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0881B -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0881B
CN111510881B CN202010314068.2A CN202010314068A CN111510881B CN 111510881 B CN111510881 B CN 111510881B CN 202010314068 A CN202010314068 A CN 202010314068A CN 111510881 B CN111510881 B CN 1115108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form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network
sc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140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10881A (zh
Inventor
刘善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1406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108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10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08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108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08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2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mass transport vehicles, e.g. buses, trains or aircra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6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network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ew radio link in the target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终端处于第一场景中,监听终端连接的网络是否发生切换,第一场景是交通工具中的场景;响应于终端连接的网络从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通信网络,获取信息发送策略,信息发送策略中包含延迟时间、目标信息重复发送的次数和时间间隔;按照信息发送策略,发送目标信息。本申请的终端可以响应于处于第一场景中自身连接的网络从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通信网络,获取第一场景下的信息发送策略,使得终端获取到的重新连接方案与终端所处的第一场景相关性高,提高了终端重新连接网络的效率。

Description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用户之间的通信主要通过终端来完成,随着终端的应用场景的改变,终端往往会出现网络切换的现象。
比如,用户在乘坐高铁、地铁等交通工具时,终端可能存在从4G(The 4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切换至3G(The 3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的情况。此时,终端可以根据自身预先设定的重新连接方案进行网络搜索,尝试重新与4G网络建立连接。
对于这类发生网络回落的现象,终端如何重新连接到之前连接的网络,目前尚未有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可以提高终端重新连接网络的效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发送方法,所述方法由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所述终端处于第一场景中,监听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是否发生切换,所述第一场景是交通工具中的场景;
响应于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从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通信网络,获取信息发送策略,所述信息发送策略中包含延迟时间、目标信息重复发送的次数和时间间隔,所述延迟时间是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从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通信网络后距离第一次发送所述目标信息的时间段,所述目标信息用于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通信网络;
按照所述信息发送策略,发送所述目标信息。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发送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网络监听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终端处于第一场景中,监听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是否发生切换,所述第一场景是交通工具中的场景;
策略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从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通信网络,获取信息发送策略,所述信息发送策略中包含延迟时间、目标信息重复发送的次数和时间间隔,所述延迟时间是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从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通信网络后距离第一次发送所述目标信息的时间段,所述目标信息用于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通信网络;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按照所述信息发送策略,发送所述目标信息。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
响应于所述终端处于第一场景中,监听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是否发生切换,所述第一场景是交通工具中的场景;
响应于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从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通信网络,获取信息发送策略,所述信息发送策略中包含延迟时间、目标信息重复发送的次数和时间间隔,所述延迟时间是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从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通信网络后距离第一次发送所述目标信息的时间段,所述目标信息用于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通信网络;
按照所述信息发送策略,发送所述目标信息。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一个方面的信息发送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至少包含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终端可以响应于处于第一场景中自身连接的网络从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通信网络,获取第一场景下的信息发送策略,信息发送策略中包括延迟时间、目标信息重复发送的次数和时间间隔,实现了终端按照第一场景下的信息发送策略进行重新连接,使得终端获取到的重新连接方案与终端所处的第一场景相关性高,提高了终端重新连接网络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发送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发送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的一种获取当前站点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发送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的一种信息发送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发展,移动数据日益增长迅速,移动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在日常生活中,2G(The 3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3G(The 3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4G(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5G(The 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均已经出现,终端可以根据实际场景,与不同的网络的基站建立网络连接。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通信系统,该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终端110以及若干个基站120。
