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60003A - 试样制备装置、试样处理装置、试样制备方法及试样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试样制备装置、试样处理装置、试样制备方法及试样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60003A
CN116660003A CN202310170446.8A CN202310170446A CN116660003A CN 116660003 A CN116660003 A CN 116660003A CN 202310170446 A CN202310170446 A CN 202310170446A CN 116660003 A CN116660003 A CN 1166600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unit
centrifuge tube
container
centrifugal s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704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佐木悠人
正见圭一郎
井口和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sme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ysme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smex Corp filed Critical Sysme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660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00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34Purifying; Clean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30Staining; Impregnating ; Fixation; Dehydration; Multistep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samples of tissue, cell or nucleic acid material and the like f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40Concentrating samples
    • G01N1/4044Concentrating samples by chemical techniques; Digestion; Chemical decomposi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40Concentrating samples
    • G01N1/4077Concentrating samples by other techniques involving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4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4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 G01N15/1434Optical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005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human or animal cells
    • G01N33/5094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human or animal cells for blood cell popul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302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munological test proced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306Improving reaction conditions, e.g. reduction of non-specific binding, promotion of specific bind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431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the carrier being characterised by its particulate for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4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 G01N15/149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sorting particles, e.g. by their size or optical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4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 G01N2015/1486Counting the partic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Centrifugal Separator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实现具备离心分离机的试样制备装置的进一步自动化,提供了一种试样制备装置(100),其具备:安放由用户配置的样本容器(13)及离心管(12)的安放部(20);对离心管(12)所收纳的试样进行离心分离的离心分离部(30);在安放部(20)和离心分离部(30)之间移送离心管(12)的移送部(40);将样本容器(13)所收纳的样本或基于样本制备的试样分装至安放于离心分离部(30)的离心管(12)的分装部(50)。移送部(40)向安放部(20)移送收纳有已离心分离的样本或试样的离心管(12)。

Description

试样制备装置、试样处理装置、试样制备方法及试样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试样制备装置、试样处理装置、试样制备方法及试样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离心分离机的试样制备装置。在该专利文献1的试样制备装置中,用户进行将离心管放置于离心分离机的作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21-1623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用户需要进行将离心管放置于离心分离机的作业,因此从自动化的观点来看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实现具备离心分离机的试样制备装置的进一步自动化。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达成上述目的,第1发明所涉及的试样制备装置(100)是一种从样本制备测定试样的试样制备装置(100),其具备:安放离心管(12)的安放部(20)、移送由安放部(20)安放的离心管(12)的移送部(40)、向移送部(40)移送前或移送后的离心管(12)分装样本的分装部(60)、安放由移送部(40)移送的离心管(12)并通过旋转对分装至离心管的样本进行离心分离的离心分离部(30)。
