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30084A - 电力交易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力交易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30084A
CN116630084A CN202310180770.8A CN202310180770A CN116630084A CN 116630084 A CN116630084 A CN 116630084A CN 202310180770 A CN202310180770 A CN 202310180770A CN 116630084 A CN116630084 A CN 1166300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user
smart grid
electric
electric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807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藤克史
中村昂章
永井秀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me Planet Energy and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Prime Planet Energy and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e Planet Energy and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Prime Planet Energy and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6630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300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connecting networks of the same frequency but suppli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 H02J3/06Controlling transfer of power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Controlling sharing of load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involving trading of energy or energy transmission righ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8Special types of queries, e.g. statistical queries, fuzzy queries or distributed queries
    • G06F16/2471Distributed que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13Third-party assis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information or by user interaction, e.g.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 [SCADA] or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32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J13/00034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elements or equipment being or involving an electric power sub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4Generation forecast, e.g. methods or systems for forecasting future energy gen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5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hash chains, e.g. blockchains or hash tre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10The network having a local or delimited stationary reach
    • H02J2310/12The local stationary network supplying a household or a build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5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for selectively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loads
    • H02J2310/56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for selectively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lo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 upon which the selective controlling is based
    • H02J2310/62The condition being non-electrical, e.g. temperature
    • H02J2310/64The condition being economic, e.g. tariff based load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02J3/32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the battery being on-board an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 e.g. vehicle to grid arrangements [V2G], power aggregation, use of the battery for network load balancing, coordinated or cooperative battery charg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30Smart metering, e.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mote rea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50/00Market activiti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related to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 Y04S50/10Energy trading, including energy flowing from end-user application to gr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实现具有自由度的电力的交易。电力交易辅助装置构成为执行以下的处理,即:取得电力简介的处理;向其他用户提供电力简介的处理;其他用户向具有可供给的电力的用户申请接受该电力的供给的处理;将在申请的处理中提出申请的用户的简介向被申请的用户发送的处理;被申请的用户同意提出申请的用户的申请的处理;以及接受同意的处理并将被申请的用户的电力通过智能电网向提出申请的用户供给的处理。

Description

电力交易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交易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21-108525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电力运用系统。在该公报中公开的系统包括:蓄电设备,其储蓄由可再生能量发电设备发电的电力;用户站点,其具有进行蓄电设备的控制的管理设备;以及信息处理部,其与管理设备及电力需求用户进行通信,并且进行信息处理。
管理设备将用户站点信息、和包含能够供给的电力量在内的蓄电信息向信息处理部发送。信息处理部进行对用户站点信息和蓄电信息的识别及认证,并接受由电力需求用户发送过来的电力需求要求。并且,能够进行电力需求要求、与用户站点信息及蓄电信息的匹配,并基于匹配的结果来生成放电指示,并将其向管理设备发送。管理设备基于该放电指示,以使电力从蓄电设备向规定的送配电网送出的方式放电。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108525号公报
然而,本发明人考虑欲实现更具有自由度的电力的交易。
发明内容
这里公开的电力交易辅助装置具备存储部,用户的简介分别记录于该存储部。电力交易辅助装置构成为执行以下的处理,即:
取得用户可供给的电力的电力简介的处理;
向其他用户提供电力简介的处理;
其他用户向具有可供给的电力的用户申请接受该电力的供给的处理;
将在申请的处理中提出申请的用户的简介向被申请的用户发送的处理;
被申请的用户同意提出申请的用户的申请的处理;以及
接受同意的处理并将被申请的用户的电力通过智能电网向申请的用户供给的处理。
根据该电力交易辅助装置,向成为电力接受者(买方)的用户提供成为电力供给者(卖方)的用户可供给的电力的电力简介。成为电力接受者(买方)的用户能够找到欲接受供给的性质的电力并申请电力接受。因此,欲接受电力的供给的用户能够选择电力并接受供给。
也可以构成为:电力简介包含用户可供给的电力量、被供给的电力的电源信息、以及供给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也可以构成为:用户可供给的电力量包括在智能电网中已蓄电的电力量、预定发电的电力量、以及预定蓄电的电力量。
也可以构成为:在智能电网中已蓄电的电力量以与用户建立关联的方式被记录。
电力交易辅助装置也可以构成为执行以下的处理,即:
取得与用户的电力需求有关的电力需求简介的处理;
通过通信网向其他用户提供电力需求简介的处理;
其他用户申请针对电力需求而供给电力的处理;
将在申请的处理中提出申请的用户可供给的电力的电力简介向被申请的用户发送的处理;
被申请的用户同意提出申请的用户的申请的处理;以及
接受同意的处理并将提出申请的用户的电力向被申请的用户供给的处理。
根据该处理,从成为电力接受者(买方)的用户向成为电力供给者(卖方)的用户提供电力需求简介。之后,成为电力供给者(卖方)的用户找到欲供给电力的对象并申请电力的供给。由此,欲供给电力的用户能够选择供给对象来供给电力。另外,对于成为电力接受者(买方)的用户而言,也能够根据电力需求简介来限制被供给的电力,并能够选择要使用的电力的性质(发电手段)。
也可以构成为:电力需求简介包含用户希望供给的日期和时间、欲接受供给的电力量、希望供给的电力的电源信息、供给条件以及电力的用途中的至少一个。
也可以构成为:以将包含申请的处理的信息、同意的处理的信息、以及在供给电力的处理中供给的电力的信息在内的交易数据记录于区块链的方式构成电力交易辅助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智能电网10的示意图。
图2是智能电网10的信息处理装置100的简图。
图3是表示将虚拟蓄电容量与用户建立关联来存储的存储部的结构例的结构图。
图4是表示将发电装置51~55与用户建立关联来存储的存储部的结构例的结构图。
图5是表示将蓄电装置61~65与用户建立关联来存储的存储部的结构例的结构图。
图6是表示作为购入处理m5的一个例子的处理m51、m52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作为售卖处理m6的一个例子的处理m61、m62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在第1记录处理m1中记录的表格的另一方式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通过第2记录处理m11和共享设定处理m12实现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这里公开的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的简图。
