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43606A -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蒸汽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蒸汽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43606A
CN116643606A CN202210140805.0A CN202210140805A CN116643606A CN 116643606 A CN116643606 A CN 116643606A CN 202210140805 A CN202210140805 A CN 202210140805A CN 116643606 A CN116643606 A CN 1166436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temperature
pressure
target
st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408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小艳
刘友文
谢歆雯
王凯
汪志钢
陈飞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4080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436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43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436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7/0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 G05D27/02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装置、蒸汽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控制方法应用于蒸汽设备,该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的功能选择指令,确定选中的目标功能和所述目标功能对应的目标温度;响应于接收到的启动目标功能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加热器启动加热;确定达到注水条件,控制所述水泵向所述第一加热器注水;获取所述第二加热器输出蒸汽的第一当前温度,基于所述第一当前温度和所述目标温度确定所述第二加热器的加热功率,并控制所述第二加热器以所述加热功率进行加热,使得所述第一当前温度达到所述目标温度,如此,通过第二加热器实现对输出蒸汽温度的准确控制,从而提升蒸汽设备的处理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蒸汽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但不限于一种控制方法、装置、蒸汽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蒸汽作为一种洁净的能源,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衣物熨烫、衣物杀菌、清洁、食物烹饪等。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所需蒸汽的温度以及出口的压力都是不同的。以衣物熨烫为例,不同材质的衣物熨烫的最佳蒸汽温度便是不同的。
在相关技术中,蒸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水箱101、水泵102和第一加热器103,其中,第一加热器103输出蒸汽的温度则为蒸汽设备输出蒸汽的温度,该温度是通过水泵的抽水量和第一加热器的加热功率来共同控制,由于抽水量的变化可能导致输出蒸汽温度急剧变化,并且水在第一加热器中的停留时长较短,因此无法实现对蒸汽温度进行精准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装置、蒸汽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蒸汽设备,所述蒸汽设备至少包括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水泵,所述第一加热器分别与所述第二加热器和所述水泵相连接,所述第二加热器用于对所述第一加热器的输出蒸汽进行再次加热,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功能选择指令,确定选中的目标功能和所述目标功能对应的目标温度;
响应于接收到的启动目标功能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加热器启动加热;
确定达到注水条件,控制所述水泵向所述第一加热器注水;
获取所述第二加热器输出蒸汽的第一当前温度,基于所述第一当前温度和所述目标温度确定所述第二加热器的加热功率,并控制所述第二加热器以所述加热功率进行加热,使得所述第一当前温度达到所述目标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功能选择指令,确定选中的目标功能和所述目标功能对应的目标温度;
第二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启动目标功能指令,控制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启动加热;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确定达到注水条件,控制水泵向所述第一加热器注水;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加热器输出蒸汽的第一当前温度,基于所述第一当前温度和所述目标温度确定所述第二加热器的加热功率,并控制所述第二加热器以所述加热功率进行加热,使得所述第一当前温度达到所述目标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蒸汽设备,所述蒸汽设备至少包括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水泵,所述第一加热器分别与所述第二加热器和所述水泵相连接,所述第二加热器用于对所述第一加热器的输出蒸汽进行再次加热;还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时,实现上述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配置为执行上述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装置、蒸汽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控制方法应用于蒸汽设备,其中,蒸汽设备至少包括