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58121A - 一种油田专用油管加热解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田专用油管加热解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58121A
CN116658121A CN202310946612.9A CN202310946612A CN116658121A CN 116658121 A CN116658121 A CN 116658121A CN 202310946612 A CN202310946612 A CN 202310946612A CN 116658121 A CN116658121 A CN 1166581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leeving mechanism
semi
medium
ring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466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58121B (zh
Inventor
殷琦寓
周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qing Shimind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qing Shimind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qing Shimind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qing Shimind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4661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581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58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58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581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581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leaning boreholes or we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36/00Heating, cooling or insulating arrangements for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use in permafrost zones
    • E21B36/005Heater surrounding production tub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管加热解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油田专用油管加热解堵装置,包括第一套接机构、第二套接机构、分离式伸缩保温套、电加热件、余热利用机构、一个驱动轮组件、若干个从动轮组件、第二膨胀密封组件以及导热介质回收机构;本发明设置了铰环式的第一套接机构和第二套接机构以及两者之间的分离式伸缩保温套,第一套接机构上设置的余热利用机构可以将第一套接机构两端进行密封,并采用吸热介质对散失的热量转移至加热区域周边,使得油管上形成温差较小的温度梯度,防止油管受损,同时可以对其余待加热区域进行预热,可以使得第一套接机构上的电加热件在高温状态下直接移动至下一待加热区域,有效的提高了加热解堵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油田专用油管加热解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管加热解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油田专用油管加热解堵装置。
背景技术
油井中的原油中含有各种杂质和沉淀物,例如油垢、砂粒、蜡等。这些物质会随着原油一起被抽入油管。
原油中含有大量的石蜡,当石蜡跟随原油经过油管时,由于时间和外界温度变化或其他因素,石蜡可能会结晶并附着在油管内壁上,导致堵塞,常规采用加热解堵的方式来从外部直接对管道堵塞部位进行加热,使得石蜡溶解,以达到解堵的效果。
但是目前常见的加热解堵设备都是由总控设备和加热夹具构成,总控设备控制加热夹具对油管堵塞区域进行加热,但是,加热夹具的形状和规格是限定的,在装夹至油管后,热量会从夹具两侧大量的散失,能源损耗较大,且加热区域范围较小,且在外界温度较低时,加热区域和未加热区域之间的温差无过渡区域,加热速率不能过快,否则易对油管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且加热区域较长时,加热夹具温度过高时,不宜直接装夹至油管其他温度低的区域,而这些均导致了加热解堵的效率不高,且耗时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油田专用油管加热解堵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专用油管加热解堵装置,包括第一套接机构、第二套接机构、连接在第一套接机构和第二套接机构之间的分离式伸缩保温套、连接在第一套接机构内圆面上的电加热件、均设于第一套接机构上的余热利用机构和一个驱动轮组件、分别连接在第一套接机构和第二套接机构上的若干个从动轮组件、均设于第二套接机构上的第二膨胀密封组件和导热介质回收机构,所述第一套接机构、第二套接机构和分离式伸缩保温套均套设在油管上,驱动轮组件和若干个从动轮组件均与油管表面接触,电加热件用于加热第一套接机构覆盖的油管区域;
