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53782A - 一种半自动踏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自动踏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53782A
CN116653782A CN202310477760.0A CN202310477760A CN116653782A CN 116653782 A CN116653782 A CN 116653782A CN 202310477760 A CN202310477760 A CN 202310477760A CN 116653782 A CN116653782 A CN 1166537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arm
pedal
arm
fixed plate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777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53782B (zh
Inventor
林国伟
万志刚
杨杰
何伟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7776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53782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310477760.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66537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53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53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53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537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3/00Arrangements of steps or ladders facilitating access to or on the vehicle, e.g. running-boards
    • B60R3/02Retractable steps or ladders, e.g. movable under sho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3/00Arrangements of steps or ladders facilitating access to or on the vehicle, e.g. running-boards
    • B60R3/007Removable steps or ladders, e.g. fold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半自动踏板,包括用于与车身连接的固定座、踏板和传动组件,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上端连接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开设有开口朝下的限定通道,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转轴与弹性驱动件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一传动臂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臂的上端通过第三转轴与弹性驱动件的下端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臂的下端通过第四转轴与第二传动臂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臂的下端与踏板连接,第二传动臂通过滑动件与第二固定板的下端连接,第二传动臂设有轨迹限定槽,滑动件滑动安装于轨迹限定槽。本发明的半自动踏板,降低改装成本,避免对汽车通过性产生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半自动踏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半自动踏板。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皮卡或者卡车,车身都比较高,针对一些要进入皮卡尾箱或者货舱的人员,即使是可以翻倒尾门板,通过尾门板进入尾箱,也不是很方便。另外市场上一些改装或者定制类产品,加装的成本也是较大,并且很多产品需要拆除掉原厂护杠,会给用户造成一些改装顾虑。
发明内容
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提供一种半自动踏板,有效的提升人员进入皮卡尾箱或者货舱的舒适性,并且可以直接与原车安装连接,降低改装成本,避免对汽车的通过性产生较大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自动踏板,包括用于与车身连接的固定座、踏板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弹性驱动件、第一传动臂、滑动件以及第二传动臂,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开设有开口朝下的限定通道,所述第二传动臂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限定通道,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弹性驱动件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臂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臂的上端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弹性驱动件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臂的下端通过第四转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臂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臂的下端与所述踏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臂通过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臂设有轨迹限定槽,所述滑动件滑动安装于所述轨迹限定槽,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设置方向相同。