其中,终端110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终端110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终端110可以是物联网终端,如传感器设备、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物联网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固定式、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装置。例如,站(Station,STA)、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远程终端(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装置(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或者,终端110也可以是无人飞行器的设备。
基站120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侧设备。其中,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2G系统,或者,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3G系统,或者,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4G系统,又称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或者,该无线通信系统也可以是5G系统,又称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或者,该无线通信系统也可以是5G系统的再下一代系统。
其中,基站120可以是4G系统中采用的演进型基站(eNB)。或者,基站120也可以是5G系统中采用集中分布式架构的基站(gNB)。当基站120采用集中分布式架构时,通常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和至少两个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集中单元中设置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的协议栈;分布单元中设置有物理(Physical,PHY)层协议栈,本公开实施例对基站120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加以限定。
基站120和终端110之间可以通过无线空口建立无线连接。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该无线空口是基于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2G)标准的无线空口;或者,该无线空口是基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3G)标准的无线空口;或者,该无线空口是基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4G)标准的无线空口;或者,该无线空口是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5G)标准的无线空口,比如该无线空口是新空口;或者,该无线空口也可以是基于5G的更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标准的无线空口。
可选的,上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可以包含网络管理设备130。
若干个基站120分别与网络管理设备130相连。其中,网络管理设备130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网设备,比如,该网络管理设备130可以是演进的数据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中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或者,该网络管理设备也可以是其它的核心网设备,比如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公用数据网网关(Public Data Network GateWay,PGW)、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单元(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或者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omeSubscriber Server,HSS)等。对于网络管理设备130的实现形态,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定。
如图1所示,各个基站还包含各自的覆盖范围140,终端处于某个基站的覆盖范围内时,可以与该基站通过无线空口建立无线连接,从而使得自身连接至基站提供的通信网络。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不同交通工具的站点可以被一个或者多个基站提供,当终端110处于交通工具中时,随着交通工具的运行,终端也会处于不同的基站的覆盖范围内,此时,终端可能会出现网络切换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对于网络回落的现象,比如,从4G网络回落到3G网络,或者,从5G网络回落到4G网络等,终端一般都会发起网咯重连,重新建立与4G网络或者5G网络之间的网络连接。
比如,在图1中还包含了第一站点150和第二站点160,交通工具可以从第一站点150移动到第二站点160,当用户携带终端110乘坐该交通工具时,终端相应的也可以从第一站点150移动到第二站点160。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交通工具的路线如图1中的第一路线170所示,第一站点150和第二站点160对应的基站提供有4G网络,在交通工具从第一站点150移动到第二站点160的过程中,会经过第一区域180,该第一区域180中提供有3G网络,终端在从第一站点150移动至第一区域180中时,可能出现自身连接的4G网路回落至3G网络的情况。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终端在发生网络回落后,往往会按照固定的频率重新连接至之前的通信网络中。比如,在终端连接的网络从4G网络回落到3G网络后,终端可以每隔固定时间(例如,每隔10秒),启动网络搜索,搜索可以使用的提供有4G网络的基站,进而重新接入4G网络。或者,在终端连接的网络从4G网络回落到3G网络后,终端也可以第一次间隔10秒启动网络搜索,搜索可以使用的提供有4G网络的基站,如果搜索到可用的基站,可以重新接入4G网络,如果未搜索到可用的基站,终端可以间隔15秒再次启动网络搜索,搜索可以使用的提供有4G网络的基站,依次类推。
实际应用中,当终端连接的网络发生回落,而两个提供有终端原来连接的网络的基站之间可能存在盲区,使得终端在该盲区中进行的网络搜索是多余的,不能使终端重新与回落前的网络建立连接。比如,当上述终端连接的网络从4G网络回落到3G网络后,4G网络的基站和下一个可用的4G网络的基站之间存在盲区,由于盲区的范围不能准确得知,所以此时直接启动终端的网络搜索,不仅会增加终端的功耗,也使得用户等待终端重新连接的时间较长,导致终端重新连接方案与终端自身所处的交通工具相关性低,终端重新连接网络的效率低等问题。
为了提高终端采用的重新连接方案与终端所处的第一场景相关性,增加终端重新连接网络的效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发送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用于图1所示的终端中,如图2所示,该信息发送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201,响应于终端处于第一场景中,监听终端连接的网络是否发生切换。
其中,第一场景是交通工具中的场景。交通工具可以是地铁、高铁。
步骤202,响应于终端连接的网络从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通信网络,获取信息发送策略。
其中,信息发送策略中包含延迟时间、目标信息重复发送的次数和时间间隔,延迟时间是终端连接的网络从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通信网络后距离第一次发送目标信息的时间段,目标信息用于终端接入第一通信网络。