所述余热利用机构包括连接在第一套接机构上的第一介质输入管、若干个分别设于第一套接机构两端处的第一膨胀密封组件、均设于第一套接机构上的分流管和吸热介质喷出口,若干个第一膨胀密封组件的输出端均与吸热介质喷出口连接,分流管的一端与任意一个第一膨胀密封组件的输出端连接,若干个第一膨胀密封组件的输入端均与第一介质输入管连接,若干个所述第一膨胀密封组件分别用于密封第一套接机构两端与油管之间的间隙;
所述分离式伸缩保温套包括两个第一半环式波纹管、两个第二半环式波纹管和两个半环式伸缩囊体,所述第一半环式波纹管、第二半环式波纹管和半环式伸缩囊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套接机构和第二套接机构固定连接,两个半环式伸缩囊体均与分流管的另一端连通,吸热介质喷出口设于第一套接机构上靠近第二半环式波纹管内圆面的位置处,导热介质回收机构的输入端设于第二套接机构上靠近第二半环式波纹管内圆面的位置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套接机构包括第一铰环架、对称连接在第一铰环架上的两个第一半环体、设于第一铰环架开口处的第一卡扣件以及设于第一半环体壁内的半环槽,所述半环槽内设有控制电路板以及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延伸至第一半环体的内圆面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二套接机构包括第二铰环架、对称连接在第二铰环架上的两个第二半环体以及设于第二铰环架开口处的第二卡扣件,第一半环式波纹管、第二半环式波纹管和半环式伸缩囊体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半环式波纹管和第二半环式波纹管的一个切面上设有波纹式插接件,另一个所述第一半环式波纹管和第二半环式波纹管的相应切面上设有波纹式插接槽,波纹式插接件和波纹式插接槽相对应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膨胀密封组件包括连接在第一半环体内圆面上的第一半环式密封囊体、均连接在半环槽内壁上的介质导入管和吸热介质导出管,介质导入管和吸热介质导出管均与第一半环式密封囊体相连通,第一介质输入管的输出端连接有三通接头,介质导入管与三通接头连接,吸热介质导出管与吸热介质喷出口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分流管的一端连接在任意一个吸热介质导出管上,所述介质导入管、吸热介质导出管和分流管上均设有电磁阀门和流量计,电磁阀门和流量计均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二膨胀密封组件包括连接在第二半环体内圆面上的第二半环式密封囊体以及贯穿第二半环体的第二介质输入管,第二介质输入管与第二半环式密封囊体相连通,第二膨胀密封组件用于密封第二半环体与油管之间的间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导热介质回收机构包括设于第二半环体上的介质回收通道以及与介质回收通道连接的介质回收管,介质回收通道的输入端设于第二半环体一端靠近第二半环式波纹管内圆面的位置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驱动轮组件包括贯穿第一半环体的第一安装支架、连接在第一安装支架外壁与半环槽内壁之间的第一弹簧、连接在第一安装支架上的集成式电机、连接在第一安装支架上第一耐高温轮体以及连接在集成式电机输出轴和第一耐高温轮体之间的传动链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驱动轮组件和其中一个从动轮组件以第一套接机构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其余从动轮组件均以第一套接机构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从动轮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支架、连接在第二安装支架外壁上的第二弹簧以及连接在第二安装支架上的第二耐高温轮体,设于第一半环体上的第二安装支架贯穿第一半环体,设于第二半环体上的第二安装支架贯穿第二半环体,所述第二半环体上设有与第二安装支架相配合的安装腔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设置了铰环式的第一套接机构和第二套接机构以及两者之间的分离式伸缩保温套,第一套接机构上设置的余热利用机构可以将第一套接机构两端进行密封,并采用吸热介质对散失的热量转移至加热区域周边,使得油管上形成温差较小的温度梯度,防止油管受损,同时可以对其余待加热区域进行预热,可以使得第一套接机构上的电加热件在高温状态下直接移动至下一待加热区域,有效的提高了加热解堵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套接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套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
图5是本发明图1中B处的放大视图;
