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61526B - 一种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及气体温度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及气体温度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61526B
CN116661526B CN202310956735.0A CN202310956735A CN116661526B CN 116661526 B CN116661526 B CN 116661526B CN 202310956735 A CN202310956735 A CN 202310956735A CN 116661526 B CN116661526 B CN 1166615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heat exchanger
temperature
gas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567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61526A (zh
Inventor
胡玉琦
郭海东
王良伟
陈桦
舒雅
甘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Firets Test Equipment Co ltd
Sichua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Department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Firets Test Equipment Co ltd
Sichua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Departme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Firets Test Equipment Co ltd, Sichua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Department filed Critical Sichuan Firets Tes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5673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615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61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15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615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15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30Automatic controllers with an auxiliary heating device affecting the sensing element, e.g. for anticipating change of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及气体温度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液体制冷模块;循环组件,循环组件的第一输入口与液体制冷模块的第一输出口连接,循环组件的第二输入口与第一换热器的输出口连接,循环组件的输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输入口连接;控制器,控制器与循环组件的控制端连接,用于在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处于制冷模式的情况下,周期性地控制循环组件从液体制冷模块和第一换热器获取液体的比例,以控制从循环组件输出至第一换热器的循环液的第一温度;第一换热器,用于基于循环组件输送的循环液对输送至气体温度控制装置的气体进行降温处理,以使得气体温度控制装置输出的气体的温度满足第一目标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及气体温度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温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及气体温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材料、防火测试中,需要改变测试环境的温度来模拟不同气候,以在不同气候下确定样本的燃烧情况;其中,在改变测试环境的温度时,相关技术中通常是采用管道式鼓风加热组件,对测试环境的温度进行加热以模拟不同气候;但是,这种改变测试环境的温度方案无法提供测试环境以下的温度来模拟气候,导致确定的测试样本的燃烧情况的完整性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气体温度控制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提供测试环境以下的温度来模拟气候,导致确定的测试样本的燃烧情况的完整性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气体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包括:
液体制冷模块;
循环组件,所述循环组件的第一输入口与所述液体制冷模块的第一输出口连接,所述循环组件的第二输入口与第一换热器的输出口连接,所述循环组件的输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输入口连接;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循环组件的控制端连接,用于在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处于制冷模式的情况下,周期性地控制所述循环组件从所述液体制冷模块和所述第一换热器获取液体的比例,以控制从所述循环组件输出至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循环液的第一温度;其中,所述液体制冷模块输出的液体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换热器输出的液体的温度;
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基于所述循环组件输送的循环液对输送至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置的气体进行降温处理,以使得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置输出的气体的温度满足第一目标温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循环组件,包括:
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第一输入口与所述液体制冷模块的第一输出口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二输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输出口连接,所述三通阀的输出口与循环泵的输入口的连接;
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输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输入口连接,用于将所述三通阀获取的所述循环液输送至所述第一换热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三通阀的控制端连接,用于周期性基于确定的所述循环液的第二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二目标温度对应的实际采集的所述循环液的第二温度,控制所述三通阀从所述液体制冷模块和所述第一换热器获取液体的比例,以控制所述三通阀通过所述循环泵输送至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循环液的第一温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在历史时间输出的气体的第三温度,基于所述第三温度和所述第一目标温度,确定第二目标温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液体制冷模块包括:
供液泵,所述供液泵的输入口与储液箱的输出口连接,所述供液泵的输出口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输入口连接,用于将所述储液箱中的液体输送至第二换热器;
所述储液箱;
制冷机,用于生成制冷剂;
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输入口与所述制冷机的输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输出口与所述制冷机的输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输出口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一输入口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制冷机的当前状态和所述供液泵输送至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液体,确定输出至所述三通阀的液体;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不同。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换热器,还用于在所述制冷机的当前状态为非工作状态的情况下,从所述供液泵输送至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液体中,确定输出至所述三通阀的液体;
所述第二换热器,还用于在所述制冷机的当前状态为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制冷机输送的制冷剂,对所述供液泵输送的液体进行降温处理,并从降温处理后的液体中,确定输出至所述三通阀的液体。
上述方案中,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基于在当前时间之前最近时间所述制冷机的状态、所述储液箱中液体的温度和第二目标温度,控制所述制冷机的当前状态。
上述方案中,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当前时间之前最近时间所述制冷机的状态为非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目标温度和第一预设温度确定第四温度,基于所述储液箱中液体的温度和所述第四温度,确定所述制冷机的当前状态;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当前时间之前最近时间所述制冷机的状态为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目标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确定第五温度,基于所述储液箱中液体的温度和所述第五温度,确定所述制冷机的当前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气体加热器,所述气体加热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处于制热模式,且所述循环组件、所述液体制冷模块和所述第一换热器均处于非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发送的功率控制比例参数,并基于所述功率控制比例参数调整所述气体加热器的运行状态,以使得所述气体加热器对传输至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置的气体进行升温处理,以使得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置输出的气体的温度满足所述第一目标温度。
一种气体温度控制方法,应用于气体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置所处的模式;
在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处于制冷模式的情况下,周期性地控制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置中循环组件从液体制冷模块和第一换热器获取液体的比例,以控制通过所述循环组件输出至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循环液的第一温度;
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基于所述循环组件输送的循环液对输送至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置的气体进行降温处理,以使得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置输出的气体的温度满足第一目标温度;所述液体制冷模块输出的液体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换热器输出的液体的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及气体温度控制方法,包括液体制冷模块;循环组件,循环组件的第一输入口与液体制冷模块的第一输出口连接,循环组件的第二输入口与第一换热器的输出口连接,循环组件的输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输入口连接;控制器,控制器与循环组件的控制端连接,用于在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处于制冷模式的情况下,周期性地控制循环组件从液体制冷模块和第一换热器获取液体的比例,以控制从循环组件输出至第一换热器的循环液的第一温度;其中,液体制冷模块输出的液体的温度低于第一换热器输出的液体的温度;第一换热器,用于基于循环组件输送的循环液对输送至气体温度控制装置的气体进行降温处理,以使得气体温度控制装置输出的气体的温度满足第一目标温度;如此,通过控制循环组件从液体制冷模块和第一换热器获取液体的比例,来控制从循环组件输出至第一换热器的循环液的第一温度,以通过流入至第一换热器中的循环液来对流入气体温度控制装置中的气体进行降温,使得降温后的气体的温度可以满足第一目标温度,实现了能够提供测试环境以下的温度来模拟气候,进一步提高了基于测试环境以下的温度来模拟的气候,来确定样本的燃烧情况的完整性,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提供测试环境以下的温度来模拟气候,导致确定的测试样本的燃烧情况的完整性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体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气体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气体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体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气体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体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体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中标记如下:
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液体制冷模块-101;供液泵-1011;储液箱-1012;第二换热器-1013;制冷机-1014;循环组件-102;三通阀-1021;循环泵-1022;第一换热器-103;控制器-104;气体加热器-105;第一三通-106;第二三通-107;第三三通-10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该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包括:
液体制冷模块101;
循环组件102,循环组件102的第一输入口与液体制冷模块101的第一输出口连接,循环组件102的第二输入口与第一换热器103的输出口连接,循环组件102的输出口与第一换热器103的输入口连接;