步骤203,按照信息发送策略,发送目标信息。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终端可以响应于处于第一场景中自身连接的网络从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通信网络,获取第一场景下的信息发送策略,信息发送策略中包括延迟时间、目标信息重复发送的次数和时间间隔,实现了终端按照第一场景下的信息发送策略进行重新连接,使得终端获取到的重新连接方案与终端所处的第一场景相关性高,提高了终端重新连接网络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开发人员可以通过终端采集在某一场景中的网络数据,其中,采集的网络数据中包含终端在第一场景中连接的通信网络标识以及信号强度;开发人员通过终端将采集到的网络数据添加至目标数据库中,构成该场景下信息发送策略的实验数据,通过对这些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该场景下的信息发送策略。另外,维持目标数据库的服务器还可以对第一场景中的站点信息与第一场景中连接的通信网络标识建立对应关系,并存储在目标数据库中。
比如,上述交通工具是地铁,开发人员可以通过终端采集该终端在某一地铁线路上网络的变化情况,对于该地铁线路中终端连接的通信网络发生切换的路段进行分析,得到该线路上的信息发送策略。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以终端的网络切换从4G切换到3G为例,开发人员可以通过对终端采集的网络数据中,发生从4G切换到3G的地铁路段进行分析,统计出地铁在3G小区中停留的时间。例如,在该地铁线路中,475和488为相邻的两个4G小区的代号,终端按照地铁路线通过475小区的区域和488小区的区域时,这两个小区的交叉区域的网络信号较弱,终端会重定向到3G的小区。在终端重定向到3G小区的时间段内,向4G网络发送网络连接请求时并不能重新连入到488的小区,所以开发人员可以统计地铁站这段3G小区中停留的时间,在这段时间过后,再向488发送网络连接请求,从而提高终端重新连接网络的效率。通过统计出经常发生信号回落的路段,以及回落到的WCDMA小区的ID,以及分析出地铁行驶过程中WCDMA讯号的覆盖范围,结合地铁的行驶日志,得出发送网络连接请求的延迟时间,并存入目标数据库。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发送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用于图1所示的终端中,如图3所示,该信息发送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301,识别终端当前是否处于第一场景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获取终端的第一界面信息,响应于第一界面信息中包含目标信息,确定终端处于第一场景中。
可选的,在地铁环境中,用户进入地铁站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如果用户进站扫描二维码,可以识别出用户进站的站点名称,进而判断手机处于地铁场景中。即,用户通过应用程序的二维码、终端提供的电子卡等刷卡乘坐交通工具时,通过对UI(UserInterface,用户界面)信息的解析可以确定出自身处于交通工具中。可选的,终端可以在终端中的Telephony模块中进行埋点获取终端的UI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获取终端的环境音,响应于环境音中包含目标警铃音,确定终端处于上述第一场景中。
即,对于有些地铁站用户没有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而是买票进入等,用户进入地铁后,根据地铁开关门声音进行识别。可选的,该目标警铃音包括开门警铃音和关门警铃音。比如,终端将通过麦克风实时采集到的环境音转换为音频数据,并对音频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识别处理后的音频数据中是否含有目标警铃声的音频数据。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还可以获取不同交通工具的警铃声,并将其音频数据保存至本地。当终端无法获取当前所在城市或交通工具的警铃声时,也可以通过用户在第一次乘坐交通工具时开启麦克风采集警铃声并保存,以便终端对该警铃声进行学习。
步骤302,响应于终端处于第一场景中,获取第一站点信息,第一站点信息是交通工具当前所处站点的站点信息。
可选的,站点信息可以是当前所处站点的站点名称、站点编号中的任意一种。终端确定自己处于交通工具中后,会采用基站信息进行站点信息的确认。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终端或者服务器中可以预先存储有目标数据库,该目标数据库中可以存储有网络标识与交通工具的各个站点的站点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终端可以通过查询该对应关系表获取到网络标识对应的站点信息。比如,以该交通工具是地铁为例,开发人员可以使用终端某条地铁线进行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包括各个地铁站的站点信息,各个地铁站的基站信息。可选的,以各个地铁站的站点信息是地铁线路加站点名称,各个地铁站的基站信息是基站的基站编号为例。请参考表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地铁的站点信息与基站编号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基站信息 地铁站信息
基站编号1 1号线_站1
基站编号2 1号线_站2
基站编号3 1号线_站3
…… ……
表1
如表1所示,开发人员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按照上述表1的方式存储在目标数据库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终端还可以提供当前站点输入框,用户可以手动输入当前站点的站点信息,终端可以响应于当前站点输入框的输入信息,确定自身处于第一场景(交通工具)中,终端可以将用户在当前站点输入框中输入的站点信息获取为第一站点信息。
可选的,在上述的对应关系表中,网络标识与站点信息之间可能存在一对多的关系,比如,同一个网络标识可以对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站点。那么,终端在根据该网络标识获取站点信息时,也可能获取到至少两个站点的站点信息。比如,终端进入地铁站后,可以通过上述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或者,识别UI信息的方式,或者,用户输入当前站点的方式,获取到终端当前的站点信息。当终端所在的交通工具处于运行状态后,终端可以在自身进入下一站点对应的基站的覆盖范围后,与该基站建立网络连接,终端可以通过该基站的基站信息重新获取第一站点信息。
此时,如果终端根据基站信息获取到至少两个站点信息,终端还可以获取终端的第二站点信息,第二站点信息是上一站点的站点信息,上一站点是终端在连接至该基站之前最近离开的站点;终端可以根据第二站点信息,获取第一相邻站点信息,第一相邻站点信息是上一站点的相邻站点的站点信息;根据第一相邻站点信息和终端根据基站信息获取到的至少两个站点信息,获取第一目标站点信息,第一目标站点信息是第一相邻站点信息和终端根据基站信息获取到的至少两个站点信息求交集得到的站点信息;并将第一目标站点信息获取为第一站点信息。
比如,终端在交通工具中处于站点1,交通工具从站点1离开到下一站点(站点2)后,交通工具进入站点2的基站覆盖范围后,终端可以切换连接至站点2的基站中,终端可以获取到自身连接的基站的基站信息,从上述表1中获取第一站点信息,如果该基站信息在目标数据库的对应关系表中对应有两个站点(站点2,站点3),终端获取到第一站点信息时,会获取到两个站点信息分别是站点2,站点3。此时,终端还可以获取上一站点的站点信息即站点1,并获取该站点1的相邻站点的站点信息(比如,站点1的相邻站点有站点2,站点4,站点5),终端可以对第一相邻站点信息(站点2,站点4,站点5)和终端根据基站信息获取到的至少两个站点信息(站点2,站点3)求交集得到的站点信息为站点2,将站点2获取为第一站点信息。可选的,站点1的相邻站点信息可以通过对应的交通线路获取。可选的,当终端从上述目标数据库的对应关系表并不能找到自身当前连接的网络的网络标识时,可能表明交通线路中新增了基站,终端可以将该数据发送给服务器,由服务器记录下来。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的一种获取当前站点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读取当前基站信息。
步骤402,查询目标数据库。
步骤403,获取当前基站信息对应的站点信息。
步骤404,判断当前基站对应的站点信息是否唯一。
当当前基站对应的站点信息唯一时,执行步骤405,否则执行步骤406。
步骤405,设置获取到的站点信息为第一站点信息。
步骤406,获取第二站点信息。
步骤407,根据第二站点信息获取第一相邻站点信息。
步骤408,获取第一相邻站点信息与当前基站信息对应的站点信息之间重合的站点信息。
步骤409,将重合的站点信息获取为第一站点信息。
步骤303,响应于第一站点信息是目标站点信息,监听终端连接的网络是否发生切换。
其中,目标站点信息是指可能发生网络回落的站点的信息。比如,在上述表1中,某个站点既包含提供4G网络的4G基站,也包含提供3G网络的3G基站,那么该站点信息可以作为一个目标站点信息。或者,在上述采集地铁站中终端的网络数据过程中,如果在某两个站点之间发生了回落,也可以将这两个站点的站点信息记录为目标站点信息。
可选的,终端在上述获取到第一站点信息后,可以判断该第一站点信息是否是目标站点信息,如果是目标站点信息则监听终端连接的网络是否发生切换。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终端也可以在检测到上述步骤302中响应于终端处于第一场景中,监听终端连接的网络是否发生切换。
步骤304,获取终端的第一数据,第一数据是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