图6是本发明图1中C处的放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半环式波纹管和第二半环式波纹管的相配合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半环式伸缩囊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图7中的D处放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一铰环架和第一卡扣件的相配合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驱动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套接机构;11、第一铰环架;12、第一卡扣件;13、第一半环体;14、半环槽;2、第二套接机构;21、第二铰环架;22、第二卡扣件;23、第二半环体;3、分离式伸缩保温套;31、第一半环式波纹管;32、第二半环式波纹管;33、波纹式插接件;34、半环式伸缩囊体;4、电加热件;51、驱动轮组件;5101、第一安装支架;5102、集成式电机;5103、传动链组件;5104、第一耐高温轮体;5105、第一弹簧;52、从动轮组件;6、余热利用机构;61、第一介质输入管;62、三通接头;63、介质导入管;64、第一半环式密封囊体;65、吸热介质导出管;66、分流管;67、吸热介质喷出口;7、第二膨胀密封组件;71、第二半环式密封囊体;72、第二介质输入管;8、导热介质回收机构;81、介质回收管;82、介质回收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示例实施方式讨论本文描述的主题。应该理解,讨论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从而实现本文描述的主题,可以在不脱离本说明书内容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对所讨论的元素的功能和排列进行改变。各个示例可以根据需要,省略、替代或者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另外,相对一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在其他例子中也可以进行组合。
如图1-图11所示,一种油田专用油管加热解堵装置,包括第一套接机构1、第二套接机构2、连接在第一套接机构1和第二套接机构2之间的分离式伸缩保温套3、连接在第一套接机构1内圆面上的电加热件4、均设于第一套接机构1上的余热利用机构6和一个驱动轮组件51、分别连接在第一套接机构1和第二套接机构2上的若干个从动轮组件52、均设于第二套接机构2上的第二膨胀密封组件7和导热介质回收机构8,第一套接机构1、第二套接机构2和分离式伸缩保温套3均套设在油管上,驱动轮组件51和若干个从动轮组件52均与油管表面接触,电加热件4用于加热第一套接机构1覆盖的油管区域;
余热利用机构6包括连接在第一套接机构1上的第一介质输入管61、若干个分别设于第一套接机构1两端处的第一膨胀密封组件、均设于第一套接机构1上的分流管66和吸热介质喷出口67,若干个第一膨胀密封组件的输出端均与吸热介质喷出口67连接,分流管66的一端与任意一个第一膨胀密封组件的输出端连接,若干个第一膨胀密封组件的输入端均与第一介质输入管61连接,若干个第一膨胀密封组件分别用于密封第一套接机构1两端与油管之间的间隙;
分离式伸缩保温套3包括两个第一半环式波纹管31、两个第二半环式波纹管32和两个半环式伸缩囊体34,第一半环式波纹管31、第二半环式波纹管32和半环式伸缩囊体3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套接机构1和第二套接机构2固定连接,两个半环式伸缩囊体34均与分流管66的另一端连通,吸热介质喷出口67设于第一套接机构1上靠近第二半环式波纹管32内圆面的位置处,导热介质回收机构8的输入端设于第二套接机构2上靠近第二半环式波纹管32内圆面的位置处。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油管进行加热解堵时,根据检测出的油管堵塞位置信息,来确定油管所要加热解堵的区域,设计加热解堵方案后,加热方案包括加热区域长度、加热温度等参数的计算,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然后将第一套接机构1和第二套接机构2打开后套设在油管加热区域的其中一个边界处,然后通过第一介质输入管61向若干个第一膨胀密封组件内输入介质,使得第一膨胀密封组件膨胀鼓起,包覆在油管上,形成限位密封作用,将第一套接机构1的两端和油管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然后通过分流管66向半环式伸缩囊体34通入设定量的介质,使得半环式伸缩囊体34的长度逐渐的伸长,并推动第二套接机构2远离第一套接机构1,伸长长度可以根据加热长度进行调整,若总加热区域长度大于半环式伸缩囊体34的最长长度时,则半环式伸缩囊体34长度伸长到最大值,若小于,则根据总加热区域长度来进行适应性调节,当第二套接机构2移动至指定位置后,通过第二膨胀密封组件7将第二套接机构2和油管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并形成限位固定效果,然后,继续向半环式伸缩囊体34内通入介质,使得两个半环式伸缩囊体34径向膨胀,逐渐填充第一半环式波纹管31和第二半环式波纹管32之间的区域,可以使得两个第一半环式波纹管31之间的连接处和两个第二半环式波纹管32之间的连接处的密封效果更佳,形成保温层,然后通过总控设备为电加热件4供电,电加热件4开始对覆盖区域进行加热,当第一膨胀密封组件内的介质吸收电加热件4散发出的热能后达到设定温度时,从第一介质输入管61向第一膨胀密封组件持续输入冷的介质,同时通过吸热介质喷出口67处向第二半环式波纹管32和油管之间的密封区域内输出吸热后的介质,使得吸热的介质从第一套接机构1处流动至第二套接机构2,然后从第二套接机构2处的导热介质回收机构8处流出,并循环至第一介质输入管61处,形成一个循环,而在吸热的介质从第一套接机构1处流动至第二套接机构2的过程中,可以对油管上未被电加热件4覆盖的待加热区域进行梯度式的预热,可以降低油管因温度梯度差值过大而产生的损伤,并可以使得加热件在高温状态时直接移动至下一待加热区域处对油管进行加热处理,大幅缩短了加热所消耗的时间,且降低了能源的损耗。
其中,第一套接机构1包括第一铰环架11、对称连接在第一铰环架11上的两个第一半环体13、设于第一铰环架11开口处的第一卡扣件12以及设于第一半环体13壁内的半环槽14,半环槽14内设有控制电路板以及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延伸至第一半环体13的内圆面处。
