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3544B -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信息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信息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83544B
CN101283544B CN2006800371024A CN200680037102A CN101283544B CN 101283544 B CN101283544 B CN 101283544B CN 2006800371024 A CN2006800371024 A CN 2006800371024A CN 200680037102 A CN200680037102 A CN 200680037102A CN 101283544 B CN101283544 B CN 1012835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ing device
response signal
communication
signal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371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83544A (zh
Inventor
滨田正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283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3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83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35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具有用于与由控制设备形成的无线网络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第一发送单元,其用于经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发送包含所述网络的识别数据的探测信号;接收单元,其用于从与所述控制设备关联的另一台信息处理设备、经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接收对所述探测信号的响应信号;和判断单元,其用于基于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响应信号来判断能够进行直接链接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信息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技术,并且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判断通过直接链接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可用性的信息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传统上,作为在无线终端间设置通信信道的服务,已知提供直接链接的无线直接链接服务和提供经过无线接入点(基站)的间接链接的无线间接链接服务。另外,已知能够提供无线直接链接服务和无线间接链接服务两者的无线通信系统。 
另外,已知一种用于在上述无线通信系统中设置通信信道时确定应该选择哪种服务的方法。例如,已知一种结构:其中根据来自无线接入点侧的指令选择无线直接链接服务(日本特开2005-33536号公报)。 
另外,已知用于在通信期间切换通信服务的技术。例如,已知一种方法:其中在无线间接链接服务通信期间,当接收侧终端能够经过基站以指定电平或高于指定电平的电平从发送源终端接收目的地址为其自身的发送数据时,可切换至无线直接链接服务通信(日本特开2004-128785号公报)。 
另外,已知以下方法:在完成到无线系统的链接认证后,首先使用间接链接服务根据通信源终端指定通信合作方。接着,将测试信号直接发送至合作方终端,并且当直接接收对该测试信号的响应时,进行切换至无线直接链接服务的使用(日本特开2003-348103号公报)。 
另外,已知一种方法:其中从无线终端发送目的地广播探测请求信号,并且通过研究对应的探测响应信号的内容来判断无线直接链接服务的使用的有用性(日本特开2003-18234号公报)。 
然而,在日本特开2005-33536号公报所公开的结构中,为了提供无线直接链接服务,需要无线接入点(基站)总具有对系统内的无线终端的位置关系的精确掌握。因此,基站必须支持这种处理,并且由基站所进行的处理会变得复杂。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4-128785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3-348103号公报所公开的方法中,需要在确认无线直接连接的有用性之前、先建立通信合作方无线终端。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3-18234号公报所公开的方法中,即使探测请求信号的发送源不是进行想要的通信的终端,探测请求信号的接收终端也要发回探测响应信号。因此,在网络系统上将增加不必要的通信流量。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做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的技术:其用于判断无线直接连接的有用性,其不需要扩张由基站所做的处理和事先建立通信合作方终端,其具有较小的通信流量负荷。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设置有用于与由控制设备形成的无线网络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用于当使用通信信道通过所述控制设备与另一信息处理设备进行通信时,接收发送自另一外部设备的通信信道的设置请求;发送单元,其响应于所述通信信道的设置请求的接收,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发送包含所述网络的识别数据的探测信号;判断单元,用于基于对应于所述探测信号的响应信号来判断能够进行直接链接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在所述响应信号中包含表示发送所述响应信号的信息处理设备与所述控制设备关联的信息时,所述判断单元判 断为能够与发送所述响应信号的信息处理设备进行直接链接通信;以及通信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能够与所述另一信息处理设备进行直接链接通信时,将通过所述控制设备的通信切换至直接链接通信。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设置有用于与由控制设备形成的无线网络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用于当使用通信信道通过所述控制设备与另一信息处理设备进行通信时,接收发送自另一外部设备的通信信道的设置请求;发送单元,其响应于所述通信信道的设置请求的接收,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发送包含所述网络的识别数据的探测信号;判断单元,用于基于对应于所述探测信号的响应信号来判断与所述控制设备关联且存在于能够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进行直接通信的范围内的信息处理设备;以及通信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另一信息处理设备与所述控制设备关联且存在于能够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进行直接通信的范围内时,将通过所述控制设备的通信切换至与所述另一信息处理设备的直接链接通信。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其装备有能够通过由控制设备形成的无线网络而相互通信的多台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多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第一信息处理设备,包括:第一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无线通信单元发送包含所述网络的识别数据的探测信号;以及判断单元,用于当接收到对所述探测信号的响应信号时,基于所述响应信号来判断能够进行直接链接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在所述响应信号中包含表示发送所述响应信号的信息处理设备与所述控制设备关联的信息时,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能够与发送所述响应信号的信息处理设备进行直接链接通信;以及第二信息处理设备,包括: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探测信号且在所述探测信号中包含的所述识别数据表示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设备所属的网络时,发送响应信号,其中,当使用通信信道通过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二信息设备进行通信时,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响应于发送自另一外部设备的通信信道的设置请求的接收,通过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发送所述探测信号,并且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能够与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设备进行直接链接通信时,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基于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发送的、对应于所述探测信号的响应信号,将通过所述控制设备的通信切换至直接链接通信。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设置有用于与由控制设备形成的无线网络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使用通信信道通过所述控制设备与另一信息处理设备进行通信时,接收发送自另一外部设备的通信信道的设置请求;响应于所述通信信道的设置请求的接收,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发送包含所述网络的识别数据的探测信号;基于对应于所述探测信号的响应信号判断能够进行直接链接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在所述响应信号中包含表示发送所述响应信号的信息处理设备与所述控制设备关联的信息时,判断为能够与发送所述响应信号的信息处理设备进行直接链接通信,以及当判断为能够与所述另一信息处理设备进行直接链接通信时,将通过所述控制设备的通信切换至直接链接通信。 
通过以下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参考附图),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例示媒体播放器终端的功能块结构的图; 
