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64352A - 一种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64352A
CN116664352A CN202310345810.XA CN202310345810A CN116664352A CN 116664352 A CN116664352 A CN 116664352A CN 202310345810 A CN202310345810 A CN 202310345810A CN 116664352 A CN116664352 A CN 1166643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udent
unit
management
students
teac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4581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晓莉
李嘉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hu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34581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643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64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43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OA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及其系统;其用于以学院为单位,对院内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进行电子化管理;以实现对学生的校内行为进行跟踪溯源,并对学习成果进行客观评估。该平台包括管理端,教师端和学生端;管理端的数据库用于分类存储由管理端自动采集,或教师端/学生端编辑上传的各类数据,并对存储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推送到教师端或学生端进行分类展示。该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支持的功能按照任务类型分类包括学生信息模块、日常办公模块、课上互动模块、课后互动模块、考评管理模块,以及社交活动模块。本发明解决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管理工作难度大,任务多,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OA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OA)是在设备、通信逐步实现自动化的基础上,通过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它是将计算机网络与现代化办公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办公方式,它不仅可以实现办公事务的自动化处理,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个人或者群体办公事务的工作效率,为企业或部门机关的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OA系统在机关单元和工业企业等需要对流程和档案进行严格管理的场景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是在处理事务众多,应用对象复杂的社会场景中则通常很难发挥很好的效果。
目前大部分的大学都采用“学生-班级-专业系-学院-大学”的多层次管理模式,并由学生干部、专业老师、辅导员、学院领导和校领导对学生的进行垂直管理。对于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需要完成的各类事务和活动,均需对应的管理人员要进行口头或会议宣导。这种依赖人工的管理模式效率低、管理难度大。因此,将企业和机关中的OA系统应用到大学生日常管理事务中,是一个极具前景的研发项目。
目前,在各类大学广泛应用的学分和课程管理系统,相当于是一个应用到学生日常管理中的OA系统的雏形,但是这一系统的功能较为单一,仅可以用于完成课程选择、学分管理和成绩统计等简单功能。如何基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服务设计出一种可以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各项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OA系统,正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管理工作难度大,任务多,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及其系统。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其用于以学院为单位,对院内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进行电子化管理;以实现对学生的校内行为进行跟踪溯源,并对学习成果进行客观评估。本发明提供的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包括管理端、教师端和学生端;管理端的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分类存储由管理端自动采集,或教师端/学生端编辑上传的各类数据,并根据预设的数据处理规则对存储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推送到教师端或学生端进行分类展示。该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支持的功能按照任务类型分类包括学生信息模块、日常办公模块、课上互动模块、课后互动模块、考评管理模块,以及社交活动模块。
