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41548A - 一种复合保温模板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保温模板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41548A
CN116641548A CN202310489488.8A CN202310489488A CN116641548A CN 116641548 A CN116641548 A CN 116641548A CN 202310489488 A CN202310489488 A CN 202310489488A CN 116641548 A CN116641548 A CN 1166415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clamping
plate
wall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894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利
刘嘉茵
焦道伟
赵辰
王宏涛
高太师
徐玉红
刘复志
王春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the Fifth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the Fifth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the Fifth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8948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415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41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415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3/00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 E04G13/06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for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or other parts corbelled out of the wal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74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 E04B1/76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specifically with respect to heat only
    • E04B1/78Heat insulating elements
    • E04B1/80Heat insulating elements slab-shape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4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4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 E04B2/86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made in permanent for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0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walls, e.g. curved end panels for wall shutterings; filler elements for wall shutterings; shutterings for vertical duc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3/00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 E04G13/06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for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or other parts corbelled out of the wall
    • E04G13/066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for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or other parts corbelled out of the wall for overha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04G17/06Tying means; Spacers ; Devices for extracting or inserting wall ties
    • E04G17/065Tying means, the tensional elements of which are threaded to enable their fastening or tension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9/00Forming or shuttering elements for general use
    • E04G9/08Forming boards or similar elements, which are collapsible, foldable, or able to be rolled 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90Passive houses; Double facade technology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复合保温模板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属于模板夹具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相对一侧分别设置有抵触板和复合保温模板,抵触板与第一夹持杆之间固设有连接杆,抵触板与第二夹持杆用于抵紧外墙混凝土,抵触板的顶壁与外墙混凝土的上表面齐平,抵触板上方设置有多个调节板,调节板朝向第一夹持杆的一侧固设有调节杆,调节杆远离调节板的一端贯穿第一夹持杆,且调节杆与第一夹持杆之间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调节板与第一夹持杆之间固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夹持杆背离调节板的一侧设置有触发杆,第一夹持杆与第二夹持杆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本申请具有能够重复利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保温模板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板夹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保温模板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
背景技术
反坎是建筑物中垂直于屋面、避免水平的屋面与垂直的结构之间出现裂缝的结构,反坎使得屋面的防水层能够延伸至垂直的结构上,避免建筑漏水。为了避免反坎与屋面之间形成缝隙,反坎在施工时与屋面同时浇筑成型。在浇筑前,先对反坎模板进行组装,组装完成的反坎模板形成与反坎形状相同的反坎浇筑腔,最后向反坎浇筑腔内泵送入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即形成反坎。
对于外墙保温设计为复合保温模板的项目,当外墙反坎、压顶混凝土浇筑时,为保证保温体系的完整性,需要在混凝土外侧安装一体化保温复合模板。以往外墙保温会在外墙混凝土及砌筑完工后进行施工,反坎和压顶可以随结构进行浇筑,支模固定相对简单。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对于外墙保温为随主体施工的复合保温模板的情况,需要根据反坎高度不同更换不同的模板,存在有不能重复利用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夹具能够重复利用,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保温模板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合保温模板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保温模板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包括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相对一侧分别设置有抵触板和复合保温模板,抵触板与第一夹持杆之间固设有连接杆,抵触板与第二夹持杆用于抵紧外墙混凝土,抵触板的顶壁与外墙混凝土的上表面齐平,抵触板上方设置有多个调节板,调节板朝向第一夹持杆的一侧固设有调节杆,调节杆远离调节板的一端贯穿第一夹持杆,且调节杆与第一夹持杆之间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调节板与第一夹持杆之间固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夹持杆背离调节板的一侧设置有触发杆,第一夹持杆与第二夹持杆之间设置有调节第一夹持杆与第二夹持杆之间间距的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利用触发杆挤压不同数量的调节杆,再将触发杆与第一夹持杆相固定,从而使调节板保持稳定,工作人员通过调节组件使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相向运动,从而使抵触板和第二夹持杆将外墙混凝土抵紧,在浇筑时,工作人员将混凝土浆灌注在调节板与复合保温模板之间。通过以上结构,不同数量的调节板拼凑的模板宽度不同,以此满足多种规格的反坎高度,从而实现了夹具能够重复利用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杆背离调节板的侧壁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与第一夹持块固定连接,固定块内开设有空腔,空腔贯穿固定块的两端,触发杆设置在空腔内,且触发杆沿竖直方向与固定块滑动连接,固定块朝向第一夹持杆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连接槽,连接槽的数量与调节杆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连接槽与空腔连通,调节杆远离调节板的一端贯穿连接槽伸入空腔内,调节杆伸入空腔内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倾斜面,固定块一侧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通槽,通槽的数量与调节杆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通槽与空腔相连通,通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触发杆的端部设置有与限位块连接的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根据需要的调节板数量将适合的限位块插入通槽内,将触发杆插入空腔内与限位块抵接即可,触发杆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第一倾斜面使调节杆挤压调节板,从而伸出的调节板拼凑成模板。通过以上结构,实现了方便工作人员确定触发杆插入长度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卡块和第二弹簧,触发杆的侧壁开设有收纳槽,卡块设置在收纳槽内,卡块沿水平方向与触发杆滑动连接,第二弹簧设置在收纳槽内,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卡块和触发杆固定连接,限位块朝向触发杆的侧壁开设有与触发杆插接适配的安装槽,限位块在安装槽处的内壁环形开设有与卡块卡接适配的卡槽,限位块在卡槽处的内底壁开设有用于卡块穿过的避让槽,避让槽与安装槽连通,且避让槽贯穿限位块的底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卡块收缩进收纳槽内,然后将触发杆插入安装槽,当卡槽与收纳槽对齐后,第二弹簧释放弹力将卡块顶入卡槽内,从而通过卡块与卡槽的卡接使触发杆不易于脱离空腔;工作人员转动触发杆使卡块从卡槽进入避让槽内,从而将触发杆从空腔内拔出。