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臂的下端时,所述第二传动臂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为a,所述第二传动臂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为b,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臂的上端时,所述第二传动臂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为c,所述第二传动臂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为d,a小于c,b小于d。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滑动件包括滑动底座、滚轮和第五转轴,所述滚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滑动底座,所述滑动底座通过所述第五转轴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端连接,所述滚轮转动安装于所述轨迹限定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轨迹限定槽的侧壁开设有限定侧槽,所述滑动件包括滚轮轴,所述滚轮通过所述滚轮轴转动安装于所述滑动底座,所述滚轮轴滑动安装于所述限定侧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传动臂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二固定板设有第二缓冲垫和第三缓冲垫,所述第二缓冲垫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端并朝向所述第一传动臂的一侧,所述第三缓冲垫安装于所述限定通道内并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臂的上方;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所述传动组件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传动臂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缓冲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抵接,所述第三缓冲垫与所述第二传动臂抵接;所述传动组件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传动臂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二缓冲垫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端抵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传动臂包括曲线臂和连接板,所述曲线臂开设有开口朝下的所述轨迹限定槽,所述轨迹限定槽的槽底面至少包括一曲面,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曲线臂的下端,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踏板连接,所述踏板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一传动臂的一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曲线臂的下端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向上倾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板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槽,所述踏板朝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槽,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槽和所述第二连接槽与所述踏板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驱动件包括弹性件和盖板,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盖板开设有盖轴孔,所述第一转轴通过位于所述弹性驱动件上端的所述盖轴孔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三转轴通过位于所述弹性驱动件下端的所述盖轴孔与所述第一传动臂的上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传动臂的下端设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二传动臂的避让腔,所述第一传动臂的下端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避让腔连通,所述第二传动臂的上端安装于所述避让腔,所述第四转轴安装于所述连接孔。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半自动踏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固定座用于连接于车身的底部,且作为传动组件的固定。踏板用于辅助人员上下车。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上端连接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下端向下延伸,踏板位于第二固定板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侧,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在远离踏板的一侧限定有收纳腔,传动组件在折叠状态时,传动组件位于收纳腔。其中,传动组件包括弹性驱动件、第一传动臂、滑动件以及第二传动臂,弹性驱动件为传动组件提供传动驱动力。具体的,弹性驱动件的上端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固定板连接,弹性驱动件的上端相对第一固定板转动,第一传动臂的上端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一固定板连接,第一传动臂的上端能够相对第一固定板转动,第一传动臂的上端通过第三转轴与弹性驱动件的下端连接,第一传动臂的上端能够相对弹性驱动件的下端转动。第一传动臂的下端通过第四转轴与第二传动臂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臂的下端能够相对第二传动臂的上端转动。