图11是表示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的另一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多个用户A~F的蓄电状况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的另一处理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智能电网;11…聚合协调者;13…资源聚合者;20…输电网;22…大规模发电设备;24…输电线;26…发电企业;28…住宅;28a…能量管理系统(HEMS);30…工厂企业;30a…能量管理系统(FEMS);32…大厦企业;32a…能量管理系统(BEMS);35…微电网;35a…能量监理系统(CEMS);40…通信网;51~55…发电装置;61~65…蓄电装置;71~73…电动车辆;100…信息处理装置;120…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a…存储部;A0…电力企业;A1、A2…住宅;A3…工厂;A4…发电企业;A5…蓄电企业;A6…充电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这里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这里说明的实施方式当然并不旨在特别地限定这里的公开。只要没有特别地提及,这里的公开就不限定于这里说明的实施方式。示意性地描绘了各附图,并不一定反映实物。另外,对起到相同的作用的部件、部位适当地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智能电网10》
图1是表示智能电网1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智能电网10具备输电网20和通信网40。在智能电网的输电网20连接有多个电力器件。这里,电力器件是为了利用电气所需的各种器件类的统称。电力器件能够包括涉及发电、从电能量向其他的能量的转换、蓄电、电压转换、功率因数调整、电力的连接及切断等器件。在智能电网10的输电网20,例如连接有对电力公司运营的火力发电所、水力发电所、原子能发电所等大规模发电设备22的电力进行输送的原有输电线24、利用太阳能发电、风力等自然能量的发电企业26、设置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热电联合供应发电装置的住宅28、在工厂设置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工厂企业30、在大厦等设置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大厦企业32等的各种的电力器件。另外,在输电网20,也能够连接搭载有车载电池的电动车辆。另外,包括太阳能发电所、风力发电所等在内的在地域上独立的小型的系统也可以认为是小型的电力的配电系统,被称为微电网35。这些与智能电网10的输电网20连接的电力需求用户、发电企业等分别与通信网40连接,能够双向地通信来管理送配电的数据。
这里,能够与输电网20连接的电动车辆存在具备能够与输电网20连接来进行充放电的插电功能的所谓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PHV: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插电增程式的EV(RexEV:Range Extender Electric Vehicle)、燃料电池车(FCEV:FuelCell Electric Vehicle)、电动汽车(BEV:Battery Electric Vehicle)等各种各样的种类。另外,也包括具备能够与输电网20连接来将车辆发电的电力向输电网20供给的功能的混合动力车辆(HEV:Hybrid Electric Vehicle)、增程式的EV等。在混合动力车辆、增程式的EV中,不仅利用汽油、轻油来发电,也可以搭载氢发动机来进行发电。
电力需求用户是家庭、工厂等消耗电力的用户,适当地购电并且接受电力的供给。利用太阳能发电、风力等自然能量的发电企业出售其发电的电力。对于在本公司工厂、本公司大厦等设置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企业、进行自家发电的电力利用者等而言,当在太阳能发电装置产生了剩余电力的情况下进行电力的出售,并适当地购买无法由太阳能发电装置供应的电力。
其中,家庭内的能量管理系统28a被称为HEMS:Hom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工厂内的能量管理系统30a被称为FEMS:Factory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大厦内的能量管理系统32a被称为BEMS:Building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对太阳能发电所、风力发电所、生物质能发电等的地域的发电所中的电力供给量和地域内的电力需求进行管理的微电网35的能量监理系统35a被称为CEMS:Cluster/Community Energy ManagementSystem。CEMS是成为智能电网的关键的系统,是管理包括HEMS、BEMS、FEMS在内的地域整体的能量的系统。在智能电网10设置有从上述系统收集信息的信息处理装置100。智能电网10构成为:能够通过通信网40,利用IT技术,从供给侧及需求侧双方控制输电网20的电力的流动,并将其最优化。
图2是智能电网10的信息处理装置100的简图。如图2所示,在智能电网10中,可以存在聚合协调者11和资源聚合者13。聚合协调者11是汇总资源聚合者13所控制的电力量并与一般送配电企业、零售电气企业直接进行电力交易的企业。聚合协调者11例如由电力公司负责。一般来说,资源聚合者13是与电力的需求用户直接签订VPP服务合同来进行资源控制的企业。
如图2所示,聚合协调者11向资源聚合者13要求对需求响应进行调整的控制(D1)。资源聚合者13根据与聚合协调者11的合同来响应相关控制要求(R1)。对资源聚合者13要求的调整是减少(抑制)电力需求“降低DR”、增加(创出)电力需求“提高DR”这两个。在降低DR中,例如,对HEMS、BEMS、FEMS(参照图1)执行抑制电力消耗的控制。另外,在具备能够与输电网20连接来进行电力的输出的蓄电装置、电动车辆的情况下,在降低DR中,也可以控制蓄电装置、电动车辆,使得将积存于蓄电装置、电动车辆的电力向输电网20供给。在提高DR中,例如,对HEMS、BEMS、FEMS执行促使电力消耗的控制。例如,也可以通过BEMS来解除抑制空调的设定温度的控制。也可以通过FEMS来提高工厂的运行率。另外,在具备能够与输电网20连接来进行电力的输出的蓄电装置、电动车辆的情况下,在提高DR中,也可以控制蓄电装置、电动车辆的车载电池,使得主动地将电力积存于蓄电装置、电动车辆。
如图2所示,智能电网10例如具有供多个发电装置51~55和多个蓄电装置61~65进行连接的输电网20、和至少发送由输电网20输送的电力量的信息的通信网40。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发电装置51~55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热电联合供应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生物质能发电装置等各种发电装置。另外,发电装置51~55也包括家庭用的发电装置、大规模的发电装置等。
蓄电装置61~65能够包括固定设置式的蓄电装置、能够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电动车辆的车载电池等。固定设置式的蓄电装置也包括家庭用的固定设置式的蓄电装置、大规模的蓄电装置等。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蓄电装置61、62是设置于住宅A1、A2的家庭用的固定设置式蓄电装置。另外,在住宅A1、A2,准备有充放电站,并适当地与电动车辆71、72连接。电动车辆71、72具备车载电池,能够通过充放电站进行充放电。因此电动车辆71、72适当地作为蓄电装置而发挥功能。另外,在住宅A1、A2的屋顶分别安装有作为发电装置51、52的太阳能面板。住宅A1、A2可以是独户住宅,也可以是高级公寓、公寓那样的集体住宅。
工厂A3设置有太阳能面板等利用了可再生能量的发电装置53和固定设置式的蓄电装置63。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工厂A3准备有充电站。在充电站例如连接有用电动车辆通勤的从业人员的电动车辆73。这里,从业人员的电动车辆73在工作时间中通过工厂A3的充电站来与智能电网10连接。另外,当在家的期间,通过设置于住宅的充电站来与智能电网10连接。
例如,住宅A1的居民可以是工厂A3的从业人员。在该情况下,可以考虑住宅A1的居民在工厂A3中用电动车辆71通勤那样的状况。电动车辆71能够在住宅A1和工厂A3适当地与智能电网10连接。因此,即使在工作日,电动车辆71在驻车的时间段也大体与智能电网10连接。此外,对于电动车辆71~73而言,不仅在住宅、工作地,即使在商业设施、观光地、地域的充电点A6等,也能够通过充电站81来与智能电网10连接。而且,在充电点A6的功能或者电动车辆71~73的功能中,可以构成为适当地控制从智能电网10的充电和向智能电网10的放电。从智能电网10的充电、向智能电网10的放电例如也可以由资源聚合者13控制。
发电企业A4具备设置有多个太阳能面板的发电装置54。发电企业A4将由太阳能面板发电的电力向智能电网10放电。在发电企业A4的发电装置中,并不局限于太阳能发电,也能够采用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小型水力发电等的各种发电装置。发电企业A4也可以具备所需要的固定设置式的蓄电装置64。蓄电企业A5是准备有设置了多个蓄电装置的大规模的蓄电装置65的企业。在图2所示的方式中,在蓄电企业A5的设施也并列设置有太阳能面板那样的发电装置55。在蓄电企业A5准备的大规模的蓄电装置65中,也可以是组合了车载电池的再利用品、电池制造商的非标准件的固定设置式蓄电池等。这样的固定设置式蓄电池能够比较廉价并且大容量地实现稳定的蓄电池。
[32]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蓄电装置整体的总容量越多,则蓄电的自由度越高。作为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蓄电装置整体的总容量,例如,准备在微电网中所需的电力的半日的量以上的蓄电容量,更优选准备2~3天的量以上的蓄电容量,进一步优选准备一周的量以上的蓄电容量,并且,进行充分的充电即可,并且相对于作为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蓄电装置整体在微电网的区域内发电的发电量确保充分的空闲容量即可。由此,智能电网10的蓄电、供电的自由度变高,用户的便利性提高。在由这里提出的信息处理装置100管理的智能电网10中,如图2所示,具有具备大规模的蓄电能力的蓄电装置并以通过智能电网10的蓄电为主要的事业的蓄电企业A5等也能够成立。
《信息处理装置100》
智能电网10的信息处理装置100是处理智能电网10的信息的装置。信息处理装置100例如能够由根据导入的程序来执行规定的处理的计算机实现。在图2所示的方式中,信息处理装置100作为与智能电网10的通信网40连接的资源聚合者13的云服务器的一个功能而被导入。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各处理能够作为根据预先决定好的程序来进行规定的运算处理的处理模块而具体化。
然而,由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发电装置51~55发电的电力除了被自家消耗之外,还蓄电于自家的蓄电池、电动车辆。在产生了剩余的电力的情况下,向智能电网10供给。与此相对地,也可以构成为每次进行售电处理。另外,在电力不足的情况下,从智能电网10供给该不足的电力。与此相对地,也可以构成为每次进行购电处理。
例如,住宅A1的用户能够将由自家的发电装置51发电的电力储存于蓄电装置61。由自家的发电装置51发电的电力也能够向智能电网10供给。供给至智能电网10的电力每次被向电力企业出售。供给至智能电网10的电力通过智能电网10被需求用户消耗。需求用户在从智能电网10接受电力时每次从电力企业购电。
另一方面,在智能电网10连接有多个蓄电装置61~65。多个蓄电装置61~65例如能够构成为可以根据资源聚合者13的指令来控制充放电。在这样的智能电网10中,本发明人认为,住宅A1的用户能够通过智能电网10来储蓄自家的剩余电力。例如,也可以控制住宅A1的用户的剩余电力,使得通过智能电网10向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多个蓄电装置61~65储存智能电网10的剩余电力。在该情况下,在住宅A1的用户将通过自家的发电装置51发电的电力供给至智能电网10的情况下,通过资源聚合者13的控制,也能够控制为向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多个蓄电装置61~65储存电力。
在住宅A1的用户将由自家的发电装置51发电的电力供给至智能电网10的情况下,能够积蓄于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多个蓄电装置61~65。用户能够通过智能电网10随时接受在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多个蓄电装置61~65积蓄的电力。若是具有输电网20和通信网40并由IT技术控制的智能电网10,也能够进行这样的控制。在该情况下,用户能够代替每次将剩余电力作为售电处理而选择作为将电力积蓄于智能电网10。
从该观点出发,本发明人考虑了将被定义为相当于能够从智能电网10接受的电力量的电力量的虚拟蓄电容量与用户建立关联来存储于智能电网10的信息处理装置100。由此,能够将用户放电至智能电网10的电力作为积蓄于智能电网10的电力、并且作为能够从智能电网10接受的电力来记录。即,用户能够通过智能电网10来积蓄剩余电力。所积蓄的电力被记录为相当于能够从智能电网10接受的电力量的虚拟蓄电容量。通过将该虚拟蓄电容量与用户建立关联来记录于智能电网10的信息处理装置100,从而信息处理装置100能够以用户可以接受建立关联地进行存储的虚拟蓄电容量对应的相当量的电力的方式来控制智能电网10。由此,用户通过智能电网10来积蓄在自家发电的电力,并能够在任何时候使用,而无需每次进行售电。