其中,按照任务内容对各个功能模块进一步划分,学生信息模块中的子单元包括:个人信息单元、奖惩记录单元、成绩考勤单元、综合素质测评单元。日常办公模块中的子单元包括在线打印单元、报销申请单元、物品申领单元。课上互动模块中的子单元包括到课签到单元、随机点名单元、课堂测验单元。课后互动模块中的子单元包括作业布置单元、问题答疑单元、课程课件单元。考评管理模块中的子单元包括考试信息单元、复习题库单元。社交活动模块中的子单元包括比赛组队单元、笔记分享单元、会议通知单元。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学生信息模块中,个人信息单元在教师端和学生端为不可编辑状态,个人信息单元调用学生的学籍信息并将学生的身份信息和学院归属信息记录到系统。学院归属信息包含学历、学院、专业和班级。个人信息单元还用于调用学生的选课信息建立学生当前学期的课程表。奖惩记录单元由具有权限的管理端用户进行编辑,并支持学生端主动申请新增。成绩考勤单元自动记录学生端上传的签到信息,并根据考勤、表现和考试成绩自动生成所有学生各科的科目成绩。综合素质测评单元用于根据学生的各科考勤成绩以及审核通过的奖惩记录综合评估得到各个学生的测评结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成绩考勤单元生成各科的科目成绩的方法如下:
S1:管理端自动调用数据库中记录的各个学生的到课签到信息,然后计算出学生的到课率S并存在数据库中。到课率R的计算公式如下:
S2:由任课老师在教师端根据学生的到课率R和课堂表现为每位学生的考勤成绩S1赋分并上传到管理端的数据库中。
S3:各科课程的期中、期末考试试卷扫描后上传到管理端,并由任课老师在教师端中完成评分后,管理端将各个学生的各科考试成绩分类存储到数据库服务器中。
S4:管理端在学期结束后自动调用数据库中各个学生每科的期中成绩S2、期末成绩S3、考勤成绩S1,计算出对应的科目成绩Si
Si=S1×w1+S2×w2+S3×w3
其中,i表示本学期主修的各个科目的科目编号;w1、w2、w3分别为当前科目对应的考勤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乘积的权重,且w1+w2+w3=1。
S5:计算出的各科成绩发布到学生端的成绩考勤单元中显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综合素质测评单元生成评估结果的方法如下:
S01:具有权限的管理员在教师端主动登记每位学生的校内奖惩记录,并上传至管理端的数据库服务器内。
S02:学生通过学生端在综合素质测评单元中提交加分申请,并主动将未登记的校内或校外奖励项目以及对应证明材料上报至管理端。
S03:具有权限的管理员在管理端对学生提交的加分申请和证明材料进行人工审核,并在审核通过后记录新增的奖惩项目。
S04:管理端在学期结束后自动调取数据库中每位学生各科的科目成绩Si,并采用下式计算学生的课业成绩Su
上式中,m为本学期主修的课程科目总数,αi为第i个科目的试卷总分;表示第i个科目的学分。
S05:管理端在学期结束后调取数据库中每位学生的所有奖惩记录;然后以100为基准分,根据不同奖惩项目对应的预设分数对基准分数进行增减,得到最终的品德分数Sm
S06:将各个学生本学期的课业成绩Su和品德分数Sm进行融合,得到的综合素质测评结果P发布到学生端的综合素质测评单元中显示。其中,综合素质测评结果P的计算公式如下:
P=δ·Su+θ·Sm
上式中,δ表示综合素质测评中课业成绩的权重;θ表示综合素质测评中课业成绩的权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日常办公模块中,在线打印单元用于供学生提交打印申请,学生通过学生端上传待打印的文档并选择准备使用的公共打印机,所选择的打印机会按顺序完成打印任务。报销申请单元用于供学生向管理员提交拟报销的申请并附上相应的证明材料,由指定的管理员在完成线下报销流程后在管理端对报销申请进行核销。物品申领单元用于供学生发起领取所需物资的领用请求,管理员在管理端审核通过后接受该请求,并发放物资;最后由学生在学生端对领用请求进行核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课上互动模块中,到课签到单元在课程开始前后的预设时段内保持开放,并由学生在学生端提交签到请求,管理端在接收签到请求的同时采集相应的验证信息,在验证信息通过后记录当前学生在当前课堂的签到完成信息,并反馈至对应的学生端。随机点名单元用于供教师在教师端使用,教师发起随机点名请求后,随机点名单元从本堂课程中已经签到完成的所有学生中随机抽取指定数量的学生,并将点名学生的名单反馈至教师端;课堂测验单元用于支持教师在教师端新建课堂笔试测验任务,生成的测验任务发布至学生端,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在线答题或拍照上传笔试答题结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课后互动模块中,作业布置单元用于供老师发布课后作业,学生在学生端进行在线解答或拍照上传纸质答题记录。问题答疑单元用于供学生向指定的任课老师提交答疑请求,答疑请求由管理端进行合法性和重复性审查,审核过程中对非法答疑请求进行直接驳回,所提出问题合法且重复将会进行相关问题跳转推送,对合法的新增问题则推送至教师端,由指定教师在教师端完成解答后,管理端将答疑内容发布在学生端的问题答疑单元内。课程课件单元用于供教师上传每门课程的课件或其它学习资料,上传的资料对应课程的全体学生均具有查看权限,下载权限则由教师在教师端人工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考评管理模块中,考试信息单元用于向每个学生发布当前学期主修的各个科目需要完成的各类考试对应的考试信息;考试信息包括课程名称、考场信息、考试时间和考试要求。复习题库单元用于供任课教师在课程结束后上传与课程有关的复习资料或指定的电子版的学习资料或含有指定复习资料信息的文本文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社交活动模块中,比赛组队单元用于供学生端进行比赛信息交流和个人信息的发布,并可以发布队友征集信息,管理端对发布的信息进行中审核,并将审核通过的内容推送到指定范围的所有学生端的比赛组队单元中进行展示,其余学生可提交组队请求,并等待征集组队者同意。笔记分享单元用于供所有学生按照科目分享的各自学习笔记,学习笔记经管理端审核后推送到所有选修当前科目的学生的学生端中。会议通知用于供管理人员在管理端向所有学生发布组织培训或科研会议的相关通知,并由学生在学生端提交参会请求,参会请求经具有权限的管理人员审核后通过。