控制器104,控制器104与循环组件102的控制端连接,用于在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处于制冷模式的情况下,周期性地控制循环组件102从液体制冷模块101和第一换热器103获取液体的比例,以控制从循环组件102输出至第一换热器103的循环液的第一温度;其中,液体制冷模块101输出的液体的温度低于第一换热器103输出的液体的温度;
第一换热器103,用于基于循环组件102输送的循环液对输送至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的气体进行降温处理,以使得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输出的气体的温度满足第一目标温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液体制冷模块101用于生成第一液体;第一换热器103用于生成第二液体;第一液体的温度低于第二液体的温度。液体制冷模块101可以将生成全部的第一液体输送至循环组件102,也可以将部分的第一液体输送至循环组件102。第一换热器103可以将生成的全部的第二液体输送至循环组件102,也可以将生成的部分第二液体输送至循环组件102。其中,液体制冷模块101输送至循环组件102的液体(即第一液体)的量和第一换热器103输送至循环组件102的液体的量由控制器104来确定。
具体地,控制器104可以确定循环组件102从液体制冷模块101和第一换热器103获取液体的比例,并基于该比例,确定从液体制冷模块101获取液体的量以及从第一换热器103获取液体的量。
其中,控制器104可以是体积较小的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其他类型体积较小、适合装载在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内部的控制器件。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器104可以是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Proportion IntegrationDifferentiation,PID),简称为PID控制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器104可以周期性地计算循环组件102从液体制冷模块101和第一换热器103获取液体的比例,并发送该比例至循环组件102,循环组件102可以基于该比例,从液体制冷模块101和/或第一换热器103中获取液体,以得到循环液,并将获得的循环液输送至第一换热器103,使得第一换热器103可以基于循环组件102输送的循环液对流入至第一换热器103的气体进行降温处理并输出,并将参与降温处理后的循环液输送至循环组件102,以实现液体循环利用;其中,当分别从液体制冷模块101和第一换热器103获取液体时,可以将从液体制冷模块101获取的液体和从第一换热器103获取的液体进行混合,并将得到的混合液作为循环液输送至第一换热器103。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当确定循环组件102从液体制冷模块101和第一换热器103获取液体的比例为0:1时,则表示只从第一换热器103中获取液体;当比例为1:0时,则表示只从液体制冷模块101中获取液体;当比例为1:1时,则表示循环组件102获取的液体中50%来自于液体制冷模块101,50%来自于第一换热器103,此时,循环组件102输出至第一换热器103的循环液为将获取的液体进行混合后得到的混合液体,此时混合液体的温度高于液体制冷模块101中生成的第一液体的温度,且混合液体的温度低于循环组件102获得的第一换热器103中的液体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控制器104周期性地,控制循环组件102从液体制冷模块101和第一换热器103获取液体的比例,实现了灵活控制循环组件102输出至第一换热器103的循环液的温度,以便基于流入第一换热器103的循环液来对输入至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的气体进行降温处理,以实现对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输出的气体的温度进行灵活控制,使得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输出的气体的温度满足第一目标温度。其中,第一目标温度是预设的。
需要说明的是,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输出的气体满足第一目标温度,可以理解为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输出的气体接近于第一目标温度。其中,第一目标温度是预先设置的。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第一目标温度和温度误差范围,确定第一目标温度范围,在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输出的气体的温度在第一目标温度范围之内,则表明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输出的气体的温度接近于第一目标温度。
其中,第一换热器103可以是能够实现利用液体对空气进行降温的功能的器件;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换热器103具体可以是表冷器,也可以是称之为表冷换热器。
需要说明的是,当测试环境输入至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的气体的温度变化时,可以通过计算循环组件102从液体制冷模块101和第一换热器103获取液体的比例,以控制循环组件102流入至第一换热器103中循环液的温度,以实现不同温度的输入气体采用不同温度的循环液进行降温处理,以使得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输出的气体满足第一目标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液体制冷模块;循环组件,循环组件的第一输入口与液体制冷模块的第一输出口连接,循环组件的第二输入口与第一换热器的输出口连接,循环组件的输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输入口连接;控制器,控制器与循环组件的控制端连接,用于在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处于制冷模式的情况下,周期性地控制循环组件从液体制冷模块和第一换热器获取液体的比例,以控制从循环组件输出至第一换热器的循环液的第一温度;其中,液体制冷模块输出的液体的温度低于第一换热器输出的液体的温度;第一换热器,用于基于循环组件输送的循环液对输送至气体温度控制装置的气体进行降温处理,以使得气体温度控制装置输出的气体的温度满足第一目标温度;如此,通过控制循环组件从液体制冷模块和第一换热器获取液体的比例,来控制从循环组件输出至第一换热器的循环液的第一温度,以通过流入至第一换热器中的循环液来对流入至气体温度控制装置中的气体进行降温,使得降温后的气体的温度可以满足第一目标温度,实现了能够提供测试环境以下的温度来模拟气候,进一步提高了基于测试环境以下的温度来模拟的气候,来确定样本的燃烧情况的完整性,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提供测试环境以下的温度来模拟气候,导致确定的测试样本的燃烧情况的完整性低的问题。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循环组件102,包括:
三通阀1021,三通阀1021的第一输入口与液体制冷模块101的第一输出口连接,三通阀1021的第二输入口与第一换热器103的输出口连接,三通阀1021的输出口与循环泵1022的输入口的连接;
循环泵1022,循环泵1022的输出口与第一换热器103的输入口连接,用于将三通阀1021获取的循环液输送至第一换热器103。
具体地,如图2所示,控制器104用于控制三通阀1021从液体制冷模块101和第一换热器103获取液体的比例,以控制从三通阀1021通过循环泵1022输出至第一换热器103的循环液的第一温度。其中,控制器104具体可以通过控制三通阀1021的阀门角度,来控制三通阀1021从液体制冷模块101和第一换热器103获取液体的比例,以控制通过循环泵1022流入第一换热器103的参与气体降温的循环液的温度,实现了灵活对气体进行降温,以输出满足第一目标温度的气体。