第二套接机构2包括第二铰环架21、对称连接在第二铰环架21上的两个第二半环体23以及设于第二铰环架21开口处的第二卡扣件22,第一半环式波纹管31、第二半环式波纹管32和半环式伸缩囊体34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第一半环体13和第二半环体23固定连接。
其中一个第一半环式波纹管31和第二半环式波纹管32的一个切面上设有波纹式插接件33,另一个第一半环式波纹管31和第二半环式波纹管32的相应切面上设有波纹式插接槽,波纹式插接件33和波纹式插接槽相对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述,在将第一套接机构1和第二套接机构2套设在油管上时,第一铰环架11和第二铰环架21开口处的第一卡扣件12和第二卡扣件22打开,第一卡扣件12和第二卡扣件22的结构可采用如图10所示的弹性楔块和弹性开关构成,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卡扣件,如连接带和锁针或连接螺栓等,当第一铰环架11和第二铰环架21的开口处不再连接时,可以绕着铰接处打开一定的角度,将整个第一铰环架11和第二铰环架21卡设在油管上后,重新将第一卡扣件12和第二卡扣件22连接,此时,驱动轮组件51和从动轮组件52接触油管,并产生一定的弹力,两个第一半环体13和第二半环体23构成完整的环体,两个第一半环式波纹管31和第二半环式波纹管32也对应连接形成完整的环形波纹管,为了提高连接稳定性,采用了波纹式插接件33和波纹式插接槽进行辅助连接,两个半环式伸缩囊体34位于相应的第一半环式波纹管31和第二半环式波纹管32之间,两个半环式伸缩囊体34横向膨胀是可以调节第一半环体13和第二半环体23之间的距离,当两个半环式伸缩囊体34纵向膨胀时,则可以填充第一半环式波纹管31和第二半环式波纹管32之间的区域,形成保温层,可有效的降低热量的散失。
其中,第一膨胀密封组件包括连接在第一半环体13内圆面上的第一半环式密封囊体64、均连接在半环槽14内壁上的介质导入管63和吸热介质导出管65,介质导入管63和吸热介质导出管65均与第一半环式密封囊体64相连通,第一介质输入管61的输出端连接有三通接头62,介质导入管63与三通接头62连接,吸热介质导出管65与吸热介质喷出口67相连通。
分流管66的一端连接在任意一个吸热介质导出管65上,介质导入管63、吸热介质导出管65和分流管66上均设有电磁阀门和流量计,电磁阀门和流量计均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述,在通过第一介质输入管61向相应第一半环式密封囊体64输入吸热介质时,通过第一介质输入管61导入介质,介质流经三通接头62后分流至两个介质导入管63,介质导入管63上的电磁阀打开,介质流入第一半环式密封囊体64,流量通过流量计进行记录,对应设置的两个第一半环式密封囊体64膨胀后形成环形囊体包覆在油管上,对第一半环体13和油管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并通过其内的介质对散发的热量进行吸收,而在向油管预热时,打开吸热介质导出管65上的电磁阀,并同时控制介质导入管63打开,介质流动量保持稳定。
其中,第二膨胀密封组件7包括连接在第二半环体23内圆面上的第二半环式密封囊体71以及贯穿第二半环体23的第二介质输入管72,第二介质输入管72与第二半环式密封囊体71相连通,第二膨胀密封组件7用于密封第二半环体23与油管之间的间隙。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述,在控制第二膨胀密封组件7工作时,通过第二介质输入管72向第二半环式密封囊体71输入介质,使得第二半环式密封囊体71膨胀即可,因吸热后的介质流动至第二半环式密封囊体71处时,温度较低,因此,第二半环式密封囊体71内的介质所能够吸收的热量较少,无需对其进行介质热能回收利用。
其中,导热介质回收机构8包括设于第二半环体23上的介质回收通道82以及与介质回收通道82连接的介质回收管81,介质回收通道82的输入端设于第二半环体23一端靠近第二半环式波纹管32内圆面的位置处。
需要说明的是,吸热的介质流动至第二半环体23处后,从介质回收通道82流出,并从介质回收管81进行回收,介质回收管81将介质传输至介质泵送装置中,重复通入第一介质输入管61,形成循环利用。
其中,驱动轮组件51包括贯穿第一半环体13的第一安装支架5101、连接在第一安装支架5101外壁与半环槽14内壁之间的第一弹簧5105、连接在第一安装支架5101上的集成式电机5102、连接在第一安装支架5101上第一耐高温轮体5104以及连接在集成式电机5102输出轴和第一耐高温轮体5104之间的传动链组件5103。
驱动轮组件51和其中一个从动轮组件52以第一套接机构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其余从动轮组件52均以第一套接机构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从动轮组件52包括第二安装支架、连接在第二安装支架外壁上的第二弹簧以及连接在第二安装支架上的第二耐高温轮体,设于第一半环体13上的第二安装支架贯穿第一半环体13,设于第二半环体23上的第二安装支架贯穿第二半环体23,第二半环体23上设有与第二安装支架相配合的安装腔室。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通过驱动轮组件51和从动轮组件52可以自动化调节第一套接机构1和第二套接机构2在油管上进行移动,具体为,当需要移动时,将第一半环式密封囊体64、第二半环式密封囊体71内的介质抽回部分,使得第一半环式密封囊体64、第二半环式密封囊体71不再与油管接触,然后驱动集成式电机5102,通过传动链组件5103驱动第一耐高温轮体5104转动,因第一安装支架5101和第二安装支架均受到弹簧的弹力作用,所以第一耐高温轮体5104和第二耐高温轮体均与油管表面形成一定的摩擦力,当第一耐高温轮体5104转动后,即可驱动第一半环体13和第一铰环架11移动,并通过分离式伸缩保温套3推动第二半环体23和第二铰环架21同向、同距移动,在移动结束后,重新使得第一半环式密封囊体64、第二半环式密封囊体71膨胀即可,传动链组件5103如图11所示,包含锥齿轮组和链条传动组件,集成式电机5102的输出轴转动时驱动连接在输出轴上的锥齿轮转动,然后驱动相啮合的锥齿轮转动,锥齿轮转动时通过传动轴带动链轮转动,链轮转动后通过链条带动另一个连接在第一耐高温轮体5104轴体上的链轮转动,即可驱动第一耐高温轮体5104转动,链条传动组件也可以更换成齿轮组,不仅包含这一种布设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传动结构。