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水泵,第一加热器分别与第二加热器和水泵相连接,水泵用于向第一加热器注水,第一加热器用于将水加热成蒸气,第二加热器用于对第一加热器的输出蒸汽进行再次加热,在利用蒸汽进行处理的时候,蒸汽设备在接收到按键、触控、语音等形式的功能选择指令后,通过确定选中的目标功能以及该目标功能对应的目标温度,来响应该功能选择指令;接着,在接收到按键、触控、语音等形式的启动目标功能指令,通过控制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启动加热来响应接收到的启动目标功能指令;在处理过程中,如果达到注水条件,则控制水泵向第一加热器注水,还获取第二加热器输出蒸汽的第一当前温度,基于第一当前温度和目标温度确定第二加热器的加热功率,最后控制第二加热器以加热功率进行加热,来使得第一当前温度达到目标温度,从而通过第二加热器实现对第二加热器输出蒸汽的第一当前温度精准控制,也即,实现对蒸汽温度的精准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蒸汽设备组成框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注水方法的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另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送气体方法的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再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蒸汽设备组成框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其他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蒸汽设备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基于相关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能够应用于蒸汽设备,该蒸汽设备可以为熨烫机、蒸汽消毒机、蒸汽拖把、蒸汽锅等等,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的时候,完成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控制蒸汽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201,响应于接收到的功能选择指令,确定选中的目标功能和目标功能对应的目标温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蒸汽设备至少包括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水泵,第一加热器分别与第二加热器和水泵相连接,水泵用于向第一加热器注水,第一加热器用于将水加热成蒸气,第二加热器用于对第一加热器的输出蒸汽进行再次加热,通过上述蒸汽设备能够实现对已生成的蒸汽进行再次加热,精准把控最终输出蒸汽的温度。
这里,功能选择指令用于选择出所需的目标功能,其中,该功能选择指令的形式可以为按压蒸汽设备物理按钮或者触控蒸汽设备显示屏的形式,该功能选择指令的形式还可以为语音的形式,该功能选择指令的形式也可以为通过手机、平板、智能穿戴式设备等智能终端发出的指令的形式,其中,蒸汽设备与智能终端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
以熨烫机为例,该目标功能可以为毛绒熨烫、棉质熨烫、丝绸熨烫等,由于不同材质对应的适宜熨烫温度并不相同,因此,不同的目标功能对应有不同的目标温度,在实际实现时,该目标温度可以为固定的温度值,也可以为温度范围。
以目标温度为温度范围举例来说,毛绒对应的目标温度可以为250度至300度,棉质对应的目标温度范围可以为160度至180度,丝绸对应的目标温度范围可以为100度至150度。
步骤S202,响应于接收到的启动目标功能指令,控制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启动加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启动目标功能指令用于启动上述目标功能,其中,该启动目标功能指令的形式可以为按压蒸汽设备物理按钮或者触控蒸汽设备显示屏的形式,该启动目标功能指令的形式还可以为语音的形式,该启动目标功能指令的形式也可以为通过手机、平板、智能穿戴式设备等智能终端发出的指令的形式,其中,蒸汽设备与智能终端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启动目标功能指令之后,可通过启动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来响应该启动目标功能指令,启动后则可通过第一加热器对水进行加热,生成蒸气;第二加热器对该蒸气进行二次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热器可以是持续性加热,也可以是间断性加热;相类似的,第二加热器也可以是持续性加热或者间断性加热。
步骤S203,确定达到注水条件,控制水泵向第一加热器注水。
这里,第一加热器包括加热部件,且第一加热器通过加热部件的发热功能实现将水加热成蒸汽,此外,在第一加热器中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周期性或者触发性检测第一加热器中加热部件的第二当前温度,在第二当前温度大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表征加热部件自身温度较高,能够将较多的水加热成蒸汽,此时确定达到注水条件。其中,温度阈值可以为默认值,也可以为自定义设置值,此外,该温度阈值可以为固定的温度值,还可以为温度范围,以该温度阈值为温度范围为例,温度阈值的取值可以为90度至160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通过第二当前温度与温度阈值之间的温度差确定注水速度和注水时长,然后,控制水泵基于注水速度向第一加热器中注水,直至达到注水时长。在实际实现时,温度差越大,则注水速度或者注水时长越长,以使得向第一加热器中注入更多的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二当前温度小于或者等于温度阈值,表征加热部件自身温度较低,不能继续将水加热成蒸汽,则确定没有达到注水条件,那么便控制水泵停止第一加热器注水。
步骤S204,获取第二加热器输出蒸汽的第一当前温度,基于第一当前温度和目标温度确定第二加热器的加热功率,并控制第二加热器以加热功率进行加热,使得第一当前温度达到目标温度。
这里,在第二加热器出气口的位置处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周期性或者触发性获取输出蒸汽的第一当前温度;接着,可通过第一当前温度和目标温度确定出第二加热器的加热功率。