其中,循环泵1022用于提供液体循环动力,以将三通阀1021获取的液体输送至第一换热器103,第一换热器103可以基于输送的液体进行气体降温处理,之后第一换热器103可以将参与了气体降温的液体重新输送至三通阀1021,实现三通阀1021、循环泵1022、第一换热器103之间的液体循环。
需要说明的是,三通阀1021的阀门角度可以是控制器104基于第一目标温度和在当前时间之前最近时间检测到的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输出的气体的温度确定的。其中,三通阀1021的阀门角度范围为(0~90度)。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三通阀1021的阀门角度为0°度时,三通阀1021的第一输入口全开,且第二输入口关闭,此时三通阀1021获取的液体只来自101;当三通阀1021的阀门角度为90°度时,此时三通阀1021的第一输入口关闭,且第二输入口全开,此时三通阀1021获取的液体只来自第一换热器103;当三通阀1021的阀门角度为45°,此时三通阀1021获取的液体一半来自于液体制冷模块101,一半来自于第一换热器103。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控制器104与三通阀1021的控制端连接,用于周期性基于确定的循环液的第二目标温度和第二目标温度对应的实际采集的循环液的第二温度,控制三通阀1021从液体制冷模块101和第一换热器103获取液体的比例,以控制三通阀1021通过循环泵1022输送至第一换热器103的循环液的第一温度。
其中,控制器104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与三通阀1021的控制端连接;循环泵1022和第一换热器103之间设置有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三通阀1021通过循环泵1022输送至第一换热器103中的循环液的温度;第二温度为设置第二目标温度后,采集的循环液的实际温度。
具体地,第一控制器可以基于第二目标温度和第二温度之间的差值,确定三通阀1021的阀门角度,并发送携带有三通阀1021的阀门角度的控制指令至三通阀1021,三通阀1021可以响应于控制指令,调整自身的阀门角度,使得调整后的阀门角度与控制指令中携带的阀门角度相同,以实现控制从液体制冷模块101和第一换热器103中获取液体的比例,进而实现控制三通阀1021通过循环泵1022输出至第一换热器103的循环液的第一温度。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器104用于获取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在历史时间输出的气体的第三温度,基于第三温度和第一目标温度,确定第二目标温度。
其中,控制器104还可以包括第二控制器;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的气体输出口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输出的气体的温度;第二控制器可以从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第三温度,并基于第三温度和第一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确定第二目标温度,并发送第二目标温度至第一控制器,使得第一控制器可以基于第二目标温度和第二目标温度对应的循环液的实际温度之间的差值,确定三通阀1021的阀门角度。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控制器为PID控制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能够周期性地检测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输出的气体温度,针对每一周期,根据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输出的气体的温度和第一目标温度,确定第二目标温度;也就是说,第二目标温度也是周期性确定的,是一个动态调整的变量;之后根据循环液的第二目标温度和第二目标温度对应的循环液的实际温度之间的差值,控制三通阀1021的阀门角度,以实现周期性地根据反馈结果来调整三通阀1021的阀门角度,以调整循环液的温度,提高了降低气体温度的准确度,使得在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在制冷模式下,输出的气体的温度可以趋近于第一目标温度,提高了控制气体温度的精确度。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液体制冷模块101包括:
供液泵1011,供液泵1011的输入口与储液箱1012的输出口连接,供液泵1011的输出口与第二换热器1013的第一输入口连接,用于将储液箱1012中的液体输送至第二换热器1013;
储液箱1012;
制冷机1014,用于生成制冷剂;
第二换热器1013,第二换热器1013的第二输入口与制冷机1014的输出口连接,第二换热器1013的第一输出口与制冷机1014的输入口连接,第二换热器1013的第二输出口与三通阀1021的第一输入口连接,用于基于制冷机1014的当前状态和供液泵1011输送至第二换热器1013的液体,确定输出至三通阀1021的液体;其中,第一换热器103和第二换热器1013不同。
具体地,储液箱1012中存储有第三液体;其中,第二换热器1013可以基于第三液体确定第一液体。其中,供液泵1011可以将储液箱1012中的液体抽取后输送至第二换热器1013;第二换热器1013可以基于制冷机1014的当前状态和储液箱1012输送至第二换热器1013的液体,生成第一液体,以便后续三通阀1021从生成第一液体中获取液体。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液体可以是水或防冻液。
其中,第二换热器1013和第一换热器103的类型不同;第二换热器1013可以是具备对液体进行降温的能力的换热器;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换热器1013可以是板式换热器。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1013,还用于在制冷机1014的当前状态为非工作状态的情况下,从供液泵1011输送至第二换热器1013的液体中,确定输出至三通阀1021的液体。
第二换热器1013,还用于在制冷机1014的当前状态为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基于制冷机1014输送的制冷剂,对储液箱1012输送的液体进行降温处理,并从降温处理后的液体中,确定输出至三通阀1021的液体。
具体的,第二换热器1013可以在制冷机1014的当前状态为非工作状态的情况下,不对供液泵1011输送至第二换热器1013的液体做任何处理,可以将供液泵1011输送至第二换热器1013的液体作为第一液体;其中,第二换热器1013输出的液体的温度为储液箱1012中液体的温度。
第二换热器1013可以在制冷机1014的当前状态为工作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制冷机1014输送的制冷剂,并采用制冷剂对供液泵1011输送至第二换热器1013的液体进行降温处理,得到第一液体;此时,第二换热器1013输出的液体的温度低于储液箱1012中液体的温度。如此,基于制冷机1014的当前状态和供液泵1011输送至第二换热器1013的液体,实现了对三通阀1021从第二换热器1013中获取的液体的温度的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换热器1013基于制冷剂,对供液泵1011输送的液体进行降温处理后,还需要将参与降温处理的制冷剂输送至制冷机1014,以便循环利用。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过程中,制冷剂可以是液体氟;第二换热器1013可以基于液体氟,对储能箱通过供液泵1011输送的液体进行降温处理,此时,液体氟参与降温处理后,变成气体氟,由第二换热器1013输送气体氟至制冷机1014,以进行循环利用。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器104还用于基于在当前时间之前最近时间制冷机1014的状态、储液箱1012中液体的温度和第二目标温度,控制制冷机1014的当前状态。
