离设置权重,然后计算三个位置的BSSID 4的信号强度距离加权和。更具体地,例如,假设三个位置距离AP所在位置的距离的远近依次为第七位置>第六位置>第一位置,则通过为第一位置的BSSID 4的信号强度距离设置权重为0 .6,为第六位置BSSID 4的信号强度距离设置权重为0 .1,为第七位置的BSSID 4的信号强度距离设置权重为0 .3,则可得到BSSID 4的加权信号强度距离为:0 .6*10+0 .3*14+0 .1*19=6+4.2+1.9=12 .1m。
此外,可理解,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信号强度波动距离阈值,结合各BSSID对应的信号强度的波动情况,从上述List中过滤掉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波动较大的AP,再得到第二Wi-Fi指纹List'。其中,所述的信号强度波动距离阈值可以是实验值或经验值,例如为15米。更具体地,例如,假设List中BSSID 2对应的AP2的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波动值对应的信号强度波动距离为20米,而信号强度波动距离阈值为15米,则可以认为AP2的Wi-Fi信号波动过大,即从上述List中过滤掉AP1,得到的第二Wi-Fi指纹记作List '={(BSSID 7,distancem 7)}。
得到第二Wi-Fi指纹后,生成地理围栏的方法还包括:
S1405、感知模块920a判断第二Wi-Fi指纹中的无线接入点是否与第一无线接入点在同一组网内。
若第二Wi-Fi指纹中的无线接入点与第一无线接入点在同一组网内,则执行S1406,若第二Wi-Fi指纹中的无线接入点与第一无线接入点在不同组网内,则执行S1407。
S1406、感知模块920a将第二Wi-Fi指纹中的无线接入点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距离增大作为第一方向判断条件。
S1407、感知模块920a将第二Wi-Fi指纹中的无线接入点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距离减小作为第二方向判断条件。
S1408、感知模块920a生成地理围栏,地理围栏包括:方向判断条件、信号强度距离阈值、第一信号强度阈值、预设的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以及第二Wi-Fi指纹。
该方向判断条件包括:第一方向判断条件和/或第二方向判断条件。
其中,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是预设的BSSID的个数,可以通过实验得到的经验值来设定。第一阈值(或称合格接入点数量阈值)为3,则表示第一Wi-Fi指纹中的标识中,需要有至少3个标识与第二Wi-Fi指纹中的标识相同。第二阈值(或称合格距离数量阈值)为4,则表示第一Wi-Fi指纹中的标识中,需要有至少4个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Wi-Fi指纹中与该标识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距离。
下面介绍一种设定第一阈值的方式。
将在不同位置出采集到的实时Wi-Fi指纹与第二Wi-Fi指纹进行比对,获取每个实时Wi-Fi指纹和第二Wi-Fi指纹相同的BSSID的数量。例如,可以通过以下表达式统计各实时Wi-Fi指纹和预设Wi-Fi指纹相同的BSSID的数量:
其中,bssidi表示实时Wi-Fi指纹中的第i个BSSID,allbssid表示第二Wi-Fi指纹中全部BSSID。例如,上述n个位置的实时Wi-Fi指纹可得到n个bssidMatchCounti(以下用字母b来表示),组成bssidMatchList =(b1,b2,…bn)。其中,b1表示实时Wi-Fi指纹data1和第二Wi-Fi指纹相同的BSSID的数量,b2表示实时Wi-Fi指纹data2和第二Wi-Fi指纹相同的BSSID的数量,bn表示实时Wi-Fi指纹data n和第二Wi-Fi指纹相同的BSSID的数量。
可以从bssidMatchList中选取一个值作为第一阈值,例如,选取bssidMatchList中的最小值作为第一阈值。
下面以n=3为例对获取第一阈值的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n=3表示采集了3个位置的实时Wi-Fi指纹,则可通过上述表达式:
将List1(即第二Wi-Fi指纹)与data1(即第1个实时Wi-Fi指纹)进行匹配,得到List1与data1相同的BSSID的数量为b1=3(如BSSID 1,BSSID 2,BSSID 3)。
将List1与data2(即第2个实时Wi-Fi指纹)进行匹配,得到List1与data2相同的BSSID的数量b2=4(如BSSID 1,BSSID 2,BSSID 3,BSSID 4)。
将List1与data3(即第3个实时Wi-Fi指纹)进行匹配,得到List1与data3相同的BSSID的数量b3=2(如BSSID 1,BSSID 2)。
List1与3个位置的实时Wi-Fi指纹中相同BSSID的数量列表bssidMatchList =(b1,b2,b3)={3,4,2},可以选取2作为第一阈值。
可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提及的第一阈值还可采用其他方式计算,例如取bssidMatchList中各个数值的中位数作为第一阈值。
下面介绍一种设定第二阈值的方式。
获取每个实时Wi-Fi指纹中与第二Wi-Fi指纹中相同的BSSID对应信号强度距离的差值小于或等于该BSSID对应的预设阈值的BSSID的数量,其中,预设阈值可以通过实验得到的经验值来设定。
例如,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每个实时Wi-Fi指纹中,信号强度距离在各自BSSID对应的预设范围内的BSSID的数量:
其中,bssidi表示实时Wi-Fi指纹中的第i个BSSID,allbssid'表示第二Wi-Fi指纹中与实时Wi-Fi指纹中相同的BSSID,表示bssidi在上述List1中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距离,radius为实验值或经验值,如radius=5。
例如,对于上述n个位置的实时Wi-Fi指纹,可以得到n个distanceMatchCount(以下用字母d来表示),组成distanceList =(d1,d2,…dn)。其中,d1表示实时Wi-Fi指纹data1中与第二Wi-Fi指纹中相同的BSSID的信号强度距离的差值小于或等于该BSSID对应的预设阈值的BSSID的数量;dn表示实时Wi-Fi指纹data n中与第二Wi-Fi指纹中相同的BSSID的信号强度距离的差值小于或等于该BSSID对应的预设阈值的BSSID的数量。
可以从distanceList中选取一个值作为第二阈值。例如,选取distanceList中的最小值最为第二阈值,或者根据下列表达式确定第二阈值:
其中,len表示distanceList中的数据个数。
可理解,上述地理围栏的信息(如方向判断条件、信号强度距离阈值、第一信号强度阈值、预设的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以及第二Wi-Fi指纹)可以是手机对扫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也可以是手机将扫描数据发送给服务器,由服务器处理得到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作为一种示例,AP1对应的地理围栏如下第三结构体所示。
{
"fence_type": "leave_place",
"timestamp": 1623402342,
"bssid": "6c:16:32:17:3c:95",
"bssid_list": [
{
"bssid": "6c:16:32:17:3c:95",
"distance": 25.6
},
{
"bssid": "6c:16:32:17:3c:91",
"distance": 22.1
}
],
"match_radius": 15,
"match_bssid_count": 20,
"match_distance_count": 3,
"distance_filter": 40,
"rssi_threshold": -70
多组网"ssid": "Hihon*r-Guest"
“rssi_direction”: [
{
"bssid": "6c:16:32:17:3c:95",
"distance": 25.6>减小
},
{
"同组网bssid": "6c:16:32:17:3c:91",
"distance": 22.1>增大
}
]
}
第三结构体中:
"fence_type": "leave_place"表示围栏类型为离开目标场所。
"timestamp": 1623402342表示生成地理围栏的时间戳。
"bssid": "6c:16:32:17:3c:95"表示第一无线接入点的标识。
"bssid_list"表示第二Wi-Fi指纹。
"match_radius": 15表示地理围栏的半径。
"match_bssid_count": 20表示第一阈值。
"match_distance_count": 3表示第二阈值。
"distance_filter": 40表示信号强度距离阈值。
"rssi_threshold": -70表示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多组网"ssid": "Hihon*r-Guest"表示第一无线接入点所在组网的Wi-Fi名称。“多组网”是对SSID的标识,即SSID携带“多组网”,说明该SSID对应的是组网,SSID不携带“多组网”,说明SSID对应的不是组网,是单个无线接入点组成的网络。
“rssi_direction”表示方向判断条件。
“rssi_direction”中,"bssid": "6c:16:32:17:3c:95"表示与第一无线接入点不在同一组网内的第三无线接入点的标识。"distance": 25.6>减小表示该标识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距离减小。"同组网bssid": "6c:16:32:17:3c:91"表示与第一无线接入点在同一组网内的第二无线接入点的标识。“distance”: 22.1>增大表示该标识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距离增大。
一些实施例中,在S1408之后,生成地理围栏的方法还包括:
S1409、感知模块920a向感知数据库920b发送第一无线接入点对应的第二Wi-Fi指纹和地理围栏。
该步骤中,感知数据库920b对第二Wi-Fi指纹进行存储。
在一些实施例中,感知模块920a向云端服务器发送第二Wi-Fi指纹和地理围栏,以使云端服务器存储手机所连接的AP1对应的第二Wi-Fi指纹和地理围栏。
如图15所示,感知数据库920b存储有感知模块920a发送的第二Wi-Fi指纹、地理围栏,云端服务器存储有电梯指纹信息、目标场所指纹信息、户外蜂窝指纹信息、电梯围栏、离开固定场所围栏、户外蜂窝围栏等。其中,目标场所指纹信息包括感知模块920a发送的第二Wi-Fi指纹。离开固定场所围栏包括感知模块920a发送的地理围栏。
上文对生成地理围栏的过程进行了说明,下面介绍切换网络的过程。
过程二、切换网络。
由上文描述可知,在检测到信号强度逐渐下降到一定程度(记作条件1),检测到手机离开地理围栏(记作条件2)以及检测到手机远离组网移动(记作条件3)的情况下,将Wi-Fi网络切换为移动通信网络,下面先对条件1、条件2和条件3进行说明。
在手机与AP1连接的过程中,感知模块920a从感知数据库920b或云端服务器中获取AP1对应的第一信号强度阈值。若检测到信号强度下降至小于或等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则确定信号强度逐渐下降到一定程度,即满足条件1。可理解,为了提高检测准确性,可以获取多个信号强度,将多个信号强度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进行比较,若多个信号强度都小于或等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或者多个信号强度中小于或等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的个数满足预设值,则确定信号强度逐渐下降到一定程度。
感知模块920a从感知数据库920b或云端服务器中获取AP1对应的第二Wi-Fi指纹。在满足条件1的情况下,感知模块920a触发Wi-Fi通信模块920c启动Wi-Fi扫描。若扫描到的第一Wi-Fi指纹与第二Wi-Fi指纹匹配(或称匹配度满足第一条件),则确定手机离开地理围栏,即满足条件2。
下面对第一Wi-Fi指纹与第二Wi-Fi指纹匹配作进一步的说明。
第一Wi-Fi指纹与第二Wi-Fi指纹的匹配度满足第一条件包括:标识匹配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距离匹配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其中,标识匹配是指第一接入点标识与第二接入点标识相同,距离匹配是指第一接入点标识与第二接入点标识相同的情况下第二信号强度转换得到的第一信号强度距离与第三信号强度转换得到的第二信号强度距离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由上文可以知道,第二Wi-Fi指纹用于标识地理围栏,所以手机采集的第一Wi-Fi指纹与预先设定的第二Wi-Fi指纹匹配度越高,则说明手机在地理围栏内的几率越大,反之亦反。而匹配度通过标识匹配的数量和距离匹配的数量两个维度来确定。标识匹配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距离匹配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确定匹配度满足第一条件。