在实际实现时,先通过读取指令获取第二加热器的初始加热功率,再通过大小比较的方法判断出第一当前温度和目标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在第一当前温度大于目标温度的情况下,可根据第一当前温度和目标温度阈值之间的差值确定功率的降低值,在初始加热功率的基础上减去功率的降低值,则可得到加热功率;在第一当前温度等于目标温度的情况下,可将初始加热功率确定为加热功率;而在第一当前温度小于目标温度的情况下,可根据第一当前温度和目标温度阈值之间的差值确定功率的增加值,在初始加热功率的基础上累加功率的增加值,则可得到加热功率。
基于此,控制第二加热器以上述确定的加热功率对蒸汽进行二次加热,以使得所输出的蒸汽温度为目标温度,从而实现对蒸汽温度的精准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步骤S201至步骤S204,该控制方法应用于蒸汽设备,其中,蒸汽设备至少包括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水泵,第一加热器分别与第二加热器和水泵相连接,水泵用于向第一加热器注水,第一加热器用于将水加热成蒸气,第二加热器用于对第一加热器的输出蒸汽进行再次加热,在利用蒸汽进行处理的时候,蒸汽设备在接收到按键、触控、语音等形式的功能选择指令后,通过确定选中的目标功能以及该目标功能对应的目标温度,来响应该功能选择指令;接着,在接收到按键、触控、语音等形式的启动目标功能指令,通过控制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启动加热来响应接收到的启动目标功能指令;在处理过程中,如果达到注水条件,则控制水泵向第一加热器注水,还获取第二加热器输出蒸汽的第一当前温度,基于第一当前温度和目标温度确定第二加热器的加热功率,最后控制第二加热器以加热功率进行加热,来使得第一当前温度达到目标温度,从而通过第二加热器实现对第二加热器输出蒸汽的第一当前温度精准控制,也即,实现对所输出蒸汽温度的精准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203中的“控制水泵向第一加热器注水”可通过以下步骤S2031至步骤S2033来实现:
步骤S2031,确定第一加热器的第二当前温度和温度阈值之间的温度差值。
这里,可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第一加热器中加热部件的第二当前温度,且此时第二当前温度大于温度阈值;然后,可通过求差的方法确定第二当前温度与温度阈值之间的温度差值。
步骤S2032,基于温度差值确定注水速度和注水时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温度差值越大,则表征第一加热器自身温度越高,能够将越多的水加热成蒸汽,因此,确定出的注水速度较大且注水时长较长。相对应的,温度差值越小,则表征第一加热器自身温度较低,能够将较少的水加热成蒸汽,因此,确定出的注水速度较小且注水时长较短。
在实际实现时,可将温度差值乘以第一系数,得到注水速度;温度差值乘以第二系数,得到注水时长,其中,第一系数和第二系数为正数,第一系数和第二系数可以相同,第一系数和第二系数也可以不同。
步骤S2033,控制水泵基于注水速度向第一加热器进行注水,直至达到注水时长。
这里,将步骤S2032确定的注水速度和注水时长作为水泵注水的参数,也即,控制水泵基于注水速度向第一加热器进行注水,且该注水过程持续注水时长,从而使得水泵的注水操作与第一加热器中加热部件的第二当前温度相关联,确保蒸汽设备处于良好、稳定的运行状态,延长蒸汽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步骤S2031至步骤S2033,先确定出第一加热器中加热部件的第二当前温度;然后,确定出第二当前温度和温度阈值之间的温度差值;接着,基于该温度差值确定注水速度和注水时长,其中,注水速度和注水时长均与温度差值成正比;最后,控制水泵基于注水速度进行向第一加热器进行注水,且注水过程持续注水时长,从而使得水泵的注水操作与第一加热器中加热部件的第二当前温度相关联,确保蒸汽设备处于良好、稳定的运行状态,延长蒸汽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蒸汽设备还包括气泵,第二加热器上设置有排气阀,其中,气泵与第二加热器相连接,可向第二加热器输送气体。针对第二加热器上的排气阀,在打开排气阀的时候,可从排气阀排出第二加热器中的蒸汽;基于此,在步骤S201“响应于接收到的功能选择指令,确定选中的目标功能和目标功能对应的目标温度”之后,如图4所示,还可执行以下步骤S202’至步骤S213’:
步骤S202’,确定目标功能对应的第一目标压强。
这里,由于不同材质对应的适宜熨烫压强并不相同,因此,不同的目标功能还对应有不同的第一目标压强,在实际实现时,该第一目标压强可以为固定的压强值,也可以为压强范围。
步骤S203’,获取第二加热器输出蒸汽的第一当前压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加热器上还可以设置有压强传感器,该压强传感器设置在第二加热器的出气口附近,能够检测第二加热器出气口输出蒸汽的第一当前压强,也可认为第一当前压强为作用与待处理对象的蒸汽压强。
在实际实现时,可通过压强传感器实时、周期性或者触发性检测输出蒸汽的第一当前压强,并存储所检测到的第一当前压强;接着,通过读取可从压强传感器中获取到第一当前压强。
步骤S204’,判断第一当前压强是否小于第一目标压强。
这里,当第一目标压强为固定的压强值时,则可通过大小比较的方法判断出第一当前压强与第一目标压强的大小关系;而当第一目标压强为压强范围时,则通过大小比较的方法判断第一当前压强与压强范围下限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判断出第一当前压强小于第一目标压强或者小于压强范围的下限值,表征第二加热器中气体压强较小,无法达到待处理对象所需的第一目标压强,则进入步骤S205’;如果判断出第一当前压强不小于第一目标压强,则继续确定第一当前压强与第一目标压强之间的关系,进入步骤S206’。
步骤S205’,控制气泵向第二加热器输送气体,以使得第一当前压强达到第一目标压强。
此时,第一当前压强小于第一目标压强或者小于压强范围的下限值,表征第二加热器中气体压强较小,无法达到待处理对象所需的第一目标压强。在实际实现步骤S205’时,如图5所示,可通过以下步骤S2051’至步骤S2053’来实现:
步骤S2051’,获取第一当前压强与第一目标压强之间的压强差。
这里,可通过求差值的方法确定出第一当前压强与第一目标压强之间的压强差,如果第一目标压强为固定压强值,则直接求差第一当前压强与该固定压强值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作为压强差;而如果第一目标压强为压强范围,可求差第一当前压强与压强范围下限值之间的差值,并将差值作为压强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一目标压强为压强范围,也可以先确定压强范围对应的压强平均值,再将第一当前压强与压强平均值的差值确定为压强差。
步骤S2052’,基于压强差确定第一气体流速和第一送气时长。
这里,压强差越大,则表征第一当前压强与第一目标压强的差距越大,则需要补充较多的压强来使得第一当前压强达到第一目标压强,相当于,第一气体流速较大且第一送气时长较长;反之,压强差越小,则表征第一当前压强与第一目标压强的差距越小,则需要补充较少的压强来使得第一当前压强达到第一目标压强,相当于,第一气体流速较小且第一送气时长较短。其中,第一气体流速和第一送气时长均与压强差成正比。
