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56115A - 一种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及其制备方法和轮胎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及其制备方法和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56115A
CN116656115A CN202310697559.3A CN202310697559A CN116656115A CN 116656115 A CN116656115 A CN 116656115A CN 202310697559 A CN202310697559 A CN 202310697559A CN 116656115 A CN116656115 A CN 1166561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sealing
tire
self
uniform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975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56115B (zh
Inventor
张玉亮
肖圣龙
于道光
万金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uasheng Rubber Co ltd
Shandong Hongsheng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uasheng Rubber Co ltd
Shandong Hongsheng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uasheng Rubber Co ltd, Shandong Hongsheng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uasheng Rub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9755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561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56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561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561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561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5/00Compositions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5/04Polyureth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00Ty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r the physical arrangement or mixture of the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14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polymeric 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L2205/16Fibres; Fibri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及其制备方法和轮胎,属于轮胎黏合材料技术领域,自密封混合胶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制备而成:密封修补胶体系130‑150份、降噪胶体系25‑35份、相容剂5‑10份、填充剂30‑50份和增韧剂3‑10份;所述密封修补胶体系包括共混胶料和改性纤维,所述降噪胶体系包括硅酮橡胶和复配空心微珠。本申请通过采用密封修补胶体系在混炼过程中产生三维网络结构,同时具备良好的弹性和韧性,阻止气体泄露,维持轮胎的气密性,同时配合降噪胶体系,有效隔振吸音,不影响轮胎均匀性,同时提供优异的密封性能和降噪效果,提升轮胎的整体性能和驾驶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及其制备方法和轮胎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及其制备方法和轮胎,属于轮胎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的扎胎甚至爆胎的问题对乘客人身安全和车辆稳定性构成了严重威胁。尤其是在高速行车中,轮胎若遭受地面尖锐物的扎损,会导致气压急剧下降而危及行车安全。为解决此隐患,相关企业研发出一种把自修补胶涂覆在轮胎内表面的自密封技术。当轮胎遭遇扎损时,自密封胶可以迅速填补损伤,维持气密性以避免危险。
日本专利JP2023004950A中公开了一种固体密封剂化合物层,固体化合物密封剂层包含聚异丁烯或丁基橡胶,过氧化物和数均分子量在30000-100000范围内的聚异丁烯或丁基橡胶。其具备一定的自密封性能,但其密封胶体系还存在均匀性与噪音难以均衡的问题。
中国专利CN114456744A-一种粘附静音棉的轮胎自修复密封胶、轮胎和轮胎制造方法中公开了自修复胶料充当传统的静音棉贴合胶水,粘附在胎内壁,避免静音棉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的风险。但其胶料和降噪棉的组合在扎破的情况下,高速滚动中轮胎噪音难以抑制,后期修补更换困难。
目前的传统自密封修补胶虽然能够保持轮胎气压不降低,但存在一些问题:1.传统自密封胶体系通常采用丁基橡胶体系,而丁基橡胶的自粘性较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自修补胶脱层的情况,修补效果难以长期稳定;2.现有的涂布在内壁的自密封胶长期使用后会聚积变形,影响轮胎动平衡均匀性的性能,容易产生轮胎抖动、胎噪增大等问题;3.现有的密封胶涂覆后尤其在扎破自修复后,容易产生摩擦和振动,增大轮胎的噪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及其制备方法和轮胎,通过采用密封修补胶体系在混炼过程中产生三维网络结构,同时具备良好的弹性和韧性,能够快速填补轮胎破损处周围的微小孔隙,阻止气体泄露,维持轮胎的气密性,同时配合降噪胶体系,有效隔振吸音,空心微珠与三维橡胶网络形成连续密封层,不影响轮胎均匀性,同时提供优异的密封性能和降噪效果,提升轮胎的整体性能和驾驶舒适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制备而成:密封修补胶体系130-150份、降噪胶体系25-35份、相容剂5-10份、填充剂30-50份和增韧剂3-10份;所述密封修补胶体系包括共混胶料和改性纤维,所述降噪胶体系包括硅酮橡胶和复配空心微珠。