具体地,可以将储液箱1012中液体的温度和第二目标温度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并基于在当前时间之前最近时间制冷机1014的状态和比较结果,来控制制冷机1014的当前状态,提高了控制制冷机1014的当前状态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比较结果表征储液箱1012中液体的温度高于第二目标温度,且制冷机1014的状态为非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则控制制冷机1014的当前状态为工作状态;在比较结果表征储液箱1012中液体的温度高于第二目标温度,且制冷机1014的状态为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则继续保持制冷机1014的状态,即制冷机1014的当前状态为工作状态。
在比较结果表征储液箱1012中液体的温度低于第二目标温度,且制冷机1014的状态为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则控制制冷机1014的当前状态为非工作状态;在比较结果表征储液箱1012中液体的温度高于第二目标温度,且制冷机1014的状态为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则继续保持制冷机1014的状态,即制冷机1014的当前状态为工作状态。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器104还用于在当前时间之前最近时间制冷机1014的状态为非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基于第二目标温度和第一预设温度确定第四温度,基于储液箱1012中液体的温度和第四温度,确定制冷机1014的当前状态;
控制器104还用于在当前时间之前最近时间制冷机1014的状态为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基于第二目标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确定第五温度,基于储液箱1012中液体的温度和第五温度,确定制冷机1014的当前状态。
具体地,控制器104可以在当前时间之前最近时间制冷机1014的状态为非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基于第二目标温度和第一预设温度确定第四温度,在储液箱1012中液体的温度高于第四温度的情况下,控制制冷机1014的当前状态为工作状态;在储液箱1012中液体的温度低于第四温度的情况下,则继续保持制冷机1014的状态不变,即控制制冷机1014的当前状态为非工作状态。
在制冷机1014的状态为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基于第二目标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确定第五温度,在储液箱1012中液体的温度低于第五温度的情况下,确定制冷机1014的当前状态为非工作状态;在储液箱1012中液体的温度高于第五温度的情况下,则继续保持制冷机1014的状态不变,即控制制冷机1014的当前状态为工作状态。如此,实现了灵活控制制冷机1014的当前状态,以提高控制循环液的温度的准确性。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包括:
气体加热器105,气体加热器105的控制端与控制器104连接,用于接收控制器104在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处于制热模式,且循环组件102、液体制冷模块101和第一换热器103均处于非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发送的功率控制比例参数,并基于功率控制比例参数调整气体加热器105的运行状态,以使得气体加热器105对传输至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的气体进行升温处理,进而使得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输出的气体的温度满足第一目标温度。
具体地,控制器104包括第三控制器,第三控制器用于在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处于制热模式,且循环组件102、液体制冷模块101和第一换热器103均处于非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基于获取的当前时间之前最近时间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输出的气体的温度和第一目标温度,确定功率控制比例参数,并发送功率控制比例参数至气体加热器105,使得气体加热器105能够基于功率控制比例参数调整自身的输出功率,以采用不同的输出功率对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输入的气体进行升温,以输出满足第一目标温度的气体;如此,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不仅能够对测试环境中的气体进行降温,而且能够对测试环境中的气体进行升温控制,实现了灵活对测试环境中的温度进行调整,以实现可以提供测试环境以上的温度和测试环境以下的温度来模拟气候,进一步提高了确定的测试样本的燃烧情况的完整性。
此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还包括:
第一三通106,第一三通106的输入口与第一换热器103的输出口连接,第一三通106的第一输出口与三通阀1021的第二输入口连接,第一三通106的第二输出口与第二三通107的第一输入口连接;
第二三通107,第二三通107的第二输入口与第二换热器1013的第二输出口连接,第二三通107的输出口与储液箱1012的输入口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三通106不仅可以从第一换热器103中输送三通阀1021所需的液体,还可以将第一换热器103中的多余液体输送至储液箱1012。通过第二三通107,可以将第二换热器1013中多余的液体输送至储液箱1012,以实现液体的收集,以便后续的循环利用避免液体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气体温度控制装置100还包括第三三通108,第三三通108的输入口与第二换热器1013的第二输出口连接,第三三通108的第一输出口与三通阀1021的第一输入口连接,第三三通108的第二输出口与第二三通107的第二输入口连接;如此,通过第三三通108可以将第二换热器1013输出的液体给到了三通阀1021,当第二换热器1013输出的液体量大于三通阀1021从第二换热器1013所需的液体的量时,第三三通108可以将第二换热器1013输出的液体一部分给到了三通阀1021,并将多余的另一部分通过第二三通107输送至储液箱1012,以实现液体的收集,避免资源浪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体温度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循环组件从液体制冷模块和第一换热器获取液体的比例,来控制从循环组件输出至第一换热器的循环液的第一温度,以通过流入至第一换热器中的循环液来对流入气体温度控制装置中的气体进行降温,使得降温后的气体的温度可以满足第一目标温度,实现了能够提供测试环境以下的温度来模拟气候,进一步提高了基于测试环境以下的温度来模拟的气候,确定样本的燃烧情况的完整性,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提供测试环境以下的温度来模拟气候,导致确定的测试样本的燃烧情况的完整性低的问题。
基于前述实施例,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气体温度控制方法,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确定气体温度控制装置所处的模式。
具体地,可以获取输入至气体温度控制装置的气体的温度,在输入至气体温度控制装置的气体的温度高于第一目标温度的情况下,则控制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处于制冷模式;在输入至气体温度控制装置的气体的温度低于第一目标温度的情况下,则控制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处于制热模式。
S202、在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处于制冷模式的情况下,周期性地控制气体温度控制装置中循环组件从液体制冷模块和第一换热器获取液体的比例,以控制通过循环组件输出至第一换热器的循环液的第一温度。