如上所述,第1发明所涉及的试样制备装置(100)具备在安放部(20)和离心分离部(30)之间移送离心管(12)的移送部(40)。通过移送部(40)能够向离心分离部(30)移送离心管(12),因此能够削减用户将离心管(12)放置于离心分离部(30)的作业,达成进一步自动化。
第2发明所涉及的试样处理装置(100)具备:容器运送机构(22),该容器运送机构(22)包括安放能收纳试样的复数种容器的安放部(20)和让安放部(20)移动的驱动部(21a);处理部,该处理部对容器(10a~10c)或容器(10a~10c)内的试样进行处理;控制部(90);其中,控制部(90)控制容器运送机构(22)及处理部,使得通过驱动部(21a)让复数种容器(10a~10c)向相同方向移动,就至少1种容器(10a~10c)在规定处理位置对至少1种容器(10a~10c)或容器(10a~10c)内的试样进行规定处理。
根据第2发明所涉及的试样处理装置,无需个别地运送复数种容器,因此能够谋求容器运送机构的简化及装置的小型化。
第3发明所涉及的试样制备方法具备以下工序:向离心分离部(30)移送用户配置的离心管(12),向移送至离心分离部(30)的离心管(12)分装样本,通过离心分离部(30)对离心管(12)所收纳的样本进行离心分离。
根据第3发明所涉及的试样制备方法,能够削减用户将离心管(12)放置于离心分离部(30)的作业,达成进一步自动化。
第4发明所涉及的试样处理方法是使用试样处理装置(100)处理试样的方法,该试样处理装置(100)具备:包括安放能收纳试样的复数种容器(10)的安放部(20)和让安放部(20)移动的驱动部(21a)的容器运送机构(22);对容器(10a~10c)或容器(10a~10c)内的试样进行处理的处理部;控制部(90);所述试样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驱动部(21a)让复数种容器(10a~10c)向相同方向移动,就至少1种容器在规定处理位置对至少1种容器(10a~10c)或容器(10a~10c)内的试样进行规定处理。
根据第4发明所涉及的试样处理方法,无需个别地运送复数种容器,因此能够谋求容器运送机构的简化及装置的小型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伴有离心分离的试样制备作业的进一步自动化。且根据本发明,能够谋求容器运送机构的简化及装置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试样制备装置的第1结构例的概要的示意图;
图2为试样制备装置的运送机构的斜视图;
图3为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截面图;
图4为离心管的盒的示图;
图5为试样制备装置的移送部的概略示图;
图6为试样制备装置的离心分离部的盖的第1俯视图;
图7为试样制备装置的离心分离部的盖的第2俯视图;
图8为试样制备装置的离心分离部的盖的第3俯视图;
图9为用于说明试样制备处理的具体例的图;
图10为试样制备装置所涉及的离心管移送时架的移动作业的示图;
图11为试样制备装置所涉及的样本分装时架的移动作业的示图;
图12为试样制备装置所涉及的处理部处理时架的移动作业的示图;
图13为试样制备装置所涉及的处理部处理后的架的移动作业的示图;
图14为用于说明试样制备装置的作业处理的流程图;
图15为试样制备装置的其他结构例的概要的示意图;
图16为试样制备装置所涉及的样本分装并通过处理部处理时的旋转台的示图;
图17为试样制备装置所涉及的离心分离部处理时的旋转台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实施方式。
[试样制备装置的概要]
首先,参照图1,说明作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试样处理装置的试样制备装置100的概要。
试样制备装置100是通过对血液样本进行预处理来制备用于流式细胞仪测定的测定试样的装置。测定试样是来自血液样本的白细胞被免疫染色的试样。更具体而言,制备血液样本所含T细胞的细胞表面抗原(例如CD4、CD25、CD62L)及细胞内抗原(例如FOXP3)被标记抗体标记的测定试样。
图1是对试样制备装置100的结构进行概略图示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试样制备装置100具备设于装置近前侧(Y1方向侧)的架运送部(安放部)20。架运送部20具备:安放复数个处理容器11的架10a、安放复数个离心管12的架10b、安放收纳有血液样本的复数个样本容器13的架10c。架运送部20包括容器运送机构22。架10a~10c沿Y轴空有间隔地排列,且使得各自安放的容器的列沿着X轴排列,即架的纵长方向沿着X轴。在图1的实施方式中,各架被固定,无法从架运送部20取下。用户向固定于架运送部20的各架放置容器11~13。
架运送部20具备让架10a~10c沿X方向一体移动的通用的驱动部21a。
架运送部20具备设于安放处理容器11的架10a和安放离心管(反应容器)12的架10b之间的磁铁23。如后所述,磁铁23用于使得形成于处理容器11内的包括红细胞和磁性粒子(固相)的复合物由于磁力而聚集。
试样制备装置100具备离心分离部30。离心分离部30包括高速旋转的转子31、在转子31的外周部设有复数个的保持器部32。保持器部32例如具有筒状形状,能够在内部收容并安放离心管12。且保持器部32在转子31停止时,将离心管12以其开口向上方的姿势进行安放。
试样制备装置100具备在架运送部20和离心分离部30之间移送离心管12的移送部40。移送部40被移送轴41以能在Y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移送部40还能在Z方向(上下方向)移动。
试样制备装置100具备分装部50。分装部50被与移送部40通用的移送轴41以能在Y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分装部50还能在Z方向(上下方向)移动。分装部50具备吸移管50a,使用吸移管50a向处理容器11分装样本容器13所收纳的样本。
试样制备装置100具备搅拌血液样本的搅拌部51。搅拌部51夹持样本容器13将其从架10c取出,通过翻转搅拌来搅拌样本容器13内的血液样本。
试样制备装置100具备分装部60。分装部60被移送轴61以能在X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移送轴61还被移送轴62以能在Y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由此,分装部60能够在装置内在水平方向移动。分装部60还能在Z方向(上下方向)移动。分装部60具备吸移管60a,使用吸移管60a将设置于试剂设置部70a及试剂设置部70b的试剂分装至架运送部20的处理容器11或离心分离部30内的离心管12。分装部60还吸移通过磁铁23使得磁性粒子为由于磁力而聚集的状态的处理容器11内的上清液,并将其分装至移送到离心分离部30的离心管12。分装部60向由驱动部21a移动至试剂排出位置的处理容器11排出试剂。
试样制备装置100具备试剂设置部70a及70b。试剂设置部70a包括保冷库,以低温状态安放试剂。试剂设置部70b以常温状态安放试剂。
试样制备装置100具备喷嘴清洗部80。喷嘴清洗部80清洗分装部60的喷嘴。
试样制备装置100具备控制装置各部的控制部90。控制部90具备处理器及存储部。处理器例如由CPU构成。存储部可包括内存和存储器。处理器通过执行存储部存储的程序来控制试样制备装置100的各部。
试剂设置部70a包括盖部和闸门构件。试剂设置部70a是构成上侧面的盖部能够开闭的箱状构件。盖部覆盖试剂设置部70a的上部。盖部中,在复数个试剂容器的上方位置形成有让喷嘴通过的复数个插入孔。闸门构件与盖部重合配置。在闸门构件形成有喷嘴的插入孔和遮蔽部。闸门构件设于盖部且与盖部一体开闭。
在图1所示试样制备装置100的布局中,用户为了操作装置而接触的部分、具体而言,将容器放置于试剂设置部70a、70b及架运送部20安放的架10a~10c的初始位置(参照图10)集中配置于装置右侧(X2方向侧)。尤其是用户频繁接触的架运送部20的初始位置在右侧(X2方向侧)的近前(Y1方向侧),而离心分离部30配置于左侧(X1方向侧)的里面(Y2方向侧)。即布局设计为离心分离部30和架运送部20分开规定距离,减少用户将手接近离心分离部30的频率。离心分离部30的转子31为高速旋转的结构,因此为了提高安全性,优选尽量使用户不将手与之接近。试样制备装置100能够通过移送部40将离心管12放置于离心分离部30,由此用户无需接触离心分离部30。并且,用户为了将离心管12放置在装置而接触的架运送部20设于远离离心分离部30的位置,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用户误将手接近运行中的离心分离部30的可能性。