同时,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设置方向相同。第二传动臂通过滑动件与第二固定板连接,其中,第二固定板设有限定通道,第二传动臂通过限定通道与踏板连接,第二传动臂通过限定通道回收或伸出,以实现折叠或打开状态。第二传动臂设有轨迹限定槽,滑动件滑动安装于轨迹限定槽,通过向踏板施加向下或向上的作用力,使滑动件在轨迹限定槽内相对滑动,以实现第二传动臂带动踏板向远离或靠近第二固定板,实现踏板的伸出形成打开状态或回收形成折叠状态。当人员需要上下车时,向踏板施加向下的作用力,第二传动臂带动踏板远离第二固定板并向下运动,以至于使踩踏板降低到达合适的高度,方便人员上下车,有效的提升人员进入皮卡尾箱或者货舱的舒适性。当不需要使用踏板时,向踏板施加向上的作用力,第二传动臂伸入收纳腔内,踏板朝向第二固定板方向且向上运动,使第二传动臂隐藏于车身,减少或避免踏板凸出于车身以影响汽车的通过性能。同时,仅需要通过固定座安装于车身底部边缘即可,能够直接与原车安装连接,降低改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的部件拆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传动组件与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处于折叠状态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处于折叠状态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图6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处于折叠状态与平衡状态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图8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图8中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处于平衡状态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1中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处于打开状态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4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4中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转轴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半自动踏板安装于车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曲线臂的轨迹限定槽的槽底面为曲面时的踏板的运动轨迹图。
图中:
10、固定座;11、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第二缓冲垫;14、第三缓冲垫;15、限定通道;16、踏板;17、第二连接槽;18、传动组件;
20、第一传动臂;21、第一缓冲垫;22、避让腔;23、连接孔;
30、弹性驱动件;31、弹性件;32、盖板;33、盖轴孔
40、滑动件;41、滑动底座;42、滚轮;43、第五转轴;44、滚轮轴;
50、第二传动臂;51、轨迹限定槽;52、限定侧槽;53、曲线臂;54、连接板;55、第一连接槽;
60、第一转轴;61、第二转轴;62、第三转轴;63、第四转轴;
70、转轴组件;71、螺栓;72、转轴体;73、轴套;74、第一部件;75、第二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焊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1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半自动踏板16,包括用于与车身连接的固定座10、踏板16和传动组件18,传动组件18包括弹性驱动件30、第一传动臂20、滑动件40以及第二传动臂50,固定座10包括第一固定板11和第二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2的上端连接于第一固定板11,第二固定板12开设有开口朝下的限定通道15,第二传动臂50的至少一部分穿过限定通道15,第一固定板11通过第一转轴60与弹性驱动件30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板11通过第二转轴61与第一传动臂20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臂20的上端通过第三转轴62与弹性驱动件30的下端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臂20的下端通过第四转轴63与第二传动臂50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臂50的下端与踏板16连接,第二传动臂50通过滑动件40与第二固定板12的下端连接,第二传动臂50设有轨迹限定槽51,滑动件40滑动安装于轨迹限定槽51,第一转轴60、第二转轴61、第三转轴62、第四转轴63设置方向相同。
在本发明的半自动踏板16,固定座10用于连接于车身的底部,且作为传动组件18的固定。踏板16用于辅助人员上下车。固定座10包括第一固定板11和第二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2的上端连接于第一固定板11,第二固定板12的下端向下延伸,踏板16位于第二固定板12远离第一固定板11的一侧,第一固定板11和第二固定板12在远离踏板16的一侧限定有收纳腔,传动组件18在折叠状态时,传动组件18位于收纳腔。其中,传动组件18包括弹性驱动件30、第一传动臂20、滑动件40以及第二传动臂50,弹性驱动件30为传动组件18提供传动驱动力。具体的,弹性驱动件30的上端通过第一转轴60与第一固定板11连接,弹性驱动件30的上端相对第一固定板11转动,第一传动臂20的上端通过第二转轴61与第一固定板11连接,第一传动臂20的上端能够相对第一固定板11转动,第一传动臂20的上端通过第三转轴62与弹性驱动件30的下端连接,第一传动臂20的上端能够相对弹性驱动件30的下端转动。第一传动臂20的下端通过第四转轴63与第二传动臂50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臂20的下端能够相对第二传动臂50的上端转动。同时,第一转轴60、第二转轴61、第三转轴62、第四转轴63设置方向相同。第二传动臂50通过滑动件40与第二固定板12连接,其中,第二固定板12设有限定通道15,第二传动臂50通过限定通道15与踏板16连接,第二传动臂50通过限定通道15回收或伸出,以实现折叠或打开状态。第二传动臂50设有轨迹限定槽51,滑动件40滑动安装于轨迹限定槽51,通过向踏板16施加向下或向上的作用力,使滑动件40在轨迹限定槽51内相对滑动,以实现第二传动臂50带动踏板16向远离或靠近第二固定板12,实现踏板16的伸出形成打开状态或回收形成折叠状态。当人员需要上下车时,向踏板16施加向下的作用力,第二传动臂50带动踏板16远离第二固定板12并向下运动,以至于使踩踏板16降低到达合适的高度,方便人员上下车,有效的提升人员进入皮卡尾箱或者货舱的舒适性。当不需要使用踏板16时,向踏板16施加向上的作用力,第二传动臂50伸入收纳腔内,踏板16朝向第二固定板12方向且向上运动,如图18所示,使第二传动臂50隐藏于车身,减少或避免踏板16凸出于车身以影响汽车的通过性能。同时,仅需要通过固定座10安装于车身底部边缘即可,能够直接与原车安装连接,降低改装成本。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汽车的X方向为汽车的纵向即汽车的前进方向,汽车的Y方向为汽车的横向即汽车的宽度方向,汽车的Z方向为垂直方向。