可选地,所述密封修补胶体系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氨基甲酸乙酯橡胶40-50份、聚醚聚氨酯预聚物20-30份、改性纤维15-20份、引发剂3-8份、防老剂2-5份、促进剂2-6份和硫化剂2-5份。
可选地,所述改性纤维为氧化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所述填充剂为炭黑N330,所述增韧剂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具体地,氧化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聚丙烯腈纤维丝束分别采用纯水和乙醇清洗,采用高锰酸钾质量浓度0.5-2g/L或过氧化氢质量百分比6-12%,在室温下搅拌3-6h进行氧化改性,改性后风干即得。
可选地,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叔丁基,所述防老剂为三聚氰胺或二茂铁,所述促进剂为氧化锌,所述硫化剂为硫磺。三聚氰胺防老剂可以捕获反应过程中的自由基,延缓交联反应,控制胶体的硫化程度,保证其最终的物理机械性能。
具体地,通过使用引发剂过氧化二叔丁基在高温下分解产生自由基攻击共混胶的双键,引发氨基甲酸乙酯橡胶和聚醚聚氨酯预聚物共聚交联反应,相互贯穿成网状结构,实现快速密封修补功能,同时氧化改性后的聚丙烯腈纤维中的羧基或酚羟基与聚合物发生共价键作用,增强聚合物链与纤维之间的界面强度,发挥增强作用。最终形成改性纤维横向载托聚合物链,纵向传递应力,增强密封修补胶整体的快速密封、抗拉伸和抗疲劳性能,不易变形或脱落,密封修补效果稳定且持久,氧化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橡胶的界面相容性好,并在混炼过程中与橡胶发生反应增强其在橡胶中的粘接强度与界面结合力。
可选地,所述密封修补胶体系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将氨基甲酸乙酯橡胶、聚醚聚氨酯预聚物和改性纤维依次加入至混炼机中混炼,再加入引发剂、防老剂和促进剂混炼,最后加入硫化剂混炼,冷却后破碎即得。
具体地,将氨基甲酸乙酯橡胶、聚醚聚氨酯预聚物和改性纤维依次加入至混炼机中在110-130℃下混炼30-60min,再加入引发剂、防老剂和促进剂混炼10-20min,最后加入硫化剂混炼15-30min,冷却后破碎即得。
可选地,所述降噪胶体系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硅酮橡胶40-50份、复配空心微珠10-20份和阻燃剂2-5份。
具体地,制备方法为将硅酮橡胶加入混炼机在80-100℃下混炼10min,加入复配空心微珠混炼10min;加入阻燃剂混炼5min,冷却后即得。
可选地,所述复配空心微珠为空心玻璃微珠经表面改性制备得到,改性方法为将空心玻璃微珠活化,再将活化后的空心玻璃微珠加入至聚酰胺-酰亚胺溶液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热反应后即得表面改性空心玻璃微珠;所述阻燃剂为磷酸三(2,3-二溴丙基)酯或磷酸三(2-氯乙基)酯。
具体地,表面改性空心玻璃微珠的制备方法为将空心玻璃微珠使用浓度为8-12%的过氧乙酸浸泡活化1-2h,再将活化后的空心玻璃微珠加入至聚酰胺-酰亚胺溶液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和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在120-180℃中反应0.5-3h后即得表面改性空心玻璃微珠。聚酰胺-酰亚胺溶液的参数为:固含量30%,粘度3000-6000,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
进一步地,使用聚酰胺-酰亚胺溶液对空心玻璃微珠进行改性,聚酰胺段与微珠表面发生物理结合,酰亚胺段与橡胶基质发生反应结合,在两者之间建立起强界面结合的桥梁作用,从而增强与橡胶基质的结合力,改善空心玻璃微珠与橡胶基体的相容性;复配空心微珠其空心结构可以散射与反射声波,实现声波衰减,其硬质表面可产生声波的多次散射与消弱,高比较表面积又可吸收一定的声波能量。
空心微珠在硅酮橡胶的包裹和粘结下形成三维空间网格结构,空心微珠之间的空隙和界面可产生多重散射和衰减噪声的效果,发挥隔音隔振作用,同时硅酮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减震性能,起主要缓冲作用,吸收动态荷载和振动能量,具有良好的隔振作用。降噪胶体系与自密封修补胶有良好的协同作用,空心微珠与自密封修补胶中的氧化纤维产生物理缠绕及空间支撑作用。阻燃剂的添加用于抑制高温条件下的热失控,提高混合胶料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复配空心微珠包括第一微珠、第二微珠和第三微珠,重量比依次为(5-10):(3-5):(1-3);所述第一微珠的粒径为20-50μm,所述第二微珠的粒径为100-200μm,所述第三微珠的粒径为300-500μm。
具体地,通过使用限定不同三种粒径的空心微珠复配,在降噪胶体系中形成多层级的孔隙结构,粒径20-50μm的空心微珠发挥中频吸音作用,吸收中等频率范围的噪音振动能量,粒径100-200μm的空心微珠发挥低频吸音作用,吸收较低频率范围的噪音振动能量,粒径300-500μm的空心微珠发挥声屏障作用,通过反射和分散噪音波的传播,减少声音的传导,不同粒径的空心微珠在空间网格结构中,空隙和界面可对噪声产生多次散射,衰减噪声强度,实现广谱隔音,降噪效果优异,持久性好。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如任一上述的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的制备方法,将密封修补胶体系、降噪胶体系、相容剂、填充剂和增韧剂混合,加入混炼机在80-120℃下混炼30-60min,冷却即得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
根据本申请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轮胎,由外向内依次包括胎体、密封胶层和内胆,所述密封胶层为任一上述的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或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
本申请中“室温”是指25℃。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1.根据本申请的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通过采用密封修补胶体系在混炼过程中产生三维网络结构,能够快速填补轮胎破损处周围的微小孔隙,阻止气体泄露,维持轮胎的气密性,同时配合降噪胶体系,有效隔振吸音,空心微珠与三维橡胶网络形成连续密封层,不影响轮胎均匀性,同时提供优异的密封性能和降噪效果,提升轮胎的整体性能和驾驶舒适性,最终实验数据表明均匀性RFV均在97以上,噪音在64dB以下,质量损失率在1.2%以下,性能优异。