参照图2、图3,说明架运送部20。图2是从后方(Y2方向侧)观察架运送部20的斜视图。架运送部20具备:包括设置架10a~10c的基台21b的上侧部分220;设于上侧部分220的下方、生成·传递让架10a~10c移动的驱动力的下侧部分230。上侧部分220和下侧部分230通过左侧(X1方向侧)的金属板231和右侧(X2方向侧)的金属板232在上下留出空间配置。
架运送部20的下侧部分230包括具有电机的驱动部21a、一对带轮212a、传送带212。驱动部21a的输出轴与左侧(X1方向侧)的带轮212a连接。传送带212沿X轴延伸,两端架设于一对带轮212a。在传送带212固定有连接构件213。连接构件213与滑块214连接。滑块214能够沿导轨215在X方向移动。
图3是图2的架运送部20的沿着III-III线的截面图。滑块214包括设于Y1方向侧且向上方延伸的侧壁部214a和设于Y2方向侧且同样地向上方延伸的侧壁部214b。在基台21b设有沿X轴延伸的狭缝210、211。侧壁部214a介由狭缝210从基台21b下向上突出。侧壁部214b介由狭缝211从基台21b下向上突出。
侧壁部214a的从狭缝210突出的上端部分与用螺丝固定于架10c的底部10c1的紧固件221连结。侧壁部214b的从狭缝211突出的上端部分与用螺丝固定于架10c的底部10c1的紧固件221、用螺丝固定于架10b的底部10b1的紧固件222、用螺丝固定于架10a的底部10a1的紧固件223连结。
在如上结构中,通过上述驱动部21a的驱动,滑块214的侧壁部214a、214b介由狭缝210、211在X轴方向移动的话,与侧壁部214a、214b连结的架10a~10c会一体在X轴方向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架运送部20的滑块214和架10a~10c通过紧固件221、222及223用螺丝固定并固定,但只要是滑块214的运动与架10a~10c啮合,由此使两者连动的结构即可,用螺丝固定不是必须的。例如,可以为:通过在架10a~10c的底部向下方凸状设置的突起和设于侧壁部214a、214b的上端部分的孔来使其相互啮合。
如图2、图3的图示,离心管12在收纳于盒12a的状态下放置于架10b。后述的移送部40将离心管12连同盒12a从架10b取出,并将其移送至离心分离部30。
图4是盒12a的主视图。盒12a具有切口121和凸缘122及123。盒12a由导热性的金属材料、例如铝材料形成。通过使得由热导率高的材料形成盒12a,离心分离部30内调整的温度会向离心管12内的试样传递,易于进行试样的温度管理。切口121使得无图示的读取部能够在收纳于盒12a的状态下直接读取附于离心管12侧面的条形码、二维码等识别信息。凸缘122、123作为移送部40抓着移送盒12a时防止脱落的卡阻件发挥功能。
参照图5说明移送部40的结构。图5是移送部40结构的斜视图。在图5中,为便于理解说明,用相同影线表示一体运动的部件。且为了便于理解离心管12的位置,对离心管12也附上影线。
移送部40安装于构成移送轴41的金属板41A且能够在Y轴及Z轴移动。在金属板41A安装有Y轴电机415。传送带414架于Y轴电机415的输出轴。且在金属板41A安装有水平延伸的导轨411a。在导轨411a安装有金属板411,且金属板411能够滑动。金属板411的一部分通过紧固件413固定于传送带414。由此,传送带由Y轴电机415驱动,与之相伴,金属板411沿Y轴移动。
在金属板411安装有金属板417,金属板417用于支撑后述Z轴移动相关部件。金属板417是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纵长的板,在金属板417下方的背面(X1方向侧的面)安装有Z轴电机416。在金属板417的上方配置有开闭电机420。另外,在金属板417表侧的面(X2方向侧的面)安装有在纵方向延伸的导轨418。Z轴电机416的输出会向于纵方向架设的传送带412传递。在传送带412固定有金属板431。金属板431安装于导轨418且能够滑动。金属板431具有在水平方向延伸的导轨433。在导轨433安装有滑动部432且滑动部432能够滑动。滑动部432通过在金属板431和滑动部432之间水平配置的弹簧构件440,如图5中通过空心箭头所示,沿着导轨433向Y2方向侧被施力。
在滑动部432的Y1方向侧的下方端部安装有构成夹持离心管12上方的一对夹持部的一者的第1夹持部434。在图5中,如同滑动部432和第1夹持部434用相同影线图示的那样,这些部件一体移动。即滑动部432若如后所述向Y1方向移动,则与之相伴,第1夹持部434也向Y1方向移动。构成夹持部的另一者的第2夹持部435固定于前述金属板431。即,相对于固定于金属板431的第2夹持部435,第1夹持部434能够向Y1方向侧移动。
在滑动部432的后方(Y2方向侧)的端部设有在X2方向侧具有厚度的抵接部432a。设于金属板417上方的开闭电机420的输出轴与传送带421连接。开闭电机420的驱动力传递至传送带421后,相对于金属板417在铅直方向延伸且能以轴中心旋转的第1连杆423旋转。第1连杆423的上下两端与第2连杆424连接,第2连杆424与第1连杆423平行且在铅直方向延伸,若第1连杆423以自轴为中心旋转,则如图5中箭头图示,第2连杆424以第1连杆423为中心旋转。前述金属板431的一部分、即固定于传送带412的Y2方向侧的端部和以能滑动的方式固定于导轨418的部分之间的部分在第1连杆423和第2连杆424之间延伸。
若第2连杆424以第1连杆423为中心旋转,则滑动部432的抵接部432a被第2连杆424向Y1方向推。由此,滑动部432与弹簧构件440所施力相抗,向Y1方向移动。如前所述,滑动部432和第1夹持部434一体运动,第1夹持部434向Y1方向移动,由此第1夹持部434和第2夹持部435之间打开,能够在这之间抓住离心管12。
Z轴电机416介由传送带412、金属板431、滑动部432与一对夹持部434、435连接。Z轴电机416驱动后,固定于传送带412的金属板431在上下方向移动。随着金属板431在上下方向的移动,夹持部434、435沿着Z轴在上下方向移动。
从架运送部20向离心分离部30移动离心管12时,通过Z轴电机416和开闭电机420让夹持部434、435下降并夹持在架运送部20的离心管12,向上方移动夹持的离心管12。夹持离心管12的夹持部434、435通过Y轴电机415的驱动移动到离心分离部30的上方。移动至离心分离部30上方后,通过Z轴电机416使离心管12下降,离心管12插入离心分离部30的保持器部32。通过开闭电机420打开夹持部434、435,解除夹持。向架运送部20返回收纳有在离心分离部30中制备的试样的离心管12时,进行其相反的操作。即,通过Z轴电机416和开闭电机420让夹持部434、435下降并夹持在离心分离部30的离心管12,向上方移动夹持的离心管12。夹持离心管12的夹持部434、435通过Y轴电机415的驱动移动到架运送部20的上方。移动至架运送部20上方后,通过Z轴电机416使离心管12下降,离心管12插入架运送部20的架10b中原来的安放位置。通过开闭电机420打开夹持部434、435,解除夹持。
从离心分离部30向架运送部20返回离心管12时,离心管12内收纳有制备完成的试样。因此,需要避免离心管12在移送中脱落,以使得试样不会洒到装置内。因此,图5图示的移送部40具有对夹持部434、435向相互关闭的方向施力的弹簧构件440。由此,夹持部434、435即使没有电机的驱动力也能维持关闭状态,因此即使万一开闭电机420发生异常也能够防止离心管12在移送中脱落。
并且,在图5图示的移送部40中,开闭电机420以也可不在Z轴移动的方式安装于金属板417。开闭电机420的驱动力通过垂直延伸的连杆423、424的旋转向滑动部432传递。该结构在能够使在Z轴移动的要素轻量化的点上是有利的。即,在该移送部40的结构中,为了移送离心管12而在Z轴移动的要素仅为金属板431、滑动部432及一对夹持部434、435。无需让开闭电机420这样的重的部件在Z轴移动,因此能够减轻施加于Z轴电机416的负荷,能够降低Z轴电机416断线导致的故障的可能性。另外,即使万一Z轴电机416发生异常,由于轻量化,也能够避免移送中的离心管12与夹持部434、435一起落下。