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系统,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创建出如前述的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管理端的数据库服务器基于MySQL设计,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系统支持管理端对学生端和教师端的数据推送服务,以及学生端和教师端对管理端中数据库服务器内数据的访问请求。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的新的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及其系统,利用该平台可以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生和生活的主要事务进行电子化管理,学生与老师,以及学生与院系管理部门之间的各类需要沟通沟通交流的事务均可以在线上进行通知、反馈、记录和核准。该综合管理平台可以在不同校内不同群体间创建便捷有效的沟通渠道,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需求可以在平台中得到解决;教师可以通过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减轻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负担,缩短老师和学生不必要的时间支出。院系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发布通知,或对管理过程产生的各项事务进行监督和记录,同时,通过平台内的数据还可以更加客观地对学生和老师进行综合考评。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及其系统具有功能丰富,集成度高的特点,可以大大提升校内事务的管理效率,降低人力工作的负担,提高各项通知或任务的传达速度和接收率,降低学院内部各项管理事务的管理成本等等;因而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的系统拓扑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的功能模块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成绩考勤单元生成各科的科目成绩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综合素质测评单元生成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估结果的步骤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到课签到单元完成每个学生的签到验证工作的逻辑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问题答疑单元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操作的逻辑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其用于以学院为最基本的管理单位,对院内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进行电子化管理;以实现对学生的校内行为进行跟踪溯源,并对学习成果进行客观评估。该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实际上就是一种OA系统,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将学生在校学期期间的可能面临的各项事务的处理流程均集成到同一个电子系统中进行处理。通过电子化系统将学生、老师和学院内的管理人员(如辅导员、学院领导、以及主管院内各项事务的管理人员)关联起来,进而打通了各成员间的沟通渠道,完善了各类信息的发布方式,并提高了各类不同事务的处理效率。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采用微机局域网系统模式,系统组件包括管理端,教师端和学生端三个部分。其中,管理端的数据处理设备主要为相应的数据库服务器。而教师端和学生端的终端设备则是运行有指定应用程序的专用电子设备或通用电子设备。这类通用电子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式电子设备,等等。教师端和学生端的用户在应用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时需要登录各自的用户端账号。
其中,管理端由学校内部具有管理权限的各类管理人员按照划分出的职责范围分别进行科学监督和日常运营管理。管理端有一个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分类存储由管理端预先采集,或由教师端/学生端编辑上传的各类数据,并根据预设的数据处理规则对存储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推送到教师端或学生端,并响应教师端或学生端的访问请求。学生端由每个学生进行管理,每个学生可通过各自的学生账号登录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进而在线处理各项日常事务。相应地,教师端则由每位任课老师通过登录各自的教师账号进行管理和应用,在登录后的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开通的各类服务按流程处理不同的任务。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支持的功能按照任务类型分类包括学生信息模块、日常办公模块、课上互动模块、课后互动模块、考评管理模块,以及社交活动模块。具体地,按照任务内容对各个功能模块进一步划分,学生信息模块中的子单元包括:个人信息单元、奖惩记录单元、成绩考勤单元、综合素质测评单元。日常办公模块中的子单元包括在线打印单元、报销申请单元、物品申领单元。课上互动模块中的子单元包括到课签到单元、随机点名单元、课堂测验单元。课后互动模块中的子单元包括作业布置单元、问题答疑单元、课程课件单元。考评管理模块中的子单元包括考试信息单元、复习题库单元。社交活动模块中的子单元包括比赛组队单元、笔记分享单元、会议通知单元。