其中,第一换热器,用于基于循环组件输送的循环液对输送至气体温度控制装置的气体进行降温处理,以使得气体温度控制装置输出的气体的温度满足第一目标温度;液体制冷模块输出的液体的温度低于第一换热器输出的液体的温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获取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在当前时间之前最近时间输出的气体的第三温度,并通过第二控制器,对第三温度和第一目标温度进行分析,确定第二目标温度,并通过第一控制器基于第二目标温度和第二目标温度对应的循环液的实际温度,控制气体温度控制装置中循环组件从液体制冷模块和第一换热器获取液体的比例。其中,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均为PID控制器。
下述结合应用场景,对本申请提供的气体温度控制方法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步骤a1、启动供液泵、循环泵、三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检测输入至气体温度控制装置的气体的温度,将输入至气体温度控制装置的气体的温度与设定的第一目标温度进行比较,当输入至气体温度控制装置的气体的温度高于第一目标温度时,控制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处于制冷模式,并执行步骤a2~ a4。
当输入至气体温度控制装置的气体的温度低于第一目标温度时,控制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处于制热模式,并执行步骤a5~ a6。
步骤a2、根据当前时间之前最近时间制冷机的状态以及储液箱中液体的温度,确定是否需要启动或关闭制冷机;在当前时间之前最近时间制冷机的状态为停止状态(即非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如果储液箱中液体的温度高于循环液的第二目标温度-5℃,则控制制冷机的当前状态为工作状态;在当前时间之前最近时间制冷机的状态为启动状态(即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如果储液箱中液体的温度低于循环液的第二目标温度-10℃,则控制制冷机的当前状态为停止状态(即非工作状态)。
步骤a3、运行第二PID控制器,第二PID控制器用于控制气体温度控制装置输出的气体的温度,其输入参数的设定值为第一目标温度(25℃),输入参数的实际反馈值为气体温度控制装置输出的气体的温度,基于第一目标温度和气体温度控制装置输出的气体的温度,周期性地确定第二目标温度;其中,第二控制器包括第二PID控制器。
步骤a4、运行第一PID控制器,第一PID控制器用于控制循环液的温度,第一PID控制器的输入参数为第二目标温度,输入参数的实际反馈值为从循环泵流出的循环液的实际温度,基于第二目标温度和第二目标温度对应的循环液的实际温度之间的差值,确定三通阀的阀门角度,并发送携带有阀门角度的控制命令至三通阀,以控制三通阀从第二换热器和第一换热器中获取液体的比例,以控制循环泵流入至第一换热器的循环液的温度,从而使得第一换热器可以基于循环泵输送的循环液进行降温,以使得气体温度控制装置输出的气体的温度持续满足第一目标温度。
步骤a5、关闭供液泵、循环泵、三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
步骤a6,运行第三PID控制器,将第一目标温度和检测到的气体输出装置输出的气体的温度输入至第三PID控制器,使得第三PID控制器基于第一目标温度和检测到的气体输出装置输出的气体的温度,周期性地计算功率控制比参数,并将功率控制比参数发送至气体加热器,以进行加热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与其它实施例中相同内容的说明,可以参照其它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体温度控制方法,确定气体温度控制装置所处的模式;在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处于制冷模式的情况下,周期性地控制气体温度控制装置中循环组件从液体制冷模块和第一换热器获取液体的比例,以控制通过循环组件输出至第一换热器的循环液的第一温度;其中, 第一换热器,用于基于循环组件输送的循环液对输送至气体温度控制装置的气体进行降温处理,以使得气体温度控制装置输出的气体的温度满足第一目标温度;液体制冷模块输出的液体的温度低于第一换热器输出的液体的温度;如此,通过控制循环组件从液体制冷模块和第一换热器获取液体的比例,来控制从循环组件输出至第一换热器的循环液的第一温度,以通过流入至第一换热器中的循环液来对流入气体温度控制装置中的气体进行降温,使得降温后的气体的温度可以满足第一目标温度,实现了能够提供测试环境以下的温度来模拟气候,进一步提高了基于测试环境以下的温度来模拟的气候,确定样本的燃烧情况的完整性,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提供测试环境以下的温度来模拟气候,导致确定的测试样本的燃烧情况的完整性低的问题。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该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图7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气体温度控制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等存储器;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种电子设备,如移动电话、计算机、平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液体制冷模块;
循环组件,所述循环组件的第一输入口与所述液体制冷模块的第一输出口连接,所述循环组件的第二输入口与第一换热器的输出口连接,所述循环组件的输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输入口连接;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循环组件的控制端连接,用于在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处于制冷模式的情况下,周期性地控制所述循环组件从所述液体制冷模块和所述第一换热器获取液体的比例,以控制从所述循环组件输出至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循环液的第一温度;其中,所述液体制冷模块输出的液体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换热器输出的液体的温度;
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基于所述循环组件输送的循环液对输送至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置的气体进行降温处理,以使得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置输出的气体的温度满足第一目标温度;
其中,所述循环组件,包括:
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第一输入口与所述液体制冷模块的第一输出口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二输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输出口连接,所述三通阀的输出口与循环泵的输入口的连接;
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输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输入口连接,用于将所述三通阀获取的所述循环液输送至所述第一换热器;
所述液体制冷模块包括:
供液泵,所述供液泵的输入口与储液箱的输出口连接,所述供液泵的输出口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输入口连接,用于将所述储液箱中的液体输送至第二换热器;
所述储液箱;
制冷机,用于生成制冷剂;