进一步的,如图5至图16所示,滑动件40位于第二传动臂50的下端时,第二传动臂50的下端与第一固定板11之间的距离为a,第二传动臂50的下端与第二固定板12之间的距离为b,滑动件40位于第二传动臂50的上端时,第二传动臂50的下端与第一固定板11之间的距离为c,第二传动臂50的下端与第二固定板12之间的距离为d,a小于c,b小于d。第二传动臂50的下端与第一固定板11之间的距离为Z方向的距离,第二传动臂50的下端与第二固定板12之间的距离为Y方向的距离,第二传动臂50的下端与踏板16连接,滑动件40位于第二传动臂50的下端时,传动组件18处于折叠状态,第二传动臂50的下端与第二固定板12之间的距离较小,第二传动臂50的下端与第一固定板11之间的距离较小,便于隐藏于车身。传动组件18处于打开状态,第二传动臂50的下端向下并向远离第二固定板12方向移动,滑动件40滑动至第二传动臂50的上端,第二传动臂50的下端分别第一固定板11和第二固定板12之间的距离增大,使踏板16向下移动至合适位置且向外伸出便于人员上下车。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滑动件40包括滑动底座41、滚轮42和第五转轴43,滚轮42转动安装于滑动底座41,滑动底座41通过第五转轴43与第二固定板12的下端连接,滚轮42转动安装于轨迹限定槽51。滑动底座41通过第五转轴43连接于第二固定板12的下端,以实现滑动底座41与第二固定板12的转动连接,滑动底座41通过滚轮42与第二传动臂50实现相对滑动,滚轮42抵与轨迹限定槽51的槽底抵接,以使传动更为顺畅。作为其中一实施例,滚轮42设置两个,以提升滑动底座41与第二传动臂50的传动稳定性。
作为其中一实施例,如图4所示,滚轮42为轴承滚轮42。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轨迹限定槽51的侧壁开设有限定侧槽52,滑动件40包括滚轮轴44,滚轮42通过滚轮轴44转动安装于滑动底座41,滚轮轴44滑动安装于限定侧槽52。滚轮42滑动安装于限定侧槽52,以保证滚轮42始终保持与轨迹限定槽51的槽底抵接。作为其中一实施例,轨迹限定槽51的两侧板分别开设有限定侧槽52,滚轮轴4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限定侧槽52,以提升滚轮42的安装稳定性。
作为其中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轨迹限定槽51、限定侧槽5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传动臂50的延伸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第一传动臂20朝向第一固定板1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缓冲垫21,第二固定板12设有第二缓冲垫13和第三缓冲垫14,第二缓冲垫13位于第二固定板12的下端并朝向第一传动臂20的一侧,第三缓冲垫14安装于限定通道15内并位于第二传动臂50的上方;
传动组件18包括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传动组件18处于折叠状态时,如图7所示,第一传动臂20的上端通过第一缓冲垫21与第一固定板11抵接,第三缓冲垫14与第二传动臂50抵接;传动组件18处于打开状态时,如图16所示,第一传动臂20的下端通过第二缓冲垫13与第二固定板12的下端抵接。传动组件18在折叠状态时,通过第一缓冲垫21对第一传动臂20的位置进行限位和缓冲,第三缓冲垫14对第二传动臂50进行限位和缓冲,在打开状态时,通过第二缓冲垫13对第一传动臂20进行限位和缓冲,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为传动组件18的两个极限状态,通过第一缓冲垫21、第二缓冲垫13和第三缓冲垫14分别防止转动部件之间的刮擦,及减小转动部件之间冲击产生的声音。第三缓冲垫14通过螺丝固定于第二固定板12,防止第二传动臂50继续上下运动,有效减缓从打开状态到折叠状态时候的冲击力。在第一传动臂20上开设第一槽体,第一缓冲垫21与第一槽体过盈配合,第二固定板12开设有第二槽体,第二缓冲垫13与第二槽体过盈配合,以提升第一缓冲垫21和第二缓冲垫13的安装稳定性。第一缓冲垫21、第二缓冲垫13以及第三缓冲垫14的材质可以使用EPDM、高密度发泡聚氨酯等,并且安装方式不限于螺栓71固定和过盈配合,只要实现两个部件的连接即可。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二传动臂50包括曲线臂53和连接板54,曲线臂53开设有开口朝下的轨迹限定槽51,轨迹限定槽51的槽底面至少包括一开口向下的曲面,连接板54连接于曲线臂53的下端,连接板54与踏板16连接,踏板16位于第二固定板12远离第一传动臂20的一侧。曲线臂53形状圆滑,使滑动件40在轨迹限定槽51中滑动更加顺畅。第二传动臂50通过连接板54与踏板16连接,连接板54朝向踏板16方向延伸,为踏板16的连接提供安装位置。其中,曲线臂53的轨迹形状至少有一端为曲线,曲线臂53的形状与轨迹限定槽51的形状相匹配,由于轨迹限定槽51的槽底面至少包括一段开口向下的曲面,,轨迹限定槽51的槽底面为至少一段为曲面时,踏板16的形成轨迹为如图19所示的顺滑的曲线,传动组件18从折叠状态至打开状态,或从打开状态至折叠状态,踏板16均沿该顺滑曲线作为轨迹进行运动。其中,踏板16处于A点时,传动组件18处于折叠状态。对踏板16施加向下作用力时,踏板沿顺滑曲线作为轨迹移动至B点处,传动组件18处于打开状态。轨迹限定槽51的槽底面为曲面的设置,以使在折叠状态以及打开状态下,加大踏板16在高度方向的差值和在水平方向上的差值,即踏板16的下降高度大,水平伸出长,更方便用户的踩踏。而踏板16在A点至B点之间的运动轨迹为曲线比运动轨迹为直线的移动长度要长,有效缓解传动组件18中部件之间的冲击力。
作为其中一实施例,曲线臂53为弧形,该弧形为圆形的其中一段时,该弧形的弧度a设置在45°<a<150°。
作为其中一实施例,第一传动臂20的长度设置在100mm-130mm。
当然,曲线臂53的形状为一段弧形,或曲线臂53为多段弧形连接形成的曲线形,或曲线臂53为曲线和直线连接形成的曲线形。即轨迹限定槽15的槽底面由多个开口向下的曲面连接形成,或轨迹限定槽的槽底面由开口向下的曲面以及平面连接形成,该两种情况均能达到踏板16的下降高度大,水平伸出长,更方便用户的踩踏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传动组件18处于折叠状态时,连接板54的一端与曲线臂53的下端连接,连接板54的另一端向上倾斜。连接板54与踏板16水平连接,连接板54在折叠状态下向上倾斜,以减少在Y方向的占用空间,优化车身Y方向以及Z方向下方的通过性能。