以下,为了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的功能和数据处理逻辑进行更加清楚的说明,现按照功能模块的顺序对方案进行阐述。
一、学生信息模块
学生信息模块中主要是一个用于呈现学生的各项个人信息的功能模块。在管理端中,不同的管理人员具有指定内容的编辑权限,学生和老师在学生端和教师端仅具有部分信息的查询和浏览权限。
具体地,学生信息模块中的个人信息单元主要记录了学生的身份信息、学籍信息、在校期间的学院归属信息和已选课程的课程表等。个人信息单元中记录的数据在教师端和学生端为不可编辑状态。个人信息单元会在每位学生入学之后调用学生的学籍信息并将学生的身份信息和学院归属信息记录到系统;学院归属信息包含学历、学院、专业和班级。特别地,个人信息单元中会记录学生的生物识别特征数据,如面容、指纹,等等。
此外,当每个学生的选课工作完成之后,个人信息单元还会调用每个学生的选课信息,进而建立每个学生当前学期的课程表。在学生端绑定的终端设备中,用户还可以向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赋予设备权限,运行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调用终端设备中的日历应用程序为用户建立相应的日程表。或者是获取用户的位置权限,提醒或引导用户在每节课程开始前达到指定的教室上课。
奖惩记录单元由具有权限的管理端用户进行编辑,并支持学生端主动申请新增。本实施例中,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各项活动获得荣誉或遭受的惩戒行为均会被主动记录到奖惩记录中,奖惩记录单元仅可由当前用户与管理端进行访问,并仅允许由管理端进行编辑。而对于学生在校外获取的荣誉,或者是未被记录到系统中的荣誉,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允许学生通过学生端向管理端进行主动申请。学生申请新增荣誉时,需要同上传相关的证明材料。然后由管理端对上传的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形成相应的新增奖惩记录,新增奖惩记录也会作为学期末对学生进行综合组织测评的相关依据。
例如,某个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校园运动会或体育节,并获得了由校方颁发的个人或集体荣誉,这部分的奖惩记录会被直接记录到奖惩记录单元中。而某个学生获得“见义勇为”荣誉称号,该称号由于属于非校方颁发的荣誉,因此并不会主动被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记录。而学生可以通过奖惩记录单元向管理端提出新增请求,并同步上传相关的证明材料;管理端审核无误后就会为学生主动新增相应的奖惩记录。
成绩考勤单元自动记录学生端上传的签到信息,并根据考勤、表现和考试成绩自动生成所有学生各科的科目成绩。本实施例中成绩考勤单元生成各科的科目成绩的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管理端自动调用数据库中记录的各个学生的到课签到信息,然后计算出学生的到课率S并存在数据库中。到课率R的计算公式如下:
S2:由任课老师在教师端根据学生的到课率R和课堂表现为每位学生的考勤成绩S1赋分并上传到管理端的数据库中。
S3:各科课程的期中、期末考试试卷扫描后上传到管理端,并由任课老师在教师端中完成评分后,管理端将各个学生的各科考试成绩分类存储到服务器中。
S4:管理端在学期结束后自动调用数据库中各个学生每科的期中成绩S2、期末成绩S3、考勤成绩S1,计算出对应的科目成绩Si
Si=S1×w1+S2×w2+S3×w3
其中,i表示本学期主修的各个科目的科目编号;w1、w2、w3分别为当前科目对应的考勤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乘积的权重,且w1+w2+w3=1。
S5:计算出的各科成绩发布到学生端的成绩考勤单元中显示。
进一步地,综合素质测评单元用于根据学生的各科考勤成绩以及审核通过的奖惩记录综合评估得到各个学生的测评结果。具体地,如图4所示,综合素质测评单元生成评估结果的方法如下:
S01:具有权限的管理员在教师端主动登记每位学生的校内奖惩记录,并上传至管理端的数据库内。
S02:学生通过学生端在综合素质测评单元中提交加分申请,并主动将未登记的校内或校外奖励项目以及对应证明材料上报至管理端。
S03:具有权限的管理员在管理端对学生提交的加分申请和证明材料进行人工审核,并在审核通过后记录新增的奖惩项目。
S04:管理端在学期结束后自动调取数据库中每位学生各科的科目成绩Si,并采用下式计算学生的课业成绩Su
上式中,m为本学期主修的课程科目总数,αi为第i个科目的试卷总分;表示第i个科目的学分。
S05:管理端在学期结束后调取数据库中每位学生的所有奖惩记录;然后以100为基准分,根据不同奖惩项目对应的预设分数对基准分数进行增减,得到最终的品德分数Sm
S06:将各个学生本学期的课业成绩Su和品德分数Sm进行融合,得到的综合素质测评结果P发布到学生端的综合素质测评单元中显示。其中,综合素质测评结果P的计算公式如下:
P=δ·Su+θ·Sm
上式中,δ表示综合素质测评中课业成绩的权重;θ表示综合素质测评中课业成绩的权重。
二、日常办公模块
在日常办公模块中,1111在线打印单元主要用于为学生提供便捷、低成本的文件打印服务。在学生的日程学习过程,学生可以通过终端设备登录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学生端上传待打印的文档并选择准备使用的公共打印机,所选择的打印机会按顺序完成打印任务。
其中,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支持的文件打印服务可分为免费打印和收费打印服务两种,免费打印服务指该学院有提供专门为学院人员使用的打印机,学生可在系统中选择进行打印。而该学院未提供免费使用的打印机,学生可以使用校园内的付费打印机进行打印,在用户付费之后,收费打印服务可以指定校园局域网上连接的所有商用打印机进行打印。
报销申请单元用于供学生向管理员提交拟报销的申请。学生中的学生干部在组织各类校园活动的过程中可能涉及到某些需要学院或校方进行报销的项目,对于这类项目,相应的学生可以在学生端向管理端提交拟报销的申请,管理端根据提出的请求向学生指派对于的负责人员的信息,然后由学生与负责人员在线下完成报销有关的所有流程,最后,管理端在线下流程技术后对报销申请进行核销。
物品申领单元用于供学生发起领取所需物资的领用请求。在学生自发组织各类校园活动或参与由校方组织的校园活动的时候,可能会涉及领取相关活动物资的事项。此时,相应的学生在学生端向管理端发出相应的请求,管理员在管理端审核通过后接受该请求,并向学生发送物料领用的时间、地点和负责人员的信息。学生领取发放的物资之后,由学生在学生端对领用请求进行核销。
