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19114A - 管道解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管道解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19114A
CN114719114A CN202110002074.9A CN202110002074A CN114719114A CN 114719114 A CN114719114 A CN 114719114A CN 202110002074 A CN202110002074 A CN 202110002074A CN 114719114 A CN114719114 A CN 1147191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heat
heat insulation
insulating
heat con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020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世谦
齐玉梅
冯峰
王真
赵常明
韩伟
陈良罡
刘永保
白玉
卫翔
于兴才
苏建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0207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191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19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191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3/00Heating of pipes or pipe systems; Cooling of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3/30Heating of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3/32Heating of pipes or pipe systems using hot flu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管道解堵装置,属于管道输送技术领域。该管道解堵装置包括隔热管、导热管、加热器和多个鳍片;隔热管包括第一隔热半管和第二隔热半管;导热管同轴位于隔热管中,导热管包括第一导热半管和第二导热半管,第一导热半管与第一隔热半管的内壁相连,第二导热半管与第二隔热半管的内壁相连;多个鳍片分布于导热管的外壁上。通过加热器向隔热管和导热管之间的空间中通入液体或气体,进入隔热管和导热管之间的空间中的液体或气体与鳍片和导热管发生热交换,使导热管的温度升高,由导热管将热量传递给管道,将管道中的油水化开,隔热管减少热量向管道解堵装置外散发,使热量尽量被管道所吸收,提高对于热量的利用率,从而提高解堵的效率。

Description

管道解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管道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道解堵装置。
背景技术
油水井的生产设施大部分都在室外,冬季生产时,由于气温低,如处置不当,油水管线等设施会发生冻堵事故。
目前在进行管道解堵时,通常直接在管道外利用热水冲洗,使管道内的油水化开。
这种解堵方式虽然操作起来简单,但是对于热量的利用率很低,导致解堵的效率低下,往往只能在冻堵部位很小的情况下发挥作用。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道解堵装置,能够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方便对管道进行解堵。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道解堵装置,包括隔热管、导热管、加热器和多个鳍片;
所述隔热管包括第一隔热半管和第二隔热半管,所述第一隔热半管和所述第二隔热半管相对布置,且所述第一隔热半管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二隔热半管的一侧边铰接,所述第一隔热半管的另一侧边与所述第二隔热半管的另一侧边可拆卸连接;
所述导热管同轴位于所述隔热管中,所述导热管包括第一导热半管和第二导热半管,所述第一导热半管与所述第一隔热半管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二导热半管与所述第二隔热半管的内壁相连;
所述多个鳍片分布于所述导热管的外壁上;
所述加热器用于向所述隔热管和所述导热管之间通入液体或气体,以加热所述导热管。
可选地,所述管道解堵装置还包括导流环,所述导流环同轴连接在所述隔热管的一端,所述导流环靠近所述隔热管的一侧面具有与所述导流环同轴的环形导流槽;
所述导流环包括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所述第一半环体与所述第一隔热半管相连,所述第二半环体与所述第二隔热半管相连,所述第一半环体和所述第二半环体中的至少一个的侧壁上具有加热口,所述加热口与所述环形导流槽连通。
可选地,所述环形导流槽的外径不大于所述隔热管的内径,所述环形导流槽的内径不小于所述导热管的外径。
