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77692U - 一种气力输灰加热管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力输灰加热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77692U
CN209777692U CN201920356135.XU CN201920356135U CN209777692U CN 209777692 U CN209777692 U CN 209777692U CN 201920356135 U CN201920356135 U CN 201920356135U CN 209777692 U CN209777692 U CN 2097776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insulation
main body
sealing device
ash conveying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561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卞经纬
陈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Hao Hao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Hao Hao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Hao Hao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Hao Hao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561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776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776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776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力输灰加热管道,包括主体、加热装置、隔热装置、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二密封装置;在所述主体的前端安装有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在所述主体的后端安装有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在所述主体的外部安装有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加热装置的外部安装有所述隔热装置。解决了现有方案造成的管道之间连接松动、连接口会有漏灰和积灰的现象、需要提前将颗粒物烘干和管道表面会受损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气力输灰加热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力输灰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气力输灰加热管道。
背景技术
一般的,气力输灰在工业上的应用十分的广泛也十分复杂。气力输灰指的是利用气流的能量,在封闭管道内沿气流方向输送颗粒状物料,是流态化技术的一种具体应用。封闭管道的好坏决定着气力输灰系统的好坏。管道系统由多节管道前后连接组成。管道连接的是否牢固至关重要。由于管道连接松动会出现漏灰和积灰的现象。气力输灰系统工作时需要对颗粒物进行提前加热烘干。烘干后的颗粒物再进入气力输灰系统中。这样的方法费时费力。
现有的方案,管道之间的连接采用拼接的方式直接组装。气力输灰系统本身无法加热烘干,需要先将颗粒物烘干处理才可进入气力输灰系统。这样的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管道之间连接松动,影响气力输灰系统正常运行;(2) 管道连接松动,连接口会有漏灰和积灰的现象;(3)需要提前将颗粒物烘干,费时费力;(4)管道直接暴露在外,管道表面会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力输灰加热管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管道之间连接松动、连接口会有漏灰和积灰的现象、需要提前将颗粒物烘干和管道表面会受损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力输灰加热管道,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体、加热装置、隔热装置、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二密封装置;在所述主体的前端安装有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在所述主体的后端安装有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在所述主体的外部安装有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加热装置的外部安装有所述隔热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密封装置的前端为凹形结构;所述第一密封装置的后端嵌入所述主体的前端;所述第二密封装置的后端为凸形结构;所述第二密封装置的前端嵌入所述主体的后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密封装置为橡胶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为橡胶密封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主体包括管道、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加工于所述管道的前端;在所述第一法兰的前端加工有第一沟槽;所述第二法兰加工于所述管道的后端;在所述第二法兰的后端加工有第二沟槽;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嵌入所述第一沟槽;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嵌入所述第二沟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热元件和连接线;所述主体包括管道;所述电热元件螺旋缠绕于所述管道的外表面;所述电热元件的连接端与所述连接线相连接;所述连接线穿过所述隔热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电热元件为电热丝;所述连接线为电源连接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隔热装置包括隔热内层、隔热主体和隔热外层;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热元件;所述隔热内层安装于所述电热元件的外表面;所述隔热主体安装于所述隔热内层的外表面;所述隔热外层安装于所述隔热主体的外表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隔热主体为隔热海绵;所述隔热外层为铝箔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气力输灰加热管道采用带有密封装置的法兰作为管道的连接方式。采用加热的方式达到气力输灰加热烘干的作用。采用隔热装置起到隔热和保护管道的作用。气力输灰加热管道带来了如下效果:(1)管道连接为法兰连接,管道连接更加牢固;(2)管道连接处采用密封装置,不会有漏灰和积灰的现象;(3)管道本身就可以加热烘干,简单方便;(4)加热装置为螺旋状,增加了发热面积,加热烘干更快;(5)隔热装置有效阻隔热量的流失,保证了加热的持续;(6)隔热装置对管道有保护作用,避免了管道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法兰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法兰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密封装置的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密封装置的截面图。