《由信息处理装置100执行的处理m1~m12》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信息处理装置100执行的处理有第1记录处理m1、存入处理m2、取出处理m3、转让处理m4、购入处理m5、售卖处理m6、价格设定处理m7、交换处理m8、交换设定处理m9、发送处理m10、第2记录处理m11以及共享设定处理m12。各处理m1~m12在根据导入至信息处理装置100的程序的处理中被具体化。此外,这里,示出了由信息处理装置100执行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由信息处理装置100执行的处理并不限定于这里例示的处理。
〈第1记录处理m1〉
第1记录处理m1是将相当于能够从智能电网10接受的电力量的虚拟蓄电容量与用户建立关联来记录的处理。虚拟蓄电容量是能够由信息处理装置100进行处理的数据,将相当于能够从智能电网10接受的电力量的电力量与用户建立关联来记录于信息处理装置100。虚拟蓄电容量也被认为是能够从智能电网10接受相当量的电力的权利。另外,虚拟蓄电容量也被认为是用户储存于智能电网10的电力量。可以认为虚拟蓄电容量是用户储存于智能电网10的电力,也可以认为是能够通过智能电网10接受相当量的电力的权利。此外,用户通过智能电网10实际积蓄于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蓄电装置61~65的电力量、与作为信息记录于信息处理装置100的虚拟蓄电容量是并不是必须一致的。
信息处理装置100具备将虚拟蓄电容量与用户建立关联来存储的存储部即可。向用户赋予识别用户的ID即可。通过将虚拟蓄电容量与用户建立关联来存储于信息处理装置100,从而在信息处理装置100中,将虚拟蓄电容量作为用户能够任意处置的电力量来处理。即,虚拟蓄电容量实际上可以是能够由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图3是表示将虚拟蓄电容量与用户建立关联来存储的存储部的结构例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在信息处理装置100中,将用户ID和虚拟蓄电容量记录于能够将用户ID和虚拟蓄电容量并排记录的表格。虚拟蓄电容量例如也可以被赋予针对电力量使用的单位、例如Wh,使得能够与电力量相同地进行处理。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构成为在信息处理装置100中能够与用户ID建立关联地记录金钱余额。金钱余额例如使用与移动结算相同的构造,例如也可以与用于移动结算的银行账户结算(立即支付)、信用卡结算(后支付)、充值(先支付)结算、积分结算(积分支付)等联动。例如,在银行账户结算(立即支付)中,根据对金钱余额进行充值,从预先决定好的用户的银行账户立即扣除使用金额。在信用卡结算(后支付)中,预先登记用户使用的信用卡,根据对金钱余额进行充值,用信用卡进行结算。在充值(先支付)结算中,除了在终端、收银台充值现金外,也能够从信用卡、银行账户进行一定金额的充值。另外,在积分结算(积分支付)中,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将根据服务、商品的购入、利用赋予的积分置换成金钱余额,并在利用了这里提供的虚拟蓄电容量的服务的报酬的支付中利用。另外,也可以将积分直接用于利用了这里提供的虚拟蓄电容量的服务的报酬的支付中。
具体而言,在图2所示的方式中,住宅A1通过作为发电装置51的太阳能面板中的发电、电动车辆71中的蓄电、从电动车辆71向智能电网10的放电,能够有助于智能电网10的电力供需调整。住宅A1的居民能够基于规定的合同而成为该智能电网10的用户。由作为发电装置51的太阳能面板发电的电力不仅作为住宅A1的电力来利用,还将剩余的电力向智能电网10供给。此时,若在智能电网10中电力剩余,则在需求响应(DR)的调整中,能够向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蓄电装置61~65充电。在该实施方式中,对于信息处理装置100而言,不将从住宅A1供给的剩余的电力作为出售的电力来处置,而是作为储蓄至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蓄电装置61~65的电力来处置。此时,信息处理装置100将相当于从住宅A1供给至智能电网10的剩余的电力的电力量作为虚拟蓄电容量来计量。这里所计量出的虚拟蓄电容量将住宅A1的居民作为用户来建立关联。相当于从住宅A1供给至智能电网10的剩余的电力的电力量能够由安装于住宅A1的智能仪表测量。
〈发电装置ID〉
信息处理装置100具备将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发电装置51~55与用户建立关联来存储的存储部。图4是表示将发电装置51~55与用户建立关联来存储的存储部的结构例的结构图。在该实施方式中,向发电装置51~55分别赋予发电装置ID作为识别编号。如图4所示,发电装置ID和用户ID记录于能够将发电装置ID和用户ID并排记录的表格即可。例如,在利用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发电装置51~55中的使用了虚拟蓄电容量的本构造的情况下,通过用户与资源聚合者的合同等,向能够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发电装置51~55赋予发电装置ID并与用户ID建立关联来记录即可。
〈蓄电装置ID、电动车辆ID〉
信息处理装置100具备将能够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蓄电装置61~65与用户建立关联来存储的存储部即可。图5是表示将蓄电装置61~65与用户建立关联来存储的存储部的结构例的结构图。在该实施方式中,向蓄电装置61~65分别赋予了蓄电装置ID作为识别编号。如图5所示,蓄电装置ID和用户ID记录于能够将蓄电装置ID与用户ID并排记录的表格即可。例如,对于用户而言,在利用使用了虚拟蓄电容量的本构造的情况下,根据用户与资源聚合者的合同等,向能够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蓄电装置61~65赋予蓄电装置ID并与用户ID建立关联来记录即可。电动车辆71~73能够适当地与智能电网10连接而成为蓄电装置。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向电动车辆71~73赋予蓄电装置ID并与用户ID建立关联来记录。电动车辆71~73能够与固定设置式的蓄电装置61~65区别即可。如图5所示,也可以与蓄电装置ID分开地向电动车辆赋予电动车辆ID。此外,电动车辆ID也可以在与蓄电装置ID分开的表格中与用户ID建立关联来记录。
〈存入处理m2〉
存入处理m2是根据从与用户建立关联的电力器件输出至输电网20的电力量使用户的虚拟蓄电容量增加的处理。在与用户关联的电力器件中,例如能够是发电装置51~55、蓄电装置61~65、电动车辆71~73等。另外,从作为电力器件的发电装置51~55、蓄电装置61~65、电动车辆71~73输出至输电网20的电力量例如能够通过智能仪表来测定。
例如,在存入处理m2中,在从发电装置51~55的任意一个向输电网20输出了电力时,确定输出的发电装置和用户。并且,根据从发电装置51~55输出至输电网20的电力量,使在第1记录处理m1中记录的用户的虚拟蓄电容量增加(参照图3)。向输电网20输出电力的电力器件并不限定于发电装置51~55。例如,蓄电装置61~65、电动车辆71~73也能够向智能电网10输出电力。在该情况下,也在存入处理m2中确定输出的电力器件和用户。而且,根据从电力器件输出至输电网20的电力量,使在第1记录处理m1中记录的用户的虚拟蓄电容量增加(参照图3)。
例如,如图2所示,当在住宅A1产生剩余电力并从住宅A1向智能电网10的输电网20放出电力的情况下,存入处理m2使住宅A1的居民(用户)的虚拟蓄电容量增加。在存入处理m2中,预先设定根据输出至输电网20的电力量使虚拟蓄电容量增加多少即可。例如,也可以构成为:虚拟蓄电容量增加与从发电装置51输出至智能电网10的电力量相同的量。
在该情况下,在存入处理m2中,例如,用以下的式f1更新虚拟蓄电容量。
虚拟蓄电容量=虚拟蓄电容量(0)+放出电力量····(f1)
这里,虚拟蓄电容量(0)是进行存入处理m2之前的虚拟蓄电容量,放出电力量是从住宅A1放出至智能电网10的输电网20的电力量。例如,存入处理m2构成为在从住宅A1向智能电网10放出了1kWh的情况下住宅A1的用户的虚拟蓄电容量增加1kWh即可。
在存入处理m2中根据电力量使虚拟蓄电容量增加多少也可以如上述的式(f1)那样单纯地加上放出电力量。并不局限于式(f1),存入处理m2中的虚拟蓄电容量的增量也可以为预先设定好的量。例如,存入处理m2也可以构成为使从与用户建立关联的发电装置51~55输出至输电网20的电力量增加或者减少预先决定好的比例,并使虚拟蓄电容量增加。即,也可以在输出至智能电网10的电力量、和虚拟蓄电容量增加的量上存在差值。例如,也可以考虑输电损失来相对于用户输出至智能电网10的电力量减少虚拟蓄电容量增加的量。
例如,在电力供需紧迫时,若向智能电网10放出在住宅A1的蓄电装置61等积蓄的电力,则缓和智能电网10的电力的紧迫。因此,也可以构成为:在从蓄电装置61输出至智能电网10的电力量上加上预先决定好的量来使虚拟蓄电容量增加。在该情况下,在加上从蓄电装置61输出至智能电网10的电力量的5%的情况下,存入处理m2构成为若从蓄电装置61向智能电网10输出1kWh,则虚拟蓄电容量增加1.05kWh即可。由此,获得对于智能电网10而言缓和电力的紧迫、且对于用户而言高效地积蓄虚拟蓄电容量的优点。另外,例如,在智能电网10的电力产生剩余时,若将智能电网10的电力积蓄于住宅A1的蓄电装置等,则能够缓和在智能电网10产生的电力的剩余。这样,在存入处理m2中调整使虚拟蓄电容量增加的量,能够用于电力的供需调整。
另外,存入处理m2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从虚拟蓄电容量中减去与预先决定好的手续费所对应的量。与手续费对应的量能够任意地设定,由信息处理装置100预先决定即可。例如,也可以将从用户的电力器件输出至智能电网10的电力量中的一定的比例作为与手续费对应的量,并将其从应该加上的虚拟蓄电容量中减去。作为具体例,在将从发电装置51输出至智能电网10的电力量的5%作为与手续费对应的量的情况下,存入处理m2构成为:若从发电装置51向智能电网10输出1kWh,则虚拟蓄电容量增加0.95kWh即可。这样,通过以从虚拟蓄电容量中减去与相对于利用了虚拟蓄电容量的服务的手续费对应的量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能够根据虚拟蓄电容量来清算相对于利用了虚拟蓄电容量的服务的手续费。因此,不需要或者能够减少通过金钱、积分来清算相对于利用了虚拟蓄电容量的服务的手续费的处理。
〈取出处理m3〉
取出处理m3是根据用户从输电网20接受的电力量来使该用户的虚拟蓄电容量减少的处理。
在取出处理m3中,在用户从输电网20接受了电力时,根据接受的装置来确定用户。例如,当在住宅A1中从输电网20接受电力来消耗的情况下,通过安装于住宅A1的智能仪表来确定用户。另外,当在市内的充电点A6向电动车辆充电的情况下,也通过从电动车辆取得电动车辆ID来确定用户。而且,根据用户从输电网20接受的电力量,使在第1记录处理m1中记录的用户的虚拟蓄电容量减少(参照图3)。
对于取出处理m3而言,例如,如图2所示,当在住宅A1中电力不足而从智能电网10的输电网20接受电力的供给来使用的情况下,代替购电的处理而通过取出处理m3使住宅A1的居民(用户)的虚拟蓄电容量减少。另外,当用户在市内的充电点A6通过充电站从智能电网10接受了电力的供给的情况下,取出处理m3也使该用户的虚拟蓄电容量减少即可。这样,在用户从智能电网10接受了电力的情况下,根据接受到的电力量而使用户的虚拟蓄电容量减少。在用户从智能电网10接受电力后,通过取出处理m3,从该用户的虚拟蓄电容量中减去等价的量的电力量即可。在该情况下,用户不依赖于购电处理就能够利用虚拟蓄电容量来从智能电网10接受电力。
在取出处理m3中,根据用户接受到的电力量使虚拟蓄电容量减少多少通过预先设定即可。例如,取出处理m3也可以构成为虚拟蓄电容量减少与用户从智能电网10接受到的电力量相同的量。
在该情况下,在取出处理m3中,例如,用以下的式f2来更新虚拟蓄电容量。
虚拟蓄电容量=虚拟蓄电容量(0)-接受电力量····(f2)
这里,虚拟蓄电容量(0)是进行取出处理m3之前的虚拟蓄电容量,接受电力量是用户从智能电网10接受到的电力量。例如,当某个用户在智能电网10的市内的充电点A6通过充电站从智能电网10接受了1kWh电力的供给的情况下,取出处理m3构成为该用户的虚拟蓄电容量减少1kWh即可。这样,通过虚拟蓄电容量的取出处理m3,即使从智能电网10受领了电力的接受,虽然等价的量的虚拟蓄电容量减少,但是用户的现金资产不会直接地减少。
在取出处理m3中根据电力量使虚拟蓄电容量减少多少也可以如上述的式(f2)那样单纯地减去接受电力量。并不局限于式(f2),取出处理m3中的虚拟蓄电容量的减去的量也可以为预先设定好的量。例如,取出处理m3也可以构成为:使从与用户建立关联的发电装置51~55输出至输电网20的电力量增加或者减少预先决定好的比例来使虚拟蓄电容量减少。即,也可以在从智能电网10供给的电力量、与虚拟蓄电容量减少的量上存在差值。例如,也可以考虑输电损失,从而相对于从智能电网10供给至用户的电力量而增多虚拟蓄电容量减少的量。