其中,标识匹配是指第一Wi-Fi指纹中无线接入点的标识(即第一接入点标识)与第二Wi-Fi指纹中无线接入点的标识(即第二接入点标识)相同。距离匹配是指第一Wi-Fi指纹中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距离与与第二Wi-Fi指纹中无线接入点对应的距离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示例性的,第一Wi-Fi指纹中{BSSID i,distance i}为{BSSID 1,20m},{BSSID 2,15m},{BSSID 3,10m},{BSSID 4,5m}。第二Wi-Fi指纹中{BSSID i,distancem i}为{BSSID2,18m},{BSSID 3,10m},{BSSID 6,12m},{BSSID 7,4m},第二Wi-Fi指纹中BSSID 1对应的预设阈值为5m,BSSID 2对应的预设阈值为4m,BSSID 3对应的预设阈值为10m,BSSID 4对应的预设阈值为3m,BSSID 6对应的预设阈值为10m,BSSID 7对应的预设阈值为5m。第一阈值为2个,第二阈值为1个。
第一Wi-Fi指纹中的BSSID 2和BSSID3,和第二Wi-Fi指纹中的BSSID 2和BSSID3相同,即标识匹配的数量为2。
BSSID 2对应的distance为15m,BSSID 2对应的distancem为18m,二者距离之间的差值为3m,BSSID 2对应的预设阈值为4m,差值小于预设阈值。BSSID 3对应的distance为10m,BSSID 3对应的distancem为10m,二者距离之间的差值为0,BSSID 3对应的预设阈值为10m,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即距离匹配的数量为2。
标识匹配的数量等于第一阈值,距离匹配的数量大于第二阈值,其不满足第一条件(标识匹配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距离匹配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所以第一Wi-Fi指纹与第二Wi-Fi指纹匹配,故确定手机在地理围栏内,即不满足条件2。
继续以上文实施例为例,若示例中第二阈值为3个,则标识匹配的数量等于第一阈值,距离匹配的数量小于第二阈值,其满足第一条件,所以第一Wi-Fi指纹与第二Wi-Fi指纹不匹配,故确定手机离开地理围栏,即满足条件2。
感知模块920a从感知数据库920b或云端服务器中获取AP1对应的地理围栏。在满足条件2的情况下,若检测到手机的移动方向满足AP对应的地理围栏中预设的会使组网内的AP对应的distance增大,以及使组网外的AP对应的distance减小,则确定手机的移动方向为远离AP1所在组网移动,即满足条件3。
参考上文第三结构体给出的示例,地理围栏包括“rssi_direction”(即方向判断条件),“rssi_direction”中与 "同组网bssid": "6c:16:32:17:3c:91"携带标识“同组网”,用于指示该BSSID对应的AP与AP1在同一组网内,可理解,若BSSID不携带标识或者携带标识“不同组网”,则可用于指示该BSSID对应的AP与AP1在不同组网内。
作为一种示例,若BSSID对应的RSSI 序列为RSSI 2 = -40dB,RSSI 2'= -35dB,RSSI 2"= -32dB,则根据信号强度距离与信号强度负相关的关系将信号强度距离将信号强度转换为信号强度距离,为distance 2 = 20,distance 2' = 25,distance 2" = 28。
与AP1在同一组网内的AP2在地理围栏中的第一方向条件为"同组网bssid": "6c:16:32:17:3c:91",“distance”: 22.1>增大,表示终端与AP2所在位置的距离增大。可看到AP2的多个distance中,20、25、28呈现增大趋势,则确定手机的移动方向为远离AP1所在组网移动,即满足条件3。
作为另一种示例,根据BSSID对应的RSSI 序列为RSSI 2 = -40dB,RSSI 2' = -35dB,RSSI 2" = -32dB,以及信号强度距离与信号强度负相关的关系,可以不将RSSI转换为信号强度距离,直接通过RSSI序列是否指示信号强度逐渐降低,确定手机的移动方向是否为远离AP1所在组网移动。示例性的,若RSSI序列指示信号强度逐渐降低,则手机的移动方向为远离AP1所在组网移动,反之亦反。比如在该示例中AP2的多个RSSI:-40dB、-35dB、-32dB呈现降低趋势,则确定手机的移动方向为远离AP1所在组网移动,即满足条件3。
综上,在确定同时满足条件1、条件2和条件3的情况下,手机切换网络。
图16给出了一种切换网络的示例。下面结合感知模块920a、Wi-Fi通信模块920c、网络管理模块920d、感知数据库920b以及云端服务器间的交互过程,详细介绍采集原始数据的过程。
如图16所示,该方法包括:
S1601、感知模块920a检测手机是否开启网络切换功能。
可理解,如果手机的网络切换功能尚未开启,那么手机在网络出现卡顿的情况下,无法进行网络切换,所以在手机进行卡顿预测之前,感知模块920a需要检测当前是否开启了网络切换功能。如果检测到手机的网络切换功能开启,则进入S1602,如果检测到手机的网络切换功能没有开启,则进入S1601。
S1602、感知模块920a检测手机是否开启Wi-Fi连接功能。
可理解,如果手机没有开启Wi-Fi连接功能,那么手机不会出现Wi-Fi网络下的卡顿现象,则也不会进行后续的卡顿预测。故感知模块920a需检测手机是否开启Wi-Fi连接功能,如果检测到手机开启Wi-Fi连接功能,则进入S1603,即查询感知数据库920b中是否存储有手机所连AP对应的第二Wi-Fi指纹,如果检测到手机尚未开启Wi-Fi连接功能,则进入S1602,即持续检测手机是否会开启Wi-Fi连接功能。
S1603、感知模块920a查询感知数据库920b中是否存储有手机所连接的AP对应的地理围栏。
可理解,如果查询到感知数据库920b中存储有手机所连接的AP对应的地理围栏,则进入S1604,即从感知数据库920b中获取该地理围栏,如果没有查询到感知数据库920b中存储有手机所连接的AP对应的地理围栏,则进入S1605,即从云端服务器中获取该地理围栏。其中,地理围栏包括:方向判断条件、信号强度距离阈值、第一信号强度阈值、预设的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以及第二Wi-Fi指纹。
可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能感知数据库920b与云端服务器中都没有存储该AP对应的地理围栏,这表明该AP并没有生成相应的地理围栏,故此时感知模块920a可对该AP进行尚未生成地理围栏的标记,以便于后续感知模块920a能根据该标记为该AP生成地理围栏。
S1604、感知模块920a从感知数据库920b中获取该AP对应的地理围栏。
S1605、感知模块920a从云端服务器中获取该AP对应的地理围栏。
S1606、感知模块920a获取Wi-Fi通信模块920c上报的手机所连接AP的RSSI。