上面对本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示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施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油田专用油管加热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接机构(1)、第二套接机构(2)、连接在第一套接机构(1)和第二套接机构(2)之间的分离式伸缩保温套(3)、连接在第一套接机构(1)内圆面上的电加热件(4)、均设于第一套接机构(1)上的余热利用机构(6)和一个驱动轮组件(51)、分别连接在第一套接机构(1)和第二套接机构(2)上的若干个从动轮组件(52)、均设于第二套接机构(2)上的第二膨胀密封组件(7)和导热介质回收机构(8),所述第一套接机构(1)、第二套接机构(2)和分离式伸缩保温套(3)均套设在油管上,驱动轮组件(51)和若干个从动轮组件(52)均与油管表面接触,电加热件(4)用于加热第一套接机构(1)覆盖的油管区域;
所述余热利用机构(6)包括连接在第一套接机构(1)上的第一介质输入管(61)、若干个分别设于第一套接机构(1)两端处的第一膨胀密封组件、均设于第一套接机构(1)上的分流管(66)和吸热介质喷出口(67),若干个第一膨胀密封组件的输出端均与吸热介质喷出口(67)连接,分流管(66)的一端与任意一个第一膨胀密封组件的输出端连接,若干个第一膨胀密封组件的输入端均与第一介质输入管(61)连接,若干个所述第一膨胀密封组件分别用于密封第一套接机构(1)两端与油管之间的间隙;
所述分离式伸缩保温套(3)包括两个第一半环式波纹管(31)、两个第二半环式波纹管(32)和两个半环式伸缩囊体(34),所述第一半环式波纹管(31)、第二半环式波纹管(32)和半环式伸缩囊体(3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套接机构(1)和第二套接机构(2)固定连接,两个半环式伸缩囊体(34)均与分流管(66)的另一端连通,吸热介质喷出口(67)设于第一套接机构(1)上靠近第二半环式波纹管(32)内圆面的位置处,导热介质回收机构(8)的输入端设于第二套接机构(2)上靠近第二半环式波纹管(32)内圆面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专用油管加热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接机构(1)包括第一铰环架(11)、对称连接在第一铰环架(11)上的两个第一半环体(13)、设于第一铰环架(11)开口处的第一卡扣件(12)以及设于第一半环体(13)壁内的半环槽(14),所述半环槽(14)内设有控制电路板以及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延伸至第一半环体(13)的内圆面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田专用油管加热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套接机构(2)包括第二铰环架(21)、对称连接在第二铰环架(21)上的两个第二半环体(23)以及设于第二铰环架(21)开口处的第二卡扣件(22),第一半环式波纹管(31)、第二半环式波纹管(32)和半环式伸缩囊体(34)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第一半环体(13)和第二半环体(2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田专用油管加热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半环式波纹管(31)和第二半环式波纹管(32)的一个切面上设有波纹式插接件(33),另一个所述第一半环式波纹管(31)和第二半环式波纹管(32)的相应切面上设有波纹式插接槽,波纹式插接件(33)和波纹式插接槽相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田专用油管加热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密封组件包括连接在第一半环体(13)内圆面上的第一半环式密封囊体(64)、均连接在半环槽(14)内壁上的介质导入管(63)和吸热介质导出管(65),介质导入管(63)和吸热介质导出管(65)均与第一半环式密封囊体(64)相连通,第一介质输入管(61)的输出端连接有三通接头(62),介质导入管(63)与三通接头(62)连接,吸热介质导出管(65)与吸热介质喷出口(67)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油田专用油管加热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66)的一端连接在任意一个吸热介质导出管(65)上,所述介质导入管(63)、吸热介质导出管(65)和分流管(66)上均设有电磁阀门和流量计,电磁阀门和流量计均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油田专用油管加热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膨胀密封组件(7)包括连接在第二半环体(23)内圆面上的第二半环式密封囊体(71)以及贯穿第二半环体(23)的第二介质输入管(72),第二介质输入管(72)与第二半环式密封囊体(71)相连通,第二膨胀密封组件(7)用于密封第二半环体(23)与油管之间