三、课上互动模块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中,提供课上互动模块用于供学生、老师在课上进行教学互动。其中,到课签到单元是一个用于供学生进行在线签到的功能单元,在线签到功能已经存在很多可以实现的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支持用户通过智能终端中定位模块和各类生物识别设备完成签到。到课签到单元在课程开始前后的预设时段内保持开放,例如,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可以设置为每节课程开始前后的五分钟内为签到服务的开放时段。然后,并由学生在学生端提交签到请求,管理端在接收签到请求的同时采集相应的验证信息。在验证信息通过后记录当前学生在当前课堂的签到完成信息,并反馈至对应的学生端。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会在每门课程开始时,调用选择该课程的所有学生的个人信息中的生物识别特征数据,形成识别所用的模板库。然后,在某一门课程开始前,用户在提交签到请求的同时,学生端会同步上传采集采集到学生的面容、指纹或其它生物识别特征作为第一验证信息,并以将学生端的终端设备的实时位置作为第二验证信息,第一验证信息和第二验证信息同步发送到管理端,管理端首先识别第一验证信息是否与模板库中的某个样本匹配,是则验证第二验证信息是否与当前课程的课堂地址匹配,是则完成相关验证;并形成当前学生的签到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学生采用手机等通用电子设备进行签到为例,对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中的签到流程进行说明,事实上,还可以在每个课堂上安装带有摄像头和/或生物识别特征采集功能的打卡机,并使得签到打卡机与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中管理端的数据服务器通信连接,由签到打卡机代替前述手机进行学生验证信息的上传。当采用签到打开机之后,由于签到打卡机本身安装在各个教室内,因此信息上传时无需同步验证每个学生的位置信息,只需要验证生物识别特征即可。
随机点名单元用于供教师在教师端使用,教师发起随机点名请求后,随机点名单元从本堂课程中已经签到完成的所有学生中随机抽取指定数量的学生,并将点名学生的名单反馈至教师端。
课堂测验单元用于支持教师在教师端新建课堂笔试测验任务,生成的测验任务发布至学生端,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在线答题或拍照上传笔试答题结果。本实施例中的课堂测验单元支持的测验方式实际上包括线上测验任务和线下测验任务两种不同测验方式。
对于线上测验任务,由教师端预先在系统中编辑一份测试题集,并上传到管理端。管理端根据预设的发布时间将测试题集发布到选修当前课程的所有学生的学生端上,学生在学生端上完成所有题目的作答后,将相应的作答结果上传到管理端,管理端再转发作答结果至教师端由教师进行批阅。而对于线下测验任务,则由教师当堂发给各个到堂的学生,由学生完成作答后通过终端设备中的而相机拍照后上传给管理端,管理端载转发至教师端,由教师完成批阅。在管理端向教师端转发作答结果时,管理端还可以通过OCR技术对学生的作答结果进行图文转换,以便教师更好的进行批阅。当然,任课教师在批阅时,可以在教师端选择接收原图或是经原图转换后的文本内容。
四、课后互动模块,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中,提供课后互动模块供学生、老师在课后进行教学互动。其中,作业布置单元用于供老师发布课后作业,学生在学生端进行在线解答或拍照上传纸质答题记录。作业布置单元和课堂测验单元功能相近,区别在于:作业布置单元中增加强制的提醒功能,一旦老师发布的课后作业,学生端上会出现强制显示的任务提醒标记,任务提醒标记仅在指定的学生通过学生端提交相应的作答结果后消失。
问题答疑单元用于供学生向指定的任课老师提交答疑请求。学生可以通过文本编辑或图片上传的方式提出相应的答疑请求,学生提出的答疑请求会首先发送到管理端。管理端对答疑请求的提问内容进行审核,如图6所示,审核前向对图像进行进行OCR图文转换,然后在进行内容审核,答疑请求的内容审核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审核会判断内容是否合法,对于包含违禁词、敏感词、不健康内容或人身攻击等非法内容的答疑请求会被直接驳回,而对于内容合法的答疑请求,则会进入到第二阶段的审核。管理端在第二阶段审核过程中会在相同课程的所有老师已经完成的答疑请求中进行检索,对于检索到的当前老师答复的相同问题,会直接向学生反馈老师给出的历史答复内容。对于当前老师未答复过的问题,则将新增问题则推送至教师端,由指定教师在教师端完成解答后,管理端将答疑内容发布在学生端的问题答疑单元内。特别地,如果当前老师答复的问题在其它老师的答复中存在相似问题,管理端还会将其它老师答复的相似问题同步推送给发出答疑请求的学生。
课程课件单元用于供教师上传每门课程的课件或其它学习资料,上传的资料对应课程的全体学生均具有查看权限,下载权限则由教师在教师端人工设置。
五、考评管理模块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设置了考评管理模块辅助学生完成每门课程的期末考试任务。其中,考试信息单元用于向每个学生发布当前学期主修的各个科目需要完成的各类考试对应的考试信息;考试信息包括课程名称、考场信息、考试时间和考试要求,等等。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可以向学生端请求设备权限,然后在每门考试前向用学生发送相应的强提醒。
复习题库单元用于供任课教师在课程结束后上传与课程有关的复习资料或指定的电子版的学习资料或含有指定复习资料信息的文本文件。例如,老师可以在该单元中上传历年的考试真题,与课程有关的教材或辅导数据的文件或名录,等等。
六、社交活动模块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中设置了一个社交活动模块由于供学生之间组织各类团队社交活动,或用于供校方向学生发布各类会议的通知。