试样制备装置100通过具备上述结构的移送部40,能够向离心分离部30的转子31移送放置于架运送部20的架10b的离心管12。因此,用户无需接触离心分离部30。因此,与用户将离心管12放置于离心分离部30的现有技术相比,达成了操作的自动化。并且通过限制用户接触离心分离部30,达成了安全性的提高。
参照图6~图8,说明覆盖离心分离部30上部的盖34。如图6所示,离心分离部30的上方被罩33覆盖。在罩33设有开口331及332。开口331在离心管12出入离心分离部30时使用。另外,开口332在向离心分离部30内的离心管12分装试剂,或从离心管12吸移试样时使用。开口331需要让离心管12及移送部40通过,因此具有大于离心管12的面积。而开口332只要喷嘴能通过即可,因此具有小于离心管12的面积。
在罩33的上方设有用于堵塞开口331及332的盖34。盖34能够在水平方向(Y方向)滑动移动。盖34设有开口341和切口342。另外,盖34通过驱动部35在Y方向移动。
如图6所示,盖34通过向Y1方向移动来堵塞罩33的开口331及开口332两者。具体而言,通过盖34覆盖开口331的上方。另外,通过使得盖34的开口341相对于罩33的开口332向Y1方向偏离,由此覆盖开口332。在通常时,即移送部40移送离心管12时或分装部60分装样本/试剂时以外,盖34处于如图6所示关闭开口331及开口332的状态。
另外,如图7所示,盖34向Y2方向移动,由此开放罩33的开口331及开口332两者。具体而言,盖34的Y1方向侧的端部移动至相较于罩33的开口331的Y2方向侧的端部而言的Y2方向侧。另外,盖34的切口342配置于与罩33的开口332对应的位置,开放开口332。在移送部40将离心管12放置于转子31时、以及移送部40取出在转子31的离心管12时,盖34处于图7所示开放开口331的位置。放置离心管12时的作业如下。首先,在盖34开放前,转子31旋转并停止,使得供离心管12放置的保持器部32位于开口331的下方。夹持离心管12的移送部40位于离心分离部30的上方后,盖34移动到图7所示状态,开放开口331。由移送部40放置离心管12后,盖34返回图6的状态,堵塞开口331。取出离心管12时的作业如下。首先,在盖34开放前,转子31旋转并停止,使得安放有要取出的离心管12的保持器部32位于开口331的下方。移送部40位于离心分离部30的上方后,盖34移动到图7所示状态,开放开口331。由移送部40取出离心管12后,盖34返回图6的状态,堵塞开口331。这样,仅在移送部40接触离心分离部30时打开盖34,因此能防止用户误将手放入离心分离部30,提高安全性。另外,离心分离部30的内部保持在适于样本和试剂反应的一定温度。因此,通过仅在必要时开放盖34减小了离心分离部30的内部温度的变动。且盖34开放开口331时转子31的旋转一定是停止的,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另外,如图8所示,盖34稍向Y2方向移动,由此在堵塞了罩33的开口331的状态下,开放罩33的开口332。具体而言,通过盖34覆盖开口331的上方。且盖34的开口341配置于与罩33的开口332对应的位置,开放开口332。在分装部60向安放于保持器部32的离心管12分装样本或试剂时,盖34处于图8所示开放开口332的位置。分装样本或试剂时的作业如下。首先,在盖34开放前,转子31旋转并停止,使得安放有要分装样本或试剂的离心管12的保持器部32位于开口331的下方。分装部60位于离心分离部30的上方后,盖34移动到图8所示状态,开放开口332。由分装部60向离心管12分装样本或试剂后,盖34返回图6的状态,堵塞开口332。在此就样本或试剂分装时进行了说明,但从离心管12吸移并去除液体(例如上清液)时的作业也同样。
[试样制备装置的作业]
参照图9,对试样制备装置100所涉及的测定试样的作业进行说明。以下,架运送部20移动架10a~10c的作业也进一步参照图10~图13。
如图10所示,架10a、10b、10c分别能够安放复数个(例如6个)容器。架10a、10b、10c由架运送部20向X1方向及X2方向运送。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架运送部20一体向X1方向及X2方向移动架的方式,但也可以为架运送部20分别独立地移动架的方式。架运送部20能够每按照与架安放的容器的间隔对应的距离,向X1方向及X2方向运送架10a、10b、10c。在图10~图13中,为了使得图示更利于理解各个容器的位置,图示了与容器间隔对应大小的格子。
〈样本分装处理〉
在样本分装处理之前,如图10(A)所示,由用户向在初始位置的架10a~10c分别放置容器。架10a~10c的初始位置是指各架在最右侧(X2方向侧)的状态。用户向架10a放置空的处理容器11。且用户向架10b放置空的离心管(反应容器)12。用户还向架10c放置收纳有血液样本的样本容器13。
在图9的步骤S201中,作为反应容器的离心管12从架10b向离心分离部30运送。如图10(B)所示,架向X1方向移动,使得最左侧的离心管12位于位置P1。位置P1是从最右侧的位置起第12个格子的位置。在位置P1,离心管12被移送部40取出,并向离心分离部30移送。如图10(C)所示,架向X1方向移动,使得下一个离心管12位于位置P1。然后,离心管12被移送部40取出,向离心分离部30依次移送。重复该处理,直到最后的离心管12移动至位置P1,被移送部40移送至离心分离部30。控制部90将转子31的各保持器部32和放置于各保持器部32的离心管12在架10b中的安放位置相对应地存储。
在步骤S202中,搅拌样本容器13内的血液样本。如图11(A)所示,由架运送部20将架向X2方向移动,使得最左侧的样本容器13位于位置P2。位置P2是从最右侧的位置起第8个格子的位置。在位置P2,架10c的样本容器13被搅拌部51取出并翻转搅拌。
在步骤S203中,从样本容器13吸移血液样本,并将其向架10a的处理容器11排出,分装血液样本。如图11(B)所示,架向X1方向移动,使得在步骤S202中搅拌的样本容器13位于位置P1。在位置P1,分装部50吸移样本容器13内的血液样本的一部分,并向架10a安放的处理容器11分装吸移的血液样本。如图11(C)所示,架向X2方向移动,使得下一个样本容器13位于位置P2。在位置P2样本容器13被搅拌部51搅拌。该位置P2处的样本容器13的搅拌作业和紧接其后的位置P1处的血液样本的分装作业重复直到对所有样本容器13都已进行。从样本容器13分装样本时,架10c的一安放位置安放的样本容器13的样本分装至架10a的对应的安放位置安放的处理容器11。对应的安放位置意味着一架的从端部(右端或左端)起第n个安放位置和另一架的从相同侧的端部起第n个安放位置。例如,架10c的最左侧的安放位置安放的样本容器13的样本分装至架10a的对应的安放位置、即最左侧的安放位置安放的处理容器11。其他样本也同样地分装。图11(D)是针对所有样本容器13的搅拌和分装作业已完成的状态的图。
〈BF分离处理〉
在步骤S204中,向排出有血液样本的处理容器11分装抗体。如图12(A)所示,架向X2方向移动,使得最左侧的处理容器11位于位置P3。在位置P3,分装部60向处理容器11分装经生物素化的抗红细胞抗体(anti-erythrocyte antibody)。如图12(B)所示,架向X1方向移动,使得下一个处理容器11位于位置P3。然后,在位置P3,重复通过分装部60向处理容器11分装抗红细胞抗体的处理。
向所有处理容器11分装完成后,在步骤S205中,进行处理容器11内血液样本的搅拌。通过架运送部20,架向X1方向及X2方向重复往复移动,搅拌处理容器11内的血液样本。之后,安放处理容器11的架10a静置规定时间(例如20分钟)。
在步骤S206中,向处理容器11分装缓冲液。架运送部20让架10a移动,在位置P3,通过分装部60向各处理容器11内分装缓冲物。通过架运送部20使架10a高速移动,搅拌处理容器11内的血液样本。之后,静置。例如,作为缓冲液,分装BSA溶液、磷酸盐缓冲盐水(PBS)。并搅拌分装有缓冲液的血液样本。
在步骤S207中,向处理容器11分装磁性粒子。例如,作为磁性粒子,分装链霉亲和素结合磁性粒子。如图12(C)所示,架向X1方向移动,使得最左侧的处理容器11位于位置P3。在位置P3,通过分装部60向处理容器11分装作为固相的链霉亲和素结合磁性粒子。如图12(D)所示,架向X1方向移动,使得下一个处理容器11位于位置P3。然后,在位置P3,重复通过分装部60向处理容器11分装包括磁性粒子的固相的处理。
在步骤S208中,搅拌处理容器11内的血液样本并进行反应。所需要的时间例如为5分钟。通过架运送部20使架高速移动,搅拌处理容器11内的血液样本。之后,静置。由此,在处理容器11内形成包括红细胞和固相的复合物。