另外,在电力供需紧迫时,通过抑制从智能电网10的放电来缓和智能电网10的电力的紧迫。在该情况下,欲抑制从智能电网10的放电。因此,在电力供需紧迫时的取出处理m3中,也可以构成为在从智能电网10接受的电力量上加上与电力供需的紧迫对应的比例增加量来使虚拟蓄电容量减少。在该情况下,在加上从智能电网10接受到的电力量的5%作为比例增加量的情况下,取出处理m3构成为若从智能电网10接受1kWh,则虚拟蓄电容量减少1.05kWh即可。由此,能够使用户产生抑制电力消耗的意识,对于智能电网10而言,能够缓和电力的紧迫。另外,在智能电网10的电力产生剩余、并且在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蓄电装置61~65中空闲容量较少那样的情况下,也可以相对于从智能电网10接受到的电力量而减少使虚拟蓄电容量减少的电力量。由此,能够使用户产生增加电力消耗的意识。这样,在取出处理m3中调整使虚拟蓄电容量减少的量能够用于电力的供需调整。
另外,取出处理m3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从虚拟蓄电容量中减去与预先决定好的手续费对应的量。与手续费对应的量能够任意地设定。例如,也可以将用户从智能电网10接受到的电力量中的一定的比例作为与手续费对应的量,并使应减少的虚拟蓄电容量成比例增加。作为具体例,在将用户从智能电网10接受到的电力量的5%作为与手续费对应的量的情况下,取出处理m3构成为若用户从智能电网10接受1kWh,则虚拟蓄电容量减少1.05kWh即可。在该情况下,通过以从虚拟蓄电容量中减去与相对于利用了虚拟蓄电容量的服务的手续费对应的量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能够通过虚拟蓄电容量来清算相对于利用了虚拟蓄电容量的服务的手续费。因此,不需要或者能够减少通过金钱、积分来清算相对于利用了虚拟蓄电容量的服务的手续费的处理。
此外,例如,能够将电力企业、资源聚合者作为运营者来运营使用了由该信息处理装置100提供的虚拟蓄电容量的构造。在利用使用了虚拟蓄电容量的构造、服务时的手续费也可以由运营者定额地对利用使用了由该信息处理装置100提供的虚拟蓄电容量的构造的用户按月、按年等进行费用请求。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不在存入处理m2、取出处理m3中每次设定手续费。另外,使用了由该信息处理装置100提供的虚拟蓄电容量的构造也可以不收取手续费来向用户提供。根据使用了虚拟蓄电容量的构造,减少与由用户进行的售电、购电对应地伴随着金钱的授受的处理、事务负担。因此通过不收取与该事务负担对应的手续费地、例如免费地向用户提供,从而能够期待使用了虚拟蓄电容量的构造被广泛地利用。
如以上那样,在这里公开的信息处理装置100中,执行将虚拟蓄电容量与用户建立关联来记录的第1记录处理m1、存入处理m2以及取出处理m3。在第1记录处理m1中,将虚拟蓄电容量与用户建立关联来记录。在存入处理m2中,根据从与用户建立关联的电力器件输出至输电网20的电力量来使该用户的虚拟蓄电容量增加。在取出处理m3中,根据用户从输电网20使用的电力量来使该用户的虚拟蓄电容量减少。由此,能够将所发电的电力作为虚拟蓄电容量而虚拟地积蓄于智能电网10,并能够利用虚拟蓄电容量,通过智能电网10来接受电力。
在第1记录处理m1中记录的虚拟蓄电容量也能够作为实际积蓄于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蓄电装置61~65的电力量来处置。用户能够根据虚拟蓄电容量的电力量,通过智能电网10进行电力接受。另外,虚拟蓄电容量是被认为是用户能够虚拟地任意处置的电力的电力量。另外,虚拟蓄电容量可以是用户能够虚拟地任意处置的电力。
在存入处理m2中,用户例如不将在住宅A1发电的电力作为剩余电力出售,而能够作为虚拟蓄电容量虚拟地积蓄于智能电网10。在取出处理m3中,用户能够通过智能电网10在任意的场所任意的时间作为虚拟蓄电容量而利用积蓄的电力。因此,若储存有虚拟蓄电容量,则用户无需在每次从智能电网10接受电力时进行购电。
其结果是,例如,若在电网10连接有足够的蓄电装置并且能够接纳住宅A1的剩余电力的状态,则即使是在住宅A1未设置固定设置式的蓄电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剩余电力作为虚拟蓄电容量积蓄于智能电网10。因此,通过将剩余电力作为虚拟蓄电容量积蓄于智能电网10,即使是在住宅A1未设置固定设置式的蓄电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与在住宅A1设置有固定设置式的蓄电装置相同的状态。因此,住宅A1的用户能够减小固定设置式的蓄电装置的容量、或者取消固定设置式的蓄电装置的设置等将固定设置式的蓄电装置所花费的费用抑制得较低。
另外,在用户利用能够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电动车辆的情况下,能够利用虚拟蓄电容量在任意的场所通过智能电网10向电量车辆供电。此时,如图5所示,电动车辆的电动车辆ID与蓄电装置相同地与用户ID建立关联来存储。因此,在利用能够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充电站来进行充电的情况下,以无论在哪个场所利用,在连接电动车辆后都能够识别电动车辆ID的方式,将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取出处理m3程序化即可。由此,若确定电动车辆ID,则确定用户ID,从根据该用户ID确定的用户的虚拟蓄电容量中减去与电动车辆接受到的电力量对应的电力量。
若这样利用由这里提出的信息处理装置100实现的虚拟蓄电容量,则用户能够将自家发电的电力虚拟地积蓄于智能电网10。当在住宅A1电力不足时,用户能够通过智能电网10接受作为虚拟蓄电容量虚拟地积蓄于智能电网10的电力。另外,用户即使外出也能够利用虚拟蓄电容量来从智能电网10向电动车辆接受电力。
这样虚拟蓄电容量可以被认为是能够从智能电网10接受相当量的电力的权利。即,可以认为虚拟蓄电容量是用户储存于智能电网10的电力,也可以认为是能够通过智能电网10接受相当量的电力的权利。例如,在用户是具备太阳能面板的住宅A1的居民、且在周末利用电动车辆71去远方进行旅行的情况下,将由太阳能面板发电的电力通过智能电网10储存为虚拟蓄电容量。由于虚拟蓄电容量是能够通过智能电网10接受相当量的电力的权利,因此在用户在旅行目的地的充电点将电动车辆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所储存的虚拟蓄电容量来从智能电网10接受电力。此时,以根据用户接受到的电力量而用户的虚拟蓄电容量减少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样,用户能够将自家发电的电力作为虚拟蓄电容量虚拟地积蓄于智能电网10并随时在任意的场所接受电力。其结果是,住宅A1的用户通过将在住宅A1发电的电力作为虚拟蓄电容量积蓄于智能电网10,从而能够不拘泥于时间、场所而没有剩余地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家发电的电力。
用户并不限定于个人级别。例如,太阳能面板的发电企业通过利用虚拟蓄电容量来向智能电网10放出电力,从而能够积蓄虚拟蓄电容量。在太阳能面板的发电企业在其他的事业中使用电力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在太阳能面板的发电事业中积蓄的虚拟蓄电容量来从智能电网10接受电力。这样,用户也可以是法人级别。这样,并行地进行发电事业的大规模的需求用户等也能够作为用户统一地管理虚拟蓄电容量,并用虚拟蓄电容量来清算电力使用量。法人用户能够如上述那样将在发电事业中发电的电力积蓄于智能电网10,并在其他的事业中消耗。这样用户并不限定于个人级别。在如上述那样不是售电、购电而是通过基于虚拟蓄电容量的取出处理m3来从智能电网10接受电力的情况下,例如,信息处理装置100构成为与用户的操作终端通信并与用户的操作终端配合地执行规定的处理即可。在该情况下,电力企业也通过虚拟蓄电容量利用电力,由此根据由用户进行的售电而向用户支付金钱、根据由用户进行的购电而领取金钱的处理减少。在该情况下,与每次通过售电、购电进行处理的情况相比,伴随着金钱的授受的事务负担减少。
信息处理装置100也可以构成为能够进行虚拟蓄电容量的转让、购入、售卖等处理。在这些处理中,信息处理装置100构成为与用户的操作终端通信并与用户的操作终端配合地执行规定的处理即可。用户的操作终端例如是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即可。另外,用户的操作终端也可以是监视基于智能仪表的电力的交换而设置的HEMS等操作终端。信息处理装置100也可以构成为开设专用的web页,并通过web页输入预先决定好的信息。另外,信息处理装置100也可以构成为:向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导入专用的软件,通过该软件的处理来输入预先决定好的信息。例如,信息处理装置100构成为与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进行通信,使用户的操作终端显示用于执行各处理的操作画面,并输入所需要的信息即可。构成为信息处理装置100通过这些用户的操作终端而获得虚拟蓄电容量的转让、购入、售卖等处理所需的信息即可。
〈转让处理m4〉
转让处理m4是在用户间转让虚拟蓄电容量的处理。例如,如图3所示,在从容易通过发电积蓄虚拟蓄电容量的发电企业A4向电力消耗较多的工厂A3转让虚拟蓄电容量的情况下,通过用户ID确定转让源的用户A4和转让对象的用户A3,并且设定转让的容量(转让量d1)即可。转让源的用户A4、转让对象的用户A3、转让量d1的信息例如通过用户的操作终端获得即可。
在该情况下,从转让源的用户A4的虚拟蓄电容量中减少相当于转让容量的量,并使转让对象的用户A3的虚拟蓄电容量增加相当于转让量的量即可。这样,虚拟蓄电容量能够在用户间转让。在该情况下,不是通过售电、购电,而是通过转让虚拟蓄电容量的处理而能够在用户间让渡电力。即,接受到虚拟蓄电容量的转让的用户通过智能电网10接受相当于接受到转让的虚拟蓄电容量的电力。通过转让处理m4,在用户间不经由金钱的转让,就能够进行虚拟蓄电容量的转让、借贷。此时,虽然转让虚拟蓄电容量,但实际的电力通过智能电网10来交换。因此,无需使与转让量对应的电力在用户的蓄电装置间实际进行移动。
〈购入处理m5〉
购入处理m5是购入用户的虚拟蓄电容量的处理。在购入处理m5中,存在用户例如从电力企业购入虚拟蓄电容量的形态、和用户从其他的用户购入的形态。此外,若将电力企业视为一个用户,则两者能够通过相同的处理来实现。
图6是表示作为购入处理m5的一个例子的处理m51、m52的示意图。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在购入处理m51中,用户A1从电力企业A0购入虚拟蓄电容量。如上述那样,也可以认为虚拟蓄电容量是能够从智能电网10接受电力的权利。在该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00将售卖者设为电力企业A0,并确定购入的用户A1、购入量g1以及购入报酬g2。在购入处理m5中,根据购入量使用户的虚拟蓄电容量增加即可。另一方面,根据购入量使用户的金钱余额减少即可。另外,根据购入量使电力企业的金钱余额增加即可。
这里,将信息处理装置100管理的金钱余额每次作为金钱的价值的记录来管理即可。例如,提供使用了虚拟蓄电容量的构造、服务的运营者无需在与用户之间每次产生金钱的授受。另外,购入处理m5也可以构成为将金钱余额适当地交换为能够商业利用的积分而向用户赋予。购入处理m5也可以构成为:用户能够根据需要确认金钱余额,另外,用户能够指示向实际保有的银行账户转账的处理、向积分的交换处理。购入处理m5也可以构成为:提供使用了虚拟蓄电容量的构造、服务的运营者通过银行、信用卡公司等结算企业来执行金钱的转账处理、积分的交换。在构成为通过结算企业执行金钱的转账处理、积分的交换的情况下,运营者也可以不一定直接保持、管理用户的银行账户、信用卡的信息。
在购入处理m52中,用户A3从用户A4购入虚拟蓄电容量。在该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00将售卖者设为用户A4,并确定购入的用户A3、购入量g3以及购入报酬g4。例如,通过用户A3的操作终端获得购入处理所需的信息即可。在购入处理m52中,根据购入量g3使用户A3的虚拟蓄电容量增加,并使用户A4的虚拟蓄电容量减少即可。另外,另一方面,根据购入报酬g4使用户A3的金钱余额减少,并使用户A4的金钱余额增加即可。这样,购入处理m5在经销商与购入者之间使与购入量对应的虚拟蓄电容量移动,并且使与购入报酬对应的金钱余额移动即可。例如,根据来自成为购入者的用户的操作终端的输入来处理该购入处理m5所需的信息即可。例如,通过作为购入者的用户A1的操作终端来获得在购入处理m51中所需的信息即可。例如,通过作为购入者的用户A3的操作终端来获得在购入处理m52中所需的信息即可。
〈售卖处理m6〉
售卖处理m6是售卖用户的虚拟蓄电容量的处理。图7是表示作为售卖处理m6的一个例子的处理m61、m62的示意图。在售卖处理m6中,存在用户例如向电力企业售卖虚拟蓄电容量的形态(m61)、和用户向其他的用户售卖虚拟蓄电容量的形态(m62)。此外,若将电力企业视为一个用户,则两者能够通过相同的处理来实现。
例如,如图7所示,在用户A1向电力企业A0售卖虚拟蓄电容量的售卖处理m61中,信息处理装置100将售卖者设为用户A1,将售卖对象设为电力企业A0,并确定售卖量h1和售卖报酬h2。而且,信息处理装置100根据售卖量h1使用户A1的虚拟蓄电容量减少,并使电力企业A0的虚拟蓄电容量增加。另外,信息处理装置100根据售卖报酬h2使用户A1的金钱余额增加,并使电力企业A0的金钱余额减少即可。另外,在用户A4向用户A3售卖虚拟蓄电容量的售卖处理m62中,信息处理装置100将售卖者设为用户A4,将售卖对象设为用户A3,并确定售卖量h3和售卖报酬h4。而且,信息处理装置100根据售卖量h3使用户A4的虚拟蓄电容量减少,并使用户A3的虚拟蓄电容量增加。另外,信息处理装置100根据售卖报酬h2使用户A4的金钱余额增加,并使用户A3的金钱余额减少即可。这样通过售卖处理m6,在任意的用户间都能能够进行虚拟蓄电容量的售卖。例如,根据来自成为售卖者的用户的操作终端的输入来处理该售卖处理m6所需的信息即可。例如,通过作为售卖者的用户A1的操作终端来获得在售卖处理m61中所需的信息即可。例如,通过作为售卖者的用户A4的操作终端来获得在售卖处理m62中所需的信息即可。
〈价格设定处理m7〉
价格设定处理m7是设定虚拟蓄电容量的每单位量的价格的处理。价格设定处理m7例如设定在用户间买卖虚拟蓄电容量时的流通价格。