2.根据本申请的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通过使用氨基甲酸乙酯橡胶和聚醚聚氨酯预聚物组成共混胶体系并引发交联反应,氨基甲酸乙酯橡胶具有优良的弹性,可吸收动态荷载和减震,聚醚聚氨酯预聚物提高材料的韧性和伸长率,二者的协同作用增强密封修补胶的机械性能,最终使共混胶整体相互贯穿成网状结构,再搭配氧化改性后的聚丙烯腈纤维,能够增强聚合物链与纤维之间的界面强度,不易变形或脱落,密封修补效果稳定且持久。
3.根据本申请的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通过限定降噪胶由硅酮橡胶和复配空心微珠组成,表面改性后的空心微珠与橡胶基质的结合力抢,相容性好,改性后的空心微珠在硅酮橡胶的包裹和粘结下形成三维空间网格结构,空心微珠之间的空隙和界面可产生多重散射和衰减噪声的效果,发挥隔音隔振作用。
4.根据本申请的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通过限定复配空心微珠由三种不同粒径范围的空心微珠组成并限定重量比,可实现空心微珠在混合胶料中的分散性好,能够发挥最佳的降噪增强效果,不会因某一种空心微珠过量导致产品性能失衡,三种重量比与粒径范围的空心微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决定了混合胶的密度、硬度、频谱隔音性能以及其他机械性能。
5.根据本申请的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通过使用相容剂可以降低两种聚合物基体在界面处的表面张力,减小其界面内应力,有利于界面结构的完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两种橡胶体系的相分离过程,促进生成部分微相结构或共混相,优化其在界面处的微相分布,最终以增强降噪胶体系与密封修补胶体系的相容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申请,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本发明所使用的试剂或原料均可通过常规途径购买获得,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所使用的试剂或原料均按照本领域常规方式使用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本专利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
实施例1
按照重量份数计,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包括以下组分制备而成:密封修补胶体系140份、降噪胶体系30份、相容剂8份、填充剂40份和增韧剂8份;密封修补胶体系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氨基甲酸乙酯橡胶45份、聚醚聚氨酯预聚物25份、改性纤维18份、引发剂5份、防老剂4份、促进剂5份和硫化剂3份。
改性纤维为氧化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相容剂为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填充剂为炭黑N330,增韧剂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氧化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聚丙烯腈纤维丝束分别采用纯水和乙醇清洗,采用高锰酸钾质量浓度1g/L,在室温下搅拌4h进行氧化改性,改性后风干即得。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叔丁基,防老剂为三聚氰胺,促进剂为氧化锌,硫化剂为硫磺。密封修补胶体系的制备方法为将氨基甲酸乙酯橡胶、聚醚聚氨酯预聚物和改性纤维依次加入至混炼机中在120℃下混炼40min,再加入引发剂、防老剂和促进剂混炼15min,最后加入硫化剂混炼20min,冷却后破碎即得。
降噪胶体系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硅酮橡胶45份、复配空心微珠15份和阻燃剂3份。制备方法为将硅酮橡胶加入混炼机在90℃下混炼10min,加入复配空心微珠混炼10min;加入阻燃剂混炼5min,冷却后即得。复配空心微珠为空心玻璃微珠经表面改性制备得到,改性方法为将空心玻璃微珠使用浓度为10%的过氧乙酸浸泡活化1h,再将活化后的空心玻璃微珠加入至聚酰胺-酰亚胺溶液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和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在160℃中反应2h后即得表面改性空心玻璃微珠;阻燃剂为磷酸三(2,3-二溴丙基)酯。复配空心微珠包括第一微珠、第二微珠和第三微珠,重量比依次为8:4:2;第一微珠的粒径为30μm,第二微珠的粒径为150μm,第三微珠的粒径为400μm。
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的制备方法为将密封修补胶体系、降噪胶体系、相容剂、填充剂和增韧剂混合,加入混炼机在100℃下混炼40min,冷却即得。
实施例2
按照重量份数计,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包括以下组分制备而成:密封修补胶体系130份、降噪胶体系25份、相容剂5份、填充剂30份和增韧剂3份;密封修补胶体系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氨基甲酸乙酯橡胶40份、聚醚聚氨酯预聚物20份、改性纤维15份、引发剂3份、防老剂2份、促进剂2份和硫化剂2份。
改性纤维为氧化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相容剂为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填充剂为炭黑N330,增韧剂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氧化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聚丙烯腈纤维丝束分别采用纯水和乙醇清洗,采用过氧化氢质量百分比6%,在室温下搅拌4h进行氧化改性,改性后风干即得。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叔丁基,防老剂为三聚氰胺或二茂铁,促进剂为氧化锌,硫化剂为硫磺。密封修补胶体系的制备方法为将氨基甲酸乙酯橡胶、聚醚聚氨酯预聚物和改性纤维依次加入至混炼机中在110℃下混炼60min,再加入引发剂、防老剂和促进剂混炼20min,最后加入硫化剂混炼30min,冷却后破碎即得。