步骤305,根据第一数据,确定交通工具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其中,运行状态可以是指交通工具正在行驶。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终端可以通过获取自身预设时长内的加速度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来判断终端所处的交通工具运行或者停止,确定出该交通工具停止时,终端可以生成该停止信号,确定出交通工具运行时,终端可以生成运行信号。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终端可以获取终端在预设时长内加速度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响应于传感器数据符合第一规律,确定交通工具停止,生成停止信号。可选的,终端可以在上述数据采集过程中,采集自身的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交通工具的运行和停止过程中,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变化规律,当传感器数据符合运行过程中的规律时,确定交通工具运行,当传感器数据符合停止过程中的规律时,确定交通工具停止。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终端可以根据传感器数据,计算终端的速度;响应于终端的速度小于预设阈值,确定交通工具停止,生成停止信号。即,终端还可以计算交通工具的速度,当该速度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该交通工具停止,当该速度不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该交通工具运行。比如,预设阈值为10(km/h,千米每小时),当终端还可以计算交通工具的速度小于10km/h时,确定该交通工具停止,当该速度不小于10km/h时,确定该交通工具运行。
步骤306,响应于交通工具处于运行状态,获取第一小区标识以及第二小区标识。
其中,第一小区标识是终端连接第一通信网络的小区标识,第二小区标识是终端连接第二通信网络的小区标识。即,在交通工具在运行过程中,终端连接的网络从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通信网络,发生了网络回落现象,此时,终端可以获取第一小区标识以及第二小区标识,也就是说,终端可以获取第一通信网络的基站信息和第二通信网络的基站信息。其中,在运行状态中,终端可以直接采用步骤302中获取到的第一通信网络的基站信息和第二通信网络的基站信息,也可以在本步骤中重新获取,本申请对此并不加以限定。
步骤307,根据第一小区标识以及第二小区标识,获取信息发送策略。
其中,信息发送策略中包含延迟时间、目标信息重复发送的次数和时间间隔,延迟时间是终端连接的网络从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通信网络后距离第一次发送目标信息的时间段,目标信息用于终端接入第一通信网络。
可选的,终端存储有第一小区标识、第二小区标识、信息发送策略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当终端获取到第一小区标识和第二小区标识,终端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表,获取到信息发送策略。请参考表2,其示出了本申请涉及的第一小区标识、第二小区标识、信息发送策略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第一小区标识 第二小区标识 信息发送策略
第一小区标识一 第二小区标识一 信息发送策略一
第一小区标识二 第二小区标识二 信息发送策略二
第一小区标识三 第二小区标识三 信息发送策略三
…… …… ……
表2
如表2所示,当终端获取到第一小区标识是第一小区标识二,第二小区标识是第二小区标识二,终端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表,获取到的信息发送策略为信息发送策略二。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如果终端发送目标信息时,目标信息重复发送的次数和时间间隔是统一的,那么,表2中信息发送策略也可以由延迟时间代替。请参考表3,其示出了本申请涉及的第一小区标识、第二小区标识、延迟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第一小区标识 第二小区标识 延迟时间
第一小区标识一 第二小区标识一 5秒
第一小区标识二 第二小区标识二 10秒
第一小区标识三 第二小区标识三 0秒
…… …… ……
表3
如表3所示,当终端获取到第一小区标识是第一小区标识二,第二小区标识是第二小区标识二,终端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表,获取到的延迟时间为10秒,终端可以根据统一的目标信息重复发送的次数和时间间隔以及该延迟时间,生成对应的信息发送策略。可选的,该延迟时间可以是对上述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出得到的。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终端中维持有第一定时器,第一定时器用于响应于交通工具处于运行状态开始计时;终端还可以获取第一定时器的时间数值;根据时间数值,确定交通工具所处的运行时间段,根据运行时间段,获取信息发送策略。
可选的,终端在将上述采集到的网络数据添加至目标数据库中时,还可以将自身的行驶记录发送至维持目标数据库的服务器中,其中,该行驶记录可以记录自身随着交通工具的运行时交通工具在每两个相邻站点之间运行的时间,服务器根据上述实验数据以及行驶记录中的交通工具在每两个相邻站点之间运行的时间,将发生网络回落的相邻两个站点在时间上进行分段,得到至少两个运行时间段,从而获取到运行时间段以及延迟时间的对应关系表。请参考表4,其示出了本申请涉及的运行时间段以及延迟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运行时间段 延迟时间
运行时间段一 5秒
运行时间段二 10秒
运行时间段三 0秒
…… ……
表4
如表4所示,终端根据第一定时器的时间数值,判断出交通工具在运行状态下处于两个相邻站点之间的运行时间,从而根据表4获取到对应的延迟时间。比如,在站点1和站点2之间,表4中存储的运行时间段分别为0-25秒,26-56秒,57-97秒,当交通工具从站点1向站点2行驶过程中,终端在上述确定出交通工具处于运行状态后并发生了网络的回落现象,此时,终端可以获取自身第一计时器中的时间数值(比如,37秒),终端可以确定出此时交通工具处于运行时间段二的运行过程中,并通过表4获取到延迟时间为10秒,从而生成对应的信息发送策略。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上述终端向维持目标数据库的服务器中发送的自身的行驶记录中,还可以包含终端记录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变化情况,该行驶记录中记录有交通工具在每两个相邻站点之间运行的时加速度传感器的变化情况,服务器根据上述实验数据以及行驶记录,将发生网络回落的相邻两个站点进行分段,得到至少两个行驶路段,并对得到的至少两个行驶路段进行编号,得到行驶路段编号。比如,上述行驶记录中终端记录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变化情况分别为:加速运动、匀速运动、减速运动。服务器根据上述实验数据以及行驶记录,将发生网络回落的相邻两个站点也分为加速运动路段、匀速运动路段、减速运动路段,编号分别为行驶路段1,行驶路段2,行驶路段3。并分别分析终端在加速运动过程中终端发送目标信息时需要的延迟时间、终端在匀速运动过程中终端发送目标信息时需要的延迟时间以及终端在减速运动过程中终端发送目标信息时需要的延迟时间,从而获取到速度状态、行驶路段编号以及延迟时间的对应关系表。请参考表5,其示出了本申请涉及的行驶路段编号以及延迟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速度状态 行驶路段编号 延迟时间
加速运动状态 行驶路段编号1 5秒
匀速运动状态 行驶路段编号2 10秒
减速运动状态 行驶路段编号3 0秒
…… …… ……
表5
如表5所示,终端根据第一数据,判断出交通工具在运行状态下处于两个相邻站点之间的速度状态,从而根据表5可以获取到对应的行驶路段编号以及延迟时间。比如,在站点1和站点2之间,表5中存储的速度状态分别为加速运动状态、匀速运动状态、减速运动状态,当交通工具从站点1向站点2行驶过程中,终端在上述确定出自身发生了网络的回落现象,此时,终端可以根据第一数据确定出交通工具处于匀速运动状态,终端可以确定出此时交通工具处于行驶路段编号1的路段中行驶,从而通过表5获取到延迟时间为10秒,并生成对应的信息发送策略。
可选的,上述通过第一计时器获取信息发送策略的方式或者根据第一数据最终获取到信息发送策略的方式,也可以在终端从表3中查询不到第一小区标识和第二小区标识时执行的一种方式。比如,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表3中没有基站3的小区标识,说明该基站3可能是在上述通过终端采集网络数据后建立的,终端如果通过表3不能成功获取到对应的延迟时间,进而也就不能生成信息发送策略,此时,终端可以按照上述第一计时器中的数值来获取延迟时间,从而生成信息发送策略。
步骤308,启动第二定时器。
可选的,终端获取到信息发送策略后,可以开启第二定时器。
步骤309,响应于第二定时器的时间数值与延迟时间相等时,按照目标信息重复发送的次数和时间间隔发送目标信息。
即,终端在第二定时器中的时间数值与延迟时间相等时,按照目标信息重复发送的次数和时间间隔发送目标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终端在交通工具不处于上述运行状态下发生了网络的回落,那么,终端也可以按照预先存储的目标信息重复发送的次数和时间间隔发送目标信息。即,交通工具处于停止状态下,终端发生了网络回落,终端可以直接发起重新接入第一通信网络的请求。可选的,该目标信息重复发送的次数和时间间隔可以与交通工具处于上述运行状态下,采用目标信息重复发送的次数和时间间隔相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比并不加以限定。