图3是例示媒体服务器终端的功能块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用于使用直接链接在无线终端间设置通信信道的处理的顺序图; 
图5是示出由IEEE 802.11e/D12定义的信号帧的子类型的使用的列表的图; 
图6是示出信号帧的子类型的使用的列表的图; 
图7是示范地示出由IEEE 802.11e/D12定义的探测请求和 探测响应的帧格式的图; 
图8是示出能力信息的内容、以及ESS和IBSS字段的位编码的图; 
图9是示出当媒体服务器接收到探测请求信号时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当媒体播放器接收到探测响应信号时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由媒体播放器执行的探测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经过接入点使用间接链接来设置通信信道的处理的顺序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的图; 
图14是详细示出在由IEEE 802.11e/D12定义的探测请求和探测响应的帧格式中的QBSS负荷信息要素的图; 
图15是示出用于搜索可演奏的内容/服务器的处理的顺序图; 
图16是示出当媒体播放器接收到探测响应信号时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7是在显示器上示范地示出搜索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18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的图; 
图19是示出用于切换流数据通信的通信信道的处理的顺序图; 
图20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的图; 
图21是示出用于切换流数据通信的通信信道的处理的顺序图;以及 
图22是示出用于切换流数据通信的通信信道的处理的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这些实施例中说明的组件仅用于示意的目的,并非意在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于这些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首先,将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流数据分配系统有效地发挥功能的结构的概述。对于本实施例,使用流数据分配系统来提 供说明,该流数据分配系统使用由IEEE 802.11操作组TGe所做的检验下的无线LAN。对于无线LAN的标准,已公布了作为现阶段的起草规格的802.11e/D12。 
无线LAN可假设在接入点的管理下进行通信的基础架构模式(infrastructure mode)或不受接入点的控制、在终端间直接进行通信的自组织模式(ad hoc mode)。另外,IEEE 802.11e/D12定义了在基础架构模式下在终端间进行直接通信的DLS(DirectLink Set-up:直接链接安装)。 
当DLS通信变得有必要时,想要进行DLS通信的终端经过接入点将连接请求(DLS请求)发送至希望与之进行DLS通信的对方终端。当装备有DLS功能时,接收DLS请求的终端经过接入点发回响应(DLS响应)。从而完成了终端间的DLS设置。 
然而,即使接收到DLS响应,取决于终端间的距离或障碍物的存在等,也无法保证可实际地进行DLS通信。因此,需要在开始DSL通信前判断DSL通信是否实际可行。考虑到上述问题,将给出对几个涉及在开始DSL通信前判断DSL通信是否实际可行的实施例的说明。 
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包括流媒体服务器(以下称为媒体服务器)终端和显示器(以下称为媒体播放器)终端作为组件。下面将说明当将AV(音频、视频)流数据从媒体服务器终端分配至媒体播放器终端时使用的无线链接结构,包括涉及对该无线链接结构的自动选择和设置的处理的例子。在说明中,假设各终端都装备有DLS功能。 
可选择地将无线终端称作客户机意味着其接入无线媒体并且是接受通信服务的对象。另外,可选择地将无线接入点称作基站。 
系统结构
接着,将参考图1来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附图标记1表示媒体播放器终端(QSTA1),附图标记2和3表示媒体服务器终端(QSTA2、QSTA3),附图标记4表示无线接入点(QAP:QoS接入点)。QSTA1是从QSTA2和QSTA3接收流媒体、对该媒体进行绘制并将该媒体显示在显示器上的信息处理设备。QSTA2和QSTA3是保持流媒体的数据并将该媒体分配至QSTA1的信息处理设备。QSTA1~QSTA3例如各自由个人计算机(PC)、操作站(WS)或移动电话、PHS、掌上电脑(personal data assistance,PDA)等来实现。QSTA代表意味着作为QoS对象的站的QoS站。 
另外,附图标记5表示由QAP4形成的服务集(SS),附图标记6表示媒体播放器终端1的无线信号可到达区域,而附图标记7和8分别表示媒体服务器终端2和3的无线信号可到达区域。在本结构例子中,全部QSTA、换句话说QSTA1~QSTA3存在于SS(服务集(Service Set))5的区域内。另外,假设无线终端QSTA1~QSTA3存在于QSTA1和QSTA2之间以及QSTA2和QSTA3之间的DLS的设置是可能的、而QSTA1和QSTA3之间的DLS的设置是不可能的位置处。 
媒体播放器终端1的结构
接着,将参考图2说明媒体播放器终端1的功能结构。图2是例示媒体播放器终端1的功能块结构的图。在图2中,附图标记200表示由与外部设备交换无线信号的天线等实现的无线单元。媒体播放器终端1经过无线单元200与外部设备交换数据。 
附图标记201表示控制无线单元200的操作以管理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的通信控制单元。 
附图标记202表示负责AV信息的编码、解码和格式变换的AV信号处理单元。尽管本实施例假设AV信号处理是由专用的 LSI等实现的,但AV信号处理可以通过使通用CPU根据预定的程序控制信息处理设备来替代实现。 
附图标记203表示控制后面说明的显示单元204上的显示的显示控制单元。例如,该控制由图形卡来实现。 
附图标记204表示由CRT或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设备来实现的显示单元。显示单元204显示从媒体服务器终端2和3接收的图像、从后面说明的操作单元207输入的命令、或对这些命令的响应输出等。 
附图标记205表示控制媒体播放器终端1整体的操作的系统控制单元,其由CPU、母板、以及诸如RAM或ROM的存储装置等来实现。系统控制单元205执行存储在给定的存储设备中的应用程序、操作系统(OS)或控制程序等,控制系统以便将执行这些程序所需的信息和文件等暂时地存储在RAM等中。 
附图标记206表示DLS可用性存储单元,其用作用于存储能够进行DLS通信的终端的MAC地址等表示媒体播放器终端1是否能够进行DLS的信息的存储设备。 
附图标记207表示接受来自用户的指令输入的操作单元。操作单元207由例如触摸面板、数字键、键盘等来实现。 
媒体服务器终端2和3的结构
接着,将参考图3说明媒体服务器终端2和3的功能结构。图3是例示媒体服务器终端2和3的功能块结构的图。附图标记300表示由与外部设备交换无线信号的天线等实现的无线单元。媒体播放器1经过无线单元300与外部设备交换数据。 
附图标记301表示控制无线单元300的操作以管理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的通信控制单元。 
附图标记302表示负责AV信息的编码、解码和格式变换的AV信号处理单元。尽管本实施例假设AV信号处理是由专用的 LSI等实现的,但AV信号处理可以通过使通用CPU根据给定的程序控制信息处理设备来替代实现。 
附图标记303表示控制后面说明的存储介质304的操作的存储介质控制单元。存储介质控制单元303由例如SCSI控制器或用于实现对存储介质304的访问的外部存储驱动器等来实现。 
附图标记304表示用作用于存储包含流媒体等数据的大能力存储器的存储介质。存储介质304由例如硬盘(HD)或预定介质实现。这种介质包括例如软盘(FD)、CD-ROM、CD-R、CD-RW、PC卡、DVD、IC存储器卡、MO、存储器棒等。 
附图标记305表示控制媒体服务器终端2和3整体操作的系统控制单元,其由CPU、母板、以及诸如RAM或ROM的存储装置等来实现。系统控制单元305执行存储在给定的存储设备中的应用程序、操作系统(OS)或控制程序,并进行控制以便将执行这些程序所需的信息和文件等暂时地存储在RAM等中。 
附图标记306表示DLS可用性存储单元,其用作用于存储能够进行DLS通信的终端的MAC地址等表示媒体服务器终端2和3是否能够进行DLS的信息的存储设备。 
附图标记307表示接受来自用户的指令输入的操作单元。操作单元307由例如触摸面板、数字键、键盘等来实现。 
信号帧的使用
接着,将参考图5说明由IEEE 802.11e/D12定义的信号帧的子类型的使用方式。图5是示出由IEEE 802.11e/D12定义的信号帧的子类型的使用状况的列表的图。换句话说,图5示出对于信号帧的子类型的各类型和通信的各类型的信号帧的诸如发送实体和接收实体的信息。 
在图5中,附图标记501代表IBSS(Independent Basic ServiceSet,独立基本服务集),换句话说,在特别模式网络结构中的 服务集。附图标记502代表在基础架构模式(间接链接)网络结构中的服务集。 
附图标记503代表无QoS的通信模式,而附图标记504代表有QoS的通信模式。附图标记505代表竞争周期(CP:ContentionPeriod),而附图标记506代表非竞争周期(CFP:Contention FreePeriod)。在图中,缩写STA表示终端(站),而缩写AP表示接入点。缩写QSTA表示QoS终端(QoS站),而缩写QAP表示QoS接入点。附图标记507代表帧信号帧的子类型的类型。另外,在图中,缩写T表示发送,而缩写R表示接收。 
因此,例如,格509表明:当进行无QoS的间接链接通信时,在竞争周期期间,终端发送探测请求信号508。另外,附图标记510代表接入点接收到发送的探测请求信号。 
接着,将参考图6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中的信号帧的子类型的使用方式。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中的信号帧的子类型的使用状况的列表的图。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中,将探测请求信号的接收状况(矩形框住的字母R)添加至格602。另外,将探测响应信号的发送状况(矩形框住的字母T)添加至格601和603。 
帧格式
接着,将参考图7说明由IEEE 802.11e/D12定义的探测请求和探测响应的帧格式。图7是示范地示出由IEEE 802.11e/D12定义的探测请求和探测响应的帧格式的图。 
在图7中,附图标记701表示管理帧的MAC帧格式。在管理帧中定义:被终端用来查询周围无线小区的可用性的探测请求、用于对探测请求进行响应的探测响应、用于广播无线小区的存在的信标等。 
附图标记702表示管理帧701中的帧控制字段703。帧控制字 段702中包含2位的类型字段704和4位的子类型字段705。类型字段704中的值“00”意味着管理字段。子类型字段705中的值“0100”意味着探测请求,而值“0101”意味着探测响应。在管理帧701中定义:表示目的地址的目的地址711、表示发送源地址的源地址712、存储发送数据的帧主体字段708等字段。 
附图标记706表示当帧是探测请求时帧主体字段708的内容,而附图标记707表示当帧是探测响应时帧主体字段708的内容。附图标记710表示作为ESS(扩展服务集)或IBSS的标识符的SSID(服务集ID)。 
接着,将参考图8说明在探测响应的情况下帧主体字段707中包含的能力信息字段709的内容。图8是示出作为探测响应帧的参数的能力信息的内容以及ESS和IBSS字段的位编码的图。在探测响应的能力信息字段中说明:是否进行PCF(PointCoordination Function,点协调功能)或是否进行编码等各种信息。 