可选地,所述管道解堵装置还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导流环的外壁相连,且与所述加热口连通,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加热器连通。
可选地,所述加热器包括电吹风,所述管道解堵装置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电吹风相连。
可选地,所述鳍片平行于所述导热管的轴线。
可选地,所述鳍片沿所述导热管的轴向螺旋延伸。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热半管和所述第二隔热半管均包括呈半管状的支撑板和连接在所述支撑板内侧的隔热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热半管的支撑板的一侧边和所述第二隔热半管的支撑板的一侧边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隔热半管的支撑板的一侧边和所述第二隔热半管的支撑板的一侧边通过锁扣连接。
可选地,所述管道解堵装置还包括多对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呈半管状,每个所述导热板的外径均与所述导热管的内径相同,每对所述导热板的内径不同。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设置隔热管和导热管,其中,隔热管包括第一隔热半管和第二隔热半管,导热管包括第一导热半管和第二导热半管,在进行解堵时,能够打开隔热管和导热管,将导热管套在需要解堵的管道外,隔热管套在导热管外。在导热管的外壁上还分布有鳍片,通过加热器向隔热管和导热管之间的空间中通入液体或气体,例如热水或热空气,进入隔热管和导热管之间的空间中的液体或气体与鳍片和导热管之间发生热交换,使热量大量向导热管转移,导热管的温度升高,由导热管将热量传递给管道,从而将管道中的油水化开,隔热管则能够减少热量向管道解堵装置外散发,使热量尽量被管道所吸收,以提高对于热量的利用率,从而提高解堵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道解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导热管和鳍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管道解堵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管道解堵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管道解堵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三对导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0、隔热管 11、第一隔热半管 12、第二隔热半管 101、支撑板 102、隔热层
20、导热管 21、第一导热半管 22、第二导热半管
30、加热器 31、电吹风 32、电源
40、鳍片
50、导流环 50a、环形导流槽 50b、加热口 51、第一半环体52、第二半环体
60、引流管
70、锁扣 71、框体 72、凸起
80、导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所述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道解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管道解堵装置包括隔热管10、导热管20、加热器30和多个鳍片40。
隔热管10包括第一隔热半管11和第二隔热半管12,第一隔热半管11和第二隔热半管12相对布置,且第一隔热半管11的一侧边与第二隔热半管12的一侧边铰接,第一隔热半管11的另一侧边与第二隔热半管12的另一侧边可拆卸连接。
导热管20同轴位于隔热管10中,导热管20包括第一导热半管21和第二导热半管22,第一导热半管21与第一隔热半管11的内壁相连,第二导热半管22与第二隔热半管12的内壁相连。
多个鳍片40分布于导热管20的外壁上。加热器30用于向隔热管10和导热管20之间通入液体或气体,以加热导热管20。
通过设置隔热管和导热管,其中,隔热管包括第一隔热半管和第二隔热半管,导热管包括第一导热半管和第二导热半管,在进行解堵时,能够打开隔热管和导热管,将导热管套在需要解堵的管道外,隔热管套在导热管外。在导热管的外壁上还分布有鳍片,通过加热器向隔热管和导热管之间的空间中通入液体或气体,例如热水或热空气,进入隔热管和导热管之间的空间中的液体或气体与鳍片和导热管之间发生热交换,使热量大量向导热管转移,导热管的温度升高,由导热管将热量传递给管道,从而将管道中的油水化开,隔热管则能够减少热量向管道解堵装置外散发,使热量尽量被管道所吸收,以提高对于热量的利用率,从而提高解堵的效率。
可选地,加热器30包括电吹风31,管道解堵装置还包括电源32,电源32与电吹风31相连。
利用电吹风31向导热管20和隔热管10之间的环形空间吹入热空气,利用热空气使导热管20的温度升高,电吹风31使用方便,并且还方便控制空气的流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器30包括循环水泵和水槽,其中,水槽用于盛放热水,这里的热水指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水。循环水泵用于将水槽中的水泵入导热管20和隔热管10之间的环形空间中。热水在循环水泵的作用下,从隔热管10的一端泵入,从隔热管10的另一端流出,以对导热管20进行加热。水槽还用于收集从导热管20和隔热管10之间的环形空间排出的水,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可选地,水槽中设置有加热丝,以对水槽中的水进行加热。