如上所述,感知模块920a只在手机所连AP的RSSI持续下降且降低至第一信号强度阈值时,才会进行卡顿预测并根据卡顿预测结果确定是否切换手机网络。故感知模块920a需通过Wi-Fi通信模块920c获取手机所连AP的RSSI,以判断该AP的RSSI是否小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S1607、感知模块920a判断手机所连接AP的RSSI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如果手机所连AP的RSSI小于或等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则表明用户手机的Wi-Fi网络传输即将出现卡顿,则进入步骤S1608,继续判断手机当前的运行状态是否满足预设运行条件;如果手机当前连接的AP的RSSI大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则表明手机的Wi-Fi网络传输暂时不会出现卡顿,则进入步骤S1606,即感知模块920a继续检测手机所连AP的RSSI。
S1608、感知模块920a判断手机当前的运行状态是否满足预设运行条件。
如前所述,本申请所提及的网络传输卡顿,可以是手机在运行某些对网络传输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时,由于网络传输性能下降,或者说Wi-Fi信号强度降低,所造成的应用运行时所需要的数据传输的卡顿。故设置预设运行条件来判断手机是否在运行这些应用或者说用户有意愿运行这些应用。故当感知模块920a判断手机当前运行状态满足预设运行条件时,则进入S1609,即获取手机扫描到的第一Wi-Fi指纹以判断用户是否离开目标场所,并在用户离开目标场所且远离组网移动的情况下切换网络;当感知模块920a判断手机当前运行状态不满足预设运行条件时,则进入S1606,即继续检测手机所连接的AP的RSSI。
可理解,可以通过手机当前的一些使用状态来判断手机是否在运行某些对网络传输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或者用户想要运行这些应用,例如可以通过判断手机是否处于亮屏状态、手机当前运行的应用是否开启了网络加速功能、手机是否开启了后台数据传输服务或数据自动更新服务、手机是否开启了分布式实现功能等。故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运行条件可以包括:手机处于亮屏状态、手机当前运行的应用开启了网络加速功能、手机开启了后台数据传输服务或数据自动更新服务、手机开启了分布式实现功能等。
此外,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通过判断手机当前是否在运行对网络传输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来确认手机当前的运行状态是否满足预设运行条件。可以预先根据经验值、实验等,对网络传输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进行标记,从而在手机运行具有这些标记的应用时,确定手机当前的运行状态满足预设运行条件。
S1609、感知模块920a获取手机扫描到的第一Wi-Fi指纹。
S1610、感知模块920a判断第一Wi-Fi指纹与第二Wi-Fi指纹的匹配度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如果匹配度满足第一条件,则进入S1611,如果匹配度不满足第一条件,则进入S1613。
在一些实施例中,感知模块920a可以根据第一Wi-Fi指纹和第二Wi-Fi指纹中,标识匹配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距离匹配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确定扫描到的第一Wi-Fi指纹与第二Wi-Fi指纹的匹配度满足第一条件,其中标识匹配和距离匹配可参考上文对第一Wi-Fi指纹与第二Wi-Fi指纹匹配的介绍,在此不作赘述。
S1611、感知模块920a基于多个第一Wi-Fi指纹,判断与手机所连接的AP在同一组网内的AP的信号强度是否呈下降趋势、与手机所连接的AP在不同组网内的AP的信号强度是否呈上升趋势。
若与手机所连接的AP在同一组网内的AP的信号强度呈下降趋势、与手机所连接的AP在不同组网内的AP的信号强度呈上升趋势,说明手机远离与其连接的AP所在组网移动,则进入S1612,否则,说明手机在AP所在组网包含的多个AP之间移动(即未远离组网移动),则进入S1613。
S1612、感知模块920a向网络管理模块920d发送网络切换指令。
可理解,在上述Wi-Fi指纹与地理围栏匹配的情况下,感知模块920a确定手机所连接的Wi-Fi网络将要变差,即用户的手机Wi-Fi即将断开或者发生QoE BAD事件,则触发网络管理模块920d的网络切换功能。
S1613、感知模块920a不向网络管理模块920d的发送网络切换指令。
可理解,在上述第一Wi-Fi指纹与第二Wi-Fi指纹的匹配度不满足第一条件,以及持有手机的用户的移动方向不满足远离组网移动的情况下,表明手机所连接的Wi-Fi网络质量较好或者暂时不会发生Wi-Fi连接断开或者QoE BAD事件,故感知模块920a不会触发网络管理模块920d的网络切换功能。
由于S1611基于组网内信号强度变化趋势和组网外信号强度变化趋势对持有手机的用户的移动方向进行判断,所以在用户的移动方向不满足远离组网移动的情况下会执行S1613,从而避免错误地切换了网络造成不必要的流量消耗,提高了用户的联网体验。
S1614、网络管理模块920d将手机与Wi-Fi网络的连接,切换至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连接。
网络管理模块920d根据上述感知模块920a发送的触发网络切换的状态信息,将手机100的网络服务从Wi-Fi网络切换至移动通信网络,以在用户Wi-Fi断开前,使用户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上网活动,避免了Wi-Fi断开或者发生QoE BAD事件产生网络卡顿问题,提高用户的上网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网络管理模块920d将手机的网络服务从Wi-Fi网络切换至移动通信网络后,手机上可进行相应地提示。