在图8中,附图标记801表示作为探测响应帧的参数的能力信息的内容。如图8所示,在能力信息字段中包含1位ESS字段802和1位IBSS字段803。 
根据IEEE 802.11e/D12,ESS位的值为“1”意味着发送源是接入点。另外,IBSS位的值为“1”意味着发送源是形成自组织网络的无线终端(站)。换句话说,值ESS:1且IBSS:0表明发送源是接入点,而值ESS:0且IBSS:1表明发送源是形成自组织网络(发送信标)的无线终端(站)。在IEEE 802.11e/D12中没有定义ESS:0且IBSS:0以及ESS:1且IBSS:1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ESS:0且IBSS:0意味着发送源是当前与ESS关联的无线终端(站)。换句话说,ESS:0且IBSS:0具有作为表示能够DLS通信的信息的功能。这种定义由QSTA1~QSTA3 独自地执行,不会影响QAP4的处理。因此,使用已有的接入点设备可构成根据本实施例的QAP4。在本实施例中也不使用ESS:1且IBSS:1的情况。 
媒体分配处理
接着,将参考图4、以及图9~12说明当将AV流数据从QSTA2(媒体服务器)或QSTA3(媒体服务器)至QSTA1(媒体播放器)的分配开始时各无线终端的操作。 
图4是示出用于在无线终端间使用直接链接设置通信信道的处理的顺序图。图9是示出当媒体服务器2和3接收到探测请求信号时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10是示出当媒体播放器1接收到探测响应信号时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11是示出由媒体播放器1执行的探测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12是示出用于使用经过接入点的间接链接设置通信信道的处理的顺序图。 
对于以下的处理,假设无线终端QSTA1~QSTA3分别与QAP4关联(链接)。换句话说,在无线终端QSTA1~QSTA3之间设置经过无线接入点QAP4的、用于正常数据通信的无线通信信道。在这种状态下,QSTA1进行对QSTA2或QSTA3的媒体分配请求。 
首先,QSTA1通过无线接入点QAP4收集关于各媒体服务器QSTA2和QSTA3(401~404、1201~1204)以及通过无线通信信道而存储在这些服务器中的内容的信息。内容的信息包括例如内容的标识符、标题或比特率等。由此QSTA1识别可由QSTA2和QSTA3提供的内容(400、1200)。另外,通过该处理,媒体播放器终端QSTA1识别作为用于流数据通信的无线通信信道的设置对象的媒体服务器终端(QSTA2和QSTA3)的装置识别数据(在本实施例中是MAC地址)。 
在收集上述内容/服务器信息后,无线终端QSTA1将可存取媒体服务器和要获取的内容等的列表显示在显示单元204上。随后,经过该列表显示接受媒体服务器由用户所做的选择、内容等。当用户选择QSTA2作为要存取的媒体服务器终端时,沿图4所示的顺序进行处理。当选择QSTA3时,沿图12所示的顺序进行处理。 
在识别(400、1200)上述可提供的内容后,媒体播放器终端QSTA1开始根据图11的流程图的用于探测媒体服务器终端的处理。 
首先,在步骤S1101中,媒体播放器终端QSTA1发送设置有该终端所属的服务集的系统识别数据(SSID)的探测请求信号。该处理对应于图4中的附图标记411~413、以及图12中的附图标记1211~1213。由QSTA1发送的探测请求信号可由存在于QSTA1的无线信号可到达区域6的范围内的设备接收。换句话说,例如,由附图标记412和1212所示的探测请求信号不经过接入点4而直接从QSTA1发送至QSTA2。另外,图中如虚线所示的附图标记413和1213表示探测请求信号不到达QSTA3。另外,附图标记411~413或附图标记1211~1213表示等同信号的传播。例如,附图标记412和1212表示信号不是经过QAP4而到达QSTA2,而是直接从QSTA1接收的。 
在步骤S1102中,QSTA1设置探测响应接收等待定时器。QSTA1进入探测响应信号(对探测请求信号的响应信号)的接收等待状态,直到该定时器超时为止。 
另一方面,媒体服务器终端响应于探测请求信号的接收而开始图9的流程图的处理。在本实施例的例子中,各终端的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能够接收探测请求信号的媒体服务器终端是存在于QSTA1的可通信范围6内的QSTA2。因此,在本实施例的例 子中,QSTA2响应于该探测请求信号的接收而开始图9的流程图中所述的处理。 
在步骤S901中,QSTA2从探测请求信号中抽取SSID。 
在步骤S902中,QSTA2判断在步骤S901中抽取的SSID与由QSTA2当前关联的SSID是否一致。如果SSID一致(步骤S902中“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903,如果不一致(步骤S902中“否”),则单个处理单元结束。 
在步骤S903以及此后,进行用于使用竞争周期发回探测响应信号的处理。换句话说,在步骤S903中,判断当前是否是竞争周期。如果是竞争周期(步骤S903中“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904,如果不是(步骤S903中“否”),则处理等待一个竞争周期。 
在步骤S904中,将设置了ESS:0且IBSS:0的探测响应信号发送至QSTA1,换句话说,该探测响应信号意味着发送源是与ESS关联的无线终端。这结束了一个信号处理单元。 
下面,说明将回到媒体播放器终端QSTA1的处理(图11)。QSTA1等待探测响应信号的接收,直到在步骤S1102中设置的接收等待定时器超时为止。一旦接收到探测响应信号,在步骤S1103中QSTA1进行探测响应接收处理。该处理的详细说明将在后面给出。可见,除来自QAP4的正常响应信号(414、1214)外,QSTA1还接收从存在于QSTA1的可通信范围6内且当前与同一SSID关联的QSTA2发送的探测响应信号(415、1215)。当接收等待定时器超时(步骤S1104中“是”)时,单个处理单元结束。 
接着,将参考图10说明当接收到探测响应信号时,QSTA1在步骤S1103中执行的探测响应接收处理。 
首先,在步骤S1001中,从接收到的探测响应信号中抽取各ESS、IBSS位。根据各ESS、IBSS位的值顺序进行处理。 
在步骤S1002中,判断是否将ESS位设置为1。如果ESS位被 设置为1(步骤S1002中“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7以执行当从接入点接收到探测响应信号时正常进行的处理。由于有关处理是公知的,因而省略其说明。在完成步骤S1007的处理后,单个处理单元的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如果ESS位未被设置为1、换句话说,如果ESS位被设置为0(步骤S1002中“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3。 
在步骤S1003中,判断IBSS位是否被设置为1。如果IBSS位被设置为1(步骤S1003中“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8。在步骤S1008中,执行当从自组织网络形成无线终端或者说构成IBSS的终端接收到探测响应信号时正常进行的处理。由于有关处理是公知的,因而省略其说明。在完成步骤S1008的处理后,单个处理单元的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如果IBSS位未被设置为1、换句话说,如果IBSS位被设置为0(步骤S1003中“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4。 
如上所述,仅当对探测响应信号设置ESS:0且IBSS:0时,处理才进入步骤S1004。因此,QSTA1判断为接收到的探测响应信号已从当前与同一服务集的系统识别数据(SSID)关联的无线终端发送。在步骤S1104以及此后,进行这样的处理:作为能够使用DLS的无线终端的地址而暂时地存储探测响应信号的发送源的地址。 
在步骤S1004中,识别为:使用DLS的链接可设置为接收到的探测响应信号的发送源无线终端(QSTA2)。 
在步骤S1005中,从探测响应信号中抽取作为发送源的地址的源地址712。 
在步骤S1006中,将在步骤S1005中抽取的源地址712作为能够使用DLS的无线终端的地址而暂时地存储在DLS可用性存储单元206中。由此,探测响应接收处理的单个处理单元结束。 
如上所述,通过发送和接收探测请求信号和探测响应信号,QSTA1将能够进行DLS通信的无线终端的地址暂时地存储在DLS可用性存储单元206中。在本实施例的例子中,将存在于媒体播放器终端1的无线信号可到达区域6中的QSTA2的地址暂时地存储在DLS可用性存储单元206中。相反,存在于无线信号可到达区域6外的QSTA3的地址不被存储在DLS可用性存储单元206中。 
当存储内容的媒体服务器终端的装置识别数据(MAC地址等)暂时地存储在DLS可用性存储单元206中时,QSTA1进行对使用DLS的无线通信信道进行设置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未暂时地存储装置识别数据,则进行对使用间接链接服务的用于流数据通信的无线通信信道进行设置的处理。 
例如,在上述例子中,将QSTA2的地址暂时地存储在DLS可用性存储单元206中。因此,当从QSTA2接收到内容时,QSTA1首先与QSTA4进行通信以设置(420~422)用于进行DLS通信的TS(Traffic Stream,通信流)。QSTA1经过QAP4与QSTA2进行通信(431~434)并将DLS设置(430)为QSTA2的MAC。接着,在进行DLS加入(435)和TS分配的开始(423)这些处理后,QSTA1通过TS接收(424)流媒体分配。 
另一方面,在从QSTA3接收内容的情况下,进行对使用经过QAP4的间接链接服务的用于流数据通信的无线通信信道进行设置的处理(1220~1226)。在进行了开始(1227)TS分配的处理后,接收(1228和1229)通过经QAP4通过TS的流媒体分配。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结构中,接收探测请求信号的无线终端作为响应而发回探测响应信号,其包含表示发送源是由ESS当前关联的终端的信息。能够发回这种探测响应信号的终端是能够与探测请求信号的发送源终端进行DLS通信的终 端。因此,探测请求信号的发送源终端通过分析接收到的探测响应信号以查明表示终端由ESS当前关联的信息是否存在,从而可检测能够进行DLS通信的终端。 
从以上可明确:由于QAP4不直接涉及能够进行DLS通信的终端的检测,因而这种处理可通过仅对无线终端侧添加功能来实现。另外,由于探测请求信号的接收终端仅当SSID一致时发回探测响应信号,因而有可能防止因不必要的探测响应信号的发送而造成的系统中通信流量的增加。 
尽管在上述结构中在收集内容/服务器信息后进行对能够通过发送和接收探测请求信号和探测响应信号来进行DLS通信的终端的检测,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换句话说,也可以在进行对能够进行DLS通信的终端的检测处理后再进行内容/服务器信息的收集。可见,在根据本发明的结构中,不再需要事先确定将成为通信合作方的无线终端。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尽管说明了媒体播放器终端检测能够进行DLS通信的终端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个例子。例如,可安排由媒体服务器终端来检测能够进行DLS通信的终端。 
第二实施例
对于第一实施例,说明了在以下情况下进行的处理:在QAP4所形成的服务集(SS)中存在单个媒体播放器终端和多个媒体服务器终端、且媒体播放器终端搜索可演奏的内容/服务器。在本实施例中,在QAP4所形成的服务集(SS)中存在多个媒体播放器终端和多个媒体服务器终端。在已有的组合的媒体服务器终端和媒体播放器终端使用无线通信资源这一状态中,分离的媒体播放器终端重新搜索可演奏的内容/服务器。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与在有关搜索中正在使用中的无线通信资源相关的信息并反映到搜索结果上。 