如图1所示,鳍片40远离导热管20的侧边与隔热管10的内壁相连。这样在第一隔热半管11和第二隔热半管12合拢之后,导热管20的外壁和隔热管10的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被多个鳍片40分隔为多个独立的通道。加热器30在对导热管20加热时,进入隔热管10和导热管20之间的液体或气体能从多个独立的通道的一端通过,并从另一端排出,在流动的过程中将热量传递给鳍片40和导热管20,使导热管20的温度升高,从而将管道内的油水化开。
可选地,鳍片40焊接在导热管20的外壁上。先分别加工出鳍片40和导热管20,再将鳍片40与导热管20焊接在一起,能够有利于对鳍片40的形状进行设置,以通过适宜的形状,提高鳍片40与通入隔热管10和导热管20之间的液体或气体的热交换效率。
如图1所示,鳍片40平行于导热管20的轴线。
在这一实现方式中,鳍片40呈长条板状,多个鳍片40将导热管20的外壁和隔热管10的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分隔成多个长条形的直通道。
可选地,多个鳍片40沿导热管20的周向等角度间隔分布,使热量能够均匀地向导热管20传递。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导热管和鳍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鳍片40沿导热管20的轴向螺旋延伸。
在这一实现方式中,鳍片40呈螺旋形,多个鳍片40将导热管20的外壁和隔热管10的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分隔成多个螺旋形的通道,液体或气体在流经导热管20和隔热管10之间的环形空间时,路径更长,能够与鳍片40和导热管20进行更充分地热交换,进一步提高热量的利用率,减少能耗。
可选地,第一导热半管21、第二导热半管22和鳍片40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
示例性地,第一导热半管21、第二导热半管22和鳍片40均采用铝合金、不锈钢制成。
可选地,鳍片40沿导热管20延伸的长度与导热管20的长度相同。例如图1中,鳍片40平行于导热管20的轴线,鳍片40的两端分别与导热管20的两端对齐,鳍片40在导热管20的轴向上的长度与导热管20的长度相同。如图2所示,鳍片40呈螺旋形,鳍片40从导热管20的一端螺旋延伸至导热管20的另一端。
如图1所示,第一隔热半管11和第二隔热半管12均包括呈半管状的支撑板101和连接在支撑板101内侧的隔热层102。
支撑板101相当于第一隔热半管11和第二隔热半管12的骨架,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位于支撑板101内侧的隔热层102起到隔热的作用,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从而提高对热量的利用率。
可选地,支撑板101为金属板,金属板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能提供良好的支撑,防止隔热管10出现损坏。
示例性地,支撑板101为铝合金板或钢板。
可选地,隔热层102为泡沫板。泡沫板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而且结构轻便,有利于降低隔热管10的重量,在隔热层102出现破损时也易于修补或更换,例如隔热层102破裂后通过胶水等对隔热层102进行粘接。
可选地,隔热层102粘接在支撑板101的内侧上。以粘接的方式连接隔热层102,方便隔热层102的替换和安装。
如图1所示,第一隔热半管11的支撑板101的一侧边和第二隔热半管12的支撑板101的一侧边通过铰链连接,第一隔热半管11的支撑板101的一侧边和第二隔热半管12的支撑板101的一侧边通过锁扣70连接。
在开合第一隔热半管11和第二隔热半管12的过程中,第一隔热半管11和第二隔热半管12能够绕铰链转动。铰链转动灵活,而且铰链的结构简单,安装和更换也很容易。在第一隔热半管11和第二隔热半管12合拢的过程中,第一导热半管21和第二导热半管22也相对合拢,第一导热半管21和第二导热半管22抱住待解堵的管道,通过锁扣70将第一隔热半管11和第二隔热半管12连接在一起,从而将隔热管10和导热管20套在管道上。
示例性地,锁扣70包括框体71和凸起72,框体71位于第一隔热半管11的外壁上,凸起72位于第二隔热半管12的外壁上,第一隔热半管11和第二隔热半管12合拢后,框体71扣在凸起72上,从而将第一隔热半管11和第二隔热半管12连接起来,使第一隔热半管11和第二隔热半管12、第一导热半管21和第二导热半管22分别围成筒状。
可选地,第一隔热半管11与第一导热半管21通过螺钉连接,第二隔热半管12与第二导热半管22通过螺钉连接。
采用螺钉进行连接,可以方便管道解堵装置的拆解和组装,便于在部分结构损坏时,对损坏的结构进行更换。
示例性地,两个隔热层102上均具有通孔,第一导热半管21与一个支撑板101通过螺钉相连,第二导热半管22与另一个支撑板101通过螺钉相连,隔热层102上的通孔用于穿过螺钉。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管道解堵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管道解堵装置相比于图1所示的管道解堵装置,还包括导流环50。导流环50同轴连接在隔热管10的一端。导流环50靠近隔热管10的一侧面具有与导流环50同轴的环形导流槽50a。