作为其中一实施例,如图16所示,传动组件18处于打开状态时,连接板54和踏板16沿Y方向延伸,连接板54和踏板16处于水平状态,便于人员使用,提升使用人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连接板54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槽55,踏板16朝向连接板54的一侧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槽17,连接板54通过连接件穿过第一连接槽55和第二连接槽17与踏板16连接,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踏板16可以提供踩踏区域供用户上下车,踏板16通过连接件分别在第一连接槽55和第二连接槽17中调整位置,可以供用户进行调节踩踏板16的安装方向,更加易于踩踏和适配多款车型。
作为其中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作为其中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踏板16可以是铸铝件,但不限于其他材质,踏板16安装有导轨,第二连接槽17开设于导轨,将螺丝在第一连接槽55以及导轨的第二连接槽17内滑动,使用螺栓71与螺丝连接以实现踏板16与连接板54的安装锁紧,并使第二传动臂50与踏板16连接形成一整体部件。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弹性驱动件30包括弹性件31和盖板32,弹性件31的两端分别与盖板32连接,盖板32开设有盖轴孔33,第一转轴60通过位于弹性驱动件30上端的盖轴孔33与第一固定板11连接,第三转轴62通过位于弹性驱动件30下端的盖轴孔33与第一传动臂20的上端连接。弹性件31为传动组件18提供驱动力,弹性件31的两端分别通过盖板32与第一固定板11和第一传动臂20连接。具体的,第一转轴60通过位于弹性驱动件30上端的盖轴孔33与第一固定板11连接。第三转轴62通过位于弹性驱动件30下端的盖轴孔33与第一传动臂20的上端连接。
作为其中一实施例,弹性件31为弹簧。弹簧为常见部件,生产成本低。
作为其中一实施例,弹性件3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设置在0°-60°。弹性件3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时,固定座10的整体外观平整,在组装时避免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当0°<弹性件31≤60°时,减少弹性件31在高度方向上的占用空间,有助于固定座10的小型化设置。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第一传动臂20的下端设有开口朝向第二传动臂50的避让腔22,第一传动臂20的下端设有连接孔23,连接孔23与避让腔22连通,第二传动臂50的上端安装于避让腔22,第四转轴63安装于连接孔23。第一传动臂20的下端开设有避让腔22,通过避让腔22为第二传动臂50的转动提供避让空间,使整个传动组件18的结构更为紧凑。
如图17所示,第一转轴60、第二转轴61、第三转轴62和第四转分别用于两个部件实现相对转动,为现有结构。作为其中一实施例,第一转轴60、第二转轴61、第三转轴62和第四转轴63分别为转轴组件70,通过转轴组件70实现第一部件74和第二部件75的相对转动连接,第一部件74和第二部件75为本发明中相对转动的两个部件,其中,转轴组件70包括螺栓71、转轴体72和轴套73,转轴体72开设有转轴孔,第一部件74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3,第二部件75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3,轴套73安装于第一连接孔23,转轴体72通过轴套73安装于第一连接孔23和第二连接孔23。第一部件74开设有固定孔,螺栓71分别穿过转轴孔和固定孔与转轴体72连接,以防止转轴脱出。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
转动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如图3至图7所示,第一固定板11分别与第一传动臂20的上端以及弹性驱动件30的上端连接,第一传动臂20的上端与弹性驱动件30的下端连接,第一传动臂20的下端与第二传动臂50的上端通过第四转轴63连接,第二传动臂50的的下端通过滑动件40与第二固定板12连接,形成传动组件18,第二转轴61位于朝向第一固定板11的一侧,第三转轴62位于朝向第二固定板12的一侧。
当用户想要使用半自动踏板16时,如图8至图10所示,向踏板16施加向下作用力,会促使传动组件18发生旋转,即第二传动臂50会绕着第四转轴63转动,此时滑动件40自身会绕着第五转轴43转动,并且滑动件40内部的滚轮42会自身滚动并且会在第二传动臂50上的轨迹限定槽51以及限定侧槽52内滑动,以约束第二传动臂50的运动轨迹;继而带动第一传动臂20绕着第二转轴61转动,此时弹性件31也会受压力而压缩,并且盖板32会分别绕着第一转轴60和第三转轴62转动。
在上述运动状态下,如图11至图13所示,传动组件18继续运动,当第一转轴60和第三转轴62与第二转轴61位于同一平面时,此时传动组件18处于一个平衡状态,即撤销踏板16的向下作用力时,传动组件18可以维持此状态不变,此时弹性件31压缩至最短状态。
在平衡状态下传动组件18继续运动,对踏板16继续施加向下作用力,弹性驱动件30会越过自身平衡点,弹性件31会向伸长的方向运动,所产生的弹力会促使第一传动臂20和第二传动臂50继续绕着转轴转动,直至传动组件18完全打开形成打开状态。在打开状态下,第一转轴60与第二转轴61的连接平面位于第一转轴60与第三转轴62的连接平面的上方,弹性驱动件30继续提供弹力,弹性驱动件30处于向外弹出的状态,在弹性驱动件30的作用下,使固定座10与第一传动臂20之间紧密接触,半自动踏板16已经完全伸出,提供用户踩踏的便利性。
其中,在平衡状态到打开状态过程中,第一传动臂20具有弹簧驱动件施加的弹力,当第二固定板12的第二缓冲垫13与第一传动臂20接触时,传动组件18达到静止状态,第二缓冲垫13会抵消此时的冲击力,并且可以隔开第二固定板12与第一传动臂20的直接接触,保护零件表面的保护涂层。
当要折叠此半自动踏板16时候,如图11至图16所示,需要对踏板16施加向上推动的作用力,使其驱动第一传动臂20,继而克服弹性驱动件30产生的弹力,此时需要完成从打开状态至平衡状态,并且施加的外力是需要打破平衡状态,即可撤销对踏板16施加向上推动的作用力,整个传动组件18会在弹簧驱动件伸长弹力的作用下运动,直至完成全部折叠,达到折叠状态。
其中,如图8至图10所示,介于平衡状态到折叠状态之间,即此时已经撤销了作用在踏板16上的外力。此时第三转轴62与第一转轴60的连线平面,在第一转轴60与第二转轴61的连线平面的下方,此时弹簧驱动件是继续伸长向外提供弹力,使第一传动臂20继续转动,直至第一传动臂20与第一固定板11紧紧接触,最终达到折叠状态,完成半自动踏板16的收缩。