系统结构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的图。附图标记1和9表示媒体播放器终端(QSTA1、QSTA4),附图标记2和3表示媒体服务器终端(QSTA2、QSTA3),附图标记4表示无线接入点(QAP)。另外,附图标记5表示由无线接入点形成的服务集(SS),附图标记6表示媒体播放器终端QSTA1的无线信号可到达区域,附图标记7表示媒体服务器终端2和3的无线信号可到达区域,而附图标记8表示媒体播放器终端QSTA4的无线信号可到达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无线终端存在于QSTA1和QSTA2之间、QSTA1和QSTA3之间、QSTA2和QSTA4之间以及QSTA3和QSTA4之间的DLS的设置是可能的、而QSTA1和QSTA4之间的DLS的设置是不可能的位置处。另外,假设使用DLS将AV(音频、视频)流数据分配(SD(标准浓度)图像)在QSTA3和QSTA4之间。 
QSTA2以及QSTA3的通信能力足够将SD图像同时分配至多台无线终端。然而,假设在不进行其它媒体数据等的通信的状态下,通信能力仅允许将HD(高浓度)图像分配至1台无线终端。因此,QSTA3的剩余的通信能力允许将SD图像另外分配至另一台终端,但不允许将HD图像进一步分配至另一台终端。另外,由于终端各自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因而省略其说明。 
帧格式
在根据本发明的结构中,将使用探测响应信号中包含的QBSS负荷字段的可用允许能力(available admission capacity)字段的值。下面将参考图14说明这些字段。图14是示出由IEEE802.11e/D12定义的探测请求和探测响应的帧格式中的QBSS负荷信息要素的详细说明的图。 
在图14中,附图标记1401表示包含可用允许能力字段1402的QBSS负荷字段。使用与图7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的部分表示 与图7相同的组件,并省略其说明。 
当发送源是基站或形成自组织网络的无线终端时,将表示媒介剩余量或者说剩余的通信能力的参数通知为信息要素“可用允许能力”。媒介剩余量可作为在由各终端形成的服务集中可使用的无线通信资源量的标示而用于通信控制。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当发送探测响应信号时(当发送源是无线终端时),“可用允许能力”被用来通知无线终端可使用的媒介剩余量。诸如可以使用可传送的比特率等信息代替“可用允许能力”或与之结合使用。 
媒体分配处理
接着,将参考图15~17说明,当在QSTA2(媒体服务器)或QSTA3(媒体服务器)与QSTA1(媒体播放器)之间搜索可演奏的内容/服务器时,各无线终端的操作。 
图15是示出用于搜索可演奏的内容/服务器的处理的顺序图。图16是示出当媒体播放器1接收到探测响应信号时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17是示范地示出显示器上的搜索结果的显示例的图。另外,将参考图9和11说明探测请求接收处理和探测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在发送和接收探测请求信号和探测响应信号后,进行用于收集内容/服务器信息的处理。 
首先,在步骤S1101中,媒体播放器终端QSTA1将设置有该终端所属的服务集的系统识别数据(SSID)的探测请求信号发送至该媒体播放器终端QSTA1的无线电波到到达范围内的全部终端和接入点等。该处理对应于图15中的附图标记1501~1503。由QSTA1发送的探测请求信号可由QSTA1的无线信号可到到达区域6的范围内存在的设备或者说接入点4和QSTA2、QSTA3来接收。附图标记1501~1503表示同一信号的传播。例如,附图标记1502表示信号不是经过QAP4而到达QSTA2,而是直接从 QSTA1接收的。 
在步骤S1102中,QSTA1设置探测响应接收等待定时器。QSTA1进入探测响应信号(对探测请求信号的响应信号)的接收等待状态,直到定时器超时为止。 
另一方面,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媒体服务器终端响应于探测请求信号的接收而开始图9的流程图的处理。在本实施例的例子中,各终端的位置关系如图13所示,能够接收探测请求信号的媒体服务器终端是QSTA2和QSTA3。因此,在本实施例的例子中,QSTA2和QSTA3响应于探测请求信号的接收而开始图9的流程图中所述的处理。 
在步骤S901中,QSTA2和QSTA3从探测请求信号中抽取SSID。 
在步骤S902中,QSTA2和QSTA3判断在步骤S901中抽取的SSID与QSTA2和QSTA3当前关联的SSID是否一致。如果SSID一致(步骤S902中“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903,如果不一致(步骤S902中“否”),则单个处理单元结束。 
在步骤S903以及此后,进行用于使用竞争周期来发回探测响应信号的处理。换句话说,在步骤S903中,对当前是否是竞争周期进行判断。如果是竞争周期(步骤S903中“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904,如果不是(步骤S903中“否”),则处理等待一个竞争周期。 
在步骤S904中,生成探测响应信号并将其发送至QSTA1。当生成探测响应信号时,对探测响应信号设置ESS:0且IBSS:0,或者说设置意味着发送源是与ESS关联的无线终端的信息。另外,对探测响应信号设置作为表示发送源的剩余的通信能力的参数即关于“可用允许能力”的信息。还设置其它必要的信息以生成探测响应信号,该探测响应信号被发送至QSTA1。从而 结束了一个信号处理单元。 
下面,说明将返回媒体播放器终端QSTA1的处理(图11)。QSTA1等待探测响应信号的接收,直到在步骤S1102中设置的响应等待定时器超时为止。一旦接收到探测响应信号,在步骤S1103中QSTA1进行探测响应接收处理。该处理的详细说明将在后面给出。可见,除来自QAP的正常响应信号(1504)外,QSTA1还接收从存在于QSTA1的可通信范围6内且当前与同一SSID关联的QSTA2和QSTA3发送的探测响应信号(1505、1506)。当接收等待定时器超时(步骤S1104中“是”)时,单个处理单元结束。 
接着,将参考图16说明当接收到探测响应信号时QSTA1在步骤S1103中执行的探测响应接收处理。图16是示出探测响应接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1601中,从所接收到的探测响应信号中抽取各ESS、IBSS位。根据各ESS、IBSS位的值顺序进行处理。 
在步骤S1602中,判断ESS位是否被设置为1。如果ESS位被设置为1(步骤S1602中“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607以执行当从接入点接收探测到响应信号时正常进行的处理。由于有关处理是公知的,因而省略其说明。在完成步骤S1607的处理后,单个处理单元的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如果ESS位未被设置为1、换句话说,如果ESS位被设置为0(步骤S1602中“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603。 
在步骤S1603中,判断IBSS位是否被设置为1。如果IBSS位被设置为1(步骤S1603中“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608。在步骤S1608中,执行当从自组织网络形成无线终端或者说构成IBSS的终端接收到探测响应信号时正常进行的处理。由于有关处理是公知的,因而省略其说明。在完成步骤S1608的处理后,单个处理单元的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如果IBSS位未被设置为1, 换句话说,如果IBSS位被设置为0(步骤S1603中“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604。 
如上所述,仅当探测响应信号设置为ESS:0且IBSS:0时,处理才进入步骤S1604。因此,QSTA1判断为接收到的探测响应信号已从当前与同一服务集的系统识别数据(SSID)关联的无线终端发送。在步骤S1104以及此后,进行这样的处理:作为能够使用DLS的无线终端的地址而暂时地存储探测响应信号的发送源的地址。 
在步骤S1604中,识别为:在接收到的探测响应信号的发送源无线终端(QSTA2、QSTA3)之间可设置使用DLS的链接。 
在步骤S1605中,从探测响应信号中抽取作为发送源的地址的源地址712。 
在步骤S1606中,将在步骤S1605中抽取的源地址712作为能够使用DLS的无线终端的地址而暂时地存储在DLS可用性存储单元206中。另外,从探测响应信号中抽取“可用允许能力”1402的值,并与源地址712关联以暂时地存储在DLS可用性存储单元206中。由此,探测响应接收处理的单个处理单元结束。 
如上所述,通过发送和接收探测请求信号和探测响应信号,QSTA1获取能够进行DLS通信的无线终端的地址和媒介剩余量,并将所获取的信息暂时地存储在DLS可用性存储单元206中。这就使得有可能进行对于每台无线终端的媒介剩余量的事先检测(1500)。 
在上述处理后,QSTA1经过该无线接入点QAP4通过无线通信信道为正常数据通信收集(1511~1514)关于各媒体服务器QSTA2和QSTA3的信息以及存储在这些服务器中的内容的信息。内容的信息包括例如内容的标识符、标题或比特率等。由此QSTA1获取(1510)QSTA2和QSTA3可提供的内容,以及内容 的比特率等信息。 
在如上述内容/服务器信息的收集后,无线终端QSTA1将可存取的媒体服务器和要获取的内容等的列表显示在显示单元204上。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存储在DLS可用性存储单元206中的剩余媒体量来控制显示内容。 
换句话说,QSTA1参考存储在DLS可用性存储单元206中的“可用允许能力”并识别各媒体服务器可提供的剩余的通信能力。基于所识别的通信能力和内容的比特率的比较提供这样的显示列表:其中将表示无法分配的信息添加至具有媒体服务器终端所不能提供的比特率的内容。例如,在本发明的例子中,QSTA2能够分配HD图像,而QSTA3还能够分配SD图像但不能进一步分配HD图像。将在显示单元204上显示使得用户可理解该情况的信息。 
图17是例示媒体服务器、内容等的显示列表的图。在图17中,附图标记1701~1704表示对可分配至QSTA1的内容的信息进行列表显示的区域。然而,附图标记1701和1702表示将由QSTA2分配的内容的信息,附图标记1703和1704表示将由QSTA3分配的内容的信息。如附图标记1706所呈现的,各媒体服务器终端对同一内容保持HD、SD和MPEG4格式数据。附图标记1705是表示不能分配HD内容的图标。QSTA1基于“可用允许能力”的值控制图标1705的显示。该图标使得用户能够容易地理解哪些内容不能分配。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结构中,接收探测请求信号的无线终端发回其探测响应信号作为响应,该探测响应信号包含表示该终端的剩余的通信能力的信息。因此,探测请求信号的发送源终端不仅能够通过分析所接收到的探测响应信号来检测能够进行DLS通信的终端,还可获取表示该终端的剩余的通信 能力的信息。因此,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结构,除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的效果以外,还可将表示通信能力的信息反映在可分配的内容的显示列表上。 
第三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这样的处理:其中根据媒体播放器终端的移动将用于流数据通信的通信信道的设置自动地从间接链接切换至直接链接。更具体地,自动地检测到:由间接链接对用于流数据通信的通信信道进行设置的媒体播放器终端移动至由直接链接对用于流数据通信的通信信道的设置有可能的位置。现在将说明从间接链接(基础架构)自动切换至直接链接(DLS)的处理。 