例如,智能电网10的服务提供者也可以兼有具备大规模的蓄电装置65的蓄电企业A5,该大规模的蓄电装置65具有能够储存向智能电网10放出的电力的足够的能力。另外,智能电网10的服务提供者构成为能够根据与用户的合同来有效地利用用户的蓄电装置61~65的空闲容量。在该情况下,智能电网10的服务提供者也能够具有储存向智能电网10放出的电力的足够的能力。在该情况下,智能电网10的服务提供者能够根据蓄电装置65来适当地调整对智能电网10供给的电力量。智能电网10的服务提供者能够在信息处理装置100适当地设定成为基准的虚拟蓄电容量的每单位量的价格。这里,由于所设定的价格能够向用户广泛地提供,因此,能够成为虚拟蓄电容量的每单位量的基准价格。资源聚合者13能够控制智能电网10来调整电力供需。因此,资源聚合者13能够担负作为这样的智能电网10的服务提供者的作用。
另外,通过价格设定处理m7,例如,电力企业A0能够设定在与用户之间买卖虚拟蓄电容量时的虚拟蓄电容量的每单位量的价格。基于太阳能面板的发电企业A4能够设定虚拟蓄电容量的售卖时的每单位量的价格。工厂的企业A3例如能够设定购入虚拟蓄电容量时的每单位量的价格。这些可以在能够进行虚拟蓄电容量的买卖(交易)的用户间在公开的web网站上公布,也可以在确定的用户间的封闭的web网站上公布。由此,能够期待促进用户间的虚拟蓄电容量的买卖。
在该情况下,虚拟蓄电容量也可以设定有用户能够从智能电网接受电力的限制条件。若能够设定可以从智能电网接受电力的限制条件,则太阳能面板的发电企业A4能够销售设定了能够从智能电网接受电力的限制条件的虚拟蓄电容量。例如,在晴天时,太阳能面板的发电企业A4的发电量变多,但若没有利用电力的企业,则存在不得不根据需求响应来使发电停止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太阳能面板的发电企业能够廉价地设定并销售带限制条件的虚拟蓄电容量,在上述限制条件下,能够预测所发电的电力量,并根据由太阳能面板的发电企业A4发电的电力的峰值的时间段来从智能电网接受电力。
也可以构成为:蓄电企业A5购入该廉价的虚拟蓄电容量,促使太阳能面板的发电企业发电,并通过智能电网10将电力储存于蓄电装置65。另外,在工厂的企业A3希望在工厂增产的情况下等,能够廉价地调配电力。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根据希望在工厂增产的时期来设定购入虚拟蓄电容量的价格,根据该时期募集销售能够利用的虚拟蓄电容量的发电企业,并预先购入能够在该时期利用的虚拟蓄电容量。由此,即使是当希望在工厂增产的时期电力紧迫、并根据需求响应的要求抑制使用电力量那样的情况,通过预先确保能够在该时期利用的虚拟蓄电容量,也能够控制智能电网10来优先地确保电力。
从该观点出发,虚拟蓄电容量也可以设定有能够从智能电网接受电力的限制条件。图8是表示在第1记录处理m1中记录的表格的另一方式的示意图。在该情况下,在第1记录处理m1中,例如,如图8所示,也可以按照能够从智能电网接受电力的每个限制条件来记录虚拟蓄电容量。如上述那样,也可以认为虚拟蓄电容量是能够从智能电网10接受相当量的电力的权利。在第1记录处理m1中,如图8所示,也可以将虚拟蓄电容量设定为限制能够从智能电网10接受电力的时间段、日期、星期的权利。
这样,在价格设定处理m7中,例如,构成为在信息处理装置100的预先决定好的存储区域存储虚拟蓄电容量的每单位量的价格即可。而且,价格设定处理m7也可以具备将能够进行虚拟蓄电容量的买卖(交易)的价格在用户间公布的功能。公布地点也可以是在用户间广泛公开的web网站、仅在确定的用户间公布的封闭的web网站。
在该情况下,例如,虚拟蓄电容量的价格也可以与资源聚合者13管理的智能电网10的电力供需的紧迫度联动地变动。另外,也可以根据来自聚合协调者11的电力供给指令来进行价格设定。在用户间交易中,虚拟蓄电容量的每单位量的价格例如也可以与售电、购电的价格分开设定。虚拟蓄电容量也是能够从智能电网10接受电力的权利,但也可以设置何时行使的制约。例如,也可以按照每个限制条件来设定虚拟蓄电容量的价格,使得根据能够从智能电网10接受电力的时间段、日期、星期等时期而虚拟蓄电容量的价格不同。
〈交换处理m8、交换设定处理m9〉
交换处理m8是交换虚拟蓄电容量、能够商业利用的预先决定好的积分的处理。交换设定处理m9是设定虚拟蓄电容量的每个单位的积分的交换数量的处理。根据该交换处理,能够构成为可以进行虚拟蓄电容量与能够商业利用的积分的交换。另外,在与积分的交换中,也可以与虚拟蓄电容量的价格设定相同地设定基准的汇率、设定用户间的汇率。另外,也可以在能够交换的虚拟蓄电容量设定有能够从智能电网10接受电力的限制条件。在第1记录处理m1中,如图8所示,也可以与用户ID关联来记录积分余额。由此,记录用户的积分余额,并记录虚拟蓄电容量与积分的交换。
发送处理m10是将用户的虚拟蓄电容量向用户的预先决定好的终端发送的处理。由此,能够向用户通知虚拟蓄电容量。信息处理装置100例如也可以通过用户能够通过终端访问的web网站来确认用户的虚拟蓄电容量。另外,信息处理装置100也可以定期地向预先登记的用户的邮箱地址发送虚拟蓄电容量的信息。
这样,虚拟蓄电容量不仅在向智能电网10的输电网20输出了电力的情况下增加,也能够通过转让、购入来增加。因此可能存在不一定实施存入处理m2的情况。另外,虚拟蓄电容量基本上通过从智能电网10的输电网20接受电力而减少。但是,发电企业、较多地设置太阳能面板的个人等向智能电网10的输电网20输出电力的情况较多,容易通过存入处理m2而获得虚拟蓄电容量。这样的用户能够通过售卖虚拟蓄电容量、交换为积分来处置虚拟蓄电容量。这样,通过将相当于能够从智能电网接受的电力量的虚拟蓄电容量与用户关联来设定,从而能够实现更具有自由度的电力的交易,能够使用户的电力利用的便利性大幅度地提高。
〈第2记录处理m11〉
如图2所示,在智能电网10连接有多个蓄电装置61~65。第2记录处理m11是将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蓄电装置61~65的蓄电容量中的分配给用户的分配容量与用户建立关联来记录的处理。根据该第2记录处理m11,例如,能够控制蓄电装置61~65,使得其他的用户能够将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至少一个蓄电装置61~65的空闲容量用作专用的蓄电容量。
在该情况下,如图8所示,信息处理装置100构成为将蓄电装置61~65的蓄电容量中的分配给用户的分配容量与用户建立关联来记录即可。在图8所示的方式中,在信息处理装置100中准备的数据表格构成为:分配给用户的分配容量与确定用户的用户ID以横向排列的方式来记录。分配给用户的分配容量例如能够代替家庭用蓄电池而作为用户专用的蓄电容量来使用。由于分配给用户的分配容量是专用部分,因此当在用户产生了剩余电力时,通过智能电网10来放电,由此将剩余电力作为蓄电至分配给用户的分配容量的电力来控制。在用户通过智能电网10接受服务的提供时,分配给该用户的分配容量基本上可以附随,也可以作为选项而附随。
例如,在图2所示的方式中,具有大规模蓄电装置65的用户A5能够在大规模蓄电装置65积蓄足够的电力。因此,用户A5能够对其他的用户提供分配并利用蓄电容量的服务。例如,作为太阳能面板的发电企业的用户A4通过将由太阳能面板54发电的电力向智能电网10放出,从而能够在任何时候积蓄电力。因此,用户A4能够不被来自聚合协调者11的需求响应影响地通过太阳能面板54继续发电。另外,当在智能电网10电力不足时,用户A4通过向智能电网10供给(售电)电力来获得相当的利益。这样,太阳能面板的发电企业A4通过第2记录处理m11的处理,能够确保用户A5的大规模蓄电装置65专用的蓄电容量,能够积蓄剩余电力。因此,太阳能面板的发电企业A4能够充分地利用太阳能面板的发电能力来发电。大规模蓄电装置65针对向用户分配蓄电容量,也可以设定报酬。
〈共享设定处理m12〉
共享设定处理m12是将与智能电网连接的蓄电装置的蓄电容量的一部分设定为与智能电网连接的用户能够共享的处理。根据该共享设定处理m12,通过该共享设定处理m12,与智能电网连接的蓄电装置的蓄电容量的一部分能够由参加智能电网10的任意的用户利用。
图9是表示通过第2记录处理m11和共享设定处理m12实现的构造的示意图。在图9示意性所示的例子中,用户A~F分别具备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固定设置式的蓄电装置Ax~Fx。其中,在用户A的蓄电装置Ax设定有用户A能够在自家专用的蓄电容量a1、和智能电网10的参加者能够通过智能电网10利用的蓄电容量a2。在蓄电容量a2空闲时,向其他的用户释放。在该情况下,在蓄电容量a2空闲时,能够通过智能电网10积蓄智能电网10的参加者(其他的用户)发电的电力。积蓄于蓄电容量a2的电力在信息处理装置100中作为虚拟蓄电容量与积蓄发电的电力的其他的用户建立关联来存储即可。在共享设定处理m12中,能够将蓄电容量a2那样的容量设定为蓄电装置的容量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在图9所示的方式中,在用户B~E的蓄电装置Bx~Ex,也相同地设定有用户A能够在自家专用的蓄电容量b1~e1、和智能电网10的参加者能够通过智能电网10利用的蓄电容量b2~e2。
信息处理装置100将智能电网10的参加者能够通过智能电网10利用的蓄电容量的信息在专用的web网站等向参加智能电网10的用户公开即可。参加智能电网10的用户基于所公开的信息来执行在共享设定的蓄电容量积蓄发电的电力的处理。在该处理中,信息处理装置100根据用户的操作处理来确定用户ID,并且从通过用户ID确定的该用户的电力器件向智能电网10放出电力。而且,以通过智能电网10将相当的电力积蓄于该共享设定的蓄电容量的方式进行处理即可。此外,考虑输电损失等,积蓄于共享设定的蓄电容量的电力量也可以少于从用户的电力器件向智能电网10放出的电力量。
在图9所示的方式中,在用户F的蓄电装置Fx,未设定智能电网10的参加者能够通过智能电网10利用的蓄电容量。在该情况下,用户F能够在自家独占利用所有的蓄电装置Fx。这样,信息处理装置100构成为用户能够选择性设定是否设定智能电网10的参加者能够通过智能电网10利用的蓄电容量。信息处理装置100也可以构成为:在设定智能电网10的参加者能够通过智能电网10利用的蓄电容量的情况下,根据利用而获得奖励。
另外,在图9所示的方式中,用户A~F向分别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蓄电企业A5的蓄电装置65租用能够专有的容量a3~f3。在该情况下,蓄电企业A5将蓄电装置65的蓄电容量中的分配给各用户A~F的分配容量与用户A~F关联来记录即可。由此,对于用户A~F而言,即使自家的蓄电装置Ax~Fx的容量充满,也能够在蓄电企业A5的蓄电装置65积蓄剩余电力。而且将所积蓄的电力在信息处理装置100中作为虚拟蓄电容量来管理即可。由此用户A~F能够适当地通过智能电网10接受。另外,用户G~J各自在自家不具有蓄电装置。然而,用户G~J具有能够在蓄电企业A5的蓄电装置65专有的分配容量g3~j3。因此,用户G~J虽然在自家不具有蓄电装置,但是能够将自家发电的电力的剩余电力积蓄于蓄电企业A5的蓄电装置65。而且将所积蓄的电力在信息处理装置100中作为虚拟蓄电容量来管理即可。由此用户G~J能够在任意的时候、任意的场所通过智能电网10接受自家发电的电力。这样的处理能够通过第2记录处理m11来实现。
另外,例如,能够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信息处理装置100中的虚拟蓄电容量、分配给用户的分配容量、金钱余额、积分余额等那样的存入处理m2、取出处理m3、转让处理m4、购入处理m5、交换处理m8等交易记录。
根据利用了上述那样的虚拟蓄电容量的构造,将各用户能够从智能电网10的输电网20接受的电力量作为虚拟蓄电容量记录于信息处理装置100。在该情况下,将由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发电装置51~55发电的电力中的剩余的电力向智能电网10输出,并且将其作为能够从智能电网10的输电网20接受的电力与用户建立关联来记录。而且,用户能够与时间、场所无关地在任意的时候、任意的场所从智能电网10接受与虚拟蓄电容量对应的电力。若在参加智能电网10的所有的用户利用该虚拟蓄电容量的构造,则在通过智能电网10相连的用户的团体内,在用户间让渡、借贷所发电的电力。另外,通过第2记录处理m11、共享设定处理m12,对于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蓄电装置61~65的蓄电功能,也能够在用户间相互让渡。由此,充分有效地利用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发电装置51~55、蓄电装置61~65的功能。因此,能够期待将在用户的团体内发电的电力更高效地在团体内消耗。实现使自家发电自家消耗最大化。
在这样的智能电网10中,在现状是电力不足的情况下,每次通过智能电网10来进行购电。另外,在电力剩余的情况下,每次通过智能电网10进行电力的出售。另外,在具备蓄电池的情况下,在电力存在剩余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其积存于蓄电池。对于这样的智能电网10,本发明人认为:作为剩余电力而被积存的电力不仅被自家消耗,还能够通过输电网20作为其他用户能够利用的电力而被提供。若着眼于该情况,则能够实现当在智能电网10内确定了提供者和接受提供的用户后,将作为剩余电力而积存的电力通过输电网20向其他用户提供。
图10是这里公开的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的简图。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例如能够通过使计算机执行预先决定好的处理的程序而具体化。如图10所示,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例如也可以作为可附加的功能而导入智能电网10的信息处理装置100。
《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
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具备存储部120a。