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油田专用油管加热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介质回收机构(8)包括设于第二半环体(23)上的介质回收通道(82)以及与介质回收通道(82)连接的介质回收管(81),介质回收通道(82)的输入端设于第二半环体(23)一端靠近第二半环式波纹管(32)内圆面的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油田专用油管加热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组件(51)包括贯穿第一半环体(13)的第一安装支架(5101)、连接在第一安装支架(5101)外壁与半环槽(14)内壁之间的第一弹簧(5105)、连接在第一安装支架(5101)上的集成式电机(5102)、连接在第一安装支架(5101)上第一耐高温轮体(5104)以及连接在集成式电机(5102)输出轴和第一耐高温轮体(5104)之间的传动链组件(510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油田专用油管加热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组件(51)和其中一个从动轮组件(52)以第一套接机构(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其余从动轮组件(52)均以第一套接机构(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从动轮组件(52)包括第二安装支架、连接在第二安装支架外壁上的第二弹簧以及连接在第二安装支架上的第二耐高温轮体,设于第一半环体(13)上的第二安装支架贯穿第一半环体(13),设于第二半环体(23)上的第二安装支架贯穿第二半环体(23),所述第二半环体(23)上设有与第二安装支架相配合的安装腔室。
CN202310946612.9A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油田专用油管加热解堵装置 Active CN1166581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46612.9A CN116658121B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油田专用油管加热解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46612.9A CN116658121B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油田专用油管加热解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58121A true CN116658121A (zh) 2023-08-29
CN116658121B CN116658121B (zh) 2023-10-10

Family

ID=87715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46612.9A Active CN116658121B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油田专用油管加热解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5812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47425A (zh) * 2023-12-06 2024-01-05 山东扬智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部件形变测试装置

Citation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215642A (en) * 1984-10-10 1986-12-23 James W. Mcmanu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il well paraffin
US20050135796A1 (en) * 2003-12-09 2005-06-23 Carr Michael R.Sr. In line oil field or pipeline heating element
CN200952624Y (zh) * 2006-09-06 2007-09-26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油田管道加热解堵机
WO2014124244A1 (en) * 2013-02-07 2014-08-14 Carr Jr Michael R Surface heating system for tubing or piping
CN203847899U (zh) * 2014-06-06 2014-09-24 何皓 半波电磁解堵塑料复合输油管
WO2016057780A1 (en) * 2014-10-08 2016-04-14 Gtherm, Inc. Comprehensive enhanced oil recovery system
CN107939339A (zh) * 2018-01-12 2018-04-20 吉林爱科德科技有限公司 油田专用空气源高温清蜡洗井装置及采用方法
CN108086950A (zh) * 2016-11-21 2018-05-29 成都中安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田井口加热装置
CN208010316U (zh) * 2018-03-27 2018-10-26 中油(天津)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油井加热装置