在步骤S209中,进行集磁。如图12(E)所示,架向X2方向移动,使得各处理容器11位于位置P4。位置P4是从最右侧的方格起6个方格对应的位置。在与位置P4相邻的位置设有磁铁23。通过磁铁23,包括红细胞和固相的复合物在处理容器11的内侧面由于磁力而聚集。所需要的时间例如为10分钟。
在步骤S210中,吸移已进行集磁的处理容器11内的血液样本的上清液(例如700μL),并将其向离心分离部30的离心管12排出并分装。如图13(A)所示,在位置P4通过分装部60从各处理容器11吸移上清液,并将其分装至移送到离心分离部30的各离心管12。从处理容器11分装上清液(样本)时,架10a的一安放位置安放的处理容器11的上清液(样本)分装至架10b的对应的安放位置安放过的离心管12。对应的安放位置如前所述。例如,架10a的最左侧的安放位置安放的处理容器11的上清液(样本)分装至在向离心分离部30移送前(即图10(A)的时间点)架10a的对应的安放位置、即最左侧的安放位置安放过的离心管12。如上所述,控制部90将转子31的各保持器部32和放置于各保持器部32的离心管12在架10b中的安放位置对应存储。分装部60基于控制部90存储的对应关系,将架10a的一安放位置安放的处理容器11的上清液(样本)分装至对应的保持器部32安放的离心管12(即架10b中对应的安放位置安放过的离心管12)。其他样本也同样地分装。
在步骤S212中,对离心管12内的试样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分离部30通过高速旋转转子31,让白细胞沉降至离心管12的底部。
在步骤S213中,去除离心管12内的上清液。分装部60吸移并去除由于离心分离白细胞已沉降的离心管12的上清液(例如600μL)。
在步骤S214中,搅拌离心管12内的试样。通过步骤S212及S213,白细胞沉降到离心管12的底部。为了让该沉降的白细胞分散,搅拌离心管12。离心分离部30向一个方向对转子31重复加减速并让其旋转,由此搅拌离心管12内的试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离心分离部30进行的搅拌以向一个方向重复加减速的旋转为例进行说明,但用于搅拌的旋转方式也可以为间歇旋转,也可以为向正反两方向旋转。
〈第1染色处理〉
在步骤S215中,向离心管12分装抗体试剂。分装部60将包括CD25标记抗体、CD4标记抗体、CD62标记抗体的混合试剂作为抗体试剂分装到离心分离部30安放的离心管12。
在步骤S216中,离心分离部30向一个方向对转子31重复加减速并让其旋转,由此搅拌离心管12内的试样,试样反应进行。规定时间例如为30分钟。
在步骤S217中,向离心管12分装固定前样本用的清洗液。分装部60向离心管12内分装作为清洗液的PBS。
在步骤S218中,离心分离部30向一个方向对转子31重复加减速并让其旋转,由此搅拌离心管12内的试样。
在步骤S219中,离心分离部30让转子31向一个方向高速旋转,由此对离心管12内的试样进行离心分离。由此,已与抗体试剂反应的白细胞沉降。
在步骤S220中,分装部60从离心管12吸移并去除上清液。通过以上步骤,表面抗原CD25、CD4、CD62被分别对应的标记物质染色。
〈细胞的固定及穿透(Permeabilization)处理〉
在步骤S221中,分装部60向离心管12分装固定·穿透剂。
在步骤S222中,离心分离部30向一个方向对转子31重复加减速并让其旋转,由此搅拌离心管12内的试样,进行反应。规定时间例如为30分钟。
在步骤S223中,分装部60向离心管12分装固定后样本用的清洗液。
在步骤S224中,离心分离部30向一个方向对转子31重复加减速并让其旋转,由此搅拌离心管12内的试样。
在步骤S225中,离心分离部30让转子31高速旋转,由此对离心管12内的试样进行离心分离。
在步骤S226中,分装部60从离心管12吸移并去除上清液。
在步骤S227~S230中,进行清洗液的分装、搅拌、离心分离及上清液的去除作业。即,重复样本的清洗处理。样本的清洗处理可以为1次、2次、3次以上。通过以上步骤,对离心管12中的细胞进行固定化处理及穿透处理。
〈第2染色处理〉
在步骤S231中,分装部60向离心管12分装抗体试剂。例如,分装包括Foxp3标记抗体的试剂作为抗体试剂。
在步骤S232中,离心分离部30向一个方向对转子31重复加减速并让其旋转,由此搅拌离心管12内的试样来进行反应。规定时间例如为30分钟。
在步骤S233中,分装部60向离心管12分装固定后样本用的清洗液。在步骤S234~S236中,与上述同样地进行搅拌、离心分离、去除上清液,在步骤S237~S240中,重复包括清洗液的分装、搅拌、离心分离及去除上清液的样本的清洗处理。样本的清洗处理可以为1次、2次、3次以上。通过以上步骤,离心管12中的FOXP3被对应的标记物质染色。
〈容器返还〉
在步骤S241中,分装部60向离心管12分装缓冲液。通过分装,调整离心管12内的试样,使其成为适于供应给测定装置的规定液量、规定ph。例如,分装BSA溶液及PBS作为缓冲液。
在步骤S242中,离心分离部30与上述同样地旋转转子31来进行搅拌。
在步骤S243中,移送部40从转子31取出安放于离心分离部30的离心管12,将其放置于架运送部20安放的架10b。此时,各个离心管12返回架10b中原来的位置。如上所述,控制部90将转子31的各保持器部32和放置于各保持器部32的离心管12在架10b中的安放位置对应存储。移送部40基于控制部90存储的对应关系,移送安放于各保持器部32的离心管12,将其返回架10b中原来的安放位置。例如,在图10(A)的初始位置中,最左侧的安放位置安放过的离心管12如图13(B)所示返回架10b时,放置在原来的安放位置(最左侧的安放位置)。其他离心管12也同样地返回架10b中原来的安放位置。所有离心管12移送至架10b后,如图13(D)所示,通过架运送部20使架向X2方向移动,返回初始位置。由此,用户能够取出离心管12。这样,不仅在将离心管12放置在离心分离部30时,在取出离心管12时用户也无需接触离心分离部30,因此确保高安全性。并且,将收纳有制备完成的试样的离心管12返回架10b中原来的安放位置,由此,用户能够在初始位置中的样本容器13的安放位置和离心管12的安放位置的对应关系得以维持的状态下取出离心管12。因此,用户易于掌握哪个样本容器13与哪个离心管12对应,能够降低取错试样的风险。
通过以上步骤,完成试样制备装置100的试样制备作业。
(试样制备装置的离心分离部的作业处理)
接着,参照图14,对试样制备装置100的主要离心分离部30的作业处理进行说明。
离心分离部30对转子31的位置进行原点定位及调整自原点定位起的旋转距离,由此让转子31位于所希望的旋转位置。
在步骤S301中,进行离心分离部30的转子31的原点定位。之后,进行步骤S410(步骤S302~S305)的处理。
作为步骤S410,首先,在步骤S302中,让转子31的θ轴移动到作为反应容器的离心管12的放置位置。具体而言,调整转子31的旋转角度使其与离心管12所移送的位置对应。在步骤S303中,让移送部40的Y轴移动至抓取位置。然后,通过移送部40抓取离心管12,将离心管12向转子31移送。
之后,在步骤S304中,让移送部40的Y轴移动至原点位置。在步骤S305中,让转子31的θ轴移动至原点位置。若有下一个样本,则重复步骤S302~S305(步骤S410)的处理。
在步骤S306中,让转子31的θ轴移动至进行样本分装、试剂分装或上清液吸移的吸移管接触位置。在步骤S307中,让分装部60的XY轴移动至吸移管接触位置。然后,通过分装部60向转子31的离心管12排出样本。
之后,在步骤S308中,让分装部60的XY轴移动至原点位置。在步骤S309中,让转子31的θ轴移动至原点位置。若有下一个样本,则重复步骤S306~S309的处理。
之后,重复进行两次步骤S420(步骤S310~S324)的处理。
作为步骤S420,首先,在步骤S310中,进行离心分离处理,之后,进行转子31的原点定位。在步骤S311中,让转子31的θ轴移动至吸移管接触位置。在步骤S312中,让分装部60的XY轴移动至吸移管接触位置。然后,通过分装部60从转子31的离心管12吸移并去除上清液。
在步骤S313中,让分装部60的XY轴移动至原点位置。在步骤S314中,让转子31的θ轴移动至原点位置。在步骤S315中,驱动转子31的θ轴进行强搅拌作业。之后,进行转子31的原点定位。
在步骤S316中,让转子31的θ轴移动至吸移管接触位置。在步骤S317中,让分装部60的XY轴移动至吸移管接触位置。然后,通过分装部60向转子31的离心管12排出试剂。
在步骤S318中,让分装部60的XY轴移动至原点位置。在步骤S319中,让转子31的θ轴移动至原点位置。若有下一个样本,则重复步骤S316~S319的处理。
