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46854B - 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46854B
CN114846854B CN202080003799.3A CN202080003799A CN114846854B CN 114846854 B CN114846854 B CN 114846854B CN 202080003799 A CN202080003799 A CN 202080003799A CN 114846854 B CN114846854 B CN 1148468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parameter
terminal
characteristic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37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46854A (zh
Inventor
牟勤
洪伟
赵中原
王靖壹
贾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ation of CN114846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68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46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68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应用于基站中,该方法,包括:根据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进行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其中,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为终端在历史时刻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

Description

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但不限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的功耗直接影响电子设备进行网络通信的续航时间。因此,电子设备的功耗被定义为网络通信的关键技术性能指标之一。由于新空口(NR,New Radio)系统支持高速数据传输,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突发性数据传输。一种有效的节能方式是电子设备在节能模式下进行网络接入。该方式下,除非网络通知电子设备进行网络接入,否则电子设备会停留在节能模式下,这有利于电子设备的节能。
相关技术中,可以采用非连续接收(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方式让电子设备工作在该节能方式下。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方法,其中,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进行所述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其中,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为所述终端在历史时刻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行所述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包括:
响应于在当前时刻所述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未被配置,将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为所述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是基于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确定的;
或者,
响应于在当前时刻所述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被配置为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根据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之间的匹配结果,进行所述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之间的匹配结果,进行所述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不匹配,将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重新配置为所述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或者,
响应于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匹配,不重新配置所述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将第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输入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确定预测业务类型;其中,所述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为利用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训练的预测业务类型的神经网络模型;其中,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为所述终端在当前时刻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
根据所述预测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预测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预测业务类型对应的功耗阈值,从多个预定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中确定出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其中,不同的业务类型的功耗阈值不同;所述预定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为在历史时刻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预测业务类型对应的功耗阈值,从多个预定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中确定出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包括:
至少根据所述功耗阈值,以及功耗阈值与所述预定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从多个预定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中确定出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包括:从操作维护管理(OAM)网元获取的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流量性能的数据、信道传输性能的数据和能耗的数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装置,其中,应用于基站中,所述装置包括配置模块,其中,
所述配置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进行所述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其中,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为所述终端在历史时刻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配置模块,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在当前时刻所述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未被配置,将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为所述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是基于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确定的;
或者,
响应于在当前时刻所述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被配置为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根据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之间的匹配结果,进行所述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模块,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DRX)配置不匹配,将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重新配置为所述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或者,
响应于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匹配,不重新配置所述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其中,所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将第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输入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确定预测业务类型;其中,所述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为利用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训练的预测业务类型的神经网络模型;其中,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为所述终端在当前时刻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
根据所述预测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预测业务类型对应的功耗阈值,从多个预定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中确定出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其中,不同的业务类型的功耗阈值不同;所述预定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为在历史时刻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