图17示出了切换网络前后手机所示的一组界面。如图17所示,手机显示第十界面1701,第十界面1701包括视频1702,第十界面1701中Wi-Fi网络的信号栏旁边显示网络使用指示符102,说明手机与Wi-Fi网络的保持连接。第十界面1701显示第一提示信息1703“当前Wi-Fi连接信号弱,将为您切换至移动通信网络”。网络管理模块920d将手机与组网内AP1的连接切换至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连接后,手机显示第十一界面1704,第十一界面1704中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号栏旁边显示网络使用指示符102,说明终端设备已断开与Wi-Fi网络的连接,切换为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连接。此时第十一界面1704显示第二提示信息1705“已为您切换至移动通信网络”。可理解,上述网络连接标志仅为示例性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网络连接标志也可以为其他标志,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可理解,手机除了直接进行网络切换,并为用户显示网络切换结果,手机还可以在切换网络之前为用户发送相应的提示信息,以使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是否进行网络切换。
图18示出了切换网络前后手机所示的另一组界面。如图18所示,手机显示第十二界面1801,第十二界面1801显示第三提示信息1802“当前Wi-Fi连接信号弱,是否需要切换至移动通信网络”以提示用户是否选择进行网络切换。如果用户手机当前电量1803显示电量较低,由于进行网络切换也需要消耗手机的电量,为了降低手机的功耗,避免手机因电量不足而自动关机,影响用户使用,用户此时可以选择“否”,即不进行网络切换。
并且,还可理解,手机自动进行网络切换时,切换后的移动通信网络一般为系统默认的移动网络,系统默认的移动网络可能出现欠费或暂停服务等情况,导致手机网络切换失败,为了尽可能避免手机自动网络切换失败,手机确定进行网络切换时,可以提示用户是否选择手动切换网络。例如图18所示,手机在确定进行网络切换时,可以显示第十三界面1804,第十三界面1804显示第四提示信息“当前Wi-Fi连接信号弱,是否需要手动切换至移动通信网络”,以提示用户是否选择手动切换网络。此时用户如果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如果用户选择“是”,则手机会直接进入网络切换相关界面,以使用户可以选择将手机的网络切换至用户希望切换的移动网络。例如,假设手机上安装有两个运营商的SIM卡,分别对应第一移动网络,第二移动网络,当第一移动网络处于欠费、或者网络信号较差的状态等不适合进行网络切换的情况,用户可以选择手动切换网络至第二移动网络,以避免手机自动网络切换失败。如果用户选择“否”,则手机直接自动进行网络切换,并显示网络切换成功后的界面(如第十一界面1704)。
进一步地,在实际使用中,由于AP的信号不稳定或者其他原因,卡顿预测难免会出错,对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采用负反馈机制,利用卡顿预测的结果不断的修正上述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以使地理围栏预测更加准确。
具体地,当上述卡顿预测错误的结果累计到一定数量时,手机启动负反馈机制,遍历所有卡顿预测错误的数据,判断每条卡顿预测数据是错检还是漏检,如果为错检,即感知模块920a预测结果为手机所连的Wi-Fi网络即将变差,所以感知模块920a触发网络管理模块920d切换手机的网络服务,但是真实情况是手机所连接的Wi-Fi网络并未出现卡顿,此时感知模块920a将上述第一阈值以及第二阈值调小。
如果为漏检,即感知模块920a预测结果为手机所连的Wi-Fi网络并未变差,所以感知模块920a未触发网络管理模块920d切换手机的网络服务,但是真实情况是用户手机的Wi-Fi连接已经断开,则感知模块920a将上述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调大。
如果感知模块920a利用某一个地理围栏进行卡顿预测在预设时间内错误比例或次数超出预设错误值,那么感知模块920a确定该地理围栏的卡顿预测准确率不高,则从感知数据库920b中删除该地理围栏。可理解,上述负反馈机制还可以为其他方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能在手机连接的是组网内AP的场景下通过组网内AP的信号强度逐渐减小,组网外AP的信号强度逐渐增大,确定持有手机的用户的移动方向为远离组网移动,从而确定手机的网络质量将要变差。对持有手机的用户的移动方向的判断,能够避免在用户从AP1向组网内AP2移动,手机的Wi-Fi网络会由AP1提供切换为AP2提供,网络质量不会变差的情况下,错误地切换网络造成不必要的流量消耗。故提高了用户的联网体验。
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方向识别方法,用于确定持有手机的用户在组网内的移动方向。如图19所示,该方法包括S1601-S1602,以及下文S1901-S1906。
S1601、感知模块920a检测手机是否开启网络切换功能。
可理解,如果手机的网络切换功能尚未开启,那么手机在网络出现卡顿的情况下,无法进行网络切换,所以在手机进行卡顿预测之前,感知模块920a需要检测当前是否开启了网络切换功能。如果检测到手机的网络切换功能开启,则进入S1602,如果检测到手机的网络切换功能没有开启,则进入S1601。
S1602、感知模块920a检测手机是否开启Wi-Fi连接功能。
可理解,如果手机没有开启Wi-Fi连接功能,那么手机不会出现Wi-Fi网络下的卡顿现象,则也不会进行后续的卡顿预测。故感知模块920a需检测手机是否开启Wi-Fi连接功能,如果检测到手机开启Wi-Fi连接功能,则进入S1603,即查询感知数据库920b中是否存储有手机所连AP对应的第二Wi-Fi指纹,如果检测到手机尚未开启Wi-Fi连接功能,则进入S1602,即持续检测手机是否会开启Wi-Fi连接功能。
S1901、感知模块920a获取手机在第一时刻扫描到的AP的标识和对应该标识的信号强度。
S1902、感知模块920a获取手机在第二时刻扫描到的AP的标识和对应该标识的信号强度。
S1903、感知模块920a判断第一时刻扫描到的AP的标识和第二时刻扫描到的AP的标识是否相同。
若第一时刻扫描到的AP的标识和第二时刻扫描到的AP的标识相同,说明可以比较AP的RSSI变化趋势,故执行S1904,若第一时刻扫描到的AP的标识和第二时刻扫描到的AP的标识不相同,无法比较AP的RSSI变化趋势,故结束该流程(图19中未示出)。
S1904、感知模块920a判断第一时刻该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第二时刻该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
若第一时刻该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二时刻该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说明该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呈下降趋势,则执行S1905。若第一时刻该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二时刻该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说明该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呈上升趋势,则执行S1906。