在存储部120a分别记录有用户的简介。存储部120a例如设置于信息处理装置100。向智能电网10的多个用户分别赋予用户ID即可。用户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法人、团体。这里,用户ID是用于确定用户的、能够由计算机读取的信息。用户的简介是与用户的特征有关的信息。可包含在用户的简介中的信息预先决定即可。用户的简介例如能够包含用户的姓名、隶属关系、住所(如果是法人则是所在地)、银行账户等信息。用户的简介在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的存储部120a中与赋予给用户的用户ID建立关联来进行存储即可。用户的简介例如在用户最初利用由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提供的服务时进行记录即可。将用户的简介记录于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的存储部120a的处理被称为用户登记。表1是在存储部120a记录数据的表格的一个例子。此外,对于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而言,并不局限于存储部120a,还设置有存储其他的信息的存储部。作为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存储的其他的信息,能够举出记录用户的通信记录、后述的电力简介、电力需求简介等。
【表1】
表1用户的简介
用户ID 姓名 隶属关系 住所 银行账号
AA *** *** *** ***
AB *** *** *** ***
AC *** *** *** ***
A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11是表示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的其他的处理的流程图。在图11中,示出了通过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的、称为电力供给者的用户U1、与成为电力接受者的用户U2之间的信息的交换。在图11中,以1对1的关系示出了成为电力供给者的用户U1、和成为电力接受者的用户U2。在由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提供的服务中,并不限定于图11,能够存在成为电力供给者的多个用户U1、和成为电力接受者的多个用户U2。
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构成为执行以下的处理S1a~S1g。
S1a.取得电力简介的处理
S1b.通过通信网40将电力简介向其他用户U2提供的处理
S1c.其他用户U2向具有能够供给的电力的用户U1申请接受该电力的供给的处理
S1d.将在申请的处理中进行申请的用户U2的简介向被申请的用户U1发送的处理
S1e.被申请的用户U1同意进行申请的用户U2的申请的处理
S1f.接受同意的处理并将被申请的用户U1的电力通过智能电网向进行申请的用户U2供给的处理
S1g.从接受到电力供给的用户U2向供给了电力的用户U1支付报酬的处理
〈用户U1可供给的电力〉
电力简介是用户U1可供给的电力的简介。这里,用户U1可供给的电力可以是用户U1能够向智能电网10供给的电力。例如,用户U1可供给的电力可以是由用户U1所具有的发电设备进行发电、蓄电于蓄电池并能够向智能电网10供给的电力。用户U1可供给的电力并不限定于由用户U1所具有的发电设备进行发电并蓄电于蓄电池的电力。用户U1可供给的电力例如也可以包括用户通过智能电网10购电并通过智能电网10蓄电至用户U1专有的蓄电设备的电力。在该点上,用户U1可供给的电力量可以是上述的虚拟蓄电容量。用户U1专有的蓄电设备例如是用户U1所具有的蓄电设备。并不限定于用户U1专有的蓄电设备,还能够包括智能电网10的参加者能够通过智能电网10来进行利用的蓄电设备。例如,当在智能电网10的大规模蓄电设备中具有智能电网10的参加者能够通过智能电网10来进行利用的蓄电设备的情况下,该蓄电设备中的分配给用户U1的蓄电容量能被视为用户U1专有的蓄电设备。
图12是表示多个用户A~F的蓄电状况的示意图。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用户A~F分别具备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固定设置式的蓄电装置Ax~Fx。在用户A~F的蓄电装置Ax~Fx分别积存有用户A~F的剩余电力a5~f5。剩余电力a5~f5是能够成为用户A~F可供给的电力的电力。并且,用户A~F具有蓄电企业A5的蓄电装置65能够专有的分配容量a3~f3。在该情况下,用户A~F也能够将剩余电力的一部分积存于蓄电企业A5的蓄电装置65。因此,积存于蓄电企业A5的蓄电装置65的用户A~F的电力是能够成为用户可供给的电力的电力。
另外,用户G~J分别在自家不具有蓄电装置。然而,用户G~J具有蓄电企业A5的蓄电装置65能够专有的分配容量g3~j3。因此,用户G~J虽然在自家不具有蓄电装置,但是能够将自家发电的电力的剩余电力积蓄于蓄电企业A5的蓄电装置65。在该情况下,积存于蓄电企业A5的蓄电装置65的用户G~J的电力是能够成为用户可供给的电力的电力。
这样,在图12中举出的那样的多个用户A~J符合图11所示的能够成为电力供给者的用户U1。在用户U1可供给的电力中,并不限定于已经在智能电网中蓄电的电力,还能够包括此后预定发电的电力、预定蓄电的电力等。这样在用户A~F的蓄电装置Ax~Fx、蓄电企业A5的蓄电装置65等储蓄有能够向智能电网10放出的电力。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例如构成为将以可放出的状态蓄电至智能电网10的电力的电力量与用户U1建立关联来进行记录即可。
〈电力简介〉
电力简介是记录了用户U1可供给的电力的特征的信息。电力简介例如能够是确定供给电力的用户U1、用户U1可供给的电力的发电手段、发电场所等的信息。智能电网10具备记录有用户U1可供给的电力的电力简介的存储部即可。表2是存储有电力简介的表格的一个例子。表2所示的表格构成为:关于电力简介,能够记录电力简介ID、电力量、用户ID、发电手段、发电场所、发电设备ID、供给日期和时间、使用费、地域、隶属关系(属性)。电力简介所包含的信息并不限定于在表2中举出的信息。
【表2】
表2电力简介
这里,电力简介ID是为了区别用户可供给的电力而被赋予的ID。用户ID是为了区别用户而被赋予的ID。发电设备ID是为了区别发电设备而被赋予的ID。
对于用户U1可供给的电力,电力简介例如与电力量、发电手段、发电场所等信息建立关联地存储于与智能电网10的通信网40连接的计算机即可。若是上述的虚拟蓄电容量,则电力简介按照每个电力量与发电手段、发电场所等信息建立关联来进行存储即可。例如,对用户具有太阳光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并分别蓄电于共用的蓄电设备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将蓄电至蓄电设备的电力量与发电手段、发电场所等信息建立关联来进行存储。因此,根据与蓄电至蓄电设备的电力量建立关联的电力简介,区别由太阳光发电设备发电的电力量、和由风力发电设备发电的电力量。
例如,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用户A在自家的蓄电装置Ax积蓄剩余电力a5。另外,用户A也能够在蓄电企业A5的蓄电装置65能够专有的分配容量a3积蓄剩余电力。将电力简介作为与积蓄至蓄电装置Ax的剩余电力a5的电力量及积蓄至蓄电企业A5的蓄电装置65的分配容量a3的剩余电力的电力量分别建立关联的信息来记录即可。
电力简介例如也可以是按照预先决定好的单位电力量与发电手段、发电场所等信息建立关联的信息。另外,记录于电力简介的电力量也可以构成为根据相对于用户A可供给的电力的比例来计算。
例如,在图10中,用户A除了太阳光发电设备之外,还具有风力发电设备和燃料电池,并将各自的剩余电力储蓄于蓄电装置61。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记录有积蓄于蓄电装置61的电力量中的、通过太阳光发电进行发电的电力量、通过风力发电进行发电的电力量、以及由燃料电池发电的电力量的比例。
例如也可以记录为:在蓄电装置61储蓄有100kW·h的电力,其中60%(60kW·h)是通过太阳光发电进行发电的电力,20%(20kW·h)是通过风力发电进行发电的电力,20%(20kW·h)是由燃料电池储蓄的电力等。而且,虽然进行后述,但是存在期望通过太阳光发电进行发电的电力并作为通过太阳光发电进行发电的电力向智能电网10输出电力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根据所输出的电力量,以通过太阳光发电进行发电的电力的比例降低的方式进行计算即可。例如,向智能电网10输出在上述的例子中储蓄至蓄电装置61的100kW·h的电力中的、作为通过太阳光发电进行发电的电力的20kW·h的电力。在该情况下,在储蓄至蓄电装置61的剩余的电力的80kW·h中,50%(40kW·h)为通过太阳光发电进行发电的电力,25%(20kW·h)为通过风力发电进行发电的电力,25%(20kW·h)为由燃料电池发电的电力。这样,也可以与发电手段、发电场所等信息建立关联地来记录用户A可供给的电力中的由发电手段和发电场所发电的电力的比例。而且,也可以构成为:基于该电力的比例,导出用户A可供给的电力中的、与发电手段、发电场所等信息建立关联的电力量。
这里,举出了电力简介的一个例子,但是电力简介并不限定于该例子。电力简介例如也可以包含用户可供给的电力量、被供给的电力的电源信息、以及供给条件中的至少一个。这里,被供给的电力的电源信息可以是与发电设备有关的信息。另外,供给条件是每当供给用户可供给的电力时进行供给的条件。
〈供给条件〉
例如,能够对供给条件设定供给的日期和时间、使用费、供给电力的地域、接受电力的供给的用户的隶属关系、属性等。供给电力的地域例如是用户所属的微电网内、由资源聚合者13提供的微电网内等,能够限定地域、配电系统。能够根据地域、日期和时间使使用费变动。例如,能够设定为如下情况,即:与输电路径变长对应地使使用费阶段性地变高的情况,对于供给电力的日期和时间而言,在电力需求较高时,使供给电力的报酬变高,在发电量增加的时间段,使供给电力的报酬变得便宜的情况。另外,也可以设定条件,以使得若条件符合,则无偿地供给电力。
在接受电力的供给的用户的隶属关系、属性例如可以记录有能够知晓接受电力的供给的用户是什么样的用户的信息。在是企业的情况下,在隶属关系、属性可以记录有能够确定行业、营业内容的信息。由此,作为供给用户可供给的电力的条件,能够设定针对接受电力的供给的用户的条件。即,能够将作为供给电力的对象方的条件记录于电力简介来限制接受电力的供给的用户。例如,在欲将用户可供给的电力向大米的生产者供给的情况下,在电力简介中作为接受供给的用户的隶属关系、属性,记录有是大米的生产者即可。由此,用户能够将接受电力的供给的用户限制为大米的生产者。另外,隶属关系、属性并不限定于大米的生产者,也可以为农业、工厂、学校、医院等。另外,也可以登记多个行业,若无需特别地限定接受供给的用户的隶属关系、属性,也可以选择“无”。
这里,电力简介记录于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计算机即可。电力简介例如记录为能够供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取得即可。因此,电力简介可以记录于能够通过智能电网10访问的用户U1侧的计算机,也可以记录于资源聚合者13的计算机。发电设备例如以能够确定发电设备的方式记录有对发电设备预先分配的ID即可。
〈处理S1a〉
在处理S1a中,如图11所示,取得具有能够向智能电网10供给的电力的用户U1可供给的电力的电力简介。根据处理S1a,例如,对于用户U1可供给的电力,能够取得电力简介。对于用户U1能够向智能电网10供给的电力,按照每个电力量,获得发电手段、发电场所等信息。由此,基于所取得的电力简介,对于用户U1能够向智能电网10供给的电力,例如确定发电手段、发电场所、发电设备、供给条件等。
〈处理S1b〉
在处理S1b中,通过通信网40向其他用户U2提供电力简介。例如,其他用户U2是接受通过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提供的服务的用户,并在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预先登记即可。也可以构成为:通过通信网40向其他用户U2提供电力简介。另外,通过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提供的服务也可以构建为:根据来自接受电力的供给的用户U2的要求,提供成为电力供给者的用户U1可供给的电力的电力简介、能够阅览用户U1可供给的电力的电力简介。通过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提供的服务也可以构成为:能够检索用户U1可供给的电力的电力简介的信息,并且欲接受电力的供给的用户U2能够基于电力简介来选择条件符合的电力。
〈处理S1c〉
处理S1c是欲接受电力的供给的用户U2向具有可供给的电力的用户U1申请接受电力的供给的处理。该处理S1c通过因特网等通信网络以电子的方式执行。在该实施方式中,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构建为:可提供与欲接受电力的供给的用户U2能够接受的电力的电力简介有关的信息、可阅览能够接受的电力的电力简介。另外,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例如也可以构成为:检索由具有可供给的电力的用户U1设定的供给条件,并提取其他的用户能够接受的电力。欲接受电力的供给的用户U2可以基于这样的信息提供、电力简介的阅览、供给条件的检索、提取的结果,向成为电力供给者的用户U1申请电力的供给。
〈处理S1d〉