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输入口与所述制冷机的输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输出口与所述制冷机的输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输出口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一输入口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制冷机的当前状态和所述供液泵输送至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液体,确定输出至所述三通阀的液体;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不同;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当前时间之前最近时间所述制冷机的状态为非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基于确定的循环液的第二目标温度和第一预设温度确定第四温度,基于所述储液箱中液体的温度和所述第四温度,确定所述制冷机的当前状态;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当前时间之前最近时间所述制冷机的状态为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目标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确定第五温度,基于所述储液箱中液体的温度和所述第五温度,确定所述制冷机的当前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三通阀的控制端连接,用于周期性基于确定的所述循环液的第二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二目标温度对应的实际采集的所述循环液的第二温度,控制所述三通阀从所述液体制冷模块和所述第一换热器获取液体的比例,以控制所述三通阀通过所述循环泵输送至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循环液的第一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在历史时间输出的气体的第三温度,基于所述第三温度和所述第一目标温度,确定第二目标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还用于在所述制冷机的当前状态为非工作状态的情况下,从所述供液泵输送至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液体中,确定输出至所述三通阀的液体;
所述第二换热器,还用于在所述制冷机的当前状态为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制冷机输送的制冷剂,对所述供液泵输送的液体进行降温处理,并从降温处理后的液体中,确定输出至所述三通阀的液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气体加热器,所述气体加热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处于制热模式,且所述循环组件、所述液体制冷模块和所述第一换热器均处于非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发送的功率控制比例参数,并基于所述功率控制比例参数调整所述气体加热器的运行状态,以使得所述气体加热器对传输至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置的气体进行升温处理,以使得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置输出的气体的温度满足所述第一目标温度。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气体温度控制装置的气体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置所处的模式;
在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处于制冷模式的情况下,周期性地控制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置中循环组件从液体制冷模块和第一换热器获取液体的比例,以控制通过所述循环组件输出至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循环液的第一温度;
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基于所述循环组件输送的循环液对输送至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置的气体进行降温处理,以使得所述气体温度控制装置输出的气体的温度满足第一目标温度;所述液体制冷模块输出的液体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换热器输出的液体的温度。
CN202310956735.0A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及气体温度控制方法 Active CN1166615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56735.0A CN116661526B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及气体温度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56735.0A CN116661526B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及气体温度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1526A CN116661526A (zh) 2023-08-29
CN116661526B true CN116661526B (zh) 2023-10-31

Family

ID=87721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56735.0A Active CN116661526B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及气体温度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61526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89406A (ja) * 1995-07-13 1997-04-04 Yazaki Corp ガス吸収式熱源機の冷媒温度制御装置
JP2003200730A (ja) * 2002-01-07 2003-07-15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1178602A (zh) * 2007-12-04 2008-05-14 深圳市星辰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冷却液恒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844139A (zh) * 2017-11-10 2018-03-27 重庆凯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试验台用高精度模拟中冷恒温装置
CN207440640U (zh) * 2017-11-10 2018-06-01 重庆凯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试验台用高精度模拟中冷恒温装置
CN109960298A (zh) * 2019-03-25 2019-07-02 武汉理工大学 适用于多种设备的高低温循环性能测试装置
CN212032023U (zh) * 2020-03-26 2020-11-27 山东宜维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低温恒温实验设备
CN112234269A (zh) * 2020-10-28 2021-01-15 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一种电池控温充电防爆装置
CN112379704A (zh) * 2020-10-29 2021-02-19 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半导体生产用温控系统