系统结构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的图。附图标记1表示媒体播放器终端(QSTA1),附图标记2和3表示媒体服务器终端(QSTA2、QSTA3),附图标记4表示无线接入点(QAP)。另外,附图标记5表示由无线接入点形成的服务集(SS),附图标记6表示媒体播放器终端QSTA1的无线信号可到达区域,而附图标记7和8表示媒体服务器终端2和3的无线信号可到达区域。对于本结构例子,将例示这样的情况:在QSTA1在间接链接通信信道中从QSTA3接收信息的分配这一状态下,QSTA1移动至媒体服务器终端QSTA3的无线信号可到达区域8内。假设移动后的QSTA1还存在于媒体服务器终端QSTA2的无线信号可到达区域7中。另外,由于终端各自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因而省略其说明。 
媒体分配处理
接着,将参考图19说明伴随上述移动、在切换用于流数据通信的通信信道的时各无线终端的操作。图19是示出用于切换流数据通信的通信信道的处理的顺序图。另外,将参考图9~11 说明探测请求接收处理、探测响应接收处理和探测处理。 
如附图标记1901和1902所示,媒体播放器终端QSTA1由间接链接(基础架构)来接收从媒体服务器终端QSTA3分配的流数据。 
接着,媒体播放器终端QSTA1被对其自身移动的检测所触发、而开始媒体服务器终端的探测处理。移动的检测是例如在由间接链接正在使用中的无线链接的链接品质中、基于对以大于等于预定值的变动幅度而变动的观察来进行的。无线链接品质包括例如表示电波强度的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等。这是基于:当终端在无线通信期间移动时装置间(包括接入点)的位置关系的变化所造成的无线链接品质的变化。作为替代,可安排移动的检测以使该检测是基于:变动幅度大于等于预定值的变动在大于预定时期中的持续。另外,移动的检测可使用GPS或预定的加速度检测器等、或其组合来进行。 
由媒体播放器终端QSTA1进行的媒体服务器终端的探测处理是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同样方式地基于图11所示的流程图来进行的。 
首先,在步骤S1101中,媒体播放器终端QSTA1将以终端自身所属的服务集的系统识别数据(SSID)进行设置的探测请求信号发送至该媒体播放器终端QSTA1的电波到达范围内的全部终端和接入点等。该处理相当于图15中的附图标记1901~1903。由QSTA1发送的探测请求信号可由存在于QSTA1的无线信号可到达区域6的范围内的设备来接收。附图标记1901~1903表示同一信号的传播。例如,附图标记1902表示信号不是经过QAP4而到达QSTA2,而是直接从QSTA1接受的。 
在步骤S1102中,QSTA1对探测响应接收等待定时器进行设置。QSTA1进入探测响应信号(对探测请求信号的响应信号)的 接收等待状态,直到该定时器超时为止。 
另一方面,媒体服务器终端响应于探测请求信号的接收而开始图9的流程图的处理。在本实施例的例子中,移动后的QSTA1存在于媒体服务器终端2的无线信号可到达区域7和媒体服务器终端3的无线信号可到达区域8双方中。因此,能够接收探测请求信号的媒体服务器终端是QSTA2和QSTA3。因此,在本实施例的例子中,QSTA2和QSTA3响应于该探测请求信号的接收而开始图9的流程图中所记述的处理。 
在步骤S901中,QSTA2和QSTA3从探测请求信号中抽取SSID。 
在步骤S902中,QSTA2和QSTA3判断在步骤S901中抽取的SSID与由QSTA2和QSTA3正在关联中的SSID是否一致。如果SSID一致(步骤S902中“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903,如果不一致(步骤S902中“否”),则单个处理单位结束。 
在步骤S903以及再往后,进行使用竞争周期来返回探测响应信号的处理。换句话说,在步骤S903中,对当前是否竞争周期进行判断。如果是竞争周期(步骤S903中“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904,如果不是(步骤S903中“否”),则处理在竞争周期待机。 
在步骤S904中,将这样的探测响应信号发送至QSTA1:该探测响应信号被设置了ESS:0且IBSS:0,换句话说,该探测响应信号意味着发送源是与ESS关联的无线终端。这就结束了一个信号处理单位。 
下面,说明将回到媒体播放器终端QSTA1的处理(图11)。QSTA1等待探测响应信号的接收,直到在步骤S1102中设置的接收等待定时器超时为止。一旦接收到探测响应信号时,则在步骤S1103中QSTA1进行探测响应接收处理。该处理的详细说明将 在后面给出。可见,QSTA1不仅接收来自QAP的正常响应信号(1914),还接收存在于QSTA1的可通信范围6内的、正在与同一SSID关联中的、来自QSTA2和QSTA3的探测响应信号(1915、1916)。当接收等待定时器超时时(步骤S1104中“是”)时,单个处理单位结束。 
接着,将参考图10来说明当接收探测响应信号时QSTA1在步骤S1103中执行的探测响应接收处理。 
首先,在步骤S1001中,从接收到的探测响应信号中抽取各ESS、IBSS位。此后根据各ESS、IBSS位的值来进行处理。 
在步骤S1002中,判断ESS位是否被设置为1。如果ESS位被设置为1(步骤S1002中“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7以执行当从接入点接收探测响应信号时正常进行的处理。由于有关处理是公知的,因而省略其说明。在完成步骤S1007的处理后,单个处理单位的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如果ESS位未被设置为1、换句话说如果ESS位被设置为0(步骤S1002中“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3。 
在步骤S1003中,判断IBSS位是否被设置为1。如果IBSS位被设置为1(步骤S1003中“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8。在步骤S1008中,执行当从自组织网络形成无线终端或者说构成IBSS的终端接收探测响应信号时正常进行的处理。由于有关处理是公知的,因而省略其说明。在完成步骤S1008的处理后,单个处理单位的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如果IBSS位未被设置为1、换句话说如果IBSS位被设置为0(步骤S1003中“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4。 
如上所述,仅当对探测响应信号设置ESS:0且IBSS:0时,处理才进入步骤S1004。因此,QSTA1判断为接收到的探测响应信号已从正在与同一服务集的系统识别数据(SSID)关联中的 无线终端发送。在步骤S1104以及再往后,进行这样的处理:作为能够使用DLS的无线终端的地址而暂时地存储探测响应信号的发送源的地址。 
在步骤S1004中,识别为:在接收到的探测响应信号的发送源无线终端(QSTA2、QSTA3)之间可设置使用DLS的链接。 
在步骤S1005中,从探测响应信号中抽取作为发送源的地址的源地址712。 
在步骤S1006中,将在步骤S1005中抽取的源地址712作为能够使用DLS的无线终端的地址而暂时地存储在DLS可用性存储单元206中。由此,探测响应接收处理的单个处理单位结束。 
在如上述的处理后,如果QSTA3的装置识别数据(MAC地址等)作为能够使用DLS的无线终端的地址而暂时地存储在DLS可用性存储单元206中,则进行使用DLS的、用于流数据通信的通信信道的再设置处理。换句话说,QSTA1首先经过QAP4与QSTA3进行通信(1921~1924),并将DLS设置(1920)成QSTA3的MAC。其次,QSTA1与QSTA4进行通信以设置(1930~1932)用于进行DLS通信的TS(Traffic Stream:通信流)。此后,通过与QSTA3的直接通信,QSTA1接收(1930)通过TS所成的流媒体分配。由于因切换至DLS的通信而使分配给与QAP进行通信的TS变得不需要,因而QSTA3向QAP请求(1926)开放TS。 
另一方面,如果装置识别数据未作为能够使用DLS的无线终端的地址而暂时地存储在DLS可用性存储单元206中,则通过该经过QAP4的通信来继续流媒体分配。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结构中,即使是在流数据的通信期间,也由与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相同的手续来检测无线直接连接的可否。当检测到DLS通信有可能时,将用于无线终端间的流数据分配的通信自律地切换至利用只使用较少 无线资源的DLS的通信。因此,凭借根据本发明的结构,有可能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有限的无线媒体资源。 
本实施例可被构成为使得当切换通信信道时,可在任一终端处保持就在到切换之前分配的媒体数据的时间上的位置信息并在切换通信信道后,可从由该位置信息所示的部分开始分配。这种位置信息包括媒体数据的帧编号和再生时间等。例如,本实施例可被构成为使得在媒体服务器终端处保持就在到通信信道的切换之前分配的媒体的帧编号,并在通信信道的切换后从所保持的帧编号的下一帧开始分配。通过以这种方式来构成本发明,可以不严重地损害媒体再生品质而在切换通信信道时实现无缝的通信。 
另外,尽管以上已说明了预定事件触发从间接通信切换至DLS的通信这样的结构,但使用相同的方法也有可能采取从DLS的通信切换至间接通信这样的结构。例如,在DLS的流数据通信期间,使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来检测QSTA1的移动,并使用该检测作为触发以开始检测无线直接连接的可否的处理。当判断为无线直接连接有困难时,进行从DLS的通信切换至间接通信的处理。通过进行这种处理,即使当因终端的移动使得DLS的通信变得不可行时,流数据的分配也可不被切断而继续。 
第四实施例
对于第三实施例,已经说明了这样的结构:其中根据媒体播放器终端的移动而将用于流数据通信的通信信道的链接设置从间接链接自动地切换至直接链接。然而,触发链接的切换的事件不限于基于媒体播放器终端的移动的那些事件。 
在本实施例中,设想这样的状况:媒体服务器终端和媒体播放器终端分别处于允许DLS的通信的位置,然而却通过该经接入点(基站)的间接链接所成的通信来进行流数据分配。在这 种状况下,相对于该媒体播放器终端而具有位置关系的、不允许DLS的另一台媒体服务器(在本实施例中是便携式摄像机)重新进行使用经过基站的间接链接的、用于流数据通信的通信信道的设置请求。使用间接链接来进行流数据分配的媒体服务器终端和媒体播放器终端使用新的设置请求作为触发而从间接链接通信自律地切换至DLS的通信。换句话说,对于本实施例,将说明这样的结构:其中来自另一台媒体服务器的、用于流数据通信的通信信道的设置请求变成用于触发链接切换的事件。 
系统结构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的图。附图标记1表示媒体播放器终端(QSTA1),附图标记2和3表示媒体服务器终端(QSTA2、QSTA3),附图标记4表示无线接入点(QAP)。另外,附图标记5表示由上述无线接入点形成的服务集(SS),附图标记6表示媒体播放器终端QSTA1的无线信号可到达区域,而附图标记7和8表示媒体服务器终端2和3的无线信号可到达区域。在本结构例子中,全部QSTA、换句话说QSTA1~QSTA3存在于SS(服务集)5的区域内。另外无线终端QSTA1~QSTA3存在于QSTA1和QSTA2之间以及QSTA2和QSTA3之间的DLS的设置是可能的、而QSTA1和QSTA3之间的DLS的设置是不可能的位置处。由于终端各自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而省略其说明。 
媒体分配处理
接着,将参考图21和22说明当在媒体服务器终端QSTA2、QSTA3和媒体播放器终端QSTA1间进行用于流数据通信的通信信道的切换时各无线终端的操作。图21是示出切换用于流数据通信的通信信道的处理的顺序图。图22是示出接在图21所示的处理之后进行的、切换用于流数据通信的通信信道的处理的顺序图。另外,将参考图9~11来说明探测请求接收处理、探测响 应接收处理和探测处理。 
如附图标记2001和2002所示,媒体播放器终端QSTA1由间接链接(基础架构)来接收从媒体服务器终端QSTA3分配的流数据。 