在步骤S320中,驱动转子31的θ轴进行弱搅拌作业。之后,进行转子31的原点定位。
在步骤S321中,让转子31的θ轴移动至吸移管接触位置。在步骤S322中,让分装部60的XY轴移动至吸移管接触位置。然后,通过分装部60向转子31的离心管12排出试剂。
在步骤S323中,让分装部60的XY轴移动至原点位置。在步骤S324中,让转子31的θ轴移动至原点位置。若有下一个样本,则重复步骤S321~S324的处理。
重复2次步骤S420(步骤S310~S324)的处理后,重复进行2次步骤S430(步骤S325~S334)的处理。
作为步骤S430,首先,在步骤S325中,进行离心分离处理,之后,进行转子31的原点定位。在步骤S326中,让转子31的θ轴移动至吸移管接触位置。在步骤S327中,让分装部60的XY轴移动至吸移管接触位置。然后,通过分装部60从转子31的离心管12吸移并去除上清液。
在步骤S328中,让分装部60的XY轴移动至原点位置。在步骤S329中,让转子31的θ轴移动至原点位置。若有下一个样本,则重复步骤S326~S329的处理。
在步骤S330中,驱动转子31的θ轴进行强搅拌作业。之后,进行转子31的原点定位。
在步骤S331中,让转子31的θ轴移动至吸移管接触位置。在步骤S332中,让分装部60的XY轴移动至吸移管接触位置。然后,通过分装部60向转子31的离心管12排出试剂。
在步骤S333中,让分装部60的XY轴移动至原点位置。在步骤S334中,让转子31的θ轴移动至原点位置。若有下一个样本,则重复步骤S331~S334的处理。
重复2次步骤S430(步骤S325~S334)的处理后,在步骤S335中,驱动转子31的θ轴进行弱搅拌作业。之后,进行转子31的原点定位。
在步骤S336中,让转子31的θ轴移动至吸移管接入位置。在步骤S337中,让分装部60的XY轴移动至吸移管接入位置。然后,通过分装部60向转子31的离心管12排出试剂。
在步骤S338中,让分装部60的XY轴移动至原点位置。在步骤S339中,让转子31的θ轴移动至原点位置。若有下一个样本,则重复步骤S336~S339的处理。
之后,进行2次步骤S430(步骤S325~S334)的处理。之后,进行步骤S410(步骤S302~S305)。在步骤S340中,进行离心分离部30的转子31的原点定位,作业结束。
(其他结构例)
参照图15~图17,说明其他结构例所涉及的试样制备装置100所涉及的测定试样的制备处理的作业例。
如图15所示,其他结构例所涉及的试样制备装置100具备架运送部20和离心分离部30。
另外,试样制备装置100中,作为容器运送机构22,具备让样本容器13旋转来进行移送的样本台15a、让处理容器11旋转来进行移送的去除处理台15b、让离心管12旋转来进行移送的容器运送台15c。
试样制备装置100具备让样本台15a、去除处理台15b及容器运送台15c绕分别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移动的通用的驱动部21c。
试样制备装置100还具备分装部44、分装部45、分装部46、分装部47。分装部44能够绕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转动。且分装部44能够在Z方向(上下方向)移动。分装部44从样本台15a的样本容器13吸移血液样本,向去除处理台15b的处理容器11排出血液样本,分装血液样本。
分装部45能够绕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转动。且分装部45能够在Z方向(上下方向)移动。分装部45吸移设置于试剂设置部70c的试剂,向去除处理台15b的处理容器11排出试剂,分装试剂。分装部46能够绕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转动。且分装部46能够在Z方向(上下方向)移动。分装部46吸移设置于试剂设置部70d的试剂,向去除处理台15b的处理容器11排出试剂,分装试剂。
分装部47能够绕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转动。分装部47能够在Z方向(上下方向)移动。分装部47从去除处理台15b的处理容器11吸移处理后的上清液,将其排出至容器运送台15c的离心管12,分装血液样本的处理后的上清液。
另外,试样制备装置100具备容器移送部48。容器移送部48能够绕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转动。容器移送部48能够在Z方向(上下方向)移动。容器移送部48在容器运送台15c和离心分离部30之间移送离心管12。
另外,试样制备装置100具备搅拌血液样本的搅拌部51。搅拌部51安放样本容器13并让其振动,由此搅拌样本容器13内的血液样本。
另外,试样制备装置100具备分装部63。分装部63能够绕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转动。分装部63能够在Z方向(上下方向)移动。分装部63吸移设置于试剂设置部70e的试剂,向离心分离部30的离心管12排出试剂,分装试剂。且分装部63从离心分离部30的离心管12的血液样本吸移并去除上清液。
试样制备装置100还具备试剂设置部70c、70d及70e。
架运送部20包括形成包括红细胞和固相的复合物并分离形成的复合物和血液样本的上清液的磁铁23。磁铁23例如是进行BF分离的BF分离部。
离心分离部30例如是能够进行离心分离的离心分离部。离心分离部30包括第1离心分离部30a和第2离心分离部30b。第1离心分离部30a及第2离心分离部30b相互独立驱动,通过批量处理来处理血液样本。
样本台15a中,样本容器13放置于位置P11。放置于位置P11的样本容器13绕图15中逆时针旋转,移动至位置P12。位置P12的样本容器13由搅拌部51搅拌。已由搅拌部51搅拌的样本容器13移动至位置P13,通过分装部44吸移血液样本。之后,随着下一个样本容器13的处理,样本容器13依次移动,移动至位置P14。移动至位置P14的样本容器13被移除。将样本容器13放置在位置P11及从位置P14移除样本容器13可以由用户进行,也可以通过另外设置的样本运送装置进行。
去除处理台15b中,处理容器11放置于位置P15。放置于位置P11的处理容器11绕图15逆时针旋转,移动至位置P16。通过分装部44向位置P16的处理容器11排出血液样本。排出有血液样本的处理容器11移动至位置P17,通过分装部45排出试剂。之后,处理容器11移动至位置P18,通过分装部46排出试剂。之后,处理容器11移动至位置P19,通过架运送部20的磁铁23进行BF分离处理。然后,处理容器11移动至位置P20,通过分装部47吸移上清液。之后,处理容器11移动至位置P21,并被移除。将处理容器11放置于位置P15及从位置P21移除处理容器11可以由用户进行,也可以通过另外设置的容器运送装置进行。
容器运送台15c中,离心管12放置于位置P22。放置于位置P22的离心管12绕图15中逆时针旋转,移动至位置P23。通过分装部47向位置P23的离心管12排出血液样本的上清液。排出有血液样本的上清液的离心管12移动至位置P24。位置P24的离心管12通过容器移送部48移送至离心分离部30。例如,容器移送部48在第1离心分离部30a有空时,将离心管12移送至第1离心分离部30a。而在第1离心分离部30a没有空时,容器移送部48将离心管12移送至第2离心分离部30b。已由离心分离部30处理的离心管12通过容器移送部48移送至容器运送台15c的位置P25。之后,离心管12移动至位置P26并被移除。将离心管12放置于位置P22及从位置P26移除离心管12可以由用户进行,也可以通过另外设置的容器运送装置进行。
离心分离部30的第1离心分离部30a通过容器移送部48向位置P27移送离心管12。在位置P28,通过分装部63向离心管12排出试剂。另外,在位置P28,通过分装部63从离心管12吸移上清液。
离心分离部30的第2离心分离部30b通过容器移送部48向位置P29移送离心管12。在位置P30,通过分装部63向离心管12排出试剂。另外,在位置P30,通过分装部63从离心管12吸移上清液。
如图16(A)所示,样本台15a的样本容器13向位置P12移动。在位置P12,样本容器13由搅拌部51搅拌。之后,已由搅拌部51搅拌的样本容器13向位置P13移动,并通过分装部44吸移血液样本。通过位置P13吸移的血液样本由分装部44向去除处理台15b的位置P16的处理容器11排出并分装。