WO2021095116A1 (ja) * 2019-11-12 2021-05-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2965546A (zh) * 2021-02-09 2021-06-15 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半导体温度控制的温控系统及温控方法
CN215932473U (zh) * 2021-08-23 2022-03-01 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一种防火涂料隔热效率测试试验炉的控制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61686B4 (de) * 2003-12-30 2008-04-24 Airbus Deutschland Gmbh Kühlsystem zum Kühlen von wärmeerzeugenden Einrichtungen in einem Flugzeug
WO2007076060A2 (en) * 2005-12-21 2007-07-05 Seth Smith Monitor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89406A (ja) * 1995-07-13 1997-04-04 Yazaki Corp ガス吸収式熱源機の冷媒温度制御装置
JP2003200730A (ja) * 2002-01-07 2003-07-15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1178602A (zh) * 2007-12-04 2008-05-14 深圳市星辰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冷却液恒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844139A (zh) * 2017-11-10 2018-03-27 重庆凯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试验台用高精度模拟中冷恒温装置
CN207440640U (zh) * 2017-11-10 2018-06-01 重庆凯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试验台用高精度模拟中冷恒温装置
CN109960298A (zh) * 2019-03-25 2019-07-02 武汉理工大学 适用于多种设备的高低温循环性能测试装置
WO2021095116A1 (ja) * 2019-11-12 2021-05-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12032023U (zh) * 2020-03-26 2020-11-27 山东宜维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低温恒温实验设备
CN112234269A (zh) * 2020-10-28 2021-01-15 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一种电池控温充电防爆装置
CN112379704A (zh) * 2020-10-29 2021-02-19 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半导体生产用温控系统
CN112965546A (zh) * 2021-02-09 2021-06-15 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半导体温度控制的温控系统及温控方法
CN215932473U (zh) * 2021-08-23 2022-03-01 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一种防火涂料隔热效率测试试验炉的控制电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汽车空调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王海群;孟令真;;工业控制计算机(第07期);145-14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1526A (zh) 2023-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96094B (zh) 经由智能供应空气温度设定点控制的冷却单元能量优化
CN112577161A (zh) 空调能耗模型训练方法与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CN109860670B (zh) 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氢气压力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912120B (zh) 燃气热水器中零冷水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0017604B (zh) 一种热水器工作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224697A (zh) 空调电子膨胀阀调节方法、计算机装置、存储介质
US20170306871A1 (en) Condition-based powertrain control system
JP2009031866A (ja) 流量制御バルブおよび流量制御方法
Goyal et al. Model-based feedback control of an ammonia-water absorption chiller
CN116661526B (zh) 一种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及气体温度控制方法
CN111197840B (zh) 组合式风柜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64914B (zh) 加热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JPH11211190A (ja) 外気冷房空調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制御装置
CN114115383B (zh) 烘箱中产品温度的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5869406B2 (ja) 熱交換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トローラ
CN113375311B (zh) 一种fcu末端的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838487A (zh) 多联机空调的控制方法、多联机空调以及存储介质
Mea et al. A versatile modeling approach to monitoring and redu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of telecommunication cooling systems
Wu et al. Adaptive control of oxygen excess ratio in a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system
CN114738826B (zh) 锅炉供热调控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241988A (zh) 一种空调系统的多参数耦合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811947B (zh) 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及燃气热水器
CN113471575B (zh) 一种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管理系统以及汽车
CN117053448B (zh) 一种液冷机组的冷却液温度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117858456A (zh)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单相浸没式液冷系统精准控温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