此处,假设媒体服务器(便携式摄像机)终端QSTA3为了从终端QSTA3到媒体播放器终端QSTA1分配已记录的图像而激起了设置用于流数据通信的处理。该设置处理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手续来执行。换句话说,媒体服务器终端QSTA3基于图11的流程图来执行处理。 
首先,在步骤S1101中,QSTA3将以终端自身所属的服务集的系统识别数据(SSID)进行设置的探测请求信号发送至自身电波到达范围内的全部终端和接入点等。该处理相当于图21中的附图标记2101~2103。由QSTA3发送的探测请求信号可由存在于QSTA3的无线信号可到达区域8的范围内的设备来接收。附图标记2101~2103表示同一信号的传播。例如,附图标记2102表示信号已直接从QSTA3接受。同样的情形也适用于附图标记2301~2303。 
接着,在步骤S1102中,QSTA3对探测响应接收等待定时器进行设置。QSTA3进入探测响应信号(对探测请求信号的响应信号)的接收等待状态,直到该定时器超时为止。 
另一方面,接收到探测请求信号的设备响应于探测请求信号的接收而开始图9的流程图的处理。在本实施例的例子中,各终端是如图20所示的位置关系。能够接收探测请求信号的媒体服务器终端是存在于QSTA3的可通信范围8内的QSTA2。因此,在本实施例的例子中,QSTA2响应于该探测请求信号的接收而开始图9的流程图中所述的处理。 
在步骤S901中,QSTA2从探测请求信号中抽取SSID。 
在步骤S902中,QSTA2判断在步骤S901中抽取的SSID与由QSTA2正在关联中的SSID是否一致。如果SSID一致(步骤S902中“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903,如果不一致(步骤S902中“否”),则单个处理单位结束。 
在步骤S903以及此后,进行使用竞争周期来返回探测响应信号的处理。换句话说,在步骤S903中,对当前是否竞争周期进行判断。如果是竞争周期(步骤S903中“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904,如果不是(步骤S903中“否”),则处理在竞争周期待机。 
在步骤S904中,将这样的探测响应信号发送至QSTA1:该探测响应信号被设置了ESS:0且IBSS:0,换句话说,该探测响应信号意味着发送源是与ESS关联的无线终端。由此,一个信号处理单位结束。 
如上所述,媒体服务器终端仅当在步骤S901中抽取的SSID与该终端自身正在关联中的SSID一致时方发回探测响应信号,因此,可防止因不必要的探测响应信号而造成的通信流量的增加。 
下面,说明将回到媒体服务器终端QSTA3的处理(图11)。QSTA3等待探测响应信号的接收,直到在步骤S1102中设置的接收等待定时器超时为止。一旦接收到探测响应信号时,则在步骤S1103中QSTA3进行探测响应接收处理。该处理的详细说明将在后面给出。可见,QSTA3不仅接收来自QAP的正常响应信号(2105),还接收存在于QSTA3的可通信范围8内的、正在与同一SSID关联中的、来自QSTA2的探测响应信号(2104)。当接收等待定时器超时时(步骤S1104中“是”)时,单个处理单元结束。 
接着,将参考图10说明当接收探测响应信号时QSTA3在步骤S1103中执行的探测响应接收处理。 
首先,在步骤S1001中,从接收到的探测响应信号中抽取 各ESS、IBSS位。此后根据各ESS、IBSS位的值来进行处理。 
在步骤S1002中,判断ESS位是否被设置为1。如果ESS位被设置为1(步骤S1002中“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7以执行当从接入点接收探测响应信号时正常进行的处理。由于有关处理是公知的,因而省略其说明。在完成步骤S1007的处理后,单个处理单位的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如果ESS位未被设置为1、换句话说如果ESS位被设置为0(步骤S1002中“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3。 
在步骤S1003中,判断IBSS位是否被设置为1。如果IBSS位被设置为1(步骤S1003中“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8。在步骤S1008中,执行当从自组织网络形成无线终端或者说构成IBSS的终端接收探测响应信号时正常进行的处理。由于有关处理是公知的,因而省略其说明。在完成步骤S1008的处理后,单个处理单位的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如果IBSS位未被设置为1、换句话说如果IBSS位被设置为0(步骤S1003中“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4。 
如上所述,仅当对探测响应信号设置ESS:0且IBSS:0时,处理才进入步骤S1004。因此,QSTA3判断为接收到的探测响应信号已从正在与同一服务集的系统识别数据(SSID)关联中的无线终端发送。在步骤S1104以及再往后,进行这样的处理:作为能够使用DLS的无线终端的地址而暂时地存储探测响应信号的发送源的地址。 
在步骤S1004中,识别为:在接收到的探测响应信号的发送源无线终端(QSTA2)之间可设置使用DLS的链接。 
在步骤S1005中,从探测响应信号中抽取作为发送源的地址的源地址712。 
在步骤S1006中,将在步骤S1005中抽取的源地址712作为 能够使用DLS的无线终端的地址而暂时地存储在DLS可用性存储单元206中。由此,探测响应接收处理的单个处理单位结束。 
通过上述处理,媒体服务器终端QSTA3判断为使用到媒体播放器终端QSTA1的DLS的、用于流数据通信的无线通信信道的设置是不可能的。此处,进行处理(2201~2203)以设置使用经过QAP4的间接链接服务的、用于流数据通信的无线通信信道。 
QSTA1在已接受了来自新终端(QSTA3)的、使用经过QAP4的间接链接服务的无线通信信道的设置请求后,以与第一~第三实施例同样的方式,开始(2300~2306)探测能够进行DLS通信的通信信道的处理。换句话说,基于探测请求信号和探测响应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来进行探测处理。由于该处理与前文所述相同,因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作为该探测处理的结果,如果判断为与正在通过间接链接服务来接收流数据的QSTA2之间有可能进行DLS的通信,则将与QSTA2之间的流数据通信切换至DLS的通信。换句话说,与第三实施例同样,进行附图标记2400~2405的处理以继续流数据的转发(图22的2500~2502、以及2003)。当DLS通信开始时,由于直到那时为止被设置为与QAP进行通信的TS变得不需要,因而QSTA2向QAP请求(2503)开放TS。 
接着,进行处理(2204~2208)以设置与媒体服务器终端QSTA3之间、使用间接链接服务的、用于流数据通信的无线通信信道,并从QSTA3接收(2209和2210)流数据。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结构中,在流数据通信期间使用接入对象终端数的变化等系统状态的变化作为触发,而检测能够进行DLS的通信的无线终端。基于该检测而将与相关终端的通信自动地切换至DLS的通信。这使得可维持与对方的持续通信,同时开始与具有后续请求的通信的终端进行通信。因此, 可检测出使用较少无线资源的无线终端,从而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有限的无线媒体资源。 
触发对DLS的通信的可用性进行检测这一处理的开始的事件不限于第三、第四实施例所举出的那些事件。另外,不是使用预定事件的发生作为触发以进行对DLS的通信的可用性进行检测这一处理,而是这些事件也可被安排为在定期的基础上进行。 
第五实施例
尽管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各站被说明为装备有DLS功能,但实际上不一定全部站都装备有DLS功能。在包含这种不带DLS功能的终端在内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与探测响应信号一道发送表示DLS是否可用的信息。在从能够进行DLS的终端接收到探测响应信号的情况下,与上文所述同样地进行DLS的通信。在从不支持DLS的终端接收到探测响应信号的情况下,由于很明显该终端存在于直接通信范围内,因而即使该终端不能进行DLS的通信,其也能够进行特别模式下的通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进行特别模式下的通信,从而能够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无线资源。表示DLS是否可用的信息可被包含在探测响应信号中以被发送,或要么作为与探测响应信号无关的信号而被发送 
其它实施例
尽管对于根据第一~第四实施例的结构、已经例示了使用IEEE 802.11e/D12兼容的QoS无线LAN作为无线通信媒体的网络系统,但是可适用的无线通信媒体不限于该例。换句话说,任何通信媒体、只要该媒体允许选择性地使用间接链接通信和直接链接通信,即可被使用。 
不用说,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来实现。换句话说,本发明可通过这样来实现:向系统或设备提供存储有实现上述功能的软件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使该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读出并执行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计算机可由CPU、MPU等来代替。在这种情况下,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自身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包含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构成本发明。 
可以用来提供程序代码的存储装置包括例如可移动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ROM、DVD等。 
执行由计算机读出的程序代码并非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仅有方法。不用说,本发明还包括例如这样的情况:在计算机上运行的OS(操作系统)等部分或全部地进行实际处理,并由该处理来实现前述实施例的功能。 
另外,不用说,本发明还包括由以下所述的处理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情况。换句话说,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被写入设在插入计算机上的功能扩展板或连接至计算机的功能扩展单元上的存储器中。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来自该程序代码的指令而由设在该功能扩展板或功能扩展单元上的CPU等来进行实际处理的全部或一部分。由这种处理也实现了上述实施例的功能。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有可能提供这样的技术:其用于决定无线直接连接的可否,其不需要扩张由基站所做的处理和事先建立通信合作方终端,且其具有较小的通信流量负荷。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应当明白: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涵盖全部这类的修改、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8)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设置有用于与由控制设备形成的无线网络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当使用通信信道通过所述控制设备与另一信息处理设备进行通信时,接收发送自另一外部设备的通信信道的设置请求;