通过以上结构,实现了方便工作人员将触发杆与限位块连接和拆卸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固定块在通槽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与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固定板内滑动连接有插杆,限位块朝向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分别设置在限位块的两侧,插杆远离限位块的一端固设有复位板,复位板与固定板之间固设有第三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位块插入通槽时,插杆与第二插孔插接适配,将限位块拔出通槽时,插杆与第一插孔插接适配,从而实现了对两种状态的限位块固定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双向螺杆,双向螺杆的两端开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双向螺杆设置有两个,两个双向螺杆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第一夹持杆与第二夹持杆均与双向螺杆螺纹连接,且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分别设置在双向螺杆的两段螺纹上,双向螺杆的周向侧壁套设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分别设置在第一套筒的两端,且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远离第一套筒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同时旋转两个双向螺杆时,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分别使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不易于随双向螺杆转动,从而使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相向运动或相背离运动,实现了调节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之间间距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杆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传动辊,双向螺杆靠近传动辊的一端固设有第一锥齿轮,传动辊的两端均固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一一对应且二者相啮合,传动辊与第一夹持组件之间设置有对传动辊支撑的支撑组件,传动辊的两端与两个双向螺杆之间均设置有使传动辊保持稳定的稳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手握第一套筒,同时转动传动辊,传动辊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使两个双向螺杆转动,实现了两个双向螺杆同步转动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套和伸缩杆,支撑套套设在传动辊的周向侧壁上,传动辊与支撑套之间转动连接,伸缩杆固设在支撑套与第一夹持杆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夹持杆通过伸缩杆对支撑套支撑,支撑套对传动辊支撑,从而实现了传动辊稳定转动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稳定组件包括第一稳定板和第二稳定板,第一稳定板套设在双向螺杆靠近第一锥齿轮的一端,第一稳定板与双向螺杆之间转动连接,第二稳定板套设在传动辊靠近第二锥齿轮的端部,第二稳定板与传动辊之间转动连接,且第一稳定板与第二稳定板之间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稳定板和第二稳定板对传动辊和双向螺杆进行限位,从而使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保持啮合状态。
可选的,所述调节板的两端均贯穿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远离调节板的一端与第一夹持杆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与第一夹持杆固定连接,限位杆沿竖直方向与支撑板滑动连接,支撑板的两侧均设置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均与限位杆螺纹连接,且锁紧螺母与支撑板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限位杆贯穿所有伸出调节板的限位孔,从而使所有伸出的调节板保持在同一竖直面,进而使调节板背离第一夹持杆的侧面位于同一竖直面,实现了提高浇筑质量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复合保温模板内开设有预制孔,预制孔贯穿复合保温模板的两端,预制孔内设置有螺栓,螺栓远离第二夹持杆的一端贯穿预制孔并伸出至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螺栓的伸出部分与浇筑的混凝土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了增强浇筑混凝土与复合保温模板之间连接强度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控制伸出调节板的数量,从而使调节板拼凑的模板宽度不同,以此满足多种规格的反坎高度,从而实现了夹具能够重复利用的效果;
2.将限位块插入通槽后,工作人员将触发杆插入空腔内与限位块抵接即可,实现了方便工作人员确定触发杆插入长度的效果;