至少根据所述功耗阈值,以及功耗阈值与所述预定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从多个预定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中确定出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模块,还被配置为:所述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包括:从操作维护管理(OAM)网元获取的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模块,还被配置为:所述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流量性能的数据、信道传输性能的数据和能耗的数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中,根据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进行所述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其中,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为所述终端在历史时刻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这里,所述终端可以根据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进行所述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由于不同的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对应不同的非连续接收(DRX)传输场景,如此,基于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配置的所述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能够更加适应于终端在不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场景下的数据传输,使得所述终端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场景下的功耗要求,延长了所述终端的续航时间,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站从操作维护管理(OAM)网元获取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装置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站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实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实施例。在本公开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出于简洁和便于理解的目的,本文在表征大小关系时,所使用的术语为“大于”或“小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理解:术语“大于”也涵盖了“大于等于”的含义,“小于”也涵盖了“小于等于”的含义。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是基于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若干个用户设备110以及若干个基站120。
其中,用户设备110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用户设备110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用户设备110可以是物联网用户设备,如传感器设备、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物联网用户设备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固定式、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装置。例如,站(Station,STA)、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远程用户设备(remote terminal)、接入用户设备(access terminal)、用户装置(user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或者,用户设备110也可以是无人飞行器的设备。或者,用户设备110也可以是车载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行车电脑,或者是外接行车电脑的无线用户设备。或者,用户设备110也可以是路边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路灯、信号灯或者其它路边设备等。
基站120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侧设备。其中,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4G)系统,又称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或者,该无线通信系统也可以是5G系统,又称新空口系统或5G NR系统。或者,该无线通信系统也可以是5G系统的再下一代系统。其中,5G系统中的接入网可以称为NG-RAN(New Generation-Radio Access Network,新一代无线接入网)。
其中,基站120可以是4G系统中采用的演进型基站(eNB)。或者,基站120也可以是5G系统中采用集中分布式架构的基站(gNB)。当基站120采用集中分布式架构时,通常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和至少两个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集中单元中设置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的协议栈;分布单元中设置有物理(Physical,PHY)层协议栈,本公开实施例对基站120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加以限定。
基站120和用户设备110之间可以通过无线空口建立无线连接。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该无线空口是基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4G)标准的无线空口;或者,该无线空口是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5G)标准的无线空口,比如该无线空口是新空口;或者,该无线空口也可以是基于5G的更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标准的无线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110之间还可以建立E2E(End to End,端到端)连接。比如车联网通信(vehicle to everything,V2X)中的V2V(vehicle to vehicle,车对车)通信、V2I(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车对路边设备)通信和V2P(vehicle topedestrian,车对人)通信等场景。
这里,上述用户设备可认为是下面实施例的终端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可以包含网络管理设备130。
若干个基站120分别与网络管理设备130相连。其中,网络管理设备130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网设备,比如,该网络管理设备130可以是演进的数据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中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或者,该网络管理设备也可以是其它的核心网设备,比如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公用数据网网关(Public Data Network GateWay,PGW)、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单元(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或者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omeSubscriber Server,HSS)等。对于网络管理设备130的实现形态,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定。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任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首先,对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节能方式进行说明。
采用非连续接收(DRX)传输方式进行数据的传输能够有效地实现节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非连续接收(DRX)周期包括激活期和休眠期。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连接态引入了唤醒信号(WUS),唤醒信号(WUS)可以在每个非连续接收(DRX)的激活期到来之前指示终端是否需要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监听。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无下行数据发送,唤醒信号(WUS)指示终端在下一个非连续接收(DRX)周期进行休眠。否则,终端在下一个非连续接收(DRX)的激活期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监听。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基于特定参数动态地调整给终端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这里,特定参数可以是无线通信质量、待传输数据量和时延要求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站可以给终端配置多个不同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站可以从多个不同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中选择一个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进行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站基于数据流量、移动性和能耗等从多个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中选择一个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进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
上述实施例中,首先,选择非连续接收(DRX)参数时,由于基站需要使用终端的辅助信息,因此,终端需要实时上报一些辅助信息,例如,终端需要实时上报终端推荐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信息、流量特性信息和移动性信息等,由于上述辅助信息的传输需要终端与基站进行周期性通信,这会增加信令的开销。其次,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会有时延,这会导致基站不能够及时获得实时的辅助信息,不能做出符合适时场景的决策。再有,终端选择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和与基站的通信都需要消耗电能,导致能耗高。且终端的计算能力有限,不能够准确地计算并推荐合适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还有,终端给基站发送的辅助信息可能涉及数据隐私,会带来安全隐患。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方法,其中,应用于基站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31、根据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进行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其中,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为终端在历史时刻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是但不限于是手机、可穿戴设备、车载终端、路侧单元(RSU,Road Side Unit)、智能家居终端、工业用传感设备和/或医疗设备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站为终端接入网络的接口设备。基站可以为各种类型的基站,例如,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的基站、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的基站、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的基站或其它演进型基站。