发送单元,其响应于所述通信信道的设置请求的接收,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发送包含所述网络的识别数据的探测信号;
判断单元,用于基于对应于所述探测信号的响应信号来判断能够进行直接链接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在所述响应信号中包含表示发送所述响应信号的信息处理设备与所述控制设备关联的信息时,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能够与发送所述响应信号的信息处理设备进行直接链接通信;以及
通信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能够与所述另一信息处理设备进行直接链接通信时,将通过所述控制设备的通信切换至直接链接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信号包括识别已发送了所述响应信号的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识别数据,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响应信号所包含的所述装置识别数据识别发送了所述响应信号的信息处理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网络从其它信息处理设备获取关于所述其它信息处理设备可提供的流数据的列表信息;以及
显示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获取单元所获取的所述列表信息,将各信息处理设备的可提供的流数据的列表显示在显示单元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信号还包括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表示传送流数据所使用的通信信道的可用通信能力,以及
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基于所述能力信息,显示通过所述通信信道可通信的可被识别的流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信号包括关于直接链接通信能力的信息,以及
所述判断单元基于所述响应信号所包含的所述关于直接链接通信能力的信息来判断能够进行直接链接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使用所述通信信道与所述另一信息处理设备通过所述控制设备进行通信时,所述发送单元基于与另一信息处理设备的通信的链接品质而发送所述探测信号;以及
当接收到对应于所述探测信号的所述响应信号且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能够与所述另一信息处理设备进行直接链接通信时,所述通信控制单元将通过所述控制设备的通信切换至直接链接通信。
7.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其装备有能够通过由控制设备形成的无线网络而相互通信的多台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多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第一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无线通信单元发送包含所述网络的识别数据的探测信号;以及
判断单元,用于当接收到对所述探测信号的响应信号时,基于所述响应信号来判断能够进行直接链接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在所述响应信号中包含表示发送所述响应信号的信息处理设备与所述控制设备关联的信息时,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能够与发送所述响应信号的信息处理设备进行直接链接通信;以及
第二信息处理设备,包括: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探测信号且在所述探测信号中包含的所述识别数据表示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设备所属的网络时,发送响应信号,
其中,当使用通信信道通过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二信息设备进行通信时,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响应于发送自另一外部设备的通信信道的设置请求的接收,通过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发送所述探测信号,并且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能够与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设备进行直接链接通信时,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基于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发送的、对应于所述探测信号的响应信号,将通过所述控制设备的通信切换至直接链接通信。
8.一种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设置有用于与由控制设备形成的无线网络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使用通信信道通过所述控制设备与另一信息处理设备进行通信时,接收发送自另一外部设备的通信信道的设置请求;
响应于所述通信信道的设置请求的接收,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发送包含所述网络的识别数据的探测信号;
基于对应于所述探测信号的响应信号判断能够进行直接链接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在所述响应信号中包含表示发送所述响应信号的信息处理设备与所述控制设备关联的信息时,判断为能够与发送所述响应信号的信息处理设备进行直接链接通信,以及
当判断为能够与所述另一信息处理设备进行直接链接通信时,将通过所述控制设备的通信切换至直接链接通信。 
CN2006800371024A 2005-10-07 2006-09-28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信息处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35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5554/2005 2005-10-07
JP2005295554A JP4533295B2 (ja) 2005-10-07 2005-10-07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PCT/JP2006/319914 WO2007043422A1 (en) 2005-10-07 2006-09-28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omputer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3544A CN101283544A (zh) 2008-10-08
CN101283544B true CN101283544B (zh) 2012-04-04

Family

ID=37942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3710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3544B (zh) 2005-10-07 2006-09-28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信息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8645526B2 (zh)
EP (1) EP1943776A4 (zh)
JP (1) JP4533295B2 (zh)
CN (1) CN101283544B (zh)
WO (1) WO20070434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75328B2 (ja) * 2007-12-26 2010-06-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490499B2 (ja) * 2008-11-26 2010-06-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中継機器、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243623B2 (en) * 2009-03-31 2012-08-14 Intel Corporation Combined device and service discovery technique in stations supporting tunneled direct link setup (TDLS)
JP5434230B2 (ja) * 2009-04-22 2014-03-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313758B2 (ja) 2009-04-27 2013-10-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経路選択方法
JP5440123B2 (ja) 2009-11-24 2014-03-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664273B2 (ja) 2011-01-21 2015-02-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EP2878157B1 (en) * 2013-04-24 2020-01-01 Ne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use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818927B2 (ja) * 2014-02-17 2015-1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073303A (ja) * 2014-11-25 2015-04-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通信端末、着信報知方法