可选的,上述目标数据库也可以维持在终端中,并且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过程也可以由终端自己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比并不加以限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终端可以响应于处于第一场景中自身连接的网络从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通信网络,获取第一场景下的信息发送策略,信息发送策略中包括延迟时间、目标信息重复发送的次数和时间间隔,实现了终端按照第一场景下的信息发送策略进行重新连接,使得终端获取到的重新连接方案与终端所处的第一场景相关性高,提高了终端重新连接网络的效率。
另外,本申请还通过第一定时器的时间数值来获取信息发送策略、通过第一数据来获取信息发送策略的方式多种方式的结合,防止终端根据其中一种方式未获取到信息发送策略时,通过其他获取信息发送策略的途径进行获取,从而提高了终端获取信息发送策略的准确性。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终端500中包含了情景感知服务层501,安卓框架层502。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终端可以是具有触摸显示屏的终端设备,比如,该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智能眼镜、智能手表、MP3播放器(Moving Picture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P4(Moving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笔记本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可选的,上述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可以通过应用程序实现,在情景感知服务层501中还可以包含有应用显示界面模块503、情景工作模块504、AIDL(Android InterfaceDefinition Language,Android接口定义语言)服务模块505。其中,终端中的应用显示界面模块503可以显示UI信息、各种应用程序的界面等,类似上述识别终端当前是否处于第一场景中,终端中的展示的界面。情景工作模块504可以根据上述检测到的第一场景,启用不同的场景模式,使得终端处于不同的场景模式下。比如,地铁模式、高铁模式等。AIDL服务模块505可以通过外部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接收或者发送数据。
可选的,在情景感知服务层501中还可以包含有事件管理模块506,该事件管理模块506中包括传感器接口单元507,识别显示单元508,系统接口单元509。其中,传感器接口单元507可以对终端中的各种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等,可选的,终端中的传感器可以包含温度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计步器等。比如,传感器接口单元507可以通过API调用各种算法(比如,地铁启停识别算法、计步器算法等)来对对应的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计算。识别显示单元508可以包含识别子单元和显示子单元,其中识别子单元可以对终端采集到的音频数据进行识别,显示子单元可以在终端中显示交通工具的线路图、通知消息等。系统接口单元509可以与安卓框架层502进行数据交互。
可选的,在情景感知服务层501中还可以包含有数据上传机制模块,站点查询机制模块、目标数据库。其中,数据上传机制模块可以确定终端采集到的网络数据如何上报的机制,站点查询机制模块可以确定终端如何获取站点信息的基站,该模块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获取第一站点信息的步骤。目标数据库可以存储基站信息与站点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安卓框架层502中可以包含有蓝牙模块、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模块、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切换模块,电话(Telephony)模块等。可选的,终端采集表1数据的功能模块可以设置在上述图5所示的情景感知服务层中。
以上述交通工具是地铁为例,对上述图2和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进行举例介绍。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发送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用于图1所示的终端中,如图6所示,该信息发送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601,监听终端连接的网络是否发生切换。
若终端连接的网络发生切换,执行步骤602,否则结束。可选的,本步骤中终端执行的内容可以参照上述步骤303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602,响应于终端连接的网络发生切换,确定地铁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若地铁未处于运行状态,执行步骤603,若地铁处于运行状态,执行步骤608。可选的,本步骤中终端执行的内容可以参照上述步骤304至305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603,响应于地铁未处于运行状态,检测第一计时器是否已经启动。
步骤604,若第一计时器已经启动,关闭第一计时器。
步骤605,若第一计时器未启动,检测第二计时器是否已经启动。
步骤606,若第一计时器已经启动,关闭第二计时器。
步骤607,发送目标信息。
其中,在步骤603至步骤607中,对应地铁在进站时,终端发生了网络切换,此时,如果按照上述图3所示的实施例执行,终端中的第一计时器、第二计时器已经启动,此时终端可以将这些计时器直接停止,并发送目标信息。
步骤608,响应于地铁处于运行状态,获取第一站点信息对应的延迟时间。
步骤609,启动第二计时器。
步骤610,当第二计时器达到延迟时间时,发送目标信息。
可选的,步骤608至步骤610中终端执行的内容可以参照上述步骤307至309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流程在结束之后,可以继续执行步骤601,即,可以循环对终端进行监听。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终端中还可以通过记录自身在随着地铁运行过程中,连接的基站的CID(Cell Identify,基站标识),以终端在运行过程中,从4G网络切换至3G网络为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介绍。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的一种信息发送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用于图1所示的终端中,如图7所示,该信息发送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701,初始化第一基站标识和第二基站标识均为0。
步骤702,监听终端连接的网络是否发生切换。
步骤703,当终端连接的网络是否发生切换时,检测是否是从4G网络切换至3G网络。
若是,则执行步骤704,否则结束,继续监听终端连接的网络是否发生切换。
步骤704,响应于终端从4G网络切换至3G网络,设置第一基站标识为终端之前连接的4G网络的基站标识,设置第二基站标识为终端当前连接的3G网络的基站标识。
步骤705,根据第一基站标识和第二基站标识获取延迟时间。
步骤706,检测是否获取到延迟时间。
若否,则执行步骤707,若获取到延迟时间,则执行步骤710。
步骤707,响应于终端未获取到延迟时间,获取第一计时器的时间数值。
步骤708,终端根据第一计时器的时间数值确定运行时间段。
步骤709,终端根据运行时间段获取延迟时间。
步骤710,响应于终端获取到延迟时间,确定地铁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步骤711,响应于地铁未处于运行状态,检测第一计时器是否已经启动。
步骤712,若第一计时器已经启动,关闭第一计时器。
步骤713,若第一计时器未启动,检测第二计时器是否已经启动。
步骤714,若第一计时器已经启动,关闭第二计时器。
步骤715,发送目标信息。
步骤716,响应于地铁处于运行状态,获取第一站点信息对应的延迟时间。
步骤717,启动第二计时器。
步骤718,当第二计时器达到延迟时间时,发送目标信息。
步骤719,响应于终端从3G网络切换至4G网络,设置第一基站标识为终端当前连接的4G网络的基站标识。
类似的,本流程在结束之后,也可以继续执行步骤702,即,可以循环对终端进行监听。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终端可以响应于处于第一场景中自身连接的网络从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通信网络,获取第一场景下的信息发送策略,信息发送策略中包括延迟时间、目标信息重复发送的次数和时间间隔,实现了终端按照第一场景下的信息发送策略进行重新连接,使得终端获取到的重新连接方案与终端所处的第一场景相关性高,提高了终端重新连接网络的效率。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该信息发送装置可以用于终端中,以执行图2、图3、图6或者图7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由终端执行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该信息发送装置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模块:
网络监听模块801,用于响应于所述终端处于第一场景中,监听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是否发生切换,所述第一场景是交通工具中的场景;
策略获取模块802,用于响应于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从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通信网络,获取信息发送策略,所述信息发送策略中包含延迟时间、目标信息重复发送的次数和时间间隔,所述延迟时间是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通信网络后距离第一次发送所述目标信息的时间段,所述目标信息用于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通信网络;
信息发送模块803,用于按照所述信息发送策略,发送所述目标信息。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终端可以响应于处于第一场景中自身连接的网络从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通信网络,获取第一场景下的信息发送策略,信息发送策略中包括延迟时间、目标信息重复发送的次数和时间间隔,实现了终端按照第一场景下的信息发送策略进行重新连接,使得终端获取到的重新连接方案与终端所处的第一场景相关性高,提高了终端重新连接网络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策略获取模块802,包括:第一获取单元和第二获取单元;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小区标识以及第二小区标识,所述第一小区标识是所述终端连接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小区标识,所述第二小区标识是所述终端连接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小区标识;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小区标识以及所述第二小区标识,获取所述信息发送策略。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第一小区标识以及第二小区标识之前,获取所述终端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是所述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确定所述交通工具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交通工具处于所述运行状态,执行所述获取第一小区标识以及第二小区标识的步骤。
可选的,所述终端中维持有第一定时器,所述第一定时器用于响应于所述交通工具处于所述运行状态开始计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数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时间数值;
时间段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间数值,确定所述交通工具所处的运行时间段;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行时间段,获取所述信息发送策略。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获取模块获取所述终端的第一数据之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确定所述交通工具的速度状态,所述速度状态包括加速运动状态、匀速运动状态和减速运动状态;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速度状态,确定所述交通工具的行驶路段编号;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行驶路段编号,获取所述信息发送策略。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第一界面信息,响应于所述第一界面信息中包含目标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所述第一场景中;或者,
场景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环境音,响应于所述环境音中包含目标警铃音,确定所述终端处于上述第一场景中。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网络监听模块801响应于所述终端处于第一场景中,监听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是否发生切换之前,响应于所述终端处于所述第一场景中,获取所述第一站点信息,所述第一站点信息是所述交通工具当前所处站点的站点信息;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站点信息是目标站点信息,执行所述监听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是否发生切换的步骤。
可选的,所述信息发送模块803,包括:
第一启动单元,用于启动第二定时器;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定时器的时间数值与所述延迟时间相等时,按照所述目标信息重复发送的次数和时间间隔发送所述目标信息。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场景中的网络数据,所述网络数据包含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场景中连接的通信网络标识以及信号强度;
数据添加模块,用于将所述网络数据添加至目标数据库中,所述目标数据库中存储有所述第一场景中的站点信息与所述第一场景中连接的通信网络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请参考图9,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900可以包括:处理器901、接收器902、发射器903、存储器904和总线905。
处理器90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90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信息处理。
接收器902和发射器903可以实现为一个通信组件,该通信组件可以是一块通信芯片。该通信芯片也可以称为收发器。
存储器904通过总线905与处理器901相连。
存储器9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901用于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执行的各个步骤。
此外,存储器9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盘或光盘,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静态随时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PROM)。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
响应于所述终端处于第一场景中,监听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是否发生切换,所述第一场景是交通工具中的场景;
响应于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从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通信网络,获取信息发送策略,所述信息发送策略中包含延迟时间、目标信息重复发送的次数和时间间隔,所述延迟时间是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通信网络后距离第一次发送所述目标信息的时间段,所述目标信息用于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通信网络;
按照所述信息发送策略,发送所述目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用于,
获取第一小区标识以及第二小区标识,所述第一小区标识是所述终端连接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小区标识,所述第二小区标识是所述终端连接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小区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标识以及所述第二小区标识,获取所述信息发送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获取所述终端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是所述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确定所述交通工具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响应于所述交通工具处于所述运行状态,执行所述获取第一小区标识以及第二小区标识的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中维持有第一定时器,所述第一定时器用于响应于所述交通工具处于所述运行状态开始计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时间数值;