其中,比赛组队单元用于供所有学生在学生端进行比赛信息和个人信息的发布。学生可以在该单元中新建一个队友征集项目的内容发布请求。管理端对发布的信息进行中审核,并将审核通过的内容推送到指定范围的所有学生端的比赛组队单元中进行展示。其余,学生在看到该内容后可通过跟帖评论的方式与发布者进行交流。任何学生均具有发布比赛组队内容的权限,发布的内容需要设置指定的公开范围。例如,内容发布人可以指定接收信息的学生的专业、学院、性别、年级、地域,等等。比如,某个学生在该单元中可以发布一个向任何来自XX学院、XXX专业的大二学生公开的组队请求,组队请求的内容为:希望和满足条件的上述学生组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而阅读到相应内容的人员可以通过点击页面内的链接响应该请求,并等待内容发布方接受该响应。
笔记分享单元用于供所有学生按照科目分享的各自学习笔记,学习笔记经管理端审核后推送到所有选修当前科目的学生的学生端中。
会议通知用于供管理人员在管理端向所有学生发布组织培训或科研会议的相关通知,并由学生在学生端提交参会请求,参会请求经具有权限的管理人员审核后通过。当然,对于具有只有群体的小规模专业会议,管理人员在发布会议通知时也应当设置该会议通知的公开范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系统,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会在指定的计算机设备中创建出如实施例1中的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创建出的管理平台中,管理端的数据库服务器基于MySQL设计,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系统支持管理端对学生端和教师端的数据推送服务,以及学生端和教师端对管理端中数据库内数据的访问请求。
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能执行程序的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机架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塔式服务器或机柜式服务器(包括独立的服务器,或者多个服务器所组成的服务器集群)等。本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至少包括但不限于:可通过系统总线相互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处理器。
本实施例中,存储器(即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是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计算机设备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计算机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当然,存储器还可以既包括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存储器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计算机设备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等。此外,存储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该处理器通常用于控制计算机设备的总体操作。本实施例中,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者处理数据,以实现前述实施例1中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架构和数据处理方式,进而通过电子化的OA系统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或参与的活动进行管理,并生成对各个学生的综合评价结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其用于以学院为单位,对院内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进行电子化管理;以实现对学生的校内行为进行跟踪溯源,并对学习成果进行客观评估;所述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包括管理端,教师端和学生端;管理端的数据库用于分类存储由管理端自动采集,或教师端/学生端编辑上传的各类数据,并根据预设的数据处理规则对存储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推送到教师端或学生端;
所述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支持的功能按照任务类型分类包括学生信息模块、日常办公模块、课上互动模块、课后互动模块、考评管理模块、社交活动模块;
按照任务内容对各个功能模块进一步划分,所述学生信息模块中的子单元包括:个人信息单元、奖惩记录单元、成绩考勤单元、综合素质测评单元;所述日常办公模块中的子单元包括在线打印单元、报销申请单元、物品申领单元;所述课上互动模块中的子单元包括到课签到单元、随机点名单元、课堂测验单元;所述课后互动模块中的子单元包括作业布置单元、问题答疑单元、课程课件单元;所述考评管理模块中的子单元包括考试信息单元、复习题库单元;所述社交活动模块中的子单元包括比赛组队单元、笔记分享单元、会议通知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学生信息模块中,个人信息单元在教师端和学生端为不可编辑状态,个人信息单元调用学生的学籍信息并将学生的身份信息和学院归属信息记录到系统;所述学院归属信息包含学历、学院、专业和班级;所述个人信息单元还用于调用学生的选课信息建立学生当前学期的课程表;所述奖惩记录单元由具有权限的管理端用户进行编辑,并支持学生端主动申请新增;所述成绩考勤单元自动记录学生端上传的签到信息,并根据考勤、表现和考试成绩自动生成所有学生各科的科目成绩;所述综合素质测评单元用于根据学生的各科考勤成绩以及审核通过的奖惩记录综合评估得到各个学生的测评结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成绩考勤单元生成各科的科目成绩的方法如下:
S1:管理端自动调用数据库中记录的各个学生的到课签到信息,然后计算出学生的到课率S并存在数据库中;到课率R的计算公式如下:
S2:由任课老师在教师端根据学生的到课率R和课堂表现为每位学生的考勤成绩S1赋分并上传到管理端的数据库中;