在实际实现时,可将压强差乘以第三系数,得到第一气体流速;压强差乘以第四系数,得到第一送气时长,其中,第三系数和第四系数为正数,第三系数和第四系数可以相同,第三系数和第四系数也可以不同。
步骤S2053’,控制气泵以第一气体流速向第二加热器输送气体,直至达到第一送气时长。
这里,可将步骤S2052’中确定的第一气体流速和第一送气时长作为气泵输送气体的参数,也即,控制气泵基于第一气体流速向第二加热器输送气体,且持续输送气体的时长为第一送气时长。
在实际实现时,输送的气体可以为空气、氧气、臭氧等,如果输送的气体为臭氧,则可实现对待处理对象进行消毒。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的气体会与第二加热器中原先的蒸汽混合,得到混合物,第二加热器实际是对该混合物加热。
步骤S206’,判断第一当前压强是否大于第一目标压强。
此时,第一当前压强不小于第一目标压强,则通过大小比较的方法判断第一当前压强是否大于第一目标压强,如果第一当前压强大于第一目标压强,表征第二加热器中蒸汽压强过大,则进入步骤S207’;而如果第一当前压强不大于第一目标压强,则表征第一当前压强等于第一目标压强,也即第一当前压强刚刚好,无需调整,则进入步骤S209’。
其中,在第一目标压强为固定压强值的情况下,第一当前压强大于第一目标压强是指,第一当前压强大于该固定压强值;第一当前压强等于第一目标压强是指,第一当前压强等于该固定压强值。在第一目标压强为压强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当前压强大于第一目标压强是指,第一当前压强大于压强范围的上限值;第一当前压强等于第一目标压强是指,第一当前压强介于压强范围的下限值与压强范围的上限值之间。
步骤S207’,打开排气阀。
此时,第一当前压强大于第一目标压强,表征第二加热器中蒸汽压强过大,则通过控制指令打开排气阀,已通过该排气阀排出第二加热器中的气体。
步骤S208’,利用排气阀进行排气,直至第一当前压强等于第一目标压强,关闭排气阀。
这里,在排气阀进行排气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仍在检测输出蒸汽的第一当前压强,如果检测到的第一当前压强等于第一目标压强,则通过控制指令关闭排气阀,使得输出蒸汽的第一当前压强等于第一目标压强,从而实现对输出蒸汽压强的精准控制。
步骤S209’,保持气泵和排气阀关闭。
此时,第一当前压强等于第一目标压强,也即第一当前压强刚刚好,无需通过气泵输送气体,也无需通过排气阀排除气体,则控制保持气泵和排气阀关闭,以保持第一当前压强等于第一目标压强。
步骤S210’,响应于接收到的高压蒸汽指令,确定第二目标压强。
这里,高压蒸汽指令是将输出蒸汽压强升高的指令,该高压蒸汽指令的形式与启动目标功能指令的形式相类似,因此,高压蒸汽指令的形式可参考启动目标功能指令的形式,其中,高压蒸汽指令的形式可与启动目标功能指令的形式相同,两者也可不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目标压强大于第一目标压强,相类似的,第二目标压强可以为固定压强值,也可为压强范围。
步骤S211’,获取第二加热器输出蒸汽的第二当前压强。
这里,步骤S211’的实现过程与上述步骤S203’的实现过程相类似,因此,步骤S211’的实现过程可参考上述步骤S203’的实现过程。
步骤S212’,基于第二目标压强和第二当前压强,确定第二气体流速和第二送气时长。
这里,可先获取第二目标压强与第二当前压强之间的压强差,获取过程与上述步骤S2051’的实现过程相类似,因此,可参考上述步骤S2051’的实现过程;接着,基于第二目标压强与第二当前压强之间的压强差确定第二气体流速和第二送气时长,该确定过程与上述步骤S2052’的实现过程相类似,因此,该确定过程可参考上述步骤S2052’的实现过程。
步骤S213’,控制气泵以第二气体流速向第二加热器输送气体,直至达到第二送气时长,使得第二当前压强达到第二目标压强。
这里,步骤S213’的实现过程与上述步骤S2053’的实现过程相类似,因此,步骤S213’的实现过程可参考上述步骤S2053’的实现过程。从而使得第二当前压强升高至第二目标压强,实现输出蒸汽压强的升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蒸汽设备还可接收高温指令,用于提升输出蒸汽的温度;还可接收高温高压指令,用于提升输出蒸汽的温度及压强。
通过上述步骤S202’至步骤S213’,可在确定出目标功能之后,确定目标功能对应的第一目标压强;此外,还获取第二加热器输出蒸汽的第一当前压强,如果第一当前压强小于第一目标压强,则通过第一当前压强与第一目标压强之间的压强差确定第一气体流速和第一送气时长,并控制气泵以第一气体流速向第二加热器输送气体,直至达到第一送气时长;如果第一当前压强大于第一目标压强,则控制开启排气阀,通过排气阀排出第二加热器中的气体,并在第一当前压强等于第一目标压强时,关闭排气阀;如果第一当前压强等于第一目标压强,则无需输送气体,也无需排气,则保持气泵及排气阀关闭。使得输出蒸汽的第一当前压强与第一目标压强保持一致,从而实现对蒸汽压强的精准控制,提升蒸汽效果。此外,如果蒸汽设备接收到高压蒸汽指令,则确定更高压的第二目标压强,然后基于第二目标压强和第二当前压强确定第二气体流速和第二送气时长,并控制气泵以第二气体流速向第二加热器输送气体,输送时长为第二送气时长,使得第二当前压强增加至第二目标压强,实现蒸汽压强实时可控可调的目的,可基于高压蒸汽指令随时升高输出蒸汽的压强,提升蒸汽设备的灵活性,丰富蒸汽设备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蒸汽设备上还设置有图像采集装置,该图像采集装置能够实时、周期性或者触发性采集待处理对象的图像信息,同时为确保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处于与待处理对象相匹配的工作温度,在步骤S201“响应于接收到的功能选择指令,确定选中的目标功能和目标功能对应的目标温度”之后,如图6所示,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S202”至步骤S211”:
步骤S202”,利用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待处理对象的图像信息。
这里,图像采集装置可以为数字摄像头或者模拟摄像头,通过该图像采集装置可对待处理对象进行拍照等图像采集,从而得到待处理对象的图像信息,
步骤S203”,基于图像信息确定待处理对象的实际材质。
这里,可提取图像信息中的图像特征,再基于图像特征确定出待处理对象的实际材质。
步骤S204”,判断实际材质与目标功能对应的目标材质是否匹配。
这里,判断实际材质与目标功能对应的目标材质是否一致,如果两者不一致,则认为实际材质与目标功能对应的目标材质不匹配,表征可能存在误操作,进入步骤S205”;如果两者一致,则认为实际材质与目标功能对应的目标材质匹配,进入步骤S206”。
示例地,如果目标功能为毛绒熨烫,则目标功能对应的目标材质为毛绒,如果实际材质为毛绒,则确定两者相匹配;而如果实际材质为棉质,则认为两者不匹配。
步骤S205”,生成并输出提示消息;或者,将目标功能替换为实际材质对应的处理功能。
此时,实际材质与目标功能对应的目标材质不一致,则会生成并输出提示消息,该提示消息的形式可以为字符形式、声音形式或者灯光形式等等。也可以将目标功能自动替换为实际材质对应的处理功能,承接上面的实施例,在实际材质为棉质的情况下,可将毛绒熨烫替换为棉质熨烫,也即,将目标功能替换为棉质熨烫。
步骤S206”,进入步骤S202。