在一个实施例中,非连续接收(DRX)传输可以是根据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进行数据传输。这里,数据传输可以是终端接收或者发送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可至少包括:非连续接收(DRX)周期。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还包括:非激活定时器的配置参数和/或节能信号的配置参数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非连续接收(DRX)周期包括:激活期和休眠期。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处于非连续接收(DRX)周期的激活期,终端能够进行数据的接收和/或发送;当处于非连续接收(DRX)周期的休眠期,终端不能够进行数据的接收和/或发送。例如,在激活期,终端的天线和/或收发机处于启动的状态,能够接收和/或发送上下行数据。
这里,终端工作在非连续接收(DRX)周期的激活期的功耗大于终端工作在非连续接收(DRX)周期的休眠期的功耗。基于非连续接收(DRX)周期进行数据的传输能够有效地减少终端的功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非连续接收(DRX)周期的激活期的时长可以根据终端对功耗的要求确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终端的要求功耗小于功耗阈值时,非连续接收(DRX)周期的激活期的时长,可以小于时长阈值。当终端的要求功耗可以大于功耗阈值时,非连续接收(DRX)周期的激活期的时长,可以大于时长阈值。这样,非连续接收(DRX)周期的激活期的时长可以适应于终端的要求功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引入了唤醒信号(WUS,Wake UpSignal),唤醒信号(WUS)可以在每个非连续接收(DRX)的激活期到来之前指示终端是否需要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监听。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无下行数据发送,则指示终端在下一个非连续接收(DRX)周期进行休眠;否则,继续对下一个非连续接收(DRX)的激活期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监听。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站会周期性地获取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数据,包括终端与非连续接收(DRX)传输过程关联的以下至少之一的数据:业务流量的历史数据、传输条件的历史数据、用户缓冲区容量的历史数据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历史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业务流量的历史数据,包括:基站接收到的网络侧发送给终端的数据流的流量、时刻信息、一次数据流传输所占用的时长信息和发送速率等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输条件的历史数据,包括:基站到终端的下行信道的传输速率、时延和阻塞情况等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历史数据,包括:非连续接收(DRX)周期信息、非连续接收(DRX)的开启定时器信息和非连续接收DRX的非激活定时器信息等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缓冲区容量的历史数据,为在历史时刻终端的缓存区剩余容量的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可以是采用特征提取算法对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后获得的特征数据。例如,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可以是利用主成分分析(PC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算法对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的特征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是从操作维护管理(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and Maintenance)网元获取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
请参见图4、基站从操作维护管理(OAM)网元获取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的步骤,包括:
步骤a、基站向操作维护管理(OAM)网元发送数据订阅请求。
这里,可以是基站将需要获取的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信息封装成报文,通过数据订阅请求发送给操作维护管理(OAM)网元。
步骤b、操作维护管理(OAM)网元在接收到基站的数据订阅请求后,确定是否有基站请求的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并向基站发送是否成功订阅数据的通知信息。
步骤c、响应于订阅数据成功,操作维护管理(OAM)网元获取基站订阅的数据文件的存储地址。这里,数据文件包括基站需要的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
步骤d、操作维护管理(OAM)网元向基站发送数据文件准备完毕的通知并将数据文件的存储地址发送给基站。
步骤e、基站从该存储地址指示的存储区域获取数据文件。
这里,基站可以是基于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或者安全的文件传输协议(SFTP,Secure File Transfer Protocol)的文件传输方式从存储区域获取数据文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可以是终端在预定的历史时段内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站在订阅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时,可以在数据订阅请求中携带该预定的历史时段的信息。如此,操作维护管理(OAM)网元可以确定基站请求订阅的数据为终端在预定的历史时段内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利用历史时段内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进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预测,获得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并利用该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进行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预测,获得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这里,神经网络模型为利用历史时段内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进行训练的网络模型。将终端在当前时刻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第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输入该神经网络模型后可以获得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如此,终端无需向基站推荐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而是基于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获得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这样,可以减少基站与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时延,并减少信令开销,同时,还能够减少终端预估推荐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和向基站发送推荐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带来的时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误差要求小于误差阈值时,可以设置历史时段的时长大于设置时长;当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误差要求大于误差阈值时,可以设置历史时段的时长小于设置时长。如此,历史时段的设置时长可以根据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误差做适应性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终端未被配置非连续接收(DRX)参数时,可以将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为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终端配置了非连续接收(DRX)参数时,可以将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重新配置为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进行配置包括将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发送给终端。
在一实施例中,基站重新建立与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基站将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给终端。终端将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中携带的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为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在终端完成对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后,释放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首先,终端可以根据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进行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由于不同的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对应不同的非连续接收(DRX)传输场景,如此,基于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配置的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能够更加适应于终端在不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场景下的数据传输,使得终端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场景下的功耗要求,延长了终端的续航时间,提升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被单独执行,也可以与本公开实施例中一些方法或相关技术中的一些方法一起被执行。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51、响应于在当前时刻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未被配置,将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为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其中,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是基于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确定的;