降噪胶体系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硅酮橡胶40份、复配空心微珠10份和阻燃剂2份。制备方法为将硅酮橡胶加入混炼机在80℃下混炼10min,加入复配空心微珠混炼10min;加入阻燃剂混炼5min,冷却后即得。复配空心微珠为空心玻璃微珠经表面改性制备得到,改性方法为将空心玻璃微珠使用浓度为8%的过氧乙酸浸泡活化2h,再将活化后的空心玻璃微珠加入至聚酰胺-酰亚胺溶液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和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在120℃中反应3h后即得表面改性空心玻璃微珠;阻燃剂为磷酸三(2-氯乙基)酯。复配空心微珠包括第一微珠、第二微珠和第三微珠,重量比依次为5:3:1;第一微珠的粒径为20μm,第二微珠的粒径为100μm,第三微珠的粒径为300μm。
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的制备方法为将密封修补胶体系、降噪胶体系、相容剂、填充剂和增韧剂混合,加入混炼机在80℃下混炼60min,冷却即得。
实施例3
按照重量份数计,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包括以下组分制备而成:密封修补胶体系150份、降噪胶体系35份、相容剂10份、填充剂50份和增韧剂10份;密封修补胶体系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氨基甲酸乙酯橡胶50份、聚醚聚氨酯预聚物30份、改性纤维20份、引发剂8份、防老剂5份、促进剂6份和硫化剂5份。
改性纤维为氧化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相容剂为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填充剂为炭黑N330,增韧剂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氧化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聚丙烯腈纤维丝束分别采用纯水和乙醇清洗,采用高锰酸钾质量浓度2g/L,在室温下搅拌3h进行氧化改性,改性后风干即得。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叔丁基,防老剂为二茂铁,促进剂为氧化锌,硫化剂为硫磺。密封修补胶体系的制备方法为将氨基甲酸乙酯橡胶、聚醚聚氨酯预聚物和改性纤维依次加入至混炼机中在130℃下混炼30min,再加入引发剂、防老剂和促进剂混炼10min,最后加入硫化剂混炼15min,冷却后破碎即得。
降噪胶体系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硅酮橡胶50份、复配空心微珠20份和阻燃剂5份。制备方法为将硅酮橡胶加入混炼机在100℃下混炼10min,加入复配空心微珠混炼10min;加入阻燃剂混炼5min,冷却后即得。将空心玻璃微珠使用浓度为12%的过氧乙酸浸泡活化1h,再将活化后的空心玻璃微珠加入至聚酰胺-酰亚胺溶液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和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在180℃中反应0.5h后即得表面改性空心玻璃微珠;阻燃剂为磷酸三(2-氯乙基)酯。复配空心微珠包括第一微珠、第二微珠和第三微珠,重量比依次为10:5:3;第一微珠的粒径为50μm,第二微珠的粒径为200μm,第三微珠的粒径为500μm。
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的制备方法为将密封修补胶体系、降噪胶体系、相容剂、填充剂和增韧剂混合,加入混炼机在120℃下混炼30min,冷却即得。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1中不使用相容剂,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2密封修补胶体系中不采用共混胶和引发剂,采用丁基橡胶60份代替,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3密封修补胶体系中不采用改性纤维,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4
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4中不使用硅酮橡胶,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5
对比例5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5复配空心微珠不进行改性,采用普通空心微珠,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6
对比例6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6中复配空心微珠的粒径统一为100μm,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验例
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6所制备的自密封混合胶分别进行以下实验测试:
1.均匀性测试:依照JASO C607:2000中规定的均匀性测试测量RFV。RFV值表示成指标,实施例1设成等于100,指标越低表示轮胎平衡(均匀性)越差。
测试条件:轮辋:17×8J、内压力:200kpa、负载:4.6kN、速率:120km/h。
2.降噪性能测试:首先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6所制备的自密封混合胶采用相同的现有工艺加工得到成品轮胎,制备得到轮胎分别按照GB/T32789-1016《轮胎噪音测试方法转鼓法》进行测试。
3.热稳定性测试:按照ISO 188:2011标准进行测试,在高温老化后,比较样品的初始质量和老化后的质量,计算质量损失率。质量损失率越低,表示样品的热稳定性越好,质量损失率=((初始质量-终止质量)/初始质量)×100%。各项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3和对比例1-6各项实验结果
由上述数据表明,通过本申请所限定的配方和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自密封混合胶均匀性、降噪和耐热性能优异,实施例1-3的均匀性RFV均在97以上,噪音在64dB以下,质量损失率在1.2%以下。其中对比例1均匀性RFV相比于实施例1降低近20,实施例1与其相比噪音降低了13%左右,质量损失率只有其25%左右。