这里,步骤S206”等同于上述步骤S202,因此实现过程参考上述步骤S202的实现过程。
步骤S207”,基于目标功能确定第一极限温度和第二极限温度。
这里,针对第二加热器输出蒸汽的第一当前温度,该第一当前温度对应有第一极限温度,且不同目标功能对应有不同的第一极限温度。针对第一加热器加热部件的第二当前温度,该第二温度也对应有第二极限温度,且不同的目标功能对应有不同的第二极限温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目标功能之后,还确定目标功能对应的第一极限温度和第二极限温度,其中第一极限温度大于目标温度,第二极限温度大于温度阈值。
步骤S208’,判断第一当前温度是否大于第一极限温度。
这里,可通过大小比较的方法确定第一当前温度与第一极限温度的大小关系,如果第一当前温度大于第一极限温度,表征第二加热器输出蒸汽的第一当前温度已经超过极限值,则进入步骤S209”;如果第一当前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极限温度,表征第一当前温度处于正常情况,则返回步骤S206”。
步骤S209”,控制第二加热器停止加热。
此时,第一当前温度大于第一极限温度,表征第二加热器输出蒸汽的第一当前温度已经超过极限值,则控制第二加热器停止加热,使得第一当前温度降低,确保第二加热器不发生故障,同时保证蒸汽设备的处理效果。
步骤S210”,判断第二当前温度是否大于第二极限温度。
这里,步骤S210”的实现过程与上述步骤S208”的实现过程相类似,因此,步骤S210”的实现过程可参考步骤S208”的实现过程。
如果第二当前温度大于第二极限温度,表征第一加热器的加热部件的第二当前温度过高,需要降低第二当前温度,进入步骤S211”;否则返回步骤S206”。
步骤S211”,控制第一加热器停止加热。
此时,第二当前温度大于第二极限温度,表征第一加热器加热部件的第二当前温度已经超过极限值,则控制第一加热器停止加热,使得第二当前温度降低,确保第一加热器不发生故障,同时保证蒸汽设备的处理效果。
通过上述步骤S202”至步骤S211”,如果通过图像信息确定出的实际材质与目标功能对应的目标材质不一致,表征可能存在误操作,则发出提示消息,或者自动将目标功能替换为实际材质对应的处理功能;此外,还根据目标功能确定出第一极限温度和第二极限温度,如果第二加热器输出蒸汽的第一当前温度大于第一极限温度,则控制第二加热器停止加热;同理,如果第一加热器加热部件的第二当前温度大于第二极限温度,则控制第一加热器停止加热。如此便可实现及时提醒的目的,还能够将第一当前温度和第二当前温度控制在极限温度之下,确保良好的蒸汽处理效果,同时确保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相关技术中,蒸汽发生装置内部一般采用单个加热器的结构,产生的蒸汽温度较低且易冷凝,出口压力小;蒸汽出口的温度和压力无法做到准确可控,如果需要不同的蒸汽温度和压力,就只能通过调节进水量来进行简单的控制,这种方式一方面会牺牲原有系统的蒸汽量,提高蒸汽的温度和压力并不能带来更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出口的温度和压力并不能够达到精准控制的目的。再结合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应用于蒸汽设备,如图7所示,该蒸汽设备设置有水箱71、水泵72、主加热器73、过热器74和气泵75,且过热器74中包括排气阀741,其中,主加热器73对应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加热器,过热器74对应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加热器。
参考图7,本申请实施例中蒸汽设备是在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过热器74和气泵75,其中,气泵75能够向过热器中泵入空气,过热器74能够对蒸汽和空气进行过热,过热器74与主加热器73分开单独控制加热,气泵75出口通过空气输送结构与蒸汽进行混合后输入过热器7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801,开机。
这里,可通过按压物理按键、触控虚拟按键、语音等形式打开蒸汽设备。
步骤S802,判断主加热器的温度是否大于x1摄氏度。
这里,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得主加热器的温度,并通过大小判断的方法判断主加热器的温度与x1设置度的大小关系,其中,x1摄氏度的取值范围为100度至220度。如果主加热器的温度大于x1摄氏度,则进入步骤S803;否则进入步骤S804。
步骤S803,主加热器停止加热。
此时,主加热器的温度大于x1摄氏度,表征温度过高,则通过控制指令控制主加热器停止加热。
步骤S804,主加热器开始加热。
此时,主加热器的温度小于或者等于x1摄氏度,表征主加热器的温度过低,则通过控制指令控制主加热器开始加热。
步骤S805,判断过热器的温度是否大于y2摄氏度。
这里,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得过热器的温度,并通过大小判断的方法判断过热器的温度与y1设置度的大小关系,其中,y1摄氏度的取值范围为100度至300度。如果过热器的温度大于y1摄氏度,则进入步骤S806;否则进入步骤S807。
步骤S806,过热器停止加热。
此时,过热器的温度大于y1摄氏度,表征过热器的温度过高,则通过控制指令控制过热器停止加热。
步骤S807,过热器开始加热。
此时,过热器的温度小于或者等于y1摄氏度,表征过热器的温度过低,则通过控制指令控制过热器开始加热。
步骤S808,判断主加热器的温度是否大于x2摄氏度。
这里,x2小于上述x1,x2摄氏度的取值范围为100度至200度。步骤S808的实现过程与步骤S802的实现过程相类似,因此,步骤S808的实现过程可参考步骤S802的实现过程。如果主加热器的温度小于或者等于x2摄氏度,则表征主加热器不能够汽化更多的水,则进入步骤S809;如果主加热器的温度大于x2摄氏度,则表征主加热器能够汽化更多的水,则进入步骤S810。
步骤S809,水泵停止抽水。
此时,主加热器的温度小于或者等于x2摄氏度,则表征主加热器不能够汽化更多的水,便通过控制指令控制水泵停止抽水。
步骤S810,水泵抽水至主加热器,主加热器将水汽化。
此时,主加热器的温度大于x2摄氏度,则表征主加热器能够汽化更多的水,便通过控制指令控制水泵将水抽至主加热器,以使主加热器将水汽化,生成蒸气。
步骤S811,判断过热器输出蒸汽的压强是否小于目标压强。
这里,先获取过热器输出蒸气的压强,然后通过大小比较的方法判断该蒸汽压强是否小于目标压强,其中,目标压强为本次处理过程中所达到的压强,也为待处理对象所需的压强;如果过热器输出蒸汽的压强不小于目标压强,则表征输出蒸气的压强过大,则进入步骤S812。如果过热器输出蒸汽的压强小于目标压强,表征输出蒸气的压强过小,则进入步骤S813。
步骤S812,气泵停止泵气。
此时,过热器输出蒸汽的压强不小于目标压强,则表征输出蒸气的压强过大,便通过控制指令控制气泵停止向过热器中泵气。
步骤S813,气泵开始泵气。
此时,过热器输出蒸汽的压强小于目标压强,则表征输出蒸气的压强过小,便通过控制指令控制气泵开始向过热器中泵气。
步骤S814,判断是否需要高温高压蒸汽。