步骤52、响应于在当前时刻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被配置为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根据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之间的匹配结果,进行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基于终端在历史时刻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用于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的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将当前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第二非连续接收(DRX)特征数据输入基于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获得用于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的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当前时刻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未被配置时,终端不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终端需要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终端向基站发送配置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请求消息。响应于基站接收到该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请求消息,基站对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进行配置。这里,对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进行配置包括将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发送给终端。
在一实施例中,基站重新建立与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基站将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给终端。终端将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中携带的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为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在终端完成对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后,释放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可以是包括多个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集合。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也可以是包括多个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集合。其中,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和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包含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种类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中的任一种类对应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不相等时,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不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中的所有种类对应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相等时,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中的任一种类对应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之间的差值不在阈值范围内时,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不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中的所有种类对应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之间的差值在阈值范围内时,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之间的匹配结果可以是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不等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不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等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之间的匹配结果可以是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之间的差值在阈值范围内或阈值范围外。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之间的差值在阈值范围内,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之间的差值在阈值范围外,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不匹配。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被单独执行,也可以与本公开实施例中一些方法或相关技术中的一些方法一起被执行。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61、响应于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不匹配,将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重新配置为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步骤62、响应于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匹配,不重新配置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之间的差值在阈值范围外,将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重新配置为终端的DRX参数。响应于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之间的差值在阈值范围内,不重新配置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不等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将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重新配置为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响应于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等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不重新配置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进行重新配置包括将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发送给终端。
在一实施例中,基站重新建立与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基站将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给终端。终端将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中携带的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为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在终端接收到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后,释放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被单独执行,也可以与本公开实施例中一些方法或相关技术中的一些方法一起被执行。
如图7a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71、将第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输入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确定预测业务类型;其中,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为利用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训练的预测业务类型的神经网络模型;其中,第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为终端在当前时刻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
步骤72、根据预测业务类型,确定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是设置在基站内,也可以是设置在基站外的其它通信节点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神经网络模型会获取终端在历史时刻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是基站从操作维护管理(OAM)网元获取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神经网络模型设置在基站外的其它通信节点内,该通信节点需要从基站获取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7b,神经网络模型设置在基站之外的服务器中,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终端、基站、操作维护管理(OAM)网元和设置有神经网络模型的服务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神经网络模型在获取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后,会对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进行分类。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进行分类的方式包括:神经网络模型在接收到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后,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总数据集中随机抽取a%的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作为训练集,抽取(100-a)%的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作为测试集。例如,a为80,按照4:1的比例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记为训练集Dtrain和测试集Dtest