JP6249075B2 (ja) * 2016-10-06 2017-12-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JP7388452B2 (ja) * 2020-01-10 2023-11-2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基地局及び端末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69884A (ja) * 1999-03-19 2000-09-29 Fujitsu General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3209613A (ja) * 2002-01-15 2003-07-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03249939A (ja) * 2002-02-22 2003-09-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TW589841B (en) * 2002-12-26 2004-06-01 Newsoft Technology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of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19004B1 (en) * 1998-10-09 2003-02-11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video information over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JP2003018515A (ja) * 2001-07-03 2003-01-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ログラム実行装置及び方法
JP4610803B2 (ja) 2001-07-05 2011-01-12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無線システム
JP3780930B2 (ja) * 2001-12-14 2006-05-3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基地局データ中継装置
US20030236064A1 (en) * 2002-02-12 2003-12-2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JP4018449B2 (ja) 2002-05-24 2007-1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7206588B2 (en) * 2002-09-13 2007-04-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792632B2 (ja) * 2002-10-01 2006-07-05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無線lan通信方式
JP2004254254A (ja) * 2003-02-21 2004-09-09 Newsoft Technology Corp ワイヤレス・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の伝送効率を改善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7574691B2 (en) * 2003-03-17 2009-08-11 Macrovision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ndering user interfaces and display information on remote client devices
JP4260562B2 (ja) 2003-07-14 2009-04-30 Kddi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20060008256A1 (en) * 2003-10-01 2006-01-12 Khedouri Robert K Audio visual player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ent distribution using the same
US7734293B2 (en) 2003-10-29 2010-06-08 Martin Zilliacus Mapping wireless proximity identificator to subscriber identity for hotspot based wireless services for mobile terminals
US7436790B2 (en) * 2004-03-25 2008-10-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Wireless access point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ed power consumption and cost
US7590064B1 (en) * 2004-07-20 2009-09-1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of flow control in multi-hop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US20060223524A1 (en) * 2005-03-29 2006-10-05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establish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
US7869809B2 (en) * 2005-05-13 2011-01-11 Intel Corporation Radio resource measurement and estim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69884A (ja) * 1999-03-19 2000-09-29 Fujitsu General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3209613A (ja) * 2002-01-15 2003-07-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03249939A (ja) * 2002-02-22 2003-09-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TW589841B (en) * 2002-12-26 2004-06-01 Newsoft Technology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of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45526B2 (en) 2014-02-04
WO2007043422A9 (en) 2007-06-07
JP4533295B2 (ja) 2010-09-01
CN101283544A (zh) 2008-10-08
US10225876B2 (en) 2019-03-05
JP2007104600A (ja) 2007-04-19
WO2007043422A1 (en) 2007-04-19
US20100257265A1 (en) 2010-10-07
EP1943776A1 (en) 2008-07-16
US20170118783A1 (en) 2017-04-27
US20140078956A1 (en) 2014-03-20
EP1943776A4 (en) 2012-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3544B (zh)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信息处理系统
RU2443056C2 (ru) Механизм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об обнаружении услуг в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ети
CN102970765A (zh) 无线连接设备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可无线连接设备
US2009027170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up wireless lan of device
US20060121914A1 (en) Hand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 terminal us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in heterogeneous system network
EP382913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deo communication
EP1414190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forming a user about a WLAN accessibility
AU2008298465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progra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JP5969312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クセスクラス制限リストを用いるサービス状態提供装置及び方法
CN103155662A (zh) 建立信号强度简档
CN103828441A (zh) 识别辅助的无线网络连接
KR20020058015A (ko) 네트워킹된 비컨에 대한 메시지 핸드오버
JP2004530336A (ja) ビーコン・インフラストラクチャ
CN104770020A (zh) 用于hessid中的公共属性以及关联查询的系统和方法
CN103109541A (zh) 处理针对内容的请求并发起针对内容的互连的方法
JP2011223539A (ja) マクロセル基地局から小型基地局に接続する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処理方法
CN104838695A (zh) 用于多个接入点(ap)的高效接入网络查询协议(anqp)发现的系统和方法
CN113543273B (zh) 音频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EP2903344A1 (en) Server device capable of analyzing communication behavior, control method for mobile terminal, and computer program
KR101659631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무선 통신 장치,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기록 매체
WO2020143354A1 (zh) 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景点自动讲解方法及系统
JP2005027239A (ja) 情報供給システム、情報供給方法、情報要求装置、情報要求方法、情報中継装置、情報中継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177105B (zh) 媒体文件的监控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KR20100113586A (ko) Phs 네트워크에서 로케이트 및 보조 로케이트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6669129B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04

Termination date: 2017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