导流环50包括第一半环体51和第二半环体52,第一半环体51与第一隔热半管11相连,第二半环体52与第二隔热半管12相连。第一半环体51和第二半环体52中的至少一个的侧壁上具有加热口50b,加热口50b与环形导流槽50a连通。
随着第一隔热半管11和第二隔热半管12的合拢,第一半环体51和第二半环体52也合拢为环状。环形导流槽50a能够提供导流的通道,在加热器30将液体或气体通过加热口50b注入到环形导流槽50a后,液体或气体能够沿着环形导流槽50a流动,促使液体或气体均匀地扩散到更大的范围,使导热管20被均匀的加热。
可选地,导流环50具有多个加热口50b,多个加热口50b沿导流环50的周向等角度间隔分布,从而能够从多个方向通入液体或气体,使导热管20被均匀加热。
示例性地,导流环50具有3个加热口50b,3个加热口50b间隔120°布置。
图4是图3所示管道解堵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环形导流槽50a的外径不大于隔热管10的内径,环形导流槽50a的内径不小于导热管20的外径。
示例性地,环形导流槽50a的外径与隔热管10的内径相同,环形导流槽50a的内径与导热管20的外径相同。这使得环形导流槽50a刚好对齐导热管20和隔热管10之间的环形空间,进入环形导流槽50a的液体或气体能快速进入到导热管20和隔热管10之间的环形空间中。
可选地,导流环50采用与支撑板101相同的材料制成。例如,铝合金、钢材。
如图4所示,第一半环体51与第一隔热半管11的支撑板101相连,第二半环体52与第二隔热半管12的支撑板101相连。例如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管道解堵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管道解堵装置相比于图3所示的管道解堵装置,还包括引流管60。引流管60的一端与导流环50的外壁相连,且与加热口50b连通,引流管60的另一端与加热器30连通。
通过设置引流管60,方便连接加热器30。以加热器30包括电吹风31为例,在进行管道的解堵时,将电吹风31的出风口插入到引流管60中,之后开启电吹风31,使电吹风31送出的热风直接通过引流管60进入到导流环50内。
可选地,引流管60的数量与加热口50b的数量一致。例如导流环50具有3个加热口50b,导流环50外,对应每个加热口50b各设置有一个引流管60,在进行管道的解堵时,每个引流管60均能够防止一个电吹风31,从而提高解堵的效率。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三对导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管道解堵装置还包括多对导热板80。导热板80呈半管状,每个导热板80的外径均与导热管20的内径相同,每对导热板80的内径不同。
对于不同外径的待解堵的管道,在解堵时,第一隔热半管11和第二隔热半管12合拢后,可能由于管道的外径过小,导致第一导热半管21和第二导热半管22无法与管道的外壁大面积接触,通过设置多对导热板80,在管道的外径过小时,选择内径与管道的外径相同的导热板80,将导热板80插入到导热管20和待解堵的管道之间,由于导热板80的外径都与导热管20的内径相同,因此导热板80的内表面能够与待解堵的管道的外壁贴合,导热板80的外表面能够与导热管20的内壁贴合,使得导热管20能够通过导热板80将热量传递到管道上,从而增大管道解堵装置与管道的接触面积,使热量能够快速传递到管道上,融化管道内冻住的油水。
以下结合图1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管道解堵装置的使用过程进行简单说明:
当发现生产时有管道出现冻堵的现象,先打开管道的放空阀门,从距离放空阀门最近的冻堵部位开始进行解堵。
将第一隔热半管11和第二隔热半管12打开,将第一导热半管21和第二导热半管22扣在冻堵的管道外,然后合拢第一隔热半管11和第二隔热半管12,将第一隔热半管11和第二隔热半管12连接起来。
电吹风31接通电源32,打开电吹风31,利用电吹风31向隔热管10和导热管20之间的环形空间中吹入热风。对于设置有导流环50的管道解堵装置,利用电吹风31直接向加热口50b吹入热风,对于还设置有引流管60的管道解堵装置,电吹风31向引流管60内吹入热风。
鳍片40吸收大量热量,将热量传递给导热管20,导热管20也直接从热风中吸收一定的热量,使得导热管20的温度升高,将热量传导给冻堵的管道,从而化开冻堵的部位,待管道中的液体从放空阀门处顺利流出后。再按照同样的方式解堵下一个冻堵部位。
对于包括导热板80的管道解堵装置,在使用前,选择内径与待解堵的管道的外径相同的一对导热板80,将一对导热板80压在管道外,再将第一导热半管21和第二导热半管22扣在导热板80外,使导热板80的内侧壁与导热管20的外侧壁贴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管道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管(10)、导热管(20)、加热器(30)和多个鳍片(40);
所述隔热管(10)包括第一隔热半管(11)和第二隔热半管(12),所述第一隔热半管(11)和所述第二隔热半管(12)相对布置,且所述第一隔热半管(11)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二隔热半管(12)的一侧边铰接,所述第一隔热半管(11)的另一侧边与所述第二隔热半管(12)的另一侧边可拆卸连接;