在处理S1d中,将在申请的处理S1c中申请的用户的简介向被申请的用户发送。在图11所示的形态中,在处理S1d中,将在申请的处理S1c中向具有可供给的电力的用户U1申请了接受电力的供给的用户U2的简介向被申请的用户U1发送。该处理S1d通过因特网等通信网络以电子的方式执行。在该实施方式中,以将在申请的处理S1c中向具有可供给的电力的用户U1申请接受电力的供给的用户U2的简介向被申请的用户U1发送的方式,将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预先程序化即可。通过该处理S1d,具有可供给的电力的用户U1能够确认申请了接受电力的供给的用户U2的简介。
〈处理S1e〉
在处理S1e中,被申请了电力的供给的用户U1同意申请了电力的供给的用户U2的申请。在该实施方式中,以被申请了电力的供给的用户U1能够选择是否同意申请了电力的供给的用户U2的申请的方式构成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另外,在基于申请了电力的供给的用户U2的简介而申请了电力的供给的用户U2满足预先决定好的供给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以无需用户的操作而自动地执行同意的处理的方式构成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若是自动地同意的处理,则减轻用户U1进行同意处理所需的负担,并且从申请到同意顺畅地进行处理。此外,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构成为向申请了电力的供给的用户U2通知同意结果即可(S1e1)。例如,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如以下那样构成即可,即:在构成为自动地执行同意的处理的情况下,在申请的用户U2不满足预先决定好的供给条件的情况下,向申请的用户U2通知不同意这一主旨。
〈处理S1f〉
在处理S1f中,接受到同意的处理,并执行将被申请的用户U1的电力通过智能电网10向申请的用户U2供给的处理即可。对于供给电力的处理而言,通过智能电网10的输电网20和通信网40,控制蓄电装置61~65,从而能够适当地实施。该控制例如构成为通过与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的通信来执行即可。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接受到同意的处理而执行将被申请的用户U1的电力向智能电网10供给的处理。并且,也可以执行从智能电网10向申请的用户U2供给电力的处理。此时,也可以同时执行将被申请的用户U1的电力向智能电网10供给的处理、和从智能电网10向申请的用户U2供给电力的处理。
另外,也可以带有时间差地执行将被申请的用户U1的电力向智能电网10供给的处理、和从智能电网10向申请的用户U2供给电力的处理。例如,将被申请的用户U1的电力向智能电网10供给,并蓄电于与智能电网10连接的预先决定好的蓄电装置65。其后,也可以构成为在申请的用户U2需要电力的时间从智能电网10供给该电力。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申请的用户U2需要电力的时间,从蓄电装置65通过智能电网10向申请的用户U2供给预先决定好的电力量的电力,其后将被申请的用户U1的电力向智能电网10供给。这样,只要能够将被申请的用户U1的电力通过智能电网10向申请的用户U2供给即可,供给的时间、电力量不需要每次都一致。
〈处理S1g〉
在处理S1g中,从接受到电力供给的用户U2向供给了电力的用户U1支付报酬。报酬根据供给了电力的用户U1设定的供给条件来决定。
根据该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从成为电力供给者(卖方)的用户U1提供电力简介(S1b),能够找到成为电力接受者(买方)的用户U2欲接受供给的性质的电力,并申请电力接受(S1c)。例如,在成为电力接受者(买方)的用户欲用太阳光、风力、水力、地热、生物质能那样的清洁能源来调配电力的情况下,基于电力的简介,找到由那样的发电手段发电的电力,并申请电力接受。另外,例如,在成为电力接受者(买方)的用户欲支援如地域的小型水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那样的特定的地域的发电的情况下,能够找到并申请在该地域发电的电力。由此,欲接受电力的供给的用户U2能够选择电力并接受供给。另外,根据该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成为电力供给者(卖方)的用户U1能够基于用户的简介来决定供给电力的供给对象的用户。这样,成为电力供给者(卖方)的用户U1的电力能够被利用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的服务的其他的用户广泛地利用,成为电力接受者(买方)的用户U2能够选择被供给的电力,并且成为电力供给者(卖方)的用户U1能够选择要使用电力的人。
例如,成为电力供给者(卖方)的用户能够通过供给电力来支援特定的企业。并且供给条件也可以是无偿的。在该情况下,在成为电力供给者(卖方)的用户基于用户的简介而与供给电力的供给对象的用户的事业共鸣的情况下,也能够无偿地供给电力。例如,在欲向电力不足的地方的农户、学校、观光设施等捐献电力的情况下,能够在确定成为电力接受者(买方)的用户后供给电力,并且能够将报酬设为无偿。用户能够将自家发电的剩余电力无偿地用于如电力不足的地方的农户、学校、观光设施那样欲援助的用途。由此,能够将自家发电的剩余电力有效地用于地域辅助、地域振兴等。
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也可以构成为:将包含申请的处理的信息、同意处理的信息、供给电力的处理中的从被申请的用户供给至智能电网的电力的信息、以及从智能电网供给至申请的用户的电力的信息在内的交易数据记录于区块链。由此,将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中的一系列的交易记录记录为能够通过区块链验证的信息。在将交易数据记录于区块链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记录有一系列的处理S1a~S1g的信息汇集为一个事务,并记录于区块链。
这里,成为电力供给者(卖方)的用户U1也可以在电力简介中设定供给条件。电力简介也可以包含用户可供给的电力量、被供给的电力的电源信息、以及供给条件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在电力简介中设定有适当的供给条件,能够根据用户U1的意图来限制成为电力接受者(买方)的用户U2。在供给条件中,例如能够设定供给的日期和时间、使用费、供给的地域、接受供给的用户的隶属关系、属性等。由此,成为电力供给者(卖方)的用户U1能够向根据意向的对象供给电力。
图13是表示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的另一处理的流程图。
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也可以构成为执行以下的处理S2a~S2f。
S2a.取得与用户的电力需求有关的电力需求简介的处理
S2b.通过通信网向其他用户提供电力需求简介的处理
S2c.其他用户申请针对用户的电力需求供给电力的处理
S2d.将在申请的处理中申请的用户可供给的电力的电力简介向被申请的用户发送的处理
S2e.被申请的用户同意申请的用户的申请的处理
S2f.接受同意的处理,并将申请的用户的电力通过智能电网向被申请的用户供给的处理
S2g.从接受到电力供给的用户U2向供给了电力的用户U1支付报酬的处理
〈电力需求简介〉
电力需求简介是与用户的电力需求有关的信息。电力需求简介例如可以是确定欲接受电力的供给的用户、用户欲接受的电力量、用户欲接受的电力的发电手段等的信息。智能电网10可以具备记录有用户欲接受的电力的电力需求简介的存储部。表3是存储有电力需求简介的表格的一个例子。表3所示的表格构成为:关于电力需求简介,能够记录电力需求简介ID、电力量、用户ID、发电手段、供给日期和时间、使用费、地域、隶属关系(属性)、回馈礼品。电力需求简介所包含的信息并不限定于在表3中举出的信息。
【表3】
表3电力需求简介
这里,电力需求简介ID是为了区别用户可供给的电力而被赋予的ID。用户ID是为了区别用户而被赋予的ID。在供给日期和时间记录有用户希望供给的日期和时间。在电力量记录欲接受供给的电力量。在发电手段记录有希望供给的电力的电源信息。在使用费记录有电力的使用费。例如,记录每单位电力量的单价。在地域记录有能够进行供给的地域。使用费、地域可以成为供给条件之一。在隶属关系(属性),例如能够记录电力的用途等。
这样电力需求简介也可以包含成为电力接受者的用户U2希望接受的日期和时间、欲接受电力的供给的电力量、希望的电力的电源信息、供给条件以及电力的用途中的至少一个。供给条件例如能够包括报酬等条件。报酬也可以设定为无偿。即,该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能够募集以电力供给的形式援助成为电力接受者的用户U2的事业的对象。电力的用途能够包含关于农户、学校、观光设施等利用电力的用途的信息。与该电力的用途有关的信息可能成为向成为电力供给者的用户U1提出电力供给的动机。另外,电力需求简介也可以包含回馈礼品等信息。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成为电力接受者的用户U2是草莓的生产者的情况下,作为接受电力的供给的回馈礼品,将所生产的草莓送给成为电力供给者的用户U1。电力需求简介所包含的回馈礼品的信息可能成为向成为电力供给者的用户U1提出电力供给的动机。
〈处理S2a〉
在处理S2a中,取得与用户的电力需求有关的电力需求简介。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取得与用户的电力需求有关的电力需求简介,并存储于预先决定好的存储部即可。
〈处理S2b〉
在处理S2b中,通过通信网向其他用户提供电力需求简介。例如,其他用户是接受通过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提供的服务的用户,可以预先登记于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在处理S2b中,通过通信网40向其他用户提供电力需求简介。因此,如图13所示,具有能够供给的电力的用户U1能够确认电力需求简介并搜索想要供给电力的对象。
〈处理S2c〉
在处理S2c中,其他用户申请针对用户的电力需求供给电力。具有能够供给的电力的用户U1在处理S2b中被提供电力需求简介,因此能够确认电力需求简介来向想要供给电力的对象提出供给电力。例如,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在具有能够供给的电力的用户U1确认用户U2的电力需求简介并考虑欲向用户U2供给电力的情况下,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构成为申请针对用户U2的电力需求供给电力即可。这样的处理例如通过因特网等通信网络以电子的方式执行即可。
在该实施方式中,以向成为电力供给者的用户U1提供与电力需求简介有关的信息、成为电力供给者的用户U1能够阅览从成为电力接受者的用户取得的电力需求简介的方式,构建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即可。另外,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可供给的电力的用户U1能够检索电力需求简介所包含的若干信息,并提取供给电力的其他用户U2。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也可以构成为基于这样的信息提供、电力需求简介的阅览、检索、提取的结果,成为电力供给者的用户U1向欲接受电力的供给的用户U2申请电力的供给。另外,电力需求简介也可以包含希望的电力的电源信息。在该情况下,当在希望的电力的电源信息例如记录有太阳光发电等电源信息的情况下,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也可以构成为:在成为电力供给者的用户U1供给的电力不是符合的电源的情况下,用户U2不能申请。这样,成为电力供给者的用户U1通过在电力需求简介适当地设定条件,从而能够限制申请针对用户U2的电力需求供给电力。由此,成为电力接受者的用户U2能够收集由希望的电源发电的电力。
〈处理S2d〉
在处理S2d中,将在申请的处理S2c中申请的用户U1可供给的电力的电力简介向被申请的用户U2发送。通过该处理,成为电力接受者的用户U2能够取得成为电力供给者的用户U1、用户U1供给的电力的电源信息等。在成为电力接受者的用户U2欲以清洁能源供应电力的情况下,能够基于电力简介来确认用户U1供给的电力的电源信息。
〈处理S2e〉
在处理S2e中,被申请的用户U2同意申请的用户U1的申请。在该实施方式中,以被申请了电力的供给的用户U2能够选择是否同意申请了电力的供给的用户U1的申请的方式,构成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另外,对于被申请了电力的供给的用户U2而言,也可以构成为:基于申请了电力的供给的用户U1的电力简介,在申请了电力的供给的用户U1的电力简介满足预先决定好的供给条件的情况下,以无需用户的操作就自动地执行同意的处理的方式,构成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若是自动地同意的处理,则减轻用户U2进行同意处理所需的负担,并且从申请到同意顺畅地进行处理。此外,构成为向申请了电力的供给的用户U1通知同意结果即可(S2e1)。例如,在构成为自动地执行同意的处理的情况下,在申请的用户U1不满足预先决定好的供给条件的情况下,构成为向申请的用户U1通知不同意这一主旨。
〈处理S2f〉