3.将触发杆插入安装槽,当卡槽与收纳槽对齐后,卡块与卡槽卡接使触发杆与限位块连接;工作人员转动触发杆使卡块进入避让槽,从而将触发杆从空腔内拔出。通过以上结构,实现了方便工作人员将触发杆与限位块连接和拆卸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复合保温模板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复合保温模板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体现触发杆和限位块之间连接方式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体现调节杆运动方式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第一夹持杆;11、连接杆;111、抵触板;12、调节杆;121、调节板;1211、限位孔;122、第一倾斜面;13、第一弹簧;14、支撑板;141、限位杆;1411、锁紧螺母;2、第二夹持杆;3、复合保温模板;31、预制孔;32、螺栓;4、外墙混凝土;5、触发杆;51、限位组件;511、卡块;5111、第二倾斜面;512、第二弹簧;52、收纳槽;6、调节组件;61、双向螺杆;611、第一套筒;6111、第二套筒;6112、第三套筒;6113、握杆;612、第一锥齿轮;7、固定块;71、空腔;72、连接槽;73、通槽;74、限位块;741、安装槽;742、避让槽;743、卡槽;744、第一插孔;745、第二插孔;75、固定板;751、插杆;7511、复位板;752、第三弹簧;8、传动辊;82、第二锥齿轮;83、支撑组件;831、支撑套;832、伸缩杆;9、稳定组件;91、第一稳定板;92、第二稳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复合保温模板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
参考图1,一种复合保温模板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包括外墙混凝土4,外墙混凝土4的两侧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夹持杆1和第二夹持杆2,第一夹持杆1和第二夹持杆2之间设置有复合保温模板3,复合保温模板3设置在第二夹持杆2的一侧,且复合保温模板3与第二夹持杆2抵接。
第一夹持杆1移动带动连接杆11移动,连接杆11带动抵触板111移动,直至抵触板111与外墙混凝土4抵紧,同时第二夹持杆2移动至与外墙混凝土4抵紧,然后将复合保温模板3放置在第二夹持杆2内侧,复合保温板与第二夹持杆2的内侧抵接。
参考图1,第一夹持杆1背离调节杆12的侧壁固设有固定块7,固定块7沿第一夹持杆1的长度方向设置,固定块7内开设有空腔71,空腔71贯穿固定块7的两端。
参考图2和图3,固定块7一侧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通槽73,本申请实施例中,通槽73设置有四个,四个通槽73沿固定块7长度方向开设,通槽73与空腔71相连通,通槽73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74。
参考图4,每个通槽73的上方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固定板75,固定板75的一侧与固定块7固定连接,固定板75远离固定块7的一端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插杆751,插杆751的顶端固设有复位板7511,复位板7511与固定板75之间固设有第三弹簧752,第三弹簧752套设在插杆751的周向侧壁上,限位块74朝向固定板75的表面贯穿开设有与插杆751插接适配的第一插孔744和第二插孔745,第一插孔744和第二插孔745相对开设在限位块74的两侧。
工作人员将插杆751从第一插孔744内拔出,此时第三弹簧752被拉伸,再将限位块74推入通槽73内,此时第二插孔745与插杆751对齐,然后松开插杆751,第三弹簧752释放弹力将插杆751插入第二插孔745内。
参考图4,空腔71内滑动连接有触发杆5,触发杆5的直径小于空腔71的直径, 限位块74的底壁开设有与触发杆5插接适配的安装槽741,触发杆5的端部设置有与限位块74连接的限位组件51。
参考图4,限位组件51包括卡块511和第二弹簧512,触发杆5的侧壁开设有收纳槽52,卡块511设置在收纳槽52内,卡块511沿水平方向与触发杆5在收纳槽52处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二弹簧512设置在收纳槽52内,第二弹簧512的两端分别与卡块511和触发杆5固定连接,卡块511背离第二弹簧512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倾斜面5111,限位块74在安装槽741处的内壁环形开设有与卡块511卡接适配的卡槽743,限位块74在卡槽743处的内底壁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用于卡块511通过的避让槽742,避让槽742贯穿限位块74背离固定板75的底壁,且避让槽742与安装槽741连通。
工作人员将触发杆5与空腔71对齐,推动触发杆5时,第二倾斜面5111受到固定块7的挤压,从而第二卡块511收缩进收纳腔内,此时第二弹簧512处于被压缩状态,由此将触发杆5插入空腔71内,直至将触发杆5插入安装槽741内,此时收纳槽52与卡槽743对齐,第二弹簧512释放弹力将卡块511顶入卡槽743内。工作人员转动触发杆5,触发杆5带动卡块511移动,直至卡块511从卡块511移动至与避让槽742对齐,然后拉动触发杆5,从而将触发杆5从空腔71内抽出。
参考图2,第一夹持杆1和第二夹持杆2之间设置有多个调节板121,调节板121设置在第一夹持杆1的一侧,调节板12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夹持杆1相垂直,多个调节板121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调节板121的数量与通槽73的数量相同。
参考图5,固定块7朝向第一夹持杆1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连接槽72,连接槽72的数量与调节板12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连接槽72与空腔71连通,连通槽73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杆12,调节杆12伸入空腔7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倾斜面122,调节杆12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夹持杆1与调节板121固定连接,且调节杆12与第一夹持杆1之间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