CN110206510A (zh) * 2019-07-04 2019-09-06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油田抽油机油管电磁加热装置
CN209909407U (zh) * 2019-04-03 2020-01-07 赵安平 油田石油集输管线石墨烯加热保温套
CN110762394A (zh) * 2018-07-27 2020-02-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燃油管路解堵装置及方法
CN210890569U (zh) * 2019-12-04 2020-06-30 刘飞 一种采油井口管道加热设备
CN211230391U (zh) * 2019-12-03 2020-08-11 西安雅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磁声耦合防蜡装置
CN211977648U (zh) * 2020-04-29 2020-11-20 杨钧屹 一种节能循环加热石油集输装置
CN212054605U (zh) * 2020-04-29 2020-12-01 巢晟(天津)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取式油管内跨隔封隔器
CN112324390A (zh) * 2020-10-30 2021-02-05 陕西惠泽热能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采油井防结蜡装置
CN113153219A (zh) * 2021-04-16 2021-07-23 杨晓晨 一种用于石油井油管电热防蜡清蜡装置
CN214365973U (zh) * 2021-02-08 2021-10-08 江苏益马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防堵塞井口采油树
CN214532924U (zh) * 2021-03-29 2021-10-29 吉林信达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压裂用的管件加热机构
CN214889681U (zh) * 2021-02-03 2021-11-26 大庆世明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器和热采装置
CN215871893U (zh) * 2021-09-22 2022-02-18 石家庄之迪石油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加热电缆及直热清防蜡降粘解堵装置
CN114719114A (zh) * 2021-01-04 2022-07-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管道解堵装置
CN218378291U (zh) * 2022-10-24 2023-01-24 邢民 一种原油输油管道加热器
CN116411903A (zh) * 2021-12-31 2023-07-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加热装置、热洗解堵设备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215642A (en) * 1984-10-10 1986-12-23 James W. Mcmanu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il well paraffin
US20050135796A1 (en) * 2003-12-09 2005-06-23 Carr Michael R.Sr. In line oil field or pipeline heating element
CN200952624Y (zh) * 2006-09-06 2007-09-26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油田管道加热解堵机
WO2014124244A1 (en) * 2013-02-07 2014-08-14 Carr Jr Michael R Surface heating system for tubing or piping
CN203847899U (zh) * 2014-06-06 2014-09-24 何皓 半波电磁解堵塑料复合输油管
WO2016057780A1 (en) * 2014-10-08 2016-04-14 Gtherm, Inc. Comprehensive enhanced oil recovery system
CN108086950A (zh) * 2016-11-21 2018-05-29 成都中安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田井口加热装置
CN107939339A (zh) * 2018-01-12 2018-04-20 吉林爱科德科技有限公司 油田专用空气源高温清蜡洗井装置及采用方法
CN208010316U (zh) * 2018-03-27 2018-10-26 中油(天津)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油井加热装置
CN110762394A (zh) * 2018-07-27 2020-02-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燃油管路解堵装置及方法
CN209909407U (zh) * 2019-04-03 2020-01-07 赵安平 油田石油集输管线石墨烯加热保温套
CN110206510A (zh) * 2019-07-04 2019-09-06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油田抽油机油管电磁加热装置
CN211230391U (zh) * 2019-12-03 2020-08-11 西安雅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磁声耦合防蜡装置