对比例1不使用相容剂,最终均匀性较差,轮胎动平衡受到了影响,降噪效果和热稳定性较差,分析原因为两个橡胶体系相容性差;对比例2中密封修补胶体系中不采用共混胶和引发剂,最终各项性能较差,分析原因为丁基橡胶体系粘结性能一般,自修补能力一般;对比例3中密封修补胶体系中不采用改性纤维,最终各项性能较差;对比例4中不使用硅酮橡胶,最终各项性能较差,分析原因为没有硅酮橡胶无法提供较好的隔振效果;对比例5复配空心微珠不进行改性,最终各项性能较差,分析原因为未改性的空心玻璃微珠与橡胶基体相容性差,应力传递不良,结合力弱;对比例6中复配空心微珠的粒径统一为100μm,最终各项性能一般,分析原因为单一粒径的空心微珠吸音频率有限,且无法形成隔音空腔。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这些具体实施例的限制,而是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来确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思想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制备而成:密封修补胶体系130-150份、降噪胶体系25-35份、相容剂5-10份、填充剂30-50份和增韧剂3-10份;
所述密封修补胶体系包括共混胶料和改性纤维,所述降噪胶体系包括硅酮橡胶和复配空心微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修补胶体系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氨基甲酸乙酯橡胶40-50份、聚醚聚氨酯预聚物20-30份、改性纤维15-20份、引发剂3-8份、防老剂2-5份、促进剂2-6份和硫化剂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纤维为氧化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所述填充剂为炭黑N330,所述增韧剂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叔丁基,所述防老剂为三聚氰胺或二茂铁,所述促进剂为氧化锌,所述硫化剂为硫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修补胶体系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将氨基甲酸乙酯橡胶、聚醚聚氨酯预聚物和改性纤维依次加入至混炼机中混炼,再加入引发剂、防老剂和促进剂混炼,最后加入硫化剂混炼,冷却后破碎即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胶体系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硅酮橡胶40-50份、复配空心微珠10-20份和阻燃剂2-5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空心微珠为空心玻璃微珠经表面改性制备得到,改性方法为将空心玻璃微珠活化,再将活化后的空心玻璃微珠加入至聚酰胺-酰亚胺溶液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热反应后即得表面改性空心玻璃微珠;
所述阻燃剂为磷酸三(2,3-二溴丙基)酯或磷酸三(2-氯乙基)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空心微珠包括第一微珠、第二微珠和第三微珠,重量比依次为(5-10):(3-5):(1-3);
所述第一微珠的粒径为20-50μm,所述第二微珠的粒径为100-200μm,所述第三微珠的粒径为300-500μm。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密封修补胶体系、降噪胶体系、相容剂、填充剂和增韧剂混合,加入混炼机在80-120℃下混炼30-60min,冷却即得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
10.一种轮胎,由外向内依次包括胎体、密封胶层和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层为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或权利要求9中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
CN202310697559.3A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及其制备方法和轮胎 Active CN1166561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97559.3A CN116656115B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及其制备方法和轮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97559.3A CN116656115B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及其制备方法和轮胎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56115A true CN116656115A (zh) 2023-08-29
CN116656115B CN116656115B (zh) 2024-01-23

Family

ID=87720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97559.3A Active CN116656115B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及其制备方法和轮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5611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1901A (zh) * 2007-06-03 2007-12-05 青岛科技大学 橡胶的辐射硫化加工方法
CN106459503A (zh) * 2014-06-11 2017-02-22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用于生产轮胎的橡胶配混物
CN107108976A (zh) * 2014-10-17 2017-08-29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轮胎用橡胶组合物
CN113563562A (zh) * 2021-08-23 2021-10-29 无锡安睿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盘覆式自修复安全轮胎胶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220040093A (ko) * 2020-09-23 2022-03-30 한국타이어앤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타이어 트레드 수선용 고무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타이어 트레드 수선 방법