在一个实施例中,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包括:输入层、输出层、隐藏层以及各层之间的连接方式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入层节点数可以根据样本的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的类型数量确定,例如,可以设置N个输入层节点数。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输入层节点对应神经网络模型中用于神经网络模型训练的一种类型的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隐藏层的层数可以设置为L层,L可以根据N的大小确定,其中,每个隐藏层的节点数可以设置为M,M的大小根据神经网络模型的泛化能力确定。其中,L和M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出层用于输出结果,输出层的节点数可以设置为S个。其中,S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这里,输出结果可以是预测的业务为目标业务类型业务的概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隐藏层与输入层之间是全连接,且隐藏层与隐藏层之间也是全连接,采用的激活函数为relu函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隐藏层与输出层之间是全连接,采用的激活函数为softmax函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模型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前向传递方式来传递数据值,采用反向传递方式来传递梯度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神经网络模型的超参数,学习次数可以设置为T次,学习次数的设置根据神经网络模型训练速度和神经网络模型训练精度确定。其中,T为大于1的正整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学习率可以设置为α和β,学习率的选择根据神经网络模型的泛化能力确定。其中,α和β为自然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损失函数选择交叉熵函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权重初始化的方法选择随机权重初始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的批量大小设置为B,根据输入数据集的大小确定B的值。其中,B为大于1的正整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神经网络模型将训练集Dtrain和测试集Dtest作为样本,根据预定的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和超参数,进行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每一轮次的训练中,首先使用训练集Dtrain进行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然后使用测试集Dtest来检测所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果,如果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的误差小于误差阈值,就停止训练,得到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如果训练后的神经网络的误差大于误差阈值,就继续进行下一轮次的训练过程,直至完成所有轮次的训练过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模型训练和计算模块首先利用训练集Dtrain,采用梯度下降方法,计算参数θt的训练损失和梯度,并更新得到参数φt
其中,θ表示待更新的模型参数集合,α和β表示学习率,L表示损失函数,t表示迭代轮次,θt表示第t轮迭代的模型参数集合,Dtrain表示训练集,Dtest表示测试集。
根据φt在测试集Dtest的测试损失和梯度,更新得到模型参数θt+1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被单独执行,也可以与本公开实施例中一些方法或相关技术中的一些方法一起被执行。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81、根据预测业务类型对应的功耗阈值,从多个预定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中确定出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其中,不同的业务类型的功耗阈值不同;预定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为在历史时刻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定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为终端在历史时段内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如此,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终端使用过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之间的偏差小,终端能够更好地适应该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定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为在历史时段内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定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可以是从操作维护管理(OAM)网元获取的。在从操作维护管理(OAM)网元订阅预定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数据时,订阅请求中可以携带实施时间段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根据多个预定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对应的功耗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出与预测业务类型对应的功耗阈值的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被单独执行,也可以与本公开实施例中一些方法或相关技术中的一些方法一起被执行。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91、至少根据功耗阈值,以及功耗阈值与预定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从多个预定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中确定出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都对应一个功耗阈值。可以是根据多个预定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对应的功耗阈值之间的映射关系,从多个预定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中确定出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利用该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进行数据传输时,数据传输产生的功耗小于功耗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站预先存储有功耗阈值与预定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包括:从操作维护管理(OAM)网元获取的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流量性能的数据、信道传输性能的数据和能耗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被单独执行,也可以与本公开实施例中一些方法或相关技术中的一些方法一起被执行。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任一实施例,以下通过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公开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示例1:
请参见图10,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方法,包括:
步骤101、基站预设包含多个可供终端选择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集合S。
步骤102、基站从操作维护管理(OAM)网元获取终端在第一时段内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
步骤103、基站基于终端在第一时段内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训练用于预测业务类型的神经网络模型。
步骤104、将终端当前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输入训练后的用于预测业务类型的神经网络模型,获得预测业务类型。
步骤105、根据预测业务类型,从集合S中选择一个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作为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步骤106、将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终端当前使用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进行比较,响应于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终端当前使用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不相同,将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为终端的(DRX)参数。
步骤107、终端根据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进行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被单独执行,也可以与本公开实施例中一些方法或相关技术中的一些方法一起被执行。
示例2:
请参见图11,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方法,包括:
步骤111、将集合S中的每一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进行编号。
步骤112、基于业务类型的预测结果,根据编号遍历集合S中每一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计算在该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下终端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功耗。
步骤113、基站根据每一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及对应功耗的映射关系,确定符合功耗要求的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这里,符合功耗要求可以是对应的功耗小于功耗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被单独执行,也可以与本公开实施例中一些方法或相关技术中的一些方法一起被执行。
示例3:
请参见图12、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方法,包括:
步骤121、基站获取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并与终端当前使用的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进行比较。