在处理S2f中,接受同意的处理S2e,将申请的用户U1的电力通过智能电网向被申请的用户U2供给。例如,接受同意的处理S2e,并执行将申请的用户U1的电力向智能电网10供给的处理即可。并且也可以构成为执行从智能电网10向被申请的用户U2供给电力的处理。此时,也可以同时执行将被申请的用户U1的电力向智能电网10供给的处理、和从智能电网10向申请的用户U2供给电力的处理。另外,也可以带有时间差地执行将申请的用户U1的电力向智能电网10供给的处理、和从智能电网10向被申请的用户U2供给电力的处理。即,只要能够将申请的用户U1的电力通过智能电网10向被申请的用户U2供给即可,供给的时间、电力量不需要每次都一致。
〈处理S2g〉
在处理S2g中,从接受了电力供给的用户U2向供给了电力的用户U1支付报酬。报酬根据在电力需求简介中接受到电力供给的用户U2设定的供给条件而决定。报酬并不一定是金钱,也可以用在电力需求简介中规定的回馈礼品等来供应。
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以将包含申请的处理S2c的信息、同意处理S2e的信息、以及在供给电力的处理S2f中供给的电力的信息在内的交易数据记录于区块链的方式构成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由此,将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中的一系列的交易记录记录为能够通过区块链验证的信息。在记录于区块链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记录有一系列的处理S2a~S2g的信息汇集为一个事务,并记录于区块链。
根据图13所示的流程,从成为电力接受者(买方)的用户U2提供电力需求简介(S2b)。而且,成为电力供给者(卖方)的用户U1找到欲供给电力的对象并申请电力的供给(S2c)。例如,在成为电力接受者(买方)的用户U2欲用太阳光、风力、水力、地热、生物质能那样的清洁能源调配电力的情况下,确定在电力需求简介中欲调配的电力。另外,在电力需求简介记载有使用的用途、场所等。成为电力供给者(卖方)的用户U1基于电力需求简介找到欲供给电力的对象,并申请电力的供给。由此,欲供给电力的用户U1能够选择供给对象来供给电力。另外,对于成为电力接受者(买方)的用户U2而言,也能够根据电力需求简介限制被供给的电力,并能够选择要使用的电力的性质(发电手段)。
该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也可以构成为能够执行图11所示的流程、图13所示的流程这两方的处理。在该情况下,欲接受电力的供给的用户能够确认其他用户的电力简介来以电源的种类、成本等选择希望的电力并申请电力的供给。因此,能够收集期望的电力。另外,具有可供给的剩余电力的用户能够确认其他用户的电力需求简介来向想要供给电力的用户提供剩余电力。剩余电力的提供也能够是无偿的,也能够以有效地用于中意的事业的方式捐献剩余电力。这样,根据该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通过电力简介、电力需求简介,利用者(用户)彼此具有关联。而且,电力交易辅助装置120能够实现反映对电力供给者(卖方)的发电的性质、电力接受者(买方)的事业的共鸣,并在相互确定对象后供给剩余电力的结构。
以上,对这里公开的发明进行了各种说明。只要没有特别地提及,这里举出的实施方式等就不限定本发明。另外,这里公开的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只要没有产生特别的问题,就能够适当地省略、或者适当地组合各结构要素或这里提及的各处理。

Claims (8)

1.一种电力交易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交易辅助装置具备存储部,并且用户的简介分别被记录于所述存储部,
所述电力交易辅助装置构成为执行以下的处理,即:
取得所述用户可供给的电力的电力简介的处理;
向其他用户提供所述电力简介的处理;
所述其他用户向具有所述可供给的电力的用户申请接受该电力的供给的处理;
将在所述申请的处理中提出申请的用户的简介向被申请的用户发送的处理;
所述被申请的用户同意所述提出申请的用户的申请的处理;以及
接受所述同意的处理并将所述被申请的用户的电力通过智能电网向所述提出申请的用户供给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交易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简介包含用户可供给的电力量、被供给的电力的电源信息、以及供给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交易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可供给的电力量包括在所述智能电网中已蓄电的电力量、预定发电的电力量、以及预定蓄电的电力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交易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智能电网中已蓄电的电力量以与用户建立关联的方式被记录。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交易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交易辅助装置构成为还执行以下的处理,即:
取得与所述用户的电力需求有关的电力需求简介的处理;
通过通信网向其他用户提供所述电力需求简介的处理;
所述其他用户申请针对所述电力需求而供给电力的处理;
将在所述申请的处理中提出申请的用户可供给的电力的电力简介向被申请的用户发送的处理;
所述被申请的用户同意所述提出申请的用户的申请的处理;以及
接受所述同意的处理并将所述提出申请的用户的电力向所述被申请的用户供给的处理。
6.一种电力交易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交易辅助装置构成为执行以下的处理,即:
取得与用户的电力需求有关的电力需求简介的处理;
通过通信网向其他用户提供所述电力需求简介的处理;
所述其他用户申请针对所述电力需求而供给电力的处理;
将在所述申请的处理中提出申请的用户可供给的电力的电力简介向被申请的用户发送的处理;
所述被申请的用户同意所述提出申请的用户的申请的处理;以及
接受所述同意的处理并将所述提出申请的用户的电力向所述被申请的用户供给的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力交易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需求简介包含用户希望供给的日期和时间、欲接受供给的电力量、希望供给的电力的电源信息、供给条件、以及电力的用途中的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交易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交易辅助装置构成为:包含所述申请的处理的信息、所述同意的处理的信息、以及在供给所述电力的处理中被供给的电力的信息在内的交易数据被记录于区块链。
CN202310180770.8A 2022-02-18 2023-02-16 电力交易辅助装置 Pending CN1166300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23747A JP2023120735A (ja) 2022-02-18 2022-02-18 電力取引支援装置
JP2022-023747 2022-02-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30084A true CN116630084A (zh) 2023-08-22

Family

ID=85239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80770.8A Pending CN116630084A (zh) 2022-02-18 2023-02-16 电力交易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68736A1 (zh)
EP (1) EP4231479A1 (zh)
JP (1) JP2023120735A (zh)
KR (1) KR20230124490A (zh)
CN (1) CN116630084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44357A1 (en) * 2015-03-12 2016-09-15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Power distribution plan
WO2018031798A1 (en) * 2016-08-11 2018-02-15 Iteros, Inc. Power sharing in a mesh energy system
DE102017205968A1 (de) * 2017-04-07 2018-10-1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Koordinieren eines Leistungsaustauschs zwischen einer Vielzahl von technischen Kleineinheiten und einem elektrischen Übertragungsnetz
JP7452013B2 (ja) 2019-12-27 2024-03-19 株式会社レゾナック 電力運用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124490A (ko) 2023-08-25
EP4231479A1 (en) 2023-08-23
JP2023120735A (ja) 2023-08-30
US20230268736A1 (en) 2023-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Real-time renewable energy incentive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s using prioritization and cryptocurrency
JP6703447B2 (ja) 電力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需要家集合体及び電力融通街区
Pavić et al. Electric vehicle based smart e-mobility system–Definition and comparison to the existing concept
RO126975A2 (ro) Metodă şi sistem de aplicare a stimulentelor de mediu înconjurător
KR102040027B1 (ko) 분산자원 활용 관리방법 및 서버, 이를 포함하는 마이크로그리드 전력 거래 시스템
AU201220264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ctioning charging times for electric vehicles
JP2021107951A (ja) 給電管理システム、給電管理方法及び給電管理プログラム
JP6767561B1 (ja) 電力取引支援システム、電力取引支援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2354667A (ja) 配電システム
JP5936320B2 (ja) 電力授受システム、蓄電情報管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156695A (ja) 充電スタンド単価策定システムおよび充電スタンド単価策定方法
Kim et al. Joint demand response and energy trading for electric vehicles in off-grid system
JP6109971B2 (ja) 電力授受システム、蓄電情報管理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電気自動車
CN116630084A (zh) 电力交易辅助装置
JP2019008810A (ja) 充電インフラ、受電設備
US20230096126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smart grid
JP7178380B2 (ja) 電気自動車を利用した電力授受システム
US20230281733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smart grid
JP2021077429A (ja) 電力アセット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アセット管理方法
JP6391190B2 (ja) 受電情報管理装置
JP6970401B1 (ja) 電力アセット管理装置、電力アセット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アセット管理方法
Pal Solving Duck Curve Problem Due to Solar Integration Using Blockchain Technology
KR102258975B1 (ko) 대용량 모바일 기기의 배터리 충전을 위한 전력 공유 시스템
US20230120979A1 (en) Power trading system, computer, and power trading method
JP2023039116A (ja) 電動車両,充放電設備,充放電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