CN114456745A (zh) * 2020-11-10 2022-05-10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微交联自修复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539641A (zh) * 2022-03-28 2022-05-27 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密封轮胎用胶料组合物、胶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75818A (zh) * 2020-10-07 2022-10-1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1901A (zh) * 2007-06-03 2007-12-05 青岛科技大学 橡胶的辐射硫化加工方法
CN106459503A (zh) * 2014-06-11 2017-02-22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用于生产轮胎的橡胶配混物
CN107108976A (zh) * 2014-10-17 2017-08-29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轮胎用橡胶组合物
KR20220040093A (ko) * 2020-09-23 2022-03-30 한국타이어앤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타이어 트레드 수선용 고무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타이어 트레드 수선 방법
CN115175818A (zh) * 2020-10-07 2022-10-1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CN114456745A (zh) * 2020-11-10 2022-05-10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微交联自修复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63562A (zh) * 2021-08-23 2021-10-29 无锡安睿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盘覆式自修复安全轮胎胶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39641A (zh) * 2022-03-28 2022-05-27 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密封轮胎用胶料组合物、胶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进文: "高性能混炼型聚氨酯", 世界橡胶工业, no. 04, pages 41 - 4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56115B (zh) 2024-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54903B (zh)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88505B (zh) 一种动力减振器组件的胶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656115B (zh) 一种不影响轮胎均匀性的自密封混合胶及其制备方法和轮胎
WO2017122964A1 (ko) 폴리에스테르 섬유,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타이어 코드
CN109627767A (zh) 一种使用液体硅胶制备阻燃硅胶泡棉的工艺及方法
CN112940305A (zh) 一种芳纶浆粕母胶的制备方法及得到的母胶与应用
CN109335475B (zh) 一种耐高温耐寒同步带
CN113563562B (zh) 一种盘覆式自修复安全轮胎胶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56744A (zh) 一种粘附静音棉的轮胎自修复密封胶、轮胎和轮胎制造方法
CN111440362B (zh) 一种叠层弹簧的橡胶胶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71224B (zh) 一种沙漏弹簧的橡胶胶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070186A (zh) 一种醇型硅酮密封胶的制备方法
CN115584064B (zh) 一种变模量减震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33334A (zh) 一种耐低温防寒吸音棉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89504B (zh) 橡胶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全系缺气保用轮胎
CN113502135B (zh) 一种轮胎用自修复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34824B (zh) 用于对六氟化硫气体进行密封的密封元件
CN114806026B (zh) 一种冷收缩乙丙橡胶管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5133335A (zh) 一种防火阻燃吸音棉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07133A (zh) 一种轮胎胎圈钢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99532A (zh) 一种抗疲劳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00451B (zh) 一种胎圈钢丝挂胶胶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73656B (zh) 一种抗压降噪沥青胶结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43739A (zh) 一种汽车用受阻酚/蒙脱土/丁腈橡胶复合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43740A (zh) 一种汽车用吸声性能优异的丁腈橡胶复合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