图中:1、主体;2、加热装置;3、隔热装置;4、第一密封装置;5、第二密封装置;6、管道;7、第一法兰;8、第二法兰;9、第一沟槽;10、第二沟槽;11、电热元件;12、隔热内层;13、隔热主体;14、隔热外层;15、第一安装孔;16、第二安装孔;17、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法兰的前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法兰的后视图。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力输灰加热管道。图中X的方向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上方,图中Y的方向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后方。气力输灰加热管道包括主体1、加热装置2、隔热装置3、第一密封装置4和第二密封装置5。主体1包括管道6、第一法兰7和第二法兰8。优选的,管道6为圆柱形。在管道6的前表面加工有通孔。
第一法兰7加工于管道6的前端。第一法兰7的后表面与管道6的前表面相贴合。在第一法兰7的前表面加工有第一沟槽9。围绕第一法兰7的前表面的圆心加工有第一沟槽9。优选的,第一沟槽9为O形沟槽。第一密封装置4 嵌入第一沟槽9内。在第一法兰7的前表面加工有第一安装孔15。第一安装孔15加工于第一沟槽9的外侧。第一安装孔15为多组。沿第一法兰7前表面的圆心相等距离均匀加工有多组第一安装孔15。
第二法兰8加工于管道6的后端。第二法兰8的前表面与管道6的后表面相贴合。在第二法兰8的后表面加工有第二沟槽10。围绕第二法兰8的前表面的圆心加工有第二沟槽10。优选的,第二沟槽10为O形沟槽。第二密封装置5嵌入第二沟槽10内。在第二法兰8的后表面加工有第二安装孔16。第二安装孔16加工于第二沟槽10的外侧。第二安装孔16为多组。沿第二法兰8前表面的圆心相等距离均匀加工有多组第二安装孔16。
气力输灰加热管道安装于气力输灰管道系统内。气力输灰加热管道间的连接为法兰连接。法兰连接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法兰连接相比传统的拼接连接更加的稳固。法兰连接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不会出现松动的现象。法兰连接保证了气力输灰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密封装置的截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密封装置的截面图。结合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第一密封装置4的前端为凹形结构。第一密封装置4的后端嵌入第一沟槽9内。优选的,第一密封装置4为橡胶密封圈。第二密封装置5的后端为凸形结构。第二密封装置5的前端嵌入第二沟槽10内。优选的,第二密封装置5为橡胶密封圈。
当多个气力输灰加热管道相互连接安装时,密封装置之间相互配合,凸形结构嵌入凹形结构内。密封装置之间的配合方式起到了很好的密封作用。相比单纯的法兰连接,密封装置的加入起到了更好的密封效果。
在主体1的外部安装有加热装置2。加热装置2包括电热元件11和连接线 17。电热元件11螺旋缠绕于管道6的外表面。管道6穿过电热元件11的内部。电热元件11的内部与管道6的外表面相贴合。优选的,电热元件11为电热丝。电热元件11的连接端与连接线17相连接。优选的,连接线17为电源连接线。连接线17穿过隔热装置3。连接线17外接电源。
在气力输灰系统工作时,有时需要进行加热烘干处理。现有系统本身无法进行加热烘干处理,需要提前进行加热烘干处理再进行气力输灰。加热装置2 的设计使得气力输灰系统自身就可以进行加热烘干处理。加热装置2对管道6 进行加热,当气流经过时可以对气流中的颗粒物进行烘干。电热元件11螺旋缠绕于管道6的外表面,电热元件11为螺旋状。螺旋状的设计加大了加热面积,加热时间更短。
在加热装置2的外部安装有隔热装置3。隔热装置3包括隔热内层12、隔热主体13和隔热外层14。优选的,隔热主体13为隔热海绵。优选的,隔热外层14为铝箔层。隔热内层12安装于电热元件11的外部。电热元件11的外部与隔热内层12的内表面相贴合。隔热主体13安装于隔热内层12的外部。隔热内层12的外表面与隔热主体13的内表面相贴合。隔热外层14安装于隔热主体13的外部。隔热主体13的外表面与隔热外层14的内表面相贴合。
隔热装置3为三层设计,内层为隔热内层12,中层为隔热主体13,外层为隔热外层14。隔热内层12防止电热元件11和隔热主体13直接接触。电热元件11不会对隔热主体13造成破坏。隔热主体13可以防止热量的流失。隔热主体13起到了很好的隔热作用。隔热外层14设计为铝箔层。铝箔层不仅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热效果,还可以防尘、防沙和防雨水。铝箔层很好的保护了隔热装置3。
气力输灰加热管道在连接安装时,密封装置相互配合起到了很好的密封效果,不会出现漏灰和积会现象。管道内没有漏灰和积会气力输灰就会很顺畅。气力输灰系统需要加热烘干时,可以直接在气力输灰系统内加热烘干。没有了繁琐的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隔热保护分为三层,不仅做到了隔热功能,还防尘、防沙和防雨水。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一沟槽9为O形沟槽,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二沟槽10为O形沟槽,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一密封装置4为橡胶密封圈,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密封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二密封装置5为橡胶密封圈,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密封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电热元件11为电热丝,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电热元件。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连接线17为电源连接线,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连接线。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隔热主体13为隔热海绵,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隔热材料。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隔热外层14为铝箔层,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材质。