S1905、感知模块920a识别出持有手机的用户远离标识对应的AP移动。
由于AP的信号强度距离与信号强度负相关,所以信号强度呈上升趋势说明信号强度距离变大,而信号强度距离指示的是持有手机的用户与该标识对应的AP之间的距离,所以可识别出用户远离标识对应的AP移动。
S1906、感知模块920a识别出持有手机的用户靠近标识对应的AP移动。
信号强度呈下降趋势说明信号强度距离变小,故识别出用户靠近该标识对应的AP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S1904可被替换为:感知模块920a将第一时刻该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转换为第一时刻该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距离,以及将第二时刻该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转换为第二时刻该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距离。若第一时刻该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距离小于第二时刻该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距离,则感知模块920a执行S1905,若第一时刻该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距离大于第二时刻该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距离,则感知模块920a执行S1906。该实施例中,感知模块920a将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信号强度转换为信号强度距离后进行比较,根据信号强度距离的大小确定用户的移动方向。
综上,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方向识别方法,该方法在不借助定位装置检测用户位置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扫描到多组信号强度,若先扫描到的信号强度比后扫描到的信号强度小,则识别出终端设备靠近该信号强度对应的无线AP移动,若先扫描到的信号强度比后扫描到的信号强度大,则识别出终端设备远离该信号强度对应的无线AP移动。该方法通过信号强度的变化趋势辅助判断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
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无线通信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该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该存储器和处理器耦合。当处理器执行指令时,终端设备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手机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该终端设备的结构可以参考图8所示的手机的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如图20所示,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01和至少一个接口电路2002。处理器2001和接口电路2002可通过线路互联。例如,接口电路2002可用于从其它装置(例如,服务器220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又例如,接口电路2002可用于向其它装置(例如处理器2001)发送信号。
例如,接口电路2002可读取服务器220中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将该指令发送给处理器2001。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2001执行时,可使得服务器220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上述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终端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手机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手机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目标场所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点,所述目标场所的组网中包括多个无线接入点,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是所述多个无线接入点中的一个;
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的第一信号强度等于或小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所述终端设备显示第一网络标识;其中,所述第一网络标识表示所述终端设备使用Wi-Fi网络进行通信;
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第二位置,获取的第一Wi-Fi强度信息满足第一条件,且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远离所述组网,显示第二网络标识,所述第二网络标识表示所述终端设备使用移动网络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第一Wi-Fi强度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位置扫描到多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点标识和信号强度;所述第一Wi-Fi强度信息满足第一条件,包括:所述第一Wi-Fi强度信息中第一接入点标识的数量小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Wi-Fi强度信息中第一接入点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与第二Wi-Fi强度信息中第二接入点标识对应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第二信号强度阈值的数量小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二Wi-Fi强度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目标场所内扫描到、满足第二条件的多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点标识和信号强度;所述第一接入点标识与所述第二接入点标识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远离所述组网,包括:
检测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呈下降趋势,和/或第三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呈上升趋势;
其中,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是在所述第二位置扫描到的多个无线接入点中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在同一组网内的接入点,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点是在所述第二位置扫描到的多个无线接入点中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在不同组网内的接入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呈下降趋势,包括:
第一时刻扫描到的所述第一Wi-Fi强度信息中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二时刻扫描到的所述第一Wi-Fi强度信息中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
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呈上升趋势,包括:
所述第一时刻扫描到的所述第一Wi-Fi强度信息中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时刻扫描到的所述第一Wi-Fi强度信息中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
所述第一时刻小于所述第二时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远离所述组网,包括:
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距离变小,和/或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三无线接入点之间的距离变大;
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是在所述第二位置扫描到的多个无线接入点中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在同一组网内的接入点,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是在所述第二位置扫描到的多个无线接入点中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在不同组网内的接入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距离变小,包括:
由第一时刻扫描到的所述第一Wi-Fi强度信息中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转换得到的信号强度距离,大于由第二时刻扫描到的第一Wi-Fi强度信息中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转换得到的信号强度距离;
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三无线接入点之间的距离变大,包括:
由所述第一时刻扫描到的所述第一Wi-Fi强度信息中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转换得到的信号强度距离,小于由所述第二时刻扫描到的第二Wi-Fi强度信息中所述第三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转换得到的信号强度距离;
所述第一时刻小于所述第二时刻。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Wi-Fi强度信息还包括组网标识;
其中,所述组网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二Wi-Fi强度信息中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在同一组网内的无线接入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在所述第二位置扫描到的多个无线接入点中的任一无线接入点,若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标识与所述第二Wi-Fi强度信息中任一无线接入点的标识相同,则检测所述第二Wi-Fi强度信息中所述标识是否携带组网标识;
若所述标识携带组网标识,则识别出所述无线接入点是第二无线接入点,若所述标识不携带组网标识,则识别出所述无线接入点是第三无线接入点。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目标场所中接收到的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的波动范围小于预设波动范围;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目标场所中接收到的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三信号强度阈值;或者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目标场所中的多个位置均扫描到的一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转换得到的信号强度距离小于第三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目标场所内扫描到、满足第二条件的多个无线接入点的标识和信号强度,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目标场所内的不同位置扫描到、满足第二条件的无线接入点的标识,以及对应所述标识的信号强度。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通信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处理器,和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956951.5A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166691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56951.5A CN116669129B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56951.5A CN116669129B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9129A true CN116669129A (zh) 2023-08-29