这里,在利用蒸气进行处理过程中,还实时判断或者触发性判断是否接收到高温高压指令,如果没有接收到高温高压指令,则确定不需要高温高压蒸气,便进入步骤S815;如果接收到高温高压指令,则确定需要高温高压蒸气,便进入步骤S816。
步骤S815,气泵停止工作。
此时,没有接收到高温高压指令,则确定不需要高温高压蒸气,便通过控制指令控制气泵停止向过热器中泵气。
步骤S816,气泵开始工作。
此时,接收到高温高压指令,则确定需要高温高压蒸气,便通过控制指令控制气泵开始向过热器中泵气。
步骤S817,判断是否达到处理时长。
这里,蒸汽设备还设置有计时装置,在蒸汽设备启动时,计时装置便开始计时,得到计时时长。还通过大小比较的方法判断计时时长是否等于处理时长,其中,处理时长是指本次处理所需的总时长,如果计时时长等于处理时长,则认为达到处理时长,完成处理过程,进入步骤S818;否则返回步骤S802。
步骤S818,结束。
通过上述步骤S801至步骤S818,通过过热器对蒸汽进行再次加热,既能提高出口蒸汽的温度也能防止汽化不够造成的喷水情况,而且实时监控出口蒸汽的温度从而能够达到精准控制出口蒸汽温度的目的,在保证蒸汽出口压力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出口蒸汽的温度。此外,通过在蒸汽产生的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温度和压力需求指令来调节气泵增加空气,然后将空气和蒸汽的混合物进行二次加热实现;这种方式简单易于实现,产生蒸汽的温度和压力可以通过控制气泵的进气量和二次加热的出口温度来进行精准的控制。以熨烫衣物为例,能够在熨烫衣物的时候,领口、袖口以及纽扣这些地方面料较厚,通过高温高压蒸汽指令增加蒸汽的温度与压力,不仅可以提高熨烫效果,同时也可以缩短熨烫时间。气泵通过鼓入空气来增加蒸汽的压力,通过将混合气体进行二次加热来进一步增加出口蒸汽的压力和蒸汽的温度。通过调节气泵进气量和过热器的温度能够更加直接精确的对蒸汽出口的压力和温度进行控制,能够满足不同对处理对象的不同蒸汽温度和压力的需求,实现对蒸汽温度及蒸汽压力的精准控制。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的各模块、以及各模块包括的各单元,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 Unit,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
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控制装置900包括:
第一响应模块901,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功能选择指令,确定选中的目标功能和所述目标功能对应的目标温度;
第二响应模块902,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启动目标功能指令,控制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启动加热;
第一控制模块903,用于确定达到注水条件,控制水泵向所述第一加热器注水;
第二控制模块904,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加热器输出蒸汽的第一当前温度,基于所述第一当前温度和所述目标温度确定所述第二加热器的加热功率,并控制所述第二加热器以所述加热功率进行加热,使得所述第一当前温度达到所述目标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903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加热器的第二当前温度和温度阈值之间的温度差值;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温度差值确定注水速度和注水时长;
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水泵基于所述注水速度向所述第一加热器进行注水,直至达到所述注水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900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功能对应的第一目标压强;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加热器输出蒸汽的第一当前压强;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当前压强小于所述第一目标压强,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第二加热器输送气体,以使得所述第一当前压强达到所述第一目标压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当前压强与所述第一目标压强之间的压强差;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压强差确定第一气体流速和第一送气时长;
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气泵以所述第一气体流速向所述第二加热器输送气体,直至达到所述第一送气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900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当前压强大于所述第一目标压强,打开所述排气阀;
排气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排气阀进行排气,直至所述第一当前压强等于所述第一目标压强,关闭所述排气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900还包括:
第三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高压蒸汽指令,确定第二目标压强,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压强大于所述第一目标压强;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加热器输出蒸汽的第二当前压强;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压强和所述第二当前压强,确定第二气体流速和第二送气时长;
第四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气泵以所述第二气体流速向所述第二加热器输送气体,直至达到所述第二送气时长,使得所述第二当前压强达到所述第二目标压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900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功能确定第一极限温度和第二极限温度,其中,所述第一极限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温度,所述第二极限温度大于所述温度阈值;
第五控制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当前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极限温度,控制所述第二加热器停止加热;