步骤122、如果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不一样,基站重新建立与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步骤123、基站将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给终端。
步骤124、终端将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中携带的第一非连续接收参数(DRX)配置为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步骤125、在终端完成对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后,释放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被单独执行,也可以与本公开实施例中一些方法或相关技术中的一些方法一起被执行。
如图1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装置,其中,应用于基站,装置包括配置模块131,其中,
配置模块131,被配置为:根据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进行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其中,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为终端在历史时刻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
配置模块131,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在当前时刻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未被配置,将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为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其中,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是基于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确定的;
或者,
响应于在当前时刻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被配置为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根据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之间的匹配结果,进行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配置模块131,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不匹配,将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重新配置为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或者,
响应于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与第二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匹配,不重新配置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132,其中,确定模块132,被配置为:
将第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输入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确定预测业务类型;其中,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为利用第一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训练的预测业务类型的神经网络模型;其中,第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为终端在当前时刻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
根据预测业务类型,确定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32,还被配置为:
根据预测业务类型对应的功耗阈值,从多个预定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中确定出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其中,不同的业务类型的功耗阈值不同;预定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为在历史时刻进行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32,还被配置为:
至少根据功耗阈值,以及功耗阈值与预定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从多个预定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中确定出第一非连续接收(DRX)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配置模块131,还被配置为: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包括:从操作维护管理(OAM)网元获取的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配置模块131,还被配置为:非连续接收(DRX)传输特征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流量性能的数据、信道传输性能的数据和能耗的数据。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运行可执行指令时,实现应用于本公开任意实施例的方法。
其中,处理器可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为非临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在通信设备掉电之后能够继续记忆存储其上的信息。
处理器可以通过总线等与存储器连接,用于读取存储器上存储的可执行程序。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的方法。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的结构。
参照图14所示终端80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800,该终端具体可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4,终端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1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终端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终端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806为终端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终端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终端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终端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终端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终端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终端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组件为终端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终端800或终端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终端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终端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终端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终端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终端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终端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如图15所示,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一种基站的结构。例如,基站900可以被提供为一网络侧设备。参照图15,基站900包括处理组件9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9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9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9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9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前述应用在所述基站的任意方法。
基站9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926被配置为执行基站9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950被配置为将基站9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958。基站9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9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 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6)

1.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方法,其中,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DRX传输特征数据,进行终端的DRX参数配置;其中,所述第一DRX传输特征数据,为所述终端在历史时刻进行DRX传输的DRX传输特征数据,所述DRX传输特征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流量性能的数据、信道传输性能的数据和能耗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进行所述终端的DRX参数配置,包括:
响应于在当前时刻所述终端的DRX参数未被配置,将第一DRX参数配置为所述终端的DRX参数;其中,所述第一DRX参数是基于所述第一DRX传输特征数据确定的;
或者,
响应于在当前时刻所述终端的DRX参数被配置为第二DRX参数,根据所述第一DRX参数与所述第二DRX参数之间的匹配结果,进行所述终端的DRX参数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DRX参数与所述第二DRX参数之间的匹配结果,进行所述终端的DRX参数配置,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DRX参数与所述第二DRX参数不匹配,将所述第一DRX参数重新配置为所述终端的DRX参数;
或者,
响应于所述第一DRX参数与所述第二DRX参数匹配,不重新配置所述终端的DRX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将第二DRX传输特征数据输入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确定预测业务类型;其中,所述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为利用所述第一DRX传输特征数据训练的预测业务类型的神经网络模型;其中,所述第二DRX传输特征数据,为所述终端在当前时刻进行DRX传输的DRX传输特征数据;