CN116669129B CN116669129B (zh) 2023-11-14

Family

ID=87721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56951.5A Active CN116669129B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6912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5454A (zh) * 2010-09-15 2011-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5002850A (zh) * 2021-12-14 2022-09-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5002849A (zh) * 2021-12-14 2022-09-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的方法和终端
CN115396969A (zh) * 2022-08-30 2022-11-25 深圳市创凌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wifi信号强度实现设备间无缝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5454A (zh) * 2010-09-15 2011-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5002850A (zh) * 2021-12-14 2022-09-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5002849A (zh) * 2021-12-14 2022-09-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的方法和终端
CN115396969A (zh) * 2022-08-30 2022-11-25 深圳市创凌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wifi信号强度实现设备间无缝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9129B (zh) 2023-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05352B2 (en) Determining virtual location based upon scanned wireless signals
CN115002850B (zh) 网络切换方法、电子设备
CN101283544B (zh)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信息处理系统
EP2816845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EP2750438B1 (en) Method for accessing augmented reality user context
US20230319661A1 (en) Cell reselection priorities between terrestrial networks and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CN103828441A (zh) 识别辅助的无线网络连接
CN103428257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14257960A (zh) 蓝牙连接方法和设备
US11212767B2 (en) Network registration of terminal, an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ssion of network selection parameter
CN114615660A (zh) 接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3747347A (zh) 电子设备及其上网卡切换方法、可读介质
CN114500241B (zh) 一种异常复位处理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3747416A (zh) 一种网络搜索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2121972A1 (zh) 信息输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669129B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22089254A1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4466421A (zh) 小区重选方法及装置
CN110177105B (zh) 媒体文件的监控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1200829A (zh) 基于用户设备移动性特征的切换优化
CN116056003B (zh) 一种地理围栏的触发方法及相关电子设备
CN111510881B (zh)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6056163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7715173A (zh) 网络驻留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4189798A (zh) 一种确定无线局域网wlan网络的扫描间隔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