第六控制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当前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极限温度,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器停止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900还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待处理对象的图像信息;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待处理对象的实际材质;
提示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实际材质与所述目标功能对应的目标材质不匹配,生成并输出提示消息;或者,将所述目标功能替换为所述实际材质对应的处理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控制装置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控制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蒸汽设备,蒸汽设备至少包括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水泵,第一加热器分别与第二加热器和水泵相连接,水泵用于向第一加热器注水,第一加热器用于将水加热成蒸气,第二加热器用于对第一加热器的输出蒸汽进行再次加热,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蒸汽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蒸汽设备1000还包括:一个处理器1001、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至少一个外部通信接口1004和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配置为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外部通信接口1004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和无线接口。其中,所述处理器1001配置为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控制方法的程序,以实现以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
以上蒸汽设备和存储介质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蒸汽设备和存储介质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产品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蒸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设备至少包括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水泵,所述第一加热器分别与所述第二加热器和所述水泵相连接,所述第二加热器用于对所述第一加热器的输出蒸汽进行再次加热,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功能选择指令,确定选中的目标功能和所述目标功能对应的目标温度;
响应于接收到的启动目标功能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加热器启动加热;
确定达到注水条件,控制所述水泵向所述第一加热器注水;
获取所述第二加热器输出蒸汽的第一当前温度,基于所述第一当前温度和所述目标温度确定所述第二加热器的加热功率,并控制所述第二加热器以所述加热功率进行加热,使得所述第一当前温度达到所述目标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水泵向所述第一加热器注水,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加热器的第二当前温度和温度阈值之间的温度差值;
基于所述温度差值确定注水速度和注水时长;
控制所述水泵基于所述注水速度向所述第一加热器进行注水,直至达到所述注水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加热器相连接的气泵,所述气泵用于向所述第二加热器输送气体,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功能对应的第一目标压强;
获取所述第二加热器输出蒸汽的第一当前压强;
确定所述第一当前压强小于所述第一目标压强,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第二加热器输送气体,以使得所述第一当前压强达到所述第一目标压强。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第二加热器输送气体,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当前压强与所述第一目标压强之间的压强差;
基于所述压强差确定第一气体流速和第一送气时长;
控制所述气泵以所述第一气体流速向所述第二加热器输送气体,直至达到所述第一送气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器包括排气阀,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当前压强大于所述第一目标压强,打开所述排气阀;
利用所述排气阀进行排气,直至所述第一当前压强等于所述第一目标压强,关闭所述排气阀。
6.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高压蒸汽指令,确定第二目标压强,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压强大于所述第一目标压强;
获取所述第二加热器输出蒸汽的第二当前压强;
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压强和所述第二当前压强,确定第二气体流速和第二送气时长;
控制所述气泵以所述第二气体流速向所述第二加热器输送气体,直至达到所述第二送气时长,使得所述第二当前压强达到所述第二目标压强。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功能确定第一极限温度和第二极限温度,其中,所述第一极限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温度,所述第二极限温度大于所述温度阈值;
确定所述第一当前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极限温度,控制所述第二加热器停止加热;