S3:各科课程的期中、期末考试试卷扫描后上传到管理端,并由任课老师在教师端中完成评分后,管理端将各个学生的各科考试成绩分类存储到数据库服务器中;
S4:管理端在学期结束后自动调用数据库中各个学生每科的期中成绩Ss、期末成绩S3、考勤成绩S1,计算出对应的科目成绩Si
Si=S1×W1+S2×w2+S3×w3:
其中,i表示本学期主修的各个科目的科目编号;w1、w2、w3分别为当前科目对应的考勤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乘积的权重,且w1+w2+w3=1;
S5:计算出的各科成绩发布到学生端的成绩考勤单元中显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素质测评单元生成评估结果的方法如下:
S01:具有权限的管理员在教师端主动登记每位学生的校内奖惩记录,并上传至管理端的数据库服务器内;
S02:学生通过学生端在综合素质测评单元中提交加分申请,并主动将未登记的校内或校外奖励项目以及对应证明材料上报至管理端;
S03:具有权限的管理员在管理端对学生提交的加分申请和证明材料进行人工审核,并在审核通过后记录新增的奖惩项目;
S04:管理端在学期结束后自动调取数据库中每位学生各科的科目成绩Si,并采用下式计算学生的课业成绩Su
上式中,m为本学期主修的课程科目总数,αi为第i个科目的试卷总分;表示第i个科目的学分;
S05:管理端在学期结束后调取数据库中每位学生的所有奖惩记录;然后以100为基准分,根据不同奖惩项目对应的预设分数对基准分数进行增减,得到最终的品德分数Sm
S06:将各个学生本学期的课业成绩Su和品德分数Sm进行融合,得到的综合素质测评结果P发布到学生端的综合素质测评单元中显示:综合素质测评结果P的计算公式如下:
P=δ·Su+θ·Sm
上式中,δ表示综合素质测评中课业成绩的权重;θ表示综合素质测评中课业成绩的权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日常办公模块中,所述在线打印单元用于供学生提交打印申请,学生通过学生端上传待打印的文档并选择准备使用的公共打印机,所选择的打印机会按顺序完成打印任务;所述报销申请单元用于供学生向管理员提交拟报销的申请并附上相应的证明材料,由指定的管理员在完成线下报销流程后在管理端对报销申请进行核销;所述物品申领单元用于供学生发起领取所需物资的领用请求,管理员在管理端审核通过后接受该请求,并发放物资;最后由学生在学生端对领用请求进行核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课上互动模块中,到课签到单元在课程开始前后的预设时段内保持开放,并由学生在学生端提交签到请求,管理端在接收签到请求的同时采集相应的验证信息,在验证信息通过后记录当前学生在当前课堂的签到完成信息,并反馈至对应的学生端;所述随机点名单元用于供教师在教师端使用,教师发起随机点名请求后,随机点名单元从本堂课程中已经签到完成的所有学生中随机抽取指定数量的学生,并将点名学生的名单反馈至教师端;课堂测验单元用于支持教师在教师端新建课堂笔试测验任务,生成的测验任务发布至学生端,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在线答题或拍照上传笔试答题结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课后互动模块中,作业布置单元用于供老师发布课后作业,学生在学生端进行在线解答或拍照上传纸质答题记录;问题答疑单元用于供学生向指定的任课老师提交答疑请求,答疑请求由管理端进行合法性和重复性审查,审核过程中对非法答疑请求进行直接驳回,所提出问题合法且重复将会进行相关问题跳转推送,对合法的新增问题则推送至教师端,由指定教师在教师端完成解答后,管理端将答疑内容发布在学生端的问题答疑单元内;课程课件单元用于供教师上传每门课程的课件或其它学习资料,上传的资料对应课程的全体学生均具有查看权限,下载权限则由教师在教师端人工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考评管理模块中,考试信息单元用于向每个学生发布当前学期主修的各个科目需要完成的各类考试对应的考试信息;考试信息包括课程名称、考场信息、考试时间和考试要求;所述复习题库单元用于供任课教师在课程结束后上传与课程有关的复习资料或指定的电子版的学习资料或含有指定复习资料信息的文本文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社交活动模块中,比赛组队单元用于供学生端进行比赛信息交流和个人信息的发布,并可以发布队友征集信息,管理端对发布的信息进行中审核,并将审核通过的内容推送到指定范围的所有学生端的比赛组队单元中进行展示,其余学生可提交组队请求,并等待征集组队者同意;笔记分享单元用于供所有学生按照科目分享的各自学习笔记,学习笔记经管理端审核后推送到所有选修当前科目的学生的学生端中;会议通知用于供管理人员在管理端向所有学生发布组织培训或科研会议的相关通知,并由学生在学生端提交参会请求,参会请求经具有权限的管理人员审核后通过。
10.一种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系统,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创建出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所述管理端的数据库服务器基于MySQL设计,所述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系统支持管理端对学生端和教师端的数据推送服务,以及学生端和教师端对管理端的数据库服务器内数据的访问请求。