根据所述时间数值,确定所述交通工具所处的运行时间段;
根据所述运行时间段,获取所述信息发送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确定所述交通工具的速度状态,所述速度状态包括加速运动状态、匀速运动状态和减速运动状态;
根据所述速度状态,确定所述交通工具的行驶路段编号;
根据所述行驶路段编号,获取所述信息发送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获取所述终端的第一界面信息,响应于所述第一界面信息中包含目标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所述第一场景中;或者,
获取所述终端的环境音,响应于所述环境音中包含目标警铃音,确定所述终端处于上述第一场景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响应于所述终端处于所述第一场景中,获取所述第一站点信息,所述第一站点信息是所述交通工具当前所处站点的站点信息;
响应于所述第一站点信息是目标站点信息,执行所述监听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是否发生切换的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用于,
启动第二定时器;
响应于所述第二定时器的时间数值与所述延迟时间相等时,按照所述目标信息重复发送的次数和时间间隔发送所述目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采集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场景中的网络数据,所述网络数据包含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场景中连接的通信网络标识以及信号强度;
将所述网络数据添加至目标数据库中,所述目标数据库中存储有所述第一场景中的站点信息与所述第一场景中连接的通信网络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信息发送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信息发送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发送方法中,由终端执行的步骤仅以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所述终端处于第一场景中,监听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是否发生切换,所述第一场景是交通工具中的场景;
响应于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从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通信网络,获取信息发送策略,所述信息发送策略中包含延迟时间、目标信息重复发送的次数和时间间隔,所述延迟时间是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通信网络后距离第一次发送所述目标信息的时间段,所述目标信息用于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通信网络,所述信息发送策略通过对所述第一场景中的网络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网络数据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场景中连接的通信网络标识以及信号强度,不同通信网络标识对应不同信息发送策略;
按照所述信息发送策略,发送所述目标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从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通信网络,获取信息发送策略,包括:
获取第一小区标识以及第二小区标识,所述第一小区标识是所述终端连接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小区标识,所述第二小区标识是所述终端连接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小区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标识以及所述第二小区标识,获取所述信息发送策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第一小区标识以及第二小区标识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是所述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确定所述交通工具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响应于所述交通工具处于所述运行状态,执行所述获取第一小区标识以及第二小区标识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中维持有第一定时器,所述第一定时器用于响应于所述交通工具处于所述运行状态开始计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时间数值;
根据所述时间数值,确定所述交通工具所处的运行时间段;
根据所述运行时间段,获取所述信息发送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终端的第一数据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确定所述交通工具的速度状态,所述速度状态包括加速运动状态、匀速运动状态和减速运动状态;
根据所述速度状态,确定所述交通工具的行驶路段编号;
根据所述行驶路段编号,获取所述信息发送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的第一界面信息,响应于所述第一界面信息中包含目标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所述第一场景中;或者,
获取所述终端的环境音,响应于所述环境音中包含目标警铃音,确定所述终端处于上述第一场景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响应于所述终端处于第一场景中,监听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是否发生切换之前,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终端处于所述第一场景中,获取第一站点信息,所述第一站点信息是所述交通工具当前所处站点的站点信息;
响应于所述第一站点信息是目标站点信息,执行所述监听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是否发生切换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信息发送策略,发送所述目标信息,包括:
启动第二定时器;
响应于所述第二定时器的时间数值与所述延迟时间相等时,按照所述目标信息重复发送的次数和时间间隔发送所述目标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场景中的所述网络数据,所述网络数据包含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场景中连接的通信网络标识以及信号强度;
将所述网络数据添加至目标数据库中,所述目标数据库中存储有所述第一场景中的站点信息与所述第一场景中连接的通信网络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10.一种信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网络监听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终端处于第一场景中,监听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是否发生切换,所述第一场景是交通工具中的场景;
策略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从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通信网络,获取信息发送策略,所述信息发送策略中包含延迟时间、目标信息重复发送的次数和时间间隔,所述延迟时间是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通信网络后距离第一次发送所述目标信息的时间段,所述目标信息用于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通信网络,所述信息发送策略通过对所述第一场景中的网络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网络数据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场景中连接的通信网络标识以及信号强度,不同通信网络标识对应不同信息发送策略;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按照所述信息发送策略,发送所述目标信息。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
响应于所述终端处于第一场景中,监听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是否发生切换,所述第一场景是交通工具中的场景;