CN210890569U (zh) * 2019-12-04 2020-06-30 刘飞 一种采油井口管道加热设备
CN211977648U (zh) * 2020-04-29 2020-11-20 杨钧屹 一种节能循环加热石油集输装置
CN212054605U (zh) * 2020-04-29 2020-12-01 巢晟(天津)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取式油管内跨隔封隔器
CN112324390A (zh) * 2020-10-30 2021-02-05 陕西惠泽热能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采油井防结蜡装置
CN114719114A (zh) * 2021-01-04 2022-07-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管道解堵装置
CN214889681U (zh) * 2021-02-03 2021-11-26 大庆世明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器和热采装置
CN214365973U (zh) * 2021-02-08 2021-10-08 江苏益马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防堵塞井口采油树
CN214532924U (zh) * 2021-03-29 2021-10-29 吉林信达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压裂用的管件加热机构
CN113153219A (zh) * 2021-04-16 2021-07-23 杨晓晨 一种用于石油井油管电热防蜡清蜡装置
CN215871893U (zh) * 2021-09-22 2022-02-18 石家庄之迪石油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加热电缆及直热清防蜡降粘解堵装置
CN116411903A (zh) * 2021-12-31 2023-07-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加热装置、热洗解堵设备和方法
CN218378291U (zh) * 2022-10-24 2023-01-24 邢民 一种原油输油管道加热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肖西峰, 唐泽兰, 韩俊英: "不同特性油田的油气集输工艺技术", 油气田地面工程, vol. 17, no. 02, pages 15 *
高永华;李康;刘华伟;袁博;陈钦伟;田发超;李登;刘明发;冯明星;万芬;: "金县1-1油田稠油井电加热清防蜡工艺研究", 石油和化工设备, vol. 20, no. 10, pages 66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47425A (zh) * 2023-12-06 2024-01-05 山东扬智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部件形变测试装置
CN117347425B (zh) * 2023-12-06 2024-02-23 山东扬智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部件形变测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58121B (zh) 2023-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658121B (zh) 一种油田专用油管加热解堵装置
US4715429A (en) Method and means for applying a heat exchanger in a drill hole for the purpose of heat recovery or storage
US6939082B1 (en) Subea pipeline blockage remediation method
TWI687023B (zh) 充電連接件、充電槍以及車輛和充電系統
CN104704278A (zh) 用于传输处于压力作用下的流体的管道连接器
CN113977952A (zh) 一种锯齿形密封连接的防脱落、抗拉拔管材连接方式
CN105135132A (zh) 具有快速密封连接端口的聚乙烯管道
CN206458381U (zh) 一种液控液驱连续管钻井牵引器
CN212407899U (zh) 快接管件结构
WO2001077569A2 (en) Fluorocarbon repair bladder
CN103868247B (zh) 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器
RU2410621C1 (ru) Переходник
SE513267C2 (sv) Värmeväxlare för anbringande i borrhål samt sätt att anbringa värmeväxlare
CN213982436U (zh) 一种多管道快速连接结构
CN220250797U (zh) 一种热交换器的集管器
CN212454792U (zh) 液压接口转换装置、电子水泵水嘴转换安装结构及汽车
CN100371589C (zh) 无焊缝的热声发动机加热器
CN108458195A (zh) 一种密封结构及形成方法
KR100689122B1 (ko) 난방 파이프용 발열전선 삽입장치
CN213261096U (zh) 一种便携式套管热缩装置
CN214949300U (zh) 分集水器构件及地热管道组件
CN214699792U (zh) 一种耐柴油弹性体热缩管
CN219082371U (zh) 一种不锈钢对夹止回阀
CN214744005U (zh) 一种带泄压环槽的流体连接器
CN215908635U (zh) 一种ppr自来水管带水作业熔接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