所述导热管(20)同轴位于所述隔热管(10)中,所述导热管(20)包括第一导热半管(21)和第二导热半管(22),所述第一导热半管(21)与所述第一隔热半管(11)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二导热半管(22)与所述第二隔热半管(12)的内壁相连;
所述多个鳍片(40)分布于所述导热管(20)的外壁上;
所述加热器(30)用于向所述隔热管(10)和所述导热管(20)之间通入液体或气体,以加热所述导热管(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解堵装置还包括导流环(50),所述导流环(50)同轴连接在所述隔热管(10)的一端,所述导流环(50)靠近所述隔热管(10)的一侧面具有与所述导流环(50)同轴的环形导流槽(50a);
所述导流环(50)包括第一半环体(51)和第二半环体(52),所述第一半环体(51)与所述第一隔热半管(11)相连,所述第二半环体(52)与所述第二隔热半管(12)相连,所述第一半环体(51)和所述第二半环体(52)中的至少一个的侧壁上具有加热口(50b),所述加热口(50b)与所述环形导流槽(50a)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流槽(50a)的外径不大于所述隔热管(10)的内径,所述环形导流槽(50a)的内径不小于所述导热管(20)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解堵装置还包括引流管(60),所述引流管(60)的一端与所述导流环(50)的外壁相连,且与所述加热口(50b)连通,所述引流管(60)的另一端与所述加热器(30)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30)包括电吹风(31),所述管道解堵装置还包括电源(32),所述电源(32)与所述电吹风(31)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管道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40)平行于所述导热管(20)的轴线。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管道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40)沿所述导热管(20)的轴向螺旋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管道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半管(11)和所述第二隔热半管(12)均包括呈半管状的支撑板(101)和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01)内侧的隔热层(10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道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半管(11)的支撑板(101)的一侧边和所述第二隔热半管(12)的支撑板(101)的一侧边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隔热半管(11)的支撑板(101)的一侧边和所述第二隔热半管(12)的支撑板(101)的一侧边通过锁扣(70)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管道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解堵装置还包括多对导热板(80),所述导热板(80)呈半管状,每个所述导热板(80)的外径均与所述导热管(20)的内径相同,每对所述导热板(80)的内径不同。
CN202110002074.9A 2021-01-04 2021-01-04 管道解堵装置 Pending CN1147191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2074.9A CN114719114A (zh) 2021-01-04 2021-01-04 管道解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2074.9A CN114719114A (zh) 2021-01-04 2021-01-04 管道解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19114A true CN114719114A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33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02074.9A Pending CN114719114A (zh) 2021-01-04 2021-01-04 管道解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1911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58121A (zh) * 2023-07-31 2023-08-29 大庆世明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专用油管加热解堵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09745Y (zh) * 2007-12-07 2009-03-18 王文明 三明治式玻璃钢防腐保温管