参考图5,第一夹持杆1与调节板121之间固设有第一弹簧13,第一弹簧13套设在调节杆12的周向侧壁上。
触发杆5插入空腔71时,触发杆5通过第一倾斜面122挤压调节杆12,调节杆12受到挤压后沿水平方向滑动,调节杆12滑动带动调节板121移动,调节板121移动对第一弹簧13进行拉伸;触发杆5从空腔71内拔出时,第一弹簧13释放弹力带动调节板121复位,调节板121复位带动调节杆12复位。
参考图2,调节板121两端的上表面均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限位孔1211,限位孔1211内插接适配有限位杆141,限位杆141远离调节板12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14,限位杆141贯穿支撑板14且二者之间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支撑板14远离限位杆141的一端与第一夹持杆1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支撑板14的两侧均设置有锁紧螺母1411,锁紧螺母1411套设在限位杆141的周向侧壁上且二者之间螺纹连接,两个锁紧螺母1411均与支撑板14抵紧。
调节板121伸出后,工作人员将限位杆141插入限位孔1211内,然后旋转锁紧螺母1411,将两个锁紧螺母1411均与支撑板14抵紧;调节板121复位前,工作人员旋转锁紧螺母1411使锁紧螺母1411远离支撑板14,从而将限位杆141从限位孔1211内抽出。
参考图2,第一夹持杆1与第二夹持杆2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两个第一套筒611,两个第一套筒61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同一竖直面,且两个第一套筒611之间沿竖直方向固设有握杆6113,第一套筒611内设置有第二套筒6111和第三套筒6112,第二套筒6111设置在第一套筒611靠近第一夹持杆1的一端,且第二套筒6111与第一套筒611之间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第二套筒6111远离第一套筒611的一端与第一夹持杆1固定连接,第三套筒6112设置在第一套筒611靠近第二夹持杆2的一端,且第三套筒6112与第一套筒611之间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第三套筒6112远离第一套筒611的一端与第二夹持杆2固定连接。
第一夹持杆1与第二夹持杆2相向运动时,第二套筒6111和第三套筒6112沿第一套筒611相向运动;第一夹持杆1与第二夹持杆2相背离运动时,第二套筒6111和第三套筒6112沿第一套筒611相背离运动。
参考图1和图2,第一夹持杆1与第二夹持杆2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6,调节组件6包括双向螺杆61,双向螺杆61的两端开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双向螺杆61设置有两个,两个双向螺杆61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套筒611内,双向螺杆61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一夹持杆1和第二夹持杆2并伸出至外侧,第一夹持杆1与第二夹持杆2均与双向螺杆61螺纹连接,且第一夹持杆1和第二夹持杆2分别设置在双向螺杆61的两段螺纹上。
参考图2,两个双向螺杆61之间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传动辊8,传动辊8设置在第一夹持杆1背离第二夹持杆2的一侧,双向螺杆61靠近传动辊8的端部固设有第一锥齿轮612,传动辊8的两端均固设有第二锥齿轮82,第一锥齿轮612与第二锥齿轮82啮合连接。
参考图2,传动辊8与第一夹持杆1之间设置支撑组件83,支撑组件83包括支撑套831和伸缩杆832,支撑套831套设在传动辊8的周向侧壁上,传动辊8与支撑套831之间转动连接,伸缩杆832固设在支撑套831与第一夹持杆1之间,伸缩杆832具有多级伸缩结构,伸缩杆832包括内杆和外杆。
参考图2,传动辊8的两端与两个双向螺杆61之间均设置有稳定组件9,稳定组件9包括第一稳定板91和第二稳定板92,第一稳定板91套设在双向螺杆61靠近第一锥齿轮612的一端,第一稳定板91与双向螺杆61之间转动连接,第二稳定板92套设在传动辊8靠近第二锥齿轮82的端部,第二稳定板92与传动辊8之间转动连接,且第一稳定板91与第二稳定板92之间固定连接。
工作人员握住握杆6113,同时转动传动辊8,传动辊8带动第二锥齿轮82转动,第二锥齿轮82带动第一锥齿轮612转动,第一锥齿轮612带动双向螺杆61转动,双向螺杆61带动第一夹持杆1和第二夹持杆2相向运动或相背离运动。第一夹持杆1和第二夹持杆2相向运动时对伸缩杆832压缩,第一夹持杆1和第二夹持杆2相背离运动时对伸缩杆832拉伸。
参考图2,复合保温模板3内沿自身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预制孔31,预制孔31贯穿复合保温模板3的两端,预制孔31内设置有螺栓32,螺栓32远离第二夹持杆2的一端贯穿预制孔31并伸出至外侧,螺栓32的另一端与复合保温模板3的外壁对齐。