确定所述第二当前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极限温度,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器停止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设备还包括图像采集装置,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待处理对象的图像信息;
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待处理对象的实际材质;
确定所述实际材质与所述目标功能对应的目标材质不匹配,生成并输出提示消息;或者,将所述目标功能替换为所述实际材质对应的处理功能。
9.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功能选择指令,确定选中的目标功能和所述目标功能对应的目标温度;
第二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启动目标功能指令,控制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启动加热;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确定达到注水条件,控制水泵向所述第一加热器注水;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加热器输出蒸汽的第一当前温度,基于所述第一当前温度和所述目标温度确定所述第二加热器的加热功率,并控制所述第二加热器以所述加热功率进行加热,使得所述第一当前温度达到所述目标温度。
10.一种蒸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设备至少包括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水泵,所述第一加热器分别与所述第二加热器和所述水泵相连接,所述第二加热器用于对所述第一加热器的输出蒸汽进行再次加热;还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配置为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CN202210140805.0A 2022-02-16 2022-02-16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蒸汽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6436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0805.0A CN116643606A (zh) 2022-02-16 2022-02-16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蒸汽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0805.0A CN116643606A (zh) 2022-02-16 2022-02-16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蒸汽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43606A true CN116643606A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42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40805.0A Pending CN116643606A (zh) 2022-02-16 2022-02-16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蒸汽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4360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02887B (zh) 蒸汽控制方法和蒸汽设备
CN108413376B (zh) 蒸汽控制方法和蒸汽设备
US20210345682A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108742123B (zh) 快速蒸汽实现方法、蒸汽烹饪装置及其方法、存储介质
CN108644755A (zh) 烹饪电器、蒸汽发生器及其除垢控制方法、装置
KR102079661B1 (ko) 인공지능형 스팀 전기다리미
CN105078216B (zh) 分段加热控制方法、分段加热控制装置和电蒸锅
KR101171689B1 (ko) 전자동 스팀기
WO2018192111A1 (zh) 衣物护理机控制参数的修正方法、装置及衣物护理机
CN116643606A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蒸汽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19096A (zh) 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671316A (zh) 一种电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81249A (zh) 热水器的加热方法及热水器
CN115480599B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480601B (zh) 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1242103A (ja) 加熱調理器
CN109137437A (zh) 一种挂烫机的蒸汽控制方法、挂烫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174734B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3081499A (ja) 電気湯沸かし器
CN104776605B (zh) 一种热泵热水器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热泵热水器
CN115480600A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74438B (zh) 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77535B (zh) 咖啡机加热的控制方法和咖啡机
CN115218169A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家用电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1370410B1 (ko) 스팀 오븐의 유량제어 장치 및 그 유량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