响应于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从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通信网络,获取信息发送策略,所述信息发送策略中包含延迟时间、目标信息重复发送的次数和时间间隔,所述延迟时间是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从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通信网络后距离第一次发送所述目标信息的时间段,所述目标信息用于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通信网络,所述信息发送策略通过对所述第一场景中的网络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网络数据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场景中连接的通信网络标识以及信号强度,不同通信网络标识对应不同信息发送策略;
按照所述信息发送策略,发送所述目标信息。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信息发送方法。
CN202010314068.2A 2020-04-20 2020-04-20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5108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4068.2A CN111510881B (zh) 2020-04-20 2020-04-20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4068.2A CN111510881B (zh) 2020-04-20 2020-04-20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0881A CN111510881A (zh) 2020-08-07
CN111510881B true CN111510881B (zh) 2022-07-15

Family

ID=71878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4068.2A Active CN111510881B (zh) 2020-04-20 2020-04-20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1088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4846A (zh) * 2012-12-28 2013-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移动交换中心
CN103609170A (zh) * 2012-06-06 2014-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回到长期演进网络的方法、移动交换中心及系统
CN104159262A (zh) * 2014-08-12 2014-11-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重新接入lte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045029A1 (zh) * 2014-09-25 2016-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电路交换业务的方法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01387A1 (en) * 2013-07-03 2015-01-08 Nokia Corporation Lte discovery after system chang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9170A (zh) * 2012-06-06 2014-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回到长期演进网络的方法、移动交换中心及系统
CN103024846A (zh) * 2012-12-28 2013-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移动交换中心
CN104159262A (zh) * 2014-08-12 2014-11-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重新接入lte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045029A1 (zh) * 2014-09-25 2016-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电路交换业务的方法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0881A (zh) 2020-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70479B2 (ja) 構成情報伝送方法および装置、通信機器および記憶媒体
US20230262706A1 (en) Reporting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assistance inform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670603B (zh) 监听信道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40007919A1 (en) Frequency priority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formation issu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medium
US20230164868A1 (en) Method for changing rrc stat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KR100735664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접근 등급 제한 리스트를 이용한서비스 상태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US2023009498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US1137541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US2023041315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arget cell of u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3012335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s,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20230133309A1 (en) Network data collection method
US20230171733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22014164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ystem messag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945948B (zh) 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180178A1 (en) Paging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574467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510881B (zh)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23019989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servic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309924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6569620A (zh) 寻呼过滤规则确定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06396A (zh) 小区测量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35123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terminal capability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20400416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22226740A1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846854B (zh) 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