在浇筑时,混凝土灌注在调节板121与复合保温模板3之间,待混凝土凝固后,混凝土与伸出的螺栓32固定,增强混凝土与复合保温模板3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复合保温模板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根据反坎高度选择调节板121伸出的数量,同时将对应的限位块74推入通槽73内,再将触发杆5插入空腔71内,直至触发杆5插入安装槽741内,触发杆5在插入空腔71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倾斜面122依次挤压调节杆12,调节杆12受到挤压滑动,从而调节杆12带动调节板121伸出,伸出的调节板121拼凑成模板,然后工作人员将限位杆141插入限位孔1211内。将调节板121调节完成后,工作人员转动传动辊8,传动辊8通过第一锥齿轮612和第二锥齿轮82带动两个双向螺杆61同步转动,以此调节第一夹持杆1和第二夹持杆2之间的间距,从而将抵触板111与第二夹持杆2将外墙混凝土4抵紧。通过以上结构,实现了夹具能够重复利用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复合保温模板(3)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杆(1)和第二夹持杆(2),第一夹持杆(1)和第二夹持杆(2)相对一侧分别设置有抵触板(111)和复合保温模板(3),抵触板(111)与第一夹持杆(1)之间固设有连接杆(11),抵触板(111)与第二夹持杆(2)用于抵紧外墙混凝土(4),抵触板(111)的顶壁与外墙混凝土(4)的上表面齐平,抵触板(111)上方设置有多个调节板(121),调节板(121)朝向第一夹持杆(1)的一侧固设有调节杆(12),调节杆(12)远离调节板(121)的一端贯穿第一夹持杆(1),且调节杆(12)与第一夹持杆(1)之间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调节板(121)与第一夹持杆(1)之间固设有第一弹簧(13),第一夹持杆(1)背离调节板(121)的一侧设置有触发杆(5),第一夹持杆(1)与第二夹持杆(2)之间设置有调节第一夹持杆(1)与第二夹持杆(2)之间间距的调节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保温模板(3)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杆(1)背离调节板(121)的侧壁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固定块(7),固定块(7)与第一夹持块固定连接,固定块(7)内开设有空腔(71),空腔(71)贯穿固定块(7)的两端,触发杆(5)设置在空腔(71)内,且触发杆(5)沿竖直方向与固定块(7)滑动连接,固定块(7)朝向第一夹持杆(1)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连接槽(72),连接槽(72)的数量与调节杆(1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连接槽(72)与空腔(71)连通,调节杆(12)远离调节板(121)的一端贯穿连接槽(72)伸入空腔(71)内,调节杆(12)伸入空腔(71)内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倾斜面(122),固定块(7)一侧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通槽(73),通槽(73)的数量与调节杆(1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通槽(73)与空腔(71)相连通,通槽(73)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74),触发杆(5)的端部设置有与限位块(74)连接的限位组件(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保温模板(3)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51)包括卡块(511)和第二弹簧(512),触发杆(5)的侧壁开设有收纳槽(52),卡块(511)设置在收纳槽(52)内,卡块(511)沿水平方向与触发杆(5)滑动连接,第二弹簧(512)设置在收纳槽(52)内,第二弹簧(512)的两端分别与卡块(511)和触发杆(5)固定连接,限位块(74)朝向触发杆(5)的侧壁开设有与触发杆(5)插接适配的安装槽(741),限位块(74)在安装槽(741)处的内壁环形开设有与卡块(511)卡接适配的卡槽(743),限位块(74)在卡槽(743)处的内底壁开设有用于卡块(511)穿过的避让槽(742),避让槽(742)与安装槽(741)连通,且避让槽(742)贯穿限位块(74)的底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保温模板(3)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7)在通槽(7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75),固定板(75)与固定块(7)之间固定连接,固定板(75)内滑动连接有插杆(751),限位块(74)朝向固定板(75)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插孔(744)和第二插孔(745),第一插孔(744)和第二插孔(745)分别设置在限位块(74)的两侧,插杆(751)远离限位块(74)的一端固设有复位板(7511),复位板(7511)与固定板(75)之间固设有第三弹簧(7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保温模板(3)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双向螺杆(61),双向螺杆(61)的两端开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双向螺杆(61)设置有两个,两个双向螺杆(61)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一夹持杆(1)和第二夹持杆(2),第一夹持杆(1)与第二夹持杆(2)均与双向螺杆(61)螺纹连接,且第一夹持杆(1)和第二夹持杆(2)分别设置在双向螺杆(61)的两段螺纹上,双向螺杆(61)的周向侧壁套设有第一套筒(611),第一套筒(611)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套筒(6111)和第三套筒(6112),第二套筒(6111)和第三套筒(6112)分别设置在第一套筒(611)的两端,且第二套筒(6111)和第三套筒(6112)远离第一套筒(61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夹持杆(1)和第二夹持杆(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保温模板(3)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杆(1)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传动辊(8),双向螺杆(61)靠近传动辊(8)的一端固设