如图16(B)所示,排出有血液样本的去除处理台15b的处理容器11向位置P17移动,通过分装部45分装抗红细胞抗体。之后,处理容器11向位置P18移动,通过分装部46分装缓冲物及包括磁性体的固相。之后,处理容器11向位置P19移动,通过架运送部20的磁铁23进行集磁。然后,处理容器11向位置P20移动,通过分装部47吸移上清液。通过位置P20吸移的上清液由分装部47向容器运送台15c的位置P22的离心管12排出并分装。
如图17(A)所示,排出有血液样本的上清液的离心管12向位置P24移动。位置P24的离心管12由容器移送部48移送至离心分离部30。位置P24的离心管12向第1离心分离部30a的位置P27或第2离心分离部30b的位置P29移送。
在离心分离部30重复进行试剂的分装处理、离心分离处理、上清液的去除处理,血液样本的细胞被免疫染色。
如图17(B)所示,在离心分离部30的第1离心分离部30a,经免疫染色处理的离心管12向位置P27移动。位置P27的离心管12由容器移送部48向容器运送台15c移送。另外,在离心分离部30的第2离心分离部30b,经免疫染色处理的离心管12向位置P29移动。位置P29的离心管12由容器移送部48向容器运送台15c移送。
(变形例)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点上均为例示,绝无限制性。本发明的范围不由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所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所示,还包括与权利要求书均等意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安放用户放置的离心管12的安放部,例示了沿X轴运送架10a~10c的架运送部20,但安放部不限于此方式。例如,安放部及安放于安放部的离心管12在装置内也可以不动。例如,也可以为移送部40移动到用户放置离心管12的安放位置,取出离心管12并将其移送至离心分离部30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离心分离后的离心管12返回架运送部20,但也可以移送到装置内的其他场所。例如,也可以为在装置内设有不同于架运送部20的试样放置场所,离心分离后的离心管12移送至此地。即,用户放置离心管12的场所(即安放部)和用户取出离心分离后的离心管12的场所也可以分开。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分装部47向被移送至离心分离部40的离心管12分装样本,但也可以为在向离心分离部40移送前,由分装部47向被保持器部32安放的离心管12分装样本。
编号说明
10a:架、10b:架、10c:架、11:处理容器、12:离心管、13:样本容器、20:安放部、21a、21c:驱动部、22:容器运送机构、23:磁铁、30:离心分离部、40:移送部、50:分装部、51:搅拌部、60:分装部、70a、70b:试剂设置部、90:控制部、100:试样制备装置

Claims (24)

1.一种试样制备装置,其是从样本制备测定试样的试样制备装置,其具备:
安放离心管的安放部;
移送由所述安放部安放的所述离心管的移送部;
向所述移送部移送前或移送后的所述离心管分装样本的分装部;
安放由所述移送部移送的所述离心管并通过旋转对分装至所述离心管的样本进行离心分离的离心分离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放部配置于所述试样制备装置的前方侧,所述离心分离部配置于从所述安放部分开规定距离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心分离部配置于所述试样制备装置的后方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试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心分离部具备用于容许所述移送部接入的开口和关闭所述开口的能够移动的盖,
所述盖在所述移送部接入所述离心分离部时打开所述开口,在所述移送部向所述离心分离部移送所述离心管或从所述离心分离部取出所述离心管后,关闭所述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心分离部在所述盖开放期间停止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3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试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装部向移送至所述离心分离部的所述离心管分装样本。
7.根据权利要求1~3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试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装部向安放于所述安放部的移送前的所述离心管分装样本。
8.根据权利要求1~3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试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放部还安放不同于所述离心管的处理容器,
所述分装部包括向所述处理容器分装样本的第1分装部和向所述离心管分装在所述处理容器内处理过的样本的第2分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3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试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放部包括安放复数个样本容器的第1安放部和安放复数个所述离心管的第2安放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试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让所述第1安放部移动,让所述样本容器位于所述分装部进行吸移的吸移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试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让所述第2安放部移动,让所述离心管位于所述移送部夹持所述离心管的夹持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3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试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送部将离心分离后的所述离心管返回所述安放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3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试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送部将离心分离后的所述离心管返回所述安放部中原来的安放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试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放部包括安放复数个样本容器的第1安放部和安放复数个所述离心管的第2安放部,
所述移送部将收纳有从安放于所述第1安放部的第1位置的所述样本容器中的样本制备的试样的所述离心管返回所述第2安放部的对应的第1位置,将收纳有从安放于所述第1安放部的第2位置的所述样本容器制备的试样的所述离心管返回所述第2安放部的对应的第2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试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放部安放收纳于盒的所述离心管,