根据所述预测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第一DRX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预测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第一DRX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预测业务类型对应的功耗阈值,从多个预定的DRX参数中确定出所述第一DRX参数;其中,不同的业务类型的功耗阈值不同;所述预定的DRX参数,为在历史时刻进行DRX传输的DRX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预测业务类型对应的功耗阈值,从多个预定的DRX参数中确定出所述第一DRX参数,包括:
至少根据所述功耗阈值,以及功耗阈值与所述预定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从多个预定的DRX参数中确定出所述第一DRX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RX传输特征数据,包括:从操作维护管理OAM网元获取的DRX传输特征数据。
8.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装置,其中,应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配置模块,其中,
所述配置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第一DRX传输特征数据,进行终端的DRX参数配置;其中,所述第一DRX传输特征数据,为所述终端在历史时刻进行DRX传输的DRX传输特征数据,所述DRX传输特征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流量性能的数据、信道传输性能的数据和能耗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配置模块,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在当前时刻所述终端的DRX参数未被配置,将第一DRX参数配置为所述终端的DRX参数;其中,所述第一DRX参数是基于所述第一DRX传输特征数据确定的;
或者,
响应于在当前时刻所述终端的DRX参数被配置为第二DRX参数,根据所述第一DRX参数与所述第二DRX参数之间的匹配结果,进行所述终端的DRX参数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配置模块,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所述第一DRX参数与所述第二DRX参数不匹配,将所述第一DRX参数重新配置为所述终端的DRX参数;
或者,
响应于所述第一DRX参数与所述第二DRX参数匹配,不重新配置所述终端的DRX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其中,所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将第二DRX传输特征数据输入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确定预测业务类型;其中,所述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为利用所述第一DRX传输特征数据训练的预测业务类型的神经网络模型;其中,所述第二DRX传输特征数据,为所述终端在当前时刻进行DRX传输的DRX传输特征数据;
根据所述预测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第一DRX参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预测业务类型对应的功耗阈值,从多个预定的DRX参数中确定出所述第一DRX参数;其中,不同的业务类型的功耗阈值不同;所述预定的DRX参数,为在历史时刻进行DRX传输的DRX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
至少根据所述功耗阈值,以及功耗阈值与所述预定的非连续接收DRX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从多个预定的DRX参数中确定出所述第一DRX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配置模块,还被配置为:所述DRX传输特征数据,包括:从操作维护管理OAM网元获取的DRX传输特征数据。
15.一种通信设备,其中,包括:
天线;
存储器;
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天线及存储器连接,被配置为通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控制所述天线的收发,并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提供的所述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提供的所述方法。
CN202080003799.3A 2020-12-01 2020-12-01 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8468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33171 WO2022116013A1 (zh) 2020-12-01 2020-12-01 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6854A CN114846854A (zh) 2022-08-02
CN114846854B true CN114846854B (zh) 2023-10-03

Family

ID=81852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3799.3A Active CN114846854B (zh) 2020-12-01 2020-12-01 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422343A1 (zh)
CN (1) CN114846854B (zh)
WO (1) WO2022116013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5038A (zh) * 2006-09-29 2008-04-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服务质量的方法和系统
WO2008086649A1 (en) * 2007-01-08 2008-07-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orwarding learnt state information to target node at mobility
CN103546925A (zh) * 2012-07-16 2014-01-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长期演进系统中进行DRX参数调整的方法及eNB
CN107787034A (zh) * 2017-10-19 2018-03-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462839A (zh) * 2018-11-26 2019-03-1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自适应调整策略的drx机制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5038A (zh) * 2006-09-29 2008-04-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服务质量的方法和系统
WO2008086649A1 (en) * 2007-01-08 2008-07-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orwarding learnt state information to target node at mobility
CN103546925A (zh) * 2012-07-16 2014-01-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长期演进系统中进行DRX参数调整的方法及eNB
CN107787034A (zh) * 2017-10-19 2018-03-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462839A (zh) * 2018-11-26 2019-03-1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自适应调整策略的drx机制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16013A1 (zh) 2022-06-09
US20230422343A1 (en) 2023-12-28
CN114846854A (zh) 202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243618A1 (zh)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56951B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543118B (zh) Rrc状态改变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23544B (zh) 条件切换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30974A1 (zh) 寻呼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40023082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3041315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arget cell of u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823545A (zh) 小区切换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133309A1 (en) Network data collection method
WO2023193211A1 (zh) Rsrp门限确定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49279A (zh) Ai模型确定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87147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70604A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50350A1 (zh) Cfr的确定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46854B (zh) 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37987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s
WO2022016450A1 (zh) 逻辑信道复用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39433A (zh) 测量间隙调度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97327A1 (zh) 无线传输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12638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48821B (zh) 控制信道检测、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66985B (zh) 传输处理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WO2022261983A1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300828A1 (en) Transmission scheduling method
US2023022476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ata transmission rat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