进而实现通过传动组件18,从而控制半自动踏板16的踏板16伸出与收缩,可以有效的将踩踏板16隐藏于车底或伸出车身。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半自动踏板16,当人员需要上下车时,向踏板16施加向下的作用力,第二传动臂50带动踏板16远离第二固定板12并向下运动,以至于使踩踏板16降低到达合适的高度,方便人员上下车,有效的提升人员进入皮卡尾箱或者货舱的舒适性。当不需要使用踏板16时,向踏板16施加向上的作用力,第二传动臂50伸入收纳腔内,踏板16朝向第二固定板12方向且向上运动,使第二传动臂50隐藏于车身,减少或避免踏板16凸出于车身以影响汽车的通过性能。同时,仅需要通过固定座10安装于车身底部边缘即可,能够直接与原车安装连接,降低改装成本。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半自动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车身连接的固定座、踏板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弹性驱动件、第一传动臂、滑动件以及第二传动臂,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开设有开口朝下的限定通道,所述第二传动臂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限定通道,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弹性驱动件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臂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臂的上端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弹性驱动件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臂的下端通过第四转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臂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臂的下端与所述踏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臂通过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臂设有轨迹限定槽,所述滑动件滑动安装于所述轨迹限定槽,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设置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臂的下端时,所述第二传动臂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为a,所述第二传动臂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为b,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臂的上端时,所述第二传动臂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为c,所述第二传动臂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为d,a小于c,b小于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滑动底座、滚轮和第五转轴,所述滚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滑动底座,所述滑动底座通过所述第五转轴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端连接,所述滚轮转动安装于所述轨迹限定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自动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轨迹限定槽的侧壁开设有限定侧槽,所述滑动件包括滚轮轴,所述滚轮通过所述滚轮轴转动安装于所述滑动底座,所述滚轮轴滑动安装于所述限定侧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臂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二固定板设有第二缓冲垫和第三缓冲垫,所述第二缓冲垫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端并朝向所述第一传动臂的一侧,所述第三缓冲垫安装于所述限定通道内并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臂的上方;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所述传动组件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传动臂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缓冲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抵接,所述第三缓冲垫与所述第二传动臂抵接;所述传动组件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传动臂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二缓冲垫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端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臂包括曲线臂和连接板,所述曲线臂设有开口朝下的所述轨迹限定槽,所述轨迹限定槽的槽底面至少包括一曲面,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曲线臂的下端,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踏板连接,所述踏板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一传动臂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自动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曲线臂的下端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向上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自动