所述移送部通过夹持所述盒来移送收纳于所述盒的所述离心管,将收纳于所述盒的所述离心管放置于所述离心分离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试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由导热性的金属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试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为筒状,且具备设于筒上部的凸缘,
所述移送部通过与所述凸缘啮合来夹持所述盒。
18.根据权利要求1~3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试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送部具备:夹持所述离心管的一对夹持部;支撑所述夹持部的支撑构件;用于至少在所述安放部的上方位置和所述离心分离部的上方位置之间水平移动所述支撑构件的第1驱动源;固定于所述支撑构件且用于相对于所述支撑构件垂直移动所述夹持部的第2驱动源;固定于所述支撑构件且用于相对于所述支撑构件开闭所述夹持部的第3驱动源。
19.一种试样处理装置,其具备:
容器运送机构,该容器运送机构包括安放能收纳试样的复数种容器的安放部和让所述安放部移动的驱动部;
处理部,该处理部对所述容器或所述容器内的试样进行处理;
控制部;其中,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容器运送机构及所述处理部,使得通过所述驱动部让所述复数种容器向相同方向移动,就至少1种容器在规定处理位置对所述至少1种容器或所述容器内的试样进行规定处理。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试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运送机构包括让所述复数种容器移动的通用的所述驱动部,
所述驱动部让所述复数种容器同时移动相同距离。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试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容器运送机构及所述处理部,使得在所述规定处理位置,对种类不同的所述容器或所述容器内的试样进行不同处理。
22.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试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数种容器包括用于收纳样本的样本容器、用于分离样本中的特定成分的处理容器、用于进行对样本中的细胞进行染色的反应的反应容器中的至少1者。
23.一种试样制备方法,其具备以下工序:
向离心分离部移送由用户配置的离心管;
向移送至所述离心分离部的所述离心管分装样本;
通过所述离心分离部对收纳于所述离心管的样本进行离心分离。
24.一种试样处理方法,其是使用试样处理装置处理试样的方法,该试样处理装置具备:包括安放能收纳试样的复数种容器的安放部和让所述安放部移动的驱动部的容器运送机构;对所述容器或所述容器内的试样进行处理的处理部;以及,控制部;
所述试样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驱动部让所述复数种容器向相同方向移动,就至少1种容器在规定处理位置对所述至少1种容器或所述容器内的试样进行规定处理。
CN202310170446.8A 2022-02-28 2023-02-27 试样制备装置、试样处理装置、试样制备方法及试样处理方法 Pending CN1166600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30375A JP2023125975A (ja) 2022-02-28 2022-02-28 試料調製装置、試料処理装置、試料調製方法および試料処理方法
JP2022-030373 2022-02-28
JP2022-030375 2022-02-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0003A true CN116660003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1418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70446.8A Pending CN116660003A (zh) 2022-02-28 2023-02-27 试样制备装置、试样处理装置、试样制备方法及试样处理方法
CN202310170485.8A Pending CN116659997A (zh) 2022-02-28 2023-02-27 测定试样的制备方法及试样制备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70485.8A Pending CN116659997A (zh) 2022-02-28 2023-02-27 测定试样的制备方法及试样制备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125975A (zh)
CN (2) CN116660003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25975A (ja) 2023-09-07
CN116659997A (zh) 2023-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51932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US11555823B2 (en) Medical analysis method
US9594089B2 (en) Analyzing apparatus, solid-liquid separation device and solid-liquid separation method
US20050158212A1 (en) Automated laboratory system and analytical module
CN107407689B (zh) 自动分析装置
CA2737955A1 (en) Automated diagnostic analyzer and method
US20070189926A1 (en) Device for supplying blood tubes to a whole blood analyser
CN112805571A (zh) 试样预处理装置、包括此装置的分析系统及自动取样器
JP4902205B2 (ja) 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析方法
CN115427780A (zh) 生物样本自动提取系统和装置
JP4225649B2 (ja) 自動分析器システム内で構成要素を移動させる装置
JPH0921805A (ja) 血液検査装置
US20170315047A1 (en) Pretreatment apparatus and sample analyzer
CN101868731B (zh) 用来封闭生物材料容器的设备
CN114577707A (zh) 一种全自动流式细胞仪
CN110873806A (zh) 运送系统、样本分析装置、样本架、及运送限制方法
JP6201581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220271345U (zh) 样品处理系统
CN116660003A (zh) 试样制备装置、试样处理装置、试样制备方法及试样处理方法
JP5990974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15494252A (zh) 便携式单分子免疫分析仪
EP4235183A2 (en) Specimen preparation apparatus, specimen processing apparatus, specimen preparation method andspecimen processing method
JP5880604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14323850A (zh) 样本前处理装置以及核酸与粪便样本前处理方法
CN112904032A (zh) 小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