CN202310345810.XA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及其系统 Pending CN1166643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5810.XA CN116664352A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5810.XA CN116664352A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4352A true CN116664352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19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45810.XA Pending CN116664352A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6435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94714A (zh) * 2024-01-02 2024-02-02 朗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幼教的智慧教学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94714A (zh) * 2024-01-02 2024-02-02 朗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幼教的智慧教学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7494714B (zh) * 2024-01-02 2024-03-22 朗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幼教的智慧教学管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91635B2 (en) Management of job candidate interview process using online facility
US20070088601A1 (en) On-line interview processing
CN110751363B (zh) 智慧培训评价系统和方法
EP3789952A1 (en) Talent and work experience-centered credit recognition academic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talent contribution bank service using same
Yalova et al.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in development of e-learning system for IT students
CN112396316A (zh) 一种教师教学考核评价系统
CN116664352A (zh) 一种电子化学院综合管理平台及其系统
Liljenberg et al. Organizational building versus teachers’ personal and relational needs for school improvement
Chunwijitra et al. Development of MOOC service framework for life long learning: A case study of Thai MOOC
Petrenko et al. A System for Training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 with the Use of an Aggregator Platform for the Digital Economy
KR101681404B1 (ko) 사전체험 강의 제공 장치 및 사전체험 강의 제공 방법
Siu A Virtual Water Cooler: The ecology of an online community of practice to support teachers’ informal learning
Anderson III Web 2.0 tools as interventions for training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TWI292889B (zh)
Swasha et al. Notes Sharing and Student performance Analysis Web Application
IORDAN et al. MOODLE PLATFORM’SUPPORT IN DIGITIZING THE ACADEMIC PROCESS. CASE STUDY WEST UNIVERSITY OF TIMIȘOARA
Kumar et al. Analysis of online students’ use of embedded library instruction in a graduat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urse
KR20040005790A (ko) 학습 커뮤니티에서의 협동 학습 평가 방법 및 시스템
LUPINA A MULTIPLE CASE STUD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PED COMPUTERIZATION PROGRAM (DCP): SCHOOL HEADS'INITIATIVES IN FOCUS
Podder et al. A Search for Digital Literacy
Kuchyn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a Single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of the University “NMU Digital”
Toane et al. Aligning Business IL with Startup Thinking: A Series of Open Workshops
Shiny Determining the Efficiency of Attendance Checking using QR Code Scanner Application
Chu Creating Intellectual Capital through a Learning-Driven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in a Hong Kong School
Pals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selected agencies and groups in providing inservice education for vocational agriculture instructors in Iow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