CN203517152U (zh) * 2013-08-27 2014-04-02 昆山市海特塑胶颜料有限公司 一种发烟硫酸输送管道
CN207246645U (zh) * 2017-08-25 2018-04-17 衡阳旭光锌锗科技有限公司 硫酸输送管道防冻装置
JP2019046752A (ja) * 2017-09-06 2019-03-22 ミクロ技研株式会社 流体加熱装置
CN110332414A (zh) * 2019-07-02 2019-10-15 浙江阿斯克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酸钙保温支架及其安装方法
CN110594530A (zh) * 2019-08-30 2019-12-20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组合式管道保温管壳
CN210165070U (zh) * 2019-05-28 2020-03-20 福建省三明正元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管道式化工原料输送装置
CN210661922U (zh) * 2019-09-24 2020-06-02 江苏麦斯绝热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异形管道的可拆卸保温盒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09745Y (zh) * 2007-12-07 2009-03-18 王文明 三明治式玻璃钢防腐保温管
CN203517152U (zh) * 2013-08-27 2014-04-02 昆山市海特塑胶颜料有限公司 一种发烟硫酸输送管道
CN207246645U (zh) * 2017-08-25 2018-04-17 衡阳旭光锌锗科技有限公司 硫酸输送管道防冻装置
JP2019046752A (ja) * 2017-09-06 2019-03-22 ミクロ技研株式会社 流体加熱装置
CN210165070U (zh) * 2019-05-28 2020-03-20 福建省三明正元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管道式化工原料输送装置
CN110332414A (zh) * 2019-07-02 2019-10-15 浙江阿斯克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酸钙保温支架及其安装方法
CN110594530A (zh) * 2019-08-30 2019-12-20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组合式管道保温管壳
CN210661922U (zh) * 2019-09-24 2020-06-02 江苏麦斯绝热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异形管道的可拆卸保温盒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58121A (zh) * 2023-07-31 2023-08-29 大庆世明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专用油管加热解堵装置
CN116658121B (zh) * 2023-07-31 2023-10-10 大庆世明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专用油管加热解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19114A (zh) 管道解堵装置
CN207035300U (zh) 一种热管式蓄热装置及其蓄热应用系统
CN105180424B (zh) 一种波纹管式气体电加热装置
CN202630214U (zh) 整体式翅片管节能散热器
CN102589122A (zh) 套筒式双内胆多用途电热水器
CN104930894A (zh) 温度分层器、具有该温度分层器的储热器及其安装方法
CN214946600U (zh) 可分隔冷水和热水的加热水龙头
CN210796713U (zh) 聚合物熔融纺丝加工装置
CN114615765A (zh) 一种高效电加热器
CN211060398U (zh) 一种空压机热回收机组
CN204115522U (zh) 矿井井口空气加热设备
CN208671369U (zh) 相变热水器
CN206420167U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循环管组合体
CN217083421U (zh) 一种挠流式热网加热器
CN209819864U (zh) 加热炉
CN208671360U (zh) 加热系统和电热水器
CN218179353U (zh) 冷库高效节能制冷系统
CN210486130U (zh) 一种具有储存热量功能的液体加热装置
CN212082101U (zh) 一种导热油回收利用设备
CN218109752U (zh) 一种用于焊接管道的冷却装置
CN218883391U (zh) 一种隔热支撑件及真空绝热保温管
CN202254950U (zh) 一种新型换热器
CN219607798U (zh) 一种换散热水器
WO2018018619A1 (zh) 储水罐和燃气热水器
CN203687698U (zh) 一种用于热剪炉的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