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槽,所述踏板朝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槽,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槽和所述第二连接槽与所述踏板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驱动件包括弹性件和盖板,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盖板开设有盖轴孔,所述第一转轴通过位于所述弹性驱动件上端的所述盖轴孔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三转轴通过位于所述弹性驱动件下端的所述盖轴孔与所述第一传动臂的上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臂的下端设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二传动臂的避让腔,所述第一传动臂的下端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避让腔连通,所述第二传动臂的上端安装于所述避让腔,所述第四转轴安装于所述连接孔。
CN202310477760.0A 2023-04-27 一种半自动踏板 Active CN1166537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77760.0A CN116653782B (zh) 2023-04-27 一种半自动踏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77760.0A CN116653782B (zh) 2023-04-27 一种半自动踏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53782A true CN116653782A (zh) 2023-08-29
CN116653782B CN116653782B (zh) 2024-05-28

Family

ID=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09098A (ja) * 2005-10-14 2007-04-26 Suzuki Motor Corp 車両のペダル構造
CN104290665A (zh) * 2014-09-26 2015-01-21 广东东箭汽车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半自动脚踏装置
CN207790503U (zh) * 2018-01-12 2018-08-31 青岛欧勃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汽车下旋踏步
CN109435856A (zh) * 2018-12-24 2019-03-08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伸缩踏板和汽车
US20210347304A1 (en) * 2020-05-11 2021-11-11 T-Max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Step apparatus for vehicle and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09098A (ja) * 2005-10-14 2007-04-26 Suzuki Motor Corp 車両のペダル構造
CN104290665A (zh) * 2014-09-26 2015-01-21 广东东箭汽车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半自动脚踏装置
CN207790503U (zh) * 2018-01-12 2018-08-31 青岛欧勃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汽车下旋踏步
CN109435856A (zh) * 2018-12-24 2019-03-08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伸缩踏板和汽车
US20210347304A1 (en) * 2020-05-11 2021-11-11 T-Max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Step apparatus for vehicle and vehicl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39356C (en) Automated deployable running board
CA2675785C (en) Power dual action rocker board
US9073410B2 (en) Motor vehicle body
JP7070354B2 (ja) 車両用ステップ装置
US8123278B1 (en) Retractable door mounted appliqué for opposing-hinged doors
EP3842268A1 (en) Vehicle door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vehicle having same
US5244247A (en) Door installation arrangement for vehicle
JP2023504304A (ja) 一体化された折り畳み可能なドアを有する車両用テールゲート
CN116653782B (zh) 一种半自动踏板
US6032990A (en) Adjustable latch for window assembly
CN116653782A (zh) 一种半自动踏板
JP6355616B2 (ja) スライドドア装置
CN210554102U (zh) 滑移车门及车辆
CA1232307A (en) Sliding door track guide mechanism
EP1334856B1 (en) A mechanism for opening a gull-wing side door of a motor vehicle
JPH0514657B2 (zh)
CN115443225A (zh) 用于车辆的门系统及包括门系统的车辆
CN117846447A (zh) 车门组件和车辆
CN220974049U (zh) 一种自动踏板
CN217206005U (zh) 开门角度调节机构及汽车
US11964547B2 (en) Arrangement configured to oppose movement of vehicle door
JPH0260825A (ja) 自動車用スライドドアの上部支持構造
JPH0425393Y2 (zh)
CN212765631U (zh) A柱式遮阳板和汽车
CN116065911B (zh) 一种电动平推车窗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