此外,本说明书中,使用了“圆柱形”等词语,并不是精确的“圆柱形”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大致圆柱形”的状态。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8)

1.一种气力输灰加热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加热装置(2)、隔热装置(3)、第一密封装置(4)和第二密封装置(5);在所述主体(1)的前端安装有所述第一密封装置(4);在所述主体(1)的后端安装有所述第二密封装置(5);在所述主体(1)的外部安装有所述加热装置(2);在所述加热装置(2)的外部安装有所述隔热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输灰加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4)的前端为凹形结构;所述第一密封装置(4)的后端嵌入所述主体(1)的前端;所述第二密封装置(5)的后端为凸形结构;所述第二密封装置(5)的前端嵌入所述主体(1)的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力输灰加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4)为橡胶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装置(5)为橡胶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输灰加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管道(6)、第一法兰(7)和第二法兰(8);所述第一法兰(7)加工于所述管道(6)的前端;在所述第一法兰(7)的前端加工有第一沟槽(9);所述第二法兰(8)加工于所述管道(6)的后端;在所述第二法兰(8)的后端加工有第二沟槽(10);所述第一密封装置(4)嵌入所述第一沟槽(9);所述第二密封装置(5)嵌入所述第二沟槽(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输灰加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2)包括电热元件(11)和连接线(17);所述主体(1)包括管道(6);所述电热元件(11)螺旋缠绕于所述管道(6)的外表面;所述电热元件(11)的连接端与所述连接线(17)相连接;所述连接线(17)穿过所述隔热装置(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力输灰加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元件(11)为电热丝;所述连接线(17)为电源连接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输灰加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3)包括隔热内层(12)、隔热主体(13)和隔热外层(14);所述加热装置(2)包括电热元件(11);所述隔热内层(12)安装于所述电热元件(11)的外表面;所述隔热主体(13)安装于所述隔热内层(12)的外表面;所述隔热外层(14)安装于所述隔热主体(13)的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力输灰加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主体(13)为隔热海绵;所述隔热外层(14)为铝箔层。
CN201920356135.XU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气力输灰加热管道 Active CN2097776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6135.XU CN209777692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气力输灰加热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6135.XU CN209777692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气力输灰加热管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77692U true CN209777692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98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56135.XU Active CN209777692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气力输灰加热管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776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062974A1 (zh) 充电连接件以及车辆和充电系统
CN209777692U (zh) 一种气力输灰加热管道
CN207864817U (zh) 一种抗冻钢管
CN206486951U (zh) 一种电热管道疏通器
CN210128408U (zh) 一种暖气件连接结构和暖气组件
CN207762406U (zh) 一种柔性滑入式承插连接管
CN212835031U (zh) 一种悬索桥主缆缠包带的新型加热装置
CN109595419B (zh) 一种低温环境下机械设备外部供油管线防冻软管
CN110701424B (zh) 多通接头
CN102563247B (zh) 钢带管承插式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208204228U (zh) 一种汽车空调膨胀阀接头
CN209819014U (zh) 一种液压系统高压胶管组件
CN206738836U (zh) 一种提高运行效率的循环管路
CN207999557U (zh) 一种排水管连接结构
CN220689806U (zh) 一种碳素煅烧炉蒸汽水套
CN203477684U (zh) 一种密封圈
CN208268635U (zh) 加热管、排液系统及空调系统
CN214947100U (zh) 一种快速组装的暖通管道
CN202176014U (zh) 一种用于排水管道上的密封圈
CN201688047U (zh) 金属软管
CN216408024U (zh) 一种供暖水管道的密封圈
CN206313379U (zh) 一种光纤通讯电力保护套管
CN216643336U (zh) 一种转换连接用的复合管节
CN215981463U (zh) 一种组合式自加热的化工管道保温装置
CN218972033U (zh) 排水管道对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