有第一锥齿轮(612),传动辊(8)的两端均固设有第二锥齿轮(82),第一锥齿轮(612)与第二锥齿轮(82)一一对应且二者相啮合,传动辊(8)与第一夹持组件之间设置有对传动辊(8)支撑的支撑组件(83),传动辊(8)的两端与两个双向螺杆(61)之间均设置有使传动辊(8)保持稳定的稳定组件(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保温模板(3)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83)包括支撑套(831)和伸缩杆(832),支撑套(831)套设在传动辊(8)的周向侧壁上,传动辊(8)与支撑套(831)之间转动连接,伸缩杆(832)固设在支撑套(831)与第一夹持杆(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保温模板(3)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组件(9)包括第一稳定板(91)和第二稳定板(92),第一稳定板(91)套设在双向螺杆(61)靠近第一锥齿轮(612)的一端,第一稳定板(91)与双向螺杆(61)之间转动连接,第二稳定板(92)套设在传动辊(8)靠近第二锥齿轮(82)的端部,第二稳定板(92)与传动辊(8)之间转动连接,且第一稳定板(91)与第二稳定板(92)之间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保温模板(3)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121)的两端均贯穿开设有限位孔(1211),限位孔(1211)内设置有限位杆(141),限位杆(141)远离调节板(121)的一端与第一夹持杆(1)之间设置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与第一夹持杆(1)固定连接,限位杆(141)沿竖直方向与支撑板(14)滑动连接,支撑板(14)的两侧均设置有锁紧螺母(1411),锁紧螺母(1411)均与限位杆(141)螺纹连接,且锁紧螺母(1411)与支撑板(14)抵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保温模板(3)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保温模板(3)内开设有预制孔(31),预制孔(31)贯穿复合保温模板(3)的两端,预制孔(31)内设置有螺栓(32),螺栓(32)远离第二夹持杆(2)的一端贯穿预制孔(31)并伸出至外侧。
CN202310489488.8A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复合保温模板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 Pending CN1166415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89488.8A CN116641548A (zh)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复合保温模板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89488.8A CN116641548A (zh)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复合保温模板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41548A true CN116641548A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39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89488.8A Pending CN116641548A (zh)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复合保温模板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4154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9106C (zh) 建筑用可固化流体的成型装置
CN113136984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墙板及其安装方法
CN213174803U (zh) 一种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
CN116641548A (zh) 一种复合保温模板外墙压顶可调节夹具
CN113700300A (zh) 一种建筑模板快拆体系及多层复用关模方法
CN217027375U (zh) 一种排水管道施工模板的加固结构
CN214461625U (zh) 一种叠合板悬挑工字钢预埋构造
CN214785880U (zh) 一种清水砼外墙与外脚手架的连接结构
CN114086755A (zh) 一种可调式脚手架连墙件及其方法
CN115233870A (zh) 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及建造方法
CN210342689U (zh) 水池池壁用开槽木模板
CN113550567A (zh) 一种塑料模板加固系统
CN214117480U (zh) 一种砌体用脚手架连墙件
CN218814691U (zh) 快速固定混凝土预制板
CN220538955U (zh) 一种快速拼装的透光混凝土预制构件
CN220747634U (zh) 一种模板组件
CN216641390U (zh) 一种可调式脚手架连墙件
CN219987947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砂浆抗渗模具
CN112160592B (zh) 一种房屋建设用支撑装置
CN216587040U (zh) 一种用于钢梁与钢筋混凝土梁之间的可调连接装置
CN210421927U (zh) 一种工具式混凝土叠合板现浇连接段模板支撑装置
CN220100645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墙柱模板结构
CN219343994U (zh) 一种定型化外窗台压顶找坡模具
CN219773575U (zh) 一种多功能建筑安全防护脚手板架板
CN213682539U (zh) 一种建筑房屋结构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